搜索

县课改工作总结汇报

发布时间: 2019.08.21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我们总会经历很多各式各样的事情,在事情过后,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写一篇总结,总结对我们自己的帮助很大,对于总结范文你有什么心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县课改工作总结汇报”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山区小县踏上课改路

峡江县位于吉安市北郊,辖6镇5乡,81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人口17万,国土面积1287.43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园)181所,在编公办教职工1599人,在校学生36384人。近几年来,教育投入持续增长,校舍改造迅速推进,全面推行,教育质量稳步上升,但与山外发达地区相比,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较大差距。与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也相差甚远,尤其是喊了好几年的课改,但始终没有跳出“老师唯讲、学生唯听,老师唯说、学生唯做”的传统教学怪圈,课堂教学中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仍存在一定的欠缺,高耗低效现象较为突出,令人堪忧。

为了改变现状,争取“弯道超车”,我县锁定课改,致力于课改途径和方法的探索,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成绩,着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减轻师生负担。

行政高位推动。我县将2012年定为课改发动年,2013年定为课改推动年,2014年定为课改推广年。明确提出课改目标:一年成氛围,两年出典型,三年成气候。完善课改督查、激励表彰、经费保障和问责制度等一系列课改推动机制。一是领导率先抓课改。课改被列为教体局和各校一把手工程,由教体局局长和学校校长亲自抓。二是强化督查评估。把课改纳入学校工作及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与单位和教师个人评优评先及晋级提拔挂钩。三是保障课改经费。教体局每年安排30万元课改专项资金,凡属课改活动的经费,一律亮绿灯。对实施了课改及取得课改成效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四是走出去、请进来。全县中小学校长、业务骨干分三批赴全国课改名校观摩学习,增长见识。同时,多次盛情邀请课改专家作课改专题讲座,上课改示范课,扩大受益面。

试点学校带动。课改要积极稳妥,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四面出击,否则容易四面楚歌。尤其是课改伊始,更应慎重,降低课改风险。为此,我县分层推进。“树旗帜,立标杆”,确立3所县直学校及3所乡镇学校作为试点学校,为课改“撕开一个口子”,“杀出一条血路”,为全县中小学提供课改示范模板。此外,搭建各种平台,加强课改骨干教师的培养,组织上示范课、竞赛课,形成“比学赶超帮”的课改氛围,促进全县课改逐步深入推进。

教研推动。课改的关键在校长,难点在教师。教师的课改理念、职业道德及教学水准决定课改的成败。一是吹响课改集结号。召开全县校长、书记课改动员会,开展“我为峡江教育献一策”及“我为课改出一份力”征集活动,制订课改阶段计划及具体目标,提高认识,统一行动。二是开展岗位大练兵。抓住暑期时间,将全县中小学教师分学科集中培训,内容涉及课件制作技巧、课改课的操作要领、小组合作交流激励办法、课改实践等。三是开展联片教研。将全县中小学各划分成3个教研协作片,在教研室的统一安排指导下,各片区有序组织开展课改示范课、课改专题讲座、期末检测成绩捆绑评价等教研活动。四是坚持校本教研制度。教研员定期或不定期推门听课,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把脉课堂,会诊教师,共同探讨导学案的编写、学习小组的建设、不同课型的授课技巧等课改焦点、热点、疑点、难点问题。五是组织教师业务考试。每年一次的业务考试,涵盖学科专业知识及课改通识,不断促进教师加强业务学习,与时俱进。

整体有序联动。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蛮干、单干”,需各方协同配合,才能取得实效。一是抓养成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习惯。重点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尤其在幼儿园及小学学段,将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二是开展国学诵读活动。依托校本课程,对各年级从读物选择、读书时间、读书活动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要求,大力倡导国学之风,传承中华优秀经典。三是强化体艺卫教育。要求各校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确保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四是坚持高中均衡招生制度。将统招指标逐年缩小而扩大均衡招生指标,从而减少校际间的差距。五是成立学科竞赛组。倾力打造学科“领军人物”,促成你追我赶、齐头并进局面。六是发放边远山区教师特殊津贴。每年根据教师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农村边远山区发放范围、教师补助人数和津贴金额。今年,享受特殊津贴的教师为405人,特殊津贴总额为58.59万元。七是支教与上挂相结合。从县直学校派出支教教师25人到边远山区支教,在乡镇中心小学任教的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在教学点任教的每人每月1100元。新招聘小学教师38人,其编制放在乡镇中心小学,大部分教师上挂到县直小学进行“新兵训练”,一年后再回到聘用学校施展才华。教师上下联动,课改春潮城乡涌动。

奖励激励促动。不课改的校长要让位,课改执行不力的校长需退位,课改畏缩不前的教师会失位。全县中小学5位名校长、10位名师、10位创新教学能手均以是否实施课改,课改有否成效作为评选的硬件标准。入选名校长每人奖励1万元,名师每人奖励6000元,创新教学能手每人奖励500元。对课改试点学校拨出课改专用经费5000元至10000元不等。对课改取得一定成效的学校一次性分别奖励5000元、3000元、2000元。多名课改骨干提拔、重用到校长和副校长位置。此举大大促进了学校、教师的课改热情。

不断推进的课改,带来了可喜变化:昔日沉闷的课堂被充满生命激情的学堂所取代,学生个个自信进取,人人个性张扬,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得以养成,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能力得到提升,校园已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乐园。“学生主动,课堂灵动,教学生动”也成为我县课改的生动写照。同时,课改催生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今年,我县高考二本上线率列全市第三;课改试点学校福民俊杰学校中考总平均分为553.1,列全县第一,高出最低学校131.2 ;水边镇中心小学在小学学业水平检测中甩掉了多年来的中下水平,一跃成为全县第三;马埠镇中心小学也已挤入全县前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既然已经选择了课改,走在了课改大道上,我们就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同时坚信,课改路上定是风光无限,课改硕果必会满压枝头!

dg1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课改工作总结


我校自2008年开始学习杜郎口课堂改革模式,至今已经走过将近8个年头了,起初在学校的大力宣传和强力推进下,老师们的课改热情高涨,在改革的过程中虽说个别老师仍存在抵触情绪,但整体上还是向前推进的,几年来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但到今年,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回流现象,造成课堂改革回流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在教师中造成负面影响。

在一线教师中,仍存在一部分负面声音,始终认为课改是瞎折腾,是不物实的做法,是花架子做给别人看的,他们抱着固有的思想,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对于施行课改抵触情绪大,有时迫于压力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上课往往是两张皮,应付了事。(我觉得这一点并不能怪老师本身,而在于对于课改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还没有让这少部分老师真正认识到课改的必然性以及课改带来的好处)。而这一少部分的负面言论,往往会对身边的本想参与课改的老师起到反推的作用,影响较坏。由此想到前段时间,在山东即墨28中听李志钢校长的讲话,他的意思是让那一部分自己不愿意参与课改的老师管好自己的嘴,你不参与你也不要讲负面的话,你上好自己的课,你让愿意参与的老师有想法的老师好好放开手脚去干。

2、部分教师对新的课堂模式操作应用不熟练,缺少对新方法的思考应用与实践,思想上的懒惰致使自己选择一讲到底。

在方法与效率面前,每个人都想寻找高效的方式,但在模式的操作上更多的人会选择自己熟悉的套路,因为不用过多的动脑思考,不用过多的前期培训与准备。课堂改革也正是面临类似的问题,虽然我们开学之初对老师都有模式和方法的培训,但是真正操作起来达到得心应手的还是在少数,一部分老师因操作层面的不熟练最终回归了自己的一言堂,另外小组评价的操作,确实要花功夫。在这方面,学校层面要有更多的思考与指导。

3、缺少正面的课改模范班级、模范学科、模范教师。

比如让老百姓认识到机械化耕作,比体力劳动更有效,直接把机器开到田里实地操作一回就行了,实际的效果大家都能看得到,这比讲多少理论都有效。要让老师认识到课改的有效性,推出几个课改成功的班级和学科,可能比光讲理论更有说服力,即墨28课改的发生,就是先发现成绩优秀的班级然后再去研究推广的。所以我想,我们也有必要去发现并推广一批课改的先进典型。

4、分级部管理造成思想行为上的不统一。

认识不同导致行为不一,使得教师的舆论反压给中层领导,导致恶性循环的情况是存在的。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对课改的不信任,还是回归到思想认识层面上,一部分教师认识不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但是言论造成的客观压力是存在的。进而导致对于课改的监管力度不够,推进情绪不够高涨。

5、学校的推进力度。

就我们学校的课改来看,是自上而下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一定是要强力推进的。当然,在这过程中首先解决教师的思想问题,推进起来会更顺利些,但既然要改革就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如何解决好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阻力,我想没有强力的手段进境必然是慢的。

县医改工作总结


XX县2011年医改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精神及省政府、省卫生厅关于医改工作的一些列政策规定,积极推进全县医改工作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就2011年度我县医改各项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县域基本情况。我县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全县版图面积2144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下辖12个乡镇4个国营林场,412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6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63.13亿元,财政收入2.16亿元,是国家级贫困山区县之一。
(二)卫生系统基本情况。全县现有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389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2家,县级中医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精神病防治机构、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和卫校各1所,乡镇卫生院19家。全县编制床位950张,实际开放床位1870张。在职人员1928人,离退休682人。在职人员中有卫生技术人员1730人,其他后勤人员198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高级137人,中级758人,初级835人。全县共有乡村医生535人。每千人床位数2.18张,千人卫生工作人员2.77人。截止2010年底,全系统固定资产总值17949万元,其中设备总值8948万元,房屋总值7692万元。2011年上半年,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共完成门诊诊疗46万人次,同比增长30%;收治住院病人3.2万人次,同比增长15%;施行各类手术14128例,同比增长26%。
全县现共有339个村卫生室,其中50个中心村卫生室。共有村医557人,一般村卫生室面积约80-100平方米,中心村卫生室面积约110-180平方米。2010年村卫生室总收入2119.72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66.84万元,占总收入的3%。药品收入1644.31万元,占总收入的78%,平均加成率50.85%。服务收入408.57万元,占总收入的19%。纯收入1342.37万元,占收入的63%。人均毛收入3.8万元,人均纯收入2.41万元。
总体来看,作为山区贫困县的卫生事业,我们与发达地区、甚至与兄弟县的发展存在不小差距,但以积极的心态看,我们是地理位置稍偏但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块头不大但名医名院有特色,基础设施落后但近年来建设发展较快。我们的整个卫生战线一直保持着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有信心完成好医改各项工作任务,全力推进卫生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医改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时启动。今年的省市医改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县立即行动,全力推进以启动基本药物制度为阶段性工作重点的医改各项工作。县医改领导小组全面统筹组织和协调这项工作,县四大家领导按住点乡镇负责其乡镇卫生院(含分院)、村卫生室的基本药物制度按时启动。医改成员单位、乡镇领导和县卫生局也各有一名负责人到具体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其医改工作到位。抽调人员组建基药办,县基药办设在县卫生局,从卫生系统抽出两人专门负责日常工作。5月30日上午8时,我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按时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运行5个多月来,已经完全步入正轨。10月31日上午八点,全县所有361家村卫生室按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有药品实施零差价销售。
在综合配套改革方面,我们按照定编、定岗、不定人的原则,我们已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定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工作,人员编制已经分解测算到院,绩效工资已经报批到人,增资额度已经与财政测算完毕,财政综合补助款已按月下拨。正在分阶段积极稳妥地做好清理和分流人员工作。经过前期调查统计,我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现有在岗人员963人,按1.4的比例,市编办核定人员编制800人,另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编40人,由凤山镇卫生院划出,实际超编123人。但我县有长期外出并且不愿回院上班的务工人员143人,通过前一阶段的情况调研和宣传发动,目前正在通知外出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回单位参与人事制度改革。同时按照省政府办公厅文件(鄂政办发34号)精神,已拟定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主要内容包括核定人员编制、科学设置岗位、清理清退临时人员、组织人员竞聘、未聘人员安置和分流等,目前已完成核定人员编制、科学设置岗位工作,清理清退临时人员23人,完成院长聘用和干部职工竞聘,正在清理五年内可退休人员名单。按照省市文件规定,要求三到五年分流超编人员,经测算,我县基本没有需要进入硬性分流的人员,人事制度改革将可按时完成全部任务。
在建立财政综合补偿机制上,县政府在对基层卫生院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已确定医改和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政府对卫生部门全收全支模式下的经费兜底,补助资金采取按月预拨,年终结算的办法,确保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行,目前按每月100万元预拨,年终最后决算补助到位。
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乡村医生主要收入来源被切断,对村卫生室实施基药之后的补助、补偿问题,我县已根据省政府的规定,按照三条补偿途径对乡村医生予以补偿。目前我县已经根据村卫生室基线调查情况,按乡村医生各项补偿人均2.4万元/每年,测算出对乡村医生的补偿总数,提交县政府审议,在12底之前,将乡村医生今年的各项补偿发放到位。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铺开。2010年全面启动国家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来,相继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和9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办公室,在全县各乡镇卫生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县直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均成立了公共卫生科,组建了公共卫生医师团队,发放各种项目管理卡、表、册20余万份。在争取县级公共卫生配套资金全部到位的基础上,确保了2009年、2010年两年工作经费全部拨付到位。为保证工作进度,2011年已经预拨工作经费282万元,剩余专款用于考核结账兑现。截至6月30日全县累计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296715人,建档率达54%,同时全县累计将32820名老年人,13279名高血压病人,1490名糖尿病人,2417名重性精神病人纳入免费健康管理。坚持冷链运转,上半年免疫规划共接种49615人次,以乡镇为单位接种率达90%以上。全县无重大传染性疾病发生和流行,甲型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上半年确诊的273例手足口病病人都得到有效治疗,治愈率100%。全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上半年开展高危人群主动监测,自愿咨询206人,监管人员筛查93人,主动监测667人, 艾滋病母婴阻断监测2106人,均未发现HIV阳性病例。上半年结核病人初诊875人,免费收治结核病人共计177例。继续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工作总结之家:;卫生资讯网:;卫生健康网:)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降消项目,元-5月份,全县享受降消项目补助的孕妇共计1852人次,补助685600元。元-5月份出生活产数2067名,住院分娩率99.8%以上,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无孕产妇死亡。我们还对全县12万名妇女实施免费妇女病普查,对全县4000名育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今年以来对全县200多名医务人员进行了重性精神病管理培训,对2417名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了排查、建档和随访管理。上半年开展卫生监督业务培训12人次,从业人员培训773人,行政许可210户,行政处罚2家,罚款1.6万元,销毁超期变质食品42千克。
(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掀起高潮。我县在项目建设上按照县级扬龙头,乡镇强枢纽,基层固网底的思路,不断完善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级,主要实施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目前正在加紧施工。整个工程预计在2013年完工,竣工后可以使病床规模扩大到1200张,总建筑面积将超过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多元。投资1000万元的万密斋医院住院楼改扩建工程目前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装修,今年内可投入使用。XX县精神卫生中心项目建设计划1100万元已经下达,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到位,即将开工建设。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启动了三里畈、匡河两个中心卫生院的建设项目,其中三里畈已进入装修阶段,匡河已投入使用,最近,河铺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80万元计划也已正式下达。在村卫生室建设上,根据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有关文件要求, 2011年改扩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0家,目前大部份已经完成。在信息化建设上,我们按照省卫生厅要求,分别制订出了《XX县村级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和《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已经通过省卫生厅审批,正在抓紧实施。

(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得到巩固。2011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484965人,比上年增加了3715人,参合率为98.5%。根据省市要求,我们结合XX实际,在6月份进行了2011年新农合补偿方案修订和调整,调高各段报销比例,提高封顶线至6万元,超过本地上年度农民平均纯收入的15倍;积极搞好居民健康一卡通建设,发放了新农合磁卡13.2万张,安装了刷卡器381台;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与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系统对接,已完成县乡村三级全部联网,并实现所有业务网上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新农合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全力推进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步伐,正在推进县、乡、村三级新农合、健康档案、妇幼保健、疾病控制等信息系统之间的链接和信息共享工作。
(五)公立医院改革稳妥推进。我县虽然暂时没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任务,但我们仍然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积极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完善以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着力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使县级医院成为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带动乡村共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坚持做好武汉三医院对口支援县人民医院长期合作帮扶机制,选送医疗技术骨干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合作的激励机制,如胜利卫生院与省新华医院的合作,探索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组建医疗小分队,到边远农村进行巡回医疗服务。制定并落实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推广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推行电子病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行为管理。加强和完善医疗服务监督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特别是医改的深层次问题愈来愈突出。医改五项重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覆盖,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明显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推开,基本药物制度的全面启动,使财政对卫生工作的投入明显加大,医疗卫生体制的活力显著增强,但深层次的问题也在逐步显现,亟待我们研究解决,目前对卫生系统的债务化解、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等问题,中央出台了原则性政策文件,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好不好,是个关键。医改新机制建立后,医疗机构自己创收的空间几乎没有了,历史债务化解,医疗事业发展中的新增支出项目等等,都要靠地方政府预算安排,但地方政府对医改的付出已超极限,下一步的经费如何保障?保障不到位,医改成果有可能前功尽弃。

(二)医改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需要我们继续抓落实。我县是个山区贫困县,地方财政相当困难,整个卫生行业的基础又比较差,所以在推进医改的过程中困难较多,加上我们自身工作推进不平衡,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上欠账多,乡镇还没有一所达标示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化的比例偏高等,这些问题和差距需要我们下一步努力去解决。
(三)村卫生室实施基药后将面临多重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县村卫生室基础条件参差不齐,影响基本药物制度的平衡推进。从基线调查情况看,在房屋设施、人员素质、服务范围和收入水平等方面来衡量,村卫生室之间差别不小,呈现三分天下之态,即相当不错的、中等水平的、相对较差的各占三分之一。单从收入情况看,最高与最低的相差在5倍以上。这种状况有可能影响到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的平衡推进。
二是少数村卫生室将面临生存难题。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并执行零差价,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财政补助一时难以完全落实到位,加之医疗技术力量有限,少数村卫生室的其他业务收入也将减少,这将直接影响到它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也将影响三级预防保健网网底的稳定。
三是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配套改革措施不完善。由于未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前,各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大多是私有房屋,部分是租赁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后,各村卫生室收入锐减,致使租赁用房的租金没有明确解决办法。另外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各村卫生室门诊人次大幅增长,工作量进一步增加,办公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而收入锐减,工作积极性有可能会大打折扣。此外,药品在搬运、储存、使用过程中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破损等一些损耗。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零差率销售,没有利润,对于药品正常损耗没有明确的补偿办法,这样将给村卫生室增加新的经济负担。

县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报告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县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一年来,我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发改委的指导下,全局上下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xx大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第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xx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和打造“实力**、魅力**、和谐**”的奋斗目标。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各项工作都有序推进。
一、一年的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和监测预测工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我局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编制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县xx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及时组织下达,并认真搞好国民经济运行监测、预测,根据调研情况按时完成经济运行分析报告4期。通过努力,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到年底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8亿元,能确保15.5%的增速。其中:第一产业预计完成9.8亿元,占计划的100%,同比增长8.38%;第二产业预计完成15.6亿元,占计划的100%,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预计完成12.6亿元,占计划的100.9%,同比增长7%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12.5亿元,占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5亿元,为预算100%,同比增长14%。
(二)积极争取建设项目
通过努力,共为我县争取建设项目56个,总投资2453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省预算内资金11352万元。
(三)加强在建国债项目、以工代赈项目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管理
1、认真组织实施XX年度的以工代赈项目。
XX年我县获得以工代赈项目47个,总投资82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87万元,省财配套35万元,省交通配套30万元,省水利配套5万元,自筹169万元。验收30个,在建17个,完成国家投资587万元。
2、实施XX和XX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我县实施XX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50户625人,项目总投资494.7万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省财政配套13.5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181万元,截止到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580万元,已搬迁入住70户。XX年度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为100户/401人,总投资380.6万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省财资金60万元,自筹120.6万元,分别在醒民镇、回龙镇、桃林乡、东皇镇四个乡镇实施。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投资190万元,已建成房屋62套,已搬迁入住55户。
(四)认真贯彻《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按程序抓好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和投资许可证代办工作
我局共审查下达基本建设立项批复30个,投资28944万元;备案8个,投资11525万元,转报核准1个,总投资1.3亿元,为项目业主代办固定资产投资许可证50个。
(五)严格按照《招投标法》、《贵州省招投标条例》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第89号令》的要求,指导、协调招投标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我局充分发挥发改部门协调指导招投标工作的职能,批复招标初步方案38个,并参与指导招投标工作30次。
(六)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度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开工建设项目175个(不含预备项目),计划完成投资21.5亿元,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占计划的100%。
(七)组织开展“xxx”中期评估工作
根据遵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遵义市“xxx”规划中期评估的通知(遵市发改综[XX]7号)文件要求,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按照省市发改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拟定评估工作方案;
二是采取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的方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些重点指标进行抽样调查和综合评估,把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运行情况;三是对“xxx”时期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以及重点工程项目对规划目标效用作出评估;
四是对评估工作进行综合分析,起草我县“xxx”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并按照党的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和省委加快发展黔北综合经济区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快推进“三新一强”战略和“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的新要求,提出规划需要调整和修订的内容及政策建议;
(八)对我县相关规划进行了清理
我县现有规划134个。其中:综合类1个,工业类2个;交通运输类2个;农林水牧业41个;旅游业5个;其它83个。但以上规划中编制单位符合资质要求的只有10个,占整个规划的7.5%,经过评审的有12个,占整个规划的9.1%;已审批的规划有63个,占整个规划的47%;列入省市的规划有10个,占整个规划的7.5%。
(九)促进项目谋划机制建设,加强项目库建设
促进项目谋划五个机制建设,一是推行项目谋划例会制度;二是建立乡镇部门企业项目谋划责任制;三是积极推动专家咨询、指导机制;四是建立项目动态管理机制;五是建立合理的投入机制。加强项目库建设必须按照适应形势,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务求突破的要求。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谋划项目;发挥优势,围绕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建设谋划项目;突破制约,立足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经济方式谋划项目;拓展思路,注重在发展文化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方面谋划项目。五是修改完善了我县“xxx”重点项目库。
(十)加大《遵义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遵义市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的贯彻力度,进一步理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办法》,我局于代拟草了《**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并按照《办法》的要求,加大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对超概算的管理,同时抓好招标方案核准和招投标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
(十一)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我局以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工程建设为契机,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大局意识,搞好班子内部团结,通过抓班子建设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抓干部队伍建设上,狠抓了党员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强化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树立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到了领导班子成员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形成了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坦诚相待、合作共事、齐心协力干事业的良好氛围;凡遇重大问题按规定程序集体讨论决定,保证各项决策、决定落实到位;并坚持认真执行上级纪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同时,加强党支部建设工作,使党支部能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一是坚持正确教育与典型案例相结合,加强警示教育,对中央、省、市、县党风廉政建设会议文件精神及时学习贯彻。二是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制度建设,与干部职工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强化了监督约束机制。一年来,我局无一干部职工发生违法违纪行为。3、做好常规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开展计生“三结合”帮扶
我局始终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局长亲自任计划生育工作组长,把计划生育工作同发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工作制度,和各股室签订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状。同时积极开展计生“三结合”帮扶工作,为了抓好帮扶工作,局党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同帮扶对象签订了帮扶协议,建立了帮扶档案,并将帮扶任务纳入了对干部职工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4、认真抓好依法行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禁毒、“创卫”、安全等工作。
我局认真落实“五五”普法年度计划,切实加强法制建设的领导。坚持学法用法制度,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公务员法》、《招投标法》、《投资体制改革条理》等法津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对我局的行政执法范围进行了清理,把行政许可事项向社会公布,公开办事程序。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县禁毒各项规定,完善机关各项配套制度。积极按县府机关要求,落实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认真做好部门防火、防盗、防洪等安全工作。严格按照创卫办的要求做好“创卫”和“整脏治乱”的相关工作,完成了“创卫”和“整脏治乱”的目标任务。
二、具体做法和措施
回顾半年的工作,有许多值得提炼和总结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以工代赈方面
1、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讲求实效,注重质量和项目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的原则。
2、规范项目立项申报制度。在项目申报前,深入基层实地踏勘,走访群众倾听建议和要求,提交乡镇党委、政府研究讨论,整理汇总后经局党组集体研究,报分管县长审查批准上报。杜绝了项目申报过程中的关系工程,优亲厚友工程和打招呼工程。
3、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严把“三关”。按照以工代赈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要求,建立完善了《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以工代赈报账制管理规定》、《以工代赈党风廉政责任追究制》和《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责任书》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严格项目事前公告和事后公示规定,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重点把住项目审批关,资金使用关和验收质量关。
4、因地制宜,条块结合,统筹兼顾,坚持“四个”结合,即:坚持改善生产条件与发挥资源优势相结合,坚持以工代赈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农业经济开发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
5、强化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格以工代赈工程按照实施方案组织施工,深入项目工程点,对开工项目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及时了解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杜绝了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和胡子工程的出现。工程竣工后,会同监察、财政、审计、交通、水利等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及群众代表对项目实行综合验收,使整个项目的实施即增强了透明度,又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6、对项目资金实行财政专户、专账、专人管理和封闭运行的原则,按照报账制管理规定,工程资金拨付实行“3、4、3”制,即:项目实施方案,经发改局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审查批复后,拨付30%一期工程启动资金,达到一期工程进度,符合质量要求(发改局派人到项目点实地检查),提供支出发票经审核后拨付二期工程款40%,工程竣工经组织验收,各项技术指标综合评定为合格以上的,一次性拨付剩余的30%工程款。有效保证了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防止被挤占、挪用、截留的现象发生。(二)投资管理方面
1、坚持《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条例》规定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相关规定,严格办事程序。
2、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坚持每月及时调度,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向县委政府提出工作建议。
3、强化对国债项目的监督管理,定期和不定期深入项目施工单位,了解项目施工进度、质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
4、坚持政策性和灵活性结合的原则,凡是县委、政府要求特半的事,我局不分早晚和节假日,采取特事特办。
(三)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面
1、深入基层调研,及时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为我县向上争取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奠定了基础。
2、坚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安排的原则,把项目安排在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居住环境恶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确保了项目安排的政策性和严肃性。
3、坚持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加大对项目的管理力度。
4、确立了易地扶贫安置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制,各项目实施单位的“一把手”任易地扶贫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5、坚持报账制管理,使项目资金能够用在工程建设上,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四)经济运行方面
1、及时掌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向县委、政府提出我县应对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
2、经常深入乡镇、企业、厂矿、机关单位,了解经济运行的态势,深入分析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提出调控建议。
3、加强对经济运行知识的学习,提高经济运行分析工作能力。
4、深入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省、市调度目标,科学制定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为全县各级各部门提出了科学的奋斗目标。
三、存在问题
回顾过去的一年,应该说是富有成效的,但与县委、政府、上级发改部门和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手段还不够丰富,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
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主动和超前研究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还不够深入有力,忙于对上对外跑项目多、对基层的指导不够得力,在谋划项目上的立足点不够高。
三是忙于事务性工作多,系统理论学习少,专业知识不够精深等。
四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与创新意识不强,对如何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上,办法不多。
五是对基层人员的业务培训不够。
四、XX年工作打算
(一)抓好发改常规工作
1、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为县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作用
根据我县XX年经济运行情况,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根据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新形势,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方面,科学提出XX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机会,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成机会的对策建议,确保XX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2、抓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管理
按照《国家以工代赈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大对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管理力度,在XX年10月份前确保XX年的以工代赈项目全面竣工,启动XX年的以工代赈项目,同时做好XX年的以工代赈项目的申报工作。
3、强化固定资产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调度,坚持每月按时统计上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每季度分析一次投资运行情况,及时掌握投资动态,并针对投资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确保XX年投资目标的实现。4、继续深化《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抓好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工作,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积极研究探索非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有效途径。
5、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设资金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大向上跑项目工作的工作力度,争取上级更多的倾斜扶持。一是要主动服务业主。协调业主单位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精心抓好申请补助项目的策划、包装,推动业主单位把各项前期工作做深做细,确实做到申报项目可行、材料齐全,内容丰富详实;二是要突出重大项目跟进:全力抓好红色旅游、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交通等重点项目资金的争取工作;同时做好新农村建设、水利、城市基础设施、旅游、社会事业等项目的争取工作。
6、做好计划生育、综治、禁毒、普法、“创卫”和“整脏治乱工作,继续开展“平安单位”、“无毒单位”的创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机关内部管理力度,提升发改工作形象。
7、抓好单位内部管理,完善各类职责制度,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二)完成“xxx”中期评估工作
对评估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完成我县“xxx”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并按照党的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和省委加快发展黔北综合经济区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快推进“三新一强”战略和“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的新要求,提出规划需要调整和修订的内容及政策建议
(三)完善相关规划
完善相关规划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所缺的规划,如《**县“xxx”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桐梓河流域**段水电开发规划》、《**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等;二是力争让相关行业规划通过评审批复如《土城古镇保护规划》;三是力争让一部分重点规划进入省市规划。
(四)促进项目谋划机制建设,加强项目库建设
促进项目谋划五个机制建设,一是推行项目谋划例会制度;二是建立乡镇部门企业项目谋划责任制;三是积极推动专家咨询、指导机制;四是建立项目动态管理机制;五是建立合理的投入机制。加强项目库建设必须按照适应形势,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务求突破的要求。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谋划项目;发挥优势,围绕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建设谋划项目;突破制约,立足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经济方式谋划项目;拓展思路,注重在发展文化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方面谋划项目。
(五)加大《遵义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贯彻力度,进一步理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发改局半年总结汇报"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