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3年5月人事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20

光阴似箭催人老,光阴如骏赶少年。在某一段时间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可以说,写总结是不可避免的了,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你知道有哪些总结范文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2013年5月人事局工作总结,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一年来,本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引进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我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人事保证。

一、人才工作方面

㈠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完善政策。制定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若干意见,明确今后几年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策措施,同时还配套出台了中青年管理人才赴国(境)外培训、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紧缺专业人才、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和高层次引进人才经费资(补)助办法等10多个政策性文件。有10名高层次引进人才获得近40万元的经费资(补)助。

二是开展优质服务活动。集中2个月时间,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走访了近百家企业,宣讲政策,征询意见,了解需求。帮助引进人才解决家属就业安置、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对200多名企业高层次引进人才进行了健康体检;开展节日慰问、市情通报、参观考察等活动。为切实解决企业引进人才住房问题,拟订了人才公寓筹建方案,基本确定了购买条件、经济补助等政策。

三是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国内外人才不迁户口、不转关系,以短期聘用、技术攻关、项目咨询、企业顾问等灵活方式,来我市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对以柔性方式引进的人才,实行《工作居住证》制度,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和职称评聘等方面,享受本市同类人才同等待遇。

四是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宣传人才政策和各类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一年来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共发表稿件50多篇;编印《xx市人事工作文件选编》1000多册。

㈡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着手启动“325人才引进工程”。通过各种渠道,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2000多名,其中中高层次人才1600多名(本科或中级职称1500多名,研究生或高级职称近百名)。

二是组织好各类人才交流招聘活动。一年来共组织举办人才交流会30多次,有2000多家单位设摊招聘,8万多人次入场应聘。特别是11月份赴成都招聘,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全市共有72家单位设摊,约有2万名各类人才入场应聘,达成意向1500多人,其中中高层次人才占70%。市内两次大型人才交流会,效果也非常明显,共有644家用人单位设摊招聘,1.2万人入场应聘,当场达成意向7000多人次。

三是建立重点高校毕业生xx实习基地,开辟引才新途径。为引进外经外贸类紧缺专业人才,我们与xx大学等10多所重点高校合作,建立了高校毕业生xx实习基地,近百名毕业生通过实习,有30多名留我市工作。明年春节后又有200多名毕业生将来我市实习。

㈢人才培养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抓好党政人才的培养工作。按照培养“具有国际眼光、战略思维能力”的要求,我们首次组织选送了20名优秀中青年管理人才,赴德国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训,重点学习公共管理、国际贸易和工商管理等知识。

二是抓好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为期2年的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已结业,53名学员获得结业证书。通过学习,不但系统掌握了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实际经营管理能力。

三是扎实推进“115人才工程”建设。加大培养工作力度,开展集中培训和学术技术成果交流,对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7名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实施科研、培训经费资助。

四是进一步规范了到村工作大中专毕业生选拔考录办法,新选拔31名到村工作,已累计94名。经年度考核,有15名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择优考录了到村工作满2年的毕业生进镇属事业单位工作8名。同时选送30多名中青年人才攻读硕士学位;3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2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了职称评审和首次职务确认,其中高级230名,中级520名;2600多名参加了各类资格考试。

㈣人才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继续办好人才市场交流活动。新增交流场次为每月3次,每场均有40多家单位设摊招聘,1200多人进场应聘,市场发展兴旺。

二是网上人才市场作用发挥日益明显。更新了人才网站,增强了服务功能。全年新增访问人数107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超过3000人次,比上年增长1.5倍。网上登记求职数已超过3.2万人次

三是扎实推进人事代理服务。全市共受理人事代理5092人,其中单位代理3613人,个人代理1479人,比上年净增代理人员1329人,新增代理单位104家。

四是做好人才信息的收集、发布。共刊发《xx人才信息》12期;发布网上招聘信息4万余条,比上年增加了10倍。

五是健全人才服务网络。全面完成镇(街道)人才服务站建站工作,建立重点企业人才联络员制度,初步形成了市、镇、企业三级人才工作服务网络。人才市场搬迁新址,交流场地扩大500多平方米,设置固定摊位70个。人才大厦已批准立项,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二、人事工作方面

㈠扎实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是围绕服务和诚信,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组织全市3000多名公务员,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活动,以进一步培养公务员敬业精神,强化公务员公仆意识。

二是不断完善公务员招考录用制度,全年共6次考录公务员70名(其中公安干警39名)。

三是加强公务员考核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党政机关年度考核实施意见,明确了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确定标准,规范了考核奖发放办法。继续实施公务员奖励和健康休养制度。

四是规范公务员转任交流工作。对60名市镇(街道)机关中层及以下工作人员组织了集中交流,对105名公务员实施了转任。

五是抓好各类培训学习,组织400多名公务员参加《英语300句》培训,3000多名参加依法行政培训,近400名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

㈡加强事业单位综合管理。

一是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年共实施改革50家。

二是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全年共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286家,其中变更45家;新设立登记15家。

三是严格实施新进人员考录制。全年通过公开考试,新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16名,其中首次组织了镇(街道)事业单位公开考录城建规划、财会审计等专业人员36名。

四是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奔小康、作贡献”活动,激励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对活动中涌现的28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㈢做好其他日常人事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规定,单独设置了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科协;完成了市工商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三定”方案;审议其他有关机构编制事项41项。

二是继续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共安置营及以下军转干部14名,随调家属6名。按上级有关规定,帮助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决生活困难。

dg1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5月人事局工作小结


一年来,本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引进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我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人事保证。

一、人才工作方面

㈠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完善政策。制定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若干意见,明确今后几年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策措施,同时还配套出台了中青年管理人才赴国(境)外培训、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紧缺专业人才、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和高层次引进人才经费资(补)助办法等10多个政策性文件。有10名高层次引进人才获得近40万元的经费资(补)助。

二是开展优质服务活动。集中2个月时间,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走访了近百家企业,宣讲政策,征询意见,了解需求。帮助引进人才解决家属就业安置、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对200多名企业高层次引进人才进行了健康体检;开展节日慰问、市情通报、参观考察等活动。为切实解决企业引进人才住房问题,拟订了人才公寓筹建方案,基本确定了购买条件、经济补助等政策。

三是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国内外人才不迁户口、不转关系,以短期聘用、技术攻关、项目咨询、企业顾问等灵活方式,来我市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对以柔性方式引进的人才,实行《工作居住证》制度,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和职称评聘等方面,享受本市同类人才同等待遇。

四是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宣传人才政策和各类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一年来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共发表稿件50多篇;编印《xx市人事工作文件选编》1000多册。

㈡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着手启动“325人才引进工程”。通过各种渠道,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XX多名,其中中高层次人才1600多名(本科或中级职称1500多名,研究生或高级职称近百名)。

二是组织好各类人才交流招聘活动。一年来共组织举办人才交流会30多次,有XX多家单位设摊招聘,8万多人次入场应聘。特别是11月份赴成都招聘,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全市共有72家单位设摊,约有2万名各类人才入场应聘,达成意向1500多人,其中中高层次人才占70%。市内两次大型人才交流会,效果也非常明显,共有644家用人单位设摊招聘,1.2万人入场应聘,当场达成意向7000多人次。

三是建立重点高校毕业生xx实习基地,开辟引才新途径。为引进外经外贸类紧缺专业人才,我们与xx大学等10多所重点高校合作,建立了高校毕业生xx实习基地,近百名毕业生通过实习,有30多名留我市工作。明年春节后又有200多名毕业生将来我市实习。

㈢人才培养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抓好党政人才的培养工作。按照培养“具有国际眼光、战略思维能力”的要求,我们首次组织选送了20名优秀中青年管理人才,赴德国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训,重点学习公共管理、国际贸易和工商管理等知识。

二是抓好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为期2年的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已结业,53名学员获得结业证书。通过学习,不但系统掌握了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实际经营管理能力。

三是扎实推进“115人才工程”建设。加大培养工作力度,开展集中培训和学术技术成果交流,对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7名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实施科研、培训经费资助。

四是进一步规范了到村工作大中专毕业生选拔考录办法,新选拔31名到村工作,已累计94名。经年度考核,有15名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择优考录了到村工作满2年的毕业生进镇属事业单位工作8名。同时选送30多名中青年人才攻读硕士学位;3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2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了职称评审和首次职务确认,其中高级230名,中级520名;2600多名参加了各类资格考试。

㈣人才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继续办好人才市场交流活动。新增交流场次为每月3次,每场均有40多家单位设摊招聘,1200多人进场应聘,市场发展兴旺。

二是网上人才市场作用发挥日益明显。更新了人才网站,增强了服务功能。全年新增访问人数107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超过3000人次,比上年增长1.5倍。网上登记求职数已超过3.2万人次

三是扎实推进人事代理服务。全市共受理人事代理5092人,其中单位代理3613人,个人代理1479人,比上年净增代理人员1329人,新增代理单位104家。

四是做好人才信息的收集、发布。共刊发《xx人才信息》12期;发布网上招聘信息4万余条,比上年增加了10倍。

五是健全人才服务网络。全面完成镇(街道)人才服务站建站工作,建立重点企业人才联络员制度,初步形成了市、镇、企业三级人才工作服务网络。人才市场搬迁新址,交流场地扩大500多平方米,设置固定摊位70个。人才大厦已批准立项,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二、人事工作方面

㈠扎实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是围绕服务和诚信,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组织全市3000多名公务员,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活动,以进一步培养公务员敬业精神,强化公务员公仆意识。

二是不断完善公务员招考录用制度,全年共6次考录公务员70名(其中公安干警39名)。

三是加强公务员考核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党政机关年度考核实施意见,明确了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确定标准,规范了考核奖发放办法。继续实施公务员奖励和健康休养制度。

四是规范公务员转任交流工作。对60名市镇(街道)机关中层及以下工作人员组织了集中交流,对105名公务员实施了转任。

五是抓好各类培训学习,组织400多名公务员参加《英语300句》培训,3000多名参加依法行政培训,近400名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

㈡加强事业单位综合管理。

一是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年共实施改革50家。

二是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全年共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286家,其中变更45家;新设立登记15家。

三是严格实施新进人员考录制。全年通过公开考试,新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16名,其中首次组织了镇(街道)事业单位公开考录城建规划、财会审计等专业人员36名。

四是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奔小康、作贡献”活动,激励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对活动中涌现的28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㈢做好其他日常人事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规定,单独设置了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科协;完成了市工商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三定”方案;审议其他有关机构编制事项41项。

二是继续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共安置营及以下军转干部14名,随调家属6名。按上级有关规定,帮助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决生活困难。

2016年5月人事局工作小结


一年来,本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引进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我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人事保证。

一、人才工作方面

㈠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完善政策。制定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若干意见,明确今后几年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策措施,同时还配套出台了中青年管理人才赴国(境)外培训、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紧缺专业人才、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和高层次引进人才经费资(补)助办法等10多个政策性文件。有10名高层次引进人才获得近40万元的经费资(补)助。

二是开展优质服务活动。集中2个月时间,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走访了近百家企业,宣讲政策,征询意见,了解需求。帮助引进人才解决家属就业安置、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对200多名企业高层次引进人才进行了健康体检;开展节日慰问、市情通报、参观考察等活动。为切实解决企业引进人才住房问题,拟订了人才公寓筹建方案,基本确定了购买条件、经济补助等政策。

三是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国内外人才不迁户口、不转关系,以短期聘用、技术攻关、项目咨询、企业顾问等灵活方式,来我市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对以柔性方式引进的人才,实行《工作居住证》制度,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和职称评聘等方面,享受本市同类人才同等待遇。

四是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宣传人才政策和各类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一年来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共发表稿件50多篇;编印《xx市人事工作文件选编》1000多册。

㈡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着手启动“325人才引进工程”。通过各种渠道,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XX多名,其中中高层次人才1600多名(本科或中级职称1500多名,研究生或高级职称近百名)。

二是组织好各类人才交流招聘活动。一年来共组织举办人才交流会30多次,有XX多家单位设摊招聘,8万多人次入场应聘。特别是11月份赴成都招聘,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全市共有72家单位设摊,约有2万名各类人才入场应聘,达成意向1500多人,其中中高层次人才占70%。市内两次大型人才交流会,效果也非常明显,共有644家用人单位设摊招聘,1.2万人入场应聘,当场达成意向7000多人次。

三是建立重点高校毕业生xx实习基地,开辟引才新途径。为引进外经外贸类紧缺专业人才,我们与xx大学等10多所重点高校合作,建立了高校毕业生xx实习基地,近百名毕业生通过实习,有30多名留我市工作。明年春节后又有200多名毕业生将来我市实习。

㈢人才培养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抓好党政人才的培养工作。按照培养“具有国际眼光、战略思维能力”的要求,我们首次组织选送了20名优秀中青年管理人才,赴德国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训,重点学习公共管理、国际贸易和工商管理等知识。

二是抓好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为期2年的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已结业,53名学员获得结业证书。通过学习,不但系统掌握了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实际经营管理能力。

三是扎实推进“115人才工程”建设。加大培养工作力度,开展集中培训和学术技术成果交流,对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7名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实施科研、培训经费资助。

四是进一步规范了到村工作大中专毕业生选拔考录办法,新选拔31名到村工作,已累计94名。经年度考核,有15名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择优考录了到村工作满2年的毕业生进镇属事业单位工作8名。同时选送30多名中青年人才攻读硕士学位;3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2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了职称评审和首次职务确认,其中高级230名,中级520名;2600多名参加了各类资格考试。

㈣人才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继续办好人才市场交流活动。新增交流场次为每月3次,每场均有40多家单位设摊招聘,1200多人进场应聘,市场发展兴旺。

二是网上人才市场作用发挥日益明显。更新了人才网站,增强了服务功能。全年新增访问人数107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超过3000人次,比上年增长1.5倍。网上登记求职数已超过3.2万人次

三是扎实推进人事代理服务。全市共受理人事代理5092人,其中单位代理3613人,个人代理1479人,比上年净增代理人员1329人,新增代理单位104家。

四是做好人才信息的收集、发布。共刊发《xx人才信息》12期;发布网上招聘信息4万余条,比上年增加了10倍。

五是健全人才服务网络。全面完成镇(街道)人才服务站建站工作,建立重点企业人才联络员制度,初步形成了市、镇、企业三级人才工作服务网络。人才市场搬迁新址,交流场地扩大500多平方米,设置固定摊位70个。人才大厦已批准立项,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二、人事工作方面

㈠扎实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是围绕服务和诚信,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组织全市3000多名公务员,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活动,以进一步培养公务员敬业精神,强化公务员公仆意识。

二是不断完善公务员招考录用制度,全年共6次考录公务员70名(其中公安干警39名)。

三是加强公务员考核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党政机关年度考核实施意见,明确了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确定标准,规范了考核奖发放办法。继续实施公务员奖励和健康休养制度。

四是规范公务员转任交流工作。对60名市镇(街道)机关中层及以下工作人员组织了集中交流,对105名公务员实施了转任。

五是抓好各类培训学习,组织400多名公务员参加《英语300句》培训,3000多名参加依法行政培训,近400名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

㈡加强事业单位综合管理。

一是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年共实施改革50家。

二是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全年共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286家,其中变更45家;新设立登记15家。

三是严格实施新进人员考录制。全年通过公开考试,新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16名,其中首次组织了镇(街道)事业单位公开考录城建规划、财会审计等专业人员36名。

四是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奔小康、作贡献”活动,激励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对活动中涌现的28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㈢做好其他日常人事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规定,单独设置了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科协;完成了市工商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三定”方案;审议其他有关机构编制事项41项。

二是继续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共安置营及以下军转干部14名,随调家属6名。按上级有关规定,帮助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决生活困难。

2013年11月教育局人事科工作总结


XX年,紧紧围绕本局的年度工作思路和工作中心,根据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在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和兄弟科室、基层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全科同志进一步发扬严谨、务实、团结、奉献的优良传统,顺利地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和上级组织及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结合人事工作的性质、任务、会议,加强党的“xx大”文件、“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的“xx大”精神的学习,深刻领会党对教育人事工作的指导意义,增强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自觉性和切实实践“xxxx”的重要性。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对新形势下教育战略地位进一步认识,增强搞好我区教育人事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加强学习人事干部的有关人事纪律、工作规范、办事程序等知识。
二、严格执行政策规定,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安置与人事调配工作。为搞好人事调配工作,我科对每所学校进行师资状况调研,搞好教师需求预测,及时做好人事统计工作和计划编报工作。
2、贯彻省市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做好毕业生安置工作。由于调配工作抓紧抓好,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及程序,顺利安置了师范类本科毕业生14人,专科毕业生34人,中专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技能科毕业生18人;34名同教育局鉴定就业协议的XX届中专普师毕业生,也均符合协议条件顺利安排上岗。另有7名师范类普师、特教专业无法安排,经给予分析就业形势及省、市毕业生就业政策,充分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后,愿意另择职业。
三、 稳步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毕业生实行试用期聘任制。对XX年分配的80名毕业生试用期满后根据业绩情况择优录用,对XX年分配的100名毕业生继续鉴定聘用合同书。
2、推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结合市教育局人事科草拟的《xx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初步制定我区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并在马甲中学、罗溪中学、河市学区、万安学区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用制,为全面推行中小学全员全员聘用制,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促进教师队伍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轨道创造试点经验。
3、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按照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一是做好首批在职教师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全区共有800人申请,经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体检和“两学”培训等项目审查后,剩692人通过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并做好了人员信息录入和系统管理工作以及发证工作;二是做好了社会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及一些在职教师的资格认定的前期工作,前后开展2期普通话培训,进行2次普通话测试,目前已有1200多人过了二级乙等级别,占了全区教师教职工的67%,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同时为将来的资格认定工作作了铺垫。
四、 加快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取得新的进展。 
根据省、市关于“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意见和有关规定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中小学校长、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广泛发动和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提高学历培训,到目前为止有65%的中学专任教师教师参加了“专升本”自考和本科函授学习,80%的小学专任教师参加大专自考和电大大专班等形势的学习,本科毕业的初中专任教师占15%,大专毕业的小学教师占13%。。
2、全面贯彻执行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全面完成“九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任务的基础上,努力开展校长培训工作,选拔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各1名参加骨干校长培训,组织3名中学校长和一些小学校长参加校长提高班培训,把一些区管的后备干部和新任中小学校长分别报送参加泉州师院和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校长岗位培训,同时选派社会力量办学的校长参加校长岗位培训。
"人社局人事科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