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市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7

白驹过隙,日光荏苒。回想起来,在一段时间中,我们会有一些深刻经历了很多 ,很有必要给自己写一份总结,一份给自己的总结,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你知道有哪些总结范文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全市农业科技工作总结,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市XX年度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XX年,市科技局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为突破口,逐步提高我市农业科技含量。此间全市共申报省级以上农业科技攻关项目32项,申请省级农业科研补助经费897.0余万元;申请省级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申请经费200万元;申报XX年度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5项,申请无偿科技经费380万元;申报省级以上星火科技计划项目12项,申请科技开发贷款9700.0万元;受理市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项。截止XX年11月底,以下达省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项,资助科研补助经费101.0万元;已批准建设省级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研经费100.0万元;以下达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5项,批准科技贷款额度8860.0万元;下达农业攻关计划项目1项,经费50.0万元;下达省级星火贴息项目4项,贴息金额50.0万元;下达市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1项,经费104.5万元。具体工作如下:
一、以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为依托,组织全方位协作攻关
1、组织全市农科专家开展粮、棉、油、瓜、果、菜等新品种选育与科技创新,为荆州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棉花育种方面,由省科技厅下达、荆州农科院承担的省级农业攻关计划项目成果“鄂荆杂一号”,其优质丰产抗病性能居于国内水平,填补了湖北省的空白,并被确定为我省“十五”期间主推品种;鄂杂棉一号、二号、四号的相继选育成功,标志着我市棉花育种由常规、丰产跃上了杂交、优质、高产多抗的新水平,达到国家优质棉标准,成为湖北棉花区试对照品种。现已推广到湖北、河南、安徽、湖南等四省,面积达1100万亩。XX年湖北省推广面积260.0万亩,占湖北省400.0万亩棉花种植面积的60.5%。XX年推广面积280.0万亩,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有较强的科研基础和人才储备,XX年在农业部资助下荆州农科院已建成国家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并先后被农业部、湖北省科技厅批准为国家棉花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和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省科技厅下达、荆州农科院承担的省级农业攻关计划项目“优质西瓜新品种选育”,已先后选育出鄂西瓜新品种五号、六号、七号,均以其品质优、产量高上市后供不应求,深受广大瓜农和消费着欢迎。在实施优质稻工程中,荆州丰乐种业公司、荆楚种业公司选育的“丰两优1号”等新品种亩产达650kg,米质国标二级。同时还重点发展了“中国香稻”、杨稻6号等品种。在双低油菜子产业化示范工作中,荆州市科技局同市农业局、湖北天颐科技公司一道,以国家、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双低油菜产业化技术开发”为基础,利用“中双四号”、“华杂4号”、“中油杂1号”等高产优质新品种,建示范基地120.5万亩,且全部实现订单化。
2、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方面,市科技局组织湖北天颐科技公司、新力实业公司依托大院大所开展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我市双低油菜籽及冬瓜深加工的关键技术难题,并先后争取到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作为重大项目予以资助。目前我市双低油菜籽及冬瓜深加工技术名列全省及全国前列。双低油菜籽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冬瓜年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已发展成为引导农民奔小康的一项系统工程。以天颐科技公司为载体的国家双低油菜工程中心正在建设之中。
3、在水产养殖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今年市科技局组织湖北农学院、洪湖市水产品养殖公司等单位承担的省级重大科技招标项目“黄鳝种苗人工繁殖及集约化养殖技术研究”,经水产技术人员多年的刻苦攻关已取得重大进展。在黄鳝苗种繁育技术方面,通过采用人工注射催产技术,使黄鳝的产卵率由天然状态下的百分之几提高到现在的64%;孵化率由天然状态下的较低水平提高到目前的90%。在幼鳝开口饵料配制技术方面,保证了幼鳝成活率由天然状态下的不足50%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在黄鳝集约化养殖技术方面,实施按其生育进程及个体大小适时分池高密度饲养,解决了黄鳝相互蚕食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成鳝率及商品率,该项科技成果目前正在申请省级审定。由于有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的先导示范作用,XX年全市黄鳝网箱养殖数量由原来的70万口增加到155万口(20平方米/口网箱),洋鳝农户由原来的3.8万户增加到7.95万户,养鳝产值从原来的10.5亿元增加到21亿元,亩平纯收入由原来的3000.0元增加到5000.0元。黄鳝养殖目前已成为荆州市的支柱产业,并受到广大农民的称赞。荆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黄颡鱼养殖技术及苗种繁育技术”现已初具规模,年产黄颡鱼苗种已达1000余万尾并行销全国,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短、平、快项目。
二、围绕农业产业化,积极引导、实施精深农业工程
1.在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市科技局适时组织科技项目、资金及科技人员,重点抓好我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产业化开发。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其前身是一家由国有单位出资成立的湖北移栽灵集团。通过体制创新,XX年3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民营化的“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为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农药——“移栽灵”产品开发提供了更为灵活、更具活力的管理机制。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的科研能力已从研制开发移栽灵系列产品提升完善为一种新的植保理论——即通过化学诱导植物原始抗性的恢复以达到防治环境病害的目的。这一新的植保理论分别在《科技日报》、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节目作了专题报道。目前,移栽灵的抗逆诱导机理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通过对作物施用移栽灵后被激活的抗逆基因进行测序,证明是一种尚未被发现的新基因,已向世界基因银行申请登记并获准受理。仅XX年1~5月,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已销售移栽灵近100余吨,实现利税近千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
2、实施农产品深加工计划,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链条,促进我市农村经济良性发展。荆州市新力实业公司承担的“冬瓜、西瓜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主要产品为水果蓉馅料和冬瓜茶饮料。在食品馅料生产方面,传统产品以重糖、重油为主,其口感及营养价值已不符合当今人们消费的需求。该项目开发的水果蓉馅料是以冬瓜、西瓜为原料,加工成口感清爽、营养丰富的绿色保健馅料,以替代传统的月饼馅料,深受消费着欢迎。
同时该项目根据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江汉平原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广大农户为依托,初步建立供、产、销一体的产业化格局。该项目的实施延长了冬瓜、西瓜的生产链,不仅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振兴一方经济。有波尔山羊坯胎移植工程研究中心和松滋市斯家场钲农办承担的市级农业科技项目“山羊新品种引进及繁养技术研究”,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研究及发展壮大,全市养羊专业户已发展到0.9万户,各类山羊存栏数达到21万只,实现年产值2100万元,为农民增收900.0万元。
三、以实施国家、省级星火计划为依托,推进农业产业化科技行动
星火计划由党中央、国务院1986年批准实施。是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星火计划的实施,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成功道路,取得了“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成就,为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我市星火计划在突出重点、加强集成、迎接入世、产业推动、实现跨越的思想指导下,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努力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1、星火项目情况:XX年全市以下达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4项。其中国家星火项目1项,即由荆州市新力实业有限公司承担的“南瓜深加工工业化应用开发”项目或国家科技贷款额度1100万元。该项目借助现代酶处理技术、流化床干燥技术、超微粉粹技术对南瓜进行深加工,以南瓜粉为主导产品,生产饮料、果泥等系列产品。项目完成后年新增产值1.2亿元、年新增利税215万元。以天荣集团“双低油菜籽脱壳深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为龙头,在江陵、松滋、公安等县市高标准建设百万亩双低油菜商品生产基地,组织实施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争创国家双低油品牌,让天发天润双低油立足荆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双低油菜籽脱壳深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已顺利实施。项目完成后,可年产9万吨双低食用油,18万吨饼粕配合饲料,1200吨植酸,900吨卵磷脂,1000吨维生素E。年新增产值25亿元,年新增税款3600万元,年新增利润1.1亿元,并带动100万农户种油致富奔小康。
2、为更好的促进我市星火再上新台阶,XX年3月8日——17日,农业科随汪*局长赴北京直接向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科技部计划司吴远彬司长、农社司星火处李增来处长汇报了我市双低油菜产业化专项及杂交棉花育种与产业化进展情况。我市组织实施的这两项工作起点高、技术先进、产品市场竟争力强,符合国家优质农产品区布域局要求,得到科技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尽快启动荆州市杂交棉产业化重点科技示范项目,农社司星火处同意先期资助5万元用于项目启动前的技术培训,并要求荆州尽快实施。
3、在组织实施各类星火计划项目的同时,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星火实用技术培训,XX年全市共举办星火技术培训近500期,培训人数近10万人次,印发科教资料近20万份,其中市科技局举办60期,培训人数6000人次,印发科技资料1.2万份,县市(区)举办440期,培训人数9万人次,印发科教资料近18万份。内容涉及粮、棉、油、菜等各个领域,主要是《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黄鳝的人工凡殖及集约化养殖技术》、《黄颡鱼的人工养殖与凡殖》、《抗虫杂交棉的制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等,培训对象是技术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通过系列有针对性的科技培训,很好地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使我市涉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加快了我市农村依靠科技奔小康步伐。
4、及时处理全市专家学者来函来信,为市委市府当好参谋。今年上半年农业科共处理专家学者及市委段书记批示三件,并根据市委段书记要求编制了《荆州市淡水鱼深加工科技发展规划》、《荆州市利用水稻生产燃料乙醇的可行性分析》及《荆州市鹅制品深加工、畜产品深加工设想》等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
四、下步工作打算
今后三年,我们将乘着十六大的强劲东风,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工作,不断开创荆州农业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1、继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行动,力争在粮棉油新品种选育、农产品深加工、水产养殖技术开发及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2、结合荆州实际,以科技项目为依托,扎实推进荆州市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种子种苗产业化工程,尽快建成科技含量高、资金信息物业畅通、具有一定规模和的全国性标准化种子种苗基地2-3个。以此引导1万农户奔小康的发展目标,为建设农业强市作贡献。具体落实在以下己方面:
农业方面:重点建设以双低油菜、杂交棉花、优质水稻为重点的种子繁殖基地。
水产方面:重点建设以黄颡鱼、黄鳝为重点的苗种繁育基地。
林业方面:重点建成以杂交马褂木、楠木、兰花为重点的园林绿化美化及速生用材林种子种苗基地。
畜牧方面:重点推广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技术。
3、加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力度,力争在立项项目数、项目投资规模及项目技术水平三个方面有较大突破。

dg1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全市科技工作总结


2005年,全市科技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

四、科技管理改革扎实推进。科技计划改革方面,用市场经济手段整合科技资源,对重大科技项目在全国和全省范围内进行招投标。一是整合全国科技资源,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广泛调研,专家论证,选择列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的山东鲁能泰山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泰安泰山复合材料工业园投资有限公司的两个项目,面向全国进行招标,解决企业新产品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把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做大做强有机蔬菜产业。我们选择了产业链条上有机蔬菜主栽品种选育及繁育、有机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新型有机肥料研制、有机蔬菜产业化体系建设等四个关键环节作为课题,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招标。从产业链条上的关键技术出发进行招投标,做大优势农业产业,这在全国尚属首次。科技进步奖评审方面,推出新举措,实行了“专家评项目,社会评专家”的评审做法。一是遴选高层次评委,保证了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参与评审的40位专家全部来自省属高校和科研单位,具有正高级职称、大部分是博士生导师,是我市有史以来层次最高的评审委员会。二是加强纪检监督和社会监督,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对经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确定的拟授奖项目和人员,以及评审专家,在新闻媒体予以公布,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这些做法,在社会上产生和很大影响,受到一致好评,并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五、农村与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按照全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目标,重点加大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开发,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取得了新突破,泰山22号、23号 两个品种分别通过了省级、国家级审定,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以先进育种技术为手段,围绕做好优质小麦、奶牛、蔬菜、干鲜果、优良绿化苗木、道地中药材等实施了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工程。以农业科研开发为支撑,进一步加大了优质标准化农产品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建立了一批蔬菜、果品、畜产品科技示范基地。积极推进东平县省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的实施,东平县通过选派科技人员到企业、农村开展技术服务、成果推广,使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双赢”。重点培植了以乳产品、创新药物、有机食品、蔬菜种苗生产、果品加工为主的山东亚奥特乳业、山东中圣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促进了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立足于市场化、规模化和标准化,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大了对省级泰山苗木花卉特色科技园和山东宁阳蔬菜制种特色科技园的扶持力度,提高了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完善了市场经营机制,全年综合经济效益分别达到8200万元、2500万元,为全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示范样板。以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的重大疾病高发区综合治理为重点,实施了泰山自然文化遗产、东平湖、大汶河水资源的综合保护和治理,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创新和示范应用,全面提升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水平,促进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全市科技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科技发展形势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在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整合科技资源、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方面需要继续深化,在落实国家、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方面应加大力度。二是科技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亟待加强。三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四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发展压力大。从全省情况看,济南、青岛、淄博、烟台、威海五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80%以上,我市虽然发展较快,在全省列第8位左右,但仅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3%左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应认真研究,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地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全力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着力推进农业"五优工程",认真落实农村政策,先后战胜了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严重病虫灾害和秋季长期低温阴雨灾害,主要农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市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势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93.3亿元(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加3.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5元,比上年增52元。主要农产品除粮食因面积调减产量有所下降外,棉花、油料、水产、畜牧、蔬菜、瓜果等骨干农产品产量均比上年增长。全市粮食总产65.7亿斤,比1999年减5.6%;棉花总产186万担,增28.8%;油料总产827.8万担,增27.3%;蔬菜总产247.7万吨,增10.5%;生猪出栏289.4万头,增2.5%;家禽出笼3002万只,增5.1%;水产品产量44.3万吨,增8.8%。乡镇企业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同步提高。截止11月底,全市乡镇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15.4%;营业收入293亿元,增16.6%;实现利税13.4亿元,增13.5%。
一、坚持抗灾夺丰收不动摇,确保农业增产丰收
XX年我市干旱、阴雨、病虫等自然灾害交叉重叠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十分不利影响。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全抗全保的思想不动摇,立足抗灾夺丰收,全市共组织抗灾生产活动近20次,下发传真通知9份,做到有旱抗旱,有涝排涝,有虫治虫,有病防病,夺得了抗灾生产的全面胜利。一是搬大水抗大旱。XX年入春以来,我市气候异常,久旱少雨,3月至5月23日,全市累计降水比历年同期减少46-67%,受旱面积达532万亩,其中严重受旱346万亩。各级党委政府实行大员上阵,广辟水源,科学调度,精心组织,加强督办,做到了抗旱生产两不误。全市先后投入抗旱领导4274人,成立巡回督办协调组53个,投入劳力98万人,资金近亿元,机械3.1万套、56.3万千瓦,累计提引水7.2亿立方,抗旱面积达647万亩次,把旱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二是及时组织病虫防治战役。由于病虫害越冬基数高,加上持续高温干旱和种植结构调整,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发生。全市各级先后组织了早稻一代二代螟、中稻稻纵卷叶螟、第三、第四、第五代棉铃虫等重大防治战役。特别是在棉铃虫防治上,全市上下认识早、行动快、力度大、工作环节抓得紧、防治战役组织及时。全市共组织592个督办组,投入119名县市区领导、6129名乡镇干部、16744盏高压汞灯、123万农村劳动力开展棉铃虫防治战役,采取汞灯诱蛾、药物防治和人工捉虫相结合的方式,较好地控制了危害损失。三是狠抓抗灾秋播。9月初至10月28日,长期低温阴雨给我市秋播生产和棉花采摘、晚稻收获带来十分不利影响。全市共组织了近10次大型活动,开展了5次检查督办。经过艰苦努力,全市共完成秋播总面积637万亩,比市计划增加47万亩,其中油菜播栽面积350万亩,比夏收面积增加25.6万亩,且基本实现了"双低"优质化。
二、坚持市场取向和效益优先原则,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XX年重点狠抓了“五优工程”实施,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呈现三大可喜变化。一是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调减为731.9万亩,比上年减117万亩;油料面积增加到341.1万亩,扩大31.1万亩;棉花呈恢复性发展态势,种植面积127.4万亩,增加16.5万亩;瓜果菜、畜牧、水产等多种经营继续稳步发展。各地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搞调整,面向市场抓规模,把市场竞争力强、效益好的新项目作为主攻重点,鲟鱼养殖、珍珠吊养、网箱养鳝、鱼鳖混养、甲鱼两段养殖、稻田养蟹、大棚养鸡、黑药鸡养殖、以及大棚草莓、西甜瓜、脐橙、椪柑、蜜柚等项目在全市得到迅速推广普及,观光农业开始起步。二是农产品品质明显改善,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优质稻(原部颁标准)面积达到340万亩,比上年增1倍;"双低"优质油菜面积311万亩,占夏收油菜总面积的96%;优质水果和西、甜瓜面积30.4万亩,增8万亩;优质三元杂交猪出栏占总出栏的36%;名特优水产品面积53万亩,增3万亩。全市创建农业品牌55个,其中有32个获得了部优和省优称号。三是区域特色经济初见端倪。各地依托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的主导产业更加突出,规模更大,全市基本形成一乡一业的乡镇达83个,占乡镇总数的65%。
三、坚持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和经营管理体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发展
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997年以来全市共融聚资金40多亿元,盘活存量资产30多亿元,建成年产值达千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家,其中过亿元的18家,过5亿元的6家,有6家企业跨入全省35家重点龙头企业行列,蓝田、龙发、银欣、天荣等4家企业被列入全国首批151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年产值过千万元的31家重点龙头企业可实现利润总额5.83亿元,比上年增长97%,产值利润率达到10.8%,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上缴税金2.05亿元,增长13.%。
二是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快速发展。XX年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市政府下发了25号文件,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市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到3255个,从业人员5万多人。在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下,全市实行订单收购的农产品达到农产品总量的30%以上,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土地和农户达到40%以上,农民收入增量中的50%来自农业产业化。在抓好流通服务组织的同时,我市不断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信息服务,建成了各类农贸市场280多个,年交易额40亿以上。市农委、农业局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了"荆州农业"网站,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乡镇企业保持较快发展步伐。XX年,我市乡镇企业始终把改革作为突破口,坚持依靠改革促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市有乡村集体企业9203家,已改革8461家,改制5446家,改革面达91.9%,改制面达59.2%。同时,大力实施"151"工程,全市纳入"151工程"的160家重点企业有80%可以完成预定目标。乡镇企业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
四、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一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农业科技推广取得明显进步。XX年全市共培训农民100多万人次,组
织XX多名科技人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重点推广了旱育抛秧、杂交棉、配方施肥、优化模式等10多项实用技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开始起步。全市10个农业科技园区先期投入资金3000万元,组建年生产200万株植物苗的组织培养室1个,连栋温室3.9万平方米,大中小棚近300亩,特种水产养殖示范面积3700亩,引进、试验种养业新优品种近百个,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二是水利建设登上新台阶。XX年冬春,全市水利建设共开工10984处,完成土方11897万立方米。其中江河湖库堤防土方3316万立方米,完成投资近20亿元。堤防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分蓄洪区建设步伐加快,泵站检修全部完成,水库岁修完成较好,平垸行洪工程全面推进,小型农水建设有新的提高,以堤防建设为重点的防洪、排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不断完善。
三是"绿化荆州工程"取得成效,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XX年全市共完成成片造林17.5万亩,占计划的145%;四旁植树1200株,占计划的109%;林业育苗1.1万亩,占计划的136%,森林覆盖率13.4。XX年年底,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98.86万千瓦,拖拉机达到3.06万台,全年机械耕整面积达到492.4万亩,机械播种45.9万亩,机械植保997.2万亩,机械排灌1348万亩,机械收割147.2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0%。
四是气象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血防和农村能源工作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化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减灾效益达到1亿元以上。全年血防工作完成普查钉螺面积152万亩,灭螺面积3.88万亩,治疗病人1.3万人。新建农村家用沼气池6000多口,推广省柴节煤炉灶4万多户,推广风力发电装置300多台,太阳能热水器1500台,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五、认真组织龙舟节和农民文化节活动,农业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XX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招商引资年。为切实抓好我市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农业开放开发步伐,全市农业系统积极参与“中国荆州端午龙舟节”和首届“中国蓝田农民文化节”活动,并取得突出成绩。龙舟节市直农口共组织参展名优产品近200个,现场销售10多万元,签订产品销售合同1769万元,共提出招商引资项目127个,向计委和外经委申报项目36个,有两个项目参加了市委、市政府组织的集中签约仪式,成交金额1.6亿元。其中湖北九联公司与马来西亚贝多恩公司合资建设的农产品贮藏保鲜项目,投资总额为1500万美元,被列为这次龙舟节活动外商投资额度项目。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以“两节”为契机,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全市共引进项目84个,总投资4.7亿元。这些项目既有龙头企业的增资扩建,也有一批新的农产品贮藏加工项目,还有一大批农业生产经营项目,如监利、洪湖、石首、公安、沙市等五个县市区引资3200万元用于湖泊和低湖田开发,发展河蟹养殖,比上年同期增加1000万元。
六、认真贯彻落实农村政策,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XX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在监利召开现场办公会后,市委多次召开书记办公会、常委会和"四大家"领导联席会,研究落实农村政策工作,并召开3次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会,3次县市区分管书记会,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解决当前农村几个突出问题的若干意见》和《撤、并、减工作实施意见》。市经管局和减负办对减负工作共组织了两次全面检查和四次明查暗访,仅市里检查所涉及的乡镇就有60余个,占总乡镇数的50%以上,对重点乡镇进行了多次检查督办,最多乡镇重复督办5次。同时,全市各级把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作为减负化债的治本工作来抓,共组派农村工作组2107个,抽调清理人员XX年8人,民主推荐群众代表70236人,对全市2940个行政村的财务开展了全面清理,组织力量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完善,并进一步强化了村帐站审制度。全市减轻农民负担、"撤并减"和化解村级债务等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一是农民负担比上年有所减轻。全市纳入卡内农民负担总额为84763.5万元,比上年卡内方案数减6441.5万元,人平负担208.2元,比上年减15.8元,亩平负担142.5元,比上年减11.6元,多数地方农民实际负担水平下降30%以上。二是农村财务清理成效显著。全市2940个行政村共清出经济问题涉及金额1229.84万元,对清理出的经济问题,各地采取边清理,边处理,边退赔的办法,严格依法办事,狠抓了退赔工作,各类经济问题都得到了处理,对清理出的违规收费摊派金额463.15万元,也已组织清退,对于涉案人,严格依法依纪查处,全市受党纪政纪处分共106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7人。三是村组不良债务化解目标可基本实现。全市有1537个村开展了减债工作,占总村数的52%。全年村级债务总额下降20-30%,20%以上的村偿清债务的目标可以实现。四是“撤、并、减”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市359个管理区现已撤销339个,精减临时聘用人员2671人,已合并中小学662所,清退代课老师及临时工9321人,村干部严格按5-7人职数配备,并提倡村干部兼组长,共精减村组干部4932人。五是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及兑付工作进展顺利。XX年4月1日开展首期兑付,现已兑付股金16580万元,占应兑股金总额的61%,累计清收欠款10893万元,占放款余额的44%,其中石首市已全面完成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工作。全市二期兑付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同时,农村小康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XX年是我市组派农村小康工作队的第五年,也是结帐年,我们主要抓了组派工作队、检查督办、综合协调、总结验收等几项工作,确保了这项工作善始善终、圆满完成。
七、加快市直农口企业改革脱困步伐,确保企业职工利益和社会稳定
市直农口共有各类企业35家,在册职工1802人,资产总额12608.6万元,负债总额12386.2万元。35家企业全部亏损,其中25家已资不抵债,资不抵债总额3094万元。面对严峻形势,市委农工部成立了以部长窦华富为组长的农口企业改革脱困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深入企业实际,调查了解情况,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一是对14家有能力偿还债务、资产能变现、有足够资产买断在职干部职工工龄、安置好离退人员的单位实行全员工龄买断,并解除劳动关系,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二是对有资产可变现而又无力从事再经营的4家企业实行职工工龄、劳动关系买断后,保留法人管理物业,应付经济纠纷;三是对3家具
备全员买断条件的单位,在买断部分职工工龄后,推进股份合作制;四是对2家资金短缺、企业生产经营不能正常进行,且资不抵债的企业,实行公开拍卖出售;五是对2家有经营门面和场地,客观原因又不能实行买断或股份合作的企业实行风险租赁承包;六是对10家挂靠企业重新清理,通过法律程序,解除企业与各主管局的挂靠和依附关系,实行政企、事企彻底分开。同时,经多方努力,市政府已基本同意将农口企业脱困工作纳入市直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范围,享受市委[XX]12号文件给予的优惠政策,保障了职工的切身利益,保持了社会的基本稳定。
八、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绩
XX年是全市第二轮文明单位创建评审命名年,农口突出抓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作法,结合“向朱学安同志学习”活动,制定下发了《荆州市农委系统学习朱学安,开展读书竞赛活动的方案》和《荆州市农委系统学习张家港,开展文明细胞工程建设的方案》,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二是以"持卡建林、美化荆州"、"重温革命歌曲卡拉OK比赛"等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激发引导农口干部职工"创文明"的热情。三是及时发现并总结推广身边的典型人和事,努力创造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四是找差距,抓督办,促进农口文明创建工作的平衡发展,环境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全市农口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全市农口系统共有28个单位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其中有11个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4个被推荐为省级文明单位,市危水工程管理局被推荐为全省文明单位,农委系统和气象系统被评为全市市级文明系统。全市农口省、市级文明单位个数比上届增加了5个,并涌现了2个文明系统和1个全省文明单位。
同时,市委农工部根据中央、省市委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三讲”教育回头看工作,狠抓了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统一部署。XX年初,市委农工部主持召开了各局办一把手和纪检书记会议,对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反腐纠风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会上通报了199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表彰了4个先进单位党组书记,何文富同志与各局办一把手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并对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市委副书记童水清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落实。二是明确目标,将责任制分解细化,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使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从根本上解决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组织各局办制订了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责任目标。三是加强教育,着眼防范,筑牢防线。根据省市纪委的统一部署安排,以5月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和9月份"警示教育"活动为契机,市直农口广泛深入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和利用重大典型案件进行警示教育活动。四是坚持制度,强化管理,堵塞漏洞。对各局办通讯工具配备情况进行了自查,推广了公用办公电话IC卡管理;对领导干部住房和住宅公款安装电脑组织了全面清理;对公务接待费用实行总量限额,一卡双签,定期公布;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行"法人经理负责制、工程招投标承包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工程竣工验收制"等四制;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企事业单位年度经济责任目标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到了及时纠正。五是重视信访,突出重点,狠抓查处。XX年,农口各局办共接待上访人员68人,收到信访件52件,调查查处45件,上报结果10件,立案7起,结案6起,基本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对反映的问题,农委纪检组会同有关局办一起研究措施,制定对策,向市委提合理化建设,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灭在明芽状态,较好地保证了农口稳定。
XX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化程度不高,结构调整没有突破性进展;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未能达到年初制定的增收目标;三是农民负担重,乡村债务重,减负化债任务艰巨;四是农口企业活力不强,经营状况不好,部分职工生活困难,存在一定的不安定因素。
XX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要把确保农民增收5%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稳定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农业基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文明、富裕的新农村打好基础。

我市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总结


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广大农村、农业、农民和社会各界服务,真正体现政府领导下的业务局转变服务功能的思想,利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为促进我市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服务,我们积极探索为农服务的有效途径开办了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特别是市农业局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的开通,标志着我市市、县(市)区两级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的建立,成为全省第一家实现统一指挥和调度的地市,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开通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网的地市之一。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的开通,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近期,济南市广播电台、济南市电视台、济南日报都予以报道,使更多的群众了解了服务热线。下面将全市开办农业科技服务热线一年来的如下:
一、开办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农业部门在总结平阴县和长清县崮山镇开通的全国首家“农机服务热线”和商河县开通“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经检和作法,把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和全天候的科技服务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措施和手段,拓宽,服务内容和范围,做到人员到位、服务到位、技术到位服务,市及市内六个县(市)区全部开通了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热线电话为: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经过一年多的运转,搞得比较好的有商河县农业局、平阴县农机局、平阴县农业局、章丘市农业局,尤其是商河县农业局,他们的做法及经验已在全市进行总结推广并报道,为全市农业部门树立了榜样。目前,全市直接从事服务的人员达100多人,服务内容涉及种植业、农机和水产三业达10项,服务方式达8种,共接听技术咨询电话1192次,接待农民来访2084次,进行现场指导130次,出动服务车260次,维修机具400多台,调配机械43台次,赶科技大集41次,服务范围遍及全市100多个镇,接受服务的农民达30万人次。服务热线的开通。做到了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之所帮,解农民之所难,这种快界、迅速、高效的服务方式,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的管理,完善服务体系,加强服务质量的监督,又推出了农业科技服务联系卡和服务咨询记录薄制度,使农业科技服务热线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系统 化。农民亲切的称农业科技服务热线为:“咱们庄户人的11o’”。
二、开办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的基本做法和特点
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随着“三下乡”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特别是我们农业部门认识到:要最大限度地、最有效地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科技难题,满足农民群众对科学技术和农业信息的需求,仅靠赶几次科技大集,发放几份科技资料,办几次科技班这些传统的形式,远远不够,必须为广大农民群众建立一条随需即来的科技信息服务渠道,这就是农业科技服务热线,这既是我们农业部门转变职能,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务,造福于民的重要途径,因此都非常重视,一是市局成立了热线领导小组,李吉乾局长为组长,王可敏副局长为副组长,设立了热线总值班室,值班室设在科教处,由王可敏副局长分管,科教处、农业处两名处长具体负责统一调度指挥,每天安排专家和工作人员值班,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各县(市)区热线与市热线联网,形成了上下配合连动的热线服务体系,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如值班制度、跟踪服务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咨询回执制度等,以此督促农业科技服务热线工作的开展。二是市局聘请了省农科院、省农业厅、省农机局、省海洋与水产厅的8位专家、教授为顾问,对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予以指导解决,并定期为热线人员授课充电,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农业科技服务热线领导小组,监督指导工作;四是都挂牌成立了农业科技服务热线办公室,设立了专线电话,组成各有关业务站参加的咨询队伍;五是建立全方位、全天候(星期六、星期日均有值班人员)的咨询服务制度,做到了人员到位,服务到位,这些都有力地保证了该项工作的开展。
2,服务内容广泛,采取的方法多。
热线服务内容包括:粮、棉、油作物的栽培、管理、病虫防治技术;水产养殖及鱼病防治技术;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修配技术、农机作业咨询;各类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各种作物检疫对象防治技术;各类植物检疫手续办理程序;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技术;各类农业技术信息、致富典型、流通信息等;各类花卉的繁育、嫁接及管理技术;瓜、菜、食用菌的栽培、病虫防治及管理应用技术。服务方式除专家“坐堂”电话解答,传授先进技术

外,还派专家到现场查看,现场解决农民遇到的困难;对于一些综合性或难度较大的问题,组织有关专家会诊;印发各种技术“明白纸’,进行技术推广和教育,并且直接接待来访群众,做到热情服务,及时解决了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促进了农业科技推广。
3.典型引路;学有榜样。
我市自开通农技服务热线以来,涌现出很多典型。如商河县今年麦收后由于天旱等原因,部分玉米品种(以农大108为主,还有掖单系列品种等),出现苗叶枯黄,个别严重病株在根茎处形成坏死环,生长发育迟缓,农民反应强烈,不少人来电话咨询。因此病在该县乃至全省很少发病,文字记载也很少,一时无法判断病情。根据此情况,他们及时到山东农科院植保所请教,由徐作廷等多位专家会诊后得出结论,该病为玉米苗枯病,并对其发病原因、症状、防治措施提出了意见。回来后,他们及时认真地向农民解释、宣传,使玉米苗枯病得到了有效地防治,受到了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再如今年3月28日,张清明、张清全的茄子、黄瓜得了立枯病,张春生的西红柿得了病毒病、叶枯病,他们通过电话咨询,半小时后“农技110”服务车出现在他们面前,通过会诊得出是以上病害,开出药方和提出具体管理措施,使病害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为农民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七月份这几户农民给他们送去了“服务热情,效益无限”的锦旗。最近,平阴县又推出了农业科技服务卡制度,把科技人员的姓名、学历、技术职务电话全部登记在卡上,发到农民手中,群众可根据需要拨打电话,更好地解决了为农服务问题。”他们还将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的电话后三位数全部改为“110”,为的是让群众好记,便于联络。章丘市自开办农技服务热线以来,多次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帮助群众解决困难,9月5日,他们还帮助龙山镇权北村农民因砖场灰尘影响玉米产量的原因,并出具了证明,为农民兄弟挽回了损失。
4.加强了农业部门的自身建设,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学习自觉性,提高了素质。
热线的开通,对农业部门、农业科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普遍感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农业部门能否生存发展,单靠向党委、政府要政策、要支持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改管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服务的实力和能力。要满足群众对农业科技的多种需求,必须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丰富科技知识。目前,广大科技人员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空前高涨,投身生产实践已在广大科技人员中蔚然成风。
三、采取积极措施,把农业科技服热线办好
我市开办农业科技服务热线,虽然有了好的开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作为一个新事物,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有些县市工作比较扎实,服务比较好,有的县服务范围还不够宽,水平还不够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扎扎实实地抓好这项工作。
当前农业。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部分农产品生产周期大幅度缩短,大多数农产品已进入买方市场,市场对农业发展的约束加紧,农民作为市场的主体,既是生产者,也是经营者,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适应市场、适应消费需求变得尤为重要。农民置身市场经济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要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有机遇,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在这一形势下,谁能掌握信息并有服务支持,谁就能赢得市场职得发展。因此农民迫切需要可靠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信息引导和技术服务。
从我们农业部门自身建设看,开办农业科技服务热线,转变服务方式既是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业部门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努力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服务方式,既要服务效率高、信息准。又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组成精干的工作班子,搞好规划,建立健全网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使其配套联动,充分发挥作用。服务热线及配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我们希望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给予支持,争取尽快把这件为农民服务的好事办好。
二是要做好宣传工作。要采职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广造宣传声势,向有关部门宣传,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宣传热线的服务项目和内容,努力做到家喻户晓。
三是要大力拓宽服务范围。开办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的宗旨是为“农”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群众不仅需要各种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更需要各种政策、法规知识、生产经营知识和市场信息。不仅要搞好产中服务,还要向两头延伸,面向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努力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我们农业部门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帮助农民反映到相关部门,联合其他部门,为农民排忧解难,提高服务质量。要通过开办电视、电台专题和网络,建立嫡系点等形式,扩大政策、技术信息的推广应用范围,使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
四是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素质。开办农业科技

服务热线,对农业科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办好农业科技服务热线,卓有成效地为农民提供各类服务,农业科技.人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熟练掌握有关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不仅要及时了解掌握各种农业新技术,而且要熟悉生产经营知识和有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因此我们每年最少安排2—3次高层次的科技培训,为热线人员授课充电,使他们及时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强为农服务的本领。

"乡镇科技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