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5年年度房管所个人考核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6

时间过得很快,让人不知所措,我们的生命中,经常有很多记忆深刻的经历,优秀的人写一份总结,是对自己的反省,突破。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大家知道总结范文要怎样写吗?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2015年年度房管所个人考核总结,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2015就要离开,2016年的工作就已经隐约可见了。春节的脚步近了,但我们不能全部浸在欢度佳节的喜悦中,我们要未雨绸缪,我们要早作打算。上天青睐有准备的人,机关单位喜欢有清晰计划的员工,今天,yjbys小编带来房管局2015年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计划。欢迎借鉴阅读。
2015年,我局在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改善住房民生为立足点,不断推进住房保障工作;以土地与房屋征收安置管理为切入点,致力服务全市项目建设;以强化房地产市场管理为关键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规范服务简化程序为着力点,依法做好房屋登记工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力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治庸问责,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5年工作情况
(一)树立大局意识,统筹协调,土地与房屋征收工作顺利推进。
2015年元月至今,我市因基础设施及工业项目建设需要征地拆迁项目共67个,涉及征地总面积1516亩,拆迁房屋237户,已调拨征地拆迁资金14788万元,目前征地拆迁工作正快速推进。
1、全面统筹协调,征地拆迁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加强部门工作协调,实行部门联动。组织各镇(街办)、国土、规划等部门快速行动,完成全市征地拆迁项目定界放线,土地丈量和物量清点等工作,为企业落户赢得时间。二是加强资金调配。积极与各征收实施单位、镇(街办)、市财政、国土等部门接洽,根据各项目建设的轻重缓急及征地拆迁进度情况,科学合理安排拨付资金,做到既能满足征地拆迁资金的需要,又不给市财政造成资金压力,确保征地拆迁进度不因资金问题受到影响。三是加强项目审核。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征地拆迁项目进行审核,做到家家到,户户落,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今年全市征地拆迁补偿预算资金上报4.02亿元,我办按政策规定核减征地拆迁费用1.03亿元,尽全力为市政府把好关、当好家。四是加强调解维稳协调,及时化解征地拆迁矛盾。今年共受理网上投诉及各类信访件17件,完成答复17起,答复率100%,有效化解了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五是加强统计与信息工作。定期对我市征地拆迁情况进行统计上报,使我市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情况更为直观化和细致化,确保数据全面、真实、准确、及时,无漏报错报现象发生,为市政府准确掌握征地拆迁进度,强化监督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2、抓好监督保障,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我市安置房项目共9个,总用地面积575.53亩,目前有6个项目部分楼栋已封顶,其他安置房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之中。为切实保证建设速度,我局对安置房建设进度实行“一周一统计,一周一通报”制度,同时由拆迁户成立小组,定期对安置房建设情况进行巡查,形成社会各界共同监督的氛围,确保加快推进我市安置房建设进度,早日安置到户。
(二)切实关注民生,多措并举,住房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切实改善住房民生,我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工程进度,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狠抓督查考核,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我市的住房保障工作任务,多渠道、多层次构建住房保障体系,使我市的住房保障水平得到稳步提升。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市出台了《xx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多渠道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难题。近五年来,全市累计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967.33万元,有13644户次低收入家庭和低保家庭受益。通过收购、改建、新建等方式共筹集资金约43285.33亿元, 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1083套约88.74万㎡。其中新开工建设公(廉)租房 5480 套,城棚改造 4049户。
1、认真落实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2015年宜昌市政府下达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为2860套(户),其中:新增发放租赁补贴260户;新增公共租赁住房5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2100户。一是城市棚户区改造2100户,已经落实9个项目,共2100户,已全部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275458平方米,计划投资总额为47592万元。二是新增公共租赁住房500套,已经落实5个项目(518套),面积25947平方米,已经全部开工建设,计划投资总额为3006万元。三是全市2015年度廉租房租赁补贴的发放工作,已于10月底发放到户,共有260户城镇低收入家庭获得补贴,总金额达53.14万元。
2、多方筹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今年新建项目加上去年续建项目,我市的住房保障工作迎来了资金需求的高峰期,地方配套资金压力较大。对此,我们及早安排,多方筹集,不断开辟和拓宽资金渠道,有效降低资金压力,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了资金保证。一是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5071万元,二是市财政配套资金6480万,合计11551万元。
3、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在严格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是搞好统筹协调。会同发改、国土、住建等部门加强与项目建设单位的沟通协调,简化手续、统筹安排办理,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项目开工程序。二是认真按照年度建设计划,层层落实责任,倒排工期,千方百计抓开工、促进度,确保续建项目全面竣工,新建项目严格按照年度建设计划完成相应的工程量。对确定的每个项目,按照预先确定的开工时间要求和施工进度,明确专人负责,完成。三是切实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监管。在规划设计、材料进场、施工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上严格把关,确保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达到让保障户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目的。
4、加强分配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和租赁补贴发放“全过程公开,全社会公示”制度,保证分配结果公开、公平、公正。一是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部门、公证机关和群众代表对保障房分配的全过程进行监督,防止员出现渎职行为和分配不公,确保分配行为公开透明,合法有效。二是主动接受审计机关对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资金的审计,确保专款专用。三是对配租对象实行动态管理,限度地彰显公平。每年对配租对象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则签订续租合同;不符合条件的则要求其退出保障房。同时,实行不定期上门巡查制度,核对居住人员的身份和居住情况,防止转租和空置廉租住房。
(三)加强监管,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房地产市场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十二五”期间,我市房地产开发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50.8亿元,新建各类商品房138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手房繁荣,二手房兴旺”的市场格局,我市共销售商品房7988套,交易面积103.6万平方米,销售额达40.8亿元。二手房交易7600起,交易面积80万平方米,成交额24亿元,共有房屋测绘、评估、交易、商品房策划销售等方面的中介服务企业24家为之开展服务。在物业服务方面,共有物业服务企业20家,其中三级资质企业13家,暂定三级资质企业3家,外地企业4家,共管理28个小区220多万平方米,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约1000人,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及“物业服务规范年”活动,物业管理对象从单一的新建住宅小区发展到行政事业单位、商业地产等各类物业,形成了包括房屋及相关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小区环境保洁、安全维护、绿化养护、生活服务等比较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
根据我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结合物价指数,合理确定了2015年房价控制目标,通过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努力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促进我市的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2015年,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项目16个,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13个,商品房1976套,19.4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价格4050元每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05%,实现了2015年度房价控制目标。
1、严格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监管,把好市场准入关。一是大力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清查整治工作,对无资质、越级开发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目前,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2家,其中二级资质企业1家,三级资质企业5家,四级资质企业3家,暂定资质企业23家(外来备案企业5个),全年新增企业12个。我局组织专班,对全市房地产开发市场进行摸底排查,检查结果表明我市所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均具有相应开发资质,不存在越级开发的行为。二是严把房地产市场准入关。严禁招商引资企业把工业性质用地拿来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我局和住建规划、城管和国土部门建立了沟通协作,联合执法机制,对扰乱我市房地产开发市场秩序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不颁发预售许可证,并勒令整改,以切实做到公平竞争,保护我市房地产开发市场的良好秩序。
2、严格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预售监管,保护购房人的合法权益。一是严格执行商品房预售许可制度。对申报商品房预售许可的项目,我局通过“三查”(即查土地使用权证、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三把关”(即资金投入关、形象进度关、三方资金监管关),确保了商品房依法依规销售。同时,严格执行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制度、“一价清”制度和商品房价格申报备案制度。我局在对全市的房地产项目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宜昌金科置业开发的锦城天下项目、宜昌盛锐置业开发的国华颐景项目在没有取得预售许可的情况下,存在着擅自预售行为。对此,我局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责令立即停止违规预售行为,并进行整改。二是严格执行预售资金监管制度。按照市政府出台的《xx市商品房预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全市所有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我局与银行和开发企业共同签订了预售资金三方监管协议,预售资金全部纳入监管账户,对35%的预售资金实行重点监管,并将预售资金的缴存和使用情况记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诚信档案,确保开发企业将预售资金用于商品房项目建设。今年,我市没有出现房地产开发企业挪用资金和“烂尾楼”现象。三是开通了商品房预售网签信息系统,对开发企业的预售行为进行适时监控,提高了管理水平。目前,该系统运行良好。四是做好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和开发项目信息的披露工作。通过派发宣传单、在网站上开辟专栏,在电视上进行滚动播报等方式,提醒广大的消费者不要购买手续不齐全的房屋,以保护自已的权利。
3、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行为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我局对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行常态化的专项检查,从严查处发布虚假信息、无证预售、捂盘惜售、囤积房源、雇佣或纵容他人炒作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二是开展房地产行业非法集资风险的排查工作。我局召开了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会议,印发了《关于在房地产行业开展市场秩序专项检查暨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及表格,开展了以房地产开发为名,以预售房屋,返本销售、售后包租,投资理财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房地产非法集资排查。根据群众举报,我市招商引资企业湖北联云电子科技公司将正在建设的三栋职工住宅楼项目,以借条形式向社会收取集资建房款,涉嫌变相开发。市房管局调查核实后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告知其不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不得擅自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不得将职工住宅楼违规预售,责令其立即停止预售活动,并通过电视和张贴公告等形式,督促企业限期整改。该企业在接到整改通知书后,纠正了违规行为,停止预售活动,并将非法收取的集资款如数退还给当事人,并写出整改承诺书。经过专项检查与重点排查,我市32家企业均能遵守房地产法律法规,不存在越级、无资质开发行为,也不存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非法集资的情况。
4、加大对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促进中介市场良性发展。为了保护办事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局进一步加大了对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检查。一是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目前,已在我局备案的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共五家,三家测绘机构,两家评估机构。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对2家房地产评估机构和3家房屋测绘机构进行了专项整治和检查治理,对执业机构的执业人员注册、内容管理、制度建设、评估和测绘报告质量和执行《房地产估价机构管理》、《房屋测量规范》等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经查,这五家中介服务机构均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可以自由进入市场承接业务,进行中介咨询服务活动,并按规定标准收取服务费。二是完善和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除定期开展全市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专项检查整治工作外,我局联合工商、物价、监察等部门着手建立多部门共同联动的长效监督机制,规范行业行为,提高中介机构诚信执业水平。与此同时大力引导培育新的中介服务机构进入市场,展开竞争,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以促进其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严格按标准收费,切实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优化服务流程,便民高效,房屋登记工作快捷规范运行。
1、创新服务形式,解群众所难。一是做好咨询服务,不让群众跑冤枉路。为办事群众提供详细精准的专业问题解答和政策咨询服务,成为窗口工作的重点。我局在窗口公布了行政审批事项及其审批程序和时限。针对不同类型的登记业务,主动为群众发放《服务指南》和便民单1000多份,详细介绍各种登记业务的办理流程,必收要件和收费标准,让办事群众一目了然。窗口工作人员恪守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认真履责,不让群众跑冤枉路,花冤枉钱。二是做好便捷服务,不让群众跑繁琐路。窗口开辟“绿色通道”,对于企业合理合规的要求,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如湖北宇隆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方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抵押登记业务,窗口在半日内为其办结,压缩审批时间80%以上;对外出务工人员或是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工作日不能前来窗口办证的群众,采取预约服务,利用休息时间为群众服务30余起。三是做好热情服务,不让群众跑伤心路。窗口工作的党员干部设置“党员示范岗”,标明党员干部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和负责办理的业务类别,始终坚守在服务岗位的最前沿。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为前来办事的群众热情服务,令其满意而归。窗口工作人员对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办事群众实行上门服务20多起,让前来办事的群众能体验到亲人般的热情和温暖。截止目前,今年共提供上门预约服务、延时服务120余次,其中为招商引资企业25家、重点项目12个、老弱病残25人次等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2、拓宽服务领域,解群众所盼。为指导企业做好办证申报工作,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窗口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系统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审批程序和信息录入操作流程,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房地产权属登记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参加培训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从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受到了企业由衷地好评。
3、优化服务流程,解群众所急。我局始终把争先创优、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根据学习到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在保证登记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将初始登记、变更登记、预购商品房的预告登记由三审简化为两审;将注销登记由两审简化为一审。在此基础上,将初始登记、转移登记由法定时限30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将抵押登记由法定时限10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将抵押注销登记和异议登记由1个工作日缩短到随到随办,即时办结。通过大力简化审批程序和缩短办事时限,将房屋登记业务办理时限缩短至法定时限的二分之一,提高了工作效率,限度地为申请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今年,窗口共受理登记业务5527件,发放权属证书5527本,收取房屋登记费969235元,协助税务部门收取税收900万元,受理查封登记140起,为全市企事业单位、个人提供档案查询3500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5年我局在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力度有待加强;二是房地产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三是土地与房屋征收的部门联动合力有待强化。2015年,我局(征收办)将围绕全市实现“三大目标”,立足本职,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主要工作:
三、2016年工作计划
(一)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建立住房保障管理长效机制。一是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制定方案,全面完成宜昌市政府下达我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任务。为改变城市旧貌,加快新区建设,根据《xx市2013年至2017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我市2016年计划建设367套(户),其中:公租房100套(户)、棚户区改造267户。二是在全市公廉并轨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公共租凭住房管理办法》,建立公共租赁住房的准入、退出和后续管理长效机制。三是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结合各类棚户区改造和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建立健全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207852万元,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6817套(户),64.94万平方米,全市住房保障率平均达到25%。到规划期末,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成片棚户区和零星危旧房改造及旧住宅区综合治理基本完成;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二)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一是全面应用商品房预售网上备案查询系统,强化商品房预售管理。二是继续加大全市公共维修基金归集力度。三是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严格房地产市场监测报告制度,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四是推行社会化物业管理小区29个,物管面积达220万平方米。五是在整个“十三五”期间房地产开发计划投资总额123.3亿元,其中在建项目5个,投资额53.3亿元;新开工项目3个,投资额40亿元;策划项目2个,投资额30亿元。
(三)继续抓好土地与房屋征收工作,提高服务项目水平。一是不断提高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征拆服务水平,增强部门联动工作合力,增强土地与房屋征收纠纷协调处理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规程,努力化解征迁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三是抓好调查研究和政策宣传,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进一步规范土地与房屋征收管理工作。

dg1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2015年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水建管[2013]169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皖政[2013]66号)以及《安徽省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和管护改革实施办法》(皖政办秘[2014]10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水利工程的现状,我们积极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等多种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模式,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小型水利工程基本现状

1、水库。共有水库35座,总库容1500万m3,灌溉面积7.5万亩。2007-2012年先后对全县33座水库实施了坝体防渗护坡、穿堤涵箱和溢洪道拆除重建等工程。官塘冲及老鸦岭两座水库因上峰水泥和冬瓜山尾矿库建设,来水量小、导致库容减少,效益不高,未列入除险加固计划。

2、泵站。现有集体泵站89座,总装机12651千瓦,受益人口16万人,保护耕地15万亩左右。尚有62座泵站,共8480千瓦急需改造。

3、小水闸。现有小水闸85座,设备陈旧、老化失修严重,运行效率较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中小灌区。现有灌区47处,其中万亩以上7处,万亩以下40处。尚需改造9.4万亩。

5、塘坝。现有塘坝2616口,其中5000方以上塘坝1051口。

6、河沟。现有312条。2011年至今已扩挖、清淤170条,剩142条待清淤整修。

7、末级渠系。普遍存在工程老化、淤堵不畅、配套不全、管理缺位、效益下降的问题。我县尚有15万亩需治理。

上述小型水利工程除水库、堤防、泵站管护有乡村集体在一般管护外,其余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状态。小型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效益衰减、管护缺位、管理经费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小型水利工程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工作领导,明确改革范围。考虑到小型水利工程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管理主体不明、职责不清、管护乏力、效益衰减等问题突出,加之改革要求高、时间紧等因素,县政府于2014年12月出台了我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水利局负责具体工作落实的工作机制。此次我县纳入改革的范围有:小型水库、小型泵站、小型水闸、堤防、塘坝、灌溉渠、排涝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

(二)结合县域实际,谋划试点方案。我们根据一些规划资料、水普资料,初步对全县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形成了初步方案,出台的文件重点有:《铜陵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铜陵县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和管护改革实施办法》、《铜陵县内河和主干渠长效管理考核办法》、《铜陵县水库运行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和《铜陵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考核办法》。主要思路是:

1、以规划为引领,逐步完善小型水利工程空间布局。我们的规划思路是利用五年时间即2013年--2017年,对全县尚未扩挖清淤的1493口塘坝进行深挖扩建,规划完成土方1194.4万方,规划更新改造泵站4324kW;规划建设拦河闸(坝)49座;整治农村沟河205条;规划整治末级渠系灌区21万亩;规划除险加固小(2)型水库1座;中小灌区改造7处,10.1万亩。通过五年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4.3万亩,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90%。概算总投资2.1亿多元,其中省2140多万元,市县2480多万元,社会融资及乡村自筹3890多万元 ,整合项目资金12640多万元。在此方面,五年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按时编制完成。

2、多元投入、创新建设,探索建立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新机制。

在多元投入方面,尊重小型水利工程的公益属性,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资金来源于:各级财政设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小农水重点县、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现代农业发展等项目资金,用于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对属于受益主体自主建设范围的小型水利工程,由受益主体适当自筹资金组织建设,财政专项资金按规定标准给予补助。县财政、水利部门制定财政奖补实施细则,按工程类型明确具体补助标准和奖补操作程序。

在工程建设方面,改变了以往水利工程建设的模式,允许和支持开展小型水利工程自主建设,实行“自建、自用、自管、自维护”,明确规定对凡能由村集体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施的小型水利工程,由他们自行组织建设;需要具有施工资质队伍建设的,也是由村集体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自行通过招标、议标等方式,自主择优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水利和其他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加强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和资金使用监督,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通过改革,真正让农民自己做主、让农民自行选择、让农民自主建设。

在管护机制方面,一是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负担”的原则,使用权归村集体、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个人所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使用权人或直接受益的群众自行筹集经费进行管护,如受益主体和农户通过“一事一议”提取部分经费用于管护。二是农村饮水工程可按有关规定收取水费,部分用于供水设备的维护等。三是县政府可统筹从下达的农水项目和有关支农涉水项目工程经费中提取的1%、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中拿出一部分设立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对纳入改革范围的小型水利工程,实行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视情对管护经费给予补助。县制定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建立考核奖补机制。

3、以自主建设为突破口,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此次改革,对符合全县小型水利建设总体规划的小型水库、小型泵站、小型水闸、堤防、塘坝、灌溉渠、排涝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小型农田水利新建和改造提升工程,坚持“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主体明确、管理规范、先建后补、多干多补”的原则,调动广大群众的水利建设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种粮大户、养殖大户、村集体参与小型水利自主建设。推进全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规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经营权流转,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责任,吸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拓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资渠道,逐步建立起以政府资金为主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资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4、以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为了加强对全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及建后运行管护,我县从2011年起着力构建 “县水利部门指导、乡镇水利站负责、村水管员配合、受益主体积极参与”的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明晰各级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小型水利工程设施长效运行;同时,我们选取3种类型的管理主体作为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试点,引导村镇集体、养殖种植业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主要有:胥坝乡排灌站排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胥坝乡委托各排灌站按照排灌区划分进行管理,胥坝乡政府委托乡堤管会与各排灌站签订委托管理协议,出台管理考核办法,拿钱买服务,实行“三位一体”的管护模式,将管理的成效与管护人员的待遇挂钩,奖勤罚懒。钟鸣镇钱庄自然村灌溉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钱庄自然村村民民主推荐的用水管理自治组织-用水队委会进行自我管理,对全村范围内的生活生产用水实行“一把锹”管护模式,杜绝无序无度用水,将有限的水资源用足用活。钟鸣镇铜陵梧桐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天门镇铜陵三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灌溉区内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属于原村集体所有的,分别由辖区内所在的村与公司签订委托代管协议,实行“托管”模式。代管期间,公司享有使用权、承担管护责任。通过试点先行,后推广的办法,逐步在全县范围建立职责明确、形式多样、管理高效、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我县小型水利工程效益,更好的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要。

三、我县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养主要做法和成效

深化水利改革文件下发后,结合县情,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工程建后管养模式,主要体现在:

一是在资金安排落实方面。根据县水利部门对全县小型农业水利设施的调查摸底情况,经过缜密测算并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财力的要求,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2011年起每年县本级财政拿出200万元用于全县境内内河管护、小型水库管护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继续落实国营泵站和集体泵站的管护经费117万元,继续落实城关江堤、东联圩、西联圩大堤和羊湖泵站管护经费93万元。

二是在制度建设方面。根据县委县政府对全县水利的战略部署和安排,我县印发了《铜陵县内河和主干渠长效管理考核办法》、《铜陵县水库运行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和《铜陵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考核办法》、《铜陵县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和管护改革暂行办法》等文件,逐步形成覆盖全县农田水利建后管养的制度体系。

三是在运营维护和管养方式方面。内河和主干渠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管护范围和内容,明确各乡镇长对本区域河渠管护负总责,形成河渠长负责制,保洁员负责具体河段的管养机制,乡镇对河道保洁员每季度考核并将结果报县水利局,县水利局每年5、11月份进行随机抽样考核,考核补助的管护经费按河面的宽度和长度来计发。水库的运行管护中小一型由乡镇负责,小二型由所在行政村负责,明确1-3名管理人员明确管理范围和内容,管护经费小一型1万元/年,小二型0.8万元/年,实行日常随机督查结果与经费兑现挂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行属地管理即乡镇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县水利局、卫生局、环保局等部门按行业规范进行监督,乡镇政府确定管理单位、人员自主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形成以水养水的管理运行机制。国营泵站由县机电站统一运营管护,集体泵站运行管护分别由所在乡镇明确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和运行。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步工作安排

在管养范围上未能做到应管尽管,小水闸、重点塘坝、洲区防洪堤等因经费紧张暂未列入;在管理模式上以乡镇政府、村委会为主体的模式较为单一,易形成管理上的惰性等等。存在着体制机制不顺,权属不明,管理缺位弱化,经费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由于管护资金得不到保障,村集体积累有限,农民缺乏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运行管理和维护责任难以落实,产权不清晰、责任不清楚、投入无保障,导致多数农田水利设施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农业电力设施及其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农业生产需要;农村安全饮水重建轻管,小水厂布点较多,安全饮水存在隐患;基层集体泵站人员工资待遇偏低,人均月工资约900元,水利各项改革迫在眉睫。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

1、财政投入政策缺位。农田水利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支出领域,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对农田水利的影响十分明显。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后,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包干到地方后,农田水利建设成为地方应直接承担的责任。但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对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进行了重大调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由1993年的22%提高到1994年的55%,但是在财权调整的同时,未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事权进行相应的调整,农田水利建设费用仍由地方负担,县级财政支出压力大。

2、农民积极性缺乏。一是农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比重降低,农民干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二是农业比较效益低,更多农民不愿种地,靠打工挣钱,原有工程逐渐废弃。三是取消“两工”后,组织广大农民群众无偿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已无法可依,基层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逐步削弱,传统的带有行政强制色彩的投工投劳不再适用,水费计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但有效的应对措施仍在探索之中。组织农民群众参与建设难度加大。四是土地分散经营与农田水利集体受益矛盾突出。村组集体无力履行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职责,主体长期缺位。近年,为缓解农田水利与农村土地经营制度之间的矛盾,各地探索性地组建了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有效地减缓了农田水利工程退化。但是,当前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仍面临着较大问题,需要政策和资金扶持。

3、管护机制不健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乡镇、村集体的功能逐步下降,大多数由集体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近年来,虽然进行了拍卖、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制合作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改革,但仍未形成有效的管护机制。一些地方建立了以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主的农民自己管水组织,但协会发展运作不够规范,管理水平较低,工作经费缺乏,工程维修养护无资金保障,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五、2016年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要点

(一)在资金保障上,多措并举提高资金的保障水平。一是争取国家省级投资。二是加大市县级财政投入力度。从征收的水资源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和土地出让收益中每年安排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经常性管护资金财政补助机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较低,平均使用年限为15-20年左右,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和更新改造。建议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和更新改造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经常性支出。三是真正落实涉农涉水项目计提1%管护经费机制。四是引导农民参与水利建管。对通过“一事一议”农民自愿积极集资、投工投劳兴建开展的村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的,各级财政给予奖补,并提高奖补标准。

(二)在制度建设上,形成切实可行的有效运转机制。一是巩固现有“县水利部门指导、乡镇水利站负责、村水管员配合、受益主体积极参与”的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明晰各级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小型水利工程设施长效运行。二是鼓励引导支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护等。三是运用政策补助手段建立市场化专业服务队伍。如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公司、泵站设施专业维修队等,其特征主要是专业和技术服务,收取一定费用。三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互相支撑,共同解决水利建后管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用改革的方式,推进职责、方式和监管等方面的转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形势新常态下的系列配套政策。一是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所有”的原则,逐步通过摸索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逐步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民主”的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积极开展小型水利工程“两证一书”发放工作,首先主要针对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没有任何争议的项目,我们作为第一批的发放对象,截止目前我县共发放 “两证一书”660套。产权登记按照先试点、再推广的办法推动此项改革的深入开展,省总体时间要求:2015年3月底试点乡镇(两证一书)完成,其余乡镇(一证一书)2017年底全部完成。二是落实运行管护机制。对于承包、租赁、拍卖的小型蓄水工程,要明确管护机制,做到防汛要保安全、抗旱要保灌溉、经营要服从防汛抗旱;农民用水户协会要通过用水户民主制定渠系工程管理、用水管理、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管理有序进行;对于委托专业人员承包管理的小型提水工程,要明确对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要求,要明确使用和维护设备的费用标准、奖惩办法等,并通过受益群众确认后共同执行。通过建立管理机制,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好、使用好,效益发挥好。三是因地制宜,用多样化模式。区域管理,以圩口、排区、流域等成立管理组织,以堤管会、排灌站等作为管理责任主体,负责本圩口(排区)、小流域内的塘坝、泵站、农村河沟、堤防、小水闸、灌溉渠等工程管理。公司化管理,采用物业化管理思路,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小水库、农村河沟、泵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堤防等工程管理维护事项交由专业化的管护公司管理。协会化管理,由农民按照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原则组建的农民用水者协会,可从事塘坝扩挖维护、农村沟河保洁除杂、灌溉渠、泵站等管理工作。村级水管员制度,以行政村为单位,确定一名村副职干部为村级水管员,负责本行政村境内的小泵站、塘坝、堤防、农村河沟、小水闸等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工作。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管理,使用权已流转给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工程,由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负责管理,通过努力,真正形成管护全覆盖,不留死角和盲区。

2015年司法所长年终个人考核总结


三年来,本人在市局基层科的业务指导下,在县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全市司法行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维护本辖区社会稳定为已任,三年来我们狠抓司法所的业务指导和规范化建设,不断充实、完善、调整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努力开拓新的法律服务领域,保障和推进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为我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做出了贡献。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整、充实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作用。

每年,我们都对全县人民调委会和人民调解员进行一次全面整顿和调整,按照人民调委员会组织条例和人民调解员的任选条件,对那些调解组织涣散,调解员法律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够等调委会和人民调解员进行了整顿和调整。共整顿调委会38个。同时,利用公开向社会招考、群众推荐民主选举等多种方式,向一些较薄弱的调委会选派58名政治素质好、年富力强、文化和业务素质高、热爱民调这项工作人员充实到各级调委会中来,不同程度改善了薄弱调委会现状。目前我县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75个,人民调解员260余人,真正做到了哪里有人民群众,那里就有人民调解组,哪里有纠纷,人民调解员就出现在哪。如:今年5月,我县一开发商在建楼过程中,由于所建楼房把居民出行的主要道路占用,而且涉及到了几家个体旅店的正常经营,由此引发开发商与居民个体经营者之间的纠纷,个体经营户先后找到了社区、建委、城管处等单位,都没能解决问题。这时社区把问题反映给街道办事处司法所,司法所工作人员及时找到开发商和个体经营者,依法对他们进行调解,通过运用法律和耐心的思想工作,终于使开发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意对个体经营者每月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直到开发商所建楼房竣工,主要道路畅通为止,这起纠纷终于圆满公正的解决了,维护了个体经营者的正当权益。涌现出了一批向金融社区邓秀敏、车陆乡宏伟村姜伟及边疆镇团结村、车陆乡卫东村、办事处金融社区等优秀人民调解员和人民调委会,他们基本把纠纷不上缴,做到了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对久调不决或达不成协议的疑难纠纷,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程序解决、防止久拖不决、引起矛盾激化和群众上诉。三年来,我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各类纠纷486件,成功473件,成功率达97%以上,为我县的社会治安状况减少犯罪起到了预防作用,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在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上下功夫

1、建立机构、强化队伍。1997年6月县司法所在全市率先将乡镇的司法所统一收归司法局直管,司法所长及工作人员全部经考试录用,全县9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均独立建所。同时积极落实黑编【xx】87号和《关于乡镇司法所长配备有关问题的通知》(黑司通组【xx】1号)的文件要求,xx年解决了3名司法所长副科级问题。xx年又解决了2名。占全县司法所长人数的60%,积极调动了司法所长工作积极性

2、加强所务制度建设、健全所内人员分工业务目标责任、政治理论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公开公示及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考勤考评考核制度,并统一规范了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人民调解委员会文书用纸和各种工作簿册,公开服务承诺和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上,在原有4个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我们又申请了新兴、宝山、新鄂三个乡司法所为省级规范司法所,这样省级规范司法所以占全县司法所总数的85%以上。

4、夯实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从xx起至xx年共四批次利用国债资金建设乡镇司法所办公用房,今年最后一个乡-克林乡100平米司法所构建完成。年末全部完成中央、省发改委和司法部、司法厅下达的建房任务。并参照省级规范化司法所标准对室内进行了装备,统一订制了司法所、法律服务、人民调解、调访一体化等工作图版和标志牌,建立和完善了各种工作簿册。

5、充分发挥司法的职能,三年来各乡镇(街道)司法所参与调解疑难纠纷108件,为地方政府提供司法建议67条,采纳52件、制定村规民约13件、制定规范性文件17件、参加整治专项治理活动36人次、9个司法所受到集体表彰、8人受到个人表彰。

三、法律服务所业务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今年我县法律服务工作以市场建设为中心,积极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主动参与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接待群众信访工作。一年来,法律服务所代理诉讼、非诉案件17件、解答各类法律咨询286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件,宣讲法律场次36场,受教育人数36000人次,为集体和个人避免经济损失21.3万元,充分发挥了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同时还要在今后工作中找准切入点,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拓宽法律服务渠道,逐步改变法律服务工作开展不平衡的局面,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人民群众、面向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保障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四、切实加强“调访一体化”工作。

“调访一体化”工作是一种新的工作机制是司法所人员参与信访工作,充分发挥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法律业务知识的专长和调解经验优势,使乡镇(街道)司法所的职能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也进一步提升了司法所人员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也找到了自身存在发展价值。今年我们调访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开展培训工作;二是调整了村、社区无法发挥作用、思想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的信访人员;三是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治理活动;四是加强了“调访一体化”的宣传工作;五是加强“调访一体化”的规范化建设。三年来,我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调访办,共接待各类上访事项168件,调访人员解决160件,移交司法机关5件。转上级行政处理3件。通过全县各级调访组织积极开展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五、积极做好民间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工作

1、我们首先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民间纠纷排查上,搞好民间纠纷矛盾排查,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举措,也是防止突发纠纷形成和转化刑事案件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加强了对社会热点、难点纠纷的排查和调处、调集三级排查调处力量,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配合,提高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效能。积极拓宽调解领域,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协调联系乡镇各部门,共同参与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我们主要做法:一是主动参与乡镇党委、政府联系,及时请示汇报工作,通过主动请示汇报取得支持,扎实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主动与乡镇政府各职能部门联系,及时通报矛盾纠纷发生情况,调动起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参与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和重大疑难纠纷;三是主动与乡镇法庭、派出所联系,实现法律程序的有效衔接,依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四是实行了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限,确保矛盾化解、清除隐患,做到了化解矛盾纠纷问题不查清不放过、矛盾不化解不放过;五是对重点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分析、并制定化解预案,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变事后调解为事前预防,努力将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三年来,共排查各类纠纷183 件、调处180 件、对 3件调解达不成协议的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充分发挥了乡、村、屯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的作用,真正将矛盾纠纷有效排查在事发地。

总之,三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其他县、区相比,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为我县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工作。

镇财政所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镇财政所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XX年,我所在局党组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xxxx”重要思想,以开展保持*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财政工作思路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为加快全镇奔小康的步伐,积极招商引资广辟财源,全年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财政部门是一个业务职能部门,要搞好财政工作,必须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我们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活动。走出了一条以自学为主、定期集中学习为辅、整体提高的学习之路。现在我所××名同志,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助理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人。今年我所组织全所人员进行有关业务法律法规方面的学习*次,系统地学习了《会计法》、《税收征管法》、乡镇财政及农税等方面的业务知识,还组织全所的公务员参加了县人事局举办的《公务员法》培训。通过系统认真的学习,全所人员的业务素质大大提高。在注重业务学习的同时,我们还时时抓住提高政治素质这根弦。我所人员每次都积极主动地参加镇党委、政府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领悟党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我们还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多方面的政策宣传的学习来提高自身政治修养。通过党政报刊,我人管理,限额使用的办法,有效地控制了办公经费的增长。为了更好地发挥有限的财政资金的作用,我们对全镇范围内的所有资金都纳入财政综合预算管理,并按照“保平衡、保稳定、保工资、保重点”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确保了乡镇机构的正常运转。通过一年来的艰苦努力,财政运行平稳,达到了年初的预定目标,实现了本年度的财政收支平衡。(三)财务重整,规范处理,努力加强财政基础工作。乡镇财政的微妙处境,入帐报帐的不及时性,令乡镇财政工作人员的帐务处理相当棘手,多数干部经手的发票由于财政资金紧张而不能及时入帐,本月发生的支出往往不能在本月及时体现。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预算法》有关规定,认真地进行了帐务处理。①重新清理帐务,对往来款项进行及时清理。我们组织全所业务精干对多年来的往来款项进行了整理,并公之于众。同时督促干部将自己的发票及时入帐,体现在往来帐务上。②坚持日清月结,及时报表,正确认清目前的财政状况,我们定于每月28日到31日,处理帐目,及时报表,将本月的财政信息及时上报,镇领导也能及时接到第一手资料,以便研究相应的财务对策。③规范帐务处理方法,做好财务基础工作。(四)、加强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及时发放“粮补”资金按照县局关于加强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我所积极行动,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空调等硬件设施,并对电脑机房进行了高标准的装修,安装了防盗门窗、铺设了木地板。为今年的粮补资金的数据录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的粮补资金发放电脑数据录入工作是第一年,且时间短,任务大,为了完成好这一工作,所长××*亲自抓,从会议的安排、政策的宣传到表格的印制、数据的采集、整理、汇总到最后的电脑数据录入,工作安排有条不紊。在这阶段正是炎炎夏日,酷暑高温,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所长××*、副所长××*、信息员××*三人克服各种困难,不分白天晚上加班加点,终于在县局规定的时间提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数据录入完成后,我们及时与县局核对,并将县局下发的存折及时发放到各村、组、农户,把党和政府对农民的温暖及时送到千家万户。
三、积极参与,完成政府中心工作XX年在搞好财政工作的同时,我们服从党委、政府安排,积极参与政府的蹲点包村、计划生育、农业生产、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各项中心工作。今年财政干部所包村的各项工作完成得相当出色,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四、以身作则,加强财政廉政建设去年,我所被评为“先进单位”,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财政部门是一个最为敏感的部门,要约束好自己,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我们从思想上提高了警觉并强化内部管理,制定了《双桥镇财政所廉政建设制度》,成立了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由所长任组长,并组织观看有关党纪内部资料片,时刻警醒大家,要求同志们牢记*员的宗旨,勤政为民,廉洁为民以上成绩的取得是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辛勤工作的结果,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特别是针对当前乡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负债严重、财政职能如何充分发挥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加强财源建设,增加财政收入,及时化解财政风险,提高管理水平,是我们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领会党的xx大报告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全面贯彻“xxxx”重要思想的要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重点在如何更好的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有力组织财政收入;加强自身建设;探索财政发展新思路等方面下功夫,为振兴××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

"工作两年年度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