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学人力资源管理2015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6

时间匆匆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在某一段时间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在事情过后,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写一篇总结,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我们该如何去写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中学人力资源管理2015工作总结,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近三年,南通一中以强劲的发展势头,于同行之前,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模范学校、省文明单位、全国示范高中等多项殊荣。在许多人才市场,一中常常是众多求职者的首选目标。而一中人也以自己是一中团队中的一员倍感自豪。南通一中,为何如此具有吸引力?这,首先得益于校领导班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一、善待每个教职员工,使学校集体与职工个人同步发展
教职工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的发展需要每一个教职员工尽心尽力。只有每一个教职工认同自己的学校,主动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竭力工作,学校的发展才会象顺水行舟。正是有了这个共同的认识,我们的校领导班子把善待每一个教职员工看作自己进行管理的前提条件,把如何对待教职员工的困扰与困难当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对这一点,一中人深有体会。 过效曾老师一家三口在校任教,去年过老师远在外地的亲人去世,当他们收拾行囊正准备匆匆赶去奔丧时,学校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需,特此安排一辆专车送他们一家人前去。每每想起此事,过老师一家人总是热泪盈眶,他们说:就看在这一点上,我们在一中干一辈子值得。今年过老师的爱人季老师光荣退休,座谈会上季老师心情难以平静,“一中平时待我们太好了,现在我退休了,只要一中一声召唤,我肯定随叫随到,因为一中是我们永远的家。” 善待每一位教职员工还体现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有口皆碑。冬日的早晨,许多老师来不及用早餐,就赶到学校主持晨读,当他们一下课,他们会发现,食堂已送来了热腾腾的豆浆,热呼呼的包子。喝着豆浆,吃着包子每一位老师都感到由衷的欣慰。在一中当老师真幸福。 青年人都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到一中他们对自己的前途都有着自己的考虑。学校领导深谙这一点,尽力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成才成名的条件。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大规模对外公开教学活动,每一次都推出一大批新人,让他们经受锻炼,迅速提高业务水平。学校还把他们的论文、教案编辑成书,请正式的出版社出版。这一切让青年老师对自己更是充满自信,同时,对学校也充满感激。他们深深地感到,他们个人能与学校一起共同发展,在一中当老师有前途。
二、着力加强师资培训,以名师风采提高学校效应
师乃学校之本,学校的效应是靠名师打造出来的。近几年学校花大力气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花大本钱进行各级骨干教师培训,并选送优秀青年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目前我们学校每门学科都有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他们的个人风采,征服了许多教学界同仁和众多的学生,良好的口碑树立了我们的名校形象。但学校决不满足于几个名师,他们需要一中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全面的提升,为此,由校工会与校长室联手构筑了青蓝工程。学校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安排专门的导师,指导、督促他们迅速提高业务水平。这其中物理组赵建荣、吴志山老师被评为省级优秀师徒。去年,我校还花巨资送了40多名教师赴华东师大进行了20多天封闭式计算机培训,使得老师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两年来,我们选送了8名老师参加教育硕士脱产进行,另外,有40多名老师参加了研究生课程培训班,其中有一名老师已取得了硕士学位。除此之外,我们还选拔了40多名教师参加全国、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目前已有3人通过了骨干教师培训。每一次培训老师们都感到了巨大的收获,从而也认识到了学无止境。在一中,自觉进修已蔚然成风,终身学习已成了共同的理念。下一阶段,学校正筹划全员外语培训,为下一轮教改打下扎实基础。
三、积极倡导民主氛围,将学校的战略融入教职工的自觉行为
学校的发展是全体教职工共同关心的课题。为此学校积极倡导民主氛围,每年的教代会气氛总是宽松而热烈,广大的教职员工为学校献计献策,校领导班子也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直接的沟通,面对面的交流,使学校的干群关系异常融洽,学校的每一步发展教职工都明确自己在其中应做些什么,这使得学校的发展战略已深深的融入教职工的自觉行为。每年几次各方面的座谈会教职工们可以坦诚相告领导干部哪几方面做得好,哪几方面做得还不够,应从哪方面着手改进,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大家都认为自己是一中的真正主人,而干群之间相互的理解与认同也使得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条不紊。每年一次的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述职教职工们都要认真听取,然后公正地进行评价。近两年无论对校领导班子还是中层班子认同率都超过95%,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由于我们校务公开做得好,去年的校务公开现场会就在我校召开,我们学校积极的民主气氛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果断实行全员聘用,让两支队伍活水常流
几年前,一中作为一个教师向往的地方,每年都会吸引很多人前来问津,但苦于机制的僵化,一中形成了一个只进不出的局面,缺少活力,教师进了一中就好象进了保险箱,缺乏竞争的氛围,因而事业心与进取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改变这一面貌,新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就对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采用分层推进,逐步到位的策略,使一中的师资结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从一九九九年开始,学校打破了市区界限,从县区引进了一批优秀师资。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中原有的格局一下子受到了巨大冲击,县区的一批优秀教师一到校就冲到了教育、管理的最前沿,有的担当起高三毕业班的教学重任,有的直接就进入了中层班子。对这一招棋的认识许多老一中人经历了一个思想过程:从抵制到接受,到高度认同,事实上人们也逐渐看到了改变用人机制对改善学校面貌的巨大作用。用人机制的改变带来了竞争的活力,人们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生存危机。只有奋发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人把引进外地优秀师资比作是利用黑鱼效应,因为它的活力,才使得一塘死水中的其它鱼类保持不死。第二步,学校着力解决的是能进不能出的问题。XX年9月,全员聘用制全面启动,竞争上岗,择优录取,能者上,庸者下,一时间全校上下处于一种空前的紧张、兴奋和恐慌之中:学科组长换了新人,年级组长换了新人,部门负责人换了新人,关键岗位换了新人,有的人梦想成真,有的人伤心落泪,有的人感到了自己在原岗位上的力不从心,主动到外校另谋出路,……竞聘结束,有3人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岗位,黯然下岗。这一次公开竞聘一下子使一中唤发了青春活力,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第三步,解决中层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XX年底在教育局政治处的主持监督之下,学校中层干部公开竞聘,24名同志登上了竞聘讲台,竞争十二个中层位置,竞争人数之多,竞争之激烈堪称史无前例。最后,经过投票选举十二名同志走马上任,其中有三人是由普通老师竞争上岗的。这次竞聘有四位老同志退居二线,二位原中层干部落选,人数比原来少了三人,平均年龄比原来小了5岁,总体结构更趋合理。应该 说这是一支充满活力的管理队伍,一年运作下来,这支队伍已经获得了全体教职员工的高度赞赏。可以说,全员聘用制的实行使我们的教职工和中层管理两支队伍活水常流,生机勃勃。
五、充分运用激励机制,造就一个人才高地
南通一中是吸引人才的地方,这得益于校领导班子娴熟地运用各种激励机制。从每个月发放的课时津贴、职务津贴到每学期末奖金的分配,校领导都要充分听取教职工的呼声,做到公平、公开、能绩相称。新引进的骨干教师住房有困难,学校及时帮助解决,使得这些教师迅速地安居乐业;每当教职工们取得一些成绩,校领导总是及时的予以奖励,激发他们再接再厉干好工作;教职工有思想顾虑,校领导及时给予关怀,教职工对工作有独到见解,校领导会给他们积极创造良好条件,使见解得以实施,每一个教职工的特点、特长校领导都了如指掌,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工作,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学校还致力于文明科室的创建工作,使科室部门间的人际关系更加亲密协调,有助于团队工作热情的普遍提高。学校党委还致力于党员干部的形象工程和旗帜工程建设,让教职工议身边的事、学身边的人。
这点点滴滴都化作无形的精神动力。学校领导还善于用人所长,把学校的发展与教职工个人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使得教职工潜在的能力得到的发挥。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一中人有了一种集体的责任感,而这种集体的责任感更推动着一中向更高、更远、更强发展。
总之,近几年南通一中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得益于我们校领导班子有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念,得益于人事局、教育局对我校人事制度大力支持,得益于一中上下精诚团结,对事业发展的共同追求。相信有了充满活力的机制,有了充满激情的团队,有了和谐民主的氛围,一中的事业还将蒸蒸日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高地。

dg1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2015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范文: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如果说企业成功的三个主要因素是长远策略、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那么心灵、情感等问题显然属于企业文化范畴。社会文化决定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家庭成员的心理反映其家庭文化教育背景;企业文化便从其对待社会、客户和员工的态度以及其产品服务中得以体现。领导艺术是情感的产物而不是智力的产物。

用脑容易,用心难

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对生产力主体--人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初期首先是对人的手的要求最高,依赖手去制造大量的产品,谋取利润,所谓人多力量大。其次是对人脑的要求,科技发明、高科技含量产品是企业制胜的法宝,科学技术似杠杆动力中的支点,是第一生产力;现在则处于科技的高度发展但尚无质的突破之前,企业在相同、相近的技术平台上竞争,对人的心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一个新的科技产品、一个点子曾经能一时地救活或繁荣一个企业,那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去赢得客户和员工的心更是成败的关键。科技加心灵方能使企业具有长久生命力。人心难测,不可替代,但又是兵家必争之地。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心的重要性。在宣扬其企业文化的语句中加入了对人性亲情的重视(如科技以人为本、优质生活保证等)。在其产品设计和经营理念中也体现得更加明显:相机变傻;手机具备了一指通话、语音寻址等功能,给用户意外方便和惊喜。企业由品牌战略向文化战略发展,广告中质量第一、销量第一等用语正被诸如海尔中国造、科技以人为本等更具文化色彩的用语所替代。汉高公司于1998年将新的企业形象定为科技+心灵。

科技+心灵听起来很美,二者的平衡更是关键。科技的日新月异,使企业在科研开发(rd)上不敢怠慢,投放大量人力物力。企业文化这一软性指标的工作,经常放于其次,似房屋中的名人字画,只是显示其文化而已。所以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经常是重脑轻心的现象:比如城市垃圾问题,将垃圾分类再利用科技进步(用脑)的结果,但不同的垃圾桶上标注有机、无机的字样使垃圾投放者不知何从便是用心的不足,或八股遗风。再如公共标识问题,在有先进技术装备、环境优雅的卫生间的门上仅用汉字或拼音标注男、女也是狭隘的地域心理的体现。对公共设施,我们通常是用脑去评估它的科技,而用心去体会科技与自己的距离及能给自己带来的方便。我们设计建筑跨世纪的宏伟工程时,在运用现代高科技的同时,更应当考虑到百姓方便之最。愿的工程能象(北京)首都机场新的航客站一样,以亲切宜人为设计思想,以先进、安全和方便顾客为经营理念。少一些仅仅考虑外表的标识性建筑或不顾质量(科技)的献礼工程。

我们在竭力用脑开发设计高科技产品的同时,多多运用我们的心灵吧。产品代表我的心!

自目可剜,佛心难得

你怎样对待员工,员工便怎样对待客户。赢得员工的心与赢得客户的心同样重要,也是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讨论员工对待企业的问题前,首先应考虑企业怎样对待员工的问题。有一则故事讲:苏东坡善辩但不敌经常与其辩论的道僧。某日,苏问:你看我象何?僧答:象佛。僧问:你看我象何?苏答:象牛屎。苏窃喜并转告苏小妹。小妹曰:僧心中有佛,看物均为佛。你心中有何?

回到企业如何对待员工的问题上,可依员工在企业心中为何而(比较极端的)分类:一种是将员工当作手、干活的工具。这种作坊式的企业对待员工的方法是管、卡、压,有时甚至置国家法律而不顾,存在对员工实施体罚、污辱人格的现象。属原始没落的企业文化。

第二是将员工作为脑、高智商工具。特征之一是企业的系统和制度非常完善。特征之二是在招聘中的精英策略,和注重技能培训,希望将员工武装到牙齿,成为大机器的一部分。系统的各个部件是可替换的,而部件对系统会产生依赖感,缺乏适应性。属于温室文化。

第三种是将员工作为人--具有个性情感的人。在招聘、培训中注重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心灵的要求和培育。特征之一是对人的依赖。特征之二是系统政策的多变。姑且称之悟空文化。

大自然中极端的暴晒和暴雨都有可能导致灾难。我们在对待员工时也不能极端,而是平衡--理性制度管理之东方红与感性原则教育之西边雨的平衡。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类似夫妻关系。所有的妻子都希望夫君不断发展,事业成功。但又担心他成功后变心,变坏,成为陈世美。国外有句谚语:女人用外表吸引男人,用美食拴住丈夫。如果企业的名声、工资奖金和培训等是企业的外表,那么企业文化便是妻子手中的一道菜。

企业在对待员工的培训问题上,有时也象我们一些父母教育子女一样,注重才--知识技能的培训、培养和投资,而忽略对德--性格品性的教育。因此面临的困惑也极为相似:老板说培训越多,跳槽越快,抱怨员工对企业没有忠诚感;家长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心痛父母;缺乏同情心。如果我们仅仅担心自己的员工、孩子因知识技能落伍而无法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便要有面对高智商低情商新类族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

2015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范文:人力资源管理模拟招聘


筹备了近三周的模拟招聘会在十分火爆的场面中拉下了帷幕,每一组的成员都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把它当成了真枪实弹的战场,开始的嬉笑不见了,不管是招聘的还是应聘的脸上都写满了认真,以至于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才感觉回到了现实中,只感叹结束真的太匆匆.

其实看看大家对准备工作的重视,会觉得招聘会的成功也是必然的;作为一个应聘者,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了精美的中英文简历,从内容到包装均不输正规的材料;作为招聘单位,企业简介,招聘广告等资料也都是十分精彩且具特色,下面我将就我们小组准备工作具体的开展情况进行小结.在接到模拟招聘方案之后我们就召开了第一次小组会议经大家讨论决定了作为招聘方以楚天大酒店作为我们的招聘单位,并对整个招聘过程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初步决定招聘会的上午部分由组员:张冀新,孟敏,曹玫,简伟,李伟良负责招聘工作;穆洁,无畏,毕小雷,张明来进行应聘,下午两部分人员进行互换.接下来大家分头进行了紧张的准备,很快企业简介,招聘广告,招聘计划,拟聘岗位的工作说明书,招聘表格,面试构成表,复试访谈表等材料的初稿就出炉了,我们随后也召开了几次小组会议,把书面的材料及现场的具体分工落实;怀着期待的心情开始等待9月23日的到来

作为模拟现场的316教室有了与往日不同的气氛,墙上贴出了色彩斑斓的广告,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各个小组都在做招聘前的最后准备.正式进入模拟程序之后,我们小组的代表首先进行了企业宣传,全方位地介绍了楚天大酒店的概况,经营理念,本次招聘岗位及岗位要求等内容,配合我们张贴的宣传画,成功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也使应聘者可以更好地进行选择.当八个企业的招聘人员完成了宣传工作之后,随着罗帆老师的一声令下模拟招聘开始了,前面的程序让大家很快地进入了自己的角色;相较于其他的招聘单位,我们楚天大酒店不论从名称,企业实力,招聘岗位,薪金报酬和招聘人员的分工配合方面均比较突出,所以没过多久我们的招聘点前就排起了长长队伍,原计划使用一天的招聘表格在上午招聘会结束的时候就只剩下了2张,而看到有的招聘点因为光顾的人太少而对招聘人员进行裁员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半.根据事先商定的流程,我们安排了一位同学负责对排队应聘的人员分发表格,两位同学进行面试的初试,其他人则进行复试部分,最后由大家一起对两个面试成绩进行加总取总分最高的6位同学颁发聘书.大家都对自己的新身份表现出很大的激情,但一个小时过后,我们的招聘人员感觉到了疲劳,有的人声音已经嘶哑,再面对不断有人加入的应聘队伍,我们开心的同时也有一点头痛了,可一看到准备发给面试成功者的聘书,看到等待面试的同学的焦急,大家又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于是便再次把真诚的笑容挂到脸上,拿起了下一份简历

经过半天的忙碌之后,两组人员又聚到了一起,进行经验和体会的交流,不仅仅是分享心情,更为下午半场招聘会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在大家的发言中总结了招聘和应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招聘中由发放表格的同学专门负责秩序的维持,而初试,复试的同学可以相互参考面试的速度来决定问题的多少,以免某一个环节有过多的人等待,打分的幅度可以适当地拉大,便于最后的统分,而在对应聘者进行提问的时候,应针对其应聘的职位选择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因岗择人,对于大家回答普遍雷同的问题,可以换角度提问;而应聘的时候应该从等候的人最少的企业开始,尽可能多的尝试竞争不同类型的企业及职位(当然仅限于模拟,现实中还应做其他考虑),面试的过程中要忘记对方是自己的同窗,完全地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来,回答的问题要尽量突出自己的特色,但又不应过于浮夸,招聘单位大多考虑得比较实际,另外要多和招聘的人员交流,不要陷入单纯的一问一答中来,要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

在经验互通之后,下午的两个环节进行得显然都顺利多了,招聘小组的人更加有条理,也更加从容.鉴于上午的经验,每一个人的面前都多了一大瓶水,说起话来看似更加和蔼可亲,同时也更加省力,虽然排队应聘的人依然很多,但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在大家默契的配合中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招聘任务.

经历了这次模拟招聘之后,我们的感触颇多,不仅看到了应聘的激烈,更体会了作为招聘人员的辛苦.每一个应聘者都希望招聘人员用最大的热情来认真对待自己,可招聘者同一天要重复经历几十甚至上百次同样的过程,不厌其烦地回答相同的问题,一次一次地介绍自己的企业,其辛苦不言而喻.而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中也有很多的学问,招聘员要负责把握问题的时间及方向,还要从各种回答中观察到应聘者的潜质.相信这样的一次经历,将会非常有利于我们在未来双选会上的表现,不管我们将来是否有机会正式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但掌握了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必然将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起到推动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历时半个月之久,每夜奋战到凌晨,终于在国庆前,将我们所编撰的《人力资源实用手册—问答篇》与《人力资源实用手册—综合篇》交付于公司之手。现,回想当时完稿时我们七人的情形,至今仍压抑不住内心的澎湃与激动。

在此,我就接案、草拟、编撰《人力资源实用手册—问答篇》与《人力资源实用手册—综合篇》过程中,自己的些许心得与大家进行分享。

(1)接受公司的咨询案件阶段:

1、由于主体为公司,那么在接洽过程中,需注意与公司本次项目负责人每一次答复都需处处体现自己专业化的一面。在与其交谈时,用坚定的语气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切勿使用“应该是吧、好像” 等不确定性词语。

2、给公司的任何书面资料必须做到简明扼要,形式上需通过排版将重点突出,使得公司该项目负责人能一目了然。其在初次浏览时只看重点,便知其所咨询的各个问题的回复。

(2)草拟《人力资源实用手册—问答篇》与《人力资源实用手册—综合篇》阶段

草拟背景: 《人力资源实用手册—问答篇》的撰写是根据公司方提供的相关实务操作过程中所遇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及些许劳动法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为基础,再通过我们对现行劳动法方面的法律法规理解与应用以及办案经验的融汇进而制作出来的。《人力资源实用手册—综合篇》的撰写是在《人力资源实用手册—问答篇》的撰写基础上,通过宏观上审视整个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重点板块进行一一地剖析,如:劳动合同方面、企业规章制度方面等等。

心得体会:

1、基于公司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均属于劳动法上的灰色地带,即属于可左可右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需结合现状、法律实务界中的通说、法理方面来对该问题给出一个我们的回复,以及操作流程。

2、本次编撰的流程:在撰写此书前,需对整个团队进行分工,在限定期限内完成各自工作。在各自工作完成后,大家所有的工作再在一起汇总,进行统一集中的探讨。此次探讨完成后,每个人又就自己那部分根据讨论后的大家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又统一汇总探讨。这样往返工作3个回合。之后,就最后无法解决的问题,咨询相 关指导老师,并在老师给出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再一次返工修改,制定完成《人力资源实用手册—问答篇》与《人力资源实用手册—综合篇》的草编版。

3、基于该咨询案多方面涉及公司管理,所以,在制作该书的同时也要适当的浏览些许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实务书籍,为给公司出具的意见提供更大的可操作性。

(3)《人力资源实用手册—问答篇》与《人力资源实用手册—综合篇》的定稿阶段:

1、定稿阶段,需再次审核与校对全文

2、定稿阶段,需对全文进行形式上合理的排版,重点突出。一般而言,应在每个大段的开头用两三句来总结本部分的重点内容,并用特殊格式突出。这样,可更方便公司阅读。

3、注意落款

(4)回复阶段:

在将完成稿交付给公司时,应注意及时了解公司的反馈意见,并就在实际操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并将解决方式再次回复给公司。

(5)个人收获:

1、通过这次公司咨询案,让自己跳出以往从劳动者角度出发的思维模式,改之为站在公司的角度来审视我国现行劳动方面法律法规。

2、意识到,在处理实际案件中,最重要的不是看起是否闹上法庭。而是应当真正的以解决此问题为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策略的优与劣以及风险,给当事人提供几个可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由当事人自己选择该案发展的方向。

最后,在此,感激与我一同奋战的许腾、黎佳、黄培光、李敏娜、雷俊杰、邹长美------我的六位队友们。

"人力资源管理总结报告"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