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中音乐课优秀公开课教案

发布时间: 2024.10.16

高中音乐课优秀公开课教案(热门七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音乐课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音乐欣赏教学应以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评价,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熟悉、理解、欣赏音乐。

1、以审美为核心,突出教材作为师生感受、体验、表达、创造和评价音乐美的载体的作用。然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2、着眼于学生发展,面向全体高中生,紧密围绕高中生音乐需求,遵循其生理特点和心理认知规律,贴近其生活体验和实际文化水平,为音乐专业学生提供发展人性的空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3、注重音乐实践和创作活动,以帮助学生获得直接体验。注重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处理好培养审美能力与学习知识技能的关系。

4、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进而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措施:

1、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出发,充分关注高中生的音乐兴趣和能力水平,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体验,突出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这本教材的文化内涵由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创意音乐、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民间音乐、西方专业创意音乐四个部分组成。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还要注意了解和学习世界音乐文化;既要强调对传统音乐的继承,也要强调对现代音乐的研究。

3、以小见大,以脸带点

教材选取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和音乐事件,展现音乐史的发展;选择最典型的音乐体裁和形式,引导学生从小到大看大,带点带面,举一反三。

教学内容:

1、欣赏民歌、艺术歌曲、说唱音乐、歌剧音乐、歌剧、舞曲、器乐、室内乐、交响音乐等音乐作品。介绍音乐常识。

2、通过欣赏音乐,学生可以了解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织体、曲式及其表现。

3、通过欣赏音乐,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的风格、流派、艺术成就和发展。

4、通过欣赏音乐,学生可以了解音乐的功能以及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的关系。教学内容要求

5、欣赏国内外优秀、有代表性的作品,体现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思想、艺术、古典原则。

6、欣赏曲目的选择,重视我们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弘扬祖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7、注重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课程安排:

第一单元学会倾听(2课时);

第二单元音调和情感———彩色民歌(3课时);

第三单元鼓励弦乐———丰富的民族器乐(2课时);

第四单元国宝——京剧(传统现代)(2课时);

第五单元亚洲音乐魅力———自然和谐与和平(2课时);

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欧洲和拉丁美洲)(2课时);

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巅峰——_(2课时);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课时);

第九单元浪漫幻想音乐世界(2课时)。

高中音乐课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分析歌曲,感受其辽阔的曲调,人物真挚的情感,领略音乐与戏剧结合的艺术魅力,进而喜欢中国的歌剧艺术。

2、通过分段聆听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之美,掌握合作意识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学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曲式结构,感受“江姐”的性格特点,并说出歌曲的音乐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说出歌曲的音乐风格。

难点:

掌握歌曲的曲式结构特点,感受“江姐”的性格特点并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教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歌剧艺术?并请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歌剧作品。

学生自由进行介绍。

教师总结:16世纪初,在意大利诞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歌剧。并出现了一大批经典的优秀的歌剧作品。在20世纪初,我们国家也出现了自己的民族歌剧,《江姐》就是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部经典作品。由此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1、播放多媒体,并提出问题:歌曲带来的感受是什么?

2、再请同学们进行分享查阅关于歌剧《江姐》与歌曲《红梅赞》的一些相关知识。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全国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员江雪琴(江姐)带着重要的任务,奔赴川北,途中闻听丈夫被害的消息,忍着悲痛,拖入战斗,期间备叛徒陷害入狱,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大义凛然,严词痛斥敌人。最后在重庆解放前夕,慷慨高歌,英勇就义。《红梅赞》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歌,这首歌在全剧中多次出现,为江姐的音乐基调做了全面的概括,是贯穿全剧的音乐主题,江姐的唱腔大都由此发展而来。

3、教师再次完整播放歌曲,与学生共同欣赏。

(三)探究学习

1、教师范唱,请学生看着歌词,进行小声跟唱。

跟唱之前,提出问题:仔细看一看歌曲的歌谱,歌曲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学生跟唱之后,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二段曲体,A、B两段的结构相同,都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乐段,前三个乐句都是两小节,两个乐段的最后一句都扩充为三小节。A段主要是对红梅性格的具体描绘,B段是对红梅品格的赞美。

2、教师播放A段音乐,请学生聆听。

在听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说出歌曲中的拖腔和装饰音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

拖腔手法、装饰音的使用,使歌曲既有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乡土气息又使得歌曲旋律更加细腻朴实,深情而又乐观,韵味十足。更能体现主人公“江姐”柔美的形象与坚韧品质。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歌曲中的拖腔与装饰音。

3、教师播放B段音乐,请学生聆听。

提问学生:B段的曲调与第一段有什么异同?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总结:第二乐段是从第一乐段变化发展而成,旋律上在平缓中升调,第二段音调上更加高昂,节奏上更加明快,对未来充满希望,情感也随着曲调上扬而得到升华,不仅赞颂了梅花的品格,也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坚忍不拔的品质。

4、完整的聆听歌曲,品味歌词。

(1)完整的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音乐风格。

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四川民歌的基础为主,广泛地吸取了川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诸多地方剧种的音乐语言加以创作,作曲技巧上多用七度、八度大跳音程,二者完美结合,演唱起来朗朗上口。更显歌曲的磅礴的气势。

(2)品味《红梅赞》歌词。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老师进行讲解,以红梅来象征我们的同志。红梅的生长环境十分凶险,用它来象征着我们革命的艰难与不易。当时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的驻地就设在重庆,也就是在敌人的心脏。红梅生长在最险恶的地方,这就寓意着我们的同志像红梅一样也是在最危险的地方与敌人展开斗争工作的。红梅开在最危险的地方,但同时也象征着是凝聚了党的巨大革命精神的地方。正是因为生长在特殊的环境下才使红梅具有了坚忍不拔、不畏艰险、傲雪凌霜的品质。

5、再次完整的聆听歌曲,能够哼唱歌曲的旋律。

(四)拓展延伸

歌曲《红梅赞》在整部歌剧中出现了四次,分别通过视频观看欣赏这四次出现的情景,简单的谈谈歌曲出现的场景,感受这一经典佳作。

(五)课堂小结

通过欣赏、分析歌曲,我们感受到了曲调的辽阔清新、明朗刚健,通过歌词的品味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全曲情绪在激情之余又不失抒情。感受这一经典之作。同时也要感受歌剧艺术之美,进而喜欢我国的歌剧艺术。

高中音乐课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感受乐曲ABAB的结构,能将乐曲与图片匹配。

2、能想像乐曲所表现的情节资料,并用简单的动作表示。

3、能大胆、勇敢、创造性地想像表现,敢于与众不一样。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活动准备:

《单簧管波尔卡》磁带,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图上是什么?(喇叭花)

(2)花长在哪里?这些花长得这么样?这些花在干什么?

二、欣赏音乐,感受乐曲ABAB的结构。

(1)第一遍音乐,音乐和图是不是一样的?

(2)第二遍音乐,请一个小朋友在教师的帮忙下指图。

(3)第三遍音乐,幼儿伸食指与教师一起指图。

三、请幼儿做指挥

其他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花的地方用跳,枝条用滑)

四、游戏

(1)教师在家擦桌子扫地,请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干活,什么音乐擦桌子?什么音乐扫地?

(2)幼儿与教师一起听音乐做打扫卫生

(3)小朋友在家还会做什么事?听音乐一起劳动

(4)你们到幼儿园又会干什么?听音乐活动。请幼儿想想,音乐快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当音乐慢的时候,你又在干什么?

高中音乐课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想象各种小闹钟的声音,能为自己创编的音乐做好看的动作。

2.积极主动的参与表演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练声做律动《c大调音阶》

重点: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创编各种小闹钟的声音。

难点:在自编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进行动作的创编。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小小的东西真可爱,肚里声声滴答响,提醒我们早起床。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二.感受旋律,学唱歌曲

1.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一首关于小闹钟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老师的歌唱完了,你们在这首歌中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时,教师用唱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记歌词)

3.引导幼儿说出“的铃”在歌曲的第一句中出现了几次?

4.现在老师大声的唱一遍,如果小朋友们愿意,你们可以小声的跟唱。

5.这次老师想让小朋友们大声的唱一遍,老师小声的跟着你们唱。

6.小朋友们唱得可真棒,那么现在老师想让小朋友们自己来唱。(教师观察幼儿)

7.总结幼儿唱的不清楚的地方。(用唱的方式总结)

三.创编歌曲,激发情感

1.除了歌曲中的铃声,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的闹铃声,那么你会用你说的铃声来编歌曲吗?(当场创编,教师跟着创编)

2.还有没有不一样的铃声呢,你来唱一遍给小朋友们听。

3.请幼儿自由的讨论,看看你们还会唱出什么样的铃声。(幼儿讨论教师观察)

注:当幼儿思想有点局限时,教师会提醒引导。(如:教师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铃声)

四、创编动作:

1.师:小朋友们唱的真棒,那么你会为你创作的歌曲来编一个美丽的动作吗?老师在给你们一点时间,让你们自由地去讨论。(教师在一边观察幼儿)

2.请个别幼儿起来唱。(一个能力强一点的幼儿,及弱一点的幼儿)

3.教师评价幼儿的优点,其次改善幼儿不足的地方。

五.总结

生活中的铃声很多,请小朋友们自己寻找一下。听铃声响了。它在提醒我们去户外活动呢?

高中音乐课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爵士乐的风格特征,了解相关文化及艺术价值,逐步对爵士乐产生兴趣。

2.通过体验、对比、小组合作等方式感受爵士乐的音乐特点,通过改编乐曲提升审美创造力。

3.认识爵士乐,了解它的发展和音乐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欣赏,了解爵士乐的风格特点。

【难点】

掌握爵士乐的节奏特点,并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响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民歌《茉莉花》,学生欣赏。

教师引导:同学们,这首歌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听一曲与众不同的《茉莉花》,大家听一下这首《茉莉花》和刚才的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播放爵士乐《茉莉花》。(欣赏完后学生举手发言)

教师总结:第一首《茉莉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民歌,第二首在风格上完全改变了,改编成了一种新的形式,这种新的音乐形式就是爵士乐,今天我们就走进爵士乐的世界亲身感受一下。

(二)新课教授

1.走进爵士乐

播放爵士乐《What a wonderful world》,学生欣赏完谈对爵士乐的初步感受。

教师进行总结:爵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的黑人音乐,后来传入城市风靡美国,并成为世界性的流行音乐。

(1)了解“布鲁斯”音乐

教师简单介绍“布鲁斯”音乐:17-18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将大批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成为奴隶,被迫劳动,受尽折磨。黑奴们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表达他们痛苦的心声,由于蓝色在美国被看做是忧郁的色彩,这种悲哀的歌曲,统称为“布鲁斯”而爵士音乐就来源于“布鲁斯”。

现在给大家播放一小段“布鲁斯”音乐片段,通过欣赏,大家感受一下。

(播放“布鲁斯”音乐片段)

教师提问:“布鲁斯”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请从音乐情绪和音乐要素来分析。

学生讨论回答(“布鲁斯”音乐忧郁、悲伤、变化音多,节奏复杂,较难掌握。从音阶上看,它的三级音和七级音经常降低一点,有时五级音也降低。这些降音还常辅之以滑音和颤音,因而更加强了歌曲忧郁、悲伤的色彩。旋律中多用切分节奏,形成轻重音颠倒的感觉。和弦常用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因此,和声听起来很和谐,而且朴素。)

(2)了解“拉格泰姆”的钢琴音乐

教师请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简单介绍“拉格泰姆”音乐。

爵士乐还有另一个起源,是来自一种叫“拉格泰姆”的钢琴音乐。我们再来欣赏一段“拉格泰姆”音乐片段。通过欣赏,看大家能否对“拉格泰姆”的音乐特点总结一二。在欣赏过程中可适当跟着音乐打节奏。

(播放“拉格泰姆”音乐片段,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拉格泰姆“是19世纪末,一位名叫乔普林的'黑人钢琴手创造的。右手高声部演奏节奏特别的切分音主旋律或琶音,左手则是规律地演奏由四分音符轻重音组成的节奏。这样左右手形成交错的节拍,使音乐带有幽默、欢乐、活泼的情趣。它和“布鲁斯”节拍上相似,都是重拍后移。

(3)了解爵士乐的特点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欣赏和了解,我们大致能总结出爵士乐的几个基本特点,首先是它的节奏比较多变,大多时候用的都是切分音;其次,爵士乐带有很强的即兴性,由其早期的黑人不识谱,大多是靠灵感激发,对熟悉的曲调加以变化。因此,爵士乐又被称之为“灵魂音乐”。

2.欣赏《南部之子》

我们在爵士乐的世界观光了一圈,接下来欣赏一首早期的爵士乐作品,是由“爵士乐之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奏的《南部之子》。

带着两个问题来欣赏,首先作品的特点和情绪是怎样的?其次仔细辨别一下作品中运用了哪些演奏乐器?

(播放《南部之子》,播放完毕学生举手发言)

教师总结:乐曲速度较快,体现一种愉悦的心情,并运用了大量的切分节奏,是一首带有幽默、欢快、活泼情绪的舞蹈型音乐。演奏乐器有小号、钢琴、爵士鼓,其中主奏乐器是小号。

3.再次播放《南部之子》,主要感受作品的节奏,为小活动做准备。

出示节奏谱例,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负责一个声部的节奏,用手掌打出节奏。通过这个活动进行节奏练习,加深对爵士乐节奏的体验。

(三)拓展提高

教师将学生分为四小组,将乐曲改编成带有爵士风格的《小星星》

(1)学生小组讨论,根据爵士乐的特点进行创编,教师进行点评。

(2)学生演奏。

(四)小结作业

今天的爵士乐已发展成为一种既有个人独奏、小乐团,也有类似交响乐团的大乐队编制,在流行乐领域也深入人心,同时爵士舞也成为现在很多人的业余爱好。爵士乐的影响已遍布世界,它的自由和不被束缚被大众所喜爱,大家多从身边着手,搜集爵士乐,体会它的美。

五、板书设计

高中音乐课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一、聆听《C小调练习曲》及《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三、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分段欣赏和完整聆听《C小调练习曲》,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播放《C小调练习曲》。

2、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钢琴曲的作者和名称吗?(肖邦《C小调练习曲》)

二、《C小调练习曲》

1、简介作者:肖邦

A、请学生谈谈对肖邦的认识。

B、老师补充。

2、分部欣赏乐曲。

A、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特点。

B、简介创作背景(学生自习书本p121)

1813年9月,肖邦在离开波兰赴法国途中,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余,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

C、复听乐曲第一部分,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特点,熟悉第一主题。(大屏幕上出示第一主题)

(1)请学生谈谈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它让你联想到些什么?(老师补充:乐曲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刚毅的、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左手采用了上下翻腾的琶音的伴奏音型,令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也让人感受到作曲家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慷慨激昂和起伏难平。)

(2)跟琴学唱第一主题。

D、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大屏幕出示第二主题)

(1)听音乐,感受这一部分音乐的情绪与第一部分有何不同?

(2)学唱主题,从旋律和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与第一主题进行比较。

(3)再听第二部分,联想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老师补充:这一部分的旋律沉痛悲伤,它好象是人们对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哀悼。)

E、聆听乐曲的第三乐段。

思考:这一部再现了哪一个主题?它象征了什么?(乐曲的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英雄性的主题,它象征着人民的斗争仍在继续,抗击侵略的火焰并未熄灭。)

3、完整地欣赏《C小调练习曲》

4、音乐知识:练习曲

通常练习曲有两类。一类为练习器乐、声乐技巧的专业练习曲;另一类为音乐会练习曲。前一种练习曲多有技能、技巧上的训练目标,音乐会练习曲是由前者派生而来的.。它已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在音乐会上可以演出的艺术作品。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就属于音乐会练习曲。

三、《爱之梦》

1、简介作者:李斯特

2、简介作品

1850年李斯特把自己创作的三首歌曲改编成三首钢琴“夜曲”。原来的三首歌曲分别是《崇高的爱》《幸福地死》《爱吧》。改编后的三首夜曲被汇集成册,曲集统称为《爱之梦》。在这三首曲子中,以第三首为最好,流传也最广。因此,人们通常所称之为《爱之梦》的曲子,实际上是《爱之梦》这部曲集中的第三首曲子。

3、欣赏《爱之梦》(大屏幕显示主题旋律)

A、听音乐,思考:作品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B、配乐诗朗诵,通过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四、总结

本课的两首钢琴曲,表现了极不相同的两种情感。《C小调练习曲》悲愤激昂的气势令人热血沸腾,《爱之梦》中的柔美、梦幻般的诗意令人陶醉,尽情表达了人们内心的丰富情感,这正是浪漫主义艺术的本质。

高中音乐课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7

一、学术情况分析:

学校为高中生开设了一门音乐课。学校从学生的实际发展出发安排了一定的课时,使得音乐课生动活泼。高中音乐教学第一卷以欣赏为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培养高中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文化素养,我在教学中安排了欣赏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爱上高中音乐课。

二、教学目标:

1、让高中生掌握一定的欣赏能力,独立欣赏音乐作品。

2、使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演奏技巧和音乐成就。

3、加强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理论与技能同步发展。

三、教学措施:

1、加强作品数量欣赏,从教材入手,参考当时的时代特点,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

2、利用音乐课堂进行更多的实践教学,教师要演示和讲解欣赏的要求。选择对学生有帮助的音乐作品。

3、培养现代音乐欣赏能力,从学生熟悉的流行音乐入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进度:

第一周:音乐的发展;

第二周:亚洲民俗;

第三周:亚洲民俗2;

第四周:进入非洲和美洲;

第五周:欧洲民间音乐;

第六周:中国音乐之光;

第七周:会唱歌的公鸡让世界变白;

第八周:从宗教到世俗的音乐;

第九周:从古典到浪漫的音乐;

第十周:从印象到现代的音乐;

"优秀公开课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