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菱形课件

发布时间: 2024.10.09

菱形课件(精华十篇)。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我们听了一场关于“菱形课件”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菱形课件 篇1

本节教学设计中突出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充分运用多媒体,特别是实物投影仪,讲究简洁、实用性与有效性;以讲学稿教学模式为载体,突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勇于创新、教学富有特色;主题鲜明、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以人为本,凸显学生主体和常态在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探索导航,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经历观察、操作、猜想、推理、归纳等探索发现过程,参与知识形成过程。

创造性为学生创设展示平台,满足学生喜欢表现的心理需要,获得成功体验。充分整合教育资源,辅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学生思维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由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探究,层层深入、活动鲜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主动获取知识。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预留较充足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展示其思维过程;实施激励性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师生合作密切、协调,互动积极有效,充分展现“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菱形课件 篇2

《菱形》的教案

课堂引入

1.(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 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是AB上一点,DF交AC于E.

求证:∠AFD=∠CBE.

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CB=CD,CA平分∠BCD.

∴ ∠BCE=∠DCE.又CE=CE,

∴△BCE≌△COB(SAS).

∴ ∠CBE=∠CDE.

∵ 在菱形ABCD中,AB∥CD,∴∠AFD=∠FDC

∴ ∠AFD=∠CBE.

例2(教材P108例2)略

六、随堂练习

1.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为.

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3.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求菱形的对角线的长和面积.

4.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BE=DF.求证:∠AEF=∠AFE.

七、课后练习

1.菱形ABCD中,∠D∶∠A=3∶1,菱形的周长为8cm,求菱形的高.

2.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cm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长10cm,求(1)对角线AC的长度;(2)菱形ABCD的面积

菱形课件 篇3

(一)引入新课

在复习了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性质后创设教学情景。如:出示我国古代文物越王勾践剑的图片,指出菱形花纹,再展示生活中的菱形图案的应用图片。由此引出课题,可以吸引同学的注意,使其产生学习菱形的兴趣。之后,我安排了由平行四边形到菱形的动态演示,得出菱形的定义。随后又展示了一组生活中的有关菱形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菱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欣赏到菱形的图形美。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首先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

(二)菱形性质的探索

菱形性质的探索分成两方面,一是菱形的特殊性(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性质);二是菱形的对称性。对于这个地方,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通过观察思考与分析,同学间互相交流,分小组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在巡视中进行个别指导。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力求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组织组与组的评比,这样也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然后每组由一名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得出菱形的性质。

设计理念: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为了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接受知识到探索知识,从个人学习到合作交流。这样的活动教学将会真正焕发出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一种新课程理念: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三)题目训练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懂学会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我安排了坡度适中,题型多样的系列题组。

1、请你当裁判

与定义、性质等相关的一些判断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着重讲清判断的理由,此题直接运用菱形的定义与性质,起到及时巩固的作用,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议一议

性质的简单运用。

设计意图:稍微加深,进一步巩固菱形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3、练一练

菱形与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并由此总结菱形的面积公式。即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设计意图:这组练习包含了例题。要求学生不但可以顺利完成简单的基础填空练习,而且能有条理的写出例题的解题过程。教师及时查漏补缺,规范解题格式。此题完成后,学生已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4、学以致用

设计花坛,修建小路,求路长与花坛面积。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问题。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同时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历经困难探索结果而轻松用于实际的快乐感觉。

(四)小结、布置作业

菱形的性质与识别条件,由学生进行小结。布置书上课后习题,体会本节课你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写好数学日记,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写数学日记这种作业形式,能够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菱形课件 篇4

《菱形的判定》的听课反思

听了彩霞老师的一节数学课,使我感受很深。彩霞老师讲的是一节《菱形的判定》全员汇报课,也是认真贯彻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示范课,使我受益匪浅。

整节课,老师摒弃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利用潜质性作业,进行教学。彩霞先让学生根据菱形的定义进行猜想出菱形的`判定方法,并且小组合作,进行判定,得以求证。我觉得这样讲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思考空间,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研究发现的能力,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并且在这些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幸福感。

这就使我想到,这种教学方法是否在我的课堂中也可以得以应用呢?在今后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这需要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积极思考,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争取节节课都能做到使学生有新鲜感。打造高效课堂,积极地提高教学水平。

菱形课件 篇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菱形的判定.

2.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教具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教法设计

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做一个短边可以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和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演示教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观察讨论;学生分析论证方法,教师适时点拨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叙述菱形的定义与性质.

2.菱形两邻角的比为1:2,较长对角线为 ,则对角线交点到一边距离为________.

【引入新课】

师问: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菱形最基本的判定方法是什么方法?

生答:定义法.

此外还有别的两种判定方法,下面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

【讲解新课】

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钱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图1

分析判定1:首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一组邻边相等,依定义即知为菱形.

分析判定2:

师问:本定理有几个条件?

生答:两个.

师问:哪两个?

生答:(1)是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师问:再需要什么条件可证该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生答:再证两邻边相等.

(由学生口述证明)

证明时让学生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在这里的应用,

师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吗?为什么?

可画出图,显然对角线 ,但都不是菱形.

菱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归纳为(学生讨论归纳后,由教师板书):

菱形课件 篇6

菱形教案及练习题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1、2.

2.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道补充题,是为了巩固菱形的性质;例2是教材P108中的例2,这是一道用菱形知识与直角三角形知识来求菱形面积的实际应用问题.此题目,除用以巩固菱形性质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菱形的面积,以促进学生熟练、灵活地运用知识.

四、课堂引入

1.(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 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是AB上一点,DF交AC于E.

求证:∠AFD=∠CBE.

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CB=CD, CA平分∠BCD.

∴ ∠BCE=∠DCE.又 CE=CE,

∴ △BCE≌△COB(SAS).

∴ ∠CBE=∠CDE.

∵ 在菱形ABCD中,AB∥CD, ∴∠AFD=∠FDC

∴ ∠AFD=∠CBE.

例2 (教材P108例2)略

六、随堂练习

1.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为 .

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和8c ,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3.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求菱形的对角线的长和面积.

4.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BE=DF.求证:∠AEF=∠AFE.

七、课后练习

1.菱形ABCD中,∠D∶∠A=3∶1,菱形的周长为 8c,求菱形的高.

2.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c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长10c,求(1)对角线AC的长度;(2)菱形ABCD的面积.

菱形课件 篇7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菱形的概念和性质。菱形的概念采用了直观操作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性质采用了游戏互动和几何证明相结合的探究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建模思想。通过折纸、实践探究使课堂成为有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让学生从感官到理性、从观察探究到证明应用,由浅入深地了解、理会、应用菱形的知识,通过对数学活动的设计,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研究,都有表现的机会。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过程直观化、形象化。

二、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 19.2.2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作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研究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是从边具有特殊性的平行四边形的角度来研究的,运用类比的方法从边、对角线探究菱形的性质,菱形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具备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矩形的知识,经历了平行四边形、矩形性质的探究应用,有很丰厚的知识基础,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学习有可类比的根据,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很困难。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经历探究菱形的概念, 菱形的性质及其证明的过程,掌握应用菱形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思考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菱形与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有关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

解决问题

运用菱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几何证明、计算和实际问题,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掌握菱形性质的推导方法,通过菱形性质的应用,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情感态度

通过对菱形性质的探究和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让学生主动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享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同时感受科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科学性。

四、重点难点

重点是探究菱形性质及应用。

难点是菱形性质的归纳总结。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媒体采用传统教具(笔、矩形纸片、剪刀、圆规、尺、菱形状的实物)与现代多媒体(计算机)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 创设情景 巧妙导课

导语:前面学习了角具有特殊性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这节课学习边具有特殊性的平行四边形:菱形。

菱形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同学们看(实物)美丽的中国结,伸缩的衣帽架等,都给我们菱形的形象,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菱形?(学生回答:例如扑克牌中的方块等)本节课就来研究菱形(板书)

活动2 探索研究 得出概念

将一张矩形的纸片对折再对折,然后再沿图中的虚线剪下,(如图)猜想将①展开后得到的图形,利用全等图形探究菱形是一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相等

菱形的概念: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叫平行四形

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活动3 类比探究 论证归纳

问题: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那么菱形的对角线有怎样的性质呢?

我们做一个实践探究活动。

每个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自制四边形(菱形)、线绳和量角器,任意改变其形状,探究两条对角线之间、对角线与其通过的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分工合作进行探究。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讨论。

由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得出菱形的性质

菱形的性质2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一组对角(推理证明)

3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4 :菱形的面积=对角线积的一半(推理证明)

推理证明由学生完成,教师注意纠正学生在推理演绎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和不恰当的地方。

活动4 建立模型 提炼方法

例题 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米,∠ABC=

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BD,求两条小路AC、BD的长和花坛的面积(分别精确到0.01m和0.01m )

分析:(如图)

由菱形对角线的性质可知

BD平分∠ABC且互相垂直,

所以∠ABO=30°∠AOB=90°由勾股定理

可求AO、BO的长,从而求出AC、BD的

长度,也就求出了菱形(花坛)的面积。

解题过程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证明由学生回答板书

反思总结:实际问题要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菱形课件 篇8

伍秒冰

一、    教学内容分析:

菱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比平行四边行多了“一组邻边相等”,因此判定可以在四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再补充条件。教学时要注意几种图形的区别。

二、    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的数学总体水平不错,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比较强。且本班男生占多数,相对灵活些。但本班也有不少差生,他们的基础较差。针对以上情况,分层教学,效果会好些。

三、教学目标

1.          能说出菱形的判定定理,即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并会应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          通过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类比,进一步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定理。

四、教学难点:是对菱形的判定定理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

1.          用模型,幻灯片来复习近平行四边形,菱形的性质。突出菱形有哪些性质是平行四边形所没有的。

平行四边形

菱形

对边平行且相等

四条边都相等

对角相等

对角相等

对角线

对角线互相平分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

2.          简单的菱形的性质的计算练习。

A组:1)菱形的周长为20,则边长为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8,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

边长为         。

B组:1)菱形周长为20,一条对角线的长为8,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

2)菱形的一个内角为1200 ,一条较长的对角线的长为10,则菱形的周长为

3.          练习:(幻灯片)证明: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已知:AB=BC=CD=AD,                        A         C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B          D

全班在下面练习,一学生上台板书。

4.          讲解判定定理2

先提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吗?

学生思考,举实例来说明。

那么加多一个条件: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共同写已知,求证,证明。

5.          讲解例2(小黑板)(可先给出文字,让学生先画图,O点可以先不给出。再证明)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

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A         E     D

   可以思考用各种方法,再找出最简的

一种。

B      F          C

6、练习:

课本P153/1

判断题 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且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7)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证明题:(分类)

A组:简单的证明题

已知:AD//BC,AB//CD,AC⊥BD交于O点,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A            D

B            C

B组: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PO//AC,PC//BD,PD、PC相交于点P。

(1) 猜想:四边形PCOD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

(2) 试证明你的猜想。                    P

D C

A

B

7、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菱形的判定: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8)布置作业:

菱形课件 篇9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拼图游戏,感知菱形的多种拼法。

2、发展动手能力及想象能力,激发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能区分菱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二、活动准备

1、菱形泡棉每人三个。

2、教师展示图片(三角型拼成的小鱼、圆形拼成的毛毛虫、方型拼成的机器人)。

3、大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一,人手一个图形;教师用大菱形图形三个

4、每组一张操作图,水笔。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个大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1、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

2、图形娃娃找朋友(分类计数)

(二)出示图片(小鱼、毛毛虫、机器人)

1、教师用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图形娃娃觉得小朋友真是聪明,所以它们还为我们带来了新朋友,看,它们是谁?”

2、师:谁来告诉我它们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呢?

(三)介绍新朋友——菱形

1、(教师出示菱形)看,图形乐园里来了位新朋友,这是什么图形?

2、我和菱形娃娃做游戏

1)听口令找朋友(如:3个小朋友、5个小朋友等)

2)用3个菱形来尝试拼图。

3、幼儿每人从篓框里拿出三个相同颜色的菱形,自由操作菱形娃娃。

4、请个别幼儿上来展示自己拼的成果,并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其余幼儿将自己的结果粘贴在每组的纸上。教师展示其中一组结果,请幼儿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

5、幼儿将拼图展示给客人老师,并说己拼的是什么图形。

(四)延伸活动:

1、教师出示操作图,请幼儿根据图上的形状用菱形去拼(按组进行),并且请组里的一位幼儿进行记录。

2、巡回指导幼儿拼图情况。

四、活动结束

1、

2、

菱形课件 篇10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1、2;

2、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道补充题,是为了巩固菱形的性质;例2是教材P108中的例2,这是一道用菱形知识与直角三角形知识来求菱形面积的实际应用问题、此题目,除用以巩固菱形性质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菱形的面积,以促进学生熟练、灵活地运用知识;

四、课堂引入

1、(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18、2、2菱形》课时练习含答案;

5、在同一平面内,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纸片不能裁剪)可以拼成的四边形是( )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梯形

答案: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解析:

解答: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四边形,它的四条边长都为a,根据菱形的定义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根据题意得,拼成的四边形四边相等,则是菱形、故选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定义、

6、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四边形是( )

A、等腰梯形 B、正方形 C、矩形 D、菱形

答案:D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解析:

解答:由于两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都相等,则得到的四边形的四条边也相等,即是菱形、由题意可得:得到的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即是菱形、故选D、

分析:本题利用了菱形的概念: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四边形中不一定为菱形的是( )

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B、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四边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D、用两个全等的 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四边形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3、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 )

A、菱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C、矩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菱形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