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10.07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热门九篇)。

写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是怎么样的?当我读完了作者写的作品,里面的剧情真的精彩绝伦。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们听了一场关于“论十大关系读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篇1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课程开设了几周后,我们就应老师要求去研读毛东的著作《论十大关系》。在此之前,我们只是对此有所耳闻,但是一直没有去捧起它好好读读其中的奥义,甚至连其中的十大关系是哪十大也并不是非常清晰的了解。但是在读过后我受益匪浅,颇有感受。

一是十大关系,主要论述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种积极因素的调动和中外关系的处理。

1、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报告不仅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还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和谐是矛盾事物的最佳组合。能否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和谐国家,是检验执政人民领导能力的最好标准,也是巩固执政地位的最好途径。正如该文所讲的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这些矛盾能否在实践中得到彻底处理,还应准备好两种可能,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会遇到新的矛盾和问题。

但是,正如我们常说的,道路总是曲折的,未来总是光明的。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最后在读到“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中,也受到了一些启迪,“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

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哪有这个事?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一个民族是这样,那么作为一个单个的人,更是如此,我们在不能妄自菲薄的同时,不能盲目自信,要充分地认清自己的能力,要学会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这样才有助于个人的发展。

薛霏***

环艺1301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篇2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对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启示

摘要本文回顾了《论十大关系》一文的产生背景和主要内容,结合中国当今的发展趋势,分析了《论十大关系》对当今中国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指出它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基石,有助于我们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并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并从十个关系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思路。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一、引言

1956年,毛泽东在其著名的《论十大关系》讲话中,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结合我国国情和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这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探索。

这十大关系分别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如何面对这些关系,解决其中蕴含的矛盾,不仅是建国初期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问题。《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根据我国自身的特点概括所得,适合于我国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因而我们应该参照其中为我们指明的基本方向,谋求中国更大的发展。

二、论十大关系的时代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内生产力的落后和外国列强的排斥和压迫,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进行国家建设是必然的。所以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的时候,中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受到苏联的极大影响。但中国不是苏联,马克思主义也不是僵化的教条主义。为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探索真正适合中国的发展模式,

1956年,毛泽东听取中央政府34部门的工作汇报后,从中国实际出发,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探索了当时中国与苏联的不同,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三、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

当今中国发展的总体形势十分良好,gdp逐年高速增长,至2010年止,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收入不断攀升,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公民权利得到保障;教育投入不断增多,教育水平持续改善;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国家安全不断巩固。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的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房价飙升、百姓看病难、大学生就业难、产业结构倾向低端化等等。

四、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启示

4.1 论十大关系的两大主要贡献

论十大关系的第一大贡献是,它正确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方针和必须解决的基本矛盾,即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以及中外关系等十大基本矛盾问题。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关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避免地遇到的关键问题。

十大关系的第二个贡献,是正确确立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能机械地照搬他国经验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在《十大关系》等谈话中客观、有针对性地批评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错误做法。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最后指出:

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我们的任务是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直接和间接地调动党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4.2 论十大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石

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继承了我们党一贯的发展思想,立足大局,丰富了我们对发展的认识,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新理念。这一新理念的根源就体现在论十大关系这篇著作之中。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总体规划,指出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五大矛盾及其主要方面。统筹城乡发展是要解决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统筹区域发展是要解决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要解决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约束问题;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要立足国内发展,以国内发展促进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带动国内发展,以解决好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关系问题。

讨论十个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石,其原因在于科学发展观是以讨论十个关系的思想为基础,系统地考虑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着眼于矛盾的解决。

4.3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启示

十大关系对我国当前发展的启示:一是协调全国各民族、各地区、各行业的均衡发展。任何一个短板都可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二是协调各产业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由低端产品生产向高技术、高知识产权产品生产转变。

三是协调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的关系。这种矛盾一直存在,目前有恶化的趋势。如何提高职工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是党必须重视的任务。第四,继续搞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这是基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实际情况。我国应始终奉行民族平等的主要政策。汉族要发挥优势,帮助少数民族,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

五、结论

《论十大关系》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路明灯。虽然毛泽东做出这一报告是在较早的1956年,但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未过时:许多《论十大关系》中提到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当今发展的主要矛盾,而针对矛盾的解决思路也仍然是统筹大局,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经过数十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和探索,我国社会已经与1956时大不相同,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原因都有了一些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通过把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解决之路。

参考文献

[1] 杨冰冰.略论《论十大关系》与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0.

[2] 张秀荣.毛泽东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6,5.

[3] 徐勇.阶梯性社会和“三农”的提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4] 毛泽东著作选读[m]. 人民出版社,1986,729.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篇3

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因为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我们学***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我国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模仿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

二、三十年代苏联实行“一五”“二五”计划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国际形势日益恶化,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严重威胁社会主义苏联的生存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斯大林***革命后有限的实践经验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它的主促使我国必须突破苏联模式更强烈的动因,则是仿效苏联给自己带来的诸多问题。我国采用苏联经济模式在“一五”计划期间对有效地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对发展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五”后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经济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这种模式的弊端就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

体现在:1、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难以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拖了生产力发展的后腿;2、在经济管理工作中,**集中过多,国家统的过死,压抑和限制了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和机动性;3、在经济运行中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既影响了流通又影响了生产;4、在分配上存在着重积累轻消费的现象,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些都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说明苏联模式已不能适应包括苏联自身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有别于苏联的具有自己特点的中国经济模式。主要内容如下:1。在工业化道路上,不搞工农业,而搞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是通过强调工业、压榨工业、剥夺农民权利、通过工业品与农副产品的剪刀差实现高积累来发展农业。造成了重工业的片面发展和农业、轻工业的落后。中国“一五”计划直接受苏联影响,对农业和轻工业重视不足。毛泽东对此深感忧虑,及时纠正了这种错误认识,指出要发展更多的农业和轻工业,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他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并把这提高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认识。毛泽东指出:“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中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必须予以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毛泽东提出的这种与苏联不同的实现工业化的道路的具体途径,使50年代中期我国在农轻重比例关系上处理得比较好。

2。在分配方面,建议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一条中,毛泽东指出:“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人和工厂,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

”在国家和职工的关系上,他指出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既3、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反对**集权过多,主张给地方和企业以适当的权力。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什么都集中到**,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毛泽东对此是不赞成的,他在**与地方的关系上,指出“应当在巩固**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

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情况这么复杂。我们既有**的主动权,也有地方**的主动权,比一个好得多。”但毛泽东认为既此外,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在**和地方的关系的论述中,还朦胧地认识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过于单一,计划经济的统购包销政策的一些负面效应,影响了生产力的充分发挥,而且给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开始对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与经济运行机制有了一些反思。

不久,毛泽东就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情况下,从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比较落后这个客观事实出发,利用个体经济和某些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补充,搞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毛泽东探索有别于苏联的经济模式是在50年代初中期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当时对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不可能象今天这样充分和深刻,因而这种探索难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也难免有失误。我们不应该对探索者要求太高,因为探索真理比拥有真理更有价值。无论如何,毛泽东毕竟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经验和教训都成为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宝贵思想财富和一定准备。

可以说,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成就,是在历史巨人毛泽东的肩上取得的。我们不能忘记毛泽东的艰辛探索。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篇4

学院:法学院

年级:2011级1班

姓名:张哲

学号:***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在这次讲话中,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的经验为例,总结了中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提出了更快、更好、更经济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基本思想,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论十大关系》中的十个关系指的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它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实行了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为前提,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高速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第二个,在经济制度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第三个,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由国家行政手段调节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运行机制上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

十大关系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可以说是全面的、知情的。建国初期,因为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我国建设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选择。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政治经济模式受到苏联的影响。

然而,毛泽东主席从来不是教条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始终认为苏联的建设是前车之鉴,但不能照搬苏联的经验,应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证实毛泽东主席态度的最好例子是,中国走了一条不同于苏联镇压和剥夺的和平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突破苏联经济模式的思想越来越明显。

《论十大关系》就是这一思考的重要成果,它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探索了当时中国与苏联的不同。

《论十大关系》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对十大关系,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一系列方案,从而达到“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目的。把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中间环结合桥梁,是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中要内容和特点。

在方**看来,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认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不断了解社会情况,进行实际调查。

他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振聋发聩的警示。他不仅把调查研究作为党的工作路线和方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重要方面,而且把调查研究提到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的哲学高度来认识。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的主义力和重点开始转向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建设。这是全党也是毛泽东面临的一个新的任务,即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非常困难和复杂的问题。它既不能从马列主义的著作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也不能照搬照搬苏联模式。只有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这正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所指出的:“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其次,善于在调查研究中掌握全面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力求避免调查工作中的片面性。这是毛泽东对调查工作的基本要求。此外,要在调查中学习思考,善于集中集体智慧,逐步形成对经济工作的经常性认识。

毛泽东善于在调查中研究、思考,集思广益。他在听取汇报和共同研讨中,集中思考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的若干关系问题,先是形成并归纳出三个关系,即沿海与内地的关系,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随之又增加**与地方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后来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对这五条作了完整的表述。

其中,关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这三条,通过对于产业关系、地域经济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后两条讲**与地方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实际上已涉及对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同时,报告还增加了五个关系,即在经济建设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学习国外。最后,这十种关系的形成是本次调查研究的直接结果。它所体现的许多重要思想原则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毛泽东的一切哲学活动都是立足于中国实际,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论十大关系》体现了毛泽东活跃的辩证思维方法。在这里,毛泽东牢牢抓住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确定了我们的工作重点。

同时,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和建设实际出发,在着眼于重点工作的同时,也十分重视非重点工作,即把非重点工作提高到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重点工作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辩证地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反映了矛盾的同一性。毛泽东指出,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联结。

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这种性质,叫做同一性”。

毛泽东长期致力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虽然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但他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改革,吸收了毛泽东的有益成果。毛主席关于经济方面的论述是非常恰当的,对我们当前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这样做。

比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都与毛泽东的均衡产业布局非常相似。可以说,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成就,是在历史巨人毛主席的肩上取得的。《论十大关系》体现了坚持从实际出发,辩证的看待和处理中国面临的十大重要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指导性意义,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石。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篇5

毛泽东还提出了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即革命出现在已经解放的社会中,对反革命的态度不能像以前那样,全盘否定不能消灭,这也是一种辨证的反革命观。首先,反革命是坏的,是消极的因素,但是毛泽东认为,我们应该对其中一些人采取战斗的态度,杀死其他顽固的反革命分子。反革命仍然存在,但是很少。第一个选择是给他们改造的机会,为人民做点事。

从反革命的问题就能引出了党与非党的关系。毛泽东认为这对许多人都有好处,但在共产党的统之下,*存在着互相监督。党外关系相当于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第一选择是争取个民主党派的支持,尽可能调动个民主党派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

而对于那些反党组织要尽早的除掉。毛泽东还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特别是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服务。

最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毛泽东提出了中外关系。在国际形势下,最重要的是学习国外的口号,提炼精华和糟粕。相反还要预防,毕竟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张白纸,但很好。作为一张白纸,我们可以重新开始绘画,我们可以走自己的路。

毛泽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着重分析了苏联,毕竟苏联走的是一条成功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从一开始就说,不能完全照搬苏联的做法。他们也走了很多弯路,主要是国情不同。我们要学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就在苏联的道路上,现在我们要建设自己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列出了十点关系,都是矛盾。毛泽东对这十种矛盾都作了很好的分析,都是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的。每一个矛盾都没有对错之分。世界是由矛盾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是很重要的。

从毛泽东分析的十大矛盾中,我们要学习毛泽东辩证对待问题的方法,积极面对每一个问题,从根本上着手解决相互对立的矛盾,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区域规划和区域研究方面,也采用了毛泽东的辩证法。在一个地区的规划和研究中,它相当于治理一个国家。在这个国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首先,要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分析问题,认识根本问题。

凡事都有两面性。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应该让二者和谐发展,相互融合,而不是简单地对立存在。辩证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从根本上入手,做好区域规划研究。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篇6

在拜读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后,我先总结了该文章的主要内容。前五个关系主要讨论经济问题。 1、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后五个关系,论述了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及处理好中国与外国关系的问题。

一。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权利与非洲的关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文章全面地阐述了毛泽东的建设思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适当地安排国民经济,提出按“农、轻、重”的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提出我国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

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像“资本主义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

”它不是对抗的,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不断地得到解决。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转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纽带和方面。

《论十大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的一个优秀成果,同时又对社会主义改革具有指导意义。它的许多宝贵思想虽未能坚持,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仅从改革的具体内容上看,如:

“调整产业结构,强调农业的战略地位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等,仍是今天改革需要解决了的问题。

《论十大关系》作为党摆脱一味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开始探索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理论尝试,较为全面并明确地表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方面党的路线和方阵,报告本身条理分明,深入浅出,通过类似“是真的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要,没有十分想”这样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在我国当下建设中各种复杂问题的轻重缓急。它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和政策基础,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报告最后,毛泽东指出,中国有两个缺点,但也有两个优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和落后的革命。这两点既决定了我国的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都不高,人民缺乏自信心,但也说明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写字”,借此两点的阐述向人民传达出积极向上的观点和态度。

总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指导我们建设现代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论十大关系》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思想,它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正确方针,对马列主义理论宝库作出额重要贡献。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篇7

之前早就听过《论十大关系》,主要是由于它的作者,致使一听到,就有种如雷贯耳的感觉。还曾一度以为这是一本很厚的书,这次终于在老师布置要看政治书做作业的情况下,上网上找了个电子版的读了一下,一万多字,也就算是一篇稍长的文章吧。通读一遍,我不想欺骗老师,不想欺骗自己,更不想欺骗毛主席,说实话,这种的读书感觉和啃木头块没什么两样,要写出了一千字,真是强人所难,于是我又硬着头皮看了第二遍和第三遍,这次稍微有点起色了。

首先我知道了这“论十大关系”都论的是哪“十大关系”: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__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也从中了解这《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2月后,毛泽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有关经济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的汇报。也就是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经过中央政治局的几次讨论,继而集中概括出来的。这“十大关系”也算是“十大矛盾”,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对从1953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3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经验教训为戒鉴,从而形成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当然以上这是官方的解说,百度出来的读后感也都是这样成筐成筐的。我看过之后有两大不解,第一就是在1956年做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报告与提出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并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等关系中多次提到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到了1966年,事隔十年,就开始以阶级斗争为主了呢?是我们国家形势越来越越发展得非阶级斗争不可呢?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呢?要是非阶级斗争不可,为什么到了1978年,也算是十年后,又开始改革开放了呢?是毛泽东思想出问题了吗?

其次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原文说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这段话再简单明了不过,只要不违背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各地方各部门机构就应该有更多的自由来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更好地推动建设发展。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学校中是左一个党委书记,又一个团委书记?学校是个高素质人群汇集的地方,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完全统一,这种大是大非的道理,是不用人说都是知晓的,并且会做到的。况且只要党的一切都是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的,一切都想着人民的好,那人民自然拥护党的领导。那既然已经有了满足了中央统一领导前提,那学校老师上课带什么教案,试卷出什么题目,干什么还要去找“相关领导”批示呢?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意味着毛泽东思想过时了吗?

最后在读到“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中,也受到了一些启迪,“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哪有这个事?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一个民族是这样,那么作为一个单个的人,更是如此,我们在不能妄自菲薄的同时,更不能盲目自信,要充分地认清自己的能力,要学会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这样才有助于个人的发展。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篇8

下面,我将就《论十大关系》给我的一些启示,分条论述我的感想。

二、我的感想

(1) 处理好身体、学习和休闲的关系

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的前三个问题,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以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均提到了均衡发张的思想,因为这些事物本身都是相互依存的,他们如同鱼水一般息息相关,想要发展其中一个,就不能不考虑到另一个。从长远来看,要想全面建设国防,就必须全面削减军费,全面发展经济,为国防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也是一样的。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好好学习和工作,只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们才能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重视学习而浪费身体,不应该对这个社会有消极的态度,更不应该整天沉溺于娱乐而忽视学习。身体、学习与休闲娱乐三者缺一不可,发展一项需要建立在其他两项正常运作的基础之上。反思自己的生活,我认为自己在健身方面做的很不够,总喜欢“宅”在家里或者是宿舍,晚上也常常会因为看美剧、玩手机游戏等等原因导致晚睡。

新学期要注意克服这些问题,使日常生活更加健康、规律,每周两次去健身房练拉丁舞。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才能支持好今后的工作,做一个有用的人,年老之后也能为社会减轻负担。

(二)、厚积才能薄发,做人需要沉淀

《论十大关系》中有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就发生一个问题,你对发展重工业究竟是真想还是假想,想得厉害一点,还是差一点?如果你是在想象,或者你认为很糟糕,那么就打击农业和轻工业,减少对它们的投资。

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厉害,那你就要注重农业、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积累更多些,投到重工业方面的资金将来也会更多些。”这段话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那样,蕴含着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这个道理之外,在我看来,也告诉了我们积累的重要性。

我想到了两年之前的高考,虽然我们最终的高考成绩,取决于考场上那四份考卷答得如何,但是,四份考卷的背后却是厚厚的辅导书和一摞摞的模拟题,是长时间的伏案而坐和一天天艰辛的付出。如果没有以前的积累和经验,就不可能把试卷答好。因此,高考的成败取决于,而不是取决于考场里的薄纸。DG15.COM

厚积才能薄发,没有之前的积累,何谈日后的迸发?高考是一个积累和发展的过程。现在,在大学里的学习和我们的生活是一样的。我现在的目标是不让这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我短暂生命中唯一的高峰。

我渴望通过生命的沉淀达到一个又一个高峰。一个人的生命就是积累资源,超越自我,不是吗?

(三)、关于组织建设的一些思考

毛主席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均提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既要保证国家的进步又不能过多的去损害个人的利益,既要维护整个国家的和谐统一,又不能对各个地方和部门提出过多的限制。这一点即使是现在看来,也是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的。在我国政府部门和学校机关中,职能和权限划分不明确,许多上级部门指令过多,干预过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程序复杂等问题。

就拿我在学校加入的一个学生组织而言,我作为一个部门的部长,却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自己做主的事情,每次当一份策划,一个通知甚至是一份宣传用的海报成型的时候,我都要把它交给我的副主席、执行主席、主席以及分管的校团委老师过目,由他们每个人提出审核意见,再反馈给我和其他几个部长们。有时候,我们甚至需要找不同的人开几次会来讨论同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样,一个计划或建议在向上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会错失最佳的实施时机或失去初衷。

事实上,由于我们部门分配的任务多,承担的责任大,这种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好几层上级,三天两头开大会小会,明明任务重却没有任何自主权的工作常常让我觉得应接不暇,疲于奔命。常想,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大家的责任就更明确了,有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是不是我们部门的工作就不会那么耽搁和琐碎了。主席讲话的精神值得我们反思。

(四)、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和反思

总统在讲话中多次提到要积极向各国学习,也提到苏联给我们带来的借鉴作用。他写到,“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我们党支部书记和我军排长都知道,在一本小书中,总结今天的经验有两点:一是优点,二是缺点。

他们都晓得有两点,为什么我们只提一点?一万年都有两点。将来有两点,现在有两点,各有各的两点。

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是告诉我们每个人、每个组织、每个党派等等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一万年”都得承认这一点,都要积极地向外界学习。

而且,在总统看来,学习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不是周期性的,而是永久性的。“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一定还要坚持革命立场,还要谦虚谨慎,还要向人家学习,不要把尾巴翘起来。我们不仅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向别人学习,而且要在几十个五年计划之后学习。

一万年都要学习嘛!”

然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是抄袭。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盲目跟风。叶主席说得很清楚。“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但是,必须有分析性和批判性学习,不能盲目学习,不能照搬一切,机械照搬。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主席还认为,一些可以学习的理论可能有其适用范围。同样的理论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理解和应用。譬如,“社会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斯大林讲得对的那些方面,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学习必须与中国的是际相结合。

如果每一句话,包括马克思的每一句话,都被抄袭,那就太好了。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所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共产党前期犯过几次“左倾”、“右倾”以及教条主义的错误,就是因为没有贯彻好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没有将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这些经验对我们而言,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如果我们能够积极、虚心地坚持向他人学习,又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与自身实际相结合,我们一定也能够长期进步下去,变得越来越优秀。

(五)、正确的理论需要正确地贯彻

《论十大关系》中的理论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其中提到了十种当时的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主席在文章的最后说:“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这些矛盾能否在实践中得到彻底处理,还应准备好两种可能,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会遇到新的矛盾和问题。

但是,正如我们常说的,道路总是曲折的,未来总是光明的。”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又对症下药,还表达了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信心。

如果我们国家一直照着主席所说的这个方向不断发展,我们的国家可能会比之现今更加的繁荣富强,可惜,这篇文章发表两年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之后,我国的革命道路却逐渐开始脱离实际,片面地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包括其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都是没有贯彻好《论十大矛盾》中的精神的结果,这就告诉我们,建立起正确的理论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坚持和落实好理论,否则,拥有再好再完备的理论也是白搭。

理解这一点可能更重要,因为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总是比解决问题更容易。如果光说不做,我们和纸上谈兵的赵括还有什么分别?之前提出的理论再好,也是徒劳。

所以,作为生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的我们而言,继承和发扬好毛主席《论十大关系》中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他看待矛盾的思路和提出的解决方案,其中所蕴含的哲思如果能被正确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篇9

2008年经济危机到来,又使很多人开始反思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西方很多国家都掀起了《资本论》重读的高潮,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当代青年读过几本马克思的原著?重燃恰同学少年般五四的激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离不开毛泽东,他开始自觉地阅读毛泽东的一些著作,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探索,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进程和当代国情。

前两天,刚拜读了《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一文,是毛泽东花一个半月,听取****34部门的工作回报后,在56年5月2号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做的报告。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个人的关系;**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十个方面论述当时中国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主要的问题。本文应该属于毛泽东领导的第一代集体领导集体,积极探索中国社会主义。

关于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毛泽东深刻认识到重工业对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只有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我们才能不受他人控制。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20世纪50年代末中俄关系的恶化反映出,要想摆脱统治,就必须有自己的高科技体系和产业体系。

无论是中苏联合舰队,还是长波电台,如果中国人不了解这些高科技,不能建立自己的舰队和电台,这些只能由苏联控制。农业和轻工业的功能是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保持货币价值和社会稳定,促进重工业的交流和发展。对于农业的发展,毛泽东高度重视高科技的作用,如袁隆平的两系杂交水稻、美国引进高产肥料技术、人民群众的作用等。

但是,过低的压低粮食价格,不利用农业的长久发展。

对于沿海工业与内陆工业的关系,沿海地区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基础,发挥更大的作用。处于战争布局的考虑,要平衡工业分布,新建的工厂要大部分放在内地。现在很多人说,我们备战这么久,没有战争,浪费了大量的物资,阻碍了国民经济建设。

代表国家的大规模**建设,浪费了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我们要明白,那时候,中苏边界上有几百万苏联士兵。我们可以不准备吗?只是因为我们准备充分,才避免了战争。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在于防上疏忽大意,可能真的会发生战争。这样的损失会更大吗,

备战和防灾是一样的,我们都是防范于未然。还有人说,今天的战争都是高科技、导弹、卫星致盲、网络战等,平衡产业布局有什么用?毛泽东的观点是为战争做好准备。我们可以随时战斗,敢于战斗。

如果让内地有了工业基础,我们就有了战争的战略缓冲地带,犹如二战中的苏联的西伯利亚工业基础。因为我们有组织反击的能力。不管技术有多高,我们不能一下子消灭这么大的中国。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我们打的是多么有战略,有战术,基本上和古巴导弹危机同起同落。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毛泽东重视经济建设,降低军费,裁军。保证国家的财政更多的用于经济的建设。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建设良好国际环境的保证。

同时,毛泽东高度重视核技术的发展和先进国防工业的发展。军工技术的进步,同样促进民用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民航10号客机运行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试运行取得成功。

从三个方面分析十大关系所揭示的毛泽东思想,我们总以为毛泽东不懂经济,我们的经济建设在改革开放前就濒临崩溃。通过你的教导,和自己多毛泽东著作的读,明白了毛泽东也是非常懂经济的,至少比现在的我懂。十大关系中,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个人的关系都是关于经济的,**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中间都透漏着经济的因素。

而且其中很多都很合适,至少我没有发现太多漏洞。同时对我们当前的经济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比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都与毛泽东的均衡产业布局非常相似。

军费每年的保持10%以上的增长,重视自主的高精尖**的研发,不是和毛泽东搞核**的劲头不是一样的嘛。在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上,重视发展高新技术重工业,难道不是一个道理吗?

十大关系,亦可谓十大矛盾。如何解决这些关系,不光是建国初期面临的问题,也是现在将来都存在的问题,而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已给我们指明了基本方向。它不但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现在和未来。

它在国家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历史是辩证的,人生也是辩证的。作为大学生,我们也需要处理身边的种种关系。

学习、工作、休闲、娱乐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学习和工作没有错。他们互相促进。适当的休闲娱乐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必须平衡,个人价值不能脱离集体价值。只有找到集体与个人的交汇点,通过个人利益调动个人的积极性,才能促进集体利益做大做优;集体利益的扩大和优化,才能为个人提供更好的发挥平台。

再者,关系既是复杂,又是简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必须了解的知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有赖于和谐的人际关系。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