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师版初中音乐七年级教案及反思

发布时间: 2024.10.02

西师版初中音乐七年级教案及反思(摘录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七年级优秀音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师版初中音乐七年级教案及反思 篇1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二年级二十个班的音乐欣赏教学工作。现将教学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1、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初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鉴赏和教唱我国大量的优秀歌曲作品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2、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能力,重视音乐实践。

本着“普遍参与与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意识,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基本方法。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来发展个性化的特点,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让学生熟悉并演唱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优秀歌曲,从而受益终身。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高一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的上好音乐课,我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知识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特别对于倍有优越感的中学生,幽默力量的运用不够。

三、怎样提高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我有几点体会。

首先,加强乐理基础知识的补充。根据目前我国中学音乐教育普及情况肯,大部分学生缺乏或不具备音乐素养,对音乐理论知识知之甚少。在我所教的高二年级有一些同学不会唱简谱,一部分同学不识五线谱,即使设计到调式、调性曲式等方面简单的知识,学生也不知所云。这样单薄的乐理基础如何让学生欣赏音乐?

其次,初中音乐欣赏课需要补充新鲜的血液。最近我从网上获得消息,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被纳入爱国主义歌曲,金庸的长篇小说《天龙八部》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在这些鲜活的事例面前,我们初中音乐鉴赏课就显得有一些死板了。音乐教育主要功能在于寓教于乐,关键是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能与实践相结合,并能运用于实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音乐的起源与形成早于语言与文学。

最后,要确保音乐教学资源和音响资料的完整。现在我们音乐教师拥有的教学资料只有一本教师用书和一套CD,与教学内容涵盖范围不成正比,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但音乐课堂仅靠听和唱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的,我们可以提高网络资源,结合教材下载影片、MTV歌曲,给学生欣赏。

四、积极应用音乐课程的整合功能。

1、音乐课程整合,发挥了一对一授课的优势,摈弃了缺点,最大限度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内在潜能,较好的处理了文化课与专业课的矛盾问题,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较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2、音乐课程整合极大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缩短了教学的时间,增强了学生学习、实践的机会与方式,教师的表扬、学生的鼓励、家长的赞赏,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劲头十足。

3、音乐课整合,注重了学生参与教学信息的反馈,师生双向选择引进公平竞争的教学机制,使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热情之中。

4、音乐课程整合既保证了文化课的教学进度,又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五、其他: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的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要注意自身的学习。不断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

西师版初中音乐七年级教案及反思 篇2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重温已经学过的思念故乡的歌曲,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2)以小组单位设计歌曲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点:

由于很少学生有离开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体验,缺乏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 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

难点:

激发学生有感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歌曲。(思乡的感情不仅要深入学生心理,还要让他外化用歌声表现出来,是个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1)要求在课外从学过的课本中寻找思念故乡的歌曲,以小组

为单位复习歌曲。 (2)带竖笛

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1、进教室

(1)播放古诗

歌曲《静夜思》

(2)引导学生

感受歌曲

(1)听音乐

进教室

(2)谈谈对

音乐的感受

文字:念故乡

创设思念故乡的氛围,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思乡的情绪。

2、发声练习

指导学生有力度变化的发声

根据旋律线条的起伏,用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

发声练习曲谱

为后面运用力度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铺垫。

3、用竖笛自学歌曲主旋律

(1)老师这有三条旋律,请你自选一条吹一吹

(2)强调附点节奏

(1)用竖笛自选练习

(2)钢琴伴奏练习第一局的同学站起来吹一吹、练习第二句……

(3)分句唱一唱

(1)3.5 5 3.2 1|

2.3 5.3 2 — ||

(2) 6 .1 1 75 6 |

61 75 6 — ||

(3)3.5 5 1.2

3| 2. 1 26 | 1—— —||

歌曲《念故乡》是由这三条旋律组成,学会了这三条旋律等于解决了识谱问题

4、导入

我们刚才练习的三条乐句是选自歌曲

《念故乡》,这首歌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国工作时写的

观看多媒体认识作者

(1)出示课题《念故乡》

(2)展示德沃夏克的肖像

让学生认识曲作者

5、欣赏《念故乡》理解歌曲内容

6、学唱歌曲

(1)你了这首歌曲你想说点什么?

(2)德沃夏克是哪个国家?指导学生找一找地图上中国在哪?捷克在哪?美国在哪?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念故乡》

(1) 视唱

(2) 学习歌词

(3) 练唱歌曲,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

(1)听音乐,谈初步的感受

(2)回答:捷克在欧洲,美国在美洲,隔着太平洋

(1)第一遍视唱,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及情绪,第二遍视唱,抠出情绪,教师范唱与学生对比

(2)全体用lu哼鸣,请一名学生配乐朗读;集体配乐朗读

(3)带歌词练唱歌曲

(1)播放歌曲《念故乡》

(2)展示世界地图

(3)地图上捷克和美国用红色展示

(1)、(2)、(3)

出示歌谱

(1)了解歌曲所想表达的情感

(2)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找捷克、美国帮助学生理解身在他乡的情感

层层递进学唱歌曲通过视唱、哼鸣使学生能感受歌曲的情绪,能正确演唱歌曲

7、高潮:层层递进激发情感

(1)你们想不想看德沃夏克的故乡

(2)看船出海,引导学生给歌曲加旁白台词

(3)在教师不断地引导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激发有感情的唱,他把所有感情都宣泄在音乐上,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力度唱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感情

(1) 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两句

(3)有感情的朗读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力度处理,并示范演唱;集体唱

(1)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

(2)播放“看船出海”

(1)通过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激起学生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2)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发挥想象

(3)学生逐渐的投入到歌曲的情感中,并释放自己的情感

8、音乐与相关文化

它极度的思念故乡,写了一首令人轰动的《第九交响曲》,念故乡就是其中的片断,我们听听这首交响曲其它的乐章

(2) 欣赏《第九交响曲》

播放《第九交响曲》

让学生了解作者虽然命运坎坷但是非常乐观,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养成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9、组织综合表演,发挥想象

教师组织学生对学过的思乡之曲进行综合表演

(3) 以两个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题材和表演形式进行即兴创作

题材:《念故乡》、《送别》、《故乡的亲人》、《红河谷》

表演形式:唱歌、舞蹈、朗诵、加旁白、演奏等

通过即兴创作音乐活动,来表现对故乡的感情。

10.教师小结,下课。

西师版初中音乐七年级教案及反思 篇3

《银杯》是一首短调民歌(民俗性宴歌),旋律悠扬,起伏较大,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创设情境强化音乐感受

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在上课开始,我带着学生一起欣赏三种不同的蒙古舞蹈,并鼓励学生和学生一起跳三种蒙古族舞蹈,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在欢快、轻松的音乐中自然而然的溶入到蒙古族音乐的'氛围中来,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结尾“演草原”,在初步感受音乐的基础上,通过影片、创编表演的方式再现蒙古族人民载歌载舞欢迎客人的热闹场面,增强音乐表现力,激起对其音乐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和音乐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在演唱歌曲教学中,要把表现音乐情感和展现音乐形象放在首要位置上。本课是一堂唱歌课,所以重点应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恰当的表现歌曲上。在教学设计中,采用逐层递进的方式,先跟随范唱进行默唱;再讲解歌曲演唱背景、环境,谈谈用什么感情演唱歌曲;小组讨论哪种处理方式最好听,最符合歌曲所表达的意境;最后演一演,在情境中演唱歌曲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三、通过扮演加深音乐感受

《银杯》是一首风俗性宴歌,它有其特定的产生环境,因此,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更深层次的感受这首歌曲独特的风格特征。让学生扮演蒙古包主人款待客人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再现场景,增强音乐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西师版初中音乐七年级教案及反思 篇4

《雷鸣电闪波尔卡》是七年级的一堂音乐欣赏课。小约翰·施特劳斯在本曲中特意加入了大量的“定音鼓震音奏法”,再加上钹的衬托,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疾风、雷雨和闪电的音响。这首乐曲的打击乐部分具有非常多的可挖掘内容,如果光靠听觉而不加以想象,就无法体会到音乐中的电闪雷鸣以及人们载歌载舞的情景。教学这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在想象中创造音乐形象。

这种类型的课,如何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感受音乐元素,在想象中体验音乐情景,再造音乐形象,一直令我困惑,所以我在三个不同的班级对同一课题尝试了三种不同的教法:

教法一:我先仔细地讲解什么是切分节奏、怎么掌握;再引入该歌曲(不介绍名称与内容等信息),以解决“切分节奏”为目的先学习该乐曲主旋律部分,等学生都会唱之后,让学生听辨定音鼓震音,学生就轻而易举地在主旋律中找出打击乐的声音;然后向学生提出“这个鼓声像什么声音呢?”但学生这时大都不知所云,还没有从枯燥的乐理中走出来,最后我只好勉强出场亲自“想象”给他们听了。

教法二:我先由“雷鸣电闪”导入,提问学生平时听到的“雷鸣电闪”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出很多答案;我随后引到乐曲中的定音鼓震音,引导学生想象定音鼓表现的自然情景和人的活动场景,学生将原来心目中的雷鸣电闪形象和音乐中用乐器演奏的形象对应了起来,在充分的想象中感受到音乐的表现力;然后学习唱主旋律,讲解切分节奏。最后和学生讨论总结:只要我们善于想象,生活中的很多声音都能在音乐中表现。

教法三:开始我索性什么都不教,直接让学生听乐曲,告诉学生:“下面将播放的乐曲,老师先不介绍,请边听边想象,等欣赏完后,由你们来告诉我作曲者想表现怎样的情景?”

听完后学生纷纷回答:“好像是发生在古堡里的一场战争”,“有人在狂欢跳舞”,“是在吵架”……

西师版初中音乐七年级教案及反思 篇5

教学目标:

1、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

2、通过吹奏歌曲《雪绒花》,区分什么是非连音吹奏和连音吹奏法。

教学重点:

掌握吐音的技术和连音吹奏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节奏的掌握。

2、连音奏法时舌头和气息的运用。

教材分析:

好莱坞的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拍成电影后,其中的著名唱段传遍了全球。《雪绒花》是一首抒情的男声吉他弹唱。这首歌的蓝本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歌,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象征着人民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这首歌在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男主人公借此曲表达对女家庭教师的接纳,第二次则是他们全家在家庭沙龙演唱会上,以此曲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每次唱起,都有不同寓意。

教学准备:

VCD光盘、歌曲挂谱、竖笛、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唱《多来米》(从B段的第二段开始放VCD)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

进教室时同学们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欢这首歌吗?我们为后面的老师完整地演唱一次好吗?

全体起立边唱边做动作。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

《音乐之声》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多来米》更受欢迎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出示歌单)。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

讲故事:《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

对!就是这首《雪绒花》。这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间歌曲,上校借这首赞美雪花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后来,玛丽亚成了那几个孩子的妈妈。在他们全家外出旅游回家时,不幸的事发生了,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和家乡,并要上校去当海军。上校是个热爱祖国的军人,他不肯为敌人工作。他和玛丽亚决定带着孩子们逃往国外。就在他们准备逃跑时却被敌人发现了。上校便假称是去参加音乐节的演出。敌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踪了他们。上校的家庭合唱团在音乐节上表演的第一个节目便是《雪绒花》。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观看的听众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现在的祖国已经失去了往日幸福、安宁的生活。听众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雪绒花》在影片中完整地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激动人心。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后学生谈对歌曲的感受:听了这个故事,想不想听郭老师唱唱这首歌?(师边弹边唱)你知道“雪绒花”代表什么吗?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什么?(表达了上校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2、听琴默唱,找出歌曲的特点和难点。(分析特点,练习难点,并正音。)

3、划拍跟琴轻声唱词。唱不好的地方重点练练。

4、完整地将歌词唱一遍,师边弹边唱。

5、歌曲分析,艺术处理。慢速三拍子节奏的运用对歌曲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先学生自己说,然后教师小结:让我们好像看到了晶莹的雪花在天空中飞舞。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人们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抒发了演唱者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前两句用轻声唱,从第三句开始力度应加强一些。)

6、把自己当成影片中的上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师竖笛伴奏。

四、竖笛吹奏

1、划拍唱谱。(师竖笛伴奏)同时找找这首歌里哪个音的指法没学过?开动脑筋,自己找这个音的指法。

2、音阶练习(从re到高八度re )。

①师唱唱名(上行音阶),生无声按指。

②师范奏后生吹。

③用同样的方法练下行音阶。(一口气,连音奏法。)

3、讲解吐音技术和连音、断音奏法。

① 学习吐音技术。吹奏竖笛时有两种常用的方法:(板书)连音奏法和断音(又叫非连音)奏法。它们都与“吐奏”有关。那么,什么是“吐奏”?就是舌尖轻轻地碰一下牙齿,堵住吹口的气流后马上向里缩回,离开吹口,发出轻轻的“吐”的声音。

② 连音奏法是:在连线“⌒”内,除第一个音用吐奏外,后面的音都不吐奏,只是按孔的手指按各音的指法运动,气息保持而舌头不动,吹得连贯圆润。

③ 断音奏法则是每个音都发出轻轻的“吐”的声音。

④以吹奏音阶为例:教师用两种方法吹奏音阶:上行用连音奏法,下行用断音奏法。师范奏后生练习(上、下行各练两次)。

⑤再用两种方法练习同一条练习曲。

4、探究、选择吹奏方法:《雪绒花》这首歌哪些地方用“连音吹奏法”比较好?并在歌谱上加上连音线。(学生各自试吹,两分钟后回答,并说明为什么?再在歌谱上画上连音线)。然后互帮互助,自由练习。(重点练第三乐句,教师到学生中进行个别辅导。五分钟后问有没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

5、师带领重点练习第一、三乐句。

① 师唱唱名,生无声按指。

②师慢速范奏生模仿。

③师按原速吹奏生模仿。

6、生跟师一起吹奏全曲。

7、师用钢琴伴奏,生吹奏。

8、请有把握的同学站起来吹奏。师用钢琴伴奏。

9、唱吹结合:一组唱,一组吹,再由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配乐。(三角铁、铃鼓等)比一比,最终获胜的是哪一组?(师钢琴伴奏)

五、课堂小结:

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这首来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已经成了我们314班每一个同学的好朋友,我们不但会唱,而且会用竖笛吹。郭老师有件很遗憾的事:我至今没有看过《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利用网上资源帮郭老师查找有关《音乐之声》的更多资料,让我对这部电影有更多的了解。

给同学们提供一个网址:xxxx 打开以后再在对话拦打上:外国电影《音乐之声》。我相信314班的同学一定不会让郭老师失望,对不对?!

六、下课:

在《雪绒花》歌声中(师放VCD)离开教室。

西师版初中音乐七年级教案及反思 篇6

作为一名农村学校音乐教师,由于学校缺少经费的投入,使学生对音乐感受能力较差。现将我在教学中的感受一列如下:

一、教材内容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学生对革命传统歌曲没有兴趣,这也是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存在不足及措施

作为音乐老师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取长补短.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通过教学我感觉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常有教学与教材紧密相关,切忌追求课堂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

2、教学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3、要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一同学习。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反思,请给予指导。

西师版初中音乐七年级教案及反思 篇7

设计思路: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自豪和赞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体验出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方式,掌握音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

2、在学习〈在灿烂的阳光下〉中体会音乐能反映人的情感,音乐作品是时代的产物。

3、能准确而有情感的演唱〈在灿烂的阳光下〉,感知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及音乐的情感。

2、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理解把握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生对祖的感激和赞颂。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看图片。

提问:看了图片有何感想?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图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大典的庆典图片,看到这些让我感到祖国的日趋繁荣富强,我为祖国而骄傲自豪。)

2、 听音乐《红旗颂》情感感受一下

二、欣赏体验

1、导言: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祖国的日趋富强的场面,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由印青作曲的歌曲。

2、出示课题:音乐欣赏《在灿烂的阳光下》,播放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1)学生欣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学生哼唱,体会在演唱歌曲时的情绪变化。

三、 演唱感受

1、再次播放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2、听完这首歌想到了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

3、教师范唱,学生随哼唱主旋律。

4、教师指挥,随音乐演唱《在灿烂的阳光下》一遍,学生自己寻找不足之处。

四、分析歌曲的演唱风格、音乐结构图式和表现主题。

全曲分为三段,以A-B-A1的形式呈现。歌曲的A段为3|4拍,旋律具有抒情风格,以中速演唱,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运用十分朴实的语言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感激之情,仿佛是一位年轻人含着深情地在娓娓诉说着长辈给予自己的思想上的启迪。B段的节拍变为4|4,音乐转向进行曲的风格,演唱速度稍快。歌中充满了为祖国的自豪和赞美。A1部分重复A部,激情的把音乐推向高潮。

五、复听乐曲的A部分,请学生跟着唱主题,感受新时期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特点。有感情地齐唱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六、小结:

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为我们是中国人而骄傲,让我们再一次唱响这首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西师版初中音乐七年级教案及反思 篇8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其次是视觉能力 与唱歌技巧的培养。在发声练习、视唱中就初步要求学生视谱歌唱了。视奏也同样要“一目数行”。这都要坚持培养学生的速视能力。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重讲练结合、学用一致,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逐步具有识谱、唱歌的能力。教师应做到讲一点,练一点,切莫只讲不练。如讲了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应把识谱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唱歌教学中,教唱新歌时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唱好曲谱。在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音符的时值、高低后,不要一句句带唱,这样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学无长进。可从曲谱中选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重点指导。难点突破后,其余部分让学生独立练习视唱,使学生在视唱中有所收获,激发兴趣,提高视谱能力。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可见,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独特而明显的。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理解、表现能力。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根据作品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风格等方面入手,在牢固掌握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利用旧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如乐句乐段、调式调性、曲式、作品风格等。这种分析音乐作品的.本领就是理解能力。

如何把一首歌(曲)正确而完美地唱出来,需要积极培养学生歌唱的基本功。如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咬字吐字、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到好处的力度、自然而美好的声音、真切的感情等等,从而把歌(曲)所表达的形象充分地再现,这就是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四、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除了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外,还可结合听音练习,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分别在风琴的中音区、高音区、低音区弹奏学生喜爱的乐曲片段,让学生欣赏三种不同音区弹奏出的效果。还可以加深难度,提高要求。如教师可以采用口语与琴声相结合的方法给学生“讲”音乐故事。这种练习充满音乐情趣,适合儿童口味,学生倍加喜欢,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并为以后欣赏更深的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感知,想象思维,理解表现,欣赏这几种能力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这几种能力的提高一定会促进智力的提高,对学生健康的成长和提高艺术修养大有益处。

西师版初中音乐七年级教案及反思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中国中国,我爱你》,指导学生有感情的优美和谐的声音表达歌曲激发学生的幸福感和民族自豪感。

2、认识键盘,并能认识各音的位置

3、通过乐曲的欣赏,了解柳琴及其表现特点,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加深对我国民族乐器和乐器的感情。

4学会关闭第六孔的半孔,初步掌握#sol音的指法。

教学重点:

学生有感情的优美和谐的声音表达歌曲激发学生的幸福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第一教时

教学流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要点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1=c2/41234∣5—∣515∣同学们好,老师好515∣5432∣1—ⅱ老师好,许老师您好老师弹琴,与学生问好学生起立与老师问好

发声练习1=f2/45650∣5650∣5654∣321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1=d4/4135653∣1356531∣mihihihihihimahahahaha1=c4/41765-∣6543-∣lalalalalalalala5432-∣4321-∣lalalalalalalala老师示范演唱学生演唱演唱时注意口型,声音要求和谐,演唱要很轻松。

视唱1副歌部分视唱练习1666666345651044631234654463123271166666634565144631232712低声部的视唱练习|4444441234312243171243224317175114444412343122431717513两声部的合唱效果1老师:观察视唱曲的特点。2老师弹琴,演奏3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不会唱的小节找出来4老师示范演唱或者请会的同学示范演唱5要求同学跟琴演唱1学生寻找并指出来2学生轻声演唱3学生指出4学生跟唱5学生跟琴演唱注意第一小节,以及切分节奏低声部注意71751的音准

新授歌曲1、导入:2、初听音乐。3、复听。4、分几个5、复听。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6、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7、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8、念歌词,体会情感,9、唱歌词,随琴一起。10、有感情地演唱。学生演唱

课堂小结

西师版初中音乐七年级教案及反思 篇10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更是审美的艺术。对音乐作品中音乐形象的感知、把握和综合审美感受,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既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又为学生今后持续性学习动力。

《采茶舞曲》这首歌曲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整首曲子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活泼明快,结构方整对称,具有鲜明的舞曲风格和特点。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让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在组织教学中,我选择了以歌曲《春雨》作为引入。在歌曲处理中,我安排进行节奏游戏,通过游戏不但可提高学生节奏创作和打击乐器演奏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欣赏教学中,在话题引入春天后,再用去春天的茶园采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教育目的。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同时欣赏歌曲,既有情景交融的感觉,又能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采茶舞曲》是一节音乐欣赏课,学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通过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陶冶和宣泄思想感情。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学习能力和主体地位,在学习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达到学生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的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遗憾,例如在节奏游戏中,有一些学生的创作显得比较简单,体现不出水平,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进行教师示范,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拓展教学时,我发现有一些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较狭窄,今后可带领学生做一些资料收集的操作,让学生熟悉这个环节。我还需不断改革教学教法,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创新能力。

西师版初中音乐七年级教案及反思 篇11

教学目的:

1、了解、热爱电影音乐,培养合作意识和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欣赏、体验、探究、表演音乐剧片段。

3、初步了音乐片《音乐之声》涉及的相关常识,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雪绒花》,初步体验影视音乐特性、功能。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感受、表现音乐剧片断《雪绒花》

教学难点:

感受欧洲电影音乐的艺术魅力,探究音乐对电影情节发展变化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钢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

1、导入:同学们好!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曾荣获最佳影片等五项奥斯卡金像奖,打破电影史上最高卖座记录的美国歌舞电影片段,请看屏幕!播放《Do-Re-Mi》。

2、请同学们抢答以下几个问题:我把同学们分为AB两组,每组只要答对5个问题就会得到一分精美的礼品!

①、这部影片和这位女主角叫什么名字?

②、请说出玛丽亚和孩子们唱的这首歌曲的曲名,及歌词的大概意思?

③、师生简介这部音乐片的故事情节。奥斯卡金像奖是什么奖项?

④、请同学们在欣赏一遍电影片段,注意思考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演唱形式?

二、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1、为了欢迎上校当时的女朋友(男爵夫人)和麦克叔叔。玛丽亚和孩子们一起表演了一出木偶戏,把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表演得非常有趣,我们一起来欣赏。

2、请同学们欣赏有趣的木偶戏的同时,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与前一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思考一下这首歌与《Do-Re-Mi》相比,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三、学唱《雪绒花》

1、导入,欣赏《雪绒花》

上校开始对玛丽亚管理孩子的方法非常不满意,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的歌声时十分感动,他也拿起吉他唱了起来。播放电影片段。

2、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的力度、速度、音色、 节 奏、旋律?

3、这首歌与上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表达了上校怎样的情感?

4、学唱旋律:

①、《雪绒花》这首歌非常优美,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下面请同学们看着曲谱听教师演唱一遍。

②、现在请同学们模仿老师发一个音,“lu”。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跟着老师的琴声来熟悉一遍

③、分析歌谱,突破难点。

注意: 听老师唱第3句,这儿有一个什么符号?(八分休止符)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节奏说话。

5、学唱歌词

①、在请同学们看歌词,试着将词填进去唱一唱(学生自由视唱)。

②、想一想 我们怎样才能将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抒情的,要唱得慢一点,抒发的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声音柔和一点。)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哪?(一般来说,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力度上要唱得比其他部分强一点)。

6、检查学生演唱情况

7、请同学们想一想,就《雪绒花》这首歌,我们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同学分2组来表演音乐剧片段《雪绒花》。

8、学生表演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音乐片《音乐之声》的几个片段,了解了奥地利、音乐片、音乐剧的相关知识,在后边的几节课里我们将进一步探究音乐对电影情节发展的作用。正是有了优美动听的歌曲贯穿于整部电影,才使《音乐之声》更加吸引人。当发现优秀的电影歌曲的时候,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好吗?

课后反思

《雪绒花》是一首非常优美的电影音乐,舒畅轻柔的风格,深深地抓住了听众的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以音乐为载体,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设计这节课,让学生的审美体验水到渠成自然学习。

一、激发兴趣。课前利用小游戏的方法,请学生当老师朗读英文,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始上课。

二、充分利用学生的听觉器官,培养学生手脚并用、动手动脑的习惯;接着是新颖选用的课件辅助教学,采用教材光盘、音像资料,把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到一个最佳水平。为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最完美的实现。通过欣赏音乐、演唱、演奏音乐,使学生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三、总的来说,这节课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这种愉悦自然的气氛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

"七年级音乐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