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苦难辉煌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9.15

苦难辉煌读后感必备六篇。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作品的作者是作者,读完这部小说后,内心欣喜。 写读后感是我们思考和反思的过程,优秀的读后感都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呢?为了满足您的需求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一篇“苦难辉煌读后感”,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有益的信息!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1)

信仰的力量纪律的奇迹

5月30日,我在微信订阅号《文汇讲堂》中看到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为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建军建党专题讲座会上作的《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胜利》的主题演讲,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我第一时间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得到很多微友的点赞。正好委局阅览室有《苦难辉煌》这本书,就借来利用业余时间翻阅,以一个纪检人的角度写下一点粗浅的感悟。

“我在《苦难辉煌》中这样写道:最后的神志中,他是否记得44年前,1935年6月,一、四方面军汇合,他骑一匹白色骏马,在十余骑警卫簇拥下飞驰两河口,毛泽东率领政治局全体委员走出三里路,立于蒙蒙细雨中恭候的情景?”我没有从头读这本书,而是从我最感兴趣的这一段话读起的。

这是书中第十四章“福兮祸所伏”中的一段话,本章开头写道,工农红军战史中最兴奋的会师,却演化为最严重的分裂。1938年张国焘执意叛逃共产党,最终病死多伦多。这一章读下来,我心中始终不能忘记的两个字就是信仰,它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动力。

信仰,是人们对于世界及人生的总看法和总方针,也是对于某种主义的极度信服和遵从。如果不是信仰,我们无法理解,是什么支撑着中国共产党扛住五次围剿、忍受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又一次主动纠正领导人的错误路线;如果不是信仰,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金沙江安顺场17勇士、大渡河泸定桥22勇士能忘却生死的拼杀,为什么被俘的共产党人宁愿牺牲也不背叛;如果不是信仰,我们也无法理解,怎么会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不计酬报,以各种形式去同情或追随共产党,并为之流血牺牲。正是有了共产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才区别于其他政党,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星星之火才终成燎原之势;正是以实事求是为信仰,我们党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找到中国革命通向胜利的路径──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始终是共产党人不变的魂。我们新时期的纪检干部只有自己有了“信仰的金刚钻”,才能揽“打击腐败、惩处贪污”这项瓷器活。纪检干部首先是党员,是监督党员的党员,要做坚守信仰信念、增强规矩意识的模范。纪检干部要维护党章,自己首先要懂规矩守规矩,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节做起,要坚守信仰信念,切实增强规矩意识,做到带头遵章守纪,只有自己做到最守政治纪律和最讲政治规矩,才能让广大干部和群众感受到正人先正己、执纪更守纪的导向力和正能量,才能在严格监督执纪问责的过程中出色完成党赋予的职责任务。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苦难辉煌》就是在读中国的苦难史和辉煌史,透过故事情节我们隐约触摸厚重的中国历史,静心思考,文字的背后却又带来对中国未来的思考。在本书第十二章“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描述了毛泽东于1936年在陕北对斯诺谈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红军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金一南教授对中国革命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中,我还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另一个动力就是纪律。

纪律,作为一种人们的行为规则,是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如果没有纪律,我们很难想象,红军怎么能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熟稔于心,外化于行,在经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后仍能拧成一股绳;如果没有纪律,我们很难想象,红军怎么能在长征途中无休止的撤退、转移、走回头路、马鞍路,完成四渡赤水等壮举,最终突围;如果没有纪律,我们也很难想象,作为新生力量的红军怎么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爱戴,和群众发展成鱼水之情。正是有了严明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红军才和派系林立人人自打算盘的国民党军队区别开来,这个依靠“小米加步枪”的军队才有可能战胜有着飞机坦克等精良武器装备的国民党军队。

我们新时期的纪检干部,要做信仰纪律的明白人。执纪者首先要信仰纪律,尊崇纪律。党的纪律和规矩,既是监督执纪问责的依据,又是反躬自省、荡涤尘埃的比照,只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纪检干部才能不断获得自信从容,踩着不变的步伐去履行职责,承担重托。要做遵守纪律的标杆。要求别人做到的,纪检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纪检干部首先要敬而远之。纪检干部触犯纪律,透支的是纪检机关的公信力和组织上的威信,影响更坏。在胶着的风险当口,纪检干部必须屹立在风口浪尖,不变色,不退缩,才能正气凛然,不辱使命。要做守护纪律的啄木鸟。执纪是纪检干部的天职,要像啄木鸟那样,把森林守护好,把发现虫子、及时啄出虫子前置为最大的看家本领,通过扯扯袖子、咬咬耳朵,抓早抓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致养痈遗患。

依靠着信仰和纪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井冈山、古田,到遵义、延安,再到西柏坡,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历经磨难,不怕牺牲、付出高昂代价,以执拗不屈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重新站立起来。依靠着信仰和纪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建国以来60多年艰辛的探索和艰苦的奋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百年沧桑,历史一瞬。看《苦难辉煌》,沉心思索,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怎么可能经受住巨大的牺牲和考验,哪里来的“跟着走”的巨大动力?合上书页,那段宏大历史的一幕幕场景,那些身在其中鲜活跃动的生命个体,那股坚韧和正义的力量,久久萦绕,不肯褪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十字路口,依然需要信仰的支撑,需要纪律的力量。

上面就是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苦难辉煌读后感3000字大学生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2)

感悟历史思考未来

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在他的新著《苦难辉煌》中感言,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么能获得腾飞的翅膀?近期我仔细研读了这本书,重温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重新追寻了我们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慨然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轨迹。辉煌永远与苦难相伴,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槃,重获新生。

《中国革命史》是一幅立体画,凝视其中的一些画面,不可能看到它的原貌。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很少有人相信这个小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认为,山河草原长征中的弱队承载着世界第一大国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但不屈不挠已经显示出他们光明的前途和未来。仅仅60年前,新中国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正如书中所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上天给的机会,而是亿万人民的英勇奉献。

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共产党人一个接一个取得最辉煌胜利的时候,这些光芒并没有迸发出来,但在共产党人最困难、最黑暗的是候,共产党人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像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让国民党方大吃一惊的是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动?我们有没有忘掉战胜艰难险阻的法宝?我们怎样在一脉相承的事业中与时俱进?

中国的崛起已经举世公认,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实现我们的坚守和完成我们的责任,需要汲取多方面的营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追赶时代发展潮流。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正因为有无数的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士的鲜血奋然前行,把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我们才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正因为集合着无数为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工作的优秀党员,在苦难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缔造一个不屈民族的伟岸形象,赋予一个古老国家以现代的品质,才有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只有探索这些历史,才能真正倾听生命的真谛,吸收进步的力量。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经筋疲力尽,伟大时代的宏伟图景正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历史是相对的,辨证的。过去相对现在是历史,现在相对未来是历史。

作为后来者,我们继续写历史。我们要接过先辈的指挥棒,走自己的道路,做历史的继承者和创造者。

《苦难辉煌》读后感

葛红梅以前,曾在电视“百家讲坛”栏目听过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的讲座,讲的是我党主要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在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夕的思想斗争和长征的深远意义,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金一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认监委党办给各支部发下一摞图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金一南著的《苦难辉煌》。

《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这本书一定要仔细阅读,慢慢琢磨。这不可能一蹴而就。一眼就有十行。因为字里行间的信息量太大,人物之间的关系复杂,历史事件纵横交错,是非曲直。

这本书的客观性让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以前读过的一些史书,往往给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以片面或单一的主观色彩。虽然读起来容易,但不一定符合历史的真理。金一南认为,历史的真相可能不清楚,没有办法用三色、六色、十二色甚至二十四色来形容。我们只能试图还原历史的真相。尽管真相可能残酷、令人费解或尴尬,但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

《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泽东、陈毅、彭德怀、李立

3、 同时,张国焘和蒋介石也描写了许多至今仍不为人知的英雄人物。掩卷而思,不禁感叹:伟人其实也是凡人,没有神的智慧与力量,不会天生正确,他们也会犯错误,他们也会打败仗,他们也会发脾气,他们也会出尔反尔,他们也会拉帮结派,只是被太多的影视文学作品美化、提纯或剪切了,反倒给人一种距离感、模糊感、平面感;我更加感叹:

这些伟人的的确确又不是凡人,无数次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真正具有钢铁般意志和体魄的人,有人曾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体验了一把,但是只能体验险恶的地理环境,却无论如何体验不了当年险恶的人文环境,头上数十架飞机轰炸,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随时需要做出抉择,而这抉择随时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生理与心理始终处于极限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牺牲者、落难者、逃亡者和反叛者占绝大多数,最后只有几千人坚持下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这本书使我更加关注这位历史伟人和和平的生活。

这本书里阐述的洋为中用的道理让我也颇有启发。白求恩也好,李德也好,这些外国人来到中国,真心实意地帮助中国革命,难免在不了解情况,甚至在根本就不理解情况的情况下,从他们原有的条件、环境,从他们原来接受的知识和受到的训练出发,发出一些对我们革命情况不尽适合的命令与指令来。关键是我们的态度,我们是学习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的长处,引导他们认识中国国情,还是把他们的经验奉若神明,把他们的话语当作指示,“一句顶一万句”?

如果不抓住这一点,就不能引导他们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也不需要事实向他们证明他们的一些事情与中国的实际不符。因此,他们将限制他们本应发挥的作用。结合我们的认证认可工作不也是这个道理吗?像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认证认可也是“泊来品”,是洋玩意,需要洋为中用,无论是模式、程序,还是标准,甚至名词术语,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结合中国人的心理、教育和接受程度,在深刻理解认证认可精髓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丰富。

如果当初我们引入iso9000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恐怕不会造成现在“滥”的局面。所以,我们在设计新制度的时候,如当前紧迫需要研究建立的碳评价制度,一定要融入中国的国情,无论是管理措施还是技术指标,直接拿来主义的懒汉做法要不得。如果我们成功了,我们将促进和发展国际认证和认可活动。

金一南撰写这本书的精神更加为我所感动。从网上资料获知,金教授曾当过工人,被赞为“天生就是个好工人”,他曾当过兵,被誉为“天生就是个好战士”,他现在是大学教授,又被叹为“天生就是个教书的料”。金教授自己也说,没有什么天经地义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做你想做的,尽力而为,热爱生活,做好工作;创新在于坚持,只要用别人的打牌和看电视来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主要在8个小时之外。

通过他的文字,我了解到这部巨著的几十万字,来自于他多年来积累的两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以及他多年来独立而细致的思考。因此,我认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要工做出成绩,不能半途而废;要工做出自己的风格,不能机械地照搬。人活一辈子要有热情、有想法,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见异思迁,不要说的多,干的少,不要做批评家和空想家,要做实干家。

人类有很多苦难,但不一定创造辉煌,只有凤凰涅盘式的苦难才能最终创造辉煌。愿我们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富国强民的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2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3)

感悟历史思考未来

——读《苦难辉煌》有感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悟历史思考未来——读〈苦难辉煌〉有感》。

古往今来,关于读书的名言数不胜数。高尔基呼吁:“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颜真卿诗曰“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

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好书,它就是国防大学博导金一南教授的名作《苦难辉煌》。这是第一本在国际会议背景下解读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评论历史的书,也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书。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奋斗、苦难、挫折,最终走向辉煌的壮丽历史图景。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今天,我想以三个关键词来向大家汇报我读《苦难辉煌》的一些心得。

第一个关键词:实事求是

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武装分离主义政权,没有农村包围城市,政权内部没有枪管。

”那么,“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来?它们来自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勇气和创新实践!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人物王明、张国焘,之所以被历史所抛弃,关键在于他们照搬照抄**十月革命的经验,缺乏实事求是、洋为中用的思想;毛泽东的伟大之处,不是在于能够发出神一般的预言,而是在于能够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

他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之所以成功,关键也在于不教条、不照搬照抄理论,从而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今天,经过世界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因为我们在邓小平、***等同志的领导下,坚持实事求是,走上了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道路。

第二个关键词:理想信念

透过《苦难辉煌》,我看到历史的烽烟中,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经历无数的挫折与失败后仍然勇往直前,是什么赋予他们力量?是理想信念!是探求救国救民、民族独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理想和信念!

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1935年初,红十军组成的北方抗日先遣支队在浙江怀玉山失败。21师师长胡天桃受伤被俘。蒋军司令员王耀武负责审讯。第一次见面王耀武就惊呆了。

他回忆说,“这位师长的上身穿着三件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磁碗,除此以外,别无他物,与战士没有什么区别。”时值严冬,天寒地冻,若不是被他人指认出来,王耀武绝对不相信面前这个人就是多次交手的红军师长胡天桃。为得到共产党的核心情报,王耀武等人绞尽脑汁、威逼利诱,胡天桃回答始终是“我愿为共产主义牺牲”。

最后,胡天桃被杀害。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王耀武作为首批特赦战犯被释放,他在文史资料中一笔一笔记录下24年前那场见面,胡天桃在近乎绝境中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令他永生难忘。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正是由于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陷入“信仰危机、主义危机”,甚至“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科学信风水”,最终腐化变质,贪婪堕落,成为人民的罪人。

第三个关键词: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很少有人相信不足100人的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支在山川草原上长征的弱小而精力充沛的队伍,承载着这个古老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希望?究其原委,最值得人们重视的,正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雄厚的群众基础。

《长征史诗》告诉我们,这是一路群众源源补断的兵力供给,使战斗之火能持续2.5万里;这是一路人民源源补断的供给保障,使革命洪流贯穿神州。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失败决不是偶然的!

古语有云:“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扪心自问,我们能够为群众做些什么?

我认为,纪检监察机关要大力纠正无视群众疾苦、执政为民的行为,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各位领导、同志们,《苦难辉煌》中那种空前复杂的历史变局,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局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华民族崛起的起点,是新长征前进中最困难的部分。中国已经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中国的歌舞永远不会实现崛起。我们面前没有一条路鲜花盛开。我们需要跨过荆棘和门槛。

作为“党的坚强卫士,群众的贴心人”,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履职负责,把反腐倡廉融入改革发展工作之中,以严明的纪律为发展大局提供保障,跑好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程,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4)

两个人也有不同之处,历史上评价蒋介石是一个独裁者,他实行法西斯专政,独断专行,手下的人对他十分惧怕,诚惶诚恐,唯命是从,提着脑袋办事,这样不得军心的队伍输掉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一点上曹操做的就好多了,他广泛听取谋士意见,爱财如命是人尽皆知的。在注重民心上,蒋也不如曹。曹操为取得民心,曾经下令“毁坏麦田者,斩!

”的命令,而自己由于战马受惊而踏坏麦田,为了惩罚自己,曾留下“割发代首”的美名:蒋介石则滥杀无辜,使他彻底失掉了民心,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说到蒋介石就不得不联想到与他亦敌亦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了,毛主席具有极大的智慧与坚韧的品格,他曾作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如此的豪气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在红军长征时期也发生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朱德的扁担”、“倔强的小红军”都令生活在安康的年代的我们十分敬佩。

在那个动荡、黑暗的年代。毛主席就像那闪闪的红星,带领着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坚定目标,建设“民主、平等、富强的新中国”把实现这一目标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和坚定信仰。他们坚信“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冲上来,红军勇渡黄河的时候,后面的人踩着前人的尸体继续奋战,流血了顾不上痛队友牺牲了顾不上流泪,继续为了心中的目标、信仰二勇往直前。

合上书我进行了深深的沉思,一幅幅红军战士抗争的画面还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觉得生活在今天真的是极大地荣幸感谢那些革命先辈们,感谢那些个有名无名的英雄们。作为结果历史的接力棒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同样扛过前辈们的信仰与坚定目标,为了建设祖国而奋斗。如果这学期我有幸成为上级老师批准的共产党员,我会感到更加光荣,肩上的担子也会更加沉重。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5)

《苦难辉煌》读后感800字作文

《苦难辉煌》读后感

五月初收到支行党支部分发的书籍,有幸阅读了金一南作家的《苦难辉煌》,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书,但是不同于我所看过的过于教科书化的党史书籍,这本党史给我的带入感更强,更让我感觉到真实。

《苦难辉煌》这本书从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入手,联系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国际活动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等国际背景,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线,审视了人民军队的领袖们在历史重大关头突出重围、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足迹。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期望。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书中从平凡人的角度审视开国领导人,正视他们取得的荣誉犯过的错误,毛泽东一生打过四次败仗,但独独在赤水就吃了两次败仗,中国革命不是凭一纸宣言、一个纲领、一个领袖就能够成功的。

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给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以及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超多的叛变,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富有史诗般的壮举。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要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敢于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扮演好自我的主角。在新的时代,我们共产党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放到历史的长河与世界的范围看,新的挑战也许不亚于二三十年代共产党人面临的挑战,这不是单个共产党人身死存亡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整个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要与时俱进的,不是一劳永逸的,其具体内涵是随着时光、地点和历史使命而不断变化的。这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性,要求共产党员不能够居功自傲,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要有忧患意识,明白自我使命在肩,就没有一丝懈怠的理由。应对困难迎接挑战,狠抓机遇,在工作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继承先人的光荣传统,从先人的苦难辉煌实践中汲取营养,建设高尚的精神家园,唯有承受新的苦难,才能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朱莺

以上是优久初中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苦难辉煌》读后感800字,读后感作文”,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作文,读后感,800字”的信息,欢迎访问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6)

对于作者金一南教授,我并不陌生,由于对军事知识的爱好,我很早就通过《世界军事》、《**杂志》、《参考消息》等报刊杂志拜读过金教授的文章。他长期深入研究国际战略和中国共产党的战略。他独特的视角、新鲜的视料和生动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拿到《苦难辉煌》这本书时,确有一种老友相见的感觉,分为亲切。

《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这本书必须细细品读,慢慢回味,不可以一蹴而就,一目十行,因为,字里行间的信息量太大了,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历史事件犬牙交错,是非对错翻云覆雨。

这本书的客观性使我敬佩。以前读过的一些历史书籍往往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赋予了片面或单一的主观色彩,虽然读起来省事,但是并不见得符合历史的真相。金一南认为,历史的真相也许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没有办法用三色、六色或十二色,甚至二十四色来描绘,我们只能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尽管这真实可能很残酷、很费解或者很令人尴尬,但历史就是个复杂的多面体。

《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泽东、陈毅、彭德怀、李立

3、 同时,张国焘和蒋介石也描写了许多至今仍不为人知的英雄人物。掩卷而思,不禁感叹:伟人其实也是凡人,没有神的智慧与力量,不会天生正确,他们也会犯错误,他们也会打败仗,他们也会发脾气,他们也会出尔反尔,他们也会拉帮结派,只是被太多的影视文学作品美化、提纯或剪切了,反倒给人一种距离感、模糊感、平面感;我更加感叹:

这些伟人的的确确又不是凡人,无数次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真正具有钢铁般意志和体魄的人,有人曾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体验了一把,但是只能体验险恶的地理环境,却无论如何体验不了当年险恶的人文环境,头上数十架飞机轰炸,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随时需要做出抉择,而这抉择随时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生理与心理始终处于极限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牺牲的、掉队的、逃跑的、叛变的占了绝大多数,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几千人,而就是这几千人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这本书使我更加关注这位历史伟人和和平的生活。

这本书里阐述的洋为中用的道理让我也颇有启发。白求恩也好,李德也好,这些外国人来到中国,真心实意地帮助中国革命,难免在不了解情况,甚至在根本就不理解情况的情况下,从他们原有的条件、环境,从他们原来接受的知识和受到的训练出发,发出一些对我们革命情况不尽适合的命令与指令来。关键是我们的态度,我们是学习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的长处,引导他们认识中国国情,还是把他们的经验奉若神明,把他们的话语当作指示,“一句顶一万句”?

不把握这一点,不引导他们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不用事实向他们证明他们某些东西与中国实际的脱节,结果反而限制了他们本来应该发挥的作用。这合我们的认证认可工作不一样吗?像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认证认可也是“泊来品”,是洋玩意,需要洋为中用,无论是模式、程序,还是标准,甚至名词术语,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结合中国人的心理、教育和接受程度,在深刻理解认证认可精髓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丰富。

如果当初我们引入iso9000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恐怕不会造成现在“滥”的局面。所以,我们在设计新制度的时候,如当前紧迫需要研究建立的碳评价制度,一定要融入中国的国情,无论是管理措施还是技术指标,直接拿来主义的懒汉做法要不得。如果我们成功了,我们将促进和发展国际认证和认可活动。

我更为金一南写这本书的精神所感动。从网上资料获知,金教授曾当过工人,被赞为“天生就是个好工人”,他曾当过兵,被誉为“天生就是个好战士”,他现在是大学教授,又被叹为“天生就是个教书的料”。金教授自己也说过,没有什么天经地义的事,只要用心去做,尽力而为,热爱生活,做好工作;创新在于坚持。这只是其他人打牌和看电视的时候,是用来研究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8小时之外。

通过他的这些话,我明白了这本几十万字的巨著**于他经年累月积累的二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常年独立缜密的思考。所以,我想,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要工做出成绩,不能半途而废;做事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要机械地照搬。人活一辈子要有热情、有想法,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见异思迁,不要说的多,干的少,不要做批评家和空想家,要做实干家。

人类有很多苦难,但不一定创造辉煌,只有凤凰涅盘式的苦难才能最终创造辉煌。我们希望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在富国强民道路上再创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