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质量自查报告

发布时间: 2024.08.26

最新质量自查报告集合。

质量自查报告(篇1)

2011年青岛圣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冬季安全生产与工程质量

2011-11-1

2建管处安监站:

根据平度市建筑业管理处文件平建管发[2011]27号文件《关于做好冬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我公司由总经理赵子福亲自组织带领检查组检查,及时认真的对所有我公司在建工程进行了自查、整改,现将自查情况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平度市电业公司办公楼、检修车间:

1.无冬季施工方案;整改措施:由资料员编制详细的冬季施工方案,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11月15日前完成。

2.施工现场无封闭及警示标志,整改措施:由安全员组织在施工现场周边及沟槽邻边等位置设置封闭围挡及明显警示标志,11月15日前完成。

二、康居路工程:

1.有一名工人没有按要求戴安全帽;整改措施:由安全员对工人进行了口头教育,令其带上安全帽。

三、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工程西侧进库道路施工:

1.没有砼浇筑的安全技术交底;整改措施:由资料员填写砼浇注的安全技术交底,对现场砼相关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并签字确认,12月25日前完成。

2.砼路面浇注完成后没有保温措施;整改措施:由施工员安排人员在浇注完成后的砼路面覆盖草帘等保温材料,12月24日前完成。

四、辽河路中段道路及管网工程:

1.没有对新入场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整改措施:由安全员按要求对新入场工人进行了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并有培训记录和考核记

录,12月25日前完成。

2.有一名驾驶员没有随身携带驾驶证;整改措施: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并作有教育记录,与驾驶员签订了《驾驶员安全责任书》,12月25日前完成。

3.回填用的石渣含有大量垃圾、土块,严重影响回填质量;整改措施:将不合格的石渣清运出场地,派质检员检验进场的石渣质量,每车必检,防止不合格石渣进入工地。

五、青岛红星物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罐基础、道路、排雨水等工程:

1.在对项目部临建设施的检查中发现宿舍内存在着电线私拉乱接的现象;整改措施:安全员马上对其进行了整改,将不符合要求的电线重新布置,防止了触电事故和火灾的发生。

为了更好的确保水电公司在建工程的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制定以下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安全意识,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工程施工特点,辨别查找各类重大事故隐患,并相对应的制定处理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强化基坑防护;强化临时用电管理,施工现场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做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进一步强化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冬季施工方案培训,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2.气温较低,必须严格按照冬季施工措施进行施工:

工程施工前,先做好冬季施工组织计划及准备工作,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冬季施工规范要求,对各项设施和材料提前采取防雪、防

冻等措施。

配备足够数量的能连续记录的温度计,在前7天内,在混凝土附近放置一个温度计,设专人连续观测记录。

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砼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砼强度未达到抗压强度的40%前,不得使其受冻。水泥砂浆强度未达到365JT设计强度的70%前,不得受冻。

钢筋焊接采取防雪挡风措施,焊接接头严禁立刻接触冰雪。

砼浇筑所用砂、石料和水,要及时清扫覆盖于其上的冰雪。砼拌和采用加热拌和水的方法提高混凝土拌和温度。

砼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时延长50%。

砼浇筑后及时覆盖薄膜和草帘进行保温,延缓拆模时间。

不得在昼夜平均温度低于+5℃或石料受冻的情况下进行浆砌砌体的施工。

施工机械添加防冻剂,或使用凝固点低的燃油,夜间将水箱内的水排放干净,防止产生冻张现象。

施工现场准备相应的预热、防寒设备,预热用的锅炉、喷灯、内燃机保温套、启动设备和电瓶、操作和机修人员的防寒用品等,由专人负责备齐。

青岛圣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1-11-12

质量自查报告(篇2)

尊敬的XX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我司内审小组(组长:xxx,组员:xxx)认真对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条款,从以下方面开展自查:

1.机构与人员

2.厂房与设施

3.设备

4.文件管理

5.产品设计开发

6.物料采购

7.产品生产管理

8.产品质量控制

9.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

10.不合格品控制

11.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

于20xx年XX月XX日完成体系自查,自查结果及不适用条款详见附件1。

经自查,我司已达到适用条款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有限公司

20xx年XX月XX日

(盖章)

附件1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自查表

章节

条款

内容

自查结果

机构和人员

1.1.1

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备组织机构图。

查看提供的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图,是否明确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质量手册》(编号:xxx)包括组织机构图,明确了各部门关系。

1.1.2

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相关文件,是否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规定;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能独立行使职能,查看质量管理部门的文件,是否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策的权利。

《质量手册》(编号:xxx)已对各部门职责权限作出规定;品管部能独立行使对产品质量的决策权力。

1.1.3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查看公司的任职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对照相关生产、检验等履行职责的记录,核实是否与授权一致。

生产部负责人和品管部负责人分别履行各自授权职责。

生产负责人是:xxx

质量负责人是:xxx

1.2.1

企业负责人应当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xxx是我司产品质量的主要负责人。

1.2.2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查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程序、批准人员。

制定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程序详见《质量手册》(编号:xxx)。质量方针、质量手册批准人为总经理。

1.2.3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目前公司配备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足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1.2.4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

查看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核实企业负责人是否组织实施管理评审。

正常情况下,以每年一次的频率组织开展管理评审并保持记录。

最近一次:X月xx日进行管理评审。

1.2.5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组织生产。

确保企业一切生产活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要求执行。

1.3.1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查看管理者代表的任命文件。

管理者代表:

1.3.2

管理者代表应当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

查看是否对上述职责作出明确规定。查看管理者代表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改进的相关记录。

明确管理者代表职责,每年管代汇报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编号:xxx)。

1.4.1

技术、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应当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实际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查看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否对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历作出规定;查看考核评价记录,现场询问,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岗位说明书》(编号:xxx)对各部门负责人任职要求进行了规定。经过培训和考核评价公司人员均符合任职要求。

1.5.1

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查看相关人员的资格要求。

《岗位说明书》(编号:xxx)对各部门负责人任职要求进行了规定。公司人员均符合任职要求。

1.5.2

应当具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职检验人员。

查看组织机构图、部门职责要求、岗位人员任命等文件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设置了专门的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有任命文件。目前检验人员为:xxx、xxx。

1.6.1

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与其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培训,具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应当确定影响医疗器械质量的岗位,规定这些岗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学历要求)、工作技能、工作经验。查看培训内容、培训记录和考核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岗位说明书》(编号:xxx)对生产人员、技术人员、检验人员任职要求进行了规定。同时每年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保持记录。

1.7.1

应当对从事与产品质量有影响人员的健康进行管理,建立健康档案。

相关人员均办理了健康检查,建立了健康档案。

厂房与设施

2.1.1

厂房与设施应当符合产品的生产要求。

我司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厂房及设施符合产品要求。

2.1.2

生产、行政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生产、行政和辅助区布局合理,互不妨碍。

2.2.1

厂房与设施应当根据所生产产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的洁净级别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

我司医疗器械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厂房及设施符合产品生产特性要求。

2.2.2

生产环境应当整洁、符合产品质量需要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生产环境符合质量需要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2.2.3

产品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确保厂房的外部环境不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必要时应当进行验证。

不适用。

产品无特殊要求,外部环境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2.3.1

厂房应当确保生产和贮存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

确保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的生产及存储质量,以及生产设备不会受到直接或间接影响。

2.3.2

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条件。

厂房拥有适宜的照明、温湿度和通风控制条件。

2.4.1

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根据产品特性采取必要措施,有效防止昆虫或其他动物进入。

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相关设施。

根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特性做好日常清洁工作。厂区有灭蚊灯、捕鼠笼。

2.4.2

对厂房与设施的维护和维修不应影响产品质量。

厂房与设施的维护维修不影响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质量。

2.5.1

生产区应当有足够空间,并与产品生产规模、品种相适应。

生产区满足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的生产。

2.6.1

仓储区应当能够满足原材料、包装材料、中间品、产品等贮存条件和要求。

库房满足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原材料、包装材料、成品的存储条件和要求。

2.6.2

仓储区应当按照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召回等进行有序、分区存放各类材料和产品,便于检查和监控。

现场查看是否设置了相关区域并进行了标识,对各类物料是否按规定区域存放,应当有各类物品的贮存记录。

对库房进行了三色五区划分,各材料产品实现分类有序存放。待检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退货区。

2.7.1

应当配备与产品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场所和设施。

对照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和产品检验要求以及检验方法,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相关检测条件。

已划分专门用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检验的区域和检验设备。

设备

3.1.1

应当配备与所生产产品和规模相匹配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当确保有效运行。

对照生产工艺流程图,查看设备清单,所列设备是否满足生产需要;核查现场设备是否与设备清单相关内容一致;应当制定设备管理制度。

已配置适宜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生产设备。

3.2.1

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维修和维护应当符合预定用途,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查看生产设备验证记录,确认是否满足预定要求。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是否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生产设备已配备,操作简便,易于维护清洁。

3.2.2

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防止非预期使用。

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标识。

生产设备均有状态标识,排除非预期使用的可能。

3.2.3

应当建立生产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应的设备操作记录。

建立了生产设备管理规程,并保存相关维护、维修记录。

3.3.1

应当配备与产品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仪器和设备,主要检验仪器和设备应当具有明确的操作规程。

对照产品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相关检测设备。主要检测设备是否制定了操作规程。

已配置用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检验的设备工具。

3.4.1

应当建立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应当包括使用、校准、维护和维修等情况。

已建立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记录。

3.5.1

应当配备适当的计量器具,计量器具的量程和精度应当满足使用要求,计量器具应当标明其校准有效期,保存相应记录。

查看计量器具的校准记录,确定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

生产与检测过程的计量器具已配备齐全,且标明校准有效期,保留了相关记录。

文件管理

4.1.1

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以及法规要求的其他文件。

质量方针应当在企业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应当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质量目标应当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应当根据总的质量目标,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进行分解,建立各职能和层次的质量目标;应当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应当可测量、可评估;应当有具体的方法和程序来保障。

建立并逐步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每年评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分解细化到各部门,实现可测量,可评估。

4.1.2

质量手册应当对质量管理体系作出规定。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应当包括企业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责、质量体系的适用范围和要求。

质量手册包括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责、质量体系的适用范围和要求。

4.1.3

程序文件应当根据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的各种工作程序而制定,包含本规范所规定的各项程序文件。

根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特性和质量管理过程制定了??个程序文件,包含了本规范所规定的所有程序。

4.1.4

技术文件应当包括产品技术要求及相关标准、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和试验操作规程、安装和服务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

技术文件包含但不限于产品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安装手册等相关文件,详见产品主文档。

4.2.1

应当建立文件控制程序,系统地设计、制定、审核、批准和发放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已建立《文件控制程序》(编号:xxx)

4.2.2

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撤销、复制、保管和销毁等应当按照控制程序管理,并有相应的文件分发、撤销、复制和销毁记录。

文件按控制程序进行管理,并保持记录。

4.2.3

文件更新或修订时应当按规定评审和批准,能够识别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

查看相关记录确认文件的更新或修订是否经过评审和批准;其更改和修订状态是否能够得到识别。

文件按控制程序进行管理,并保持相关记录——由新法规颁布引起的文件修改保持了更改记录。

4.2.4

分发和使用的文件应当为适宜的文本,已撤销或作废的文件应当进行标识,防止误用。

到工作现场抽查现场使用的文件,确认是否是有效版本。作废文件是否明确标识。

对已撤销和作废的文件,加盖作废章识别。

4.3.1

应当确定作废的技术文件等必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存期限,满足产品维修和产品质量责任追溯等需要。

保存期限应当不少于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寿命期。

作废的技术文件保存期限为2年。

4.4.1

应当建立记录控制程序,包括记录的标识、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要求等。

已建立《记录控制程序》(编号:xxx)

4.4.2

记录应当保证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等活动可追溯性。

记录可保证产品质量控制活动的可追溯性。

4.4.3

记录应当清晰、完整,易于识别和检索,防止破损和丢失。

记录按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4.4.4

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或销毁,更改记录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

记录按照要求进行更改。

4.4.5

记录的保存期限至少相当于生产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的寿命期,但从放行产品的日期起不少于2年,或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可追溯。

记录从放行产品的日期起不少于2年。

设计开发

5.1.1

应当建立设计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对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实施策划和控制。

查看设计控制程序文件,应当清晰、可操作,能控制设计开发过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的划分;

2.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

3.设计和开发各阶段人员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和沟通;

4.风险管理要求。

建立了《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编号:xxx),内容包括:

1.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的划分;

2.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各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

3.对开发人员和部门的职责要求、权限设置等;

4.风险管理过程。

5.2.1

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应当确定设计和开发的阶段及对各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等活动,应当识别和确定各个部门设计和开发的活动和接口,明确职责和分工。

查看设计和开发策划资料,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对设计开发活动进行策划,并将策划结果形成文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和开发项目的目标和意义的描述,技术指标分析;

2.确定了设计和开发各阶段,以及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

3.应当识别和确定各个部门设计和开发的活动和接口,明确各阶段的人员或组织的职责、评审人员的组成,以及各阶段预期的输出结果;

4.主要任务和阶段性任务的策划安排与整个项目的一致;

5.确定产品技术要求的制定、验证、确认和生产活动所需的测量装置;

6.风险管理活动。

应当按照策划实施设计和开发。当偏离计划而需要修改计划时,应当对计划重新评审和批准。

1.设计开发项目的技术指标分析;

2.确定了设计和开发各阶段,以及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

3.明确各阶段的人员或组织的职责、评审人员的组成;

4.主要任务和阶段性任务的策划安排与整个项目的一致;

5.确定产品技术要求的制定、验证、确认和生产活动所需的测量装置;

6.风险管理活动。

5.3.1

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包括预期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法规要求、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和其他要求。

设计和开发输入体现了预期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法规要求、风险管理控制措施要求的内容。

5.3.2

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评审并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

已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评审获批准。

5.4.1

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满足输入要求,包括采购、生产和服务所需的相关信息、产品技术要求等。

查看设计和开发输出资料,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采购信息,如原材料、包装材料、组件和部件技术要求;

2.生产和服务所需的信息,如产品图纸(包括零部件图纸)、工艺配方、作业指导书、环境要求等;

3.产品技术要求;

4.产品检验规程或指导书;

5.规定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须的产品特性,如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和标签要求等。产品使用说明书是否与注册申报和批准的一致;

6.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

7.提交给注册审批部门的文件,如研究资料、产品技术要求、注册检验报告、临床评价资料(如有)、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等;

8.样机或样品;

9.生物学评价结果和记录,包括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

根据产品特性明确设计开发输出信息:

1.原辅材料及包装物的采购要求;

2.产品工艺流程图

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作业指导书

4.产品说明书、产品技术要求

5.产品检验内容及作业指导书

6.产品包装形式,标签内容

7.样品

8.生物学评价

9.注册申报文件

5.4.2

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

设计开发输出内容均得到总经理批准,并保持相关记录。

5.5.1

应当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开展设计和开发到生产的转换活动,以使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在成为最终产品规范前得以验证,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适用于生产。

查看相关文件,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开展设计转换活动以解决可生产性、部件及材料的可获得性、所需的生产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等;

2.设计转换活动应当将产品的每一技术要求正确转化成与产品实现相关的具体过程或程序;

3.设计转换活动的记录应当表明设计和开发输出在成为最终产品规范前得到验证,并保留验证记录,以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出适于生产;

4.应当对特殊过程的转换进行确认,确保其结果适用于生产,并保留确认记录。

产品转化活动完成,并取得注册检验报告。

5.6.1

应当在设计和开发的适宜阶段安排评审,保持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按设计开发策划的结果,在适宜的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评审;

2.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包括评审结果和评审所采取必要措施的记录。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在设计开发各阶段有评审结果和内容。

5.7.1

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并保持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结合策划的结果,在适宜的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验证,确保设计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2.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验证记录、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3.若设计和开发验证采用的是可供选择的计算方法或经证实的设计进行比较的方法,应当评审所用的方法的适宜性,确认方法是否科学和有效。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进行了验证,并保留了验证报告。

5.8.1

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以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者预期用途的要求,并保持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在适宜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确认,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的要求;

2.设计和开发确认活动应当在产品交付和实施之前进行;

3.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确认记录,包括临床评价或临床试验的记录,保持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产品通过与已上市同类型产品进行临床评价对比进行确认。

5.9.1

确认可采用临床评价或者性能评价。进行临床试验时应当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法规的要求。

查看临床评价报告及其支持材料。若开展临床试验的,其临床试验应当符合法规要求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对于需要进行临床评价或性能评价的医疗器械,应当能够提供评价报告和(或)材料。

产品通过与已上市同类型产品进行临床评价对比进行确认。

5.10.1

应当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识别并保持记录。

暂无设计开发变更

5.10.2

必要时,应当对设计和开发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

查看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包括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2.设计和开发更改的实施应符合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的有关规定;

3.设计更改的内容和结果涉及到改变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备案凭证)所载明的内容时,企业应当进行风险分析,并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申请变更注册(备案),以满足法规的要求。

暂无设计开发变更

5.10.3

当选用的材料、零件或者产品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有效性时,应当评价因改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必要时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同时应当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进行了风险分析,形成《风险分析报告》(编号:xxx)

5.11.1

应当在包括设计和开发在内的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制定风险管理的要求并形成文件,保持相关记录。

查看风险管理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风险管理应当覆盖企业开发的产品实现的全过程;

2.应当建立对医疗器械进行风险管理的文件,保持相关记录,以确定实施的证据;

3.应当将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实施风险管理活动,形成相应的风险管理文件,并保持相关记录,将所有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采购

6.1.1

应当建立采购控制程序。

采购程序内容至少包括:采购流程、合格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再评价规定、采购物品检验或验证的要求、采购记录的要求。

《采购控制程序》(编号:xxx),程序内容包括:采购流程、供应商的选择、评价与管理、采购物品检验、对采购记录的要求。

6.1.2

应当确保采购物品符合规定的要求,且不低于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相关要求。

采购物品符合我公司采购要求

6.2.1

应当根据采购物品对产品的影响,确定对采购物品实行控制的方式和程度。

查看对采购物品实施控制方式和程度的规定,核实控制方式和程度能够满足产品要求。

采购物品会影响产品质量我们会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根据《采购控制程序》(编号:xxx)对采购物品实施控制。

6.3.1

应当建立供应商审核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价。必要时,应当进行现场审核。

是否符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核指南》的要求。

建立了《采购控制程序》(编号:xxx)

6.3.2

应当保留供方评价的结果和评价过程的记录。

已保留供方评价结果及记录

6.4.1

应当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明确双方所承担的质量责任。

已与主要供应商签署质量协议。

6.5.1

采购时应当明确采购信息,清晰表述采购要求,包括采购物品类别、验收准则、规格型号、规程、图样等内容。

从采购清单中抽查相关采购物品的采购要求,确认是否符合本条要求。

对采购物品均有明确的采购要求信息及验收准则。

6.5.2

应当建立采购记录,包括采购合同、原材料清单、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质量标准、检验报告及验收标准等。

建立了包括采购合同、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检验标准及验收报告的采购记录。

6.5.3

采购记录应当满足可追溯要求。

记录可追溯。

6.6.1

应当对采购物品进行检验或验证,确保满足生产要求。

查看采购物品的检验或验证记录。

对采购的原材料有检验记录。

生产管理

7.1.1

应当按照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生产,以保证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和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

产品生产依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执行。

7.2.1

应当编制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

查看相关文件;是否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重要参数是否做验证或确认的规定。

特殊工序:热压复合(焊接),内包装封口。编制了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对应生产工艺的作业指导书。

7.3.1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中间品等进行清洁处理的,应当明确清洁方法和要求,并对清洁效果进行验证。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的生产过程无清洁处理要求。

7.4.1

应当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对环境进行监测,并保存记录。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的生产环境为清洁环境。

7.5.1

应当对生产的特殊过程进行确认,并保存记录,包括确认方案,确认方法、操作人员、结果评价、再确认等内容。

已确认。

7.5.2

生产过程中采用的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应当进行验证或确认。

不适用

7.6.1

每批(台)产品均应当有生产记录,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

通过生产批号实现可追溯。

7.6.2

生产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原材料批号、生产批号或产品编号、生产日期、数量、主要设备、工艺参数、操作人员等内容。

产品生产及检验记录均体现在生产流程记录单中。

7.7.1

应当建立产品标识控制程序,用适宜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以便识别,防止混用和错用。

建立了《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编号:xxx)

7.8.1

应当在生产过程中标识产品的检验状态,防止不合格中间产品流向下道工序。

查看是否对检验状态标识方法作出规定,现场查看生产过程中的检验状态标识,是否符合文件规定。

用胶框颜色区分,检验合格,进入下一道工序。

最终合格成品送至库房合格品区。不合格品送至库房不合格品区。

7.9.1

应当建立产品的可追溯性程序,规定产品追溯范围、程度、标识和必要的记录。

用生产流程记录单实现可追溯。

7.10.1

产品的说明书、标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产品说明书、标签的拟定与编制均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6号)》执行。

7.11.1

应当建立产品防护程序,规定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防护要求,包括污染防护、静电防护、粉尘防护、腐蚀防护、运输防护等要求。防护应当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等。

现场查看产品防护程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现场查看并抽查相关记录,确认产品防护符合要求。

建立了《产品防护控制程序》(编号:xxx),产品防护由存储防护和运输防护组成。

质量控制

8.1.1

应当建立质量控制程序,规定产品检验部门、人员、操作等要求。

查看质量控制程序,是否对产品的检验部门职责、人员资质、检验操作规程等作出规定。

建立了《质量控制程序》(编号:xxx),规定了所有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部门、人员、方法等的要求。

8.1.2

应当规定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校准等要求,以及产品放行的程序。

查看质量控制程序,是否对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校准作出规定。

建立了《质量控制程序》(编号:xxx)、《产品放行控制程序》(编号:xxx)。

8.2.1

应当定期对检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或检定,并予以标识。

查看检验仪器和设备是否按规定实施了校准或检定,是否进行了标识。

校准或检定由第三方公司完成。

8.2.2

应当规定检验仪器和设备在搬运、维护、贮存期间的防护要求,防止检验结果失准。

已做好规定,校准或检定由第三方公司完成。

8.2.3

当发现检验仪器和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应当对以往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并保存验证记录。

查看设备使用、维护记录,当检验仪器设备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是否对以往检测的结果进行了评价,并保存相关记录。

查看相关记录,暂无相关情况。

8.2.4

对用于检验的计算机软件,应当进行确认。

不适用

8.3.1

应当根据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制定产品的检验规程,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证书。

查看产品检验规程是否涵盖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的性能指标;确认检验记录是否能够证实产品符合要求;查看是否根据检验规程及检验结果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证书。

产品技术要求中规定了对产品的检验方法,根据产品技术要求来检验,产品检验结果为检验报告。

8.3.2

需要常规控制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项目原则上不得进行委托检验。对于检验条件和设备要求较高,确需委托检验的项目,可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以证明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和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

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自检;

8.4.1

每批(台)产品均应当有批检验记录,并满足可追溯要求。

通过生产流程记录单,满足可追溯的要求。

8.4.2

检验记录应当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或证书等。

检验记录包括进货检验记录、过程检验、成品检验记录/报告

8.5.1

应当规定产品放行程序、条件和放行批准要求。

查看产品放行程序,是否明确了放行的条件和放行批准的要求。应当规定有权放行产品人员及其职责权限,并应当保持批准的记录。

建立了《产品出厂检验规程》(编号:xxx),对产品检验和放行要求作出了规定。管代批准测试报告批准放行。

8.5.2

放行的产品应当附有合格证明。

合格证明为出厂检测报告。

8.6.1

应当根据产品和工艺特点制定留样管理规定,按规定进行留样,并保持留样观察记录。

产品已留样。

销售和售后服务

9.1.1

应当建立产品销售记录,并满足可追溯要求。

已建立了《产品销售记录表》(编号:xxx),能实现产品可追溯。

9.1.2

销售记录至少应当包括:医疗器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批号、有效期、销售日期、购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建立了记录表格《产品销售记录表》(编号:xxx),包括以上所有内容。

9.2.1

直接销售自产产品或者选择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

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各法规要求直接销售或选择经营企业。

9.2.2

发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时,应当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各法规要求直接销售或选择经营企业。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直接上报药监局。

9.3.1

应当具备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售后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售后服务制度。

已建立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9.3.2

应当规定售后服务要求并建立售后服务记录,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

售后服务相关规定,满足可追溯要求。

9.4.1

需要由企业安装的医疗器械,应当确定安装要求和安装验证的接收标准,建立安装和验收记录。

不适用

9.4.2

由使用单位或其他企业进行安装、维修的,应当提供安装要求、标准和维修零部件、资料、密码等,并进行指导。

不适用

9.5.1

应当建立顾客反馈处理程序,对顾客反馈信息进行跟踪分析。

查看程序文件是否对上述活动的实施作出了规定,并对顾客反馈信息进行了跟踪和分析。

建立了相关顾客反馈处理程序,明确对顾客反馈信息的处理和管理。

不合格品控制

10.1.1

应当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不合格品控制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建立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号:xxx)

10.2.1

应当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应当对不合格品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现场查看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规定,抽查不合格品处理记录,是否按文件的规定进行评审。

已在库房设置不合格分区,若发现不合格品则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号:xxx)执行。

10.3.1

在产品销售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召回、销毁等措施。现场查看在产品销售后发现不合格时的处置措施,是否召回和销毁等。

已有相关规定。

10.4.1

不合格品可以返工的,企业应当编制返工控制文件。返工控制文件应当包括作业指导书、重新检验和重新验证等内容。

查看返工控制文件,是否对可以返工的不合格品作出规定;抽查返工活动记录,确认是否符合返工控制文件的要求。

见《返工控制程序》(编号:xxx)

10.4.2

不能返工的,应当建立相关处置制度。

建立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号:xxx)

不良事件监测

分析和改进

11.1.1

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接收、调查、评价和处理顾客投诉,并保持相关记录。

查看有关职责权限的文件,确定是否对上述活动作出规定。

销售部门负责与顾客的所有联系,建立了《顾客反馈处理控制程序》(编号:xxx),明确对顾客反馈信息的处理和管理。

11.2.1

应当按照有关法规要求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保持相关记录。

查看企业建立的不良事件的监测制度,是否规定了可疑不良事件管理人员的职责、报告原则、上报程序、上报时限,制定了启动实施医疗器械再评价的程序和文件等,并符合法规要求。查看相关记录,确认是否存在不良事件,并按规定要求实施。

建立了《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控制程序》(编号:xxx)及相关质量事故和不良事件各阶段报告的记录表。

11.3.1

应当建立数据分析程序,收集分析与产品质量、不良事件、顾客反馈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数据,验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保持相关记录。

查看数据分析的实施记录,是否按程序规定进行,是否应用了统计技术并保留了数据分析结果的记录。

建立了《数据分析控制程序》(编号:xxx),时刻关注并搜集与产品质量、不良事件、顾客反馈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数据。

11.4.1

应当建立纠正措施程序,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相关问题再次发生。

建立了《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编号:xxx)

11.4.2

应当建立预防措施程序,确定潜在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问题发生。

建立了《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编号:xxx)

11.5.1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有关法规要求采取召回等措施,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建立了《忠告性通知、产品召回控制程序》(编号:xxx)

11.6.1

应当建立产品信息告知程序,及时将产品变动、使用等补充信息通知使用单位、相关企业或消费者。

建立了信息告知流程。

11.7.1

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参加人员、方法、记录要求、纠正预防措施有效性的评定等内容,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查看内部审核程序是否包括了上述内容。查看内审资料,实施内审的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内审的记录是否符合要求,针对内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是否有效。

建立了《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编号:xxx),并保持了每年的内审记录。

11.8.1

应当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和审核,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查看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应包括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以及相关改进措施,管理评审报告中是否包括了对法规符合性的评价。是否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了管理评审,是否提出了改进措施并落实具体职责和要求,是否按计划实施。

建立了《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编号:xxx),并保持了每次的管理评审记录。

质量自查报告(篇3)

正大路、横六路市政工程质量安全

自查情况报告

一、基本概况

正大路综合改造工程全长米,合同工程总投资3698万元,2010年11月6日正式开工,2011年6月30日工程全部完工。横六路及临江大道市政工程全长米,其中横六路米,临江大道米,横六路排洪工程长度为米,先锋路箱涵延伸段长度为米,工程总投资万元,该工程于2010年11月26日正式开工,计划工期180天。目前工程已完成横六路路基路面1200米,排洪沟完成1650米,临江大道完成路基路面420米,先锋南路延伸段箱涵2011年4月10日全部完工,整个工程进度达到72%以上,完成投资75%左右。

二、自查情况

1、质量:

正大路和横六路市政工程施工,始终坚持质量为本,铸造精品工程,以创优夺杯为目标,强化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和管理,有序推进了工程进展,确保了工程施工质量。

(1)正大路在施工过程中正大路综合改造工程在监理实行过程中,发出质量监理通知6份,召开专题质量现场会2次,重点停工整改K0+600段电力管沟砼台帽压顶线形不顺,高程不当,钢筋制作不规范等质量问题;和K1+400~K1+520段电力管沟台帽未浇筑就盖板质量问题进行返工;K0+760~K0+840路基换填利用破碎砼块粒径大,堆积集中,发现后要求用啄木鸟破碎后回填;对K1+900~K2+180段人行道砂垫层厚薄不均,下雨后出现下沉,进行了返工整改。

(2)横六路施工过程中,发出质量监理通知9份先锋南路X0+420~X0+460段箱涵出现严重质量问题,钢筋间距过大,钢筋数量不足,底板模板走模变形,砼出现裂缝和蜂窝,止水带安装走形,针对这些质量问题,监理部立即下发通知停工整改,同时报请城投公司和业主项目部、以及虹源监理公司领导及技术负责人到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方案。横六路K0+760~K0+800段基层施工后出现软弹120m2路段质量问题,总监理工程师立即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整改,明渠施工P0+750~P0+850段挡土墙施工,砂浆标号控制不当,座浆不饱满未捣实,块片石崁锁不当,勾缝不符合要求质量停工整改,监理部迅速组织项目部施工人员及劳务带班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总结解破质量问题收到良好效果。

2、安全

正大路和横六路施工安全,监理部始终控制在萌芽状态,制定了安全规划和细则,要求施工单位对危险性较大及涉及安全问题的制定了专项方案,建立了安全例会制,有计划、有台账、有记录。制度化的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并建卡。监理部在日常安全巡查的基础上,每半月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重点对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标志标牌,施工现场人员戴安全帽,沟槽开挖边坡堆土安全防范。正大路下发安全监理通知4份,横六路发出安全监理通知3份。两个项目施工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以责任有关的安全事故。

三、质量安全管理经验

工程质量涉及施工、监理、管理部门每个人,涉及每道工序每个环节,以“质量为本”不仅要加大宣传教育,同时要求施工现场每个人都要树立的责任心、责任感。其次影响质量问题是低价中标,施工单位始终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给质量带来极大的隐患。其三施工现场除监理加强旁站和现场质量控制,但质量监督部门加强巡查指导尤为重要。其四工程项目施工尽量避免抢时间抢工期,可导致工程成本加大,工程质量隐患突出。其五是进一步规范市政工程项目市场,对不能按工期目标完成任务的施工单位和施工质量隐患较大和不讲诚信的施工队伍,应不予安排和参与市政工程建设,有序的推进市政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质量自查报告(篇4)

林木种苗质量的自查报告1

根据《__林业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__年全区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于20__年_月下旬组织开展全市林木种苗质量检查工作,由市林业(园林)技术推广站负责,对__市林木种苗质量及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抽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抽查范围

我市范围内各县(市)、区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使用的林木种子及苗木。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全市各林木良种和采种基地、享受林木良种补贴的单位生产经营的种子及苗木。各种子经营公司经营的林木种子。

(二)抽查方式

上述各单位按照《__林业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__年全区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进行自查。市林业(园林)技术推广站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进行抽查,抽查采取随机抽查与定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抽查内容

1、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标签制度执行情况。

2、林木种苗质量自检情况。

3、档案建立和完善(纸质、图片、电子档案)情况。

4、采种林确定和采种期公告情况。

5、20__年春季造林种苗生产、贮备及质量情况。

6、林木种子来源情况。

7、主要林木品种审(认)定和良种使用情况。

8、抽检种子情况,主要包括净度、发芽率(或生活力、或优良度)、含水量。

9、抽检苗木情况,主要包括综合控制条件、苗高、地径、根系。

二、抽查结果

(一)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标签制度执行情况

在抽查的15个种苗生产经营单位中,具有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有15个,种苗生产经营许可率达到100%。抽查单位种苗标签制度执行率达到87%。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标签的`制作格式和填写内容不全、不规范。

(二)档案建立和完善情况

从抽检结果来,15个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了种苗使用管理档案,档案建立率达到40%,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20__年造林种苗生产、贮备及质量情况

此次在全市共抽检了4个树种、4个苗批,主要树种有河北杨、刺槐、榆树、连翅等,合格苗批为4个,合格率100%。

三、抽查情况分析

此次抽查结果表明,__市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在种苗许可、标签、档案等各项种苗管理各项制度执行较好,种苗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相关管理制度执行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档案记载内容不规范、缺少种苗自检记录、种苗种源不清、良种没有使用证明、种苗使用档案建立不完善等。

四、意见及建议

(一)加强种苗执法管理队伍建设

种苗执法管理队伍是种苗执法管理的前提,林业主管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培训,提高种苗执法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市种苗执法管理机构的基础设施薄弱,上级有关部门应加大投入,改善我市种苗执法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现状,完善设备,从而提高服务能力和执法监督管理水平。

(三)加强对种苗生产经营相关规定的宣传

本次检查中发现,一些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对国家有关林木、种苗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对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主动性不够,今后应加强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

林木种苗质量的自查报告2

为了确保我县的苗木质量,提高造林成效和为20__年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换证工作奠定基础,根据安顺市林业局《转发省林业厅关于部署20__年林木种苗质量抽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我局于20__年2月对20__年全县林木种苗质量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及检测依据

(一)自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林木种子质量管理办法》、《主要林木目录(第一批)》、《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抽查暂行规定》、《林木种子包装和标签管理办法》、《林木种子采收管理规定》和《林木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办法》等。

(二)检测依据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林木种子质量分级》、《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育苗技术规程》、《容器育苗技术》等正式颁布施行的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和良种审(认)定公告。

二、自查内容及检测项目

(一)自查内容

1、林木种子、苗木质量状况;

2、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和使用档案情况;

3、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标签制度的执行情况;

4、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按《种子法》规定确定采种林和在林木种子采收季节向社会公告采种期的情况;

5、主要林木品种审(认)定情况;

6、林木种苗质量自检情况。林木种苗生产者、经营者对生产、经营的林木种子或苗木进行质量检验,并向购种苗者提供林木种苗质量检验证书的情况;

7、林木种子来源情况;

8、林木种子产地情况。

(二)检测项目

林木种子:净度、发芽率(生活力)、含水量。苗木:地径、苗高、根系。

三、自查结果

(一)林木种苗质量状况。

经过对5家苗圃场抽查,苗木苗批合格率为93%。

(二)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和使用档案情况。

检查的5个林木种苗生产单位中,已经建立档案的'单位5个,占100%。其中,档案内容齐全的单位5个,占100%。

(三)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和标签制度落实情况。

应当具有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5个单位中,有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5个,占100%;在检查的5个单位中,生产经营环节使用标签的单位5个,标签使用率达100%。

(四)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按《种子法》规定确定采种林和在林木种子采收季节向社会公告采种期的情况。

我县对香椿、楸、冰脆李等境内乡土树种确定了采种林,并在林木种子采收季节向社会公示了采种期。

(五)主要林木品种审(认)定情况。

检查的9个树种(品种)中,列入主要林木目录的树种(品种)4个,通过审(认)定的林木良种数不清。

(六)苗木质量自检情况。

应当实行自检的5个单位中,实行自检的单位5个,占100%,5家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均对生产、经营的林木种子或苗木进行了质量检验,并向购种苗者提供了林木种苗质量检验证书。

(七)育苗种子来源情况。

在检查的13个苗批中,使用一般采种林种子和采穗圃穗条育苗的苗批数为13个,占100%。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从抽查结果看,少数生产单位对林木种苗质量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疏于管理,制度落实还不到位。

(一)在苗木质量方面,个别苗木生产单位起苗时根系受到破坏,存在人为造成苗木质量不合格现象;苗木分级把关不严,将等外苗划入合格苗;圃地管理不善,育苗密度过大,杂草多影响苗木生长。建议加大苗木生产各环节的管理力度,确保合格苗木上山。进年来我县所育苗木大多为ⅱ级苗,ⅰ级苗的比重偏少,建议加强肥水管理,提高ⅰ级苗的比重。

(二)在档案建设管理方面,档案虽然齐全,但个别生产单位对档案建设重视不够,档案内容记载不完整,填写不规范;无专人管理、保存凌乱。建议各生产单位加强苗木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做到心中有数,有据可依。

(三)苗木标准问题,我县属喀斯特地貌地区,造林立地条件很差,使用gb标准苗木造林效果不好,而采用县级标准苗木造林提高了成活率,保证造林质量。

(四)进一步加强林木种苗质量检验队伍建设,提高检验能力。通过种苗检验员培训,切实提高林木种苗质量检验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升林木种苗质量把关能力。

林木种苗质量的自查报告3

根据省林业厅《关于开展20__年林木种苗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组织技术人员在全县范围开展20__年林木种苗质量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__林场光皮桦良种基地种子生产要到明年5/6月份,故本次没有进行种子的相关调查。我县将这次苗木质量自查工作重点放在拟纳入林业重点项目工程所用的种苗。这次全县共抽查__县__合作社、__县三禾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良种育苗和长安、金沙等乡镇部分造林单位和个人造林所用的苗木,共抽查9单位和个人,苗批数10批。重点检查了山核桃、油茶2个树种。

二、自查结果

1、苗木苗批合格率。本次共抽查了9个生产销售和使用苗木的单位和个人,抽查苗批数10批,抽查结果全部合格。

2、苗圃育苗水平及圃地管理情况。我县的`苗圃经营水平较高,圃地管理到位,合格苗出圃率高。

3、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持证情况,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许可证发放情况。我县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较为规范,规范的苗圃,办证率100%。林业部门也积极主动的上门办证。

4、林木种苗标签使用情况。我县规模苗木生产单位和造林大户都能自觉坚持林木种苗标签使用,也有部分在本县销售的苗木标签使用不够到位。

5、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档案建立情况。较大的苗圃和造林单位都建立健全了种苗生产经营档案,并安排专人管理,部分有待完善。

6、林木种子、育苗种子来源情况。我县林木种子、育苗种子来源清楚,无来历不明的种子。

7、造林单位按照造林作业设计使用林木良种情况。

近几年来,我们严把造林单位按照造林作业设计使用林木良种关。春季造林时林业站跟踪检查,监督造林单位按照造林作业设计使用良种壮苗,杜绝劣质苗木上山造林;秋季验收时不是良种壮苗不予验收、不予安排任何林业项目。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有一些个体苗圃认为有证无证无所谓,两证已过有效期,不及时年检、更换。

2、一部分从事生产、经营苗木的个体户对林业政策、特别是《种子法》研究不透。认为政府不给补贴,苗木又是走市场经济,主要靠自己推销,特别是绿化大苗生产销售与林业部门关系不大,故对林业执法检查工作不太配合。

3、加强种苗生产、经营方面的培训,提高基层林木种苗工作者和生产经营者水平,让他们及时了解苗木市场变化,掌握种苗生产的前沿科技。

4、规范林木种苗执法工作。加强对林木种苗执法工作者培训,让林木种苗执法工作者持证上岗、着装执法,提高林木种苗执法的震慑力,同时加强林木种苗执法工作者为民服务意识。

质量自查报告(篇5)

一、组织领导落实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执法责任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安全行政执法工作,局长多次在局机关职工工作会议上强调安全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全局严格实行安全行政执法责任制。为更好地开展安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局长与科室负责人签订了责任书,将执法责任制作为工作目标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把进一步开创依法安全行政执法工作新局面作为全年工作重点。

(二)严格实施评议考核,按规定兑现奖惩

按照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安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要求,我局定期组织自查,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对待,召开专题会议,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我局除签定责任书外,还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工作方案,加大了执法力度和执法责任制考核落实的力度,使执法工作有章可循

二、安全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业企业安全行政执法工作情况

为有效贯彻落实省、市、县安全生产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我局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认真开展了包括节假日前、安全生产月期间、以及季节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贯彻执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精神,督促企业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整治安全生产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1.认真开展了对民爆器材经营单位的安全检查。检查了华昌物资公司在购、销、存、运民爆器材各个环节的安全状况,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是否到位,是否落实到人,三防措施是否完备有效;是否制定完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从检查情况来看,华昌物资公司各项安全管理比较规范,各级管理人员责任都有落实,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都比较到位。

2.认真开展了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检查。重点检查了公众聚积场所的超市、饭店、泉镇综合市场,企业人员集中场所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消防安全通道是否畅通。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有的消防设施不健全,有的带电线路的安全不规范,有的没有及时消除易燃物品的堆积等不符合消防安全规程的现象。通过督促整改,绝大多数隐患都得到及时消除。

3.认真开展了对有明矿山企业的安全检查。全县非煤矿山企业通过整顿后安全条件有较大改善,企业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现场的安全管理都大有好转。但还是有部分矿山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有管理上不到位,有人违反操作规程等问题存在。

4.开展了对地面企业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主要针对中正公司的氨罐压力容器,磷石膏料场堡坎;庆顺铸造公司矿山;将军水泥公司的明矿山开采等。通过专项检查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督促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在生产中加强监管。

5.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的节前和“安全生产月”期间以及日常不定期检查都组织人员加强了对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检查,确保没有大的隐患出现。

(二)商贸行业执安全执法情况

1.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新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省人民政府《生猪屠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我局在加强对猪肉市场的监管工作中,坚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监管到位、经费到位。要求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严格遵守生猪屠宰管理的法规、规章和有关标准,联合相关单位定期不定期的对其进行执法检查,积极推进我县定点屠宰场(厂)换发证工作。XX年1月至XX年3月共开展专项行动8次,出动人员200人次,对县3个集贸市场60多个经营户进行了检查,打击了私屠滥宰窝点。从五个方面狠抓猪肉市场监管工作,即:一查屠宰场,确保猪肉定点屠宰、检疫合格;二查市场,督促猪肉经营者守法经营,搞好行业自律;三查证照,检查猪肉经营户的经营资格,看证照是否齐全;四查检疫检验票据、印章,杜绝一票多头,假章假票;五查商品,看是否有注水肉、变质肉出售。

2.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和省《酒类流通管理条列》,认真实施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和酒类随附单制度。为严格落实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和酒类随附单制度的顺利实施,我们按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方针,通过近两年来的培训指导和广泛宣传,经过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得到了各酒类经营户的广泛认同和接受。到目前为止,办理酒类备案登记手续12户,其生产企业2户,批发企业17户、零售经营户37家。酒类流通随附单申领使用户:生产企业2户,批发企业16户。在加强日常监管工伤工作的同时,还采取了与专项整治。今年1月至2月份按照市市酒促局的有关要求由,我局通过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净化了我县酒类市场,确保广大消费者能喝上“安全酒”、“放心酒”。

3.《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实施情况。作为成品油行业主管部门,我局高度重视成品油经营安全,在抓好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积极作好保障市场供应和专项整治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局会同安监、公安、工商、消防、中石油分公司等多家单位和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完善安全防范及保障供给应急措施。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先后出动执法人员50多人次,车辆10多辆次。对不符合《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成品油零售经营技术规范》要求的经营企业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令其限期改正,对危及城区群众安全的非法加油车进行了清理打击,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为我县成品油市场安全平稳有序地运行夯实了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我局在安全行政执法工作中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不够,主要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熟知程序不够,执法过程中的细节不熟练,程序不到位;二是执法经费保障有困难,执法人员少,执法装备投入不足;三是行政执法难度大,由于企业业主安全意识不强,法律意识薄弱,尤其是生猪屠宰、酒类管理这一块,手段薄弱,取证难,突出事件难以控制,执法人员经常遭围攻谩骂,形成没有公安介入,部门难独立完成行政执法工作程序的尴尬局面。

四、XX年工作打算

在XX年工作中我局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巩固成果,不断推进行政执法工作上台阶。为此,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有关安全行政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真正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信守信、权责统一;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安全行政执法法规的学习,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切实做好我局安全行政执法工作。

我校是隶属于县教育局的副科级事业单位,下辖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实验小学城西分部两个机构。学校内设办公室、总务处、教务处、大队部、教科室、艺教处、电教处、安保处等八个机构。共有学生3500余人,教职工181人,离退休人员37人。

学校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上实行报帐制,由教育局内设机构“结算中心”负责凭证的复核和建帐,学校配备报帐员一名,财务档案管理兼统计员一名(即原来的会计主管),均持有会计证并按规定进行了年审,报帐员取得了助理会计师职称,统计员取得了经济师职称,持证人员都参加了继续教育。财务管理实行了一把手负责制和分管领导把关制,300元以下由分管的财务副校长审批,300元以上还要由一把手审批。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和项目收费,对开支范围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开设银行帐户一个,及时按教育局规定报帐。从分管财务领导到会计人员,均能自觉执行会计法律法规,没有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现象发生,没有虚列、瞒报财务数据现象,做到了报表与帐目一致。

主要工作:

一、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二、切实组织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三、规范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工作

年初,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规定设立学法用法依法治理专门工作组,共7组。对公务员,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明确了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县人事、法制部门具体办理的领导、办事机构,要求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每次培训后,要逗硬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执法。将培训工作纳入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本年度工作实施目标管理的内容,年终将对县府部门落实执行情况逗硬考核奖惩。9月,结合省政府《关于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县将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教育管理与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工作及开展发展民营经济、解放思想大讨论并举。要求各乡镇政府、县直各部门根据自身工作实际,认真组织,抓好落实,务必抓出成效。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县交通、农业、工商、水利等部门狠抓队伍“三个观念”教育,建立健全“五项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十不准”等规定,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树立了良好的行政执法形象。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一年来,我县对安全生产监督、劳动、建设、交通、烟草专卖、农业、旅游、药监、卫生、畜牧、经贸等部门执法人员进行了培训、考试,达600余人次,切实做到了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执法。同时,结合部门领导换届等工作,组织各部门党政领导参加了依法行政法

质量自查报告(篇6)

根据包头市水务局开展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的通知,对照《内蒙古自治区20xx—20xx年度水利建设质量工作项目考核评分表》的内容要求,我局认真梳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现将我局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办理质量监督情况

达茂旗20xx-20xx年度实施水利项目8个,分别为20xx年立项、批复下达水利建设项目6项,包括20xx牧区重点县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工程投资万元;20xx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保障灌溉面积2900亩,工程投资万元;20xx年(西部)节水增效建设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工程投资万元;20xx年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解决19处3462人饮水安全问题,工程投资521万元;满都拉镇及口岸供水项目,设计供水人口万人,日供水量5500立方米,工程投资万元;艾不盖河河道治理工程。20xx年涉及2个项目,为(西部)节水增效工程、小型农田水利牧区节水灌溉项目等。根据项目规模,这8个项目由市级监督。已办理质量监督受理申请及项目划分批复项目8个,覆盖率达100%。已完工项目3个,均为小型水利工程,一次竣工验收合格率为100%。

二、我旗监督管理机构、人员情况

达茂旗水利工程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为了切实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健全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20xx年2月,达茂旗水务局依据水利部【20xx】408号文内设机构:业务与质量安全监督站。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水利水保工程安全、质量的法律、法规、工程强制性标准和有关规定等,对我旗水利水保工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目前,我局从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共3人,均为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自治区水利厅培训、考核。

为加强质量监督工作,我们加大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站自身建设。一是保证质量与安全监督站办公设施投入,设置了专门办公室,增添了办公设施,如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手持GPS等。二是重视做好工程质量检测,委托专业质量检测公司,对小型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抽样检测,以提高质量监督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使施工单位落实质量责任。

三、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

为加强我旗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旗水利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健全完善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质量监督制度、监理制度、竣工验收制度、建筑材料使用许可制度、质量保修制度、质量检测制度、质量验收评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行业监管工作力度,整体提高我旗水利工程质量水平。

四、认真做好质量监督日常工作。

一是严格项目招投标管理。对项目进行招投标备案,仔细核查监理、设计、施工等参建单位的资质等级、经营范围。对项目建管过程中存在的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开展监督。二是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通过听汇报、提问题、实地看,及时掌握建设项目施工质量情况。经常性到现场检查工程实物质量,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现场商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限期,并跟踪督办落实。三是参与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竣工验收前,联合监督站、监理等进行质量等级核验,对未经质量等级核验或者核验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参与监督项目的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和项目竣工验收,严格把好质量监督关。

五、质量基础建设

(一)强制性条文贯彻执行

认真学习《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工部分),我局积极宣贯,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工部分)纳入日常工作中。并要求施工单位坚决执行。在项目检查中,严格把关,对违反标准的必须修改。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施工违反强制条文的,要求整改。

(二)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

按照水利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水利建设市场正常秩序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公示质量责任主体和主要责任人。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质量检测等参建单位工作人员,按各自职责对相应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三)质量宣传教育和学习

积极参加了自治区水利厅各类培训,20xx年3月派出项目法人及专业技术人员8人参加全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培训、4月又派出2人参加全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培训等。 20xx年2月,我局邀请省级水利专家,组织相关单位举办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培训班。计划20xx年12月将参加自治区水利厅举办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培训班。

施工单位加强对一线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尤其对新入场农民工等非专业人员上岗、转岗前的培训工作,提高一线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准确应用工程建设标准的技能,推动全行业人员素质得到整体提升。

六、贯彻落实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水利建设市场正常秩序

结合当地实际,我旗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水利建设市场正常秩序的实施意见》,不得设置法律法规之外的市场准入门槛,不得抬高或降低招标工程对应的资质资格等级,不得自行设置或变相设置从业人员资格。不得以备案、登记、注册等形式排斥、限制外地注册企业进入本地区承揽水利建设业务,不得将在本地区注册设立独立子公司或分公司、参加本地区培训等作为外地注册企业进入本地区水利建设市场的准入条件。不得以市场准入违法违规设定收费项目或变相实施收费、有偿服务。经过梳理没有发现上述现象。

七、质量诚信建设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达茂旗水务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原则,逐步建立信用奖惩机制,在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资格)管理、信用评价、表彰评优等工作中,利用已公布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依法对守信行为给予激励,对失信行为进行惩处。主动查询、利用已公布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平台。

八、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整改情况

通过历次稽察、检查、巡查等发现的问题,项目法人组织有关参建单位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明确处理标准和时限,建立整改台账,及时整改到位。

通过一系列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我旗质量工作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决策目标体系、执行责任体系和考核监督体系等,实行“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制度保障、绩效考核”的目标管理,层层抓落实,全面提高了水利建设项目的质量建设管理,使我旗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得到长足发展,所有项目都能做到质量过硬、群众满意。本次达茂旗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我局自评为98分。

"质量自查报告"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