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感动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8.15

感动观后感600字。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写14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3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感动观后感 篇1

感动中国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会电视,我还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动中国。

看完感动中国,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浪费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浪费时间,那么概括起来,浪费是罪恶的,应该怎么办?应该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当有真的感触的时候,这些词句就不是空话和口号,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闲,会觉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义所在,而现在,在刚看完感动中国人物之后的强烈感情下,我觉得,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内的事也不会觉得闲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时候我也会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们有那么穷吗?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同情困难人群的感情基础,我没有见过那种场面,或者通过媒体看过几眼已经被岁月冲澹了,但是一旦把那个画面放到我眼前,我会被震撼,然后内心柔软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成长环境艰苦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加惦念自己当初那种穷乡僻壤,会更加懂得同情困难的孩子,不是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们没见过,没有那个触动。所以说,让所谓温室里的花朵去“体验生活”,体验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义的。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感受颇深!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感动观后感 篇2

在来凤县,一个破旧的楼房里,住着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这就是张富清老人。如果他不说没有人知道他为祖国做了多大的贡献,如果他不说他只能把自己的功绩带入黄土。张富清在解放战争期间荣利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多次充当突击队员在战斗中冲锋陷阵。这位为祖国做出突出贡献的战斗英雄,甚至一直没有向亲人夸耀。他的儿子只是知道他的父亲是战斗英雄,直到去年来凤县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才发现这位战斗英雄。

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这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付出血的代价换来的。可是多少退役军人他们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张富清老人对记者说,自己多少的战友已经牺牲了,可是自己还活着,就应该知足。他不愿荣华富贵,只求无愧于心。他思念当时战友的同时也在感恩,感恩现在生活的幸福,感恩自己简单却幸福的活着。当问他战斗中的经历时,他说一次战斗中感觉自己的脑袋被人重重的踩了一下,当缓过神来时继续战斗,可是发现自己的脑袋出了很多血,脑袋一块皮被截掉,原来是一颗子弹擦着头皮经过。张富清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没有畏惧,他说在战斗中只是想着怎么消灭敌人,决定胜败的是信念和意志。

就是因为他的信念和意志,就是因为对战友的深情,张富清一生坚强,仁爱,豁达,清廉。当老人88岁高龄时,因为疾病,整个左腿被截肢,本想可能老人以后就要在轮椅中度过,可是他却凭借老战士的精神,自己用一只腿学会了走路。试想已经88岁高龄,可是没有放弃自己,他一次次跌到,也磕过,他磕破的血把自己家的墙都染上鲜红的血迹,即使那样他还是努力学会了走路。一步步,这为老人没有抱怨,没有灰心,也没有泪水。这就是战争年代的勇士给我们留下的榜样。张富清老人对记者讲述这些事迹时,他都是笑呵呵的说,看到他笑的只剩下一颗牙露在外面,他的牙要没了,他的皱纹也深了,可是他还是微笑的面对生活,微笑的看待过去的那些峥嵘岁月。

战争的那些岁月离我们很遥远,可是多少人在战斗中牺牲,活下来的是有着坚毅毅力和英勇无畏的人。我们无法回报那些已经牺牲的战士,那些无名的英雄。可是更应该敬重像张富清这样为祖国作出贡献的人。人的精神能够决定自己的一生,生活的成败也需要我们用积极的精神去对待。这位9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用这样刚毅的精神,使自己的人生活的坚韧。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在今天这样幸福时代中感谢他们。

感动观后感 篇3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特点的方法。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的工资拿出绝大部分来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吗,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了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她们。

在观看张桂梅同志事迹的视频时,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湿润的:当她寒暑假天天走了那么远山路只为了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告知家长孩子成绩很好,只要考上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高中,就能免学费就读时;当她夜晚在手脚关节处涂完治疗风湿的药酒,躺在办公室冰冷、坚硬的条椅上时;当她面对镜头,说出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两年,把这些孩子送入大学”时,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同为教师,自问难以到达张桂梅同志这样的大爱无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献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学习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和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投入了这场脱贫攻坚之役。早在我在大学时代,我也有幸参加过一次为贫困山村的贫困群众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对贫困有了初步的直观感受,心中萌发出了自己该为此做点什么的真情实感;而在我毕业之后,来到了农村教书,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身体力行的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将“所想”变为了“所做”,不仅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还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了扶贫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却显得相形见绌了。所以,我们都应以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指引,再接再厉,努力奋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因为我们都知道,消除贫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

感动观后感 篇4

今年《感动中国》中最使我感动的是何玥姐姐。

当小何玥离开我们时,我潸然泪下,不为她的离去而痛心,而是为她的爱而感动。她未曾离去,她的爱融入了天地。她一直都在这里,带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勇敢前行。“何处春江无月明”是的,处处春江都有月明,你就是那明月,将爱融入清亮的月光,谱成一首动听的生命乐章,爱的乐章!在你身上,我们看到了那高悬头顶的大爱,从古至今,熠熠生辉,永放光芒。

还有一个大孝子——陈斌强老师,他从小没了父亲,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姐姐。母亲把三个孩子养大,陈斌强长大后,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生活能力。

妈妈,从我们出生,开始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妈妈的关怀无微不至,妈妈的大爱,我们无以为报,能做的只有在生活中多关心她,呵护她,让她也能感受到我们爱。陈斌强说:“我们孩子可以等,但是父母等不了了。”没错,我们要想回报母爱,必须行动起来。

从古至今,孝子数不胜数,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温暖的亲情不断传递。

我们要向何玥和陈斌强学习,我们要珍惜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处的`人!

感动观后感 篇5

感动是什么?感动是一份对人的温暖;感动是什么?感动是一份对人的热心;感动到底是什么?归根到底就是一种热心帮助的精神。

今天,学校给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我感慨万千。因为他们都是一些老人、拾荒者、退伍老兵、村书记(癌症晚期)、农民、老师和医生。

让我最钦佩的是吴奶奶。她已九十八岁高龄,却还坚持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成为老一族上班族的医生。每天,她依然像现在的白领一样,拎着公文包乘车去上班。在妇科诊所,她总会认真地聆听每一位病者的诉说,药方从不过百。她最开心的事就是看见她听诊的病人康复了。我很想看看这位医生慈祥的面孔,可一个不幸的消息传入我的耳朵,吴奶奶于二月十日在睡梦中逝世。她前一天下班临走时对她的学生说:“走吧,我累了,我们回家吧!”大家的.眼眶顿时含了泪水,因为太感人了!

吴奶奶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不仅感动中国,还感动了全世界!其实感动中国表面是做一件平凡的事情,可心中的信念却一直到永远,感动中国真让我刻骨铭心啊!

感动观后感 篇6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落下了帷幕,十件感动了无数人的故事敲击着我们每个人心灵的最深处。

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教师张玉滚,因为一句承诺他扎根于深山之中十七年,他用了一根扁担挑起了深山中孩子们的上学梦。他扎根偏僻山村十七载,像一盏灯,照亮山区孩子求学上进的道路,用坚守和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不仅仅是他们,还有无数的中国人,他们勇于奉献,乐于承担,铸就了大国的`荣耀与辉煌。

尽管获选的感动中国人物和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和职业背景,也用着不同的方式感动着别人,但从他们身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他们所表现出来令人感动、为人景仰的高尚精神,奠基和建构着和谐社会及其所特有的和谐文化。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会越来越好。

感动的事迹永不随风被遗忘,感动的人们,不管怎样,在我们心中永远被铭记于心中!

感动观后感 篇7

我收看了《感动中国2012颁奖晚会》,我被肝胆专家吴孟超的事迹深深感动。

吴孟超是一位伟大的医生,当一个女孩甜甜生命垂危时,众多医生都不敢为她医治,所有人都知道,手术不成功,甜甜很可能在手术台上就离开人间。而他却不管如何都要试试,早晨八点半开始手术,进行了9个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了,手术非常成功,女孩甜甜已经好了起来。

吴孟超医生现在已经九十高龄了,他还常常为别人着想,为病人们摆鞋怕病人晚上下地时找不到鞋……把病人当做是自己的亲人一般对待,而且他要求的手术费是十分便宜的。他不会歧视病人,当病人感谢他时,他会亲吻病人,不怕病毒感染的危险,让一个个病者如同住在家中一样,对于每一条生命,他都认真对待,绝对不会马马虎虎,给他们做好最好的准备,让病人们能够安心地在医院中治疗,每一个患者对他都是怀着爱戴和敬仰。年老的他没有放弃从事医学业,而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年老的他为了一个病人,甘愿自己动手术。面对困难总是不屈不挠,认真研究,仔细的分析。吴孟超医生为中国肝胆外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医者仁心,用这个词形容他是最好不过的。

吴孟超医生不仅医术令我感动,他的医德更令我敬佩。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我要从现在起好好学习,学好文化,学会做人。长大后成为吴孟超一样的好医生。

感动观后感 篇8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中国”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中国”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感动观后感 篇9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启功》

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典礼电视直播,央视一套播出的,我怀着感动看完了,曾经在看之前就告诫自己不能哭,不能哭,可是看着看着眼泪却止不出的往下流。就是情不自禁。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明知自己得了绝症的妈妈,在得知病情之后,仍然放弃治疗,刺绣出中国故宫的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

用了正正三年五个月的.时间!

这就是母爱,这就是爱的力量!忍着病痛,心中波涛汹涌,缝了1250000余针!这种爱,还用什么语言表达呢?

震撼!真的不知道这母爱力量究竟有多么伟大!不仅是人,还有其他动物,同样,爱,需要我们尊重!

“我会用行动证明我对母亲的爱!”这是那位母亲的儿子的话。

这也是我们的心声!

母爱无敌!

感动观后感 篇10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落下帷幕。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事,令人震撼。“人”之美在他们身上充分展现。在这十位人物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两位――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适当培养了我,我把财产还给国家,是我最后的贡献。”这是卢老在他病前说的话。他是一位87岁的老科学家,本来可以安享晚年,但却放弃。自己省吃俭用,将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将毕生的储蓄都奉献给了国家,同时也将自己的躯体献了出去。就像他说的那样“一位科学家必须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他更是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

林多暗香,轻吹送余芳。“君从海岛来,送来兰花草。小草有芬芳,正如君之好。每次念君时,也送世人草。而今君虽去,芬芳到海角。”“兰小草”王钰,一位海岛医生,他匿名捐款十五年。他这样做,只因孩子小时被老人帮助过,他知恩厚报;只因一句捐款诺言,他至死遵循,世代兑现;只因报效国家,他默默无闻;更只因“祝天下善良的人们平安幸福。”

他们两个人,一位是中国科学院老院士――卢永根,以为是默默奉献的海岛医生――王钰。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品质让我触感万分,也让我不禁想到的自己的生活――整天成天除了写作业以外就是沉迷于手机游戏之中,丝毫没有斗志,一天的时光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

可是当我看完此节目后,看着那些和自己一样的平凡人却活出了不平凡的光彩,就让我自己内心中的羞愧不觉得流露出。我深深的反问自己:这样毫无滋味的生活,我还要继续吗?难道我的人生就是这样的碌碌无为吗?不!当然不是,一定不能!

我要重拾斗志!即使不能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伟人,像他们那样得到世人的赞美,那我也要努力。没准争争就能赢,拼拼就能成呢!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去诠释自己的人生意义,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让我燃起斗志,披荆斩棘吧!

感动观后感 篇11

昨晚,我观看了央视的《感动中国》节目,深受触动。每一个获奖者的故事都充满了深深的情感与人性光辉。他们中有的是科研领域的佼佼者,有的是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者,还有的`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付出巨大努力的英雄。

其中,我特别被一位乡村教师的故事所打动。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她坚守教育岗位,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孩子们点亮了希望的灯塔。她的故事让我深刻理解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爱与希望。

观看这个节目,我深刻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只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他们是我们的榜样,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动观后感 篇12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

最让我感动的是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与感恩,懂得坚强与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与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与发扬着,相信与期待更多的爱与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感动观后感 篇13

当时,正值暑假,我雄心勃勃的把它当作一部作品,把它抄在了信纸上,准备拿给同学欣赏,可我再读一遍时,我发现我错了。春天,豌豆荚是绿色的,轻轻剥开它,荚壁上露出了像海绵一样的毛茸茸的东西,用力一压,就会感到湿漉漉的,仔细一看,里面还躺着几粒小豌豆呢?

朱光亚,他如果做出了什么东西,他都是先讲别人,或者说这事情是大家一起做的。他什么事情都是先讲别人。朱光亚做什么事都十分细心,有一次朱光亚先生在办公室,让他的秘书回家里,帮他取一件东西。“你去我家里的柜子上的第几格的第几小格,给我拿回来。”他曾说过:“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一切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朱光亚星还在天空中转来转去,还有他发明的两弹,也对攻击有了更大的发展。

刘伟,在他小的时候双手被高压电击中,失去了双臂,但在他哭了三个月后,又鼓起了勇气,参加了许多的游泳比赛,还得了第一名。可在这个时候,有一次厄运降临了,从此,刘伟不能参加剧烈的比赛。刘伟还是没有放弃,用他的脚开始了他的钢琴天涯,他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但一个个都被解决了,因此,他成为了一位用脚弹琴的音乐家。

看着这一个个感人的事情,我不禁这样想:现在感人的事情真多,会干感人的人也多了。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感动观后感 篇14

每当看《感动中国》这一档节目时,都会被每一位获奖者的介绍短片所感动。其中最令我为之震撼的人——刘伟。

刘伟在小时候玩耍时,双臂被十万伏特电流击中,失去了臂膀,刘伟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开始向游泳方面发展,因为没有双臂,他的平衡能力很差,可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拼命练习,拿到了许多获奖证书,但是正当他准备向残奥会进军时,他在体检时被查出不能剧烈运动,否则身上会流血。

可是,他身残志坚,开始练习弹钢琴,每天都练七个小时,常常忘记吃饭。终于,他现在已经练到钢琴七级,并获得了去维也纳“金色大厅”弹奏《梁祝》的机会。演出时,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多了不起的一位无臂钢琴师啊!

事后,他写了一本自传,名叫《活着已值得庆祝》,面对命运的不公,他竟然还能写出这本书来,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到最后,《感动中国》送给他的四个大字是:“隐形翅膀”!

"《感动中国》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