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

发布时间: 2024.07.07

最新扶贫干部扶贫日记集合14篇。

文档处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网上范文的体裁和写作风格都越来越丰富。有人跟你推荐过优秀的范文吗?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与“扶贫干部扶贫日记”有关的资料供您了解参考,如果这篇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启示请收藏起来!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篇1】

当我端坐窗前,当我静立村委会门前的云海边,我在想些什么?我承认有时候我陷入的思考太多了,多到像是经常走神。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先要与我的记忆中去过的地方对比一下,这已经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对比了,是为了找到相似之处不再让它,克服保守的自己对于新事物的恐惧。

可惜的是,那些记忆已经陌生,甚至当时的一些做法在此情此景下是发挥不了作用的,重新建立想法和观念是我适应这里后最先开始思考的。

烈日与雷电交错出现在这片大山里,阴晴反复。当我们顶着烈日,迈着不习惯下坡而步履蹒跚的脚步,来到群众耕作的烟地里,他们栽下秧苗时那近乎祈求的姿势,在大山这厚重的背景下异常渺小,谁能想到幅员辽阔的西南山区的某个山坡上,有那么一群人虔诚地面对着土地耕种,而这是他们的全部希望所在。是的,如果有人能关注他们那么他们的生活可能从此转上了另外的轨道。

雷雨还是来了,雨水携裹着山上的泥土在植被的层层过滤下,流向山脚,给人们带来了饮用的山泉,给庄稼带来了成长的动力。但这山泉流到群众家里是泛黄的,工作队的净水器堵了,我们不敢妄议水的质量。群众一句“习惯了”更凸显出工作队的不习惯。饮用水的净化,净在人们嘴里,甜在大家心里,这样的工作我们应该去做。

三岔河边,水流淙淙,河两边树枝摆动,与河滩上不知名的小花一同描绘出生动的田园景色,而这种生动的宁静却是因为去年的山洪淹没了宝贵的三百亩田地。无法想象去年的三岔河水像疯了一样去吞噬那片长势喜人秧苗,水田复耕不只是去掉浮沙,扶贫也不只是扶起这群相比而言贫困的群众,我们要去掉的是蒙在群众心上的灰尘,扶起的是群众的志气和希望,没有什么比得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可贵。

来了就不想离开,离开了就不想回来。这无奈的话语,似乎是我们每个工作队员的内心写照。路的颠簸太久会消逝我们对这个地方的爱,这是刚驻村时最真实的想法。好在现在通组道路硬化施工已经如火如荼,用自己的行动去巩固我们对新华村的感情,这是最令人欣慰的,也是扶贫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新华每改变一分,我们会高兴十分。与细微处下功夫,即便自己能做的事情很小,我相信当自己的努力可以让这群三岔河畔勤劳的人民露出笑容,那笑容会刻在自己心上,陪伴自己一生。希望多年以后我关于新华村的记忆充满欣慰、满足和感动。毕竟我现在所努力的正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诺言。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篇2】

某年某月某日

今天,我作为一名扶贫干部,走进了贫困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安乐村。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使命感。

早上,我乘坐着公交车来到了村口,眼前的景象让我心生感触。村庄周围群山环抱,青翠的树木与宁静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村庄内的房屋破旧不堪,路边的田地里呈现出干裂的土壤。我知道,这里的人民正在艰难地生活着,他们正渴望着我们的援助和关爱。

我来到了村委会,和村干部进行了交流。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了解到安乐村是一个贫困面较大的村庄,主要以种植水稻和养殖为生。由于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等原因,村民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大部分都面临着缺乏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我决心要带领村民们走出困境。

下午,我与村干部一起走访了一户户的贫困家庭。在走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贫困家庭的困境和希望。有一户家庭,由于家庭条件差,孩子们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我表示愿意为他们提供教育援助,并为他们寻找合适的资助渠道。还有一户家庭,因为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面临着养殖场无法发展的问题,我决定组织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益。

晚上,我召集了村干部和村民们进行了座谈。我向他们传达了政府的关怀和扶贫政策,鼓励大家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我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策划了一些扶贫计划。我决心要带领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今天的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扶贫工作是一项充满责任和挑战的工作。作为扶贫干部,我们要不辞辛劳地奔走在一线,深入贫困地区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还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怀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希望。

扶贫干部的职责是伟大而崇高的,我决心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扶贫的初心和使命,为每一个贫困家庭带去温暖和希望。虽然工作困难重重,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让贫困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扶贫干部日记就写到这里。明天,我将继续踏上扶贫的征程,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我们能共同努力,让贫困不再存在,让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篇3】

正式进村入户第七天,我们来到了鲁掌村大沙坝村民小组。这里从半山坡到沿江分散居住着71户人家。眼下正值农忙时节,远远的就可以看到田地里农户忙碌的身影。为不影响农户正常生产劳动,我们下到田地间,爬到半山腰,与农户面对面交谈。由于当地居民多为傈僳族,不懂汉语,交流过程中还需要村民组长帮忙翻译。通过实地走访与交谈,我们了解到,该村民小组是鲁掌村31个村民小组中贫困面比较广、贫困程度比较深的一个村民小组。种养殖业是大多数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但由于该地区气候炎热,水源不足,土地坡度大,长期以来多以种植玉米为主,收入较低。

一天走访结束的时候,天色已晚。一周来,我们随着日升上山,随着日落返程,走访了近400户农户,收获比较大。现在所走过的每一个村组的地形地貌,主要产业,人口分布,贫困程度,尤其是建档立卡户的基本情况都能了然于心。真正走出了精准到户,为下一步精准扶贫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今年,按照鲁掌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全镇6个工作队自3月1日起奔赴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始驻村帮扶工作。第一项任务就是开展入户调查和政策宣传。我的驻村扶贫点是鲁掌村,全村共有1016户3039人。全村31个村民小组从半山至沿江一线点状分布,各村组之间距离远,交通不便,且多为分散居住。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我和队员每天住在村子里,白天深入农户,晚上整理资料,交流心得。我们意识到,扶贫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想取得实效,首先是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农户首先实现“心理脱贫”,才能在国家省州县的扶持下,通过自力更生,尽快脱贫。所以,在走访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结合当地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户们讲解国家扶持政策,增强他们脱贫的信心,调动生产积极性。农户也很高兴我们的到来,争相拉着我们提出问题,我们耐心的一一解答。看着他们满意的神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眼神,我们也由衷高兴。

回到村委会,看着收集上的一摞摞厚厚的资料,想到在不久的将来,各项产业将因地制宜有序分布在鲁掌村各个村民小组,农户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身上的疲倦顿时烟消云散。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篇4】

张江年自今年4月中旬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以来,每走访一户贫困户,都认真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并拿出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把贫困户的情况一一记下。在核实清理四有人员工作中,他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予耐心的解释和沟通,得到了四有人员的支持和拥护,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桃古坪村位于松桃盘石镇东北角,地处松吉公路边共309户1563人,贫困户42户176人。低保贫困户32户176人;五保户4户4人;重保户为18户48人。

在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等工作后,针对桃古坪村贫困人口基数大、缺技术、缺技术人员多的具体情况后,张江年积极对接县畜牧中心、盘石政府、梵净牧业、绿丰公司等部门和企业,经过不断努力,为桃古坪村20xx年脱贫工作开良方,一是贫困户加入绿丰公司种植高产牧草,绿丰公司订单回收,确保每亩高产牧草产值达2000元以上。二是争取县畜牧中心资金扶持,贫困户加入20+1山羊养殖扶持模式。三是加入梵净牧业养牛分红,每户贫困户贷款15万元入股梵净牧业养殖肉牛,梵净牧业负责担保和银行本金偿还,政府实行贴息扶持,确保每贫困户年终分红1.5万元。四是发挥精扶贷和三社一中心融资平台帮扶作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四剂良方正在有序实施之中。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篇5】

20xx年8月11日晴天

今天,我被任命为平顺县杏城镇岭后村“第一书记”,要求8月15日前进村到岗,任期一般为2年,中间一般不再轮换,不实现脱贫目标,帮包单位不脱钩……

这是王国彦的第一篇扶贫日记。王国彦是省林业厅派驻到平顺县的6名“第一书记”中的一位,从20xx年8月11日被任命第一天开始,到2017年2月6日,他整整写了546篇日记、三个日记本、近25万字,记录了他任职后对扶贫工作的认识、思考和付诸的行动,以及取得的`成绩。

2月7日,记者从太原驱车4个多小时后,随同王国彦走进了大山深处的岭后村。干净整洁的街巷、现代化的垃圾清运车、农家书屋,随处可见的大型盆栽箱和体育器材,一排排整齐的移民新居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现代新农村图景。一旁的岭后村村委会主任马进考说:“村里的绿化、道路硬化和配套设施都是王书记来了后给村里协调建设的。”

在王国彦不足十平方米的办公室兼宿舍、厨房里,记者翻看着他的一篇篇扶贫日记,内容涵盖入户走访调查、了解民情民意、发展林下经济、记录贫困户具体情况以及妻子女儿对他的鼓励等等。“每天写日记,主要是为了记录自己一天都干了些什么,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思考和总结自己的扶贫工作。”王国彦对记者说。

正翻看日记,村民宋召兰拄着拐杖在门口喊:“王书记,听说你回来了,到我家吃饭吧!”宋召兰告诉记者,“我因腿病行走不便,王书记回省城给我带来一条拐杖,说怕我跌倒,我们现在和王书记就像一家人。”

王国彦婉言谢绝了宋召兰的好意,又赶紧去贫困户徐天余家中看望。67岁的徐天余,因为老伴身体不好又没技术、没资金,长期在贫困线上挣扎。20xx年,王国彦结合省林业厅驻村帮扶“十个一”活动,动员老徐种了2亩党参。去年,老徐的2亩党参收入了6000多元。见王国彦来了,老徐一把拉住他的手说:“今年我可是过个好年了,种党参比种玉米强啊,现在政策好,只要勤快,吃穿不愁!”

从老徐家中出来,正碰上村民马英。“王书记,我爱人就等着开春后,随咱们造林合作社干活去!”王国彦笑着告诉她:“放心吧,这个合作社是咱们村脱贫攻坚的主力军,你爱人肯定能给你挣回钱来!”

岭后村村党支部书记马进军说:“我们村是移民新村,底子薄、发展落后,有了省林业厅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底气更足了!”

在王国彦20xx年9月21日的日记中写道,“任何民生 小事 在 第一书记 眼里就是天大的事,一刻不停地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找到 梗塞 的原因,才能挖掉穷根,找到致富的路子,斩断穷根奔小康。”在546天的任职中,王国彦也是这样做的。现在的岭后村,村容村貌大改观,集体经济零突破,2017年将实现整村脱贫。在王国彦住村的455天里,已经和村民处成了亲人。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篇6】

20xx年11月10日 星期四

村委会文书带领我来到教场村四社村民马寿云家,由于教场村今年在进行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建设,沿路都在硬化,路不好走,沿着泥泞的小路,拐了三道弯转过,才来到一个逼仄的小院,几间土木结构的正房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西侧土夯的墙体开裂倾斜,冷风直灌屋内。来到马寿云家,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他的老伴儿丁素毛,丁素毛声称自己股骨头坏死,因为家庭条件困难,所以一直都只是保守治疗。马寿云患有脑梗赛,最近病情有所加重正在卧床休养。长子马忠林常年在拉萨给亲戚家看铺子,次子马忠海已经39岁至今未婚,常年在西宁某托运部打工。三个孙子均在上学经济负担比较重,马强就读于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瑞上高中,马琴上小学。全家的生活来源,仅靠两个儿子的务工收入维持着,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我们村干部和村委会也在想方设法地解决他们一家的贫困状况,针对他们一家的特殊状况想一套解决他们生活贫困的实际的方法。

孙海龙文书告诉我,教场村有429户1403人,其中贫困户60户。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我们村修建了道路硬化及排水渠,使广大的教场村民受益。并且在今年危旧房改造项目的帮助下,我们村80%左右的家庭修建了新房,使村容村貌有大的改观。使目前村中滥堆乱放的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治理,在今后的精准扶贫的脱贫的中我们村干部也要拓宽思路,多想办法,解决村民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篇7】

驻村一个多月来,虽然有点劳累,但心情还是比较好,思绪更显活跃,回到宿舍,心中想的还是白天那一件件的小事;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还是那一张张淳朴的脸。既然睡不着,就把今天的活动和心得记录下来!

现在农村条件改善了,很多人都富裕起来了,但还是有部分家庭很贫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居住条件恶劣,家中鲜有像样的电器,而家庭成员上有老下有小,缺乏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和实力,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

今天,也许是经过雨水的滋润与洗涤,村民言语里少了点顾忌;也许是对我们冒雨前来做工作的作风表示认可,无论是在村民家中或是屋檐下,我们讲政策、送信息,村民们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和热情;我们访民情、收集民意,村民们也很主动。虽然今天入户数量不多,但感受颇深。他们谈到了家园建设、谈到了救灾救济、谈到了发展种养,谈到了惠农政策的宣传

这些都是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那淳朴的表情、质朴的语言、简朴的方式,都是以往我们听汇报、看介绍、读材料所无法得知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现实问题。下一步,我要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村委班子自身素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其次要从道路和水利项目建设上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政策的支持,争取早日硬化村道、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第三是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为村民创造一个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第四是要发动群众共同努力,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通过规模种植砂糖橘、软枝油茶、高脂松和养猪养鸡,使农民群众早日致富起来。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篇8】

扶贫干部驻村日记一:驻村一个多月来,虽然有点劳累,但心情还是比较好,思绪更显活跃,回到宿舍,心中想的还是白天那一件件的小事;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还是那一张张淳朴的脸。既然睡不着,就把今天的活动和心得记录下来!

现在农村条件改善了,很多人都富裕起来了,但还是有部分家庭很贫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居住条件恶劣,家中鲜有像样的电器,而家庭成员上有老下有小,缺乏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和实力,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

今天,也许是经过雨水的滋润与洗涤,村民言语里少了点顾忌;也许是对我们冒雨前来做工作的作风表示认可,无论是在村民家中或是屋檐下,我们讲政策、送信息,村民们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和热情;我们访民情、收集民意,村民们也很主动。虽然今天入户数量不多,但感受颇深。他们谈到了家园建设、谈到了救灾救济、谈到了发展种养,谈到了惠农政策的宣传

这些都是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那淳朴的表情、质朴的语言、简朴的方式,都是以往我们听汇报、看介绍、读材料所无法得知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现实问题。下一步,我要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村委班子自身素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其次要从道路和水利项目建设上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政策的支持,争取早日硬化村道、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第三是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为村民创造一个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第四是要发动群众共同努力,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通过规模种植砂糖橘、软枝油茶、高脂松和养猪养鸡,使农民群众早日致富起来。

扶贫干部驻村日记二:张江年自今年4月中旬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以来,每走访一户贫困户,都认真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并拿出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把贫困户的情况一一记下。在核实清理四有人员工作中,他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予耐心的解释和沟通,得到了四有人员的支持和拥护,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桃古坪村位于松桃盘石镇东北角,地处松吉公路边共309户1563人,贫困户42户176人。低保贫困户32户176人;五保户4户4人;重保户为18户48人。

在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等工作后,针对桃古坪村贫困人口基数大、缺技术、缺技术人员多的具体情况后,张江年积极对接县畜牧中心、盘石政府、梵净牧业、绿丰公司等部门和企业,经过不断努力,为桃古坪村xx年脱贫工作开良方,一是贫困户加入绿丰公司种植高产牧草,绿丰公司订单回收,确保每亩高产牧草产值达2000元以上。二是争取县畜牧中心资金扶持,贫困户加入20+1山羊养殖扶持模式。三是加入梵净牧业养牛分红,每户贫困户贷款15万元入股梵净牧业养殖肉牛,梵净牧业负责担保和银行本金偿还,政府实行贴息扶持,确保每贫困户年终分红1.5万元。四是发挥精扶贷和三社一中心融资平台帮扶作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四剂良方正在有序实施之中。

扶贫干部驻村日记三:今天我们到三组,那个地方没有信号,手机进入盲区。中午13:30的,我们在山上一家农户吃饭,漂移信号捕捉到一个电话,但只听得一句,便又没了信号。我跑到山顶,把电话回过去,却怎么也打不通,原来他们也没信号了。只得匆匆吃完饭往山下赶,这些天以来我们天天在村上,很少知道单位的近况,在这个小空档,思绪突然铺开,我开始想念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宝贝女儿,我的小县城。

雨一直在下,似乎没有停的意思,我们在村址一边整理资料,一边等候检查。4点钟,检查组一行4人来到村上,在村址一楼大会议室召开简单的座谈会,会上听取了兴坪村概况,分析了兴坪村贫困原因、搬迁情况和产业的后续发展问题。

村支书汇报说:兴坪村从xx年考核全镇倒数第一名,到顺数第二名,到xx年全镇的第一名,两委班子是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的,我们有信心把兴坪村建设的更好。

这样铿锵有力的表态,为兴坪村争取到了机会,会上当场决定把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放在兴坪村,要求村上必须把资金使用好。同时希望村民转变思想,把要我搬转变到我要搬,通过大户带小户,转变观念促进产业增收。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篇9】

今天我们到三组,那个地方没有信号,手机进入盲区。中午13:30的,我们在山上一家农户吃饭,漂移信号捕捉到一个电话,但只听得一句,便又没了信号。我跑到山顶,把电话回过去,却怎么也打不通,原来他们也没信号了。只得匆匆吃完饭往山下赶,这些天以来我们天天在村上,很少知道单位的近况,在这个小空档,思绪突然铺开,我开始想念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宝贝女儿,我的小县城。

雨一直在下,似乎没有停的意思,我们在村址一边整理资料,一边等候检查。4点钟,检查组一行4人来到村上,在村址一楼大会议室召开简单的座谈会,会上听取了兴坪村概况,分析了兴坪村贫困原因、搬迁情况和产业的后续发展问题。

村支书汇报说:兴坪村从20xx年考核全镇倒数第一名,到顺数第二名,到20xx年全镇的第一名,两委班子是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的,我们有信心把兴坪村建设的更好。

这样铿锵有力的表态,为兴坪村争取到了机会,会上当场决定把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放在兴坪村,要求村上必须把资金使用好。同时希望村民转变思想,把要我搬转变到我要搬,通过大户带小户,转变观念促进产业增收。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篇10】

今天是我作为一名扶贫干部的第一天,我颇为激动和紧张。从今天起,我将走进贫困山区,走进他们的生活,与他们一起奋斗,为他们带来希望和改变。我时刻牵挂着乡亲们的生活情况,下定决心要尽我所能,做好扶贫工作,帮助他们走上富裕的道路。

早上,我先去了村委会开会,了解了贫困家庭的情况和基本信息。通过这次会议,我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和计划,并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会后,我赶紧准备一些物资,包括食品和日用品,准备前往我负责的村庄。

我驱车来到了贫困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的落后和贫困。这里没有通电,民房简陋破旧,路况险峻,交通十分不便利。这并不能阻挡我对扶贫工作的热情和信心。我坚信只要用心去做,一定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

我首先来到了一户贫困家庭,这是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妻。他们的儿女都外出务工,留下他们两个老人在家照料农田。老人们告诉我,由于健康原因,他们已经无法再务农了,只能依靠微薄的退休金和儿女的孝敬来维持生活。

我观察到老人家里的情况十分困难,家里摆放着简陋的家具,床上只有一个破旧的褥子,整个房间里也没有一丁点的温暖气息。我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楚,立刻决定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我先为老人申请了农村低保金,这对他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帮助。接着,我与村委会商量决定,为老人修建一间简单却温暖的新房,提供他们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我知道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我相信只要坚持努力,一定会实现这个目标。

下午,我来到了另一户贫困家庭。这是一位年轻的单亲妈妈,她的丈夫在几年前就因病去世了。她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十分辛苦。我了解到,她想要开一间小卖部来增加收入,但是由于资金不足,一直没有实现。

我想了一下,觉得可以帮她申请一笔小额创业贷款。我立即找到了镇上的扶贫办公室,帮她填写了相关的申请材料。虽然我知道这并不能解决她所有的问题,但是我相信这会给她带来一些鼓励和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她的经济状况。

在与乡亲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心中对扶贫工作有很多期待和希望,但又充满了疑虑和不确定。我知道我必须做出一些实际行动来赢得他们的信任。

晚上,我组织了一场小型的文艺演出,邀请了村民们一起欢度这个难得的节日。我为他们准备了歌曲和舞蹈,带给他们欢笑和快乐。通过这次活动,我希望能够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增进彼此的了解。

今天,我在这个贫困山区的第一天,我感受到了责任和使命的重压,但我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将以久久为功的精神,努力为乡亲们带去更多的福祉和改变。尽管路途十分艰辛,但我相信一定能够助力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篇11】

7月,县文联首次被安排了扶贫点。

扶贫点在角奎镇位卓村,说近也近。

文联无车,好在文联主席陈衍强平时交际还广,朋友还多,听说要用车,一朋友爽快答应出车出人。

汽车在半边山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由于是第一次去扶贫点,为了表示文联扶贫的诚心、信心和决心,全单位的2人全部前往。

位卓村有农户600多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无水田,主要的经济林果为核桃,村社公路是土路且有部分社未通公路,贫困面大。

之前,陈主席就和村支书李国刚通过电话,仔细询问了解全村村情,了解谁家最困难,好确定帮扶对象,解决实际问题。调查摸底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蔡万元就是这次位卓认识的,是文联帮扶的农户之一。

汽车在山路上颠簸1个多小时后,到达了位卓村,听说要去蔡万元家,路边一村民调侃地说,你们赶紧看看去,他家的猪前些天都上吊自杀了,过年猪都吃不成了哦。我们纳闷,听说过人上吊,猪上吊还闻说未闻。细一追问才知,蔡万元家太穷,盖不起猪圈,家里养了一头猪,白天放养,夜晚蔡家怕猪走失,就用一根绳子套住猪头,绳子的另一端拴在房子旁边的树桩上,这些年头都这样过来了,没想到这次,猪半夜乱跑跌入坑内,吊死了。

蔡万元属特困户,困难是肯定的,但贫穷的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蔡万元,双目失明,属残疾人,家里4口人,有一儿一女,女儿已出嫁,儿子在县城城关中学读书。听到有人来,蔡万元的媳妇出了门,蔡万元则摸索着站在门口。

到过很多农户的家,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堂屋,堂屋设有神龛,用来祭祀,平时大都收拾得干净,不堆放杂物。蔡家堂屋里堆满了10多袋用蛇皮口袋装着的沙子和柴禾,没设神龛,空隙的地方就是堂屋到二间的过道。二间里有两张床,一张床上乱七八糟的堆满衣服,看样子是很久没人睡过了,另一张床上铺有一床棉絮,虽然旧,还是能看出是前些年时兴的大红花铺盖。靠窗子的地方有一个火炉,火炉边放着三截木桩,是用来坐人的,没有凳子,屋里可以称作凳子的是一张稍微高点的木凳,和学校里学生坐的凳子差不多,只是凳子的凳面略宽一些,这是蔡家用来摆放饭菜的饭桌。文联的2人坐下后,蔡万元的媳妇陪着在火炉边坐下来,在没有可坐的木桩了,蔡万元只好站着,低着头,双手不停的来回使劲地搓。

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蔡家贫困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劳动力。蔡万元双目失明,无法下地干农活,家里里里外外全靠媳妇一人,一年的收成入不敷出,全家靠低保勉强维持生活,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讲,外出打工是不可能的了,看来要摆脱困境,只有从发展种养殖业入手。

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是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的方法之一。怎样让蔡家包谷增收,猪长膘、核桃增产呢,闲聊的时间在拉长,我已越来越坐不住了。

我坐不住不是因为蔡家狭窄阴暗的房间,不是因为低矮的坐凳,而是我的愧疚感,此时此刻这种感觉已经让我无地自容。

我是一个连最基本的农业知识都不懂的人,什么时候栽洋芋什么时候种包谷,哪个时节种瓜哪个时节种豆我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该怎样帮助这家人?

踏进蔡家的那一刻起,就真心希望自己能为这家人做点什么,就竭力的想为这家人做点实事,然而,现在却什么都做不了,做不成。在蔡家人的面前,在贫困的面前,从未感到自己是如此的弱小和无能。我低下头,心头是一阵阵揪心的难受。

内心的不平静使得我再也无法和蔡万元聊下去,我赶紧走出蔡家的门。蔡家住在一个山洼的地方,门前有一片空地,由于地势高低不平,便将屋右方的空地平整成两小块,一块高,一块低,紧挨着高一块地旁边有几棵树,想必,蔡家的猪是拴在这儿后掉进低洼的。我又去看了看蔡家的厕所,厕所容得下一人蹲下,但如果用成牲圏,关一头猪是不成问题。蔡万元啊蔡万元,把厕所改成猪圈是多现实的问题,温饱都解决不了,猪肉也吃不上,还要脸干嘛呀,人的拉撒问题,挖个坑就行。想到这,我急忙找蔡家人去了。

从蔡家出来,陈主席忧心忡忡的说,单位人太少,一人拿500元都才1000元,解决不了蔡家的实际困难,要是大单位就好了,六七十人的大单位,一人出资100元都有六七千,够盖猪圈了,回去再厚着脸皮找找相关单位要资金要项目吧。

想到临来之前,主席就跑了相关部门,想要点物资要点资金要点项目,最后都空手而回,想到蔡万元接过我们递过的钱时嘴角的笑容,我也高兴不起来。

蔡万元啊蔡万元,你要是“名副其实”该多好,你的贫困成了我们的难题,怎样帮你摆脱困境,怎样让你解决温饱,我想啊想·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篇12】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州委组织部派驻剑川县老君山镇新生村的扶贫工作队员于3月10日上午前往驻地报到。作为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单位之一,州委组织部严格落实上级有关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和调整要求,在保证“大稳定、小调整”基础之上,带头选派优秀干部充实驻村扶贫工作力量,保障扶贫工作队员全脱产驻村帮扶。

老队员通过交资料、教工作方法、谈工作经验等方式竭力帮助新队员熟悉村情、掌握贫困状况,确保帮扶工作不脱结、不断档。工作队第一时间转接新队员组织关系,成立驻村扶贫工作队党支部;积极向挂包单位汇报落实队员工作经费。

队员工作交接就绪,新生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时召开工作例会,组织新队员学习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和“八不准八严禁”驻村工作纪律。工作队结合队员各自专长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队运行规则;继续实行公开践诺制,要求将每个月工作计划、工作重点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推行周例会,实行AB角工作制和带班制,严格日考勤。工作例会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要求每名驻村队员认真撰写民情日记和驻村工作日志,每周走访贫困户不少于1次,每月至少走访10户农户,每月至少办1件实事好事;要求带班队员认真填写《新生村驻村扶贫工作带班记录》和《新生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接访情况记录》,并对带班当周的接访事项、群众需求和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处置,及时回复。

通过明确队员职责、明确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标准、明确纪律要求,大家的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新的一年,面对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的艰巨任务和队员管理新要求,我们将以队员主动作为为管理目标,探索推行队员积分管理“竞认制”,激发队员内生动力,促使队员主动认领工作任务,进一步发挥工作队整体作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小康的路上,决不让新生村的一户贫困户掉队,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篇13】

2月23日,星期二,晴

中午12时30分,县民政局43名党员干部,分乘7辆车,不顾路途的遥远和山路的崎岖,驱车3个多小时,带着一路风尘,直奔民政局定点联系的关防乡一天门、回龙、包耳场和大磨四个村。

下午3时40分,大部队抵达一天门村,在该村房会议室局长朱荣昌主持召开了专题会议,会议传达了县委、县政府相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入户扶贫要求。他强调:要帮助6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一定要先了解情况,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发展潜力、自身愿望等摸清摸准,制定出精准脱贫规划,规划不要贪大求全,不要因循守旧,要在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要摒弃以往帮扶只是简单慰问的形式,根据各村的自然地理条件,帮助贫困户在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探索新模式,真正让村民得实惠,确保四个村的60户贫困户在20xx年前分批实现脱贫。

会后,根据局里安排,我与驻大磨村的工作队员又驱车近40分钟到达联系村也是关防乡最贫困村--大磨村,一个贫困村。

大磨村地处鄂西北边陲,山大人稀,自然环境恶劣,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东与槐树乡、茅山村毗邻,南与包耳场村接壤,北与回龙村尤家沟村相连,西与陕西省山阳县交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62户,610人,现有村干部3人。全村总版图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实有耕地936亩,森林覆盖面积18000亩。全村贫困户96户300人,20xx年底低保户44户66人,五保户14人,集中供养2人,残疾人29人。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外出务工、务农和烤烟,20xx年人均收入4800元。村级历史遗留债务26万余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村。该村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山高坡陡资源,没有森林和矿山,土地贫瘠无水田,作物收成全靠天;二是交通闭塞信息窄,羊肠小道不通车,既无电视和手机,又无商铺和药店;三是条件恶劣不留人,不见楼房和壮年,房屋多是危脏乱,留守尽为老病残;四是经济发展无支柱,一人打工养全家,指望搬迁离穷窝,最后还是一场空。

去年底,我局根据大磨村的实际情况,决定按照县委的总体安排部署,再次进村入户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基本信息。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以及年度减贫计划,明确贫困户脱贫时序,制定“任务书、时间表、施工图”,绘制扶贫攻坚作战图,贫困户分布图,挂图作业,一项一项抓实见效。

下午5点10分,终于到了大磨村委会。一见面,村支书刘修斌就激动地说:“这么好的扶贫政策,大磨村一定要摘帽!

精准扶贫,“扶持谁”是前提。该村刘支书说,村里的贫困户都是严格按照贫困户识别标准,通过各户提名、两委审核、村民代表大会票决、公示等程序确定的,致贫原因很多,因学、因病、因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还有不少是缺能力,“庄稼种了一大片,收不到百斤粮”。

我联系的两户是该村二组的夏周录和杜龙波。我与该乡食品药品监督所刘所长一起,到杜龙波家时发现无人在家,见天色已晚,离夏周录家还远,只好回到村房等待第二天再入户。

2月24日,星期三,晴

早上8时,我们队员一行10人,到关防乡五楼会议室进行培训,11点30分回村,就餐。中午12时,我又与刘所长一起入户,车子把我们送到能通车的公路尽头,顺着羊肠小道,向山里走了3个小时,终于看到一位在地里挖菜的老人,老人一见到我们就认出了我,他说:“我认得你,你是县民政局的,去年还给我了700元钱,现在党的政策真是好,你们都是好人啊!”老人边走边招呼我们去他家,基层群众朴素的话语,让我心头感觉暖暖的。

进屋不久,我说明了来意。“我家有3口人,我今年80岁,我老伴龚玉华72岁,都不识字;我儿子夏周录50岁,没成家,小学文化,他前几年在外打工时不小心摔断了脊椎骨,干不了重活,没有任何技术特长,只能靠种地为生,我们两老的要哪天是走了,他一人以后生活怕无着落呀。”夏周录的父亲夏臣坤向我们介绍家里的情况。老人的房子是土木结构,门上贴着过年时大红对子,家里收拾得很干净。

在深入了解夏周录的家庭状况后,我迅速为夏周录理清了发展思路:“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在民政局和关防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可以多种植一些特色中药材,销路方面由我们民政局定点联系人负责,好不好?还有村上打算今年开始盖集中安置房,你们家也是符合安置户,到时候搬迁村委会上边,居住环境也就变好了”我介绍道。

“好!好!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们这里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有了你们的帮助,真是太好了!”夏周录父亲满眼含泪激动地说。看到他激动的样子,我的鼻子酸了,心在流血,为什么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贫穷的百姓,还有条件那么差的兄弟姐妹和父老乡亲……

我们给老人讲述了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扶贫搬迁政策,以及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可以享受五保政策,老人耳朵有些背,我只好大声喊着说,老人听后心里乐开了花。前后交谈近一个小时虽然有些累,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离开了老人,我心情很沉重,继续向下一户贫困户走去。

杜昌波家住得比夏周录家相对村委会来说近一些,昨天不在家,不知今天是否在家。往回的路同样很难走,我一个40岁出头的人,到他家的这一路,走得汗流浃背,腿也不听话地痛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着。杜昌波家也是土木结构的两间房子,总共只有100余平方米左右,房子还是租亲戚(亲戚在城里买了房子)家的。

我们刚到他家路边,就听到杜昌波父亲杜龙发大喊声:“你是民政局的吧,听说你昨天来了的,我们出去办事了,今天在家正等着你呢,真是不好意思呀”。

“我63岁,不识字,会一点木匠活;妻子邓宗立59岁,有点老实,儿子外出务工后,因为没有技术也找不到好工作,过年都没回来。”杜昌波父亲杜龙发向我介绍家里的情况。“那你的年收入有多少呢?”我问。“4亩地,产玉米;一头猪,收入约2000元;全部的收入就是这些。”他说。

杜龙发高兴地问:“你去年来说让我种2亩地中药材,让我儿子培训转移就业,我正盼望你来指导呀。我们还想明年能到城里买房,看有没有好的政策?”

“太好了,我们想一块了,县委刚好有《精准扶贫到户项目规划“五个一批方案”》,你儿子不但可以去学技术,能更好的就业,你家想到城里房子还可以申请扶贫资金……”

“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政策实在是太好了,我想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杜龙发千恩万谢。

我与他们制定好帮扶措施后,天快要黑了,我们便往回走。返回途中,我被这两家的思想和认识所感染。通过几次驻村入户走访的日子,也更深刻的认识到科学指导、科学发展对农村经济提升的帮助。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今后基层工作中,我要俯下身子,成为群众中的一员,将日日琐碎的工作长期的坚持下去,更加热爱基层,真正架好群众和干部的连心桥,也让自己的青春在基层中闪光。

2月25日,星期四,晴

今天一天中午没休息,晚上加班到10时,我们队员与村干部一起对贫困户逐一建档,完善贫困户台账,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上午,10时,局长朱荣昌在一天门做好工作之余也来现场进行督办,要求26日下午以前入户送达到位。晚上10时,我们队员和村干部们一起终于将该村96户贫困户300人的建档立卡工作整理完毕。据统计,在民政局包联的4个村中,已有43名党员干部开展包联和走访活动以及为60户贫困户档案的整理工作。

2月26日,星期五,晴

我与其他队员一样,再次入户送达帮扶资料,在我联系的两户家里贴上写有我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的明白卡,相互再次交流了帮扶措施。

目前,我局根据60户贫困户的各自特点,制定了脱贫计划表和帮扶措施近200余条。当地基础条件差,人均耕地少,交通不便,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重要原因;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特别是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解决农民就业、养老等现实问题,相关制度还要逐步完善。我坚信:随着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创先争优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广大农村面貌会越来越好,广大农民一定会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据悉,自我县开展了精准扶贫活动以来,全县选派百名优秀党员干部到重点贫困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带领群众扶贫攻坚。我局紧密配合,统筹驻村帮扶,制定了扶贫工作的“三大机制”:定向扶贫机制、驻村帮扶机制、“兜底”保障机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民政局年终目标绩效和干部执行能力考核,严格责任落实。力争使帮扶的贫困户早日脱贫奔小康。

扶贫干部扶贫日记【篇14】

途经大山深处的村庄通往绥江绍亭的公路正在忙碌有序地硬化施工;莲花山上纯天然罗汉笋被四面八方的村民日思夜想惦记了整整一个春天;村子里危房改造敲砖声、搅拌机声和打板的吆喝声混为和谐的“安居谱”;要求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养殖场里牛满圈鸡满舍……历时三个月,时至暮春,走进民胜村,看到的是人人忙着建安居,产业发展初布局,群众生活喜洋洋,精准扶贫笑嘻嘻。

近日,青胜乡党委书记蒋泽龙率领乡畜牧站负责人到民胜村调研精准扶贫和产业发展时指出,要精准识别贫困户,要突出精准扶贫重点,要产业扶持精准,要把“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积极探索切合民胜村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

精准识别是基础

今年3月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部署下,民胜村全面启动扶贫户精准识别工作,并把建档立卡工作列为脱贫攻坚的“一号工程”。根据安排,市、县、乡驻村干部均参加了入户调查培训,要求每个干部进村入户,瞄准最贫困的村社、最困难的群众,采取召开村组干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贫困人口识别政策、程序和建档立卡工作的内容要求,同时,通过村民评议、逐级审核、张榜公示等程序,确保扶贫对象识别准确有效,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精准识别工作的认知度和精准度,为识别工作的深入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在民胜村两委的大力帮助下,最终审批确定精准扶贫对象315户1333人。

精准产业是关键

民胜村,是一个缺产业的村。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对民胜村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和每个贫困户的困难、优势做到心中有数,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地发展产业,带动全村经济真正发展,这是蒋书记的思路,也是民胜村驻村干部的共识,更是民胜村委班子工作的目标。来到民胜村中厂二社小河边养殖场,看到一群群黑衣天使在小竹楼上欢天喜地地玩耍、嬉戏,“小竹楼,大舞台!”蒋书记高兴地说,紧接着问起正在精心饲养鸡宝宝的肖玖万和罗贵书:“你们消毒怎么样?防疫怎么样?是不是按照标准来做的?你们是一个人做的还是几个人合伙的?你们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吗?……”肖玖万和罗贵书都是多年在外务工,听说现在政策好了,农村发展空间比较大,今年无论如何也不出门了,决心在这小河边干点动静出来,见蒋书记热情的关怀,急忙走过来向书记汇报鸡宝宝的长势、消毒、饲养情况和当前急需400米水管和扩建圈舍资金短缺的困难以及成立农民合作社的愿望,蒋书记当场表态给予水管500米和同意解决贷款替息的问题,并表示,以实践为重,认认真真把防疫、消毒做细做好,密切观察鸡的状态,今天把畜牧站的带来,就是给你们信心、壮胆的,一定要把这批鸡当作“钱袋子”,学到真法子,只有经验强大了,你们才会做得更好更强,走得更远!并支持大家走规范化的路子,成立养殖合作社,带动身边更多的老百姓勤劳致富。

离开小河边养殖场,蒋书记来到青树四社苏顺华家,看到牛圈里摩肩接踵挤在一起的小牛,蒋书记很着急的说:“你这个要不得,密度太大了,牛还很小,想伸个懒腰都很困难,赶紧扩圈,牛粪处理也不恰当,要理一条水沟,每天用水冲洗圈舍……”当看到圈外一条小牛躺在地上,得知是生病了,蒋书记紧忙对畜牧站陈洪福说,“你认真看一下,这牛是不是很严重啊,你们畜牧站要加紧学习畜牧养殖的这些常识,认识了解家畜在养殖过程常见病症,现在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在技术支持上还得靠你们为老百姓撑腰啊!”……

随后,蒋书记来到小厂小学检查学生营养餐并用餐后,来到红岩三社查看猕猴桃种植情况,由于种植技术培训不到位,猕猴桃种植水平不过关,蒋书记要求立即整改,等待下一次检查。

随后,蒋书记来到民胜三社,与养猪示范户彭品银和正在做养鸡准备的刘宗祥、刘宗志进行了座谈,了解他们发展的思路,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彭品银家是具备一定养猪技术基础的示范户,猪圈干净有序,大小猪养护得健康油亮,目前已养着15头母猪,听到要扩建圈舍时,书记马上给他们替息贷款指标支持扩大规模,并再三叮嘱要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尽量不出现任何疫情。当看见刘宗祥因小儿麻痹受害的身体,却坚持要养1500只鸡致富的决心时,书记感动地说“你可不可先养500只积累一些经验之后再扩大规模?”刘宗祥两兄弟却坚持要养1500只,书记强调说,“既然你们意志这么坚定,那一定要在防疫上狠下功夫,注意养鸡的每一个细节,认真搞好消毒等常规工作,请畜牧站密切关注关心民胜村这些刚刚起步的养殖产业,一但有什么情况,一定要赶紧寻求技术支持和处理……”经过调研,蒋书记肯定了民胜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并表示以“种”、“养”为主的产业扶贫工作开端很好。蒋书记要求,要把“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进一步研究发展方向,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引领大家走标准化、科学化的产业发展之路。蒋书记的到来,为民胜人民群众鼓舞了士气,解决了实际困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扶贫干部日记"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