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7.06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经典。

读后感体现着阅读的成效,作品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通过写好读后感,可以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经过反复推敲我们为您编辑出了这份精选的“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我们将会持续为您提供更多的内容和服务希望您能够多多关注我们!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1

回到家,心静下来了一点。把最近看完的这本小书的书评给写了。安利这本名字很像成功学的小书,二三百页很快就可以读完。我跟朋友说这是一本我等了好几年的书,也是一本我想要主动去反复阅读的书。如果早点遇到它就好了。

它剥开了我近年来许多的迷惑,对时局对权力秩序对知识分子话语等等,受困于我个人能力只能隐约体察却无法描述的朦胧模糊的感知。我于生活中深深体察到这些东西,却像触碰到一幢幢透明的墙壁。想寻找方法,却又无门。消极度日,仍然要受到命运的裁决。这本小书出现的太及时了。

之前在《十三邀》里面听项飙老师谈到“附近的消失”就感觉这种朦胧的体察被准确的他描述了,这次阅读又是一次次的印证。仿佛隐隐约约看到了一条新路,带入个人经验,建设好自己身边的小世界,回归到具体事物本身等等这些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励,不妨且走一回吧。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2

这本书走红恐怕反映出的是大家对一种空洞、宏大话语的厌倦。就像项飙说的“今天的一个问题就是知识分子不接地气,不能从非常具体的生存状态出发讲事情,讲的东西都比较无机、缥缈。”划线了不少句子,对我有启发的地方非常多,因为很多也是我在困惑、质疑或自我反省的东西。印象比较深的是项飙经常提到“有趣”“好玩”,少有地呈现了做学术“fun”“好奇”的重要性。由于我们大多数人是在一种苦哈哈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被教育最多的都是“头悬梁,锥刺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于是“求知”这件事老给人一种望而生畏感,而非发现的快乐。但项飙的表述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放松感,而且可以看得出来他提出的很多问题显然是在真正关心、好奇的状态下才会问得出来的。

他所提倡的“乡绅式的认识世界”,从学会观察身边的小世界,学会把它讲清楚,找到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是具体且可操作的方法,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特殊的反抗方式。因为我们都知道,某种权力维持自身的方式是破坏社会中的小共同体,将个体原子化,那么重新建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建立自己的小世界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反抗。这一概念也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是在以想象来认识世界的,这种想象又可能来自媒体、舆论塑造的某些形象。在并未掌握足够的事实、缺乏体验、观察不足,也没把事情想透的情况下,人就喜欢拽大词。有时拽大词也意味着掌握话语权,让自己显得权威,这其实是不自信的表现。

关于“中心”和“边缘”的讨论也很有意思,讲到当代人的一种普遍焦虑是源自“觉得在边缘的生活不值得过”。这和地方自治、小型社区失去活力是息息相关的,作文但也是一种提醒,是不是一定要过中心的生活?边缘的生活要付出的代价是自己不能承受的吗,又会带来哪些回报呢——比如,某种脱离了主流评价体系的自由?

但读这本书时我也时刻提醒自己“能被允许出版的都是允许你看到的”,因此也要意识到,这本书还是有意无意地回避了那条盘在吊灯上的巨蟒。甚至,项飙提到有关wg的部分的内容我是非常质疑的,因为在一个无法对该话题进行充分讨论的环境下,仅通过一个受害者为迫害者辩护的个例,提出“wg出于老百姓对官僚主义的反感”这一假设,这是十分危险的。

总体而言瑕不掩瑜,提问者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提问这件事看起来容易,但能否和被访者旗鼓相当,能否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并归纳,进一步引导,能否问出“真问题”而非模棱两可的废话,能否掌握好对话的节奏——都特别考验提问者的功力。我觉得以上这些吴琦还是做到了的,甚至有几个问题我读到时会在心里暗暗赞赏“问得精确”。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3

对话从三维坍塌向二维时传递的力度,值得进一步观察。

作为一本书来读,自然是谈话集深度、理论程度都远不及著作。但项飚老师很坦诚,坦诚得我都可以找到自我安慰的借口了——我们本科都没有打下学术理论的基础。所以项老师不太会成为著作等身的人,学术话语体系会让他很痛苦。从这一点坦白来看,很能理解这本对谈的出炉。确实处于他所描述的状态下,与中文媒体的几次对话缓解了他的不安,也有了另一种表述的可能性。

Mark几点印象比较深的:1.关于“中心”与“边缘”,也是项老师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我受感触比较大的是他提到中央与地方。——就像月照千湖,每一个湖里都有自己的月亮。2.我很喜欢项老师看到问题的那种距离感,尤其是在历史连贯性、中国话语等等这些问题上的多一层怀疑意识。同样的,提问题的人,应该被自省,而不是。

最后,打三分不是对项老师的思想而言。是对对话形式还没有那么认可…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4

一种对话形态的示范:理解他人,表达自己。

最早知道项飙老师是看许知远的访谈节目《十三邀》。作为18岁报送北大、26岁到牛津大学免试读博,现今是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的教授,项飙老师和我想象中精英知识分子那种西装革履的形象截然不同。相反,他有着温州人典型的衣着打扮:简单。

镜头专门对准了项飙老师穿的鞋子:

《十三邀》作为一个访谈节目,向我们展示了参与者在对话这个过程中如何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是许知远在《把自己作为方法》这本书代序中描述的他所渴望的那种对话:

提问朴素却精确,回答高度个人化又极富延展性,它既镶嵌进具体历史情境又随时会通向一个意外的方向。它将个人思想、时代精神、众多人物,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对话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也不是一个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斥方遒。

对话更像是几个人相约向山顶攀登的过程,参与者基于自己的经验和阅历来选择每一步攀登的落脚点——也就是对话的方向。落脚点或有间隔,或有重合,间隔处是思考问题的不同维度,重合处则是思想汇流的地方。

尔后在重合处求同,在间隔处存异,朝着山顶的方向进发。

这本书便是项飙老师和吴琦老师三次“攀登”过程的记录。从北京到牛津再到温州,谈论的问题和我们当下的生活非常切近,但是并没有拽那些抽象、普遍性的概念,就是从简单的生活经验出发,用自然且直白的方式作为对话的基调。

从访谈一开始,项飙老师就强调,要学会把一件事情讲清楚,尤其是用实实在在的大白话讲出来,而不是用空洞的学术性语言来套一个帽子。很遗憾,我们当下大部分人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叙述能力。把一件事情说三遍并不是什么值得效仿的方法,往往有些时候在说完三遍之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一切的一切到最后,我们都要听出你在说什么意思。

我们为什么需要对话?

对话能够刺激我们的反思能力。在快节奏的时代中,反思能力的下降体现的越来越明显,也就是项飙老师在《十三邀》访谈中提到的,当代人所追求的“即刻性”。

点一份外卖恨不得下一秒就送到自己手中,外卖超时几分钟就显得焦躁不安;刷短视频一刷就停不下来,看2个小时的纪录片却没有耐心,作文想把进度条一下拖到最后;刚开始练英语口语就想像英语母语者那样熟练,却懒得去练习单个音标的发音;在陷入“即刻性”的同时,意味着我们与自身所处环境的距离感越来越模糊,一切仿佛都触手可得。而保持距离感,适时地做一个局外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状、反思现状。

电影《红鳉鱼》中,北野武饰演的立川谈志提醒自己的弟子:“现实就是现实,要理解现状并且分析,在那其中一定会有导致现状的原因,对原因有了充分认识之后再据此付出行动就好。连现状都不懂得判断的人,在我看来就是白痴。”

面对面进行对话的过程,简单来看好像是一个“提问—回答”的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既是提问者也是回答者。提问者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出一些困惑,但在此之前,提问者心中也许早就有了一个答案,等待着其他人的回应。

这一问一答促使我们的大脑自发、自为地飞速运转,而不是跟着社交媒体、跟着短视频的频率去运转。面对别人提问时我们要想:这和我自身有什么关系?我的回答是不是教科书中那种无机的语言?能不能用直白朴素有机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给别人提出问题时我们要想:这个问题的价值在哪?我的提问是不是学院派那种无机的堆砌?能不能把自己的这些困惑理清楚、讲清楚?

对话能够刺激我们的表达能力。

有人问:“表达不就是说话吗?我每天都在说话,这种能力还需要刺激吗?”。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我们并不一定是在表达。说话可以漫无目的,但是表达不能。逻辑和修辞这“两架马车”既要确保表达的顺畅,又要凸显表达的质感。其中,逻辑这架马车能够让你的思想保持连贯性,不至于表达时游离在主题之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而修辞需要建立在对事物本身深刻地理解上。

深刻性需要你在事实里“泡”着,对事实理解得非常透,抓得准,不断地拷问。和话剧表演一样,表达也是直面观众。我们可以借鉴项飙老师在书中提到自己的双语工作方式,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由于中文表达偏模糊,而英文表达重逻辑,因此,如果头脑中有一个想法是从中文发展过来,再用英语转换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不严密的地方;相反,用英文形成的想法再用中文进行验证,有时也会发现这个英文想法在中文里早已司空见惯,没有什么新意。

这本小书给每一位身处时代浪潮中的人安装了一个减速带。慢一点,远方固然美好,但走着走着我们就忘记了自己周围的小世界。一回头,我们竟然不认识附近的人、附近的事。

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讲出那些气势磅礴,极富情绪化,背后没有什么真东西的话语,但有时连叙述一件具体的事情都很困难,更别说深刻理解了。每个人都逐渐活成了一座孤岛。但这本小书给每一座孤岛上安装了通讯设备,示范了一种对话形态:理解他人,表达自己。我们应该时常把自己领到这种人面前,听听他们曾经看到过的东西,正在思考的东西,和今天愿意诚心诚意和我们分享的东西。

就像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龙文章说的那样:我想让事情是它本来该有的那个样子,让对话回归它本来该有的那个样子。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5

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复杂到无法用公式和概念来解释。这是一个不再有思想家和理论家的时代。把自己作为方法,似乎是理解这个复杂世界的一条线索。

“乡绅视角”就是人类学方式去理解当下复杂社会的方式,而且可能是唯一方式。项飚批判了之前那种垄断式的精英式视角,用惯常的政治正确和普世价值的思考方式。这种方式永远无法理解特朗普的选民,也很难解释尘嚣日上的民粹和精英的撕裂。

“人的再生产”是人类学观察方式的另一个核心。从农耕到工业的现代社会转型,让人们更多去追求利润和增长。人本身不再是中心或主体,成为了这个生产过程的工具或要素。要从这种“物的再生产”,回归到“人的再生产”,需要摆脱那种抽象的,符号化,概念化的思维,而回归到具体的人,“在地”地观察和理解个体选择背后的情境。这当然类似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很多洞见都是自下而上通过大数据获得的。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几乎无法自上而下的概括。把自己作为方法,也就是从独特的、个体的经验出发,关注实践的,体验性的知识。把个体的经历问题化,形成问题意识,作为了解世界的窗口。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6

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将自己作为方法,也即是自我反思与体验的方法,既是一种自我定位的方式,也是一种能够提升自身学习效果和适应能力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地介绍把自己作为方法的内涵、优势以及具体实践步骤。

首先,把自己作为方法的核心理念是运用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方式,尤其是对于个人学习而言,把自己作为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找到一个更加适宜自己的学习方式,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模式、错误思维和思维惯性。其次,把自己作为方法能够使人们实现更高效的学习和更高水平的适应,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才能够更加清晰地定位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为此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把自己作为方法的具体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让人们充分了解自己。每个人不同,个人性格、习惯、学习方法等都有所不同,因此,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也有所不同。通过将自己作为方法,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进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第二,能够让人们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模式,可以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通过充分认识自己,可以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效果。

第三,能够让人们快速适应不同的学习场景。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下,学习方式和需要学习的内容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人们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就能够更加迅速地适应不同的学习场景,提高学习效率。

把自己作为方法的实际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了解个人学习模式。个人学习模式包括视觉、听觉、动觉三种学习方式。不同的人在学习技巧和方法上多少存在着差异。了解自己的学习模式,就能够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专门的学习策略。

第二,逆向思维,认清个人的错误思维。很多人在学习时存在一些误区,例如过度焦虑、一味抄题等问题。通过归纳总结自己的错误思维模式,就能够及时纠正并改善。

第三,寻找学习的内在动力。文章自顾悟,不如他人指点。找到有成就感的领域,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学习,才能更加刻苦努力。

第四,合理应用自我奖励机制。多�给自己一定的激励,准时下察自己的学习状态,情理交融地立下小目标和奖励,才能持久地坚持下去。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人们勇于尝试和反思,逐步发现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方面,可以参考专业人士的推荐和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善。

总之,把自己作为方法应该成为每个人自我反思、学习与提升的重要途径。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真正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才能够更快速、更高效地学习和提升。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及时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7

对社会学接触不多,没办法从专业角度来谈论这本书。就如书名一样,除了追溯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项飙还基于自身经历谈了对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对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宏大命题的一些看法。有些观点我也不是特别认同。

不过书里有一段话特别打动我。个人经验本身并不是那么重要,把个人经验问题化是一个重要方法。我们关心的是世界,不是自己。现在关键是从哪里开始了解这个世界,同时也更好地了解自己。把个人自己的经历问题化,就是一个了解世界的具体的开始。

项飙的这段话一下子击中了我,解答了一个困扰我许久的问题:我是否过分关心“自我”,忽略了外面更为广阔的世界和他人?无论是阅读还是文字记录,是否花了太多时间和笔触来描述自己的困惑,这个“自我”真如自己想象的那般重要吗?如何把狭窄的“自我”一点点拓宽,把琐碎、具体的个人生活进行哪怕一点点升华?

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生活,甚至放下对“当下生活”的一种隐隐地厌倦。

它给我提供了一种可能,把“小我”面临的困惑抽象出来变成问题,然后尝试对这个问题一点点辨析清楚,而不是轻易地得出主观结论。随着问题的明晰化,情绪的主导渐渐变弱,理性的力量愈来愈强。个人的问题也变得和这个世界息息相关,从自我到他人,到这个世界的距离,变得也不再遥远。

始终觉得读书并不是仅仅只是从书中读取多少知识,有些书所涉及的知识也不见得科学,甚至作者的有些观点和结论我们也不一定认同,那为什么还要读书?是为了掌握一种方法,一种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方法。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8

有智慧的人是很可爱的。

有的时候看到提问者略带偏见和狭隘的视角,项老师在进行很谦卑和转到更辽阔视野的表达时,会觉得难道他是故意问的吗…(或许不是…)

看这本访谈录,感受到了一个学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态度、对在地和实际的强调、对多样性和异质的包容、对想象力和思想发散的追求。

各个主题的谈话不是教会了我什么,更多的是让我对身边的一些事情、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更加从容,对未来的研究分析方法和工具运用有很大的启迪。(我也好想去做民族志研究啊…)

要深入研究实际和研究对象,成果解释给大家听,而不是做给同行看;要保持谦卑,对这个世界的常规、常识、权威保持距离感;

要保持思想的有机性,时刻思考和观察,容纳多样异质的人和物;追根溯源,打破沙锅问到底,看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这个需要不断锻炼)

深入内部,保持在地性,也要保持全球视野,在不断参照中找到本土的特色和定位;并非要做一个论调高大的东西,只要是你感兴趣的就可以,坚持下去,像彭伟步老师那样;从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之前看《流动的现代性》,里面讲到说现在的世界更加流动,今天立下的目标可能很快就变了,年轻人越来越迷茫,看不到人生的目标。本来就很佛系的我更加佛了,也不想未来几年我会做什么了,专注于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做好积累我就满足了。说不定在某个时刻,我就顿悟了呢?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9

存在,感知及思考。

存在就是要不断的思考,只有不断的思考,我们才能更加明确的感知自己的存在。

我想很多人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所认为的存在,就是我感受到了血液在流动,心脏在跳动,但是他有没有感受到自己思想的存在?很难感知到。

所以就很多人经常会在低落的时候去思考,人生有何意义?就在于没办法明确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存在的意义不单是指生命体的存续或者简单的称之为活着,而是指人有没有跟外部建立了联系。

有的人没办法跟社会,跟他人,跟群体跟团体建立联系,他就会感觉到孤独,觉得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没有意义,其实是不能跟外界建立一个联系。

庄子,他说独与天地来往。他经常一个人逍遥自在的,也没有什么朋友,但是他也没觉得难受孤独,因为他建立了跟大自然的联系,他认识到自己存在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他就说我独与天地来往。

存在就是被感知。被自己感知到,那么就是活着。被外部感知到,那将被赋予意义。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10

非常坦诚、客观,干货满满,金句频出。

感动于项飙老师的坦诚,因此在书中得以感受到一个立体、真实、思辨的学者风范,并且窥见一名人类学家的工作方式和思考方式,受益匪浅。

“乡绅”这个概念许久未见,对其印象还停留在民国及之前的世代里。这次项飙老师的访谈中多次提到,他本人也始终认为自己充满“乡绅”的气质,并且指出乡绅是体制与百姓间的桥梁,是社会良性运转的中间剂。但是现今社会中,乡绅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乡土环境,必须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乡绅可能就“不再单指农村,任何地方都会有比较愿意观察、愿意记录的人,这批人就是乡土的思考者和观察者。”

项飙老师也很坦诚地直面自己在学术工作中面临的困境,那种“写不出东西”的压力,对自己的调研和思考始终不满意、又找不到发力点的烦恼。这些现实的困难,与我们普通人的工作烦恼如出一辙,因此颇能够互相理解。

关于大学、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讨论也不少。提到北大与牛津在项飙老师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时,他说其实对两所学校的感情“并不深厚”,作文甚至不乏对这两所学府客观、中肯的评判。但是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项飙老师都十分重视,并且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或者说将人类学、社会科学作为一种工具提供给大家去思考,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更好地思辨,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这一点大概与他90年代在北大的经验有关,而实际上这种关切在国内教育界已经接近消失了。

五星好评,衷心敬佩。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11

在你一语我一言当中,在《十三邀》中只一瞥却已惊鸿的项飙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这种丰满不只由随书展开的个人阅历填充,还由他思维的广度、学术研究的谱系和个人经验、外部观察所有机构成。“有机”这个词,也频繁出现在项的谈话中,身为读者的我才知道原来“有机”不仅是广告话术中可以随意挪用的一个几乎中空的形容词,原来它所指的是一种活的、能够与周边产生互动的状态:学术话语可以是有机的,个人看待自己与世界关系的角度可以是有机的,实践也可以是有机的。

正如他所强调的距离感,我也开始注意并思考与周遭生活那种“保持距离”的有趣,有机的思考。

比如,上周和一家开在小巷里的那种剪头发只需要15块钱的理发店老板聊天(出于对了解“附近”的实践),忽然发现他就是一个对身边怀有距离感的人——祖籍四川,十年前为了老婆来到这个西北小小地级市,口音是本地区县方言。与他从这一带逐年疯长的房租聊起,在一次对我而言久违的“在地”聊天的展开过程中,他说到房东涨价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其他商户彼此时而抱团却彼此“眼热”得暗戳戳的关系、自己的门店面积几经改变背后的原因等等,非常生动以及有趣。在打扫的窗明几净的小小理发店里,我突然就感到自己触摸到了那种对自己的附近(确实在小区附近,但是我之前大概率不会走进、更不会攀谈的店)一次在地性调查的质感。如项所说,随着这种有机的观察,将会带来的是一种你对自己生活、对这个城市的运转方式、以及自己的社区群落所扮有“角色”的重新把握。我了解他和他店所在的那一片商业的、人情的运作方式,可能的确“对我带来不了什么”,但是通过一次对话,我感觉到自己对生活某方面的掌控感貌似上升了——我不再“飘”在空中,不再把视线盯在除家的舒适性之外的另一极(世界),而是重新发现了中层。

书中其他的“概念”都非常具有启发性,比如图景、学术研究的不同方式(指向FUN)、乡绅精神、日常性、象征、悬浮等。但是仍然有两点让我困惑:作文第一,既然我们不应该一昧地向中心流动、屈服于中心的权威,却又要用流动来打破同质群体的封闭,那应该流向何方?就我体认的中国来说,只有大都市、中心才有那些高度多样而丰富的资源啊。第二,反复思考着“看清自己与世界关系”这个提议,但是切入口在哪里呢,是实践吗?从哪里切入思考起来?

除此之外,感觉中文书世界里的访谈形式正在变得流行且更加容易接受,比如最近另外读的一本是戴锦华和王炎的《返归未来:银幕上的历史与社会》,就以主持人和交谈者双方就一个主题/影片表达观点的形式成书。在语言过量生产的世界里,感觉访谈更容易让人抓住实质,因为在口语化的表达中,“赘言”出现的概率是极小的;其次,外国作家出的交谈形式的书籍(比如《艺术在没落中升起》)中,摄入大量对欧美文化的引用难免令人陌生,相比较而言中文世界的对谈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期待更多谈话的记录。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12

特别开心能在这次下田野之前能看到吴琦和项飚的谈话,上次这样的感觉还是看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的时候,费孝通先生我也是喜欢的,但是费先生与我而言实在太过遥远,项飚不一样,项飚像一位学识渊博关爱后辈的兄长,理解现在青年的处境也理解青年面临的困惑。他不单向地说“你们应该怎么样”,他愿意跟我们一块双向地讨论。国内的研究氛围总让我觉得有些虚无缥缈,我不知道该怎么去适应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项飚一下就把我拽回到地上,让我有了脚踩地的踏实感。

关于田野调查搭建图景我也特别认同,我应该如何去观察我的田野?要有一个从内到外的图景,不做外在的判断,图景应对当地人也是有意义的,要有伦理的把握。虽然我要关注的是当地的经济问题,但经济是“镶嵌”在社会关系当中的,或者说人们是在社会关系中展开自己的经济生活。现在很多人跟自己的田野点是有隔膜的,可能利用田野点完成了自己的论文,抒发了很多学术性的晦涩观点,但到头来要用白话把田野点的人、事、关系说清楚却做不到。这种冷冰冰的调查又什么用呢?

不过短短几十年,乡绅这个词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是遥远陌生的了,现代环境的驯化也让我们觉得法理社会、市场经济理所当然,如此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唯一路径。大家都瞪着眼向外看,村里到乡里,乡里到县里,县里到市里,市里到省城,若是能成为国际公民是最好不过的,这是一条单向晋升的通道,逆向“回乡”是怯懦窝囊的人做的事,大部分人也不再“告老还乡”也不再“有乡可回”。

我们看待事物越来越二元,价值判断越来越单一,纠缠于表象不愿追溯其背后的逻辑。自我阉割避免比不必要的麻烦,也忘了自己还是个青年。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