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旅游发展报告(集合9篇)。
时光的河如长流已过,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那么我们可以开始写工作总结了,工作党们,我们又要开始撰写总结报告了,那么我怎么才能写好一篇工作总结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最新旅游发展报告(集合9篇)”,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旅游发展报告(篇1)
按照县委安排,201x年3月下旬,县委组织部组织县委政研室、政府办、人力资源局、编委办一行7人赴安徽省cf县、四川省jt县,考察学习两地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cf县隶属于合肥市,1965年由寿县、定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总面积1922平方公里,人口78.99万人,辖15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近年来,该县按照“三年倍增,跻身十强,全面达小康”的总体战略部署,致力于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从人口大县向人才大县转变、从贫困县向十强县转变,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预计到,全县人才资源总量达6万余人,年均增长15%左右,人才密度达到7.46%。cf县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cf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把人才资源当作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来培育和运用,把人才工作作为实现“跻身安徽十强县”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来抓。认为对人才的投入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最具远见和回报最高的投入。县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县四大班子积极支持、参与人才工作的调研、座谈、慰问、培训等活动。数十位享受政府津贴人才、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均有领导结对联系。县里时常召开人才工作调研、座谈会,邀请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参加,征求意见、建议。
cf县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融入合淮、与市俱进”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关于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的科学规划。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获取充分论证数据的基础上,邀请人才管理专家进行指导和把关,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人才工作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cf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我县农村适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cf县“26121”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意见》(至20,在全县建立200名党政正科级后备干部和60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建设培养1000名村级后备干部,引进培养200名本科以上的财政、金融、城镇规划等急需的专业性后备干部,培养10000名乡土实用人才)、《cf县“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该规划目前正在交由合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商行政管理学院、安徽省社科院的专家论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人才工作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方针、目标任务,确立了当前及以后全县人才工作及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措施。县人才办根据全县人才发展规划每年都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切实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优秀人才选用新途径。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实施“引才工程”,每年引进50名以上硕士研究生,每年争取引进1-2名高层次的“海归”人才,每年补充100名左右中小学教师、80名左右医护人员、20名左右农业技术员。鼓励用人单位采取编外聘用、岗位聘用、项目聘用、兼职、咨询、科技攻关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以及短期服务等柔性手段引进各类人才。引进以色列、日本草莓专家到cf指导草莓生产,使土地收益每亩达到4万元;引进合肥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安徽农大教授和博士生来科技攻关。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工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实施“百名高校毕业生储备计划”,通过民营企业自荐、国有企事业单位指定等方式,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加大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每年公开招聘5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担任村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到年基本实现全县每个村(居)有1-2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中,拿出一定比例定向招收各类优秀人才,开启体制外优秀人才向机关、事业单位流通的大门。
二是创新人才开发机制,拓展农村人才成才新途径。大力实施“十万农民培训工程”,开展“农技专家到田头”活动,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开发“121目标”,即选拔100名扎根农村的农技推广骨干,造就名农业经营、营销管理人才,培育10000名种养能手。把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能手等实用人才纳入全县人才资源信息库。对部分具有特殊专长、贡献突出的农民技术人员,打破传统职称评定办法,破格晋升或评定相应技术职称,激发广大农村人才学习、创业的热情。
三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保障人才发展新体系。设立cf县“突出贡献人才奖”,每三年评选一次,重奖取得重大成果和显著效益的优秀人才。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等,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引进、人才激励及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对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公开评选、予以重奖。在工业、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每三年开展一次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活动,已选拔两批45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开展服务基层活动,对拔尖人才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给予奖励。企事业单位有针对性地设立灵活多样的特殊人才津贴。
四是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开创人才素质提升新格局。进一步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采取选送人员到清华和中国人大等高校异地培训、请专家和学者到当地培训、组织当地专业人员和党政领导干部就地培训等多种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几年来,举办了党政领导干部、青年后备干部、城建规划和园区建设、企业管理和财政金融人才、乡土实用人才、农民工技能、村居干部等各种培训300多班次。仅就举办培训99个班次。充分发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龙头作用以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作用,鼓励企业采取委托培养或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培养经营管理人才,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后备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政策措施,来吸引人才、凝聚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激励人才。在人才发展规划中、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中、科技后备干部选拔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县直机关单位干部到乡镇或企业挂职锻炼管理规定中、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都对做好人才工作作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先后制定了《cf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实施办法》、《cf县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办法》、《cf县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意见》、《cf县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规定》、《cf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末位淘汰暂行办法》、《cf县关于加强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cf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工作暂行规定》、《cf县关于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创造出聚集能力强、工作环境优、成果转化快、社会荣誉高、成长进步快的优良人才环境。
二是强化资金投入。将人才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奖励等,并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工作的实际需要,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几年来,对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企业纳税大户、专业拔尖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奖励资金累计达2000余万元。此举有利地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提高了优秀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建立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继续教育经费,用于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同时,积极引导和推动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工作经费的投入,为人才工作打基础。
三是强化平台服务。在人才政策充分落实的条件下,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机构改革等方式推动发展,使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200多家,全国500强企业落户近10家,金融单位10余家,一大批教育、管理、技术人才在cf找到了事业发展的舞台。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等模式,为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在《cf先锋网》、《cf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县“两台一报”开辟人才工作专栏,为人才交流提供平台。
四是强化宣传报道。在营造氛围方面下工夫,通过向“合肥人才工作”和县新闻媒体报送信息,宣传人才工作先进典型、经验做法;组织优秀人才成就图片展,制作拔尖人才专题片,全面宣传人才工作成果,形成了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五是强化人才流动。既通过好的政策广泛引进优秀人才,让人才为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也畅通出口,组织各类人才下基层服务、挂职锻炼和结对帮扶等,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向省市流动。
jt县隶属于成都市,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人。县城赵镇距成都市区36公里,处于成都平原经济圈中心。辖2个乡,19个镇,2个省级开发区。为了把jt建设成为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县的长远目标落到实处,实现跨越发展,该县将“人才强县”战略作为当前工作的“一号工程”,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干事创业环境,推进城乡人才资源均衡配置,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县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全县现有人才资源11万人,规划“十二五”期间达到20万人,人才密度达到23.26%。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拓展人才观。jt县委、县政府围绕“什么叫做人才?”、“如何善待和培养人才?”、“应怎样看待自我?”三个问题开展座谈、讨论。跳出人才是指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的狭义人才观,确立了只要是在社会某一领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的人才观。
二是筑实人才台。“欲引凤凰来,多栽梧桐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集聚人才资源,就要为人才提供施展的舞台,就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已成为jt人的共识。jt通过建设复合工业新城,发展“2.5产业”(即工业服务业:服务于工业的服务业,带服务性质的工业),与锦江区共同打造“工业飞地”、“农业飞地”(飞地:指一级政府引进资金、项目,在本区域领地以外的地方通过招商引资兴办工业企业、农业种植业等的做法。该工业企业、种植业按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地政府依法管理和服务,其产值等各项经济指标全额或按一定的比例由引资方和所在地政府统计,税收按一定比例分成。),依托成都第二国际机场建设等为人才集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优良的环境。
三是聚齐人才气。为解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着力解决人才“不够用”的问题,jt坚持以项目引才、以用为先原则,转变引才观念,突出柔性引才,对人才使用做到“不为我有,但为我用”。邀请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中国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南开大学以及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对“jt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进行评审;积极与四川大学合作,依托川大科技力量,探索建立不同类型机构职能评估和编制核定体系。
四是健全人才库。jt县认为要做好人才工作就必须采取各种方式,整合、利用好现有的人才资源,防止资源的闲置浪费,努力盘活存量。同时,又要加大力度,扩大总量,做好增量,以满足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五是畅通人才路。jt县在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人才流失非坏事,走出了过分强调人才流失负面效应的'困惑,认为人才流失也是流动的一个方面,人才资源配置应该进入市场,允许来,也允许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失同样可以对工作产生推动效应。同时,树立“人员编制为政府资源,不是部门机构所有”的观念,实施自然减员动态回收编制措施,统筹空余编制的使用。
2.突出四“重”
一是重引进。jt县认为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紧缺型人才。从20起,启动“3000名人才引进工程”,力争在5年内,引进获得市级及以上“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或“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市级及以上学术学科带头人200名;引进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高素质人才300名;引进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2500名。同时,依托“jt县人才储备库”,jt县拓宽招才引智渠道,着力解决人才引进政策瓶颈问题。通过省、市招录公务员、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实施政府雇员制、补充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形式,引进各类专业人才;面向省内外引进高级在职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实行编制动态调整安排岗位,并根据市级情况确定相应级别;同时以政府补助的形式,鼓励企业引进高级精英管理人才和技师以上技能型人才。
二是重激励。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关键是要尊重人才。对新引进的高素质人才,jt县在职级确定、住房保障、人才奖励、职称评聘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充分考虑和落实。对新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3年内分别给予“引进人才奖励”每月500元和600元;高端人才或专家型人才在该县工作期间可提供廉租房使用,在实际工作中表现突出或为单位取得较大经济效益,且在该县工作年满10年的,还可获得该住房产权;硕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1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经单位推荐、考核合格,可直接认定为中级职称;引进人才的配偶根据身份、学历还可由人事、劳动部门优先推荐安排工作。同时,县上还设立了“人才发展工作专项基金”,通过定期召开人才工作表彰会,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力度,形成各类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三是重开发。jt县委、县政府认为好的人才不只外面才有,其实本地就有许多优秀的人才,关键是要建立起灵活的培养和用人选人机制,形成人才梯度发展结构。该县通过招募政府雇员补充急需、紧缺人才,解决因“身份”限制留不住人的问题;通过人员编制动态管理引进人才,分派到急需用人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部门和重点乡镇工作,解决无人办事的问题;不断完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通过实施上挂、下挂、外派等方式,注重从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建立后勤服务人员市场化机制,实施后勤服务人员市场化运作;着力把优秀大学生“村官”培养成党员,把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村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大学生“村官”中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同时,完善以“一村两大”为基础的三级梯度人才开发激励机制(大学生“村官”→政府雇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乡镇领导干部),为全县各项工作储备优秀人才。
四是重提升。除了发现人才、留住人才,jt县还注重对现有干部的培养,提高整个人才队伍的素质。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员干部大培训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增本领促发展强素质创一流”业务大练兵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jt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等文件,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每年对全县各类人才进行统筹安排、分层培训和普遍轮训,确保全县各级干部每年都能接受一次以上的培训。同时,创新各类培训教育形式,实施定向培训和外派锻炼,每年选派50名优秀人才到省、市单位或沿海城市学习锻炼;鼓励在职人员到高校学习深造,凡通过继续教育取得学士学位的,所在单位定额补助1000—2000元,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将补助6000—10000元。在全县机关干部中开展以“增本领促发展、强素质创一流”为主题的业务大练兵活动,通过业务知识考试、技能比拼等形式评选出全县业务标兵,在隆重表彰的同时还将作为今后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一)树立科学理念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前提。与两县相比,我县人才观念还相对落后。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县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县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掌握主动权,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深刻认识人才是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优势是最可培育、最可依靠、最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解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必须充分依靠人才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必须牢固确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新理念,把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作为强县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县之路,真正发挥人才作为凤冈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及转型的“助推剂”、“加速器”和“倍增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制定科学规划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础。规划先行是科学的领导方法。摸清家底、编制科学规划是cf和jt两县加强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之一。我县要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一是要搞好现有人力资源的盘点,建立台帐,实行分类管理;二是是结合我县“四生一有”战略和“三生”产业规划与发展及招商引资新形势的要求,做好各类人才需求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人才规划,作为指导全县人才工作的总纲。
(三)营造良好环境是做好人才工作的保障。一是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调动各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发挥“集团作战”优势;二是要出台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包括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服务、考核、管理等方面;三是要加大投入,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建立完善多元化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人才资本投资。着力构建政府、社会和单位共同投入、共同开发人才资源的模式;四是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搭建舞台;五是要加快人才市场建立健全步伐,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六是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介,广泛宣传人才工作,宣传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合力推进人才工作的良好局面,为加快人才发展提供持续优化的健康环境。
(四)注重管理培养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就必须注重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一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实践锻炼,以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为重点,着力提升我县八类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把培养人才与个人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统一起来,使外部要求与内在动力统一起来,把人培养成胜任工作、快乐工作、享受工作、实现自身发展的主体;二是正确认识人才成长的规律,抓好人才长期培养。加强培养对象和内容的针对性,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覆盖各类人才的培养体系;三是注重人才的梯度开发和培养,逐步形成一条不同层次人才齐聚的坚实的人才链;四是严格考核和表彰评选,以人才质量和贡献度为核心,兑现奖惩,充分发挥考核、表彰工作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在人才岗位之间形成一种更为恰当的匹配,从而确保将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凤冈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旅游发展报告(篇2)
建议由市旅游局牵头,联合合肥的4a景区、部分宾馆、旅游车队,几家较大的旅行社和涉旅企业,组建合肥市旅游集团,对合肥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做强做大合肥旅游业。旅游集团成立后,市旅游局代表市政府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市旅游集团则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同时,深化国有旅游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1-2个年收入超10亿元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旅游集团。拓宽旅游融资渠道,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动民营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旅游行业,开办旅游项目,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稳定、持续的投入支撑体系。
实施“太阳工程”,以引进特大旅游项目为突破口,提升合肥的旅游形象。围绕滨湖新区、经开区等重点区域,围绕国家鼓励的和我们需要的,策划一至二个超20亿元的休闲娱乐或主题公园项目,专人负责,对外招商,力争年内有实质进展。推进《合肥市加快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28个重大项目的建设,继续加快现有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推动紫蓬山森林公园、大圩都市农业公园和岱山湖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四顶山风景区项目要加快工作力度;瑶岗渡江战役纪念馆要精心策划好运作方式,更多体现旅游内涵;推动丰乐生态园、肥西老母鸡生态园二期工程建设,打造一批高星级农家乐。建议在中博会晚会“江淮和畅”的基础上,打造一台具有“徽风皖韵”特色的大型舞台演出,定期上演类似于“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一类的大型实景演出节目,以宣传合肥,量身打造合肥的旅游品牌。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推动区域旅游合作。一是加强融入长三角。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通过国家评审的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长三角城市的无缝对接;加快推动合肥旅游集散中心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互联互通,争取纳入新华东旅游线,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的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二是推动与中部、南部城市协作。抓住合武高铁营运的机遇,推动与武汉等中部城市的深度合作。积极主办“中国南方旅游城市协作体第十一届年会”,推动与南方10多个城市旅游一体化建设。三是立足省会经济圈,加强全省旅游合作。紧紧围绕省会经济圈建设,充分发挥合肥“依山傍水”,周边温泉、湖泊、森林、山岗等度假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开展环巢湖区域旅游合作,加强与合巢六旅游合作;贯彻合淮同城化战略,推动合淮旅游一体化。建议市政府协调合六巢淮四市电话区号统一工作,推动战略合作。
按照县政协今年的工作安排,6月上旬,县政协组织政协分成四个调研组,由政协领导带队,分别以我县已开发经营旅游项目、正在开发重点旅游项目、生态乡村游项目及旅游产业配套设施项目为重点,对我县旅游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到部分镇、旅游景区和旅游服务单位,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和座谈讨论,广泛听取各方面对我县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建议。6月29日,县政协主席梁广枝主持召开县政协八届十五次会议,围绕我县旅游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议政。县政府副县长李漫军参加会议并通报了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县政协四个调研组也就会前开展专题调研的情况作了专题发言。与会政协围绕议题展开认真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意见。现将调研议政的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积极实施旅游旺县和旅游强县战略,以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打造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格局为目标,在旅游部门的全力推动下,我县旅游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通过出让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极大地促进旅游项目的建设发展。,我县以出让开发经营权的方式,引进知名旅游品牌企业南湖国旅和本地能人开发经营燕岩、世外桃源景区和燕山景区、燕峰峡温泉漂流景区等旅游项目。燕岩、世外桃源景区通过南湖国旅的规划设计,投资包装、宣传策划,景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以珠三角自驾游和港澳地区团队为主的大批旅客前来游玩,旅游业绩良好。燕峰峡温泉漂流景区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2300多万元,建设酒店、温泉别墅、露天温泉、漂流及矿泉水生产等项目。景区成功举办了两届广东省漂流大赛,-间,年接待游客15-20万人次,年营业总收入平均达500多万元。
(二)积极谋划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旅游资源开发。,我县引进香港锋华实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岳山温泉旅游度假村,该项目规划建设用地为720亩,经省政府批准首期建设用地为60.6亩。作为市、县重点建设项目,6月,该项目征地工作全面展开,目前首期建设用地已征地50.6亩;二期规划建设用地也初步与农民签订了200多亩征地意向,二期规划建设用地的土地修编、用地报批等工作正有序开展。
此外,我县还引进广东国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六祖禅宗文化旅游区,该项目不但是市、县的重点建设项目,而且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被省政府列为我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规划用地为1379.3亩,投资估算12亿,计划以冷坑镇上爱岭“六祖岩”为主线,向左右山岭延伸,建筑设计以“六祖禅宗”宗教场所为主体,配套禅宗文化展区、国际会议中心、居士区和服务区等区域,是一个集文化、旅游、饮食、休闲于一体的禅宗文化旅游项目。目前,已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和项目用地规划工作,正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用地申报、林地审批等相关工作。
(三)生态乡村游项目逐步推进,将更有效地发挥我县旅游资源的整体效应。我县的大稠顶和三岳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林木葱茏、物种丰富、景致优美,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养生、旅游探险的好去处。保护区以其清新脱俗的自然生态景观,成为我县生态养生游的亮点,正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目前保护区正努力寻求合作开发生态养生游项目。而以梁村何屋、坳仔六德堂等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游项目也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卫生村建设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
(四)强化旅游产业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改进旅游综合服务工作。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旅游产业配套设施项目各要素建设,一是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目前全县拥有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5家、二星级酒店2家、一星级酒店3家,其它大小旅业87家,共有客房2790间,床位5510个,是全省50个山区县中拥有三星级以上标准酒店最多的县(区)之一,能较好满足游客住宿的需求;二是推出了以粟米鸡、石山羊、六十日黄菜等具有怀集地方特色风味菜肴为主料的“燕都风味宴”和“乡土风情筵”系列菜色,深受游客好评。此外,被称为“中华一绝”的燕岩徒手攀岩采燕窝绝技成为我县游乐观赏的一大卖点,赢得游客的普遍欢迎。还有县城不少的休闲娱乐场所和旅游商品、土特产专卖店,基本能满足各方游客到我县旅游娱乐、购物的需要。
总体来说,近几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近两年多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我县已开发经营的旅游景区受到了较大冲击,出现了经营冷淡,景区旅游人数大幅减少,收入严重下滑甚至亏损,欠缴景区经营权费,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据反映,燕峰峡温泉漂流景区就亏损了60多万元,经营陷于困境,而南湖国旅近年来累计尚欠缴90多万元景区经营权费。
从实地调研和情况通报来看,我县旅游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这也是造成当前我县旅游经营陷于困境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景区欠缺后续资金投入,品位难以提升,缺乏新意。燕岩和世外桃源景区除了经营初期投入之外,近年来基本没有大的投入,设备设施残旧老化,景区尚停留在观光游览型而未能做到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粗放经营,品位不高,难以打造成一个高档次的精品景区,很难吸引“回头客”、“过夜客”,影响了景区的经营发展。
(二)景区难以做到完全封闭管理,存在隐忧。由于历史原因,燕岩和世外桃源景区观光道路与村民出行是同一道路,虽然燕岩已可改道出入,县政府也于今年5月15日开始对燕岩洞实施机动车行驶管制,但部分村民仍贪方便舍远求近驾车穿洞而过,影响了金丝燕栖息环境。而世外桃源景区一时难以改道,不少机动车进出景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旅游心情和人身安全,投诉不断,影响了景区的整体满意度。而且一部分村民趁机拉客逃票进入景区,令景区利益受损。不能封闭管理,还导致了设备遭人为破坏现象的出现。如世外桃源景区,岩洞里的照明设备经常被破坏甚至连给村民提供方便的照明路灯也不能幸免。今年春节,景区栽种的桃花也一次被偷走8棵,令经营者十分头痛。
(三)综合管理遭遇执法处罚相脱节的问题。目前对燕岩、世外桃源景区的管理,除了经营者外,桥头镇政府和景区管理处加以协助。由于他们都只是有管理权而没有执法处罚权,对一些破坏景区自然景观、乱采奇石、偷捕燕子、非法电鱼等行为难以进行执法处罚,需要请求相关执法部门出动才能实施,因此对景区综合管理无法做到到点到位。而且由于经费没有到位,管理处由原来的10多人减少到目前的4人,管理力量进一步削弱。
燕峰峡景区一溪两岸山林虽已被林业部门依法列为生态公益林保护区,但近年来特别是下半年,群众进山乱砍林木的现象较为严重,致使景区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不协调。对此,景区也只能徒叹奈何。
(四)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进展缓慢。近年来,由于县分管旅游工作的领导变换频繁,对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工作欠缺有力的协调和指导,相关职能部门未能整合形成整体推进合力,项目规划建设用地报批工作滞后,影响了项目开发建设工作的推进。岳山温泉旅游度假村征地拆迁工作于正式开始,历时3年,目前仅完成征地50.6亩;而六祖禅宗文化旅游区项目也只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和项目用地规划等前期工作,项目用地问题尚未解决,影响了征地、迁坟等后期工作的开展。由于我县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滞后,难以打造新的有规模、有档次、有效益和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区,造成旅游客源缺失,无法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市场。
(五)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目前,我县通往景区景点的道路大多等级低,尚处于路窄弯多不平坦的状况,对旅游团队车辆进出潜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旅客怨言较多。而且各旅游景点间通达力也不强,尚未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交通不畅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此外,目前通往燕山风景区的道路是当地的村道,旅游车辆进出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群众意见较大。同时,燕山景区目前尚未设有停车场,而可用来开设停车场的岩洞口前后地块为农田保护区,必须要经国土部门调整后方可进行,影响了景区发展。
(六)旅游业总体服务形象水平仍然欠佳。目前燕岩、世外桃源景区都没有设专门导游,游客对景区只能“自我欣赏”,对景区内涵无从了解,游兴降低。此外,在景区范围内,还存在当地村民向游客兜售假燕窝和香烛等现象。每逢假日,村中小孩就自发聚集在一起,拉扯旅客强讨零花钱,这对景区、对我县的形象都会造成较大影响。再者,由于我县服务行业存在招工难问题,直接导致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同时,由于旅游产业链短,缺少项目支撑,特别是“购”和“娱”相当弱小,未能做到“游”、“购”、“娱”的有机结合,在怀集旅游享受不到“白天游景点,途中能购物,晚上有娱乐”的“一条龙”服务,旅客逗留时间短,消费单一,对服务业的拉动和辐射不强。
旅游业被人们称为“无烟工业”,旅游业对相关行业具有较强的幅射带动作用。从几年前我县旅游业鼎盛时期,车密客广,旅业爆满,餐饮红火的景象就可以感受得到。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完善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力促我县旅游业再创辉煌。为此,提出几点建议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旅游业是一个综合产业,它涉及到众多的部门和方方面面,仅靠旅游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还不够的,需要各方面共同配合才能有发展、有突破。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提高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增强紧迫感,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宣传引导,使全社会形成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共识,形成“人人都是旅游使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二)要始终坚持实施旅游旺县和建设旅游强县战略不动摇,着力推进旅游景区建设。依托我县旅游资源,倾力打造金燕文化、六祖文化、温泉文化、长寿文化旅游品牌。应把握广贺高速、贵广高铁即将相继开通,必将对我县旅游业带来新一轮大发展这一难得机遇,对已开发经营的旅游项目,要引导景区经营者加大后续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景区建设,使景区建设由单纯的观光游览型向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娱乐相结合型转变,提升品位,以吸引更多的旅游客源。要重视对燕岩和世外桃源景区历史名人题词、人文景观流传或相关传说的保护、发掘,并大力宣传,进一步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
岳山温泉旅游度假村和六祖禅宗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既是市、县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又是市领导对口联系的重点建设项目,县委、县政府应把这两大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关工作专责小组,明确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双向倒逼工作机制,出台一系列有利于项目开发建设的政策、措施,强力推进项目开发建设,争取早日把这两大项目打造成为怀集旅游新亮点和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使之形成文化内涵丰富、档次高、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应积极拓展森林生态和乡村休闲游等项目,最大限度地整合我县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三)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努力开拓旅游市场。应集中一定的财力、人力、物力,运用各种宣传渠道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对全县旅游项目进行宣传推介。如邀请名人画家到怀集休闲度假、写生创作、献才展艺,借助名人效应喧染旅游品牌。同时,争取上级文化部门或影视界到怀集拍摄风光片、电影和电视节目等,提高我县旅游景区景点的知名度,扩大怀集旅游影响力。
(四)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我县通往旅游景区景点道路等级低、通达能力差的问题,应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有计划、有步骤改造建设通往旅游景区景点道路,进一步改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通行力和安全性,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景区导向指示牌的设置,特别是县城出入口路段,应及早设立完善各景区规范醒目的导向指示牌,为各方游客到我县旅游提供方便。
另外,旅客对燕岩特别是世外桃源景区交错杂乱的电线电缆颇有微词,认为这样很难体味得到陶渊明笔下所描述的景象。建议能否协调有关部门把电线电缆由架空变地下埋设,美化景区环境。对于燕山景区提出的建设停车场用地需把农保区调整为一般耕地问题,有关部门应支持解决好。
(五)要强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针对“吃、住、游、购、娱”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改进旅游服务工作。一要着力推进旅游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素质;燕岩、世外桃源作为我县旅游重点推介景区,应考虑设专门导游,以适应旅游需要;县有关部门应尽快编制出台科学完善的怀集县旅游线路景点介绍书,并要求各旅游接待酒店统一使用。二要加快有规模上档次的旅游购物市场特别是“特产街”、“旅游产品街”建设,带动旅游经济。三要重视旅游信息平台建设,把我县有关旅游资讯在信息网上进行推介,使外地人在信息网上都能了解到我县旅游景点的情况,扩大我县旅游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到我县观光旅游。
(六)要加强旅游开发建设的综合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合理开发和依法保护旅游资源,做到生态环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协调统一。努力克服和防止低水平的开发,坚决避免浪费资源的行为发生,真正走出一条依法保护资源,按规划建设旅游景区的新路子。特别是生态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资源,要遵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大对生态景区、名贵珍稀动植物、温泉、古建筑、古村落、古民居、岩洞、怪石、奇花异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尤其是对目前开发规划未敲定,开发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的,一定要采取措施先保护下来,待条件成熟时再开发,对已出让开发经营权的旅游资源,应进一步加强对开发工作的指导和跟踪检查,敦促开发商尽快启动项目建设,杜绝开发商囤积旅游资源转让出卖,确保全县生态旅游资源不被破坏和永续利用。
在景区管理工作中,要切实处理好景区与周边村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构建和谐经营环境与旅游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燕岩、世外桃源景区管理遇到执法处罚难问题,建议成立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综合执法机构,提高管理水平。
旅游发展报告(篇3)
1、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综合管理到位。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旅游道路建设和旅游景区服务性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旅游道路、景区、景点及“农家饭店”的卫生清理和绿化美化工程。在照明设施、停车场、交通标志、旅游厕所、污水垃圾处理、餐饮卫生等方面进行加快建设、完善配套,确保景区整洁卫生,环境优美。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游客,进一步规范理顺旅游发展综合管理机制,重点加强旅游管理队伍建设,配有专职旅游管理人员,做到规范管理,秩序井然,力争让管理上台阶,让管理出效益。出台《旅游治安管理条例》,设置旅游投诉电话,制定部门联动制度,抓好旅游质量、旅游安全、旅游统计、旅游培训等各项制度的落实。切实提高接待质量,改进旅游服务。
2、要挖掘文化资源,凸显地方特色。
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发挥名人效应,弘扬传统文化,深化历史积淀。高标准制定旅游观光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立足旅游资源优势,采取超常规的更加有力的措施,整合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行政资源,实现差异化良性发展,在资金、政策、规划、项目、配套设施、产业建设等各个方面予以重点倾斜,集中力量,集中资金,突出特色,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重点建设本区域的核心景区和核心景点,打造名副其实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3、要加大旅游产品促销支持力度。
旅游经济是知名度经济、注意力经济,大手笔、多元化的宣传促销是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建议政府加大旅游产品宣传促销的支持力度,在国家级和省级各大媒体上予以重点推介。
4、要循序渐进,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观光旅游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原生态,自然化,在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要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好节约耕地,水土保持,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工作,实现开发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旅游发展报告(篇4)
xxxx草原,是一块传统特色突出、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状况良好的具有代表性的草原,人民以传统畜牧业生产为主。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畅,这里的环境保留了原生态的质朴,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也表现出观念上的保守,使得这块美丽的草原未能向世人展示其独有的魅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牧民提供了展示其生产生活和当地文化的新途径。为这里的人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增加致富渠道提供了可能。
7月11日至13日,在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和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主办的第六届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上,由前旗旅游局组织的xxxx苏木的两户牧民自己设计、制作的民族服装服饰参加了展示。牧民的孩子也以模特身份登上了赛场。比赛结果,一户牧民获得现代服装组第七名,另外一户获得传统服装组第八名。首次参赛的牧民之子白音获得模特表演三等奖。
参赛的服装承袭了传统风格,加入一定的现代元素,完全由xxxx苏木基层牧民自已设计、自已缝制,在场内外赢得了一致好评。两位牧民还接受了内蒙古电视台等媒体的现场采访。
这次参赛增强了牧民们通过民族服装服饰的生产参与旅游的信心,提高了利用当地资源和技艺发展旅游业,展示新牧民、新形象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我旗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群众基础。通过这次参赛,我们也看到了我旗草原旅游的发展方向,受到了重要启示。
一,牧民是草原的主人,是发展草原旅游业的主体力量。
草原是蒙古民族自古以来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北方民族文化繁衍的摇篮。世代生活在xxxx草原的牧民是这片草原的主人,草原因牧民而鲜活生动。在日益崇尚生态文明的今天,草原是xxx旗展示自身形象的名片,具有十分强烈的感召力,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xxxx草原是xxx旗发展旅游业的依托,是众多旅游产品产生、发展的背景,是美丽的xxx旗最重要的底色。因此,调动广大牧民投身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是我旗旅游业发展的前提。
二,草原旅游业要以传统的民俗风情为主,立足当地文化,打造本土特色。
科尔沁草原的蒙古文化源源流长,博大精深,至今仍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挖掘科尔沁草原民间文化并发扬光大,是宏扬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的需要。在这方面,xxxx草原具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里,牧民的'生活仍然保持了浓郁的传统风格。
如:缝制马肚带、衲靴底、缝制民族服装服饰、编马绊子、组装套马竿等,是地地道道的牧民生活原貌再现。牧民群众利用自家奶食、自家肉食和自家天然草牧场的秀丽风光,使游客流连忘返。因此,我们要因势力导,一定要立足牧区生产生活实际,依托草原传统习俗,打造当地特色旅游品牌。
三,加快观念转变,加强素质提升,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产业转型。
xxxx草原处在大兴安岭向科尔沁草原过渡带上,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林草丰茂,植物繁多,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同时,xxxx草原位于乌兰浩特这个游客集散城市和阿尔山这个核心景区之间,是兴安盟最重要的旅游交通线上的关键节点。这里山川纵横、河流众多、草原丰美,且有上百种乔灌木杂处其间,地形起伏多变,景观层次感强,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天然高尔夫球场。
xxxx草原旅游应该科学规划,政策引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及时引导当地牧民转换观念,用市场经济的眼光看待本地资源优势,用科学发展的观点谋求可持续发展,自觉地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使牧民改变过去粗放的经营方式,实现牧民由一产向三产转移,减轻盲目追求种养数量所带来的生态压力,充分发挥草原的生态效益,追求绿色产业迅速扩张,取得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四,打造高品位草原旅游品牌,让千家万户在旅游业中受益。
自20xx年开始,我们依据这里的资源禀赋,在xxxx草原规划了度假牧场、心灵牧场、xxxx自驾游营地、科尔沁草原驿站等围绕“科尔沁草原”核心品牌,设计出“一线串珠式”的系列景区景点。经科学规划,意欲使景区最终成为生态观光、民俗体验、文化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高品位旅游区。逐步打造连接乌兰浩特这个集散地和阿尔山核心景区之间的aaaa以上草原民俗旅游区,成为充分展示科尔沁民俗、文化特征的特色景区。在品牌支撑下,动员千家万户参与旅游业,让千家万户在旅游业中受益,从而带动xxxx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成为绿色兴安快速崛起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这次参赛,我们充分感受到了xxxx草原上广大牧民积极投身旅游业的巨大热情和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科学规划指导下的、全民参与的xxxx草原旅游业大发展的局面已经为时不远。同时,旅游业开发要坚持政府主导,民间主体,市场运作原则,切忌不顾规划的一哄而上。在征地、环保等方面,政府及时进入,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条件。避免出现一些违规的、非法的盲目建设,出现先天不足的景点,给今后管理留下隐患。
旅游发展报告(篇5)
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确立了旅游兴镇的目标,充分挖掘本地农业观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朝阳产业,全力打造旅游强镇。
1、大明官庄生态观光园的建设。
大明官庄农业观光园是市区重点打造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该基地位置优越,农业资源丰富,依托现代农业技术,注册成立了“山东峄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集约化经营,公司化运作,发展高效生态观光农业。现有标准化中拱棚64个,观光大棚4个。种植射干、知母、薏米等中药材500余亩,樱花、红枫、紫薇、紫叶李、大叶女贞、菊花等苗木、花卉200余亩。
2、娘娘坟社区农家乐项目建设。
娘娘坟社区农家乐是依托娘娘社区打造的农家乐新亮点。娘娘社区地处“冠世xx”XX区,省级著名旅游景点权妃墓座落于此,该社区工程建设整体设计突出旅游景观特色,统一规划建设成徽派风格居住小区,楼房为五层,错落有序,自成景点。在依托优越的山水特色和石榴生态资源的优势基础上,建设“农家乐”服务接待场所,打造旅游服务特色街区,开发游乐场所和游乐设施,发展花卉园艺,搞好花卉石榴盆景资源的深度开发,为下步北龙塘、贾泉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示范模式。目前,总投资2098万元娘娘社区基本建成,周围形成了以康居生态园和石榴盆景园为代表的规模化盆景制作基地5处,年产盆景达10000余盆。
3、王府山民族风情农家乐建设。
王府山村农家乐充分利用农村有利条件,设置农家桌椅、农用器具,收集民间故事、民间服饰,增设牌坊、亭台、楼阁等旅游配套设施,组建民俗风情表演队伍,展示民间传统文化,挖掘石榴文化、乡土文化特色,精心打造具有浓郁“xx、榴乡”特色的乡土风情型“农家乐”,该项目已成为我镇农家乐的`金字招牌。目前,共发展“农家乐”40余户,年创旅游收入2500余万元,吸纳300余名劳动力就业。
4、6100余亩石xx景区旅游大道两侧石榴扩种项目建设。
该项目涉及旅游大道两侧从逍遥村到王府山村15个行政村。创新经营模式,实行大户承包经营和企业承包经营相结合的土地流转方式,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第一期涉及10个村4000余亩的春季造林工程已经完成,共栽种大小石榴苗木10万株,签订流转合同3000多份,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目前经过精心的培育和呵护,石榴苗木长势良好,成活率在95%以上。第二期2000余亩的雨季造林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该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万亩xx再添一道亮丽的风采,为xx镇的观光旅游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旅游发展报告(篇6)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一、国内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与××区的现状
旅游作为一项产业,在我国兴起虽然只有20多年的时间,但特点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旅游热点已经从古都名城和名寺古刹回归自然。随着五一节由大长假变为小长假和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设立,中短途旅游成了旅游主流,而在中短途旅游中,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就成了游客首选。原因就是住烦了高楼大厦,想体验一下土窑洞的感觉,吃腻了生猛海鲜,想吃土饭土菜换口味。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每年有1000万人次到京郊和河北、天津等地参加农夫一日游、樵夫一日游,吃农家饭,住农家炕,采摘新鲜瓜果,体验农家生活,四川省成都市双休日每天有20万人在郊区度过。陕西省合川县利用文秘杂烩网滩上的一块湿地开发的合川湿地旅游区,则成了西安市民双休日的旅游热点,成为陕西省的旅游紧点、收入大户。运城市夏县利用一个小型水库开发的泗交漂流项目,每天都有几千游客。就连曲沃海头村的全鱼宴和洪洞县的农家炖土鸡,也吸引了临汾城里的人常常光顾,不预定还吃不上。
相比之下,××区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却起步晚、发展慢,除贺家庄乡与临汾铁旅举办的乡村风情桃花会外,其余都是些星星点点的,虽然属于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范畴却形不成产业的“个体户”,政府有关部门也未列入工作议程,农业部门认为是旅游部门的职能,旅游部门认为是农业部门的职能。因此,××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目前仍处于自发、无序、盲目的状态,与全国、全省及至周边市县相比差距极大。
二、××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区作为临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晋南中心城市,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条件和基础。
1、客源充足。××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最大的优势就是临汾市人多。临汾市区有常住人口50万,流动人口20万以上,按每年50万人,每人两次计算,每年可有100万人次到郊区旅游,他们要在吃、行、玩、购等方面消费,按每人消费100元计算,可为农村增加1个亿的收入,这样计算,并不是空穴来风,以贺家庄桃花会为例,2009第六届桃花会因为免除了门票,半个月就有10万以上游客,李家庄村民在餐饮、农产品销售、存车等方面毛收入达50万元(由于接待条件有限,仅有10%左右的游客可在桃花会就餐)。
2、资源丰富。临汾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的母亲河穿境而过,汾河两岸的滩涂、湿地、溪流、泉水、山岭、森林以及古遗址、古村落、古墓葬都是我们可以开发的.资源,加之近年来发展现代农业的成果,如土门的千亩红堤、乔李的万亩辣椒、吴村的万亩林网、金殿的千亩莲菜、卧虎山万亩荒山绿化等,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3、条件较好。经过多年建设,我区广大农村交通、供电、供水、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生态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荒山绿化、滩涂绿化、通道绿化、村庄院落绿化的成果都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
具备了客源充足、资源丰富、条件较好的优势,只要充分利用、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一定会尽快起步,并且由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成为农业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关于发展××区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建议
(一)发展思路
我根据对全区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粗浅认识,初步提出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是:以打造尧文化旅游观光农业为核心,以生态农业、田园风光、民情风俗、历史古迹和人文文化为主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重点发展并形成“农业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民俗文化游”和“自然生态游”四种模式,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扩大对外营销,使××旅游观光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通过3-5年努力,实现“十、百、千、万、亿”的旅游观光农业新格局。
“十”,即:打造10个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区:
1、卧虎山绿色农业观光区。以开发卧虎山旅游景点为基础,以卧虎山无公害红枣等农产品、李家庄九九鲜桃园和贺家庄双孢菇为重点,重点开发稍子面、双孢菇餐饮和窑洞宾馆,建成集旅游、休闲、采摘、观光于一体的绿色农业观光区。
2、大阳山水田园休闲区。依托涝河水库、尧陵景区和大阳地处黄土高原的自然优势,以农家小院、果品采摘、涝河水上项目为核心,建成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山水田园休闲区。
3、贾得乡大苏休闲度假区。以贾得乡大苏丘陵山区为中心,依托山坡山沟自然条件,重点开发休闲度假。
4、尧庙汾河生态旅游区。依托万亩农业开发项目和草原项目,重点开发垂钓、草原项目、采摘等,建设集休闲、娱乐等水上和草原风情旅游区。
5、吴村绿色家园休闲区。以红旗路沿线为中心,依托万亩农田林网,重点开发林下经济、特色餐饮、休闲、垂钓。
6、金殿水乡旅游观光区。以金殿镇龙祠泉源为中心
,重点开发垂钓、登山、水乡风情(水磨)、特色餐饮(韭芽)、荷塘稻田北方江南景色。
7、土门黄土风情观光区。以锦绣苗园为依托,发展登山、打猎、休闲及特色餐饮,展示黄土高原葡萄、花木、田园生活,建设黄土风情观光区。
8、一平垣卧虎山观光区。依托一平垣卧虎山景区开发,大力发展山区核桃、柿子产业,形成锦绣卧虎山花果山式旅游观光区。
9、以乔李民航空港区为中心,重点开发涝河湿地。
10、西部山区农业观光游览区。建设魏村老爷顶千亩核桃园,万亩圣桃、土门葡萄基地,形成以牛王庙为中心的西部山区农业观光旅游区。
“百”,即:建设100个农业生态观光村。
“千”,即:兴办1000个与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相关的餐饮、游乐和服务经营户。
“万”,即:全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安排1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
“亿”,即:每年全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收入要达到1亿元以上。
(二)工作重点
1、加强组织协调。加快观光旅游农业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建议政府成立观光旅游农业发展领导组,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整合资源,密切配合,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林局,挂牌为农林局农业旅游办,协调全区农业旅游工作。同时引导组建区级观光旅游农业协会,组织实施全区农业旅游开发工作。
2、建立资金机制。当前农业旅游开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仅靠单一企业,难以全面完成。因此,在建设中要广开资金投入门路,加大投融资力度,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要政府投入、企业投入、群众投入相结合,激发企业建设的积极性,解决农业旅游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
3、完善配套设施。旅游观光农业是农业生产、农事活动、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要搞好基础性配套工作,为农业旅游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要加快各景点绿化、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给游客创造方便、快捷、舒适的旅游条件。
4、开发旅游产品。产品是旅游业的基础,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结合观光旅游积极开发特色农副产品、民间小手工制品、民间风味小吃。起步阶段要把开发特色餐饮作为重点,除传统的稍子面、羊汤外,要开发现宰现做的鸡、甲鱼、涝河鱼等。要依托当地民风民俗,聘请能工巧匠制作销售有乡土气息的纪念品,如剪纸、粗布纺织、手工鞋垫、草竹编织、绿色农产品等,达到既可为旅游者提供参观制作全程技艺的景点,又可购买旅游纪念品,增加经济效益,形成资源共享互用。
5、加大宣传营销。宣传开发是打造旅游品牌的关键。要善于包装。要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综合利用多种渠道,继续办好乡村风情桃花会,还要根据发展情况举办荷花会等节庆活动,大力宣传我区的观光旅游农业,扩大我区观光农业的知名度。
四、政府要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提供保障
××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区委、区政府已经把它列为全区加快发展的优势产业,我认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还应该与以下工作有机结合:
1、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要让城里人到了农村,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在确定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时,要把具有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优势的村作为重点。
2、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与农业调产工作相结合。在农业调产工作中,要结合发展农业生态观光的需要,有意识的将相同的作物连片规模发展,形成壮观的场面,如千亩辣椒、千亩油本文来源:文秘范文 菜、千亩荷塘、万亩葵花、十里桃花,甚至更大规模。
3、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相结合。凡是区里规划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重点村,交通、供电、水利、卫生、环保、林业等部门都应该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
4、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为了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一味追求排房、楼房,而要营建富有地方特色、乡土气息的农家小院,透发一种依山傍水、鸡鸣狗叫、炊烟袅袅的诗情画意,尤其在绿化上,要克服除了杨树就是松柏的单一树种结构,做到乔灌结合、速生林与景观树结合,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5、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要保护名宅名院、名木古树,建设农耕博物馆,让年青人更多的了解传统农业、农具和农民生活方式。
6、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既要以本地村民为主,又要吸引外来投资,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城里人、外地人来创业开发。
7、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既可以促进农业调产、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强化服务、加强指导,而不能借管理之名吃拿卡要,阻碍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发展。
旅游发展报告(篇7)
为助力某某镇新兴产业和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和做法,助推某某镇2017年顺利脱贫出列,按照某某镇人大2017年的工作安排,由某某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和部分镇人大代表组成考察团,于2017年5月4日驱车前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先后对景洪市绿野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澳洲坚果基地、景洪市勐养镇曼掌村、勐龙镇曼飞龙村和勐腊县磨憨口岸进行考察。通过考察不仅开阔代表们的视野,提升代表履职的工作职责,更进一步在过程中学习经验,以全新的产业模式来促进某某镇传统产业,借鉴民族文化的理念来打造某某镇的特色旅游产业,考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验和做法
本次学习考察活动,先后赴西双版纳景洪市绿野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澳洲坚果种植基地、景洪市勐养镇曼掌村、勐龙镇曼飞龙村和勐腊县磨憨口岸等地,实地察看了新兴产业化发展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以及“公社戒毒”模式下人民禁毒战争等情况,并认真听取坚果基地负责人和村寨主要领导的主要工作做法和经验。每到一地,都能明显感受到当地在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村旅游等方面涌现的巨大活力和显著成效。综合起来,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
澳洲坚果作为新兴的产业项目适宜在热带种植,景洪市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并投入新进的管理和种植技术,在坚果基地进行大范围播种,让原本贫瘠的山地变成经济支柱,并且拥有自己的加工厂,生产加工一条龙,自产自销,这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劳动积极性,解决部分农村劳动力滞留或外流的问题,还对景洪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民族文化带动旅游产业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它以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镶嵌在祖国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此次考察的勐龙镇曼飞龙村就是以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物曼飞龙白塔作为景点,以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来打造勐龙镇的旅游产业,加上当地政府的重视,对民族文化宣传到位,对历史文物重点保护,真正做到了民族的就是大家的,是世界的。
(三)口岸贸易带动经济产业
磨憨口岸位于勐腊县西南端,是中国通往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随着对外开放形势的发展,西双版纳州全方位立体交叉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口岸区位优势显得更加重要,无论对于中国游客或者老挝游客都是一条极为便捷的通道,游客出境更加方便,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对外贸易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增加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四)“公社”模式打赢禁毒战争
勐龙镇陆拉村委会班南坎村深受毒品危害,许多村民因为吸毒家中一贫如洗。通过大胆尝试,村干部提出了走“大锅饭”模式,实行集体劳动、按劳分配、共同戒毒,帮助村寨脱贫戒毒,并安排边防派出所和政府有关部门联合组成工作组,主动“驻村”工作。通过工作组的积极引导和启发,促使村民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巨大变化。让农户通过自身努力,积极发展生产生活,远离毒品,热爱生活。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迈出稳健的步伐。
二、体会和启示
此次,通过对景洪市部分地区的考察学习,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新兴产业的经营形式,体现了农村先进生产方式的发展要求,是促进城乡统筹、解决传统产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新模式吹响禁毒战争冲锋的号角,是打赢禁毒战争助力脱贫攻坚的又一大战略举措;
民族文化旅游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在现有的少数民族民宿基础上打造出既现代化又民族化的特色民房,创新出具有某某特色的旅游小镇。主要体会和启示有以下几点:
(一)新兴产业化推动着产业经营体制的创新。澳洲坚果种植能够在景洪市迅速发展,全靠他们创造的良好发展氛围,通过他们的努力,原本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经营得到了有效的组织,坚果加工业大发展,拓宽了坚果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农民收入。
(二)旅游产业民族化推动着乡村旅游的改造。具有特色民族文化的旅游产业总是能给百姓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发挥少数民族的独特优势,用民族的文化来装饰自己,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可以更好地将某某镇旅游产业做强做大,让更多的游客来此游玩,以旅游产业带动农户的经济收入。
(三)大胆尝试禁毒工作新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某某镇地处边境,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27.85公里,毒品渗透案时有发生毒品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导致我镇大部分群众深受毒品残害并且吸毒人员以青壮年居多,严重制约了我镇经济发展。通过景洪市勐龙镇的此次考察,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在日益严峻的禁毒形势下,大胆尝试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于我镇实际情况的禁毒新模式道路刻不容缓,进一步遏制毒品犯罪发展势头。坚持把整治毒品问题摆在突出战略位置,进一步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群众参与禁毒斗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民参与的禁毒战争格局,为我镇脱贫出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发展了与考察地的友好关系。通过考察学习加强各方面交流,推动了两地关系的发展,可以互相借鉴,用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共同发展。
(五)增强了做好人大工作的信心。通过对景洪市部分地区的考察,我镇人大代表在考察过程中不断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以后的人大改进工作提供了参考。
(六)学习了外地发展经济的经验。走出去,我们看到了自身差距,认识到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既要学习借鉴成功的经验,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在发展产业和旅游上打造因地制宜的某某特色,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某某镇依托优势、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巩固和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业、虽已取得些许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传统产业:某某镇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玉米、水稻、甘蔗、茶叶和咖啡等传统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传统种植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2.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投入高,见效慢。
(二)旅游产业:由“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的支撑,某某镇将广伞风情园、芒旧新老寨、芒畔小组等特色村寨与民族文化捆绑打造发展,推进民族特色乡村旅游业发展。但由于特色村寨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游客接待能力和水平有限,不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导致村寨里的农户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特色旅游产业停滞不前,其次宣传不够,农户对乡村特色旅游业认识不到位,全镇共推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合力尚未形成。
(三)毒品产业:某某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区位优势,这些条件为我镇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毒品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优势条件。由于某某镇地理条件复杂,跨境通婚情况较为普遍,人员流动性较大群众文化水平低难以对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实施管控,导致我镇吸毒人员较多,禁毒形势较为严峻,严重制约着我镇的经济发展。
四、意见和建议
某某镇同此次考察地方相比,无论是区位条件还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但他们能够先行一步,在实践中创造和探索的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景洪市新兴产业和民族文化旅游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推某某镇2017年顺利脱贫出列,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新兴产业经济合作,以合作方式来发展拓宽销售渠道了,形成以销售公司为龙头,全面推进新兴产品外销增值。同时,坚持“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群众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流转向新兴产品加工企业、农合组织、专业大户等参与流转转变。
(二)大力扶持发展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引导支持“企业+基地+农户”三位一体的生产形式,走企业和农户同步发展的经营路子,既可以促进产品加工增值,又能够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并逐步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利益连接机制,搞好“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三)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提升经济发展支撑力。按照“稳农、兴蔗、提茶咖,培植壮大畜牧业、油梨产业和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巩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果,确保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带动贫困村组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凝聚全镇力量助推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产业。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采用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来打造属于某某镇自己的旅游文化,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能很大程度上给村寨的农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景点、物件、食物,可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打响某某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
(五)积极探索新模式,切实提高禁毒工作水平,进一步落实社会维护稳定各项措施,强化禁毒工作职责,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充实禁毒力量,加强宣传帮教,及时发现问题。逐步探索,不断创新,进一步推进禁毒基础工作,开拓禁毒工作新阵地通过实施禁毒新模式,使某某镇禁毒工作更牢固、维稳工作制度更健全、禁毒基层基础更扎实、戒毒工作更规范、服务群众更满意。在新的模式下打赢全民禁毒战争,
(六)加大对某某200号通道的管理和建设,利用通道的经济合作区,规划边境旅游路线,努力打造与众不同的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企业或个人入驻某某,招商引资发展壮大某某的经济,依托某某镇独特的边境区位优势和少数民族特色,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加强双边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促进双方的旅游产业。
特此报告,请予审议。
旅游发展报告(篇8)
10月6―17日,我随干部培训班组成的考察团一行对韩国进行了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感触很深,收获频多。
为期12天的学习考察内容十分丰富。接待方韩国三星公司为我们安排了较为系统的课程,听取了专题演讲16次,其中由三星公司领导层和有关专家作的演讲12次,主要内容是介绍公司概况以及他们在人才培养战略、经营战略、品牌管理战略、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的经验,同时也深入地发表了他们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思考以及三星引领数码时代潮流的战略。期间,我们还访问了韩国外交通商部、信息通讯部、淑明女子大学和济洲道政府。有关方面负责人分别对韩国的外交政策、IT产业、教?吐糜蔚惹榭鲎髁私樯堋T谔?〗樯艿耐?保?颐腔??嵛剩?斡胩致邸3??窝刑滞猓?颐腔棺ǔ糖巴??枪?舅?舻乃?础⑵餍恕⒐晡踩?夜こб约白ㄎ?霉?九嘌等瞬诺娜?侨肆??⒃海?疾炝耸?攵嗝教濉⒓?愕缏贰⒐庀恕⑹只?褪?胪?缟璞傅纳??撸?喂哿巳?羌?糯窗旃芾淼钠?挡┪锕荨⒑?颐朗豕荨???衷啊??Ψ?裱芯吭旱壬缁峄?埂?疾熘?啵??交拱才盼颐枪劭戳撕???车母栉璞硌荩?橹?艘恍┯卫馈⒘?ANlang=EN-Ugt欢活动,对于我们了解韩国人民的生活和韩国文化的特色,增进双方的了解和友谊,很有帮助。
三星公司对我们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接待热情隆重、周到细致。我们也充分展现了我国中青年干部的良好风貌。这得益于出发前党校充分的动员准备。
十二天的研修、考察,时间虽短,内容丰富。通过这次赴韩国调研,我对韩国经济腾飞的原因、三星崛起的奥秘,有了具体的了解和认识,获益良多。现择要简述如下:
二战后,韩国曾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农业国家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韩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创造了“汉江奇迹”。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曾给韩国带来严重的困难。但目前危机期已经过去,韩国经济已步入了又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和,韩国分别实现了10.9%和8.8%的经济高速增长。203月底,国际评等公司穆迪已将韩国的绩效评估等级提升了两级,成为A3,恢复到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准;年第一季度韩国的增长率是5.7%;国际组织如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以及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都发布了对今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预测,新的预测率介于5.5―6.5之间。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这样的增长率是难能可贵的.。
目前,韩国在半导体、显示技术、新型家电等科技产业,以及造船、钢铁等传统产业方面,已晋升世界水平;韩国宽带(以ADSL和CABLEMODEM为主)上网率已达65%,排名世界第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等方面也居世界前列。
过去5年间,韩国共吸引了520亿美元的外资(台湾过去50年吸收的外资约500亿美元),而之前35年,韩国吸引的外资总计也不过246亿美元。据韩国商业、工业暨能源部统计,今年l至5月,韩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金额达35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9.9%。2004年6月份世界杯足球赛在韩国举办。在此期间,韩国趁机举办了多项促进外商投资的活动。例如“汉城投资论坛”、“2004CEO圆桌会议”。商业、工业暨能源部认为,外资投资韩国的金额将持续增长,尤其是在世界杯之后。
韩国经济能够飞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美国的庇护、越战的机遇、日本政府带有赎罪性的赠款和贷款等,但政府主导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
朴正熙时代,尽管韩国政府在政治上非常专制,但在发展经济方面,却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重大措施,如利用日元贷款和赠款,修建了从汉城到釜山的高速公路、大力扶持本国企业等。为了扶持韩国企业,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但这些资金并不用来创办国有企业,而是贷款给少数与政府关系密切的私人企业,如大宇、现代、三星等。尽管这样做政府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但企业也不敢懈怠,努力工作,回报政府。鉴于这些企业与政府的密切关系,银行也给这些企业大量贷款,因为银行确信政府不会让这些企业垮掉。于是,韩国就出现了一批高负债、高速发展的大型企业,由此造就了“汉江奇迹”。迄今为止,韩国的经济仍然主要由这些大型企业支撑。
韩国在以这种方式获得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官商一体化的问题,经济上也埋下了隐患。目前,官商一体化的问题随着韩国政治民主化的推进,正在逐步解决;经济上则在金融危机期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9的亚洲金融风暴重创东亚各国,韩国受灾尤其严重,许多大企业集团濒临破产,经济面临崩溃的危险。甚至出现了经济负增长6.7%的严重衰退局面。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
旅游发展报告(篇9)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述职报告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发改委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总体发展思路,突出抓好对上争取、大项目谋划、重点项目建设、经济转型和节能减排等项工作,转变工作观念,从全市发展大局出发,从加强管理,着重服务,接受监督等方面入手,全力服务于项目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
一、对上积极争取,全力以赴帮助项目单位争取国家和省的投资。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和投资支持方向,积极组织一批大项目上报。通过加强与国家、省发改委沟通衔接,及时了解信息,加大工作力度,我市2013年争取国家和省投资21亿元,涉及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项目建设、经济转型与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等6大方面近30个项目。同时,加大政策争取力度,争取纳入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今年1月份,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复我市成为国家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
二、对下加强服务,协调推进大项目建设。在项目前期工作方面,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工作。目前,全市项目库中共纳入市级重点项目17大类,402个,其中产业项目保有量达221个,占55%。项目库现已在XX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开发布,用3d影像展示了伊春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产业布局和优惠政策等。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和项目现场办公会,对续建和新建的重点项目逐项“过堂”,集中“会诊”,实行项目审批“会办制”、“领办制”和“四定”。将重点项目分解落实到委内各业务科室,定期逐一了解情况,协调帮助解决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做到“半月一通报,一月一总结”,对项目建设实时进展情况在市政府和市发改委门户网站上进行动态更新。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30%。列入省重点推进产业项目20项,预计完成投资亿元,完成计划的107%。同时,协调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节能减排、计划规划等重点工作。2013年第一批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市辖区4亿元、参照执行政策的XX县2000万元、XX市2500万元,林区接续替代产业专项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2831万元计划已下达,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完成了下降%的目标。
三、加强自我监督,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加强机关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做好日常考核和管理,严肃请假纪律,连续两年坚持实行了抽查和录像制度。制定了“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实施方案,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承诺,并和各县(市)、区(局)签定了责任状,进一步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机制。二是做好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为方便群众和投资者、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市发改委工作情况,全面改版部门网站,开设了11个版块21个栏目7个专栏。全面落实党务公开工作,设立了党务政务公开栏、党员活动室,健全了党务公开制度。三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制定下发了《关于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的实施意见》,对梳理出的104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和下放。今年年初,按照省发改委的要求,又取消了部分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环节和前置条件,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许可,最大限度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范围,真正做到了权力再下发、效率再提升和服务再优化。尊敬的克君书记及考核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交通运输厅领导班子就20**2年的工作进行述职,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2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厅领导班子始终高举“发展、团结、奋斗”旗帜,树立“两加一推、交通先行”理念,坚持围绕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提供交通支撑明晰发展思路;坚持围绕“三化同步”实施制定发展措施,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坚持以实现交通跨越发展树立自信、鼓舞干劲,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突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着力提升各级班子干部执行能力和行业形象,取得了班子建设与交通运输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理清交通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一年来,厅领导班子始终以国发2号文件为统揽,坚持把党的十八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及有关重要决定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在贯彻执行中深化认识,在深化认识中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突破口,把握时段特征,凝聚干群力量,切实解放思想,充分调查研究,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思路。在总体发展思路上,确定了按照“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基本建成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目标,坚持“加速通道建设、完善水陆路网、构建交通枢纽、提升运输能力、服务同步小康”的基本思路,以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为主线,主攻高速公路骨架路网、突出国省干线扩量提等、着力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加速推进内河水运发展,提升运输服务能力水平,加强交通干部队伍建设,奋力推动贵州交通运输跨越发展。明确了“突出九个主攻、实现九个突破”的工作重点【一是主攻县县通高速公路,在打开出省通道上实现新突破;二是主攻国省干线扩量提等,在促进内联外通上实现新突破;三是主攻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在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上实现新突破;四是主攻内河水运航道建设,在发展绿色水运上实现新突破;五是主攻运输要素集聚,在提升服务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六是主攻发展制约瓶颈,在保障交通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七是主攻交通建设安全生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实现新突破;八是主攻内部改革改制,在推动交通发展创新上实现新突破;九是主攻交通干部队伍建设,在加强党的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这九个重点都有明确的主攻的方向和突破的目标】。在高速公路发展方面,按照省政府关于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攻坚攻破、提速升位”的总体要求,明确了突出打通出省通道、增加省会城市至市(州)射线、连接县级中心城镇,初步形成以贵阳为中心,覆盖全省、通达全国、内捷外畅的高速公路骨架网络,以高速公路大提速、大跨越推动产业大发展、城镇大繁荣,为贵州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实现县县通高速、建成XX市至其他市(州)双通道、形成15个出省通道、覆盖全省重点产业园区和风景名胜区、使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规模达6100公里以上五大目标,拟定了计划、工作措施和保障措施,争取省政府(以黔府发〔2012〕41号文)印发实施。在水运发展方面,提出了“以航为主、航电结合、综合利用、协调发展”的理念,以及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三个立足”、突出“五大重点”的发展思路【“一条主线”即:全面提升水运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三个立足”即:一是立足贵州跳出贵州,加强与沿江省市区合作,推进水运发展;二是立足实际适度超前,坚持科学谋划,最大限度发挥水运能力;三是立足统筹发展,围绕“三化”同步,加强与公路、铁路运输衔接,着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五大重点”即坚持规划引领,主攻航道建设,突破闸坝碍航,着力产业培育,创新机制保障】,对《全省水运发展规划》进行了修编,明确了“到2015年实现水路运输货运量突破2000万吨,2020年全面建成五条出省水运通道,航道里程达到45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达6200万吨,货运船舶运力超过100万载重吨,全省水路运输货运量超过5000万吨的”规划目标,争取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水运发展的意见》,为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在党的建设方面,明确了按照“创新思路求突破、凝心聚力谋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努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服务交通运输发展为主线,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用党的建设推动发展,用发展效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实现党建工作与交通运输发展双促进。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我们提出的这些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主动对接了中央和省的发展战略,又是我厅立足实际、民主决策的生动体现,并在全系统形成了共识,成为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斗的方向。
二、坚持驾驭全局精心谋事,奋力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2012年,是全省交通建设、改革、安全等矛盾最为集中的一年。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背景下,融资难问题凸显,全国高速公路建设总体投资大幅下降,部分省市重点项目停建、缓建;改革创新任务繁重,近年来改革中沉积的矛盾不断显现;道路交通和质量安全问题较多;项目建设环境在政策和舆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趋于复杂,制约因素增多,部分地方征地拆迁工作“停摆”,等等。在矛盾问题叠加的形势下,厅领导班子始终致力于加快交通运输发展,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三个“6”、三个“100%”目标任务,带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抢抓机遇、负重拼搏,创造条件、排难而进,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第一,抢抓国发2号文件机遇,全力跑部争取最大支持。国发2号文件出台后,我们除认真学习贯彻外,把重点放到争取签署部省会谈纪要,跑部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支持上。除厅总规划师孙力同志在交通运输部挂职寻求支持外,厅其他领导班子成员21次到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工作,促成签署了部、省会谈纪要,增大了国家对贵州交通的支持总量。“十二五”交通切块资金支持增加到亿元,是“十一五”的倍,位居全国前列;其中2012年补助资金150亿元,争取总额排全国第二位。将1300公里省高新增为国高,部分省高作为国省道改造项目列入支持范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三年增加补助亿元,占国家交通扶贫资金总量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XX市纳入全国第二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XX市“无名有实”享受同等政策。12个省高项目视作国高解决了5540公顷用地指标,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第二,大力拓展合作领域,多渠道筹资引资。通过bot+epc、bot+epc+政府补助等模式,招商引资项目8个600公里,总投资609亿元;利用短融、信托、工程保理、保险基金等,争取银行贷款亿元,达成银行贷款协议资金亿元,协调省外银行贷款取得新成果。与中交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投资达1000亿元,为今后一个时期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构建一体化交通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第三,围绕提速升位,千方百计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是2008-2012年年平均投资额的倍。投资总额在全国排第9位,同比前进4位;公路建设投资位列全国第6位,同比前进5位。其中,高速公路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国省干线改造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农村公路完成亿元,同比增长5%;水运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场站建设完成亿元。
第四,强化施工组织管理,确保600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建成国高杭瑞高速遵义至毕节高速公路金沙至毕节段等7条(段)607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630公里。新增大方、江口、凤冈等13个县(区)通高速公路,全省通高速公路的县(市、区)达到60个。新增公路里程3401公里,全省公路总里程达万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6813公里;公路密度达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公里/百平方公里的两倍多。
第五,启动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最大限度实现项目开工。启动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工作;实现贵阳至惠水、凯里至羊甲、毕节至生机、织金至纳雍、三穗至黎平等22个项目公里实质性开工(含2010年宣布开工的7个项目公里、2011年宣布开工7个项目公里和2012年新开工项目8个615公里),实现100%的县通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
第六,实施交通便民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向下延伸。建设国省干线公路改造项目494公里;启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规划项目建设,提前开工2013年第一批建制村通沥青(水泥)项目7751公里;建成通乡油路480公里,通村公路4693公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8000公里,实现100%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43%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第七,强化政策支撑,加快水运发展。编制完成并经省政府批准实施《贵州省水运发展规划》(2012-2030),争取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水运发展的意见》;全面完成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南北盘江、红水河航道建设工程,360公里航道提升为四级航道;加快推进乌江航运、三板溪库区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都柳江从江、大融航电枢纽工程。建成农村渡口364道。
第八,围绕运量增速,提升运输服务保障。建成农村客运站点50个,新开通客运行政村95个,通客运建制村比例达70%。完成公路客运量亿人、旅客周转量421亿人公里、货运量亿吨、货物周转量46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增幅均排全国第一。完成水路客运量2453万人、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货运量1100万吨、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6%。“绿色通道”减免通行费10亿元,中秋、国庆黄金周免费通行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万辆,免收通行费亿元。
第九,推进改革创新,激活内生动力。一批科技成果应用到建设、管理、养护等环节,毕节至都格高速公路被列为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实施了交通数据中心和高速公路监控管理中心建设,构建了“四大养护管理系统”,启动了交通行业专网工程,建成etc车道108条,全省高速公路etc覆盖率达%;水运千吨级机动船投入高等级航道运输。《贵州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颁布实施,顺利完成赤水轮船公司改制,稳步推进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桥梁建设集团公司、路桥工程集团公司改制;取消收费项目4个292公里,拆除收费站点18个。
三、围绕服务交通运输发展,努力谋求党建工作新成效
厅党委始终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服务发展、推动工作的重要保障,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创新工作载体,细化各项措施,扎实推进工作。
第一,以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强素质、提技能、树形象。坚持把丰富载体活动作为党建促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平台,整合“学树建创”、“帮联驻”、“道德领域专项教育治理”等活动,推出了一批叫得响、立得起、推得开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一是扎实开展“学先进、树新风、建体系、创一流”、“文明伴我行、满意在交通”等主题实践活动,赤水河“文明样板航道”创建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的验收,创造了西部省区第一条、五级航道第一条、两省合创第一条的“三个第一”优异成绩;通过开展“立足岗位大练兵、苦练内功强素质”活动,增强了职工服务意识和岗位技能,树立了行业新风尚。2012年,共有32个集体和个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二是广泛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行业内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宣讲、播放传统文化讲课视频等方式,宣扬传统文化知识,构建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组建“学雷锋自愿服务队”,通过开展“绿丝带”活动,把关爱、关心、关怀传递给他人,共建交通运输和谐环境。三是认真开展“四帮四促”等活动。针对驻村工作点多线长、高度分散的情况,采取组建工作小组与驻村干部单独工作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活动,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工作,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选派50多名“帮联驻”干部分派14个区市县50个行政村,派出工作组885个2002人,走访基层群众人次,召开座谈会348次,化解矛盾纠纷634起,提供帮扶项目139个,协调帮扶资金亿元。
第二,以基层和机关党建为抓手,强组织、创先进、助发展。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研究部署全系统基层党建工作总体规划,细化落实各项措施。一是统筹安排全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将需要完成的5大项目细化分解为33项具体任务,强化责任落实。二是按照“三个有利于”和“一岗双责”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充实、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任期届满的基层党组织进行了换届。6月,召开了全厅系统党代会,选举产生了厅直属机关党委第一届委员会。三是认真开展基层党组织调查摸底和分类定级工作,并制定了党组织整改提高、晋位升级公开承诺书,进行了公开承诺。四是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晋位升级工作。向两个后进党组织派出了工作组,按照建好班子、解决问题、提高素质、健全机制的目标,帮助整改提高,完成晋位升级。五是积极创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程示范点。共有7个基层党组织为省交通运输厅直属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示范点,其中省公路工程集团设备管理分公司党总支作为厅党委示范点,被省直工遴选为省直示范点。六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黔党发〔2012〕28号)和省直工委《关于加强省直机关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黔组通〔2012〕67号),建立健全了机关党务干部推荐交流制度。
第三,以正确用人导向为抓手,建机制、优队伍、强保障。厅党委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开展选拔任用,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旗帜鲜明地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一年来提拔任用县处级干部7名,其中,博士1人,大学6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6人,妇女干部2人。交流干部14名,正式任命试用期满干部24名,保证了各个班子正常运行,推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完善制度规范运作。结合实际制定了《县处级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实施办法》、《开展县处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实施方案》、《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实施方案》、《领导干部任前谈话和廉政谈话制度》、《党委管理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办法(试行)》、《党委管理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办法,不断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为选准人、用对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进一步推动了干部人事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创新举措强化监督。我们根据近几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践,总结出一套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办法和措施,具体就是“三上会一票决”、“两推荐一考察”、“两公示一征求”、“两谈话一试用”,这些经验和做法在省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选人用人工作监督检查中得到了检查组的充分肯定。三是竞争选拔明晰导向。通过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拔一批政治坚定、业务过硬、敢抓善管、廉洁奉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组织完成了交通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副经理的公开选拔,得到了干部职工的公认,通过“两推一述”方式在省公路局选拔1名综合计划处处长,通过遴选方式从基层选调了2名副处级干部和2名科级干部。
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厅领导班子总体运转良好
领导班子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领导发展的核心,是全部工作战斗力、创造力的堡垒。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学习,完善机制,求真务实,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交通运输事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一,注重理论素质教育,提高统筹交通发展能力。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完善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全年开展中心组学习4次,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龙头作用。厅班子成员坚持带头抓好学习,自觉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径,努力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厅领导班子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到首位,并结合发展实现理念结合、理念提升。通过加强学习、集思广益,进一步加深了对当前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的认识,继续把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抢抓发展机遇、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加一推、交通先行”的主要手段,把工作重心放在全省交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落实到全省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普通公路提速发展、水运发展提速起步等具体工作中,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第二,完善班子运行机制,提高领导班子民主决策水平。一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提倡顾大局、识大体、讲原则,努力形成班子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厅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带头维护和增进班子集体的团结,遇事主动沟通协商,努力调动和发挥好每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明确了厅党委会、厅长办公会议的职能分工和工作制度,凡涉及交通运输工作规划、重大活动安排、人事任免和财务预算等重大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做到议而有决,决而有行;个人有意见允许保留,但一经决定必须坚决执行,不得各行其是。三是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按照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健全了重大事项决策规则和程序,完善了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厅党委作出重大决策前,都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厅领导班子成员自觉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开展了经常性的谈心交心活动,开好了2012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增强了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第三,坚持求真务实,努力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厅领导班子带头提倡讲真话、讲实话、讲真情,提倡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反对弄虚作假、浮夸作风和形式主义。通过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交通系统“重形式开工轻实质性开工”、“重路面通车轻社会通车”等方面存在思维定势得到了有效逆转。二是推行“领导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的“一线工作法”,克服了“下去只检查了解、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倾向。厅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包项目、包标段、包问题,带头深入工地一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协调和服务,靠前指挥,科学调度,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基本做到了有一半时间在基层抓落实。三是提高办事效率,由厅分管领导牵头,部门具体负责,进一步简化了审批流程,缩短了审批、审查时限时间,对重点项目设计变更审查,根据情况灵活处理,情况特殊的可采取现场审查与处理同步进行。这些做法得到了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的认可,促进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
第四,坚持廉洁自律,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是狠抓权力制约监督。坚持以《党内监督条例》和《廉政准则》为核心,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重大决策征求意见、“三谈两述”等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和行政执法部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249名厅管干部按规定报告了个人有关事项,厅对5名领导干部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全系统共对261个建设项目及建设资金进行内部审计。二是狠抓反腐倡廉教育。以2011年以来系统内相继发生的腐败案件为警示,认真剖析案例、深刻吸取教训,以案促教、以案促建。全年全系统共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培训160余期(次),受训干部达6500余人(次)。三是狠抓案件查办。围绕行业监管中容易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做到“信访举报必处理、线索清楚必核查、举报属实必惩处”,对举报属实的16件全部作出了处理;主动结合日常监督、审计监督和专项检查等业务工作,及时发现并深挖案件线索,全力配合查处系统内的腐败案件,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治本功能。四是厅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始终坚持在廉洁自律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坚决反对和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没有借婚丧嫁娶事宜、生日、乔迁、子女升学之机大操大办、借机敛财,较好地树立了领导班子整体的良好形象。
回顾一年的工作,奋斗充满艰辛,前进凝聚力量。我们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交通运输广大干部职工、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在资金、用地等要素趋紧,矛盾问题凸显的严峻挑战下完成的。实践证明,无论面临多么严重的考验和挑战,只要系统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坚定信心、迎接挑战,始终坚持“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理念,始终保持“战阴天、抢晴天,点起灯泡当白天”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攻坚克难,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变可能为现实,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就一定能够全面和超额完成各项奋斗目标。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厅领导班子的工作与上级对我们的要求、发展的需求、3700多万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与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出省通道不多、路网结构不优、节点衔接不畅、水运优势发挥不够仍然是我省交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适应同步小康的交通运输体系任务十分繁重。二是筹资融资压力持续增大。高速公路建设正处于高峰期,资金需求巨大,由于货币政策收紧,融资规模受限、资金使用成本增加,交通建设筹资融资压力前所未有。三是是队伍建设和行业管理还不能全面适应大发展需要。交通重点领域人才规模、能力水平与大发展要求不适应;行政执法与“五个规范”要求尚有差距,行风政风、服务效能建设等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厅领导班子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认真解决。
2013年是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的开局之年和全省交通建设的“攻坚突破年”,厅党委明确提出将突出“高速公路增量扩面、国省干线提等升级、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水运发展破题提速、公交物流加快起步”五大重点,把握“筹资融资、用地保障、征地拆迁、施工组织、项目前期”五个关键,力争实现“投资增速、通道增多、覆面增大、运输增量、排位前移”五大目标。一是投资增速: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0亿元,同比增长23%,力争完成8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0%以上。二是通道增多:建成高速公路650公里,通车里程达到3280公里;新增2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出省通道达到9个;新增8个县通高速公路,通高速公路县达到68个。三是覆面增大:开工建设一批高速公路,使建成和在建规模达到5175公里;建设国省干线公路改造项目330公里以上;开工建设县乡公路改造项目1300公里;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万公里,全省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50%以上。四是运输增量:完成公路客运量亿人、旅客周转量500亿人公里、货运量5亿吨、货物周转量58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5%、21%、21%、25%。完成水路客运量2700万人、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货运量1320万吨、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分别增长8%、8%、20%、24%。五是排位前移:力争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路网密度三项指标在全国和西部地区排位前移。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是我代表交通运输厅领导班子所作的述职报告,请各位评议,并请克君书记及考核组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