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的课件。
祝福的课件(篇1)
[设计说明]
本节课设计教学人物形象认识和主题探究两个内容,适合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因此,设计主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认识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挖掘本文的主题,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主问题,围绕主问题,思考讨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进而挖掘主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能提高学生尊重他人、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精神素养。
[教学重点]
认识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探究作品的主题。
[教学难点]
文本比较长,给学生阅读分析带来一定困难。
[教学方法]
设计主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语:现代作家丁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那么,祥林嫂为什么非死不可呢?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呢?这节课,我们来深入探讨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和本文的主题。
出示目标:
从人物入手,探讨本文的深刻主题。
目标教学:
1.(出示主问题)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是谁把祥林嫂一步步推向了深渊?
2.围绕主问题,设计几个小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从祥林嫂的外部生存环境入手,分析悲剧的外因。思考她身边有哪些人?把他们分类,他们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命运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2)从祥林嫂的内心环境入手,分析悲剧的内因。阅读“祥林嫂再嫁”一段,思考她闹得“真出格”,说明了什么?她的追求是什么?她为什么追求那样的生活?她有着怎样的道德观?她的内心世界与她的遭遇之间的矛盾,给她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3.学生思考,讨论。
4.学生发表讨论的结果,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师中肯评价,引导发言。
外因:
鲁四老爷 四婶 剥削者 政权 剥削、鄙视祥林嫂
祥林嫂的婆婆、小叔子、夫家大伯 族权 卖出祥林嫂,逼迫她赶走她,直接改变了祥林嫂的命运
鲁镇人 鲁四老爷家短工等普通群众 夫权 鄙视、奚落、嘲笑祥林嫂
柳妈 神权 给祥林嫂沉重的精神负担
内因:祥林嫂
1)祥林嫂闹得越出格,说明封建思想对她毒害越深,她追求贞节的好女人形象;
但封建制度却使她被逼再嫁,使她不能维护好女人形象;
这对矛盾,使她产生强烈的负罪感,给她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使她欲生不能。
2)死后被分尸等鬼神迷信思想又使她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使她欲死不敢。
这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内因。
结论: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迫害致死的!
(给学生时间,概括本文主题,交流,演板)
主题:小说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批判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揭露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引起人们对中国封建社会中下层劳动人民的生存权利和生存状态的思考。
这一主题与鲁迅作品一贯的反封建主题是一致的。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形象,探究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分析了作品反封建的主题。让我们对妇女解放这一重大问题进行凝重审视,牵起我们对漫长久远的女性生存状态和生存权利的遥远回想。请思考:(出示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1.祥林嫂式悲剧的解救办法:
2.现代社会中,还有祥林嫂式生存状态的女性吗?如果有,说明了什么问题?怎样改变这样的社会环境?你能为此做些什么?
祝福的课件(篇2)
《试一试》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条、什、么、找、让、动等字。掌握多音字觉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就是要你们动手试一试呀的含义,学习伊伦娜勇于动手实践的精神。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理解我就是要你们动手试一试的含义。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谜面。
3、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启发:如果老师往装满水的金鱼缸里放一条金鱼,水回溢出来吗?
2、教师设置悬念: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家吗?可是就是怎样一个科学家,却告诉一群小朋友:把一条金鱼放进装满水的缸里,水不会溢出来。这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试一试》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对照生字表圈画出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句词语,认读本课的生字。
3、反馈学生认字的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
(2)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3)反馈识字方法。
(4)读词语,在读词语中积累词语,巩固生字的学习情况。
4、朗读课文
(1)小组自由读,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分角色读课文。
三、读文理解
1、学生带问题再读课文:这位科学家不仅说把一条金鱼放进装满水的缸里,水不会溢出来,还要问小朋友们为什么?同学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2、指名反馈。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其它同学的'话。
4、对于同学们的回答,伊伦娜的表现怎样?
5、指导朗读妈妈的话。
6、伊伦娜按妈妈的话做了结果怎样?
7、讨论:妈妈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伊伦娜,而让她自己去试一试?
科学家明知道答案是会溢出水来,却为什么说不会?
8、集体反馈,教师小结。
四、再读,巩固理解,加深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条、什、么、找、让、动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总结全文。学习伊伦娜勇于动手实践的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卡。
2、开火车读,加深记忆。
3、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4、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讨论理解
1、指名反馈:科学家给小朋友做实验后,问了什么问题?
2、那么其他同学是怎么说的?而伊伦娜又是怎么做的?
3、伊伦娜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3、出示科学家说的话:我就是要让你们动手去试一试呀。大家一起读一读。
4、讨论交流:你是怎么理解我就是要让你们动手去试一试呀这句话的。
6、集体反馈
7、各抒己见:从这句话中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8、教师小结:鼓励学生要勇于实践,敢于动手试一试。
三、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交流。
2、集体反馈。
3、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5、作业展示,集体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祝福的课件(篇3)
课内完成研究小论文。在小组研究成果陈述的基础上。老师提供下列小论文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题目有:
1、祥林嫂的反抗精神。
2、祥林嫂死因探究。
3、祥林嫂个人简历。
4、文题—“祝福”之我见。
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人物形象之我见 。
6、雪景作用之我见。
7、描写祝福景象的意义。
8、祥林嫂生活圈内的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剖析 。
9、祥林嫂内心世界探究。
对祝福人物刻画的一点看法。
【教后小记】
以上是我的教学设计,在具体实施中情况有些变化:
1、课题的分组。有些组自己重新组合,没有按老师的指定。
2、课题的布置。有些组自选了课题。
3、是课时安排。计划一课时陈述研究成果,在实施过程中完成不了,实际操作中增加了一课时。四是研究性小论文。老师虽然提供了一些论文题目,但同学们没有拘泥于这些题目,如有的写“论祥林嫂的笑”,有的题目是“祥林嫂眼睛发光的原因”等等。
学生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体现的是资料的整合,但也有不少独到的.新观点。课后,我将这些观点进行整理,成为了我宝贵的教学参考资料。学生的研究小论文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文中不少观点,闪耀着学生智慧的火花。限于篇幅,恕不列举。
【教后感触】
1、课堂研究性学习确实改变了学生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在学习中主动探索,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特殊伙伴,特殊性表现在老师要点拨,要引导,要有中肯的评述。
全面。
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搜集资料能力、整理资料能力等等,怎样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
祝福的课件(篇4)
教学要点:重点分析祥林嫂形象。
一、回顾小说的三要素
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二、分析祥林嫂形象
1、小说中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
明确: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
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A.肖像描写:(共三次)
脸色——1青黄,2青黄,3黄中带黑。
两颊——1红的,2消失了血色,3消尽了悲
眼睛——1顺着眼;2顺着眼,有泪痕,无精神;3眼珠间或一轮。悲哀的颜色。
衣饰——1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2同上;3破竹篮,空的破碗,破竹竿。
作用:展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礼法对妇女的`摧残与迫害。
第一次虽贫困,但对生活抱有希望
第二次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第三次对生活已经彻底绝望
B.语言描写“我真傻,真的……”
作用:失子对祥林嫂是致命一击,反复述说是为了减轻内心痛苦;而人们对祥林嫂悲惨遭遇却厌恶和唾弃,说明人际关系的冷漠,预示着祥林嫂悲剧的必然。
C.神态、动作描写——两次祭祀
第一次,讪讪地缩了手,疑惑地走开。
第二次,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变作灰黑,失神的站着。
作用:说明精神为之崩溃
3、归纳祥林嫂人物形象。
明确: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对生活要求低,却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她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以至于被社会所吞噬。
三、作业布置
祝福的课件(篇5)
教学要点:理清小说思路,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一、整体感知
1、理清小说思路
四人一小组研究并为“祥林嫂”梳理一生的主要经历。
祥林嫂年一生经历:
与样林结婚。
春上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后被抓回,春上被逼改嫁,年底生阿毛。
丈夫患伤寒死去。
四岁的阿毛春上被狼衔去。小屋被收,秋天经卫老婆子介绍,回到鲁镇做工。祭祀时很闲,只烧火。年底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
近秋到土地庙捐门槛。冬季祭祖时节,仍不让她拿酒杯和筷子。
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
沦落为乞丐。
凌晨离开人世。
2、情节梳理(板书)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外逃初到鲁镇
发展——被劫被迫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捐献门槛,未能赎罪,被逐,沦
为乞丐)
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二、文本研读
1、提问: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还是另有安排?
明确: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的手法。
2、 提问: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中死去,造成了浓重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三、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