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读后感(范本九篇)。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心得体会内容吗?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孤独者读后感(范本九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孤独者读后感 篇1
选文的第四节讲诉了,在一个下雪之夜,“我”收到了魏连殳的来信。
第四节中有两处连殳说到了“我都可以的”,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在努里奋斗却什么收获都没有之后,归于无力,很无奈的一种说法,对现实生活或是说对一些庸众的无力的反驳,对一切都无所谓了。
“我已经躬行我以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首先要说明的是魏连殳在被现实彻底击败以后,不再为爱他的人而活,而是以表面上的敷衍于现存体制而复仇与他的敌人,付出了戕害自己身体以及灵魂的代价。因此也就可以理解连殳所说的“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相同手法的还有“我现在已经‘好’了”,都运用了反语,表达了连殳此刻的孤独和无比的讽刺……
随后的第五节中,“我”在阳山呆不下去了,辗转大半年回到s城,去拜访魏连殳。
文中第二段首尾都提到了:“一切是死一般静,死的人和活的人。”,与臧克家所说的: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惋惜了先觉者魏连殳的死,又痛恨于活着的庸众。
第三段中:“大良们的祖母谈的可高兴了,说话滔滔的泉水似的涌出……”,在连殳的葬礼上,大良们的祖母仍谈得如此高兴,不可以说不是一种悲哀,先觉者的去世,对这些庸众来说不过是少了一个茶余饭后可谈论的话题而已,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的关切,是如此的讽刺。“到入棺,是连殳很不妥帖的躺着……”中的“很不妥帖”也是对魏连殳的讽刺,作为先觉者、孤独者的他,连死后都是如此的不安稳、很不妥帖的躺着,也写出了他的孤独,正是因为没有亲人,少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切,所以他才会以如此的姿势入棺、长眠……“三个亲人扶着棺沿哭了一场,止住拭泪”“口角上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着可笑的死尸”连殳的一生都是如此的孤独与悲剧,连最终围绕着他冰冷的微笑的死尸的,依然是那些庸众以及那些并不理解者的虚假的哭泣,除了“我”。
最后要讲到的就是第三个孤独者——“我”,“我”是一个处处与魏连殳遭遇相似,一样受时代新潮流的影响试图改革、反抗旧社会、反抗庸众,而不被社会所容的知识分子、先觉者的形象。
魏连殳在祖母的葬礼上出人意料的哭,就如“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而在送别魏连殳后,在潮湿的石路上走着的“我”,耳边响着的正是“长嗷,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暗示着什么呢?
或者说鲁迅如此写作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许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我”就是魏连殳,甚至可以说“我”和魏连殳都是鲁迅的不同侧面的所幻化出来的,各自表达着鲁迅的不同思想,传承者异样的态度。当时的鲁迅,由于对现实状况的思考与探索,内心世界充满苦闷、孤寂而又渴望冲破这种桎梏寻求希望,从而陷入迷惘、困惑、虚空的孤独的世界中。
文章最后一句写到:“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的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在祖母和魏连殳都走了以后,“我”还要继续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继续反抗绝望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鲁迅在四面受敌,“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情况下的一种态度,“心的就轻松起来”是否可以理解为此时鲁迅已找到一种解决当时现状的方法?或是当时的他也仅仅是自我安慰中?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都会继续反抗……
《孤独者》是鲁迅在一特定社会环境——“五四”落潮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所创作的。在我看来,文中的孤独者,无论是魏连殳的祖母、魏连殳、亦或是“我”,都是典型的悲剧人物,在他们身上无不充斥着讽刺,在力图改造强大飞旧势力的这条道路上,他们尽自己的一切努力,甚至于献出生命,只为了一个目的。但“孤独”却时刻徘徊、充斥在他们身边,使他们倍感彷徨与无奈,最终以死亡的悲剧收场。
在文章中,我们能感觉到透彻心扉的寒冷感,“寒石山”、“冷静的月光”、“冰冷的死尸”、“人与人之间的虚伪”、“潮湿的石路” ……形成了整篇小说透骨的冷……
以上就是我对《孤独者》的读后感想。
孤独者读后感 篇2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伟大的人一定是孤独的,对卢梭是最贴切不过的!卢梭是自学成才的大师,这样的伟人,古今中外没有几个!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出生不久就死了妈妈,爸爸也在他9岁的时候因为逃债而抛弃了他,成了孤儿!卢梭是可怜的人,他做过很多下贱的事情和职业,可是对功名富贵和上流社会是那么的鄙夷和不屑一顾。卢梭推崇感情,赞美自我,热爱大自然,像卢梭这样出身的人,如果在现在的社会,堕落成有问题的青年和社会渣滓,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可是卢梭竟然通过自学,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伟大最杰出的天才,不得不佩服卢梭。由于思想超前和对丑恶社会现实的不妥协,卢梭遭受了沉重的精神迫害和苦难打击,得了迫害妄想症,最后独自隐居在巴黎的郊外。看卢梭的书的标题,我想到了孔子在临死以前的哀叹: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卢梭何尝不是这样?这书应该是大师的天鹅之歌,希望关心卢梭的人都来看看这书,让我们领略伟人的精神风采,对这样伟大的人物不幸的遭遇掬一把辛酸的眼泪……
孤独者读后感 篇3
鲁迅的小说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上并不少见,每一篇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社戏》、《背影》、《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这么一数,我着实被惊到,原来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过鲁迅这么多篇文章了!由此也可见鲁迅的小说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上占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这期我要说的是鲁迅的另一篇小说《孤独者》,《孤独者》是鲁迅小说集《彷徨》里的一篇。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老师要求阅读的小说,能被拿入大学课堂来研读,想必其文学价值一定不会小。
在课上,我了解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现代主义文学:通过变形的、隐晦的方式来传达某种思想或感情。如《孤独者》就是现代主义文学。而现实主义文学则是直接的、明显的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我读第一遍《孤独者》的时候,我其实是不太能读懂的,在我印象当中,鲁迅的小说都很难读懂,先不说鲁迅的作品总是很耐人寻味,单单就我们的思想境界来说,如果不借助任何辅助材料根本就是不知所云。
我读这篇小说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主人公魏连殳的孤独,我相信很多普通读者都跟我一样。魏连殳的孤独不是顾影自怜,也不是被遗世孤立的孤独,而是那种深深地、压抑着的、如大漠孤狼般的那种孤独。
这是原文的一个片段:
后来祖母死了,他从城里赶来奔丧。他是有名的洋学堂里出来的异端人物,所以村里的人都很紧张:他来了,能否按照我们的传统规矩办事呢?于是提出三个条件:必须穿孝服,必须跪拜,必须请和尚道士。魏连殳来了,大家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很爽气地答应了,而且他装殓祖母的时候,非常地耐心,这些都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但更奇怪的是,当一切都正常进行,许多女人又哭又拜,他作为孝子却一声没响,大家都在哭,他不哭,这就引起了"惊异和不满",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魏连殳从小就失去父母,由祖母抚养长大,并且还不是他的亲生祖母,是他父亲的继母,不管在祖母面前如何搞怪逗乐,祖母总是对他淡淡的、冷冷的,所以造就他对人爱答不理的性格。村里人都认为他是异类,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是外出游学的人,他有自己先进的细想,但总是被打压,他没有朋友,没有同事,确切来说,他也没有亲人。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可以爱的人或是没有爱自己的人,该是一件多么绝望的事,或许,这就是极致的孤独。
其实鲁迅这篇文章最让我钦佩的地方是,通篇完全没有提到"孤独"二字,然而却可以将主人公魏连殳的孤独描写得这么淋漓尽致。大家都知道,凡是有文学价值的小说,作者都是以当下的社会背景为题材基础的,很多小说的主人公都可以用来当作当时社会众多同类人当中的一个缩影,而鲁迅的这一篇,我认为不仅是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很多现象,而且又有着超乎时代的价值,引领人们对孤独的思考。
鲁迅的小说有时是一场心灵的搏斗,有点像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是一种心灵的拷问。你要深切地贴近作者,贴近那个时代,有时又好像要拷问自己。
在《孤独者》里,鲁迅就是通过两种声音,"我"的声音和主人公魏连殳的声音相互对峙,互相辩驳,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所以小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孤独者命运的考察,但在更深层面上展开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期望,以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驳难,而且这种讨论是极致彻底的,因为本来为爱我者活着就已经是生存意义的底线了,还要追问在底线之后还有没有可能性,几出现了为敌人而活着这样的残酷选择。
孤独者读后感 篇4
彻底的妥协就是自取灭亡
——读《孤独者》有感
原创: 狂人老师俗读鲁迅
今天,我忙了一天,但现在我有空了。我突然觉得有一件事我没有做,那就是每天的文章。虽然现在是晚上10点,但你一天也不能停止写作。
尼克·胡哲有句非常经典的话:“世上没有什么事是永远做不到的。当你失去了所有的依赖,尼克以做任何事。"毋庸置疑,尼克胡哲已经是一个成功人士,当然他说的话都是箴言。
然而,成功的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市场创造的产品,特别是那些有身体缺陷的产品!我最喜欢的作家蒋方舟,在《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里面写了一个短篇**,叫做《腿》,写的是一个缺了腿的残疾人,原本跟他的妻子过着清贫的生活,生活日益潦倒。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一个策划公司的销售员,他免费让他成为一个励志成功的人,从此过上了奢华的生活。
他的成功语录"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成为的大众的励志话语!然而,当他享受这种奢侈的时候,却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多行不义必自毙,最后这个残疾的成功人士,就死于爱他的妻子手上,实在是讽刺啊!
跟这篇文章相通的,就是鲁迅先生写的《孤独者》,文中的主人公魏连殳是一个另类的人,与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因为他与社会不同,他与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不受欢迎,甚至丢了工作。当他的生活窘迫到底线的时候,他不得不向命运妥协,这时忽然出现了转机,当他把使命忘掉的时候,就过上了奢华的生活,并沉醉于其中,这时多么大的讽刺啊!
但鲁迅式的结局不会让你快乐!在享受奢侈的过程中,魏连谷因严重透支而去世。我想要说的是,在他的肉体死亡之前,其实精神早就先一步死去了,所以魏连殳的死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才是本文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在魏连毅的描述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这与目前主流的培训学习平台不同!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人们都"一切向钱看",哪有像我这么奇葩的人,还这么认真的在群里分享实实在在的干货,还要拿起枪头,对着那些"成功人士",数落他们的不是,这不就很明显的得罪了一大堆的既得利益者,和那些相信他们的吃瓜群众吗?
我这一举动,无形中就在侵蚀他们所谓的利益,摔破了他们的饭碗,所以对我恨之入骨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很多人都很关心,我怎么能盈利呢?
说实在的,我心里真的没底,既然选择了孤独的路,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担当,哪怕是倾家荡产,也得认了。
回想在这两年多以来,劝我做他们的项目的人多不胜数,甚至还说可以在不影响我运营三味书屋的时候,同时进行。还有不少人,在质疑我到底靠什么来生存,做培训没有一些实体的事情,能支撑下去吗?我的答案是——走一步算一步!
只要我能活下去,我相信,当事情处于谷底,不能再糟的时候,不管我怎么走,都是向上的、进步的。在《孤独者》中,魏连殳选择妥协,最终投靠了成功人士,当然得到了全方位的成功;然而,这个成功的魏连殳,已经不是当年坚持主见的魏连殳,因为那个思想早已经死亡了。因此,我将从中学习。即使开锅不容易,我也不能妥协、坚持、坚持、再坚持
孤独者读后感 篇5
《孤独者》是一个独战多数的孤独者的悲剧。魏连殳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乐于接待失业、失意的人,认为孩子总是好的,将老屋无限期地租给女工住,爱发没有顾忌的议论,可见不乏进化论、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思想及民主、自由的新观念,是个敢于独战多数的具有五四新时代精神的新青年,对于闭塞、停滞、守旧、自私、愚昧而且容不得异类的一般大众而言,他确乎是个异类。魏连殳的思想、个性与强大而守旧的环境的冲突,决定了他孤独者的悲剧的命运。通过魏连殳的故事,鲁迅在小说中展开了现代受到传统中国围困的主题,其提出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与道路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送殓一场表现了魏连殳独战多数的丰采。族人排好了阵势,村人们兴奋地等待两面的争斗,可是魏连殳一句都可以的,便以无戏可看向看客们复了仇。虽然复仇,被那些呆滞、冷漠、麻木的群包围着,其内心是痛苦、孤独的。鲁迅小说中曾经反复写过孤独的个体被麻木的群围困的场面:路人向狂人射出吃人的目光,黑暗中看客们伸长了如同鸭颈般的脖子品味夏瑜的就义,咸享酒店的长衫客与短衣帮合力赏鉴孔乙己的尴尬、颓唐,鲁镇的人们用研究的眼色盯着祥林嫂额上耻辱的记号的伤疤,(它们都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幻灯片事件经验的纷繁多样的表现,参见《呐喊?自序》、《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这些眼睛对于被围困个体意味着什么?鲁迅在小说中曾写过懵懵懂懂的阿Q和复仇者眉间尺对于看客们眼睛的感受。在阿Q,它比又凶又怯远远地穿透了他的皮肉的狼的眼睛更可怕,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地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对于眉间尺,遇到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置身于此的魏连殳的感受则二者兼而有之,如同置身无物之阵、荒原,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孤独导致悲伤,却并不必然就失败。
他有所希望(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我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有所眷顾(还有人愿意我活几天),有所为(喜欢发表文章,发些没有顾忌的议论)。他有韧的精神,他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然而,不久,愿意他活几天的已被敌人诱杀了,对于孩子的信心也动摇(一个很小的小孩,指着我道:杀!他还不很能走路),而且他被解职了。活的意义、的价值、的条件均已失去,这是内外双重的压迫。生命已经没有意义。我自己也觉得不配活下去;别人呢?也不配的。为爱、为希望而活既不可得,乃为恨而活。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以自己的生命向社会进行复仇。魏连殳的悲剧不在于他的死,也不在于他的失业,他的悲剧在于生命意义的丧失。生命已经无处立足,死亡就不是悲哀,死亡只是他自由地使用生命进行复仇的盛典――为了恨!然而这样的复仇除了啃啮自己的心――目睹自己的腐烂――之外,于大众的愚昧、于社会的守旧、于旧势力无损丝毫。倒是那戴着肩章不妥贴地躺着的带着一柄纸糊的指挥刀的尸体,对于主人公不啻是个讽刺,人物的尴尬结局显示了作者对于其人生道路的冷峻态度。小说的深刻之处还在于,这是一个几乎无事的悲剧,这也是向来如此的,S城人倒并非这一回特别恶。并没有特别的人、特别的事件、特别的迫害,围困是由无主名的日常性的社会生活环境完成的,如此,小说显示了社会改造的艰巨性。
小说如一首诗,具有峻峭幽深的艺术风格。小说中的人物我既是叙述者,也是一个与魏连殳在精神、气质上颇有相通之处的人物,他们仿佛是精神上的孪生者,然而他与魏连殳的取向颇有差异,他不信进化论,对魏连殳的多疑,看得人们太坏也不以为然。他对魏连殳是牵挂的,但又会不由自主地在内心对于魏连殳的我还得活几天!的声音冷峭地反问为什么呢?。
这两个人物其实可以看作双重性对偶式主人公,他们的关系正是一种论争性关系,它是鲁迅对于中国传统小说中正副人物分身法的创造性运用。众所周知,无论是魏连殳还是人物我都带有鲁迅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某些特征,鲁迅运用这一独特的方法表现了他对于孤独的知识者的命运的复杂情思。
孤独者读后感 篇6
大作家歌德说过一句话,“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时代,而卢梭则开始了一个时代。”的确,相较于伏尔泰,今天的人们更熟悉卢梭,因为我们依然生活在由他开创的时代。卢梭1776年的溘然去世,成就了文学史又一部未完成的衷曲。这部《忏悔录》的续篇1782年出版,在当时立马受到卢梭崇拜者的热烈追捧,而后不到几年,法国革命爆发,人间天翻地覆。沦为阶下囚的路易十六竟也读起了伏尔泰和卢梭,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
据说这是卢梭最后的一部作品,写于1778年4月,后来就没有继续下去,到7月卢梭猝然逝世。中国有一句古话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评论界一向把这部作品看成是卢梭临终时的善言。“我就这样在世界上落得孤单一人,再也没有兄弟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往来,人类最亲善最深情的一个啊,竟然遭到大家一致的摈弃。”如果我们相信卢梭的话,那么我想他在写这十篇遐想的时候一定重新找回了灵魂的安宁。
看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体会是:其实这本书真正的目的不是在于卢梭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哲理和智慧,他的经历和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可以和自己交谈,和自己的灵魂深入地对话,而这种生活的智慧不仅仅属于卢梭,也适合我们每个人。
曾几何时,我们曾经把自己的欢乐和幸福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亲人、恋人和朋友,我们为他人付出了一点便渴望着回报,一旦不能有,我们就会陷入沮丧失望和痛苦之中。我们关注着纷繁的世界,关注着明星的绯闻,关注着别人,唯独忘了关注自己的灵魂。我特别喜欢这句“心安是家”,一个人要跨越多少磨难,才能找到心灵的宁静,一个人要历经多少沧桑,才懂得珍惜这份难得的馈赠。心灵的宁静并不意味着心如止水,更不意味着无情无义。
在这本书中,卢梭探讨了幸福的真谛。“我注意到沧桑一世中,我最常忆及的倒不是那类极乐的享受,这些短暂的神秘心醉,根本不算是一种状态。我追念的幸福而是简单却更持久的状态。这种状态本身也许不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快感,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它的魅力却与日俱增,直到最后,它会给人一种极致的幸福。”在这里卢梭发现了生活中快乐的奥秘。他也承认幸福并不是永久的状态,然而这种发现并不流于悲观,他告诉我们平淡的幸福才能持久。
孤独者读后感 篇7
当鱼儿完全失去了希望,才看清了身边狰狞的网绳,春天在哪儿啊,它含着眼泪,重又开始了冰层下的旅程。
——食指《鱼儿三部曲》
我松下一口气,终于把鲁迅的《孤独者》读完了,这是一篇仅为十几页的短篇小说,可我却分了几次才读完,不仅是因为鲁迅先生文笔的晦涩与深奥,更是文中的冷峻与黑暗让我难以品味。
余杰说:“我习惯在夏夜最燥热的时候读鲁迅。没有一丝风,室内像个蒸笼。翻开书后,黑色的方块字一行比一行凉,如冰一般凉入骨髓里,一行比一行苦,如黄连一般,要治病就得慢慢咀嚼。渐渐觉得灵魂被掏空了一般,欲笑却又无可笑,欲哭亦觉无所可哭。”我同样也是在这么一个酷夏读着鲁迅的小说,“灵魂”真若“被掏空了一般”,空旷而迷茫,失落而无望。有时我真恨鲁迅,他首先为我们揭示一个黑暗的“现实”,然后再隐约点亮一丝希望,最后当这点零星的“希望之光”还尚为火星之时,再迅速拈灭它,如从未出现过一般。
如《药》中的夏瑜的坟上纵有凭空出现的花环,但连乌鸦也不愿栖在上面;又如《孤独者》中作者借魏连殳的话表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然而又让“天真”的孩子“拿着一片芦叶”指着魏连殳道:杀!而那个孩子“还不很能走路……”。我知道这怨不得鲁迅,鲁迅先生是讲真话的人,事实如此。只是我还像很多人一样,即使相信这个残酷的现实却还要寄托一丝美好的希翼,中国人历来喜欢圆满。
这个故事是送殓始送殓终,“满脸黑气”的革命者魏连殳走了,不是死于革命,而是死于痨病。为他送葬的一切也是“死一般静,死的人和活的人都是”,这些是“敬”他的人,是他死前去做顾问“交运”赚来的“敬”,是的,他为了摆脱生活的惨状,他从事了他所反对的。他不再是孤独者与异人,而是人们敬重的“魏大人”。这些是他“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所换来的,也就是说他放弃先前毕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而俯就于所反对的现实黑暗。他叫老人家为老太太时不得敬,他温和恭敬的请孩子们吃花生时不得敬,而他“交了运”后唤老人为老家伙,给孩子们东西让他们学狗叫或磕头时却得了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悲?魏连殳虽然改变了自身的生活惨状,但用他的话说却是“已经真的失败”。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败,身处绝境尚有生还之机,而心处绝望就无复活之望了。可怕的不是黑暗存在的本身,而是习惯黑暗并歌颂黑暗,艰难的`不是为追求理想去对抗现实,而是放弃理想俯就现实。精神上被杀死了,剩下的肉体不过只是精神的尸体。其实我们往往在梦想的追求之路上遇到“好心人”的“现实”相劝,让我们现实一点,学会圆滑,奉迎与媚笑。但我们内心真是只愿为生存而俯就“现实”吗?肉体死去倒不是终结,梦想死去我们就真的如行尸了。面对现实但不是放弃梦想。魏连殳最终也未能改变什么,他依然是孤独者,落寞的孤独者……
孤独者读后感 篇8
《孤独者》是一部经典的作品,它描绘了一个特别的世界,告诉了我们不同的道理,下面是两篇孤独者读后感范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孤独者》读后感范例【1】首先来说一下,何为“孤独”?“孤独”是时下较为流行的词语之一,这如现在正在流行的“给力”二字一样。很多同学都喜欢把“孤独”放在嘴边。
已没有人陪了,就说自己孤独,一看旁边有个帅哥独自经过,就说他酷,说他孤独。渐渐地,“孤独”似乎成为了时下年轻人心中“fashion”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一个人,如果每个人都知道你孤独,你不是一个孤独的人吗?
问题是,真正的孤独者,你知道你孤独吗?如果每个人都知道你很孤独,那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很了解你,你并不孤单。实质上,如果一个人真的很孤独,那你就不了解他,甚至不知道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你可能觉得他很随和,幽默风趣,那么容易和别人沟通,那么理解??
恰恰在这样的人中,可能存在着真正的孤独者,我们大家都认为理解他了,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懂,或者说我们懂了一半,懂到某个层次,再往前就不懂了,这样的人才是孤独者。
真正的孤独是别人真的不知道你,你心里面汹涌着一种波涛,这种波涛别人不知道,甚至你的爱人,你的亲人都不理解你,这才叫“孤独”。正如上课时一个同学说的一样:“真正的孤独,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是难以找到共鸣的孤独。
”《孤独者》基调是阴暗的,魏连殳是鲁迅本人的投射。像匹荒野上的头狼,黑色的孤独充斥着。而魏连殳的妥协是彻底的,由于现实所迫,当了军官的师爷,从而发达了,但是他却说自己是“真的失败了”,因为放弃了自己先前信仰的一切,转而去做自己反对过的一切事,原因只是他要“活”,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生存还是死亡,魏连殳选择了苟且偷生,但是他的偷生却是一种自杀性质的,发达后他故意糟蹋自己的身体,以驱遣自己的不平。
这反映了鲁迅的自我矛盾。
其实《孤独者》可以算得上是鲁迅文集中较为反抗型的作品之一。魏连一是孤独中最清醒的一个,她的挣扎是最刺激的,她的复仇是最残酷的。她早年失怙失恃,与谪居的祖母相依为命。
在愚昧保守孤独的环境中长大。不幸的人生遭际和环境造就他孤独性格的基调。在她心目中,只有孩子是“天真”的,并视之为中国的希望。
他对于旧文化和生存于其中的环境的激烈的“无念顾忌”的攻击,都鲜明地体现了她作为叛徒这的反叛态度。最后,在生活的压力下,我放弃了原来的理想和价值观。从旧势力的生活叛逆中回归到旧的营垒。
生活的优越并不能避免内心的混乱。她的心灵永难平衡。不得不靠酒精麻醉自己,以报复他人。
魏连殳似乎就是这样一个残毒的复仇者。当他在祖母的葬礼上出现时就是一个绝对的孤独者,她随便他们如何摆布“都可以”。她惊心动魄地“兀坐着号哭”,“铁塔似地动也不动”,这对看客们就是冷酷的复仇,
是他们“这得无趣地散开”。他向原本被视为希望的孩子报仇,只把自己的生命看做是可以毁灭的工具,甚至是必须毁灭的对象。魏连殳死了,与其说死于生理的“病”,倒不如说死于心里的“病”——自我心灵痛苦,人格**的痛苦折磨。
他是痛苦的由反抗而至沦落的孤独的知识者。
读鲁迅的人物,我们常常能联想到鲁迅此时此刻的内心写照。而在“孤独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彷徨,孤独的鲁迅。“五四”落潮后“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二产生“新战友在**呢”的苦闷彷徨。
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卒”,她仍然“独自彷徨”,寻找新的战友和新的出路。在魏连殳身上所体现的浓重的苦闷孤独赶,也正折射着鲁迅瓷器的心灵和思考。
我一直在嘴边挂着“孤独”二字,认为没人陪我一起上课,没人陪我吃饭,甚至是一个人呆在寝室,我都觉得是孤独。但从没有想过,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类看似热闹,内心深处却找不到共鸣,找不到知音的人。对他们,对魏良国和鲁迅来说,我的孤独似乎是那么微不足道。
有的人说:“只有伟大的孤独才能造就伟大的人格。”正如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的一段话写到的:“真理的创造者,永远是孤独者,失败时,他孤独,胜利时,他同样孤独。他永远凝视那最远最远的,向那最难于解答的问题挑战。
在这种境界,任何现实的胜利对他都是负担,其实他太深切地追求新的胜利了,以致每一个胜利才变成红熟的苹果,旋又被他精神运动的大风暴摇落,坠入泥土,渐渐腐烂。于是,他又抬头,找那更新的苹果。”我想可能正是因为鲁迅的这份孤独,让他在逆境中寻找新战友,寻找新出路的那种孤独,才造就了她他写出了如此伟大,如此令人震撼的作品,使我们能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思考,成长。
《孤独者》读后感范例【2】当鱼儿完全失去了希望,才看清了身边狰狞的网绳,春天在哪儿啊,它含着眼泪,重又开始了冰层下的旅程。
——食指《鱼儿三部曲》
我松下一口气,终于把鲁迅的《孤独者》读完了,这是一篇仅为十几页的短篇**,可我却分了几次才读完,不仅是因为鲁迅先生文笔的晦涩与深奥,更是文中的冷峻与黑暗让我难以品味。
余杰说:“我***夏夜最燥热的时候读鲁迅。没有一丝风,室内像个蒸笼。
翻开书后,黑色的方块字一行比一行凉,如冰一般凉入骨髓里,一行比一行苦,如黄连一般,要治病就得慢慢咀嚼。渐渐觉得灵魂被掏空了一般,欲笑却又无可笑,欲哭亦觉无所可哭。”我同样也是在这么一个酷夏读着鲁迅的**,“灵魂”真若“被掏空了一般”,空旷而迷茫,失落而无望。
有时我真恨鲁迅,他首先为我们揭示一个黑暗的“现实”,然后再隐约点亮一丝希望,最后当这点零星的“希望之光”还尚为火星之时,再迅速拈灭它,如从未出现过一般。
如《药》中的夏瑜的坟上纵有凭空出现的花环, 但连乌鸦也不愿栖在上面;又如《孤独者》中作者借魏连殳的话表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然而又让“天真”的孩子“拿着一片芦叶”指着魏连殳道:
杀!而那个孩子“还不很能走路……”。我知道鲁迅不该受到责备。鲁迅先生是一个讲真话的人。
只是我还像很多人一样,即使相信这个残酷的现实却还要寄托一丝美好的希翼,中国人历来喜欢圆满。
这个故事是送殓始送殓终,“满脸黑气”的革命者魏连殳走了,不是死于革命,而是死于痨病。为他送葬的一切也是“死一般静,死的人和活的人都是”,这些是“敬”他的人,是他死前去做顾问“交运”赚来的“敬”,是的,他为了摆脱生活的惨状,他从事了他所反对的。他不再是孤独者与异人,而是人们敬重的“魏大人”。
这些是他“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所换来的,也就是说他放弃先前毕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而俯就于所反对的现实黑暗。他叫老人家为老太太时不得敬,他温和恭敬的请孩子们吃花生时不得敬,而他“交了运”后唤老人为老家伙,给孩子们东西让他们学狗叫或磕头时却得了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悲?魏连殳虽然改变了自身的生活惨状,但用他的话说却是“已经真的失败”。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败,身处绝境尚有生还之机,而心处绝望就无复活之望了。可怕的不是黑暗本身的存在,而是它是黑暗的并且赞美黑暗的事实。困难的不是为了追求理想而与现实抗争,而是放弃理想而征服现实。在精神上被杀,剩下的身体只是精神的身体。
其实我们往往在梦想的追求之路上遇到“好心人”的“现实”相劝,让我们现实一点,学会圆滑,奉迎与媚笑。但我们内心真是只愿为生存而俯就“现实”吗?肉体的死亡不是终结。当我们梦想死亡时,我们真的死了。
面对现实但不是放弃梦想。魏连殳最终也未能改变什么,他依然是孤独者,落寞的孤独者……
孤独者读后感 篇9
《孤独者》中有两个主要的人物,一个是魏连殳,一个是申飞。但是我觉得他们又都是不同状态下的鲁迅的自我投射,相比较而言魏连殳更加接近鲁迅的真实状态。
譬如:单单从外貌来看,魏连殳“短小瘦削,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去了脸的一半”活脱脱就是鲁迅的形象。另一个是魏连殳一直没有娶妻,虽然鲁迅被逼无奈听从母亲的命令娶了朱安,但是在鲁迅的心里面是一直不愿意承认的,如果不是娶一个自己喜欢的,他是情愿不娶的,更不愿意受到一段痛苦婚姻的折磨。
魏连殳的经历可以一分为二,前期较为典型的两件事:一个是为祖母入殓,另外一个是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真的,对于房东家的孩子更是迁就和爱护。
中国的人民并不是麻木到不知道自己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他们明明知道,但是却不敢反抗,于是就装作麻木不仁,同时也特别痛恨那些试图指明真相的人,因为正是这些人们使他们觉得不能再顺顺当当的自我欺骗,不能按照老样子生活下去,对于寒山石的村民来说,魏连殳就是这样一个打破他们的外壳的“异类”、“入侵者”于是在入殓的时候,没有谁首先去考虑怎么样去安慰一个失去相依为命的可怜人,而是一起聚在厅前排成阵势,互相策应。谁知魏连殳知识一句淡淡的都行,让众人惊讶。读到这个地方这让我想起辜鸿铭上头上的辫子,有的人的辫子长在头上,有的人的辫子确实根深蒂固的长在心里面。
当每个人都哭的时候,应该允许一些人不哭。当哭泣成为一种表演时,应该允许一些人不哭。
在对于孩子的态度上,魏连殳和鲁迅也颇有几分相似,鲁迅曾经多次大声疾呼救救孩子,长辈们应该举起黑暗的门放孩子到光明中去,在“三.一八”中声援、营救**获的学生,协助学生们办书刊,出文集等。他甚至愿意在生活的道路上鲜血养活别人,即使他渐渐变瘦。
但是别忘了中国的文人是敏感的,他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从来都看得透彻,同时又会觉得悲哀。当然,没有必要说痛苦和困惑会比普通人来的更猛烈。
当鲁迅发现自己的呐喊如一支箭,固然锋利无比但是射入大海竟然不能激起少许浪花,他看透了统治者的**,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血流了,泪揩了,但是屠夫们依然拿着钢刀、拿着利刃,依然是逍遥复逍遥的姿态。他那一声声好像一匹受伤的狼的嗥叫,惨伤里面夹带着痛苦和悲哀,如一滴水滴在火红的烙铁上,只留下青烟一缕,入不了人们的耳朵,更加入不了人们的心。
不论是1918年从绍兴会馆到加入启蒙队伍中呐喊,还是1926年从风沙蔽日的北京前往温暖明媚的南方,鲁迅都到处碰壁,如同魏连殳的名字——“连输”
也许是因为他小时候和魏连毅有同样的经历。他父亲死后,他被部族强迫在笔上画画;也许是北京年轻学生的冷漠和健忘;可能是因为我在广州的时候,看到年轻的大学生戴着眼镜写书、讲秘密;也许是受到相知相熟的人匿名在报纸上的攻击和诋毁......这些都让他较早地揭开了社会的遮羞布,看清了人们丑恶的嘴脸,感受到世态炎凉.因此他对这个世界,对世界里面形形色色的人都保持一种谨慎,甚至可以说是怀疑。
鲁迅曾经在给友人的书信中写到:“他们之于我,大抵是使役时便竭力使役,诘责时便竭力诘责,攻击时便竭力攻击。”“我其实还敢站在前线上,但是发见许多学而称‘同道’暗中将我当傀儡或者是从背后**我,这样比被敌人所伤害更加使我感到悲哀。
”最激烈的憎恨往往源于最深刻的喜爱,最极端的厌世也许是因为对于这个世界爱地深沉。
因此,后期的魏连毅在一定程度上是鲁迅生活和思想种迷茫痛苦状态的写照。魏连殳在给申飞的信中写到“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的,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敬的,所主张的一切了”,在日常的生活中,魏连殳对房东太太叫做“老家伙”,并且还逗弄侮辱孩子,猜拳令,整日过得浑浑噩噩。
通过鲁迅作品中魏良国的种种变化,我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鲁迅在这一时期所感受到的困惑和虚无。鲁迅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着比一般人更加清醒的头脑,再加上常常事与愿违,种种的打击让他陷入了一种虚无的状态。他对自身,乃至对整个中国的文学都产生了严重的怀疑,“社会太寂寞,有这样的人才不会感到无聊,人类是最喜欢看戏的,文学家就自己做戏给人家看,或者是绑着出去砍头、或者是在最近的墙角下枪毙,都可以热闹一下子”。
“申”是重读,再一次的意思,那么“申飞”这个名字我觉得本身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的。它代表了鲁迅在黑暗中不断探索,在黑暗中涅槃,在混乱中逃逸。当魏连殳潦倒失意的时候,他认为在别人心中自己是谈资的笑料。
但是申飞却对魏连殳说“不要把事情想的太坏,让自己成了被丝包裹的茧”。在我看来,这是两个对立的鲁迅之争。这是他内心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
魏连殳与申飞之间的相熟,是以送敛开始也是以送敛结束的。这是不是一次生命的轮回呢?能不能代表鲁迅的一次新生呢?
“连殳”的谐音是“连输”,但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古代的兵器:长五尺,大十尺。孙贻让间诂“凡连殳、连挺,盖皆以索系连之”。
我认为鲁迅主要是通过魏连毅来描写他以前遇到的犹豫、矛盾、悲伤和心痛。魏连殳的形象代表了一段时期鲁迅内心真实的所思所想,同时鲁迅自己也在竭力找寻自身的意义、前途的方向、做事的动机。
通过申飞最后的所见所感——“我走进去最后看看以告别的连殳,他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的躺着,合了眼,闭着嘴,口角间仿佛是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挣脱出来,但是不能够,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隐约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中夹带着愤怒和悲哀。”
最终鲁迅同申飞所感到一种轻松的感觉“我的心就这样轻松起来”完成了一次黑暗中的涅槃,重新拾起向前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