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史大纲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4.23

国史大纲读后感(精选5篇)。

写作品读后感有什么我们会疏忽的地方吗?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深深地向往作者笔下的生活。这时最该做的事就是将阅读体验写成读后感了,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史大纲读后感”或许能给您启示,我相信这些应用软件可以为您提供更好的工具!

国史大纲读后感 篇1

《国史大纲》阅读起来是非常有难度的,首先是它的竖排版式,这种版式很考验人的耐性。其次在于它的小字注释,有些比正文更加难懂。对于我们这些文言文不是太好的人来说读国史大纲简直是一种“折磨”。先不讲它的内容,他的书面排版就很锻炼人,就很有挑战性,其次对于自己的文言文水平也很有帮助。虽然全书没有读完,但从中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有很多的感想。

这本书是一本简要的中国通史,与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不同。说起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样的,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以分阶段的社会进化史为纵线,阶级斗争为轴线,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条目虽然清晰,但文字干枯发涩,千篇 一律。然后我们学生就死记硬背,不质疑书本,没有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学历史,这是把意识形态强行灌输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去。这样死记硬背却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形成,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落后下去的。像义和团运动那部分,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对待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只知帝国主义罪恶,不知我们怎么给了帝国主义罪恶的口实。而该书有简有繁,概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重点描写了各朝的经济、政治制度及思想状况,重点的重点是以上的种种造成的影响。整本书都突出了他深入理解本民族传统与文化的个性与特性的主张。这本书写出了中国曾经的强盛和病态。和强盛一样,《国史大纲》一书也特别突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种种弊病,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等方面的某些病态的、不合常理的东西,如书中提到的中唐以后中央与地方统治上的冲突与弊端等。

对于书的结构,钱穆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梳理社会的变化。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的论述在宏观层面还可以,但到了微观层面就容易纠缠不清。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权逐渐分开的过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为朝廷领袖是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门下执行中书封驳,读后颇有点君主立宪的错觉;从宋开始君主集权加剧,但丞相仍然是公认的领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废宰相直领六部,王室和政权又合二为一,所以先生才会借助顾炎武说出“我朝政事崩坏皆从太祖废宰相始”的话来。反过来,专制的政府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间经济的生长,否则在明一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出于同一原因,专制的政权用八股文钳制人民思想,从此思想界再无出现大师的可能。明朝的历史表明,政治经济文化谁决定谁这个问题远不像结论表明的那样清晰。对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种混合的观点,在某一具体时期,重点论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战国时期以思想流变为核心,两汉以制度变化为核心,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思想和经济变化为核心。在特定时期某一部分会占主要地位,影响其他两部分,形成那个时期的主要风貌。

钱穆先生是主张改良的,认为革命是一种极端,是矫枉过正。这个观点我是不太赞同的,因为所谓的革命,必然发生争斗,那么这样的争斗必然是双方的,钱先生的这种想法有点不符合现实,就拿我们党与国党的斗争,如果不革命,那么我们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吗?显然不能。而且如果只有一方赞成和平解决问题,而另一方不赞同,那么如果和平一方不去斗争,那么他的结局只能是被非和平一方所灭。

革命是否正确,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社会的持续进步不能单靠革命的带动,则是确定无疑的。小布什有句名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将政治家关进了笼子,我现在是站在笼子里给你们说话。成熟政治的产生有赖于社会理性的共识,找到病根再抓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钱穆先生理性积极的态度是可贵的。

据了解《国史大纲》是37年抗战时,钱穆先生恐怕一旦战争失败,中国会彻底消亡,于是抱着写最后一部中国人的历史资料的悲壮心情进行写作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他的高傲的民族主义情绪。

《国史大纲》整本书是一个感情的蕴含物,它传递了钱穆先生对中国以及中华民族的希望。这一点在所有的历史著作里都是可贵的。一部饱含感情的的书远比一部生硬的书有趣味、有意义。《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他在本书的《引论》中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文化观与方法。他指出:研究历史、撰写历史的目的在于:(1)能将我国民族以文化演进的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中国以往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种种演变的人们提供必要的知识;(2)应能在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今中国种种复杂难解的问题,为一般有志革新现实的人所必备参考。我对这两种目的不能很好的理解,但也知道钱穆先生用心良苦,一方面积极探索救国源泉,回到历史中反思;另一方面又把弊端列出,供世人参考。他还指出,国人不能懒于寻找自己救国的方法,不能一味学习甚至沿袭他人;他还特别强调中国历史的特殊性,指出要在实际基础上以中国的历史为指导研究中国现状并寻找出路。

钱先生在书的前言曾写到:不能理性对待国史不能算是懂得历史的人,不懂历史就不是一个有知识的公民。但对于历史我们需要了解,需要铭记,但不能总是沉浸于历史,不能总是生活在过去。

国史大纲读后感 篇2

钱穆老先生的书以前没完整地看过,看的都是节录,当然也读过对他的文章的评论。

今天终于把厚厚的上下两册《国史大纲》看完了。

以前只是觉得老先生是一个严谨的治史者,看过他的书后,才明白,老先生的胸中充满了真正的爱国主义热忱,才明白,没有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爱,是不可能做好历史学的研究的。

老先生的书开篇不是绪言,而是没有任何题目的一篇告示(我姑且这样命名它)。我把它摘录下来和大家分享: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个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以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我不一个国粹主义者,更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相反的是,我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在学校里就接触外籍教师的中学生,更不要说我大学学的是被认为是最传统最优雅的法语,也不必说我在大学实习时就和那些洋人们成天呆在一起,更不必说我甫一工作就是几乎天天和外国人打交道,这样的教育背景和学习工作经历让我不得不成为一个从来就能跟上时代、愿意跟上时代的人,时至今日,年近不惑的我照样是MSN和QQ并用,周杰伦与莫扎特同听,“偶”和“我”交替共使,《欧洲史》和《蜡笔小新》齐看的双子星,但是我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老先生上面这番话挑动了我想说出我的想法的欲望,多年不写作的我冒险拿起笔来,想直抒胸意。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我们这个社会一直都呈现出让人眩晕的高速发展,无数大戏的幕布不断的拉开,让人目不暇接;天使和魔鬼交替出现,让人心浮气躁,几乎每天都有最新的话题在报纸上、在杂志上,在电视上,特别是在网络上形成大规模的讨论,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现在几乎是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学”,这不奇怪,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它日渐复苏并走向强大的时候,必然会回过头去审视自己的文化,必然想从自己的文化中找出支撑自己走向强大之路的力量,同时也要向全世界宣示自己这种强大的文化必然性,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在喧嚣的讨论中,在激烈的辩争中,关于四书五经我听得很多,关于国学启蒙我听得很多,关于国学进入义务教育体系我听得很多,因此而特别火起来的《百家讲坛》对国学的宣讲我也听到很多,但是我却很少听到“国史”二字,仿佛我们这些“国学”精粹,只是我们的先人们在山里挖出的一堆金子,一代一代的传到我们手里的物质财富而已,而不是一种和国家、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的文化财富,我不明白,不读国史,不知道这些“国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不知道这些“国学”的生成的土壤的质地的人们,能够真正读懂“国学”、继承“国学”,传播“国学”和光大“国学”吗?今天在读丹纳的《艺术哲学》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十九世纪中叶的法国史学家和批评家对艺术(一般我们可以认为诗歌、雕塑、绘画、建筑、音乐是、艺术的五大门类)的理解有这样的说法:“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的最后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我觉得这样的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我们对“国学”的理解、继承、运用和发场光大。

读罢老先生的书,才发现以前脑子里的中国历史全然是支离破碎的一堆残砖断瓦,不见地基,亦不见墙体,更不见屋檐,由此自己那点可怜的“国学”知识,亦不过是一些断章取义的残汤剩水罢了。

读罢老先生的书,才真正的清醒起来,才知道“国学”不和“国史”并联,只不过等于是一堆支离破碎的“垃圾数据”,没有放进一个数据库里,就算是放进了数据库,也没有设定运算公式,也就无法得出什么运算结果。

因此我做了决定,在翻出二十年前老爸给买的中华书局出的《四书五经》的同时,再读一遍老先生的《国史大纲》;在读《四书五经》的时候,旁边要放上老先生的《国史大纲》。

国史大纲读后感 篇3

1、当知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上以上的国民,应对本国以往之历史略有所知。

2、所谓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必随附一种对本国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3、所谓对本国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本国历史抱有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正处于以往历史的最高点,而将我们自身的种。种罪恶与问题一切推诿与古人。

4、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钱穆先生这些话可谓之针砭时弊,有感而发。当人对自身处于深深的自我怀疑时,人就开始怨怼自我,视养我育我的这片土壤为尘世间最肮脏之所,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文化视为最丑陋的文化,而全然不顾这土壤上的民族和文化以往的辉煌。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钱穆先生何以要在这著作上加上这四句话?因为在他的时代中,人们早已经不相信自己的文化了,“打倒孔家店”成了嘴边的用语,“线装书扔厕所”成了身体的行为。爱之深,方责之切,当睿智如胡适先生高唱着“全盘西化”的口号,当斗士如鲁迅喊着“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我们还能期待那群未曾读书识字的农民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吗?是以这看似简单易懂,可有可无的话,其中却蕴含着先生深深的无奈无力之感。

先生此书,脉络清晰的分析了中国的历史,从夏商周三代的部族演变发展到春秋的华夷之辨,从战国的贵族没落到两汉的士人阶层兴起。先生旁征博引,用简单的语言和严谨的考据将整个中国历史发展栩栩如生地描绘在读者眼前。

先生是一个学者,学者本身就应该以公正的角度来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难道非要看着每次农民起义造成的累累伤痕说着正是如此伤痕让中国民族进步吗?从前的教科书告诉我,农民起义都是正义的。但我从没有思考过,正义的事就一定是对的吗?正义的事一定对社会是有利的吗?不,虽然我们都想给自己一个肯定的回答,但事实上我们都明白,每一次的农民起义对于神州大地都是一次伤害。秦末,三国,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太平天国哪一次的农名起义农民收获了果实?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真相也许残酷,但只有真相才能避免下一次的伤害。

历史记载的是人的事,是以历史记载的往往都是人和事。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性和动力,每件事的背后都有其原因,愿钱穆先生的这本著作,让我们可以透过历史的滚滚烟尘,得到我们心中的答案。

国史大纲读后感 篇4

历史舒卷着生命的经脉,散发着一代又一代的磅礴气息,浩瀚的中华历史无须卷帙浩繁的史书典籍,一册《国史大纲》足矣。

翻开黄色的封皮,龙蛇飞动的小字映入眼帘,伴随着点点墨香,钱穆老先生的真知灼见跃然纸上,叙说着中国历史的辉煌色彩,又以饱含无奈与叹惋的笔锋,刺痛愚昧的碌碌众生。

当对自身处于深深的自我怀疑时,人就开始怨怼自我,视养我育我的这片土壤为世间最肮脏之所,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文化视为最丑陋的文化,而全然不顾这土壤上的民族和文化以往的辉煌。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在先生的时代,人们早已不相信自己的文化。历数近代中国之乱象,国人的民族精神丧失殆尽,为了改良,为了救亡,先生以笔为剑,刺破种种怠惰与虚假。先生的《国史大纲》,正如清晨的响钟,让人振聋发聩,一声惊醒梦中人。

先生之书,条理清晰地分析了中国历史,夏商周的部族演变;春秋的华夷之辩;战国的贵族没落;两汉的士人阶层兴起……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画卷先生栩栩如生地描绘在我们眼前。阅读《国史大纲》,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唐的税制,高者可达良田产量的三分之一,最低也有十六分之一。更不必说兵役的残酷,从杜甫的《石壕吏》便可见一斑。与之相比,现今国家利国利民的新三农政策,实在可称为利民典范。正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的兴盛离不开亿万民众的努力。

何为民主,何为民权,在当代社会,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了政治生活之中。而在古代,寒门弟子也有着为国效力,荣登仕途的机会。从军功爵制到察举制;从九品中正到科举考试,纵然留下了些许令人诟病的不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观今宜鉴古,现代的教育教学,更应该吸取古人精华,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阅读《国史大纲》时,先生的思想也给了我很大的冲击与启发。先生认为史学是人的史学,不能做号称客观的“无人”历史研究。“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温情的历史”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先生或许是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历史,这对于喜欢尝试的我们无疑是相当有诱惑力的。比如,在为一次次正义的农民起义感到震撼时,怎能忘记带给平民百姓的家破人亡的伤痛呢?又比如,在批判封建制度的不堪时,又怎能忘记曾经天朝上国的强盛呢?

是啊,历史不仅仅是历史,而是现在对过去的延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使命和使命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流变。“历史寓含规律,揭示规律必须透视历史。”是巧合,更是传承;是偶然,更是必然。举国皆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病痛与灾难接踵而至。我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刚刚打响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又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朝着特殊战场的一次次勇敢“逆行”,生动诠释了人民军队的英雄本色。同一个时代的人都在相似的历史使命里做着同又不同的选择。

读《国史大纲》,在无穷的时空里与钱穆老先生的智慧交汇碰撞,不断升华自己对古事的感悟,对现今的思考。这“既无损于历史学的价值,也无损于历史学的尊严”。王立群教授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历史的记录是节略的,不完美的,是有意图的重新设计与粉饰,当然,正因为如此,历史才具备了无穷探究的意义。

国史大纲读后感 篇5

曾经看到过同学有一本《国史大纲》,发现它的文本编排十分有趣:书页是从右到左翻的,就像小时候看过的日本的漫画书的浏览方式,文字则是纵向印刷出来的。更有趣的是,在文本的后面有意些较小的单词,用来介绍相关文献中记录和解释的文本。

这不仅使阅读更加流畅,也大大丰富了读者的视野。本来漠然待之的态度恍若冰消雪融,倒想认真研读起来,索性去图书馆借了一本过来。

翻开第一页,“凡....先...”,原来这本书还不能随随便便就拿来读的。

读者必须树立这样的一种信念:应该谦虚地向别人学***,不论他是否为中国人;还应该自己学***,并在自己的成果中融入进自己对于祖国的温情,更不宜妄自菲薄。只有这样国家才有发展的希望。

我想,也唯有这样,此书中的价值与意义才能为读者所收获吧。

“短暂”的历史

作者在他短短的几万字的引论里以穿插的方式道出了我中华文化几千年的辉煌历史以及相伴而生的历史的“教训”。首先,他指出了历史知识对于民族和国家生存的重要性,但当前的形势确实如此严峻:中国人不了解国家历史,更糟糕的是,他们把国家历史知于虚无主义之中,认为只有改革才能救国。

接着论述了中国近代史学流派及其影响,认为改革者的行为过于激进,难以认识民族历史的真实性。从《尚书》到《通志》创刊后,中国后期史学始终没有恢复过来,提出了书写新民族史的必要性。对于写作新国史的条件就是必须要先认识本民族和国家的特殊个性之所在。

钱穆认为,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命线不是一种外在的冲动,而是一种感情的融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历史是在和平而不是暴力中发展的。这是我国与其他各国最本质的区别。

作者还认为治史应该从这三个层次来考虑: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和社会经济,而治史又有两端,一为“异”二为“同”,学***的人应该从各个时代中找出变化来,也应该发现它们的“基相”,即相同之处 ,如此才能发现国史之真相。最后他联系国家之现状,认为当务之急并非改革,而且轻言改革必食其恶果,而是要深刻的探求国史真相,必明生力,明病态,要对症下药。

文章还指出,自唐中叶以来,官僚主义风气不断恶化,并在今天根深蒂固。此亦为如今乱世中割据势力借“民主”之名而行剥削之实的历史根源。

深刻的思考

国家历经资本主义改良和资本主义改革皆未有太多收获与进步。革命派每常谈到国家破败的原因,都要说“此乃中国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恶果”,但中国社会自秦汉以来果真是完完全全的封建社会吗?钱穆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虽然中国在政治上是“有君主,无宪章”,但是在社会结构上平民与豪强世家以无人身依附的关系了,况且自隋唐以来科举制度的创立,百姓亦可入仕为官,政权逐步解放,平民与世家贵族的界限已模糊不清。此等政体实际上已经趋于完善,而并非为常人所说的黑暗的封建社会之历史。故作者说“认政制而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统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

特以国史进程,每于和平中得伸展,昧者不察,遂妄疑中国历来政制,唯有**黑暗,不悟政制后面,别有一种理性精神为之指导也。”此理性便是科举的创制。

钱先生认为中国的落后现状只是暂时的。一个民族、国家都有其强大的“生原”作为支撑。那是一个民族国家历史的文化积淀,见于全部潜在之体力,而“病原”之发只是一时外感之事变。

国人不应妄自菲薄,全盘否定民族国家之文化,更不应甘心为他人冠以“睡狮”、“病夫”的称号,而应该勇于探索国史之真相,为民族国家之复兴而奋斗。

浓厚的情结

钱学森先生出生于改革开放的动荡时代。13岁是,他因贫困辍学,成为一名自学成才的人。每次想起钱先生的经历,我都会不自觉地感叹,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推翻的,我也感叹这个世界是变幻莫测的,所以我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他先后当过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后任多所名校的教授,更担任过江南大学的历史系院长一职。

而他的生命更是跨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经历了戊戌变法、经历过辛亥革命,如今又处于抗战的水深火热之中,他深感民族苦难之深远。在书中,他说道“穷不自揆,避地来滇南,深惭偷生无辅国难,独奋私臆,穷教课之余暇,闭居一室,妄自落笔,历时一载,成此区区六十万字。

”他是一个文人,不能像武将一样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可是他却不能袖手旁观,所以他奋笔疾书,将自己的一腔爱国热情与希望寄托于此,来续写中华民族延续千年却日渐衰微的史学辉煌。作者将其书自比《资治通鉴》而言过之,是因为作者所要写的历史跨度远长于前者,而其历史形势亦更为复杂。钱老更是独具远见,预感到自己的书作将会得为将来新国史之马前一卒。

不经感叹:其为荣又何如耶!

由此引论可见《国史大纲》文笔锋利之一斑,无论是从史书体裁的创新还是从历史思考的深度来看,它都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惊世之作了。

dg15.com精选阅读

中国史读后感精选(10篇)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心得体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中国史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中国史读后感(篇1)

走过泥泞,方知大道珍贵;经历风雨,更觉阳光美好。

题记

中华上下五千年浩瀚历史,虽然世事如苍狗,生命终凋零,也许千百年前的小吏平民未能在岁月的波澜中留下存在的印记;也许有人名垂青史创立千秋伟业,有人遗臭万年惨遭世人唾骂;也许历史上一桩桩的疑难杂案如今的我们无从知晓其中的真相。

但,这就是历史带给人们的魅力,我们从历史的长河里看新旧更替,悟人生哲理,叹华屋丘墟,历史书上翻过的一页,用笔划过的内容,是他们为之辛劳奔波的一生,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是那些被秦时明月照耀过的生命和时光

毋庸置疑,虽然现在处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但我们依然保留着那份对历史独有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尤其是那些经过电视剧、电影经过渲染夸大后扑朔迷离的疑案更令我们迸发出一种想要穿越回历史一探究竟的欲望。《疑案里的中国史》恰好用多元的,客观的视角带我们回顾了那段历史,在每一桩疑案的推理中最重要的并不是真相,反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疑案带给我们的对历史的深思,对人性的剖析,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在四衢八街权贵遍地的京城,有着一位不太起眼的人物王之寀,作为一名刑部主事,他有着职业上的机警,更多的是内心对真相的追求,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尊重。晚明的三大案将他卷入了帝国政治风暴的中心,面对层层势力,经历了三个朝代风云变幻,从做官到被贬到沦为挡箭牌。三大疑案最后的真相如今的我们只凭靠推理无法窥得,在当时的大明王朝只剩下沉沉黑夜,而这样一个无惧权贵,一心查案,以面对案件公正司法,揭露真相为心中光明的小官员则显得珍贵至极,仿佛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执着坚韧,高洁傲岸。

我想我并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评价一段历史或是一个人所谓的好与坏,但每一段历史,每一桩疑案背后总有一些推动着时代变更,坚持心中所想,追寻真相的普通人。他们寂寂无名,是所谓的小人物,但正是一个又一个像王之寀这样的小人物推动了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前进。历史需要这样的无名之辈,真相需要这样的无名之辈。

历史确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仍有余温。

中国史读后感(篇2)

我把《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看完了,这本书可以说非常好,而且“漫画”这两个字指的并不是像丁丁历险记一样,而是配了一些图片,而且图片比较多罢了,里面的文字其实也很多,最重要的是,这本书会有一种非常简单,有趣的方式讲历史,让人一看就记住,确实值得翻看。

先说说,他会用哪些有趣的事让人轻而易举地记住历史,在第一本书里的方法是“把东周列国想像成一个班级”老师是周王朝,学生是100个小国,这些小国之间经常打架闹矛盾,有时候闹严重了,被打到流血,就背着包袱,走出了教室,这其实是指国家被灭亡了。第一本漫画历史的简介是,这100个小国打来打去,最后只剩下了七个大国,他们就是韩赵魏楚燕齐秦,而秦国国又特别的强大,你是剩下的六个同学就拉帮结派,要一起对抗秦国,但秦王远交近攻,最终还是破了这个六国联盟,佔领了整个教室,最后还把老师给赶出去了,一个人占一个教室听起来不太实际,但是一听这种方法,我就记住东周列国了,可见他的实用程度还是非常大的。

在另外两本书里,已经没有这样的比喻了,不过还是让人非常易懂,听一下就记住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后两本书用了非常幽默的方式。惯用伎俩: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文景帝一起说“吃牛肉干要两粒一起吃,才最好”那我们就懂了,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个人把汉推向了高潮。还会用非常好玩的方式说明情况,比如说,白衣渡江,上面打了几个大字,白衣是只便衣,不是指白色的衣服,要不然你渡个试试,下面放出来大图片,一群人穿着白色的衣服过河,城墙上的士兵边扔石头边说“有鬼啊”看这种书,感觉不到读历史的.乏味,反而觉得越看越像在看会儿,以后如果我要写历史书,要按照这种方式写,事实已经证明,这种方法是最好用的。

书里的画也不错,每一张都搞笑的要死,把人物萌化,当皇帝变成傀儡的时候,就化控制皇帝的那个人手里提了一个皇帝木偶,说起义军是一波一波全国各地起来的,就把他们都画成地鼠,这一波消灭了,另一波又冒出来了,不是漫画,却比漫画更好玩。

这就是漫画中国史,采用最好玩的方法,让人轻松学历史,这种方法值得学习。

中国史读后感(篇3)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这是一本好玩,有趣的书。翻开这本书在笑出腹肌的同时,你会不知不觉通晓历史。这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写出了五代十国和宋元时的清晰脉络:大宋打仗经常吃亏,但繁荣恢复快。元朝时期爱内乱,仅仅38年换了九个皇帝。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岳飞。因为,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更可贵的是他精忠报国,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战斗。后来,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又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而秦桧这个人恰恰和岳飞相反。因为,他是南宋的大奸臣。(正是他杀了岳飞)他不仅不想灭掉金国,还妄想与老奸巨猾,欺软怕硬的金国交好。竟然,为这样愚蠢的想法杀死了宋国的一大助力----岳飞。放弃了打倒金国的机会,(这也是后面为什么南宋会灭亡的原因之一)还不断的给金国送钱、称臣最后把准河以北都送给了金国。我真为宋国有这样的奸臣难过。

从这本书里,我了解到我们华夏民族的团结。我们不能学习历史中的那些卑鄙小人,为了篡夺皇位谋害好人。要学习岳飞、赵匡胤,那种精忠报国,以身作则的精神。

中国史读后感(篇4)

《中国人史纲》是我在假期里看,厚厚的一大本书,我花不少时间去读它,不过觉得蛮值得的。

《中国人史纲》是台湾作家柏杨在九年多的监狱里写下的巨作,它描述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满清王朝末期腐败无能下的那一段不堪耻辱历史,这部着作贯穿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感时忧国,是一部使人忧天下,探世变的巨着。它描写没有空洞乏味,但精彩好看不乏深刻的洞察力,是一部好作品。

长期艰难的狱中生活磨炼,使柏杨对历史上各种制度的优劣、政策的得失、社会的兴衰、人心的向背、人性的善恶有着超于常人的洞察力,而这恰是许多高头讲章式的历史教科书所缺乏的。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用既深邃又开阔的视野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兴衰,东西方不同的境况,让我们了解不同的时期的中国,使我们为中国前期的鼎盛感到自豪光荣,为中国前期的先进而欢呼,为了后期的满清王朝的腐败衰落而痛心,为了后期的落后而受到的屈辱感到悲愤。

柏杨娓娓的诉说了中国人的历史,以站在中国人的角度上,梳理几千年的中国,按时间逻辑编写,对于中国人民遇到的艰辛和苦难给以深切的同情,对于那腐败的阶级统治表达谴责。总之,作者以人民的观点来深刻的阐述了历史,以人民的处境来判断每一个历史年代和事件,作者的历史观点是一种人性史观点。他是以一个民主派别的史学家的形象在叙述历史的。他用人民的眼光来考察每一个朝代的历史形态,作者对酱缸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这使得我们对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糟粕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是酱缸文化,我们要排除那些历史上的糟粕。

我很佩服柏杨先生,他的一生多灾多劫,从过军,坐过牢,数度企图自杀,曾经几乎被枪决被别人称过为一个看过地狱回来的人。我佩服敢勇于写出自己的话,直接的披露社会百态。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

中国史读后感(篇5)

中国的历史博大精深,一般介绍历史的书籍都厚厚的,小孩子读起来会比较乏味。这个暑假,我邂逅了一套历史书籍,陈磊著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从春秋战国写到了唐朝盛世,现在已看到了第三部,看漫画读历史,各种幽默嘻哈,看得欲罢不能,笑出了腹肌,读通了历史。现在我把这套书介绍给大家。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首先是一套轻松有趣的漫画书。作者陈磊的笔名或者说网名叫“二混子”,他有一个自媒体公众号“混子曰”,他的嘻哈风漫画作品深受网友喜欢,拥有300万粉丝,是个大咖级别的网红。书里的手绘和段子让人忍俊不禁,辛辣讽刺,他把历史上威严庄重的帝王将相、才高八斗的圣人文豪画得又贱又蠢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诸子百家、诗仙诗圣,全都跟我们一样,有优点有缺点,有朋友有敌人,有理想会任性。书里的漫画有点《灌篮高手》和《忍者神龟》的画风味道,寥寥数笔,表达传神。譬如大秦出场,画像加了兵马俑元素,一副玩命学习的小插图,把一个偏居一隅小国家的奋斗劲跃然纸上;譬如画到隋朝杨广,喜欢约架和约会的隋炀帝穿戴冠冕堂皇,手捧烩面狡诈地想着坏主意,然后是瘦骨伶仃挥汗如雨碎石满天飞的挖运河场景和威武的大龙舟耀武扬威光芒四射迎面扑来,把隋炀帝的劳民伤财表达得淋漓尽致;譬如画武则天,明明眉眼端庄,给人的最大感受却是一个特别壮实的悍妇,一股巍然不动的厉害模样。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当然还是一套历史科普书。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其实是一本严谨的极简中国史。我很佩服作者,用简短的语言捋出了清晰的历史脉搏,写出了历史故事和人物的特点,还附加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如春秋战国像个班级,他把各个国家变成个性鲜明的学生,以历史事件为由,各种搞怪升级,多人混战打到战国七雄,最后大秦一统天下。接着是大秦过把瘾就死、三国就三大战役、魏晋乱世多奇葩、南北朝盛产败家子、大唐盛世开门红……经常寥寥数语就写出一段历史的精髓,譬如形容唐朝像坐过山车一样酸爽,配上大唐国力示意图,以公元618年开始的贞观之治起、到公元907年元和中兴结束,历经开元盛世,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为界限,将唐朝攀爬到巅峰后坠落的轨迹清晰展示。我非常喜欢书中对李白一生的梳理,从“I have a dream”、“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梦想少年开始,勤勤恳恳更文,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郁郁不得志,然后是入朝为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直抒胸臆,又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对书生品格的坚守。洒脱不羁的李白,细细品味之下多是落寂和不甘。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我喜欢《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这种读史方式,从诙谐有趣中打开学习的窗口,再以严谨的态度去探索更大的知识海洋。

中国史读后感(篇6)

看了一下时间仍然是花了一个多小时把书读完,估计我看书问题,做不到半个小时也或者半个小时是一种心理暗示,告诉我们看这本书花不了多少时间,这对于现在静不下心又充满焦虑的社会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办法。

这本书由于所说的内容都是以前自己比较熟悉的,所以就没有进行梳理,主线上来说这本书梳理得挺好的,只要是想大概了解一下历史进度,至少在和朋友聊起历史来不至于一脸懵逼的话,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每个人读史都有各自的态度,但对于某种带有个人偏见或者为了迎合市场调侃的这类一定要保持一个谨慎度,对于本书在最后的“两晋之魏晋奇葩说”一节所表达的历史偏见,我是不太赞同的,特意在此写出来就是不希望读书的朋友被误导,供参考。

其实魏晋时期所产生的思想解放,是一个极其辉煌、灿烂的时代,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开拓了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和意义体系,那么魏晋时期就是继百家争鸣后的另一个中华文明思想解放巅峰,在这个时代,人们开始从人与社会的相处进入到思考完善个人风骨、风韵和形象问题,即使到了现在,这个影响对我们依然巨大,历史上很多人可能会根据政治上的混乱而错误解读这一时期的思想,这是历史上极大的不公,即使被誉为解放了千年黑暗欧洲的文艺复兴也不一定能比得上这场盛会,那时候的贤者将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各类文艺形式之间互相沟通的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才会孕育出中国文明史上璀璨的唐宋文明。

至于竹林七贤,在本书中被黑得发亮,但其实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因为政治矛盾尖锐,所以他们超然物外,不附权贵,追求自由,不同世人的趋炎附势又有何错误?王羲之父子、陶渊明、谢家三杰、祖冲之、郦道元等,哪一个不是牛人,明星批量生产的年代。

另外对于民族融合的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阶级细而广的分化等等这些历史意义,都是耳熟能详的知识点了,所以说一句我国以后的政治、文化、思想的发展,都可以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找到源头也是不为过的。

敲了这么多,其实有几点感慨总结的:

中华文明底蕴深厚,五千年的文化无数的风流人物,如果有兴趣只要拿一个点出来研究也是十分有趣而充盈满足的;看历史书可以看主线和梳理脉络,但对于作者带着个人色彩部分一定要谨慎和辨别,不能别人说是坏的就坏,人家说是好就好,读史使人明智,所以这一步更是至关重要;读历史未必不能以轻松的心态去阅读,看到有很多书友在一些评论上说读史要严肃一本正经等等,其实还是在于个人的把控,读史只是个人成长的一部分,但要求一定边读边查资料边辩证,我会觉得很累,也坚持不下来,我还是会有间读、精读和经典读的划分,自行把控,我们都应该有适合各自的读书风格;看历史书一定切忌对某一个作者进行崇拜心理,这样真的会把你带到山沟里去,而且很多所谓语言所表达的未必就是作者真正所想,同时你也会发现很多经典的文学作者是不会提出自身观点的,而是构建一个小型社会,让每名读者去领悟去感受,所谓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过度的崇拜和过度的解读作者思想都只是会让自己中毒,有害而无益;如果是一个想读历史但又不知道从何开始,甚至一看就晕的朋友,我会建议其先看这类漫画版的,对主线有个了解(作为一种过渡);然后再看历史小说类(如明朝那些事儿、王守仁知行合一);再递进一层去看一些大师的作品(如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演讲录、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到了最后再来看正史(如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这样的一个流程下来个人的历史知识架构也就大概能落定下来了,剩余的一些枝叶自己不断补充就好。

中国史读后感(篇7)

《中国史纲》是一部未完成的通史著作,从商朝建立时开始,止于东汉的建立。本书原计划作为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高中历史教材。1941年再版不久后,作者张荫麟先生即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七岁。然而今天重论理想的中国通史,张氏的作品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周至秦汉间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转变,为全书的主体部分,时间跨度虽短,但著者构思之精妙与寓意之深远都体现出通史精品中圆而神的风度。荫麟先生从一静一动两个视角分析出这段演变过程中线索的因果关系。以第二章“周代的社会结构”为例,荫麟先生从九个方面描绘了周代分封制、宗法制、嫡长继承制下的社会各阶层、城乡生活状况、政治制度乃至意识形态,指出“光靠亲族的情谊和君臣的名分去维持的组织必不能长久”,未来的改变还是要看名分之后的权力的变化。这一结论为随后层层叠叠交错推进的战争、改革、思想的转变描绘出了一个大趋势。叙述春秋战国时,描述了春秋几大国之间的争锋较量和秦统一六国。以晋楚争霸为例,可看出春秋时期战争以确定军事与经济范围为主,其战争的激烈程度迥非齐桓、宋襄时代可比,但和平的间期又较战国为长,又可以看出战争的变质;晋在盟会中对楚的的退让到退出争霸,背后是晋的主权向氏室偏移,这蜕变可引申至战国的政治格局。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口号到韩赵合力攻周,将其分裂为二,展现了王室逐步衰微的过程。战国的一大特色就是战争,于是国际形势和国内组织与思想浪潮整个大变样,各国自谋富强互相觊觎,学术不但丰富了,而且有了实践的空间,最终封建组织下的诸侯国变为君主集权的独立国家。荫麟先生就是这样先远观勾勒,后工笔描摹,要言不烦,不离史实。经他的整理,历史事件环环相扣,形成围绕中心的体系。

作为给高中生的教科书,荫麟先生运笔刻求浅显,全文没有冗烦的引文考证,然而在作出推论时从来不忽略证据的基础。第三章论证的“被控制的小国对于所依附的大国的两种义务”并无明文的记载,而是从五件事中推断得来,留下了未知“义务”的可能;历史学的增增减减就是这么来的。如今的教科书大多时候将篇幅留给对历史的评价和反思,而更少地提供证据进行历史结论的推导,历史的科学性和发展性给学生留下的影响不深刻。如荫麟先生说,无考据的研究直是呓语尔。须知历史不是由产生以来就被确定,历史的真相通常掩埋在方方面面的证据下。

现今中外史学界都有同感,中国社会有许多异于西方的历史殊相。中国社会何以会长久保持《乡土中国》中所说的乡土本色,在本书中也有提及:“周代的社会组织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史的基础”。对于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荫麟先生破例在第七章第三节引用了秦始皇纪功石刻的原文,然后转锋:“在这幅员和组织都是空前的大帝国里,怎样永久维持皇室的权力”这也几乎是此后全部中国历史的大问题。为什么一个控制松散的中国能保持民族的统一呢?数千年来以不变应万变,正是中国的历史底蕴。荫麟先生在中国近代的分水岭上俯视过去,力图推断出为什么中国走到最后的样子,这是历史学向哲学靠拢,求出中国历史中的一个“理”字。

精神与体系的统一,一直是历史学家的追求。汉代司马迁治史,核心是儒家学说,为君王治国做参考;西方的历史观,主要来源于进化论和生产力学说,更多的从历史中汲取激励进取的材料。阅读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者所书写的不同文化的历史,其文学意境也有所不同。第二章第一节有一段优美有似散文的文字“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然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峰岭千重。”;第二章第九节以开荒辟土后一代一代情谊疏远的情形比喻周的命运。这两处不属于历史,但却是作者玩索多年的出的一种“闭上眼睛想象的到”的通感,这正是历史学的外行人从内行人身上主要学习的东西。全书来看,这些文学性的部分让我最为记忆深刻,是很多年以后还能回想的对最初的祖先们的印象。

中国史读后感(篇8)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当我一翻开这本书便再也放不下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让我回味着华夏文明的精华,相信你也一定会被吸引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儒学经典,历史著作,诸子百家著作,形成了完整的文化思想脉络。“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因美色而丢了性命;“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赢政心机复杂;“荆轲刺秦,图穷匕现”中的荆轲并未完成燕国太子丹的任务被赢政杀死;项羽自刎乌江,一代能将竟落得如此下场。这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仿佛让我进入了那个纷乱的时期,华丽的词藻让我不禁对司马迁这位奇才肃然起敬。

之前虽也听王老师讲过也接触过一些关于《史记》的片断,但是仍然被震撼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太多太多,不仅仅是一些家喻户晓的故事,就连刺客的身世也是那么动人。说到刺客,我的心里就会出现一个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没错,他就是荆轲,当年那个奉燕国太子燕丹之命前去刺杀秦始皇嬴政而离奇死亡的荆轲。他的倔强与孤僻的性格让我十分好奇,便仔仔细细研究了一番,结果才知道到了他的身世是那么奇特与悲惨。我欣赏他,欣赏他的重情义,欣赏他的才华更欣赏他的略谋,尽管失败了,但是我仍然欣赏他,他的一切都让我为之震撼。

国学经典,华夏之明,书虽然已经看完了,但我相信历史不会完,还有许许多多的谜没有解开,这本书展现了国学的精粹,希望有更多人去了解国学,热爱国学。

中国史读后感(篇9)

从史前时代至近代时期,《中国史纲要》以一万五千左右的篇幅重踏一遍历史的印迹,主要讲述化石等证明下史前人类的进化及原始文明的渊源,和从传说中的夏与商起,西周、春秋与战国、秦汉、三国两晋、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的各朝代兴衰与变迁及近代中国的变革。

夏禹传子,是天下为家的开始,从此以后,大人世及以为礼,就是说父子、兄弟相传便成为制度了。

自夏朝开始,古代的氏族制被国家所代替了,这种巨大的社会变革,在夏启时就初步实习了,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是家庭、私有制、阶级和阶级剥削已经存在的标志。夏禹是夏王朝的创立者。夏王朝在其如旭日东升时,它的奠基人夏禹是以一个明君的形象登上历史的舞台的。夏禹是一个具有洞察入微的智慧的伟大首领。他第一个划定了中国的行政区域的人,他将中国分为了九个州,从书上提供的地图来看,划分得像一块边角微微破损的龟甲。虽然他在位只有八年而已,但是他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很有警示意义的故事。一天,夏禹喝了一坛子进贡的美酒,昏醉了许久。醒来后,对旁人说:酒太好了,正因为如此,后世一定会有人为了它家破国亡。一个人能够在酒精的沉醉后,十分清醒地认识到酒的负面影响,并为后人作出了这样一个预言,可见夏禹这个人的理智和沉稳。可惜的是,这个预言却在他的后代桀帝身上得到了印证,家破国亡的后果也便无可避免。一个酒字代表的迷醉和诱惑,就这样把一个存在了四百四十年的王朝推下了历史的舞台。

《汉书 食货志》也说:禹平洪水,定九州,制土田,各因所生农业是商代的主要生产部门。商四境之内,分布着许多的农田。商王在祈年时既希望中商受年,也希望东土、西土、南土、北土都能获得好收成为了强化地主阶级的统治,秦朝又推行严刑峻法以镇压农民。

夏朝到商朝的变革,秦朝到汉朝的演变,都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必然性。作者对于整个社会体系的见解:国家的统一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合理的制度保障生产力发展带动发展其他产业维护社会的稳定,每一项都是一个环,相辅相成而相互制约,经济在作者分析每一个的时候,也很注重对经济层面的分析。因此当暴君出现,享受太多而压榨式的掠夺,分的不平等时,就会有反抗,带来灭亡。对于生产力低下的农业,农业万分重要,而土地是最大的争夺点,但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因而无数次的农民起义都没有结果。

东西两洋历史上只有少数帝国,如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稍后的蒙古帝国帖木儿帝国,可以跟中国这种马行一百零五日的情况相比。但他们都已被时间抹灭,只中国迄今巍峨独存。中国的历史绵延不绝,延续至今,读了这本书,让我学了一遍近于完整的历史进化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我觉得读一遍并不能将它读懂读通,但我们可以多多联系实例,多方面思考问题,就会有新的启迪。

中国史读后感(篇10)

中国史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近来,因为读着手头的又一套陈书——中华书局的《中国历史通览》,于是,对历史又产生了点点兴趣。心动之下,再次到“当当”逛逛,买下的是这样两本书:《中国史》与《吕思勉文史四讲》,作者:吕思勉,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中华书局”。吕思勉,说是23岁就已能将二十四史通读一遍、一生至少仔细研读过四遍的一位历史学家。读二十四史的这组数据,说是在当代史学家中属于凤毛麟角。尽管如此,对于我这个读书时代“历史课”只交付给“琼瑶”的人来说,再大牌的历史学家实难成“灌耳”之效,说来不得不自己先行汗上一汗了……《历史的定义和价值》是这本《中国史》里第一编第一章的内容,全文节选如下:“历史是怎样一种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处?从前的人,常说历史是“前车之鉴”,以为“不知来,视诸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为戒。这话粗听似乎有理,细想却就不然。世界是进化的,后来的事情,决不能和以前的事情一样。病情已变而仍服陈方,岂惟无效,更恐不免加重。又有人说:历史是“据事直书”,使人所知“歆惧”的。因为所做的事情而好,就可以“流芳百世”;所做的事情而坏,就不免“遗臭万年”。然而昏愚的人,未必知道顾惜名誉。强悍的人,就索性连名誉都不顾。况且事情的真相,是很难知道的。稍微重要的事情,众所共知的就不过是其表面;其内幕是永不能与人以共见的。又且事情愈大,则观察愈难。断没有一个人,能周知其全局。若说作史的人,能知其事之真相,而据以直书,那就非愚则诬了。又有一种议论:以为历史是讲褒贬、寓劝惩,以维持社会的正义的。其失亦与此同。凡讲学问必须知道学和术的区别。学是求明白事情的真相的,术则是措置事情的法子。把旧话说起来,就是“明体”和“达用”。历史是求明白社会的真相的。什么是社会的真相呢?原来不论什么事情,都各有其所以然。我,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一个我?这决非偶然的事。我生在怎样的家庭中……

史记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我们通过阅读常常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通过品读作者的作品我产生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此时可写一篇读后感,加深对该作品的印象,有哪些撰写作品读后感的窍门呢?编辑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史记的读后感范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史记的读后感范文 篇1

两千多年前,有这样一个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难以企及更无法超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死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后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发愤着书,全力写作《史记》。

我相信现在的人很少有他这种毅力和勇气。常人从狱中出来,就自甘堕落,萎靡不振,别说做点有用的事了,就是活出精彩的自己都有点。。。

史记虽然没读明白,很多古文都看不明白什么意思,可总是读过一遍了。本纪,世家,记住了一个个人物,可是要表达什么也看不明白。唯有太史公曰让我记忆在心。

说的不好听点,司马迁就是一个太监,一般的太监活的就是一条狗,虽然是皇上养的狗,可到底也是狗。没办法,只能按照自己主子的意思行事。

我看,苦,吃的太多容易让人对生活比较畏惧。如果不吃苦,就回不珍惜生活,不为生活付出努力。我长这么大,没吃过什么苦,太懒,相信如果让我放弃现在父母给我的一切,自己的生活都会成问题。

曾经一次和父母吵架,就离家出走。出去两天,虽然有工作的勇气和信心,但是没有机会。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司马迁为写史记付出了多少努力,我就是一时冲动,就想找到一个好点的能挣点钱的工作。太费劲了。至此,我不在相信船到前头自然直,我只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要有回报。认定的目标一定要努力实现,因为没有人会帮我,有些人不愿意帮,有些人是相帮帮不了。司马迁就是个例子,靠的就是自己,就是曾经的努力,现在的坚持,未来的信心。

他成功了!

向司马迁学习,不求名垂千古,只求无愧于心。

史记的读后感范文 篇2

《史记》这部书伟大,它的作者更伟大。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史记》读了它,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司马迁,好人。好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史记的读后感范文 篇3

读了司马迁的《史记》,我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发达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对我们炎黄子孙的坚毅和智慧崇拜的五体投地,对我国自古以来朝代的兴替有了比较清晰、深刻的了解,特别是《五帝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浅。

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他们都生活在远古时代,那时既没有文字符号记载他们的故事,也没有安定的生活,人们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植物果实为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后来炎帝发现许多小鸟在地上啄食细小的植物种子。他就把这些植物种子收集起来,种在地里,收获之后,煮熟食用,味道香甜可口,又饱肚子。于是,炎帝向人们介绍这种谷物,推广种植这种谷物的方法。为了耕种方便,炎帝又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了一些农具。从此,这种谷物,也就是粟子开始了大面积种植,人们能够获取较充足的食物。为了感谢炎帝对农业的生产发展的贡献,人们尊称他为神农氏。

神农氏尝遍百草,多次误食有毒的食物,几乎丧命,幸亏他又找到了解毒的草药,挣脱了死神的魔掌。为了不让人们重蹈覆辙,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仍然去尝试各种植物。最后,他尝到了一种名叫断肠草的绿叶黄花植物。这种剧毒植物无药可救,神农氏不幸去世了。

炎氏之后,有一段时期非常混乱,各地诸侯乘机而起。轩辕氏决心消除战祸。他修行德政,安抚百姓,整顿军旅,收复了各地的诸侯。他又在逐鹿擒杀了南方诸侯首领蚩尤,统一了天下。后来,人们称他为黄帝。

黄帝执政后,仍然不忘天下的百姓,只要发生战乱,黄帝就去征讨,扫平判乱,安抚百姓,帮助百姓解决各种困难。他制定历法,让百姓按季节播种收获;劈山开道,方便天下人往来。他成年辛勤地奔波劳碌,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的居住过。

史记的读后感范文 篇4

史记选读的读后感1

读了司马迁的《史记故事》,我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发达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对我们炎黄子孙的坚毅和智慧崇拜的五体投地,对我国自古以来朝代的兴替有了比较清晰、深刻的了解,特别是《五帝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浅。

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他们都生活在远古时代,那时既没有文字符号记载他们的故事,也没有安定的生活,人们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植物果实为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后来炎帝发现许多小鸟在地上啄食细小的植物种子。他就把这些植物种子收集起来,种在地里,收获之后,煮熟食用,味道香甜可口,又饱肚子。于是,炎帝向人们介绍这种谷物,推广种植这种谷物的方法。为了耕种方便,炎帝又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了一些农具。从此,这种谷物,也就是粟子开始了大面积种植,人们能够获取较充足的食物。为了感谢炎帝对农业的生产发展的贡献,人们尊称他为神农氏。

神农氏尝遍百草,多次误食有毒的食物,几乎丧命,幸亏他又找到了解毒的草药,挣脱了死神的魔掌。为了不让人们重蹈覆辙,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仍然去尝试各种植物。最后,他尝到了一种名叫断肠草的绿叶黄花植物。这种剧毒植物无药可救,神农氏不幸去世了。

炎氏之后,有一段时期非常混乱,各地诸侯乘机而起。轩辕氏决心消除战祸。他修行德政,安抚百姓,整顿军旅,收复了各地的诸侯。他又在逐鹿擒杀了南方诸侯首领蚩尤,统一了天下。后来,人们称他为黄帝。

黄帝执政后,仍然不忘天下的百姓,只要发生战乱,黄帝就去征讨,扫平判乱,安抚百姓,帮助百姓解决各种困难。他制定历法,让百姓按季节播种收获;劈山开道,方便天下人往来。他成年辛勤地奔波劳碌,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的居住过。

这就是我们的祖先,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创造,他们的无私奉献,是我们世世代代的楷模。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长盛不衰,正是因为他们这种无私精神的普照。他们的精神将永世长存,我们也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我们还要把他们的精神世代传承下去,让我们的中华民族永远发达,永远年青,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史记选读的读后感2

这几天,我读了《史记故事》这本书得第一章——五帝的故事。

这章主要讲了五帝;炎帝、黄帝、唐尧、虞舜、大禹的故事。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他们都是生活在远古时代。那时,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完善的文字符号系统,人们记述历史都是靠口头相传,炎帝和黄帝的神奇故事就是人们一代又一代口头相传下来的。

其中,我最喜欢炎帝了。炎帝不但聪明伶俐,而且充满爱心,关心人们的生活,全心全意的帮助别人。部落里的人也关心他尊重他,并推选他为首领。

一天,炎帝看见许多小鸟在地上啄食着什么,他过去一看,原来是些细小的植物种子。他拾起几颗种子放在嘴里咀嚼,味道甘甜可口。炎帝想:”既然小鸟能靠这种子活下去,人为什么不能用它来充饥呢?“于是,他把这些种子收集起来种在地里?——这就是我们现在吃到的小米。为了感谢炎帝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人们都尊称他为神农氏。神农氏为了帮助人们获取更多的食物,又开始远涉高山大河,遍尝各种植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神农尝百草“。他发现许多植物中,有很多是可以食用的,有的甚至有治病的功能。他在尝百草中多次吃了有毒的植物,幸亏及时找到解药,才挣脱了死神的魔掌。他告诉人们这些草不能吃,提醒人们注意。最后,他尝到了一种名叫断肠草的剧毒植物,无药可救。神农氏不幸去世了。

神农氏为了人们的利益,历尽艰辛,不辞劳苦,并因此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

当然,其他四位也都是好皇帝:轩辕黄帝平息了战乱,统一了天下,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唐尧关心百姓疾苦,选贤任能,勤劳国事;虞舜仁义贤明,谦和有礼;大禹为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都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精神永世长存。读了他们的故事,我为有这样的祖先而自豪,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

史记选读的读后感3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传统国学精品中,唯有《史记》是无以伦比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这部巨著是对历史发展的深刻总结。他发表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独到见解,同时又对矛盾现实给予了有力批判。这样一部既具中史学价值又具文学价值的著作的成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文学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见识,而且通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此,两千多年来,《史记》不仅是历史学家的学习典范,而且也是文学家学习的典范。鲁迅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在文学上最伟大的成就是它那形神兼备、跃然纸上的人物描述,开拓了我国传记文学作品的先河。它的成功在于采用文学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其所记载的人物形形色色,众态纷呈;其所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司马迁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将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将人物置于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中去描写;二是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写人;三是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四是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五、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史记选读的读后感4

在中国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泱泱文明古国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贤们留给我们浩如烟海的精神财富——古文典籍。其中,满天星辰中,《史记》是最为璀璨,最熠熠生辉的一颗。细细品读完《史记》,可以是人感到3000年前,群雄蜂起,英雄拼搏,帝王称霸的峥嵘岁月。

《史记》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也是最为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思想深邃、气势开阔、笔力雄放,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通史方法为历代”正史“开创先河。其丰富的艺术价值被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所传承并不断发展。从鲁迅”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高度评价中就可看出它对后世的影响。

读《史记》,使我认识了四面楚歌中,乌江自刎的项羽;生灵涂炭中,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紧急危难中,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流亡在外,却终登皇位的重耳……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最为引人深思。

公元前494年,吴国进攻越国,越国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无奈勾践只得屈辱求和,按照吴王的要求。勾践得在吴国服苦役。三年里,他忍辱负重,一心复国。回国后,他又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与百姓同甘共苦,最终,”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吞掉吴!“

勾践卧薪尝胆,雪耻灭吴的佳话至今为人们代代相传,它也为我们这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后人多了许思考:生活在当今的竞争大潮中,应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居存思亡,艰苦奋斗;如果不具有忧患意识,不把目光放长远,畏惧困难而贪图安逸,得过且过,那么,他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结果只会像吴王一样死路一条!

困难与挑战虽往往给人以挫折,却能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而安逸与保守虽可以暂时保身,但却可以使人堕落而遭淘汰,所以,遇到挫折,就做一只同暴风雨抗击的海燕吧!只有这样,才能见到雨后的晴天!

史记选读的读后感5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史记》的光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朝的兴衰,得以窥见世事发展的道理。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成“前四史”。其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它的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一些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用的说法。其文字运用的传神也令人欲罢不能,如刘邦听闻韩信死后的反应,用了五个字“且喜且怜之”将刘邦复杂矛盾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这里有英雄穷途的奋勇,有帝王孤独的无奈,又复仇者绝望的空虚,也有圣人深夜的哭泣,所有人都被太史公以高贵的形式刻下名字。

了解完其内容的“雄、深、雅、健”,我们同样可以关注太史公的写作背景。太史公是以超我之姿完成《史记》的。创作《史记》时,他正蒙受前所未有的屈辱。“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剃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腐刑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生理上都对他是极大的摧残。在这样的双重折磨下,他尽可以宣泄自己的私愤,但他最终超越了生死,超越了自我,也超越了时代,只是从历史的乱石堆里撷取最耀眼的碎石来筑造一个民族的丰碑。

历史的长河静静流淌,温润而庄严,其中熠熠闪耀的流沙万千等着我们小心翼翼的擦拭、领会它的光芒。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史,则观书不徒为章句。读史,明史,在精彩的故事中汲取智慧,认识自己和世界,同时更是在传承中华原汁原味的文化。

史记的读后感范文 篇5

1在中国历史中,项羽无疑是个传奇人物。他没有尺寸的封地作为根基,硬是凭借自己的勇猛善战,不出三年,就灭亡了秦朝。虽然最后天下还是落入刘邦手中,项羽的这份伟业也是“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根据太史公描述的项羽的事迹,他的成功与失败可以从中找到原因。

成功首先需要的是建立目标。项羽小的时候,便有雄心壮志。他不学写字不学剑法,认为“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他看到秦始皇出游,不假思索地就说出“彼可取而代也”。项羽的霸气是与生俱来的,他从小就有一统天下的志向,这也是他东征西伐、所向披靡的动力。

要打胜仗光靠雄心壮志是远远不够的,项羽的勇猛果敢、坚决果断是他成功的另一大原因。当面对强大的秦军时,项羽做出了惊人的破釜沉舟的举动,不给自己和士兵们留后路,于是楚军无不以一当十,最终大破秦军。当楚汉久久相持时,项羽对刘邦发出挑战,项羽派出的壮士都被刘邦的神射手射死,但当西楚霸王亲身上阵时,神射手被吓得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当四面楚歌,项羽已注定失败时,他痛痛快快的打了最后一仗,他的队伍杀死了近百个汉兵只损伤了两名自己人,他自己一个单枪匹马地就杀了数百个汉军。如此的英勇与霸气,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拥有这样的先天条件,也注定要成就一番大事。

然而,虽然他曾轰轰烈烈,曾所向披靡,最终也败在了刘邦手下。这样的结果也是有迹可循的。

骄傲自大是项羽显著的性格特点,也是他的致命弱点。鸿门宴中,项羽不听范增的再三劝说,不肯杀死刘邦,轻视了刘邦对自己的威胁,最后吃下了自己种的苦果。占领了咸阳后,他不听劝说,没有借助咸阳地势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建都称霸,非要回到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分封领地时又没有公平公正,这样也难怪王侯们会背叛他。太史公也评论道:项羽夸耀自己的战功,只知道一意孤行而不吸取古代的经验教训,只想着成为一代霸王,只想着用武力征伐经营天下,结果五年的时间,国灭人亡。相比之下,刘邦就谦卑宽厚得多。郦食去劝说刘邦时,刘邦因为自己一开始的傲慢而赔礼道歉,后来获得了郦食的帮助。对待张良、樊哙等忠臣,刘邦虚心听取他们的谋略,凡事征求他们意见。刘邦也说,重用了贤臣是自己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所以最后被自己打败。

在《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打仗需要的是武力制胜,这是项羽所擅长的。然而治理国家就得讲究顺应民心了,秦朝灭亡的这一个教训,项羽却没有吸取借鉴。秦国的降兵军心动摇时,项羽当晚就把他们二十几万人统统活埋;他占领咸阳后,大肆烧杀掳掠;项羽称霸后讨伐叛乱的齐、赵国两国时,一路上铲平城墙,烧毁房屋,对于一切降兵统统活埋。对于所占领的地区,项羽大开杀戒,用屠杀的方式来占领城池,这样的做法是不可能得民心的,反而会引起百姓的极大恐惧从而孤注一掷地反抗。再对比一下刘邦的做法,在项羽死后,楚国纷纷投降,只有曲阜拒不投降。刘邦曾想发兵把它夷平,但想到曲阜的军民这样做是出于守礼仪,为主死节,便派人拿着项羽的头给曲阜人看,最终使他们投降。对于项家的人,刘邦也不杀,甚至分封了几位对自己有功的项家人。

楚汉争霸一直是中华历史中一页引人注目的篇章,通过太史公的记录,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很多关于这两位英雄人物的事迹,领略他们争夺天下时的风范。依我看来,项羽的作战能力强于刘邦,但是综合其他方面,胜利的天平还是倾向于刘邦。在太史公的笔下,重现了一位英勇威猛、有血有肉的西楚霸王,重现了一位悲剧英雄,他有无与伦比的霸气,也会错失良机、误信他人。历史选择了刘邦,但也没有忘记项羽,这样一位特点鲜明的人物将永存于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本草纲目》读后感5篇


作者写的这篇小说,使我们受益匪浅。 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想要深入了解“《本草纲目》读后感”以下是为你准备的相关资料,请深入了解本文的内涵!

《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1

书中所收集的资料广博,“上至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集”,因此书中不免有些内容与现代的认识不符,甚至有些可能具有迷信的色彩,例如,铅粉辛寒无毒,现代则认为有剧毒的;又如其中人部收录的孝子衣帽、寡妇床头灰、草鞋、男阴毛治蛇咬、女阴毛治“五淋、阴阳易病”、人魄(人吊死后的魂魄)镇惊吓、人肉疗羸瘵(割股疗亲)、人中黄(人粪)治呕血、梁上尘治昏厥等皆可入药。这部分李时珍大多引用《辍耕录》、《本草拾遗》的说法,采以姑妄信之“凡经人用者,皆不可遗”的态度。另外李时珍并驳斥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认为吃人肉疗羸瘵是错误的。不过也正由于巨细靡遗的收录,使得一些已散佚的古代医书及本草借由纲目而保存下来。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李时珍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祖父是一个医生,父亲李言闻,又名李月池,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做过“太医吏目”。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修养,后来李时珍称赞自己的父亲在诊断疾病方面的知识是“精诣奥旨,浅学未能窥造”。据记载李言闻著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李时珍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薰陶着。

在封建社会里,医生的地位非常低下,常与“算命”、“卖卦”的人相提并论,有时还遭到官僚、地主和豪绅们的欺压。这股势力在明代更甚,当时还规定“医户”人家不能改行,这种轻视医生的社会风气,促使李言闻产生了改换医户地位的想法,决定让李时珍走科举道路,这样可以取得一官半职,荣宗耀祖,因此,要求李时珍每天背诵《四书》、《五经》,准备迎接科举考试。

李时珍从小爱好读书,在14岁那年考中秀才,后来参加乡试考举人,三次都失败了。有一年,蕲州一带,河水上涨,淹没了田地,又淹没了市巷,农田荒芜,疫情严重,肠胃病到处流行。蕲州官府举办的“药局”,不替穷人看病,穷人有病,都来找李时珍的父亲医治,临走时,个个都道谢不绝。这一切都被李时珍看在眼里。李时珍20岁的那年,身患“骨蒸病”(肺结核),连续不断地咳嗽和发烧,几乎把命送掉,幸得父亲的精心诊治,用一味黄芩汤把病治好了。李时珍愈想愈不愿走科举道路,向父亲表示,立志学医,做一个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医生,父亲看他态度坚决,也只好答应了。

李时珍24岁开始学医,白天跟父亲到“玄妙观”去看病,晚上,在油灯下熟读《内经》、《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脉经》等古典医学著作。李时珍的读书精神是令人钦佩的,“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脚”。由于他刻苦学习,掌握了治病方法。他曾用“延胡索”治愈了荆穆王妃胡氏的胃痛病,又用杀虫药治愈了富顺王之孙的嗜食灯花病,后来又以附子和气汤治愈富顾王适于的病症而被聘为楚王奉伺正。 多年的临床实践,使李时珍懂得,做一个医生,不仅要懂医理,也要懂药理。如把药物的形态和性能摘错了,就会闹出人命来。他在阅读《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再仔细地阅读了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嘉佑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等。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书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是“草木不分,虫鱼互混”。比如“生姜”和“薯蓣”应列菜部,古代的本草书列入草部;“萎蕤”与“女萎”本是两种药材,而有的本草书说成是一种;“兰花”只能供观赏,不能入药用,而有的本草书将“兰花”当作药用的“兰草”;更严重的是竟将有毒的“钩藤”当作补益的“黄精”。李时珍认为古代本草书上那么多的错误,主要是对药物缺乏实地调查的结果。

宋代以来,我国的药物学有很大发展,尤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药物不断地增加,但均未载入本草书。李时珍认为有必要在以前本草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时,李时珍已经35岁了。

过了五年,朝廷下了一道诏书,要在全国选拔一批有经验的医生,填补太医院的缺额,武昌的楚王朱英燎,推荐了李时珍。李时珍认为北京是明王朝的京都,那里不仅聚集了全国重要的医药书籍,还可看到更多的药材,这对修改本草书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李时珍接受了楚王的推荐,4l岁进入北京太医院,并担任了太医院院判的职务。 明世宗朱厚熜是一个昏庸透顶的皇帝。他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药,还想做神仙。太医院中的医官们,为了迎合朱厚熜的需要,不仅向全国各地收集“仙方”和“丹方”,同时又翻遍了历代本草书,企图从中获得长生不老之药。有的医官说“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死”,有的医官说“炼食硫黄,可以长肌肤益气力”;有的说“灵芝是仙草,久食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听到这些无稽之谈,更下定决心准备修改本草书。

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他再也不愿耽下去了,借故辞职。

在回家的路上,一天,李时珍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说:“我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写道: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此事使李时珍意识到修改本草书要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所发现。

李时珍为了修改本草书,对各种医书上的不同记载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搞清形态相似的苹、水萍和萍逢草,曾到家门口的雨湖,还到较远的马口湖、沿市湖、赤东湖进行采集,耐心观察比较,终于纠正了本草书上的长期混乱。

为了搞清白花蛇的形态,验证书本记载,李时珍来到了蕲州城北的龙蜂山捕蛇(白花蛇为蕲州特产),只听得有人唱道:“白花蛇,谁叫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州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随着歌谣而来的是几个肩背竹篓的捕蛇人,他们正朝着几棵石楠藤走去,据说白花蛇爱吃石楠藤的叶,所以石楠藤也就成了白花蛇的“家”,日夜盘缠在石楠藤上。捕蛇人发现白花蛇后,立即从地上捞起一把沙土,对准白花蛇撒去,说来也奇,白花蛇遇到沙土,真象面粉遇水一样,缩成了一团,捕蛇人立即上前用木叉往白花蛇的颈部叉去,另一手抓住蛇体的后部,这时白花蛇再也施不出威力来了。李时珍定前去仔细观察了白花蛇的形态,只见蛇头大似三角形,嘴里长着4只长牙,背上有24块斜方格,腹部还有斑纹,与一般的蛇,确实不一样。接着,捕蛇人格蛇挂在路旁的小树上,用刀剖其腹,去其内脏,盘曲后装进了竹篓筐,据说,将蛇烘干后,才能当药用。李时珍记录了捕蛇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活动,不仅补充了本草书,也为后来编写《白花蛇传》,提供了重要材料。几年后,李时珍又根据白花蛇的祛风特性,制成了专治半身不遂和中风的“白花蛇酒”。据现代药理分析,证明白花蛇的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

穿山甲又叫鲮鲤,根据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的记载,穿山甲是一种食蚁动物,它“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穿山甲的生活习性果真是这样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李时珍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进行穿山甲解剖,发现该动物的胃里确实装满了未消化的蚂蚁,证明了本草书的记载是正确的。但李时珍发现穿山甲不是由鳞片诱蚁的,而是“常吐舌诱蚁食之”。他修订了本草书上关于这一点的错误记载。同时他又在民间收集了穿山甲的药用价值,记载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的顺口溜。

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蔓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象茄子叶,花象牵牛花,早开夜合的蔓陀罗花,他又为了掌握蔓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乃验也。”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据现代药理分析,蔓陀罗花含有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大脑和延髓作用,对末梢都有对抗或麻痹副交感神经作用。

李时珍在做蔓陀罗花毒性试验时,联想到本草书上关于大豆有解百药毒的记载,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并说:“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李时珍不仅对植物药、动物药进行仔细的调查、观察,对矿物药也做了不少调查工作。他曾到过铜矿、铅矿、石灰窑等地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本草书的记载,铅是无毒的物质。李时珍为了了解铅的性能,深入矿区,见到矿工们的艰苦工作条件,写道:“铅生山穴石间,人挟油灯入至数里,随矿脉上下曲折砍取之”通过对矿工们的健康调查,认识到铅是有毒物质,“性带阴毒,不可多服”。同时又掌握了铅中毒会引起中毒性肝炎而出现黄疸症状。“若连月不出,则皮肤萎黄,腹胀不能食,多致疾而死”。

“水银”据以前本草书记载,言无其毒;言其久服神仙;言为长生不老之药。确有其事吗?李时珍通过调查,认识到水银是由丹砂加热后分解出来的(“汞出于丹砂”);水银和硫磺一起加热,可以变成银朱(硫化汞);水银加盐等,又可以变成另一种物质,名叫轻粉(氯化汞)。由此,他记述水银是一种“温燥有毒”的物质。“若服之过剂”“则毒被蒸窜入经络筋骨”,“变为筋挛骨痛,发为痈肿疳漏,或手足破裂,虫癣顽痹,经年累月,遂成疾癌,其害无穷。”李时珍又根据六朝以来久服水银而造成终身残废的历史事实,驳斥了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老的无稽之谈,并写道:"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

李时珍是一个富有求实精神的医药家;为了完成修改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几乎走遍了湖北省、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又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1岁(公元1578年)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后来又在他的学生、儿子、孙子的帮助下,使《本草纲目》更加完整,更加精美。《本草纲目》包含着李时珍将近30年的心血,记录着李时珍饱尝苦辛的艰难历程。

李时珍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因此深受后世人的尊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明史》、《白茅堂集》都为他写下了传记。清光绪年间在李时珍墓立碑纪念。解放后,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墓所在地竹林湖村建立了李时珍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邓小平于1987年7月8日亲笔题写的馆名。1956年科学家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2

大家了解《本草纲目》吗?《本草纲目》是一部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奇书,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其内容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化学以及天文学、气象学等领域。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我之前也不怎么了解,但是在这周我看了一个名叫“典籍里的中国”的文化类节目,了解到了《本草纲目》《楚辞》《史记》《论语》等等著名的中国典籍。

“典籍里的中国”是撒贝宁主持的节目。每一期都会挑中国古代典籍进行戏剧演绎,介绍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生平。

其中有一期节目,讲的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他父亲是一名名医。李时珍也十分想像父亲一样为百姓治病,但是他的父亲一心想让他读书,便对他说:“行医难,你不要像我一样,做一只逆流而上的船,你好好的读书,考取功名吧!”然而李时珍并不罢休。他三次向父亲请求,答应他去行医,他的父亲最终被李时珍的精神感动,问他:“你为什么要行医?”李世珍说:“我想造福百姓,给他们治病。”李时珍的父亲后来终于答应了。李时珍也随父亲四处行医,但是后来他发现,历代的本草书有许多地方有错误。他就下定决心,要修订一本新的本草书,以防百姓看病时抓错药。李时珍四处行医积累医药学知识,在民间搜索药方,历经年,终于写写出了一本部、52卷、近0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首次将本草用纲目分类。当他要去印刷时,当地最大的书商对他说:“这本书有0万字,需要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我虽然想帮助先生,但是真的无能为力呀!”李时珍说:“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书商想了想,说:“如果能求到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文人王世贞先生做的序,那同行肯定会竞相印刷。”李时珍听了之后,奔赴千里之外,去找素未平生的王世贞作序。他到了王世贞家,经过多次求见之后,才顺利地见到了王世贞。王世贞看了书之后,也被震憾,答应为他作序。但是李世珍担心这本书还有纰漏,又拿回去经历了十年,改正了一些缺漏,再让王世贞作序。终于书商胡承龙愿意印刷此书。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书刚刊印好,李世珍却撒手人寰。

在当时情况下,写《本草纲目》十分困难。但是李时珍不畏困难,逆流而上,最终终于刊印出版。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要是他没有这样坚强的意志,我们可能就看不到《本草纲目》这样的著作了。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坚持究竟是什么意思,李时珍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坚持就是不怕困难,不放弃!坚持,就是将自己喜欢做的事一直做下去!

《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3

漫长而炎热的假期,难免使我们觉得厌烦,但是有一本有意义的书陪伴你度过,那就不一样了,为了培养兴趣、增长见识、充实假期生活,我去书店了一本书籍——《本草纲目》,这本书内容趣味丰富、深奥、实用深深地吸引了我,并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是无限的。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杰出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针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花了将近30年时间而写成的。它是东方药学巨典,具有“医学之渊海,格物之通典”的美誉。

《本草纲目》一共有52卷,190多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分水、火、土、草等16部62类;附药方11096则;附图1160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明叫纲,名字注释叫做目,其次集解、辨疑、正谈,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根据祖国药物学著作的传统名称,仍以本草命名。

读了这本书,我惊奇地发现医学界竟是如此神奇,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平凡的物体竟可成为治病的良药。比如水部中的露水,书中这样注名着,露是阴气积聚而成的水液,是润泽的夜气,再道旁万物上沾而成的,味甘,性平,无毒,秋露水凛成夜晚的肃杀之气,宜用来煎润肺的药,调和治疥、藓、虫癞的各种散剂。想不到吧,平凡的它们,却有不平凡的医疗作用,相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平凡的物体等着人们去发现它们的价值,那将会带给我们另一个惊奇。

从这里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生活中注意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它会使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发现很多东西,同样也可以解决很多疑问。再刚刚露水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书中记载的任何药物,他都有有注明有毒或是无毒,这跟人差不多有善恶之分,提醒我们用药要注意,就像我们生活中要小心与人打交道一样。

《本草纲目》里还收集了很多有医疗作用的花草树木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可以说是大开眼界,它们有些长得很漂亮,有些长得很奇特,也有些长得很渺小……它们还解开了很多疑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活中,有些我只知道它们的名称,却不知道它们的样子,比如冬虫夏草、海藻等等;而有些,我只知道它们的样子,却不知道它们的名称,又比如金毛狗脊等。这样一来,我有增长了对植物的见识。

在这里我也给自己提了个醒,那就是,对事物的了解和对问题的认识,不可以不清不楚,那样,就会使心中的疑惑越积越多,不知道到哪天才能解开,或许永远都不会解开。

《本草纲目》它又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书。读完了它,每一次的回味都能让人懂得不同的道理,懂得了这些道理,就让人有方向的前进,把这些道理当作做人的原则,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读了这本书,使我对医学越来越感兴趣,也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赞美这本书,它不愧为医学宝库。

《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4

确实是典范外的典范,对付想领会中医的业缺读者来说是非常符合的,但仅限于领会,留意饮食能够,开放捕药,悬壶济世也就算了,那必要博业人士,呵呵,从珍藏的角度来说:如果是文白对照就更美满了;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如果是彩图就更美满了。呵呵,当然从那个价位的书来说,那本已经是超值了,偶无点太贪心了。分之,那是本好书,纯粹的好书,偶喜欢!!!

读后感大全《本草纲目》是环球闻名的博物学巨典,是世界科技最为弘大的记述,所无生夷易近一样平常实用品物的百科全书,也是外华医库外一部食品养生学及药物学巨著。集几千年食品、药物的类植、收采、调制及医养功效之大成。对后世食品养疗学、饮食烹调学、医药学、植物学、类植学及人们对一样平常食品品味的取舍都构成了深近影响,是天下生夷易近最切于实用的一部生活大典。

xx年11月20日年11月20日,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曾评价该书:“毫无信部,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绩,就是李时珍那部登峰制极的《本草纲目》。”而明代,反是外国科技发展的山顶顶峰时期。

本书收录各种品物1000缺类,精选简洁行的附方7000缺条,写实手绘插图近1000幅,并保存了切于实用的100类200缺类常见病症的对症医乱方2000缺条。

《本草纲目》本著篇幅太过弘大,而且所录的一些物类当代未难以访。果此,咱们进行了切于实用的编译,将今人常用和尚能访求的物类加以收录,以使该译本更利于天下生夷易近正在家居日用饮食时加以披览,使一样平常所食之物实反发挥养生、疗疾的功效。朝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在这部书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真正效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家居蕲州瓦硝坝,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和科学家。

李时珍家四代行医。少年李时珍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对医学很感兴趣。但由于当时医生社会地位低下,父亲希望李时珍跻身仕途。李时珍曾于14岁时考中黄州府秀才,后来在17岁、20岁、23岁时3次赴武昌应试,没有考中,于是决心弃儒从医,继承父业。

《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5

《本草纲目》是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而编,(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国史大纲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