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孔子课件

发布时间: 2024.04.17

2024孔子课件(锦集十五篇)。

与“孔子课件”相关的问题是本文的重要议题,如果你认为这个网站不错不要忘记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们。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教案是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的有效平台。

孔子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孔子拜师》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内容。这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学而不厌的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组近义词,如"拜见———拜访,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所以,可以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文的生字和有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使用生字卡,工具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来学习生字和词语;

2,激发学生采用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组织学生交流和搜集资料,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学无止境"的含义,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

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板书课题

1.谈话: 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课题)

2.师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图片和资料,阅读资料袋。(重点交 流

《论语》,老师出示幻灯片)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2,认读生字和词语(借助工具书自学,适当指导)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正音。 4,同桌读文,相互正音。

三,小组合作 交流汇报

1,交流汇报搜集的名言。

(1)读一读(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

(2)背一背。2,谈一谈初步学习的体会

3,师生评价

四,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2,综合性学习(可以课后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继续学习

(出示幻灯片)说一说孔子拜谁为师 为什么拜师

二,深入研读 感悟品质(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

你 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

(1)谈孔子

(2)谈老子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

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③这些词互换好不好 为什么

4,多维评价(思考的状态,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的效果等)

三,联系实际 升华情感

1,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奋,谦虚,永不

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2,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读了课文的感受;

3,进一步体会最后一段的意思:

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开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收集。

【板书设计】

17 ,孔子拜师

孔子—— 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学而不厌

拜师 学无止境

老子—— 渊博, 迎候 , 爱护晚辈 →诲人不倦

孔子课件 篇2

【教学内容】

学习第3、4段

【课前准备】

学生认真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

复习:2自然段。

2、齐读第8自然段。

【第二板块】

集体交流第3、4两段

2 集体交流讨论:

1) 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句体会三点:

A、 子路和颜回的性格特点,相机理解“温文而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

B、 孔子是一位对弟子态度和蔼可亲、时时注意引导弟子树立远大志向的好老师。

C、 孔子与弟子之间浓浓的师生情谊。

2) 讨论不懂的地方

3 默读第2和第4段,想想这两段有什么联系。

4 讨论交流。

6 教师小结: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成为贤者的有七十二人,这与孔子时时处处不忘教导且教导有方分不开啊!

7 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三四两段。

8 分角色朗读,引导评价。

【第三板块】

2总结课文

A、 朗读课文。

B、 谈谈学课文后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你对孔子关于水的那段话有什么感受?将感想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板书设计】

孔子游

看水、议水——真君子

孔子课件 篇3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孔子和孟子,亲身体验和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积累孔子和孟子的有关知识和名言警句等,提高文学素养。

3、综合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将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每组任务如下:

第一组:

主题:生平经历

搜集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包括对出生地如孔庙、孔府、孔林简介),要求内容准确翔实,要配以大量图片资料,以便使同学们有直观印象。

第二组:

主题:影响

⑴搜集孔子的弟子和门人的情况,尤其是突出的几位也要重点了解。

⑵记录孔、孟言行的著作及其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

第三组:

主题:思想

⑴孔子的主要思想

⑵孟子的主要思想

2、全体同学共同任务:

积累并背诵《论语》、《孟子》中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二、时间安排

3周。其中收集资料2周,整理资料和成果展示1周。

三、实施过程

教师和组长共同商讨计划大纲,提供学生所需帮助,然后分组实施。

1、制定计划:

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拟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各自职责,并确定资料搜集的方式和时间。

2、搜集资料:

由于题材较多,教师首先确定大体范围,然后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查阅和作笔记。可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图片。

3、整合信息:

学生将积累的资料分组集中,进行筛选。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研究资料的价值,有条理的汇集。

4、设计形式:

各学习小组根据本组所取得的成果,自主设计成果交流的形式。(如情景表演、演讲、解说、朗诵、展出等)。

5、成果展示交流。选出两名主持人准备好台词,编排好展示程序,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组进行成果交流。教师予以点评、小结。

四、课堂展示(共两课时)

基本环节:

1、孔孟名言擂台赛:

由于事先要求所有同学都背诵孔孟的名言、成语等,所以采取分轮挑战的形式,以小组积分制评判结果;

2、生平经历介绍:

由第一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成果。(多媒体展示,)主要内容包括:

⑴画像。

⑵生平经历。(可包含一些小故事,如“韦编三绝”、“孟母三迁”、“断织教子”等。

⑶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等建筑,及建筑内藏品状况。(以导游的身份解说)

三、孔孟学说的影响

1、总地位:被尊为“圣人”和“亚圣”,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2、介绍孔子及其门下弟子,其中“贤者七十二”。

3、孔孟思想对亚洲各国甚至欧洲国家的影响。(多媒体展示各国家举办的各种节日、文化活动等,还有国家开设的相关课程等)

四、孔孟思想概述(由于这个题目对初中生来说较深,故从大体框架上了解即可)

以《论语》、《孟子》两部书为载体,向大家介绍孔、孟主要思想成就:

1、孔子的思想:

⑴孔子的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即对人尊重和同情,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⑵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以德治民。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⑶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

⑷孔子的教育观──

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因材施教: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

学思并重: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均衡发展:以“文、行、忠、信”四目,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

2、孟子的主要思想:

⑴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

⑵“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

⑶理想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五、我从孔、孟思想中收获到的──谈感想

1、交流思想:

就你对孔孟思想中感触较深的问题谈谈看法或感想。(可以谈收获、谈困惑、亦可谈反对意见)并总结:所谓的“孔孟之道”的本质精神到底是什么?

2、小辩论赛:飞速发展的新科技时代还需不需要孔孟之道?

六、总结

1、教师总结。

2、利用专栏和墙报,将本次活动的成果加以展示。

孔子课件 篇4

1.学会些本课的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少年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念。

引导学生自渎、抓住重点句子品读,在读中感悟,畅谈体会。

感受少年战胜困难和自我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明确课文的主旨。

2.品读重点语句,感受少年的坚定信念,受到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

搜集摘抄励志的格言警句或故事。

1.你有爬山的经历吗?说说你的经历和感受。

2.我们要学的文章将会给我们启迪。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理解词语。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理清文章的脉络吗?

2.小组讨论交流。

3.班内汇报交流。

(1)指名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理解词义,用词语说一说。

(3)关于文章的内容。

文章生动记叙了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战胜困难和自我的艰难历程。

文章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少年牢记祖母的话,已经爬过两三座山头,但仍然不见大海的踪影。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少年再次聚集力量,继续攀登,还是不见大海,他很气馁,甚至决定放弃。

第三部分(第14-18自然段):写海鸥送给少年的羽毛,给了少年希望和动力。

第四部分(第19-22自然段):少年在一次沿着山道缓缓爬去,而畔回荡起大海的涛声。

1.学生自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2.小组交流提问。

通过自主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请总结吧。

1.学生安提问提纲自读课文,在书中圈点批注。

2.小组内交流,推荐代表。

3.班内由小组推荐代表汇报交流。

(1)少年经历的困难。

①山道上笼罩着蒸人的湿气。

②前方仍是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不见终点的长长山道。

③这条山道的前方,仍旧与先前一样,是望不到边的起伏的山峦。

以上是环境方面的困难。

④还是算了吧!

⑤少年猛地一屁股坐在路旁……这一切又有谁能告诉我呢?

⑥慢慢地,一阵疲劳袭上全身。

以上是自我的困难:少年的情绪有了波动,有怀疑,有气馁;有身体上的疲劳。

(2)少年战胜困难。

①“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

a、第一次作为祖母的话出现,是少年翻山的原因。

b、第二次是少年的动力。

c、第三次让少年获得了希望,坚定了信心。

②“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3)少年一定能翻过那座山,看到大海。

文章结尾,表明少年已坚定了信念,不断战胜困难,超越自我,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4.请同学们读自己感悟最深的部分。

1.你还有此类励志故事吗?说说你的感受吧。

孔子课件 篇5

【教学内容】

学会生字,理解生字词并理清文章脉络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片

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教学流程】

导入:

【第一板块】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及词。

1、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

A、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每句话。

B、 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2、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读课文,帮助正音和读的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齐读成语。

【第二板块】

讨论交流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几段来写的,每段写了什么?

3、分段朗读课文。

【第三板块】

指导书写生字

1、 观察生字,指名板演。

2、 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 学生练习。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1、 练读课文。

2、 抄写生字词及本课的成语。

【板书设计】

孔子游春

桃红柳绿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情不自禁

温文而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手舞足蹈

孔子课件 篇6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游记。它生动地描绘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泗水实施教育的故事。课文把孔子带弟子们游赏与他对弟子的循循善诱交融在一起作为重点进行描述。

在教学“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春风是她甜蜜的絮语……”一段时,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个句子,你有哪些发现?

2、组织交流:

(1)、学生发现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比作伟大的母亲。

(2)、这段话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围绕“大自然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来展开具体叙述。

(3)这段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教师追问:真的?说说你的理由。)因为排比的修辞手法刚刚在上一练习中出现,不妨加以巩固。(然而学生纷纷再次读这段话,说明理由:这段连用了四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教师:四个,好,排比句只要满三个就行。但结构真相似吗?说说这是怎样的结构?)它们都是:“什么的什么是她什么的什么”。

(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句子的结构及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往往比教师直接“教”来得更有积极性,记忆也更深刻,并且为下面句式的背诵和仿写做了有力的铺垫,我们何乐而不为?)

3、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文字,说说这段话的哪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像母亲的?

(1)组织读书、交流,着力引导赏析比喻句之间的相似点(形似、情似之处)

(如:广袤的大地――宽广的胸怀,它们都是博大的,这是形似之处;它们都包容着一切,这是神似之处。)

(2)那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到底伟大在哪里?(感受大自然的无私奉献)

(这一环节的教学,其实是引领学生和文本充分对话,理解文本的一个过程,只有层层深入地教,利用课堂交教给学生理解、感悟的方法,提供感悟的空间,学生的感悟能力才能真正得以训练和有效的提升。)

孔子课件 篇7

教学内容

《孔子拜师》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内容.这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学而不厌的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组近义词,如“拜见---拜访、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所以,可以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意图:

孔子、老子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可贵品质隐含在字里行间,尤其是附着在关键的词句之中。本堂课重在引领学生关注、发现那些内涵丰富、意韵深广的词句,通过理解意思,揣摩内涵,自然进入人物的真实内心。这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是立体的,活生生的,语言也会伴随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名言和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板书课题

1、谈话: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课题)

2、师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图片和资料,阅读资料袋。(重点交流《论语》,老师出示幻灯片)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

渊博、曲阜、洛阳、老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

(结合了解“名”、“字”。)

(2)交流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语。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抽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初步理清课文思路:决意拜师--前往拜师--认真求学--受人敬重。

三、小组合作   交流汇报

1、交流汇报搜集的名言。

(1)读一读(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2)背一背。

2、谈一谈初步学习的体会。

3、师生评价。

四、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

2、课文后综合性学习(可以课后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继续学习

(出示幻灯片)说一说孔子拜谁为师?为什么拜师?

二、深入研读   感悟品质(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 到了洛阳。(重点词语理解)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谦虚礼貌)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谦虚礼貌)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学词“毫无保留”、“传 授”。)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③这些词互换好不好?为什么?

4、多维评价(思考的状态、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的效果等)

三、联系实际   升华情感

1、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奋、谦虚、永不 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2、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读了课文的感受;

3、进一步体会最后一段的意思:

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开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收集。

板书设计

17 、孔子拜师

孔子--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学而不厌

拜师                                                                            学无止境

老子--渊博、 迎候   、爱护晚辈  →诲人不倦

教学反思:

教学中有些内容的设计,只顾自己教的方便,省事,而没有从教学达到的目的出发来设计。例如对于孔子、老子、曲阜的介绍,我怕学生谈得不够全面,不够生动,只想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没有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无从表现,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深刻。节外生枝的教学,并没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益处。我想,今后在教学中,我一定要多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灵活掌握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中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重点词句的训练,加强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更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恰当的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孔子拜师 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孔子课件 篇8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上节课,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跟随孔子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畔,你觉得泗水河畔美吗?

2. 你能通过读,把这份美表现出来吗?

二. 学习第3至第9自然段。

1. 读课文第3至第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了孔子对水的这份情意?

2. 学生读。

3. 交流。

(1)同学们认真读书的情意成为课堂上最美的画面,只要认真读,就一定会有收获。

(2)指名谈感觉。

投影出示“水奔流不息……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① 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真君子)

② 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指名说,让他们到黑板上写。

③ 再读这段话,边读边写收获,可以写想到的古诗名句、想到的课文等,在书上加批注。

(3)再次读书体会。

a. 没有水,就没有……?(水有德行)这样的水你敬佩吗?你感激吗?带着这份敬佩、感激,一齐读。

b. “或”是什么意思?你猜猜?(生说)(师:“或”是有时的意思)。教师由“或方或长”引出“柔情似水”这个词。

c. 交流“水有志向”,想到名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教师引读:这样一往无前的水,这样充满志向的水,就是孔子心中的真君子!

d. 交流“水善施教化:。

“荡涤污垢”你怎么想?就像老师帮助学生洗掉……

(4)通过这番言论,你能看出孔子对水怎样的心情?

(5)出示孔子关于“君子”的言论。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名言的含义。

(6)仿说:水____,它好像____。

(7)读了这段话,你对水有了怎样的情感?

配乐齐读!

(8)孔子为什么要论水?你觉得还有哪些人是君子呢?

过渡:孔子的.弟子们明白了孔子的良苦用心吗?读第10至第18自然段。

三. 学习第10至第18自然段。

1. 学生朗读。

2. 交流:你认为弟子们明白了孔子的良苦用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 出示文言文《论语》中的内容:

(1)读懂这段名言了吗?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2)读这段话。

4. 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老师?

出示其他名人对孔子的评价:“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等。

四.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理解“春意更浓了”。

五. 齐读孔子的名言。

板书设计:

孔子游春

有德行 有情义 有志向 善施教化

真君子

孔子课件 篇9

一、说教材

(一)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孔子与老子》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的内容。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儒家思想发生、发展的历程。民族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宏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学习本课对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内在联系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历史图片和《论语》、《道德经》摘录材料的解读,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

通过主题活动的讨论,使学生把握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三)说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

依据:孔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重要体现。

突破: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让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走进孔子、解读孔子,把握其思想。

2、难点

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突破:通过当前社会的真实事例和形象的漫画,来加强和升华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把握。

二、说学情

教学的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正处于心理情感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随着儒家思想在当今世界影响的日益扩大以及儒家传统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往往又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他们对传统文化接触较少,且意识形态的内容一般又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丰富课堂,激起学生探究和学习的欲望。

三、说教学与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本课我主要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围绕把握“传统文化内涵”这一主线,将教学过程分解成三个环节:自我探究、自我感悟和自我告白。这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情境性教学和主题活动评价法。通过学生“自我探究”,领悟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内涵,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结合图片、文字材料、视频等方式,以“话──选──品”三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历史,建构自己认识和情感,更为深刻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主体精神,而且营造了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介绍)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主题————“纪念先哲孔子,弘扬传统文化,实践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体会传统文化的价值。

讲授新课

一、孔子学说

1、走近孔子

(一)孔子其人

创设情境“孔子2559岁”:2500多年的历史风尘使孔子的面目变得复杂而神秘。由小组成员汇报孔子生平及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人们对其认识评价情况,其小组成员配合汇报内容同时展示相应图片。

(二)孔子思想

包括三个方面: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以《论语》为

载体,结合简洁易懂的材料,讲授孔子的仁、礼、鬼神观及教育思想。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通过幻灯展示《论语》摘录的材料,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对话、情景体验加强直观感知。

设问一: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方面?

(学生发表自我感受,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在本目教学过程中,展示丰富的材料和图片,主要由学生分组自主开展探究过程、自主完成探究结论。有效把握了学生知识建构的自主性,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品读孔子

(播放视频)

设问二:于丹,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普通教师,仅仅因为在央视开讲《论语》7天而迅即“红”遍全国,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乃至成为一种罕见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值得媒体关注和思考的奇迹。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待?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主题活动的讨论,引导他们认识《论语》内容的精髓对当今社会的正面意义,深化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认知过程与情感体验过程实现了有机结合,导行相互促进,道德认知的内化为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思考:评价孔子的历史地位

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泽被东西”

二、老子学说

1、走近老子

(一)老子其人

简要介绍

(二)老子思想

以漫画形式引导学生把握其道是万物本原、辩证法、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生动的漫画,能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强烈欲望,更好的把握老子抽象的思想内涵。

2、品读老子

教师引言:现代人处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下,心理需要按摩,我们讲《老子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现代人关注身体健康,就讲《老子谈饮食之道》;现代人渴望成功,就讲《老子谈成功之道》;现代人在竞争、职场、人际关系等方面有许多困惑,就又连续讲了老子智慧的一系列的解读和运用。

(出示《道德经》摘录材料)

一件事情,一种东西,一般人注意到正面,老子却看到了反面。

设问三:现实生活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提示:老子的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素朴、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等,都能在现实生活找到影子。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自由、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时代,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有保守之处,老子的主张有消极的地方,你的看法呢?

思想升华

“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 ——杨叔子

设计意图:新课程历史教学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理论化书本知识的学习。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拉近学生与高深文化内涵的距离。感受认识民族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宏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课堂练习

列表归纳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及历史影响。

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能结合图片、文字材料、视频等方式,以“话──选──品”三环节创设情境,展开教学,设计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让学生走进历史,建构自己认识和情感,更为深刻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

2、能准确把握高中生心里特征和思维特点,联系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现象,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拉近学生与高深文化内涵的距离。

孔子课件 篇10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上节课,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跟随孔子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畔,你觉得泗水河畔美吗?

2. 你能通过读,把这份美表现出来吗?

二. 学习第3至第9自然段。

1. 读课文第3至第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了孔子对水的这份情意?

2. 学生读。

3. 交流。

(1)同学们认真读书的情意成为课堂上最美的画面,只要认真读,就一定会有收获。

(2)指名谈感觉。

投影出示“水奔流不息……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① 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真君子)

② 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指名说,让他们到黑板上写。

③ 再读这段话,边读边写收获,可以写想到的古诗名句、想到的课文等,在书上加批注。

(3)再次读书体会。

a. 没有水,就没有……?(水有德行)这样的水你敬佩吗?你感激吗?带着这份敬佩、感激,一齐读。

b. “或”是什么意思?你猜猜?(生说)(师:“或”是有时的意思)。教师由“或方或长”引出“柔情似水”这个词。

c. 交流“水有志向”,想到名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教师引读:这样一往无前的水,这样充满志向的水,就是孔子心中的真君子!

d. 交流“水善施教化:。

“荡涤污垢”你怎么想?就像老师帮助学生洗掉……

(4)通过这番言论,你能看出孔子对水怎样的心情?

(5)出示孔子关于“君子”的言论。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名言的含义。

(6)仿说:水____,它好像____。

(7)读了这段话,你对水有了怎样的情感?

配乐齐读!

(8)孔子为什么要论水?你觉得还有哪些人是君子呢?

过渡:孔子的弟子们明白了孔子的良苦用心吗?读第10至第18自然段。

三. 学习第10至第18自然段。

1. 学生朗读。

2. 交流:你认为弟子们明白了孔子的良苦用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 出示文言文《论语》中的内容:

(1)读懂这段名言了吗?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2)读这段话。

4. 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老师?

出示其他名人对孔子的评价:“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等。

四.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理解“春意更浓了”。

五. 齐读孔子的名言。

板书设计:

孔子游春

有德行 有情义 有志向 善施教化

真君子

孔子课件 篇11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上节课,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跟随孔子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畔,你觉得泗水河畔美吗?

2. 你能通过读,把这份美表现出来吗?

二. 学习第3至第9自然段。

1. 读课文第3至第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了孔子对水的这份情意?

2. 学生读。

3. 交流。

(1)同学们认真读书的情意成为课堂上最美的画面,只要认真读,就一定会有收获。

(2)指名谈感觉。

投影出示“水奔流不息……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① 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真君子)

② 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指名说,让他们到黑板上写。

③ 再读这段话,边读边写收获,可以写想到的古诗名句、想到的课文等,在书上加批注。

(3)再次读书体会。

a. 没有水,就没有……?(水有德行)这样的水你敬佩吗?你感激吗?带着这份敬佩、感激,一齐读。

b. “或”是什么意思?你猜猜?(生说)(师:“或”是有时的意思)。教师由“或方或长”引出“柔情似水”这个词。

c. 交流“水有志向”,想到名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教师引读:这样一往无前的水,这样充满志向的水,就是孔子心中的真君子!

d. 交流“水善施教化:。

“荡涤污垢”你怎么想?就像老师帮助学生洗掉……

(4)通过这番言论,你能看出孔子对水怎样的'心情?

(5)出示孔子关于“君子”的言论。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名言的含义。

(6)仿说:水____,它好像____。

(7)读了这段话,你对水有了怎样的情感?

配乐齐读!

(8)孔子为什么要论水?你觉得还有哪些人是君子呢?

过渡:孔子的弟子们明白了孔子的良苦用心吗?读第10至第18自然段。

三. 学习第10至第18自然段。

1. 学生朗读。

2. 交流:你认为弟子们明白了孔子的良苦用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 出示文言文《论语》中的内容:

(1)读懂这段名言了吗?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2)读这段话。

4. 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老师?

出示其他名人对孔子的评价:“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等。

四.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理解“春意更浓了”。

五. 齐读孔子的名言。

板书设计:

孔子游春

有德行 有情义 有志向 善施教化

真君子

孔子课件 篇12

教学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和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引导学生体会“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的涵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了,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你对春天的印象吗?两个字呢?用个成语行吗?

导读过渡:春意盎然,孔子带着弟子们来到了泗水河边,那里的春天怎样呢?

二、精读课文:

(一)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

2、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位“伟大的母亲”?自由读考虑;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联系生活,重点在母亲上:温馨、舒适、甜蜜)

4、再进行有感情朗读。

5、学了这小节,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过渡:泗水河边的春意很浓了,但是课文最后一节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从“春意更浓了”你又能读出什么呢?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3-17小节,考虑:你又读出来怎样的“更浓的春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自身有感受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写上批注。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朗读。

(1)教师的循循善诱;

(2)教育的效果(子路、颜回的语言);

(3)、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师生的朋友般的和谐,浓浓情谊。

4、重点学习:教师教诲

(1)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腾不息,是抚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句子,仿照写句子(让学生上黑板写);

(2)交流评点句子;

(3)句子应该怎么写?学生交流;

(4)指导朗读理解、体悟这段话,然后学生再写句子,再交流;

(5)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读了孔子的话,你想说什么吗?(真君子的涵义,结合资料学生自由表达。)

三、总结:学到这里,你还想怎么样?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语文综合实践: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言论,做手抄报。

3、语文综合实践: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异同点。

板书:

春意浓

孔子游春 真君子

春意更浓

孔子课件 篇13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和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12 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协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局部之间的比例和笔顺)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局部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局部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

师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局部,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誊写生字词和本课中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局部?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是她()的()

()是她()的()

()是她()的()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腾不息,是抚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考虑: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

(3)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2.将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换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身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

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

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局部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指导造句: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温文尔雅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讨论。

2、指导造句,评议。

3、把句子写下来。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孔子课件 篇14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会辨析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二、准确理解课文中孔子关于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修身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精髓,加强自身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

三、了解、借鉴课文中“内省”“忠恕”“诚信”“恭敬”等儒家思想,感受孔子安贫乐道、信念坚定、胸怀坦荡、注重自省的崇高风范,提高自我修养、道德完善的自觉性。四、学习本文言简意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方法阐明深刻道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掌握的文言词语:穷、过、患、兴、滥、诛,诸、也、其。

二、着重理解课文中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观点,感受作者崇高的人格和坦荡的胸怀。

三、难点:文言语句的翻译、理解,孔子思想的深邃和历史的局限等等。

[教学方法]

在学生反复诵读、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点拨、提示。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主要是朗读、翻译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理解,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

初中时同学们学过《论语》的选段,此外,大家还通过书刊、电视、网络等途径,对孔子和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同学还能背诵《论语》中的不少经典语句。首先,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孔子,还可以谈谈你对《论语》中的某句话的理解。学生发言。教师可让同学们放开讲,不必作过多评论。

教师归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XX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修身养性”是《论语》中的重要内容,道德教化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讲究个人修养有几千年的良好传统。构建和谐的社会,也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才能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社会更加和睦和稳定。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他说得很多话,即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有很大的教化作用,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体会。

二、阅读理解。

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疏通文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首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分别找不同同学将每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其他同学可以纠正,老师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意义、用法。全文分为四节,每节有五段话。

1第一节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

六十而耳顺:耳顺,指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

不逾矩:逾,超越;矩(jǔ),规矩。

朝闻道,夕死可也:朝(zhāo,不读cháo),早晨。

莫能兴:兴,起来。君子固穷:固,坚持,坚守;穷,困窘,走投无路。

2 第三节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巧言、令色、足恭:令色,满脸堆笑的样子;足,过分,过度。

左丘明耻之:耻,意动用法,认为可耻。

以直报怨:直,公正无私。

3 第四节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质胜文则野:质,朴实,与“文”相对;文,文采,指对仪容举止进行雕琢修饰;

野,缺乏文采,鄙陋。

文胜质则史:史,虚浮。

君子泰而不骄:泰,平和;骄,自高自大,盛气凌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荡荡,宽广的样子;戚戚(qī):忧愁,悲伤。

居处恭,执事敬:恭,恭敬,端庄,这里可理解为守规矩;敬,谨慎、认真。

虽之夷狄:之,动词,到去。

三、课文探究:

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次诵读课文。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大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感悟。

第三节主要内容:

讲忠恕之道。这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对每段话的理解:

1第一段话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以“忠恕”二字概括孔子的“道”,这个道就是“仁”。忠,就是忠诚于自己的理想和原则;恕,就是宽容之心,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强加于人,

正直宽容之心,就是忠恕之道。忠和恕是辩证的关系,既要坚持理想,又不能为所欲为。忠是对己,恕是对人。

2第二段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对“恕”作了具体阐释,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孔子道德观的高度概括。它既是对“仁者”自身的约束,即要求一个人要有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同时也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即要尊重他人,体贴他人。这一思想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对于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第三段话

(“巧言、令色”),是从反面告诫(“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君子决不能虚伪谄媚,而应当光明磊落,是非分明,不应掩饰自己的好恶。这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忠恕”的内涵。

4第四段话

(“人而无信”),是讲“信”的重要性。“信”是孔子道德范畴乃至中国传统道德范畴中的重要内容。“民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到了今天,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对外贸易与交流,诚实守信仍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5第五段话

(“以德报怨”),主张公正平等。孔子虽然主张“恕”,但绝不是无原则地宽容忍让,甚至委曲求全地“以德报怨”。他主张“以直报怨”就是坚持原则;他主张“以德报德”就是公平公正。这表明孔子在真理面前时不退让的,是不提倡以牺牲原则来求得友谊和睦的。

第四节主要内容:

通过与小人的对比,说明君子所应具有的风范、气度、胸怀和表现。对每段话的理解:

1第一段话

(“质胜文则野”)是讲“质”与“文”的关系,即仪容举止与内在素质的关系。

孔子认为君子要讲究仪表,但又不能过分修饰,要做到“文质彬彬”,即既朴实又有文采,达到内在美与外表美的高度统一。直到今天,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第二段话

(“君子泰而不骄),以“泰”与“骄”的对比说明君子与小人的不同。

“泰”与“骄”似乎只是一种表象的区别,但实际上是内在本质的不同。

“泰”,即平和、安适的样子,表明君子的旷达,虚怀若谷,胸有成竹;

“骄”是骄狂,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但其内心却很空洞,很虚弱。

所以,真正有知识、有内涵的人常常显得很平静,甚至“大智若愚”;而愈是表面张狂、骄纵的人,愈是无知浅薄的人。

3第三段话

(“君子坦荡荡”),是君子与小人心理状态的不同:君子胸怀宽广,无所掩饰,不追求虚名富贵,因而是坦荡的,豁达的;小人总是考虑个人利益,患得患失,顾虑重重,言行不一,心胸狭隘,因而总是忧愁、悲观的。

4第四段话

(“樊迟问仁”),是说君子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中,都能保持始终如一的做人准则。

“居处恭”,应当就是儒家提倡的“慎独”。君子即使在无人监督的独处情况下,也要谨受规矩,严格自律。

“执事敬”,是讲做事要认真,一丝不苟。

“与人忠”,是讲与人交往、共事的基本原则,要忠诚、守信。

“虽之夷狄,不可弃。”即使到了荒蛮之地,也绝不改变做人的准则。

“不可弃”三个字,表现出孔子对信念、对道德行为准则的坚定不移。

5第五段话

(“子夏曰”),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评价。“三变”,表明孔子在弟子心目中的印象:他既是温和的,又是严肃的;他既充满情感,和蔼可亲,又严格要求,坚持原则。这是一个令人可亲可近,又令人敬畏的长者形象。

请同学们谈谈学习的体会和感悟(应让同学们畅所欲言,鼓励发表独到的有深度的见解,可就某段话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不要求全面)。

四、当堂练习:“之”的用法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之妻私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五、作业思考

同学们,在这短短的语录中你悟出人生的启示了吗?请结合自身经历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以“走近孔子”或“孔子我想对您说”为题,展开联想,写一段话。

孔子课件 篇1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一、复习引入

1.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咱们班听课,你们的心情怎样?这让我想起了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希望你们能用你们积极认真的学习状态来欢迎所有听课的老师和领导们。好吗?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生齐)《孔子拜师》。

3.通过第一课时的初读课文,孔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交流)

4.师:那课文是用怎样的语句写出孔子的这些特点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能表现孔子谦虚好学、尊敬老师、求知若渴的句子

二、品味研读,感受孔子品行

1.相机出示:第一句:

曲阜到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用心读读这句话,看哪些词给你印象很深。用小圆点画下来。)

顺学而导:

(1)孩子们,上千里是个什么概念呢,从团结到壶镇有3公里,也就是说,曲阜到洛阳相当于从团结到壶镇距离的330倍多。而那个时候,没有轮船、没有汽车,更不可能有高速公路,孔子全凭一双脚,踏遍千山万水,求访名师。读到这,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2) “风餐露宿”什么意思?谁来说说(在风雨中吃饭睡觉,形容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呢?(不分白天黑夜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心情)

读读这两个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孔子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几个月的旅途中会遇到些什么困难?请仿照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小黑板出示:

从曲阜到洛阳,上千里路,孔子可能___________

指名说说。

师:是呀,他可能遭遇到……遭遇到……遭遇到……但是,一心求学的孔子后悔了吗?退缩了吗?从哪个词看出?(终于)是呀, “终于” 这个词,表明孔子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战胜了旅途的艰难。

小结:看,我们抓住关键词,就体会到了孔子的品行。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感受。

一心拜名师,哪怕千里路遥遥,再读

2、过渡:凭着求学的信念,凭着坚强的毅力,孔子终于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洛阳,在这里,他见到了一心要拜访的大思想家,那位身穿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的七十多岁的老人老子。

(1)初次见面,两个人说了些什么呢,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后边的内容,用“ ——”画一画孔子说的话,看能体会到孔子的什么品行。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抽一名学生读出本自然段中孔子的话。出示:

“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3)师:千里迢迢,终于见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思想家,孔子的言行又表现出他怎样的品行呢?

(4)让学生谈体会。指导结合具体词语说,板书。

(引导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板书“学无止境”,实际上,学无止境这个词就是孔子说的。你知道什么叫做学无止境吗?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吗?正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才不远千里前来拜访(板书)老子,正因为学无止境,孔子三十岁了还要日夜兼程地赶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5)你对哪句话体会更深刻,就起来读给大家听。相机指导。

(6)面对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当时已经赫赫有名的大思想家老子是怎么说的?

出示老子的话:

“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谁来读老子的话?从老子的话中,你能体会到老子的什么品行?

抽说。哪个词最能表现老子的谦和有礼?“迎候”的意思是什么?(板书:迎候)是的,一个鼎鼎大名的思想家,对一个来向自己讨教的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说“迎候”,这是多么的谦逊、大度、有礼。

(7)同样是“等待”的意思,孔子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两个句子:

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多谢老师等候。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读一读,好不好?为什么?(显得没有礼貌)

师: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说话彬彬有礼,用词准确。我们一起来用心读一下他们的话。

(8)分角色朗读。

师:咱们来读好这段对话,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和老子的谦逊有礼。(出示整段对话)

(a)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孔子说的话,一组读老子说的话,师读叙述语。

师:一个谦虚好学、尊敬老师,一个博学多才而又谦和大度,这一老一少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学会了谦虚好学了吗?谁体会得好,想读好这段对话。你可以自由请人和你对话。

师:体会得太好了,你们同桌也学他们的样读读吧。

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

(9)同学们看,一段精彩的对话描写就生动地刻画了两位大师的美好品行。

3.孔子和老子是这样说的,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请读第三段。出示:

从此,孔子每天……传授给他。

①孔子是怎么做的?(让学生抓住句中的“每天”、“随时”。说明孔子怎样?有了问题就问,难怪孔子总是告诫他的弟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孔子的谦虚好学深得老子的喜爱,老子“毫无保留”传授。(板书:毫无保留  传授)

读到这里,孩子们,你有什么话要对孔子说吗?

4.过渡:正因为孔子如此谦虚好学,老子这样谦和而又诲人不倦,所以……

出示末段: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感悟孔子思想

总结:孔子一生勤奋好学,他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指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他谦虚好问,经常告诫他的门徒: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因为如此,他才最终成为了一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今年,孔子已经2558周岁了,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在举行祭孔大会,缅怀这为至圣先师。让我们站起来,大声朗诵孔子的这些名言,感受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结束今天的学习。

幻灯出示: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板书:

孔子     谦虚好学、尊敬老师     诲人不倦

老子     谦逊、大度、有礼   毫无保留  传授

dg15.com延伸阅读

孔子的课件(汇集十二篇)


期待这份"孔子的课件"能够为您解决当前的问题,不管走多远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前进就是进步。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设计教案需要考虑学生的文化特点和背景差异。

孔子的课件 篇1

1、以课题为话题。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所知道的孔子,教师在小结的时候指出“君子”的概念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重难点的突破埋下伏笔。

引用《于丹〈论语〉心得》里的话: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2、齐读课文,有针对性地解决生字问题,并指导描红和临写。

认读生字时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注重生字学习跟学生固有的经验相结合。“逸、澜、茵”等3个字还应要求查工具书,以求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认识:飘逸、一劳永逸;力挽狂澜;“茵”是“垫子”的意思。

“绿字”里面的“弹”是多音字,要让学生明白,作为“弹子”“枪弹”等名词的时候读做“dàn”,作为“弹琴”“弹指”等动词的时候读做“tán”。

3、再读课文,自主梳理课文脉络。

再读之前,先要求学生完整朗读课后的5道习题。以期带着任务阅读,提高读书的效率。

理清文脉不必拘泥于教参的4段意见,支持学生把教参上的第十节,即第三段跟下文合并,并作板书如下:

泗水春景——观水悟道——畅谈志向

具体操作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谈谈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向前向后进行综括。

再读课文一节也是对前一节教学内容的温习与提高。

4、深入研读,解决重点问题。

1走进春天。重点问题:为什么说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深情练读、板书关键词帮助背诵;课件展示,欣赏大自然;激情书写: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声、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裙裾、茫茫的大雾是她神奇的面纱……)

2观水悟道。重点问题: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夫子论水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自由读文,提出问题;有选择地板书问题,突出重点;播放水的视频,讨论省略号,深化认识。)

(教师小结: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他论水,更是在说人;是评价,是希冀,正如波澜起伏的泗水,千转百回。2500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仍然可以透过文字感受到夫子殷切的心跳,让我们把这段金玉之言铭记在心吧。学生练习背诵。)

3谈论志向。(师的智慧导入: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人贵有志。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是什么呢?他们的志向符合夫子的君子风范吗?学了本文,我们不妨也来明志。)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是什么让春意更浓了呢?——是浓浓的师生情谊,是夫子的滔滔宏论,是弟子们的青云之志。)

4本课的成语学习。

5、再读全文,深化认识。

6、课外阅读,让春意永驻。——于丹《论语》心得之四·君子之道。(教师印发给同学们。)

孔子的课件 篇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孔子游春》一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1.你说得很具体!照你所说,你认为这篇文章当中哪一段最为重要?为什么?

2.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第八自然段正是全文的核心语段。哪位同学给大家读读这一段?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想,看看这段话主要说了什么?

3.同学们,孔子论水的这一番话语蕴含哲理,水的这四个特性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让我们齐声把这段话读一遍。

4.同学们,这段文字我特别喜欢,读完一遍,我就忍不住读第二遍、第三遍,每读一遍感受就更深一层。其实,文章许多地方都与水的这四个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找到了这种联系,那么,对于课文的理解就会更深入,感受也一定会更全面的。下面就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全篇文章,细细地去探求,去挖掘,把你的发现和感受及时地圈划、记录下来。

5.同学们刚才紧紧围绕水的四个特性于全文当中去找联系,大家静心默读,边读边思,边思边写,相信感受一定很多。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的读书收获拿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发言的时候,首先要告诉大家你是把水的哪个特性和哪个词语、句子或段落联系起来思考的,然后说说你的理由。

要点1.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这句话与第二自然段联系起来思考的。水是生命的源泉,如果没有水的浇灌和滋润,泗水河畔的景色能这么美丽吗?大自然又怎能妙不可言,令人心驰神往呢?这都是水的功劳哇!

要点2.水的德行不仅仅是表现在它滋养万物、造福万物,还表现在它不求回报。

3.是啊,水源源不断地流淌,润泽沿途中的万物但不求回报,它德高盖世。同学们,读书就应该像这两位同学一样,要瞻前顾后,联系着去阅读思考。老师奖励你,请你邀请一位同学来读书,一个先读“德行”句,然后另一个读第二自然段,好吗?

4.(面对读第二自然段的同学)你现在读第二自然段,和起初读时的感受一样吗?

5.老师再请两位同学读一读,不过顺序调一下,一个先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另一个读“德行”句。你们再去细细地感受一番。

6.下面,我请男生读“德行”句,女生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听边想象,脑海里要有画面。我想,此时画面的主体应当是那哺育众生、有如乳汁的水。

要点1.我把水的有情义与第12和13自然段联系起来思考的。子路愿意与朋友有福同享,颜回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这都说明他们是有情有义的人。

2.子路乐善好施,与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颜回温文尔雅,谦逊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这不正是有情义的一种具体表现吗?咱们班谁是急性子?谁又温文尔雅?(经推荐请了两位学生分别读子路和颜回的话。)

要点2.第十自然段写到孔子弹琴,弟子们围在他的身边跟着唱歌,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多么融洽和谐啊!情谊是多么深厚啊!

3.说得好!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师生间浓浓的情谊相互交融,令人叹为观止。大家找找,文中还有一段也具体写出了师生之间的情谊。

要点3.身为老师的孔子没有正襟危坐,而是与弟子们同娱共乐,唱歌跳舞,讲求平等,使弟子们不仅沐浴在春风中,更是沐浴在师爱的阳光里,沐浴在美好的人生里。所以课文的结尾才会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4.让我们齐声来读读这几个自然段,去感受师生之间这种浓浓的情谊。

过渡:读得太好了。相信同学们都已弄明白了“有情义”的真正意思。下面让我们围绕“有志向”继续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要点1.从子路、颜回所说的话语当中,觉察出他俩已经明白师父论水的目的,立下了人生的志向。

要点2.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这句话实际是说水的志向始终如一,它锲而不舍,勇往直前,再累再苦也要往前奔流。

3.是的!立下了志向,就算明知山有虎,也得偏向虎山行啊!你真有悟性!这两段话让我想起了孔子在泗水观澜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同学们,你们由这句话想到了孔子心情不平静的原因了吗?

要点3.孔子觉得,人应该胸怀大志,但是人生短暂,应该用这有限的时间做出无限的努力。

4.是啊!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光阴似箭,年华易逝。我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春天,更应该好好把握这宝贵的时光,立下壮志,勇往直前,去播种、耕耘,收获美好的理想。否则,就会追悔莫及。让我们齐声读读这两句话,好吗?

1.“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这句话和文章哪儿有着联系?

要求1.这句话和“意味深长”这个成语联系起来思考的。“意味深长”的意思是含义深刻,耐人寻味。那么,孔子论水的这段话究竟有什么含义呢?他真正的目的不是在谈水,而是借机教育弟子们,要他们学习水的品性,做“真君子”。孔子真是善施教化!

2.同学们,学到这,不知你们想起我们学过的哪两些课文?

3.是啊!苏格拉底巧借捡麦穗让弟子们悟出要把握住人生的机遇,不要让眼前的机会白白丧失;而孔子以流水为喻,引导弟子们做“真君子”。他们都“善施教化”,不愧为大师!看看课文,“善施教化”句还和课文哪些地方有着联系?

要点2.文中第七、第九自然段有这样的两个词语,“遇水必观”和“司空见惯”。正因为孔子“遇水必观”,他才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深奥的道理。孔子善于向身边的万物学习,从平平常常的现象当中悟出道理,这种做法本身就给弟子们树立了榜样。我觉得这也能够算作是“善施教化”。

4.你很有灵性!同学们,孔子的这一发现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这不仅使他的弟子,也使我们得到了启发:天地间有两种书,一是有字书,二是无字书。无字书的内容十分广博、深奥。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川湖海、风云雷雨都是无字之书,都是活的知识宝库。这部宏大、深邃的“无字书”,需要我们去勤奋努力地阅读,仔细深入地思考,从中获得种种教益。你们说,是吗?

要点3.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孔子带着学生外出游玩,实际上玩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注意观察,用心感受,用智慧去发现,就能获得许多课文本得不到的知识。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悟出了道理,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

5.你说得一点没错!孔子没有把弟子们局限在课堂里学习,要知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啊!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一定对孔子论水的这段话产生了丰富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赞水”的这一段落,牢记孔子的教诲,把握“真君子”的标准,学做“真君子”。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与孔子这位大圣人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感受到了他无上的智慧以及博大的思想。不知道同学们觉察到没有,这浓浓的春意已悄悄地荡漾开去,将我们紧紧包围……

孔子的课件 篇3

语文教学首先关注的理应是文本语言。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应当是近乎唯一的语文教学任务。《孔子游春》一文,第二小节文辞优雅,柔婉抒情。“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如此漂亮的语言,读来令人唇齿留香!到了第八小节孔子论水,则完全是另一番豪迈气概,荡气回肠。“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这两个部分,教材的课后练习安排了背诵,这是很有道理的。引文中的两处省略号全部是本来就有,省略了什么呢?这是一个语言训练的契机,同时也是培养想象力的很好切口。

课后练习对本课的成语给予了关注,要求“画出本课中的成语,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它们的意思,再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出现在本课的成语共有10条: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三三两两、有福同享、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其中写孔子的有4条,写颜回的有3条。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体会意思,并且进行造句练习。其中的“桃红柳绿”可以让学生做联想训练,说出诸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草长莺飞、芳草如茵等,“意味深长”则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孔子的深长意味会是什么?由此入手解决“真君子”这一重点和难点。总之,成语的学习也要尽量发挥它的综合作用,丰富成语学习的背景,做到学得活、记得牢、用得好。

孔子的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两个成语造句。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提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读中想像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浓浓的师生情。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春游过吗?春游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隧道,来到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跟随着我国古代圣人孔子一起去泗水河畔踏青,相信沿途中,你一定会饱览到很多如画的美景,聆听到圣人如诗般的教诲。

今天,我们来学习《孔子游春》(板书课题)

简介孔子生平。

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1.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2.请大家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4.通过预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字和词语吗?

5.读了课文,你解开了哪些疑问?

三、自主学习,直击重点

一提到春游,我们肯定会兴奋不已,那孔子带着弟子们游赏完泗水河畔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兴奋、快乐等)

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竟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起来”)

孔子为什么会这样的快乐?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细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可以设身处地地去想,可以有感情地去读,也可以在感受最深的语句旁作上批注。

四、合作学习,深化理解

1.自学完的同学可以在组内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2.全班交流。学生读出自己圈画的部分,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按照三个阶段来品读课文。

①初步性认识--弟子言志

A.孔子是听完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后,听着颜回的志向歌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的'。那么,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B.颜回的“志向歌”里会唱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合理想象将歌词补写出来。

C.孔子听了弟子们有福同享、不为自己表功的志向后能不高兴吗,请同学们想一想,子路和颜回为什么会有这样高尚的志向的?请大家认真研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②深层次认识--师生悟理

A.子路和颜回之所以有这样高尚的志向,是因为他们听了孔子关于水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后,深受启发。孔子望着水说了怎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呢,把它画出来读一读。

B.学生质疑:为什么孔子最后说:“水是真君子啊!”

在孔子眼里,水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这实际上也是谁具有的特点?孔子和弟子们谈论水的目的是什么?

C.大家请看“善施教化”的后面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点,也就是君子的其它特点。)谁能合理地补充一些其它的特点?(胸怀宽广、博学多才、孝亲敬长......)

D.孔子教育弟子们做人,却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你觉得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E.孔子的确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的好老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

在读中体会孔子的语气,语调以及语言中蕴含的深意。

③升华性认识--自然馈赠

A.孔子从泗水的绿波参悟出了做人的道理,说明了孔子是一位怎样的人?那到底是什么帮助了孔子悟出这个深刻的道理?请大家再次研读课文,想一想答案。(绿如翡翠的泗河水,说得更准确些是大自然母亲的馈赠)

B.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出了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找出来,读一读。

C.赏析美景:

学生质疑:为什么称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讨论交流:这个句子写得很美,美在何处。读中想像,读中品味。

练习说话:仿照()是她()的()句式,展开想像,练习说话。

D.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背诵。

④小结:

阳春三月,泗水河畔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意盎然,置身于大自然母亲宽广的怀抱中,怎能不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心旷神怡,神情愉悦;当孔子欣然地接受了大自然母亲的馈赠,从泗水的碧波中参悟出做人的道理时,他又怎能不心花怒放;当孔子听到子路和颜回的高尚志向后,看到自己的教育思想在弟子身上生根发芽时,教书育人的快乐充盈着他的整个心灵,他怎能不高兴得手舞足蹈呢?

五、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当我们跟随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经历了一趟春光之旅,一趟精神之旅后,你有了哪些收获呢?

2.谈收获(可从词、句的积累,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诸多方面来总结,着重于谈文章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词句:

如果积累的是自己喜欢的词语,则用这个词语造句;如果积累的是句子,则背诵这个句子。

4.课文结尾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春意为什么会变得更浓呢?你能回顾课文,说说你的理解吗?

(春光不变,但人欣赏春光的心情在变;春光不变,但春光中人心中的春景在变;春光不变,但春光中人的思想境界在变;春光不变,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变......)

六、自置作业,课外延伸

孔子的课件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

1.练读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第八自然段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3、泗水河边的真美啊,令我们如痴如醉!可是,同学们知道吗?孔子的`心情却很不平静。他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

1、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潺潺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又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3——9自然段,找出孔子那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语言。

2)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联系孔子的话想想填填。出示:

3)你能围绕其中的一点说说你的理解吗?

4)这段话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5)事实上,孔子的这番话是有感而发的。是眼前的水,调动起了他这么多的感概!找一找,孔子眼前的泗水是怎样的?试着揣摩孔子的内心,把孔子没有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

6)水,生活中随处可见。课文中用了那个成语?

1、孔子意味深长地给弟子们谈水,弟子们领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9——19自然段,边读边想。

1)子路是怎样回答老师的询问的呢?能把他的志向和水的品质联系说说吗?子路的话该怎么读呢?(子路:像水一样有情义,和顺温柔、和朋友有福同享。朗读时要表现子路是歌急性子)

2)颜回呢?(像水一样默默无闻,滋润万物,不为自己表功。朗读时要表现颜回的温文尔雅)

3、同学们,假如我们跨越千年,来到了泗水河边,来到了孔子的身边,成了孔子的一名弟子,你能谈谈自己的志向吗?

1、孔子是一位不凡的老师,他循循善诱,利用大自然的一切来教育学生。孔子一生中留下许多经典的名句,被他的学生收集在《论语》一书中。“练习7”中就有孔子的名言。

2、出示孔子论学习的名言,学生诵读、积累。

孔子的课件 篇6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式

2、通过对文意的翻译理清文章层次

3、通过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二、国学诵读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渊、子路两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的意愿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三、《孔子世家》检测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孔子适郑

形状,末也。

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

予始殷人也

2、翻译下面句子

汝来何其晚也

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

四、文本思考

1、诵读文章,请用原文中的语言说说四个弟子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2、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五、《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检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乎”字的意思。

(1)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意思。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为国以礼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如”字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4)唯求则非邦也与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风乎舞雩

六、课后作业

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200字左右。

孔子的课件 篇7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局部?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同学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腾不息,是抚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考虑: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

(3)“善施教化”后有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点)

那你觉得能合理的补充那些特点呢?(心地善良、胸怀宽广、博古通今、孝亲敬长……)

(4)从中你有什么体会吗?

(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却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如,巧妙地暗示弟子。孔子循循善诱、很聪明充溢了智慧。)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身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你能不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有福同享”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设想一下,孔子为什么这样做?(颜回、子路的志向标明了他们是一个真君子,孔子很满意。)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同学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言论。

板书: 12孔子游春

抚育生灵——有德行

流必向下——有情义

看水、议水 穿岩凿壁——有志向 真君子

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孔子的课件 篇8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在老师的心目中致远外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你们知道你们的李老师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吗?

致远是名校,李老师是名师,你们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学生呢?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个可能比李老师更有名的人,知道是谁吗?是孔子……

二、新授

1.同学们,你们游过春吗?

2.孔子游春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也游春,要想知道这个答案……结合

3.读书之前,我提了两个要求……

(1)出示生字

(2)指名读

(3)中间有两个字“眸子、河畔”

4.下面老师想请同学读课文,有的……你们想选择难的读,还是选择简单的读呢?(难的)请大家把你认为难的小节再读一遍

(1)指名读

学生1: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2:读第十自然段

学生3:读第八自然段“得行”(不读轻声)

学生4: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5:读第十一自然段

学生6:读第十二自然段

5.刚才听了六(2)班文章,一方面大家很优秀,一方面是文章中不少优秀的成语。老师在课前布置了,这些成语都划下来了吗?

(1)读成语(领读-齐读)

(2)对于这些成语的理解,大家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解释,大家还有什么方法?

(3)师生交流方法

(4)再读成语

(5)知道为什么要让大家再读一遍呢?(师生交流)

孔子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我们多读,多记就便于积累和运用了。

6.2500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怎么样游春的呢?

(1)请大家读读课文,迅速地找到答案并做出相应的记号。看看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游春的过程中看了什么,听了什么,说了什么?

(2)师生交流

(3)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知道在哪里吗?

7.出示第二段

(1)指名读

(2)喜欢这一小节吗?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3)师生交流

(4)指名读(让最好的学生来读!这一点值得商榷,课堂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展示的舞台。)

(5)齐读文字

8.当弟子们都陶醉在美丽的春光的时候,孔子在干什么?

(1)学生说

(2)水,对于大家来说,我们太熟悉了……在这平平常常的水中,孔子看到了什么?读读你找的句子。

(3)学生读

(4)听了孔子的这番语言,……

9.哪些话让你感到很惊讶,哪些话最让你惊讶,谈谈自己的感想,并把这种感谢写下来。

(1)学生自读、自悟、自写

(2)师生交流

(3)教师小结

10.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吗?

(1)师生交流

(2)水有什么?还有……还有……

(3)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这位真君子,齐读这一小节

(4)教师小结

11.他们在游春的时候还做了什么?

(1)师生交流

(2)教师板书:谈

志向

(3)看来

(4)刚才一直是大家读书……陈老师也想读读。

12.此时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板书:更浓了

(1)先前……大家就感到春意更浓了

(2)为什么会这样呢?

(3)让大家再读书,再思考

13.上课前,我们知道孔子是……,现在你们知道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呢?

(1)师生交流

学生说:孔子能歌善舞、善施教化的人。

学生说:孔子是一个善于观察思考的人。

三、总结、作业

1.今天大家认识了孔子,但是你们了解孔子仅仅是冰山一角。

2.指名读作业。

孔子的课件 篇9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最受尊敬的哲学家之一,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孔子的音乐才华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孔子学琴课件,是一款以孔子学琴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课件。此课件基于孔子生平及其音乐文化研究,力求呈现出孔子学琴的历程和与音乐相关的文化背景,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深入挖掘孔子音乐才华的平台。

孔子学琴的历程

孔子自幼聪慧,他的音乐造诣非常高超。在那个时代,学习琴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孔子也用心地习琴,并从中领悟了很多哲学和道德的原则。

孔子从教自己的门生琴艺,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音乐知识,更是希望他们通过学习琴艺领悟到生活中的道理。

孔子弹琴时,总是非常投入,不必他人给予参透,就能了解和体会他在演奏琴曲时的情感和理念。他常说:“不入名曲不知音节,不入典籍不知礼义。”

到了老年,孔子对琴的热爱更加浓烈,甚至一度放下了他的政治事业去追求自己的音乐梦。他的琴艺也随着他的年龄逐渐发生了变化,由爆发式的技巧演奏转变成了平和舒缓的艺术表现。

与音乐相关的文化背景

孔子对音乐的热爱和了解与当时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在那个时代,中国的音乐与文化,音乐与哲学是紧密相关的。

孔子认为,音乐是一种可以调节人类情感的媒介。他认为,人因音乐而感受到的情感与道德生活密切相关,音乐可以帮助人们调整情感和心态,促进道德修养。所以,孔子提倡“礼乐”文化,认为音乐应该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成为促进道德和谐的一种手段。

同时,孔子还注意到了音乐和政治的关系。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音乐风格不好,那么这个国家的文化就有问题。因此,他强调了国家应该发展一种优美悦耳、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的音乐风格。

结语

孔子学琴课件,通过对孔子学琴的全面了解,以及深入分析当时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为孔子音乐热爱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线上的学习平台。希望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用户在使用此课件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更好地理解中国优美的乐器文化,发现和了解孔子音乐造诣的深度和博大精深之处。

孔子的课件 篇10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并辨别“泗水春景”中“飘逸”、“眸子”、“絮语”三个词语的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及语段,感受孔子的语言中“先分述后总述”的论述方式。

知识与技能:

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景,体会“孔子论水”这段意味深长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情感与价值: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体会并辨别“泗水春景”中“飘逸”、“眸子”、“絮语”三个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景。

三、教学难点:体会“孔子论水”这段意味深长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四、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孔子的生平简介,运用演示幻灯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春)读。同学们,当看到“春”这个字眼的时候,你的脑海里闪现了些什么呢?想到哪些描绘春天的成语、诗句或者是精彩的片段了呢?

2.同学们,春天就是这样生机勃勃、多姿多彩、如诗如画,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带领弟子们去游春的情景。

板书课题,简介孔子

孔子,二千四百多年前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提到孔子,就不得不提《论语》,这是一部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千百年来被人们所传诵。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4、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说

二、精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过渡:泗水河涨潮了;孔子带领弟子们来游春,在泗水河畔他们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

生说

2、 出示幻灯: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①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用心去体验、享受这美好的春光。

②这段话中有你不认识的字吗?

知道“袤”是什么意思吗?(南北的长度叫“袤”,“广”是指东西的长度。)广袤;指土地的长和宽。

“眸子”(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飘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习习”,形容风轻轻地吹;“和煦”,温暖;“絮语”,A、絮絮叨叨地说;B、絮叨(说话罗嗦)的话。

③扫除了这些拦路虎,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这段话读得更加通顺、流畅。

同学们,这段文字我非常喜欢。读完一遍,我就忍不住读第二遍、第三遍,你们呢?再读

④看到那美妙的景象了吗?你们也喜欢这段文字吗?能把你们的阅读感受拿出来一道分享吗?

你感受到了什么?

春天是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你们看,金色的阳光,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柔柳,青青的小草,再加上泗水的绿波,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多迷人人啊。

3、作者写春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明是春风,孔子却把它看成――(生补充);明明是大地,孔子眼里却成了――;明明是太阳,孔子看来就成了――。

4、瞧!这就是比喻的'魅力,能够把世间万物都写活了,写美了,写得就像是一首诗啊!来我们一起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齐读)

不知道同学们留意到没有,在这段话的末尾有一个省略号,我想这个省略号的作用大家一定明白。那么,你能通过想象,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上吗?请看幻灯,同桌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我们可以把漫天的云朵、峻峭的山峰。绚丽的鲜花比作大自然这位伟大母亲的什么?

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裙子。

峻峭的山峰是她强劲的筋骨。(强劲的手臂、臂膀)

绚丽的鲜花是她迷人的微笑。(美丽的绣花鞋)

是她。(滔滔的江河是她流动的血液)

同学们,你们看,一个小小的省略号竟能引发我们这么多美妙而又神奇的想象

⑤感情朗读,引导背诵。

你能推荐一位同学把这段文字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听吗?

二、研读3―9自然段 1、泗水河畔的景色那么美,可是孔子的心情却不在这儿,他在干什么?看水

2、他看出了什么?指名说

出示幻灯片2: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他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3.指名读,表扬:这段不好读,你读得很不错!

4.自读:其他同学也试着读读看。

4、孔子对水有着一番怎样的高见?(指名说)

5、板书:真君子

6、何谓君子?我们生活中也常说一些有关君子的话,你知道哪些?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水在孔子眼中不仅是“君子”,且是“真君子”,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默读此段,找出依据。

8、交流。

板书:有德行? 有情义? 有志向? 善施教化

9.能听懂孔子的意思吗?

1、指导方法:不过老师相信大家静下心来,结合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细细地揣摩,就一定能读懂。请大家静下心,提起笔,细细品,写出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只品一句、一个词也行。

2、生品读、批注。

3、。交流点拨:

①有德行? 理――哪些东西离不开水?(师点出水的无私)指名该生读句。

②有情义? 理――你见过方的水吗?但是把它装进长的瓶子里,它就变成?

随着地势的不同,水的形状又会发生哪些改变呢?句式拓展,

水流进湖泊,就成了(? );水遇到悬崖峭壁,就化身为(? );

遇到窄小的地势,就成了(? );汇合在一起,奔腾而去,就成了(? )

师点:有形却无形,水就是这样谦恭温柔。)请女生一起读句。

③有志向? 不理。在学生谈完体会后,直接请该生/男生读出水的这种勇气与毅力吧!(3)水的“志向”

柔弱的水穿山岩,凿石壁时竟然“从无惧色”,让我们想到了滴水穿石的精神。水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奔向大海!。它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这就是流水的志向!同学们,我们谁来试着读出这柔弱的水,它的刚强!(练读、齐读)

④善施教化

从“荡涤”体会到水帮助别人把污垢洗刷得非常干净;“善施教化”告诉我们水特别善于教育别人。

在这里有一个词语同样需要我们好好体会――“万物”。通过这个词语你有体会到什么?(水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万物入水,水都能帮其洗刷污垢,污浊的变得洁净,灰暗的变得明亮,其实孔子自己也就像水一样善施教化,孔子有3000弟子,不管是谁,无论他是高贵还是低贱,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他肯学习,孔子都愿意对其教化。孔子和流水一样,善施教化,都有着高尚的情操,谁来把流水的这一品质读一读?(练读: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

7.再次鼓励学生:同学们用心领悟,真会读书。了不起!

10、水只有这四点美德吗?还有哪些美德?(课件出示)思考并回答。

11、难怪孔子意味深长地说出了这样一段话,让我们一起感受孔子地意味深长。(配乐朗读)

12、解决第三问题省略了什么呢?

(1)我们想想,这儿省略了什么?

(2)是水的其它特点?也是谁的其它特点?

(3)是水与君子共有的特点,谁能补充的?(引导学生说水的或者说君子的其他特点。如:透明-纯洁;无边无际-胸襟宽广;

静静流淌→默默无闻;海纳白川-肚量大、包容等)

(4)小结:水具有那么多君子般的特点,由此看来――学生齐说“水是真君子啊!(读、评价,读出赞叹的语气)

(4)孔子的一番话深深地打动了弟子们的心,难怪弟子们听了无不惊讶。我们齐读第九自然段。

(5)孔子巧妙地用水打比方,来启发弟子做人,由此,你看出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三、论君―感受水与君子之间的联系

1.师:孔子仅仅是在谈水吗?他也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怀啊!②君子有德,君子如水,孔子的一言一行,也让我们看到了君子如水一样的风范!让我们读出对“真君子”的敬佩!

③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孔子的话语如太阳般温暖着我们,读出我们对孔子的敬意吧!

四、总结:

孔子竟能从这司空见惯的流水中悟出如此深刻的道理,真不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啊!他带弟子走进生活,走进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一树一木开口,一山一水育理,永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做人要做水一样的真君子!接下来他会向弟子们提出怎样的问题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共同学习。

五、精读10―17自然段

1、过渡:孔子总是想方设法开导弟子,他期待着每一个弟子都能成为真君子。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和子路、颜回谈起了志向。

2、请同学们自己读10―17自然段,我们看看子路和颜回各有怎样的志向?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子路的志向是什么?谁来读子路的话?(出示12自然段)你准备怎样读?(评价,让大家感受子路直率、豪爽的特点)

(2)再来看颜回,他的志向是什么?谁来说(出示17自然段)。

联系孔子论水的话,说说从颜回和子路的志向中,你感悟到什么?

(子路乐善好施,有如水的哺育众生,有情有义;颜回希望成为不好表功的人,他的谦虚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

3、有志之人就是让人刮目相看,同学们有什么志向?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指名说,追问:你是怎么立下这一志向的)

(2)师:一言既发、驷马难追,请同学们牢记自己的诺言、志向,做个真君子。

4、听同学们谈志向,老师很开心;孔子听子弟说志向,他有什么反映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默读14―16,讨论交流。

(2)师小结:孔子对弟子的志向是一样的肯定、一样的欣赏。

5、师:如此美好的春光,如此动人的师生情,让我们感受到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出示17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通过课文的描述,你体会到了什么?(师生情谊浓,板书:师生情谊浓)该如何读出这浓浓的师生情谊啊?(指读,齐读,读出这份浓浓的情谊。)

同学们,喜欢孔子吗?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待弟子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教育学生是那么的循循善诱,他一生都在追寻着“品德高尚、有情有义、志存高远、善施教化”的“君子”形象。他是古代“仁师”的典范,真不愧为“万世师表”!希望同学们也能做一个真君子!

孔子的课件 篇11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用简练的语言交待了孔子当时的身份,以及他拜师求学的愿望及原因。虽然当时他已经是“远近闻名” 的老师了,却还要拜师求学,更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

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先讲孔子的旅途之苦。作者使用了几个词语:“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课文接着详细描写了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

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他虚心向老子请教,老子则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授给他。

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通过理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

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二、交流资料,认识孔子: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现在来开个小小交流会,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

渊博、曲阜、洛阳、老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

(结合了解“名”、“字”。)

(2)交流通过理解的词语。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抽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初步理清课文思路:决意拜师——前往拜师——认真求学——受人敬重。

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一)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读句子,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

2、他们的品行又怎样?

(二)教师引导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1、默读第二自然段:你从课文哪里感受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边读边注)

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以下两点:

(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艰辛、求知若渴

教学过程:A、品读词语: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B、理解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C、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动。

D、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2)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对话。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教学过程:A、品读人物的言行: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孔子与老子的谦逊有礼?

B、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C、演读:同桌合作——展示评议

D、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3、小结

(三)自学1、3自然段,体会孔子的虚心求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

(四)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拓展学习。

1、谈谈我心中的孔子和老子。

2、拓展学习孔子的名言。

六、综合性学习:

1、分组制订学习计划,交流。

2、分组活动,积累资料。

3、学习成果展示、交流。

七、生字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孔子的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积累相关“如”“夫”“则”“尔”“方”“然”等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

3、初步了解孔子。

教学重点:

学习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教学过程:

一、查查(查缺漏)

检查《国学诵读》论语部分。

二、读读(读全文)

正音,全文诵读,培养语感。

1、字音:

俟,音 莫,音 甫,音 哂,音 相,音

铿,音 沂,音 喟,音 雩,音 冠,音

颡,音 皋陶 要,音 累累 殡,音

三、练练(练方法)

进行文言文的翻译训练。黑板展示。呈现成果和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餐饮课件(锦集十五篇)


我们为您提供了“餐饮课件”。编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每天都必须完成的工作之一。教案课件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不错过任何重要信息,建议您将本网页链接收藏起来!

餐饮课件【篇1】

餐饮服务课件主题范文:

主题一:餐饮服务中的卫生与安全

作为餐饮服务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必须保障食品的卫生与安全,在营造一个良好的餐饮环境中为客人提供优质的餐饮服务。

首先,卫生清洁是餐饮服务的基础。从厨房、餐具、到服务区域,每个地方都需要保持清洁卫生。厨房要常规进行消毒、清洗油污,严格控制交叉污染现象的发生。同时,餐具的清洗也应该遵循消毒清洗原则,确保每个餐具从客人手中收回后都经过了有效的消毒处理。

其次,食品的安全质量同样重要。我们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通过检查餐饮原材料的来源,确保食品来源合法合规。同时,掌握食品的贮存、加工和制作要点,了解食品的质量变化特点,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加工和烹饪,确保食品最终的安全性。

最后,餐饮服务行业也是需要不断进步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卫生与安全知识,参加专业的培训和教育。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提升餐饮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主题二:餐饮服务中的服务态度与技巧

餐饮服务行业与服务态度和技巧息息相关,优秀的服务态度和技巧直接影响到顾客的体验和满意度。为此,我们需要学习和提升餐饮服务的服务态度和技巧。

首先,服务态度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保持亲切、礼貌、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为客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客人在这里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营造温馨、亲切的就餐氛围。

其次,提高服务技巧也是很关键的。在与客人的沟通交流中,需要善于用语言、肢体和行动来协调沟通,快速准确地理解客人的意愿和需求,准确把握客人的心理和情感状态,通过细致的服务来协调好双方的关系。

而服务技巧也要因地制宜。比如,区别对待不同客人的需求和习惯,对于需要帮助的客人,提供热情周到的帮助;对于喜欢独处的客人,要给予更多的私人空间;对于需要安静就餐的客人,要尽可能避免打扰等。

对于餐饮服务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服务态度和技巧同样重要。只有做到专业、热情、贴心,才能够让客人在餐饮过程中得到完美体验。

餐饮课件【篇2】

主题:餐饮服务的重要性

餐饮服务是指餐厅、食堂等场所提供的以食品为主的服务。它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对于保证顾客的用餐质量和体验至关重要。

首先,餐饮服务对于顾客的用餐质量和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顾客在餐厅用餐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主要的是享受食物带来的味蕾和感官的刺激。而餐饮服务正是能够保障这一点。餐厅应该以食品的品质和口感作为重点,注重源头的选择。选用新鲜食材做菜能够保证食品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并能更好的吸引顾客。此外,餐厅的服务质量也能够直接影响顾客的用餐体验,如果餐厅的服务员态度和蔼、周到还能够更好的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口碑。

其次,餐饮服务不仅对顾客的用餐体验有着直接的影响,也能够对餐厅的经济效益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餐饮服务的差异化能够吸引更多潜在顾客,提高人气,以此实现销售目标。同时,顾客的满意度和反馈也能够对餐厅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顾客对于餐饮服务存在不满,餐厅应该及时整改,调整经营策略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经济效益。

最后,餐饮服务在顾客满意度和企业声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优质的餐饮服务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顾客口碑相传,扩大影响力。当餐饮服务成为口口相传的话题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品尝餐厅的美食,从而进一步提升餐厅的声誉和知名度。而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又能够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实现持续的经济效益。

总之,优质的餐饮服务不仅关系到顾客的用餐体验和能否吸引更多的顾客,同样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声誉和知名度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作为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应该时刻关注顾客的用餐需求和反馈,提供优质的服务,为餐厅的长远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餐饮课件【篇3】

餐饮服务是一项与饮食相关的服务,主要包括餐厅、快餐连锁店、酒吧、咖啡店和其他食品服务行业。餐饮服务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具有广泛的就业机会和商业前景。本文将从餐饮服务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竞争优势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餐饮服务行业的现状

餐饮服务行业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和商业区,各种各样的餐厅和快餐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传统的口味、风味和营养方面到现代的环保、健康和美容方面,都要求餐饮服务行业提供更加多元化和高品质的服务。

同时,餐饮服务行业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压力。首先是消费者的不满意度和价格敏感度不断提高,使得餐饮企业不得不加大投入和提高服务质量,以保证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其次是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规范的不足,使得一些餐饮企业存在质量不良、食品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等,从而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声誉,甚至导致市场退出。

餐饮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餐饮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多元化、个性化、品牌化和智能化。多元化是指在餐饮服务产品的类型和品种方面,企业要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文化和不同口味的需求。个性化是指在餐厅的装修和服务体验方面,企业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独特、有个性的特色服务。品牌化是指企业必须具有自己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在市场中具有更高的口碑和影响力。智能化是指餐饮运营过程中的创新与数字化,比如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实现餐饮服务的定制化、快速化和便利化。

餐饮服务行业的竞争优势

餐饮服务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品质、口碑和创新。品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只有提供高品质的餐饮服务,才能让消费者产生消费欲望和忠诚度。口碑是一家企业在市场中的声誉和形象,只有通过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才能获得更多的消费者信任和认可。创新是企业在市场中的活力和优势,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变革,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餐饮服务行业的未来展望

餐饮服务行业的未来展望向好,但是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未来餐饮服务行业将更多关注健康、安全、环保和文化等方面,这就要求企业在食品质量和安全、环保、人才、科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投入和改进。同时,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必须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上立足和发展。最后,未来餐饮服务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形成一个健康、良性和共赢的发展环境。

餐饮课件【篇4】

餐饮服务课件——如何提升餐厅的服务质量

在现代社会中,餐饮服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餐饮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餐饮服务不仅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愉悦的用餐体验,更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顾客和利润。提升餐厅的服务质量,已成为每个餐厅经营者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提升餐厅的服务质量,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一、完善基础服务

在餐厅的整体服务体系中,基础服务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基础服务不仅包括餐厅的环境、桌椅、卫生等方面,也涉及到餐具、菜品的质量和味道等方面。因此,为了提升餐厅的服务质量,必须首先完善餐厅的基础服务。例如,环境可以装修得更加舒适、整洁;桌椅、卫生应统一标准,并做到每日定期清洁、消毒;餐具应精致、洁净,菜品的色、香、味更应该做到最优。

二、提高服务水平

提高服务水平是提升餐厅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餐厅服务员应具备良好的服务素质,包括亲和力、耐心等等。在服务中应注意细节,如餐具上是否有污渍,桌面是否整洁、菜品是否合格,等等。同时,服务也要及时、迅速、高效,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贴心地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服务,尽量解决顾客的种种困难,创造出良好服务体验。

三、强化团队协作

高效的团队协作是提升餐厅服务质量的核心。团队成员应该具备互相信任和尊重的意识,这样才能够在不同的工作职责上有协同配合的能力。餐厅应加强团队交流,及时协调和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得每个成员在服务中更加专注,能够赢得更多的满意度。

四、增加特色服务

为了提升餐厅服务质量,创新和特色服务也是必要的。餐厅应该积极地推出一些符合自己特色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例如,可以增加主题餐厅,或者开展某些餐饮文化体验活动,如烹饪课程、酒文化知识普及等。这些创新的服务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让顾客在吃饭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总之,提升餐厅的服务质量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在多方面下功夫。通过完善基础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团队协作和增加特色服务等方面的努力,餐厅经营者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用餐体验,赢得更多的顾客支持和信赖,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餐饮课件【篇5】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程是《餐饮服务与管理》,我将自己任教以来的一些理念、实践向各位专家、老师汇报,请各位批评指教。今天,我拟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解说。

上好一门课程首先要明确这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学生学完课程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定位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餐饮业各部门服务与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胜任在酒店餐饮部门的高级服务和初、中级管理工作。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学期,共64个学时加2周综合实训。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餐饮服务与管理》先修课程是商务礼仪、形体训练、旅游心理学,后续课程是饭店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中国饮食文化。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与前续、后续课程衔接得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岗位分析 图例解释(略)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一方面注重知识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1)知识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餐饮企业的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熟悉餐厅运行与管理的基本程序与方法。能熟练掌握餐厅服务各个环节的业务知识与技能,如托盘、斟酒、摆台等;全面掌握中、西餐零点及宴会服务的程序与标准;理解并基本掌握餐饮管理理论。(2)能力目标:具备自我约束力,较强的岗位协调与人际沟通及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基层管理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摒弃餐饮职业低人一等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爱岗敬业,竭诚服务的职业理想;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高级餐厅服务员”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初、中级餐饮管理人员”。——使学生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满足就业需要和市场对餐饮服务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

二、课程内容设计

(一)设计理念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召开酒店管理方向指导委员会会议进行研讨,听取行业专家对岗位工作礼仪要求的分析,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收集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信息,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和教高[2008]5号文件精神,我们课程设计的理念体现两个注重

1、教学目标紧贴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

2、坚持重在应用,模拟技能训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实现学生学习和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教学项目设置以餐饮服务工作岗位能力需要为依据 教学内容整合以餐饮服务人员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 教学过程组织以餐饮服务人员真实工作流程为脉络

(二)内容选取

PPT图例解说(略)

(三)教学进程

PPT图例解说(略)

(四)重点难点

PPT图例解说(略)

三、课程实施

课程教学效果如何还取决于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资源

本门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一学期,共计64课时,另外再加上第二课堂、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暑假1个月的岗位体验实践,教学课时充足。

我们拥有实力雄厚的教学团队,(教师基本情况表解读略)可以说,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我们有较丰富的教辅资源,教材选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李贤政编著的餐饮服务与管理,另外,我们已经有了完善的课程标准、教材视频、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系列教辅资料。通过制作精美的幻灯片,编写教学讲义。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充分网络资源,建立“课程学习QQ群”,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我们拥有有力的实训条件保障,校内我们有餐饮服务实训室、面点实训室、茶艺实训室、调酒实训室、烹饪实训室等,为学生的课堂训练提供实训条件保障。在校外,我们有非常多的实习合作单位,如陶然居大酒店、蓝海国际大饭店、鲁商伯尔曼、华盛江泉大酒店、新闻大厦,在省外有北京天安瑞嘉商务酒店公司等。

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主体,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并以“参观见习”来加速学生对行业的认知,以“第二课堂”的开展来增加实训课时量,以“职业技能鉴定”来巩固训练效果,以“岗位体验实践”来检验教学成果,形成了“参观见习+课堂学习+第二课堂+技能鉴定+岗位体验实践”的教学模式。另外,学校正在建设校园水吧,这里将是学生的小成本创业基地,在这里可以把餐饮服务与管理的知识和创业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加深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二)说学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了好的资源,还要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学生为高中后高职学生,基础理论差,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热情持续时间短,爱动手。根据学生这样的特点,我们建议以任务为主引导学生学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听企业兼职教师分析市场需求,介绍企业文化,了解岗位定位和职业资格标准。将服务技巧和英语口语技能融合,加大实训和实践比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可持续发展。

多给学生鼓励,把英语优秀的学生朝中高层管理者方向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向国际酒店服务员方向培养。

(三)说教学方法

遵循教-观-练-赛的顺序,主要采用全真实战、多媒体教学、情境模拟、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方法,(图例解说略)

(四)教学评价

教学实施的效果如何,还要靠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校内考核以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与成效评价为主、知识与综合项目操作测评为辅的考评结合评价方式。建立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能力考核与职业素养评价相结合”、“个人表现与团队协作能力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结构贯穿整个评价环节,期末考核成绩占70%,实训报告完成情况、实训课程参与情况占20%,上课出勤、参与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10%。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校内有教学督导组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和学生评教,校外有实习及工作单位对学生的评价。

四、课程特色

特色

一、牵手企业,注重课程与企业的关联度 依托行业,牵手企业

企业全程参与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实现了课程建设与企业需求的有机融合,将成功做到“合作课程跟着工作流程走,实训教材跟着任务项目走,订单教学跟着岗位能力走”,突出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特色

二、简化理论、强化技能,突出实践型,体现理论教学改革 以真实岗位工作情境来承载学习内容

PPT图例解说(略)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

餐饮课件【篇6】

餐饮服务的重要性

餐饮服务是指供应食品和饮料的服务行业。它不仅仅是为顾客提供一顿饭,更多的是提供一种美食和文化的体验。而且,餐饮服务还是一种创新和创造价值的机会。

餐饮服务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提供食物和饮料,更是提供一种社交场所。人们常常在餐饮场所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相聚,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想法。餐饮服务的环境和氛围如何,会直接影响人们的享用情况和留下的印象。

另外,餐饮服务还推动了餐厅经济的发展。餐厅经济不仅仅是一种产业,还是一种文化。它鼓励创新和创造新的美食和餐饮文化。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工作机会给了许多人就业的机会。

可见,餐饮服务是一种多方面的服务行业,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餐饮服务商应该注重服务质量和创新,从而推动餐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如何提高餐饮服务质量

餐饮服务是一个融合了各种成分的产业。它不仅仅是提供食物和饮料,还包括服务、环境、氛围等因素。餐厅业主应该时刻检查和改善服务质量,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首先,餐厅业主应该注重菜品质量。菜品不仅应该美味可口,还应该健康有营养,符合人们的饮食健康需求。在此基础上,餐厅业主可以不断探索创新和挖掘当地特色,在菜品种类和风味上提供更多的选择。

其次,餐厅业主应该注重服务质量。服务员在座位上已经注明," 欢迎光临 ",热爱顾客并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已经是她们的责任了。提供适当的推荐、关注顾客的饮食体验、及时解决问题、礼貌和热情的态度,都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

再次,餐厅业主应该注重环境和氛围。干净整洁、舒适和温馨的环境能增加顾客的就餐舒适感和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提高菜品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氛围,餐厅业主可以满足顾客需求,提升顾客体验。这是餐饮服务质量提高的关键。

利用数据提升餐饮服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据的不断产生,对于优化餐厅的运营和服务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通过利用数据,餐厅业主会更加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首先,通过移动支付平台来收集顾客点餐的数据。餐厅业主可以了解顾客每次点餐的时间、菜品、数量、价位等信息。通过这些数据,餐厅业主可以更好地分析顾客的需求和偏好,并且根据这些数据调整菜品的种类和口味。

其次,餐厅业主可以通过客户评价数据来了解客户对于服务和菜品的评价。从这些数据中,餐厅业主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可以看到顾客对于哪些菜品比较感兴趣,从而推出更多类似的菜品。

最后, 通过推送个性化的推荐信息,餐厅业主可以更好地了解顾客的消费习惯和食品偏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自动推荐、智能点菜等功能。

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来提升餐饮服务质量,餐厅业主可以了解顾客的需求并进行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也可以不断创新和引入新的创意概念,以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

餐饮课件【篇7】

《餐饮服务与管理》说课稿

一、课程地位与作用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酒店管理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必修课。这门课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因此需要在学生学习完《饭店管理》、《旅游心理学》、《酒店市场营销学》、《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后,安排本课程的学习。后续课程为《食品营养与卫生》、《宴会设计与管理》。

二、课程目标

按照餐饮服务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与实训,培养既有餐饮服务与管理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能满足高星级酒店餐饮业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要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餐饮部的概况,餐厅服务技能,中、西餐服务及其他餐饮服务方式。

2、能力目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本职业能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协调管理的能力等。

3、素质目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做到:动手能力强,管理意识强,初步具备餐饮部基层服务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三、教材

下面我来说说这门课程的教材。本课程选用了全国100所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系列教程——《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一书,由张树坤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这本教材将餐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餐饮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教材既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也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在内容编写和版面设计上本教材较以往的同类教材有很大的突破,每一章都配有教学实践、本章自测题和相关的知识与资料链接,有关章节还附有图片及表格,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教材的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全书共分八章,按其内容联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概述,包括第一章餐饮业概述和第二章酒店餐饮部门简介,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餐饮业和酒店餐饮部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管理特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第二个部分是第三章餐饮服务技能,主要讲述酒店餐饮服务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八项基本技能。第三个部分第四章和第五章的中西餐服务方法和服务程序。第四个部分是酒店其他的附加餐饮服务形式,分别是第七章的客房送餐服务和第八章的酒水服务,是酒店餐饮服务形式的有力补充。

根据教材与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第三章餐饮服务技能。重点设置的依据是:这是餐饮业务的基本技能或技巧。熟练地掌握餐饮服务基本技能是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的基本条件,也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需要重点讲解。

2、难点: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难点设置的依据是在餐饮服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强化学生从事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工作必备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培养学生从事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基层工作的基本能力。

四、教法、学法

(一)教学设计的理念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我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

根本,以餐饮服务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星级酒店充分合作,基于餐饮服务工作过程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专科学生自尊心强,但同时自卑感也重,认为自己理论水平不及本科生,职业技能与职高学生无异,因此学习兴趣低,但他们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甚至个别学生课堂表现还很突出。他们对酒店行业非常热爱,未来就业的目标也很明确,因此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还是比较高的。在课程讲授中要注意多鼓励他们,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探究。专科学生喜欢实践课,讨厌循规蹈矩的理论讲授,所以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要尽量多安排实践环节,即便是理论课的讲授也要穿插案例,这样才会吸引学生走进课堂,认真听讲。

(三)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清疑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程既定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其中渗透了学法指导,做到了互动式教学。

1、“头脑风暴”法:该教学法是学生就某一问题自由发表意见,它是一种可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观点的方法。主要被用于解决没有固定答案的或者没有十全十美答案的问题以及根据现有法规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当餐厅满座时,又有宾客要就餐,作为迎宾的你应如何处理?客人对菜品不满意,提出退款,作为服务员的你应该怎样处理?诸如此类的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讲解,能让学生学会处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更多的实际问题。

2、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将酒店餐厅对顾客服务的各种案例贯穿于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酒店案例与课堂理论知识融为一体,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3、操作示范法。通过教师现场演示、示范,提高了学生对专业服务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注重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讲授餐饮服务基本技能章节时必须要运用操作示范法,让学生了解每项技能的操作标准和规范细节,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规范化。例如:托盘操作技能、餐巾折花的学习等等。

4、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假设环境中按某一角色身份进行活动,借以达到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要求设计一个逼真的工作情境。例如在讲授客房送餐服务这一节内容时,可以采用这一方法:学生扮演情境中的客人和服务员两个相应的角色,按照设定岗位的职能及服务内容,让学生尝试客房送餐服务这一工作内容。通过角色的扮演和互换,既可以活跃气氛,又能引起学生兴趣,更能让学生明白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要求。

此外,我还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操作、当堂测验、课间座谈等途径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切实需要,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括理论课与实训课,总课时为7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训教学包括9个项目30学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1.6:1。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安排如下表:

第一章餐饮业概述主要介绍餐饮业的基本特征、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讲述中西餐饮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现代餐饮业的基本形态。

第二章酒店餐饮部门简介主要介绍酒店餐饮部在酒店经营中的地位和任务;餐饮部在酒店经营过程中生产、销售、服务等三方面的特点,以及酒店餐饮部的内部组织结构;餐饮部各部门的职能、餐饮服务人员的岗位职责。

第三章餐饮服务技能主要阐述了餐饮服务人员在工作中涉及的餐饮服务基本技能。

第四章中餐厅服务主要阐述了中餐厅服务岗位及职责、中餐零点服务、团队服务的特点、主要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程序。

第五章西餐厅服务主要阐述了西餐厅服务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标准,以及咖啡厅早餐服务、西餐扒房服务的特点、主要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程序。

第七章客房送餐服务主要介绍了客房送餐服务内容和客房送餐菜单;客房送餐服务岗位及职责;客房订餐、送餐、收餐服务规范及客房送餐服务注意事项。

第八章酒水服务主要介绍酒店酒水服务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服务技能、规范。具体涉及宴会、餐厅部门的酒水服务。

对酒店餐饮服务技能这一重点,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第一线的实际,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的重在训练、重在实践,更好的掌握餐饮服务技能。

对培养学生的餐饮服务理念这一难点,我们在理论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二)实践教学

在开展实践教学时,校内实践环节强调仿真性,从场地布置、设施设备、职业语言、操作流程、时间控制等方面都要尽量模仿行业和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受到职业气氛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其职业适应性;校外课程见习强调实战性,根据课程我们在第六学期安排让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四星级酒店)进行岗位技能见习。

校内实训条件:现建有校内实验室1个,即模拟酒店实验室,基本具备了模拟酒店餐饮实际业务操作全过程的实训环境,能够满足专业教学实训的部分需要。

校外实习条件:近年来,酒店管理专业与我市的几个酒店建立了稳定、运行良好、并有保障机制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其中绝大部分是四星级酒店,为本专业提供了全真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很好地满足了教学需求。即按照教学进度或者教学内容的要求,分别安排学生到餐饮企业短期见习,使学生在见习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训过程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三)教学环节

下面,我再具体来谈谈这门课的教学环节安排。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我这样设计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3-5分钟)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小故事、小案例、复习导入或提问上节课知识等不同方法进行新课导入。

(2)讲授新课:(30-5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重难点和学生实际,利用多媒体,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来进行新课的讲授。

(3)课堂练习:(30-40分钟)当堂课讲授的理论知识,当堂课来进行实践操作,然后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作出评价。

(4)课堂讨论:(15-20分钟)根据案例或教材上的阅读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

(5)课堂小结:(2-5分钟)强化认识。(6)布置作业:(2-3分钟)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注重系统直观清晰,书写内容主干知识

(四)教学手段

1、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制作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课件,还为学生准备了教学的专题片,运用电脑、VCD光碟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

2、实物展示、图片展示

3、利用模拟酒店实验室、运用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六、课程的考核

考试形式变革,不以单纯的试卷考试为依据,将课堂提问、案例分析、餐饮模拟操作成绩纳入考核范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生期末成绩(100%)=平时课堂实践操作分数(30%)+期中案例分析分数(20%)+期末模拟操作成绩(50%)

餐饮课件【篇8】

餐饮服务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涉及到餐厅、酒店、咖啡馆等多个细分领域。而餐饮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往往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相关企业的印象和认知。因此,如何提高餐饮服务的质量,成为了餐饮业者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话题。

餐饮服务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服务品质,这不仅包括对菜品的烹制技术和口感的考究,同时也需要让顾客在就餐过程中得到舒适愉悦的体验。而在提高服务品质的过程中,服务态度和服务流程的优化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首先,优质的服务态度可以让顾客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增加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和好感。服务员的礼貌、热情和专业能力等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同时,服务员与顾客的沟通能力也要得到提升,确保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意愿。

其次,优化服务流程可以提高就餐的便利性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让消费者越来越感到愉悦的就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如,在忙碌的用餐时段,通过预约制、餐厅排号等方式,实现“随到随用”等形式的惠民服务,有效减少繁琐流程,提高就餐效率;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时自助点餐、一键结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服务便利性,增加顾客满意度。

另外,现代化的餐饮服务手段也越来越流行,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服务效率、节省用工成本、提高管理效能等方面,都带来客观的成本和效益优势。例如,在餐饮业中越来越流行的智能点餐系统、QR码支付,不仅可以为顾客提供快捷便利的就餐体验,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高效且节约成本的解决方案。

总之,无论是改善餐饮菜品的品质还是提升全方位的服务品质,餐饮业都需要积极参与,并且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去提高服务效率和方便性,在提高服务品质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餐饮课件【篇9】

教学要求

1.采用多种方式观察、了解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等。

2.用不同的方式来感受、体验农村生活,表达出对粮食来之不易感受。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观察、语言表达、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等

教学难点

对粮食来之不易的感受。

课前准备

课前放手让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第二阶段:成果展示。

一.教师引入

二.展示、交流信息,分六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粮食知多少”图片展。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展示图片,了解一些农作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在评价中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

第二环节:“农家”故事多。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农家生活中的故事,感受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具有的传统性,从而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第三环节:“田园”诗朗诵。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在感受诗的意境美的同时,增进对田园风情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第四环节:“浪费粮食暴光台”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各类人群浪费粮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对粮食进行浪费的痛惜之情,从而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第五环节“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各类人群节约粮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他人的优良品德,从而产生向他们学习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第六环节:“设计节约粮食宣传标语”设计意图:通过沉思,将语言落实到行动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三、教师总结,生谈感受,活动结束。

餐饮课件【篇10】

餐饮服务课件 - 餐饮管理

餐饮行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领域,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对餐饮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因此,餐饮管理成为了餐饮服务的核心和关键。本文将从餐饮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餐饮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一、餐厅设计

设计是加强餐厅品牌形象的重要环节。在设计过程中,餐饮企业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地理位置和环境

餐厅应该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来决定餐厅的设计风格和主题。例如,在市中心的商业区,餐厅的设计应该更加现代、时尚和高档。而在旅游区,应该注重地方文化和特色。

2.餐厅布局

餐厅布局对于餐饮服务的效率和客户的就餐体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餐厅布局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好的就餐体验,也能提高服务效率。在打造餐厅布局时,应该遵循下列原则:

①合理的结构和规划:应该确定餐厅的不同区域和功能,如前厅、后厨、餐桌等,确定它们的地理位置和联系。

②功能性和灵活性:应当确保徐熙的餐具、桌子和椅子的选用和布局都为食物和饮料的顺畅服务提供方便。

③光线和声音:在设计餐厅时应考虑光线和声音的治理问题,以确保顾客在舒适的环境下用餐。

二、人力资源管理

餐饮服务的品质和效率往往与人力资源管理密不可分。因此,餐饮企业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技巧:

1.员工招聘和培训

招聘人才、建立培训机制和绩效评价制度是餐饮企业提高员工质量和减少员工流失率的必要措施。企业应当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和制度,让新员工和老员工不断精进技术和管理能力。

2.管理模式

餐饮企业应该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支持员工自主创新和保持饱满的工作激情。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上下游的沟通和互动。

三、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餐饮服务的核心问题。餐饮企业应该深入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和管理方法,确保餐饮服务的健康和安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餐饮企业应当:

1.严格控制食品原料

应加强对食品原料的选择和控制,从生产到销售全程追溯。

2.加强卫生标准

餐饮企业应该从采购、贮存、加工、调配、烹饪、出品等环节加强卫生标准。

3.制定食品安全管理计划

企业应制定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计划,并加强对其执行的监管和评估。

以上几点,是餐饮企业提高餐饮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要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制定相关的运营策略和管理规划,不断调整和完善,最大限度地提高餐饮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餐饮课件【篇11】

作为餐饮服务行业的一名从业者,不能只是一味地服务顾客,更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拥有一份优质的餐饮服务课件显得尤为重要。

一份优秀的餐饮服务课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考虑:菜肴制作、餐厅服务、卫生安全以及经营管理。

首先,菜肴制作是餐饮服务课件的重点。在菜肴制作方面,需要详细介绍各种菜品的原材料、用料比例、加工方法和实际效果,同时需要介绍菜品的特点和适合的人群。在餐饮服务行业中,菜肴的质量和口感是吸引顾客的主要因素,只有制作出美味的菜肴,才能赢得更多的顾客。

其次,餐厅服务是餐饮服务课件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好的服务可以给顾客带来良好的用餐体验,从而让顾客流连忘返。在餐厅服务方面,需要详细介绍服务流程、服务礼仪和服务细节等方面,同时需要提供相关的案例分析,让学员能够更好地掌握服务技能。

第三,卫生安全是餐饮服务课件中不可忽视的方面。顾客的饮食安全是餐饮服务行业存在的最基本问题。在卫生方面,需要详细介绍卫生注意事项、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需要提供相关的实例,让学员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

最后,经营管理是餐饮服务课件中需要重点强调的方面。餐饮服务行业是一项具有较高竞争性的行业,如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从管理方面进行切入。在经营管理方面,需要详细介绍品牌定位、营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知识,让学员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餐饮企业。

综上所述,一份优秀的餐饮服务课件需要涵盖餐饮行业的多个方面,而且需要从实际操作出发,结合案例分析和现实问题,让学员真正了解餐饮行业的专业知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对于正在从事或者准备从事餐饮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拥有一份高质量的餐饮服务课件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餐饮课件【篇12】

活动内容:

拒绝浪费粮食

活动班级:

大二班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体会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

2、懂得要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和习惯。

3、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活动重点:

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体会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

活动难点:

懂得要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和习惯。

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伯伯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图片。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请小朋友背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2、介绍粮食的来历,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小朋友们说,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民伯伯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小朋友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古诗《悯农》讲的那样,粒粒皆辛苦。

3、小朋友讨论怎样做才能不浪费粮食

(1)结合幼儿平时的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进餐的表现。

(2)老师和幼儿评选出进餐习惯良好,不浪费的好宝宝,并奖励小红花鼓励。

(3)请幼儿谈谈今后在吃饭时应该怎么做?

(4)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所以我们在进餐时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要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4、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的感情。

5、小朋友分小组进行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评选优秀绘画作品进行展示表扬,幼儿更进一步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并提醒身边的幼儿和家人也爱惜粮食不浪费。

餐饮课件【篇13】

设计意图: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大多数幼儿不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选择这个课题通过本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

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2、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碟片,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师:

①故事里都讲了哪些小动物?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么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样了?

⑤为什么小老鼠一家会饿得路都走不动呢?

⑥那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做的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习小白兔一家爱惜粮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费粮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进行比较对错。

①咦!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边的这个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浪费粮食,我们有可能会饿肚子。

5、结束:播放儿歌《悯农》。

活动反思:

进餐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我班幼儿目前进餐时"不想吃"、"不会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现象进行《不浪费粮食》的社会活动,通过活动使我们的宝宝懂得要珍惜粮食。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幻灯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米饭、馒头的由来,观察小麦和包谷的生长过程和农民伯伯劳作的场景,不学习儿歌《爱惜粮食》,让宝宝们体会到了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剩饭菜,要爱惜粮食。当然这种社会性的情感教育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相对不太好理解,为此我们结合孩子们的日常进餐继续开展这一教育。

在平时进餐时,我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握勺方法,培养他们安静进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并引导宝宝回顾社会活动《不浪费粮食》,帮助幼儿了解饭菜的由来,使孩子们逐步懂得尊重劳动者的劳动。通过我们反复的指导,有效的表扬与奖励,使孩子们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

餐饮课件【篇14】

餐饮服务的重要性及其管理方法

餐饮服务是指在餐馆、酒店等场所中通过提供食物、饮料等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商业活动。餐饮服务作为服务业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客户的用餐体验和食品安全卫生等问题,对于餐饮服务的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从餐饮服务的重要性以及餐饮服务管理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餐饮服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餐饮服务是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不仅仅是刚需,而且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服务质量成为了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餐饮服务恰恰是与消费者最为贴切的接触较多的商家之一,因此餐饮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到客户的满意度。这是最根本的,餐饮服务的品质直接关系到顾客的口碑与粘性,而顾客口碑与粘性正是企业长久发展所必需的。

其次,餐饮服务管理的方法是关键。为了保证餐饮服务质量以及确保食品安全卫生,餐饮服务需要实行一系列管理方法。首先要有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食品从采购到制作,再到售卖全过程,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其次要有严格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使每个服务人员都能够掌握服务规范,缩小差异,提升服务质量。还需有科学的运营管理理念,提高产能,减少浪费,从而提高效率和利润。同时,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增强与客户关系的密切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还可通过积累优惠策略,加强宣传推广等方式增加品牌曝光率,实现长久共赢。

综上所述,餐饮服务管理的方法对于餐饮企业的成功和长久发展至关重要。在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需要不断为顾客打造舒适的用餐环境,提高餐饮服务品质,对于顾客的各种需求提供广泛的服务,这样才能够增强整体服务水平而达到长久发展的目标。

餐饮课件【篇15】

餐饮服务的重要性

餐饮服务是指餐馆、咖啡厅、酒吧等场所提供的饮食服务。在日常生活中,餐饮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人们需要食物来维持身体健康。而好的餐饮服务除了提供营养健康的饮食,还能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和情感享受。因此,餐饮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场所的声誉,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餐饮服务是满足人们营养需求的手段。人们日常所需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都可以通过吃饭来摄入。而现代人生活忙碌、多元化,对营养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好的餐饮服务能够提供多元化的菜品选择,符合消费者的口味和健康需求,满足消费者对饮食多样化的要求。

其次,餐饮服务也是带给人们视觉、味觉和情感享受的重要场所。商家除了提供美食美味的菜品,还可以通过场所的布置、服务员的礼仪和服务的热情等细节来打造个性化的消费体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还可以增强场所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餐饮服务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好的餐饮服务即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优势,反映了一定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餐饮服务业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然而,餐饮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商家为了节省成本而忽略食品卫生和社会责任,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有些商家为了增加收入,使用低质量食材,导致食品安全问题。还有些商家为了追求效益而忽视对员工的管理和待遇,导致员工流失率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餐饮服务行业的声誉和发展。

餐饮服务的改善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规和监管措施,规范和保障餐饮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可以注重员工的培养和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加社会责任感。消费者可以合理消费,关注食品安全,提高对于服务的要求和评价,帮助形成有良性的市场环境。

餐饮服务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质量健康、消费体验、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发展好餐饮服务行业,需要秉持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关注安全、健康和环保,推动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极光课件(集锦十五篇)


以下是我从网络上找到的一篇名为“极光课件”的文章。每位教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本学期又到了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请仔细阅读以下提供的信息,希望能够对你提供帮助!

极光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从文中筛选出有关“极光”的知识。

2、通过对极光神奇和美丽的介绍,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从文中筛选重要信息,结合图片认识极光。

【教学难点】

如何筛选信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提问法、点拨法、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总是以神奇和变幻莫测的姿态矗立在我们身边:阴晴雨雪、潮涨潮落、闪电霹雳、海市蜃楼。人类总是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注视着、探究着自然母亲的容颜。今天,我们满含期待的双目停落在一种美丽绝伦的事物身上,它就是激光。请大家看到课文《神奇的极光》,作者曹冲。

二、整体感知

题目中用“神奇”二字形容激光是否有些言过其实?作者认为极光神奇在那里?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究竟介绍了激光那些方面的知识?

明确: 古老的神话传说 (历史)

激光一瞥 (形态)

激光的来龙去脉 (成因)

三、研读第一部分

人类对极光的'关注已经很久远了,关于激光的神话传说也为数不少。

作者引述了哪几种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何不同?

明确:①附宝怀孕的故事 偏重于它的古老神奇

②烛龙的传说 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

③伊欧斯的故事 追溯“极光”一词作为现代科学术语的

四、研读第二部分

极光在古人眼里是神秘莫测的,科学的不发达让我们的祖先对它想入非非。今天,最吸引我们眼球的还是它那美丽的形态。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认识极光,作者在第二部分先介绍了有关激光的几个概念:极光卵、极盖区、极光区。

极光外观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明确:五光十色

千姿百态

形状各异

1、极光有哪五种基本形状?

明确:

极光弧(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

极光带(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

极光片(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

极光幔(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

极光芒(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

2、极光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明确:暗如星云——亮似满月

3、颜色变化:五颜六色也不足以形容

请大家欣赏一组不同颜色的极光

4、形态变化:激光的形态不是固定的,它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着变化。即使在三分钟内,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三幅图中看出激光的变化。

五、研读第三部分

看完了这些美丽的图片,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样在心中留下了一个问号:极光是怎样形成的呢?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将告诉我们极光形成的来龙去脉。

作者在此讲了三方面的知识: 古老的说法

形成条件

形成原理

1、人们关于极光的古老说法有几种?

明确:三种

2、极光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

明确:大气、磁场、太阳风

满足这三个条件就能有激光,所以太阳系的土星、木星等也有极光。

3、激光的形成原理:

作者用电视机的成像原理打比方:

电视机成像原理:电视显象管—电子束—电视屏幕—图像

极光形成原理: 磁层—太阳风粒子—极区大气—极光

六、课文小节

说明内容:古老的神话传说、极光一瞥、极光的来龙去脉

说明顺序: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引用 举例子

分类别 打比方

极光课件【篇2】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原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引导学生独立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三.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教学方法:讨论引导启发

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及步骤,出示投影。

二.整体把握,通过研究标题、小标题,推测总体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出示投影。

三.分析课文第一、二部分,筛选重要信息。

1.把握了宏观之后,我们来讨论文章第一二部分。阅读文章第一、二部分,然后分组讨论思考第一部分,请用两、三句话说说古代的中外传说中“极光”是什么?思考第二部分,也用两、三句话归纳一下近现代人观察到的“极光”又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注意:自读时要善于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语句。

2.讨论交流,出示投影片。

3.在古人眼中,极光如此神秘莫测,令我们的先人想入非非;在近代人的眼里,极光被称为“最漂亮的奇观”,而在作者的笔下“极光”是怎样的呢?齐读第二部分第三自然段。

4.你看,语言表达水平这样高的作者面对“极光”神奇美妙显得力不从心,辞不达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师从网上下载的极光图片。

四.分析第三部分,筛选重要信息。

1. 极光之美的确名不虚传。那么这等奇妙的自然景观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来研讨第三部分。这一部分说明的要点有哪些?学生交流讨论:①过去人们对极光的成因的推测有哪些?②今人发现的极光三要素是什么?③今人是怎样对极光作科学解释?

2. 请学生回答①、②。

3. 第③有些困难,下面我们对第三段做具体分析。⑴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打比方)⑵它是怎样打比方?(用电视机的成像原理来比方极光的显示运动原理)⑶电视机的成像需要哪些条件要素?(电视显像管、电子束、电视屏幕)⑷形成极光的三大要素是什么?(磁层、太阳风粒子、极区大气)⑸这两者的要素之间是如何一一对应的呢?⑹电视机的三要素之间是怎样运动产生图象?⑺极光的三要素之间是怎样运动产生极光的呢?出示投影。

五.综合概括

请同学给极光下一个定义,要求①用一个判断单句:极光是……②必须包括极光的分布、成因和特点等。要联系全篇,特别是第二、三部分。讨论交流,出示投影。

六.扩展思维

在对全文总体阅读,筛选出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变换角度,从某种特定需要或特定身份出发,进行择要式筛选信息的练习。

全班分四个小组,每组选取下面一个题进行讨论,组长负责笔录筛选理由和结果,并指派一人代表全组发言。

1.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2.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诗人,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3.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4.假如你想学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这是一组开放型的讨论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当根据某种需要进行信息筛选时,可以只关注文章中与所需要的信息相关的部分,其它信息从略。讨论时要求学生解释筛选信息的原因,言之成理即可。

七.作业

结合本文,写一篇有关极光的小说明文,字数300字左右。

极光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从文中筛选出有关“极光”的知识。

2、通过对极光神奇和美丽的介绍,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从文中筛选重要信息,结合图片认识极光。

【教学难点】

如何筛选信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提问法、点拨法、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总是以神奇和变幻莫测的姿态矗立在我们身边:阴晴雨雪、潮涨潮落、闪电霹雳、海市蜃楼。人类总是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注视着、探究着自然母亲的容颜。今天,我们满含期待的双目停落在一种美丽绝伦的事物身上,它就是激光。请大家看到课文《神奇的极光》,作者曹冲。

二、整体感知

题目中用“神奇”二字形容激光是否有些言过其实?作者认为极光神奇在那里?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究竟介绍了激光那些方面的知识?

明确: 古老的神话传说 (历史)

激光一瞥 (形态)

激光的来龙去脉 (成因)

三、研读第一部分

人类对极光的关注已经很久远了,关于激光的神话传说也为数不少。

作者引述了哪几种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何不同?

明确:①附宝怀孕的故事 偏重于它的古老神奇

②烛龙的传说 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

③伊欧斯的故事 追溯“极光”一词作为现代科学术语的

四、研读第二部分

极光在古人眼里是神秘莫测的,科学的不发达让我们的祖先对它想入非非。今天,最吸引我们眼球的还是它那美丽的形态。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认识极光,作者在第二部分先介绍了有关激光的几个概念:极光卵、极盖区、极光区。

极光外观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明确:五光十色

千姿百态

形状各异

1、极光有哪五种基本形状?

明确:

极光弧(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

极光带(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

极光片(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

极光幔(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

极光芒(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

2、极光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明确:暗如星云——亮似满月

3、颜色变化:五颜六色也不足以形容

请大家欣赏一组不同颜色的极光

4、形态变化:激光的形态不是固定的,它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着变化。即使在三分钟内,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三幅图中看出激光的变化。

五、研读第三部分

看完了这些美丽的图片,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样在心中留下了一个问号:极光是怎样形成的呢?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将告诉我们极光形成的来龙去脉。

作者在此讲了三方面的知识: 古老的说法

形成条件

形成原理

1、人们关于极光的古老说法有几种?

明确:三种

2、极光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

明确:大气、磁场、太阳风

满足这三个条件就能有激光,所以太阳系的土星、木星等也有极光。

3、激光的形成原理:

作者用电视机的成像原理打比方:

电视机成像原理:电视显象管—电子束—电视屏幕—图像

极光形成原理: 磁层—太阳风粒子—极区大气—极光

六、课文小节

说明内容:古老的神话传说、极光一瞥、极光的来龙去脉

说明顺序: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引用 举例子

分类别 打比方

极光课件【篇4】

【教学目的】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用说明方法的作用详见课文详解)

2、分清层次结构,学习小标题式的文章结构方法,探求描写和说明的有机结合点,以此为切入点,体会二者结合之妙处。(附注:描写是为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给读者以适当的艺术享受,并能起到丰富文学素养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和内容】

一、导入新课

提起极光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种地理课本上奇妙的自然现象之一,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关于极光在东西方文学中还留下了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近极光,认识极光。

二、详解课文:

1、请大家先速读一遍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参考课后练习)

1)本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并说明上世纪60年代以前和现在的科学研究结果表现的极光的成因各是什么,有何不同?

3)本文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试找出。

(15±1分钟)

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

1)文中共写了三种古老的神话。

A、附宝观极光感而孕黄帝

B、《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

C、西方伊欧斯的传说

三个神话传说分别是从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两个角度来描绘极光。这一部分是文章中精彩的'描写部分。

2)本文采取了小标题式的文章结构,因此,大体上可以根据文章的小标题分为三个部分,关于极光形成的原因:一则,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

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为北极区临近地球的边缘,所以能看到这种大火。

另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光辉。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极地冰雪丰富,它们在白天吸收阳光,贮存起来,到夜晚释放出来,便成了极光。总之。众说纷纭,无一定论。

二则,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

(10±1分钟)

3)文章中使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1)打比方

在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时,作者用恰当的比喻,避免了枯燥的说明,使文章通俗易懂。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的周围,被太阳风包围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留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极光的图像显示。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不断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的作用而形成的。

打比方,就是借助于打比方来说明事物。作用在于把陌生的事物,说成读者熟悉的事物,把深奥的事理说成浅显的事物。

(2)举例子

在古代,我国没有极光这个词,所以根据极光不同的形状差异分别加以称谓,如叫作“天狗,刀星,蚩尤旗,开天眼,星陨如雨”等,它们大部分散落在史书的星象、妖星、异星、流星、祥气的记载中。

举例子,是以具体的简单的事物说明抽象的、复杂的事物。它的作用在于把抽象的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

(3)分类别

……毫不夸大地说,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状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分类别,就是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分类别说明的作用在于理清头绪,说明具体。

(4)下定义

极光是天空中的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主要是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

(20±1分钟)

三、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使用了描写(如关于极光的古老传说)和简洁易懂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使文章既做到了严格遵循科学原理,又能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极光课件【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极光的有关神话传说、外在形态、形成原因。

2、筛选极光的重要信息;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融入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辨别和筛选极光重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极光的形成原理。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筛选文中信息并迁移到课外阅读。

五、教学设想

将第二部分作为突破口。理由是第二部分介绍了极光的外观,具体展示呈现于人们面前的极光自然现象;而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古人和今人对这奇异现象所作的不同解释。

六、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课件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动感极光画面,配以音乐和画外音解说,作为课程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在人类短暂的进程中,自然办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头顶上是阴晴雷电,脚底下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等。在远古,人们赋予它们各种神话传说。到了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其中的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自然界中的大气变化或让我们享受万里晴空,或给我们带来风霜雨雪,我们熟悉它们,就像熟悉形影不离的学朋友。但有一种高空大气现象,平常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却无福得见,那就是神奇的极光。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曹冲的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吧。㈡整体感知

(二)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根据小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参考思路:(板书)传说、得名——极光现象——形成原因

明确:

1、介绍关于极光的中外神话传说以及得名。

2、写观察到的极光现象。

3、说明极光形成的机理等科学道理。

(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对课文整体文意的认识)

㈢具体研习

先研读第二部分:"极光一瞥"。

提示:极光到底有那些“神奇”的表象,人们看到的极光是什么样儿的呢?请看——第二部分。

筛选信息:

1、第一段

问1:第一段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明确:主要说明极光活动在地球上的分布区域:主要在极光区,较少在极盖区,中低纬度地区数十年难得一见。

问2、这一段涉及了哪几个概念?

明确:极光卵、极光区和极盖区

问3:什么是极光卵、极光区和极盖区?

明确:极光卵是一个闪闪发亮的光环,形状像卵围绕在地球磁极;极光区是磁纬度67度附近区域,呈环带状;极盖区是比极光区纬度更高的区域,它处在极光卵的包围内部。

2、第2段

第一段告诉我们极光活动的分布区域;那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请找出关键句)

关键句:“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

明确:介绍极光的形状。弧状、带状、片状、幔状和芒状五种形态类型。(图片欣赏)(用说明的是,正确的说法是极光千姿百态,绝无雷同;不能说只有五种形)

3、第3段

思考:写了极光的分布和形状,接下来又写些什么呢?(请给第三段划分层次并找出划分的依据)

明确:“极光形体的亮度变化是很大的”领起了说明极光亮度的层次;“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开始介绍极光变换莫测;“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起介绍极光异常丰富的色彩。这三句其实就是文中的关键句。这三个信息也可以合成一个:说明极光的色彩丰富、变换莫测。

科普说明文一般是融趣味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于一身的。说明语言的风格一般有两种: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这一段属于哪种类型?

明确:生动说明。体现在什么地方?请举例。(运用多种修饰语和修辞手法)

俗语:"眼睛一眨,老母鸡变成鸭。"

成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化莫测。

比喻: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

有俗语,有成语、有比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这就是本文的语言魅力: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

4、第4段

问:最后一段在这一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总结。

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是总结前面所说的内容?(请划出依据即关键句)

明确:原文第一句话“极光这般多姿多彩,如此变化万千,又是在这样辽阔无垠的……的极区”。形状、色彩、变化难测和分布区域在前文都提到了,是对前文的总结。

面对如此瑰丽神奇的极光,人类无法不对它产生强烈的兴趣,那么古人和今人分别是怎样认识它的呢?——

研读第一部分:古老的神话传说

1、本文引述了几个主要的神话传说?(请筛选出能概括这三个神话传说的语句。)

明确:可以从总结句、总提句入手。(见原文)附:宝感极光而孕黄帝、《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西方伊欧斯的传说

2、它们的来源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两个来自中国古代,后一个来自古希腊。进一步分析:第一个故事是古老的极光传说,第二个故事则是见诸典籍,有文字记载。三个故事来源各有代表性。

3、结合第二部分介绍的极光外观现象,说说从三个神话传说包括极光的得名可以看出极光有什么特点?

明确:神奇。

研读第三部分:"极光的来龙去脉",筛选极光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1、问: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先请划出能概括第一段内容的关键句)

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

问:哪三种原因?(见原文)

问:这里提到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指什么时候?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20世纪60年代以前。从“直到20世纪60年代”可以看出。

2、那六十年代以后呢?人们对极光的成因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请找出关键句,包括过渡句、总结句)

明确:过渡句:“现在人们认识到”

问:认识到什么?

总结句:“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

3、形成极光的'必要条件已经知道了,大气、磁场和太阳风。文章在哪一段对三个条件展开说明?

明确:第三段。

4、默读第三段。紧扣三个必要条件筛选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极光形成的原理。(写成书面语句)

明确:极光是磁层(地磁场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的)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激发大气的分子原子发光的现象。

㈣内容总结:

整篇文章的思路其实就围绕着两个字“神奇”来写。

极光,因为神奇,所以在东西方的神话传说中都留下了她美丽的身影。文章先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启笔,对极光的神奇作个间接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一番;然后从正面直接地介绍极光以及它真正神奇的所在;最后从科学的角度切入,探索“极光的来龙去脉”并得出结论。至此,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完成了。

总之,全文三个部分,三个小标题,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方法总结

(五)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筛选文章信息的方法:

1、注意大小标题。说明文可以先看标题,因为很大部分的说明文的标题就是说明中心,例如本文的三个标题就概括了个部分的内容。

2、注意找关键句。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的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有:

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点示主要事理的语句。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的最基本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进度。从出现的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脉络层次。

㈥课堂练习:在对全文总体阅读,筛选出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变换角度,从某种特定需要或特定身份出发,进行择要式筛选信息的练习。

全班分四个小组,每组选取下面一个题进行讨论,组长负责笔录筛选理由和结果,并指派一人代表全组发言。

1.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2.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诗人,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3.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4.假如你想学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这是一组开放型的讨论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当根据某种需要进行信息筛选时,可以只关注文章中与所需要的信息相关的部分,其它信息从略。讨论时要求学生解释筛选信息的原因,言之成理即可。

以下说法供参考:

旅行家应是大自然的热爱者甚至崇拜者,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吸引着他们去一饱眼福。极光的特征、活动区域应是他们最关心的。所以筛选的信息应为:极光最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在南北磁纬度67。附近的两个环带状区域内,分别称为南极光区和北极光区。极光的亮度从刚刚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亮度直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极光色彩如万花筒一般出神入化等。

浪漫诗人的筛选内容首先一定是附宝、触龙和黎明女神的神话故事。在诗人心中,那些美妙的传说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心灵,使之对人类童年期的幻想和想象的激情深深赞叹。极光的多姿多彩,形成原理,也会是诗人关注的对象,因为这是自然的大手笔写下的辉煌篇章,它给人类的智慧带来深刻的启迪,它会激发出诗人的奇思妙想。

科研人员的职业习惯自然使他对探索自然界的本质感兴趣,他的阅读过程应是偏重理性的。有关极光的资料、数据及解释应是他的关注要点。如:“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他会加倍重视。

如果从学习写作出发,筛选信息自然要从写法入手,例如;扣人心弦的开头,以美妙的神话引出对极光这一自然现象的解说,湛称“风头”;描绘说明,借助熟悉的事物介绍极光外形特征,具体可感;比喻说明,用电视屏幕图像的显示做比方,解释极光的发光原理,深入浅出。学生还可以谈方方面面的优点,如语言的准确,脉络的清晰等,体会越深,效果越好。”

极光课件【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极光的有关神话传说、外在形态、形成原因。

2、筛选极光的重要信息;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融入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辨别和筛选极光重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极光的形成原理。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筛选文中信息并迁移到课外阅读。

五、教学设想

将第二部分作为突破口。理由是第二部分介绍了极光的外观,具体展示呈现于人们面前的极光自然现象;而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古人和今人对这奇异现象所作的不同解释。

六、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课件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动感极光画面,配以音乐和画外音解说,作为课程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在人类短暂的进程中,自然办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头顶上是阴晴雷电,脚底下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等。在远古,人们赋予它们各种神话传说。到了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其中的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自然界中的大气变化或让我们享受万里晴空,或给我们带来风霜雨雪,我们熟悉它们,就像熟悉形影不离的学朋友。但有一种高空大气现象,平常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却无福得见,那就是神奇的极光。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曹冲的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吧。㈡整体感知

(二)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根据小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参考思路:(板书)传说、得名——极光现象——形成原因

明确:

1、介绍关于极光的中外神话传说以及得名。

2、写观察到的极光现象。

3、说明极光形成的机理等科学道理。

(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对课文整体文意的认识)

㈢具体研习

先研读第二部分:"极光一瞥"。

提示:极光到底有那些“神奇”的表象,人们看到的极光是什么样儿的呢?请看——第二部分。

筛选信息:

1、第一段

问1:第一段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明确:主要说明极光活动在地球上的分布区域:主要在极光区,较少在极盖区,中低纬度地区数十年难得一见。

问2、这一段涉及了哪几个概念?

明确:极光卵、极光区和极盖区

问3:什么是极光卵、极光区和极盖区?

明确:极光卵是一个闪闪发亮的光环,形状像卵围绕在地球磁极;极光区是磁纬度67度附近区域,呈环带状;极盖区是比极光区纬度更高的区域,它处在极光卵的包围内部。

2、第2段

第一段告诉我们极光活动的分布区域;那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请找出关键句)

关键句:“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

明确:介绍极光的形状。弧状、带状、片状、幔状和芒状五种形态类型。(图片欣赏)(用说明的是,正确的说法是极光千姿百态,绝无雷同;不能说只有五种形)

3、第3段

思考:写了极光的分布和形状,接下来又写些什么呢?(请给第三段划分层次并找出划分的依据)

明确:“极光形体的亮度变化是很大的”领起了说明极光亮度的层次;“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开始介绍极光变换莫测;“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起介绍极光异常丰富的色彩。这三句其实就是文中的关键句。这三个信息也可以合成一个:说明极光的色彩丰富、变换莫测。

科普说明文一般是融趣味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于一身的。说明语言的风格一般有两种: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这一段属于哪种类型?

明确:生动说明。体现在什么地方?请举例。(运用多种修饰语和修辞手法)

俗语:"眼睛一眨,老母鸡变成鸭。"

成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化莫测。

比喻: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

有俗语,有成语、有比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这就是本文的语言魅力: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

4、第4段

问:最后一段在这一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总结。

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是总结前面所说的内容?(请划出依据即关键句)

明确:原文第一句话“极光这般多姿多彩,如此变化万千,又是在这样辽阔无垠的……的极区”。形状、色彩、变化难测和分布区域在前文都提到了,是对前文的总结。

面对如此瑰丽神奇的极光,人类无法不对它产生强烈的兴趣,那么古人和今人分别是怎样认识它的呢?——

研读第一部分:古老的神话传说

1、本文引述了几个主要的神话传说?(请筛选出能概括这三个神话传说的语句。)

明确:可以从总结句、总提句入手。(见原文)附:宝感极光而孕黄帝、《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西方伊欧斯的传说

2、它们的来源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两个来自中国古代,后一个来自古希腊。进一步分析:第一个故事是古老的极光传说,第二个故事则是见诸典籍,有文字记载。三个故事来源各有代表性。

3、结合第二部分介绍的极光外观现象,说说从三个神话传说包括极光的得名可以看出极光有什么特点?

明确:神奇。

研读第三部分:"极光的来龙去脉",筛选极光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1、问: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先请划出能概括第一段内容的关键句)

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

问:哪三种原因?(见原文)

问:这里提到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指什么时候?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20世纪60年代以前。从“直到20世纪60年代”可以看出。

2、那六十年代以后呢?人们对极光的成因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请找出关键句,包括过渡句、总结句)

明确:过渡句:“现在人们认识到”

问:认识到什么?

总结句:“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

3、形成极光的必要条件已经知道了,大气、磁场和太阳风。文章在哪一段对三个条件展开说明?

明确:第三段。

4、默读第三段。紧扣三个必要条件筛选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极光形成的原理。(写成书面语句)

明确:极光是磁层(地磁场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的)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激发大气的分子原子发光的现象。

㈣内容总结:

整篇文章的思路其实就围绕着两个字“神奇”来写。

极光,因为神奇,所以在东西方的神话传说中都留下了她美丽的身影。文章先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启笔,对极光的神奇作个间接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一番;然后从正面直接地介绍极光以及它真正神奇的所在;最后从科学的角度切入,探索“极光的来龙去脉”并得出结论。至此,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完成了。

总之,全文三个部分,三个小标题,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方法总结

(五)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筛选文章信息的方法:

1、注意大小标题。说明文可以先看标题,因为很大部分的说明文的标题就是说明中心,例如本文的三个标题就概括了个部分的内容。

2、注意找关键句。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的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有:

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点示主要事理的语句。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的最基本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进度。从出现的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脉络层次。

㈥课堂练习:在对全文总体阅读,筛选出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变换角度,从某种特定需要或特定身份出发,进行择要式筛选信息的练习。

全班分四个小组,每组选取下面一个题进行讨论,组长负责笔录筛选理由和结果,并指派一人代表全组发言。

1.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2.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诗人,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3.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4.假如你想学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这是一组开放型的讨论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当根据某种需要进行信息筛选时,可以只关注文章中与所需要的信息相关的部分,其它信息从略。讨论时要求学生解释筛选信息的原因,言之成理即可。

以下说法供参考:

旅行家应是大自然的热爱者甚至崇拜者,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吸引着他们去一饱眼福。极光的特征、活动区域应是他们最关心的。所以筛选的信息应为:极光最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在南北磁纬度67。附近的两个环带状区域内,分别称为南极光区和北极光区。极光的亮度从刚刚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亮度直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极光色彩如万花筒一般出神入化等。

浪漫诗人的筛选内容首先一定是附宝、触龙和黎明女神的神话故事。在诗人心中,那些美妙的传说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心灵,使之对人类童年期的幻想和想象的激情深深赞叹。极光的多姿多彩,形成原理,也会是诗人关注的对象,因为这是自然的大手笔写下的辉煌篇章,它给人类的智慧带来深刻的启迪,它会激发出诗人的奇思妙想。

科研人员的职业习惯自然使他对探索自然界的本质感兴趣,他的阅读过程应是偏重理性的。有关极光的资料、数据及解释应是他的关注要点。如:“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他会加倍重视。

如果从学习写作出发,筛选信息自然要从写法入手,例如;扣人心弦的开头,以美妙的神话引出对极光这一自然现象的解说,湛称“风头”;描绘说明,借助熟悉的事物介绍极光外形特征,具体可感;比喻说明,用电视屏幕图像的显示做比方,解释极光的发光原理,深入浅出。学生还可以谈方方面面的优点,如语言的准确,脉络的清晰等,体会越深,效果越好。”

极光课件【篇7】

【教学目的】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用说明方法的作用详见课文详解)

2、分清层次结构,学习小标题式的文章结构方法,探求描写和说明的有机结合点,以此为切入点,体会二者结合之妙处。(附注:描写是为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给读者以适当的艺术享受,并能起到丰富文学素养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和内容】

一、导入新课

提起极光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种地理课本上奇妙的自然现象之一,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关于极光在东西方文学中还留下了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近极光,认识极光。

二、详解课文:

1、请大家先速读一遍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参考课后练习)

1)本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并说明上世纪60年代以前和现在的科学研究结果表现的极光的成因各是什么,有何不同?

3)本文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试找出。

(15±1分钟)

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

1)文中共写了三种古老的神话。

A、附宝观极光感而孕黄帝

B、《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

C、西方伊欧斯的传说

三个神话传说分别是从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两个角度来描绘极光。这一部分是文章中精彩的描写部分。

2)本文采取了小标题式的文章结构,因此,大体上可以根据文章的小标题分为三个部分,关于极光形成的原因:一则,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

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为北极区临近地球的边缘,所以能看到这种大火。

另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光辉。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极地冰雪丰富,它们在白天吸收阳光,贮存起来,到夜晚释放出来,便成了极光。总之。众说纷纭,无一定论。

二则,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

(10±1分钟)

3)文章中使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1)打比方

在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时,作者用恰当的比喻,避免了枯燥的说明,使文章通俗易懂。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的.周围,被太阳风包围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留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极光的图像显示。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不断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的作用而形成的。

打比方,就是借助于打比方来说明事物。作用在于把陌生的事物,说成读者熟悉的事物,把深奥的事理说成浅显的事物。

(2)举例子

在古代,我国没有极光这个词,所以根据极光不同的形状差异分别加以称谓,如叫作“天狗,刀星,蚩尤旗,开天眼,星陨如雨”等,它们大部分散落在史书的星象、妖星、异星、流星、祥气的记载中。

举例子,是以具体的简单的事物说明抽象的、复杂的事物。它的作用在于把抽象的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

(3)分类别

……毫不夸大地说,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状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分类别,就是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分类别说明的作用在于理清头绪,说明具体。

(4)下定义

极光是天空中的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主要是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

(20±1分钟)

三、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使用了描写(如关于极光的古老传说)和简洁易懂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使文章既做到了严格遵循科学原理,又能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极光课件【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文中筛选有关“极光”知识的重点内容。

能力目标

了解科普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学习运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自然的兴趣、征服大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点】

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学习科普故事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教学难点】

如何整体把握,筛选信息。

【教学方法】

1、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传递的信息不仅多而且严密,因此必须善于筛选关键语句和词语,准确选出所需信息。对重要段落的重要信息根据确定的标准进行辨析确认分类。

2、要以阅读理解科技说明部分为阅读目的,透过文艺性的描写,迅速把握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他特征。要看到生动的比方,在于说明什么;有趣的诗文,是从什么角度引述的;虚幻的故事,揭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等等。要明确,文艺性的描绘,或以幻想编织的故事,是以“科学”为灵魂的。

3、读课文和指导理解相结合,即读课文时要理解好文章说明顺序和说明的核心问题,对文章的总貌有所了解,概括课文筛选信息。第二要突出重点,学生个人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同时安排合理的训练顺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头顶上可能有阴晴雷电,脚底下可能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这些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就极光而言,它本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它在东西方神话里都留下了美丽的身影。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使人们能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极光,并能对它做出科学的解释。曹冲的《神奇的极光》就是对极光做出理性解释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

展示多媒体课件(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动感极光画面,配以音乐和画外音解说),或者播放一段关于极光的科教影片。把它们作为这节课的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二、内容概括(也可以由学生通过预习并总结出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首先我们来对文章的整体内容作一个宏观的把握。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全文思路:神话传说——极光现象——形成原因,即介绍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写观察到的极光现象;说明极光形成的机理等科学道理。说明顺序:按照人类认识事物(极光)的过程来说明核心问题“极光是什么”的道理,体现出一种逻辑顺序。

总结:本文以“古老的神话传说”、“极光一瞥”、“极光的来龙去脉”三个部分连接全文,从表象到实质加以全面的介绍,使读者一步一步地了解极光的知识。文章首先以美妙无比的神话故事开头,列举了有关极光的东西方传说,激起读者了解极光的强烈愿望,在叙述过程中说明了极光存在的悠久历史和地域。接着就过渡到对外观的描述,在“极光一瞥”中以“极光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引出极光区、极盖区等概念,对极光的多姿多彩、变化万千进行介绍,又以“即使有生花妙笔也难述说极光的神采、气势、秉性脾气于万一”,总结出极光“神奇”的外形。了解了现象后,又自然使人产生对极光成因的探究心理,于是水到渠成地写“极光的来龙去脉”。“极光的来龙去脉”则是由表及里地介绍极光的物理性,形成的条件、原理,并以“极光也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解开的谜”收束全文,使读者理性地认识、了解极光。这种思路像层层剥笋,体现着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律,是恰到好处的。本文的语言特点也很突出,本文在说明中融入了很多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避免了说明的枯燥,使文章通俗易懂。这一特点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和借鉴。

三、分析课文第一、二部分,筛选重要信息

提示:第一部分重要是要完成对极光的初步解释,而关于极光的其他称谓则是顺便交代的内容,应予忽略;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极光的外形做文章。那么,极光形态的分类、亮度及色彩应为重点,而对极光卵、极光区的介绍是次要信息,可忽略。第三部分重点在于阐述极光的成因机理,可略去“其他行星上的极光现象”。

1、阅读分析第一节《古老的神话传说》。

(1)本文引述了几个主要的神话传说?(请筛选出能概括这三个神话传说的语句)

明确:可以从总结句、总起句入手得出结论。①附宝感极光而孕黄帝(轩辕出世);②《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山神触龙);③西方伊欧斯的传说(黎明之神伊欧斯)。

(2)从三个神话传说包括极光的得名可以看出极光有什么特点?

明确:神奇。形:彩虹般的神奇光带——硕大无比的光环——红色的蛇——狗、刀、旗、眼、星陨如雨;色:淡银色——红色;态: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时动时静,像行云流水“身长千里”。

(3)从本节来看,四个段落说明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角度来说明的?

明确:第一段主要通过神话传说表现极光在古人心中的神秘色彩;第二段主要通过《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说明极光之形;第三段主要通过神话中的称谓说明人们对极光的命名是多种多样的;第四段通过外国神话传说说明极光有着丰富美好的文化内涵。

(4)作者对极光的看法是怎样的?

明确:极光是主要出现在南北极,由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

(5)神话传说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

文章先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谈起。一是附宝感极光而有身孕。这一神话传说表明我国对极光的观察由来已久,大自然的这一奇观震憾着人们的心灵,困惑着人们的认知力,人们就将它和伟大人物的诞生联系在一起。二是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山海经》中,极光被描述成“触龙”,它“人面蛇身,赤色,身长千里”,成为钟山的守护神。三是古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的传说。其实在外国的文献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由于现代科学发源于西方,所以极光这一术语也是由古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那里借用过来,既没有叫“触龙”,也没有叫“天狗”“刀星”等,这种不公正的真正原因是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

文中引述的这些东西方的神话传说,虽情节不同,但都表现出人类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好奇、探究的心理。引述附宝的故事,偏重于它的古老神奇;引述触龙的传说,是为了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引述黎明女神的故事,是为了追溯“极光”一词作为一个现代科学术语的来源,也突出了这个故事的色彩,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人们的感性认识。

2、阅读后分析第二节《极光一瞥》。

(1)阅读后,试概括本节四段的主要信息。

明确:①极光的分布区域随纬度高低不同;②极光的种类繁多,千姿百态;③极光变化万千;④极光之美丽无法以言语形容。

(2)这一部分涉及了哪几个概念?请从原文中找出表现这几个概念的语句并概括出来。

明确:极光卵、极光区和极盖区。极光卵是一个闪闪发亮的光环,形状像卵围绕在地球磁极;极光区是磁纬度67度附近区域,呈环带状;极盖区是比极光区纬度更高的区域,它处在极光卵的包围内部。

(3)这三个概念与说明极光有什么联系?

明确:这三个概念说明了极光活动的分布区域主要在极光区,较少在极盖区,中低纬度地区数十年难得一见。出现的区域如此之小,更见其难得。

(4)第一段告诉我们极光活动的'分布区域;那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请找出关键句。

关键句: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为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明确:介绍极光的形状。极光形态特征五分钟:极光弧、极光带、极光片、极光幔、极光芒。(可以把学生或教师搜集到的图片通过电脑演示出来,以供师生共同欣赏,这样有助于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

(5)写完了极光的分布和形状,接下来又写些什么呢?请找出关键句。

明确:“极光形体的亮度变化是很大的”、“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写出了极光的色彩、亮度:千变万化,美丽壮观,难以描绘。

(6)科普说明文一般是融趣味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于一身的,说明语言的风格一般有两种: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这一部分主要属于哪种类型?体现在什么地方?请举例。

明确:属于生动说明。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用了丰富的修饰语,这样就可以通过修辞手法和修饰语使得所要说明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本文在说明的过程中,用了许多形象的描述。如第一部分中引述的三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即黄帝母亲附宝的故事、《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述、古希腊罗马神话中黎明女神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的叙述过程中,作者尽可能地使用文学语言,如“随着夕阳西沉,夜已将它黑色的翅膀张开在神州大地上……”;“天幕上,群星闪闪烁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突然,在大熊星座中,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时动时静,像行云流水……”。这些形象的描述,增强了读者的感性认识。

同时,在形容极光形体亮度变化时,也用了“瞬息万变”、“眼晴一眨,老母鸡变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等词语,十分生动传神。

在文章当中,作者还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如“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像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这些比喻使用的非常恰当而且通俗,使深奥的科学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加深了人们对极光的认识。

(7)最后一段在这一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从哪里可以看出它具有这样的作用?请找出依据即关键句。

明确:总结。原文第一句“极光这般多姿多彩,如此变化万千,又是在这样辽阔无垠……”。形状、色彩、变化难测和分布区域在前文都提到了,是对前文的总结。

四、分析课文第三部分《极光的来龙去脉》,筛选极光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1、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请先划出能概括第一段内容的关键句。

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

2、这里提到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指什么时候?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20世纪60年代以前。从“直到20世纪60年代”可以看出。

3、传统的成因说对极光的解释有几种?各是什么?

明确:有三种解释:一种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一种认为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第三种认为极光是极地冰雪白天贮存的阳光到夜晚释放出来形成的。

4、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大气、磁场和太阳风。

5、第二段最后一句中“这已被实际观察的事实所证明”中“这”指什么?

明确:指具备大气、磁场和太阳风三个条件的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会产生极光。

6、默读第三段,紧扣三个必要条件筛选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极光形成的原理。

明确:极光是磁层(地磁场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的)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激发大气的分子原子发光的现象。

7、全文作者在说明极光的过程中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说明有何好处?

明确:(1)打比方。

在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时,作者用恰当的比喻,避免了枯燥的说明,使文章通俗易懂。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的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打比方,就是借助于打比方来说明事物。作用在于陌生的事物说成读者熟悉的事物,把深奥的事理说成浅显的事理。

(2)举例子。

在古代,我国没有极光这个词,所以是根据极光不同的形状差异分别加以称谓,如叫作“天狗”、“刀星”、“蚩尤旗”、“开天眼”、“星陨如雨”等等,它们大部分散落在史书的星象、妖星、异星、流星、祥气的记载中。

举例子是以具体的简单的事物说明抽象的、复杂的事物。把抽象的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

(3)分类别。

毫不夸大地说,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分类别说明就是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分类别说明的作用在于理清头绪,具体说明。

(4)下定义。

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惟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区,主要是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提示概念的内涵。

总之,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学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并运用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文章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四、内容总结

整篇文章的思路其实离不开两个字——“神奇”。极光,就因为它的神奇,所以在东西方的神话传说中都留下了它美丽的身影。文章先从“古老的神话传说”起笔,对极光的神奇作个间接地描写,从侧面烘托一番;然后从正面直接地介绍极光以及它真正神奇的所在;最后从科学的角度切入,探索“极光的来龙去脉”并得出结论。至此,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完成了。总之,全文三个部分,三个小标题,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今天的世界,还有许多如极光一类的自然现象有待我们去探索。比如,困扰全球科学家的就有百慕大三角之谜、UFO飞碟之谜、金字塔之谜等。面对这些,今天的人们或者只能像近代人面对极光那样做出一点直观的描述,甚至还只能像远古人那样面对极光惊恐惶惑,不知所措。但有一点坚信不疑的是,有我们这些求知欲望、探索精神都如此强烈的同学在,人类一定会像认识极光那样不断地、逐渐地、越来越迅速地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在更清晰也更清醒地认识我们自己的同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最终达成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五、方法总结

因为连续几篇文章都是训练筛选信息的能力,在方法上往往大同小异,教师可以以复习方法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方法的落实,或以最后的总结形成复习方法,以加强学生的印象,完成运用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

六、角色转换,拓展练习

有些教师在设计上别具一格。假设自己是不同的身份,请从原文中找了该身份的读者,其阅读的重点应该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借以训练学生的筛选能力。(以下说法供参考。)

施行家应是大自然的热爱者甚至崇拜者,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吸引着他们去一饱眼福。极光的特征、活动区域应是他们最关心的。所以筛选的信息应为:极光最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在南北磁纬度67度附近的两个环带状区域内,分别称为南极光区和北极光区。极光的亮度从刚刚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亮度直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极光色彩如万花筒一般出神入化等。今年我国的一批记者有幸到达北极进行报道,在北极看到了难得一见的极光,那绚丽的色彩、变幻莫测的外形令记者们叹为观止,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虽然他们不是以旅行家的身份观看极光,但那份激动心情是相同的。

浪漫诗人的筛选内容首先一定是附宝、触龙和黎明女神的神话故事。在诗人心中,那些美妙的传说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使之对人类童年时的幻想和想像的激情深深赞叹。极光的多姿多彩、形成原理,也会是诗人关注的对象,因为这是自然的大手笔写下的辉煌篇章,它给人类的智慧带来深刻的启迪,这会激发出诗人的奇思妙想。

科研人员的职业习惯自然使他们对探索自然界的本质感兴趣,他们的阅读过程应是偏重理性的。有关极光的资料、数据及解释应是他们的关注要点,如“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他们会加倍重视。

如果从学习写作的角度出发,筛选信息自然要从写法入手。例如,扣人心弦的开头,以美妙的神话引出对极光这一自然现象的解说,堪称“风头”;描绘说明,借助熟悉的事物介绍极光外形特征,具体可感;比喻说明,用电视屏幕图像的显示做比方,解释极光的发光原理,深入浅出。学生还可以谈方方面面的优点,如语言的准确、脉络的清晰等,体会越深,效果越好。

附:科技文阅读方法

科技说明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3)辨别分析文意、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4)归纳要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这四个方面能力的考查一般定位在“懂”上,说到底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解读科技说明文,需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

1、学会筛选

即用辨别筛选的方法从选文中找出重要的信息,作为需要的答案或判定选项正误的依据。

①筛选的对象:重要的信息,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含有特殊指代的词语、阐释概念、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重要语句等。此外,对一些诸如“也许”“可能”“大概”“如果(一旦)”“部分(全部)”“过去(将来)”“目前”“除了……之外”“唯一”等词语,阅读时也要用勾画圈点等方法筛选出来。因为语言的准确严密是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些词语或是对文章的论断,或对事物的程度、数量、范围、特征、功能等有限定强调的作用,一旦被改变,文章的论断就会被扩大或缩小。这也是命题者常设的考点之一。

②常用的筛选方法:检索性筛选和理解性筛选。检索性筛选是根据试题要求从阅读材料中迅速找出所需要的内容、观点,它的关键在于准确地“锁定”筛选的对象;理解性筛选是对某种科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阐释,它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抽取特征,组织严密的语言进行说明。

③筛选的关键: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原文,即将题目要求与筛选出来的原文有关信息联系起来,有时对应的原文可能找到好几处,但一般情况下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进行辨别,筛选出需要的内容。有时筛选出的原文不止一处,可以互相补充。

2、学会比较

对材料中重要的信息要经过比较鉴别,才有可能较准确地把握其含意。

①比较的方法:将各个选项同筛选出来的原文进行比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确差异,去伪存真,从而提取出正确选项。

②比较的主要内容: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少、程度的高低、可能与必然、部分与整体、现象与本质、肯定与否定、设想与现实等。

3、学会排除

科技说明文考查的题型是客观选择题。试题的四个选项除了正确的答案外,还有起干扰、迷惑作用的错误答案,我们可以抓住其设题的方法将选项与筛选出的原文逐一对照分析、比较排除,从而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常用的设题方法有:曲解原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超前肯定、以偏概全(或以全概偏)、不含因果(增加因果或颠倒因果)等。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些解题方法的运用必须建立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建立在忠于原文(不夸大不缩小、不改变原文的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否则容易发生断章取义、肢解甚至曲解原意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使自然科学文章的阅读由“雾里看花”到“识得庐山真面目”!

极光课件【篇9】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巧妙生动的说明文写作方法。

(三)德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融入生动描写和恰当比喻,使文章通俗易懂的说明方法是本文的难点,引导学生分清层次结构,探求描写和说明的有机结合点,以此为切入点,体会二者结合之妙处。

2.知识教学点2是本文学习重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总结归纳本文的说明方法。

五、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提起极光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关于极光在东西方文学中还留下了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近极光,认识极光。

(板书)神奇的极光

(一)明确目标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理清课文层次结构,明确本文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讨论)本文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文中共写了三种古老的神话。

附宝观极光感而孕黄帝

《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

西方伊欧斯的传说

从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两个角度来描绘极光。

2(提问)本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对极光的成因有哪些推测?

(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

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为北极区临近地球的边缘,所以能看到这种大火。

另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光辉。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极地冰雪丰富,它们在白天吸收阳光,贮存起来,到夜晚释放出来,便成了极光。总之。众说纷纭,无一定论。

3.(提问)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

4.分组讨论并概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运用特点。(学生找出文中例句,指明说明方法)

(明确)

(1)打比方在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时,作者用恰当的比喻,避免了枯燥的说明,使文章通俗易懂。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的周围,被太阳风包围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留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极光的图像显示。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不断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的作用而形成的。

打比方,就是借助于打比方来说明事物。作用在于把陌生的事物,说成读者熟悉的事物,把深奥的事理说成浅显的事物。

(2)举例子

在古代,我国没有极光这个词,所以根据极光不同的形状差异分别加以称谓,如叫作“天狗,刀星,蚩尤旗,开天眼,星陨如雨”等,它们大部分散落在史书的星象、妖星、异星、流星、祥气的记载中。

(小结)举例子是以具体的简单的事物说明抽象的、复杂的事物。它的作用在于把抽象的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

(3)分类别

毫不夸大地说,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状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分类别说明就是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分类别说明的作用在于理清头绪,具体说明。

(4)下定义

极光是天空中的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主要是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小结)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

5.举例说明本文哪些部分是描写,哪些部分是说明?

(明确)在文章第一部分关于极光的古老传说部分是描写,比较生动的描写是文中第一自然段。

文中其余部分是简洁的说明。

(四)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并运用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文章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极光课件【篇10】

自读要求

1,了解有关极光的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自然的兴趣。

2,了解科普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自读重点

1,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2,科普故事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自读难点

如何整体把握,筛选信息。

自读准备

学生课前通读课文,预习有关字词。

(解说:应充分考虑自读课文学生“自得”的目的,从文章的学习重点、难易度、自读步骤上先列个纲。这个纲要简明实用,以利于教师的点拨。)

【自读程序】

1,导入新课。

在人类短暂的进程中,自然界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头顶上是阴晴雷电, 脚底下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等。在远古,人们赋予它们各种神话传说。到了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其中的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2,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了解课文,划分层次结构)

第二步:精读(进一步分析课文,整体把握)

①课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角度有何不同?

明确: 四种古老的神话传说:附宝生皇帝轩辕氏;《山海经》中有关触龙的记载;中国古代对极光的称谓;希腊神话中极光这一术语的来源。

角度是从远古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依时间的先后予以概括。

②你从“极光一瞥”这部分内容中看见了什么’“一瞥”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极光多姿多彩,变化万千,又在寒夜无人烟的极区出现,令人惊奇。“一瞥”意为难以言尽极光之美妙,只能是窥一斑而见全貌,以点带面。

③人们对极光成因的解释有几个变化阶段?

明确:第一阶段: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无一定论; 第二阶段:20世纪60 年代逐渐形成物理描述;第三阶段:现在人们认为极光形成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大气、磁场和太阳风。

第三步:品读(找出各部分的'关键语句,筛选重要信息)

第一部分中:

第1 段:“突然,在大熊星座中。。整个原野。”

第2 段:“人面蛇身。。就是极光。”

第3 段:“在古代,我国没有。。 来源于拉丁文伊欧斯一词。”

明确:古人眼中的极光,只能借助神力来说明。但古人对极光的外形、色彩、速度等观察细致,描写清楚。

第二部分中:

第4 段:第一句。

第5 段: “ 极光的形态特征有。 。 极光芒。”

第6 段:“说到底。。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第7 段:第一句。

明确:极光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无以言尽,尽显神奇。

第三部分中:

第8 段:“直到本世纪60 年代。。描述。”

第9 段:“形成极光必。。缺一不可。”

第10 段:“在极光发生时。。造成的。”

第11段:“极光不仅是。。无线电现象。”

明确: 存在已久的自然现象,到20世纪中后期才逐渐得以较满意的解释,这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第12 段:“极光不仅是科学。。过程。”

明确:直到今天,极光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方向,让后人来解释。科学研究无止境,要创新才有发展。

(解说:设计三个步骤的阅读程序, 既有利于完成从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的单元学习要求,又有利于自读课文的学习。先初步了解文章的大体轮廓和主要内容,再整体上了解具体内容,最后,有选择地欣赏、评析、筛选有用的信息。这样环环相扣,思路清楚,便于达到快速、准确地选择信息的“自读”目的。)

【自读点拨】

1, 课文内容

科学性的故事,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要从中筛选有益的科普知识,积累相关的信息。教师在内容处理上宜化繁为简,以适合引导;在自读程序上予以简化,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重点语句能自己加以重视,学会对所学内容的筛选和对信息的掌握。

2,课文形式

本文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用小标题分层次,自成章节。一个章节一个中心内容,并且由浅到深,紧密相连,这对于读者的阅读,对知识的提取很有好处。所以要抓住两点:一是以课文标题带动小标题,以小标题带动各部分的学习,一是三个部分的逻辑顺序不宜打乱,要按其规律性学习。

(解说:自读课文的学习不宜面面俱到,应该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相关特点入手来学习。本文只要围绕“神奇”这一特色,找出三个部分中哪些语句表现出“神奇”,哪些内容可汲取、掌握即可完成任务。)

附板书设计:(略)

【自读思考】

1, 概括极光形成的原理。

2,“极光”和“激光”有区别吗?

3,课后完成本文的缩写,字数在300字左右。

极光课件【篇11】

自读要求

1,了解有关极光的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自然的兴趣。

2,了解科普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自读重点

1,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2,科普故事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自读难点

如何整体把握,筛选信息。

自读准备

学生课前通读课文,预习有关字词。

(解说:应充分考虑自读课文学生“自得”的目的,从文章的学习重点、难易度、自读步骤上先列个纲。这个纲要简明实用,以利于教师的点拨。)

【自读程序】

1,导入新课。

在人类短暂的进程中,自然界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头顶上是阴晴雷电, 脚底下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等。在远古,人们赋予它们各种神话传说。到了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其中的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2,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了解课文,划分层次结构)

第二步:精读(进一步分析课文,整体把握)

①课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角度有何不同?

明确: 四种古老的神话传说:附宝生皇帝轩辕氏;《山海经》中有关触龙的记载;中国古代对极光的称谓;希腊神话中极光这一术语的来源。

角度是从远古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依时间的先后予以概括。

②你从“极光一瞥”这部分内容中看见了什么’“一瞥”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极光多姿多彩,变化万千,又在寒夜无人烟的极区出现,令人惊奇。“一瞥”意为难以言尽极光之美妙,只能是窥一斑而见全貌,以点带面。

③人们对极光成因的解释有几个变化阶段?

明确:第一阶段: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无一定论; 第二阶段:20世纪60 年代逐渐形成物理描述;第三阶段:现在人们认为极光形成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大气、磁场和太阳风。

第三步:品读(找出各部分的关键语句,筛选重要信息)

第一部分中:

第1 段:“突然,在大熊星座中。。整个原野。”

第2 段:“人面蛇身。。就是极光。”

第3 段:“在古代,我国没有。。 来源于拉丁文伊欧斯一词。”

明确:古人眼中的极光,只能借助神力来说明。但古人对极光的外形、色彩、速度等观察细致,描写清楚。

第二部分中:

第4 段:第一句。

第5 段: “ 极光的形态特征有。 。 极光芒。”

第6 段:“说到底。。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第7 段:第一句。

明确:极光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无以言尽,尽显神奇。

第三部分中:

第8 段:“直到本世纪60 年代。。描述。”

第9 段:“形成极光必。。缺一不可。”

第10 段:“在极光发生时。。造成的。”

第11段:“极光不仅是。。无线电现象。”

明确: 存在已久的自然现象,到20世纪中后期才逐渐得以较满意的解释,这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第12 段:“极光不仅是科学。。过程。”

明确:直到今天,极光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方向,让后人来解释。科学研究无止境,要创新才有发展。

(解说:设计三个步骤的阅读程序, 既有利于完成从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的单元学习要求,又有利于自读课文的学习。先初步了解文章的大体轮廓和主要内容,再整体上了解具体内容,最后,有选择地欣赏、评析、筛选有用的信息。这样环环相扣,思路清楚,便于达到快速、准确地选择信息的“自读”目的。)

【自读点拨】

1, 课文内容

科学性的故事,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要从中筛选有益的科普知识,积累相关的信息。教师在内容处理上宜化繁为简,以适合引导;在自读程序上予以简化,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重点语句能自己加以重视,学会对所学内容的筛选和对信息的.掌握。

2,课文形式

本文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用小标题分层次,自成章节。一个章节一个中心内容,并且由浅到深,紧密相连,这对于读者的阅读,对知识的提取很有好处。所以要抓住两点:一是以课文标题带动小标题,以小标题带动各部分的学习,一是三个部分的逻辑顺序不宜打乱,要按其规律性学习。

(解说:自读课文的学习不宜面面俱到,应该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相关特点入手来学习。本文只要围绕“神奇”这一特色,找出三个部分中哪些语句表现出“神奇”,哪些内容可汲取、掌握即可完成任务。)

附板书设计:(略)

【自读思考】

1, 概括极光形成的原理。

2,“极光”和“激光”有区别吗?

3,课后完成本文的缩写,字数在300字左右。

极光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文中筛选有关“极光”知识的重点内容。

能力目标

了解科普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学习运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自然的兴趣、征服大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点

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学习科普故事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教学难点

如何整体把握,筛选信息。

教学方法

1、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传递的信息不仅多而且严密,因此必须善于筛选关键语句和词语,准确选出所需信息。对重要段落的重要信息根据确定的标准进行辨析确认分类。

2、要以阅读理解科技说明部分为阅读目的,透过文艺性的描写,迅速把握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他特征。要看到生动的比方,在于说明什么;有趣的诗文,是从什么角度引述的;虚幻的故事,揭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等等。要明确,文艺性的描绘,或以幻想编织的故事,是以“科学”为灵魂的。

3、读课文和指导理解相结合,即读课文时要理解好文章说明顺序和说明的核心问题,对文章的总貌有所了解,概括课文筛选信息。第二要突出重点,学生个人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同时安排合理的训练顺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头顶上可能有阴晴雷电,脚底下可能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这些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就极光而言,它本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它在东西方神话里都留下了美丽的身影。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使人们能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极光,并能对它做出科学的解释。曹冲的《神奇的极光》就是对极光做出理性解释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

展示多媒体课件(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动感极光画面,配以音乐和画外音解说),或者播放一段关于极光的科教影片。把它们作为这节课的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二、内容概括(也可以由学生通过预习并总结出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首先我们来对文章的整体内容作一个宏观的把握。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全文思路:神话传说——极光现象——形成原因,即介绍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写观察到的极光现象;说明极光形成的机理等科学道理。说明顺序:按照人类认识事物(极光)的过程来说明核心问题“极光是什么”的道理,体现出一种逻辑顺序。

总结:本文以“古老的神话传说”、“极光一瞥”、“极光的来龙去脉”三个部分连接全文,从表象到实质加以全面的介绍,使读者一步一步地了解极光的知识。文章首先以美妙无比的神话故事开头,列举了有关极光的东西方传说,激起读者了解极光的强烈愿望,在叙述过程中说明了极光存在的悠久历史和地域。接着就过渡到对外观的描述,在“极光一瞥”中以“极光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引出极光区、极盖区等概念,对极光的多姿多彩、变化万千进行介绍,又以“即使有生花妙笔也难述说极光的神采、气势、秉性脾气于万一”,总结出极光“神奇”的外形。了解了现象后,又自然使人产生对极光成因的探究心理,于是水到渠成地写“极光的来龙去脉”。“极光的来龙去脉”则是由表及里地介绍极光的物理性,形成的条件、原理,并以“极光也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解开的谜”收束全文,使读者理性地认识、了解极光。这种思路像层层剥笋,体现着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律,是恰到好处的。本文的语言特点也很突出,本文在说明中融入了很多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避免了说明的枯燥,使文章通俗易懂。这一特点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和借鉴。

三、分析课文第一、二部分,筛选重要信息

提示:第一部分重要是要完成对极光的初步解释,而关于极光的其他称谓则是顺便交代的内容,应予忽略;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极光的外形做文章。那么,极光形态的分类、亮度及色彩应为重点,而对极光卵、极光区的介绍是次要信息,可忽略。第三部分重点在于阐述极光的成因机理,可略去“其他行星上的极光现象”。

1、阅读分析第一节《古老的神话传说》。

(1)本文引述了几个主要的神话传说?(请筛选出能概括这三个神话传说的语句)

明确:可以从总结句、总起句入手得出结论。①附宝感极光而孕黄帝(轩辕出世);②《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山神触龙);③西方伊欧斯的传说(黎明之神伊欧斯)。

(2)从三个神话传说包括极光的得名可以看出极光有什么特点?

明确:神奇。形:彩虹般的神奇光带——硕大无比的光环——红色的蛇——狗、刀、旗、眼、星陨如雨;色:淡银色——红色;态: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时动时静,像行云流水“身长千里”。

(3)从本节来看,四个段落说明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角度来说明的?

明确:第一段主要通过神话传说表现极光在古人心中的神秘色彩;第二段主要通过《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说明极光之形;第三段主要通过神话中的称谓说明人们对极光的命名是多种多样的;第四段通过外国神话传说说明极光有着丰富美好的文化内涵。

(4)作者对极光的看法是怎样的?

明确:极光是主要出现在南北极,由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

(5)神话传说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

文章先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谈起。一是附宝感极光而有身孕。这一神话传说表明我国对极光的观察由来已久,大自然的这一奇观震憾着人们的心灵,困惑着人们的认知力,人们就将它和伟大人物的诞生联系在一起。二是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山海经》中,极光被描述成“触龙”,它“人面蛇身,赤色,身长千里”,成为钟山的守护神。三是古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的传说。其实在外国的文献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由于现代科学发源于西方,所以极光这一术语也是由古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那里借用过来,既没有叫“触龙”,也没有叫“天狗”“刀星”等,这种不公正的真正原因是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

文中引述的这些东西方的神话传说,虽情节不同,但都表现出人类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好奇、探究的心理。引述附宝的故事,偏重于它的古老神奇;引述触龙的传说,是为了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引述黎明女神的故事,是为了追溯“极光”一词作为一个现代科学术语的来源,也突出了这个故事的色彩,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人们的感性认识。

2、阅读后分析第二节《极光一瞥》。

(1)阅读后,试概括本节四段的主要信息。

明确:①极光的分布区域随纬度高低不同;②极光的种类繁多,千姿百态;③极光变化万千;④极光之美丽无法以言语形容。

(2)这一部分涉及了哪几个概念?请从原文中找出表现这几个概念的语句并概括出来。

明确:极光卵、极光区和极盖区。极光卵是一个闪闪发亮的光环,形状像卵围绕在地球磁极;极光区是磁纬度67度附近区域,呈环带状;极盖区是比极光区纬度更高的区域,它处在极光卵的包围内部。

(3)这三个概念与说明极光有什么联系?

明确:这三个概念说明了极光活动的分布区域主要在极光区,较少在极盖区,中低纬度地区数十年难得一见。出现的区域如此之小,更见其难得。

(4)第一段告诉我们极光活动的分布区域;那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请找出关键句。

关键句: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为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明确:介绍极光的形状。极光形态特征五分钟:极光弧、极光带、极光片、极光幔、极光芒。(可以把学生或教师搜集到的图片通过电脑演示出来,以供师生共同欣赏,这样有助于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

(5)写完了极光的分布和形状,接下来又写些什么呢?请找出关键句。

明确:“极光形体的亮度变化是很大的”、“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写出了极光的色彩、亮度:千变万化,美丽壮观,难以描绘。

(6)科普说明文一般是融趣味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于一身的,说明语言的风格一般有两种: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这一部分主要属于哪种类型?体现在什么地方?请举例。

明确:属于生动说明。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用了丰富的修饰语,这样就可以通过修辞手法和修饰语使得所要说明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本文在说明的过程中,用了许多形象的描述。如第一部分中引述的三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即黄帝母亲附宝的故事、《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述、古希腊罗马神话中黎明女神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的叙述过程中,作者尽可能地使用文学语言,如“随着夕阳西沉,夜已将它黑色的翅膀张开在神州大地上……”;“天幕上,群星闪闪烁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突然,在大熊星座中,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时动时静,像行云流水……”。这些形象的描述,增强了读者的感性认识。

同时,在形容极光形体亮度变化时,也用了“瞬息万变”、“眼晴一眨,老母鸡变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等词语,十分生动传神。

在文章当中,作者还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如“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像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这些比喻使用的非常恰当而且通俗,使深奥的科学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加深了人们对极光的认识。

(7)最后一段在这一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从哪里可以看出它具有这样的作用?请找出依据即关键句。

明确:总结。原文第一句“极光这般多姿多彩,如此变化万千,又是在这样辽阔无垠……”。形状、色彩、变化难测和分布区域在前文都提到了,是对前文的总结。

四、分析课文第三部分《极光的来龙去脉》,筛选极光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1、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请先划出能概括第一段内容的关键句。

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

2、这里提到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指什么时候?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20世纪60年代以前。从“直到20世纪60年代”可以看出。

3、传统的成因说对极光的解释有几种?各是什么?

明确:有三种解释:一种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一种认为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第三种认为极光是极地冰雪白天贮存的阳光到夜晚释放出来形成的。

4、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大气、磁场和太阳风。

5、第二段最后一句中“这已被实际观察的事实所证明”中“这”指什么?

明确:指具备大气、磁场和太阳风三个条件的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会产生极光。

6、默读第三段,紧扣三个必要条件筛选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极光形成的原理。

明确:极光是磁层(地磁场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的)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激发大气的分子原子发光的现象。

7、全文作者在说明极光的过程中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说明有何好处?

明确:(1)打比方。

在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时,作者用恰当的比喻,避免了枯燥的说明,使文章通俗易懂。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的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打比方,就是借助于打比方来说明事物。作用在于陌生的事物说成读者熟悉的事物,把深奥的事理说成浅显的事理。

(2)举例子。

在古代,我国没有极光这个词,所以是根据极光不同的形状差异分别加以称谓,如叫作“天狗”、“刀星”、“蚩尤旗”、“开天眼”、“星陨如雨”等等,它们大部分散落在史书的星象、妖星、异星、流星、祥气的记载中。

举例子是以具体的简单的事物说明抽象的、复杂的事物。把抽象的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

(3)分类别。

毫不夸大地说,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分类别说明就是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分类别说明的作用在于理清头绪,具体说明。

(4)下定义。

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惟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区,主要是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提示概念的内涵。

总之,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学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并运用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文章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四、内容总结

整篇文章的思路其实离不开两个字——“神奇”。极光,就因为它的神奇,所以在东西方的神话传说中都留下了它美丽的身影。文章先从“古老的神话传说”起笔,对极光的神奇作个间接地描写,从侧面烘托一番;然后从正面直接地介绍极光以及它真正神奇的所在;最后从科学的角度切入,探索“极光的来龙去脉”并得出结论。至此,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完成了。总之,全文三个部分,三个小标题,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今天的世界,还有许多如极光一类的自然现象有待我们去探索。比如,困扰全球科学家的就有百慕大三角之谜、UFO飞碟之谜、金字塔之谜等。面对这些,今天的人们或者只能像近代人面对极光那样做出一点直观的描述,甚至还只能像远古人那样面对极光惊恐惶惑,不知所措。但有一点坚信不疑的是,有我们这些求知欲望、探索精神都如此强烈的同学在,人类一定会像认识极光那样不断地、逐渐地、越来越迅速地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在更清晰也更清醒地认识我们自己的同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最终达成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五、方法总结

因为连续几篇文章都是训练筛选信息的能力,在方法上往往大同小异,教师可以以复习方法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方法的落实,或以最后的总结形成复习方法,以加强学生的印象,完成运用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

六、角色转换,拓展练习

有些教师在设计上别具一格。假设自己是不同的身份,请从原文中找了该身份的读者,其阅读的重点应该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借以训练学生的筛选能力。(以下说法供参考。)

施行家应是大自然的热爱者甚至崇拜者,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吸引着他们去一饱眼福。极光的特征、活动区域应是他们最关心的。所以筛选的信息应为:极光最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在南北磁纬度67度附近的两个环带状区域内,分别称为南极光区和北极光区。极光的亮度从刚刚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亮度直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极光色彩如万花筒一般出神入化等。今年我国的一批记者有幸到达北极进行报道,在北极看到了难得一见的极光,那绚丽的色彩、变幻莫测的外形令记者们叹为观止,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虽然他们不是以旅行家的身份观看极光,但那份激动心情是相同的。

浪漫诗人的筛选内容首先一定是附宝、触龙和黎明女神的神话故事。在诗人心中,那些美妙的传说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使之对人类童年时的幻想和想像的激情深深赞叹。极光的多姿多彩、形成原理,也会是诗人关注的对象,因为这是自然的大手笔写下的辉煌篇章,它给人类的智慧带来深刻的启迪,这会激发出诗人的奇思妙想。

科研人员的职业习惯自然使他们对探索自然界的本质感兴趣,他们的阅读过程应是偏重理性的。有关极光的资料、数据及解释应是他们的关注要点,如“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他们会加倍重视。

如果从学习写作的角度出发,筛选信息自然要从写法入手。例如,扣人心弦的开头,以美妙的神话引出对极光这一自然现象的解说,堪称“风头”;描绘说明,借助熟悉的事物介绍极光外形特征,具体可感;比喻说明,用电视屏幕图像的显示做比方,解释极光的发光原理,深入浅出。学生还可以谈方方面面的优点,如语言的准确、脉络的清晰等,体会越深,效果越好。

附:科技文阅读方法

科技说明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3)辨别分析文意、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4)归纳要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这四个方面能力的考查一般定位在“懂”上,说到底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解读科技说明文,需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

1、学会筛选

即用辨别筛选的方法从选文中找出重要的信息,作为需要的答案或判定选项正误的依据。

①筛选的对象:重要的信息,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含有特殊指代的词语、阐释概念、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重要语句等。此外,对一些诸如“也许”“可能”“大概”“如果(一旦)”“部分(全部)”“过去(将来)”“目前”“除了……之外”“唯一”等词语,阅读时也要用勾画圈点等方法筛选出来。因为语言的准确严密是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些词语或是对文章的论断,或对事物的程度、数量、范围、特征、功能等有限定强调的作用,一旦被改变,文章的论断就会被扩大或缩小。这也是命题者常设的考点之一。

②常用的筛选方法:检索性筛选和理解性筛选。检索性筛选是根据试题要求从阅读材料中迅速找出所需要的内容、观点,它的关键在于准确地“锁定”筛选的对象;理解性筛选是对某种科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阐释,它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抽取特征,组织严密的语言进行说明。

③筛选的关键: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原文,即将题目要求与筛选出来的原文有关信息联系起来,有时对应的原文可能找到好几处,但一般情况下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进行辨别,筛选出需要的内容。有时筛选出的原文不止一处,可以互相补充。

2、学会比较

对材料中重要的信息要经过比较鉴别,才有可能较准确地把握其含意。

①比较的方法:将各个选项同筛选出来的原文进行比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确差异,去伪存真,从而提取出正确选项。

②比较的主要内容: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少、程度的高低、可能与必然、部分与整体、现象与本质、肯定与否定、设想与现实等。

3、学会排除

科技说明文考查的题型是客观选择题。试题的四个选项除了正确的答案外,还有起干扰、迷惑作用的错误答案,我们可以抓住其设题的方法将选项与筛选出的原文逐一对照分析、比较排除,从而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常用的设题方法有:曲解原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超前肯定、以偏概全(或以全概偏)、不含因果(增加因果或颠倒因果)等。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些解题方法的运用必须建立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建立在忠于原文(不夸大不缩小、不改变原文的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否则容易发生断章取义、肢解甚至曲解原意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使自然科学文章的阅读由“雾里看花”到“识得庐山真面目”!

极光课件【篇13】

教学目的:

一、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

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培养独立筛选信息的能力

三、学习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握全文思路,筛选重点语段和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极光的形成原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我们都知道,宇宙中风霜雨雪、万里晴空都是自然界中的大气变化,我们熟悉它们,就象熟悉自己的老朋友一样。但有一种高空大气现象,平常我们在生活的湖南[温带、低纬度地区]却无福相见,那就是神奇的极光。

神奇的极光?“神”在哪里?又“奇”在何处?它神奇的原因是什么呢?

今天我和同学们所一起学习的课文将告诉大家一些答案。

2、学习目标

①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发光原理。

②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③学习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二、总体把握全文思路

“文章思有路,寻路识斯真”

提问:本文共有三个小标题,它们各自起到了什么作用?文章的总体思路体现了何种规律?

明确:以神话开头,于文章之首激起读者了解极光的强烈兴趣:由此过渡到对外观的描述,“一瞥”让人可证实是写“所见”;有了现象当然使人产生探究其成因的心理,于是水到渠成写“来龙去脉”。简而言之,三者的作用分别为激发兴趣——描述所见——探究成因。犹如层层剥笋,体现了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律。

三、读课文,独立筛选重要信息

1.自读思考题:

①三大部分中谁是主要部分?谁是次要部分?

②每部分中重要信息集中在哪些段落?为什么?

③这些重要段落中哪些才是代表重点信息的具体语句?请划在书本上。

[启发思考]

1、说明文的目的是什么?

介绍事物特征,阐明事物的道理。

2、三个神话故事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引起下文,激发兴趣。因此故事本身不是全文重要信息。

3、说明文重点在介绍事物“是怎样”还是“不是怎样”?是前者,所以应略去关于三种错误认识的介绍。

讨论后明确:

①二三部分主要,开头部分次要。(从全文思路中可知)

②一部分第三段,二部分前三段,三部分二至三段。一部分重心在于对极光的初步解释,关于极光的其它称谓是顺带内容,应忽略;二部分重心在极光的外形上作文章,故极光形态的分类、亮度及色彩应为重点,关于极光卵、极光区的介绍是次要信息,略去;三部分重心在于阐述极光的成因机理,故略去“其它行星上的极光现象”。

③具体见板书。

四、信息的语言加工和最后输出

作为信息要点概括要够精炼,但文中二部分关于极光形态的分类阐述得较

为复杂。请你最大限度地将其概括得简洁明晰。(主要在1、4、6点,其中第6点着重分析)

1、学生对1、4点进行语言加工

明确:①极光是人们唯一能用肉眼看得见的高空大气现象。它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主要出现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④极光形态特征分为五种:极光弧、极光带、极光片、极光幔、极光芒。

2、研读第三部分第三段(即第6点)

1、本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是如何进行打比方的?

2、电视机的成像需要哪些条件要素?极光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要素?两者的要素之间

是如何对应的?

3、电视机的三要素之间是怎样运动产生图象的?

4、极光的三要素是怎样运动产生极光的?

明确:见板书

五、综合概括

1、请用下定义的方法对“极光”作出较为完整的科学的解说,要求:

(1)用一个判断单句:极光是……

(2)必须包括极光的分布、成因和特点等。先引导学生把极光的分布成因特点的句子找出,然后再概括。(图片欣赏)

明确:极光是太阳风粒子流在磁层的作用下,汇聚成束被极区大气中分子和原子激发而产生的,形态各异、色彩繁多、亮度变化大,主要分布在极区附近的一种光学现象。

2、总结本文的说明方法并举例

明确:1、打比方2、举例子3、分类别4、下定义

六、全文小结

“神奇的极光”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在欣赏科学性的故事中汲取有益的科普知识,积累相关的信息,使我们认识到,今天的世界,还有很多如极光一类的自然现象有待我们去探索,比如,困扰全球科学的就有百慕大三角之迷,UFO飞碟之迷,金字塔之迷,太平洋火奴鲁岛巨石雕像之迷。面对这些,今天的人们或者只能像近代人们面对极光那样作出一点直观的描述,甚至还只能像远古人那样面对极光惊恐惶惑,不知所措。但有一点坚信不疑的是,有我们在座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如此强烈的同学在,人类一定会像认识极光那样不断地、逐渐的、越来越迅速地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迷,在更清晰也更清醒地认识我们自己的同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最终达成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七、作业

讨论:如果从某种特定需要或特定身份出发,我们该怎样择要地筛选科技说明文的信息呢?

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取一个题进行讨论,确定发言代表说明小组筛选的理由。

①假如你是徐霞客,是一位小小的摄影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②假如你是唐李白,宋苏轼,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③假如你是李四光、钱学森,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④假如你就是你——一位想学写说明文的中大附中高一的学生,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参考:

①徐霞客、摄影家是大自然的热爱者、崇拜者,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吸引着他们一饱眼福。极光的特征、活动区域是他们最关心的。他们应筛选的是:极光最经常出现的地方是……;极光的亮度是从刚刚看得见……;极光色彩如万花筒……等。

②李白、苏轼极富浪漫情思,他们首选欣赏的是神话故事。因为他们对那些美妙的传说是深为痴迷的,对人类童年期的幻想和想象更加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极光的`多姿多彩也会是诗人关注的对象,因为这是自然的大手笔写下的辉煌篇章,它给人类的智慧带来深刻的启迪,它会激发诗人的奇思妙想。

③李四光、钱学森对探索自然界的本质最感兴趣。他的阅读是偏重理性的。有关极光的资料、数据及解释当为关注重点。一些具体数据他会加倍重视。

④如果想学写说明文,当然要从写法入手。例如扣人心弦的开头,如何调动读者的兴趣;描绘说明,借助熟悉事物介绍极光外形特征,具体可感;比喻说明极光发光原理,深入浅出。还有语言的准确、脉络的清晰等。

极光课件【篇14】

教学目标:

一、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原理。

二、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

赏析罗蒙诺索夫的诗《极光》:

1、找出其中描写极光形态的词语(如:晨曦、闪动的火焰、明亮射线、欣长的火、闪电、喷涌的火、冰冷的火等)。

2、诗中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描写极光?(比喻)

结合课本前彩图,增加对极光的感性认识。

二、通过研究标题,推测总体思路。

解释:课文以美妙无比的神话故事开头,激起读者了解极光的强烈愿望,接着就会过渡到对外观的描述,从题目“一瞥”我们可证实是写“所见”。了解了现象后,又自然使人产生对极光成因的探究心理,于是,水到渠成地写“极光的来龙去脉”。这种思路像层层剥笋,体现着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则,是恰到好处的。

三、读课文,筛选全文重要信息。

1、课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角度有何不同?

附宝的故事:说明激光的古老

烛龙的传说:为了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

伊欧斯的故事:为了追溯“极光”一词作为一个现代科学术语的来源

2、你从“极光一瞥”这部分内容中看见了什么?“一瞥”的含义是什么?

分布区域、形态、亮度、色彩

3、人们对极光的成因的推测有哪些?

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

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

极地冰雪释放出来的阳光

4、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要条件是什么?

大气、磁场、太阳风

5、分析极光形成的原理

课文是如何说明极光形成的原理的?

比喻说明。用电视机的成像原理来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

电视机成像原理,极光显示原理

电视显像管,磁层

电子束,太阳风粒子流

电视屏幕,极区大气

图象,极光

据以上原理,筛选文中有关信息,给极光下一个科学的定义。

定义的方式:概念=事物的特征(种差)+种属

例:人是能够制造并使用劳动工具的高级动物。

概念种差属

明确:极光是磁层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激活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而形成的大气发光现象。

明确:极光是太阳风粒子流在磁层的作用下,汇聚成束被极区大气中分子和原子激发而产生的形态各异、色彩繁多、亮度变化大,主要分布在极区附近的一种光学现象。

四、布置作业:

1、概述极光形成的原理,为极光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2、注释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极光课件【篇15】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神奇的极光图片展示)

提起极光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极光在西方文学中还留下了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近极光,认识极光。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弄清楚本文说明和描写是怎样结合的。

3.学习本文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课文分析

1.(学生讨论)本文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文中共写了三种古老的神话。

①附宝感极光而孕黄帝;

②《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

③西方伊欧斯的传说。

从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两个角度来描绘极光。

2.(提问)上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对极光的成因有哪些推测?

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

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为北极临近地球的边缘,所以能看到这种大火。

另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极地冰雪丰富,它们在白天吸收阳光,贮存起来,到夜晚释放出来,便成了极光。

3.(提问)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

4.分组讨论并概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运用特点。(学生找出文中例句,指明说明方法)

明确:

(1)打比方

在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时,作者用恰当的比喻,避免了枯燥的说明,使文章通俗易懂。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的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打比方,就是借助于打比方来说明事物。作用在于把陌生的事物,说成读者熟悉的事物,把深奥的事理说成浅显的事理。

(2)举例子

在古代,我国没有极光这个词,所以是根据极光不同的形状差异分别加以称谓,如叫作天狗,刀星,蚩尤旗,开天眼,星陨如雨等等,它们大部分散落在史书的星象、妖星、异星、流星、祥气的记载中。

举例子是以具体的简单的事物说明抽象的、复杂的事物。把抽象的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

(3)分类别

毫不夸大地说,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状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孤;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分类别说明就是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分类别说明的作用在于理清头绪,具体说明。

(4)下定义

极光是天空中的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惟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主要是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

5.举例说明本文哪些部分是描写,哪些部分是说明?

明确:在文章第一部分关于极光的古老传说部分是描写,比较生动的描写是文中第一自然段。

文中其余部分是简洁的说明。

四、小结

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并运用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文章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板书设计

神奇的极光

"孔子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