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神奇的纸课件

发布时间: 2024.03.26

神奇的纸课件优选。

感谢您的支持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已经准备好了一篇含有“神奇的纸课件”文章。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教案是促进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协调和互动的重要手段。这些建议仅供参考建议您仔细权衡所有可行性解决方案!

神奇的纸课件【篇1】

1、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2、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牛奶盒、少量毛线与彩绳、各种纺织品边角料、一次性木筷三根、纽扣玩具若干。

制作方法:

1、在牛奶盒底部开洞,将木筷插入并装上纽扣作车轮。

2、在牛奶盒后部上方开洞,装上用毛线编织的牛尾巴。

3、将彩带插入牛奶盒口,装饰奶牛。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1、可组织幼儿开展拖拉奶牛车的比赛。

2、为提高幼儿运动兴趣,可让幼儿边拉奶牛车边念儿歌:奶牛车,嘀嘀嘀/来来回回送奶忙/白白牛奶真香甜/宝宝喝了身体棒!

1、适合托班和小班幼儿开展走、跑等基本动作训练。

1、充分发挥图片认知作用。通过图片可以让幼儿清楚了解奶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用途。我让幼儿对图片进行充分的观察和讲述,先对奶牛的一切有个深刻的印象。

2、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图片的出示容易局限幼儿的绘画思维,我在幼儿绘画之前,图片认知之后,充分激发幼儿的大胆想象,给予多方面的画图内容启示,如亲亲奶牛一家、散步的奶牛、游戏中的奶牛等等。

神奇的纸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故事"神奇的树"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复述并表演故事。

2、通过学习童话故事,了解季节顺序及相应特征。

3、在听听、讲讲的过程中体会故事所表达的含义,体验关心人、会动脑的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课件、土豆、牙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课件,导入主题。

(1)这是什么季节?(引导幼儿认读相应的文字)

(2)请孩子将季节的变化按照顺序排队。

(3)教师小结:季节的变化真奇妙!可是刺猬婆婆年纪大了,她整天坐在屋子里,于是,她的屋子发生了奇妙的事情。

2、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内容。

(1)教师借助图片帮助孩子掌握故事内容。在故事结尾前插问:

刺猬婆婆家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猜猜这棵树是哪里来的?

(2)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教师设疑提问:

小刺猬为什么要装扮成各种树呢?刺猬婆婆知道这个秘密,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3、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故事,体验快乐。

教师扮演刺猬婆婆,幼儿扮演各种树,表演故事,体验表演的快乐。

4、教师启发孩子想象,引导孩子迁移作品经验。

提问:刺猬婆婆还想看什么?小刺猬会怎么做呢?

神奇的纸课件【篇3】

1、借助故事中神奇的想象,了解一些蔬菜的颜色特征。

2、能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进行大胆仿编,自主表达。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四头奶牛(身上有变化过程),蔬菜图片。

一、导入活动。

1、它们是谁?(奶牛)有几头奶牛?(4头)现在我们到了奶牛场,我是这里的挤奶师,挤奶师是干什么的?(挤奶)是啊!香香的牛奶就是我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

2、我的'这四头奶牛可喜欢吃蔬菜了,而且他们都有神奇的本领呢,神奇在哪儿呢?

二、猜猜讲讲形式感受神奇的奶牛:

(一)以第一头奶牛了解神奇在哪?

1、小白兔喂奶牛吃了?(胡萝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出示后两幅图)看看这两幅图,想想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自由讲述)

2、原来小白兔喂奶牛吃了黄黄的胡萝卜,就挤出黄黄的牛奶,小白兔喝了变成了一只小黄兔,现在你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吗?小白兔怎么变小黄兔的?(幼儿)原来神奇在这儿,小动物喂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蔬菜,奶牛就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动物喝了就变成了什么颜色,真神奇呀!

(二)猜猜讲讲其他奶牛的变化。

1、真的是这样吗?森林里的小花鹿、灰狐狸、小黑猫(出示)听说了这件事,也想来试一试,结果会怎么样呢?他们变了没有(出示变化后的动物)

(1)小黑猫变成了什么样?谁想上来看看?(幼打开)变成了?(小绿猫)

2、他们是怎么变的?

(1)牛奶——吃了什么蔬菜会挤出绿色的牛奶?(猜测相关蔬菜)——出示验证:如绿绿的青菜

(2)灰狐狸喝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变成了红狐狸?(红红的牛奶),奶牛怎么会挤出红红的牛奶,可能吃了?(猜测红色蔬菜)——(验证:红红的西红柿)

(3)看到小紫鹿,你想到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和蔬菜(紫紫的)——出示紫紫的牛奶是因为奶牛吃了紫紫的什么蔬菜呢?(猜测)——揭示

1、这么多神奇的事情就发生在“彩色牛奶”的故事里,我们一起听一听,也可以跟我一起说说。

2、欣赏故事。

四、编编神奇的故事。

1、你们想不想喂奶牛吃蔬菜,编编有趣的故事?(出示蔬菜图)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蔬菜你们认识吗?

2、个别幼儿说说:如红红的西红柿等,并及时给他:红红的西红柿给你。

4、幼儿挑选蔬菜:看看你拿了什么蔬菜?和爸爸妈妈编个神奇的故事吧。

5、幼儿自由编故事。

你拿了什么蔬菜?(绿绿的菠菜)绿绿的菠菜喂给哪头奶牛吃(贴上)。

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到这儿来看看这些神奇的奶牛,让自己也变一变,以后等其他的小动物来了,我们再来编一编好吗?

活动反思: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在活动开始的第一环节中,我尝试让幼儿看图讲话。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的表达能力比较差,另外留给幼儿的时间较少,使得许多幼儿没有了表演的机会。我班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

神奇的纸课件【篇4】

活动目标

1、在摸、看、玩的过程中了解筷子的特点。

2、能正确运用筷子做分类游戏。

3、乐于用拼摆敲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电脑、自制课件、各种筷子、分类游戏材料。

经验准备:初步会使用筷子。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主题。

师:我给大家讲个谜语,大家猜猜是什么。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猜一样日常生活用品)

幼:筷子。

师:是的,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筷子,(出示筷子)它可是我们中国古代人的发明,那时的人们用竹子削成这样的两根细竹棍,一头细,一头粗,开始人们称它为“箸”,后来又叫筷子,别小看这一双细细的筷子,无论面条,米饭,青菜,肉食,甚至小豆粒,吃任何东西都难不倒它,它既可以这样夹菜,也可以当叉子,又方便又卫生,后来中国人就习惯了用筷子吃东西,并且一代一代传下来。现在,它可是我们吃东西的时候离不了的好伙伴。你们说,筷子是不是很神奇呢?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2、亲身感知、比较各种筷子的外形特点。

请小朋友找一找筷子有什么不一样?(每桌出示一筐筷子)请幼儿观看后,提问:筷子有什么不一样?(两根一样长,花纹对称、一头粗一头细、有粗的,有细的、有儿童筷、有花边筷、有长短不一样、有整根装饰、有半根装饰的、有各种颜色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总结出:

(1)颜色不同(2)长短不同(3)粗细不同

(4)图案不同(5)材质不同

3、给筷子配对。

“小朋友,我们每天都会用筷子做一件什么事情呢?”

“一只筷子能不能夹起食物呢?”

“我们来为筷子宝宝找到与它一模一样的小伙伴,配成一对好吗?”

4、简要复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手握中间对对齐,再用中指来帮忙,张开嘴巴夹夹紧,啊呜啊呜全吃光。”

师:先将筷子象老师这样拿在手上,细的一头向下,粗的一头向上,且两只筷子的两端要对齐,然后用大拇指,食指夹住,将中指放在两根筷子之间,这样,我们的筷子就能够自由的开合,夹取东西了。现在。让我们互相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幼儿间相互交流,检查,老师则巡回指导,并帮助那些还不能正确持筷的幼儿掌握要领。)

5、筷子做游戏。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与筷子有关的各种游戏活动。

(1)筷子本领强——用筷子夹得方法,给玩具分类。

(2)筷子变变变——用筷子进行拼搭模仿,如兔耳朵、小对号等等。

师:还有谁能想出我们神奇的筷子还可以做些什么?

(3)筷子来唱歌——用筷子敲击节奏。

6、出示课件,欣赏各种各样漂亮的筷子。

7、活动延伸:设计筷子图案

现在我们也来当小小设计师,帮忙装饰一下这里的一批筷子,给它们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好吗?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本次活动,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开始部分以谜语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通过实物动手操作,引发幼儿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每位幼儿生动活泼,在玩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体验游戏的快乐。幼儿主动参与并探索筷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在最后,让幼儿设计筷子,使幼儿充分体验创造的快乐。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使用筷子的乐趣。

神奇的纸课件【篇5】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幼儿通过自己动手调制泡泡水,以及老师演示调制泡泡水的过程,使幼儿初步感受到水的特性,知道洗涤用品溶解会产生泡泡,并用自己调制的泡泡水吹泡泡,体会一起吹泡泡的快乐。

活动

目标 1.尝试用洗涤用品调出泡泡水,知道洗涤用品在水里能溶解会产生泡泡。

2.体验自己动手制作泡泡水,与同伴一起吹泡泡的快乐。

重点

难点 重点知道洗涤用品在水里能溶解会产生泡泡和体验自己动手制作泡泡水的快乐;

难点是在掌握洗涤用品上的用量上,幼儿把握的不好。

活动

准备 1.肥皂,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等常见洗涤用品;2.人手一杯水和一根搅拌棒,吹泡泡的工具;3.音乐《吹泡泡》;4.调制好的泡泡水一瓶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老师这有一瓶神奇水,它能变出很多的泡泡。”(教师演示,提高幼儿的兴趣。)

“你们想要这瓶神奇水吗?”(想)“可是老是这只有一瓶,怎么办呢?”(自己动手制作)

小朋友们快动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这瓶神奇水是怎么调制出来的。(里面加了洗衣粉;里面加了洗洁精等)由于幼儿在家都玩过,因此幼儿很快答上来了。

二、 幼儿自己动手调制神奇水,老师观察。

1、让幼儿从四种洗涤用品中选择一种进行调制。

“老师这有四种洗涤用品,请选择你觉得能调制出神奇水的一种进行调制,请小朋友大胆的尝试。”

2、幼儿尝试自己调制的神奇水能否吹出泡泡。(个别提问,神奇水是否调制成功)

三、 请幼儿讲述自己的调制过程。

1、让调制不好的幼儿讲述。

2、让调制好的幼儿讲述。

3、分别提问:加入了多少洗涤用品?有没有搅拌?

4、让幼儿进行比较,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

5、教师小结:在加入洗涤用品时,不能加的太少,加太少了就不起泡了;洗涤用品没有容化也是吹不出泡泡的。

四、教师进行调制神奇水,边说边进行。

第一步,往水中加入适量洗衣粉或其它洗涤剂;(对于适量一词幼儿不明确,教师可根据水的多少,来规定要加多少洗衣粉。)

第二步,用搅拌棒在水中轻轻搅拌,使洗衣粉溶解。

提问:1、洗衣粉去哪了?(溶解)幼儿对溶解很难理解,可以解释为衣粉和水混在一起了,洗衣粉不见了,我们就说他是溶解了。

2、我们用到了什么工具?(搅拌棒)

3、搅拌棒有什么用处?(让洗衣粉溶解的快)

第四步,用吹泡泡的工具吹出大大的泡泡。

五、引导幼儿明确自己与老师的不同之处,让幼儿按照步骤再次进行调制神奇水。

注意:1、调制的时候要注意洗涤用品不能吃;

2、搅拌时不要把水弄洒

3、吹泡泡的时候嘴巴不要离杯子太近,不要对着小朋友吹。

六、幼儿随《吹泡泡》音乐,自由吹泡泡。体验玩泡泡的快乐。

提醒幼儿玩完后要把剩下的神奇水倒掉,以免弄洒,把杯子收好,不要乱扔。

活动延伸:课后可以进行吹泡泡比赛,比一比谁吹的有多又大,从而延伸到如何才能吹的又多又大。

活动

反思 幼儿对本次活动很感兴趣,对此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在老师讲调制步骤时,幼儿只顾玩自己的,而不去听老师讲课,这一环节还需努力。

神奇的纸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发现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2、能按要求进行归类并记录,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对磁铁探索兴趣,提高幼儿对探索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每组一个筐;木块、铁钉、啤酒盖、回形针、发夹、石头等物品。

2、磁铁每人一块;大磁铁一块。

3、记录纸统计一份。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发现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进行归类并记录。

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昨天有人送了我一件宝贝,你们想看吗?出示(磁铁)。原来这件宝贝是什么呀?这可是一块神奇的磁铁,它有一种神奇的本领,现在请你们去找一找这神奇的本领是什么?

二、初步感受磁铁磁性

1、初步感受吸铁石的磁性。(提供一元钱幼儿发现磁铁吸引一元钱。)

2、小朋友刚才你们和磁铁玩了游戏,发现磁铁有什么神奇的本领呢?(磁铁能吸引一元钱)磁铁为什么会吸住盖子呢?

3、小结:原来这磁铁神奇的地方是:磁铁有磁性,能把一元钱吸引住。

三、磁铁找朋友,发现磁铁吸铁

1、出示材料,请幼儿猜测哪些能被磁铁吸引。

(老师的筐子里有什么呀,请你们猜一猜,哪些是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会被磁铁吸引)

2、幼儿猜测并填好记录表格。

3、幼儿进行操作验证。

四、集中校对

1、教师引导幼儿将统计结果分类摆放。

2、师幼一起将操作结果和事先的猜测进行检验。

3、小结:原来磁铁能吸起铁夹、铁钉、回形针等,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铁做的,但磁铁不能吸起石头、积木,因为这些东西不是铁做的。

五、拓展:磁铁在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做哪些有益的事呢?

六、游戏:瓶里杯里取回形针。

刚才,老师不小心把针掉进了瓶子里,请你想办法帮老师取出来,不能倒出来。

(1)教师提出游戏要求,并告诉幼儿游戏规则。规则:不能将磁铁放在杯子里取回形针,也不能用手拿。

(2、)幼儿演示。

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想到利用磁铁的吸引力把针吸出来。

七、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磁铁,知道了磁铁能吸住铁的东西,现在我们到活动室外面去找一找吧。

dg15.com精选阅读

神奇的水课件11篇


资料的意义非常的广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样东西所需要的素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工作中,时常会需要资料作为参考。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资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神奇的水课件11篇,带给大家。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神奇的水课件 篇1

教材分析:

本节分别从计算机网络功能的角度、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和类型的角度看待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与通信网络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作为本章的开首节,为了将来的学习需要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对网络本身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网络里的内容。学生尤其对网络的拓扑结构,掌握起来会困难一些。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局域网中常见的拓扑结构,能分辨不同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

(1)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计算机网络,更好地领会网络基础知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其分类。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功能及其组成。

1、问题:咱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计算机网络,那么它有什么的功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的能力,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3、探究:

(2)有了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要成为网络,还需要什么呢?(网线)

(3)大家玩游戏时,怎么判定输与赢呢?还得要有什么呢?(游戏规则--网络协议)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加深认识。

4、小结计算机网络组成、定义。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①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

②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③通信协议。

(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指把地理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通过软、硬件设备互连,在相应的网络协议支持下,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2、讲解:计算机网络分类方式有多钟,一般的分类方式是按网络覆盖范围来分,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对于各种网络的覆盖范围及适用场合大家自己总结。

广域网 WAN 100km以上 几个城市、国家或大洲 Internet

4、局域网中的常见拓扑结构:

拓扑结构:指网络中各结点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地理分布和互连关系的几何构形。

小结计算机网络组成、定义。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①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

②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③通信协议。

计算机网络:指把地理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通过软、硬件设备互连,在相应的网络协议支持下,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分类方式有多钟,一般的分类方式是按网络覆盖范围来分,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或许会造成教材具有相对的滞后性。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时,如果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不仅会招来学生们的不满,也会让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命力。每一个教学单元要“小而精”、“要深入和升华”,要进一步加工信息技术教材。的确,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年轻和稚嫩,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但也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化。同时,它也是一门快速成长的学科,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个过程,用矛盾发展的观点来审视信息技术教育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就会发现它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学生动手操作量大,老师对学生的个别性辅导量也大,常常需要老师马不停蹄地在机房转上大半节课,以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改进方法,加快进步。如果老师放任学生自己练习而疏于辅导,有不少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及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会越学越无兴趣,越练越觉得“没意思”,最后变得疲塌厌学。因此,教师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一定要注意并且要坚持个别辅导,而对于一般的学生则可大力提倡小组团结合作或协作,效果同样不错甚至更好。

要维护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还必须突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面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完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或评价较为灵活的开放型任务。在完成面向全体学生的最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愿多完成一些其他相关任务,以满足其学习需求,如编辑一张主题小报,设计一组幻灯片,制作一个动画等等,只要学生努力完成任务即可,不要强求作业的质量。 四、保持创新意识 新世纪大力倡导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信息时代产物的信息技术学科,更是具有无与伦比的学科优势,可供教师和学生创新之处不胜枚举,几乎每一项操作,每一个练习,都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处处可见“殊途同归”,同样方法达到不同效果更是司空见惯。只要老师用心挖掘,悉心指导,我想我们的劳动就应该会收到成效。

神奇的水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观察和描述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难点:通过探究,建立材料特点与其功能用途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常见的各种纸、A4打印纸2张、勾码每组各一个、记录单2张;教师准备:PPT课件、微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切入主题

1.出示常见的纸,生说出纸的名称及用途。

2.根据挑战任务选出合适的纸,并说说选择的理由。任务一:把桌面的水擦干;任务二:折一个纸飞机;任务三:做一个装重物的纸箱。

3.切入主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纸”。

二、对比观察,发现特点

1.指导学生会观察:对比观察A4纸和纸板的特点;

2.引导学生会描述:汇报交流。

3.小结:认识瓦楞状纸。

三、深入探究,建立联系

1.提出探究问题:是不是瓦楞状纸比普通纸更能承受重物呢?怎么证明?

2.交流汇报,帮助学生建立纸的特点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3.折一折:播放微视频,学生折瓦楞状纸。

4.比一比:

(1)按一按: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地按一按,与同伴说说你的感受,完成记录。

(2)放一放:将白纸和瓦楞状纸分别放在“桥墩”上搭一座“纸桥”,将钩码轻轻地放在“桥”的中间位置,认真观察纸桥的承载情况,完成记录。

(3)看一看,摸一摸:发现瓦楞状纸隔热的新本领。

5.小结:普通A4打印纸经过改造,变成瓦楞状纸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人们根据它的性能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四、优化材料,发展兴趣

1.油纸:视频出示油纸的制作过程,它又神奇在哪儿呢?人们利用它的特点制造出了油纸伞。

2.复写纸:师分发学生们前一天用蜡笔涂上颜色的纸,它又有什么神奇的本领?

3.纸刀切割机:微视频推波助澜,学生感知神奇的纸。

4.揭示课题——神奇的纸。五、简要小结,启迪创造

孩子们想不想创造出更多神奇的纸?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创造。

神奇的水课件 篇3

设计意图:

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老师,屋顶滴下的水你怎么用拖帕一帚就干了呢?还有植物没有嘴巴,为什么可以和人一样慢慢长高呢!”针对幼儿的质疑,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原来这就是毛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只是往往被我们忽略了,于是我便设计了这一科学活动《神奇的小细管》。

总目标:

1、有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学态度,愿意自己动手探究问题。

2、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感性认识。

3、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有使用倾向。这三点来设计,我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蕴含在操作活动中,并运用启发、引导、直观形象法、讨论法,表扬鼓励等教学方法激励孩子们去操作探索。

活动目标:

1、幼儿有主动探究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2、通过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实验中能主动与人合作。

教案准备:

一、场地布置:10张桌子40张凳子一幅标语《蓝猫城》一幅蓝猫画像一幅淘气画像学生40名

二、:《帮水搬家》

1、大塑料盆10个小塑料盆10个(盛适量水)

2、拖帕五把

3、天蓝色塑料筐8个:毛巾8张海绵15个(用两个筐装)棉布2张纱布3张毛线团7个医用脱脂棉5个哑铃5个

三、《蔬菜、吸管吸水》

1、红色长方形塑料筐10个装蔬菜,每一个筐五种蔬菜有:白菜、莴笋、青菜、冬人菜、菌类等。

2、20个烧杯装红墨水,每桌两个。

3、细管共40根,其中滴管20根,采血管10根,玻璃管10根。

4、红墨水三瓶。

5、毛巾10张,一桌一张。

四、《纸树吸水》。

1、广告色红、黄、蓝、绿四瓶,塑料杯子共40个,其中红色10杯,黄色10杯,蓝色10杯,绿色10杯。

2、塑料小碗40个,每桌4个。

3、粉红色小筐10个,其中2个小筐皱纹纸8叠,2个小筐餐巾纸8叠,2个小筐粉笔8支,2个小筐向日葵花8朵(生宣纸做的),2个小筐郁金香8朵(水粉画纸做的)。

4、毛巾10张。

五、课件《蓝猫城》

1、音乐《蓝猫》、古筝音乐。

2、图片

3、现场演示解说,廖红戴上蓝猫头饰。

第一个环节入场解说:廖红说:“小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神秘的蓝猫城,这儿有许多大自然的奥秘,希望大家尽情地去探索吧!”

第四个环节现场演示解说:(廖红)一是酒精灯燃烧,二是钢笔吸水,三是餐巾纸吸菜油,四是毛巾吸茶水,五是植物的'根吸收水和养分供给生长。

最后结束,廖红说:“小朋友们,再见!欢迎下次来玩!”

六、其他工作。

音响,话筒。

教案过程:

一、播放音乐幼儿入场。

师:孩子们,今天徐老师要带大家去蓝猫城玩,大家跟我来吧!

(入场音乐响起)

蓝猫城的阿姨说:“小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神秘的蓝猫城,这儿有许多大自然的奥秘,希望大家尽情地去探索吧!”(配乐说)

师:孩子们,瞧!今天的蓝猫城好热闹呀!我们一起来玩吧!

二、《帮水宝宝搬家》。

1、师:第一个《帮水宝宝搬家》,先来瞧瞧有哪些搬水的工具。(师分别引导幼儿认识筐里装的搬水工具)

2、师介绍规则:孩子们只能将小房子(盆)里的水宝宝搬到大房子(盆)里,不许用倒的办法,要注意不要把水洒在地上,防止地滑,小心摔倒哟!好了,大家挽起袖子,自由地分组,自己去拿搬水的工具,开始行动吧!

3、幼儿拿好搬水的工具分组开始给水宝宝搬家。(音乐古筝声响起)

4、在搬水的过程中,师引导幼儿说出哪些工具可以吸水?哪些工具不可以吸水?师:“你用什么工具给水宝宝搬家,它能吸水吗?吸的水多吗?“

5、(音乐停)孩子回到座位上,师:孩子们,玩得高兴吗?这些工具都能帮水宝宝搬家吗?(能)因为它们都可以吸水,它们的本领可真不小啊!

6师:孩子们,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吸水呢?

三、《蔬菜吸水》。

1、师:白菜可以吸水吗?我们来试试。(老师示范把白菜放入红墨水中,等两分钟再来观察)

2、师:孩子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拿起桌上的细管,放入烧杯内的颜色水中,看看管内是否有颜色水呢?(生说:细管内都有颜色水。)

3、师:现在我们来看白菜能吸水吗?白菜内有小细管吗?(师掰开白菜的菜梆,引导幼儿观察里面是否有小细管)你看到了什么?

4、师鼓励幼儿自由实验,蔬菜吸水。(师:请孩子们用桌上的蔬菜来试试,看它们里面有小细管吗?)

5、幼儿一边实验一边讨论。师:原来蔬菜里面都有小细管,所以它们才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供自己生长。

6、教师小结。师:当把一个物体放进水里以后,物体里面都有水,说明物体内都有小细管,有的小细管很小很细,不太容易看见,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小细管,毛巾,海绵,棉布等才可以吸水,我们才可以给水宝宝搬家。

四、《纸树吸水》

1、师:孩子们,我们再一起来玩个白色变彩色的证实一下吧!

2、介绍规则:请孩子们拿起小碗,把小筐里的物体先放在小碗里,再任意选用桌上的一种颜色水取少量倒入物体的底部,观察颜色水会慢慢地沿着物体上升吗?

3、鼓励幼儿自由实验观察颜色水上升的过程,让幼儿体会物体是怎么吸水的。

4、教师检查幼儿实验的效果,并表扬敢于表达和尝试的幼儿。

五、现场演示解说。

1、师:孩子们,现在我们有请蓝猫阿姨给大家现场演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神奇的小细管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吧!

2、现场演示:

(一)、酒精灯燃烧。

(二)、钢笔吸水。

(三)、餐巾纸吸菜油。

(四)、毛巾吸茶水。

(五)、植物的根吸收水和养分供给生长。

3、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拍拍手感谢蓝猫阿姨吧!

六、教师总结,幼儿出活动室。

1、师:孩子们,今天玩得高兴吗?今天呀!我们学到了好多好多的科学知识,知道了小细管可以吸水,小细管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呢!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一名科学家哟!

2、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出活动室。

师:好了,我们向蓝猫城的阿姨说再见吧!

注意事项

1、材料投放时要有层次性,最先投放毛巾、海绵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红墨水和颜色水以及细管可先放在场地周围的桌子上。其次是大白菜,最后是纸树。

2、图片和吸了红墨水的萝卜、花菜、生菜、莴笋、大白菜要提前准备好,放在活动区(或由配班教师在幼儿做纸树变彩树实验时投放),并注意在活动前和活动中不让幼儿看到。

3、幼儿实验用的大白菜叶,要在活动中从新鲜的大白菜上取下,取下后立即放入红色的墨水里。约两分钟,就可以看到大白菜变红。萝卜要选择白色的,实验效果明显。

4、要注意选择特别细的采血管。

5、盛颜色水的杯子可用小号烧杯,若用普通杯子,则应准备些毛巾,以便擦拭,防止弄脏孩子的衣服。

神奇的水课件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碘洒与淀粉所产生的变化,并且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含淀粉的食物。

2、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实践来寻找答案,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碘洒、土豆、青菜、镘头、苹果、笔、记录纸人手一份;

3、写字板、红旗若干。

1、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提问;彬彬长得怎么样?为什么?

1、出示记录纸,引导幼儿一一指认记录纸中的食物。

2、请幼儿猜一猜,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猜测在记录纸中进行记录。

1、出示碘洒教师以神秘的语气告诉幼儿这是“魔水”。

2、引寻幼儿记录“魔水”的颜色。(荼褐色)、

3、介绍“魔水”遇到淀粉时会变成深蓝柴色。

1、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

2、根据幼儿的介绍,教师一一验证。

A介绍比赛规则;根据课件和食物,各组讨论并将猜测的结果写在写字板上,哪组猜对的多,就在哪组上插上一面红旗。游戏共进行四次,哪组旗帜多,哪组就赢。

B幼儿比赛延伸:当碘洒遇到淀粉时,有时变色深,有时变色浅,为什么?

神奇的水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2、培养幼儿爱动物的情感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3、了解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关心动物,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

2、大熊猫、金丝猴生活的课件。

师:地球上有许多可爱的动物,但有些动物非常的稀少,我们就叫这些动物为珍稀动物。

二、了解我国的珍稀动物。

1、我们有没有珍稀动物?你知道有哪些?

2、分别出示图片,介绍名称以及“珍稀”的原因。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并描述其外形特征及可爱的憨态。

三、扩展经验。

1、观看大熊猫、金丝猴的生态保护区录像。

2、交流自己看过的图书、电视、录像等,知道各国人民都在努力保护珍稀动物。

四、了解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1、出示恐龙图片。讨论:恐龙为什么灭绝?还有哪些动物将要灭绝了?为什么?

2、讨论: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树、水和草,动物将会怎样?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幼儿了解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3、小结:这些珍稀动物都受到国家和人们的保护,否则就会像恐龙一样灭绝,我们就再也见不到它们了。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让它们健康的生活在地球上。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去收集各国珍稀动物的图片,共同布置“珍稀动物”图片展。

神奇的水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的壮观场景以及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1、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

2、有感情地朗读。

3、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课文是怎样写的,谈谈你的理解。(小组交流,汇报)

随机引导:

(1)读二——五自然段,找出描写人们为“神州”5号航天飞船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齐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们激动的心情,杨利伟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1、继续交流: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随机引导:

a“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想象当时的紧张气氛)

b“十、九……二、一!”“点火”“起飞”(命令简短有利,想象现场特有的气氛)

c抓住“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划破”“托举”“地动山摇”“拔地而起”感受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

d描写人们脸上的神情的三个简短分句,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更比一层强烈的人物思想感情。

2、理解杨利伟的两次讲话,感情朗读。

(1)体会杨利伟当时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语调激昂、声音洪亮、充满自豪)

(2)体会杨利伟初次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后,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腾飞起来了,读了课文后,我们能不激动吗?请同学们带着激动、喜悦、自豪的感情再读一遍课文。

板书设计:

神奇的水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语。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处理、运用信息,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1)黑板上有两个词语,认识吧?

(2)谁知道说的是什么故事?

(2)20xx年10月15日,这个日子不能忘。谁来读?

(3)全世界华夏儿女都要记住。谁再来?

(4)小结:人们期待这个日子实在太久了。请同学们自学1-5自然段。别忘了你们手中的材料,用1-2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1)我感到无比激动。中国人为飞天梦想准备了很多年,终于成功了。

(2)我感到无比自豪,因为中国人自己有了宇航员。

(1)这是杨利伟出征时的一张照片,你们又是怎样评价他呢?

(2)你们觉得,平静的背后,还包含这什么呢?(激动、自豪、坚定)

4、同学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太棒了!齐读1-5自然段。

1、是呀!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齐读第6自然段。

2、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发射的壮观场面吧.

(2)齐读第12节。

3.读得太好了!神舟5号发射成功!这是当时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的情景(出示视频)

(2)作为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和你们一样。

(1)谁来读。

(2)除了激情,还有胜利的喜悦,谁再读。

(3)更重要的是无限的自豪,齐读。

(4)这是一篇报道,课文描写没有展开,你们能试着填上一两句吗。

1.这张图片是杨利伟升入太空后的情景,他又是怎么问候的?下节课继续。

2.出示生字词4个。

3.指导写字“乳”。

神奇的水课件 篇8

神奇的画笔说课稿范文

设计理念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面临一个重要的理念 ——“ 有效教学 ” 。本课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语言的设计,评价方式的运用,旨在促进学生学习,重视学生发展,关注课堂效益,实践 “ 有效教学 ” 。

教材分析

《神奇的画笔》这一课是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2课内容。本单元是在学习完“画图”程序后,安排学生学习“金山画王”程序。“金山画王”作为一款专为儿童设计的画图程序,在易用性、趣味性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安排在“画图”之后,其目的是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尝试中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电脑画画。而本课是本单元中的第一课,让学生了解到金山画王的奇特之处,并初步使用金山画王,基本掌握画笔工具的操作使用,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较好的绘画习惯,如细腻得使用画笔,及时撤销和保存等,能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电脑画图比较感兴趣的。个别学生已经对 “ 金山画王 ” 这个程序有所了解。金山画王的易用性和趣味性必然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另外三年级的学生相对而言思维较发散,创新意识较强,但整体布局设计的意识不强,由此一来,如何较好地让学生创作,并能举一反三,合理得创作出美观有意义的作品,成了难题。学生已经能较熟练的在画图工具里进行简单的绘画,但他们的绘画技巧和鼠标细腻调控能力还不够,学生在这方面的差异也很大,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难易程度不易把握,分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 )能熟练打开退出 “ 金山画王 ” 以及 “ 撤销 ” 、保存作品等基本操作

( 2 )认识 “ 金山画王 ” 的基本操作界面

( 3 )了解金山画王画笔的种类,初步使用各类画笔。

( 4 )能按需要选择合适的画笔并选择颜色、调整形状和粗细进行绘画。

( 5 )能初步使用仙女袋工具美化作品。

过程与方法:

( 1 )通过自主尝试,了解金山画王画笔的不同特点。

( 2 )通过观察分析,能较合理的设计画面布局。

( 3 )通过范例引导、自主探索、师生讲解提示,能举一反三,创作出合理美观的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电脑绘画的兴趣以及对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金山画王的基本操作(打开、退出、界面认识、画笔的使用)

教学难点:

1、能按需要选择合适的画笔形状和粗细进行金山画王的作品创作

2、能合理设计画面布局,创作出较美观的作品。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在学生机上安装好“金山画王”软件;相关图片和课件 。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2、讲授法+演示法

3、分层教学法

4、自主探究学习法

5、观察学习法

教法阐述       学法指导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

教法阐述: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任务驱动 , 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讲解 + 演示法,等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学法指导: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把 “ 自学 — 尝试 — 创新 ” 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环节一:欣赏图片,谈话导入( 4 分钟)

环节二:初步认识金山画王( 8 分钟)

环节三:我的奇幻小屋( 20 分钟)

环节四:作品展示、保存、课堂小结( 8 分钟)

比一比:谁的小屋创建得又快又漂亮 s

欣赏金山画王作品 , 说说作品特点

1 、教师讲解金山画王的进入、退出操作和基本界面 的认识

2 、绘制 “ 七彩阳光 ” (任务一)【合理选择画笔种类、颜色、

粗细、涂鸦和直线选项绘图】

1 、小屋设计 (任务二)

绘画绿色草原(分层任务)

2 、魔法小院 (任务三)【仙女袋工具】

金山画王作品

金山画王界面

线条形状、粗细、颜色不同

绘制“七彩阳光”

小屋的设计

“ 用什么笔画? ”“ 小屋画在哪比较好? ” 【合理的画笔选择和画面布局是本课的难点,这是突破难点的第一细节】

魔法小院

画面内容合理,生动有意义

有效教学

1 、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设计任务环节,维持学生的求学激情

2 、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3 、 提取重难点,有效突破重难点

4 、 设计恰当的引导语言,激励学生全程参与

5 、 关注学生差异,分层任务,使学生全体得到发展

6 、 有效巡视,反馈典型

7 、 适当评价,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有效教学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设计任务环节,维持学生的求学激情

“ 魔法小院 ”

精彩压轴,再次激发兴趣

欣赏精彩图片

愉快情境,引发兴趣

“ 七彩阳光 ”

简单漂亮,维持兴趣

“ 小屋的设计 ”

深入探索,稍显枯燥

有效教学

2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任务驱动法: “ 七彩阳光 ” 、 “ 小屋设计 ” 和 “ 魔法小院 ” 三个层层递进的有趣的任务,使学生课堂有事可做,有事想做,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讲授 + 演示法: 1 、相对简单的知识点(金山画王的打开、退出和基本界面、设置空白画纸、及时 “ 撤销 ” 操作)2 、重难点强调补充讲解

自主探索学习法: “ 七彩阳光 ” 和 “ 魔法小院 ” (仙女袋工具)环节

观察学习法: (范例引导) “ 七彩阳光 ” 、 “ 小屋设计 ” 和 “ 魔法小院 ” 环节

分层教学法: “ 七彩阳光 ” 环节 “ 画点 ” 任务, “ 小屋设计 ” 环节 “ 绿色草原 ” 任务

有效教学

2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欣赏金山画王作品:精彩作品欣赏,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3 、 提取重难点,有效突破重难点

重复巩固

范例引导, “ 小老师 ” 或老师提示 “ 仙女袋工具 ”

欣赏金山画王作品:精彩作品欣赏,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难点:

1、能按需要选择合适的画笔形状和粗细

2、能合理设计画面布局,

有效教学

4 、设计恰当的引导语言,激励学生全程参与

引导语言,以求授课时顺畅、自然,不但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能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

“ 我们成功画出了七彩阳光,那你知道它会照亮哪片美丽的地方呢? ”

“ 同学们真厉害,你神秘的小屋出现了,表扬下自己。 …… 那你能让你的小屋变成魔幻小屋吗 ”

环节2和环节3过渡:

环节3和环节4过渡:

有效教学

5 、关注学生差异,分层任务使学生全体得到发展

“ 小屋的设计 ” 环节,对于第一次使用金山画王学生而言,书本的范例作品难度很大,对学生的绘画技巧要求很高。为此,这个环节降低难度,设计了分层任务,让已完成 “ 小屋设计” 的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小屋旁边的草坪进行选择绘画。自主尝试后,展示优秀作品和反馈问题作品,获知技巧后再修改完成。主要提示画笔的大面积绘画和细致绘画结合的技巧。

有效教学

6 、有效巡视,反馈典型

教师的巡视不仅是辅导个别学生,还需要关注典型问题作品或是优秀作品,及时地展示反馈有利于全体学生掌握该知识点,还可以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更是对展示学生的表扬和肯定。本课中 “ 小屋的设计 ”“ 魔法小院 ” 的任务环节设计个别作品的反馈,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和重难点的突破。

有效教学

7 、适当评价,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还可以是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甚至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本课中采取学生对作品的自评和其他学生的互评,教师引导或激励肯定学生。

教学反思

1 、 正确分析学情,结合实际把握任务关键点和难点有效突破

2 、 带着要求自由创作。

3 、任务驱动,分层教学必须精心设计

4 、 最后作品评价不够到位

教学反思

1 、正确分析学情,结合实际把握任务关键点和难点有效突破

画笔粗细、画面布局、细腻作画等重难点没有突破

2 、带着要求自由创作。

速度、布局、内容合理上要求不明确

改进后

4 、最后作品评价不够到位

神奇的水课件 篇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每组一只托盘,内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2.《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

在孩子们兴趣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和用途,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学习活动。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我在幼儿第一次练习前,先示范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再让幼儿练习自由练习。第二次的学习,我配上了音乐,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练习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等动作。

3、实践活动。

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在这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豆类食品,让他们通过品尝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落实了第二个目标,在音乐中,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使用筷子,边吃边和同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最后是小结使用筷子的好处。

4、游戏活动。

在幼儿使用筷子品尝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节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时,幼儿表现出对筷子的喜爱和熟悉,回答问题也十分踊跃积极,因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样东西。但是在课程教学中,发现幼儿虽然对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会正确拿筷子的幼儿却不多,大部分幼儿只是用右手握着,不知道应该用手指头拿好。

在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的积极性都很强,由于课堂提供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等食物,幼儿都十分兴奋的拿着(握着)筷子在夹小碟子里面的食物,正确拿着筷子的幼儿可以很快就夹起小碟子里面的食物,相反,其他的幼儿就有点困难了。

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幼儿是否还不够理解,所以我想,如果让幼儿在吃饭的时候尽量的抛开汤匙进而使用筷子这样会不会慢慢改进幼儿拿筷子的错误拿法呢?在实际生活中尽量让幼儿实行这一措施。

课堂的气氛还算稳定,幼儿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有集中在教师身上,只是幼儿能不能正确的拿好筷子进餐这方面还需要大大的加强!

神奇的水课件 篇10

《神奇的圆》教学设计泰安市泰山区泰前办事处迎胜小学郭运凯-12《神奇的圆》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通过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2、通过对圆的研究,了解圆的特点和圆的用途。3、通过分析有些物体为什么是圆的,引导学生发挥圆的优势把一些物体变成圆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活动重点:1、制订研究计划,明确活动目标2、课外实践调查,收集知识资料3、展示活动成果,培养创新意识活动方式:个人汇报与小组探究相结合,现有物体与想象设计相结合,收集资料与交流汇报相结合,课内活动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活动准备:教师准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计划表(每个小组一份)。学生准备:收集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活动过程:(一)从兴趣出发,确定研究课题课前,几个同学找到我要求围绕圆开展一次活动。他们说,他们最近在数学课上学了圆的基本知识,并且发现生活周围有许多物体是圆的。于是,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这些物体会是圆的。我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看见圆形的物体,大到地球,小到纽扣。既然有这么多物体是圆的,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围绕圆开展一次活动应该很有意义。最后,经过同学们共同商量,决定给这次活动定个主题,就是“神奇的圆”。(二)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1、教师让学生说出哪些物体是圆的,为下一步确定研究问题打下基础。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并依据问题进行自由分组。3、同学们确定了研究的问题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想一想,计划如何实施,准备通过什么方式取得资料,并填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计划表》。4、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可行性办法,以便开阔思路,更好更快地收集到相关的资料。(三)课外实践调查,收集知识资料这个阶段是学生大显身手的时候,有的同学利用互联网搜索资料,有的同学到图书室查找资料,有的同学喜欢找专家进行请教,也有的同学喜欢通过做实验来证明。另外,在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有的同学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教师就应该及时地帮助他们,以便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在实践中逐步成长起来。(四)课内汇报交流,展示活动成果汇报交流是同学们开展活动时比较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他们可以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优异成果,同时也展现一下自己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汇报方式要做些指导,使同学们讲得更清楚,听得更明白。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在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同时,要认真倾听别人的研究成果或收集到的资料,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五)教师正确引导,培养创新意识1、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们知道了圆在生活中用处非常大。那么,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发挥圆的优势,把一些物体设计成圆形,让它们用起来更方便呢?2、小组讨论,并口头描述改变物体形状的想法。3、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要教育同学们尊重科学,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而且,还要告诉同学们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变成圆的,只有把物体的形状改变之后,使用起来更方便,对生活有意义,我们才去进行必要的改变和创新。(六)客观总结活动,收获无限快乐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2、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表扬那些积极参与、善于动脑的同学,鼓励那些遇到困难就低头的同学。3、教师提出要求和希望。

剪纸一活动主题:剪纸二、主题设计背景: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深厚的群众创作基础,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建国以来,剪纸作为一种文化艺术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剪纸艺术劳动得到了尊重,剪纸创作空前繁荣,剪纸这门古老的艺术早已从农村走进了城市,走进了机关、学校、厂房、军营。从事剪纸的人也已不再局限于农村老大爷、老大娘或少数的职业艺人,不但学生学剪纸,工人、教师、科学家也在学,甚至有的专业画家也在研究民间剪纸,从中吸取营养,并有优秀作品出现在艺术节和商品广告中。剪纸不仅广泛存在于民间,而且是学生喜爱的艺术项目,故我们选择这个项目。三、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参观,使孩子们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之一,增强孩子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美的欣赏与创造力。2通过孩子们亲自参与剪纸创作,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3让学生展示作品,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四、活动准备:1课前组织学生参观“剪纸作品展”,调查了解剪纸的意义。到社区、家庭、网上寻找剪纸的图片及介绍和应用,欣赏剪纸艺术作品。2、学生分组整理寻找到的资料及所拍照片,写收集过程的介绍和欣赏感受。五、活动过程:1谈话引入: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中学参观了“中学生剪纸作品展”的部分作品,中学的张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剪纸的历史和技巧,每幅作品的来源、应用、艺术性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老师也要求同学们分组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有关剪纸的图片,了解它们的用途和对作品欣赏的感受。同学们都完成了吗?2、每小组派一个代表用投影仪边介绍边展示参观过程的照片及收集到的剪纸图片及观后感。3板书活动内容:中国民间艺术--剪纸4、展示并让学生欣赏本节课要学的两种剪纸作品:(三个分别完整的花和鱼的图样)。请同学们简单说说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请大家试着模仿剪出其中一件作品。5、针对学生在模仿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辅导,归纳剪纸步骤。板书:①折、②画、③剪、④展开。6、教师示范剪出“花”图样,边示范边解说:将一张方形色纸上下对折,在底边取中心点O,以O为固定点,按60°角分成3份折叠在一起,然后在折好的纸上画半个图样,剪好后展开就有三个完整的图样。7、教师再用同样方法示范剪出“鱼”图案。8学生练习剪纸(可选其中一种,也可自由剪出自己喜欢的事物)。把剪好的作品贴在每小组一张的大白纸上,并在作品下面写上各自的姓名(放轻音乐)。9、学生作品展示(各小组派代表把本组的作品贴在展板上,同学们自由欣赏作品)。10指名同学谈对作品欣赏的感受。11、教师小结,提出新的任务进行研究。同学们,从这节剪纸课可以看出你们对剪纸有着浓厚的兴趣,听了你们对收集、参观等过程的介绍,老师欣喜地看到你们的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母亲节即将来临,你们有什么打算?(生:剪出漂亮的各种图案制成贺卡,送给妈妈)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如果要把刚才我们所剪的每种作品的三个图样变成六个图样,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课后分组去研究尝试。(出示六个图样的“花”、“鱼”作品):

神奇的水课件 篇11

1、了解几种常见珍稀动物的名称、典型特征、生活习性,理解“珍稀”的含义。

2、让幼儿学会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有爱动物的情感和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活动重点:理解珍稀的含义,了解常见珍稀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情感,教会幼儿要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

收集常见珍稀动物的图片、资料以及相关视频。

一、设疑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啊?(幼儿较易回答)那你们知道什么是珍稀动物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珍稀动物。

二、师幼互动。

1、理解“珍稀”的含义:地球上有许多可爱的动物,像我们常见的有狗,猫、兔子等等,但有些动物却非常稀少,我们就称这些动物为“珍稀动物”。

2、师:“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珍稀动物的含义了,那你们知道我国有没有珍稀动物呢?有的话又有哪些呢?”

3、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珍稀动物,它是什么样的`呢?”

4、老师出示常见的几种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丹顶鹤、东北虎)的图片。

5、师:“小朋友们看,图片上的是哪种珍稀动物啊(大熊猫),它是什么样的呢?(体型肥硕似熊,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的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6、师:“你们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呢?我国经常将大熊猫送给外国友人,你们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吗?”(教师介绍:大熊猫师我国的国宝,是我国送给外国友人的珍稀动物,是友谊和和平的一种象征。)

7、教师具体介绍金丝猴,藏羚羊、丹顶鹤、东北虎的外部特征及其生活习性,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8、师:“今天我们学了很多珍稀动物,那小朋友们最喜欢哪种珍稀动物,为什么呢?

9、师:“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珍稀动物变得“珍稀”吗?

10、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珍稀动物呢?小朋友们又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让它们受到伤害呢?

11、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视频、录像,让幼儿知道全国人民都在努力的保护这些珍稀动物,激发幼儿对动物的爱护和怜悯之心。

三、教师提问。

1、今天我我们认识了许多珍稀动物,那“珍稀”是什么意思呢?

2、我国有珍稀动物吗?今天老师介绍了哪几种珍稀动物?

3、我国的国宝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征吗?

4、金丝猴、丹顶鹤、藏羚羊、东北虎又是什么样的呢?

四、活动总结。

1、教师小结:这些珍稀动物都受到国家和人民的保护,否则就像恐龙一样早已灭绝,我们就再也不能见到它们了,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快乐健康的生活在地球上。

2、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回答,并介绍他们所知道的。

鼓励幼儿收集我国其他珍稀动物的图片,共同布置“珍稀动物”图片展。

纸船的课件通用


本文将深入研究“纸船的课件”这个话题的各个方面。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预先准备好的,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 设计优秀的课件能够增加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敬请您阅读并收藏本文!

纸船的课件 篇1

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0课《纸船和风筝》,本课围绕“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二年级孩子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美观地书写“幸、福”两个字;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松鼠和小熊建立友谊时的快乐,失去友谊时的痛苦,以及寻回友谊后的激动,愿意与同学建立友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积累词语,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友谊的珍贵,懂得与人友好相处。而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得到友谊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依据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我今天说的是第二课时。本节课共分为五大环节:

一、复习导入:

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上课伊始,教师运用多种形式复习字词,训练学生说话,为阅读体会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接着教师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把孩子带到了童话王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感悟:

自读自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教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自主读书中融入情境,体会课文内容。

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先指名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想,你都读懂了什么?当学生回答出是纸船和风筝传递了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时,进行课文第一部分1——6自然段的教学,首先,教师边说边板画出“高高的山,清清的水,绿绿的小草,美丽的花,这就是松鼠和小熊住的地方。”这样将孩子们很快带入到故事情境中,接着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体会纸船和风筝是怎样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学生在汇报读文感悟时,教师抓住两个不同的“飘(漂)呀飘(漂)”,“乐坏了”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到松鼠与小熊的欣喜,当学生的情感与两个小动物的欣喜和快乐产生碰撞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学生的读书会有感而发。真正体验到友谊的幸福。

课文第二部分7——11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也是故事最动人的地方。 首先,伴着音乐,教师用变化的语调将孩子带入伤感的氛围:“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这是为什么呢?”接着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体会松鼠和小熊难过的心情。在学生汇报读文感悟时,教师适时点评,并一步一步加以引导,使学生与文本中小动物的情感产生共鸣,即由失去朋友的难过到重获友谊的幸福与激动,从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拓展延伸

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提出:“纸船动起来了,风筝飘起来了,你想对松鼠和小熊说些什么?”此时孩子们畅所欲言,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指导写字

本节课要写的字中,“幸、福”两个字是书写难点,教师注重范写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当学生练写“幸福”两个字时,教师巧妙地结合板书中“幸福”两个字写出“拥有朋友,一生幸福”再结合黑板上美丽的简笔画,这样图文并茂地设计板书,使学生一目了然,然后让学生齐读:“拥有朋友,一生幸福”使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也总结了全文。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创设情境,注重培养学生读中感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纸船的课件 篇2

学法点悟

1、通过揣摩修饰性词语,发挥想象,理解作者文笔的隽永。

2、通过比较和拓展阅读,了解泰戈尔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3、试着仿写,进一步了解诗歌这一文学样式。

整体感知

这首诗叙述我将“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放入急流,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写希望纸船把我园中长的秀利花带到岸上,希望能有游伴把天上的小朵白云放在河里来与我的纸船比赛。还写了子夜的星光下,我梦见睡仙坐在我的纸船里,缓缓的浮泛前去。通过奇特、美妙的想象,表现了至纯至美的童心。

疑难解析

质疑:泰戈尔是怎样的一位诗人?

解惑:泰戈尔,印度的多产作家。他从8岁开始习诗,在漫长的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了50多部诗集,计1000多首诗,20xx多首歌词。1913年,泰戈尔因《吉檀迦利》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纸船》是泰戈尔《新月集》中一篇别致的诗篇。

语言揣摩

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

“每天”即天天如此,这样坚持不懈,可见孩子内心强烈的渴望,他多么想让别人知道他呀。

2、我在纸船上用大黑字写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

“用大黑字”,用语极为质朴,充分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稚气,仿佛让我们看见孩子写字时专注的神情,体察到那盛满了希冀的小小心灵。

3、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知道我是谁。”

“知道我是谁”,道出了孩子的心理,原来这么执着地放纸船,就为了这个呀!

4、我把园中长的秀丽花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黎明开”的花“在夜里”到,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的人,就可以看到花儿开放了,就会给他带来惊喜。多么美好的愿望!水晶一般的童心。

5、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满鼓着风”,既写出了云的形态,又写出了云的动态。最妙的是把云朵想象成“白帆”,新奇,独特。

6、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同我的船比赛”,特别符合孩子的心理。

7、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把脸“埋在手臂里”,大概就是为了作一个美妙的梦吧?孩子的睡姿如在眼前。

8、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梦的篮子。

梦中有梦,在孩子的眼里,睡仙的篮子是可以装载无数的美梦的。

研究课题

1、读泰戈尔的其他诗,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感受他奇特的想象力。

相关链接: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②,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③,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4,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读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感受其创作风格。

基础巩固集练

一、字音字义

1、为下列加点的字读音。

枕戈待旦()溪涧()仰望()扬帆()记载()载重()

2、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游弋蹊跷压抑载梦船帆干戈溪流瞻仰栽赃巩固

3、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异地:仰望:游伴:浮泛:子夜:

三、关于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的文学体裁。是以散文形式写成的诗。内容多是抒情的,篇幅短小,有诗的意境、韵味和节奏感,一般不分行、不押韵。泰戈尔的《纸船》就是一首散文诗。

四、问题探究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示:“我”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人为什么写那么多想象?]

2、现代诗从内容来看,怎么分类?

[提示:一般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还可以从别的角度分。]

五、欣赏评价

1、这首诗中哪些诗句体现了诗人奇特非凡的想象?为什么?

2、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处用词?说出理由。

六、拓展阅读

将冰心的《纸船》与泰戈尔的《纸船》进行比较阅读。

纸船寄母亲(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纸船的课件 篇3

一、介绍说课的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20课《纸船和风筝》,是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

二、说教材:

《纸船和风筝》是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友谊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可是,就因为一件小事的争吵,象征着友谊的纸船和风筝不见了,两个小伙伴也陷入失去友谊的痛苦中。最后,他们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向对方伸出了友谊之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新找回了这一段真挚的友情。

整篇课文以“情”为主线,表现了松鼠和小熊相好时的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把真挚的友情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真实感人,是学生体验情感、训练语感的一篇优秀文本材料。根据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阶段目标以及本篇文本的特点,本节课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2、在读中体验情感,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体验,在朗读感悟文学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形成良好的语感。”而本篇课文的动人之处恰恰就在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情。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对二年级的孩子,要让他们感悟小伙伴失去友谊时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还是有难度的。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以及本篇课文的特点,我尝试采用体验教学的方式,通过情感朗读,让学生自主感悟体验,达到体验情感,形成语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教师始终是学生体验活动的一个组织者,一个促进者和一个平等对话者。

四、教学程序:

分为三部分:

(一)复习生字,看图引入新课。上课伊始,通过出示重点句子边读句子边复习生字。再出示精美图画,让学生说说图中画了什么?猜猜两座可爱的小房子分别是谁的?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入情入境,朗读感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情,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的具体教学策略是这样的:

1、保证充分的阅读。初步朗读,深入阅读,充分思考,逐步领悟。有了这个过程,学生独特的感悟,丰富的体验才会源源不断地生成。因此,这一部分的学习中,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品味、去感悟。例如,在学习1-6自然段时,让学生通过自读感悟、小组交流朗读、配乐齐读等多种读书方式,在反复的读书中生成自己的体验,体会小熊和松鼠成为好朋友时的快乐。

2、营造体验的情境。情感是最具有情境性的心理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松鼠和小熊快乐,失落,痛苦的情感,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就要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我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情境:如,简笔画板书、展播课件,配乐朗读渲染气氛,教师语言的描述等。

(三)联系实际,迁移运用。对整篇课文的朗读感悟之后,老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运用本课对友谊的感悟和体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更加深对友谊的理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纸船的课件 篇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讲的课文是《纸船和风筝》

一、教材分析:

1、课题课型: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纸船和风筝》。

2、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通过“纸船和风筝”表达祝福,传递谅解。是“纸船和风筝”让他俩成了好朋友。虽然他们的友谊有过波折,但纸船和风筝又让友谊重新回到了他们的身边。表现了他们对友谊的渴望和珍惜。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充满了童真童趣,在娓娓的叙述中,轻轻地拨动着情感的心弦,是对学生进行维护友谊、友好相处的典型范例。

《纸船和风筝》所在的第五单元围绕“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共安排了四篇讲读课文。《纸船和风筝》是本组的第三篇讲读课文,它上承《称赞》《蓝色的树叶》下跟《从现在开始》。因而它处于了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所以,我认为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3、教学重点、难点:

凭着对教材的理解,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积累词语;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感受友谊的珍贵,懂得与人友好相处。而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得到友谊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则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视角揭示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将课程目标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来设计,第一次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高到了这“三重”之一的位置。

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和二年级孩子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我拟定本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基础目标)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字词的规律,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松鼠和小熊建立友谊时的快乐,失去友谊时的痛苦,以及寻回友谊后的激动,愿意与同学建立友谊。(主要目标)

三、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上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我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快乐教学法”“音乐渲染法”“以读为主的主体教学法”。同时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用“读一读、评一评、画一画、演一演”的学法自由阅读,自由表达。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

四、教具、学具:

我们知道,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和及完整的情节,在课堂教学中施展出独特的魅力。课堂上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同时采用简笔画等手段,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

五、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我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努力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结合我校“诱思探究教学”的实验课题,以新教材中新的呈现方式所蕴含的新理念做为贯穿教学的主线,把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教师扶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为特色。 我主要安排了四个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体现童趣;

(二)设置游戏,愉快识字;

(三)诵读课文,体验情感;

(四)文情延伸,体现生命;

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在第一课时,让学生充分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展示与交流自主识字的效果。第二课时让学生展示读书,巩固识字、写字和词语的积累运用。

下面,我具体说说每个环节的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体现童趣。

叶圣陶曾经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时觉亲。作为教师,只有把学生带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使他们如亲眼所见,似亲耳所闻,才能入境而共鸣。于是,上课前我借助课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富有色彩的童话世界,并且充满激情地说:“今天,老师要把你们带到童话的王国中去。看,从童话的王国中来了两位朋友,快点与它们打声招呼吧!”学生的注意力一下了就被眼前的奇丽景象所吸引,兴趣盎然中主动地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就在学生悄悄进入角色的时候,我及时把他们领入课文学习:“老师有个小小的心愿,想把他俩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你们愿意吗?”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个人范例之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因此一上课,我率先感悟教材,以自己满怀激情的范读,将学生带入一个童话的世界。加上多媒体课件再造的故事情境和荡肠回旋的音乐,三位一体,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就在读到:“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我的诵读嘎然而止,我故意设置悬念:“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快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这样情感链条上突如其来的一段空白,点燃了学生探究的热情,使他们进入一种好奇、渴望、急不可待的境界,以饱满的热情纷纷涌向了故事的情节……

(二)设置游戏,愉快识字。

我们今年使用的新教材在内容编排和呈现方式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无论是导语,还是课后练习,均不再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每一课的识字、写字任务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用“我会认”“我会读”“我会写”的图标标示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这样的编排设计,拉近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学习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增强了教材与读者的亲和力。结合这一编排特点,根据新课标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我准备利用多媒体课件,从情趣入手,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探究,发现识字规律,展示交流识字成果,并结合朗读感悟切切实实地抓好识字教学。课堂上我准备分三步开展教学:

第一步:“我会读”

为了把读准字音与读通课文相结合,我先让学生从“熟读”入手,对他们提出读书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请教文中的大枫叶借助拼音识字,遇到难读的句子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听听小伙伴是怎么读的。”为了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展示交流读书效果时,我出示了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并激励他们说:“这几个句子里藏了许多字宝宝,不太好读。觉得能读的同学来给大家当当小老师吧!”我们知道七八岁的二年级学生,正是表现欲最强的年龄,他们对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激励性语言表现的非常敏感。在学生自我展示的活动中也就认读了生字。

第二步:“我会记”

为了鼓励学生用创新的方法识记生字。我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单独列出来,对他们说:“淘气的字宝宝们想乘着气球飞上蓝天,临行前真希望你能记住它们的模样,你有好办法吗?”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开展自主识字、合作识字,让学生乘着升空的气球,品尝到发现的喜悦。

在强化识字效果时,我采用“快乐教学法”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境:“同学们,这里有一棵神奇的果树,上面的果子已经成熟了等着你们来摘呢!如果你能给果子找个朋友,它就会落下来。”学生在摘果子的游戏中巩固了识字效果,感到了成功的快乐。

第三步:“我会写”

在本课的生字中“扎”和“抓”是写字的难点,课堂上我将随时观察学生的书写情况,根据学情依学而教,重点范写学生写不好的笔画或生字。

至此,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掌握了生字。

(三)诵读课文,体验情感。

自读自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设计教学时,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自主读书中融入情境,去体会语言的神奇、内容的多彩和内韵的意味深长。在教学中我安排了有层次性的朗读感悟:

第一个层面:读通课文第一部分,体会得到友谊的幸福。

课文的第一部分1-6自然段主要表现了松鼠和小熊互赠礼物,彼此拥有友谊时的快乐,对于两个小动物幸福的感情学生通过朗读容易体会,但是这部分课文的生字较多。所以,我认为要侧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在读文中巩固生字,在读中体会小熊和松鼠幸福快乐的情感。

首先,我利用课件演示纸船顺着小溪向小熊家漂流,风筝顺风飘荡到山顶松鼠家的动画,使学生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中,体会得到友谊的幸福。当学生的情感与两个小动物的欣喜和快乐产生碰撞时。我顺势诱导:“纸船使小熊乐坏了,风筝让松鼠也乐坏了,谁能读读这部分内容,让我们每个人都乐坏呢?”此时孩子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友谊的向往,仿佛得到纸船和风筝的是他们自己,这会儿要他们读书便会有感而发。为了巩固读书的效果,我又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读书,让他们把幸福和快乐送给自己的小伙伴,这样送祝福的孩子乐坏了,收祝福的孩子也乐坏了。而且在相互读书,互送祝福的过程中,也从小伙伴那感受到了同学间的友谊。这也就达到了读书的最佳效果。最后,我又一次为学生演示纸船顺着小溪向小熊家漂流,风筝顺风飘荡到山顶的小松鼠家的动画情境,并且让他们在舒缓、悠扬的音乐声中配乐朗读。使他们在音乐中体会快乐,在音乐声中体验友谊的幸福。

第二个层面:朗读课文第二部分,体会失去友谊的痛苦。

新的教育理念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文第二部分7-11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也是故事最动人的地方。加上这部分生字较少,感情波折较大,教学中我侧重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小动物们失去友谊的痛苦和狐独。

首先,在学生还留恋在小动物们得到友谊的幸福美好的感觉中时。我用变化的语气说:“纸船和风筝使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他们多开心!多幸福啊!可是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看,天空中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了,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学生被老师动情的导语所感染,刚才那份快乐和幸福的感觉立刻消失了。这时我赶紧抓住学生感情的变化,继续诱导:“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了?快读读课文吧。”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再次被调动起来。在迫不急待地读完课文后,他们善良的心灵又一次深深的触动了,他们渴望友谊的幼小心灵受到了深深的刺伤。我抓住这一感情的契机赶快追问:“说说吧,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体会小动物们吵架后的心情,我又让他们融入自己的生活情感。“想一想,生活中与自己的好朋友吵架后心情会怎样?”这样把学课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很快就会体会到“狐独和难受”。借此机会,我又让他们扮演松鼠和小熊读课文的8到10自然段。学生们在读中自然会融入自己的情感,自然也就体验到了两个小动物渴望寻回友情的迫切心情。

最后一个层面是:合作品评读课文,在读中体验情感。

新课程标准一直提倡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完成前两个层次的朗读基础上,我又提出新的读书要求:“把最让你感动地方读给小伙伴们听一听,每一组评选一个读书代表,发挥你们的集体智慧,给他出出主意,帮他把课文读好。然后在全班进行朗读比赛。”在这里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利于学生全体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研讨,同学之间相互启发,大胆交流,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学生帮助小伙伴出谋划策的时候既是他们对课文理解感悟的过程,也是他们领悟道理的过程。

(四)文情延伸,体现生命。

在设计教学时,我考虑到课堂教学应该富有生命的气息。做为教师的本身,我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给知识注入了生命,使知识变的鲜活起来。在课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生活中如果你与好朋友发生矛盾了你会怎么办?”引导学生结合切身实际来想办法化解矛盾,如:一句道歉,一声问候,一张贺卡,一幅图画等等,贵在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解决。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自主选择的练习:“想为好朋友设计贺卡、绘制图片的小朋友拿出画笔开始行动吧!其它小朋友也别闲着,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读读课文吧!”这样设计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积累着句段篇章,更在于帮助他们积累着美好的情感。这里力图体现的是给孩子们一点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的灵性、情感和想象能够自由地飞扬,构筑一个涌动着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六、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感情,既简明扼要,又与多媒体演示相得益彰。

七、诱思探究和新课改精神在本课的体现:

本课设计以“诱思探究教学论”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为指导,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师生双边活动的热烈气氛,既不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活动。而是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情境和活动,使他们的思维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释放,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张扬。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决策者,实施者的主体地位。

总之,课堂上我就是让学生们通过读书的实践,使他们能够向往美好的情感,感受着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给孩子一点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纸船的课件 篇5

一、说教材:《纸船和风筝》是本册入选的新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友谊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可是,就因为一件小事的争吵,象征着友谊的纸船和风筝不见了,两个小伙伴也陷入失去友谊的痛苦中。最后,他们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向对方伸出了友谊之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新找回了这一段真挚的友情。

整篇课文以“情”为主线,表现了松鼠和小熊相好时的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把真挚的友情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真实感人,是学生体验情感、训练语感的一篇优秀文本材料。根据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阶段目标以及本篇文本的特点,本节课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2、读中体验情感,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说教法、学法: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体验,在朗读感悟文学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形成良好的语感。”而本篇课文的动人之处恰恰就在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情。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对二年级的孩子,要让他们感悟小伙伴失去友谊时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还是有难度的。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以及本篇课文的特点,我尝试采用体验教学的方式,通过“批文入情,朗读感悟”,让学生自主感悟体验,达到体验情感,形成语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教师始终是学生体验活动的一个组织者,一个促进者和一个平等对话者。

三、教学程序:分为三部分:

(一)复习生字,谈话引入新课。上课伊始,通过小松鼠送来纸船和祝福创设情境,既复习了生字,同时,又使学生体验受到礼物和祝福的快乐,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自然地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入情入境,朗读感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情,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的具体教学策略是这样的:

1、 保证充分的阅读。“批文入情”的过程,就是深入阅读,充分思考,逐步领悟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独特的感悟,丰富的体验才会源源不断地生成。因此,这一部分的学习中,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品味、去感悟。例如,在学习1-6小段时,让学生通过自读感悟、小组交流朗读、配乐齐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书中生成自己的体验,体会小熊和松鼠相好时的快乐。

2、 营造体验的情境。情感是最具有情境性的心理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松鼠和小熊快乐,失落,痛苦的情感,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就要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我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情境:如,绘制图片,画简笔画、展播课件,配乐朗读渲染气氛,教师语言的描述等。

(三)联系实际,迁移运用。对整篇课文的朗读感悟之后,老师读一封来信,引导学生给信中的小伙伴回信的同时,运用本课对友谊的感悟和体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更加深对友谊的理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纸船的课件 篇6

一、看拼音,写词语。

sōng shù zhù fú xìng fú yí jù zhuā zhù huài rén,

( ) ( ) ( ) ( ) ( ) ( )

二、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并组成词语。

三、照样子用线连起来。

四、照样子写句子,再读一读。

五、照样子写一写。

六、选择正确的音节,在下面画√。

1.六一节,我过得很快乐!(lè yuè)

2.小熊每天扎一只风筝!(zhā zā)

3.红红的草莓真好吃。(méi mié)

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想学好一门课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希望我们精心为大家提供的二年级语文纸船和风筝练习题,可以帮助到大家的学习!

剪纸的课件合集


欢迎来到栏目小编为您准备的“剪纸的课件”汇总,期待信息能帮助到你谢谢阅读。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 教案和课件的制作应该能够体现出教师的创造性和智慧。

剪纸的课件(篇1)

一、变魔术,教师做示范,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变一个魔术,看这是一张纸,等一下,老师要用手中的剪刀把这张纸变成一把梳子。”教师做示范,沿着直线剪纸。

二、幼儿操作,教师来回逡巡观察。

指导语:“现在,小朋友来变魔术。看看那个个小朋友变得梳子最漂亮。”教师发放剪刀,图纸。来回观察指导幼儿,提醒幼儿不要把乱挥剪刀。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三、引导剪完的幼儿卷纸,团纸。

引导幼儿把剪了的纸卷成扫把,花卷等。鼓励幼儿动脑,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

四、提醒督促幼儿将废纸扔进废纸篓,配合老师收拾剪刀等工具活动评析:

本次教育活动由变魔术引入,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对于用剪刀“变”出梳子有极大的尝试欲望。托班幼儿的手指肌肉未完全发展,使用剪刀还不灵活。所以,李老师把两线之间的间距画的较宽,要求幼儿尽量沿着宽线条剪就可以了。这个活动很好的练习了幼儿小肌肉的发展。

活动出彩的部分还在于,剪完纸后的废纸利用。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卷纸,团纸。这不仅是孩子们的思维,想象都得到了发展,使他们觉得新奇有趣,还在剪的同时锻炼了揉,折,压等动作练习。像有的小朋友还把团好的“汤圆”“花卷”请我们和其他小朋友吃。这也引导了幼儿共同游戏,团结友爱,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情绪情感。让幼儿把团成团的纸扔进垃圾桶,也很好的保持了教室的清洁卫生。

活动从引入到结束,环环紧扣,节奏把握明确。教师的语言简练,富有童趣,语气活泼,夸张,动作形象自然,显示了教师较高的教学素质。教师很好的扮演了活动的参与者,幼儿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全面充分的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幼儿从始至终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极高的积极性,在练习手指肌肉的同时得到了快乐的情绪体验。

剪纸的课件(篇2)

一、活动目标:

1.选择喜欢的方法,大胆剪出小兔的夸张头像,并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装饰。

2.乐意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作品创想,体验夸张变形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纸、剪刀、笔、背景、范花3张

三、活动过程:

(一)由《神秘花园》的故事导入活动,萌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感知变身前小兔的样子。

——小兔米菲来了,它长着什么样子?(教师出示变身前的米菲:圆脸蛋、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

2.倾听故事,感受变身小兔的样子。

——教师讲故事:小兔米菲来到神秘的花园,里面有五颜六色的萝卜还有各种各样的蘑菇,米菲觉得很好奇,就不停的吃,突然它发现自己的耳朵、脸全身都发生变化了,教案《大班剪纸活动教案百变小兔》。看!它变成什么样呢?(教师出示变身后的米菲,幼儿说说变身后的小兔的脸型、五官、耳朵等)

3.大胆想象小兔可能出现的多种变身想法。

——米菲的朋友觉得米菲变身后很有趣,也去了神秘花园吃了五颜六色的蘑菇和萝卜,咦,真的也变身了,猜猜它们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呢?

——你愿意把夸张、变形的变身兔子剪出来吗?

(二)师幼共同探讨折剪、装饰变身小兔的方法。

1.讨论怎样对折。

——今天我们用以前学过的对折剪的方法剪小兔的头像,可以怎样对折?(请两位幼儿分别用长边重叠对折或短边重叠对折)

2.师幼互动示范讲解折剪的方法。

——(教师选择短边对折的纸示范剪变形的脸)在这么大的纸上要变出脸和长长地耳朵,请你说说要注意什么呢?(在上面留出多点)

——教师示范剪到一半时停止:剪刀这里停一停,为什么呢?(剪耳朵)

——请一位幼儿用长边对折的纸尝试剪变形的脸蛋。

——在这两张纸上怎样剪出长长地耳朵呢?(分别请二位来尝试)

3.回忆已有经验,夸张地装饰变身小兔。

——变身小兔来了,我们来给它打扮一下,让它变得更加夸张搞笑好吗?

——你会用哪些方法呢?(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的剪小兔子,并用桌子上的材料给小兔子的耳朵进行装饰。)

——打扮哪里呢?(耳朵、脸、五官)

(三)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1.先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变形的头像。

2.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打扮小兔头像。

3.把小兔拍张变身照,装在相框里。(教师示范)

(四)展示和讲评幼儿的作品。

——天哪,小兔全变身了,找找最夸张、最可爱、最搞笑的小兔在哪里?

——你觉得你哪里设计的最成功?

——你看到变身小兔心理有什么感觉?

——总结:夸张变形真有趣,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欢乐和幽默!

剪纸的课件(篇3)

《快乐剪纸 --美丽的窗花》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运用三角、五角折剪法剪出美丽的窗花2、了解窗花是贴在玻璃上的剪纸,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三。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学习、小组合作**学会三角、五角折剪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并掌握三角、五角折剪法等基本技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窗花是贴在玻璃上的剪纸,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培养学生剪纸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三角形折叠和五边形折叠的方法。

难点:学生自主**三角折、五角折等折剪法,设计并剪出漂亮的窗花。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课件,剪纸作品,剪刀,纸(韧性强、纸质细的)铅笔等.

学具准备:剪刀,纸(韧性强、纸质细的),橡皮,铅笔等

四、教学准备

(1) 引导-创造情景,激发兴趣。

1、****《喜洋洋》,师带领学生做律动,活动手指。

2课件**漂亮的窗饰**,引导学生欣赏。整体感知色彩美、图案美、对称美

学习指导语:这些窗花真漂亮。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漂亮的窗户,请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动手尝试,自主**。

**一:三角折剪法

1、学习指导语:那么美的窗花,你知道是怎么剪出来的呢?师将事先剪好的窗花分发给学生,生小组**并讨论这些窗花是怎样剪出来的生观察这两幅窗花作品,说一说它们是怎样剪出来的,剪之前应该怎样折。

2、生讨论交流折法。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进行演示。学生可以用三角尺在纸上找到折线。

3、师生总结折叠方法并图示。

4老师和学生根据图表制作折纸。教师进行检查和指导。学生们互相帮助折叠。

**二:五角折剪窗花

学习指导语:孩子们,你们已经掌握了用三角折剪窗花,下面我们研究一下用五角折剪法剪窗花。

师出示并分发给学生两幅五角折剪法的剪纸作品,学生组内观察自主**。

小组活动一:请结合三角折剪法研究一下五角折剪法如何折?小组活动二:请结合三角折剪法研究一下五角折剪法如何剪?

学生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五角折剪法步骤出示***,生根据图示运用五角折剪法,学习并折剪五角星。教师的课件展示并引导学生复习五边形折叠的步骤。

课堂小结:同学们真聪明,五角折叠窗切割的基本方法也被你找到了!

(3) 做-掌握技能,创新设计。(10分钟)

1、学习指导语:学了这两种折剪法,我看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了,都想剪一剪,下面我们要开始和小剪刀的旅行了。教师**背景**,学生分组操作。

2学生们设计自己的图案,做折纸,用剪刀剪出自己漂亮的窗饰。

教师注意:

(1)师生同说一字口诀:折—画—剪—展。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注意观察学生的折法是否正确,提醒学生边角对整齐,可以看示意图进行折。

(3)引导学生从开口处开始剪,不能把中间剪断

(4)多剪弯线条、图形等,剪的过程中不要打开看

(5)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孩子

(6)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四)展示评比,共同提高。

学习指南:同学们的小手真是太巧了,窗花太漂亮了!谁来介绍你的作品?你是怎么剪的?

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这么漂亮?它指的是几个剪纸的漂亮学生。他们从对称、图案、色彩等方面来谈论自己的剪纸作品。

放《喜洋洋》**,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展览板上。

(五).延伸活动:

四六角折剪窗花

生自主**,发挥想象,尝试折叠并剪窗花。

剪纸的课件(篇4)

在开展综合与实践的第二个环节开题----探求解径,要经历“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教学目标:1。在剪纸和封边的制作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轴对称性及其性质,发展空间概念;

2欣赏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和边疆的一些图案,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剪纸和封边过程中的轴对称性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欣赏剪纸、封边的一些图案,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发现、归纳。

教学工具:纸,剪刀,投影仪。

准备活动:

收集装饰品和剪纸,或用剪刀折叠和剪断,以创造美丽的图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下面的图案是用剪刀剪出来的,漂亮吗?你能剪出这样的图案吗?

二、探索练习:

取一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纸条,将它每3厘米一段,一反一正像“手风琴”那样折叠起来,并在折叠好的纸上画出字母e。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手风琴”,你就可以得到一条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

(1) 你的蕾丝上两个相邻的图案是什么关系?相间的两个图案又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以相邻两个图案为一组,每个图案之间有什么关系?三个图案为一组呢?为什么?

(3)在上面的活动中,如果先把纸条纵向对折,再折成“手风琴”,然后继续上面的步骤,此时会得到怎样的花边?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请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然后在上面画出下图。然后剪下它的轮廓,展开它看看它是什么?你能用这种方法剪出蜻蜓或其他图案吗?

小结:在制作剪纸和镶边的过程中,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通过欣赏剪纸与镶边中的一些图案,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剪纸的课件(篇5)

综合实践活动剪纸教案《热带鱼》

1、 谜语引出话题:头无颈,眼无眉,尾**,翅膀难飞。

谜底:鱼。

二、 1、教师提问: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鱼?叫什么名字?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同学们见过的鱼还真不少,老师今天带来一些鱼的**,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好吗?

2师生欣赏“热带鱼”。(**课件)

老师小结:热带鱼种类繁多,色彩艳丽,吸引人,这里不一一介绍。我们今天用剪刀剪这些漂亮的热带鱼好吗?

三。你想切什么样的鱼?用什么花纹来装饰?(学生讨论)

4复习各种图案,启发学生设计不同的图案并命名。

3,请欣赏一些关鱼鱼类的剪纸作品,并比较它们的异同。启发学生说出剪纸和剪纸的特点。

相似之处:在建模中使用夸张。

双折剪纸:左右对称,平衡,右对称之美。

普通剪纸:造型多样,动感,精神,不呆板。

四、请同学们用剪刀剪出热带鱼,并拼贴出一幅剪贴画《海底世界》。

要求:1。要掌握图象的基本特征,可以使用夸张手法。夸张也应该适当。夸张的作品要比自然形态更加完美生动,具有剪纸造型的特点。

2、添画花纹时要经过自己的加工整理,使不规则的变为有规律的。花纹应有大有小,有疏有密。给自己设计的花纹取名字。

3、剪的时候要按照先小后大、先内后外的顺序来剪。

五、讲评小结。

表扬作品有创新的同学。

学生作品选登

剪纸的课件(篇6)

美术活动教案

执教人:潘青娥执教时间:2012年4月11日活动名称:《美丽的春天》

目标:1。在剪纸活动中,我们可以剪不同形状的花、草和树。2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各种花草树木。

三。喜欢参加剪纸活动,在活动中初步体会合作的喜悦。

活动准备:剪纸工具、各种彩色手工纸、宣纸、石膏。

活动重点:可以剪出各种形状的花、草、树。

难点:会剪不同形状的花、草、树,并尝试创造不同的切割方法。在活动中初步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课题

1、 教师出示画好只有山的背景图,请幼儿观察。

2、 在观察的过程中启发幼儿山上应添加些什么?

3、 请幼儿讨论。春天的花朵,春天的草,春天的树木。

2、 根据孩子们的讨论,引导孩子们剪出各种花草树木。

1老师讲解了花草树木的正确切割方法。

2、引导幼儿注意在剪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折的方法。(2)在镂空时花边的剪法。

3、 请选择您要分组创作的花草树木。

1请再次观察背景**中的山数。有五座山。

2、我们有五个组,小朋友们可以分别用剪、泥工、绘画等方式来制作出花、草、树等背景,把山打扮得更漂亮。

三。请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方法并添加背景。

四、幼儿共同创作作品,教师指导。

五、对幼儿共同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价欣赏。

剪纸的课件(篇7)

剪纸《苹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制作一份简单的剪纸——《苹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创意能力,使他们创作出更多的自己喜欢的剪纸;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剪纸、热爱剪纸,认识到剪纸是一种传统文化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教授学生制作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难点:让学生掌握剪纸技巧,创作出自己的剪纸作品。

三、教学过程:

1、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或视频为入口,介绍剪纸的起源、流传、分类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主动了解剪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安排示范环节,老师要在黑板上为学生展示一下单片剪纸的制作过程,并即时解答学生提问。

3、让学生进入实践环节: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用剪刀和纸制作一份简单的、主题为苹果的剪纸作品。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成绩进行分组,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剪纸经验、互相观赏剪纸作品、互相学习剪纸技法。最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体会,激发他们学习剪纸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成果、技能、表现和贡献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估,得出一个全面的评价结果。例如:

1、剪纸作品的评估:需要根据创意、难度、美观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

2、安全与卫生评估:要对学生的操作安全情况和所在环境的卫生状况进行评估;

3、态度与热情评估:要评估学生学习剪纸的态度和参与热情。

五、拓展活动:

1、让学生互相交换剪纸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2、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剪纸艺术展览等,了解更多的剪纸知识和历史背景。

3、设计一些比赛或活动,让学生切磋牛剪,提高自己的剪纸技能,同时也增加了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剪纸作品《苹果》篇

志之所向,何人能及? ——居里夫人

你看,这个剪纸苹果的红到发亮,仿佛还散发出一股果香。你知道吗?苹果是富有营养的水果之一,常吃苹果能美容、减肥、清肠等等。不仅如此,苹果还寓意着丰收和美好,是平安的象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剪纸艺术中,苹果也是典型的主题之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制作、欣赏一份剪纸苹果吧!

教学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

(1)材料和工具:剪刀、彩色纸,甚至是糖纸都可以。

(2)准备苹果的图片或模板,或者自己画一张简单的图案。

第二步:制作苹果的草稿

(1)拿出一张白纸,按照苹果图片的轮廓在白纸上画出一份草稿。

(2)把苹果的轮廓分成若干个区域,用不同颜色的纸片剪成相应区域大小、形状相似的小块备用。

第三步:组装小块

(1)把小块平放在一块白纸上,按照草稿上的图案重新组合,要时刻注意调配颜色的协调性,整体美观最重要。

(2)组合好了之后,把它们贴在一起形成一张苹果剪纸,可将剪纸放在窗户前面,利用日光的照射让剪纸呈现出柔和的色彩。

到了这一步,你的剪纸苹果就制作完成了。大家有的可能比较不熟练,但到最后都一定会做出自己的代表作。当然,制作剪纸苹果只是其中的一种操作,也可以制作花朵、动物等主题的剪纸。相信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们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创作出更有特点的剪纸作品。

剪纸的课件(篇8)

1感受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划龙舟。

2.使用组合式彩色剪纸的方法,将各种零件切开,然后粘贴到划船龙舟中。

三。锻炼孩子的耐心、细致,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1、交代上课内容,小朋友现在是5月底了,马上我们就要迎来一个传统节日,你们想一想是什么节日?要吃粽子的?对了是端午节,其实在端午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划龙舟,你们见过划龙舟吗?

请小朋友说一说。并请幼儿**划龙舟的**。

2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划龙舟。孩子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很难。没关系。让我们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吧!

给孩子们一个龙的**来了解龙的结构特征,尤其是龙头,这是最复杂和最难表达的部分。在了解分析后,我们把龙头分为几个部分: 形的头、 形的嘴、 形的龙角,然后再加上牙齿、眼睛、鬃毛,这样龙头就组合成了。

老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画水龙头,让孩子们了解水龙头的结构。

三。示范:剪掉:头,嘴,角,鼻子,牙齿,胡须,鬃毛。这些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纸切割,然后组合粘贴出水龙头。

4要求孩子剪:老师巡逻指导,鼓励孩子大胆剪,可以和老师不同,创新。

5、请幼儿把剪好的部件组合粘贴好,成为一个龙头,龙头贴在画面的前方。

第二课时:

6、老师示范剪出龙身:龙身分段来做,每段都是一个长方形,要镂空剪出龙鳞,上下身贴上鬃毛,如此几段连接粘贴好,长长的龙身就出现了。龙尾和龙身是一样的,但形状不同。尾巴是三角形的。

把这些部分放在一起,粘在一起,龙舟就成形了。然后是划龙舟的人,人物由头、双臂、上身组成,再加上船桨,如此组合成奋力击桨的人,同样的人物多做几个,一组划船的团队就出现了。

7、请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主要部分剪贴后,鼓励孩子们随意添加一些东西来丰富画面,如水波涟漪、天空中的太阳、鸟、云等。

"神奇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