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启示读书笔记范本系列(8篇)。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假期时间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其中的剧情让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人们阅读同一本书,却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思维方式。栏目小编用心制作的“钓鱼启示读书笔记范本”一定能满足您的需求,以下只是提供一些参考资讯请大家关注!
钓鱼启示读书笔记范本(篇1)
《钓鱼的启示》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中一篇非常有意义的故事,不仅让作者得到了很大的启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在生活中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了自己的道德信念。
那一年,作者刚满十一岁。他同父亲一起去岛上钓鱼,过了好长时间,作者的'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作者把鱼钩一收,果然是条很大的鱼,而且还是鲈鱼。父亲看了看手表,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小时,父亲叫儿子把鱼放了。作者问父亲为什么?父亲却平静地告诉儿子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用行动告诉了儿子学会抵御外在的诱惑。作者虽然心里很矛盾,但最终战胜了诱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合同范本网 )
在今年春节外出旅途中,我也遇到过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那是一次回家途中,我正在一辆旅游车上。由小编为您推荐的句子大全,更多好内容请阅读钓鱼启示读书笔记,祝您开心愉快!
钓鱼启示读书笔记范本(篇2)
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钓鱼的启示》这一篇课文。课文将的是一个十一岁的小男孩和爸爸一起去掉鲈鱼。可是,还没到捕捞鲈鱼的时间,便掉上来一条鲈鱼,父子俩都很高兴。但是,爸爸却让儿子将鲈鱼放了,因为还没到捕捞鲈鱼的时间,要讲道德。
读了这篇课文,使我回忆起了一件往事:那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坐上公交车准备去上学。刚上车,我便看见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向四处张望,我看他的样子像小偷,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果然不出我所料,小偷马上走到我身边的一个小姑娘身边,伸出手,摸进她的口袋,寻找什么。这时,只见一个乳白色的东西露出了头。我定睛一看,是一部手机。我刚要喊出声来,小偷见我发现了他,便使了一个眼色,暗示叫我别喊出声来,再加上他那凶神恶煞的样子,使我刚要说出来的话,又咽回到肚子里。小偷以为我不吃硬,只吃软,便拿出一些钱,用眼神问我要不要?这时我想:人不能做亏心事,如果我拿了钱,小姑娘丢了手机,那不是我一辈子后悔、谴责自己的事吗?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叫了起来,使那个小偷无地自容。
这使我受到了一些启示:道德是我们人生必有的东西,人生如果有道德,那么这个人生便会很有价值,活得很值,既对得起别人,同样对得起自己。
钓鱼启示读书笔记范本(篇3)
今天,我们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名小孩与父亲去湖中钓鱼,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因离开放鲈鱼捕捞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在父亲的坚决要求下,而无奈地将鲈鱼放走,并从父亲的话中得到启示的故事。
我觉得这篇文章是想让我们明白:我们随时随地都要自觉遵守规则,不要因为没有人在场,而去破坏规则,更不要因为某种诱惑,而做出破坏规则的不道德行为。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经想起了在我身上发生的一件事。那天,学校的单元测试成绩出来了,老师公布成绩,我竟然考了全班第一名。拿到试卷,我兴奋得哼起了歌儿,正当我高兴之余,我突然发现,竟然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没看出来,没有扣分!而且,这道题还是10分题呢!这么好的机会,我可不想让我的成绩排名一落千丈,我还是蒙混过关吧!先不告诉老师!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身边有一个人暗暗地偷看这一切——我的同桌。她把这件事完完整整地告诉了老师,老师知道这件事后,把我叫到了身边,她没有批评我,也没有扣我的分,只是温柔地对我说:“我并不是想扣你的分,也不是想批评你,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为一点点诱惑而让你做出错误的选择,我们要做遵守规则、讲诚信的人。”听了老师的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回到座位上,默默地在自己的卷子上写了一个大大的“-10”。
钓鱼启示读书笔记范本(篇4)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钓鱼的启示》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作者十一岁时,父亲带他去钓鱼。当他钓上一条大鲈鱼时,距离鲈鱼捕捞开放日只有两个小时了,他和父亲完全可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把鲈鱼带回家。可是父亲却毅然决然地叫作者把鲈鱼放回湖里。这件事让作者受到了严格的教育,长大后,事业也因此而成功。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是稳中父亲对孩子说过的一句话,这是这句话,使他的孩子一生受用。在我们的国家,也有许多伟人放弃了自己的利益,选择了道德。被人们称为“火箭之父”的钱学森就是这样的人。钱学森在美国时就很有名气,所以,他想回国的时候,美国人不准他走。美国人知道,他一走,美国就损失的一个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会把美国的先进技术带到中国。可是,钱学森一定要回国,因为他要报效祖国,他要让世界人都知道“中国是不好欺负的”。终于,他在1955年如愿以偿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钱学森要留在美国,那么等待他的一定会是财富和地位;而那时,他却回到还贫穷落后的中国,迎接他的是贫苦的生活和科技不发达的害处。但是,他在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富强面前,以国家为重,展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气节。
钓鱼启示读书笔记范本(篇5)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在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一对父子到湖边钓鱼。父子俩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过了好长时间,小男孩钓上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他和父亲都很高兴。之后,父亲看了看表,已经10点钟了,距离鲈鱼捕捞的时间还有2个小时。父亲坚决地,毫无余地地让小男孩把鲈鱼放回水里。34年后,小男孩已经成为了一位的建筑设计师,每当他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他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确很难”从而做出正确的抉择。
谁都知道要自觉遵守规则,可是在很多时候,很多人为了自己小小的利益而去违反规则,也许,他们并不是故意要这样做,但是面对诱惑的时候,总是心存侥幸,不能管住自己。其实,规定的制定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更安全,更方便,但是,要想真正达到制定规则的目的,就需要靠每个人都自觉和执行。好多人在违反规则的时候,总是想:“就这一次,没关系。”“下次注意就行了。”“反正没人知道”……如果大家都这样想,都这样做,那规则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遵守规则,要靠每个人的自觉性,怎样才能有这种自觉性呢这其实就是一个道德的选择问题。这种道德的培养要从小时候,从小事情上做起。
现代社会,色彩斑斓,有时候会让人眼花缭乱,只要头脑稍不清醒,来自各方面的诱惑,陷阱会令人防不胜防。人生旅途宛如在茫茫大海上乘舟而行,有许多航路可供选择,但如何掌舵,避开暗礁险滩,风头浪尖,除了需要从小严格的教育外,还要时刻有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就是《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带给我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7
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我无比佩服这位父亲。
这位父亲和作者一起钓鱼,但是不能钓鲈鱼。晚上十点,他们久久等待的鱼上钩了,可是拉上来一看,是一条大鲈鱼。但现在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这位父亲依依不舍地对作者说:”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作者很不解,因为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为什么不可以把它带回家呢最后作者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就把鱼放回了湖里。
我非常佩服这位父亲,因为这位父亲非常遵守制度、讲道德。作者也从这件事上受到了启发,当面临一次次道德抉择的时候,他选择的是遵从,而不是违背。这是个多么好的一种品质啊!
这又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我每当上学,放学时,都看到一些汽车、电动车和自行车在闯红灯,甚至有些行人也在闯红灯。我对这些行为感到不解,为什么要闯红灯因为那一点点的时间因为不能迟到这些都是借口,安全第一啊!如果我们第一想到的是安全,而不是时间,那,就没有闯红灯的了,那也就没有那些交通事故了。
我们一定要有遵守规定、遵守制度的品格,如果你和你的朋友们还没有做到,就赶快行动起来吧!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400字小学范文
钓鱼启示读书笔记范本(篇6)
昨天,我们学了《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它让我深受启发,我懂得了道德认识是很简单的,是很容易判断一件事情的是与否,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的道理。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因为没有到达开放时间,父亲命令我把鲈鱼放回湖中。三十四年过去了,每当“我”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总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从此“我”便有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看到文中的“我”,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一次关于道德抉择的经历。那年,我上二年级。有一天下午,我在教室里扫地,扫着扫着,我发现一个人的桌肚里有一本最新版的漫画书,我伸手就想拿起来看看,可是一想:我拿了他的书,明天看见没有了,他会不会怀疑是偷书呢?那样同学们一定就不和我玩了!可是我又特别想看。我抬头看看周围,没有一个人停留,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在做什么。我迟疑地想了想:如果拿走,我的良心会不安的,那样我就成了没有道德的人。我经过一场心理斗争,还是决定不拿了,我想看可以等第二天再借来看。
钓鱼启示读书笔记范本(篇7)
十一岁的小詹姆斯和爸爸在岛上钓鱼,他想钓翻车鱼,没想到钓的是大鲈鱼,这条鱼足有10公斤,詹姆斯很想带回家,但是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就教诲詹姆斯不管干什么事都要遵守规则,詹姆斯听了爸爸的教诲,把鲈鱼放到了水里,这一件事对詹姆斯影响了一生。
许多事情,尤其是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与错误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这件事对你有很大诱惑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坚强的意志力,可以抵制得了这些诱惑。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就应该养成遵守规则,抵制诱惑的习惯和恒心。
当人还小的时候,往往是意志力最薄弱的时候,正如《钓鱼的启示》里所讲的一样,每个孩子在面对
足有10公斤大鲈鱼都几乎想拥为己有,如果爸爸不在身边教诲小詹姆斯,或许小詹姆斯就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把那条大鲈鱼带回家,那就更不会对詹姆斯一生产生什么影响了。
由此可见,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孩子的品质和性格的养成方面,更是起着不可估量的主要作用。所以各位家长,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为自己孩子习惯的'养成保驾护航,以使孩子形成对自己一生都影响重大的好习惯。
好的习惯的养成,可以使孩子受益终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给孩子留下无尽的财富,不如像小詹姆斯的爸爸一样给我们的子留下受用一生的好习惯。
钓鱼启示读书笔记范本(篇8)
你们钓过鱼吗?我可钓过,当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钓上鱼时,甭提多兴奋了。假如这个时候再让我把鱼扔回池塘里,我非得气哭!今天我们就学习了一篇这样的课文《钓鱼的启示》,它却让我明白了钓鱼的道德。
课文主要叙述了作者小时候钓鱼的故事。在距离鲈鱼捕捞开放日还有几个钟头,我和父亲已准备好鱼竿。一段时间过去了,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我赶紧收线,拉上来一看,竟是条很难钓上的大鲈鱼,但距离开放的时间还有俩小时。父亲看了鲈鱼好一会儿,还是果断地让我把鱼放回湖中,虽然我极力反抗,但还是照办了。
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小作者钓到了一条诱人的肥大的鲈鱼,可鲈鱼正值繁衍期,为了保护鲈鱼的繁殖,有关部门关于捕捞是有时间规定的,所以作者在父亲的帮助下还是选择了放鱼。我非常欣赏,也很佩服这对父子的行为,它证明了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做人准则。
道德,既摸不着也看不见,但却伴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它可以是弯腰捡起一片纸,可以是主动为老奶奶让座,可以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可以是不踩踏草坪小花。我要以小作者为榜样,当自己面临道德抉择时,一定要选择道德正确的一方!
dg1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扩展阅读
钓鱼的启示读书笔记集合9篇
作品使用流畅的语言,让读者深陷其中,欲罢不能。因此,我们需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想法。工作总结之家为制作这篇钓鱼的启示读书笔记付出了许多辛勤的努力,希望它能令您感到满意。请注意,本文只供参考!
钓鱼的启示读书笔记 篇1
今天,我们学习了《钓鱼的启示》一文,感触很深。
短文主要讲了在还有两小时开放鱼塘前一个小男孩钓鱼的故事。小男孩钓到了一条好大的鱼,然而,父亲却命令他放回去。小男孩在大鱼的诱惑里挣扎了许久,终于做了正确的选择。从此以后,在面临各种诱惑的时候,小男孩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诱惑所迷惑。
试问自己,在面临巨大的诱惑的时候,被诱惑的你,还能保证一颗清醒的头脑吗,我自己也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在回答道德的问题时,人们总是说的很容易,但,事实又有几个人做到呢?当售货员阿姨多找你钱时,你是偷偷拿着,还是自动还给她呢?当你考了100分时,你猛的发现自己有一个地方老师改错了,你会告诉老师吗?看是简单的选择题,想选择却十分困难,人们总是在贪婪和诚信中挣扎,那么,又有多少人选择后者呢?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战胜心中的贪婪,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吧!
钓鱼的启示读书笔记 篇2
在现实生活中,诱惑无处不在,它就像影子一样与我们紧紧相随。学会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这篇文章是告诉我们要诚实、做个有道德的人,那就是《钓鱼的启示》。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我”和父亲一天晚上,去钓鱼。“我”守株待兔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终于钓上了一条又大又美的鱼。因为没到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父亲让“我”把辛辛苦苦钓来的那条来之不易的鱼放回去,“我”只好不情愿的把它放了回去。当时“我”不理解父亲的做法。长大后,“我”才终于明白了父亲让我做有道德的人。
当我读到“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中。”我心里想:好不容易才钓到一条大鱼,为什么要放呢?当时我也不理解父亲。但又当我读到:“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厉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我终于明白了父亲让“我”把鱼放回湖中了。因为是道德问题,你想做对很难,但你想做错却很容易。
我读了整篇文章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面临一些道德的抉择。虽然道德抉择只是一个选择题,但是只有是与非两个答案,只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是,就是对的,不过利益不大,但非是错,它由金钱,地位,名利……组成,获取的利益很多,却只是短暂的。更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心理作斗争,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
当我读了这篇文章,我惭愧的低下头。因为我做了一件不诚实的事。那天,阳光灿烂,我出去买冰淇淋吃,到了那里,我把钱给了阿姨,阿姨竟然找多了3元。我很开心,心里想:原来大人们都有计算错误的地方。然后,我用那3元买了两包零食,并吃完。但我读了《钓鱼的启示》,下定决心:下次再有一样的“诱惑”,我一定要毫不犹豫的还给别人,抵制它。
虽然现实生活,诱惑很多,但只要像《钓鱼的启示》里的“我”学会抵制各种诱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利益。
钓鱼的启示读书笔记 篇3
今天,我读了一篇《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读完后,我懂得了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
课文写的内容是作者的父亲利用他和孩子钓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让孩子学会做个诚信的人。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到了有一次没有做一个诚信的孩子。
那次,我很想买一个玩具,那个玩具需要1元钱,可我身上没有带钱。转身就走,快走到家的时候发现地上有一个硬币,我以为是一元的硬币,便捡起来了。捡起来后,诶,只不过是一个和一元的硬币一样大的一角的硬币而已。但我想了一想,这个硬币和一元的硬币很相似,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我就又跑到那个小卖部,给了他”一元钱“,旁边那个人又给了他一个一元的硬币,盖在了我的硬币上。我看到后,就溜之大吉了。但我学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我又把剩下的钱还给了老板。《钓鱼的启示》中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要求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时间的勇气和力量。“
就是这样一篇极有哲理的课文教会我做一个诚信的孩子。
钓鱼的启示读书笔记 篇4
《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鲈鱼捕捞的前一个夜晚掉到了一条非常漂亮的大鲈鱼,他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它;后来,父亲经过反复思考,让作者把鱼放回湖里,作者着急地哭了;但是父亲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所以作者依依不舍地把那条鲈鱼放回湖里。三十四年过去了,作者从这件事悟出了一个道理:到的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严格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文中的父亲公正无私,虽然自己也很喜欢这条大鲈鱼,但为了孩子,还是严厉的让他去把鱼放了。这位父亲让我敬佩,我的妈妈就像他,也严厉地教育着我。
刚刚上个星期四我做了一件不诚实的事。那天,像往常一样,下午第三节课有跑步,我们在排队时,一位同学对我说:“郑雨涵,你的红领巾呢?”我充满疑问地向脖子一摸,啊,确实脖子上没有了我那鲜艳的红领巾。突然,我看见范旭挺的椅子上挂着一条红领巾。我想了一下:假如我拿了的话,那么他就会没有了红领巾;假如我不拿的话,那么班级就会扣分。算了吧,为了班级,范旭挺你就牺牲一次吧。想完,我拿起那块红领巾,向楼下奔去。跑完步,放学了,可我的心里仍然忐忑不安,心“砰、砰”的跳个不停,似乎有许多小鹿在我心中奔跑。
回到了家,我的心总算有一点儿安稳了。后来,我和妈妈说了这件事,原本以为心中那块隐形的石头回落地了,没想到妈妈竟然让我去还给范旭挺。第二天,我起得特别早,来到学校,范旭挺还没来,我非常紧张,怕在他面前会说不出话来。他总算来了,我拿起那块红领巾放在了他的桌子上,说:“这是你的红领巾。”他也没有多问,所以我就走了。
穆迪说的对“暗处最能反应出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我觉得我是一个不诚实的人,但我以后要努力改正这个缺点,尽量以后不再犯这种错误。
钓鱼的启示读书笔记 篇5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有一些诱惑人的“鱼”,我们能鼓起勇气放掉呢?《钓鱼的启示》讲述了一个故事:“我”11岁和父亲去小岛钓鱼,那时是鲈鱼开放捕捞的前一天晚上,“我”钓了一条大鲈鱼,可是父亲让“我”放了,“我”只好放了。可是34年后,“我”却成了纽约著名设计师。
在生活中,有许多相似诱惑人的“鱼”它们一次次出现在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鼓起勇气把“鱼”放了; 在学习中,也有诱惑人的“鱼”。比如有个班干部很喜欢有个同学的笔。有一次,那个同学违反了班规,班干部刚想把他报给老师,那个同学便把他的笔给班干部借一下,班干部便不报。
生活,完全是由你控制的。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在人生路上,我们要把诱惑人的“鱼”放下,这样才能成功。
简评:哲理非常深刻,可是结合具体事例还不够。
钓鱼的启示读书笔记 篇6
今天,我阅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了“我”与爸爸去钓鱼,钓到了一条很大的的鲈鱼,而此时离开放捕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我”乞求爸爸让“我”把鱼带走,四周没有一个人,而爸爸让“我”把鱼放走,后来我成为了一名著名的设计师的故事。
从这一篇文章中我学到了:道德其实只是一个是与非,其实践起来却很难。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你都应该遵守规矩。无论有没有人,你都应该去遵守。道德,不是你在嘴边挂着,说我们要有道德,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坚持、在意,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要有道德。道德,不只是挂在嘴边,更需要实践。
我们都说我们要有道德,捡到东西要归还原主,不能占为已有。可又有谁做到了呢?
我记得在我三年级时,在学校食打饭进,看见有人掉了一块橡皮,他却没有发觉。而就在那时,我目睹了一个人,像只老鼠似的悄悄地捡起放进自己的口袋中。我正想上前阻止,可他像只老鼠似的又悄悄溜走了。你看,这就是在现在的人们,不只是捡到的'东西占为已有,甚至还有偷东西的。这些人不讲理。不像文中的主人公,他遵守了规矩。尽管他也非常想把鱼留下来,但他却遵守了规矩,后来他成为了一位著名建筑设计师,虽然他在之后的3、4年里再也没有钓过这么大的鱼,可他却收获了许多。这样,才使他能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曾经说过虽然它没有钓到3、4年前那个夜晚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他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大鱼”。当他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们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困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钓鱼的启示读书笔记 篇7
自从我读了《钓鱼的启示》后,我深受感触,感觉到了父亲那份严格教育儿子,让儿子明白做人的道理的那份执着,也明白了这句话“道德只是个简...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做《钓鱼的启示》。文中讲述了作者小时候曾经钓过一条大鲈鱼,却被父亲强令放生。
刚开始接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也很不理解这位父亲的意图,经过老师的详细分析,加上我自己反复多次地认真阅读,我终于悟出了文章揭示的道理:人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禁不住诱惑。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能杀人犯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杀人放火,而可能是小时候拿同学的东西,胆子就逐渐大起来了,坏事越做越多,成为无恶不作的凶徒。
当年,在非捕捞时间,如果作者的父亲纵容了他,拿走了那条鱼,那么,今天的作者有可能是坐在牢房里写悔过书了。
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钓鱼的启示读书笔记 篇8
居夫人曾说过:“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今天上午,我看了一篇文章名叫《钓鱼的启示》,又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文章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和父亲一起去小岛上钓鱼,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小男孩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可是离可以捕捞鲈鱼只有两小时了,倔犟的父亲硬要让他把鲈鱼放回湖里去。小男孩舍不得,特别想留住那条来之不易的鱼,可是最后他还是听了父亲的话,把鲈鱼重新放进了湖里。三十年后,小男孩长大了,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建筑师。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抵制了许多诱惑,成为了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这正是由于那次捕捞鲈鱼的事情,成为了他人生前进路上坚实的基石。
我们成长的经历,可能会和这个小男孩一样,会遇到许多诱惑,但我们要从每一个诱惑开始学会拒绝,学会放弃,摆平心态,锻炼毅力,这样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但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经得住诱惑呢?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出去玩了,欢声笑语洒满校园。我们呢?能不能抵挡住诱惑,踏踏实实地把老师留下的作业写完再快快乐乐的尽情玩耍?现在网络游戏风靡一时,该到睡觉的时候了,是让妈妈一遍又一遍的喊我们去睡觉,还是自己自觉地关掉电脑?如果我们能把这些诱惑拒绝,我们就会成为一个有毅力的人。
抵御住诱惑需要毅力,希望我们能在健康和快乐中成长。
钓鱼的启示读书笔记 篇9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做《钓鱼的启示》,文章讲了一个11岁的孩子和父亲钓鱼时发生的事情:一天晚上,一个刚满11岁的小孩子,跟着爸爸到湖中的小岛钓鱼,他耗费了许多心机和时间,终于钓上来一条巨大的鲈鱼,但是爸爸告诉他离钓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并要我把鱼放回湖中。即使周围没有人,即使小孩子一再祈求,爸爸也不同意,小孩子只好很不情愿的将鱼放回了宁静的湖水之中。
这篇故事讲述了要坚守规定。规定一旦制定了就肯定会有属于他的道理,一切也都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如果违反了规定,不是伤害了自己就是伤害了其他人。不仅大事如此,小事也是如此,偷牛就是从偷一根针开始的,不要养成侥幸,可以蒙混过关的心思,没有报应,也有因果。有的规则甚至触犯了就是有惩罚的,所以无论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规则,都一定要严格的遵守,万万不可莽撞,否则受到伤害最多的人,只会是触犯规则的那个人。
不仅如此,坚守本心也是重要的,就像文章中的作者本来是会遵守规定的,可是仍然想要违反规定,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那条鲈鱼太大了,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又有旁边没人看见这个条件来辅助,也就构成了违反规定的所有因素,说不好听点,也就是构成了犯罪的因素:无比多的金钱,小偷小摸没人知道。总结一点就是不要让巨大的利益和侥幸的心理迷惑了本心,要坚守本心,不忘初心。
在少年阶段这两点是基本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在青少年只是要虚荣,虽然暂时没什么危害,但是长大成年之后各种诱惑也就显现出来了,直到最后就会因此而犯罪。少年被巨大的利益蒙蔽了本心,又存在了各种侥幸心理,大人也没有及时劝阻,其实就无异于给自己判了死刑,我分析一下他的未来,可能是贪污、偷窃、抢劫等等,金额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直至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
而成年人这个时候也绝不能隔岸观火,特别是监护人。哪怕是没有知识的人也知道不能犯法,不能做坏事吧,如果看到任何青少年有任何时候做出任何违反规定的事情时,应该要立刻阻止,而文中的爸爸就是家长们学习的好榜样,不仅如此,家长还要看透小孩子内心的想法,从他的一言一行都可以看出所思所想,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好家长。
青少年也应该有自我防护的心态,不要被任何威逼利诱而做出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如果自己不知道遇到这一类事情应该怎么办的话,也应该问一问自己的家长或者向老师咨询自己该如何做、该如何预防这一类事情,或者向学长、同学问问有什么办法。
不论是什么人都要坚守自己的本心,现在有一些大人也会因为各种诱惑而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比如追求飘飘欲仙的吸毒者,追求荣华富贵的小偷等等。总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切记,万万不可违反规定,万万不可违背初心,否则迎接你的将是万劫不复。
金色鱼钩读书笔记系列
在阅读书籍后,我们都会产生许多自己的见解,在读作品时,内心都会被震撼到。您是否也在苦恼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金色鱼钩读书笔记。
金色鱼钩读书笔记 篇1
星期六,我在家里读《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读着读着我两眼湿润了,课文中的一幅画面不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茫茫无边的草地上到处长满了齐腰深的草,到处布满了沼泽。老班长带着三位病号在这荒凉的草地上行走着。老班长为了三个病号熬坏了眼睛,却仍然天天到草地上找野草,到水塘边钓鱼。他像慈母一样把热气腾腾的鱼汤送到病号的手里,而自己却嚼着苦涩的草根和硬邦邦的鱼骨。
多么可敬的老班长!为了革命,为了战友,宁愿自己吃苦,都是因为他有着惊人的毅力,至高无尚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对革命的赤胆忠心。革命先辈为了下一代的幸福努力奋斗,而我们这些生在国旗下,长在蜜罐里的孩子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每天吃的都是香喷喷的大米饭,看了老班长嚼鱼骨的事,我多么想用一碗米饭和老班长换鱼骨啊!老班长在水塘边钓鱼,昏倒在水塘边。战友们怎么呼喊,他却永远闭上了眼睛。他把别人送出了草地,而自己却永远留在了茫茫草地中……
读到这里,我抹了抹眼泪,心里默默念着:老班长,您牺牲得太伟大了!
巍巍雪山,茫茫草地不知夺去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在坎坷地革命道路上,又有多少革命者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正是这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使我们生活在温暖的社会里。我们是生在国旗下的幸运儿,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甜美,我们拥有芳香的清晨、温馨的夜晚,我们一定加倍发愤读书,将来为中华之腾飞作贡献。
金色鱼钩读书笔记 篇2
这几天,我读了《金色的鱼钩》一篇文章后,有了很深的感想。
这事发生在革命先烈过草地时的事。革命先烈来到草地上之后,很快就没有了粮食,只得挖野菜、吃草根来充饥。”这东西能吃吗?“我想。后来,老班长发现河里有鱼,就都搬到河边住了。渐渐的,河里的鱼少了,每天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那可怎么办呢?“我开始问他们担心。有一次,小梁同志吃过饭,就跟在老班长的后面,发现老班长正捧着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他们吃剩的鱼骨头。”他不觉得这些东西已经不能吃了吗?“我又想。小梁同志禁不住问道:”老班长,你怎么……“老班长去争辩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掉快可惜的……“小梁同志和老班长说了起来,但最后老班长还是说过了小梁同志。最后,革命先烈们好不容易快走出了草地,那天也是老班长最后一次去钓鱼。不幸的是,老班长饿死在了河边。小梁同志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包了起来,放在衣兜里。因为那根鱼钩毕竟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啊!革命先烈真令我敬佩!他们那不畏坚强的勇气,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品质,还有那勇往直前的精神!而我们呢?有时因为不喜欢吃的菜,就挑食、不吃饭;有时因为嫌穿的衣服不好看,就和大人吵;有时还因为觉得玩具不好玩,就和家长闹着要新玩具……这样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我们怎能对得起这些革命先烈呢?
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革命先烈的生命换来的。虽然革命先烈当时是那样的”傻“,但是,我们还没有的感受到他们的一片苦心。就是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为人民创造出更好的家园!
金色鱼钩读书笔记 篇3
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抬了张椅子,坐在了阳台上。翻开《新语文读本》,一篇文章吸引了我——《金色的鱼钩》。
《金色的鱼钩》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红军长征过草地时,老炊事班班长为了照顾“我”和两位小同志而不惜牺牲自己。
当我读到“班长坐在那里,捧着碗,吃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的时候,我的喉咙开始哽咽了。
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长!为了革命事业宁愿自己吃尽苦头,也要保住这几位小同志。为了下一代,为了中国,这位老战士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而我呢?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却不会珍惜,回想起来可真是惭愧啊!
平时,在家吃饭,一颗又一颗的饭粒落在桌子上,地上。只要有不好吃的饭菜,我就会想方设法地省掉。在学校,有我不喜欢的饭菜就半碗半碗地倒进垃圾桶;只要老师和午餐管理员不在,我就趁机倒饭。下午放学了,又缠着爸爸妈妈买零食。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没有东西吃?红军战士没有东西吃的时候,甚至吃草根,吃树皮。可见粮食是多么珍贵,可是我却不懂得珍惜。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珍惜粮食,老班长所吃的可以和我们相比吗?他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历尽艰辛!现在,我多么希望可以用碗中白花花的米饭,和香喷喷的菜来换老班长手中的鱼骨头啊!
花的启示读书笔记(汇总5篇)
如何精准地表达自己对一篇作品的感动?当我们阅读完作者的文字,深刻地领悟其意,我们可以将这些感悟转化成一篇读后感,从而让我们的思想得到具体表现。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为你收集整理的花的启示读书笔记。
花的启示读书笔记 篇1
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从中我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文章内容是: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着一个“滴水穿石”的奇观,从中得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一观点。。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就是因为他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才取得成功的。
只要有专一的目标,不三心二意;只要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麻烦事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记得有一次上舞蹈课,老师叫我们站立下腰,全班惊呆了。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大家都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才下去的。我眼看着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下去,却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样。到我了,老师手扶着我的腰,我双手抬起,头往后仰,身子慢慢地向下,快要到地的时候,不知怎么回事,我恐慌地起来了。老师看见我这样,便安慰道:“没事的,不要害怕。”我反反复复地做,可就是不行。老师叫我回家好好练。回到家里我马上跑到床上去练习。第一次,我快要下去的时候,又想起来,但因为没有人扶,所以我重重地摔在了床上。我想起老师说的话:“不要怕摔,摔一次,痛了,你就知道下次不要再摔了。”我心想:对,不要怕,我一定要下去。接着我又开始了练习。第二次、第三次、四次、五次……摔、再摔、还是摔……一天、两天、三天……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竟然下去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所以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花的启示读书笔记 篇2
昨天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我从中明白了只要我们目标专一,所有的事情都做得成这个莫大的道理。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形似卧兔的石头,石头上有个洞,石头上方有一块岩石,这正是岩缝中的水滴的杰作,正是因为水滴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造成太极洞内的奇观。接着作者又先后例举了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不教一日闲过的齐白石来说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
读了这篇课文我不由得想起三年级的那一件事:以前我和我的朋友在一位老师那儿学毛笔字,老师让我们每天写两张作业。我们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写字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有一次我的作业一不小心被妈妈当做废品扔了,于是我脾气大爆发,吼道:“不学了!不去了!”妈妈怎么劝我也没有用,从那以后,我的毛笔字课就停了。可是我的朋友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他常常参加各类书法比赛,每次都能得奖,甚至他的作品被带到香港去交流了。唉,比起他,我现在真是无地自容,如果我把毛笔字坚持学下来,那我的书法水平一定也很好,还可以和好伙伴在一起感受写毛笔字的乐趣……
学了这篇文章,我得到了一个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从今以后,我一定要认准一个目标,然后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去学习、锻炼,一直把它“滴穿”为止。
花的启示读书笔记 篇3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它告诉我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个道理,也同时让我想起了一件事令我难忘的事。
有一次,天气闷热,妈妈突然想起了我想买自行车的事,妈妈走过来说:“你不是想要自行车吗?今天我就带你去买.”我欣喜若狂的说:“太好了!太好了!你真是我的好妈妈。”在半路风儿好像跟我说:“你有一个这么好的妈妈,你真幸福呀!”不一会儿我们来到部红色的自行车,我闹着要那部,妈妈斗不过我,只好买下来了,你还别说:“这部车的颜色格外鲜艳,说着说着,新的问题来了,我还不回骑呢!这可怎么办?如果不学的话,买了不用岂不是浪费了,没办法,只好学了,”我小心翼翼的坐在坐板上,心里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突然摔了下来。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走过来长话短说:“再来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学会骐单车的。”我听了妈妈的话,拍拍身上的灰尘,妈妈扶着龙头慢慢跟我练习,过了一会儿,妈妈吧手放开,我竟然没有倒下来。还一直骑回了家。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不仅让我学会了骑单车,还让我知道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个道理。
花的启示读书笔记 篇4
当我读完《滴水穿石的启示》后,我知道,只要有信心,天天坚持,不论什么事情,都能够做成功。
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诺贝尔他们,是因为坚持不懈,无论怎样的厄运都打不到,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几年过去了,全都出名了。
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像水滴一样,许多天过去了,水滴穿了石头。虽然雨水的力量比水滴的力量大得多,可它不能把石头滴穿,因为它不能坚持到底,这不就像很多没耐力的人吗?刚开始很强,几乎比所有人都强,可刚刚干了几下,就觉得太难干了,于是就放弃了,不干了。你看,不是和雨水一模一样吗?
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包老师说要背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名字叫做“荷花”。晚上,我先读了几遍课文,背一下,可是,背的老是忘记下一句。我再读了几遍课文,结果虽然比刚才好一些,但是还是错字连遍,还有一大堆句子成为了“漏网之鱼”。我只好再读了几遍课文,关闭课文,开始背,希望这一次课文能背出来。可是,想象不是现实,现实的结果,我还是读错了一些字。正当我一筹莫展时,爸爸走过来,看到我这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意味深长得对我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你应该多读几下。”我这样做果然成功了。
我们要像水滴一样,坚持不懈、百折不回,最后取得胜利。不能像雨水那样,虽然来势凶猛,力量比雨滴大多了,可是,它竟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花的启示读书笔记 篇5
学完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一课,我得到的启发就是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必须能实现我们完美的梦想。
说到“滴水穿石”,我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呢!
四年级暑假的一天,我到爷爷家去玩,看到姐姐骑自行车的样貌好酷,便嚷着也要学。妈妈斗可是我,姐姐呢,让着我,所以就都答应了。
爸爸把自行车推到外面,姐姐把车子骑到了广场,我跟不上她骑车的速度,只能在后面狂奔了,最终追上了。姐姐把自行车交给我,我纵身一跃,挎上了自行车,我对姐姐说:“你在后面扶我好吗”
“不好!”谁知姐姐一点也不留情面地说。“你应当自我学,而不是靠别人,我先教你起步吧!”姐姐边说边指手划脚的。可是谁明白这自行车到我手里怎样就那么不听话,我怎样也坚持不了平衡。我刚踩上脚踏板,车子就歪到了,再骑再倒,我简直要疯了。
这时姐姐又说话了:“你应当要先猛踩右边的踏板,让车子跑起来,再把左脚放上脚踏上,然后一圈一圈不停地蹬,这样才行。”我一试,果真有效果,可谁知刚骑了不到五米,就“人仰马翻”了,我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我就准备放弃了。这时我想起了爱迪生发明电灯做了许多次试验,最终取得成功了。我又扶起自行车之后练,就这样我最终学会了骑车。
看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铭记滴水穿石的启示。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系列8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比如经典作品等,它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与故事情节产生共鸣。这时候,我们不妨坐下来好好写一篇读书笔记,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读书笔记有一定的深度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心理学的读书笔记,欢迎你的品鉴!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1)
这学期的《心理学与生活》由南开大学副教授管健主讲。课程总共有5讲: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第二讲《A型人格》,第三章《吸引力的秘密》,第四章《非言语沟通》,第五章《告别压力山大》。第一讲的《发现自我之旅》分五个方面来讲,分别是:自我概念,文化与自我,自尊与社会比较,自我实现预言,自我服务偏差.自我概念是个体所拥有的有关自己的整体信息;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表明最核心的部分是自己;在第三节的自尊与社会比较中,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会对我们的自尊产生影响。而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关于某些未来行为或事件的预测对行为互动改变很大,以至于产生预期的结果。在第五节自我服务偏差中讲到很多人都有盲目乐观的行为。
第二讲,A型人格。A型人格的人包括:(1)喜欢过分争先和有雄心壮志者。(2)有过高的工作要求,经常不满足现有的工作成就。(3)情绪易波动。(4)有闯劲,表现为好斗、敏捷和强烈的进取心。(5)过分争强好胜。(6)经常匆匆忙忙。(7)习惯艰苦紧张的工作,即使休息也难以松弛下来。(8)不耐烦,情绪急躁。(9)常常同时进行多种思维与动作,言语动作的节奏快者。而B型人格却与之相反,B型人格的人时间观念不强,做事更愿意授权委托他人,去允许多元化的存在方式。A型人格的正面特质:A型人格的人工作特别努力,他们有很强的工作动机,成就动机,他们比其他人要更多地沉浸在工作当
中而且还有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负面特质:A型人格的人的抑郁感会更强,他们的内控性比较低,愉悦的体验较少,较多的情绪的压力,较低的幸福感,较低的幸福满意度,较低的健康的满意程度,较弱的家庭归属感,较低的生活满意度。最后,A型行为的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克服完美主义的克服暴怒,多做一些艺术的活动,多一些鉴赏的活动,更多地去交一些朋友,能够去享受到生活当中的一些乐趣,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运动。
第三讲,吸引力的秘密。《吸引力的秘密》这一讲包括: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关系中的回报以及外貌吸引力。接近性的特质体现在易得性与交往性;相似性则指出相似的他人会认同我们的信念和倾向,相似性有助于顺畅地互动;而互补性则指人们之间因为可以在角色或需求上以相互扬长补短和互相满足而形成人际吸引。
第四讲,非言语沟通。信息传递包括语言、姿势与语音。主要讲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何为“非言语沟通”、二是面部表情能否表达信息、三是身体姿势可否传达意图、四是人际距离能传达什么信息、五是情境文化怎样影响沟通。
第五讲,告别亚历山大。《告别亚历山大》讲了压力的本质,压力的反应,压力阶段模型,压力的来源,压力的管理与应对这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压力也叫应激,使机体在对生存环境中多种不利因素进行适应的过程中,由于适应和应付能力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身心紧张状态及其反应。压力通常来源于生活变故,像分居、被监禁、亲密家庭成员死亡、受伤或生病、结婚、被解雇等。最后,要管理应对压力,就要改变压力来源,发长应对技巧,平衡生活方式,发展合力思维。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暑假生活已过一半之多,按照我们英语工作室假期安排,每位工作室成员要做到:在总结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卓越,不断提高自我专业素养水平。对于新入职的我来说,在这个假期里我仔细回顾了刚任职的这两个月中自己的表现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包括值得继续采用的方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都认真的进行反思和总结。除此之外,阅读书籍,做到自我的提升也是必不可少。近阶段《拖延心理学》这本书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在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是学生还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拖延的现象。比如,学生作业拖沓,布置的学习任务总在检查前去做······而作为教师的我,也是习惯在deadline前完成工作。所以读完《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对于做事情总爱拖延的我来说确实受益良多。
这本书是由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共同创作。在这本书里,作者从拖延症的起源开始,探索了在拖延中显现的各方面的心理学的原因,如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并给出详细的指导改善方案。这本书虽然是有关心理学的,但文中穿插着各个受访者的真实故事,并不枯燥无聊,还能使你轻松理解背后所体现出的原因。而拖延的原因,作者归结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标和回报过于遥远、无法自我约束。
找到原因后,作者也给出了详细的改善方案。对于看书的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方法去战胜自己的拖延。比如:
1、给自己备一个记录本,设置每天需要完成的小目标,并规定相应的完成时间。
2、合理分配时间,并保证时间的效率性,学会怎样说不,不去做额外的事情。
3、立刻开始做,不为自己找借口。
4、在每次完成一些任务后,适当给自己一些奖励。
5、做好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
总之,这本书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处境,让我们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才能以最有利于我们的方式采取行动,而不是生活在拖延的无边阴影之下。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3)
引子:
之前看了很多心理学相关的书,最近决定稍微深入一些,从看一些教科书开始。第一本书的名字叫做《心理学与生活》,作者是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教材被斯坦福大学采用多年。
说到这个,其实教科书比小说什么的好懂,因为它的逻辑很清晰,很多概念也会反复强调,你就很容易读进去,好的教科书比老师能教给你更多的东西。
我推荐大家有空可以多看一些英文的教科书,既能学英语,又能了解一些专业知识。
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的科学。
这里其实有几个挺有意思的概念:
行为(Behavior):在这本书里面,行为被定义成为了适应环境而采取的行动。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从适应环境的角度来思考行为。但从这个角度一想的话很多东西就很合理了,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想,人类之所以会是群居社会性的动物,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通过群居合作来适应环境从而维持生存。我们努力学习、赚钱、健身,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为了适应社会。
科学(Science):心理学也是很严谨的一个学科,形成一个结论之前,心理学家首先通过观察,形成一个假设,然后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再进一步通过严谨客观地推理,最终得到一个结论。这当中有很多数据抽样、统计分析、假设检验等等内容。
当你看一篇文章,不管是鸡汤文也好,还是看理论研究也好,如果能多一些逻辑思考,少一些先入为主,或许就能更清晰地看到事实的全貌,在做决策的时候也会更加明智。所以平时对于各种观点,都要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分析。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心理实验有: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
心理学的目标:
描述发生的事情,解释背后的原因,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并做出相应的干预和控制。
举个例子:你看到一个人在抽烟,他为什么抽烟?明天他还会抽烟吗?你要怎么样能帮他戒烟?
再举个例子:你看到一个人学习能力很强,他是如何做到的?怎样能变成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
所以其实心理学的问题跟我们的生活还是非常相关的。
心理学重要的两个流派:
结构主义:心理内容的构成,主要研究思维的成分,例如我们可以把大脑分成如下三个部分:自我、本我、超我。
功能主义:每一个生理心理表现/行为,它的功能和作用。功能主义问的问题是,每个心理现象,它是为了实现什么功能?比如有的人遇到精神上的打击之后会失忆,某些理论认为是为了自我保护,避免直接面对剧烈的心理打击。
现代心理学的七种观点流派和例子:
·生理:吃巧克力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感到愉快
·心理动力:弗洛伊德,内心的种种力量冲突
·进化:例如人类对社交的需要,最初是为了通过聚集群居从而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认知: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的认知当中并不一样,知行合一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自我实现)
·文化:东西方文化的强势/弱势
从这七个角度来思考,其实每个人的心理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每个人总以为自己拥有自由意志,但排除本能、生理、文化、认知等等因素的影响,你真的确定你所做的选择是你发自内心想做的选择吗?还是说其实你只是一个提线木偶,在适当的环境条件和刺激下就会做出特定的反应?这也值得我们去思考。
总结:
心理学是研究人行为和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的科学。
心理学有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两个流派。
现代心理学有七种不同的思维角度:生理、心理动力(心理分析)、进化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人本主义、文化心理学。
一点感想:
之前总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看了书之后才发现,其实自己的想法很片面也很狭隘。看到别的思路才发觉自己想的也并不全面。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4)
我读了《现代心理学》后才明白心理包含许多方面的知识,如心理与脑,情绪――压力与健康等等,其实一个人的健康不单是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人才是健康的。
话说一回,随着现代的科技不断进步,社会的经济加速发展,然而在这种具有层出不穷的形势下,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也要随这飞速的步伐走。但是年轻人为了适应这社会的形势过程中往往产生不少的心理上的问题,如在当今的社会的情况下,竞争大,挑战大,难免出现一些心理的问题,现在有不少的学生为了不落后于别人而不科学地埋头苦干,甚至利用休息的时间去读书,却由于心理的压力往往导致考试的成绩底下,继而,引发情绪消极,产生严重心理不平衡,甚至轻生。还有中国实行计划生肓的政策下,差不多现在每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每一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管教都过分严厉,又过分要求孩子所做的事情,如家长为了孩子比别人聪明,占用孩子的假期时间而参加补习班,没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也为了使自的家长满意而不断施加给压力给自己,当做不好时,产生不少心理不平衡等等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心理健康。
但不知为什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总认为是见不得光的事,睇心理医生是件耻辱的事情,而导致不少人自杀。现在有不少的高校的学生有自杀倾向,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呢?我认为现在的学生由于种种心理压力,如人济关系――学业压力――事业竞争――家庭问题等压抑在内心不向任何人讲,正如所说:“不在沉默中消失,就在沉默中爆发”,如果这些人把内心的压抑讲给心理医生或讲给朋友与亲人听,让大家来帮自己解决就会减轻心理的压力。
我有上面的想法,都是睇了《现代心理学》所有感受,说不好听的是失眠也可能是心理上引起的,所以我们要时时关注下自己的身体情况,不要总把不开心放心来压抑自己,在我认为压力就像一块大石重重压在我身上,如果不把它分开来背负,只会越来越重,甚至把自己压死,如果这块大石与亲人――朋友一起来扛就轻好多。
上面讲到压力方面的心理只不过是心理学一小部分,其实还包括认识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因此,人的健康不只是四肢发达,吃的,喝的,睡的,行的,还有心理上的健康。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5)
现代心理学的四个目标是描述、解释(机体变量与环境变量或情境变量)、预测(建立一种特定关系或者是特定行为的可能性预测)、控制行为(包括影响一个行为是否发生,以及它的发生率强度和次数等)。如果某件事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或者是某一群体、系列的行为,那么它作为事件成因的观点就可以得到一定认可。
在威廉·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建立的心理学实验室里,受试者对于他们受到的“刺激”作出简单的反应,并且这种研究方式通过系统、客观的方式收集数据,由此也就保证了实验的可重复性。威廉·冯特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实验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者,他的思想是强调科学方法、数据的精确统计。个人推测:有可能与他接受过生理学的训练有一定关系。
在20世纪初,铁钦纳提倡借用冯特的方法来研究意识,用内省法检查特定感官经验的思维和感受,强调心理活动的内容——结构主义:认为精神心理的经验可以拆分和重组,简化论、元素论、心灵主义,研究有意识的行为而无法解释不能被语言报告的内容。
格式塔心理学即完形心理学,也属于结构主义的一个范围。
结构主义与科学方法的发展密切相关,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6)
十分钟有多长?因着赖床的缘故,我为了避免迟到,曾掐着表,把我从家里出发到走进学校的时间大致记了下来。几天的时间总结了下,每次大概七八分钟的样子,再加上一些不稳定因素,比如需要绕远路走大门,或是下雨天,车流量多等情况,就要在最快时间上再加上几分钟。所以每天最晚我都会在上课十分钟前匆匆出门,也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从那之后我就鲜少迟到。
可往往在我时间绰绰有余,信心满满地认为绝不会迟到的时候,你会在上课时间快到时看到一个仓促到有些狼狈的身影向教室奔去。这就是人所常言的拖延症。当钟表上的指针清晰地告诉你今天洗漱之后比昨天早了五分钟,你及时松了口气并暗暗庆幸今天时间比较充裕,于是同样是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却在不经意地拖沓中将时间用尽,再度看向钟表后,甚至比平日出发的还要晚上一些。
当然,也还有一种情况时常发生,明明是早出了门,算好的时间也还可以余下些许,但偏偏抵达时间和往日没什么不同,更有甚者,你还会发现时间不够了。
这些就是《拖延心理学》上所说的拖延,这种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问题的表现。以前一直认为拖延和拖延症并没有什么不同,故而常常把“拖延症”一词挂在口中,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才真正理解了“拖延”和“拖延症”的区别。
拖延是一种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也仅是一种坏习惯,可当这种坏习惯影响到情绪,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
书上举了很多个例子,皆是拖延的特征。在我的理解中,拖延也是对时间的模糊,十分钟,说短却可以做很多事,说长又过得很快。当你面前摆着需要完成的工作,却又想玩一会儿手机的时候,可能多数人会选择定一个时间,玩到那个点再开始工作。假如你在看小说,到点之后若是觉得精彩万分,你估计会暗示自己看完这一章再去,假如你在聊微信QQ,可能会是准时放下手机,但不停弹出的消息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将它再度拿起,每次发上一两条消息再放下,一会儿过后又会有消息弹出来。于是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你认为这几个小时你只拿出一些零碎时间来看手机,可事实却是你的工作完成的极少,并且质量不高。
《拖延心理学》上列举并综合了拖延的诱因及解决方法,主要几点就是:
1、完美主义,所有事情都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匆忙忙开始,要万事俱备才行,也可能因为旁人对自己的期待太高,害怕失望。
2、还有一种学生常有的抵制与敌意。就好比一个学生对科目的不喜:这个老师对我态度太差了,所以我不高兴做他布置的作业。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放弃了这门课的学业?你再怎么和老师怄气,收到损失的都是自己。
3、任务或是工作太难也是一种原因,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心里还是不高兴做,又继续往后推。周而复始,你可能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了。
这些问题想必大家都是发现过的,可解决起来时就难以下手。因此我认为若是想尽量摆脱拖延,就要想好下一个十分钟要干些什么,充分利用时间,解决造成拖延的根本原因,并不能给自己太大压力,劳逸结合,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你必须要做的事情。
所以说,拖延症的根本原因:就是拒绝拖延的好处还没显露,继续拖延的坏处的还没有变成痛。拖延是尘封梦想的地狱,也是埋葬潜能的坟墓,在拖延的纠缠与困扰中,你可曾会想过因拖延而不知不觉中消逝的时光,碌碌无为和虚度年华?拖延是生命的盗贼,若是你不愿热情被窃走,机会被偷去,梦想被碾碎,爱情被扼杀,便学着将拖延拒之门外吧。因为原本可以流光溢彩的人生,却可以在拖延中变成一具平凡丑陋的空壳。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7)
看了《用教育心理学塑造自己》和《用教育心理学打造日常教学新亮点)两个章节后,我发现身为教师,心态很重要。“心态积极天地宽”,快乐与失意往往取决于人对事物是否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悲观的老太太晴天担心做伞店生意的女儿,雨天则担心做洗衣生意的女儿。有一天,一个人说:“下雨天,你的一个女儿会财源广进;大晴天,你另一个女儿会生意兴隆。”她听后豁然开朗,不再发愁,转忧为喜。
看来,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心态对待,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此,我很羡慕后来那个人的心态,不仅阳光、积极,还能感染、带动周围的人。
记得有人曾经问我:“你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我调侃道:“小时候,我的理想是成为伟人,但随后慢慢发现,要成为伟人实在太辛苦;于是我又冒出一个念头,做伟人的妻子吧,可后来又发现,这一愿望也很渺茫;最后我决心成为伟人的老师!”都说老师是充满阳光的事业。一开始,我踌躇满志,一心要培养优异的学生,但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自己的愿望越是美好,对学生抱的希望越大,就越容易有挫败感。久而久之,失望与悲观的心理占据了上风。我对学生的“爱”也渐渐变了味,动辄发脾气,口口声声是为他们好,其实是未摆正心态、急于求成。一度,我视“差生”为敌人,其实,不是他们不听,而是我戴上了“眼镜”看待他们,以消极的心态对待问题、处理事情,陷入了恶性循环。长此以往,我工作得不愉快,对学生也失去耐心,学生则对我丧失了信任,自然使局面陷入被动。
后来,我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与立场进行思考,心态逐渐变得平和。与学生的关系有所缓解后,我变得耐心与细致了,也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被人信赖是一种福分,然而信赖他人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信心。
一位女教师刚当高三班主任不久,班里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一个学生价值近千元的快译通在教室里丢了。一切迹象表明,偷东西的人就是本班的学生。这位女教师的第一感觉是心里非常难受,为什么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自己班里,而且是自己刚刚“走马上任”后不久。她当时非常自责,觉得这是自己对学生品行教育的失败。
如何处理这件事,这位老师考虑过许多方法,最终她是这样做的。那天放学前,她像往常一样站在学生们面前,尽管她心里波涛汹涌,脸上却显得风平浪静。学生们似乎都很紧张,一双双眼睛神情复杂地看着她,他们在等待老师“破案”。于是,这位老师说:“大家都知道了,我们班里发生了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个同学错拿了别人的东西,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很后悔。我很了解他,我知道他一定会把这件东西还给同学的。我相信他,我敢用自己的生命打赌,他一定会这样做的!是的,我打赌,从现在开始我不吃饭,等拿错的东西还回去后我再吃饭。好了,现在放学吧。”
学生们都背着书包回家了,没有一个人留下来。
第二天早上,仍然没有人来找老师承认错误,也没有人把东西送回来,当然,这位老师也没有吃饭,可是她依旧打起精神去上课。
第三天上午又是这位老师的课,她的胃里空荡荡的,强烈的饥饿感揪心抓肝,她喝了一杯水,坚持上完了这堂课。走下讲台的时候,她感觉到腿有些发软,头上冒出许多虚汗。学生们都在静静地看着她,目光中充满关心。她知道,这些眼光中一定有一道是愧疚的,她要给他时间。
晚上放学之前,这位老师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看到了那个失踪的快译通、一块三明治和一封信。信上写道:“老师,谢谢你的信任。我一定会改正错误的。”下面没有署名。她没有再追查这个学生是谁。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这批学生早已经毕业了。她想他也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是他做的,但她坚信,他再不会这样做了。
后来有人问那位老师,为什么要用这种自虐的方法来处理,如果那个学生真的不交出快译通,你岂不是要饿死。
那位老师说,如果当时当机立断进行搜查,也许那个东西还没有转移,查出来了,胆大的死不承认,又没证据证明一定是他偷的,怎么办?既要费事费神又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胆小的承认了,成了小偷,从此他会永远抬不起头来,而且眼看就要高考了,他的人生将会逆转,这辈子不就毁了。所以,她就用“绝食”来呼唤、催促那个学生“悄悄”改正错误。而这个非常之举的前提和力量便是信任。果然,她获得了成功。
书上说得好,“当我们无法改变一些残酷的教育现实时,就试着改变自己;当我们不能改变学生的过去时,我们可以努力改变他们的现在。”不论教师是要有平常心、公正的态度,还是要能充分信任与理解学生,我想都源于一个字——那就是“爱”。有了爱,能克服一些不良的心态,像急躁、武断和厌倦等,也能工作得更积极些吧。
在看这本《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时,我不仅是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教学生,也是自我心理成长的过程。读史让人明志,读书使人明思。还是要多读书。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8)
从什么时候感觉到自己有拖延症?大约是大学时间。
高中时,由于处在一种高度“集权”的家庭中(父母管教十分严格),一旦摆脱这种管束,进入大学生活后,我发现自己的状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种情况在大一的时候还是好的,毕竟生活习惯的是难以很快被“恶化”的,所以第一年,我参加了各种活动、加入各种组织、社团,学业也没有落下,没有付出什么努力,也能取得二等奖学金和班上能拿的奖。
最大的变数发生在大二,我开始追星,开始玩游戏。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请假不去上课,自然,我有底线,就是不挂科,所以延续大二,我只能拿三等奖学金。
大三的时候,准备考研,但是心里对于爸妈的这种期许,我是极度不情愿的。所以,基本投入的学时时间可能不超过50个小时,自然,考研也是失败的。
大四毕业了,我很恐慌,担心自己的表现是否能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在第一份offer提供过来时,我就接受了,并且为这极少的工资,付出我最大的诚意和努力。
现在毕业已经四年,现在的我,已不同于当年的我,但是我仍然感觉到拖延在我生活中经常的出现。所以我读了这本书《拖延心理学》。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两个方面:这是一本让你了解你自己、分析你自己的书,整体就分为两部分,理解拖延和克服拖延,对我来说,理解拖延部分,看的过程中,我会心跳加速,因为我可以感觉到,作者说的就是我,活灵活现的展示了,生活中,你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你会因为那些借口去拖延。
理解拖延
“恐惧”
恐惧这个词语出现了134次,结合方式为“恐惧成功”、“恐惧失败”。恐惧成功是我第一次听到的观点,很多人害怕成功以后自己的生活发生的压力会变大,也有人害怕自己的成功会让身边人受到伤害或者嫉妒,这里比如说妻子担心自己的成功会让丈夫自尊心受损。
“控制”
恐惧这个词语出现了80次。结合方式为“害怕被控制”、"控制某某”“自我控制”,这里理解为,很多人需要对自己和自己认为的所有物(比如自己的孩子、时间、所有权)有全盘的控制,这种控制是不受其他人的阻碍、指使,当自己被要求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认为自己失去了控制权,固会产生控制反叛,会给自己理由拖延。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这个词语出现了80次,结合出现的还有“高期待和苛刻要求”。这里的完美主义者,我觉得可以理解成行动派和理想派,行动派的完美主义者和强迫症可以关联理解,理想派,往往是因为想要把事事都做到完美,实际执行中反而会迟迟不行动。
克服拖延
这部分,我觉得作者考虑到了原因的差异,所以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建议,比如,细化目标和步骤,把宽泛的目标变成可执行的步骤并列出来;建立的第一个目标应当在15分钟内可以完成;在做某一件事情前,给自己一段时间放空;改变自己做事情的环境,和数字网络说再见或者去图书馆、咖啡厅,甚至放弃半天的上班时间;结伴同行事半功倍;甚至及时就医。这些在其他的鸡汤文或者时间管理的书籍中,我也有看到过。每个人的适用程度和解决问题的实效肯定是不同的。
我喜欢作者介绍的其中一个方法,是用于自我分析的,因为很喜欢,印象深刻,所以我会全文摘录:
自由书写
“你可以将你的笔记用于“自由书写”。自由书写就是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将你的所思所想以一种不停顿、不判断和不做修饰的方式书写下来。这种方式通常被书写者用于激发自己开始做事的动力,或者发现某些没有被自己意识到的想法。
在二十分钟左右的自由书写过程中,你所要做的就是一直写下去,哪怕你写的是“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或者“我不知道接下来该写些什么”。不要把你的笔从纸上挪开(或者,不要停止敲击键盘),只要将你的思绪写下来就可以了。不必担心标点、拼写和语法,也不必担心你写的是否有意义,或者是否准确。不要涂抹,不要划掉,也不要删除。自由书写的目的不是要写出一篇美文,而是要在不做判断的情况下去了解你的思维和情绪。”
这对我来说,这不仅是分析自己的手段,我觉得是充分了解自己的价值观的手段,我有时候总觉得,自己心里想到了什么,但是却无法总结成观点,但是写东西的时候,哪怕很无趣,我也觉得,我终于通过某种方式了解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已经不像原来那样每天去写日记(写字对我来说和手腕的酸痛是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我却很喜欢在键盘上打字,我很享受一个个单词出现的过程,很享受一片文章成型的过程。哪怕,就想现在这样,也不会有很多人给我对文章的反馈。
这本书,我更喜欢前部分,因为你了解了自己,才能对症下药,而提供的建议,每个人的承受度是不同的,就比如害怕失去“控制权”的人,可能也会觉得,凭什么指使我去做什么?
20xx年看了很多书,但是却很少写读书后感,这是一种遗憾。但是有了今天这第一篇,我想,不管自己写的作品有没有借鉴异议,那也是在记录我今时今日的观点,如能有人欣赏并关注,十分感激,这也就是我写原创文章能实现的最大的意义了。就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