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精品。
学科教学计划是教师提高课堂授课质量的重要工具。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制定一份新的教学计划。那么如何写好学科教学计划呢?推荐阅读文章“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它将为您提供更多相关知识和见解。记得收藏我们的网站,您将时刻获取最新、最全面的信息!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1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意识和实验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更加深入。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5. 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化学概念和符号。
2.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3.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4. 化学反应的平衡和热力学。
5. 元素和化合物。
6. 化学键和分子式。
7. 溶液和离子反应。
8. 酸碱中和反应。
9. 电化学反应和电池原理。
10.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三、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法。
2. 课堂讲解法。
3. 实验教学法。
4. 互动式教学法。
5. 视频教学法。
四、教学计划:
第一周:化学概念和符号
1. 化学的概念和基本符号。
2. 化学元素。
3.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
4. 化学式和化合物。
第二周: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1.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物质的分类。
3. 稳定性和危险性的初步认识。
4. 实验:物质性质的观察和测定。
第三周: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
3. 实验:化学反应的观察和测定。
第四周:化学反应的平衡和热力学
1.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
2. 热力学基础知识。
3.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释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4. 实验:热力学实验。
第五周:元素和化合物
1. 元素的性质和分类。
2. 常见元素的化合物。
3. 实验:元素性质和化合物的实验。
第六周:化学键和分子式
1. 化学键和分子式的概念。
2. 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
3. 实验:分子式实验。
第七周:溶液和离子反应
1. 溶液和溶液浓度的认识。
2. 盐类和酸碱的离子反应。
3. 实验:酸碱中和和离子反应实验。
第八周:酸碱中和反应
1.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
2. 弱酸和弱碱的酸碱反应。
3. 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4. 实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第九周:电化学反应和电池原理
1.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 电解和电量的概念。
3. 电池的基本原理。
4. 实验:电化学实验。
第十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1. 有机物质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和结构。
3. 实验:基本有机化合物的实验。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实验和作业的成绩。
2.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思考能力。
3. 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
4.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互动情况。
5. 学生反馈意见的收集和分析。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并积极组织学生以《中考精典》为蓝本进行中考复习备考,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难度不大,多属于“知道”、“了解”的层次,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让化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自然、社会现象等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2、使学生学习一些常见溶液及酸碱盐的基础知识,掌握部分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能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方法措施 :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每位教学要按学校教务处的要求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本学期要注重教学反思的书写。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特别是要处理要落实好《中考精典》的教学任务。
4、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操作考试学生顺利过关。
5、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并做好跟踪检查,培优工作。
六、教学进度表: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带着希望和憧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3)班的化学教学任务,我将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齐心协力,落实好学校制定给我的各项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科研的同时提炼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九年级3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学生的层次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工作中要在教学进度以及知识难点上要有提升,并且要培养出能参加竞赛的同学。而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中要以抓基础,教方法,教规律,多学多练一定让同学们的化学成绩达到学校的要求,为中考全面胜利扫清障碍。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通过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及掌握,为将来的高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
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5)精心组织每次单元测验、考试
化学知识的学习也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基础的理论知识如概念、定义、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需多次的记忆,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每一次的周测,月考等考试中要注意这方面的考察,并让学生们一个个过关。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4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化学是一门重要、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知识、理论和实验技能。本教学计划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重要知识点
1. 基本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
3.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
4. 酸碱中和反应和溶液的pH值;
5. 物质的类别和性质;
6. 移动和非移动的化学反应。
三、教学安排
第一周:基本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1. 引入化学概念,介绍基本元素的概念;
2. 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掌握几个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3. 举例讲解化合物的概念和常见化合物的命名法。
第二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
1. 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2. 分组讲解元素周期表中几个典型元素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3. 练习化学式和原子量的计算。
第三周: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
1. 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2. 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类型;
3.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探究化学反应。
第四周:酸碱中和反应和溶液的pH值
1. 引入酸碱和中和反应的概念;
2.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探究酸碱反应和溶液pH值变化;
3. 讲解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第五周:物质的类别和性质
1. 学习常见物质的分类;
2. 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第六周:移动和非移动的化学反应
1. 引入移动和非移动的化学反应的概念;
2. 学习几个常见实例,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3. 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和探究移动和非移动的化学反应。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探究性教学法: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化学现象和规律;
2. 建构式教学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对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享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学习动力。
五、教学评价方式
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积极回答问题和实验操作的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
3. 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能力评估;
4. 考试:对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六、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目
1. 资源:化学实验器材、化学试剂、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 参考书目:《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材》、《化学教学参考书》等。
七、教学反思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我将始终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想象力。通过多次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5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九(2)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九(1)、(3)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通过了解我校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数学和物理成绩,可以看出每个班级的优秀人数欠少,学困生较多,只有少数学生的成绩处于及格线左右,由此可以得出学生对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这将对化学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农村地区,学生缺乏了解信息,了解科技的渠道,学生拿到化学教材,看到一些有趣的化学知识,他们感到很新奇,有较强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教材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结构等为骨架。在理论和舒述中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顺序及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顺序拟定的。同时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本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6、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7、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8、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1、根据我校学生的现状,本学期教师应该重点强化基础知识,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指导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坚持进行启发式教学,寓思想教育与教学之中,以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法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化学实验教学。认真完成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必做实验,重视基本的化学技能的学习。
4、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体现在努力创造真实而又意义的学习情景,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有效地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
5、多元化评价方式。不光利用纸笔测验,还要重视活动表现评价,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第一周(9.1—9.4)绪言
第二周(9.5--9.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三周(9.12--9.18):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单元测试。
第四周(9.19--9.25):空气、氧气、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五周(9.26--10.2):国庆放假
第六周(10.3--10.9):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
第七周(10.10--10.16):元素、爱护水资源、
第八周(10.17--10.23)水的净化、水的组成
第九周(10.24--10.30):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十周(10.31--11.6):期中复习
第十一周(11.7--11.13):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二周(11.14--11.20):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十三周(11.21--11.27):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11.28--12.4):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5--12.1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2.12--12.18):燃烧和灭火。
第十七周(12.19--12.25):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十八周(12.26--20xx.1.1):实验活动:燃烧的条件
第十九周(1.1--1.8):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1.9--1.15):期末复习。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并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时代,真正能够面向未来,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使得学生能在实验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领会知识的内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学会去发明创造。争取将实验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教学措施
第一、 认真备课。备课将按照以下步骤和要求进行。
1.备课标。明确:
(1)实验教学的任务;
(2)实验教学的目的;
(3)实验教学的要求;
(4)实验教学规定的内容。
2.备教材。
(1)熟悉教材中实验的分布体系。
2)掌握教材中的实验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3.备教法。教有法而无定法,实验教学的教法应牢固树立准确、示范、讲解与操作协调一致的原则。
4 . 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识和思维水平以及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实验进行分析、研究,对实验教学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5.编写教案。
第二 、仔细组织教学。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课堂调控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学的开始强化课堂纪律很有必要,其次是引入新课题,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原理、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观察的重点。教师在引导指点学生观察时,讲解要与演示恰当配合,讲解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精辟、简要、准确,操作要熟练、规范。注意随时调控课堂的方方面面,保持课堂充满教与学协调和谐的运转机制。
学生实验课的教学:实验前进行指导、实验中巡回指导、实验后总结和作业布置。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大量的化学事实,加深对化学概念与化学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学校的实验教学的资源现状
我校是乡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一共有131名学生,编成3个班,每班人数45人左右。实验室建设的比较完善的,有贮藏室、准备室、学生实验室可容纳48名学生;但是没有专职实验员,一直由两位化学教师兼任实验教师。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基本齐全,教材上的实验基本上能够开展。
二、实验目的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散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8、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9、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10、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11、能知道化学实验是都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12、能用化学语言描述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等。
13、逐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14、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15、学会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进度安排
上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单元
序号
实验名称
演示或
分组
指导完成时间
开启化学之门
1
碳酸氢铵加热分解
演示
第2周
2
铁丝的锈蚀
演示
第2周
3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分组
第2周
4
化学变化的现象
演示
第2周
5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演示
第3周
6
有机化合物的燃烧反应
演示
第3周
7
苯的性质探究
分组
第4周
8
镁的性质探究
分组
第4周
身边的化学物质
9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演示
第5周
10
学生基础实验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分组
第5周
1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演示
第7周
12
学生实验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分组
第7周
13
电解水、氢气燃烧、
演示
第8周
14
水性质探究及硬水软水的鉴别、过滤
演示
第8周
物质构成的奥秘
15
探究微粒运动
演示
第8周
16
探究微粒间有空隙
分组
第9周
认识化学变化
17
烧不坏的手绢
演示
第14周
18
燃烧条件的探究
分组
第14周
19
粉尘爆炸
演示
第14周
20
灭火的原理
演示
第14周
21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分组
第14周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22
探究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分组
第17周
23
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组
第17周
24
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分组
第18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最新学年度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8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综合性的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初步的化学知识,能够理解化学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1.化学概论(2课时)
概念、性质、分类、进化和应用等
2.物质与化学反应(18课时)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分类;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计量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物质的结构和牛顿力学
3.空气与氧气(8课时)
大气的成分和结构;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氧气的应用和意义
4.水和溶液(8课时)
水的性质和结构;水的制备和应用;溶液的概念和性质;溶液的制备和应用
5.酸和碱(8课时)
酸和碱的概念和性质;酸和碱的强弱;酸性和碱性的判定;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的应用
6.盐和金属(8课时)
盐的概念和分类;金属的概念和性质;锌、铁和铜的性质和应用;盐的制备和应用
7.有机化学(16课时)
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烃和卤代烃的性质和制备;醇和酚的概念和制备;醛和酮的概念和制备
8.化学能(4课时)
化学能的概念和种类;燃烧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
三、教学方法
1.情境式教学
采用情景交融的教学方式,将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化学的作用,并能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2.项目式教学
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并能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3.综合性教学
采用综合性教学模式,将不同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整合和联想,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实验
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验,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加深理解,提高掌握。
5.活动教学
通过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借助游戏和互动的方法,调动积极性,培养探究和表达能力。
四、整体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教学计划采用融入情景、项目式、综合性、实验性和活动性的五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探究中,逐步建立起化学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每节课设有开头案例、学习目标和结束小结,同时设置课堂练习、实验操作和课外任务,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个别化、差异化和贴近性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估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表现,本教学计划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开放式、选择性、解答式和实验报告式等,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评估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形成性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总结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将会获得初步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建立起化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未来的高中学习和科学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9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为了将本学期的工作顺利开展,我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学生在初三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1)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体现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初中化学作为科学课程之一,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选择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是确定教科书内容的关键。对于初中化学来说,不应该将知识的位置无限地提高,但也不能放弃基础知识。教科书中基础知识的确定,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本质及作用将发挥重要作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基础知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同时,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通过以下核心概念来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
元素: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虽然物质千变万化,但从化学角度来认识,元素是不变的。
化学反应与能量:树立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其他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的观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的选择应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知识的难度、可接受性等因素。
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 21 世纪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知识经济显现优势。学习的社会化带来终身学习的要求。
近年来,化学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不断有大量的新物质被发现和研制出来。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强烈,有专家认为,化学将是 21 世纪的中心学科。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不但要体现化学学科最基础的知识,还应反映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
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据此,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也将科学探究的内容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内容来体现科学探究过程,见下图科学探究的不同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以各种形式体现,主要有探究活动和实验、讨论、家庭小实验、制作设计、调查与研究、数据处理、查阅收集资料,小组学习竞赛。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出发点,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发晨要求,在内容的选择上进行弹性化设计,适当拓展内容。教科书安排了“资料”、“化学 . 技术 . 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并在一些课题后安排了“拓展性课题”。
同时,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通过以下核心概念来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 元素: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虽然物质千变万化,但从化学角度来认识,元素是不变的。基本粒子 ---- 原子、分子、高子:知道物质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化学反应与能量:树立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其他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的观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的选择应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知识的难度、可接受性等因素。
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 21 世纪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知识经济显现优势。学习的社会化带来终身学习的要求。
近年来,化学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不断有大量的新物质被发现和研制出来。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强烈,有专家认为,化学将是 21 世纪的中心学科。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不但要体现化学学科最基础的知识,还应反映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
随着教科书功能的变化,图画在教科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图画不只是作为插图来呈现,而是作为教科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只是单纯地配合知识,而是具有了提供资源信息、说明和解释知识的功能,井逐渐成为知识内容的一部分。
(2)参考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根据知识安排选择部分实验
习题是化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认为习题的基本功能包括复习、巩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能力,训练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得到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等等。教科书的改革,赋予习题新的功能,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习题的功能有了进一步扩展。
(1) 提供各种信息 ( 学科知识、生活实际知识等 ) ,使学生开扩思路,利用已有知识,认识和解决一些问题
(2) 揭供实践活动的章材,渗透科学挥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或事实,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5)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方法
三、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
1、 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 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
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如分子和原子、他们在构成物质时区别很小,不易记忆,要列表分析,就较为容易了。
4、讲究“巧练”
在对比学习的同时,练习必不缺少的,关键在于“巧练”,要注意分析,习题的数量不要太大,关键在于“精”,从而达到“巧练巧学”的目的和完善的结合。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练习。
6、跟踪检查。
加大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搞好今学期化学课的“单元综合课”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并做好及时的讲评和反馈学生情况。
7、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讲全面,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讲,努力增强讲授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减少多余的讲授,不着边际的指导和毫无意义的提问,从严把握课堂学、讲、练的时间结构,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确定适宜讲授时间,严格控制讲授时间和价值不大的师生对话时间。
1、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参加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及研究。
4、做好课后小结、写好教学反思,努力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5、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共同探讨学术研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向本校名师学上课,取长补短,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听课不少于20节。
6、完善与不同学生的沟通方式,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7、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配合辅导学生促其进步。
6—7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10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建立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
2. 使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原理和化学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
1. 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分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式、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等。
2. 常见化学实验和实验技能:如酸碱中和、气体制取、溶液控制等实验。
3. 化学原理及应用: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实例: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例操作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多种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视频、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以便更好地展示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
3. 问题解决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提出疑问并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测试:综合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核和化学实验能力的考核。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能够认真撰写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3. 作业练习:综合性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时间及进度安排:
第一次课: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分子结构,化学键形成原理,化学式的表示。
第二次课: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引入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基本原则,化学方程式的表达方法。
第三次课: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技能,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方法。
第四次课:进一步探究化学反应原理,引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反应速率。
第五次课: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第六次课:掌握气体制取的基本方法和相关实验操作技能,介绍酸碱反应的定义和酸碱度的概念。
第七次课: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第八次课:化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准备期末考试。
六、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实验技能、交流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提供多种案例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七、教学参考书目:
1. 《化学史话》 李学勤
2. 《化学世界》 郭沫若
3. 《中国化学史》 肖光寒
4. 《化学与生活》 陈大鹏等
以上是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希望对广大化学教师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为培养科学人才而共同努力!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11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288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297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根据本学期的课程进度,总结出不足。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12
通过了解我校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数学和物理成绩,可以看出每个班级的优秀人数欠少,学困生较多,只有少数学生的成绩处于及格线左右,由此可以得出学生对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这将对化学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农村地区,学生缺乏了解信息,了解科技的渠道,学生拿到化学教材,看到一些有趣的化学知识,他们感到很新奇,有较强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教材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结构等为骨架。在理论和舒述中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顺序及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顺序拟定的。同时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本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6、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7、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8、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1、根据我校学生的现状,本学期教师应该重点强化基础知识,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指导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坚持进行启发式教学,寓思想教育与教学之中,以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法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化学实验教学。认真完成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必做实验,重视基本的化学技能的学习。
4、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体现在努力创造真实而又意义的学习情景,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有效地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
5、多元化评价方式。不光利用纸笔测验,还要重视活动表现评价,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dg15.com小编推荐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通用
时光荏苒,新的学期即将开始,老师们需要开始筹划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一份出色的教学计划能够激发新学期的教学热情,那么究竟有哪些秘诀可以制定出优秀的学科教学计划呢?在网络上有一篇名为“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的文章,它分享了一些经验,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并保存起来备用!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篇1】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九(2)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九(1)、(3)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通过了解我校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数学和物理成绩,可以看出每个班级的优秀人数欠少,学困生较多,只有少数学生的成绩处于及格线左右,由此可以得出学生对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这将对化学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农村地区,学生缺乏了解信息,了解科技的渠道,学生拿到化学教材,看到一些有趣的化学知识,他们感到很新奇,有较强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教材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结构等为骨架。在理论和舒述中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顺序及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顺序拟定的。同时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本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6、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7、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8、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1、根据我校学生的现状,本学期教师应该重点强化基础知识,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指导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坚持进行启发式教学,寓思想教育与教学之中,以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法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化学实验教学。认真完成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必做实验,重视基本的化学技能的学习。
4、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体现在努力创造真实而又意义的学习情景,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有效地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
5、多元化评价方式。不光利用纸笔测验,还要重视活动表现评价,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第一周(9.1—9.4)绪言
第二周(9.5--9.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三周(9.12--9.18):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单元测试。
第四周(9.19--9.25):空气、氧气、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五周(9.26--10.2):国庆放假
第六周(10.3--10.9):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
第七周(10.10--10.16):元素、爱护水资源、
第八周(10.17--10.23)水的净化、水的组成
第九周(10.24--10.30):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十周(10.31--11.6):期中复习
第十一周(11.7--11.13):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二周(11.14--11.20):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十三周(11.21--11.27):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11.28--12.4):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5--12.1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2.12--12.18):燃烧和灭火。
第十七周(12.19--12.25):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十八周(12.26--20xx.1.1):实验活动:燃烧的条件
第十九周(1.1--1.8):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1.9--1.15):期末复习。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篇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体现了新形势下化学教学的要求,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即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教材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空气、水、以及碳等知识着手,学习了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并有计划的将一些基本概念穿插在里面,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教材还在课题中插入了化学与能源、环境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树立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材突出了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更多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化学实验不在是简单的训练某个技能或验证某个知识。同时教材不再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间给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上册内容分为:绪言和七个单元
一、绪言
1、设疑:为什么说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引出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2、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具体研究物质的哪些方面?
3化学的发展史,例举了化学发展中的重要成就,通过插图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化学的重要成果。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神奇,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
4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特点。
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通过生活中两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总结出化学探究学习的特点及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思路。
3走进化学实验室认识化学仪器,了解药品取用规则,练习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三、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具体地从化学角度学习、研究物质即氧气(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的开始。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纯净物物、混合物,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等),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2通过空气的重要性和空气污染的危害,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四、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分子、原子概念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与单质、化合物概念一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关水的内容具体体现化学与社会、与生活、与环境的关系。
五、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本单元基本概念较集中,这些概念是中学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概念。所以本单元是全书(甚至是整个中学段)的一个重心,是基础。
六、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开始引入对反应的定量研究。所学原理、技能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是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各种规律的基础。
七、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体制取实验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的重点、难点;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该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
八、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学科性知识点不多,联系生活、社会的实用知识、观念性问题为主体现化学与生活、社会、人类的关系和作用,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九、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十、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十一、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十二、教学进度安排
xxxxx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篇3】
为具体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深造或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期末考试、毕业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本学期本人担任九年级一班和三班二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个别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化学教学中要想出成绩,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绪言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起,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第一单元具有以下特点:作为起步阶段的化学学习,教材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突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强调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意义。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教学。
第二单元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的知识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是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第三单元教材共分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和化合价四个课题。本单元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观念、化合物。 第四单元是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 第五单元共有3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讲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这是本单元的中心。课题3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第六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课题2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中制取CO2的装置。课题3是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本单元教材重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中制取CO2的装置。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培养和关注社会与环境的责任感。本单元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
第七单元是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
让学生学到一些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生产、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成立化学课外兴趣小组。
对学习化学兴趣不高的同学实行个别辅导。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篇4】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为了将本学期的工作顺利开展,我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学生在初三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1)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体现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初中化学作为科学课程之一,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选择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是确定教科书内容的关键。对于初中化学来说,不应该将知识的位置无限地提高,但也不能放弃基础知识。教科书中基础知识的确定,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本质及作用将发挥重要作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基础知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同时,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通过以下核心概念来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
元素: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虽然物质千变万化,但从化学角度来认识,元素是不变的。
化学反应与能量:树立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其他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的观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的选择应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知识的难度、可接受性等因素。
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 21 世纪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知识经济显现优势。学习的社会化带来终身学习的要求。
近年来,化学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不断有大量的新物质被发现和研制出来。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强烈,有专家认为,化学将是 21 世纪的中心学科。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不但要体现化学学科最基础的知识,还应反映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
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据此,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也将科学探究的内容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内容来体现科学探究过程,见下图科学探究的不同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以各种形式体现,主要有探究活动和实验、讨论、家庭小实验、制作设计、调查与研究、数据处理、查阅收集资料,小组学习竞赛。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出发点,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发晨要求,在内容的选择上进行弹性化设计,适当拓展内容。教科书安排了“资料”、“化学 . 技术 . 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并在一些课题后安排了“拓展性课题”。
同时,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通过以下核心概念来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 元素: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虽然物质千变万化,但从化学角度来认识,元素是不变的。基本粒子 ---- 原子、分子、高子:知道物质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化学反应与能量:树立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其他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的观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的选择应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知识的难度、可接受性等因素。
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 21 世纪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知识经济显现优势。学习的社会化带来终身学习的要求。
近年来,化学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不断有大量的新物质被发现和研制出来。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强烈,有专家认为,化学将是 21 世纪的中心学科。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不但要体现化学学科最基础的知识,还应反映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
随着教科书功能的变化,图画在教科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图画不只是作为插图来呈现,而是作为教科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只是单纯地配合知识,而是具有了提供资源信息、说明和解释知识的功能,井逐渐成为知识内容的一部分。
(2)参考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根据知识安排选择部分实验
习题是化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认为习题的基本功能包括复习、巩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能力,训练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得到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等等。教科书的改革,赋予习题新的功能,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习题的功能有了进一步扩展。
(1) 提供各种信息 ( 学科知识、生活实际知识等 ) ,使学生开扩思路,利用已有知识,认识和解决一些问题
(2) 揭供实践活动的章材,渗透科学挥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或事实,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5)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方法
三、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
1、 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 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
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如分子和原子、他们在构成物质时区别很小,不易记忆,要列表分析,就较为容易了。
4、讲究“巧练”
在对比学习的同时,练习必不缺少的,关键在于“巧练”,要注意分析,习题的数量不要太大,关键在于“精”,从而达到“巧练巧学”的目的和完善的结合。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练习。
6、跟踪检查。
加大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搞好今学期化学课的“单元综合课”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并做好及时的讲评和反馈学生情况。
7、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讲全面,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讲,努力增强讲授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减少多余的讲授,不着边际的指导和毫无意义的提问,从严把握课堂学、讲、练的时间结构,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确定适宜讲授时间,严格控制讲授时间和价值不大的师生对话时间。
1、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参加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及研究。
4、做好课后小结、写好教学反思,努力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5、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共同探讨学术研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向本校名师学上课,取长补短,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听课不少于20节。
6、完善与不同学生的沟通方式,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7、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配合辅导学生促其进步。
6—7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并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时代,真正能够面向未来,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使得学生能在实验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领会知识的内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学会去发明创造。争取将实验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教学措施
第一、 认真备课。备课将按照以下步骤和要求进行。
1.备课标。明确:
(1)实验教学的任务;
(2)实验教学的目的;
(3)实验教学的要求;
(4)实验教学规定的内容。
2.备教材。
(1)熟悉教材中实验的分布体系。
2)掌握教材中的实验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3.备教法。教有法而无定法,实验教学的教法应牢固树立准确、示范、讲解与操作协调一致的原则。
4 . 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识和思维水平以及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实验进行分析、研究,对实验教学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5.编写教案。
第二 、仔细组织教学。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课堂调控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学的开始强化课堂纪律很有必要,其次是引入新课题,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原理、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观察的重点。教师在引导指点学生观察时,讲解要与演示恰当配合,讲解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精辟、简要、准确,操作要熟练、规范。注意随时调控课堂的方方面面,保持课堂充满教与学协调和谐的运转机制。
学生实验课的教学:实验前进行指导、实验中巡回指导、实验后总结和作业布置。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篇6】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建立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
2. 使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原理和化学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
1. 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分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式、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等。
2. 常见化学实验和实验技能:如酸碱中和、气体制取、溶液控制等实验。
3. 化学原理及应用: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实例: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例操作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多种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视频、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以便更好地展示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
3. 问题解决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提出疑问并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测试:综合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核和化学实验能力的考核。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能够认真撰写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3. 作业练习:综合性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时间及进度安排:
第一次课: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分子结构,化学键形成原理,化学式的表示。
第二次课: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引入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基本原则,化学方程式的表达方法。
第三次课: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技能,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方法。
第四次课:进一步探究化学反应原理,引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反应速率。
第五次课: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第六次课:掌握气体制取的基本方法和相关实验操作技能,介绍酸碱反应的定义和酸碱度的概念。
第七次课: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第八次课:化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准备期末考试。
六、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实验技能、交流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提供多种案例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七、教学参考书目:
1. 《化学史话》 李学勤
2. 《化学世界》 郭沫若
3. 《中国化学史》 肖光寒
4. 《化学与生活》 陈大鹏等
以上是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希望对广大化学教师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为培养科学人才而共同努力!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篇7】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20xx级1、2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从八年级其它学科反映,相对而言1班学生,成绩较好,学习习惯较好;而2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要让学生在化学上取得长足进步,还得靠化学教师循循善诱。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288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297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教学总结
根据本学期的课程进度,总结出不足。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篇9】
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育改革的需要,认真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为教学一线教师做好服务,本学期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政治思想方面
严格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爱护学校的名誉。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教师良好形象。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实验员首先应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要想做好任何一样工作都要求工作者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为此,作为实验员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理论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要注重自己提高自身使用和维修各种仪器的水平,使实验仪器能充分发挥其功效。
二、实验室工作方面
本学期要确保实验室安全,明确实验室职责,定期检查灭火器材、做好实验仪器的保养、维修、报废及添置工作。发挥现有仪器的作用,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使仪器经久耐用,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使仪器不丢失不损坏。
实验员根据实验仪器的不同特点,做到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腐、防暑、避光。对于已经无法使用的仪器要报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做好新仪器的添置工作。电器开关、电源插座及其他设备,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安全意识。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为主,实验教师配合、领导关心支持、学生配合,确保实验室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保持卫生整洁,经常通风换气,妥善处理“三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护师生健康,保证实验安全。
另外,要注意及时关锁好实验室特别是仪器室的门窗,做好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工作。
1、检查灭火器材的工作性能;
2、剧毒药品的安全管理;
3、水电器材设备安全检查。
4、清点药品和仪器,结合本学期化学教学内容及实验室存在药品和仪器,及时补充、购置一些必要的物品。
三、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
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另外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新教材的一个特点也就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明显增多,作为实验员,首先要督促教师作演示实验,其次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科教师的要求,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并能勇于改进演示实验。作为实验员本人,更应在熟悉业务的同时,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尽可能将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一下,学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使得仪器摆放有科学性、条理性、仪器的提拿更方便。
四、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各任课教师,合理安排好学生分组实验。制订实验教学计划,明确各分组实验的大致时间。对于实验所需的所有仪器,最迟在上课的前一天要全部准备完毕,分组准备好。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实验时的指导工作。
五、其它方面,做好初三学生的实验操作考核
为保证考核的高,实验室要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挤时间安排学生进实验室进行操作训练,保证他们操作考核时能取得佳绩。为此实验员一定要督促各任课教师及时做学生的分组实验,以免到考核之前的强化训练难以安排。为研究性学习做好后勤服务,本学年,研究性学习全部开设,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经常需要用到有关的实验仪器和实验室,甚至需要帮助制作一些新的实验仪器,实验员应以服从学校的教学需要为已任。
六、建立健全各种台帐资料,进行科学化管理
督促所有任课老师应尽可能做到:对于演示实验要提前两天将实验申请单送给实验员;学生分组实验要提前一周将实验申请单送给实验员,并做好仪器借还登记手续。实验时学生要填好实验情况表,实验仪器对验卡和实验室使用情况记录表等有关台帐资料。另外,实验员要根据《国家教委仪器配备目录》所规定的分类、编号、标准数,做好实验室所有仪器的造表登记,填写好总账册、分类账册、物品的存柜卡等,给所有仪器贴上规定的标签。
总之,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要坚持没有只有更好的原则,为我校化学实验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创一流实验室而不懈努力。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篇10】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同学们: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九年级的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究化学的魅力与应用,并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作业练习等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实验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学期的化学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主题: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最为常见的两类现象,对于了解反应机理和控制反应条件都至关重要。我们将从化学反应怎样反应,为什么反应速率会发生变化,何时达到化学平衡等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其原理、实验方法与应用。通过学习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知识,同学们将更好地理解物质形态和变化规律。
第二主题: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反应主要指的是电解和电池反应,这两种化学现象是大多数人所熟知的。电解和电池反应在化工、电子、电力等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程将从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电解实验的原理、应用以及电池的类型与电化学基础知识等方面进行学习和探究。学完本节内容,同学们将能掌握电化学实验技术以及电化学原理,并了解电化学反应在生活与工作中的应用与意义。
第三主题:溶液和酸碱指示剂
溶液和酸碱指示剂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质。而且它们在医学、工业、矿业、水处理、环保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将重点探究溶液和酸碱指示剂的基本概念、实验实践、应用基础以及酸碱中和的反应原理。学完本章内容,同学们将更好地理解溶液和酸碱指示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各位老师、家长、同学们,以上便是本学期化学上册九年级的教学计划。我们将继续扩展同学们的学习视野,加强课堂讨论,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让大家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全面的提升,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谢谢!
九年上册化学教学计划【篇11】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综合性的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初步的化学知识,能够理解化学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1.化学概论(2课时)
概念、性质、分类、进化和应用等
2.物质与化学反应(18课时)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分类;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计量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物质的结构和牛顿力学
3.空气与氧气(8课时)
大气的成分和结构;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氧气的应用和意义
4.水和溶液(8课时)
水的性质和结构;水的制备和应用;溶液的概念和性质;溶液的制备和应用
5.酸和碱(8课时)
酸和碱的概念和性质;酸和碱的强弱;酸性和碱性的判定;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的应用
6.盐和金属(8课时)
盐的概念和分类;金属的概念和性质;锌、铁和铜的性质和应用;盐的制备和应用
7.有机化学(16课时)
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烃和卤代烃的性质和制备;醇和酚的概念和制备;醛和酮的概念和制备
8.化学能(4课时)
化学能的概念和种类;燃烧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
三、教学方法
1.情境式教学
采用情景交融的教学方式,将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化学的作用,并能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2.项目式教学
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并能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3.综合性教学
采用综合性教学模式,将不同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整合和联想,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实验
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验,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加深理解,提高掌握。
5.活动教学
通过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借助游戏和互动的方法,调动积极性,培养探究和表达能力。
四、整体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教学计划采用融入情景、项目式、综合性、实验性和活动性的五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探究中,逐步建立起化学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每节课设有开头案例、学习目标和结束小结,同时设置课堂练习、实验操作和课外任务,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个别化、差异化和贴近性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估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表现,本教学计划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开放式、选择性、解答式和实验报告式等,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评估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形成性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总结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将会获得初步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建立起化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未来的高中学习和科学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集锦(9篇)
按照领导近期下达的工作内容安排,那么也是时候根据未完成的任务去撰写工作计划了。要想更好的完成工作,制定计划必不可少。写工作计划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集锦(9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篇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大量的化学事实,加深对化学概念与化学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学校的实验教学的资源现状
我校是乡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一共有131名学生,编成3个班,每班人数45人左右。实验室建设的比较完善的,有贮藏室、准备室、学生实验室可容纳48名学生;但是没有专职实验员,一直由两位化学教师兼任实验教师。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基本齐全,教材上的实验基本上能够开展。
二、实验目的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散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8、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9、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10、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11、能知道化学实验是都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12、能用化学语言描述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等。
13、逐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14、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15、学会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进度安排
上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单元
序号
实验名称
演示或
分组
指导完成时间
开启化学之门
1
碳酸氢铵加热分解
演示
第2周
2
铁丝的锈蚀
演示
第2周
3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分组
第2周
4
化学变化的现象
演示
第2周
5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演示
第3周
6
有机化合物的燃烧反应
演示
第3周
7
苯的性质探究
分组
第4周
8
镁的性质探究
分组
第4周
身边的化学物质
9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演示
第5周
10
学生基础实验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分组
第5周
1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演示
第7周
12
学生实验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分组
第7周
13
电解水、氢气燃烧、
演示
第8周
14
水性质探究及硬水软水的鉴别、过滤
演示
第8周
物质构成的奥秘
15
探究微粒运动
演示
第8周
16
探究微粒间有空隙
分组
第9周
认识化学变化
17
烧不坏的手绢
演示
第14周
18
燃烧条件的探究
分组
第14周
19
粉尘爆炸
演示
第14周
20
灭火的原理
演示
第14周
21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分组
第14周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22
探究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分组
第17周
23
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组
第17周
24
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分组
第18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最新学年度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带着希望和憧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3)班的化学教学任务,我将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齐心协力,落实好学校制定给我的各项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科研的同时提炼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九年级3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学生的层次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工作中要在教学进度以及知识难点上要有提升,并且要培养出能参加竞赛的同学。而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中要以抓基础,教方法,教规律,多学多练一定让同学们的化学成绩达到学校的要求,为中考全面胜利扫清障碍。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通过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及掌握,为将来的高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
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5)精心组织每次单元测验、考试
化学知识的学习也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基础的理论知识如概念、定义、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需多次的记忆,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每一次的周测,月考等考试中要注意这方面的考察,并让学生们一个个过关。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进行新课改的探讨工作。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两个班化学教学工作,两个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其中九二班学生基础较好些,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但这样的学生人数较少。九一班学生纪律较涣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基础薄弱。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差不多,是平行班。成绩一般的学生也有在学,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基本上都不怎么学习,并且人数还不少。可以说,班风不错,学风不是很好,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其中一个特点是难度较低,知识点较多,难点分散,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学生比较容易自学。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引入,学生易于理解,并且学习兴趣也比较容易提高。教材广泛收集了大家熟悉的生活素材、精美的图片,使教材情景交融,有趣生动,还设计了许多化学实验,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四、教学目标
1、掌握教学内容的各章节知识点。
2、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4、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6、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题的各种技巧。
五、方法措施
1、利用生活素材,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精美的图片,科学的资料帮助学生领悟更多的化学道理。
3、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操作、观察、和记录的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指导注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xxxxxxxxxx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篇4)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综合性的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初步的化学知识,能够理解化学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1.化学概论(2课时)
概念、性质、分类、进化和应用等
2.物质与化学反应(18课时)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分类;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计量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物质的结构和牛顿力学
3.空气与氧气(8课时)
大气的成分和结构;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氧气的应用和意义
4.水和溶液(8课时)
水的性质和结构;水的制备和应用;溶液的概念和性质;溶液的制备和应用
5.酸和碱(8课时)
酸和碱的概念和性质;酸和碱的强弱;酸性和碱性的判定;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的应用
6.盐和金属(8课时)
盐的概念和分类;金属的概念和性质;锌、铁和铜的性质和应用;盐的制备和应用
7.有机化学(16课时)
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烃和卤代烃的性质和制备;醇和酚的概念和制备;醛和酮的概念和制备
8.化学能(4课时)
化学能的概念和种类;燃烧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
三、教学方法
1.情境式教学
采用情景交融的教学方式,将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化学的作用,并能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2.项目式教学
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并能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3.综合性教学
采用综合性教学模式,将不同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整合和联想,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实验
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验,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加深理解,提高掌握。
5.活动教学
通过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借助游戏和互动的方法,调动积极性,培养探究和表达能力。
四、整体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教学计划采用融入情景、项目式、综合性、实验性和活动性的五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探究中,逐步建立起化学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每节课设有开头案例、学习目标和结束小结,同时设置课堂练习、实验操作和课外任务,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个别化、差异化和贴近性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估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表现,本教学计划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开放式、选择性、解答式和实验报告式等,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评估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形成性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总结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将会获得初步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建立起化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未来的高中学习和科学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288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297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教学总结
根据本学期的课程进度,总结出不足。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篇6)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288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297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根据本学期的课程进度,总结出不足。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篇7)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意识和实验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更加深入。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5. 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化学概念和符号。
2.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3.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4. 化学反应的平衡和热力学。
5. 元素和化合物。
6. 化学键和分子式。
7. 溶液和离子反应。
8. 酸碱中和反应。
9. 电化学反应和电池原理。
10.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三、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法。
2. 课堂讲解法。
3. 实验教学法。
4. 互动式教学法。
5. 视频教学法。
四、教学计划:
第一周:化学概念和符号
1. 化学的概念和基本符号。
2. 化学元素。
3.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
4. 化学式和化合物。
第二周: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1.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物质的分类。
3. 稳定性和危险性的初步认识。
4. 实验:物质性质的观察和测定。
第三周: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
3. 实验:化学反应的观察和测定。
第四周:化学反应的平衡和热力学
1.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
2. 热力学基础知识。
3.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释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4. 实验:热力学实验。
第五周:元素和化合物
1. 元素的性质和分类。
2. 常见元素的化合物。
3. 实验:元素性质和化合物的实验。
第六周:化学键和分子式
1. 化学键和分子式的概念。
2. 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
3. 实验:分子式实验。
第七周:溶液和离子反应
1. 溶液和溶液浓度的认识。
2. 盐类和酸碱的离子反应。
3. 实验:酸碱中和和离子反应实验。
第八周:酸碱中和反应
1.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
2. 弱酸和弱碱的酸碱反应。
3. 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4. 实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第九周:电化学反应和电池原理
1.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 电解和电量的概念。
3. 电池的基本原理。
4. 实验:电化学实验。
第十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1. 有机物质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和结构。
3. 实验:基本有机化合物的实验。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实验和作业的成绩。
2.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思考能力。
3. 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
4.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互动情况。
5. 学生反馈意见的收集和分析。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篇8)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20xx级1、2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从八年级其它学科反映,相对而言1班学生,成绩较好,学习习惯较好;而2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要让学生在化学上取得长足进步,还得靠化学教师循循善诱。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化学上册九年级教学计划(篇9)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体现了新形势下化学教学的要求,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即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教材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空气、水、以及碳等知识着手,学习了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并有计划的将一些基本概念穿插在里面,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教材还在课题中插入了化学与能源、环境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树立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材突出了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更多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化学实验不在是简单的训练某个技能或验证某个知识。同时教材不再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间给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上册内容分为:绪言和七个单元
一、绪言
1、设疑:为什么说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引出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2、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具体研究物质的哪些方面?
3化学的发展史,例举了化学发展中的重要成就,通过插图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化学的重要成果。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神奇,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
4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特点。
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通过生活中两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总结出化学探究学习的特点及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思路。
3走进化学实验室认识化学仪器,了解药品取用规则,练习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三、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具体地从化学角度学习、研究物质即氧气(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的开始。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纯净物物、混合物,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等),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2通过空气的重要性和空气污染的危害,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四、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分子、原子概念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与单质、化合物概念一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关水的内容具体体现化学与社会、与生活、与环境的关系。
五、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本单元基本概念较集中,这些概念是中学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概念。所以本单元是全书(甚至是整个中学段)的一个重心,是基础。
六、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开始引入对反应的定量研究。所学原理、技能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是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各种规律的基础。
七、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体制取实验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的重点、难点;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该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
八、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学科性知识点不多,联系生活、社会的实用知识、观念性问题为主体现化学与生活、社会、人类的关系和作用,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九、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十、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十一、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十二、教学进度安排
xxxxx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集锦11篇
工作总结之家精选专题推荐:“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马上就要进入新的一学期了,下面就到了教师们书写一份教学计划的时候,教学计划可以让教学任务圆满的高效率完成,你在写教学计划有什么秘诀呢?经过整理,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你呈上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288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297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教学总结
根据本学期的课程进度,总结出不足。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了解我校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数学和物理成绩,可以看出每个班级的优秀人数欠少,学困生较多,只有少数学生的成绩处于及格线左右,由此可以得出学生对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这将对化学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农村地区,学生缺乏了解信息,了解科技的渠道,学生拿到化学教材,看到一些有趣的化学知识,他们感到很新奇,有较强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材总体分析
本教材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结构等为骨架。在理论和舒述中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顺序及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顺序拟定的。同时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本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6、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7、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8、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方法与措施
1、根据我校学生的现状,本学期教师应该重点强化基础知识,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指导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坚持进行启发式教学,寓思想教育与教学之中,以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法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化学实验教学。认真完成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必做实验,重视基本的化学技能的学习。
4、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体现在努力创造真实而又意义的学习情景,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有效地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
5、多元化评价方式。不光利用纸笔测验,还要重视活动表现评价,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9.1—9.4)绪言
第二周(9.5--9.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三周(9.12--9.18):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单元测试。
第四周(9.19--9.25):空气、氧气、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五周(9.26--10.2):国庆放假
第六周(10.3--10.9):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
第七周(10.10--10.16):元素、爱护水资源、
第八周(10.17--10.23)水的净化、水的组成
第九周(10.24--10.30):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十周(10.31--11.6):期中复习
第十一周(11.7--11.13):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二周(11.14--11.20):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十三周(11.21--11.27):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11.28--12.4):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5--12.1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2.12--12.18):燃烧和灭火。
第十七周(12.19--12.25):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十八周(12.26--20xx.1.1):实验活动:燃烧的条件
第十九周(1.1--1.8):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1.9--1.15):期末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大量的化学事实,加深对化学概念与化学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学校的实验教学的资源现状
我校是乡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一共有131名学生,编成3个班,每班人数45人左右。实验室建设的比较完善的,有贮藏室、准备室、学生实验室可容纳48名学生;但是没有专职实验员,一直由两位化学教师兼任实验教师。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基本齐全,教材上的实验基本上能够开展。
二、实验目的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散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8、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9、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10、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11、能知道化学实验是都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12、能用化学语言描述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等。
13、逐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14、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15、学会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进度安排
上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单元
序号
实验名称
演示或
分组
指导完成时间
开启化学之门
1
碳酸氢铵加热分解
演示
第2周
2
铁丝的锈蚀
演示
第2周
3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分组
第2周
4
化学变化的现象
演示
第2周
5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演示
第3周
6
有机化合物的燃烧反应
演示
第3周
7
苯的性质探究
分组
第4周
8
镁的性质探究
分组
第4周
身边的化学物质
9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演示
第5周
10
学生基础实验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分组
第5周
1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演示
第7周
12
学生实验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分组
第7周
13
电解水、氢气燃烧、
演示
第8周
14
水性质探究及硬水软水的鉴别、过滤
演示
第8周
物质构成的奥秘
15
探究微粒运动
演示
第8周
16
探究微粒间有空隙
分组
第9周
认识化学变化
17
烧不坏的手绢
演示
第14周
18
燃烧条件的探究
分组
第14周
19
粉尘爆炸
演示
第14周
20
灭火的原理
演示
第14周
21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分组
第14周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22
探究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分组
第17周
23
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组
第17周
24
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分组
第18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最新学年度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进行新课改的探讨工作。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两个班化学教学工作,两个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其中九二班学生基础较好些,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但这样的学生人数较少。九一班学生纪律较涣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基础薄弱。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差不多,是平行班。成绩一般的学生也有在学,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基本上都不怎么学习,并且人数还不少。可以说,班风不错,学风不是很好,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其中一个特点是难度较低,知识点较多,难点分散,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学生比较容易自学。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引入,学生易于理解,并且学习兴趣也比较容易提高。教材广泛收集了大家熟悉的生活素材、精美的图片,使教材情景交融,有趣生动,还设计了许多化学实验,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四、教学目标
1、掌握教学内容的各章节知识点。
2、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4、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6、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题的各种技巧。
五、方法措施
1、利用生活素材,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精美的图片,科学的资料帮助学生领悟更多的化学道理。
3、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操作、观察、和记录的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指导注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xxxxxxxxxx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体现了新形势下化学教学的要求,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即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教材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空气、水、以及碳等知识着手,学习了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并有计划的将一些基本概念穿插在里面,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教材还在课题中插入了化学与能源、环境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树立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材突出了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更多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化学实验不在是简单的训练某个技能或验证某个知识。同时教材不再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间给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上册内容分为:绪言和七个单元
一、绪言
1、设疑:为什么说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引出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2、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具体研究物质的哪些方面?
3化学的发展史,例举了化学发展中的重要成就,通过插图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化学的重要成果。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神奇,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
4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特点。
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通过生活中两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总结出化学探究学习的特点及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思路。
3走进化学实验室认识化学仪器,了解药品取用规则,练习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三、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具体地从化学角度学习、研究物质即氧气(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的开始。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纯净物物、混合物,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等),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2通过空气的重要性和空气污染的危害,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四、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分子、原子概念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与单质、化合物概念一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关水的内容具体体现化学与社会、与生活、与环境的关系。
五、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本单元基本概念较集中,这些概念是中学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概念。所以本单元是全书(甚至是整个中学段)的一个重心,是基础。
六、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开始引入对反应的定量研究。所学原理、技能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是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各种规律的基础。
七、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体制取实验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的重点、难点;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该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
八、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学科性知识点不多,联系生活、社会的实用知识、观念性问题为主体现化学与生活、社会、人类的关系和作用,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九、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十、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十一、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十二、教学进度安排
xxxxx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为具体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深造或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现状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期末考试、毕业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本学期本人担任九年级一班和三班二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个别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化学教学中要想出成绩,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材分析
绪言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起,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第一单元具有以下特点:作为起步阶段的化学学习,教材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突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强调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意义。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教学。
第二单元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的知识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是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第三单元教材共分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和化合价四个课题。本单元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观念、化合物。 第四单元是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 第五单元共有3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讲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这是本单元的中心。课题3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第六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课题2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中制取CO2的装置。课题3是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本单元教材重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中制取CO2的装置。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培养和关注社会与环境的责任感。本单元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
第七单元是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
四、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到一些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五、具体措施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生产、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成立化学课外兴趣小组。
对学习化学兴趣不高的同学实行个别辅导。
对学生进行自己出题自己测试的训练。
六、课时安排
授课内容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1课时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 7课时
第二单元:我介们周围的空气 6课时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7课时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8课时
期中考试复习检测2课时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5课时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6课时
第七单元:燃烧用其利用4课时
期末考试复习检测8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带着希望和憧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3)班的化学教学任务,我将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齐心协力,落实好学校制定给我的各项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科研的同时提炼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九年级3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学生的层次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工作中要在教学进度以及知识难点上要有提升,并且要培养出能参加竞赛的同学。而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中要以抓基础,教方法,教规律,多学多练一定让同学们的化学成绩达到学校的要求,为中考全面胜利扫清障碍。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通过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及掌握,为将来的高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
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5)精心组织每次单元测验、考试
化学知识的学习也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基础的理论知识如概念、定义、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需多次的记忆,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每一次的周测,月考等考试中要注意这方面的考察,并让学生们一个个过关。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8】
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育改革的需要,认真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为教学一线教师做好服务,本学期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政治思想方面
严格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爱护学校的名誉。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教师良好形象。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实验员首先应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要想做好任何一样工作都要求工作者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为此,作为实验员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理论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要注重自己提高自身使用和维修各种仪器的水平,使实验仪器能充分发挥其功效。
二、实验室工作方面
本学期要确保实验室安全,明确实验室职责,定期检查灭火器材、做好实验仪器的保养、维修、报废及添置工作。发挥现有仪器的作用,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使仪器经久耐用,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使仪器不丢失不损坏。
实验员根据实验仪器的不同特点,做到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腐、防暑、避光。对于已经无法使用的仪器要报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做好新仪器的添置工作。电器开关、电源插座及其他设备,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安全意识。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为主,实验教师配合、领导关心支持、学生配合,确保实验室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保持卫生整洁,经常通风换气,妥善处理“三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护师生健康,保证实验安全。
另外,要注意及时关锁好实验室特别是仪器室的门窗,做好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工作。
1、检查灭火器材的工作性能;
2、剧毒药品的安全管理;
3、水电器材设备安全检查。
4、清点药品和仪器,结合本学期化学教学内容及实验室存在药品和仪器,及时补充、购置一些必要的物品。
三、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
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另外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新教材的一个特点也就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明显增多,作为实验员,首先要督促教师作演示实验,其次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科教师的要求,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并能勇于改进演示实验。作为实验员本人,更应在熟悉业务的同时,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尽可能将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一下,学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使得仪器摆放有科学性、条理性、仪器的提拿更方便。
四、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各任课教师,合理安排好学生分组实验。制订实验教学计划,明确各分组实验的大致时间。对于实验所需的所有仪器,最迟在上课的前一天要全部准备完毕,分组准备好。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实验时的指导工作。
五、其它方面,做好初三学生的实验操作考核
为保证考核的高,实验室要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挤时间安排学生进实验室进行操作训练,保证他们操作考核时能取得佳绩。为此实验员一定要督促各任课教师及时做学生的分组实验,以免到考核之前的强化训练难以安排。为研究性学习做好后勤服务,本学年,研究性学习全部开设,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经常需要用到有关的实验仪器和实验室,甚至需要帮助制作一些新的实验仪器,实验员应以服从学校的教学需要为已任。
六、建立健全各种台帐资料,进行科学化管理
督促所有任课老师应尽可能做到:对于演示实验要提前两天将实验申请单送给实验员;学生分组实验要提前一周将实验申请单送给实验员,并做好仪器借还登记手续。实验时学生要填好实验情况表,实验仪器对验卡和实验室使用情况记录表等有关台帐资料。另外,实验员要根据《国家教委仪器配备目录》所规定的分类、编号、标准数,做好实验室所有仪器的造表登记,填写好总账册、分类账册、物品的存柜卡等,给所有仪器贴上规定的标签。
总之,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要坚持没有只有更好的原则,为我校化学实验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创一流实验室而不懈努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并积极组织学生以《中考精典》为蓝本进行中考复习备考,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难度不大,多属于“知道”、“了解”的层次,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让化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自然、社会现象等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2、使学生学习一些常见溶液及酸碱盐的基础知识,掌握部分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能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方法措施 :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每位教学要按学校教务处的要求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本学期要注重教学反思的书写。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特别是要处理要落实好《中考精典》的教学任务。
4、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操作考试学生顺利过关。
5、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并做好跟踪检查,培优工作。
六、教学进度表: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进行新课改的探讨工作。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教九年级三个班(6)、(7)。经过了解,这些学生多数是黎族学生,汉族占的比例也不少。九(6)班的学生成绩好些,学习兴趣也浓。学生的特点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干劲都比较大,这样的学生人数也不少。成绩一般的学生也有在学的,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基本上都不怎么学习,并且人数还不少。(7)学习兴趣不怎么样,上课讲话的同学不少。肯学习的学生也不少。可以说,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其中一个特点是难度较低,知识点较多,难点分散,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学生比较容易自学。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引入,学生易于理解,并且学习兴趣也比较容易提高。教材广泛收集了大家熟悉的生活素材、精美的图片,使教材情景交融,有趣生动,还设计了许多化学实验,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四、教学目标
1、识记教学内容的各知识点。
2、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4、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6、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题的各种技巧。
五、方法措施
1、化学用语分散识记,利用生活素材,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精美的图片,科学的资料帮助学生领悟更多的化学道理。
3、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操作、观察、和记录的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指导注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11】
一、九年级学生基本情况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并敢于一探究竟的阶段,所以教材上各种实验的开展,探究活动的安排,以及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内容。正对他们的胃口。但是现代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他们喜欢成功的感觉,那会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但却受不了挫折,一次实验或探究活动的失败,一次考试的失误都有可能扼杀他们的兴趣,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力求简单、形象,通俗易懂。多联系生活实际,简单实验应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现状分析这学期本人任教九年级九年一班和九年二班的化学课。两个班的学生基础都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基础较牢固,学习习惯较好。而有的学生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教材,因材施教,兼顾每一个学生。争取在明年会考取得较好成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心理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并敢于一探究竟的阶段,所以教材上各种实验的开展,探究活动的安排,以及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内容。正对他们的胃口。但是现代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他们喜欢成功的感觉,那会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但却受不了挫折,一次实验或探究活动的失败,一次考试的失误都有可能扼杀他们的兴趣,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力求简单、形象,通俗易懂。多联系生活实际,简单实验应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2现状分析
本学期本人任教九年级9.19.2两个班的化学课,两个班的学生基础都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基础较牢固,学习习惯较好。而有的学生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教材,因材施教,兼顾每一个学生。争取在明年会考取得较好成绩。
二、教材分析
1学生进入现代社会从事现代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内容教育学生。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增加了一些金属和有机物的内容,编写了空气和水的污染与防止污染,硬水、氢能源,金属与人体的关系,以及常见的化肥和农药等内容。
2.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是从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空气,水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子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些,使重点较突出。
3.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根据一个合格公民的需要精选教材,从深度,广度以及习题难度上合理安排。按照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需要“掌握”、“理解”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要求“了解”,“常识性介绍”以及“选学”的内容,力求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4.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记忆所学的知识,教材中编入了数页彩图和约200幅图表。其中有的是集中反映某纯净物用途的,有的表现我国古代和现代工业成就的,有的配合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刊印了科学家的肖像,有的用最新的科学成就图示启发学生钻研科学的积极性。为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除了与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地理、物理等学科密切联系,便于教和学外,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力求使学生愿读、易懂、有兴趣。
5.教材除普遍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注意适当增加了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验。针对学生的差异还编了9个选做实验及一些家庭小实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技能,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方法。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
[精品]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工作总结之家专题“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两个毕业班数学教学共113人。从去年一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学习习惯较差,特别是作业习惯的自习习惯,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使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掌握圆的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圆的变换,能进行一些圆的设计。
5、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比,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6、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够制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在完成本册数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能结合具体情境,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
内容课时
(一)圆
圆的认识(一)2课时
圆的认识(二)2课时
欣赏与设计1课时
圆的周长2课时
数学阅读(圆周率的历史)1课时
圆的面积3课时
(二)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应用(一)2课时
百分数的应用(二)2课时
百分数的应用(三)2课时
百分数的应用(四)2课时
机动3课时
(三)图形的变换
图形的变换1课时
图案设计2课时
数学欣赏1课时
(四)比的认识
生活中的比3课时
比的化简2课时
比的应用2课时
机动3课时
(五)统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2课时
机动2课时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要求;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的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教学重难点: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饿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主要措施:
1、改进分数乘除法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在百分数的教学上,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4、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3
(一)知识目标
1、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通过实物和课件演示、观察和操作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来探究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以及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的活动,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比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比例的意义。通过比较知道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5、通过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具体的生活情境,在学生填一填、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中发现正、反比例的意义。通过正比例关系的图像的教学,使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有关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的方格纸上画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到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6、通过地图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7、通过生活中放大和缩小的现象,认识放大和缩小。
8、通过学过的统计知识,引导学生准确提取统计图中的有价值的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的结果。
9、通过枚举、反证、假设的方法探究“抽屉原理”,渗透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10、通过整理、复习、练习等方法,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
(二)技能目标
1、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总结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具体的比例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发现、总结、验证等方法,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5、通过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数量关系,学生会依据任何的两个量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6、使学生能够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和缩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渗透函数思想。
3、引导学生准确提取统计图中的有价值的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的结果。
4、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来探究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以及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的活动,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具体的生活情境,在学生填一填、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中发现正、反比例的意义,渗透知识之间有联系的数学思想。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4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7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本班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风气上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成绩出众者不多,高分比较少,即使是达到优秀率的同学在同年级中所占比例较少,个别男生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今后打算如下:
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
其次,这学期分数的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可以有目的的进行计算练习。一要求计算仔细。二是加强计算的基础练习。三是加强口算训练。四是引导学生使用简便方法。
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认识百分数;数的运算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式与方程方程;比和比例认识比。
2、空间与图形长方体与正方体
3、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算出他们的普及率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同时会列方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经验,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2.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体积、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进率,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体会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简单的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分数连乘连除认识倒数,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在现实中理解比的意义及比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求比值及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能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按比例分配)。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5.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简便计算)并能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
6.初步学会用替换(置换)、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7.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进一步体会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发展和增强数感。
8.在情境中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学会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相改写,并运用百分数的知识实际问题。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2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3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4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开展帮教结对活动,对后进生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6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课时安排(按单元顺序)
一单元圆:17课时。
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16课时
三单元图形的变化:5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5课时
数学与体育:3课时
四单元比的认识:13课时
五单元统计:6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3课时
生活中的数:2课时
六单元观察物体:5课时
看图找关系:2课时
总复习:10课时
机动时间:3课时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5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期期末考试均分69.3分,及格率77.27,优秀率31.82。其中学习比较突出的有5人,处于中间水平的有25人,中下水平的有14人。这14名学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三、教材变化:
分数乘法: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位置与方向: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
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
比: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原来在分数除法单元,本册作为第四单元单独学习。教学内容基本无变化。
圆: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
百分数: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增加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扇形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增加根据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
数学广角——数与形: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
四、教材分析和建议
本册教材的结构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它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比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6
一、学生现状
六年级的学生不好管。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莫名的躁动:不听老师的说教,自由行动。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
1、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甚至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绪不很稳定。
2、个体心理的发展。记忆力逐渐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大大加强了,不但兴趣、爱好变得更加广泛、稳定,而且渐渐形成了看待事物的标准,使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以及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但由于意志力还不够坚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尚在发展之中,所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容易灰心、颓丧,或者会出现理智不能驾驭感情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6.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4、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5、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6、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7、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8、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9、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10、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11、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12、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探索和构建自己的数学意义,让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彼此的想法,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注重学生课堂倾听能力和独立作业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6、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提供可以促进不同学生共同进步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7、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8、加强教研活动,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注重与其他数学教师的交流,做到取长补短。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7
一、同学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的是六(2)班,这个班级大部分的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较好,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有少数同学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百分数(二)和比例三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同学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学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是加强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比例的教学,使同学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尺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会把一个图形在方格纸上放大或缩小。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同学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同学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体会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本教材根据同学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同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同学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同学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同学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同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能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5、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6、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8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1班现有学生66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方面: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在前面几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中的一些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量角器、三角板、直尺、计算器等。结合本册的教学需要,介绍几种使用效果较好的教具和学具,以供参考。
1. 圆形纸板作为演示分数计算以及认识圆的教具。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大小相同的圆若干个。拿其中的两个圆形纸板做成如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页介绍的教具,用来演示不同的分数。作为教师演示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作为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小一些。
2. 圆规教学圆的认识时用。教师要准备可以在黑板上画圆的圆规。每个学生也要准备一套自己用的圆规。
3. 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可以仿照教材第68页的图用纸板制作,供教师演示用。另外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同样的图,学生可以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4. 方格作图纸学习位置时用。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几幅1010的方格纸,可以让学生剪下来用。
5. 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位置时在本地区的简易路线图上画上方格子作为教具;教学百分数时,可搜集一些含有百分数表示含量或性能的商品标签作为教具或学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引导新生入数学之门,依据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针对低龄聋生特点,采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45人。经过半年的在校学习,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跟不上,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找规律)。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一单元——位置;第二单元——认识钟表;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4、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
5、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能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10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
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同学们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同学们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同学们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11
春去夏,今年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六年级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年级,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的教育十分重要,为了使本人的教学工作能做的更好现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有男生1名,女生29名。从去年一年的教学情况看这个班的学习习惯较好,成绩也较以前有较大的提高,学生能做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做到优生带差生,但由于本学年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他们能否以较优异的成绩告别母校在本学期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在本学期我打算在以下几方面提高语成绩。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通过介召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使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4、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选用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5、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在完成本册数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能结合具体情境,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钻研教材,作到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1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新接手了一个班,六年级(5)班,担任该班的数学、科学、卫生与保健的教学工作。与以往相比该班学生数较少,全班共77人。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基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朗读有感情。特别是部分学生成绩优秀,能独立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上 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发挥师生、家长的共同合力,来帮助他们进步。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以课改新理念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习,努力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三、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六、教学措施
教学时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数四则运算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计算有一定的区别,在算理上比整数、小数计算稍显复杂,所以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更困难一些。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虽有区别,但是在算理上与整数、小数的加、减法又有联系,都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为了突出这一共同的规律,加之学生已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教学分数除法需要有分数乘法作基础;而且分数乘、除法的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它们的算理也更为困难些。
2、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和小数来算;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对求百分率的问题,特别是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例如,结合求百分率,出现求达标率、发芽率等的计算(还提示了出勤率、合格率、出粉率);介绍折扣、纳税和利息等知识中有关百分数的计算知识等。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如何求出出勤率、成活率、命中率等。既拓展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百分率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位置”时,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学习新知识,并及时对已有经验进行提升,迅速将具体的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学习如何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空间想像的能力。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本册的教学要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学时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回忆以前用过的转化方法,从而把圆的面积转化为熟悉的直线图形的面积来计算。教材还注意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数学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学时,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探求欲望,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在教学中,要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七、优秀生提高措施
1、加强对优秀生的思想教育。
优秀生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学生的赞扬、敬慕,家庭、学校宠爱、呵护,这样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总觉得自己已经是很好了,而忽视了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在本学期加大对优秀生的理想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加强对优秀生的培养和教育。
2、要适当评价,正确引导。
教师对优秀生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和适当性,对优秀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要适当,不能好到极处,也不能不予理睬,要具体公正。对优秀生其他方面的成绩要多注意留心,并指出哪点好,为什么好。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和优秀生谈心、沟通,传输一些观念,让他们知道教师赞扬什么推崇什么。如,奉献爱心、关心同学、帮助后进、平等待人、谦虚谨慎、志存高远都是老师推崇和向往的。
3、培养优秀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优秀生应作为班级体中的普通一员,不能越出界外,要树立班级的集体感和荣誉感,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集体完成的项目和活动,感受到集体意识和成功的喜悦,让优秀生与他人一道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让他们在人与人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中感受伙伴的友谊和真情,感受到个人力量的微薄,使优秀生愿意与同学交往,取长补短。
4、鼓励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安排给学生提问题的环节,创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让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学习、提高。
5、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
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根据这一特点,可结合课本的知识,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6、课余时间为优秀生作学习指导 优秀生在学习中喜欢质疑,可利用课下时间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持续,能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学习更深的知识,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八、学困生帮扶措施
1、采用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后进生的辅导。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家校结合。
3、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利用同桌的优势,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4、和后进生谈心,从思想上树立信心,思想指导行动,进行自
我转化、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5、注重方法,常抓不懈后进生,加倍关爱,使师生间保持默契的情感交流;扬长避短,大力加以挖掘、表扬和鼓励其闪光点,做到有的放矢,充分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自善心;坚持不懈,细致分析其思想变化,坚持不懈地做细致工作;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严格要求;齐抓共管,取得任课教师的协助,寻求家庭教育,为后进生转变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九、课时安排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