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谈美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2.16

谈美读后感(汇总12篇)。

在经过多次筛选后,“谈美读后感”成功地入选了编辑心目中最为优秀的文章之一。每当我们读完一本优秀的书籍后,书中所赋予我们的感受将会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当我们阅读作家的作品时,我们的内心也会对其作品产生一定的领悟。因此,读后感是一种带有个人色彩的文字,让我们真实地了解此文的重要性。我们真诚地欢迎您对此文进行详细的了解!

谈美读后感 篇1

翻开这朴素而又丰富的书,我开始在这新世界探索。

令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是《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这篇文章描述了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所得出的不同观感。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作者仿佛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同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接着,以园里的一棵古松做例子,分别把自己置身于一位木商、一位植物学家以及一位画家的角度,来看这一棵古松。结果不难想出:“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个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之后,作者分别从这三种人对古松的态度中提取出了三个关键词,木商对应的是实用,植物学家对应的是科学,而画家则对应的是美感。“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自此,文章中心论点逐渐显现出来:“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归纳得相当精辟。

是啊,我们崇拜英雄,从小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我们崇敬诗人,从小吟着它们的诗长大;我们喜爱美人,从小看着她们的画长大……而事实是,如果没有那些故事、没有那些诗、没有那些画、没有那些美的感受,我们根本不会被所谓的英雄、诗人或是美人打动,甚至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是谁。我想这就是美带给我们的真正意义,它可以把千百年前的事物人物,带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感受体悟他们身上的力量,也让我们知道他们的前车之鉴,作为我们的后事之师。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之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我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但我所感受到更多的是,作者着重勾勒了美感。熟练的对比手法使这篇文章既不偏离于原本的想法,也有着它独特的意味。这或许就是作者的高超之处了。

谈美,也很美。

谈美读后感 篇2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和事物,所以我们应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每个人关于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朱光潜的书在他面前。他很困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认为艺术生活是朱先生的生活需求,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会审美,才是艺术生活的开始。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无法从事严格意义上的艺术行业,找到生活的味道,也无法把自己的生活史变成一件艺术品。

另外,阅读过程中意外收获的是对道德的理解。最开始我以为道德神圣,是生活必需的准则,内心有严格的道德要求,并且看不起违背道德的人。后来我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道德变化是如此之大,根本没有固定的标准,道德的许多方面都是违背人性、狭隘的,所以我鄙视道德,提倡顺应自然。

读完《谈美》,但是觉得挑选自己认可的道德,并且在生活中遵循,却是可以给人带来平静而持久的美感。 这或许是人生更好地一种选择。

谈美读后感 篇3

寻美,撑一根心篙,向人流深处漫溯、漫溯,去探索并宣告美的真谛。

美是什么,我不知,也未曾有人可以给他下个定义,她看的见,摸得着,但你却道不出,言不明——她为何物。

于是我带着探知的心,翻开了朱光潜老师的《谈美书简》——这部在他82岁所写的着作包含着他许许多多的人生感悟和对美的独特见解,而我也开始了对美细细品读。

朱老先生以十三封回信的形式,展开了对美的见解,或许是我所学的知识太过匮乏,我并没能够全部理解,但有很多都让我受益颇深,在这我就只谈谈其中的几封信吧。

前两封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如何学美学,而第三章却是谈人,把这一封放在了所有的主题之首,我想这应该也是作者的一个思想吧,无论学习什么都应该先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习其他,如果一个人连做人都不会,那也更不用谈其他了。而单对于美学来说,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属于经济的范畴,无论是使用还是交换,总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先有了人,然后才有了美学之说。

人是一个感性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感悟,在我看来虽然美是客观的,但她依然可以说是一个唯心主义的产物,美没有任何要求,美有很多方面,比如作者在文中举得例子在《巴黎圣母院》这不巨作中,雨果便对美字诠释的淋漓尽致,文中那位既聋哑而又奇丑的敲钟人再见到那位能歌善舞的吉卜赛女郎是,结结巴巴地使劲连身叫“美!美、美…”我想这位敲钟人一定没有研究过什么是美,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对于美的事物表象的赞叹,而后来他因为犯了错而遭到毒打,是这位吉卜赛女郎给了她水喝。他依然对着这女郎赞着美、美、美,不过这不在是外表的艳丽之美,而是心灵的美,敲钟人看清了灵魂的丑恶与美丽,所以后来每个紧要关头他都成了这位女郎的救护人,最后他们死在了一块,他们都是美的,敲钟人外表长得奇丑无比,但那美的心灵,粉饰了他并不美丽的面容。所以朱老先生也惊赞“雨果毕竟是一个名不虚传的伟大作家”,他对美的叙述十分的到位,现实与想象的结合,让美变得立体,有了人的味道。

谈美读后感 篇4

一开篇就被惊艳到(˶‾᷄⁻̫‾᷅˵)

“生命”与“活动”同义

活动越自由,人生就越有意义。

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就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美: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形象:直觉所见到孤立绝缘的意像。

直觉: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

美感:注意力专注在所观事物本身上面,意象的孤立绝缘。

不能用实用的角度欣赏,会有欲念和嫌恶,也不能用科学的角度去欣赏,会引发抽象的思考。

美是物与直觉作用的产物。

移情作用欣赏美。

为了隔绝实用角度对欣赏的干扰:

将艺术和实际人生隔开一定距离,觉得树在水中的倒影比树本身好看,是因为树的倒影免去了引发遮阴木材利用的实用想法,觉得陌生的环境美,是因为自己对新的环境的不熟悉,实用性未知,而自己常居住的环境因为太了解了,见到一座桥也会把它联想到用来之路,穿过桥是什么,而不会去单纯的审美。

谈美读后感 篇5

《谈美书简》给我一种处于云巅之中不觉迷绕之感,个人觉得这本书的内容本身十分乏味且专业性很强,虽然朱光潜老先生竭力用朴素的话语来解释僵硬的理论名词,以此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但就我本身而言,一个从未看过听过“美学”,压根不知道有 “美学”存在的人,突然读到一本美学大师谈美学的书,总觉得有些唐突,甚至是不知如何是好,感觉就像井底之蛙突然跳出井口之后发现世界上还有人这种生物一样,难以应付。

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若想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在代前言中,朱光潜告诉我们怎样学美学,但对我来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仅是其中的几句话:正路并不一定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

哪个重要的科学实验一次就能成功呢?失败者成功之母,失败的教训一般比成功的经验更有益”……这些都给我以正能量。

读这本书,就像身边有位老者在我身边不断聆声细语,这也让我不禁思索什么是美?原本认为其实这就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没有特定的概念,没有特定的标准,只要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才是真的美。而看完这本书,才发现原来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表面,我对于美则有了一种说不出来含蓄之感。

对于这本书,我没有读懂,所以,也不敢枉加评论。只希望以此来记录下读它的心情,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不得不说,朱光潜先生是一个具有强烈国家责任感的人。他非常担心社会学风,不断鼓励年轻人打破禁地,给文坛带来一股清风。他也确实是个“老实人”,经常自我反省,不断思考,不断改正,不断进步。他务实的科研精神是其思想的精华,也是本书的精髓。

当然,他更是一个严谨认真的人,“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的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决心学习任何科学的人,首先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诚实做人,做诚实的事。

所有不诚实的人都不会走上正确的道路去做任何需要实事求实的科学工作。”他在书中一直流露出的是谦虚谨慎的态度,他的文字也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这也是朱光潜先生与其他一些咬文嚼字,拿理论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心生畏惧的学者的最大不同,也正如他所言“如果把它看成易事,就必然会有公式化和概念化的危险”,因此他没有,而是尽量让它变得通俗易懂。朱光潜老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可以或许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委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可以或许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职位地方、我的情况)应该做而且可以或许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职位地方去做。

”这是他所坚持的,也正是这样,他才能够写出这样的不朽之作。“唯有品质好的人才能写出好书”这句话也许正印证了这一点。

小小册子,总共不过

七、八万字,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但它其中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渗透着老人躬亲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由的让人为之动容。俗话说 “一斑窥豹”、“一叶知秋”,相信只这一些文字,也足以让我们钦佩这位美学老人的治学态度吧。

谈美读后感 篇6

“五一”期间逛新华书店,应女儿的要求,买了一本中学生课外文学名着必读篇目《谈美书简》。这是一本薄薄的只有105页的小书。女儿学习忙无暇阅读,我便拿来品读,了有收获。

很难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作者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着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着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等。作者晚年时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老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都有了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对中学生有益,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很有收获。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着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

再比如,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一节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多年来把心血倾注在美学史研究上的学者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门派以及其历史和影响向读者娓娓道来,无论是对于想要扩展知识的读者还是对于有志于美学研究或者文学创作的读者都有非常的益处。

在《谈美书简》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对于怎样开展学术工作,他教导说:“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地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习,做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也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谈美读后感 篇7

看《谈美》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美人,这个话题已经有千年历史了,从春秋时期的文姜、息夫人,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再到现代的张曼玉章子怡等人,太多话题,太多故事。古人对美人的评价标准是“眉如翠羽,齿如含贝,肌如白雪,腰若束素,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现代人在意别人的眼光,在意穿着是否时尚,在意别人对美的评价,在意现代对美人的界定,在意妆容得体甚至掩盖了本来的面目。我倒认为美是一种态,如醇酒,如夕阳,如晚霞。美应该和宋美龄、宋庆龄一样细腻雅致。

有味道的反义词是俗。朱光潜先生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免俗”。为了“假如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先生认为“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说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叫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这一点,鲁迅也有所感(虽然二人在审美观上有较大差异),所以才弃医从文,开始他《彷徨》《呐喊》之旅。在整本书中,先生,他一直在谈论避免粗俗。什么是庸俗?什么是免俗?

因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出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把所从事的学问和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而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如此方能“免俗”。

他说无所为而为,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很准,人生来而有欲望,然而遵从心里欲望而去做事,不掺杂其他杂念,不计较厉害得失,在现代人看来,便是大师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化界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有一批伟大的作家和大学生为青少年写作,其中有冰心、叶圣陶,还有学者朱自清、朱光潜。《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

先生在《谈美》一书中谈了很多,我倒是想从先生《谈美》中的一句话说起。先生说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美感所伴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会一起来。

比如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这大约是可以说,美人是当我们看到她时已经忘了形,不知我们在哪,对其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进入自己的世界,后来回想,方觉得那很愉快,这就是“无所为而为”,如今的人看美人就想起性欲,想占有她,想着她是如何的妖娆妩媚,这便不是美感而是快感了。

当我们认为她是美人是,就会觉得她今日穿得很好看,或是首饰搭配的得体,或是看见美人后便心情舒畅觉得花更艳更娇,天更蓝更晴,这便是移情。先生说“‘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感情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那么移情和美感又有什么联系呢?“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我喜欢百合,因为喜欢它的纯洁无暇,百年好合,我看着百合便觉得她是纯洁无暇的,而它的纯洁无暇的形象有感染我,仿佛我便是百合,“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因为我们根本就不分辨所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的还是属于物的”。

我常喜欢**里的人,觉得我要找的人就是那样的,模样刚中带柔,挺拔身姿,对人冷酷却有一颗藏在冰山下的心或是其他,我也曾觉得我遇到的那个人就是那样的,可后来我才发现,其实不是的,我爱上的只是一个理想化过的变型,我想象的形象都附着到他身上了。a先生说这是柏拉图式的爱,是艺术性的。美的欣赏也是如此,也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在人情化和理想化后,他便不再是本色了。

所以美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后来我才发现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去西湖,他们不理解明明是一样的景色为什么总也看不腻,而且还只要一个人去,现在,我似乎能给一个答案了:西湖水,雷峰塔,我每去一次便因着心境不同而有不同的意象感觉,我永远也看不腻,而且我也不需要别人来和我分享这种情感,因为他的心境情感必是和我不同的,我的感觉他不能或是不全能体会,独自旅行,听静默的呼吸,这样就好。

西湖水,雷峰塔已不是自然了,当然我不会想要占有它,因为它是美而不是恋爱,没有“欲得之而甘心”的态度。

你可以说我懂艺术,或者说因为我一点都不懂,他不属于我,也许这就是我喜欢独自旅行的原因。因为我看到景色的第一眼不带任何杂念,不会想着它是什么,他有什么功用,只是直觉,只是觉得它是好的,然后用相机拍下,回去看发现她是美的,或宁静致远,或勃然生机,或沧桑颓废,或雾里朦胧,但他还是好的,因为他不是现实,你也可以说这不是美感,因为他已带了联想。比如你拍这张西湖夜景,就想到平湖秋月,拍细雨霏霏,想到“山色空濛雨亦奇”,而联想太多之后,精力涣散不专一,他便不是直觉不是美感了。

其实,似乎“我觉得它好”这句话是还不够的,说这句话一般人们总会问为什么,当你在想为什么时,小孩会说因为他快乐,因为小孩心智不够,而你多半会认真思索一番,说出个所以然,这就是反省,就是“批评的态度”了,而它就和“欣赏的态度”(美感的态度)相背了。

还有一种态度是考证,这让我想起以胡适、周汝昌等为代表的红学家,老先生们太重考证和批评的功夫,一部《红楼梦》有多少“考证”和“索隐”?又有几代人在这上面耗尽一生?“红学家”们都忘记了艺术是创造的,“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他们只做到了史学的功夫,却没走进文艺的领域。

说起《红楼梦》,这本书来来去去总看了几遍了,也偶尔遇上两个喜欢《红楼梦》的和我讨论一二,他们很喜欢说喜欢哪个不喜欢哪个,说黛玉的清高,说宝钗的玲珑,说湘云的真,说王熙凤的贪,说宝玉的痴,殊不知这是文学,人的性格都被无限放大而显得个性突出,何况,人都是多面性的,好与坏本就是相对而言,就如“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样。如是一定要**,我倒是认为《红楼梦》中的两个世界可以仔细品玩一二。这两个世界,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一直贯穿全书。现实变成了梦想,梦想可能是最高的现实。

宝玉一直在找这样一个像水一样干净的女儿。可大观园终是要覆灭的,那么美好的一群女子也会随流水般“一抔净土掩风流”,不是每个女子都如黛玉那般,或是如宝钗那么灵巧慧心的女子就如何如何,真真幻幻,又如何分辨。

许是太过感性,便常常为《红楼梦》感动而哭而笑。因为诗句中的一个字,一句话而怔怔看半天,如“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史湘云和林黛玉这前后两句,说尽了个人心事,又暗含今后身世。

一个“寒”,一个“影”,一个“葬”,一个“魂”,什么女儿,什么花,什么月,什么诗社,都是昙花吧。仅仅几个意象,却勾起人无数情感。所以朱光潜先生说:

“文艺作品都必有完整性,它是旧经验的新综合,他的精彩就全在这综合上面见出。在合成之前,图象是零散无序的;在合成之后,图象是和谐统一的。这种综合的原动力就是情感”。

“因为有情感的综合,原来似散漫的意象可以变成不散漫,原来似重复的意象也可以变成不重复”如《诗经》中,《小雅·采薇》就是典型的例子。“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我很喜欢一首诗:高高在上,诸君看吧,朕之江山美好如画,登云踏雾,指天笑骂,舍我谁堪夸。第一次看到它,觉得他很好。

后来,偶然一次机缘,让我又看到了它,觉得诗写得真是大气,接着我开始考证它到底是谁写的,知道是康熙。我通过康熙联想到他60年风风雨雨的戎马一生。作为皇帝,他不愧是一代天子。

一个月前,我爬上黄山山顶,看着脚下绵延的群山。眼前的云彩使我想起了这首诗。在那一刻,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首诗更能缓解我的心情了。我对着山下大喊这句诗,和着泪水一起留在那似虚实真的山巅。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的最后一章提出了人生的艺术化这个命题,先生认为,人生是多方面统一的和谐整体,完满的人生是实用活动、科学活动与美感活动的平均发展。“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所以,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也无所谓人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兴趣或欣赏是指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它可以超越实用的极限,发自内心地去做一切事情。它必须是严肃的,同时也是自由和开放的。没有情趣,不会欣赏,那就既不能严肃,也不能豁达。如此看来,人生的情趣化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他是达到人生严肃化即建立高尚的人格理想的必要中介。

因此,完美的人生应是艺术的人生。而且,“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在书的最后,王老师给了我们六个字:慢慢走,尽情享受!我想不知何时何地我会再忆起它,而那时我又是怎样的心情,但有一点我知道,我还是我,我在路上。

商1341

李文涛***

谈美读后感 篇8

美感的世界是超乎世俗之利害关係而独立的,它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但与「整个人生」却无隔阂,倘若我们於看待人生世相时,皆抽离了「美」的成分,实不知情何以堪,因为,在面对实际生活层面时,我们必须受制於环境,使心为形役,惟有在美的心灵活动中,我们才是自己的主宰。

吾人若能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则生命亦当是妙趣无穷的,在个人有限的时空领域当中,尽情挥洒、驰骋,直达创造力的极致,艺术化的人生当是不断地自我创造及自我欣赏,惊心动魄是美,细緻婉转是美,圆满是美,缺憾何尝不是美?至此虔诚感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感谢上苍赐与这难得的,生而为人的福分,让自己有幸领受这天地无私的深情抚慰!

2.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本人读了朱先生的《谈美》,对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其中最能领略到的是作者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

物质可以耗尽,无形的美可以代代相传,让世界享受。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将逐一分析。

其中,我读到朱先生对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科学、审美。作者谈到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也不同。同一事物在不同心理状态的人身上会有其独特的心理或视觉反应。

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

物都如此何况是人呢?对于改革开放蒸蒸日上的娱乐业,为什么有一些流芳百世的歌星、影星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从商业角度看,他们代言某一产品有助于增加销量,总之是有利可图的。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唱几首经典歌曲或成功塑造电影人物的人,能让人永远铭记在心,回味无穷。我觉得对那些明星来说,这比财富和奖项更有意义!

美好的事物需要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待和思考。这一段大体可以证明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它确实是不实用的,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越来越注重精神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其实,美感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从最简单的衣食住行,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环境优美安静的餐厅用餐,因为感官的满足可以提高食欲。化妆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一课,它能让人们更加自信,相信自己每天都能有一个好的开始。

家居装饰也是一门美学课程。明亮、宽敞、舒适都是老派,但他们自己的感受和观念却让它与众不同,如欧式观念、乡村风格、东南亚风情、日式家居或中西结合。独特的家居风格可以代表主人的独特性,让他尽情享受。

这款车的基本性能是循序渐进,现代人更追求线性外观、颜色等。因此,美感不是实用主义,而是一种没有功利心理的心理活动。美感能使人获的心理满足和精神享受!

而美的感受又是主观的,美是言论不一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一样,所以对美的理解也不一样。就如城市人长久呆在钢铁丛林中,觉得压抑郁闷,之所以田园风光的美丽诱-惑成为了新兴的消遣和时尚追求;而农村人常年和绿地青山为伴觉得平淡无聊,对城市的美好多姿的生活十分向往,就出现了农民进城的风潮。

事实上,这两个环境在形式上基本没有变化,我们改变的是我们的心态。

朱镕基提出,美是是物的物理属性,是人类心理活动对事物的态度。只有自然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是无法产生的。自然经过人类心理感受的加工,产生美感。不同的经历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审美是对自然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是不同的人的主观审美体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性化的结果。

美与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美就不能产生,没有人的理想化,即对人的情感的加工,事物的物理属性就不能从美中衍生出来。对于美,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美不是空穴来风。由此可见,美的出现是是物的物理属性,是人的理想化。

我们怎样才能过上更艺术的生活?瑜伽近两年风靡全球,可以有一个最好的诠释。瑜伽是一种古老的能量知识培养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瑜伽是建立在古代印度哲学的基础上的。几千年来,心理、身体和精神戒律已成为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项运动的最高境界不是让你做一些难度很大的杂技动作,而是让你的身体舒展、放松和平衡,通过这些动作达到身心的平衡,静静地倾听你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所以瑜伽的最高境界是达到统一,这需要身体、心灵和精神的同时。

综上所述,想引用朱先生的话:“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如今,人们都崇尚艺术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致有趣。心态的平衡也是关键。开放乐观的心情是艺术。

希望每个人都能擦亮眼睛,从现在开始仔细发现和品味我们的生活、艺术生活!

谈美读后感 篇9

朱光潜(1897-1986),安徽铜城人,著名美学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二十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其中只读过朱先生的《谈美》和《文艺心理学》,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称赞。以下罗列每一章节的精彩之处,略赋个人拙思主观之感,引以对朱先生之《谈美》的敬意。

1、 我们对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科学、审美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谈到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也不同。同一事物在不同心理状态的人身上会有其独特的心理或视觉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

美好的事物需要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待和思考。如果我们只谈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体验。但如果说人类历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再次引用朱先生的话:“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实际上,朱先生在这里明确指出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兴趣和感受,而一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过于贴近现实容易使人功利,过于主观不易理解,毕竟艺术是为人欣赏的。

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就像京剧有唱、读、坐、弹一样。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规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实际生活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活。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这个段落里朱先生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的美感经验的道理,即:美感经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

人们的认知有是伴随着人们判断事物的主观兴趣。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这种移情作用是同美感经验息息相关的。

如同朱先生讲到在欣赏古松时,,这也是人们看到某某事物时会说:我认为如何如何,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其实人们在对事物赋予个人的某种情趣的定义同时人们也在不经意中模仿着事物本身的一些属性。

也就是说,人的审美体验不是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观利益独立产生的,是由于事物的物理属性,是由于人的移情性,二者的结合创造了人的审美体验。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

4、 希腊女神和血腥英国女孩的雕像——美丽与快乐

其实美感和快感无时无刻都冲斥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但究其出发点就又产生了前面朱先生讲的不同态度的问题。美感不是实用主义,而是一种没有功利心理的心理活动,而愉悦是实用的目的。像口渴喝水会产生快感,排便也会产生快感,但这些都不会有美感。

雕像和英国女孩是雕塑艺术和活人的作品。如果仅仅从实用的角度来看,英国女孩似乎比雕塑更有用。在这里朱先生告诉我们明确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对于美的欣赏要不带功利和实用的心态去看去理解。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我姑且如此解释朱先生的这段文章。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结构的、抽离出来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审美经验可以使人联想到事物,但简单的联想不能看作是审美经验。

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

而联想会带着思考,这种思考会把事物引到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中去,无法直接单纯的欣赏一件事物本身,而会产生浮想联翩的心理活动,所以美感经验同联想是有不同含义的两种概念,不能混淆。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 考证、批评与欣赏

本文可以看到人们对文艺作品的不同态度,证明文艺作品更接近于科学家的方式,更接近于哲学家或政治家的批评态度,更接近于艺术家或一些有艺术欣赏兴趣的人的行为。考证和批评不等于欣赏,但欣赏需要了解艺些艺术作品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欣赏。大多数证据都附有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版本和狂野历史的历史判断。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过于理性,缺乏直观和感性的反映,不能视为欣赏。

而批评就更加抽象的把一些主观的规矩或一成不变的框子来规范艺术作品。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评论家不客观地评论他的艺术作品,他的文章将毫无用处。这也是朱先所推崇的:

欣赏的批评。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原有的美丑标准不应相同。我们应该把自己投入到作品中,反复品味,然后有感觉。

最后,朱先生说,考证和批评都不是鉴赏,鉴赏需要考证和批评,鉴赏需要考证的依据和批判的态度,这也是辨证的观点。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 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言论不一。朱镕基提出,美是是物的物理属性,是人类心理活动对事物的态度。

只有自然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是无法产生的。自然经过人类心理感受的加工,产生美感。不同的经历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审美是对自然的再加工和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

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是不同的人的主观审美体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性化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

对于美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看,美不是凭空产生的。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德拉克洛瓦

这里又可以提到“艺术**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朱先生在此提到的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虽略有分别但究其观点都是“模仿自然”。我们常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艺术的美是以自然为内容,以人的情趣及一种形式而表达出来的,单纯的自然是无法定义其美还是丑,因为有了人的感受或说移情作用,才有了自然美这个概念。理想主义虽说自然中有美有丑,但它要的是经过理想化后的一种固有的共性模式化的东西。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模仿自然。

艺术的美是要高于自然的,自然不过是借境抒情、借物俞人的元素,人是主体,自然融入了人的感受、人的情趣才变得美,这种美也是人的一种再创造,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推崇的模仿自然的美和我们讲的艺术美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形象丑陋的元素经过艺术家的重新排列组织它就会变得和谐,变得有美感,简单的说人以自然为元素,不同的情趣会创造出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艺术美,而只模仿自然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艺术美的。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艺术家创作作品时多是有感而发,这里的感也可以释为感受欣赏,然后有了感觉便把他表现一番,或诗或画或唱或书等等。创造不是凭空出来的,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感而作。朱先生在本章中提到“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

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游戏的过程包含着纯粹的自由状态,既是游戏便可天马行空般的来去自由,包含着大量的人的想象、情绪、感觉,就是再创造一种状态,它以自然生活为载体,是玩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方式,这游戏的行为是没有社会性的、不具备传达创作人的情感的,它同艺术还是有区别的,艺术要有社会性因为作品的评定有一半儿还要社会中的大众来参与才算完整。那么如果一个艺术家既有奔放自在的艺术表达方式,又不失其一颗童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么他的作品一定是打动人的。

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既是创造就会有生活中的元素和作者想象的因素融合再一起。作者在创作时有些时平时观察的印象再现,但这种单纯的自然还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从中进行提炼,不足的或是原素材不足以表达其情感时,想象就是作者的另一次创造,敢于创造的想象,能够用平时所看所得经过重新组合,把不存在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的想象,当然这些需要积累和对生活的沉淀。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朱先生讲:艺术的任物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这里谈到的情感就是有感而发的状态,创造需有饱满的情绪才能做到有感而发,一挥而促。

艺术是具有社会性的,作者在表现的同时也在传达其特有的情绪,引发观者的共鸣,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其作品隐隐或直接表露出来,或让人痛心或让人高兴等等。情感可以说是创造的原动力,因为有情感才有了表达的欲望,创作也由此而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我理解朱先生说的格律就是不同艺术表现的某种特有的形式。艺术要创造、又要有格律岂不是有些矛盾?其实这句“从心所欲,不逾矩”真真切切表达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能随心所欲的表现有不会跳出一种表达的方式。

即――格律。这种境界是经历无数困惑及磨砺,历练而成的,它可以在有限的规范内表达无限的内容。因为艺术是有一定规范的具有社会性的一种情感表达,规范在真正的艺术家**不是束缚而是一种事物共性的展示,而其中的才气或是天才或是迂腐将表露无疑。

格律不能成就庸人,也不会牵绊才子,合理的利用它为我们服务才是根本。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齐白石老人教育学生时的话。同朱先生其说不谋而和。其实创造与模仿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创造中有模仿,而模仿中也带有创造的成分,艺术创作应该有作者自己真实的情感流露,有感而发必能有所成就,这里的“感”是别人无法模仿得来的。

创造与模仿只要把我好一个“度”才好。大多艺术家都从模仿开始逐渐磨砺技巧,进而进行随心所欲的创造境界。模仿应该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阶段,创造才是艺术家的目的。

谈美读后感 篇10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入的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实用性;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动物,除了生活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会有灵感。朱光潜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才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语言是那么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没有美学中那种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这第13封信,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语言,会让你喜欢上这第13封信,读完后,一身轻爽,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世界。它会对你有所启示的。

谈美读后感 篇11

美可以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有句谚语:;virtue is fairer far than beauty. ;(美德远胜于美貌。)

拥有美德之人在川流不息的茫茫人海中,显得格外晶莹剔透,璀璨夺目。然而,那些朴素、不刻意打扮、追求奢华、端庄严肃的美德者更受尊崇。19世纪英国成功学开山鼻祖,著名的作家和社会改革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曾书:

友好的言行、得体的举止、优雅的举止都是进入他人的通行证。像法兰西国王腓力普四世和英国国王爱德华四世一样,他们不仅有着举世瞩目的国王风范,而且有着出众的英俊外表。他们真羡慕别人。

《小窗幽记》有云:;美女不尚铅华,似疏云之映淡月。;如此可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没有浓妆艳抹的自然美人却更深入人心。

阿沛里斯和杜勒这两位画家,将攫取不同人身上最美之处的特点,拼凑组合出来的人物像,仅仅代表个人偏爱,画质再精妙绝伦也算不上真实存在的美。伏尔泰曾经说过,外在的美只能取悦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则可以感染人的灵魂。

因此,我们不应盲目追求和粉饰表面的美,而应提高我们的修养和内在高尚的灵魂美德。

芸芸众生,时光荏苒。早上,他穿着橙色反光工作服出现在斑马线的边缘。他可能是个驼背白发的老人。他们和蔼可亲、细腻柔软,能清理垃圾,美化我们共享的城市生活环境。

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我们相比,虽然不再有青春和美貌,但是他们脸上慈祥的岁月印记,无悔的辛苦付出,如三月阳春的绵绵细雨温暖备至、熠熠生辉。正所谓;暮秋之色最美;!像他们一样可敬可爱的人还有很多:

驻守祖国边疆防线的钢铁国魂战士;日复一日坚守工作岗位的敬业工作者;体贴周到、乐观热情的白衣天使他们可能相貌平平,角色平凡,但正是拥有这样一群崇高心灵美的奉献者,社会才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才能如此美好。

白驹过隙,再惊为天人的美貌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褪色、凋零,而美德却因时间的沉淀,如酒馥香浓郁,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谈美》一文中还有提到:如果年轻的时候不注重自己言谈举止、道德素养的修炼,肆意妄为、放荡不羁,等到老时就会悔恨不已。

显然,随着时间的洗礼,即使我们看上去平庸,但注重内在美的提升,我们也可以做到同样;人的极美;。

谈美读后感 篇12

我最近刚读完朱光潜的美学。见面有点晚了。

全书可以说非常薄,没有太多的铺陈啰嗦,全文阅读下来,就好像跟一个亲切的老朋友在聊天,听他讲述他对真善美的经历和见解。真诚、坦率、质朴、亲切,严谨。这里提到严谨,是因为全书语言透着朋友的真诚亲切,却没有一丁点啰嗦和故弄玄虚,这是做文章极为难得的。

如今,流行的网络文章要么篇幅惊人,要么情节引人注意。这是上个世纪写的以篇文章。经典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本文从多个角度,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是美的面纱,不同场景的美的层次,真善美的关系。把美放在关系里去看,又抽离出关系来观察。以非常生活化的视角娓娓道来。

如观察古松的三种态度,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等等,信手拈来的古诗拆解出美的特性,以及主观上容易产生的理解误区。

本文对美与游戏、美与创造、美与韵、美与自然、美与模仿等概念容易混淆。美是关于于个人体验的存在,是主观的。是自然的更是创造的意向。

它是从关系中产生并脱离关系的主观创造。美又分为个体美和群体美。群体美是一种更纯粹、更高层次的美。

理解美是灵魂净化的旅程。美学是一种文化,是人类精神世界走向文明的途径之一。我印象最深的几个观点如下:

美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脱离了一切关系的共鸣。主观态度不同,观察到的意向世界就不同。同样是一段**或者一幅画作,不同经历的人,品味出的体验是完全不同。

带着实用思维的人会思考这个作品有什么用,带着功利思维的人会思考这个作品能带来多少利益,只有抛弃了所有的主观的念头,理智的思考,打开心灵用直觉去感悟作品,与作品建立意念上的连接,才能体会到美。因此,笔者告诉我们,美是一种直观的体验,脱离了感性的理性思维。

美的创造是理性与直观的统合。源于模仿、精于练习、成于创造。这种美的表达和传递需要借助于工具。语言是戏剧、电影、诗歌、散文等文体的载体,作为文体外壳的包装,其意图是通过直观的创作来传递的。

这是汇聚了意识、技巧、潜意识于一体,手、脑、心于一体的创作行为。大家之作必然是知行合一的呈现,真善美浑然一体的表达。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艺术家,这是创造美的最高境界。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美的创造和创造,我们的生命也是构成生命之美的生命。如果说艺术工作者是由于职业需要而专门进行语言或者工具技巧的训练,以作品的方式来创造美,那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审视具体个人的生命活动,这是一段由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及个人自我关系三者谱写的成长史,是人类总体活动的组成部分。

在生活历练中不断刷新对三者关系的认识及平衡,不断进行着选择和创造,每时每刻都是对人性善恶的考量,从时间角度回顾一生,那些总有闪光的片段,熠熠生辉的一瞬印刻在心上,那一定是人性之美闪耀的时刻。

认识美,创造美,提高审美修养,就是要培养人性,净化心灵,自律言行,提高素质。

dg15.com编辑推荐

谈美读后感(模板6篇)


工作总结之家精选专题推荐:“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篇1)

《谈美》读后感600字!

本以为《谈美》会是一本结构松散的散文集,却没想到朱光潜先生可以把这么抽象的概念用以类似一篇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的论文形式呈现出来,且语言通俗易懂,对初涉美学的读者来说十分友好,即便如此,却依然能感受到文字背后作者深厚的美学、文学、历史和哲学功底。

朱先生先是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对古松的态度引出了美感的特点,接着指出想要发现美,就必须要和实际的人生保持一定距离,毕竟太熟悉的事物是很难产生美的。之后又对美感与快感进行了区分: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接下来还对其他关于美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但其实全书最打动我的就是一句话,而这句话回答了困惑我很久的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朱先生的答案是:“艺术本来就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之艺术呢?”

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态,或许就是对不完美的遗憾和对完美的向往,让人类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总是会对美丽的事物发出赞叹。人不可能永生,但是一幅好画、一幅好字、一本好书却可能流传千百年。人类喜欢音乐书画、热爱创作,或许都是为了抚慰不安的灵魂,能在艺术中找到一份平静,来以此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的方法。“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所以,尽量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无生趣的牢笼,不要去过度追求快感,慢点走,可能反而会更快活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人生。

谈美读后感(篇2)

花了我近一个寒假的时间才看完一本薄薄的《谈美书简》,不容易啊,先给自己来点掌声鼓励一下,毕竟这并非是本人所喜好的文学,更何况本书的内容结构如此严谨,使我在阅读过程中多次自觉力不从心,但时间并非是虚耗的,收获暂且不谈质量,就数量而言还是有个数字的。

《谈美书简》主要是以回答读者的来信为方式,虽不是系统的美学研究著作,不能从中见识到朱光潜先生的研究成果,但朱光潜先生以一名导游的身份,成功地引领我们步入美学的殿堂,并从一些关键的角度为美学的入门者进行了解说,极富启发性。

例如在回答“怎样学习美学”这一问题时,说他感触最深的是治学的学风。针对美学是个旁涉很多领域的边缘学科,以及国内“资料太少”这一特殊性,朱光潜先生指出:“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在的欠缺,而且会成为‘空头美学家’”;要“学通一二种外语”,直接阅读外文书籍;尤其应下大力气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迷信翻译过来的书籍。

但时代的变迁,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想法也有所不同了,朱光潜先生即使功绩硕大,但也早在1988年与世长辞了。当然,我在此并非是想否认他老人家的什么,仅想说:“只有不断地创新与改进才能成就更大的成功,否则辉煌也将只能是曾经的。”

成语与世长辞: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行将遁迹山林,与世长辞矣。”又如:曹冷元那斑白的头发楂和胡须都烧焦了,脸上起着一片红泡,眼睛含着浑泪,与世长辞了。——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

成语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如:《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又如: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争阅历和知识能力,担当编选陈毅同志诗词的工作确是力不从心。——张茜《陈毅诗词选集·序言》

谈美读后感(篇3)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我们在进行艺术教育时,常常想的是如何在教授一些美学知识、规律等的同时,逐渐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进而敞开心胸地感受美、灵动地创造美。

其实,作为教师,在认识学生方面何尝不需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园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眼里,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在木材商看来,它不过是一棵做某事价值多少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然而画家却认为它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接下来三个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木材商在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马上就会想到要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而画家却只是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我赞同三者眼中对古松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定位,我更推崇把三者的视角进行综合,更多方位、更多角度地去审视、去构思、去塑造眼前的事物。就如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如植物学家一般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现状等去判断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其成因;如画家般去感受学生的个性、体味学生的品格和趣味、挖掘学生不被他人察觉的闪光点;如木材商那样规划学生的前途、思忖学生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那样,不同的学生才真正地在教师的眼中鲜活起来、立体起来。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才能真正地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开展与实施。

就如,有的教师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势或特长,安排相对应的工作,使得学生不断地树立自信心,转而在其他方面也有座提高。又如:我们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尝试、锻炼、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活动中展示自己,让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多样的美;再针对学生的特点,也可以量身定做地安排一些学习活动,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曾尝试过多种形式的师生合作示范:仅在语言上进行交流;在绘画方面进行合作;综合语言交流与绘画合作等等。不论哪一种形式,学生在参与教师示范的过程中,都能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维,大胆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与想法。许多想法由于学生间的差异,会形成教师也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从而迸发与碰撞出更精妙的思维的火花,学生们的个性因此而得到张扬,学生的生命在教师的呵护与培养中得到发展。

师生的共同示范中,学生亦在教师的配合下,乐于多方面、多角度地思维;在教师的鼓励下,更投入地更专注地进行创作与表现,使得美术课堂中的示范环节也成为了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满足学生心智成长需要,促进学生生命价值体现的一个良好途径。

只有热爱生活,才会享受人生,才能活出精彩,因为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美,为他们搭建更多展示美的舞台,他们的美才能逐渐累积、融合、幻化出更耀眼的光彩。

《谈美书简》采用书信体形式,娓娓道来,作为启蒙式的书籍,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亲切自然。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既是朱老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从书中还可以看出朱老很关心民族、国家的现实与命运,尤其关心青年在现实中的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每位读者只有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与思考,才能领会作者的深层思想。

朱老在书中主张的是要积极地投入现实生活,而不能逃避人生,同时又要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去面对现实生活,这样才能给现实人生增添美好的色彩。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繁忙紧张的工作氛围中,我们也不妨借用朱老提倡的生活态度,才能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工作,才能以审美的眼光去了解与发现每一位学生,才能放松地思维、进行发散性思维,在新的教育改革大潮中有所创新,有所进步。

谈美读后感(篇4)

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了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了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夕”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了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了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

之前一直觉得有时候自己的表达过于详细,反而很尴尬,会破坏一定的美感,正如朱所言

据这个雕刻,讨论美术上含蓄的道理。以上是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拈来的几个实例。把这些个别的实例归纳在一起,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人世间的伟大不是由理性铸就谈情与理性,朱光潜这一点和乌合之众不谋而合,

这就是人性,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群体固然经常是犯罪群体,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正是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不顾一切地慷慨赴难,为一种教义或观念的凯旋提供了保证;会怀着赢得荣誉的热情赴汤蹈火……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如果人民只会以冷酷无情的方式干大事,世界史上便不会留下他们多少记录了。

所以说再很多事情上人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坏人也有怜悯之心,源自于我们内心的潜意识,是人类几千年来的传承,这才是人性,这才是我们的信仰,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但是人性究其根源还是神性与劣根并存的种类,有时一念之差,差之千里,一定要发扬自己神性的一面,以木棒撬动地球。

谈美读后感(篇5)

最近学校营造着一种审美的氛围,这促使我去读了一些审美的书籍,前不久跑了国图,好不容易借到了《谈美》一书来看,真是不错!

着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写于1932年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正值国家危时,可是国内很多人都在为由党而官、奔走于大人先生之门而洋洋自得。中国社会闹得非常糟,朱光潜认为这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于是他在《谈美》开场语中指出,人一定要从怡情养性,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于是朱光潜为青年人写了这本书,通过谈美来净化青年人的心。在这本书中,他指出了美感与快感,考据、批评与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等之间的区别。读了《谈美》,我就其中的两点很有感触。

一是作者对美的整体把握。作者强调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人只有摆脱了利害关系的网,在观照事物时,才能真正体会到事物真正的美。他认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来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翻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物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所以他觉得他的时代里一般的那些忙于当官的政治学者和经济家以及那些冒牌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是很俗的。他觉得在人们观照事物时,有三种态度,一是实用的态度,一个科学的态度,一是美的态度。而只有不考虑事物本身的利害关系时,我们才能真正享受事物给人们带来的美。

当代中国,虽然不是30年代那个动乱的社会,但是改革开放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些腐朽的思想在充斥着人们的心灵,比如官本位主义,拜金主义。人们越来越重视的是事物的实用性。比如在学术界,真正摆脱功名而潜心自己喜欢的学术的人又有多少呢?更多的人写论文、做研究是为了申请教授,得到某一官职或是为了申请国家的科研计划而获得固定的经费。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美,而现在更多的学者已经将这种事物本身所特有的美抛开而将研究与利益挂钩。对于那些不能马上出成果的领域,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涉及。这种风气在各个领域都很盛行,以至于常常感到自己活得很累。我们或许因为太忙于功名或者金钱而忽略了身边处处存在的美。正如朱先生说的那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该跳出这个束缚我们的利害关系网,以更客观的态度来看身边的事情,我们会觉原来被我们忽略的事物是如此之美。朱先生在最后一篇中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回首留恋,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真是现代社会一个真实的写照。但是如果没有无为而为的情趣,人们是不可能慢慢来欣赏周围的美,也不可能做到忘我的境界而产生移情作用。因此,我觉得,无为而为才是美真正的内涵,也是我们这个社会所缺少的一种精神。因此,我们更有必要来了解美,用艺术来净化人的心灵。

朱先生说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为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我觉得人生艺术作品的好坏取决于我们到底能否用心去了解生活中的美。在陶渊明的眼中,普通的南山被赋予了悠然的美感,豆苗在他那里则成了良苗。这是因为陶渊明真正摆脱了尘网。他的人生是一个到处充满美的艺术作品,而这些美都源自无为而为的情趣。

另外一点是关于朱光潜所说的考据,批评和欣赏。他说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从前老先生们太看中考据和批评的工夫,而现在一般青年又不太肯做脚踏实地的工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读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虽然我对考据学了解不多,但是通过跟一些教授的交流中,也了解了一些考据的知识。在现代中国,考据学也是一门冷的学科,很多人不愿意去做这一学科,这与社会浮躁的风气有关系。大学时一个考据之学做的很好的教授曾经跟我说,考据并不是单单为了考据,不能陷入考据之中,考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考据对于我们理解美的作用很大。我们年轻人在研究文学作品的时候更多的是对文艺的热情,可是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不愿意去做这些考据的工夫,根本在于我们缺少无为而为的精神,所以这种精神贯穿审美活动的全部,不仅仅是包括对事物本身的美的无功利的发现的影响,还有对美的欣赏起重要作用的其他工具比如考据学的影响。真正静下心来来做一下考据,对我们的意义不仅仅是学习考据学的知识,为欣赏艺术作品提供材料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脚踏实地地考据来磨练我们的性情,克服我们青年人的浮躁的心态,从而达到无为而为的境界。

读了《谈美》一书,我对美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仅仅区分了一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我们在学习美学的时候,在理解美的时候,单单从美本身入手来谈论美,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如何具有无为而为的精神,只有把握的这一点,才能从本质上真正体会美。另外这本书语言易懂,富有趣味性,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这对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情趣也有很大的帮助。

谈美读后感(篇6)

一天的光阴转瞬即逝,而就在今天,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通过这第13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入的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实用性;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动物,除了生活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会有灵感。朱光潜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才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语言是那么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没有美学中那种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这第13封信,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语言,会让你喜欢上这第13封信,读完后,一身轻爽,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世界。它会对你有所启示的。

谈美书简读后感9篇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谈美书简读后感9篇”,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谈美书简读后感 篇1

说明:这些"读后感"都是我的语文暑假作业,但我不希望它们最后沦落到堆在老师办公室里,被草草翻开又急忙合上,《谈美书简》读后感(一)。所以拿来分享下。

读完《谈美书简》总体感觉就是稀里糊涂,包含了各种不明白。留下鲜明印象的很少而且也模模糊糊的记不清楚,也许是这本书的内容本身就很乏味或者专业性很强,虽然作者也竭力写得明白清楚而不是趣味,最好能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但就我而言,一个从为见过或听说过“美学”又不知道美学存在的人,突然读到一位美学大师写的一本关于美学的书,总是觉得有点突兀,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很难处理。

可以做个比喻来形象的诠释我的感觉。

看这本书,就像看t台秀一样。看着各种创新的时尚,却不值的让人看到另一种搞笑,难以接受。但当你知道这是一位名家的心血之作时,你会根据自己烦躁而耐心的品位,努力寻找一个可以看到过去的地方。

但当你发现这也是徒劳的,你看到人们称赞这些设计,你会感到困惑,不得不从其他方面寻找乐趣。然后你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主体的繁杂部分,比如你会欣赏模特的妆容、身材和造型,或者听演出的音乐,或者学习t台的设计。总之,你会找到主体以外出彩的地方,以便使自己感到欣慰,没有白白的浪费时间,但却忽略了作品本身的内容。

读它,需要静心。在一大堆晦涩难懂的文字中,努力的想寻找到一点能读懂的,能理解作者观点的,但往往是努力与收获不成正比,读后感《《谈美书简》读后感(一)》。

与时装设计师类似,笔者试图让文章通俗易懂,但收效甚微。至少作为万千读者之一的我,确实是在还没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情况下就读完了,只留下一些模糊的对美学的认知。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作者。

可能内容涉及的知识太多,含盖的内容太多,给像我这样知识面狭窄的读者带来了很多问题。这个问题,即使作者再怎样神通广大也解释不清楚。比如,书中常提到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我根本就没接触过,试问,我又怎能理解透彻呢?

因此,我还需要多读书,多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也许这样,我就能理解这本书的内容。(当然,这是后话)

正如看t台一样,如果我看不出精彩的的,无法理解晦涩难懂的内容,我就会从其他细节方面来寻找这本书的精彩,好鼓励我继续读下去。作者朱光潜先生是一位具有强烈国家责任感的人。他非常担心社会学风,不断鼓励年轻人打破禁地,给文坛带来一股清风。他也确实是个"老实人"经常自我反省,不断思考,不断改正,不断进步。

他务实的科研精神是其思想的精华,也是本书的精髓。此外,作者在这本书中始终表现出谦虚谨慎的态度。他的文字也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并没有拘人与千里之外的意外,这也是朱光潜先生与其他一些咬文嚼字,拿理论拘人与外,让人心生畏惧的学者的最大不同,这才是真正有学识的表现。

“只有质量好的人才能写出好书”,所以这本书也有它的价值。

对于这本书,我没有读懂,所以,也不敢枉加评论。只希望以此来记录下读它的心情,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2011年7月12日

谈美书简读后感 篇2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再比如,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一节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多年来把心血倾注在美学史研究上的学者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门派以及其历史和影响向读者娓娓道来,无论是对于想要扩展知识的读者还是对于有志于美学研究或者文学创作的读者都有非常的益处。

在《谈美书简》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所也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谈美书简》中,朱先生以自己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如《代前言:怎样学美学》中,先生有言:“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的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一切不老实的人做任何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都不会走上正路的。”文品表现人品,以上这番话不但回答了青年人学习美学的态度问题,更代表了老人一以贯之的为人之道。

由于最近很崇尚《巴黎圣母院》,所以对作者关于《巴黎圣母院》的叙述特别关注(这也是少数几本我有所耳闻的作者所提的书了)。“敲钟人是艺术创造出来的奇迹。”这句话我觉得颇有道理,不要说如此“以自然丑衬托灵魂美”的角色了,即使是“自然美与灵魂美并存”也是很难有的,而现在的街头流氓普遍长得好看没心没肺,恐怕是对这一现象的反讽吧。但是仍然要佩服文学才子的功力,这样一个不可能的角色,却依然写的栩栩如生,动人心弦。

谈美书简读后感 篇3

谈美书简第三章谈人读后感

作为一名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我对美国管理者们的管理理念一向充满好奇。因此,在我的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谈美书简》。其中第三章“谈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人们对管理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者不仅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还需要具备更多的人性化特质,如善于倾听、沟通、鼓励、赞美、关注、责任、尊重、感恩等。这些特质出自于管理者对人的细心观察与体察,来自于管理者的情感共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态度。

在读完第三章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能只顾着经营策略和技巧,还要关注员工的人性需求,并努力帮助员工实现人生价值。在《谈美书简》这本书中,美国企业中许多卓越的管理者都能够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关注,理解员工的情感需求,从而打造出和谐、稳定、积极的工作氛围。

与此同时,这些管理者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人性化特质的优势,与员工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员工事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例如,IBM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鲁伯特·约翰逊就是这样的一个管理者。他非常注重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发展,鼓励员工参加兴趣小组、社交活动,使员工可以在工作之余得到更多的提升和发展机会。

另外,第三章中还提到了管理者需要具备相对应的精神品质,如诚信、勇气、谦逊、责任感和同理心等。通过这些品质,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这便使我想起了华纳兄弟公司的高级副总裁迈克尔·柯特斯,他不仅具备了以上所有品质,还坚信管理者要做到“不改变方向,但可以调整速度”,这既表明了他对公司的高度忠诚和稳定性,也表明了他对员工的关心和关注。

在阅读完《谈美书简》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好的管理并不只是面向数据和结果的,而是要注重人性化和个人发展,要做到高度关注、深入沟通、营造和谐氛围,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机会。因此,我们的管理者们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人的情感需求,尊重员工身份和权利,并以诚信、勇气、谦逊、责任感和同理心为基础,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性化管理者”,领导一个有活力、创新和全球化发展的团队。

总之,《谈美书简》这本书让我深刻领悟到了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人性化关系,和管理者的品质都应该是我们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注意的方面,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才能够构建更加美好的组织形态,实现个人价值和组织目标的完美结合。

谈美书简读后感 篇4

我想这是朱先生人格与思想的共同魅力使然。也许处看上面所引用的那一段话,你心里可能不会产生什么感触,但如果你专注投入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折服!

关于美的起源,朱光潜先生认为,美“并不是起于抽象概念,而是起于吃饭穿衣、男嫁女婚、烈火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以及劳动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意思是说,没的起源与人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实践的日益丰富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审美活动逐渐趋于复杂多样。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反复强调,对于美的研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的根源。这是美学研究最值得注意的方法。

这种观点和方法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他在美学和艺术史上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在谈到美和艺术与生活实践的渊源关系时朱光潜先生说:“原始民族很早就很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

他们用明亮耀眼的颜色把自己的身体涂成黑色或深红色,唱歌跳舞以吸引恋人,或庆祝狩猎和战争的胜利。”在朱光潜先生看来,原始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所从事的艺术活动,如人体装饰、歌唱、音乐、舞蹈等,都直接源于原始民族休养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经验。

关于美的探讨,生生世世,总会延续下去,世间不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只但愿历史长河里,有人愿静心打捞出《谈美书简》,带着它隽永的文字在人世几度秋凉中寻觅美的踪迹,等待苦涩化做甘甜,等待美,摆出苍凉的手势。行将就木时,他将明白,美究竟是什么。

谈美书简读后感 篇5

今年暑假,院里要求我们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谈美书简》是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的13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等美学范畴,作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主要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在《谈美书简》中,朱先生以亲身的体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他说:“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地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做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以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作为一名刚刚接触社会不久,各方面认识及素养都尚浅的大学生,想要尽快摆脱对日后前途的迷惘和困顿。但长久以来,却仍如汪洋中的一叶孤舟,望不见灯塔,只能随海浪盲目漂流。但人是不能没有方向的,不明确目的的生活过之何如?于是便试图从先贤闪光的思想中探寻泅渡的彼岸。自以为平日阅读量不小的我在与那么多高贵的思想交流之后终于从一本薄仅百余页的小册子中嗅到了最浓郁的芬芳。从此便记住了要“实事求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恒心”“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立志“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其实直到现在我仍会时常疑惑:这些看起来如此教条、干涩的话语是如何打动了我的心,让我如此心悦诚服、欣然接受,并且渴望全力实践呢?

我想这是朱先生人格与思想的共同魅力使然。也许处看上面所引用的那一段话,你心里可能不会产生什么感触,但如果你专注投入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折服!

关于美的起源,朱光潜先生认为,美“并不是起于抽象概念,而是起于吃饭穿衣、男嫁女婚、烈火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以及劳动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意思是说,没的起源与人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伴随着生活实践的日益丰富和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审美活动的方式也逐渐趋势于复杂和多样。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反复强调,对于美的研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的根源。这是美学研究最值得注意的方法。这种观点和方法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他的长期的美学史和艺术史的研究实践中得来的。在谈到美和艺术与生活实践的渊源关系时朱光潜先生说:“原始民族很早就很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色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唱歌作乐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在朱光潜先生看来,原始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所从事的艺术活动,如人体装饰、歌唱、音乐、舞蹈等,都直接源于原始民族休养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经验。

关于美的探讨,生生世世,总会延续下去,世间不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只但愿历史长河里,有人愿静心打捞出《谈美书简》,带着它隽永的文字在人世几度秋凉中寻觅美的踪迹,等待苦涩化做甘甜,等待美,摆出苍凉的手势。行将就木时,他将明白,美究竟是什么。

谈美书简读后感 篇6

一文中,作者比力详细、完整地解说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中人物与情况的关系。他起首回顾了这一实际孕育发生与生长的汗青,进而指出,典范人物是可以或许表现社会汗青生长的某些纪律而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抽象,而典范情况则是典范人物所处的可以或许反应社会汗青生长现状和趋向的详细情景和配景。典范人物应生存在典范情况中,而不能与情况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经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别中显示一样平常。文学之以是能在偶然性中见出一定性,是与再现“典范情况中的典范人物”这一实际分不开的。(此段有些摘录于原文)谈美书简读后感

固然此书不是一本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资助。

类似如许的例子另有许多,在此也就纷歧一详谈了。

朱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可以或许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委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可以或许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美的历程读后感 ”“此地(我的职位地方、我的情况)应该做而且可以或许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职位地方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力的表现。这很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谈美书函》不是一样平常的高头讲章,它接纳书信体的情势,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普通化。

《谈美书函》是作者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老年末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本身漫长美门生活和美学头脑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侪们”,尤其是青年朋侪们的一次复兴。卖火柴小女孩读后感 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侪们普遍体贴的美和美感、美的纪律、美的领域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化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的创作纪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头脑上的,又是要领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册本。谈美书简读后感

八十二岁的高龄仍旧著书立说,对美学头脑回顾和整理,给青年朋侪们复兴,体贴美学教诲,这是何等的学者风范和社会责任感!

谈美书简读后感 篇7

标题 《谈美书简》读后感

《谈美书简》是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的13封信对怎样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等美学范畴,作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第一封《代前言怎样学***?》朱光潜先生首先谈了写作《谈美书简》的动意,在回答“怎样学***”这一问题时,说他感触最深的是治学的学风。

针对美学是个旁涉很多领域的边缘学科,以 ……""294…… 更多相关 《谈美书简》读后感朱光潜《谈美》读后感厌对美下定义,认为这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不是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正确辨认生活与艺术中的一切丑现象”,认为“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艺术家有描写丑恶的权利”。第三封《谈人》朱光潜先生提出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一个整体”。审美活动和整个人的其它许多功能如”思考力、情感和追求上报的意志“是有内在的联系的。

强调反“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体的活动”,进而强调“艺术作品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这一命题。第四封《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一些误解》在此,朱光潜先生重申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郑重提出“我们提倡‘解放思想’,但不能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解放’出来”。针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写过一部美学或文艺理论的专著,说不上有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等一些误解,朱光潜先生说,构成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这个完整体系“是长期发展而且散见于一系列著作中的。

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就必须认真学习意识形态理论。第五封《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朱光潜先生认定“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其实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一致的,而且是互相储存的”。生产劳动是社会性的人凭他的本质力量对自然进行加工改造。

这是一个双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自然是由人类改造的

谈美书简读后感 篇8

首先,就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终于对朱光潜这个人有了新的了解。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以为朱光潜是一个仍然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写写《咬文嚼字》之类的小文章的人,翻开此书之后,我最大的惊讶就是发现朱光潜早已在1988与世长辞,而且在他在世的时候,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美学老人”,绝不是会莫名其妙的咬文嚼字之徒。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小小册子,总共不过七、八万字,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但它其中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渗透着老人躬亲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由你不为之动容。人曰:“一斑窥豹”、“一叶知秋”,相信只这一小段文字,也足以让你我了解进而钦佩起这位美学老人治学为人的态度吧。

第一遍读《谈美书简》只用了三天,因为朱先生深入浅出、妙例迭出的叙述完全把我带进了那个奇妙的美学世界,尽管这是看似枯燥的一本理论论著,但我去读得津津有味。由于初读时过于心急,错过了不少珍宝,于是我第二次再读时便采取了边阅读边做读书笔记的方式,笔记既包括原文的精华摘录,也有自己当时的阅读感悟。结果因为自己一向向往的“完美主义”,为了使笔记在日后更具参考价值,则第二遍的阅读边扩展为第三遍、第四遍、甚至后来很多内容都读了不下七、八遍。

作者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直觉,物所以接物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物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物的形象,然后提美。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谈美书简读后感 篇9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我们在进行艺术教育时,常常想的是如何在教授一些美学知识、规律等的同时,逐渐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进而敞开心胸地感受美、灵动地创造美。

其实,作为教师,在认识学生方面何尝不需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园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眼里,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在木材商看来,它不过是一棵做某事价值多少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然而画家却认为它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接下来三个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木材商在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马上就会想到要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而画家却只是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就如,有的教师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势或特长,安排相对应的工作,使得学生不断地树立自信心,转而在其他方面也有座提高。又如:我们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尝试、锻炼、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活动中展示自己,让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多样的“美”;再针对学生的特点,也可以量身定做地安排一些学习活动,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曾尝试过多种形式的师生合作示范:仅在语言上进行交流;在绘画方面进行合作;综合语言交流与绘画合作等等。不论哪一种形式,学生在参与教师示范的过程中,都能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维,大胆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与想法。许多想法由于学生间的差异,会形成教师也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从而迸发与碰撞出更精妙的思维的火花,学生们的个性因此而得到张扬,学生的生命在教师的呵护与培养中得到发展。

师生的共同示范中,学生亦在教师的配合下,乐于多方面、多角度地思维;在教师的鼓励下,更投入地更专注地进行创作与表现,使得美术课堂中的示范环节也成为了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满足学生心智成长需要,促进学生生命价值体现的一个良好途径。

只有热爱生活,才会享受人生,才能活出精彩,因为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美,为他们搭建更多展示美的舞台,他们的美才能逐渐累积、融合、幻化出更耀眼的光彩。

《谈美书简》采用书信体形式,娓娓道来,作为启蒙式的书籍,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亲切自然。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既是朱老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从书中还可以看出朱老很关心民族、国家的现实与命运,尤其关心青年在现实中的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每位读者只有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与思考,才能领会作者的深层思想。

朱老在书中主张的是要积极地投入现实生活,而不能逃避人生,同时又要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去面对现实生活,这样才能给现实人生增添美好的色彩。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繁忙紧张的工作氛围中,我们也不妨借用朱老提倡的生活态度,才能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工作,才能以审美的眼光去了解与发现每一位学生,才能放松地思维、进行发散性思维,在新的教育改革大潮中有所创新,有所进步。

谈美的读后感(精选4篇)


以下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谈美的读后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陈寿曾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废,读了作品后,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读后感能让自己多回忆书中的内容。

谈美的读后感(篇1)

很难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作者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等。作者晚年时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

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老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都有了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对中学生有益,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很有收获。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

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

谈美的读后感(篇2)

这几天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大体回顾一下,有不少收获。这些收获,不是在自己的认识领域开疆拓土,更像是考前老师拿着一幅思维导图,把自己之前接触过、学习过的一些东西梳理一下,升华一下。甚至让人有一种“嗨,这不都是一个题嘛!"的那种感觉。

《谈美书简》这本书应该是初中、高中阶段的“必读”书目中的一员,现在才读,有种补课的感觉。但是,在读的过程中,我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些内容高中时候的我能读懂吗?

大概率是读不懂的。顶多也就是似懂非懂,然后不懂装懂。

但是,我相信有很多中学生是能很好理解这本书的内容的。“悲剧与喜剧的核心区别,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文学作品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这些很多都是我上大学之后才慢慢接触,然后还只是一种模模糊糊、感性的认识。作为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我尚且如此,我姑且厚着脸皮推测,半数以上的学生在高中应该也是不太能完全读懂《谈美书简》的吧。

但是,肯定会有学生能读得懂,他们也需要这样的书把他们脑海中不太成体系的想法梳理清楚。我觉得这就是设立一些“必读书单”的意义。不是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顾问”或“导师”,告诉你现阶段你需要读哪本,接下来应该再读哪本。对于大多数人,我们只能“广撒网”,把有营养的,学生能读懂的、应该读懂的,甚至以后能读懂、需要读懂的统统都列出来。我想这才是“必读书目”的意义。

有人能在高中读懂像“谈美”这样书,而我那时读书更像是在“浏览情节”,就像视频网站上“三五分钟看完什么什么”。教了几年书,接触过不少非常优秀的学生,人与人差距真的是普遍存在的。那时候有人跟我说农村出来的孩子学文科考清华考北大什么的要比学理科更难,我是有点不服气的,觉得自己已经“懂得挺多了”。现在想想,大概率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差距这种东西,可能是“当事人”看不出来吧。

谈美的读后感(篇3)

拿到这本书,打开目录便被序列一到十五的标题惊艳到了,其中有谈论对审美三种不同态度篇朴实如“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也有谈论美感和联想且自带意境的诗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也有谈论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关系篇目的“依样画葫芦”。不同于理科课本中纯属解释概念的标题,用朴实命题、古诗、经典名句、俗语做标题,参差不齐的表述形式,视觉上本身就形成了一种美感,借他语以言己意,又是一美!首先要想用他人之语表己之思想,你得理解到他人之语的深刻含义,他人通过这段语言想表达出自己什么样的思想,之后你要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他人的思想,再将其融为一体并以一种大众认可为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就是最简单的一种美的形成过程吗?(对标题美的初步看法)

对于书中的观点我不是都认可,只针对其中感兴趣的几点,谈论一下我的看法,简单做一下笔记。第一篇谈论对美三种态度的末尾的一句话,让我很受触动,写的很有文采,朱自清作的序中也曾提到这句,下面我们简单来看看这句话。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步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步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这里看起来很有意思,漆黑的天空代指世间一切未知的混沌状态,把思想家对于世界的看法和艺术家基于世界现实所创造的艺术看做几点星光,比喻很是贴切,也说明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是那一点点,后面又说珍惜这些星光,自己也要去散布星光,这种发掘未知的贡献精神是我们应当去学习的。但这结论未免又有些绝对,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概念是否有些缩小化,有以偏概全的嫌疑,或许一切可欣赏可表达者皆可称为思想家和艺术家。

我们对美的追求古已有之。原始先民用于做饭的炊具,其上面的花纹令今人都叹为观止。炊具满足了为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提供了辅助,但花纹却不是必须的,没有花纹也并不影响人的生存,是否从这一表现中看到原始人对美的追求?按照书中的观点,这种美是最基础的物质美,是不需要系列复杂的情感和方法。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想,先民们看到了美丽的花纹并将其内化使心情愉悦,产生了对这些饰有花纹陶罐的喜欢,由物之美上升到内心情感的愉悦喜爱,或许这已经不是最基础的物质美了吧。

接着先生在第一章谈论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其实是人对美的三种态度,古松是美的载体,单纯的谈美未免让人觉得空泛,古松给了美以具体的表现形式,美又是古松的表观显现,就像我们的这门课,我们要学结构美学,而桥梁就是载体,我们要在不同的桥梁中去欣赏结构美学。回到文中,作者以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三种人来表述人在不同状况下对这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用以表现美的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而不能单纯理解为这三种人只能按照自己的职业思维去看这颗古松,如果非要这般解释也未免太过于武断。三种人划分只是以他们的职业为依据,但除去职业外,他们都是一个个体,可以欣赏美的个体,木商在思考这颗古松的价值时未必不会考虑到古松的苍劲挺拔,未必不知道树的根枝丫等结构,只是每个人由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看到一个事物发表意见时最容易从自己生活中得到的先验知识出发。如果给定美的话题,让上述的三种人谈论这颗古松,三人的看法未必可见高低。这里我想说,每个人都有欣赏美的眼睛,只是生活的经验让人容易从接近当前生活状态的角度出发,而艺术家恰好是从事艺术审美的工作,他的出发点较之于他人距离美便近了很多。

第一章篇末,先生提到“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每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有列举曹孟德和秦始皇的例子加以说明,其实我是不大认同他的观点的。曹明德和秦始皇是历史上真人真事,是人便会有生死,是事便会有始末,历史的流转和朝代的更迭使之然。而先生所说的艺术作品则是他们形象和精神的载体,他们肉体早已化为碳水尽归自然,而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古给无数人以激励和警醒,当朝子民的记载让他们的事迹得以让千百年后的我们知晓,感受曹孟德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豪迈气势,感受秦始皇一统六国、始制文字、统一度量衡时的雄心与壮志。此般情景因被人记录而成为“艺术”,我们今人看到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那年那人那景,借彼之言抒自己的情感,我们便感到了美。所以我们能单纯把此段要描述的艺术和历史割裂开来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论述了“艺术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以此说明艺术和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对于前面的观点我从未涉足,但对后面艺术和人生的距离有几点简单的看法。拿生活中的例子来看,人们经常会喜欢影视作品中扮演“好人”的演员,而讨厌其中扮演坏人的演员,这个现象带有一点移情作用,演员刻画人物形象很到位,因此我们便将对角色的情感带入到演员本身,像是艺术对生活的外延。但也有新闻报道观众因对扮演坏人角色深恶痛疾而上升到对演员的人身攻击,这种行为本身已经超出了艺术的范畴,艺术的美已经被生活的带入所破坏。演员刻画坏人的形象深入骨髓,说明演员的表演功力深厚,我们欣赏“坏人”的表现来感受表演的魅力,这是一种美的体验,但当我们把艺术现实生活化后,艺术与现实不再有距离,艺术便被现实生活的基本生存需求和不受控的情感赶出了美的世界。

谈美的读后感(篇4)

一天的光阴转瞬即逝,而就在今天,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通过这第13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入的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实用性;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动物,除了生活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会有灵感。朱光潜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才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语言是那么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没有美学中那种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这第13封信,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语言,会让你喜欢上这第13封信,读完后,一身轻爽,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世界。它会对你有所启示的。

经典常谈读后感(系列12篇)


以下是我们为您整理的一些《经典常谈读后感》的内容,优秀的书籍能让我们的精神得到慰藉。其实这时候我们最好是将其用读后感表现出来,你有阅读过一篇优质的作品嘛?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常谈读后感(篇1)

斐名中外的西南联大中文系有三位著名的系主任,他们轮流坐庄,罗常培、朱自清和闻一多,其中对我个人而言最能叫上名字的就是朱自清,因为上学的时候学过他的三篇文章:《春》、《背影》和《荷塘月色》,其他两位大家知之甚少。

即便对于朱自清先生也并不知道多少,不知道还有什么作品或者什么精妙。今日读了一本1942年其编写的《经典常谈》,一本大师编写的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才领略了大师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信手拈来。这是他写给中学生的一本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任何个人的观点的创新创造,却是“发扬、介绍、修正、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对历史经典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白话文导言”。

对于中国的文学经典,虽然每个中国人都度过第一点,但我想有宏观了解的却不多见。既没有人教,也没有人谈。朱自清先生写《经典常谈》就是要我们用“科学的选择和阅读方法”,“帮助人们以有效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率,从浩繁的书海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以集成和发扬前人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这本书让我们“阅读经典”,了解经典。

中华文字3000年,最早是出现于殷商晚期的甲骨文。而在此之前“结绳而治”,“后世圣人”刀笔刻字于牛骨龟甲,用于记录文化历史的开端“卜辞”。传说的“仓颉”或许是“商契”,商民族的祖宗的意思。到了周朝演化为“籀文”(大篆),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的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古代文字四种书写方式,契、铸、书、印,对应的不同的材料“骨、铜、简、泥”而异。这是来自于《说文解字》的知识。

《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河出图,洛出书”,这是传说的出处。甲骨经火烧断吉凶是“卜”,蓍草数数目断吉凶是“筮”,“筮短鬼长”,古代判断小事吉凶用筮,大事吉凶采用卜。《易经》原来是一部切用的筮书,包含三部分:连山、归藏和周易。需要注意的是儒家的《周易》是种哲学,民众的《周易》是种巫术。

《尚书》大部分也是卜辞,是当时的“雅言”,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的号令,这些号令多成为“誓”和“诰”。平时的号令叫“诰”,军事的叫“誓”,君告臣的叫“命”,臣告君的有时叫“谟”。是汉朝人编辑了历史档案,改称为《尚书》,“上古帝王的书”。值得注意的是王肃的《古文尚书》是伪书,伏生《尚书》才是真本。

歌谣是《诗经》的源头。随口唱的是徒歌,随着乐器走的是乐歌。歌谣的词由乐工记录下来就成了《诗经》。“诗言志”,志不是抒情,而是关联着教化或政治。孔子对诗断章取义,诗被用来讨论做学问做人,是要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教化众人。

天地君亲师,代表《礼》的三本:天地是生命本源、亲是祖先、君师是政教的本源,礼包罗万象,人情不能忘本。儒家教人和平、教人节制,建立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就要遵守“礼”,叫做“礼治”。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传说孔子作《春秋》,“尊王攘夷”乃是《春秋》大义。史官记事两个目的:征实和劝惩。《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春秋》三传。左氏重叙事,公、谷重解经。《左传》参考群籍,详述史事。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四书,要先读《大学》,再读《论语》《孟子》,最后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中庸》传授心法,是儒教道统的根本。

韩魏赵三国分晋,田齐代姜齐,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春秋进入战国。六国亲秦抗秦,即是“合纵”“连横”,202年的历史,刘向编纂成了《战国策》,“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

《史记》《汉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正史”的源头。两书各有所胜,班、马并称。《史记》是通史,记录到汉武,《汉书》是断代,起于高祖终于王莽之诛。《史记》成于司马一人之手,“文直而事核”,《汉书》成于四人之手,“文赡而事详”,异曲同工,并称“良史”。

诸子百家源于士农工商,源于诗礼乐崩,“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儒墨老阴,诸子争流;独尊儒术,多亏董仲舒!

辞赋最有名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最有名是屈原和宋玉。赋不算是诗,是我国特有的体制,虽有韵,但是接近于文。

汉武立乐府,调子分为“楚声”和“新声”。楚声成了五言诗的源头。建安三曹用乐府旧题改作新诗。晋代阮籍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唐初仿作乐府,始有七言诗。李白杜甫提升了唐诗的高度。

最早的问是商代的卜辞,就是一些简单的句子,最早用于记言、记事和诉讼。文的标准有梁照明太子《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柳宗元、韩愈带领文走上平正通达之路。“顾问不宜说理”,应该“用现在的中国话做文学”。

是为记。

经典常谈读后感(篇2)

朱自清是民国时期的一位知名作家,这本《经典常谈》是一本朱自清专门写的一部讲述国学经典文化的著作。读过他文章的人都知道,他的文章不像同时期的那些作家苦涩难懂,他的作品反而更加亲民,经典这东西日积月累想要了解就一定要挖得很深,但是朱自清能够由浅及深地带领读者,引导读者。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最喜欢的课文之一就是《背影》,因为看他的文章能够很轻易地读懂他想要表达的东西,他舍去了那些无关紧要的修饰,只把干货留给读者,我感觉这才是一位作家的负责的表现。

本书的主旨是告诉读者,我们国家的那些经典著作是不能被淡忘的,他努力推崇这些经典,比如说文解字,周易,诗经等等总共十三篇之多。书中不仅分别讲述,并且还结合了历史大脉络,体现出了一种连贯性。

胡适说,近年来古学的大师渐渐死光了,新起的学着还不曾有什么大功绩表现出来。这就像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一般,只不过动物被保护起来了,而这些国学却并没有得到太多热度。可能是大家都觉得不需要了,既然科技已经进行到如今这样,就没什么要担心的了。但是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进步,而进步的基础就是掌握历史前辈所总结的道理。

很多错误的思想不断传染,使人们还自以为加入了国学的保护队伍当中,其实这帮人才是罪魁祸首。人们还没搞清到底是什么使国学被人淡忘,有人怪罪于西洋学术,甚至认为孔教可以完全代表中国的古文化。还有人认为保护古学就是保存古文古诗,这都是外行人的做法,也是时候使这些得到一个终结了。

看这本《经典常谈》就像是在故事一样,它突破了时间的限制,虽然它成熟的时间很早,但是单从思想和内容上来看,是看不出年代感的。朱自清告诉我们,书还是要看的,关键是要看好书,不要看杂书,这些看过会有质的改变的作品是千万不能被忽略的。如果你觉得那些古老的著作看起来枯燥难懂,没关系,就算你毫无古文基础依然可以看这本书,它会领你上道。

只要我们了解了国学的重要,并且着手把即将被丢掉的东西捡起来,我们的将来会更美好,这种美好是由内而外的,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书中介绍了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入手,还有介绍,有方法,差的只是努力的人。我相信,为了使自己更完美,使国家更富强,中国人是不会放弃经典国学的,祖国的未来也正等着我们去创造。

经典常谈读后感(篇3)

经典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用文字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的遗产,它对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不能脱离对于本民族经典的学习。朱自清先生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段话表明了他对经典训练重要性的深刻见解,也正是这个基于原因,他编著了《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这本书写于1942年,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因此,七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为启发人们对经典的兴趣,朱自清给想“漫游”经典的读者当向导,以亲切自然的随笔风格描述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等十三部经典的典故源流、“胜景佳境”,深入浅出、富于生趣。书中所作的是对影响我国传统文化至深至广的文化典籍的介绍,这些被列为经典的作品,千百年来,在继承和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自身的学术体系。朱自清介绍,以经典本身为主,以书为主,没有把“经学”“史学”“诸子学”等作为全书叙述的纲领,这位读者揭示了一条简明的路。

经典常谈读后感(篇4)

一接触到“经典”一词,我所存储的文字就有了捉襟见肘之感。好像我所知道的文字都与经典隔着一段距离,也可能是因为“经典”“文艺”在我心里是高大上的存在。经典之与我,就是高山上的雪莲,只可遥望,不可轻嗅。我遇上经典,就是下里巴人遇上了阳春白雪。《周易》、《尚书》、《说文解字》、《史记》等等这些古文经典,我一直认为它们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属于看不懂系列。最近我接触了朱自清先生著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这本书,终于改变了一点我对“经典”的看法。

提到朱自清先生,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他的名篇《匆匆》《春》《背影》《荷塘月色》等文章一直入选语文教科书。他的文章素朴缜密,语言洗炼,极富真情实感。他是公认的“美文大师”,读他的文章,有一种欣赏美的感受。所以每次看到朱自清先生所著的文章都会沉下心去读。这次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也是一样。 随着百家讲坛和中国诗词大会的的热播,国学热也一度兴起,越来越多人的开始重视国学文化的研读。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国人终于不再闷着头往前冲,而是可以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经典文学了。但是,对于这些国学经典,我们可以听文学大家去讲,对别人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也是心向往之,却不愿静下心来手持素卷去阅读。我想,这还是与我们不知如何去阅读晦涩难懂的古文有关,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自清先生在序中也指出,有很多人为了启发一般人亲近经典的兴趣,做了大量功课,诸如把经典文学直译成白话文,把人吸引到经典的大道上去。他认为《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就是引领读者航到经典海里的一艘船。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经典常谈,有十三个章节。在这一部分作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经典一一解读剖析,写成一部通俗易懂的《经典常谈》。在第一个章节,作者从仓颉造字开始,我国文字的演变梳理了一遍。

所有国学经典的流传都离不开文字这个媒介,作者从《说文解字》开始,更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还有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都被作者一一解读,并对它们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追溯。这就为读者理清了时间点,以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剖析解读,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文艺十六讲,共有十六个章节。在这一部分,作者从什么是文学讲述,对于文学一词,一直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阶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作者还在这一部分引用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胡适之先生的说法,文学就是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秒。当然这一说法,在当时并没有取得所有人的认可。

作者还从古文欣赏谈到教本与写作,为提高写作能力做了注解,让读者领悟“如何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在《诗与幽默》一章中,我看到了诗里的幽默,不是所有的诗都是含蓄优雅的,也有一些诗是诙谐的,读来让人会心一笑。感受诗里的幽默,也不泛是件趣事。《文艺十六讲》,短短十六讲,篇篇都经典,你会发现控制文艺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

读了《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使我明白,经典文学也是充满趣味的。愿每个人都畅游经典,与文艺为伴。

经典常谈读后感(篇5)

《经典常谈》这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写的。说到朱自清先生,往往都会说到《荷塘月色》和《背影》。可我认为《经典常谈》这本书的价值不低于《荷塘月色》《背影》。

        朱自清先生在序里说到:“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句话在那个时代是很受用的。所有人都在求知的路上,而这本书给他们指明了一条路。

        这本书与其说是谈经典,不如说是经典导读。朱自清先生用浅明的语言在13篇文章中为我们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所以一直流传至今。而介绍的顺序也是由浅入深,所以把《说文解字》放在了第一篇。先理解字义,再去读晦涩难懂的文章。

        在第一篇中,详细的介绍了字的由来,字创作发展的过程以及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及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每个条例都举了相关的例子,读起来更加轻松。

        第二篇介绍《周易》。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介绍《周易》的背景及创作,而是从“八卦”入手再引出《周易》。通过传说故事介绍了八卦图的由来。同时也补充第一篇介绍了甲骨文的创作及内容【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用刀刻在甲骨上】。之后开始正式介绍《周易》。讲了《周易》成为儒家经典的过程,《周易》的地位等。

        第三篇开篇就介绍了《尚书》的地位【是中国最古的记言书】。后面介绍了《尚书》的内容以及“尚”和“书”单独的解释。讲到了《尚书》的经历,以及为什么是“五经”中残缺最严重的。介绍这些同样用的是故事,生动有趣。最后讲到《尚书》的两个版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

        以上就是我最近阅读《经典常谈》的随笔,虽然我才阅读了三章,但我已经充分感知到了《经典常谈》的重要性及趣味性。

经典常谈读后感(篇6)

《经典常谈》一本书读透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精髓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写给大众的国学读本,着重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作品,从《说文解字》到《诗经》《论语》,从诸子百家到李白、苏轼,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近十多年来,从易中天说三国到于丹讲论语的热播,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的流行,国学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于是这些学者就以不同方式进行了不同影响的宣传,激起了中国人民对重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

可是很多人对国学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大概知道是传统文化、经史子集,单就国学的古籍而言,已经是浩如烟海了,作为一个普通的国学爱好者该如何入门?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本《经典常谈》便不可不读。

该书提纲挈领、通俗易懂,是国学知识和文艺理论最好的入门读本,对当代文艺、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也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该书也是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写给大众的国学读本,全面地呈现了朱自清先生在文艺和国学经典通俗化方面的见解与体悟,各位读者朋友也可以用这一本书读透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精髓。

经典常谈读后感(篇7)

朱自清先生曾在《论大学国文选目》一文中说:"大学国文不但是一种语文训练,而且是一种文化训练。。。。。。.文从字顺是语文训练的事,辞明理达便是文化训练的事。。。。。。.所谓文化训练就是使学生对于物,对于我,对于今,对于古,更能明达。”

他认为应该把语文教育的目的确立在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上,重视语文教育的思想性。认为语文教育既是语文训练,同时更是文化训练。这些表述虽然针对当时的大学教育而发,显然对当今语文教育业有着相似的启发意义。

而作为语文老师,我意识到,对于传统文化,我积淀太少。利用暑假时间,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用先生的话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必须得惭愧地承认,即使本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对书中提到的有些经典书籍我也未曾认真读过。

读过先生的《经典常谈》,觉得似乎经典不是想象的那么枯燥无趣,只是我还没找到法门,没有真正走到经典的大路上去。当然,我也谨记先生教海:"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茎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读了本书,我发现我关于部分经典的一些文学常识的认识是不准确的。比如,先生在介绍《说文解字》时提到的关于"仓颜造字说"的一些看法,之前我一直也知道凭仓颇一人之力,创造出整个汉字体系是不可能的,那是神话传说,但我并没有探究这个传说的成因和其中深意,先生的解释让我觉得醒灌顶:"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

原来对待传说,我们不光应该知道其然,更可以探究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自己发现读书的乐趣。他还指出,"史箍'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正好指出了我的错误认识。

先生的提出的一些观点也为我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新角度。比如先生在介绍《说文解字》时提出"形声字才该叫做字,字'是'擎乳而渐多'的意思",还提出"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而"天雨栗,鬼夜哭"说的是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会争着去做那些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人变少了。

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害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控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虽然这种解释本身就有神话传说的成分,但细细想来,确实是讲出来人之本性特点。

再如传奇是最先有结构的小说,文人创作传奇,"原来只是向科举的主考官介绍自己的一种门路",当时的应举之人在考试之前,得请达官显贵向主考官介绍自己,介绍的方式就是先呈上正经文章,再呈些有趣味的杂文如传奇等,因为"传奇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人又爱看",所以传奇就逐渐流传开了。

这么看来,传奇的广为流传,跟当年词的逐渐兴盛的过程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不也是先作为当时大部分读书人不屑的"流行歌曲"的形式出现,逐渐在坊间流传,之后逐步被一些有影响力的文人墨客接受,才作为一项的文学创作登上大雅之堂的嘛!

"经典常谈",其实更多地还是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当下,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而先生是真阅读过经典之后才为大家认真介绍这些经典书目的,他知道读者常见的误区在哪里,他也知道读者一般读不下去的原因在哪里。他是真正从经典中读出了趣味,也知道如何带领读者寻觅经典的有趣之处,知道趣味导读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带领读者在趣味阅读中,汲取经典的营养与力量。

总之,朱自清先生的这部《经典常谈》确实激起了我对这些经典的阅读兴趣,即使书中提到的一些书我之前草草阅读过,现在也是有再细读的迫切需求。因为先生向我们展示了所站角度不同,思考方向不同,同一部经典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趣味。

先生的导读也启示我们,阅读应该自己寻求阅读的趣味性,可以从先生的导读开始,但也要主动发掘阅读的趣味,这样阅读兴趣才能得以持续,才能展开真正的阅读,也才能获得更多的阅读的愉悦与满足。

感谢先生的这部书,提醒我,对一些经典的阅读我还是荒疏了,阅读经典的乐趣竟然被我忽略了。

经典常谈读后感(篇8)

  最近我读了朱自清先生撰写的《经典常谈》一书,朱先生离开我们已有60多年了,他作为我国现代作家以及他的优秀的散文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永垂在我的心中。看了这本书,就觉得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对其追怀不已,并为其只有50岁的生命而惋惜。

        《经典常谈》这本书写于1942年,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因此,七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看这本《经典常谈》就像是花故事一样,它突破了时间的限制,虽然它成熟的时间很早,但是单从思想和内容上来看,是看不出平代感的。朱自清告诉我们,书还是要看的,关键是要看好书,不要看杂书,这些看过会有质的改变的作品是千万不能被忍略的。如果你觉得那些古老的著作看起来枯燥难懂,没关系,就算你毫无古文基础依然可以看这本书,它会领你上道。只要我们了解了国学的重要,并且无丫把即将被丢掉的东西捡起来,我们下雅书来会更美好,这种美好是由内而外的,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国文化的博犬精深。书中介绍了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入手,还有介绍,有方法,差的只是努力的人。我相信,为了使自己更完美,使国家更富强,中国人是不会放弃经典国学的,祖国的来来也正等着我们去创造。

经典常谈读后感(篇9)

阅读书目:《经典常谈》1~8页,序和《说文解字》第一

本书实在是好,即便多次重读仍有收获,先生娓娓道来,通俗易懂但学术性不减。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序》

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了,会争着去做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文字原是有巫术的作用的。

到了战国末期,政治方面,学术方面,都感到统一的需要了,鼓吹的也有人了;文字统一的需要,自然也在一般意识之中。这时候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好教人知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

现在我们要认识商周文字,探寻汉以来字体演变的轨迹,都得凭这部书(《说文解字》)。而且不但研究字形得靠它,研究字音字义也得靠它。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现在学问的范围是广了,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金”是铜器,铜器的铭文称为金文。铜器里钟鼎最是重器,所以也称为钟鼎文。这些铭文都是记事的。而宋以来发见的铜器大都是周代所作,所以金文多是两周的文字。

甲骨文,金文,以及《说文》里所谓“古文”,还有籀文,现在统统算做古文字,这些大部分是文字统一以前的官书。甲骨文是“契”的;金文是“铸”的。铸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再倒铜。古代书写文字的方法除“契”和“铸”外,还有“书”和“印”,因用的材料而异。“书”用笔,竹木简以及帛和纸上用“书”。“印”是在模子上刻字,印在陶器或封泥上。古代用竹木简最多,战国才有帛;纸是汉代才有的。笔出现于商代,却只用竹木削成。竹木简、帛、纸,都容易坏,汉以前的,已经荡然无存了。

六书,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如“日”“月”等字。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上)“”(下)两个字,短画和长画都是抽象的符号,各代表着一个物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如“江”“河”两字,“氵”(水)形,“工”“可”是声。但声也有兼义的。形声最便,用处最大,所以我们的形声字最多。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分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做同义字。如“考”“老”等。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做那个意义用。又如“令”,本义是“发号”,借为县令的“令”;“长”本义是“久远”,借为县长的“长”。“县令”“县长”是“令”“长”的引申义。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率些。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看的。

经典常谈读后感(篇10)

"经典常谈",包含着"经典导读"更深一层次的含义。当下,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而先生是真阅读过经典之后才为大家认真介绍这些经典书目的,他知道读者常见的误区在哪里,他也知道读者一般读不下去的原因在哪里。他是真正从经典中读出了趣味,也知道如何带领读者寻觅经典的有趣之处,知道趣味导读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带领读者在趣味阅读中,汲取经典的营养与力量。

总之,朱自清先生的这部《经典常谈》确实激起了我对这些经典的阅读兴趣,即使书中提到的一些书我之前草草阅读过,现在也是有再细读的迫切需求。因为先生向我们展示了所站角度不同,思考方向不同,同一部经典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趣味。

先生的导读也启示我们,阅读应该自己寻求阅读的趣味性,可以从先生的导读开始,但也要主动发掘阅读的趣味,这样阅读兴趣才能得以持续,才能展开真正的阅读,也才能获得更多的阅读的愉悦与满足。

感谢先生的这部书,提醒我,对一些经典的阅读我还是荒疏了,阅读经典的乐趣竟然被我忽略了。

经典常谈读后感(篇11)

读《经典长谈》有三位著名的人,他们是罗常培、朱自清和闻一多,对我来说最能叫上名字的就是朱自清,因为上学的时候学过他的文章:《春》、《背影》,其他两位我不是很熟悉。即便我对于朱自清先生也并不是那么了解,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作品。读了一本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经典常谈》,才领略了朱自清先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这是他写给中学生的一本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任何个人的观点的创新创造,却是在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朱自清先生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详细的解释,还对一些著作上加了他的理解。我记得在《礼》中,朱先生提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钊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这个地方朱自清先生就提到了他自己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在《尚书》中,朱先生对几千年来关于么尚书的真假也提出了他个人的看法,确定伏生的《尚书》为真,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对这29篇要分别看,从这里足以见朱自清先生的严谨缜密,一丝不苟。所以,这样严谨的态度也恰恰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作品,或者即将接触这些著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地来认识这些著作的道路。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所谓的“经典常谈”,更是一本对于经典著作的导读。

经典常谈读后感(篇12)

经典常谈》是巨大的工程,这伟大的工程师,就是朱自清先生。

  《经典常谈》以通俗流畅的文字,按照历史发展从仓颉造字开始到《周易》,《诗经》,《春秋》四书五经,诗,词,文,赋的经典内容,为读者提供了通览国学精华的指南。

  在《经典长谈》的阅读过程中,我不经常被朱自清先生的研究精神,独到见解所感动,也时不时为书中所介绍的一些经典作品的成书过程以及精彩内容所打动。司马迁因受李陵案牵连,在遭受污及先人,见笑亲友的宫刑之后,忍辱负重,继承先叶,综括三千多年君臣士庶的行事,“合一炉而冶之”,历时14年之久,终于写就一部大书——《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了完成先父遗志,为了体现自身价值,司马迁不轻言放弃,甘愿忍受屈辱,让自己死得其所,“重于泰山”,其中的艰辛困苦有谁知?

  从朱自清先生的介绍中得知“四书”为古人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那时先生不讲解,只让学生背,不但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只要囫囵吞枣的读,囫囵吞枣的背,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这时候是他们的记忆力金黄时期这个阶段选择进行经典诵读,加强知识积累,会印在潜意识里,能陶冶情操,使心性向善。读《经典常谈》所获的是多角度多方面的。

"谈美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