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财政述职报告(精选15篇)。
笔者这次特别搜罗了一些关于“财政述职报告”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知行相辅相成,我们都会需要写各种各样的报告。在总结报告时,必须要注意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财政述职报告(篇1)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于****年**月份担任市财政局局长。两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与党委一班人和全体干部职工一道,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了财政各项年度工作任务。现作如下述职: 一、两年来的工作情况 (一)从调研着手,认知和解决财政经济实际问题 我到任以后,面对九五以来我市主体税源萎缩,刚性支出猛增,收支矛盾尖锐,财政空前困难的局面,深知要完成角色转换,必须抓紧学习财政业务知识和财政政策,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探求解决错综复杂的财经问题的途径。两年多来,在人大的正确指导下,我先后组织了财源建设调查、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调查、财政风险问题调查、东风公司经营战略对地方财政经济影响调查等一系列的财政调研活动。通过这些调查,了解了我市财源现状,梳理了在新形势下推进财源建设的思路;调整了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潜在的财政风险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增强了风险意识,为控制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规避和化解财政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尤其是针对东风公司股票上市、税源转移问题,就东汽改组改制和产品结构、经营战略调整及社会职能剥离问题对地方财政经济的影响进行的系统调查,在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向省汇报后,引起了省政府和省财政厅的关注和重视,为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奠定了基础。此外,我们还组织了对国家关于西部开发、财政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等相关政策的调查研究,了解、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结合我市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围绕中心做好本职工作 两年多来,通过人大的正确指导和帮助,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支持经济发展,致力培植财源。为推动经济发展,两年来,在十分困难的形势下,市财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万元,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其中,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万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万元,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亿元,旅游产品开发及项目贴息*万元。此外,还投入间隙资金*万元支持骨干企业发展。 ——坚持增收节支,力争收支平衡。通过收入目标责任管理,强化征管,清理各种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把好退税、减免和先征后返审查关,筹措资金保证期票贴现入库等手段,确保了财政增收。****年和****年,全市分别完成财政收入*亿元和*亿元,分别比上年同口径增长*%和*%。支出方面,对工资发放、教育、科技、农业、社保予以重点保证。****年,全市自****年工改以来首次做到了当年工资当年发放,少数县补发了以前年度老欠工资,市县两级实现了连续两年分级平衡。 ——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各项改革。一是参与社保基金扩面征缴改革;二是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清理了财务挂账,全面配套了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比部分*万元,完善了基金管理办法;三是参与和推动第二次房改,提高住房公积金缴交比例和基数,归集住房公积金*万元;四是筹措资金保工资制度改革政策到位,市直干部职工正常晋级以及中央**号文件增资已全部发放,挤出财力*多万元,补助四个特困县发放干部职工增资;五是把住坏账损失批复关、资产剥离关、评估确认关、产权界定关,支持企业改革和资产重组。 ——推进管理创新,完善管理制度。一是为实现财政资金公开、合理地分配,实行了零基预算、综合财政预算。在市直教育、科学、社保、农业四个部门实行部门预算试点;二是实行了干部教师工资财政统发,*个县市区的教师工资全部收归县级财政发放;三是推行了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四是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筹建了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集中核算中心,将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逐步纳入会计核算中心集中管理。 ——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的支持。与有关部门配合,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地做工作,两年共为我市争取到各类专项资金*万元。其中:农业有偿和无偿资金*万元,扶贫和以工代赈资金*万元,教科文事业发展资金*万元,国债转贷资金*亿元,世行贷款和外国政府借款*万元,转移支付补助*万元。此外,丹江口市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市),竹溪、竹山、房县列入长江中游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县,郧县被列为财政部科技扶贫试点县,郧西、竹山两县纳入国家二期义?quot;工程。国家将对上述县市陆续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上述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市人大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各项管理办法的出台,管理制度的改革,人大领导亲自组织考察,并对办法的制定进行指导,从严把关,从而,为推进财政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增强法制观念,做到依法理财 财政部门是国家财政行政法律、法规的执法主体。为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我们一是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局机关坚持周四学习日制,采取职工自学、小组讨论、举办
财政述职报告(篇2)
2018年,全县财政监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财政局、财监办的关怀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的总体要求,加强日常监督,强化专项检查,服务财政管理,形成了对财政运行进行监控、保障和规范功能的财经监督机制,有力促进了依法理财和源头治理工作,为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绩
一年来,我们围绕和市县财政、财监工作重点,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全省财政监督工作会议精神,树立财政“大监督”理念,创新财政监督机制体制,按照“收支并重、内外并举、监管结合”总体思路,努力实现财经监督检查职能转变,全面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形成了涵盖财政收支、寓监督服务于财政管理的财政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财政监督长效机制,树立财政“大监督”理念,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需要,也是财政监督自身全面协调发展,提高财政监管能力的需要,因此,我们把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的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形成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紧密融合,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一是加强了预算编制监督审查。进一步完善了县直部门“零基预算”管理办法,编制综合财政支出预算,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强化了预算监督力度。对15个乡镇xx县直11个部门推行“部门预算”管理,单位所有收支都进了财政笼子,增强了单位自主理财的积极性,规范了财政预算分配程序。二是对部分重点项目资金专项审批。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车辆购置保险费、丧葬抚恤金以及扶贫救灾、农业开发、社会保障、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重点项目资金,通过专项审批和跟踪问效,确保其专款专用。建立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教育危房改造资金、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和惠农补贴资金财政专户,推行财政专项资金县级报帐制,对这些项目资金实行封闭运行,提高了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严格财政资金拨款程序。按照核定的预算指标,坚持用款单位按用途申请、财政业务股室按预算审查、主管领导按进度掌握核批、临时性项目报政府研究“一支笔”审批的财政性资金拨付制度,把预算内外资金捆在一起使用,有效克服了资金调度上的随意性,进一步规范了财政性资金分配程序。四是健全财政票据核销制度。对行政事业性收费专用票据实行“验旧领新、限额控制、票款同行”管理办法,确保了政府非税收入的足额入库。对执法罚没和农税专用票证实行“交旧领新、报查核销”办法,彻底堵住了执罚执收单位截留、挪用财政预算收入的源头。五是注重发挥财政监督员职能作用。财监办4名专职监督员日常工作在财政预算管理、农业项目资金、乡财县管核算和预算外资金管理等重要职能机构,对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的收纳、划解、核算、指标分配、资金拨付、以及用款单位使用和报账情况实施日常全程监督,推进了各项财政业务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
开展重点项目财政专项检查,有针对性地解决财经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服务财政改革,强化财政职能的原则,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查纠各类违规违纪问题,进一步规范了财经秩序。
一是对乡镇落实惠农政策资金情况进行督查。年初,县局抽调4名人员,参加全县涉农惠农政策资金专项检查。对乡镇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抗震救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村级经费、教育“两免一补”、扶贫资金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各项补资金按时足额兑现农户。全县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启动以后,县局抽调3名业务骨干,由分管副局长带队,对全县各乡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改革实施情况和补贴项目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巡回督查,指导乡镇做好惠农财政补贴对象的审核公示、信息录入、资料报送、档案管理以及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各项惠农补贴公平、公正地发到农户手中。家电下乡政策推行以后,县局抽调人员,由分管领导带队,会同商务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地对乡镇和定点经营商家贯彻落实家电和汽车下乡财政补贴政策情况进行督查检查,确保补贴政策资金兑现到位。
二是组织开展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从7月至10月份期间,采取单位自查和组织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30日期间的银行账户和现金管理情况、会计基础工作情况、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收支两条线管理执行情况、抗震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业务招待费管理使用情况以及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进想了全面检查。自查面达到了100%,重点抽查面达到了20%。对检查发现的财务工作基础薄弱,工作质量不高;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违规操作现象;超范围超标准支出,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财务管理不到位,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坚持边查边改的原则,责成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督促缴存非税收入108万元,结清往来款项36万元,回收职工欠款5.6万元,指导被查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业务处理难点,由财监办在全县会计再教育培训班上进行了通报和专题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其遵守和执行财经纪律的自觉性,从而提升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严肃了财经纪律。
三是扎实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意见和有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这次专项治理,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从6月中旬起至年底期间,分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集中处理整改建制4个阶段进行。在全县160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组织自查自纠的基础上,从成员单位抽调16个业务骨干,分成四个检查小组,对20个县直部门和4个乡镇集中突击检查,重点检查面达到纳入治理范围总数的15%。对“小金库”治理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建立健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研究“小金库”发生的主客观原因,认真解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经费不足等问题,探索建立预防产生“小金库”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监管水平,努力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
四是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一是根据县政府安排,财监办牵头,抽调3人组成检查组,以会计信息质量为重点,于7月下旬,对xx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xx县管理部2011年度住房公积金管理情况进行了财政检查。审查范围为xx县285个单位6463名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归集、缴存、支取、个贷等业务管理工作,检查资金总量3900万元,对检查发现的xx县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相对偏窄,应该履行住房公积金缴存义务的企业大都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或存在断缴现象,乡镇政府代扣所属单位职工个人缴交住房公积金划转进度不平衡,全县住房公积金财政补贴部分没有实现与个人缴交部分同步划转,影响职工个人公积金权益和公积金制度发展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检查建议,要求单位继续扩大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增加资金积累,努力营造职工住房保障社会公平;健全归集协作机制,针对收缴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缴交措施,确保公积金缴交足额到位;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切实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保障住房公积金运作安全,发放优质贷款。通过整改落实,促进管理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全县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增值。二是按照市财监办统一安排,财监办抽调2人组成检查组,于7月下旬,对xx县燎原会计师事务所、正达税务师事务所的会计执业质量进行检查,重点审查其遵守独立审计会计准则、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职业道德规范、业务收费管理办法以及业务开展基本情况等内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单位会计内控制度不严密、财务会计核算信息数据存在差异和会计执业程序和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责成单位进行整改,促进了会计中介机构规范运作,维护了和的严肃性。
五是组织开展重点建设项目财政绩效监督检查。按照县政府安排,从县财政局、审计局、发改委抽调6人,组成2个联合工作组,由财监办牵头,于11月18日至30日期间,对县直12个部门127个建设项目会计帐薄、收支凭证和财务报表资料,进行了调阅审查,对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审计,内容涉及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国债投资基金、扩大内需专项资金、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资金以及县列一批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等方面,对检查发现的项目会计核算信息不能全面反映项目资金运行全过程、项目管理和财务财务管理衔接不严密、会计账面暂付款科目发生频繁且数额过大以及项目建设资金财务进度考评和财政绩效评价基础资料不全面等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促进项目资金规范管理和发挥最大财政绩效起到了一定作用。
六是完成省市财政、财监部门安排的专项检查调研工作。对全县贯彻落实农机具财政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补贴、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国土整治专项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调研,为上级完善政策措施提供详实的依据资料。
七是配合省市财政、财监部门xx县纪检监察、发改、民政等部门对重大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多次监督检查,促进各项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
强化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确保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全发放。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抗震救灾政策,完善制度措施,加强资金管理,规范分配环节,及时拨付资金,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了抗震救灾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全发放,有力推动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日常监管合力,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接收发放全过程进行监督,形成了一张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网络,实现了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全覆盖。二是建立完善各项机制制度,确保了监督工作规范运行。为了加强对救灾款物的监管,灾情发生以来,县上及时转发了上级关于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的一系列文件,并先后制定下发了相关配套制度规定,出台了,对重建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监督等事项作出了详细规定,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使重建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依法、有效、规范运行。三是突出监管重点,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公开透明。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监督管理,救灾资金物资实行“三归口”即资金监管归财政、物资监管归民政、项目监管归发改委,救灾资金物资发放切实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接收,统一集中,统一安排,统一分配,统一发放。一年来,先后5次抽调人员,分赴各乡镇和有关单位针对救灾款物发放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从会计账务管理、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恢复重建政策落实、农村居民住房重建验收和考核等不同角度,对乡镇和有关部门执行灾后重建政策进行全面的稽查和审核,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纠正,通过重点巡查和定点监督相结合方式,对资金物资收发台帐不健全、发放不透明、登记不准确、公示不及时和个别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乡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这方面工作。同时,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对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却保抗震救灾款物及时发放到灾区和受灾群众手中。
大力强化内部监督,促进财政系统文明执法和依法理财。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和的有关规定,把对外专项检查和对内执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财政监督工作关口前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加强对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领导。成立“财政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对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保障机制等3个方面做出了19条具体规定,是财政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面落实财政执法责任制、推进财政执法监察工作上水平的行动纲领。二是完善局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定了,把财政部门实施的25个法律法规按业务分类归口,确定具体实施部门和股室,并层层签订执法责任书,实行执法过错追究,强化执法责任,明确了依法理财的职责。财监办统一印制了财政监督检查执法文书,加强日常督导,促进了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三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不断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印制,确定分管领导负责抓好监督落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统一到制度的约束之下,从制度上保证财政干部依法理财。四是推行政务公开和首问责任制。我们就今后一段时期全县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措施予以公布,并就如何抓好落实和优质服务向社会公开承诺,并开辟专栏予以公示。设立监督牌,机关干部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乡镇财政所推行异地交流制度,增强了乡财政干部廉洁理财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五是切实加强对乡镇财政所的日常监督管理。认真贯彻,促使乡财政干部依法理财,勤政务实。将乡财政所经费纳入县会计中心集中管理核算,对财政所职工工资、县外差旅费、接待费、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等支出项目,实行专项审批核销办法,有效规范了财政所内部财务开支行为,预防了违纪问题的发生。六是实行局领导联系乡镇包抓落实制度。对乡镇财政工作和重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帮助乡镇建立健全有了关规章制度。同时,加强财政内部监督稽核工作,促进了县乡财政规范运行。
认真履行财政源头治理职责,努力完xx县委、政府分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按照县委、政府分配给财政部门的工作项目、任务和要求,把深化财政制度改革,规范财政财务管理作为财政部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点工作抓实抓好。一是继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县乡分税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巩固部门预算试点成果,细化预算项目,严格预算执行。县直部门预算单位和各乡镇细化预算工作规范运行,增强了单位增收节支的自我约束力,规范了财政预算分配秩序,总体节支率达到8.6%。县乡干部工资统发程序得到完善,实行统发工资数据库维护专管员制度,编制、人事、财政、银行部门分工负责、互相协作,确保了职工工资及时准确发放。二是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完善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编制非税收入计划,加大了政府非税收入征管力度。由非税局牵头,组成3个工作组,对全县政府非税收入项目标准和资金缴存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和规范,督促入库非税收入208.56万元,通过新闻媒体对规范后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执收单位进行公示,促进了非税收入征管改革体系的建设,有效规范了单位收费行为,政府非税收入实现了足额入库。三是强化会计监督。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设立业务稽核岗位,选配业务稽核员,在部分单位试行“柜组式核算,流水线作业”集中核算新模式,规范集中核算程序,完善了会管中心监督制约机制。今年以来,退回不规范会计凭证189张,金额达68.5万元,制止和纠正超标报销302笔,涉及金额82.51万元。会计中心还配合税务部门开展发票稽查,对建筑按行业实行就地结算缴交税款,清查大头小尾发票,补缴税款12.5万元。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有效堵塞了支出中的漏洞,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单位财会违纪行为。四是着力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 “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机制。按照“预算共编、收入上划、帐户统设、收支平衡”的模式,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稳定。全面推行财政惠农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将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纳入“一册明、一折统”管理,减少发放层次,规范发放流程,保证了补贴资金及时准确兑现到户。五是扩展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加大了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力度,规范了公务用车购置审批程序,完善了统一保险制度,建立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扩大政府集中采购范围和规模,对财政性工程建设项目和专项物资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加强对部门分散采购项目的监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实现政府集中采购与部门分散采购的有机结合。积极参与城建材料、交通工程以及整村推进教学楼项目建设等招标投标活动,对相关政府采购活动实施监督,政府采购制度逐步落实。六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落实产权交易制度。拟定了,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清理,重新核发使用证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监督力度,对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报告实行审查备案,对粮贸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有效防止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企业改制规范运行。
认真办理群众信访案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监督检查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受理的群众来访和电话投诉的主要内容是涉及惠民补贴政策落实和有关抗震救灾款物发放的有关事宜。我们针对不同问题,深入村社调查了解,查找根源,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解释政策,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分析研究,严格按照办理规则,逐件逐代表进行了答复,满意率为100%。我们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资金检查。内容涉及扶贫、社保、计生、教育、民政、退耕还林、粮食补贴等多项资金,对存在的问题责成有关部门予以整改,帮助单位建立健全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政专项资金的运做程序,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我县财政监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的发展和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财经监督检查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适应当前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的总体要求,财政监督还存在着“缺位”现象;二是财政执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财经领域内违纪问题仍然存在,“小金库”还未彻底铲除,可能还存在着财会做假行为;三是财政监督检查力量薄弱,对预算收入征管质量、财政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专项监督检查乏力;四是财监机构与税务、审计、监察以及政法等部门联合执法配合不够,财经监督的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认真加以改进和克服,进一步发挥为财政改革保驾护航的职能作用,促进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三、2019年财政监督工作要点
2019 年,全县财政监督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富庶、魅力、和谐新xx县的基本要求,坚持将财政监督工作贯穿于财政工作大局之中,贯穿于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总体设计之中,贯穿于财政管理工作运行全过程之中;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加强对重大财税政策执行和民生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加强会计行业、企业和财政内部监督,促进提高财政部门内控水平;更新监督理念,改进监督方式,拓展监管事项,优化监管结构,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促进建立财政预算、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
按照这一思路,财政监督工作要重点把握好 “五适应、五促进” :要适应加强财政调控和支持县域经济的形势,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适应推进县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促进深化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要适应加强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适应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方向,促进建立透明财政和源头治腐的惩防体系;要适应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促进建立高效有序的县级公共财政运行机制。
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抓好“两个条例”的贯彻落实,逐步实现财政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贯彻和,切实履行两个赋予财监机构的职责,加大财政执法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继续贯彻落实,积极探索和建立科学的财政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严格预算管理、加强增收节支、保障政策执行、维护财经秩序、提供决策参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财政法规的学习教育,制定切合实际的财政监督检查实施办法,规范监督检查执法行为。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财政监督质量和财政执法水平。
抓好日常财政监管,努力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保证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安全、规范和有效是财政监督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要围绕财政管理工作重点,对税收征管质量、政府非税收入征缴、政府采购行为、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及财政票据的领报缴销等情况实施日常监督。对财政预算的执行实行跟踪反馈制度,落实财监机构对有关财政拨款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年度审核制度。加强对近年来县财政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和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促进财政管理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抓好财政专项检查,着力解决财经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要安排对一些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质量、重要非税收入缴纳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以强化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为重点,实现对救灾资金的全程监管,确保专款专用。组织对“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支出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继续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建立健全“小金库”专项治理长效机制。深入贯彻,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严厉打击会计造假行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重点查纠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薄弱、随意处置国有资产、账外资产以及资产流失的问题。开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严肃查处截流、坐支、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等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适时开展重大项目资金跟踪问效和财政绩效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检查职能,严肃财经纪律。
抓好财政内部监督,正确履行财政源头治理和反腐败工作职责。 贯彻落实,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过程中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完善乡镇财政考核督察和会计集中核算业务稽核制度,加强财政系统内部纪检监察工作,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推行政务公开,落实首问责任制,建立健全财政部门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实施办法,保持财政干部廉洁从政、依法理财。积极完xx县委、政府分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正确履行财政源头治理工作职责,深入推进财政制度改革,大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抓好财政督查和调研,为财政改革和发展做好参谋和服务。 主动参与部门预算试点、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管理和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监督各项财政改革政策和措施的全面落实。围绕财税管理和财政经济运行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加强监督检查过程中的的宣传和调研,及时反映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建议,为规范财政管理提供参考。督促有关部门和乡镇落实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各项管理配套措施,保证全县恢复重建工作整体向纵深推进。
抓好举报案件的核查,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 本着“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实”的原则,认真核查群众举报案件,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建立财政违法行为举报激励机制,对有价值举报行为给予奖励,使社会各界关注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对重大财政违法违纪案例依法公告,提高财政监督的社会影响力。注重财经监督检查信息交流,与纪检、监察、税务、审计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配合有关部门查处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形成联合执法机制,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努力做好县委、政府和市财监部门安排的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财政述职报告(篇3)
2018年,XX乡财政所在埇桥区财政局和XX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继续加强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强化为党委、政府当家理财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尽职尽责,紧紧围绕区财政局和乡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服从服务于党委和政府。
一年来,XX乡财政所在区财政局的精心安排下,在区民生办的大力支持下,利用XX乡“三月三古会”的契机,开展了主题为“顺民心、合民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民生工程宣传活动,拉开了我乡2018年民生工程宣传的序幕;在区综改办的积极组织下,召开了全区综改工作专管员座谈会,打开了2018年综改工作的新思路;在乡党委、政府的协调推动下,举办了“讲严立”的党课学习,题为“认真学习党章党规,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由XX乡宣传部制作专题视频宣传素材。在财政所六位同志的共同努力下,XX乡财政所的工作多次得到组织上的肯定和群众们的好评,为构建美丽XX、建设幸福家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具体汇报如下:
一、党风廉政建设
今年以来,XX乡财政所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财政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把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与财政业务工作的量化目标管理紧密结合,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机制,增强全体财政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工作中不搞特权,不利用手中的权力吃、拿、卡、要,严格按照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办事,以廉政建设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效能建设
为保证2018年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XX乡财政所始终坚持以持续“点燃激情、提升效能”为抓手,严格执行上下班考勤制度,严格执行严禁“酒桌办公”现象的规定,严格执行三牌统一、环境卫生、电脑使用等效能建设规定,严禁上班时间做违反效能建设规定的事情,紧扣“强化制度执行力,打造阳光财政”的总体目标,确保每一个同志适应新常态下的财政工作。根据《埇桥区财政局乡镇街道财政所目标绩效考核办法》文件精神,制定了《XX乡财政所目标绩效分解考核责任书》,日常工作进入常态化,人员在岗在位,工作尽职尽责,大家团结一心,各项工作开展有序。
三、本职工作
1、税收情况
XX乡税收工作一直被放在第一任务来抓,2018年度XX乡1-12月份两税收入年度计划任务199.5万元,1-8月份累计完成135.8万元,完成进度68.07%。
2、协税护税工作开展情况
XX乡国地两税都由符离分局管理,财政所每月把区局下发的国地税分税种乡镇报表和具体税收明细报表送交领导审查,及时向乡长及分管领导汇报税收进度情况,积极主动地同国地税协调沟通税收任务进展情况,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做好税务部门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传递员,真正形成了“政府主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信息支撑”的协税护税综合治税机制。
争取本地的“一事一议”、“畅通工程”“土地提标”等项目,开辟了新的税源,达到了财源增收。
争取外地税款,外地企业在我辖区作业的,一律要求在当地税务部门进行预交2%的税款,有效的做到了税收不流失。
3、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及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建设情况
XX乡2018年脱贫攻坚7个项目(其中道路建设项目4个,亮化建设项目3个),总投资183.81万元(财政奖补167.1万元,筹资16.71万元)。截止2018年6月4日已全面完工。
1、道路建设投资100.32万元,已拨付资金94.18万元。道路建设按要求扣除3%质保金,其余资金已按审计报告审定结果全部拨付到位。
2、一期亮化工程建设投资83.49万元,已拨付资金40.0428 万元。亮化工程已于2018年6月4日全面完工并试灯成功,因禁烧未能及时拨付剩余资金,现禁烧基本结束,剩余资金按合同约定加快支出。
3总体拨付进度比例47.96 %
下一步工作安排:
1、抓紧整理资料装订成册、归档。(10月底完成)
2、抓紧与项目所在村办理项目移交手续(11月10日前完成)
3、组织人大代表对2018年扶贫攻坚完工项目进行综合评议。(2018年11月中旬完成)
4、二期脱贫攻坚亮化工程计划2018年7月5日前动工实施,确保按期完工。
4、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情况
2018投保面积4.97万亩,午季核定受灾农户 0 户,打卡发放午季理赔资金37万元;秋季核定受灾农户 4500户,打卡发放秋季理赔资金270万元。
5、财政补贴涉农资金管理工作情况
按照宣传到户,公示到户,通知到户,兑现到户的程序,保证每笔资金按时发放,做到金额准确、人员准确。截至9月底,XX乡涉农补贴资金累计受益农户 1.6万人次,累计发放涉农补贴资金1421.36万元
6、公务支出及公务卡执行情况
2018年1-9月份全乡预算支出1500 万元,其中公务卡支付53笔16万元,为方便各位报销,XX乡财政所的公务卡使用率一直较好,突显出公务卡报账的优势,增加了经办人使用公务卡的频率,养成了人人使用公务卡的习惯。
7、信息宣传报送情况
XX乡财政所对于信息宣传报送工作重视不够,到目前共向、区局调研室、监察室、民生办、综改办及区政府信息平台等多个部门报送各类信息20余篇,经过总结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财政工作信息报送的重要性,知道了对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财政形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提高了大家对于信息报送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8、企业快报工作情况
XX乡企业快报有6家上规模企业,快报人员通过上门入户和电话联系的方式,均能正常报送。
9、禁烧工作包保情况
XX乡的禁烧工作形势严峻,困难重重,强度高,压力大,XX乡财政所坚决服从乡党委、政府的安排,在车辆、人员、包保地块、夜间值守等各个方面,不挑不拣,尽忠职守,在不耽误正常业务工作的前提下,4名同志全部包保地块,午秋两季包保耿家村,严格按照区乡村三级综禁工作要求,服从命令听指挥,各自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看管机械限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督促村民快速抢收抢种,不怕苦,不叫累,下午两三点吃饭正常,晚上两三点睡觉是习惯,在整个两季的秸杆禁烧工作攻坚战中,服务命令听指挥,切实体现出了基层财政干部应有的素质,为全乡午秋两季禁烧工作以来首次零火点的奇迹留下了不可或缺的成绩。
10、脱贫攻坚帮扶情况
财政所6名同志包保扶贫户数19户,年初开始入户帮扶,每月到户至少一次,对贫困户的健康、收入、子女等情况全面了解,宣传扶贫政策,慰问困难家庭,给予尽可能多的帮助,包保的贫困户基本属于社保兜底脱贫范围,到目前有三位同志包保的贫困户共脱贫16户。
11、民生工程宣传情况
2018年年初开始,XX乡财政所多次积极主动联系计生、民政等相关部门,同村组干部一起,对全乡五保户、低保户和计生特扶人员进行全面覆盖,逐一走访发放2018年民生办新印制的民生工程走访入户联络卡,先后在各村部、学校、诊所等人流量相对集中的地方悬挂民生工程宣传条幅,制作完成了XX乡民生工程宣传图片展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图片展板和埇桥区2018年民生工程内容展板。
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2018年民生工程的新内容和新政策,扩大民生工程宣传力度,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三),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付士影同志带队,财政所牵头,召集了民政、计生、城建、医院等14家涉及民生工程的相关单位,联合举办了三月初三“XX古会”民生工程现场宣传活动,XX乡党委政府再一次将“赶会”和民生工程工作有机结合,多方筹备,精心组织,准备了茶水、纸杯和环保宣传袋以及各项宣传材料二十余种、五千余份,沿街悬挂各类宣传条幅五十余幅,安排宣传人员四十余名,特意邀请了区民生办、区综改办和国元保险的同志亲临现场指导,所有工作人员均着正装,佩戴胸牌,身披宣传授带,接受赶会群众的咨询和提问,面对面地把民生工程新内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政策进行详细的一一进行解答。大大提高XX乡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四、综合评价
2018年是积极主动的一年,是团结奋进的一年,是各项工作再向前迈了一小步的一年,XX财政所全体人员紧紧围绕区财政局和乡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党风廉政、协税护税、涉农资金、奖补项目、民生工程和扶贫攻坚等各项日常工作中做到脚踏实地下功夫,真抓实干出成绩,工作整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服从领导,协调好各方关系。坚决服从区财政局和乡党委、政府的任务安排,及时处理问题,善于化解矛盾,协调好乡、村、部门、干群等多方面的关系,做到命令服从不盲从,角色定位不越位,工作较真不强硬,做事主动不越权。
2、廉洁自律,明确好各自职责。各项工作根据年初目标责任分解到人,团结协作又各司其职,单位开支集体讨论、相互通气,项目工程公开招标、合理规范,逐渐形成了人人当家、人人不当家的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良好局面,在实际工作中坚守原则底线又积极推进,让权利和责任对等。
3、集思广益,工作上创先创新。珍惜每一次领导视察检查、兄弟单位座谈交流的机会,虚心听取多方意见,正确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做好财政基础管理工作和加强基层财政建设为重点,资料装订规范齐全,画册留存工作轨迹,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
4、带好队伍,生活上关心职工。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前提下,率先成立了基层财政工会组织,按照关于基层工会有关经费开支的规定(皖工办发【2015】7号文件),自6月1日成立以来,组织了一次象棋比赛,集体观看了一次电影,发放会员生日当月蛋糕券各一张,在两个国家法定节假日发放了适量的慰问品。简单的活动内容体现了组织的关心和照顾,凝聚了职工人心;微薄的奖励慰问增强了全体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营造了安定团结的工作氛围。
2018年,XX乡财政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年工作梳理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缺点,还有一些想法没有付诸实践(如建立财政所微信公众号、网站网页以及各项工作轨迹电子化等),特别是对于新常态下的财政工作概念模糊,认知度低,急需进一步加强财政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作为基层财政部门,对民生、综改、涉农等方面财政政策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工作态度也还要进一步端正,工作作风也要进一步加强,在新形势下理清工作思路,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廉洁高效、创先创优”的服务型基层财政所。
五、2019年工作计划
2019财政工作任务仍然非常艰巨,我们必须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统筹兼顾,扎实推进,主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财源建设,确保收入增长。 积极融入农业经济发展的大潮,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加工、板材加工,加快发展以生态农业为“主板”的财源建设体系,实现财源可持续增长。乡党委政府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创新工作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中小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省内外优强企业入驻我乡,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资金到位率。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增强竞争优势;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财政收入结构的分析研究,密切关注财政体制改革动态,加强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完善综合治税机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齐抓共管,力争税费收入双增收。
(二)狠抓项目争引,力促经济发展 。把抓项目与促发展相结合,紧扣国家产业支持政策导向,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抢抓政策机遇,准确把握项目信息,结合我乡实际,积极调动部门积极性,动用各方力量,大力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切实增加地方可用财力。
(三)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改善民生。 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硬化预算管理,继续从严控制、压减一般性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证各项资金落实到位,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落实积极就业政策,支持开展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重点扶持困难群体就业;大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完善财政稳定投入机制,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整合扶贫资金、创新金融扶贫机制等措施,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发展高效农业、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进步等扶持政策,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就业致富;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惠农补贴政策, 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各项工作,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四)加强部门协作,加大扶贫支持力度。 加大扶贫资金及整合资金项目落地及项目实施进度,加快资金拨付。严格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协调各商业银行积极发放政策性涉农贷款。支持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惠农补贴政策。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解决村级扶贫发展资金不足问题。
(五)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使用。 牢固树立依法理财意识,严格执行《预算法》、《安徽省预算审批监督条例》,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认真落实审计意见,积极整改相关问题,建立完善审计监督、行政监察、财政检查协作机制,强化对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和民生事项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监督,规范财务 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加快推进财政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应用支撑平台。建立健全财政部门内控机制,完善审批程序,规范资金管理
(六)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理财水平。 增强依法理财的责任感,以实施新《预算法》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完善财政重大事项决策机制,明确财政重大事项界定范围,实行依法决策;全面规范财政行政行为,梳理财政职权清单,强化对内部权力的制约;建立预算约束机制,明确财政支出责任,加快支出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继续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并建立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彻底盘活存量资金,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降低财政风险,以缓解地方财政资金不足的局面;深化支出绩效管理,强化财政资金的全程监管,探索建立以信息化为支撑,绩效评价、资产管理、投资评审、财政监督、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彼此制衡的“六位一体”财政运行管理新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干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廉政意识,提高工作执行力,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努力推动财政事业健康发展。
财政述职报告(篇4)
同志们: 2003年,在新一届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以来最辉煌的成就,平利首次被评为100个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县市之一。同时,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财税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财政工作同样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财政收入突破4000万元大关,“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一个低保”工作得到很好落实,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证,确保了政府运转,维护了社会稳定。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2003年财政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财政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今天,召开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2003年工作,安排部署2004年工作,刚才,时群同志对2003年的工作进行了客观总结,并就2004年的各项工作全面作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正确把握形势,坚定做好财政工作的信心 今年,按照县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全县财政收入要增长12%,达到4500万元。完成这一目标,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客观来讲,也有很多有利因素。一是全县的财源基础更加坚实。去年以来,在生态立县战略的指引下,全县下上按照“稳定农业基础财源、壮大工业骨干财源、培植生态旅游后续财源”的财源建设思路,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的突破,绿色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效益的提升;工业经济迅猛增长,一大批外来客商纷纷落户平利投资兴办企业,天宝制药、众鑫缫丝、金海化工等一批重点企业在今年相继投产达效,规模以上工业去年增速位列全市第一,今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势;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日趋繁荣。所有这些都为今年的财税收入奠定了坚实的税源基础。二是各级各部门对财政工作更加重视。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项目、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这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县委、县政府对财政工作高度重视,把财政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加大督办考核力度,为做好财政工作强化了组织保障。三是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循环轨道。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完善,县乡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不断规范,政府采购和“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的全面启动运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加强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维护了良好的财政工作秩序,规范了财政支出行为,严肃了财经纪律,使县乡财政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并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形势,振奋精神,强化措施,知难而进,扎实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今年财政各项工作全面完成。 二、强化工作措施,奋力实现全年收入目标 2004年,我县财税征管任务非常艰巨。希望各征收部门和乡镇,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夯实收入基础,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征管力度,千方百计组织收入,保证4500万元收入任务足额入库。 ㈠加强财源建设,夯实收入基础。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在于发展经济,壮大财源实力。只有夯实财源基础,才是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正确处理好完成任务与保护发展的关系,切实把财源建设作为各乡镇和各部门的首要任务,抓好抓实,抓出成效。2004年,我们要按照建设陕西生态经济强县的目标 ,继续坚持“稳定农业基础财源、壮大工业骨干财源、培育生态旅游后续财源”的财源建设思路,工作重点,一是加强管理,培养大户,发展龙头企业,提升绿色产业效益;二是大力招高引资,适度扩张规模工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三是培植生态旅游业,壮大三产总量,提升服务业总体水平。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对重点财源建设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项扶持奖补资金,改变扶持奖补方式,把扶持重点调整到乡镇工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上来,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和财政增长问题。 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考核奖惩。今天,县政府要把收入任务分解到征管部门、协管单位和各乡镇,并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夯实任务。会议结束后,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迅速研究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将任务细化到人头,把税额落实到点上,排出进度单子,按进度入库,确保不欠帐。财政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奖惩措施,加强督查检查,按月考核,按月通报,兑现奖惩。 ㈢依法治税,加强征管。各乡镇和税收征管部门,要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民的纳税意识。要加强对重点税源的控管,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漏税行为,严禁在县内买税卖税和挖税。大力挖掘财源潜力,加强对建筑
财政述职报告(篇5)
同志们:
刚才,我们对2016年度财政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进行了发言,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对受到表彰的科室(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对因受名额限制而主动谦让的科室(单位)和同志提出表扬,对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无闻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慰问。下面,根据局党组研究意见,我讲两点:
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圆满完成2016年各项目标任务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财政发展新常态,全力支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继续保持了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抓收支强管理,实现财政平稳运行。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诸多减收因素带来的增收压力,全市财政部门严格预算执行,坚持依法征收和规范管理,狠抓增收节支,财政收支增幅位居全省前列。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4亿元,增长13.8%,收入规模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1位和第3位,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8.5%。预算科、国库科、综合科、行政政法科、教科文科、经建科、农业科、社保科、企业科、金融贸易科、城建科等主动与市直单位沟通衔接,提出加快预算执行的具体建议,加快支出进度,优化支出结构,为项目建设和民生支出提供资金保障。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14.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8.1%,增长7.6%,规模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6位和第8位。
(二)转方式调结构,推动提升发展质量。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我局围绕市委政府决策,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定向施策,政策联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一是积极支持“去降补”工作。企业科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争取中央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奖补资金5707万元,支持南方钢铁去产能设备拆除工作。预算科、税政条法科积极支持“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目前运行平稳,8个月预计减税5亿元;非税局加大涉企收费清理工作检查力度,确保清费政策落到实处。综合科积极落实鼓励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政策,兑现财政补贴支出约1.23亿,化解商品房库存6117套。农民进城购房补贴政策延长至2017年6月30日。二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科、金融贸易科积极争取先进制造业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中小企业发展、高成长服务业等专项基金1.06亿元,大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教科文科安排科技专项和科技创新资金2593万元,支持各类众创平台建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助推企业创新发展。三是运用政策杠杆激励企业加快发展。企业科根据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奖励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兑现全市10强10新企业奖励、项目建设奖励、工业上台阶先进单位奖励等资金199万元,促进企业创新发展。金融贸易科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涉企资金支持,为全市11个产业集聚区207户企业提供贷款276笔,争取奖励资金224万元;组织企业及村镇银行申报金融业发展专项奖补资金200万元。四是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企业科落实省市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4353万元;拨付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291.5万元;担保公司为42家企业融资1.25亿元;资产公司、综合科办理企业还贷应急周转资金和土地出让金短期周转金业务119笔,共25.6亿元;加大对县区政府及企业筹资支持力度,支持县区及息邢高速、周驻南高速、328国道项目建设资金36.27亿元,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企业)资金压力,支持了企业发展。
(三)优机制促协调,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加快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xx市中心城区2016年城市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市级共投资项目115个,城建科拨付资金32.45亿元,支持中心城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有力推进了国家级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二是加大资金筹集力度。综合科、资产管理中心、资产管理公司等加强政策研究,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119.3亿元, 实际到位资金110.57亿元,支持中心城区断头路项目、城市组团联通工程、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整体规划工程等。三是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综合科加强与省国开行、省豫资公司、开发企业沟通,做好国开行49.32亿元贷款管理及后续放款工作,累计拨付国开行棚改资金21.25亿元。积极与省豫资公司和省国开行沟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开展练江河三片区及火车站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共计融资44亿元。四是积极支持脱贫攻坚。农业科筹措扶贫资金8.5亿元,为扶贫开发事业提供资金保障;积极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全市5个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3.67亿元;加强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监管,确保了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和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农开中心创新机制,探索实施“政、银、担、保、投”五位一体联动机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助推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农综办积极争取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村人居环境等项目资金4.2亿元,其中申报2016年、2017年美丽乡村23个试点项目一次性通过省级评定,申报成功率100%,申请资金2.89亿元,同比增长150%。另外,我局4名驻村第一书记认真履职,想真招,办实事,助推所在贫困村脱贫攻坚。人事科加强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建立第一书记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帮扶解困工作。
(四)补短板兜底线,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坚持为民聚财、为民用财,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年全市民生支出337.5亿元,增长6.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1.4%。一是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全年农林水支出完成59亿元,同比增长9.7%。农业科积极争取上级支农专项资金24亿元,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登记颁证。及时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农机补贴等资金11.1亿元,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全市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安排专项资金2188.5万元,确保第十九届“中国农洽会”顺利召开。农业科、经建科累计筹措资金4.5亿元,加快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开中心投入资金2.4亿元,支持土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18.5万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和农业、林业部门产业化项目。金融贸易科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开办了地方特色险种肉牛保险,投保数量和保费收入规模均位于全省前列。二是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全年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67.8亿元,增长14.1%。社保科继续支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建设,落实政府购买基层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支持各类群体就业创业工作顺利开展。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2016年市直已有342家单位实现养老保险征缴发放,覆盖人员18395人,投入养老并轨改革资金9705万元。三是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教科文科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全年教育事业支出85.1亿元,增长11%。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促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完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支持黄淮学院向示范性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年医疗卫生支出59.3亿元,增长9.7%。社保科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和财政补助水平;加大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支持开展12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持巩固基本药物制度。积极落实各项计划生育补助政策,大力支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五是促进文化科技事业发展。全年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1亿元。教科文科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支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支持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全市公共文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支持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公众的科普意识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在更多的领域得以应用和转化。六是支持美丽xx建设。全年节能环保支出5.47亿元,增长70.2%。经建科大力支持环境治理工作,将环保监测监控运行经费列入年初预算,安排各类监测监控及污染减排经费300万元,保证了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筹措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资金4511万元,支持空气自动站建设、燃煤锅炉拆改、秸秆禁烧和扬尘治理等工作;国际金融科积极做好清洁发展委托贷款工作,成功申报了市公交公司绿色公交项目,获得国家贷款57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06亿元,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提供有力支持。七是支持平安xx建设。全年公共安全支出16.97亿元,增长18.9%。行政政法科继续支持深化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改善基层政法机关执法办案条件,基本完成政法机关基础设施债务化解工作,支持社会管理创新、涉法涉诉救助、法律援助、特殊疑难信访救助等,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推改革增活力,推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为主体,坚持把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最突出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实。一是扎实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按照省财政厅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政研室牵头确定了财政部门2016年重点改革事项,建立了工作台账,做到财政改革事项有人管、时间有节点、任务能落实、质量能保证,财政部门牵头的22项重点改革事项,已基本完成。二是全面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按照国务院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要求,税政条法科、预算科加强政策宣传,为改革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协调地税、国税部门积极对接,建立联席工作制度,及时交接手续;适时调整了市与两区收入划分办法,科学测算“营改增”对全市财政收入和财力的影响,及时调整上报2016年收入预期目标,合理调整国地税收入计划,确保“营改增”政策在我市全面落实。三是积极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预算科按照省财政厅统一部署,安排市级从2017年起正式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积极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全市共收回财政存量资金11亿元,全部形成实际支出;加强预决算公开,市县(区)两级政府预算、市级预算调整方案全部予以公开,市级部门预算公开率达到100%。四是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按照市政府要求,综合科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台账,制定下发了《xx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积极推进我市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全年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金2667万元,涵盖公共文化、基本住房保障、市政管理、劳动就业服务等。五是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办按照实行集中运维的管理模式,统一配备县(区)网络及安全设备,强化市县(区)财政业务安全运维管理。积极推广财政信息化建设领域新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建设工作,办公室、信息办扎实推进财政OA办公自动化系统,全面部署实施“财政云”移动终端业务应用平台。非税局推动非税征管系统建设延伸扩面,丰富缴款方式,增加学校类收费新模块、推进POS刷卡缴费和网上缴费扩面应用等,提高非税收入征缴效率。信息办配合局纪检组开发完成了财政资金业务流程监管系统,实现了上级转移支付及本级临时追加预算业务的电子化办理和限时办结。六是积极推进基金化改革。企业科、资产公司加强基金化改革研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以市政府名义研究印发了《xx市市级财政性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实施意见》,与中原证券合作设立我市产业发展母基金,推动我市产业发展建设。根据与浦发银行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设立“浦银(xx)城市运营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用于我市现代服务业、城镇化建设、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目前该基金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六)防风险保稳定,提升财政精细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预算科加强债务管理,将政府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建立起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截止2016年底,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61.6亿元,一般债务率57.4%,专项债务率104.2%,综合债务率55.2%,一般债务率和综合债务率均低于100%的风险警戒线。加强置换债券资金管理,全市争取新增债券21.5亿元,争取置换债券32.62亿元,节约利息支出约2亿元。二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国库科继续深化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市县财政专户的整改规范,清理撤并财政专户22个。严格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审批和备案管理,从严控制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设置。启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试编工作。国库支付局继续全面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实现财政资金网上支付全覆盖,动态监控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全年办理网上支付业务78760笔,支出金额17.3亿元;办理公务卡结算支出54176笔,报销还款金额4330万元,公务卡支出占非转账支出比重为92.8%。三是政府采购监管范围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科积极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工作,扩大政府采购范围,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政府采购活动监管。全市完成政府采购110.99亿元,节约资金19.95亿元,资金节支率为15.2%。四是投资评审职能不断强化。投资评审中心紧紧围绕“节约政府投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工作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评审职能作用,规范项目结算报批制度和审核流程,进一步提高评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全市完成评审项目3927个,送审投资额232.98亿元,审减31.99亿元,审减率13.7%。五是财政监督检查质量继续提升。监督办、监督一室、监督二室、非税局、会计科先后组织开展了财政资金安全、预决算公开、财政专项资金、非税收入收缴、会计质量信息检查等7项专项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强化检查结果的运用,促进了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
(七)提能力促规范,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围绕财政发展改革全局谋划党建工作,坚持思想建党,狠抓理论武装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树立财政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一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对标”管理活动。局党组高度,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教育方案和学习计划,召开动员会,由办公室、人事科、机关党委、纪检监督室牵头组织开展市直财政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开展集中学习研讨、邀请专家解读、开展“不忘初心”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机关”、“树廉洁家风、建幸福家庭”和“守纪律,讲规矩”演讲比赛等,切实增强学习教育效果。根据省厅要求,办公室牵头组织开展了“对标”管理活动,全局撰写对标报告25篇。通过“对标”管理活动,拓宽了视野、创新了思路,有效弥补了工作中的缺位点和短板,提升了履职能力。二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局党组以全市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年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强化党建工作领导,抓深思想建设、抓紧组织建设、抓实作风建设、抓严反腐倡廉建设、抓牢制度建设,着力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若干意见,推动作风全面好转。把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到选对人用好人上,把好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和廉洁关,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三是着力加强财政队伍建设。干部教育中心创新教育模式、拓展培训渠道,通过举办财经论坛、道德讲堂、各类岗位培训等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先后举办了科局长培训班、科级干部岗位培训班、青年干部拓展培训班等,配合基层财政科、会计科等举办财政支农政策师资培训班、会计领军(后备)学员培训班等,参训学员达800多人次,通过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了财政系统干部队伍素质。基层财政科深入开展“创建群众满意财政所”活动,提升乡镇财政站所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廉洁高效的公共财政服务平台。会计科创新人才培训模式,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会计领导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市选拔培养了一批高级会计人才,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中国会计报》《河南会计》先后进行了报道。四是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局党组织牢固树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的理念,全面落实党组主体责任,通过召开全市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和落实机制,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做到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工作层层到位。积极配合市委第三巡察组做好对我局的专项巡察工作,下一步将根据巡察组反馈情况做好整改。积极支持驻局纪检监察机构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驻局纪检监察室围绕“六项纪律”,突出“四个着力”,对全市10个财政基层站所开展专项巡察,深入开展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个安全”。
另外,资产科扎实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清查独立编制机构5336个,资产账面数329亿元,负债66.18亿元,净资产262.8亿元,全面摸清了“家底”,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打下了基础。市注协秘书处狠抓行业诚信建设,开展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利用行业监管业务报备系统实时动态监管,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完善诚信档案,提升行业诚信水平。政研室扎实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全年组织上报课题17项,获省市级奖项17项;组织完成财政系统科研课题72项,评出优秀课题35项。后勤中心围绕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和全市“双创”工作,更换办公楼电梯和中央空调螺杆机,改造安装市政集中供暖,办公大楼公用照用、用水设施实现节能全覆盖;办公区美化绿化亮化、安全保卫和家属院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我局被评为市级“节水型示范单位”。
2016年的财政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省财政厅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财政部门关心指导的结果,更是全体财政干部职工不懈努力、共同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全体干部职工及其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和由衷的敬意!对大家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把握形势,坚定信念,扎实做好2017年各项工作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长目标是9%。关于2017年的工作,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已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希望大家按照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这里,我重点再强调三点。
(一)2017年经济财政工作形势
准确把握形势,厘清工作思路,是做好财政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总的来看,今后一段时期我市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比较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从经济看:一方面,世界经济目前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复杂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凸显,总体上仍处于缓慢复苏进程之中。国内经济运行也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隐患有所积聚等,这些对我们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扶贫、推进新型城镇化、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今年上级将围绕这些方面,密集出台一系列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必将为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带来重大机遇;新时期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河南“五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覆盖我市全境的大别山振兴发展规划持续实施,加之随着我市周驻南高速、息邢高速以及12条组团连通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相继实施,我市的区位、交通、市场、基础支撑、环境条件等优势更加彰显;当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中国制造2025”、产业融合发展等,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智能制造等,赋予我市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强劲的发展动力。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城镇化水平不高,公共服务水平低,脱贫攻坚任务重,民间投资低迷,新兴产业接续尚需时日,部分领域风险集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与人民期待还有较大差距。综合判断,我市经济韧性好、潜力足的优势没有改变,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处于螺旋式上升的中长期增长期,这为我们做好财政工作特别是促进财政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财政看:近年来,我市财政收支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各级财政实力明显增强,财政工具日益丰富,这为我们实施调控、推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周期性规律正在发生作用,普遍问题与特殊问题互相交织,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相互缠绕,财政运行面临难熬的阵痛期。收入方面,全市增收形势十分严峻,中低速增长还将持续。在当前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市经济增速预期放缓的大环境下,财政动辄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很难重现。从财政收入来看,上级转移支付占比较高,支柱税源增收十分困难,短期内难以明显反转,新兴财源一时难以接续。从减收因素分析,今年中央减税清费的力度还会加大,营改增减税效应还将进一步释放。同时,去年清缴营业税带来的一次性收入较多,相应也会影响今后年度的收入增幅。特别是,前几年我市花大力气有所好转的收入质量问题出现反弹,需要进一步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支出方面,实施加力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实现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的支出压力持续增加,原有支出难以削减,新增支出不断涌现,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预算平衡压力极大。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强调要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前不久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要深入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打好一二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牌,打好创新驱动发展牌,打好基础能力建设牌,打好新型城镇化牌)”,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做好今后一段时期的财政工作,我们既要坚定信心,看到有利条件,又要正视困难,做好应对准备,要按照党中央确定的思想方法和市委四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总体部署,转变工作理念,调整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定位,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奋发有为的精神,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决胜全面小康、让天中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能力素质。要完成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财政年度目标任务,必须要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财政干部队伍。
1.讲政治。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保持政治定力,坚守信仰高地,筑牢思想根基。把严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政策落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做好财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练本领。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常学常新、常学常思、常学常用。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立足新对象、新知识、新方法,将“请进来”与“走出去”、“课堂式”与“移动式”培训模式有机结合,打造与现代财政相匹配的干部培训体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到脚上有土、心中有数、手里有招,提高财政政策和财税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借助“外脑”力量,加强对全局性、复杂性、前瞻性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升干部发现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打造高水平新型财政智库。
3.树新风。按照共创、共建、共享的理念,扎实推进机关文明单位创建,进一步美化环境、优化服务、亮化形象。加强财政机关文化建设,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扎实做好新媒体时代下的财政舆论宣传工作,打好主动仗,唱响主旋律。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把那些政治可靠、德才兼备、踏实干事、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4.守廉洁。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规党纪,坚决做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以常态化的问责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进一步规范财政权力运行,从制度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斩断利益输送的渠道、打掉权力寻租的空间。巩固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防止不正之风反弹回潮。
(三)需要强调的几项工作
1.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各科室各单位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职责,强化责任担当,把节日期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认真组织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提升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和廉洁从政意识,切实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全体干部职工要厉行节约、绿色消费、文明过节,营造节俭文明、健康廉洁的节日氛围。纪检监察室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要严肃查处。
2.要重视综合治理工作。各科室单位负责人要严格履行综治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认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严防水、电、火等事故发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节日期间有值班任务的领导和科室单位,要妥善安排好节日期间值班工作,严肃值班纪律,严禁擅离职守,严格杜绝交接班不及时、不到位现象,确保政令上通下达。
3.要严格工作纪律。目前全市正在开展作风纪律整顿,全体干部职工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格工作纪律,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局监察室、人事教育科要加强纪律考勤,加强工作纪律监督检查,保持良好的工作纪律和工作秩序。
同志们,新春佳节将至,借此机会,我代表局党组,向同志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美好的祝福,祝你们及你们的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事业进步,家庭和美,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财政述职报告(篇6)
柳城县财政局2000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县制定的各项有关政策,加强财源建设,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积极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各项财政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财政收入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4474万元(不含基金收入),完成年初预算12651万元的114.41%,同比增收1795 万元,增长12.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63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8198万元的117.9%,同比增收1402万元,增长14.56%。上划两税收入484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453万元的108.74%。同比增收393万元,增长8.83%。财政支出完成13976万元(不含基金支出),完成预算调整数13976万元的100%,同比减支出1036万元,下降6.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283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12837万元的100%,同比减支1402万元,下降9.79%;上解支出1139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1139万元的100%同比增支97万元,增长9.31%。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队伍建设,为完成各项财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年来,本局党政领导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及财政队伍建设摆在与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造就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工作需要的干部队伍,为各项财政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财政队伍的政治素质。为使财政工作顺利开展,更好地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局党政领导狠抓了思想政治教育。制定了全年学习计划和每周集中学习制度,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党中央有关文件、宪法和法律法规、及《新时代风纪》为主的党刊党报刊登的重要文章、江总书记关?quot;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及在为《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题写书名时的重要批语,学习柳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支部书记韦耀坤同志和全国劳模郭之龙同志的先进事迹。利用胡长清、成克杰等重大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三讲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争先创优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开展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上与党中央一致,从而推动了财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培训和知识更新力度,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需要,我局狠抓了干部职工的知识更新。根据当前财政工作的特点,采取了办班培训,以会代训,函授和自学等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重点学习新理论、新制度、新法规、新政策,先后对干部职工进行了《公务员计算机知识》岗位培训、新《会计法》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参加?quot;三五普法考试,动员和支持年青干部参加《公务员外语》考试和县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的考试。9月29日在全局举行了一次《财经写作测评》考试。同时还鼓励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函授学习,大专以上在读的有10名,今年大专以上毕业4人。通过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了财政队伍的业务素质,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工作创造了条件。 (三)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廉政建设。为进一步加强我局机关作风建设,实现三高一满意的目标,建立和完善了干部管理制度,明确了各股室岗位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将各业务股室的工作职责、工作守则、职业道德规范、业务办理程序流程图公布上墙,将廉政监督岗、工作人员去向牌等局务公开栏挂在办公楼明显的位置。还先后制定了首问责任制、办事时限制、学习制、请假销假制、上班签到制、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车辆使用管理规定等十多个内部管理制度和规定。建立内部监督机制、设立了监督股、加强了自我约束,规范行为,各项业务实行阳光操作,机关作风和廉政建设得到进一
财政述职报告(篇7)
财政厅长述职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于2003年5月被省人大常委会任命为省财政厅厅长,至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遵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现述职如下:第一部分两年来的履行职责情况到财政厅之前,我在省工商局任职8年,情况熟悉,工作顺手,加上年龄又比较大等因素,从个人角度考虑,当时我不愿到新岗位任职。但我是入党37年的共产党员,必须服从党的决定。我曾向省委和省人大郑重表态:既然服从了组织决定,接受了人大的任命,就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地做好财政工作。两年多来,我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我和领导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带领广大财政干部团结奋斗,使全省财政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观念得到加强,各项改革不断推进,内部管理日益规范,工作作风明显改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一、树立依法行政观念,着力推进财政改革,全面规范财政管理如何管好钱、用好钱,发挥好财政的宏观调节作用,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是我任新职后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带领一班人,进行了近半个月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全省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即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观念,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以保稳定、保改革、保发展为目标,通过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逐步建立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的财政运行机制。这一思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两年来我和党组一班人大力倡导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加强管理与深化改革的举措。(一)适时调整全省分税制财政体制。为了进一步完善我省的分税制财政体制,2000年下半年,在考察了广东、浙江两省的财政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后,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和预算法实行分税制的要求,提出了调整我省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指导思想,即:扶持苏北,雪中送炭;激励苏南,锦上添花。据此制定的调整方案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后,及时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了报告,并从2001年起实施。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我省财政体制调整是成功的。一是省级增加集中一部分财力,增强了支持全省社会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建立了相对规范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2001年省财政安排用于对市县的转移支付达232亿元,是1999年的65倍、2000年的4倍。二是充分调动了地方培植财源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全省财政收入2000年比1999年净增185亿元,2001年全省财政收入突破了1000亿元,达到1065亿元,比2000年净增200亿元;今年1-8月份,全省财政收入已实现916亿元,增长了231%。三是在今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中,为我省争取了较大的利益。各地为保证地方利益在体制调整前加大了征收力度,使我省2000年所得税收入基数大大增加,在所得税分享改革中占据了主动。(二)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我省农村税费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作为省税改办主任,我努力为省委、省政府出好主意、当好参谋。除了做好宣传发动、税改方案测算和审批等工作外,特别加强了对税费改革工作的调研,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认真对待。去年以来,我个人总共进行税费改革调研18次、60余天。特别是在全国暂缓全面推开税费改革的关键阶段,实地考察了南通、泰州、宿迁等三市税改工作的准备情况和实施条件,及时向省领导提出建议,并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全省税费改革全面推向深入。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牵头制定了12项有关税费改革及各项配套改革的规章制度。目前,我省农村税费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01年农民实际负担减轻4011亿元,下降508%,今年又比去年下降了2%。化解村级债务进展顺利,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化解涉农债务669亿元,占债务总额的39%。我省的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受到了农民的欢迎,而且也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三)认真执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省级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改革财政收支预算管理。为了切实贯彻省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省财政一是加强和改善了预算编制工作,全面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根据我省的工作基础,我提议并经厅办公会议研究决定,2001年选择若干省级单位先行部门预算试点,在2002年全面推开。省法院等8个试点单位2001年的部门预算,经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付诸实施。2002年127家省级单位的部门预算,经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已按时批复到单位执行。从执行情况看,资金分配的公开透明性和预算的严肃性得到增强,随意追加预算的现象大为减少。2003年省级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市、县也正在积极进行部门预算试点。二是进一步加强了预算外资金管理。从2002年起,我们将预算外收支计划并入部门预算,一并向人代会报告并接受审议。目前,全省中小学收费和国土资源部门的各种预算外资金收入,都实行了财政部门供票、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资金直接进入财政专户、支出按预算的管理办法。公安、法院、工商、环保、计划生育等执收执法部门的预算外收费收入,也已全部上缴地方国库,纳入预算管理。三是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对政府采购资金和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同时,对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账户进行了清理整顿。制订出台了《江苏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行方案》及配套文件,目前部分省级单位和地区正在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四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进一步扩大政府集中采购规模和范围。开展了经常性的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采购行为正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配合《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实施,我们将抓紧制定贯彻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办法,依法做好政府采购工作。2001年全省政府采购规模达45亿元,较2000年同期增长51%,节约率达11%。今年1-6月份,全省政府采购规模达29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节约率达1141%。(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工资发放等重点支出需要。我上任以后听得最多、压力最大的是欠发工资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根据预算法关于“各级支出预算的编制,应当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规定,我始终要求各地将可用财力优先足额安排中央统一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即国标),并和其他厅领导带队多次到市县督查。同时,省财政照顾到一些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予以资金补助。根据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预算编制的有关规定,今年我们对享受省财政转移支付的县(市、区)年初预算草案逐一过堂,要求各级预算足额安排好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和津贴;然后会同省委组织部等六家单位,起草并提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正常发放的办法》;办法下发后,立即建立跟踪督查问效制度,成立8个督查小组,分别与苏中、苏北各市一一建立对应关系,进行专项督查。4月下旬以来,各督查组先后4次到代发银行、乡镇机关、农村中小学实地走访,检查各县(市、区)执行情况,确保国家规定的工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目前苏北、苏中8个省辖市共43个县市,全部建立了教师工资县级专户。今年以来,全省机关事业
财政述职报告(篇8)
2004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省厅国库处的大力支持下,在相关科室的鼎立协助和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下,我科全体同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同心协力,负重奋进,科内各项工作在严竣的形势下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sO100 一、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实现收入任务全面完成 组织收入是财政部门的一项核心工作,也是我们着力抓的一项中心工作。2004年在市内重点税源大户上缴财政收入大幅减收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政策性减收和特大涝灾、旱灾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我科把完成和超额完成财政收入任务作为第一工作目标,以组织收入为工作的中心,以均衡入库为重点,以提高收入质量为核心,咬定全年目标不动摇,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做了大量扎实而有效的工作。归结起来主要有: 1、进一步完善收入增长考核办法。年初,对县市2003年财税收入完成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核对、算账,兑现了各县市2003财税目标奖励,并结合近几年来市政府对县市财税收入考核情况,修改、完善了《2004年财税收入增长考核奖励办法》,并及时按考核办法进行了核对、算账和奖励兑现,调动了各级各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2、进一步加强税务、金库等部门的协作与联系。逐步建立了信息相互沟通、数据相互交流、情况相互通报的工作机制,随时掌握税收入库动态,及时协调征管中存在的问题,疏通税款流通渠道,实现税收“颗粒归仓”,为全年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矗 3、进一步加大重点税源的督查和催缴。针对税源严重下滑、本级收入大幅短收的情况,我科多次随有关领导深入公司以及国税、地税进行调研,与他们一起分析研究税收入库形势,及时掌握企业产销动态,积极帮助协调企业缴税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主体税种和县市税收入库的督查、监控和催缴力度。 4、坚持“大”“斜税源并重,确保应收尽收。在抓好市本级主体税种和税收大户的同时,我们还配合税务部门充分挖掘面上税收潜力,促进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11月底,我科针对全市收入严重滞后的局面,以《关于抓紧做好2004年财税收入入库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在全市发动了一场收入攻坚战,增强了县市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的信心,扭转了税收入库的被动局面。 由于措施得力,全市各项财政收入任务全面超额完成预算目标,取得了骄人成绩。2007年全市实现财税总收入8920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6.02%,比上年增长12.31%,同时,全市上划中央“两税”、上划所得税均完成任务,保住了市既得利益。 二、锱铢必较,千方百计实现“三个确保” 今年,我科在支出预算执行上始终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支出,实现了“三个确保”:一是优先保证工资性支出。一年来,始终把工资性支出的拨付作为财政支出首位目标,不断强化工资专户管理,同时加大对县市工资发放特别是有欠发工资现象的县的重点督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及时掌握情况,加强指导,巩固了工资统发成果。2004年,全市继续做到了不拖欠全年工资,受到社会及上级部门一致好评。二是基本保证了政府运转和各项建设事业的资金需求。在保证工资支出的同时,还在保证维护社会稳定、不断促进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等重点支出上给予了充分保证。2004年,全市财政支出共完成240384万元,为预算的96.53%,比上年同期增长13.63%,三是优先保证重点项目支出需要。如科学、医疗卫生、抚恤救济等支出分别同比增长23.38%、35.92%、89.64%.三、精心测算,千方百计实现资金合理调度 及时做好上下级财政资金测算、妥善调度国库资金是我科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确保工资按时发放和政权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但在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2004年中,这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之一。为此,我们做好了以下工作:一是积极争取省财政厅对我市的资金均衡调度政策。为了争取上级资金调度更多的支持,我科加大了向上协调联系力度,不仅多次采取电话、口头、文字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向省厅国库处反映我市的特殊困难,还多次与局领导赴省汇报,得到了省厅对我市的调度资金的照顾和倾斜,极大地缓解了我市财政支出的资金压力。二是不断完善对县市资金调度办法。2004年,在对县市继续实行月均衡调度资金的基础上,我们还结合防汛抗灾等特殊情况,加大了特殊时期对县市资金的调度力度;并通过设立专户等办法,保证了工资、社保、扶贫等资金的封闭运行、专款专用。资金的合理调度对2004年各县市保工资、保稳定、保重点起了重要作用。
财政述职报告(篇9)
2018年上半年,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区财政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为我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地财力保障。
2018年1-5月全区组织财政收入143387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98193万元的36.01%,同比增长4.67%。
1-5月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0607万元,同比增长13.27%,GDP八项支出39680万元,同比增长15.13%。
(三)2018年上半年经济运行预计情况
2018年上半年预计组织财政收入数201835万元,同比增长9%;2018年上半年预计财政支出62677万元,同比增长14%,其中预计GDP八项支出61957万元,同比增长16%。
一、2018年主要工作情况
明确工作职责,提升工作执行能力。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完善岗位设置、明确职责分工,确定年度任务目标,各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完成收入任务目标。高度重视推进财政改革工作,积极配合市局推进各项财税改革任务。注重财政监督提效益,推动财政管理规范。 一是在年初我局组织全区各相关部门召开全区2018政府采购工作业务培训会,规范政府采购流程及业务培训。二是财政预决算公开更加规范,让各级部门,提高财政系统的执行能力,公开、公正办公。三是开展在全区各预算单位,违规领取评审费,私设小 “小金库”等问题专项检查工作,排查各相关单位是否私设 “小金库”。四是到各中、小学校及各街道办事处及机关相关部门,进行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检查,对岗位和人员管理、账户管理、财政资金收付管理、会计核算管理、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落实情况、财政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自查,确保我区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五是协助区政府开展接收里雍镇、白沙镇前期工作,到里雍镇和白沙镇实地考察相关固定资产信息和财政收支情况。六是 协助区政府对“三供一业” 改革工作的开展。
二、2018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努力适应新常态,狠抓组织财政收入。继续落实财政优惠政策,扩大对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不断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不断培育新税源。认真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联合税局做好财源调研和摸底工作,了解、帮助和解决纳税人在生产经营、纳税事务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恳切征求他们对税务机关的意见和建议,多方位扶持重点税源发展壮大,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实现税企双赢局面。现阶段将上半年征收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严格把关,力争完成上半年税收目标任务。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保证重点项目支出。财政资金始终向民生等重点项目倾斜,保持其逐年增长的趋势;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控制“三公”等一般性支出零增长。二是研究编制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对未来几年重大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最终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防止财政资金沉淀。三是在用好财政增量资金的同时,着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制度,对照各部门项目年初预算的要求,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机制。对于支出进度较慢的项目要及时跟踪调整,督促其加快支出进度。
财政述职报告(篇10)
工作总结(JobSummary/Work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财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一篇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和复杂严峻国内外环境,市财政局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面落实减税降费让利政策,多渠道组织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财政支出强度,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以更大政策力度、更实改革举措对冲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力保障我市“双区”建设重大战略任务落实落地。
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坚定不移把“两个维护”贯彻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紧密结合起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将“两个维护”作为指导财政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强化以财辅政。积极打造模范机关党组织。创建“周-月-季-年”党员学习教育机制,举办“党建+业务”知识竞赛。全面推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政治生日制度。探索制定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考核体系,打造作风过硬的模范机关党组织。“一对一”挂点联系龙岗区吉华街道,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和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全面加强党对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行业的领导。出台加强和改进市注协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完成市注协章程修正,率先把党的领导写进协会章程,确保协会脱钩不脱管、脱行政不脱组织。督导两个行业党委加强党组织单独组建及“双培双促”等工作,持续推动行业“两个覆盖”质量提升。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在全市率先出台工作方案,推进派驻纪检组与局党组“两个责任”贯通协同、一体落实。出台加强机关纪委建设的实施意见,配齐配强纪检监察力量。坚决整治财政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一体推进整改工作,以整改倒逼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开展干部选拔和职级晋升,干部队伍进一步年轻化专业化。多渠道多岗位培养锻炼人才,选派干部到疫情防控一线和基层挂职锻炼,努力建设复合型干部队伍。
二、全力支持抗击疫情,优先安排、全面保障疫情防控投入。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把疫情防控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快速响应、主动出击,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确保不因经费问题影响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在全国率先启动应急资金拨付机制,1月22日紧急追加下达1000万元应急资金,24小时保障资金渠道顺畅,正月初一率先拨出第一笔应急防疫资金。紧急拨付8.8亿元,支持市第三人民医院仅用20天建成应急院区。在全国率先建立防疫采购“绿色通道”,采购周期从30天减少为1-2天。在全国率先落实患者救治政策,我市成为第一批出台“筛查、治疗全免费”具体政策的地区。多渠道筹集防疫资金,全年共投入87.7亿元,用于医疗救治、疫情防控人员补助、设备和防控物资采购、医疗机构建设等方面。
三、全力落实惠企纾困政策,促进经济企稳回升。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主动谋划,推动出台本地化、针对性的纾困政策,发挥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效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约1100亿元。其中,落实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约803亿元,落实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免除政府物业租金、返还企业城镇污水处理费等深圳“惠企16条”政策为企业“加码”减负近300亿元。积极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扩围升级”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入池贷款从2019年底的1028亿元大幅增加到5500亿元,惠及14.7万户市场主体。成立市融资担保基金公司,提高政府风险分担比例,免收再担保费。全国首创“线上融资额度保险再担保”业务,每年可惠及小微企业约7万户次,实际撬动银行贷款超200亿元。
四、全力化解减收增支矛盾,加大统筹、创新思路多渠道筹措资金。面对疫情防控、稳增长等支出大幅增加,财政收支平衡压力空前的新形势,注重统筹谋划,全方位拓宽资金来源。主动谋划盘活政府资金资产资源。全年盘活资产一次性收入183亿元,清缴财政注资形成的利息25.9亿元,合计拉动财政收入增长5.5个百分点。9月份我市财政收入累计增速在一线城市中率先实现转正,为迎接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2020年深圳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89亿元、增长3.9%。其中,中央级收入5932亿元、增长5%;地方级收入3857亿元、增长2.2%。千方百计争取更大规模发债额度。2020年共获得债券类资金(地方债和抗疫特别国债)632亿元,较上年翻番。其中,财政部下达我市新增发债额度482亿元。早发快用债券资金,重点投向水污染治理、卫生健康、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想方设法争取并用好中央直达资金。收到直达资金152亿元,规模居5个计划单列市之首。成立全市跨部门督查工作专班,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指导和资金监管,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直达资金支出进度并列全国第一,惠企4.3万家、金额70亿元,惠及人员310万人、金额4.5亿元。
五、全力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民生支出、促创新发展。强化公共财政属性,把钱花在刀刃上、紧要处,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78亿元。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编制2020年预算时,核减支出190.2亿元。预算执行阶段,加强资金统筹使用,通过五次预算调整、五次统筹压减,统筹331.8亿元重点投向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亟需领域。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安排科技研发资金134亿元,较2018年翻番,其中37%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转移支付福田区和光明区,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实施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税优惠政策,提升深圳招才引才竞争力。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投入近300亿元推动治水由“治污”向“提质”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时,对深圳水污染治理予以充分肯定。投入帮扶资金45.4亿元,助力9省54县近40万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全市九大类民生支出2838.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近七成。教育、卫生健康、住房保障、交通运输支出分别增长18.8%、31.3%、36.1%和37.9%。超常规保障教育事业。全市教育支出851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超过20%,占比在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生均拨款标准位居全国前列。高等教育投入规模超过北京和上海。支持实施健康深圳行动。安排专项补助经费支持我市7家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全市公立医院平均财政投入占其总收入比重达32%,位居全国首位。提升稳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58.6亿元,惠及企业54万户次。计提资金41.7亿元支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强退役军人服务,落实好特殊人群保障。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更加完善。推动基础设施多元化投入,轨道交通12、13号线项目引入PPP模式。支持大规模建房行动,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推进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公共财政文化支出规模稳居全省第一。
六、全力抓改革创新、规范管理,充分体现深圳财政先行示范的责任担当。我市财政管理工作综合绩效突出,再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通报表扬和资金奖励。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推进顺利。成功争取到将“先行先试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纳入综合改革授权事项首批清单,提前谋划境外发债各项准备工作,积极争取财政部政策支持。预算管理改革持续深化。全方位做实做细项目库,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全面实施零基预算管理,支出项目全部纳入评审范围,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分配机制。创新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首次开展市对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和自评抽查复核。市区两级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获得财政部通报表扬。财政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首次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正式编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优化财政性资金存放管理,引导银行机构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首次以市政府名义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家底”。加快罚没物资处置,阳光规范的处置模式入选财政部改革案例。出台内部控制考核评价办法,推动业务风险防范。全面推进投资评审工作,完成结决算审定金额约500亿元,核减约7亿元,发挥“节支增效”作用。财政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完善政府采购、会计管理等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举办《民法典》《预算法实施条例》等专题学习培训。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全年完成建议提案办理105件。会计行业发展更加规范。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广泛开展注册会计师行业调研。推行会计师事务所“证照分离”、中介机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加强会计评估监督检查,开展“有照无证”事务所专项整治。督促市注协、市评协切实加强行业自律监督,与行政监管形成合力。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和行政裁决改革,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圳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被评为“政府采购”指标标杆城市。财政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上线发布智慧财政27个子系统,支撑943个一级项目、3.2万个二级项目运行;加快推进市区一体化建设,福田、龙华、光明、深汕财政部门完成系统全业务全流程上线实施。非税收入基本实现线上直缴,在全国率先实现退付全流程电子化。全面推广应用财政电子票据,实现流程全打通、种类全覆盖、市区全应用。
财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二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区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及各级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财政平稳运行两个重点,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努力实现年度预算目标。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全力以赴、对上争取,“稳”的基础不断夯实
1.强化目标导向,稳定税源抓重点。召开了全区协护税工作会议,分类、分阶段下达税收工作目标任务,并做好督促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税源培育和收入组织工作。出台了《梁溪区协护税工作奖惩办法》,强化目标考核,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协税护税的积极性,及时传递共享涉税信息,提升税收协同征管效用。开展了点对点税源攻坚,加强沟通协调,深入挖掘重大税源。
2.强化专项行动,稳心留根促增长。推进异地企业清理、专业市场和综合体转化、连锁企业规范管理以及“个转企”等四大重点专项行动,有效堵塞了征管漏洞,取得了显著成效。
3.强化对上争取,稳固财源保增长。抢抓“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机遇,用足用好各级各类政策,积极开展对上争取工作,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及重大项目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积极对上争取调库资源,有效弥补了正常税收缺口。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保”的底线不断巩固
1.聚焦“三项机制”,着力保障疫情防控。1月下旬以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防控人员补助、防控设备和物资采购以及其他支出。同时,紧急下达中央和省防疫专项资金,切实保障基层防控资金需求。关心防疫一线,优先保障部门和基层街道社区疫情防控经费需求。加急下达医疗设备资金,落实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经费,及时足额发放疫情防控期间低保对象、重残人员、社会散居孤儿、特困人员临时生活补贴和生活困难群众临时救助,保证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开通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简化业务处理流程和手续,建立财库银协同工作机制,开通节假日期间紧急办理资金拨付业务通道,优先保障疫情防控资金及时快捷拨付。强化动态监管,疫情期间每日统计全区投入情况,及时掌握财政资金投入动态,加强资金跟踪监督问效,确保抗疫资金用在刀刃上。
2.聚焦“三项举措”,着力保障基层运转。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综合各街道管辖人口、面积、人均财力等因素,及时分配下达2020年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和特殊转移支付资金;及时结算2019年街道财力;提前拨付街道2020年财力,切实强化街道基本财力保障,缓解基层财政资金压力。
3.聚焦“两类政策”,着力保障居民就业。大力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等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两项补贴政策,促进困难失业人员再就业;出台稳就业保用工扶持政策,保障疫情期间各项稳岗稳就业补贴政策落实,支持和鼓励企业稳定职工队伍,改善就业创业环境。
4.聚焦“补齐短板”,着力保障基本民生。着力帮助生活困难人员脱贫解困,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落实我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梁溪区养老服务项目财政补贴办法》;进一步支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5.聚焦“纾困解难”,着力保障市场主体。落实税收减免、房租减免、所得税税率优惠、延长纳税申报等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注重检查纠偏“回头看”,督促和推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将减租政策落到实处,让实际经营者享受到政策。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和企业渡过难关,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6.聚焦“精准扶持”,着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落实中央和省市加大“新基建”投资的部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链供需对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及重大项目建设。
(三)锐意进取、主动作为,“管”的机制不断健全
1.把稳财政运行“一杆秤”。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强化厉行节约、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勤俭节约办事业的要求,制订下发《区政府办公室关于优化支出结构带头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意见》(梁政办发[2020]42号)文件,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及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确保财政政策和资金提质增效,促进财政平稳运行。
2.释放直达资金“加速度”。积极贯彻落实上级财政部门关于直达资金相关工作要求,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加速释放政策效应。加快资金拨付速度,确保资金流转顺畅、拨付快捷;加速资金使用进度,及时将资金拨付到最终收款人、直达市场主体和困难群众;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确保每笔资金流向明确、账目可查、直接惠企利民。
3.激发沉睡三资“新动能”。制订下发区级盘活“三资”专项行动方案,不断提高国有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能力,促进财政收支平衡和隐性债务化解,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和管理支撑。
4.优化政采营商“大环境”。持续开展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规定工作,优化采购活动办事程序,加大政府采购助力脱贫攻坚力度,优化政采营商环境。
5.夯实财政监管“全域网”。进一步加强财政日常管理,扩大财政监管范围,通过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专项检查、银行账户规范行动、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专项治理、“小金库”专项检查、清产核资盘亏资产“回头看”、财务人员业务培训等监管行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
五、党建赋能,红色引领,推动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1.加强党风强廉政建设。坚持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构筑惩防腐败体系的根本保证。年初研究确定财政局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紧盯春节、端午等重要时间节点,及时提醒全局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十项规定,并开展内部监督检查。
2.加强干部理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学习强国平台运用,激发干部学习热情。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深入联系开展共建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当好“服务员”、办好“暖心事”;围绕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和走访服务工作,真心实意帮助挂钩服务对象纾困解难、出谋划策。
财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三篇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市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全市财政工作的各项重要部署,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超历史大洪水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一、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2020年,受疫情和洪涝灾害双重影响,在各征收部门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259000万元,同比增长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11200万元,同比增长8.8%;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完成155200万元,非税收入预计完成104000万元。二、科学安排财政支出
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放在优先位置。预计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支17435万元,增长6.1%。
(一)推进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11月底,全市社会保障支出46087万元,其中:企业养老支出25700万元,城乡养老支出11000万元,再就业支出520万元,城乡低保支出4900万元;全市医疗卫生支出17300万元,其中:城镇居民医疗支出12000万元,职工医疗支出5000万元,城乡医疗救助支出300万元。
(二)支持教育、计划生育、文化、科技服务建设。截至12月底,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补助支出50500万元,年文化建设支出资金2300万元,进一步健全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科技支出6200万元,有效推进了我市科技事业的发展。
(三)全面执行国家惠农强农富农政策。财政惠农补贴“一卡通”就是要使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的发放到受助对象手中,使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截至11月31日止,已纳入“一卡通”发放的项目有18大项,65个小项,累计发放惠农资金33479万万元,预计全年发放3.4亿元,获得了农户的一致好评。
(四)切实做好禁捕退捕的保障工作。长江流域禁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保护长江母亲河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对建档立卡渔船渔民补贴5168.15万元,非建档立卡渔船423.29万元。全年投入3568.7万元为全市全部退捕渔民缴纳养老保险,让渔民的养老问题得解决。所有渔民的船网回收处置、过渡期生活补助及捕捞证回收资金、社保补助资金全部发放到渔民手中,共计发放补偿资金9260.14万元。三、继续加强财政监管
(一)加强重点领域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审核支出。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等要求,继续加大对“三公”经费的支出审核,按月统计市直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并进行汇总分析,确保将政策规定执行落到实处。重点围绕资金的分配、使用,严格执行《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相关规定,杜绝套取、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实行资金直拨项目实施单位,减少资金的滞留时间,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效率。民生资金截至11月录入平台总计52958万元,年底预计53921万元,三公经费支出1000万元,较上年减少127万元,下降了11.27%。
(二)扎实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一、提高政治站位。组织相关股室负责人,认真学习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二是落实工作责任。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按照工作要求,拟定全市治理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责任,协调各有关单位共同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宣传治理范围和内容,并将“一卡通”财政补贴资金受益人名单及发放情况,在涉农监管平台进行全面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加强重点治理。有针对性地整治违法违规问题,确保专项治理达到“堵塞漏洞、规范管理、便利群众、防治腐败”的目的。
(三)继续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财政预算一体化”大平台建设。我市“预算支付一体化”信息化大平台于2019年1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通过近两年的工作,系统运行平稳,支付流程通畅。2021年,全省将全面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大平台,全面规范财政各项业务的流程,为财政工作科学规范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扎实抓好中心工作
(一)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所有政府性融资举债行为和财政长期支出严格审批,严禁任何单位和部门擅自融资举债,全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2020年年底化解3.42亿元的政府隐性债务。
(二)财园信贷工作稳步推进。2020年度,我市合作银行预计共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3.65亿元;市本级财政代偿违约企业3户,代偿违约贷款501.1万元;配合省资产公司成功追偿违约贷款123.48万元。
(三)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市财政局加强与市扶贫办对接,进一步明确扶贫资金工作要点,健全了资金管理机制。同时,从资金投入规模、分配下达、立项实施、资金支出进度,以及扶贫资金程序合规性着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考核,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确保扶贫项目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财政资金科学、规范、高效使用。截至10月10日全市各级预算单位在消费扶贫销售平台已完成交易总额520万元,全年预计580万元。全市填报的2020年农副产品预算采购额共8607.55万元,拟预留采购贫困地区1347.45万元,平均预留比例15.65%。调动全局力量,抓实驻村扶贫,委派 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到村兼任第一书记。大力扶持村办企业,提升产业扶贫效果,驻村扶贫工作得到有关部门和驻地、镇村认可。
(四)不折不扣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采取视频会议、专题学习、政策辅导等方式,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成立减税降费协调领导小组,协同各有关部门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及时掌握减税降费落实动态。同时,深入分析财政收入增减变化,严格依法征税,强化非税征管,确保减税降费和财政增收目标同步实现。
(五)大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二是深挖线索。全面梳理分析本行业涉黑涉恶情况,以涉农、扶贫等专项资金检查为抓手,对所辖领域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排查,着重检查涉及改善民生福祉的专项经费以及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情况等。三是落实经费。切实履行部门职责,认真做好扫黑除恶专项资金的保障工作,特事特办,开辟资金支付绿色通道,保证全市扫黑除恶日常工作有序开展。四是加强部门行业间协调沟通配合,全力做好“打财断血”“六清”中财政部门有关工作。五是进一步落实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全面规范管理,铲除滋生土壤。五、不断锻造财政队伍
(一)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纪律严、作风硬、服务优的财政干部队伍,针对政治站位、进取精神、担当作为、廉洁履职等四个方面25问题,以整治突出问题为重点,立行改正为关键,推动干部队伍向高质量发展。
(二)建立党员活动常态化机制。推动党员学习常态化。年初制订学习计划,排出学习日程,明确学习内容。坚持每周五组织全局党员集中学习,每月召开党总支、各支部工作例会;推动党员行动常态化。定期联合工会、妇联、团委等组织共同开展党员活动,使党员干部职工在活动中强化宗旨意识、团队意识。
(三)加强财政法规培训。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宗旨意识,严格依法行政。加大对干部职工的政策宣讲、业务培训,提高规范理财、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存在的问题
一、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压力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压力较大。
二、旅游资源创税利效果不明显。
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尤其是繁重的财税机制改革,我们在财政收入征管、财政监督和资金绩效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四、省财政即将出台新的增值税、所得税、环保税上下级财力分成办法(按3:7比例分成)地方新增税收将上划更多,导致本级地方财政更加紧张。
财政述职报告(篇11)
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自查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闽政办网传〔20xx〕33号)要求,我局认真开展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的自查工作,现将我局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20xx年,我局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XX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的要求,具体对照《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政务公开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闽政办〔20xx〕83号)及《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主要任务责任分工的通知》(厦府办〔20xx〕88号)有关内容,结合我局具体工作,及时主动公开相关财政信息。其中,我局对积极稳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市、区两级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和单位预决算、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国有资本整体运营情况、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经营业绩考核有关情况、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和监督检查情况等信息进行重点公开,切实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
一、推进“五公开”情况
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知情权,切实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我局积极推进“五公开”。
一是在“XX市财政局”官方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展示并公开我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二是在我局门户网站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前置审批事项清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结果、收费目录清单情况。三是对于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在决策前我局各相关处室会通过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中“征求意见”栏目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或者通过在网站上发布征求意见通知、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并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
我局在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过程中不乏亮点,主要表现为多载体,宽领域,重民生。多载体即我局不仅通过官方门户网站,也通过“财政”微信公众号落实政务公开。同时,我局每年还印制大量的公共财政服务文本分发给社会公众。宽领域即我局政务公开所涉及的范围广,涵盖了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减税降费信息公开、国有企业运营监管信息公开、预决算公开、民生支出信息公开等等诸多方面。
重民生即我局政务公开工作以保障民生为重点,对财政工作所涉及的惠民、便民政策及资金信息进行主动公开。例如,在局门户网站开辟“两创示范”子网站,发布相关政策、申报通知及各地双创工作经验等,为小微双创企业提供交流、学习和互动平台。
二、开展政策解读和回应社会关切情况
在推进政务公开的过程中,我局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工作,切实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一是在官方网站上开设“公众参与”专栏,下设“处长访谈”栏目,定期邀请相关处室负责人开展政策解读工作。同时,我局门户网站还开设“政策解读”专栏。政策解读材料、解读方案与政策性文件一同报批,严格保证解读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同时,为确保政策解读的时效性,我局规定解读材料一般在文件公开后3个工作日内发布。截止目前,今年我局一共举办了八期“处长访谈”,分别由我局农业处、基本建设与债务处、资产处等处室负责人对公众所关心的政策性问题进行权威解读。
除了处室负责人,我局主要负责人也通过“在线访谈”等形式带头宣讲政策,我局陈向光副局长7月20日在XX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解读《XX市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我局林志成总会计师7月20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预算法》及预算管理改革专题宣讲。
我局叶茂伟副局长11月23日在XX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解读《XX市担保有限公司农业担保分公司实施细则》。我局还注重发挥主流媒体及新媒体作用开展解读政策,通过“财政”微信公众号、现场咨询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和宣传财政民生、产业扶持政策,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在回应社会关切方面,我局注重加强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回应制度机制建设,于20xx年修订《内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实施方案》和《XX市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20xx年印发《XX市财政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妥善重大政务舆情事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上级转发的舆情处置单均按照要求进行合理、有效回应。
三、政务公开组织领导和考核监督情况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条例》的各项工作要求,我局于20xx年初成立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20xx年,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提高群众满意率,经研究,调整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局办公室,配备三名工作人员,并在办公地点设置了一个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
为推动政务公开的工作落实,我局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联络员制度,要求局机关各处室和局属事业单位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本处室、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联系、沟通、协助局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开展工作,目前,我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务公开协调机制,且将政务公开纳入我局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占据一定分值比重,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效推进。
四、政务公开制度机制建设情况
为规范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提高财政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正当权益,我局先后制定出台了《XX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暂行办法》、《XX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暂行规定》、《XX市财政局政府公开信息送交暂行办法》和《XX市财政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操作细则》等制度,并对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主动公开、申请受理、保密审查、信息送交等各个环节的程序予以明确和规范。同时,我局还建立了利益相关方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制度及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20xx年1月至10月,我局共开展4次大规模民意征集活动。
我局结合财政工作实际,于20xx年4月制定《XX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XX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试行)》和《XX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说明(试行)》,公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查询、受理、投诉的渠道和程序,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并将政府信息分为组织机构、规范文件、预算决算等十大类。同时,在我局门户网站上设置“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布并及时更新以上政务信息。
在政务公开机制建设方面,为推动政务公开的工作落实,我局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联络员制度,要求局机关各处室和局属事业单位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本处室、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联系、沟通、协助局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开展工作,使之成为我局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建立领导小组和联络员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层层推进、层层落实,逐步形成“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综合部门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监督监察”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五、政务服务开展情况
我局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向网上办理延伸,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业务、提供咨询,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行政确认等1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网上终审。同时,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公开业务办理程序、标准、时限,在政务服务大厅公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办理时间、地点等信息。制作标准化办事规程并在财政局门户网站公布,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公开具体业务办理情况。我局努力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办事平台与部门业务系统融合,实现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预决算审核与部门业务系统实现数据传输。我局在门户网站上设立政务公开专栏,分专题梳理汇总重大政策情况。开通“财政”微信公众号,并定期更新微信平台内容,以确保政务公开情况得到落实。
六、政务公开平台渠道建设情况
我局主要的政务公开平台为“XX市财政局”官方网站及“财政”微信公众号。其中,我局门户网站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政策解读”专栏、“处长访谈”专栏等等栏目,定期向社会公开相关重要政策、文件及信息。我局微信公众号开设“热点栏目”板块,下设“通知公告”、“规范文件”两个子版块,与我局门户网站相连接,及时公开相关财政工作信息。
七、政务公开主要任务落实情况
(一)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信息公开
我局在门户网站开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专栏”,公开PPP相关政策及项目信息,范围涉及PPP项目试点建设、项目采购及具体实施情况。PPP具体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项目PPP实施方案,指定下属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实施机构,并指定有关国有企业作为政府方出资代表。在采取公开招标等竞争性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时,在招标文件里已公开社会资本参与方式、回报机制、项目实施情况等。今年我市已实施的翔安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PPP招标已按规范程序公开相关信息,现已进入实施阶段,具体信息可在XX市政府采购网查询到。近期拟实施的翔安南部新城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拟通过中国政府采购网及XX市政府采购网公开发布。
(二)推进减税降费信息公开
1. 加大对支持小微企业、促进就业创业、兼并重组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公开力度
一是在XX市财政局门户网站、“财政”微信公众号发布《XX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二是通过XX市财政局门户网站“处长访谈”栏目对小微扶持政策进行解读;三是在XX市财政局门户网站开辟“两创示范”子网站,发布相关政策、申报通知及各地双创工作经验等,为小微双创企业提供交流、学习和互动平台。四是国内首创“科创红包”政策,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五是编制“扶持政策汇集”在XX市财政局门户网站公布,在首页显著位置提供链接,公开税收优惠及减免相关政策。六是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主动推送功能,通过“财政”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产业扶持政策,提高政策的知晓度。
2. 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
一是按照中央和省部署,认真做好涉企收费清理及检查等专项工作,通过部门自查、牵头部门汇总核查等方式,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降成本、优环境”的部署,建立和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编制并公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要求执行中收费项目发生变化的,各执收单位应及时函告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对目录清单进行更新。三是在XX市财政局对外网站上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专栏,及时公开中央、省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和减免政策。
(三)推进国有企业运营监管信息公开
国有企业运营监管信息主要都在国资委公开,涉及我局的公开情况主要如下:一是配合预算处通过XX市财政局网站公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和国资预决算情况。二是每月向财政部报送国有企业效益月报,由财政部资产管理司汇总在财政部官网中公开。三是通过XX市财政局网站,发布国有资本管理的相关制度及通知。
(四)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
1.推进市、区两级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和单位预决算公开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中办发[20xx]13号)、《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财预[20xx]123号)等文件精神,积极采取措施,扎实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1)切实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开
我局于规定时间内在市政府网站、我局门户网站公开了经市人大审查批准的20xx年市本级财政预算17张表格,内容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等四本预算及本级政府转移支付安排情况;除涉密信息外,市本级支出预算全部细化公开至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基本支出公开到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按险种公开全市社保基金预算收支表;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
20xx年XX市本级财政决算经人大会批准通过后,我局同样于规定时间内参照预算公开的范围、体例和内容进行公开。区级财政预算信息公开比照市级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口径进行,有关公开情况纳入市对区财政综合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
(2)深入推进部门预决算公开
我局大力推进部门预算公开工作,代拟了《中共XX市委办公厅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预决算批复后20日内公开部门预决算信息。其中:部门预决算支出细化公开到功能分类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中的基本支出细化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据统计,除涉密部门外,我市八十余家市级预算单位已公开20xx年部门预算、20xx年部门决算信息。
(3)继续推进“三公”经费信息公开
我局汇总并在门户网站公开了20xx年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情况,主要内容包括“三公”经费总额,以及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分项数额及年度间增减变化说明。“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为1.66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减少0.16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2亿元,公务接待费0.26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1.2亿元。从舆论反映看,市级“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工作总体比较平稳,整体效果和社会反响较好。
2. 推进区、街道(镇)级部门和单位重点公开民生支出情况
我局20xx年参与拟文的《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四个一律”要求实施意见的通知》(厦府办〔20xx〕68号)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应当积极推进基层民生支出等信息公开,今年我局代拟的《中共XX市委办公厅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中针对重大民生支出公开更是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下一步我局将认真督促区、街道(镇)级部门和单位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在门户网站专栏公开重点民生支出情况。
财政述职报告(篇12)
xx县财政局2005年工作计划 一、财政工作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xxxxx、xxxxx”总体目标,深化财税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动体制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增收节支,确保预算圆满完成和收支平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工作目标任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05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为xxxx万元;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任务xxxx万元,比上年增长xx%;上划所得税安排xxxx万元。财政总收入为xxxx万元,比上年增长xx%。基金预算收入任务xxx万元。其中财政部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为xxxx万元,比上年增长xx%。 三、财政工作重点 (一)加大依法治税力度,强化财税收入征管 1、严格税收政策,坚持依法治税。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切实维护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税行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各项征管措施,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 2、突出重点,强化税收征管。规范农税征管,确保征收主体到位,进一步加大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征管力度;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大土地出让金的收取和监管力度;加强对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重点税种的征管,突出抓好建安营业税收和重点工程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均衡入库。 3、提高收入质量,保证均衡入库。严禁收过头税,不得虚增收入和负债垫税入库,同时也不能人为压减正常的财政收入规模;全面落实财税收入目标管理,加强财税日常工作协调,坚持财税收入定期通报制度,促进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力争实现半年“双过半”,全面完成全年财政收入预算任务。 (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支持经济发展力度 1、积极培植财源,促进财政增收。加大财政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和壮大市场经济主体,重点培育骨干企业生财,打造一批稳定的骨干财源,形成以重点企业纳税为支柱的财政收入格局。积极推进工业化,提高工业经济创税率;积极扶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推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提高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 2、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抓住湘西地区大开发、扶贫开发等机遇,建立项目库,积极向上申报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支农和世行贷款等项目,争取中央和省、市更大的扶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大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力度;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强化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利用财政政策杠杆,稳步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减人减事减支,降低财政供养系数,提高人均可用财力水平,化解乡村债务,缓解县乡财政困难;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加强涉农收费监管,进一步减轻和规范农民负担;切实落实农业税免征和粮补政策,促进粮食生产。 4、加大财政服务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支持国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步伐;进一步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继续实施“阳光培训工程”,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二、三产业的就业面;积极支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 5、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保证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和安全的同时,强化专项资金及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强化行政事业收费监管,加强非税收入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三)加大公共财政建设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1、确保财政工资发放。继续把保工资发放放在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首位,对工资性支出预算到位,通过加强工资专户管理,加大对乡镇转移支付和资金调度力度,帮助解决困难乡镇收入淡季的工资发放问题,确保干部职工工资发放到位。 2、确保重点专项支出。加大征缴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社保投入,加强社保资金调度和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维护社会稳定。加大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力度,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促进农村医
财政述职报告(篇13)
财政所长述职报告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向大家作为财政所长的述职报告。在过去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们不断推动财政工作的改革创新,以更高的标准推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在此,我向全体财政工作者表示感谢,向社会各界及各级领导表示敬意和感激之情。
一、工作回顾
本年度,全所紧扣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始终牢记服务大局,以持续改善服务效果、优化服务质量为目标,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年预算收入突破三百万元。在财政工作方面的重点任务扎实推进。
(一)预算编制工作
本年度预算编制工作中,财政所全所共完成九个部门的预算初审、终审、征询意见及公开,做到了审核程序的标准化和流程化。同时,积极引导党务工作财务规范化发展,完成了全市党务工作预算编制工作。
(二)决算工作
我所在本年度完成了全年彩票红利决算工作,并逐个部门组织对各项支出进行了细致的审核,确保支出的合法合规合理。同时,为确保各项支出的真实性,我们加强了对部门经费使用情况的跟踪和管理,并不断优化决算工作流程,加强对公车使用、公务接待等费用的监管管理。通过全所人员努力,决算工作全面完成。
(三)财务预警工作
本年度,财政所积极组织对经济、税收、财政、金融、外贸等领域重点数据进行监测和预警,确保在前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做到了有备无患。同时,财政所还为市区各级政府制定预警指标、标准和操作手册,确保各级政府系统内部的财务预警工作得到健全的推进。
(四)政府采购工作
为保障政府采购的公平、公开、公正、公正、公信等原则的全面落实,财政所提前培训了所有工作人员以及参与政府采购的各单位工作人员,了解政府采购中的应有法规和规范操作,确保操作规范,权益保障。同时,我们还积极对市政府及其各级机构进行政府采购质量评价,以确保采购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问题分析
我所工作在本年度取得的诸多成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大家分享,以期大家共同思考、共同解决。
(一)经费使用核查
本年度,在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核查时,发现有些部门经费使用不规范问题突出。针对此类情况,我们全所进一步加强经费管理,创建完善的考核机制,确保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二)党务工作预算管理
在党务工作方面,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预算管理不够严格等。在下一年度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解决此类问题,确保各项预算管理规范有序,遵守相关规定。
三、工作展望
在迎来新一年工作的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我们全所将继续弘扬拼搏、奋进的团队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效率,努力为全市经济稳步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开创未来!
财政述职报告(篇14)
2019年,区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财政预算任务,大力组织收入,保障重点支出,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管,确保了财政预算的平稳运行,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财力保障。
一、2019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1、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4329万元(同口径),为预算的96.75%,比上年增长11.08%(同口径)。其中:上划收入完成93473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0856万元,同比减少1.2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84943万元,同比增长13.09%;非税收入完成35913万元,同比减少24.02%。
2、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4309万元,增长3.07%。
二、2019年主要工作
(一)全面统筹协调,打造阳光财政
1、预决算及时公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由预算股和国库股认真做好预决算编制工作,先后完成了2017年度财政总决算、本级部门决算以及2019年部门预算,并及时在网上进行公开,打造阳光财政。
2、公务经费严格控制。严格按照《XX区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常德市XX区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和常德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设施设备配置标准》,我局对各项资金报告进行精细化审核,从源头上控制“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3、顺利完成过半考核。面对税务改革及上级部门大力压减非税收入全面提升收入质量的双重政策因素影响,2019年,区财政局严格按照《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度区县市财政收入考核办法的通知》(常政办函(2019)11号)文件规定,对区县收入考核指标及时作出分析和任务分解,加大与税务征管部门衔接力度,及时掌握并向领导汇报最新税收收入完成进度,同时对收入形势做出分析。在过半期间,顺利完成了考核任务,收入增速全市排名第3。
(二)强化创业扶持,加强企业帮扶
1、大力整合资金。2019年年初,区财政局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相关资金2424.66万元,其中包括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专项资金150万元、工业园区发展资金15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500万元、猪八戒“互联网+”发展资金100万元、农业企业扶持资金73万元、帮扶工业企业补贴13.85万元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87.81万元。
2、全面开展帮扶。2019年截至到目前,区财政局联合区工信局联合推荐6家企业申报省级移动互联网产业资金、3家企业申报制造强省扶持资金、8家企业申报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共2840万元;联合区文体旅游局、区科技局等部门重点推荐“天井花池”项目申报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推荐常德市永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湘北食用菌星创天地”平台建设项目申报省级星创基地,20家企业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同时,全面落实市级帮扶工业企业十条和进一步降费减负政策,涉及12家企业共计47.01万元。
3、保障创新支持。一是培植新型产业平台。为全面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战略、利用“互联网+”推动区域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2019年XX区猪八戒网“互联网+”产业共享服务中心已正式授牌,区财政局已完成100万元的前期资金拨付,通过发挥猪八戒网+双创平台优势,培育新型服务业,加速常德市互联网经济发展进程,推动XX区区域产业创新升级。同时,2019年率先筹建了XX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区财政局已完成87.81万元的资金拨付用于平台硬件设施的前期投入,并通过劳务派遣等形式安排4名专职工作人员进行平台管理。
(三)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绩效管理
1、健全管理制度。为建立规范、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强化预算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实施绩效管理,2019年区财政局制定了《XX区区本级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管理质量考核标准》、《XX区区本级预算支出运行监控考核标准》,出台了《XX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常武财〔2019〕10号),严格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标准与要求,规范预算绩效工作专项经费的使用。
2、全面落实任务。2019年,区财政局完成了2017年度全区135个部门预算单位的绩效自评报告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完成了2019年度全区135个部门预算单位的绩效申报的审核工作,完成了教育局等单位5个专项绩效报告,3个整体绩效报告的点评工作,并正式启动了运行监控的试行工作。
(四)规范代理记账,推进会计改革
1、逐步规范代理记账。一是备案登记。为加强对代理记账机构的管理,规范代理记账业务,提高代理记账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据《代理记账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0号)有关规定及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9年代理记账行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湘财会函〔2019〕11号)要求,2019年区财政局完成对全区19家代理记账机构进行备案登记工作和对XX区代理记账管理工作的总结、分析。二是开展专题会议。2019年6月召开了XX区代理记账行业工作会议,邀请江北城区的多家会计服务机构和市、区财政部门、市代理记账协会负责人参加会议,并部署了XX区2019年度代理记账行业管理工作。三是开展监督检查。为规范代理记账机构的代理记账行为,根据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度会计监督检查和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检查工作的通知》(湘财监〔2019〕8号)要求,区财政局对常德市君安会计服务有限公司等3家代理记账机构开展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代理记账机构2017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执业质量、设立条件等情况。
2、推进会计制度改革。一是加快试点推进。为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确保改革在我区的顺利实施,结合《湖南省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方案》(湘财〔2019〕2号),区财政局制定了《XX区贯彻实施政府会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最终推荐并选取了司法局、科技局、畜牧局3家为XX区政府会计改革的试点单位。二是开展专题培训。2019年9月,区财政局举办了2019年政府会计准则体系专题培训,组织全区152家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卫计系统的15家二级机构)的财务人员参加,内容涉及政府会计制度出台背景、准则等多项内容,旨在为2020年全面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推行软件安装。按照工作部署,区财政局加快衔接试点单位财务软件的安装,到试点单位了解工作的推进情况、软件的运行情况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面加快政府会计改革财务软件的推行。
(五)推行新型模式,创新采购管理
2019年1-12月,全区共开展了政府采购项目623批(次)、完成政府采购预算金额37353.95万元、采购合同金额35681.88万元,节约财政性资金1672.07万元,节约率为4.48%。
1、规范采购管理。一是创新平台运行。2019年元月起,全市新的政府采购平台开始运行,针对相关采购业务操作,区采购办积极与市采购办对接,并积极加强对各采购单位的业务指导;截至到目前,新采购平台运行良好并不断改进中。二是做好申报工作。根据财库〔2016〕198号和湘财购〔2019〕5号文件精神,全省将建立统一的政府采购专家库,今年5月起区采购办积极配合市局做好市城区采购专家的初审工作,协助做好专家库的建立。三是完善管理制度。按照区政府要求,区采购办组织起草了《常德市XX区人民政府》,就进一步加强XX区政府采购项目审批工作,做出了更明确和更具体的要求。
2、开展多类培训。一是组织专题讲座。7月中旬,区采购办邀请市采购办陈主任举办了政府采购的专题讲座,让《政府采购法》专题讲座走进区政府常务会议,加深了区政府领导对政府采购相关法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XX区政府采购的质量和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组织视频培训。7月17日,区采购办组织全区40多家采购预算单位,参加了全省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视频培训会议,让各预算单位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政府采购质疑与投诉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三是组织业务培训。9月26日,区财政局组织全区教育系统近百名财务人员进行了财政业务知识专题培训,并针对政府采购相关法律规范、申报程序及操作流程进行了细致讲解,进一步规范教育系统政府采购业务水平。
(六)加强非税征收,严格资金开支
1、开展非税征收,确保应收尽收。2019年1-12月,全区完成全口径非税收入35943万元,其中行政事业性单位收入3363万元,专项收入5855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25万元,罚没收入1819万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6062万元,财政专户收入5万元,其他非税收入18214万元,为确保我区财政收入的完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规范非税征收,加强票据管理。一是规范非税征收。加强非税收入系统管理建设,区非税局及时对各单位改进并安装非税收入执收系统,取消乡镇街道《一般非税收入缴款书》的手工票,避免手工票据书写不规范、资金入缴不及时以及票据丢失等问题。二是加强票据管理。区非税局规范了《湖南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手工票以及医疗票据的使用流程,并积极开展票据年审年检,合格率达100%。
3、规范资金开支,健全支付体系。一是出台规定,明确标准。我局国库支付核算中心经向区“四费”支出管理领导小组建议出台了关于“四费”支出管理有关问题的专题会议纪要,明确资金审核流程、标准和依据。二是严格把关,严抓长管。切实加强支出审核监督,加强“四费”管控目标,对“四费”支出、工程建设、政府采购、津补贴发放和专项资金等重点支出严格审查是否违规超标,是否符合财经制度和程序,对各单位超进度支出实行支出预警止付。
(七)严格控制债务,加快债务化解
1、全面清理、摸清底数。2019年,迅速成立了由财政、审计、国资、交通、教育等职能部门参加的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落实了职责分工、明确了时间节点,重点摸查政府性债务、PPP项目、政府购买服务以及投融资平台等形成的财政支出责任。经过全面清理核实,截至2019年12月,我区上报的政府债务余额16.71亿元,综合债务率49.4%,是唯一未被列入风险预警的区(县),在全市各区县排名第一。
2、压实责任、着力化解。2019年,区财政局出台了《XX区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工作方案》,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和国有企业主动担责,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压缩“三公”经费、处置存量资产等方式,分类、分级、有效、科学化解债务,多渠道筹集资金偿还债务。同时紧跟政策,严格按照“停、缓、调、撤”的原则压减投资项目,严控新增政府性债务。目前,我区PPP项目(XX区创新创业基地)全部停建,四号大道暂缓建设。通过不懈努力,XX区成为了全市唯一未进入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的区(县),预计会被市国资委评为全市“国有资产管理先进单位”。
(八)完善体制机制,全力保障民生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推进我区居家和社会养老服务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居家和社会养老服务补助金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区财政局加强与区民政局的工作衔接,在原有资金管理办法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制定了《XX区居家和社会养老服务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于补贴的对象、补贴的标准、申请的流程予以明确,强调资金使用监管,切实提高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力,得到省市多家媒体的报导和好评。
2、着力推进健康扶贫。为了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区财政局主动加强部门沟通,打破信息壁垒,多措并举推进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一是将健康扶贫项目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从2019年起,每年从一般预算公共支出中安排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的医疗住院补助,并将一站式结算服务中心和信息平台建设经费、运行维护费、宣传经费等工作经费纳入预算保障体系。二是开设健康扶贫结算专户,专款专用、专户管理,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医疗救助+医院减免+财政兜底”的一站式结算模式,首批注入50万元结算备用金用于兜底保障。2019年,全年拨付城乡低保4838.48万元。
(九)落实投资评审,严格项目监管
1、按时完成任务。一是落实日常任务。2019年1-12月,共计完成评审项目336个,送审金额为102595万元,审定金额85987万元,审减金额16608万元,综合审减率为16.19%。其中:预算项目166个,送审金额62977万元,审定金额53345万元,审减金额9632万元,审减率15.29%。结算项目170个,送审金额39618万元,审定金额32642万元,审减金额6976万元,审减率17.61%。二是加强档案管理。今年9月,区财评中心聘请专业机构对2017年评审的项目档案进行归类整理、立卷归档,共整理预算项目档案168卷,结算项目档案89卷,拆迁项目档案13卷。三是顺利通过考核。按照省财政厅关于财评工作的考核要求,区财评中心指派专人收集资料、整理材料,开展认真的自查自检,4月底全面完成了该项工作,顺利完成了湖南省财政厅关于2016-2017年度全省财政投资评审考核工作,并在5月12日全市的交叉检查中以101分的好成绩获得全市第二名。
2、严格项目监管。今年来,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对全区重点工程设计变更及增量工程进行了严格的监管,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成本。一是严格项目变更审批。对区文体局三中心建设项目中“地源热泵式空调”、消防设施变更和玻璃幕墙深化设计变更,区财评中心严格申报审批流程,并对项目变更造价加强审核,节约工程费用248.9万元。二是严格设备购置审批。今年,在对区水利局马家吉河段农排机埠治防工程预算项目的一体化净水设备购置时,区财评中心进行多方询价,并将询价结果与建设单位、设备供应单位多次沟通,减少设备购置成本100多万元。三是严格项目跟踪评审。今年9月,针对白马湖停车场新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区财评中心严格跟踪评审,派出专业机构对建设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控制工程造价,节约财政资金。
(十)强化乡财监督,规范财务管理
1、严格抓好财务管理。村级财务管理是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今年来,区财政局通过狠抓“四项”工作,进一步强化村级财务监督,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一是抓制度,促规范。今年初,区政府常务区长亲自召集区财政局、区监察局、区法制办、区审计局、农经站和部分乡(村)负责人开展调研和座谈,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局草拟并以区政府办文件出台了《XX区村(社区)财务管理办法》,明确了主体责任、审批程序、支出范围和标准、资产资源、债权债务、财务公开、民主监督等,使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抓培训,提素质。今年来,我局一方面专门组织各乡镇(街道)财政所长、村(社区)报账员进行财务管理业务培训,集中辅导财经法规、财务核算、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评审等业务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印发《XX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财务管理制度汇编》,对村(社区 )财务管理进行常年的业务理论指导,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抓落实,强管理。为进一步落实《XX区村(社区)财务管理办法》,2019年4月下旬,联合区审计局、区经管局对部分村(社区)进行了财务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将财务检查情况上报区政府督查室,并在全区进行督查通报。四是抓公开,来监督。为保证村级财务公开,严格财务监督,督促各乡镇(街道)完成了三湘E监督平台财务公开数据上传工作,实现了村(社区)财务收支主动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使村居财务管理更加阳光、规范。
2、推行村级绩效管理。按照省市乡村财政财务管理绩效考核工作要求,一是制定考核办法。年初,区乡财局印发《XX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财政财务管理绩效考评细则》的通知(常武乡财〔2019〕4号)文件,制定了《XX区2019年乡财工作考核办法》,根据考核情况,评出全区财政年度业务管理先进单位。各财政所考核得分纳入乡财局对乡、街财政绩效管理考核。二是加大考核督导力度。采取平时督导与年末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评,对综合考核排在前5名的单位给予精神奖励外,对排名靠前的财政给予3万元的经费奖励,对会计基础工作、资金监管、村账乡代理、涉农补贴发放四项工作实行单项奖励。
3、加强村级会计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乡镇财政所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各项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按照市财政局关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四步走”的工作要求,今年9月,区乡财局采取现场“晒账”的方式,举办了我区乡镇(街道)财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活动,全区14个乡镇(街道)机关会计和财务代理服务中心的会计人员携带会计资料参加,相互点评、深入交流,并评定了会计基础工作的等次,进一步规范了我区乡镇(街道)会计基础工作,促进了会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财政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精神,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坚定不移地深化财税改革,严格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保障民生工程建设,力争新时代的财政共再上新台阶。
(一)切实完成收入任务
密切关注经济走势、财税政策、企业效益等对财税收入的影响,认真及时的对税收入库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完善企业项目库管理,对全区重点行业、企业和项目进行认真清理核查,对企业缴税情况及时掌握,提高税收预测的准确性,握紧税收征管的主动权。强化国库信息化管理。继续推进财税库银税收收入横向联网,实现财政、人行和国地税之间税收收入信息共享。
(二)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强化采购预算编制,严格实施无预算不采购。进一步增强采购人主体责任意识,加强采购人政府采购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明确采购岗位职责分工,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学习。聘请知名专家,宣传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围绕“推动政府采购管理从程序导向型向结果导向型转变”的新思路;进一步推动采购规范化管理,落实强化采购需求管理、加强履约验收等措施,推动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规范管理和结果导向的制度体系。
(三)深入推进财税改革
1、深化国库支付改革。继续深化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定,加快国库集中支出电子化建设,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软件,实现财政国库集中支出业务无纸化,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拨付效率和工作质量,力争将实拨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
2、完善预算制度改革。紧密对接上级财税体制改革,围绕预算管理制度,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探索完善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合理调整2019-2020年收支计划,按照部门预期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增加2020年收支计划。并保证财政规划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1、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强全区财政收支形势研判,强化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做好财政决算编审管理工作。精确编审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积极稳妥推进经济分类财政决算编制工作,强化决算数据分析应用,推进部门决算公开。按照财政部要求,继续组织做好区级预算单位部门决算公开工作,指导乡镇开展部门决算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2、加大专项资金监管。加大各类专项资金监管力度,加强对项目资金的预算执行及日常监督管理,专项资金拨付坚持按项目、预算、进度和指定用途拨款,确保资金规范使用,确保各个项目按照规定的用途实施,杜绝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等违规行为。
3、创新绩效管理模式。继续巩固近年预算管理工作成果,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和第三方中介机构重点绩效评价,用空间换时间模式,逐年加大重点绩效评价预算整体支出单位和专项资金项目个数,开拓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模式创新,真正发挥绩效目标作用,为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打好前奏。
(五)持续保障民生升温
1、保障民生工程。最大限度地争取和使用好专项资金,服务和保障好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做好专项彩票公益金资金的争取和项目安排工作,强化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的统筹和使用工作,推进我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加强我区文化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2、加大教育投入。继续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加大财政教育投入,落实多渠道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抓紧推动各类学校等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做好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教育投入效益。
3、扩大社保覆盖。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和管理方案,促进“共享式”发展,人人享有基本保障。
财政述职报告(篇15)
一、财政工作方面
2013年,我局领导班子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强化扶持促增长、优化结构促转型、保障民生促和谐、创新机制促绩效"的工作思路,着力抓好财税政策扶持、财政收入征管、重点支出保障、体制机制创新、财政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有力地服务了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财政总收入在苏北首次跨越百亿元大关,达110.6亿元,增长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达43.67亿元,增长21.6%,税收比重79.2%。
第一,强化扶持促增长,大力培植壮大财源经济。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开展"财政宣传月"活动,专门编印《涉企政策汇编》和《财政惠民政策》手册,全面宣传落实国家财政政策。积极应对增值税扩围改革对我市企业纳税的影响,10月份我市"营改增"改革试点按期推行。出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的6条财政扶持政策,鼓励市外大型企业总部落户东台。足额兑现各项惠企政策。贯彻落实工业"18条"政策,推动"222工程"项目和小微企业发展,兑现各类奖补资金近3亿元,促进企业加大有效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加速转型升级。大力化解企业融资难题。申报到账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1.1亿元,解决13户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充分运用财政"过桥"资金,帮助磊达、久兴等10多户重点企业提供周转还贷资金5.4亿元;帮助纺织机械园、机械装备园周转资金9亿元。帮助市城投公司、交投公司等政府投融资平台筹集周转资金15.79亿元。市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额超10亿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出台考核办法,按月统计实绩,定期公布排名,重点鼓励部门、单位向上争取稳增长的非政策性项目资金,大力支持争创国家级、省级综合性区域品牌,今年全市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6.88亿元。全力服务全市招商引资。积极保障重大招商活动和重点部门招商,拨付招商资金近1000万元。我局成功招引1.2亿元机电一体化项目,主体厂房开工建设;成功签约英国客商与浙江客商合作投资1.6亿元的动漫文化创意项目、上海浦发银行入驻东台设立分支机构项目;引进注册利用外资140万美元,占全年任务的140%。
第二,优化结构促转型,尽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认真做好收入动态分析。调研分析财政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全省、苏北、盐城及周边县(市)收入动态,及时对比分析财政收入结构变化,拟定增超补歉措施,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快捷的依据。切实强化收入序时推进。健全月初对接目标任务、月中跟踪督查推进、月末考核公布排名的组织收入工作机制,严格分级统计公布各镇(区)、各征收主体收入和重点企业完成实绩、进度、增幅排名,促进各方积极参与征收、主动配合征收。继续深化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将市直部门单位非税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大力加强综合治税工作。构建"以政府电子政务网为平台的信息共享机制、以先税后证为核心的24个部门联动控税机制、以委托代征为基础的协作征缴机制"等社会综合治税"三大机制",通过信息比对征收、查补税款超3亿元。镇镇财政总收入超5000万元,11个镇(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亿元,全市增值税增幅超过全省市县平均水平。
第三,保障民生促和谐,努力加大民生资金投入。公共财政民生投入首次超过30亿元,预计达38.8亿元。一是继续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今年财政预算内安排支农资金2.82亿元,同比增长20.7%。水利重点工程、农产品质量建设等资金得到足额落实。整合县级以上财政支农资金3.9亿元。及时足额发放国家粮食直补、家电、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2亿多元。全市多元投入1500多万元,建成农村公益性桥梁129座。总投资3418万元的144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部建成并通过盐城市验收。向上争取1.28亿元,用于支持区域性、流域性环境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城乡统筹发展重点工作。二是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城乡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参保率95%以上,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98%以上,新农保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均达99%以上,全市没有享受医疗保险的孤儿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三无"老人供养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为其提供医疗保障。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全市新增就业2.8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2.79%。三是积极支持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资金、扶困助学资金、教师绩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强化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不断健全扶困助学体系;积极组织科技型企业申报项目和科技贷款,争取省补科技项目经费3702万元,向34家企业发放科技贷款8000多万元;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国策,各项奖励扶助资金全部筹集安排到位;争取上级教育、科技、文化资金项目61个,补助无偿资金近亿元。
第四,创新机制促绩效,着力规范财政运行秩序。不断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四位一体"的财政运行机制,法治财政建设工作顺利通过省财政厅的考核验收,被表彰为全省先进单位。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的监管,密切关注涉债单位大额新增债务的成因,对8大融资平台年内新增信托借款情况进行调研,对债务比率较高的镇(区)及时进行债务风险预警。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范国有房产管理,明确部分通用资产配置预算标准,年内入库国资收益4.2亿元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强化政府采购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上,狠抓预算安排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财政专项支出绩效目标编报,突出热点支出项目、重大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推行资产及资源的绩效评价,促进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公务用车专项治理上,对去年清理出来的违规车辆逐车落实处置方案,制定党政机关公务车辆编制信息和管理办法;政府采购监管上,在全省率先创新并首推"全口径"政府采购预算、"比率竞价"采购法等多项采购制度改革,完成采购预算金额7488万元,中标合同金额6523万元,节约率13%。启动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调研出台运作规程和管理试行办法,强化人员配备,确保评审质量,审定金额11.6亿元,审减金额1.2亿元,审减率9.37%。深化国库制度改革,为提高财政存款存放的规范性和公正度,提升对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的激励引导作用,建立了科学的管理运行考核机制;新上并运行新版国库集中支付核心系统,改进调整了支付方式、政府采购用款计划和现金支付结算控制方式。全年集中支付首超7万笔,总额突破150亿元,财政直接支付比重达95.96%。加强镇(区)财政管理,进一步规范镇(区)财政基础业务,镇(区)财政就地就近监管市镇联动工作通过省财政厅专项检查;溱东、三仓两镇财政所参加全省首批"规范化财政所"创建工作;省定10个经济薄弱村的债务化解,已完成债务调研、镇村清理申报、市审核确认、省抽查核定等工作。完善财政监督检查机制,突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在全市明确60名兼职财政监督检查员;强化重大专项支出、会计信息质量、民生投入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纠正问题和偏差。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积极做好"上审下"审计整改,主动配合财政收支"同级审"和相关审计调查工作,及时落实整改工作责任,规范预算执行行为。加大社会管理创新投入,先后安排各项专项经费2000多万元,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五,改进作风强队伍,全力打造最佳财政环境。扎实开展"立足岗位争先进、服务发展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学习型机关和党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政治业务素质、科学理财能力,被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表彰为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加强财务人员教育培训,累计安排7000多人次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培训,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积极推进重点工作"三化"管理,立项推进全局19类64项重点工作。积极开展"迎接十八大、保持纯洁性"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展了"聚财理财、共建和谐"党建和服务品牌的创建活动,促进干部队伍和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组织了全系统文艺会演,充分颂扬财政工作业绩、展示财政干部风采。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先后组织7批次20多个岗位的竞争(聘)上岗,一批综合素质好的同志被充实进股级干部队伍。组织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代表、委员满意率100%。强化财政干部服务理念,全力打造全市最佳服务单位、全省最佳财政环境,努力为全市加快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我市经济增长趋缓,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压力明显加大;二是重点工程建设、改善民生等新增支出较多,财政平衡和资金保障压力很大;三是少数部门、单位预算执行不够规范,财政预算严肃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2013年,我局领导班子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要求,在充分履行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职能的同时,始终坚持"聚财为公、理财为民、勤勉务实、争创一流"的理财原则,模范践行廉政准则,始终恪守清正廉洁、优质高效的职业道德规范,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一是抓学习,强化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坚持"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廉政教育始终做到工作有计划,时间有安排,活动有内容,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先后通过召开会议、举办专题讲座、上党课、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党纪条规、《廉政准则》、国务院和省廉政工作会议、市委、市纪委有关文件精神,深化"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党性党风党纪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危墙"背后的博奕》专题片,扎实开展""510"自警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同志到市检察院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图片展,听取《厘清法律本源,远离职务犯罪》专题辅导,教育和引导全体工作人员强化"做文明财政干部,树廉洁自律形象"意识,增强自律观念,积极争当务实高效清廉的财政干部。
二是抓重点,强化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重申了财政干部廉洁自律"八项严禁"规定,制定出台《局党组领导班子成员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明确"一岗双责"责任,立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坚持"廉洁向班子看齐,监督从班子开始"。全局干部职工在梳理岗位责权、明确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全面排查岗位风险点,认真制定防控措施,规范履职行为,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建设一支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财政干部队伍。
三是抓责任,强化用规章制度管人管事。做到用制度管安全、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时刻提醒局班子成员和科室单位、财政所(分局)负责人"管好自己、带好班子、抓好队伍"。局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组织人事、财务、物资采购、工程建设,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加强对党务公开等制度的执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做到勤政廉政、率先垂范。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提高财政部门服务效能。继续加大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违诺责任追究制、服务项目否决报告制、一次投诉查实待岗制等制度的落实力度,逐步建立起操作性强的问责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严重影响财政部门形象的问题,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运行。着力完善财政部门内部管理制度,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专项检查整治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抓好整改,规范权力运行,切实保障反腐倡廉落到实处,确保财政干部队伍和财政资金管理"两个安全"。
今后,我们将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有财政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新思路、新举措,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推进我局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为财政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有力的作风保证。
延伸阅读:
述职报告主题简介
述职报告这种带有艺术性的论说文,正如所有科学文章如议论文、说明文一样,一定要明确树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即一个判断句,还要在报告中反复突出。提取对现实公务的认识,一定要从客观上考虑报告对象所关心的问题,针对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要适应受众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主题一般是明晰的,但是,比起一般的事务性公文写作来说主题要集中、新颖、深刻得多。主题要概括全文内容即对社会组织公务情况的深刻认识及办事意向。工作的"主张"、目标,在报告中就是"主题"。确定主题,这是写作首要而且最为重要的工作。要总结出一个集中议论的句子即主题句--口号、标语、广告语,深入人心,作为标题并贯穿全文、反复突出,还要符合记忆规律(7个字左右),最好让听众口耳相传。
本质
抽象性--观念认识,不是感受,是抽象的成果。清清楚楚。是逻辑判断。正确的主题认识应是从它的本质属性出发的。主题的本质属性是抽象性,也就是说,它是对于事物的一个中心认识判断。
主题的抽象性更表现在它的具体表达形式是一个逻辑判断句。正如古人所说,要"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正确的主题写法是一个有主语(可以省略)、谓语和宾语(也可以单独省略)的判断句。如文艺性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主题就是一句话"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层次
正如灵魂的高低决定着人的水平一样,主题句的高低也决定着全文的水平,也就是说主题句具有层次性。作者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性,让主题句达到更高的层次。我们不谈作者自身修养的提高问题,仅就主题句本身的提炼简要地谈一谈。主题可以有五个层次。
(1)客观特色层次。主题句最基本的层次应该是客观层次,即主题句准确反映了演讲稿中心内容
的本质真实和客观特色。如:"建设经济效益高的……"
(2)时代特色层次。时代特色中最突出的是科学技术。这种主题句是具有科学技术新颖性和先进性的认识。 如:"建设信息时代的……"
(3)文化色彩层次。这就要求作者的思想文化修养的提高。如:"建设小康(大同)的……"
(4)哲理意味层次。 哲理简单地说就是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的理趣。如:"建设世界性的、永久性的……"
(5)审美生命层次。黑格尔认为美学是哲学的高度发展,而哲学又是人类所有认识的精华。所谓美,其实就是促发人们积极意义的高级生命及其自由创造的本质。据此,笔者以为,主题句最高的层次应该是审美的生命认识。如:"建设全新的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语)的……"
表达
当然主题存在着具体的复杂情况,特别是因文体而异,但是都应用一句话来准确表达。在教学文体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以及应用文中,主题不论是称为中心论点、中心思想还是称为主旨,都应是一句简单的话。主题句的位置:
标题 较多主题句。或者正题是主题,而副题则是"在某会议上的报告"。
开头 一般要在段尾写出主题句。
中间 主要采用分析法--分出二三层来,说明主题为什么(主张)和怎么样(措施),行文中兼用其它论证方法如列举事实的例证法。在中间部分的靠后处突出主题句。
结论 重申主题句,可以在字句上变化,或更深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