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则运算教案

发布时间: 2023.11.16

四则运算教案。

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需要老师认真对待。教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讨论与“四则运算教案”相关的内容,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保存本网页的链接地址!

四则运算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步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乘、除法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则

1.复习数位顺序表。

提问:

我们学习了十进制计数法的有关知识,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

个、十、百、干是什么级?

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什么级?

亿、十亿、百亿、千亿是什么级?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下面的数位顺序表:再问:万位在右起第几位?亿位在右起第几位?一个五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一个九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复习多位数的读法。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读一个多位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出读数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零。

再让学生读下面各数:

603087000003009500000

(2)复习多位数的写法。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写一个多位数。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出写数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位上写0。

再让学生写出下面各数:

二十五亿三千零九万五百一十亿零二百零五万

3.完成练习九的第1题。

让学生判断各题的正误,并说一说理由。如最小的自然数是0,要让学生说出因为。不是自然数,所以这道题不对。正确的应该是:最小的自然数是1。

二、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

1.复习加、减法的运算意义。

教师出示一道加法题;

小军有21本连环画,小明有30本连环画,他们一共有多少本连环画?

让学生自己解答,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教师板书出加法算式并标明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明确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然后,教师将上面的加法题改编成减法题:

小明有30本连环画,比小军多9本,小明有多少本?

让学生自己解答,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减数和差分别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从而使学生明确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复习乘、除法的运算意义。

教师出示--道乘法题:

四年级-班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12人,四年级一班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先用加法计算,再用乘法计算,然后说一说哪种计算简便,使学生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教师板书出乘法算式并标明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然后,教师将上面的乘法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

四年级一班有48人,分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多少人?

学生自己解答后,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分别是上面乘法算式中的什么?从而使学生明确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做练习九的第2、3题。

三、复习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刚才我们复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下面来复习一下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1.复习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指着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分别说出加、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2.复习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指着除法关系式,提问:

刚才我们说的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在整除的情况下的关系,如果是有余数的除法,除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3.复习四则运算中各部分关系的应用。

教师:上面这些关系有哪些应用?(可以用来验算四则运算。)

学生回答后,让他们做练习九的第4题。订正时,结合题目分别说一说验算加、减、乘、除法,是根据什么关系来进行验算的。

四、练习

做练习九的第5、6题。

做完第5题,订正时,让学生说一下根据。

第6题,是用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解答,还是直接列算式解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哪种方法。

四则运算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五大定律和两个性质。

2.掌握积、商的变化规律。

3.能运用这些定律、性质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定律、性质和规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判断牌、选择牌。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揭示课题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时,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哪些运算性质?(指名回答)

(板书)

加法交换律减法的性质

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除法的性质

结合律

分配律

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些定律和性质及其应用。(板书: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复习)

(二)复习五大定律

1.提问:这些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用语言怎么叙述?(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字母公式。)

2.判断下面应用运算定律的过程有没有错误,没错举,有错举,并指出错误所在,改正过来。

投影出示:

(1)(43+25)4=434254

(2)(700+1)68=70068+68

(3)153(220+57)=153220+57

(4)45+(54+55)=54+(45+55)

(5)638+378=(63+37)(8+8)

3.小结:我们运用这些定律时要注意正确。

(三)复习两大性质

1.提问:我们还学习了哪些运算性质?你能把它们用字母表示出来吗?说说它们表示的意思。(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除法运算性质:(a+b)c=ac+bc(c0)

强调除法性质中的a,b都要能被c整除,且除数c不能是0。

2.做一做:在等号后面的横线上填数,○里填运算符号。

(1)157-(27+68)=157-27○____

(2)3214-537-463=3214-(537○463)

(3)(945+63)9=945____○63____

(4)156102=156(100○____)

指名一人做胶片,其他同学做印好的练习片子,然后投影说结果,并说明根据什么性质。

(四)积、商的变化规律

1.提问:我们在学习多位数乘、除法时,还学过积、商的哪些变化规律?谁还记得?

(1)投影: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____倍;如果一个因数缩小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____倍;或者,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____。

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具体体现。)

投影说明:

(a10)b=a10b=ab10=(ab)10

(a100)b=a100b=ab100=(ab)100

(a10)(b10)=a10b10

=ab1010=(ab)1=ab

(2)投影回答: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____扩大(或缩小)____的倍数,____。

问:你能联系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定律来说明其中的道理吗?(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关系,这也是乘法运算定律的具体体现。)

说明:整数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对小数四则运算同样适用。(只有除法的性质略有变化,a,b都要能被c除尽。)

2.练习。

口答:

(1)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原来的积就____倍。

(2)把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____倍。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里填运算符号。

①3.6+0.85+6.4+0.15=(____○____)○(____○____)

②4.53-1.64-0.36=____○(____○0.36)

③7.85.3+7.84.7=____○(____○____)

④4.20.7+2.80.7=(____○____)○____

(五)课堂总结

我们掌握四则运算的五大定律和两个性质主要是为了应用,使计算简便,而且要灵活运用。

(六)课堂练习

1.选择题:(投影出示,学生举选择牌。)

(1)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5,得到的差()。

①增加5②减少5③不变

(2)对于2548,小明想了以下几种计算方法,分别应用了()知识。

2548=25(40+8)=2540+258=1000+200=1200

应用了()知识。

2548=25(68)=6(258)=6200=1200

应用了()知识。

2548=25(50-2)=2550-252=1250-50=1200

应用了()知识。

2548=(254)(484)=10012=1200

应用了()知识。

①积的变化规律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③乘法结合律④乘法分配律⑤乘法交换律

追问:哪种最简便?

2.简算,在片子上完成,指名两个同学用胶片做。

①1.252.5645

=1.252.5(88)5

=(1.258)(2.585)

=10100=1000

②5.80.7+0.420.07+407

=587+427+407

=(58+42+40)7=1407=20

集体在投影上订正。

(七)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上得很好。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要注意应用我们所学过的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是学生进行简便运算的依据。灵活地运用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不但能提高计算的速度,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所以在复习中,注重学生对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理解、记忆,再加以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复习中首先要让学生搞清所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有哪些,分别用字母怎么表示,语言怎么叙述,达到全面巩固理解的目的。其间,分别插入适当判断、填空练习,以帮助学生理解及灵活运用。另外,利用积、商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使学生在观察推导中理解积、商的变化规律实际上就是乘法运算定律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为简便计算打开多种途径。然后,在学生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出现一组选择题,综合地培养学生运用定律和性质的能力,反馈面也扩展到全班,便于了解多数学生的情况。最后出示两道简算题,让每个学生动手动脑,以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四则运算的定律,是否能灵活地运用。

四则运算教案 篇3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1)98736(2)63987

=27+85=3296=2987

=113(人)=1974(人)=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6/例3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教案 篇4

【导语】

四则运算作为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孩子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如何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则运算,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才是每位老师需要面对的难题。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小班四则运算教案,帮助老师更好地授课。

【关键字】

四则运算、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生动

【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计算方法。

3. 培养孩子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增强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准备

1. 教材:《小学数学》。

2. 工具:黑板、彩笔、印刷好的试卷。

3. 学生需要准备的物品:铅笔、橡皮、尺子、练习本。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1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们展示几张简单的数学题目,让他们进行计算,尝试开启孩子们的思维和计算能力,同时也能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 讲解(30分钟)

(1)四则运算的定义和目的。

四则运算,指的是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法,分别用加(+)、减(-)、乘(×)、除(÷) 四个符号表示。其目的旨在培养孩子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加法

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加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进行例题演练。

(3)减法

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进行例题演练。

(4)乘法

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进行例题演练。

(5)除法

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进行例题演练。

3. 练习(3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们发放印刷好的试卷,让他们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并进行批阅。

4. 反馈(15分钟)

教师针对本次练习中的错误以及问题,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和讨论,澄清学生们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们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通过小组练习,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并掌握四则运算的知识点。

2. 通过批阅试卷,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掌握情况,采取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3.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案例,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同时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

总之,本次小班四则运算教案旨在通过生动的案例,详细地向学生讲解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相信只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实际运算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数学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则运算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教材第114页期末复习第1~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认识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方法,能比较熟练地

进行改写。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熟练掌握不同计

算时小数点的处理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口算和笔

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重点复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同时复习小

数和复名数。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掌握好小数与复名数的改

写,更加熟练地掌握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能正确地、熟练地进行

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二、复习小数和复名数。

1.提问:什么叫名数?什么叫单名数和复名数?请大家举例

说明。

2.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3.5吨=()千克8平方分米=()平方米

4.2时=()时()分3米4厘米=()米

学生口答,结合提问怎样想的。

提问:你能说一说不同计量单位的名数换算的方法吗?

板书:妻**篆《漾轩紧**篓

说明:在乘进率或除以进率时,如果进率是10、100、1000

的,只要按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或1000倍移动小数点。

提问:根据上面这样的改写方法,怎样把单名数和复名数相

互改写?

板书:[小数][复名数]

厂---------飞

整数部分;小数部分㈡高级单位数;低级单位数

L--------』

3.做期末复习第l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牛三、复习小数四则运算法则。,

1.复习加、减法计算。

(1)做期末复习第2题前两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每组题里数字相同,得数不一样?这两组题在

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点对齐相加减)

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加、减法,把小

数点对齐)

2.复习小数乘法计算。

(1)做期末复习第2题第三组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提问:这两题先都看做什么数乘?都看做48X67,为什

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

小数乘法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乘法,因数一共有几位

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3.复习小数除法计算。

(1)做期末复习第2题第四组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3.30.75是转化成怎样的除法来

算的。

(2)提问:这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

怎样确定的?(板书:小数除法,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

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和转化后的被除数小数

点对齐)

4.小结。

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计算。小数乘法

看做整数乘法算,因数里一共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小数

除法,除数是整数的,按照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小数

点对齐;除数是小数的,移动小数点,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

四、练习计算

做期末复习第3题。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分四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的根据是什么。

指出:要保证计算正确,每次计算后要进行验算。验算时可

以根据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加法和乘法也可以根据交

换律来验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的什么内容?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哪些和整数

相同,哪些不一样?小数各种计算的关键谁再说一说?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期末复习第4题中间一栏四道题,第5、6题。

家庭作业:第3题中没有做的题,期末复习第4题其余的8

道题。

四则运算教案 篇6

1、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做一做,练习九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万内的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千亿以内的数。

能力训练点:1、能正确判断数位,运用读数法则,正确读数。

2、启发学生归纳读数法则。

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开门见山的话题,迅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的产生

自学课本

36页的内容。分组交流,知道了什么?

2、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

(2)我们知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多少?十个一千万是多少?

(3)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

(4)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4、教学亿级的读法:(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个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5、

反馈练习:37页2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从右起第9位是()位。

(2)十个一亿是()亿。

(3)10个一百亿是()亿。

(4)----------、--------------、--------------、--------------是亿级,万级有-------、----------------、----------、--------。

2、判断:

(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308040000000读做三千八十亿四千万。()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十进制计数法,正确读多位数的法则。

整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内容:教材43页例4、例5

教学重点:教学自然数、整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数,你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吗??对叫自然数。

0是什么数?讨论

0是自然数也是整数。自然数也是整数。

二、比较数的大小

我们已经学过比较亿以内的数的大小。你还记得吗?你能根据前面讲过的方法,比较亿以内以上的数的大小吗?

三、自己自学

四、练习:数学书:45页1

四则运算教案 篇7

【教学理念】:

精讲是基础,还需精练,只有精讲精练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而精练在选择有代表性的练习内容基础上还要进行科学的指导,有效的订正,才能使我们的练习达到真正的效果。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通过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解决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等。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四则运算,你能举例说明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说学过的知识,为下面复习做好铺垫。】

二、巧设练习,巩固深化。

(一)、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1、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75+360梅20-575+360-20梅572-4脳6梅372梅4脳6-3

【设计意图:通过说和算进一步明白: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1)强强每分钟能打70个字,妮妮5分钟能打300个字。强强每分钟比妮妮多打几个字?

(2)强强8分钟能打560个字,妮妮5分钟能打300个字。强强和妮妮每分钟共打几个字?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了新知,能在解决问题中应用,说明学生真的掌握了,因此,设计了两道这样的题,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1、比一比,算一算。

75+360梅(20-5)(75+360)梅(20-5)(72-4)脳6梅3(72-4)脳(6梅3)

【设计意图通过说和算进一步明白: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后加、减法,如果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2)学校举行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有28名,女运动员的人数是男运动员的一半多5人,参加运动会的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3)一个采煤队,四月份共采煤80万吨,五月份的采煤量是四月份的2倍少30万吨,五月份的采煤量比四月份多多少万吨?

【设计意图:在这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能力,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请做小判官。

16+7脳12梅464+36梅36+6412脳(280-80梅4)

=16+84梅4=100梅100=12脳(200梅4)

=100梅4=1=12脳50

=25=600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目的之一,也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练习警醒学生做题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是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当堂小测。

1、谨慎计算。

(1)80脳50-35梅5

(2)80脳(50-35梅5)

(3)80脳(50+35)梅5

2、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1)一本故事书小明要12天看完,前5天每天看18页,后7天每天2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水果店购回香蕉150千克,购回苹果比香蕉的3倍还多50千克,购回的香蕉比苹果少多少千克?

【设计意图:通过当堂小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招到学生掌握好和不好的地方。做好有针对性的辅导。】

板书设计:

dg15.com精选阅读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范文十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写好教案,课堂教学更完美。这篇文章“四则混合运算课件”很值得一读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建议您不要错过,请注意本文仅作参考之用!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7页的整理与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对策:

帮助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能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补充一些拓展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一)小学讨论:

1.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举例说明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3.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二)集体交流。

学生交流时,教师适时板书,如运算顺序及运算律等。

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练习

1.口算练习。

学生用1分钟时间完成第87页第1题的口算题,完成后快速核对计算结果,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口算情况。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1)出示:3/410/11+3/41174/7-4/74

提问:这两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交流后明确:这两道题不能用简便方法来做,只能按运算顺序来做。

学生在本子上独立计算,同时指名板演,教师结合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讲评。

(2)出示:9/4(4/9+16)84(7/12-1/12)

提问:这两道题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你打算怎样计算?

交流后明确:这两题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及时讲评。

(3)出示:5/93+4/933/75/18+4/75/18-5/18

提问:这两题又该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运用哪个运算律?

交流后明确:这两题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及时讲评。

(4)出示:3/4[(7/15-1/5)2/3]

提问:一个题目里面既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交流后明确: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一般如果看到除法先可以转化为乘法,再进行计算。

三、解决问题练习。

1.根据条件写出数量关系。

(1)一件衣服降低了1/6.

生:现价=原价(1-1/6)原价=现价-降低的钱数

提问:1-1/6表示什么?降低的钱数怎样求?

(2)鸡的只数比鸭多1/4.

提问:这里的1/4表示什么?

通过交流明确:鸡的只数=鸭的只数(1+1/4)或鸡的只数=鸭的只数+鸡比鸭多的只数。

(3)果园里有果树960棵,其中梨数的棵熟占5/6,苹果数占1/6,其余的都是桔子树。

请学生自己提一个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自主解答,最后进行交流。

2.补充练习。

(1)某煤矿7月份产煤25万吨,8月份比7月份增产1/5,8月份产煤多少万吨?

(2)某个家庭上月用水450台,本月比上月节约了1/10,本月用水多少吨

(3)某厂有男职工640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的7/8,这个厂一共有职工多少人?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布置作业

第87页上第2、3、4题。

课后反思:

实际教学时与课前设计的教案有所不同,如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复习时,我请学生先观察教材第87页上的第2题的六道题目,选出自己认为能运用简便方法计算的题目,接着让学生先练习这几题。在未计算之前进行判断时,有一题引起了学生们的争议:44/5-4/54,结果在计算后学生们发现这一题不能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由于这几天学校的电子备课系统出了点问题,不能及时上传课前思考和课后反思,所以我未能及时学习到高教导提出的建议,真是有点遗憾。昨天,我已上了这一课,所以上完课后再来看高教导的课前思考,觉得这些建议真不错,如果实行,肯定能提高本课时的课堂教学实效性。还好,下周一我还将上复习课,到时能借鉴一下组内老师的做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2】

教学内容: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第42页例6练习十一4、5、7-10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能正确解答二、三步计算的小数一般应用题。会列综合算式,会一题多解,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小数应用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只列式不计算。

(1)3.6加上1.2的5倍,再减去2.88,差是多少?

(2)3.6加上1.2的和,再减去2.88的差被5除,商是多少?

(3)7.5乘以32除3.2的商,所得的积加上2.5,和是多少?

2、说出下列数量关系:

(1)每天修的米数()=总米数

总米数每天修的米数=()

总米数天数=()

(2)()()=总价

总价()=数量

总价()=单价

二、新授

1、出示课题

2、教学例6

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式。

要求学生先分步列式,然后再列综合算式。(指名板演)

3、比较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哪种解法最佳?为什么?

教师概括:从两种解法的两个综合算式,它们的联系是: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两个数。这是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第二种解法更为简便。

4、做一做:

P42⑵

让学生自己用两种方法解答,说出解题思路与方法,明确最佳的解法是哪一种。如果题目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要懂得选用最佳的解法。

三、巩固练习

课本P43第4、5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7~10题

⑺水稻专业组有两块早稻田。一块45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产1.3千克;另一块56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产1.45千克。这两块早稻田的总产量是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⑻小红的身高是1.36米,小强比小红高0.04米,他们两人身高的和是小林身高的2倍,小林身高是多少米?

⑼四年级要为图书馆修补244本图书,第一天修补了49本,第二天修补了51本。剩下的要3天修补完,平均每天要修补多少本?

⑽先锋小学要用长0.96米,宽0.69米的红纸布置一个光荣榜,这个光荣榜高1.92米,长3.45米。布置这个光荣榜需要多少张这种纸?

板书设计:

列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后感: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3】

练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重点: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练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2.170.70.40.015.3+6.75.4-3.6-1.4

300.01151.512.9-8.57.20.4+2.81.4

教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投影出示: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1)6.2加上4.2除以2的商,再减去1.5,差是多少?

(2)6.2加上4.2的和除以2,再减去1.5,差是多少?

(3)6.2与4.2的和除以2减去1.5的差,商是多少?

(4)6.2减去4.2与2的和,再乘以1.5,积是多少?

二、指导练习

1.口答:练习十一第6题中每小题的运算顺序。

[69-(4.74+5.16)6]1.2

[3.5+15-9.80.8]1.6

2.分析练习十一第8题的数量关系。

3.练习十一第9题: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7.5+6.1)]1.5=14.7

[-13.6]=14.71.5

-13.6=9.8

=23.4

生试做第二小题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一第6、9题

四、作业

练习十一7、8、10题。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我的说课流程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模式、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说课堂评价。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个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一个课时完成。因此,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创设情景,根据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体会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联系。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或自主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1、重点: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算。

2、难点: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算。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创设情境法和练习法。通过创设情境、独立思考、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课的要求,我准备了课件。

我对本节课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方法。

1.迁移法。

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并且总是相互补充,彼此影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认旧引新。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可以从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中进行迁移。这样通过知识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发现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联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练习法。

练习可以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还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有效的调控教学过程。本课时的练习,是在例题教学后安排的,有针对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的题组练习,变式计算练习及综合性的应用题,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题量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其计算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我设计了口算、说说下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三种题目导入新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然后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教师:同学们发表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预设5分钟)

【设计意图】新课前让学生对小数加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关系进行猜想,既抓住了本课的重点,同时很自然地让学生去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

出示情境图,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然后学生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教师作出适当评论。)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师提出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

小组讨论,讨论后学生尝试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5分钟)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1、待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请两名学生把自己的解答板演到黑板上。组织学生评价:

(1)教师概括:这两种解答方法的意义不相同,第一种解法是用脱式计算。第二种解法是用竖式计算少。

(2)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1)要求学生先分步计算,再列综合算式计算。学生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指名说算式,教师板书。学生讨论交流。最后师生归纳: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数的运算顺序完全相同。

3、出示例题:

(1)学生观察,你发现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可以简算?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7.65和6.35、3.72和6.28可以凑成整数。

(2)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如果发现有没用简便算法的学生,请他(她)上黑板板演出来。再请一名用简便算法和学生黑板板演。

(3)师:比较刚才两个同学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整数加减法的一些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12分钟)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6.85+4.9+6.07 62.15—8.62—14.7 26.8+(5.36—3.95)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开放练习”考察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我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进行总结,然后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收获。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评价作用,从内容理解、学习方法、学习感受多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则主要从学生的自学态度、自学方法等方面予以评价。

通过师生评价,使学生对主题内容理解更深入、更系统。同时,教师针对学生交流反馈中暴露出来的共同疑惑,进行有效整合,通过“点拨升华”过程的教学,使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产生质的飞跃。

本课的主要活动:小刚买书的事情,活动中主要采取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给予评价,比如教师在小组的数据记录表格中及时评出优良。

两个练习都以生活中的问题为载体,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教师评价时以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进行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学习兴趣的评价,采取学生自评的方式及小组长把本节课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行评价,督促学生课下积极预习,课上积极回答问题,通过外在的督促,引发内在的学习兴趣。

课标中指出,要大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样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结合本节课内容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开发。

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科书、教师用书、辅助材料等资源,研读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也为课堂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情境图,便于孩子们发现信息,展开讨论。

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我认为多媒体教学不应该仅仅成为一种教学手段,而应该成为用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便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多媒体教学贯穿于整节课堂。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如:“买书,找钱这样的生活经验,这都为本节课提供了生活资源。

4、课堂生成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是本节课的生成性资源。

在练习时,学生的错题资源也是本节课的生成性资源。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里学过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里学过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电脑课件、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运算顺序:

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天天都要和数做朋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数,看看有哪些数?

出示一组小数和整数:

2.650.90.5

3.71.30.2812

0.361.568.127.5

1、复习四则运算

(1)(学生口答,老师相机板书:整数小数)

(2)请你从这几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组成一道算式并且口算出结果。(学生口答结果)

(3)问:在我们刚刚口算的算式里,有哪些运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这就是我们学习过的四则运算,在这四则运算里加法和减法是一级运算(板书),乘法和除法是二级运算(板书)。

2、复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1)请同学们从这几个数中选择三个或四个数组成一道综合算式。(可以运用小括号和中括号)

把综合算式写在课前准备的纸条上。

(2)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六道算式展示在黑板上。请同学们把这六道综合算式分分类。(四人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整理板书

从左往右先算二级运算先算小括号里的

(4)每个同学从第一行的三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做在练习纸上。(三名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5)集体订正。

3、小结揭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复习的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那你觉得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强调运算顺序)

4、复习简便计算:

(1)出示(8.11.3+8.13.7)5(也是黑板上的最后一道算式)

(2)先让同学自己完成,比一比谁做的最快。

(3)集体汇报:请做的快的同学来介绍方法。

教师强调:计算时,要认真审题,灵活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5、练习:

7.8+4.3-6.4+1.71.22.70.54.8

(2.5-2.50.6)418-3(2-0.8)

一组一题做在练习纸上,投影仪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点累了吧?下面我们来做一做身体健康操。

第一节:小嘴巴说一说

请你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3.6[(1.2+0.5)5]

0.750.30.5-3.2

7-0.5+14+0.83

3.60.4-1.25

第二节:小眼睛找一找

下面的计算对吗?

0.2540.254

=11

=1

7.40.65+10.5

=0.481+10.5

=10.981

第三节:小手做一做

1、从21.3与8.75的和里减去0.75,结果是多少?

2、16除以2的商加上3.5。和是多少?

第四节:小脑袋估一估

一块梯形的土地(如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先说说大约是几十平方米,再计算,得数保留整数)

三、走进生活,拓展练习。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生活看一看。

五一长假就要到了,我们作为家里的小主人该去超市选购一些食物用来招待客人了。

今天妈妈给了你们每人50元钱,你们来到了超市,你们准备选购哪些食物呢?把你的购物清单写在练习纸上。(出示食物的图片和单价)

我们比比谁是最棒的小当家!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6】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能掌握并按照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运算。

3.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正确使用中括号,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

4.能灵活地运用运算性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

活动黑板或幻灯投影。

教学步骤

一、复习四则计算的意义与法则(板书)

1.填表。比较整、小数四则计算的意义与法则。

整、小数四则计算的意义和法则

2.判断课本第138页练习三十四第1题。让学生认真审题,错的指出错在哪里,并加以订正。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

3.3十4.752.l-0.70.2430.40.2

2312.5803.6367.47.40.1

(2)笔算:

2.450.3431.90671012.5

3.050.078(保留两位小数)

27.1827(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5818(商保留三位小数)

笔算前要求学生说一说循环小数怎样计算,怎样求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

二、复习运算定律

1.填空,并说出运算定律的名称。

182+68=□十□

(45+34)+56=45+(□十□)

49825=425□

10145=□45十□45

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全班齐做教材第138页第3题(填书)。

2,简便运算。

①3.4-0.65+7.2一0.35

②2.57.6十1.42.5+2.5

③0.5321.25

④1.70.8十0.172

指名板演,齐练,教师巡视,辅导差生,收集错例,讲评。

三、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说一说,什么叫做两级运算?

2.说一说,四则运算的顺序,先讲再板书:

没有括号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整、小数四则同级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混合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有中、小括号的,

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3.大家练(指名板演,齐练,巡视辅导)。

⑴7.41.5-4.680.9

⑵[80.82+(9.8+8)1.4]0.311

⑶[l.2十0.8(10-3)]0.68

做后集体讲评。

四、练习

教材第138页练习三十四第2、4题。

作业辅导

一、填空:

(l)3.50.28表示

(2)0.461.02表示

(3)3.24表示

二、在○里填上>、<或=。

1.40.99○1.40.65○0.651

7.22○7.20.512.80.04○12.8

9.62.3○9.61.431.8○1.43

三、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806一(0.47+0.806)4.65(l7.52.5)2.5

(9.2-3.68)2..5十1.90.73.48.4十160.34

47.6[32.5一(11.042-1.02]5.1一(80.5+3927)(保留两位小数)

四、文字题。

(l)125个0.08减去0.4,再除以l.2,商是多少?

(2)4.25减去4.25乘以7.18与6.18的差,所得的差再乘以0.98,得多少?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7】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知识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教学重点是理解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将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正确的应用。难点是正确地进行(带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新课程指出:要确立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能力目标:①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②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数学活动中探索的乐趣。

(3)情感目标: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向智能结构转化,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②通过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

二、说教法

这部分内容是带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这之前学生已有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对小数也有了的初步知识,会进行小数的加、减、乘法的计算,本单元又学习了小数除法,因此这部分既是新知也是小数运算知识的结束。

教学理念:

第4信息窗呈现的是三峡水库淹没范围示意图。以文字形式提供了三峡工程一、二期移民人数和最终移民总数。拟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三峡移民数量问题,引入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提出:第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万人?

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先让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然后分小组交流。交流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做题思路表达清楚。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能分步计算,可能综合运算,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后,教师顺势介绍中括号,讲解中括号的写法及用法,通过小括号与中括号的比较,归结出小中括号的运算顺序。通过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对比,引导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教法措施:

①本节课首先运用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规律,通过迁移、对比的教学方式,导出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固和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探究新知的能力。

②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运算顺序,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运算顺序方法的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团队精神,解决本课的重点。

③课堂练习中针对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判断、改错等多样化的练习,让学生既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明确要保证计算的准确就必须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作风,从而进行难点突破。

④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本课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除法、小数乘除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法措施:

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①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重视观察法、迁移法、比较法和讨论法的应用,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混合顺序来解决新课。在观察、比较、验证中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自我创新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②设计针对性练习突出重点,根据学生做题反馈情况及时给于引导和补救突破难点,使之形成技能。

四、说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流程.

第一个环节:温故知新,前后搭建引联系。

1、口头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2、你能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习,加深学生对死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认识,通过对整数知识的复习,引起学生对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为新课铺基引路。】

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层层推进定目标。

1、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从三峡的几个重要的水库建设,学到了许多的数学知识。为了支持三峡工程建设,三峡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迁移。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出示录像《三峡移民谣》)

师:通过观看视频,三峡人民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让我们感动。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移民的具体情况,好吗?(出示信息窗)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情境图,激发学生对三峡人民这种牺牲精神的学习,提升爱国情感。】

2、师:请同学们观察信息窗,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

板书:(1)第一、二期一共移民多少万人?

(2)第三、四期一共要移民多少万人?

师:同学们提的非常好。还能提出一些稍复杂一点的数学问题吗?

板书:(3)第三、四期平均每期要移民多少万人?

师:你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着重研究这个问题,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创设情境到出示信息窗,设问解答、知识点层层推进,巧引主题】

第三环节:交流合作,细细探究建模型。

1.自主探究

师:要求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有多少万人?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①现在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在练习本上做出来。开始!

②哪位同学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做的?(指2生到投影仪展示并表述自己的做法)

(a)先求前两期移民人数,再求后两期需移民人数,最后求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人。算式:(34.15+38.25)=72.4(万人)113-72.4=40.6(万人)40.62=20.3(万人)

(b)先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一二期的人数,求出三、四期需移民人数,再求出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人。

算式:(113-34.15-38.25)2

师:大家同意他的做法吗?

2.对比分析

师:我们来观察分析一下:

①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②对比算式又有什么不同点?

师:谁谈谈自己的看法?(指生回答)

相似之处:

都是通过求出三四期的人数,再求三四期平均每期多少人?

不同之处:

所求三、四期人数的方法不同。

分步算式先求前两期的人数,然后用总数减去前两期人数的和

综合算式是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一二期的人数。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小数知识,同时又高于这些知识,趋向复杂,我设计了对这两种算法的比较分析,比较异同使学生发现解题思路的相似性,在不同中感受到殊途同归的数学价值,不同之处还能产生列综合算式的需求,为中括号的出现做好铺垫作用。】

3.小组合作

师:结合(113-34.15-38.25)2这个算式,才能表示出从113中减去34.15与38.25的和呢?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开始!

师:如果出现下列算式,请同学们观察分析一下,他们做的对吗?

算式1:113-(34.15+38.25)2

算式2:(113-34.15+38.25)2

师:小组思考讨论:算式1和算式2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刚才的思路是否一致?不一致该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上我给学生充分的思索时间与空间,让他们通过团队的力量,先尝试自己来分析解决;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放的空间更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中发现错误,并在明确错误原因的基础上想各种方法改正错误,引出中括号,这样设计突出了中括号的作用展开进一步的深入讨论。】

4.汇报交流,总结提升

(1)师:哪个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看法?

师:要保证先算113减去34.15与38.25的和,只要换上个符号就可以了,应这样列式:[113-(34.15+38.25)]2.

刚才添加的这个符号名叫做中括号,这样表示[].

(2)师:为什么要用[]呢?

使用中括号可以改变原来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那么中括号与小括号有什么区别呢?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检验运算顺序。

师:具体到算式[113-(34.15+38.25)]2应该如何计算?

让一学生上黑板上板书验证,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作出。

师:将列出的算式与分步算式进行对比,确定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师强调:[113-(34.15+38.25)]的第二步是[113-72.4],避免学生丢掉中括号。

5.归纳总结,理升本质模型。

(1)比较:结合刚才的计算,比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以往所学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否一样?哪里不同?(小组合作交流)

(2)汇报总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只是在今天的学习中多了个中括号。

(3)迁移、提升:谁能总结出计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先充分鼓励学生总结,最后教师补充得出: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加强与小括号的对比,使学生不仅知道为什么要用中括号,而且知道什么时候用,对小括号与中括号的作用层次清晰,便于归纳。通过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以往所学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比较,加深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和巩固。】

第四环节:实践应用,因材施教巧突破。

如今的三峡景色宜人,而且也成为了人们的旅游胜地,同学们想参观一下吗?不过要经过闯关练习才行!

课件出示三道闯关练习,大家齐努力,一起来闯关。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闯关抢答,充分发挥学生的凝聚力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抢答,激发学生的做题欲望,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做题、研题当中,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通过各种练习进一步明确中括号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真正的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第五环节:反馈评价,应用价值精归纳。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小小括号作用大,粗心大意酿大错,希望你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养成细心遵守运算规则的好习惯,牢记运算顺序,做个计算小状元。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8】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带有括号的的小数四则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带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四步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先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9脳935-875梅2519脳(935-875梅25)[51梅(120-103)+24]脳64

2、如果把第二题改为1.9脳(93.5-87.5梅2.5),与原式有什么不同?运算顺序呢?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与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

二、教学新知

1、学习例3

(1)审题:题中带有括号,应先算什么?小括号里面有几级运算?应怎样计算?

(2)学生计算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括号里应先乘后加。

2、学习例4

(1)审题:与例3比较有什么不同?这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学生运算后,请一位学生说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同坐两人交换意见,核对运算过程和得数,反馈纠正。

三、巩估练习

1、比较下列两组题的运算顺序(口答)

(1)1.8脳(1.4-0.26)梅21.8脳(1.4-0.26梅2)(1.8脳1.4-0.26)梅2

(2)(7.6-5)脳(0.3+0.9)梅10[7.6-5脳(0.3+0.9)]梅10

每组题的数字、运算符号都相同,只是运算顺序不同,计算方法也就不同。

2、计算:

3、下面两题正确吗?错的请改正。

(1)1.8+1.2梅(1.2+1.2)

=3梅3

=1

(2)(0.9+1.11)脳(10-0.8)

=1.2脳9.2

=11.04

4、看谁计算正确

反馈:抓住学生中的问题,分析讲评,及时纠正。

四、课堂总结

1、有括号的小数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2、怎样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1练第2、3题。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9】

教学内容:

P75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的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的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

2.学生列式计算后教师小结。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板书,并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指出: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想想该怎么算?让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问: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地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何联系?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这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指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问: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连在一起,你是怎么处理的?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3.做练习十二第5题

提出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

集体评讲。

4.做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直接写出得数,集体核对。

5.做练习十二第2题的第1竖排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后评讲。

6.做练习十二第3题的第1竖排。

练习后评讲。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做练习十二第2题第2竖排。第3题第2竖排,第4题学生自主完成

后全班交流。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10】

课题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够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图。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的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课题七: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整理与练习的探索与实践第5、6题和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激发进一步学习分数、应用分数的兴趣。

2、通过评价与反思,使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运用知识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分数计算的实际问题。

2、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

教学过程:

一、探索与实践

1、引入谈话。

师:今天我们继续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完成探索与实践第5题。

(1)理解第一小题题意: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画线段图)

(2)学生演示画法。

(3)集体评价,列式计算。

(4)学生根据计算结果,画出长方形。

(5)理解第二小题题意。

(6)怎样求现在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独立计算,并求出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3、完成探索与实践第6题。

(1)理解题意:你准备画长宽是多少的长方形,小组讨论确定长方形。

(2)尝试算出现在长方形的长和宽及面积。

(3)算出现在长方形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4)小组汇报交流。

比较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互相说、集体汇报。

二、评价与反思

1、理解每一条评价指标的意思。

2、学生逐条自我评价。

3、交流汇报。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样?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有哪些不足?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1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1页第1-3题和练习三十六的第1一5题。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解答应用题的-般步骤,提高脱式记算和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口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答。

(有的题要求学生说一说有没有简便算法。)

2.让学生做教科书第188页第(九)栏的口算题(直接写得数),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复习四则混合运算

教师:四则运算指的是哪些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哪些是第一级运算?哪些是第二级运算?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应该按照什么顺序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三条规定。)

2.做教科书第151页第1题。

先请四名学生说出这四道混合运算式题应当按什么顺序计算,再让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脱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错误,注意纠正。

三、复习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科书第151页第2题,教师巡视。做完后,请-、两名学生说一说这道题要用几步计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复习应用题

1.教师:解答应用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在每个步骤中,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指名学生简单地说-说。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科书第151页第2题。教师巡视,要求学生用最近新学的方法写出检验过程(即把结果作为已知条件往回倒推的方法检验)

3.请三名学生在黑板上解答,并画出线段图。然后,结合线段图逐个分析这三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教师归纳:这是有关联的三道题,最后要求的问题是柑同的,第一个条件也都相同,只是其余的条件不同。有的可以直接算出答案,有的需要先算一步才能求出解答最后问题的条件,有的需要先算两步才能求出解答最后问题的条件。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通过画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找到正确的解答步骤。解答以后,还要进行检验。通过以上的检验,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三道题的联系。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十六的第1-5题。

寓言四则教案


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当我们的学习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资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资料有哪些内容啊?或许你需要"寓言四则教案"这样的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寓言四则教案【篇1】

(名家带我们读寓言)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严文井

(跟随名家读寓言)

在《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赫尔墨斯为什么要追问雕像的价值?你能揣摩出他的心理,并在朗读中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和表情动作表现出来吗?

假如赫尔墨斯受到打击后聪明地领悟了教训,并且说了一句自我解嘲的幽默的话,你能想到他是怎么说的吗?

(你读出了比这则寓言本身还要丰富的内容吗?)

(名家带我们读寓言)

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可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严文井

(跟随名家读寓言)

在《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故事里,强大的狮子,骄傲的蚊子和连场都没有出就打了“胜仗”的蜘蛛给了你怎样的启发?你能用简短的语句来点评它们吗?

示例

(狮子)“你以为背负大王的名头就可以忘却自己

脆弱的鼻子?”

以《蚊子和狮子》为镜子,我们能看见生活中类似的情景、人物吗?请简要叙述你想到的事例或者人物,情境。

(你从寓言通往生活的桥梁上看见了什么?)

(名家带我们读寓言)

寓言本来是来自普通人的言谈,几乎任何人的一生中都能讲一些聪明话,有的就是寓言;有心的诗人和哲学家听见了,就用文字把它们记了下来。历史这个巨人很喜欢这些记载,就把它们珍藏起来。以后,当普通人从书中再看见寓言的时候,忘了这是自己讲的,不禁大为惊讶,叫道:“这是一些什么样的珍宝呀,这样光辉灿烂!”——严文井

(跟随名家读寓言)

你也可以将你的“聪明话”写下来成为寓言,现在就先尝试给《蚊子和狮子》加上一个结尾,在蚊子快被蜘蛛吃掉时它认为自己失败是因为“想不到”,请你以蜘蛛的口吻说一段“聪明话”来总结蚊子失败的原因并结束这则寓言故事。

(名家带我们读寓言)

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严文井

(跟随名家读寓言)

我们的日常对话,作文里可以请寓言故事来画龙点睛吗?

(情景对话)

小东说他很喜欢吉他,想要学习吉他弹奏。可是当他的父母给他报了吉他学习班后,他却退缩了,理由是有人告诉他,弹吉他会让手指变形。作为小东的好友你可以巧妙地利用一则寓言故事来劝诫他吗?

除了场景对话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寓言故事来增加说服力,我们的作文中可以巧妙运用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能想到的办法

(示例)看下面的这段文字,体会它是怎样巧妙使用“寓言”的。

小青蛙在井底生活了很久了。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生活在井底。

自从小青蛙的祖爷爷有一次在井底张望时,巧遇了两只口渴的白鹤,然后有了著名的“天空就是井口那么大”的演讲,并被两只多嘴的白鹤带到全世界去宣扬后,生活在井底的蛙家族就成了全世界的笑柄。人们都叫他们“井底之蛙”

小青蛙的祖爷爷一气之下断了气。临终前给子孙们交代:从此不许再去观天,更不许和那些鸟人说话。从那以后,井底蛙族就连头也没抬过了。

可是小青蛙是个好奇的孩子。他从祖辈那里知道了“井底之蛙”的耻辱,却没有其他小青蛙那样的愤怒,只有对于天空到底有多大的好奇。可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是不许去看天的,他一直想找个机会偷偷看一下。

终于有一天,一只水桶从天而降的时候正好让小青蛙遇上。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桶,随着水桶升上了井台。

小青蛙几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天空好蓝啊,还有白云镶嵌在上面,井上面的世界好大啊,五彩缤纷。

小青蛙饱览了井上的世界后才赶回井底,把他看见的世界描述给了小伙伴们。后来,越来越多的小青蛙跑上井台去“看世界”。

只有走出自己的世界才能看到世界啊!

你从这则习作中领悟到了运用寓言的方法了吗?写出来和同学交流。

寓言四则教案【篇2】

教学导入:

同学们,有人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它转身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希腊寓言故事,看看它们讲了什么故事,又蕴涵怎样的哲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

3、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预习:

知识拓展: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故事的主人翁有的是人,有的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

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寓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2、勾画出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在书本上做好批注。

3、完成自学检测项目。

自学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塞()翁失马,此何遽()不为福乎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

此独以跛()之故,堕()而折()其髀()

2、读准节奏。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此/何遽/不为福乎?丁壮者/引弦而战

自学展示:提问学生演板

合作探究:

二读课文——深层感知

学习《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自由诵读,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2、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3、品味关键词语:一“笑”、二“想”、三“问”,理解他的性格。

五、三读课文——合作探究

1、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注意语气、语调)

①一生扮赫耳墨斯,一生扮雕塑者,一生旁白。(揣摩人物心理)

②师生同评表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文中人物的语气、神情

2、雕像者的答语,如烘云托月,给人以巨大反差,是手法的巧妙运用。

3、师生一起概括寓意:

4、集体诵读。读出语气、语调。

(二)学习《蚊子和狮子》

1、自由朗读,读顺文章。(提醒学生多音字“粘”字的读音)

2、指名朗读,并请学生评点。

3、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4、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5、蚊子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6、师生一起概括寓意:

课堂小结:

同学们,寓言就是这样通过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以后我们读寓言的时候就要想一想: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当堂检测:

1、识记课后字词。

2、完成基训第1、2、3题。

第二课时

学习《智子疑邻》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

3、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预习:

一读课文——读准确,读通畅。

自学指导: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2、朗读中不添字,不漏字,每一个字都读准确。

自学检测:

二读课文——疏通文意

1、疏通文意:对照课文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合作学习。

2、解释下列词语、句子意义:

(1)智子疑邻。智:

(2)不筑。筑:

(3)其邻人之父亦云父:

(4)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果:亡:

3、翻译寓言。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自学展示:提问学生演板

合作探究:

三读课文——美点赏析(理解寓意)

1、小组讨论: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呢?

课堂小结:

生活中是否有“智子疑邻”的现象?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谈谈。

当堂检测:

1、背诵、翻译《智子疑邻》。

2、理解寓意。

第三课时

学习《塞翁失马》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

3、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预习:

一读课文——读准确,读通畅。

自学指导: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2、朗读中不添字,不漏字,每一个字都读准确。

自学检测:

二读课文——疏通文意

1、疏通文意:对照课文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自学展示:提问学生演板

合作探究:

三读课文——理解寓意

1、分组讨论探究。

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2、师生一起概括寓意:

3、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课堂小结:

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你知道吗?

从这则寓言中概括下列成语: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当堂检测:

1、背诵、翻译《塞翁失马》。

2、理解寓意。

教后反思:

寓言四则教案【篇3】

教学目标

①翻译《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①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

教师还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播放出两个续编题目: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②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并能续编情节的基础上,做这一练习正合适。学生此时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高峰,会有很高的兴致。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想像力,依据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动脑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可谓一举两得。因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做长时间交流,但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当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可以给学生提点具体修改意见。

总结

①教师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②布置作业

a.依据课堂讨论,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

b.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翻译《穿井得一人》、

翻译: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杞人忧天》

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寓言四则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故事情节,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寓意。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相信我们同学都是极其聪明的,今天就请同学来当侦探,破一宗很久前发生的案子。当然,我们首先得先明确一下破案需要了解哪些情况?

(同学发言),明确需了解:

失窃原因 案发时间 所失物品 犯罪嫌疑人

现在让我们来到遥远的战国时期,这里有户人家失窃,请你帮助破案,找出失窃原因、案发时间、所失物品和犯罪嫌疑人。

(环节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学习《智子疑邻》

1、朗读寓言,分析故事情节。

(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读,提出翻译有困难之处,大家一起解决。

而后老师指出重点要落实的关键词:

父fǔ:老人 雨:下雨 暮:晚上

大亡其财:丢失大量财物

(疏通文意的环节一定要落实,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可克服学生初学文言时的胆怯心理。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或直接告知,或将问题抛给其他同学,总之有疑处,教师要及时点拨。对文中重点要落实的词语,尤其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2)在读懂的基础上,请几位学生复述故事,加深理解。

(3) 请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失窃原因、案发时间、所失物品和犯罪嫌疑人”,并说明理由。

①失窃原因:天下雨,墙坍塌。(理由:“天雨墙坏”)

②案发时间:暮:晚上

③所失物品:丢失大量财物。(理由:“大亡其财”)

④犯罪嫌疑人 ? (无法确定)

2、深入探究,理解寓意。

①以我们同学的聪明才智,都找不到犯罪嫌疑人,但那个富人却怀疑上了自己的邻人。他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邻人知道他家墙坏,且邻人叫他筑墙。

②进一步追问:文中好像没写到他邻人知道他家墙坏,且邻人叫他筑墙啊?

理解“亦”的意思 。

③富人的儿子也知道他家墙坏,且也叫他筑墙,为什么就不怀疑自己家的儿子呢?

请大家用儿子和邻人的语气将“不筑,必将有盗。”这句话告诉富人。可以添上必要的动作或者称呼。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体会儿子、邻人与富人的亲疏关系不同,导致了富人为什么智子而疑邻。)

④两人的意见都一样且都正确,但富人却对这两人有截然不同的态度,调查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你会对这个富人说些什么?

参考:对人不能有偏见;听意见应该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不能胡乱怀疑别人,因为这样可能冤苦了好人,让坏人逍遥法外……)

3、请学生归纳这则故事的寓意,说说自己从中获得的收获。

参考:

积极方面: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消极方面:要注意自己与听话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

4、老师小结:

请大家仔细,看课题,题眼是哪个字——“疑”。

不知道大家以前怎么理解“疑”这个字,但在我看来,老祖宗造这个字是用心良苦——左上是个“匕”,左下是个“矢”,似乎是在警示我们,正确的怀疑,能直刺敌人心脏;而无端的错误的怀疑也可能冤

枉了好人,所以我们该客观、公正、理智地待人处世。我想,这也就是这则寓言故事给人留下的深刻启示了。

5、作业:

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选》,了解 买椟还珠、守株待兔等故事,理解他们的寓意。

寓言四则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注音

赫拉hè宙斯zhòu庇护bì粘住zhān

释义:

庇护:包庇;袒护。庇:遮蔽,掩护。

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2.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及寓言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

3.了解与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4.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二、指导学习、研讨

(一)导入

由人们对寓言的说法导入:

①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②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③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④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

(二)、简介与有关的知识

指名说,教师补充并明确:

1.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简介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3.与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①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②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③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④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诞生是最为奇特的:传说她是从宙斯的头脑里长出来的。

(三)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检查字词

赫拉hè宙斯zhòu庇护bì粘住zhān

庇护:包庇;袒护。庇:遮蔽,掩护。

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2.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1)听读

(2)看图复述课文

(3)课文研讨

①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②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③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④你认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⑤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四)学习《蚊子和狮子》

1.诵读感知

(1)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蚊子: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

蚊子: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

骄兵必败

2.总结归纳寓意

《蚊子和狮子》寓意是什么?

3.改动情节,概括寓意。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4.课堂研讨:

请大家比较这则寓言和上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五)、课堂小结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用动物间的关系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从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

寓言四则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联系以往的阅读经验,体会寓言文体的特点。

2.能结合情节分析形象,总结寓意,得到人生启示。

3.发挥联想和想象,学习创作寓言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根据情节分析寓言故事中的形象特点。

2.用简明的语言准确总结寓意。

教学难点:

发挥联想和想象,学习创作寓言故事。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与获得的感受,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素材“狼和小羊”“农夫和蛇”“龟兔赛跑”“马和驴”。

导语:这些故事除了生动有趣之外,还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因而家喻户晓,经久不衰。这就是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再读两篇,看看能带来哪些启示呢?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知的、与课本内容有联系的典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学习

教师布置自读课前预习及书下注释,设计相关问题:

1.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2.介绍你所了解的伊索、赫尔墨斯。

3.熟读课文,尝试复述《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4.教师对第一名复述者进行点评,提示学生关注复述要点:

(1)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关注人物重点动作及语言。

(3)关注作者评价词语。

5.再请一名学生复述。

设计意图: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指导复述故事的要点。

(三)内容探究

1.教师导入并布置活动。

人物形象要塑造得丰满,一定需要有生动的描写。请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主人公心理的词语并简要说明人物性格。

2.教师归纳补充学生发言。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笑──爱慕虚荣。

《蚊子和狮子》:说、吹、咬──深思熟虑、自信;吹、唱、叹──得意忘形、可悲。

设计意图:1.通过品味语言,培养阅读分析能力,了解品赏语言的角度。

3.学生分小组设计课本剧脚本,可以加入动作、设计对话和语气、设计表情等。旁白最终概括寓意。

设计意图:在设计过程中,小组活动,解决理解问题。让学生明白,理解形象和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寓意。

(四)活动学习

教师布置围绕下列问题展开活动(根据课堂实际选择合适的活动)。

1.续编寓言故事。

(1)赫尔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什么?

(2)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吹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2.创作寓言。

蜜蜂与花朵。

设计意图: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五)写法探究

1.教师导语并设计问题:作者是如何通过有趣的故事讲道理的呢?

2.教师小结寓言的手法:巧妙合理的想象、拟人的手法、曲折的情节。

设计意图:讨论并总结寓言的写作手法,为进一步仿写做准备。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推荐阅读:《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七)布置作业(二选一)

1.如果赫尔墨斯没有自以为贵,蚊子也没有撞上蛛网,我们又能从寓言中读出什么?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

2.任选下面的一个题目构思,编写寓言故事,并在最后点明寓意。

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烟囱和浓烟。

设计意图: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象。

寓言四则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等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人物特点,体会寓言的寓意。(重点)

3、通过续写,培养想象能力。(难点)一、导入

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动画片,猜猜它们选自哪个故事?(放动画片)

猜到了吗?没错,它们就是龟兔赛跑、狼和小羊、农夫和蛇。其实它们都有一

个共同的名字—寓言。接下来我们了解下寓言这种文学体裁,快速打开书

页,根据课文前面的预习提示,快速完成题目,完成了举手。

师:好,你来回答。请同学们把这些词圈起来,并在旁边批“哲理性”“讽刺”。(生批注)

师: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文学作品,今天我来学习24课

《寓言四则》里的第一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首先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全班齐读一遍。

二、新授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则寓言选自《伊索寓言》,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伊索及他的《伊索寓言》,全班齐读一遍。

伊索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要读懂这则寓言,了解故事里人物的身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大家齐读一遍。

赫耳墨斯是宙斯和赫拉的下一辈,官职也比他们小,但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人物,他在故事里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听课文朗读并给红色字注音,等下我要考考你们的记忆力。把书合上,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第一个,谁来?非常好。大家齐读一遍,赫耳墨斯备齐接下来我们练习朗读,注意要读出故事味,读出人物的神采来。重点体会这几处要怎么读?好,我们来试一下,(师范读“赫耳墨斯

又笑着问道”)有一种好听的读法,笑着问道后面呵呵呵,这个呵怎么呵?他是神,下凡来,听说他爸爸的雕像一个银元,他就想可能他自己的雕像会更贵一些,于是他就有那样一种笑,你们试一下,(同学们都笑起来)你试一下,来,“赫耳墨斯”你再来试一下,(分别叫两个同学读),我知道了,你们都笑不开,听我来笑一笑好不好?(师范读,)你们听,这就是神的笑声,好,我们一起来,赫耳墨斯备齐,这就好听了,好,注意第二句他是问自己的雕像值多少钱?他是很认真的,而且还要拿腔拿调,尽管雕像者不知道他是谁,但他的身份在那,心理活动在那,他要怎么拿腔拿调?来你来,有点味道吧!你来“这个”停一下)“值—”多少钱?“多”字还要拐点弯,味道就出来了,你们来试一下。雕像者的回答就很有意思啦,他做生意的嘛,这是买二送一,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好,你们来说下这个“白送”怎么读?“白”字要拖长一点,“送”字要收回来。就像大街上的叫卖声“买二送一买二送一白送”,这个“白送”啊一说出来,赫耳墨斯就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一样。好,带着这样的味道把这个故事读一读。不要赶时间,不要赶速度,就像讲故事一样讲出来。赫耳墨斯备齐,

哎——,这一遍就好多了,但是很遗憾,你们刚才没有像神一样笑,对不对。

大家看这篇文章分为两段,第一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第二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用四个字来说,这种结构叫做?(叙议结合)很多文章在结构上是叙议结合,《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典型的叙议结合。

师:好,接下来请拿出草稿纸,用一句话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大意。师巡视指导。

谁来说一说?老师也概括了一下,大家齐读一遍。

然后我们来评价下赫耳墨斯的形象,请说一个完整的句子,赫耳墨斯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生1:狂妄自大。

师:为什么说他狂妄自大呢?从他不把众神的首领看在眼里表现出来,说明他爱慕虚荣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生2:自以为是。

师:以为他是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所以他自己的雕像应该更贵一些。生3:三心二意,爱慕虚荣。三心二意就是他不去做他该做的事情。

师:不太敬业,他是管商业的神,应该去管物价,老百姓有没有好的商品使用,但这里没有,他只是想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这也是讽刺性。讽刺了那些身居高位不做事的人。

人们常常感叹:寓言哪,说的就是我们自己啊,所以这则寓言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不要爱慕虚荣。

好,看到第一段,老师把它变成了三段,说说老师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故事的情节)很好,老师又给它变了下形,分成了两段,谁来说说为什么?

看到第一句话,这一句话在故事里面有什么作用呢?

看到老师的提示,赫尔墨斯是故事里的?生:人物。对了,人物,写在书上,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店里是?(地点)“想知道”这是什么描写?(心理描写)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人物、地点、故事的起因,这样这个故事就开始了。一个短短的句子,包含了众多的知识内容。比如《散步》的开头也是如此。

我们再来看这句话和全文有什么关系呢?这由我来告诉大家,这是概括的描写,有了概括的描写,后面就有细致的描写了。同学们还要在书上写上“这样的开头适用于很多记叙文”,也就是说,故事也好,寓言也好,散文也好,往往都用这样的一句话概写来作为起笔的开始。第二段就是细写,通过三问三答展开故事情节。把最后这句话齐读一遍,“概写一笔备齐”

三、人性剖析

师:赫耳墨斯认为他应该获得“最高”“最大”的尊重,他此次下凡的目的,就是来证实他心中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看这幅图。哪一个橙色的圆更大?

生:一样大。

师:厉害,这叫艾宾浩斯错觉图。这图容易产生错觉,会觉得哪个大?生:第二个。

师:为什么?

生: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左图周围的都是大的,所以中间的看起来就小;而右图周围的比橙色的点小,就会看上去中间的比较大。

师:你能从中解读出赫耳墨斯妄自尊大的原因吗?

生:因为他自大。像右边,周围的都要臣服于他,就自认为凌驾于众神之上。

生:他把别人都看小了,所以他看到了一个假的自己。

师:内心无限膨胀,藐视众神,连宙斯和赫拉都不放在眼里,自我大于一切。雕像者的回答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齐读“假如”

生:“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师:他在雕像店里地位——

生:微不足道。(一文不值)

师:这就是赫耳墨斯妄自尊大的下场。这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生:不要自大,要懂得谦虚,别人才会尊重你,你在别人的心目中才会逐渐放大。

生: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平等待人,你尊重他人,他人才会尊重你。生:人最重要的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

师: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无论是神还是人,要想认清自己,需要直面的勇气和接纳的智慧。

四、作业:创作寓言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寓言的一般特点,通过朗读课文、分析情节学习了语文知识,并联系了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读一些寓言,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

简便运算教案


经过认真挑选小编为您精心制作了“简便运算教案”。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 深入的教案和课件是有效的教学手段。请您对这篇文章品味细品!

简便运算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及重点分析

内容:乘法简便运算中的几种类型复习。

学生基础及难点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差,不能找到算式与乘法分配率字母表示公式的联系,需要教师加以指导。

难点:理解乘法分配率的内容并能灵活运用。

重点:识别简便运算的类型,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复习、巩固乘法分配率内容及字母表示公式,能够在看到一个算式找到它与乘法分配率的联系并找到解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能将公式灵活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及理解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简便运算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与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投影、板书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以旧带新

一复习

1乘法分配率

(1)谁来说一说乘法分配率的内容?

(2)在你的本上默写下乘法分配率的字母表示公式。

2介绍简便运算的类型

(1)“Easy”类

例:64×48+36×48

特点:与乘法分配率字母表示公式非常相似,直接运用公示。

练习:

54×14+46×14

76×39-66×39

(2)“凑整百”类

例:287×99

特点: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数接近整百(或整十),将这个数拆分

练习:

201×43

38×102

(3)“乘1”类

例:57×99+57

特点:三个数运算(有乘有加),有两个相同的数的.其中一个是单出来的,给它乘1。

练习:

92×99+92

56×101-56

(4)“连乘”类

例:35×12

特点: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数是25、125、个位是5的数字,把两个个数拆分。

练习:

25×32

125×480

板书设计

乘法中的简便运算

1乘法分配率

(1)内容

(2)字母表示:(a+b)×c=a×c+b×c

2简便运算的类别

(1)“Easy”类

例:64×48+36×48

特点:与乘法分配率字母表示公式非常相似,直接运用公示。

(2)“凑整百”类

例:287×99

特点: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数接近整百(或整十),将这个数拆分。

(3)“乘1”类

例:57×99+57

特点:三个数运算(有乘有加),有两个相同的数的其中一个是单出来的,给它乘1。

(4)“连乘”类

例:35×12

特点: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数是25、125、个位是5的数字,把两个个数拆分。

3练习

54×14+46×14 201×43 92×99+92

56×101-56 25×32 76×39-66×39

125×480 38×102

简便运算教案 篇2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

2.将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学习,虽然系统性很强,但是教师教学难度增大,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有困难,知识内容易混淆,课时安排也显得比较紧。例如乘法运算定律,安排3课时,其中乘法分配律就是一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常见的就有分配混乱或不完全分配等现象,虽然例题以现实的情境为背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在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仍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一点我们在备课中应有所意识,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并充分考虑学生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加强易混知识的辨析练习。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七、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观察、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教学难点: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48+36=75-29=21脳3=52梅6=)88梅4=

60+70=150-90=4000梅5=3000+140=60脳8脳0=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学校里原有77棵梨树,12棵杏树,又栽了23棵桃树。现在有多少棵果树?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创设情境,引入例1.

2.探索规律,解决例1的问题。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3.解决问题,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小结】加法交换律: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4.创设情境,引入例2.

5.探索规律,解决例2的问题。

6.解决问题,揭示定律。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运用加法结合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2.课本31页第4题。

3.课本28页做一做。

4.课本31页第2题。

【提高练习】

5.课本31页第3题。

6.连一连。

83+31564+(73+37)87+42+58315+83

(64+73)+3787+(42+58)56+78+4478+(56+44)

【拓展练习】

7.动动脑筋,看谁能很快算出下列各题。

165+204+335+9678+53+47+2236+18+64

8.新星小学2~6年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去军营114人,去儿童福利院76人,去敬老院86人,去社区服务站124人。

(1)请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表格

(2)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此次活动?

9.李庄小学今年栽树92棵,比去年少栽28棵,两年一共栽树多少棵?

(四)全课总结

加法交换律: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72+568803+2755147+723

2.某修路队计划修路1560米,第一周修了567米,第二周修了483米,第三周全部修完。第三周修了多少米?

简便运算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

(2)使学生能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指名回答)

5+8又3/43又1/2+92又4/15+84又4/11―411又1/5―2

1又19/20+410+6又1/711-2又1/53又1/2+4又1/53又1/3-2又1/2

2、说说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谈话比较。

(1)在上面的口算题中,你们感到哪些算式计算起来比较容易,为什么?

(2)在实际的运算中,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注意数据特征,然后再应用一些运算定律,就可以使计算简便。

(3)揭题: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二、尝试计算,引导探究

1、谈话出示例题,学生探究。

3又3/8+2又4/15+4又5/84又4/11-2又8/13-1又5/13

(1)学生尝试计算,互说算理。

(2)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算法指名板演。

(3)反馈说说如此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4)比较哪种算法比较简便,并说说理由。

2、引导学生小结:整数加法中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第二次尝试练习。

1又19/36+2又7/12+1又5/12

3又1/4+2又3/5+1又2/5+4又3/4

18又2/17-5又3/8-2又2/17

(1)学生尝试计算,并把想法与同桌交流。

(2)反馈比较各种算法。

教学过程

备注

4、小结:能进行简便计算的分数加减法有一些什么特点?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0-5又5/6-4又3/1010又1/3-3又8/9-2又5/9

4又11/12+2又5/9+3又1/125/6+3又7/54+8/9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补差。

(2)反馈结果。

(3)说说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理由。

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错误的请改正。

1又1/6+7/15+2又5/6+7又8/158又3/7-(4又3/7+1又2/3)

=1又1/6+2又5/6+7/15+7又8/15=8又3/7-4又3/7+1又2/3

=4+8=4+1又2/3

=12=5又2/3

(1)学生判断,指名反馈。

(2)注意对减法性质的应用,进一步理解算理。

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4又1/4-3又1/7+5又3/4=4又1/4+5又3/4-3又1/7,这样算的依据是()。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

(2)6又7/8+2又11/18+1又5/18+又1/8的正确结果是()。

A、11B、10C、11又8/9

(3)对于算式4又3/11-2又5/9+2又8/11-1又4/9,下列算法中正确的是()。

A、(4又3/11+2又8/11)-(2又5/9-1又4/9)

B、(4又3/11+2又8/11)-(2又5/9+1又4/9)

四、课堂小结

师生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强调方法与计算习惯的培养)

五、课堂作业1、看谁算得既对又快。

4/9+3又5/7+2又5/914/15+13/24+1/15+11/24

5又3/16+2又13/32+1又7/168又2/13-2又1/9-3又8/9

1又2/3+7/10+1/3+3/205又5/12+4又3/7-2又5/12

2、应用题。

一只货船第一小时航行7又3/10千米,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1又7/8千米,第三小时又比第二小时多行7/10千米。这只货船第三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学生认识到了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大部分学生能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但是学生的审题能力还是很差,错误较多

简便运算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以整数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及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为基础。教材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时,通过几组算式,让学生计算出○的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找出它们的相等关系。总结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接着再通过例6教学怎样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以培养学生的简捷思维能力,提高计算的速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并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由于在讲小数乘法时,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已被推广和应用,因此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用类推的方法得到整数乘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使学生知道在运算时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得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中的数的特征,选择正确、合理的简算方法。

教学过程备注

活动一: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教师出示例5:让学生计算并观察每组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

(+)○+

指名与全班交流。

教师加以点拔。

总结规律: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活动二:应用定律进行简算。

教师出示例6:

让学生独立试做,发现简便算法。

然后指名汇报,说说在简算时分别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活动三:巩固练习。

1、完成14下面的做一做。

订正时注意让学生说说每题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

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活动四:课堂小结。

板书:

简便运算教案 篇5

这个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分为三小节,内容结构如下: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总体感觉

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在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这册共八个单元,整册教材中最难教,学生最难掌握的就是这个单元。其中本单元的第三小节,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教学实践与反思

1、用好情境素材,为推导运算定律服务。

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老师们要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如加法运算定律,教材安排了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27、28、

但作为例题所呈现的有些情境过于有针对性,造成学生在这个具体情境中能推导出运算定律,而离开了情境进行纯粹的简便计算,却无从下手。最明显的是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对于它的灵活运用,很多学生有困难,更谈不上逆向运用了。(书36页)

而乘法分配律又是本单元教学中的难点,所以一定要在练习中做适当的拓展。

可补充如:98101

976+973+97

2、要尊重学生差异

不要过分强调用最优化的统一的简便方法,允许一小部分学生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慢慢达到最优化。因为一方面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灵活性较强,是学习难点。另一方面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最简方法进行计算,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差异性。最典型的是44页

书中介绍了这样两种简便方法。实际教学状况是:

第一种在成人眼中认为最方便的方法,用的学生不多;

第二种方法学生很不喜欢,有些学生还理解不了;

采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最多,(10+2)*25。

我们试着去分析学生的思路,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诸如254=100;8125=1000等一些常见的两数相乘能得到一个整百整千数不够敏感,导致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运用不熟练。

又如,比较:a-(b-c)a+(b-c)两种计算形式去掉括号,运算符号会发生什么变化?对于这个单元的教学我们还可以适当参照相应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体系(象省编教材),做到择优录取,为我所用。

3、要关注拓展、变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教材中第三小节运用简便方法来计算的知识点十分集中,学生刚开始很难正确、科学地加以判断,而有些知识点是出现在练习中的,作为教师需要作为补充例题加以教学。

(1)关注运算定律以外的一些简便方法:

如书P42(5)25+75-25+75这一题可以用抵消或移项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应强调交换律、结合律适用于连加、连乘。不能随意用于加减混合、乘除混合运算。

补充如:856-98;438+99等可以简便计算的例题。

(2)第45页例5教材介绍了按月计算、按周计算的两种思路,以及相应的列式计算过程。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然后通过小精灵,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算法,和同学交流。最后让学生根据例题的内容,继续提出其他问题。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算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教学进行到这里,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学生一直在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例5的第二种方法并不能简便,学生很不习惯。教学时,可以先不教例5,放一放,等简便计算比较熟练以后,来学习,教师还可借此让学生体会并不是所有题都能简便,要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能简便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

"四则运算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