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劳动课件(锦集十二篇)。
请您仔细阅读“爱劳动课件”的相关内容,并记得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位老师每天都需要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充分而详尽的教学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传达课程内容。请务必重视教案课件的编写工作。
爱劳动课件【篇1】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诃语,认保佑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相帮互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重点是理解奶奶和小玲、京京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学的道理;进行字词数学。
难点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间音,有些形近或音同形近的字容易混淆。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已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了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拉”的声母是边音,“京”的韵弹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
3。指名简要地回答问题。
(1)。课文中谁是好孩子?
(2)。为什么说他们是好孩子?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轻声自由读二——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奶奶看见小玲的衣服没有淋湿,为什么很奇怪?(奶奶认为小玲忘了带伞,一定要淋湿。但是小玲回来后,一摸她的衣服,发现小玲没有淋湿,所以奶奶觉得很奇怪。)
指导学生读奶奶的话,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提问:奶奶为什么说小梅真是个好孩子?(小梅看到小玲忘了伞,怕她淋湿了,主动送小玲回家,)
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朗读小玲说的话,用赞热扬的语气读奶奶说的话。
3.轻声自由读第五——七自然段。
提问:奶奶为什么说京京也是好孩子?(京京看见路远的同学没有带伞,就把伞借给他们,自已淋着回家,他能主动关心、帮助同学,所以奶奶说他也是好孩子。)
4.启发学生说说,怎么读好奶奶说的话。(奶奶看见京京全身淋湿了时说的话,要用奇怪、心疼的语气来读。她夸奖京京时说的'话要用赞扫扬的语气来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每小组先出五人,四人分别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说课文叙述部分。表演后评选优胜小组和最佳小演员。
1.出示要求学会的生字,指名读一读,说说是怎样的记字形的。
2.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外:左右结构,第3笔是点。熟字“处”是半包围结构,第3笔是捺。
她: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告诉学生、奶奶、小玲、小梅、妈妈、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爷爷、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怪:左边是竖心旁,右上边是“又”,右下边是“土”和“轻”的右边不同。
3.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中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
本课生字中有4个左右结构的字,“外”左短右长,“她”、“拉”、“服”、“怪”都是左窄右宽。
1.课后练习第3题。学生自己拼读,指名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书上写。写后订正。
2.课后练习第4题。通过读例句,使学生体会到每组的两句话主要意思相同,但第二句比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爱劳动课件【篇2】
第五课爱劳动
教学内容:
聆听:
歌曲《劳动歌》
歌曲《海娃的歌》
表演:
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歌曲《种玉米》
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聆听《劳动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编创与活动:口风琴知识。
第二课时:聆听《海娃的歌》;表演《种玉米》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第五课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聆听《劳动歌》
1、初听前,教师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听后提示:《劳动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和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好。
三、编创与活动
1、结合键盘图认识字母谱,知道手的位置。让学生看图说出f用4指,s用5指演奏。
2、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吹奏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吹奏这五个音,吹奏的方法有多样。
3、在三个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得好、唱得准确。
4、可以在教室里画上格子,填上字母谱边走边唱。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第五课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聆听《海娃的歌》
1、初听前可提示:是否去过海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
你捡过贝壳、小虾吗?让学生明白“赶海”的含义。
2、初听后可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象?
3、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二、表演《种玉米》
1、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变换方式感受,跟唱学会歌曲。
2、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但不要唱得过强,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另外注意“锄”“要”“种”三处附点要唱清楚;连续的两个附点不要忽略;两拍的长音要唱足。
3、选几名学生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沙球是左手一拍一次,右手一拍两次。)还可以建议学生选用其他打击乐器,设计敲击的方法,尝试效果。
教学反思:略过
爱劳动课件【篇3】
一、活动生成:
中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他们喜欢做各种事情,更喜欢做一个勤劳的人。但也有一些孩子比较懒惰,一切事情都依靠家长。为此我设计勤快人和懒惰人这个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能利用图谱较快较准确的学会歌曲。
2、喜欢创编活动,并能大胆创编。
3、能用声音表情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不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幼儿能大胆地创编。
教学难点是幼儿创编的歌词能与旋律有机地搭配。
四、活动准备:
歌曲图谱,歌曲中唱到的食物,围裙等。
五、活动过程:
(一)并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一位教师系上围裙扮演勤快人,一位教师扮演懒惰人假装睡觉,边表演动作边演唱歌曲。
针对歌曲内容进行提问:几个勤快人?他在哪里?做了什么事?睡觉的人是谁?为什么叫他懒惰人?
再次表演歌曲一遍。
2、以游戏的形式学唱歌曲:我们都来做勤快人一起来劳动吧。
(1)单音模仿唱,熟悉旋律
我们来洗菜:随歌曲旋律一边唱单音“哗”,一边模仿洗菜的动作。
我们来切菜:单音模仿唱“当”。
(2)出示歌曲图谱,熟悉歌词。
“都准备好了,我们开始做饭了。”看图谱说歌词,看图谱随伴奏学唱歌曲。
在学习第二段时,引导幼儿观察歌词的变化:只需要把“劳动”改为“睡觉”,把“在”改为“不”就可以了。
(3)分别扮演勤快人和懒惰人进行练唱,引导幼儿用声音和表情表现出勤快人和懒惰人的不同。
3、创编歌词:
勤快人在厨房里还会做什么?引导幼儿创编出新内容替换歌曲图谱中的内容,并进行演唱。
六、活动延伸:
勤快人除了在厨房里劳动,还会在哪里劳动?他会做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自己画下来。
爱劳动课件【篇4】
义务教育九年制音乐教科书一年级第一册第六课《 爱劳动 》设计:教学目标牐1.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牐2.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爱劳动》,表达歌曲的内容。
牐3.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4.通过图谱“走呕”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二拍的时值。复习一拍、半拍时值并与二拍联系区别 教 学 内 容
狇鎏《劳动最光荣》 犂斫饫投光荣的道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劳动。
狇鎏《三个和尚》牐犉舴⒀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全体学生在复听音乐时随着音乐表演,鼓励学生进入角色,合上音乐的节拍,用自己创造的动作,表现劳动的愉快心情。
牨硌荨断词志睢
犚导学生编词演唱,让学生思考填哪个劳动的词适合演唱以提高学生编唱和表演的兴趣。创编动作表演时,可让学生分角色,并注意语气与动作。
牨硌荨洞蠹依蠢投》牐犛们岫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感受、表现歌曲坚定有力的音调。演唱时要注意强调第一拍,使歌曲更富有动力感。创编出多种劳动动作和着节奏进行合作表演。
牨啻从牖疃
1、掌握“x -”的节奏,两个“走”是两拍,四个“跑”是两拍,一个“走呕”是两拍。学生可分成三组依次读出,再看教师指挥,形成三声部节奏声势,反复读,看手势结束。为了读的准确可边拍手边读,准确掌握其时值。
2.创造“劳动”的声响,是一种趣味节奏练习。可启发学生想像校园劳动的各种声音,大同学帮助小同学修桌椅的声音:“叮当”“叮叮叮”。同学们在操场上用大扫帚扫地的声音:“刷!—刷!—!”学生在教室里擦桌椅的声音:“擦!擦!”。让学生看图自己安排劳动声音出现的先后,最后汇合在一起,形成多声部的劳动节奏。
教 材 分 析
1.歌曲《劳动最光荣》
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开头由器乐引子描绘天慢慢亮了起来,引出孩子们活泼而富有生气的歌声:
这8小节为两个乐句的乐段,是全曲的主题。后面各个段落是主题的变化重复,一共变化重复了三遍,构成了在民歌和民间儿歌中常见的“分节变化重复曲式”。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2.民乐合奏《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是动画片《三个和尚》的音乐。乐曲以民族乐器的独特音响描绘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经过。二胡吟腔的手法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和尚念经时的生动形象。板胡代表小和尚;坠胡代表瘦和尚;北方的管子代表胖和尚。三种乐器轮流演奏,好像和尚们在对话。没水吃了三个和尚均拉长了脸,三样乐器“叽叽喳喳”奏个不停,尾部拖着一个幽默的长音,表示三人争吵不休;而当寺庙着火三人救火时,三种乐器则此起彼伏,抑扬和谐,表现了三人齐心协力扑灭火灾时的忙碌情景。乐曲以简单的三件乐器描绘了生动有趣的三个人物形象,展现了繁忙的挑水灭火的劳动情景,学生可从中体会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想象所表现的不同内容。
爱劳动课件【篇5】
我国是礼仪之邦,古代人们就十分重视人际交往中的言行举止的谦逊有礼。古人“三字经”,“弟子规”中对幼年儿童的礼仪教育,反应出中华民族在早期教育中优良的文化传统。孔子也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礼仪教育以及及早施教,古人就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文明礼貌是人在社会化进程中最先接触到的社会行为规范,具体,直观,渗透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幼儿易学,易懂,从小培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题“甜嘴巴娃娃”的设计目的是让幼儿懂得与人交往的“礼”和学习与人交往的“语”,这里既包含与人交往时要有尊重别人的态度,也包含与人交往时要掌握最基本的礼貌用语。因为只有有礼貌地称呼对方,使交往对方感到被尊重,双方产生亲近感,才能为人际交往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讨论课的内容:
二、环境布置:
1、在主题墙上常设“甜嘴巴娃娃”板块,把幼儿认为有礼貌的“好听的话”张贴其中。
2、创设玩具之家,展示自己的玩具,鼓励将自己的玩具介绍给他人玩,并和别人交换玩,或几个人一起玩。
三、家园配合:
1、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对别人做到基本的礼仪,使孩子在潜移默化当中学会礼仪。
2、家里来客人时尽量给孩子来接待,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懂礼貌的孩子人人都喜欢,懂礼貌的孩子交往更能够成功。在这个主题活动中,除了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让幼儿学习怎样向别人问好,怎样向别人请求,懂得得到了别人的帮助要学会感谢,影响了别人要学会道歉外,更是结合了幼儿实际的生活情景,学习怎样尊重别人,怎样使用礼貌用语,使礼貌成为幼儿的习惯。
爱劳动课件【篇6】
活动目标:
使青少年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打好知识根底、塑造优良品格,锻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活动过程:
主持人1:“长在妈妈的怀抱,幸福少不了”同学们,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心中就溢出一种幸福之感,漾起一股对妈妈的爱。妈妈养育了我们,我们爱自己的妈妈,也了解自己的妈妈。
主持人2:可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还有一位共同的伟大的母亲—祖国,她哺育所以的炎黄子孙,给每个儿女厚爱。那么,作为她的儿女,我们对她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回报母亲呢?
主持人1:下面进入知识竞赛环节,以抢答形式进行。(进行有关国旗、国徽、国歌方面的竞赛)
主持人2: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时,毛_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按动电钮,升起了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从那一刻起,五星红旗始终飘扬在祖国大地上。
主持人1:我们都再一次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代表祖国的,希望同学们能尊重它们,让我们成为祖国的骄傲。
主持人2: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主持人1: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得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主持人2: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主持人1:祖国—母亲,母亲—祖国,就这样紧密相连,连成一体。请欣赏路滨和彭亮老师的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主持人2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如此美丽的祖国,靠谁来建设?(靠我们)
主持人1:好!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建设祖国,我们应该热爱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
主持人2:对。请同学们热爱读书吧!为中华之崛起! 主持人1:下面请听故事
主持人2:周总理、徐悲鸿发奋读书,是为了国家的自强自立。
主持人1:我们这一代的勤奋学习,是为了祖国的明天更加绚丽。
主持人2:我们班也有一批勤学习的同学,下面就给你们一个机会,表扬这些同学,让全班同学都以这些同学为榜样,努力学习。
主持人1:我们三二班的确存在一批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同学,我们全班同学要以这些同学为榜样,努力学习。再一次把掌声送给这些优秀的同学。
主持人2:同学们,在世界上各国都要振兴腾飞的今天,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地球的今天,科学、文化、技术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要改革,谁挑重担?同学们说,靠谁?靠我们
主持人1:说得好!同学们,我们要勇于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我们要让祖国更加灿
烂辉煌。
主持人2:我们是民族的脊梁,我们要用知识与智慧描述祖国未来的篇章。 主持人合: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我们要让祖国更加灿烂辉煌。全体起立,紧握右拳,让我们庄严宣誓:以我所能,爱祖国勤学习,为祖国尽责任,时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时刻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我们遇到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解决;
主持人1:请我们的班主任给这次主题活动做总结。 结束语:
中国五千年的绚丽文化,发展至今,日趋强大,祖国继续的繁荣昌盛,靠的是先进的科学力量作后盾,而你们,就是这个后盾的重要构成元素。祖国的未来,就要靠你们去创造了。
在此,班主任希望你们,从现在做起,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用你们的知识和智慧去开拓祖国美好的明天。
爱劳动课件【篇7】
教案名称:充当爱劳动的小工人(爱劳动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辅助材料制作花纹。
2、会用团圆、搓长、压扁等方法,制作不同形状的点心、饼干。
重点难点:使用辅助材料,尝试制作不同花纹。
活动准备:泥团、泥工板,小棍、不同花纹的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回忆随爸爸妈妈到商店买食品时看到的点心、饼干的形状。
2、出示泥团并讨论。
①如果你想做两块“点心”,分到一块泥怎么办?让幼儿知道把泥分长两块。
②怎么样做球形?用双手团圆。
③怎么样做长条形的点心?先团圆,再用双手来回搓长。
④怎么样做扁圆形的饼干或者点心?先团圆后压扁。
⑤怎么样做方形的饼干?先压扁,后用小棍把四边切直。
⑥用什么办法在点心和饼干制作花纹?用小棍、塑料片压上花纹。
3、幼儿操作,教师分别指导。对能力教强的幼儿,可鼓励他们多做一二块。
4、将作品放在大托盘里,师幼共同欣赏、评议。
爱劳动课件【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职业,了解劳动者的辛苦。
2、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能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搜集各行各业人们工作时的图片、
让家长帮幼儿做活动前的社会小调查,并填写下表。
勤劳的人们、
晚上工作的人、周末工作的人
调查人:
调查时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了解的职业。
(1)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说说爸爸妈妈工作时都做些什么?
(2)请幼儿结合图片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工作?例如:交警、医生、公安、售货员、公交司机等,他们都在做什么?
二、请幼儿了解人们工作的时候是在为别人服务,学会尊重、关心劳动者。
(1)请幼儿看看自己的调查表和同伴交流调查的结果和感受,说一说晚上和周末谁还在工作?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2)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还有哪些工作是为别人服务的以及自己曾受到过帮助的经历,进一步体验人们的辛苦。
(3)请幼儿说一说怎样尊重和关心劳动者。知道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每一个劳动者的节日。
三、请幼儿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劳动的辛苦。
(1)请幼儿讨论:自己可以帮老师做什么事情?比如:帮老师整理活动区的玩具、打扫活动室、擦桌椅等。
(2)请幼儿分小组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爱劳动课件【篇9】
活动目标:
1、能用肢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劳动时的欢快。
2、了解周围人的各种劳动,萌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劳动最光荣》。
配套课件:小班劳动节课件《我们爱劳动》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发讨论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观看幼儿园阿姨打扫卫生的图片并交流。
3、你看到阿姨们在干什么?(擦窗、扫地、擦桌椅、拖地板)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阿姨打扫卫生的各种动作。
4、图片里阿姨们做的事儿都被你们找到了,细心的小朋友也一定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在劳动,你见过吗?他们在做些什么呢?(清洁工,厨师,医生,保安)
5、幼儿想象人们的劳动,做出动作请大家猜:这是谁,他在做什么,发现身边爱劳动的人们有许多。
二、跟随音乐动
4、交流自己创编的动作,共同选择数个表示不同工人的劳动动作。
三、表演创造
1、自由结伴,分别扮作某一工种的工人,随音乐共同练习。
2、轮换地为大家表演(教师可扮作主持人,分别介绍)。
3、欣赏教师的舞蹈表演“我们爱劳动”,跟着教师一起舞蹈。
爱劳动课件【篇10】
活动意图:老师对我们说“小朋友们要记住,有劳动就有收获,一定要爱劳动,长大后为国家做出贡献。”我说:“我一定会爱劳动的,就像音乐教案里的小蜜蜂一样。
活动目标:会用自然的声音唱歌,能理解歌词的内容。
准备材料:小蜜蜂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蜜蜂采蜜的情景。
重点难点: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做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教师弹唱一遍《爱劳动的小蜜蜂》。提醒幼儿注意倾听歌词。
3、教师与幼儿一起弹唱几遍歌曲,幼儿可以模仿小蜜蜂飞一飞,采一采蜜。
4、教师启发幼儿讨论:蜜蜂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勤劳的采集花蜜?引起幼儿歌唱小蜜蜂的兴趣。
5、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并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6、让幼儿说说怎么样学习爱劳动的小蜜蜂。
7、复习歌曲《蚂蚁搬豆》,结束活动。
爱劳动课件【篇11】
尊敬的各位评委:
今天我说的是浙美版第五册第2课《我们爱劳动》根据说课的要求,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部分进行说科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的内容。按课标的要求,初步认识形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通过本课的教学,要着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生活中的人物动态千变万化,在劳动时则会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动作。本课通过对不同的劳动的认识,逐步对其解析,了解劳作时的基本动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的动态美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基于对教材的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操作目标: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和创造力活跃,而且该年龄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得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
二、教法学法
都说好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我在教学上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炒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情景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式引导教学法为主,结合学生的心理,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学法上,我本着活动自主性的原则,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并放手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讨论、观察,思考,比较等学习方法,来体验学习的乐趣。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会全方位渗透到教学程序中。
三、教学过程
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是学生思维流畅性、灵活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并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功的能力”因此,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看,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思,培养个性。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情境引入。
教师用课件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秋天辛勤农民伯伯在田里收割、背谷子的的画面。启发学生: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当时的心情怎样?请学生回忆并交流。让学生对劳动产生兴趣,为学生下一环节学习做铺垫。并引出了课题。(板书我们爱劳动)
2.师生探究,扩散思维
接着展示一段视频是关于教师本人在家抹地板的内容,通过这段视屏让学生也感受到老师也是热爱劳动的,并且能体现劳动特征和动态的特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请同学到讲台前模仿一种劳动的动作,让学生来猜猜他在干什么活。
教师总结:人在劳动时产生了有规律、有节奏的优美动态。
教师设问:人在劳动时身体的各个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学生体验:小组内同学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并用动态线表现人物动作。
比如一个小组的活动:
一个学生来模仿晒鱼干的动作。
观察:这位同学在晒鱼干的时候,他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头怎样变化?(看鱼干。)
身体怎样变化?(有点弯曲。)
手怎样变化?(一只拿着筐一只拿着鱼。)
脚如何变化?(前后分开了。)
小组成员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展示教师利用课件演示人体劳动时的动作和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平衡关系。并欣赏米勒的《拾穗》不仅让学生分析人物的动态,也让学生欣赏、交流整个劳作场景的美感。
教师在学生讨论分析后予以总结各项劳动都有各自的运动规律,身体各部分之间为保持平衡也会发生相关动态。因此,在劳动时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
3.注重动态,感受劳动美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劳动中的动态美,和平衡关系。劳动的环境也能达到画面传神的效果。在这一环节我在屏幕上,滚动着同龄人的作品,请学生尝试练习一张关于大扫除的作品,也可以是其他的劳动场景。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造型美观。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播放《劳动最光荣》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优美欢快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并体验在课堂中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创作中,遇到各种问题,我会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解决问题,进行更好的创作。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4.激发潜能,表现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完成作品后评价以劳动中动态为最基本的标准,兼顾劳动场景。我在这个教学中采用(1)学生互评(2)小组互评在这基础上在做教师的点评,肯定表扬一些好的作品,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作成果。此环节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作品的展示,让学生感受生活需要美,美需要人们去创造的道理。
5.总结归纳,课后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在课将结束时注重课上的总结,和课后的延伸。如: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的让老师很满意,同学们是个勤劳的孩子。多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让爸爸妈妈也知道我们的同学是不仅聪明,而且爱劳动。通过课程,达到了学生在情感上的教育,这就是美育的目的。
四、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设计必须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文字表述不宜过多,设计要简明概括,图文并茂。
我们爱劳动
头
身体
劳动动态手
脚
劳动场景
总之,本课的设计,我从美术课程课标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做到:导课“趣”授课“活”创作“新,结课“巧”。我的说课完毕,结束。
爱劳动课件【篇12】
【教学内容】:
聆听:劳动最光荣
三个和尚
表演:洗手绢
大家来劳动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地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地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地内容。用动作感受二拍子地强弱规律。
能够编创歌词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通过图谱“走欧”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二分音符的时值。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学唱《洗手绢》
边唱边表演
用打击乐器伴奏
编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导入: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出来了,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小喜鹊,小蜜蜂都忙开了,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请朋友闭上眼睛听一听
放音乐《劳动最光荣》
听后学生回答
师:原来是小蜜蜂在忙着采蜜,小喜鹊在忙着造新房?这说明他们什么呢?
(爱劳动)
他们边飞边采蜜。造新房的心情怎样?
你能用动作把小喜鹊,小蜜蜂愉快的心情表现出来呢?
放录音,学生听着录音表演
出示:脏衣服
这衣服怎样?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衣服脏了你怎么办?(自由论)
师:小蜜蜂,小喜鹊,都那么爱劳动,小朋友自己的事也要自己做
你会学妈妈洗衣服吗?平时看见妈妈怎么洗衣服的。
学一学,做一做
我们一起边听音乐边洗衣服好吗?(出示脏手绢)
洗得真认真没,开心吗?在来一次好吗?
放音乐,教师伴唱
刚才老师唱的歌,好听吗?想学吗?
朗读歌词(老师敲碰铃)
学唱第一段
出示手绢,这手绢怎样?大的衣服妈妈洗,小的手绢自己洗
朗读歌词,小朋友拿出手绢边做动作边读歌词
自由唱,哎咯哎咯哎咯哎一共唱了几次?有什么特点?采用不同速度唱,慢的速度你觉得怎样?(连唱)前二句也采用对比方法唱,为什么采用连贯的唱(表示自己洗后自己晒)
师:自己洗自己晒,开心吗?我们边洗边连起来唱好吗?
出示:碰铃,木鱼。你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吗?(自由练)
教师弹歌曲旋律,学生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下面进行比赛:
每组推荐一个小朋友上台边唱边表演,看谁洗得最开心
其他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没乐器的学生用动作表演
评价,表扬
你会为这首歌起个名字吗?(洗手绢)
日常生活中,你还可以帮妈妈学做哪些家务呢?
你会编成歌唱吗?
进行创编
游戏:教师手放前唱词,手放背后唱在心里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用声音、人声表现节奏
学唱《大家来劳动》(熟悉旋律)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听音乐做动作《劳动最光荣》
复习《洗手绢》
边唱边做动作
新歌教学
出示:
打准走(欧
先拍打××××│××││××××│××││
重点:××××│××│×-│×0││
×××│××│×××│××││
××××│×××│×0│×0││
然后连起来拍打
教师弹《大家来劳动》旋律、学生拍打。“走,跑跑”想在心里
用声音、人声表现节奏:
教师擦桌子,发出擦擦声
扫地、发出什么声音(听后说)与上面擦桌子的声音进行比较
在日常生活中、发出哪些声音,你会模仿吗?
如钉桌子的声音、撕报纸的声音、用笔划书的声音
让学生自由想象,小组讨论
加歌词按节奏朗读
跟读
学生连读
第三教时
【教学要求】:
学唱《大家来劳动》
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听音乐表演
新歌教学:
复习《洗手绢》
边做动作边唱歌
师:平时你参加哪些劳动呢?
做劳动师的各种动作
教师弹旋律,学生做动作
边做动作,边朗读歌词
学唱
教师范唱一边
逐句学唱
重点:
出示节奏谱
要求:先排击
然后连起来拍
教师弹旋律,学生拍打
连唱,处理,你觉得歌曲情绪怎样?(有力)
巩固:
游戏:教师手放前,学生唱词,手放后,唱在心里
边唱歌词边表演
用打击乐器伴奏:
分组自由练
教师弹旋律,学生分别用木鱼,碰钟伴奏
按要求伴奏
学生练一边
边唱歌词边伴奏
比赛:
每组推荐一个小朋友上台表演,比出一个“最佳小歌手”
其他小朋友用打击乐器伴奏,或表演
第四教时
【教学要求】:
欣赏《劳动最光荣》
《三个和尚》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欣赏:《劳动最光荣》
出示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听音乐,听后讨论这首歌的内容,歌颂了什么?批评了什么?
学生听后讨论,进行思想教育(热爱劳动)
复听,用动作表演
轻声哼唱歌词,唱后用线条表示自己的感受
是~优美的(兰色)
还是欢快的(黄色
角色表演
欣赏:《三个和尚》
初听音乐
听着音乐想象“音乐讲述了一个怎样得故事?”
为什么一个和尚跳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吃?
得出劳动换来美好生活得道理
复听
自己创编合着音乐表演,鼓励小朋友进入角色
合上音乐的节拍,用自己创造的动作,表现劳动的愉快心情
音的强弱
用生活中的例子做对比讲解
如:老虎合小猫的叫声
师在钢琴上弹两个音对比,让小朋友听辩
师弹奏轻柔的音乐,让学生用动作表演(引导学生把听到的,想到的声音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弹奏进行曲风格的音乐,学生用动作表演
引导学生学小溪慢慢地流淌,学白云悠然地漂浮,学小猫在地上打滚
强:学农民伯伯用劲地锄地
dg15.com扩展阅读
最新劳动课件收藏十二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编写完整的教案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益教学的基础,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以下是一些涉及“劳动课件”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和研究,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将此页面加入到您的收藏夹中!
劳动课件【篇1】
篇一:小学劳动课教学反思
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知、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校3―6年级安排了劳动课程,每周各年级一节,由各综合实践老师或劳动课老师来上这节课,并根据大纲对各年级的不同要求,按年级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在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
劳动课也要认真备课,选好教学内容、劳动场地,通知学生带好劳动工具,加强现场教学,并尽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操作示范。例如《钉钮扣》一课,教师备好课后,事先通知学生带好缝衣针一枚,两眼扣两粒,四眼扣两粒,碎布一块,小剪刀一把,线团一个。在劳动课上,老师用投影机出示两眼扣和四眼扣的图片和一件上衣的图示,让学生懂得钉扣子钉在什么位置合适,又动手做示范怎样握针,怎样穿针引线,并教学生:“注意线不能太长,否则容易绕结。”并告诉学生左手怎样按紧扣子,左右手怎样配合,防止被针刺手指或不小心钉在自己穿的衣服上。老师讲完钉扣子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钉扣子的比赛,最后引导学生针线和小刀要放好,不要乱丢乱放,以免扎伤自己或别人,并让学生谈谈学会钉扣子的好处,()进行思想教育。
利用劳动课时或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社队、车站和军烈属、五保户家里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既开阔学生视野,又学到劳动本领。我校有综合实践基地,在劳动课时可以带领学生到基地观察、探究、劳动和体验,真正做到教学做和一。
我校根据新课程计划,把“兴趣小组”活动列入课程。做到课堂打基础,课外多实践。我校设有10多个活动小组。每逢这节课,各辅导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编织、折叠、绘画等手工,并动手做发豆芽、种花、种菜、植树等试验,开展穿袜子、系鞋带、扣扣子、戴红领的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使儿童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通过劳动课,学生掌握了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技能和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培养了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劳动技术课,是小学设置的一门对学生实施劳动技能教育、训练的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劳动兴趣。如我在教学《包饺子》一课时,书本上把需要的'配料和制作过程介绍得很清楚,学生自己就能看懂,学会。如何教学呢?我课前先作调查,有哪些同学在家自己独立做过或和家长一起做过,课上请他们起来介绍包饺子过程,并与大家交流在包饺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想不到这些独生子女们在包饺子方面还挺有体会。有同学提出与书上不同的配料;有的同学讲述了自己第一次擀皮时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困难;还有的学生介绍煮饺子不易煮烂的一些小窍门……这样的劳动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劳动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劳动,懂得劳动光荣,劳动辛苦的情感。
2、进而懂得家人的付出及家人的辛苦。
3、让孩子体会亲自动手的乐趣。
4、让孩子真正懂得劳动的可贵。
活动准备
小毛巾若干、小凳子若干、洗衣粉一袋、水盆10个。
活动过程
我先是以儿歌引出活动的主角“凳子”,我发现孩子们都很聪明,兴致也很高,没几遍就能自己哼出儿歌来,我还要求每个孩子对自己坐的凳子说一句话,我本想让孩子们说一声谢谢,或者你辛苦了之类感恩的话,可刚开始,孩子们都不明白老师的意图,所以说不出来、于是我就先示范,示范后孩子们能跟着我的思路扩散开来了。接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来了解凳子的各个部位,虽然孩子们经常看到凳子,天天坐凳子,但真正能说清楚凳子各个部位名称的孩子还很少,所以先来认识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认识完后我就从小朋友每天要洗澡引伸出凳子也要洗澡,并让孩子们来帮忙洗。孩子们可激动了。当我问孩子们给凳子洗澡需要些什么东西呢,孩子们纷纷联想到自己洗澡时的东西,如毛巾、肥皂、沐浴露、水盆等说了很多,我强调:给凳子洗澡是用洗衣粉,它与我们小朋友洗澡是不一样的。在第一次活动时,我把该怎么洗,洗凳子的步骤示范了一遍,然后再让孩子们洗;而我们不能单一的把自己的方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剥夺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自主性,所以在第二次活动时我就让孩子们自己去洗,洗完后再相互交流“你是怎么洗的?”并比比谁洗得干净,并给予鼓励;孩子们给凳子洗澡的方法五花八门,而好多孩子都洗得非常干净。孩子们在自己动手劳动中获得了快乐,懂得了劳动的可贵。
在第一次活动后,我发现,由于对孩子们使用毛巾在水里清洗后要拧干的要求没有特别提出,因此就导致了有的孩子把水拧到了别的小朋友身上、鞋子上,还把地面弄得非常湿,所以在进行第二次活动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这方面的提醒:洗毛巾、拧毛巾一定要蹲下;没拧干的一定要尽力拧干,人多就多等一会儿;不能乱占位置,乱抢位置。所以第二次洗的时候就好了很多。孩子们在洗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发现孩子们拿起毛巾,都很认真地给小凳子洗起澡来。“哗啦,哗啦”搓着毛巾,呼哧呼哧使劲拧干毛巾,一会儿给凳子擦擦“背”,一会儿给凳子洗洗“脚”,干得可带劲可欢了,把凳子擦干净了,很多孩子都很聪明的把凳子放到了太阳底下晒一晒。看着他们一个个汗涔涔的,小脸红扑扑的,我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此次活动注重趣味性,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树立起了劳动光荣的思想。我还在设想,可以让孩子每天入园后就先把自己的小桌子、小凳子擦干净,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给小凳子洗澡,进而就可以擦干净桌子,在家里洗干净碗,洗书包,小袜子,小手绢等等,这不正是这堂活动课想要的结果吗?这不正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的养成、一种能力的体现吗?这不正是热爱劳动的表现吗?不过因为孩子们还小,没有一定的纪律性,场面有点无序且混乱。下次一定会在这方面更加注意。让孩子们在一个既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环境中获得劳动的快乐。
劳动课件【篇3】
为了迎接国际五一劳动节,每个单位都会策划一些节目,我们幼儿园今年也别出心裁的制定了一系列的活动希望通过此活动,教育孩子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练好本领,长大了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更多的神奇,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为社会服务。
活动的生成:
为迎接 五一劳动节 的到来,让幼儿对 五一劳动节 有了深刻的认识,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劳动人民,萌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懂得珍惜劳动人民的成果。我们大二班在节日前夕开展了 劳动人民最光荣 的主题活动。希望通过此活动,教育孩子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练好本领,长大了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更多的神奇,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为社会服务。
活动内容:
1、介绍 五一 国际劳动节。
了解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初步理解五一劳动节的含义。
2、绘画 各行各业劳动人民 美术作品。
介绍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初步了解不同劳动者对社会的不同奉献。
3、谈话:说说 我的爸爸妈妈
相互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的工作,知道他们工作的辛苦。
4、组织幼儿义务劳动,如:擦桌子,椅子、洗抹布等。
5、手工:制作 美丽的花 。
组织幼儿将自制花朵送给幼儿园各行业的劳动者,并说一声祝福的话。
6、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小百科: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工人们提出的罢工条件,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劳动课件【篇4】
一、活动名称
向节日里不休息,辛勤劳动的人们问好。
二、活动目标
1.幼儿在家长的帮助支持下大胆、自然地向成人问好,向人们表达节日的祝贺。
2.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会关注四周的的人和事。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幼儿园制作好慰问礼物和心意卡。
2.节日父母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帮助孩子发现在节日里正在工作的人。
3.幼儿将自己的慰问礼物送给节日里正在工作的人,请接受礼物的人填好心意卡交给孩子。(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可以帮助孩子一起送,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主动去送,这个环节是对孩子的一个挑战)
4.节日过后,孩子将心意卡带到幼儿园。大家互相交流自己向谁慰问了,是自己主动完成慰问任务的、还是父母帮助完成。
四、教学反思
活动来源于中班的主题活动《四周的人》,教育活动从孩子最亲近的父母长辈开始关心四周人们的活动,了解常见社会成员的工作及与我们的关系,并尊重他们的劳动,体验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友好交往,愿意向他们学习。
劳动课件【篇5】
主题一:活动目标:为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互助、分享和谦让,体验与他人共同生活的快乐。
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学会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方法。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培养幼儿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读物
活动过程:(一)《五一劳动节》《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参观图书管》《文房四宝》
1、请幼儿说说五一劳动节是谁的节日?是不是他们都能休息,为什么?
2、我大家都有一双手,说说我们手的重要性。
3、请幼儿说说我们去参观图书馆应该注意什么?
4、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是什么?
(二)《合作的力量》《快乐的六一》《哥哥姐姐真能干》《端午节》
1、请幼儿说说什么叫合作,合作的力量的是无尽的。
2、知道六一是小朋友的节日。
3、参观小学看到哥哥姐姐很能干。
4、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三)《我是中国人》《保护环境》《有趣的广告》
1、让幼儿说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的特征。
2、我们应该怎么保护我们的环境。
3、广告有什么作用。他们为什么要做广告。
(四)《多彩的衣服》《爱护学习用具》《毕业典礼》
1、让幼儿说说一年四季的应该怎么穿衣服。
2、我们平时应该怎么爱护我们的学习用具。
3、说说毕业典礼的感受。
主题二:一、活动主题
以新工人、新市民和推动深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主线,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劳动光荣,共建共享,快乐罗湖,幸福罗湖为主题的庆祝五一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文化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唱响时代主旋律,展示当代职工奋发有为、昂扬向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采,激发劳动者建功立业的工作热情,为把罗湖建设成更繁荣、更文明、更幸福的城区努力奋斗。
二、亮点活动情况
1.罗湖区庆五一暨第六届劳模表彰大会。以劳动光荣,共建共享为主题,通过先模表彰大会、先模典型事迹短片宣传、原创编排的文艺演出和代表罗湖产业特色的职工方阵参与的互动方式,为我区职工群众送出一份独特的精神文化大餐,表达区委区政府对职工群众的节日问候和殷切期望,发挥工会组织在组织职工、教育职工、引导职工的重要作用。
4月26日下午,20__年罗湖区庆五一和三年一度的劳模表彰大会在罗湖会堂隆重举行。罗湖区五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了大会,并在会前和区20__年市、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以及市、区先进单位(集体)获得者代表合影留念。表彰大会上除了播放精心制作的先进典型人物或单位的电视短片外,还穿插罗湖区总工会精心编排的一系列原创节目,有歌颂劳模的配乐诗朗诵《你们是幸福罗湖的楷模》,有反映工会为职工服务的快板舞蹈《工会是我家》,也有展现新时代职工风采的大型歌舞《我们是新时代的工人》《自豪的建设者》。另外,由400多名罗湖特色产业职工群众代表组成的方阵参加了大会,共享节日的喜悦和欢乐,展现了区广大职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此次大会受到了区领导、职工朋友和先模人物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营造了劳动光荣的浓厚氛围,表达了全区劳模和广大职工以实际行动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心。
2.社康中心义诊活动。邀请社康中心专家举办关爱职工的社康中心义诊活动,主要向职工讲解有关职业病及预防职业病的方法等内容,让职工了解职业病等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有效地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率,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社会氛围。
3.庆五一趣味运动会。以五一劳动节为契机,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比赛项目有跳大绳、夹气球接力、盲人足球射门等;广泛发动步行街商家、基层工会和职工积极参与,通过活动的开展,广泛吸引和凝聚街区企业、职工,进一步推动基层工会建设。
4.庆五一迎五四企业联欢会活动。通过整台汇演的形式,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展示新时期广大企业的时代风貌。
5.活力笋岗.幸福笋岗系列职工文体活动。活动包括登山比赛、羽毛球比赛、三人篮球比赛、跳绳比赛、乒乓球比赛和拔河比赛等等,活动目的主要是加强企业间的横向交流、增进友谊、活跃职工的文体生活、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增强街道工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促进罗湖德育、经济全面发展作贡献。
6.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通过聘请律师现场解答职工疑问的形式,举办职工维权宣传,让职工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职工的维权意识,进一步推动我区工会权益保障工作。
7.爱心献血活动。通过无偿献血这种有意义的活动,体现职工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共建和谐的精神风貌。
8、送电影到基层。为活跃社区工人文化,丰富工会生活,陶冶工会会员情操,促进社区和谐氛围。由清水河街道总工会安排慰问辖区企业电影专场晚会陆续送进银湖社区新陆通工业区、草埔西社区鹤围广场和玉龙社区阳光广场,让广大职工感受到了工会的暖暖情意和深切关怀。
三、活动总结
(一)高度重视,密切合作。
此次庆祝五一活动系列,活动主办或协办的各单位度重视,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既面向一线职工群众,结合企业文化活动,不拘一格地创新形式,又丰富了职工文化业余生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二)突出主题,务求实效
各级工会在今年的庆祝五一活动中突出了以劳动光荣,共建共享,快乐罗湖,幸福罗湖为主题,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宣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和职工为本,基层为重的理念,扩大工会组织在基层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收到企业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三)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各级工会在举办庆祝五一系列活动前,及时、深入地向职工和企业宣传、扩大影响。充分利用了各种宣传手段和渠道,借助网络、媒体等传播工具,共同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举办庆祝五一系列活动之后也认真总结做好后续宣传报道工作。
劳动课件十四篇
工作总结之家的资料是关于“劳动课件”的最全面的整理,我们欢迎您访问我们的网站,并希望我们能为您创造价值。学生们需要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而这离不开老师辛勤准备的教案。编写每份教案课件都需要大家认真对待,因为教案是实施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
劳动课件【篇1】
思路定位:
1、选择幼儿熟知的、同时具有安全操作性日常生活工具作为本次科学活动的探索和认知对象。引导幼儿用“陌生”的眼光去重新审视熟悉的材料,激发好奇心和活动的兴趣。
2、让静态的材料“动”起来。将认知的重点从被动接受转移到主动发现探索上。通过幼儿的亲历亲为去发现工具的特点,并通过与同伴的交流探讨建构成新的内需的知识。
3、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常识使用工具并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操作和实践来验证自身的发现,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工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秘密,积极探讨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2、尝试和同伴合作使用某一工具完成任务,体验合作的快乐和尝试的成功。
3、初步了解工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自豪感。
小刀、小铲、螺丝刀、剪刀、夹子、小推车等若干。
引题激发兴趣→自由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秘密→拓展经验→小组合作尝试使用工具活动环节:
1、教师讲述故事《小熊造房子》,引发幼儿思考。
“它还需要什么可以帮它又快又方便地造房子?”
2、谈话理解工具的概念讲解:工具就是一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更顺利地做好一件事情的物品。
(简单的提问,有悬念的小故事,将枯燥的内容巧妙地隐身其中。通过小朋友自己的思考和探讨,将日常的常见工具呼唤出来,在唤起生活经验的同时,言简意赅的讲解帮助幼儿迅速明晰和梳理已有的模糊概念。全新的审视目光激发了内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明确探索目的辅助语:“工具为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事情呢?”“它的秘密在哪里?”
2、自由挑选工具,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用途及秘密3、集体交流探讨围绕中心话题:“我发现XX是用来干XX的。”“它的秘密是XXX。”“使用它的好处是XXXXX。”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发现工具的秘密”这一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强烈地激发了幼儿无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简直迫不及待要大展身手。原来已熟悉的操作材料重新变得陌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正好为他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他们会想尽办法运用各种可以运用调动的器官,去探索、去发现,并乐此不疲。每一个细小的成功和发现可以激励他更深入再一次的探索。认知在过程中慢慢得以积累和形成。充分的尝试达到经验的概括。
因地制宜的工具材料,让孩子真切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工具就是人自己发明创造的。通过幼儿的操作,材料揭示出的有关特性和事物间的关系,正是我们所期望幼儿获得的,也为下一个环节做了很好的知识积累。
让孩子自由选择工具是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决定的。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选择探索的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想法,按自己的方式方法获得有益的经验,还有利于他们产生一种想法进行发现的要求,一种前进的动力,这种热情会让他们专心致志地投入研究和探索。
集体的探讨交流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幼儿在与同伴的观点交融、碰撞中丰富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完善自己的想法,获得成功体验。)
了解工具是人类的智慧结晶。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还见过或用过什么工具?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具,他的知识主要是经验性的知识。通过自身的探索,幼儿获得了大量的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在这里,通过老师巧妙的铺路搭桥,用几个小小的问题就帮他们归纳、概括最终理解、内化对工具的认知。引导幼儿从眼前的几件具体工具拓展到整个工具海洋,逐步将经验迁移和拓展,通过回忆、思考在脱离实物的状况下验证自己的知识使经验真正得以内化。)
(四)小组合作尝试使用工具。
1、提供材料,明确任务目标工具任务:
小刀水果拼盘小推车运送大积木块(上下坡)小铲将黄豆装袋螺丝刀组装小木盒剪刀剪布片夹子喂娃娃吃点心。
2、小组成员商量分工共同完成任务3、集体探讨,说说自己是怎样完成任务的,工具帮了什么忙?
总结:工具的用处真大呀!工具是在劳动时发明的,我们只要会动脑筋,也可以发明有用的工具!
(通过刚才的探索、讨论,幼儿发现了许多工具的优点。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发现,要验证工具的真正本领,让孩子心服口服,真正认识工具为劳动带来的便利,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亲身的体验才能使经验真正的内化。
孩子是主动学习者。他们要主动读探索、研究和发现才能主动建构知识经验。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实际参加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多的过程中真实感受,才能真正体验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劳动课件【篇2】
分析与思考:
所谓工具,指的是人类在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它具有针对性使用对象或范围的特点,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工具广泛存在于生活及各行各业中。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工具的使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的生活周围也充满各种各样的工具。他见过也已经使用过不同的工具并成功地完成各种任务。但是,所有这一切经验都含糊地存在他的头脑中。正因为工具太常见,反而容易让人熟视无睹了。如何把这些经验从他的脑海中唤醒,进行概念上的明晰并激起他再一次的兴趣和好奇就是成功开展学习活动的关键。
再者,《劳动者的工具》这个内容非常广泛,大到人类发明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小到一根秀花针。工具不仅代表着一件具体的器具物品,更凸显住深层的精神内涵。如何从这个浩瀚的工具海洋里汲取适合大班幼儿认知和探索的学习内容并产生情感上的触动和共鸣是本次活动的根本。
大班幼儿所拥有的经验和技能使他乐于自我发现和探索,他们不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同时,他也能够通过同伴间的合作完成更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享受成功的满足。《劳动者的工具》所显现的内容是完全静态的成品。大班幼儿会满足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吗?怎样让静态的东西动起来,成为孩子乐于探索,能够发现的新材料呢?正确选择跟学习材料适合和匹配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认知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是成功开展本次活动的精髓。
思路定位:
1.选择幼儿熟知的、同时具有安全操作性日常生活工具作为本次科学活动的探索和认知对象。引导幼儿用“陌生”的眼光去重新审视熟悉的材料,激发好奇心和活动的兴趣,
2.让静态的材料“动”起来。将认知的重点从被动接受转移到主动发现探索上。通过幼儿的亲历亲为去发现工具的特点,并通过与同伴的交流探讨建构成新的内需的知识。
3.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常识使用工具并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操作和实践来验证自身的发现,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工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秘密,积极探讨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2.尝试和同伴合作使用某一工具完成任务,体验合作的快乐和尝试的成功。
3.初步了解工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安全工具:小刀、小铲、螺丝刀、剪刀、夹子、小推车等若干。
2.辅助材料:水果、大积木块、黄豆、布袋、布、玩具点心、大嘴娃娃
活动流程:
引题激发兴趣→自由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秘密→拓展经验→小组合作尝试使用工具
1.教师讲述故事《小熊造房子》,引发幼儿思考。
“它还需要什么可以帮它又快又方便地造房子?”
讲解:工具就是一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更顺利地做好一件事情的物品。
(简单的提问,有悬念的小故事,将枯燥的内容巧妙地隐身其中。通过小朋友自己的思考和探讨,将日常的常见工具呼唤出来,在唤起生活经验的同时,言简意赅的讲解帮助幼儿迅速明晰和梳理已有的模糊概念。全新的审视目光激发了内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辅助语:“工具为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事情呢?”
“它的秘密在哪里?”
“它的秘密是XXX。”
“使用它的好处是XXXXX。”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发现工具的秘密”这一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强烈地激发了幼儿无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简直迫不及待要大展身手。原来已熟悉的操作材料重新变得陌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正好为他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他们会想尽办法运用各种可以运用调动的器官,去探索、去发现,并乐此不疲。每一个细小的成功和发现可以激励他更深入再一次的探索。认知在过程中慢慢得以积累和形成。充分的尝试达到经验的概括。
因地制宜的工具材料,让孩子真切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工具就是人自己发明创造的。通过幼儿的操作,材料揭示出的有关特性和事物间的关系,正是我们所期望幼儿获得的,也为下一个环节做了很好的知识积累。
让孩子自由选择工具是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决定的。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选择探索的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想法,按自己的方式方法获得有益的经验,还有利于他们产生一种想法进行发现的要求,一种前进的动力,这种热情会让他们专心致志地投入研究和探索。
集体的探讨交流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幼儿在与同伴的观点交融、碰撞中丰富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完善自己的想法,获得成功体验。)
了解工具是人类的智慧结晶。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还见过或用过什么工具?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具,他的知识主要是经验性的知识。通过自身的探索,幼儿获得了大量的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在这里,通过老师巧妙的铺路搭桥,用几个小小的问题就帮他们归纳、概括最终理解、内化对工具的认知。引导幼儿从眼前的几件具体工具拓展到整个工具海洋,逐步将经验迁移和拓展,通过回忆、思考在脱离实物的状况下验证自己的知识使经验真正得以内化。)
(四)小组合作尝试使用工具。
3.集体探讨,说说自己是怎样完成任务的,工具帮了什么忙?
总结:工具的用处真大呀!工具是在劳动时发明的,我们只要会动脑筋,也可以发明有用的工具!
劳动课件【篇3】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正确认识劳动、就业的意义;
②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③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④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析、处理我国就业的现状等资源,使学生分析现实中的就业问题。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择业观;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明确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生择业、就业和维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②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使学生牢固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等精神。
③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的现实生活热点问题,内容多,学生较为感兴趣,但本课所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学生了解较少,因此理解本课内容有一定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挖掘教材,创设情境,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
本节课是第五课的结论课,在第二单元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第一框对企业有关问题的学习,这一框分析了劳动者如何就业、创业;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及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也为第六课投资的选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3、教学难点:
①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② 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和程序。
4、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方式:讨论法、讲授法、情境法和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等。
五、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充满变化的时代。时代发展的飞快步伐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脚步。或许,你今天不是劳动者,但总有一天要迈入我国的劳动者队伍行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关注我国的就业形势,关注我国的就业政策,关注我们自身的就业观念,关注我们自身权益的维护。
情景引入:由学生朗读文章《劳动最光荣》,然后说说我们身边的劳动者身影,体会劳动者是最美的。
(一)劳动和就业
1、 劳动的意义
教师:劳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文明,创造了财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劳动者,所有的劳动者只有分工不同而无贵贱之分,都应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
学生思考:如果我们都不劳动,大家想想会怎么样?
2、就业的意义
(1) 宏观(社会角度):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微观(劳动者角度):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
教师: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的就业形势却很严峻。
3、我国的就业形势
(多媒体显示):我国的就业形势(人口总量多,结构不合理,市场不完善,信 息不通畅)
教师:可以看出,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那么,造成我国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原因在哪儿呢?
(多媒体显示):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②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
教师:正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把扩大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那么,我们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呢?
4、解决的途径
(多媒体显示):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党和政府: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如建立现代社保体制;完善再就业培训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改善就业环境。
(设问):那么我们劳动者是不是就完全靠政府呢?
(多媒体显示):劳动者:
①提高自身素质
②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5、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创设情境:模拟招聘会
竞聘岗位
业务主管 (1人,月薪6000)
公务员(2人,月薪4000)
工程师(2人,月薪3500)
营销人员 (6人,500+提成)
车间工人(20人,月薪800)
保洁工(10人,月薪700)
A、统计应聘结果
B、让学生自主分析统计结果,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同学们选择中不正确的想法,并指出就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教师归纳:作为未来的劳动者,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树立适合时代发展的就业、择业观,具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意识,全面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做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劳动者享有的权利(阅读教材44页相关内容)
分组讨论P44探究题:小张的那些权利受到了侵犯?
小张如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
(1)前提:自觉履行劳动义务(维权的基础)享受权利以履行义务为前提
(2)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权的重要依据)
(3)途径:权益受到侵犯时……(维权的途径:协商——〉投诉——〉调解——〉仲裁——〉起诉)
教师:每个劳动者都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应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探究活动:根据本课学习内容,请同学们想想: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我们作为未来的劳动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三、板书设计:
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 劳动和就业
1、 劳动的意义
2、就业的意义(宏观和微观)
3、我国的就业形势
4、解决就业的途径(根本途径;具体途径:党和政府、劳动者)
5、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④树立多种方式的就业观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2、意义
3、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
①前提
②依据
③途径
劳动课件【篇4】
教学内容:
1、唱:《劳动最光荣》、《理发师》、《风车依呀呀》。
2、欣赏:《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猴子蒸糕》。
3、根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
4、合作创编、表演《猴子蒸糕》
教学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较正确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风车依呀呀》《理发师》。
2、理解《劳动最光荣》的词意,熟悉歌曲旋律,能初步模唱歌曲。
3、欣赏乐曲《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感受音乐活泼、乐观的情绪和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积极展开想象。
教材分析:
1、《劳动最光荣》这是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1954年“全国文艺创作评奖”中获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赞美了“劳动最光荣”。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带变化的两段体。
2、《风车依呀呀》这是一首农村儿童生活题材的歌曲。它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反映了农村孩子从小爱劳动、关爱父母的.好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曲调欢快、活泼,富于儿童情趣。歌曲为不规则的一段体,由五个乐句构成。其中,第五乐句和反复后的结束句为扩充乐句,用衬词“依呀呀”的多次重复进一步展现了儿童天真、纯朴的形象和热爱劳动的美好心灵。
3、《狩猎波尔卡》这是著名作曲家—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1875年的管弦乐作品。该作品于同年10月5日首次演出。乐曲为复三部曲式。
4、《森林中的铁匠》这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有人曾将此曲与艾伦贝格的《森林水车》和奥尔特的《钟表店》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
5、《理发师》这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澳大利亚民歌,生动地表现了理发师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把理发师为他人服务时的愉快心情表现得栩栩如生。歌曲为大调式、单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
6、《猴子蒸糕》这是一首根据壮族民歌音调编曲而成的叙事性表演唱歌曲。歌曲叙述了猴子想磨米、蒸糕,去请小狗帮助时,未能得到小狗的帮助,便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当猴子蒸好糕时,小狗想吃糕,受到小猴的阻拦和“嘲笑”。
教学重点:
1、积极创设、营造教材主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逐步领悟、形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培养“热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情感、态度。
2、继续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表达感情。
3、在创设的情境中欣赏器乐作品,积极展开想象,感受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歌曲《风车依呀呀》第11-16小节音区偏高,容易出现喊唱的毛病,应从情感表达和美感的角度加以引导。
教学内容:
1、歌曲《劳动最光荣》。
2、歌曲《理发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最光荣》的内容,熟悉歌曲音调,初步模唱歌曲。
2、能较准确而有表情地演唱《理发师》,并随伴奏进行表演。
3、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劳动最光荣”之道理,树立“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劳动最光荣》。
2、播放范唱录音。
3、按歌曲节奏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引导学生了解词意。
4、播放范唱录音,引导学生再次完整倾听后,组织学生随范唱录音轻声跟唱。
5、学生随伴奏录音轻声演唱,教师在必要时加入提示性的演唱。
6、小结、谈话导入《理发师》。
7、创设情景,观看表演:以小品形式作《理发师》范唱表演。
8、组织讨论,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情境。
9、教师朗读歌词一遍后,分句带领学生朗读。
10、用稍慢速度伴奏,学生轻声唱词两遍。
11、跟随伴奏带演唱。
12、引导学生作表演唱。
随笔:了解《劳动最光荣》的内容,初步能模唱歌曲;能较准确有表情的演唱《理发师》,并能跟随伴奏进行表演。
劳动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教育幼儿认识交通安全标志,乘车时不要把手和头伸出窗外,坐时要坐稳,坐好。
2.教育幼儿不要在马路上乱跑、打闹。不要在铁路和公路旁玩耍。不要随便坐别人的车辆。不跟陌生的人走。
教学过程:
劳动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相关电教设备或购物挂图,印制好购物计划表。
2、学生准备:每人收集一个食品包装袋,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资料,随父母去超市或菜场先体验、经历一次买菜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一定去过超市购物或者去过菜场买菜,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曾购买过什么东西,并说说你的经历和体会吗?
二、购物要有计划
1、出示问题“小苏科去超市买东西”
问:小苏科带上30元钱就去超市,你们说他能很好地完成妈妈交给的采购任务吗?
2、小组讨论,完成填表(书上P6)
三、购买的食品要新鲜
劳动课件【篇7】
一、活动目的
家庭生活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劳动观念和习惯,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责任心——我爱我家,我是家庭一员,我要为我家出力。让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了解家庭生活的技能和技巧,养成自理、自立的生活习惯。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每个成员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与家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感受亲情的温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长辈、自立自强的品质。
二、活动方式
1、每天设置家务作业。
2、开展“我爱劳动”主题班会活动。
三、活动措施
1、以班级为阵地,开展“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的活动。
2、以“家务劳动小能手”评比为动力、为龙头,全面了解学生从事家务劳动的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技能。
四、时间安排
一周。
五、具体安排
1、开展“爸爸妈妈真辛苦”调查活动。让学生调查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回家后所做的事情,利用中队活动课进行交流,谈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激情,让他们体会父母的辛苦,下决心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
2、“家务劳动小能手,我能行!”家务劳动实践活动。(为时一周)
让学生每天在家做一些家务劳动,并把当天所做的家务记录下来,让家长对在家的劳动进行评价。
4、评出“家务劳动小能手”。
5、总结。
劳动课件【篇8】
八 年 级 劳 动 技 术 教 案
一、【教学目标】1.情感发展目标:第一课
Xxx
识图与制作1---自制小书架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2.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多种制作小书架的方法。3.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旺盛 的创造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不同形状小书架制作方法。2.难点:不同形状小书架的识图能力。
三、【教学器材】
1、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木制书架模型
2、学具:铅笔、尺、量角器、圆规等。
四、【教学过程】 1.准备工具材料。
2.图片导言按作品的特点归纳分类。3.针对每类作品,讲解演示制作方法。4.分小组,发工具。
5.创作制作小书架成果展示。6.小组讨论推选出优胜作品。
五、【展示交流】 学生谈心的体会。
第二课 风味食品2---2制作果脯
一、【教学目标】 1.情感发展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生活实际困难的能力。
2.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果脯制作方法。3.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果脯的制作方法。2.难点:实际制作果脯的能力。
三、【教学器材】
1.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果脯的样品
2.原料和工具:红薯、白糖、蜂蜜、柠檬酸、亚硫酸、锅、刀、案板等
四、【教学过程】 1.准备原料和工具 2.红薯干果脯制作步骤:(1)洗净 切块。(2)配料 煮熟。(3)捞出 烘干。
3.学生实践操作,谈体会。
五、【展示交流】
1.尝一尝,说一说谁做的红薯干口感最好。2.看一看谁做的红薯干色泽形状美观。3.交流学做果脯的心得体会。
第三课 塑料丝杯套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塑料丝编织方法。
2.初步学会用塑料丝编织杯套的技能。
3.培养学生认真的劳动态度,增强质量意识。4.陶冶学生爱美情操,感受劳动的乐趣。教学重点:塑料丝编织法的操作要领。
教学难点:塑料丝编织方法异同点及内在联系。教学过程:
塑料丝是常见的带状编织材料之一。它质地柔软且可塑性强。如果通过精心设计,运用编制的常用技法,就能用它编制出提包.果盘.花篮等生活用品和工艺品。下面我们学习用塑料丝编织杯套,了解编织简单工艺品的基本方法,在动手实践中体验设计.编织的乐趣。
编织材料准备
(1).60 cm长的塑料丝40根,40 cm长的塑津斗丝l根。(2).剪刀。编织过程 1.观察思考:
你能看出杯套的编制用了结艺中的哪些技术和方法吗? 2.实践探索(1)编套口(2)编套身(3)编套底 注意:
在编结时,拉丝的力度要均匀,尽量使套身整呈圆筒形,这样才美观。
第一节 塑料带提篮
教学目标
1.掌握挑压编织技法,学习提篮的编制方法,编成小提篮。2.在编提篮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踏实的作风和互助合作精神。3.启发学习设计创新,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塑料带提篮编织法的操作要领。教学难点:塑料带编织方法中的挑压编织法。教学过程: 用过的塑料捆扎带扔了十分可惜。我们可以废物利用,用它们来编制提篮等物品。通过编制提篮,我们可以学习挑压.扭绞的基本编织技法,为以后学习编制枝条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织材料准备 1.剪刀。2.塑料捆扎带数根。经条:宽0.8 cm.长60 cm的15根,宽0.8cm.长80 cm的5根,宽0.8cm.长40 cm的4根;纬条:宽0.5 cm.长约2500 cm和宽0.2 cm.长约500 cm的各1根,宽1.5 c,m.长75 cm的1根;提手:宽0.8 cm.长80 cm的2根。另准备直径1 cm.长25 cm的塑料管2根。
编织过程 1.观察思考
想一想,这个提篮是怎样编制而成的?提手是怎样安装的? 2.实践探索(1)编制底部(2)编制四边(3)收口(4)制作提手
第二节 麦秆遮阳帽
教学目标
1.掌握麦秆遮阳帽的编织技法,编制麦秆遮阳帽。
2.在编织麦秆遮阳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作风与合作精神。
3.启发学习设计创新,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麦秆遮阳帽编织法的操作要领。教学难点:麦秆遮阳帽的编织带。教学过程:
麦秆轻盈柔软而且透气性强,是天然的编织材料。麦秆编织常用折.叠.穿.插.压等编织方法,简单易学。只要掌握了基本方法,你就可以用编织好的带子缝制遮阳帽.各种小提包或其他生活用品和工艺品了。
编织材料准备
麦秆或彩色塑料管若干根。如果没有麦秆,也可以用彩色塑料管代替。编织过程 1.观察思考
想一想,编织制作这顶遮阳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2.实践探索(1)编织带子(2)缝遮阳帽
第三节 竹篾筲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了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东阳竹编工艺品的生产流程。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3.尝试学习竹篾编织,在合作中享受劳动的乐趣。教学重点:竹篾筲箕编织的操作要领。教学难点:竹篾筲箕的操作过程。教学过程:
竹篾是竹子劈开削成的薄片,也称篾片。竹篾无毒耐洗,人们常用它来编制篮子.盘子.筲箕等器物,一般可用来直接盛装食物。编制筲箕用的竹篾较薄.竹条较细,使用前一定要削刮光滑。在把所有的用料准备齐全后,要先经过煮.烫之后才能动手编制。
编织材料准备
1.长40 cm.宽0.7 cm的撑圈篾片1根,长35 cm.宽l cm的外圈篾片l根,长30cm.宽0.9 cm的内圈篾片1根,长34 cm.宽0.8 cm的上圈篾片1根,长15 cm.宽0.8 cm的经条篾片6根,0.15 cm细的竹条若干,长25 cm的细铁丝1根。
2.篾刀,尖嘴钳。编织过程 1.观察思考
说说筲箕的形状特点。想一想,编制筲箕应该从哪儿开始起头呢?你能看出它那细密整齐的竹条是怎样编制的吗? 2.实践探索(1)编制底部(2)围撑圈(3)编两侧(4)扎外圈
第五课.藤条小果盘;教学目标:;1.在操作中探索一根压一根交叉编织的方法;2.继续学习有目的地选色:深浅相配;3.用语音表达操作方法;在操作中掌握一根压一根交叉编织的方法;教学过程:;大自然中很多植物都长满柔软的枝条;编织材料准备;宽约0.2cm.长约60cm的细藤条24根宽约0;编织过程;1.观察思考;你能看出小果盘是从哪儿开始起头的吗?它又在哪里收;2.第四节 藤条小果盘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探索一根压一根交叉编织的方法。2.继续学习有目的地选色:深浅相配。
3.用语音表达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重点与难点 在操作中掌握一根压一根交叉编织的方法。教学过程:
大自然中很多植物都长满柔软的枝条。我国民间艺人就地取材,根据枝条的粗细不同,因材而异,用巧手编制出大小不一.富有装饰性的生活器具或工艺品,使枝条编制形成独特的技法。其中,用细细的藤条编制而成的盘.篮.篓.筐等用品,不仅显得小巧玲珑,而且美观实用。学习编制藤条小果盘,可.以从中了解枝条编织的基本技巧。
编织材料准备 宽约0.2 cm.长约60 cm的细藤条24根宽约0.2 cm.长约30 cm的细藤条24根。编织过程 1.观察思考
你能看出小果盘是从哪儿开始起头的吗?它又在哪里收尾的? 2.实践探索(1)起头(2)编盘底(3)编盘边(4)收尾
第五节 柳条花篮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探索一根压一根交叉编织的方法。2.继续学习有目的地选色:深浅相配。
3.用语音表达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重点与难点 在操作中掌握一根压一根交叉编织的方法。教学过程:
柳条编制的提篮.箩筐.背篓等生产或生活用具,历来受到大家的喜爱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被染色后的柳条编制工艺品进人国内外市场后,更是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我们学习编制柳条花篮,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枝条编织的技法,并从中找到更多的创作灵感,编制出更新奇的作品。
编织材料准备
细柳条若干(取12根长20 CIII_的柳条作为经条,其他作为纬条,另外再准备长l20 cm.略粗的柳条2根)。
观察思考 柳编花篮与其他材料编制的篮子形状有什么不同?你能看出它是怎样编制而成的吗? 实践探索 略
第六节 盘花布扣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初步了解及探索盘花布扣编织的方法。2.盘花布扣的缝制方法以及花样的编织。
3.用语音表达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重点与难点 盘花扣的样式和编织制作技术。教学过程:
精美的时装.别致的盘花布扣,古朴典雅,顿具神韵,演绎出中国服装工艺的渊源文化。盘扣,又名中式扣,通常用斜条布缝成圆索带盘绕而成。现在,盘花布扣多用丝麻和合成材料机织成的圆索体彩带制作,其色彩亮丽,方便实用。盘花布扣尤以尾部盘花造型的变化来体现其传统与时尚巧妙结合的风格,通常广泛用于旗袍.仿古服饰等中式衣服的衣领.袖襟以及一些鞋帽的装饰。近年来流行的唐装正是以盘花扣的点缀而愈显东疗魅力,并风靡全球的。其艺术欣赏价值是其他纽扣所不可比拟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缝制一对新颖.独特的盘扣吧!搜集盘花扣的样式,初步了解制作技术,编织材料准备
针,线,剪刀,厚纸板,顶针箍,4条机织(或布条缝制)的圆索带。观察思考 这件衣服漂亮吗?它的装饰有什么特点? 看一看这些装饰花样,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见过哪些不同的花样?
第七节 拼布靠垫
教学目标:
1.布艺靠垫图案拼装技巧和缝织技法的探索。2.了解熟悉操作过程。
3.用语音表达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重点与难点 在操作中掌握一根压一根交叉编织的方法。教学过程:
布艺装饰品在现代家居生活中必不可少。其艳丽的色彩.别致的造型以及简单易学的制作技巧,备受人们的青睐。在日常生活中,用那些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布块或旧衣服.旧床单等,依照自己的想象,把它们剪成规则的图形,拼接成各种图案,然后再缝制成靠垫摆放在家中,岂不是很有意义的事!怎么样,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编织材料准备。1.针线,剪刀。
2.1块长为15 cm的正方形厚纸板。3.边长为45 cm的旧布块2块。4.约185 cm长的斜纹滚边带l根。
5.两种不同颜色的布各9块。(剪布的方法:把纸板放在布块上,用笔沿纸板画一周虚线,在虚线外0.8 cm;处剪下正方形布块,若布上有图案,最好将图案位于正方形中心)观察思考 这些图案漂亮吗? 看一看,它们的构图有什么特点? 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装饰?
第八节 刺绣小手帕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刺绣的发展史和现状.2.学会欣赏刺绣作品.3.知道刺绣的材料和步骤.,刺绣的分类,针法.4.掌握基本的刺绣针法,能够完成简单的刺绣作品.5.通过讲解中国涌现出四大名绣让学生知道交流,协作的重要.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欣赏刺绣作品,掌握刺绣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从活动中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激起爱艺术的热情,从而增强爱学习,爱生活的信心.教学过程:
刺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瑰宝,春秋时期多用以服饰点缀。到了唐代,它又发展成接近纯观赏型的绣字.绣像工艺,并出现了代表我国刺绣最高水平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京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继出现了机绣和电脑绣等,使刺绣工艺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手工刺绣仍然以它独特的风格.逼真的效果.丰富的针法及广泛的应用为其他刺绣不可比拟,具确。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手工刺绣工艺,绣一块精美的手帕吧 编织材料准备 1.绣花针,彩色绣线,顶针,剪刀,图样,铅笔,白纸,复写纸,竹绷。2.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净面细布1块。
观察思考(见课本P27页);这是3幅刺绣作品,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第十课.缎带绣小饰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缎带绣的起源与发展;2.使学生掌握缎带绣的技法与窍门;3.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教学材料:绣针,彩色缎带,格纹布,剪刀;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今天我们来学习缎带绣(板书:缎带绣),通过这几个 观察思考(见课本P27页)
这是3幅刺绣作品,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并说说你的看法?
第九节 缎带绣小饰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缎带绣的起源与发展。2.使学生掌握缎带绣的技法与窍门。
3.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缎带绣的技法与窍门。
教学材料:绣针,彩色缎带,格纹布,剪刀。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缎带绣(板书:缎带绣),通过这几个字,你能知道缎带绣需要哪些材料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缎带绣有哪些特点。
二.介绍缎带绣
缎带绣也称带绣,是一丝线为绣线直接在织物上进行刺绣.花纹醒目有立体感,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非常别致的服装装饰形式。
三.介绍材料及工具
缎带绣所用的主要材料是各种颜色,宽窄不同的缎带;缎带绣所用的主要工具时剪刀,绣针。
四.讲授缎带绣基本针法
1.起针:把丝带头剪成三角形或直接喘过,然后把针扎入带尾。2.直针绣:向上进针,向下出针,形成第一针,继续绣制。
3.米字绣:绣制三个直针,针从中间向上穿过布面,绕过三个直针后,穿到布的背面,完成一个米字形。
4.菊叶绣:进针后形成一个线套,针从线套穿过,针绕过线套后向套外进针,拉紧,形成一个菊花瓣。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动手操作.五.作业: 回家自行设计一张图,下次我们用缎带绣来完成自己设计的东西。课后反思: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学习兴趣高。
第十节 缝制工艺包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缝制工艺包的整个制作过程有一个比较充分的理解。教学重点
工艺包的制作过程。教学难点
设计并制作一款充满个性的工艺包。课型与教法讲练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节课通过录像演示和学生适当动手操作相结合,让学生理解男衬衫领翻领的制作过程,如不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以老师在机房里实践操作演示,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如直接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那么在实践操作中可能会引出很多问题,所以,我认为通过比较直观的录像演示和学生的适当动手操作能力相结合(边理论边实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精制的工艺小包,时尚又温馨,加上晶莹剔透的串珠点缀,更加流光溢彩,令人眼花缭乱。让我们用自己的巧手和聪明智慧,设计并制作一款充满个性的工艺小包,既轻便,又实用。赶快动手制作吧!编织材料准备
1.针,线,彩带,串珠,剪刀。2.面布,里布。(大小根据自己需要而定)观察思考
这些工艺小包各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一款?
第十一节 十字绣壁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十字绣的起源与发展。2.使学生掌握十字绣的技法与窍门。3.使学生懂得十字绣作品的清洁与保护。
4.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十字绣的技法与窍门。教学材料:绣花针.彩色丝线.格纹布.图纸。
异彩纷呈.彰显个性.并富于人性化是现代家居装饰的显著特征,更是人们追求完美.实现艺术创作的广阔空间。十字绣壁挂以其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古朴的风格.丰富的想象以及清新的异域情调,在琳琅满目的家居装饰品中独领风骚,让人们在时尚中产生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编织材料准备
1.一块40cm×30cm的十字绣专用小方格布。2.竹绷,针,花线,图案,复写纸。观察思考
你喜欢这些作品吗?想一想它们是用什么针法绣成的? 实践探索
试着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做一做吧!综合实践课教案——十字绣
教学方法:讲解.欣赏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第一课时:了解.认识十字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了解十字绣吗?说说你是从哪儿了解十字绣的?你认为十字绣的作品美不美?老师出示几幅十字绣作品,让学生欣赏。看了这么美的十字绣作品,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绣一幅?
二.介绍十字绣的起源与发展
什么是十字绣,顾名思义,就是使用专用的绣线和十字格布,利用经纬交织的搭十字的方法,对照专用的坐标十字绣图案进行刺绣,任何人都可以绣出同样效果的一种刺绣方法。十字绣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手工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四世纪,十字绣从土耳其经由意大利在欧洲传播开来,最初是在宫庭中
风行,后来传入民间。广泛流行于欧洲和美国以及亚洲等国家和地区。最早的十字绣是用从蚕茧中抽出的蚕丝线在动物毛皮的织物上刺绣,这种十字绣在许多国家被人们用来装饰衣服和家具。由于各国的文化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各自的风格。无论是绣线.面料的颜色还是材质,都别具匠心。十字绣在二三十年代曾经是欧洲女性的至爱。现如今再度受到瞩目,为大众所喜爱。是因为它是一项易学易懂的手艺,可以用于很多场合,如工艺品.家居.装饰等,同时也可以自娱自乐,体现个人风格。
目前在中国,十字绣已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市场上各种十字绣产品也随着十字绣升温不断的涌现,现在主流的十字绣产品主要分为国产和进口两大类,国产十字绣,价格便宜,但绣出的质量差;进口十字绣,绣出的作品效果好,但价格要高出一些。
三.欣赏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十字绣作品。第二课时:认识.练习十字绣基本绣法 一.介绍材料
十字绣的基本材料是刺绣线和特殊工艺制作的网格面料。只要有设计图稿,根据图稿在网格面料上将线通过十字交叉的方式穿过网格就可以了。
二.讲授刺绣窍门
1.绣前要保持双手的清洁,以免弄脏网面。
2.用普通缝纫线将绣布四周缝一圈,避免绣布脱丝。
3.先将绣花线剪成约50厘米的分段,这是最方便刺;4.切勿将绣花线打结;5.切勿从一个区域跨到相隔很远的另一区域!;6.在布料背后的绣花线尤其是颜色较深的会在布的正;7.假如在刺绣中,绣花线紧缠在一起时,您可以放开;8.绣的时候线不要拉的太紧或太松;三.开始刺绣:;1.请将三股绣花线穿过针眼;2.找出图案设计的中心位置;3.现在,将刺绣用格纹布的四边互相对折
3.先将绣花线剪成约50厘米的分段,这是最方便刺绣的长度。然后,将绣花线的六股分成两份,每份三股。你只需用双手的指头各执三股,然后从相反方向将绣花线轻轻拉开便可。假如在刺绣中,绣花线紧缠在一起时,你可以放开手上的针让它悬垂于半空,绣花线便会自动解开。紧缠的绣花线会变得较细,难以妥当地盖过布料。
4.切勿将绣花线打结。当开始用第一条绣花线时,请在布料后预留一寸长的线尾。用手指按住线尾,然后开始刺绣。在进行刺绣时,针步会将线尾固定下来。完成一条绣花线后,只需在布料背后连针带线穿过几个针步,并将余下的线段剪去便可。要使用新的绣花线时,请在重新开始刺绣的位置附近,将针和线穿越几个针步的底部。
5.切勿从一个区域跨到相隔很远的另一区域!
6.在布料背后的绣花线尤其是颜色较深的会在布的正面显视出来,因此请先完成一个区域,然后再开始另一个。
7.假如在刺绣中,绣花线紧缠在一起时,您可以放开手上的针让它悬垂于半空,绣花线便会自动解开。紧缠的绣花线会变得较细,难以妥当地盖过布料。
8.绣的时候线不要拉的太紧或太松。三.开始刺绣:
1.请将三股绣花线穿过针眼。
2.找出图案设计的中心位置。(圈着的部分)
3.现在,将刺绣用格纹布的四边互相对折,找出布的中心点。
4.从布的中心点向上数12格,然后向右数两格。你们可以从这个位置开始刺绣。在格纹布的背面,将绣花针穿过A孔拉出(参照图1),然后插入B孔,再从C孔拉出插入D孔。以同样方式,继续多绣半个十字。
5.从E到F之后,你便可以完成十字针的另一半(参照图2)。在格纹布背面的G位置将绣花针拉出插入D,然后从E拉出插入B,再从C拉出插入H。这样,你完成第一行的刺绣!现在,向下移一行,数一数针步的数目,开始在I的位置绣第二行。
6.有关针步的图案和颜色,请仔细按照图纸的指示。继续以上述的方法完成每行,先绣上十字针的一个斜步,然后在上面加上另一步。为使效果更加均匀美观,请同学们以同一方向刺绣所有十字针。
7.就是如此简单的一个针步,你便可以创造出既美丽而又富有创意的十字针刺绣。你学会了基本针步,一旦发现十字针刺绣是如此简单和乐趣无穷,就可以尝试较复杂的设计。
四.绣完后的保护。
1.为了确保绣好的成品的干净与平整,绣好后应使用中性洗涤液在冷水或温水中单独手洗,切记不要揉搓或挤压,在冲洗干净后把作品从水中取出,平铺在预先准备好的白色干毛巾上,然后卷起毛巾把多余的水份压出,展开放在通风处晾干,晾干后从背面熨平。
2.熨烫时要从背面前后移动着熨,这样可使作品更平整,不会伤到绣线。
劳动课件【篇9】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时代的劳动者,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教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本框题是必修1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题承接上一框题的内容,进一步从微观领域了解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劳动者的相关知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就业状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中学生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与建设者,他们的创业精神和择业观念的培养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同时,就业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框题又有很强的时代性。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依法维权的途径。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增强进取心和竞争意识。
2、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确立依据:中学生作为未来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只有通过劳动就业,才能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统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错误择业观已开始引起他们的困惑,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是对他们终身发展负责,因而成为本框的重点。
确立依据:这部分知识离学生较远,学生缺乏必要的维权意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等,这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因而成为本框的难点。
高一学生面临“初高中知识及学法的转折”,尤其要注重初高中知识及学法的共性与个性。同时,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因材施教。
本着“授人以渔”的目的,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因而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采取以下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我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科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去主动学习,并学会合作学习,勤于探究,力求创新。基于此,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法。
本节课我分生活再现、自主探究、拓展提高三部分完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散思维,以此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就业的意义。
多媒体显示20xx年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数据和招聘会爆满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分析问题,从而归纳得出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通过此活动既让学生了解了社会现实,又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景模拟:现场招聘会假设你是20xx的大学毕业生,现在你有几种选择:去基层当“村官”、去国有大型企业、回家自主创业、去私营小企业,你会选择哪一种,理由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生活中“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最后教师加以总结归纳。通过此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奠定了基础。
学生小组讨论:
(1)视频中劳动者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除此之外,劳动者还有哪些合法权益?
(2)请对该农民工的讨薪行为做一下评价,并请设计一套解决农民工讨薪的方案。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难点,采取案例教学法,通过播放农民工讨薪的视频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先由学生回答,教师再归纳完善,一方面检查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同时这节课的难点问题在这里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拓展提高:针对社会上出现“啃老族”这一现象,请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
设置此环节,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重难点的落实和巩固情况,能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简明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后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学习课后的《综合探究》,对自主创业进一步探究。
本节课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的各项活动注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劳动课件【篇10】
分析与思考:
所谓工具,指的是人类在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它具有针对性使用对象或范围的特点,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工具广泛存在于生活及各行各业中。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工具的使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的生活周围也充满各种各样的工具。他见过也已经使用过不同的工具并成功地完成各种任务。但是,所有这一切经验都含糊地存在他的头脑中。正因为工具太常见,反而容易让人熟视无睹了。如何把这些经验从他的脑海中唤醒,进行概念上的明晰并激起他再一次的兴趣和好奇就是成功开展学习活动的关键。
再者,《劳动者的工具》这个内容非常广泛,大到人类发明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小到一根秀花针。工具不仅代表着一件具体的器具物品,更凸显住深层的精神内涵。如何从这个浩瀚的工具海洋里汲取适合大班幼儿认知和探索的学习内容并产生情感上的触动和共鸣是本次活动的根本。
大班幼儿所拥有的经验和技能使他乐于自我发现和探索,他们不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同时,他也能够通过同伴间的合作完成更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享受成功的满足。《劳动者的工具》所显现的内容是完全静态的成品。大班幼儿会满足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吗?怎样让静态的东西动起来,成为孩子乐于探索,能够发现的新材料呢?正确选择跟学习材料适合和匹配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认知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是成功开展本次活动的精髓。
思路定位:
1、选择幼儿熟知的、同时具有安全操作性日常生活工具作为本次科学活动的探索和认知对象。引导幼儿用“陌生”的眼光去重新审视熟悉的材料,激发好奇心和活动的兴趣,
2、让静态的材料“动”起来。将认知的重点从被动接受转移到主动发现探索上。通过幼儿的亲历亲为去发现工具的特点,并通过与同伴的交流探讨建构成新的内需的知识。
3、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常识使用工具并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操作和实践来验证自身的发现,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工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秘密,积极探讨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2、尝试和同伴合作使用某一工具完成任务,体验合作的快乐和尝试的成功。
3、初步了解工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安全工具:小刀、小铲、螺丝刀、剪刀、夹子、小推车等若干。
劳动课件【篇11】
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本单元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决定着消费、分配与交换,又提供了制度背景),劳动者是生产的微观主体之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与就业状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靠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当然包括现在的在校中学生,未来的劳动者与建设者。创业精神、正确择业观念的培养对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是有重大的意义的。
①识记劳动光荣、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②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正确认识劳动的作用和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②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而努力。
③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针对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课案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及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视就业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的整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1、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对消费与生活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由于消费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学生对第一单元的学习稍容易些,而生产往往具有隐性因素,对于劳动与就业,以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学生还处于不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更没有理论高度。因此,相对于第一单元来讲,第二单元有更大的挑战性。但同时要注意学生间的差异性,不能以想象的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2、心理分析:学习对象为90年代的高一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综合能力不错,且富有朝气,对本课学习感兴趣。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让其分析、理解、掌握知识点。
3、学法: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本以及收集相关材料);课堂中听、思、议、说相结合;课后复习、总结、作业和进一步研究性学习。
1、口述法、探究式讨论法和现场情景模拟法。
2、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利用电脑演示,采用动画效果让学生更直观感受。
大学生毕业了,很高兴的去参加招聘会,在面临择业标准的选择时,出现了两扇门,第一次,月薪3000以上和月薪3000以下,他进了第一扇门;第二次,稳定和不稳定,他进了第一扇门;第三次,体面和不体面,他又进了第一扇门;第四次,前景好和前景一般,他还是进了第一扇门。结果呢?由于要求太高,没有符合他的工作。这则动画说明了什么呢?学生思考。
这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普遍心理,要求太高,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那么到底应该树立什么的就业观才是正确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新时代的劳动者。
劳动课件【篇12】
教学内容:
我家的新厨房
教学目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新厨房整体布局的照片若干张、各种灶具、各类锅的实物或。
2、学生准备:课前向家长请教厨房设备的名称及用途,尤其是锅、灶的安全使用和保养常识,以备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近几年,许多同学家都搬进了新居,住的房子宽敞又明亮,厨房也改变了模样,让我们先来参观这样一间新厨房。
二、常用的厨房设备
1、这间厨房里有那些设备?它们各有什么用途?把它们的名称与用途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学生填表格)
2、交流
3、你们自己家的厨房里都有些什么设备?
4、学生小组讨论。
三、灶具的使用
1、出示各种灶具的实物和照片。
2、你家使用的是那种灶具?
3、你做过饭菜、烧过水吗?说说你使用灶具的经验和体会。
四、锅的使用和保养
1、出示各种锅的实物和照片。
2、说一说锅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
3、看书P6,齐读“怎样使用和保养锅”
五、拓展
观看各种灶具和各类锅
劳动课件【篇13】
教学前言:
过完了清明节,又到了五一劳动节,那么小朋友们知道五一劳动节的来历吗?在五一期间你有什么打算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五一幼儿园都有什么活动安排吧,了解下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很重要!
教学目标:
1、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并体验劳动是件辛苦又快乐的事。
3、激发爱劳动的愿望。
教学准备:
1、假日里,布置幼儿去附近的理发店理发,到超市购物等,了解人民的劳动。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
2、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录像片断。
教学过程: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请幼儿认读5月1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知道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观看录像片断,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3、请幼儿回忆参观理发店、超市的情景,进一步了解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劳动的辛苦。
教师提问:你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劳动的?
4、让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5、幼儿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提问:理发店的叔叔阿姨都干些什么事?没有他们会怎样?超市里叔叔阿姨每天站着累吗?既然累为什么还要干?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6、带领幼儿参加幼儿园公益劳动(捡石子、捡树叶、扫地),并观察劳动后场地的整洁,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7、师生共同布置“劳动的人最光荣”的展览,将家长工作照装饰后张贴在上面。
教学延伸
让幼儿为老师、父母或其他劳动者制作一份小礼物,祝贺他们的节日。
反思:通过此活动,让孩子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可以让幼儿了解和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尤其是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培养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关心他们,关心身边的事,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责任感与社会的适应能力!
劳动课件【篇14】
教学内容:
学做家常菜(什锦菜)
教学准备:
1、原料:芹菜、藕、胡萝卜、花菜、香干、面筋、蘑菇等
2、调料:盐、白糖、味精、麻油、食油
3、厨房用品
4、教师课前制作好一盘什锦菜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菜请同学品尝。
提问:好吃吗?你知道这菜名吗?
出示课题:学做什锦菜
二、看看学学
1、介绍做什锦菜的原料、调料。(同时出示,帮助学生认识)
2、介绍制作方法。
3、将有关的蔬菜出示。
4、让学生说说这些菜要切成什么形状?(学生说教师提示并操作)
5、把这些蔬菜分别放在开水里烫一遍,捞出沥干。
6、在炒菜锅里倒入适量的食油,烧热,把以上加工好的原料放入,翻炒一会。
7、加入适量的食盐、白糖、味精等。
8、让学生说说制作的过程。
三、学生做做试试。
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品
同学间相互评品,得奖小组谈体会。
五、课外延伸
2023米厘米课件(锦集十二篇)
关于“米厘米课件”编辑有一些经验值得分享,希望你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学习和工作中。每位教师在上课前需要仔细规划教案和课件,因此想要敷衍了事的话,教师们就需要引起注意了。一个好的教案和课件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米厘米课件 篇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呢?近几年来,我们石湾镇一小数学科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探索,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在研究中,我们达成共识,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确立以下四个基本教学观念:第一,让学生“学会求知”比教学生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第三,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第四,数学教学应力争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着重围绕着以上的基本教学观念来评析汤老师的数学课“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我认为汤老师的这节数学课,主要有四大方面的特点:
一、密切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应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汤老师的这节课,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量桌子的长度”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一开始,老师通过摸一摸桌子的长度来感知长度的观念,接着老师启发说:这张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呢?你能想出办法量一量吗?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测量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接着,老师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如果他们都用同一支铅笔来量,结果会怎样?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进而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几乎每天都用的尺子,从尺子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再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如:纸条、练习本、手掌宽、一长等等)所度量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这节课从现实生活量桌子的长度,结果不同→就产生要学习长度单位→到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概括测量方法→再回到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这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所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等都取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另外,整个数学过程,特别是用厘米量这一环节不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示范,而更多的是由学生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和培养了实践能力。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的学习,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指导学生操作,在动手操作 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主动地获取知识。
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一年级学生,这一环节的操作指导必须细致、严密、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汤老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实物投影演示:用1厘米的纸条比划看哪个手指宽大约是1厘米,再用尺子量一量使它更准确一些,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把1厘米的纸条夹住,再把纸条轻轻地抽出来,仔细观察拇指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是1 &nbs
[1] [2] [3] [4]
米厘米课件 篇2
教材第4页(例4、例5)第8页练习一的3、4、5题。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进行测量。
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尺子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米)
1、通过提问1米大约有多长?检测目标1达成情况。
2、通过量黑板的长度,检测目标2达成情况。
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学生尺、米尺、软尺。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想知道黑板有多长,谁愿意来量一量黑板的长?比一比,看谁量得快!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4:分别找学生用不同的教具上讲台量黑板的长,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展示测量的结果。
预设1: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量了很多次。
预设2:用米尺量黑板的长,量了两次。
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引出米尺)
师小结: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来量。
板课题:认识米用米量
2、认识米尺,学会用米量。
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米)
(1)1米大约有多长呢?在自己的身上量一量、找一找有没有1米。
交流汇报,课件演示。
(2)把两手臂伸直用米尺比一比,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感受1米的.长度。
3、学习例5感受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用手势比划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2)提问: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1米比1厘米长很多;
预设:1米里面有很多厘米。
(3)课件出示: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
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10个10厘米。)
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l厘米?(100个)学生数后并作答。(师板书:1米=100厘米)
4、课堂练习用米尺量教室门的高(注意:量时O刻度对准门的一端。)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
5.介绍一些测量长度的工具。(小知识:你知道吗?)课本第6页。
测量长度的工具除了米尺外,还有软尺、皮尺、卷尺和测量轮,用它们都可以测量出较长物体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出示一支铅笔。)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大约几支长1米?
一根筷子大约长多少厘米?大约几根长1米?
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议学生取整厘米数。)
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米厘米课件 篇3
教学内容:
阿福的新衣---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技能目标: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重点难点: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直尺、米尺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上次师傅和徒弟在为阿福做上衣的过程中闹了个大笑话,这次阿福又来做长袍了,请看.(出示阿福做长袍的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说说看他们之间又发生什么事?
生:师傅吸取了教训,买了一把尺子,师傅用尺子给阿福量完说:长1米。可徒弟连忙说:不对,不对,长100厘米。阿福纳闷了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挺仔细,你们还想说些什么?
生:尺子没变,为什么师傅和徒弟说的不一样呢?
师:是啊,怎么说的不一样呢?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米的认识。(板书课题: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那一厘米有多长?在你的印象中1米有多长?比划一下。
师:那到底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一把直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师画线段)
师:看,象这样把米尺坚着放,1米正好到老师的腰部(师站在米尺前量)。你觉得1米能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吗?试试看。好,你来,你。(师找几个同学站在尺子前量。)
师:这么多小朋友都想试试!这样吧,(打开你桌子上的神秘袋子,看看里面有什么)用这把米尺和同桌互相量一量。(生操作,师巡视)
师:谁来指一指1米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刚才你们同桌俩是怎样量的,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生:我按住0刻度对准地面,让我的同位拉尺子,让他自己看1米到他身体的哪个地方。
师:有不同意见,说说看。听明白了,0刻度要对准地面。尺子要拉得直直的,一点也不能歪。
师:同学们都是这样量的吗?按照正确的方法,快速的再量一遍。
三、巩固米的认识。
互相合作,在米尺上用手比划1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80厘米100厘米分别有多长。再比划1米有多长。 同桌合作完成。
(1)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米尺,拉直,现在同学们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1米。 师:好,手别动,松开绳子,看好了1米有多长?放手,1米有多长,比划一下,手放下。
(2)师:好了,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老师站在这里,谁能站在离我1米远的地方? 抽4位学生。
师:同学来看一看谁离老师的距离最接近1米。
怎样能确定你和我之间的距离就是1米?
生:米尺的一端送到老师手里,另一端握在手里,拉直,非常聪明。
生:直尺的一端贴近老师,另一端贴近我 想一想如果离我一米远的距离都站满小朋友,那么他们排出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圆形)
师:刚才两个同学分别用了直尺和米尺测出了离我一米远的距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发现米尺上的一米和直尺上的一米是一样的。
生:我发现在1米的下面写着100厘米。所以我认为1米就等于100厘米,100厘米就等于1米。
师将两种尺子重合验证:1米=100厘米
师: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会有很多的发现。板书:1米=100厘米
师: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这个式子还可以怎样写? 1m=100cm(生齐读)
师:阿福的.这件长袍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现在能解决了吗?
生:1米和100厘米相等的,一样长。
我们认清了1米,你能找到教室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米吗?
(讲桌的高度、饮水机的高度)
师:想出了这么多,真善于动脑。
四、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同学们刚才在用米尺的时候,有没有新的发现?
师:仔细观察米尺,上面都有什么?
生:有数字0-100,有刻度。
师:确实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发现。 领生观察,认读刻度。
(1)0、10、20100cm 100cm(1米)
我们通过观察软尺知道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软尺上的刻度会读吗?
出示:030cm042cm20xxcm
五、课间休息。(小故事)
师:刻度读熟了,我们也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米=100厘米
其实米与厘米本是一对好兄弟,他们一起帮助尺子测量长度。可米觉得自己的个大,功劳大,瞧不起厘米。一天,小铅笔跑来找米大哥,说道:米大哥,听说你的本领特别大。你能帮我量一量,现在我有多高?米大哥可犯了愁,因为小铅笔太矮了。这时厘米小弟跑来说道:大哥,别着急,我来试试。长12厘米。厘米很快就量出了长度。
师: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小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生:在量较短的物体时,厘米小弟是最棒的。在量、较长的物体时,米大哥就比较合适了。
师:那同学们说说看,量文具盒的长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好?
生:厘米。量操场的长呢?生:米。
六、巩固新知
1、自主练习第1题:连一连。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为什么?
2、3米=()厘米
5米+6米=()米
800厘米=()米
50厘米+50厘米=()厘米=()米
七、课后实践活动
量一量自己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八、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课后反思:
学生利用手中的尺子自己动手操作,对厘米和米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我的时间把握还不够准确,导致一些环节处理上还很不到位。还需努力!
米厘米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具和教具
投影片,纸条、小棒、各种尺子、钉子、图钉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二、新授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问: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汇报)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实物投影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小结: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学生活动:先从自己带来的学具中任选一件,举给同学们看一看,大概估计一下它的长度有几厘米.然后实际测量所选物体的长度,看是否与估计的数值相等.
3.师:通过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
问: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的前几个刻度不清楚了,(出示图片磨损的尺子),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后,以厘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做单位的.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cm
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量法: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米厘米课件 篇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呢?我认为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确立以下四个基本教学观念:第一,让学生“学会求知”比教学生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第三,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第四,数学教学应力争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着重围绕着以上的基本教学观念来评析“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这节数学课,主要有四大方面的特点:
一、密切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应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本节课的教学,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量桌子的长度”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一开始,老师通过摸一摸桌子的长度来感知长度的观念,接着老师启发说:这张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呢?你能想出办法量一量吗?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测量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接着,老师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如果他们都用同一支铅笔来量,结果会怎样?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进而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几乎每天都用的尺子,从尺子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再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如:纸条、练习本、手掌宽、一拃长等等)所度量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这节课从现实生活量桌子的长度,结果不同→就产生要学习长度单位→到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概括测量方法→再回到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这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所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等都取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另外,整个数学过程,特别是用厘米量这一环节不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示范,而更多的是由学生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和培养了实践能力。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的学习,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指导学生操作,在动手操作 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主动地获取知识。
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一年级学生,这一环节的操作指导必须细致、严密、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老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实物投影演示:用1厘米的纸条比划看哪个手指宽大约是1厘米,再用尺子量一量使它更准确一些,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把1厘米的纸条夹住,再把纸条轻轻地抽出来,仔细观察拇指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是1厘米,再举起来自己看一看,同学互相纠正,最后两次用手势表示1厘米。这样指导学生的'操作,有条理,动作到位,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领悟,顺利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了技能。就是这样在往复用手势比量中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放手让学生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方面,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凡心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
上课伊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桌子的结论,这过程老师绝没有半点代替。在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后接着进入认识几厘米这一环节,老师放手让学生尝试在尺子上长出2厘米、3厘米长度,并说出道理,再通过电脑验证,这一环节的学习,老师考虑到学生能独立解决,因此教学时并没有作出任何暗示,而是让学生独立去找,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发现两个数字之间有几个1厘米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当中学生始终是知识的发现者。
第二方面,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状态。
“度量物体的长度”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由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在老师没有教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试着量纸条的长度,结果学生通过努力量出了纸条是5cm,“摘到了果子”,然后请学生到实物投影示范,并说出度量物体的方法,电脑演示起订正的作用,这样的教学,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力量,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又如,同位同学尝试在绿色纸条中剪下10厘米的纸条,老师预先并没有讲出剪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想、去尝试,遇到问题互相帮助,使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学习数学的欢乐。当学生兴奋地把剪下来的10厘米的纸条举起来后,学生很迫切地想知道别人是怎样剪的,于是老师让一个同学演示剪的方法步骤。老师问:你需要什么工具?学生说:需要剪刀、铅笔、尺子,老师根据学生所要求的为学生提供服务。在这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服务,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合作者,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落实。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敢于“放”,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从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三、培养学生猜测的意识,这是创造的前提。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就应该让合情的猜测占有适当的位置。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猜测、猜想、假设、提出一些预感性的想法,实现对事物的瞬间顿悟,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今年九月份推出使用的新教材和新的教学大纲里,明确提出要重视估测,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可见,猜测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计算和测量的一个不断发展的部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汤老师这节课,“猜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的时候,老师请同学猜一猜图钉长大约是几厘米;在认识了几厘米后,学习用厘米量这一环节,汤老师先让学生猜测黄纸条的长度,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巩固练习环节,汤老师两次进行猜测活动,(1)是猜绿色纸条,(2)是猜练习本的长度。然后再通过尺子测量去验证各自的猜测。这样的设计,使猜测与实际测量相互配合,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长度的空间观念,增强他们测量的灵活性。我想,学生可能就在这样的猜测过程中,不断产生创造的灵感,闪现创新的火花。
现代数学教育观把思维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的潜在目的,把创新教育作为教学的新目标。因此,我觉得,要评价一节数学课是否符合现代数学教育观,关键是看二点:一是看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二是看学生活动的创造性。不看重表面外在热热闹闹的形式,如活动人次,时间等等。如果老师问了好多学生,终极的目的,是要求答案与老师设计的一模一样,或与教学参考资料中的说法一字不差,我看这是一节失败的课,尽管学生活动不少。
本节课的教学,在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在处理教材时,既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从课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设计了一定的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标。一开始的学习,老师启发说:这张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呢?你能想办法量一量吗?这样的一个导入就是一个开放式的设计,结果学生跃跃欲试,想出多种方法量,有的用书量,有的用笔量,有的用文具盒量,还有的用手来量……,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答案不唯一,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认识1厘米时,老师先讲解0到1是1厘米,1到2也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在尺子上找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表示1 厘米的?
这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提问,结果学生思维活跃,有说2-3、4-5、6-7等等,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巩固练习最后两道题是很有特色的设计,其中一题:用断尺量线段的长,老师提出两个问题,1、这一条线段的长是不是8厘米,为什么?2、这一条线段长是几厘米,你是怎样想的?可以说这道题是半开放式的习题,这条线段长是4厘米,答案是固定的,但思考方法却是多角度的,有的用一段一段地数的方法,有的用直接看的方法,还有的用计算的方法等等,这一题的设计,训练了学生在非标准状态下,怎样看线段的长度,怎样算线段的长度,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技能,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最后一道题,老师出示一条长24厘米的纸条,要测量这条纸条的长度,这把直尺(20厘米长)不够用,谁有办法量出纸条的长度呢?这是一道完全开放题,为学生创造提供了空间,学生操作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总结了3种量度方法:1、用直尺量两次;2、用两把尺子量;3、对折量,长度相加。量线段的长度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用不够长的直尺量纸条,这是生活中很实在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际中,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并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我觉得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数学课堂教学。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在一个文件中指出,在数学课堂里更多地进行没有固定答案的研讨,也许将会使更多的学生首次体验到科学女皇赋予该学科美感。因此,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设计“开放式”问题、习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放一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这节课也有几个值得商讨的地方:
1、这节课一开始认识1厘米的时候,老师介绍0→1是1厘米,这里学生的学习很顺利,进而转入1→2是几厘米的学习,这时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以0为起点的认识水平,因此当老师问1→2是几厘米的时候,学生很自然说1→2是2厘米,这并不奇怪,这是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特点所决定的,这时老师应该强化起点,引导学生看清楚1→2起点是1,而不是0,这样引导的话,学生就会顺利说出1→2也是1厘米,从而不会出现纠缠不清的局面。
2、用断尺量线段的长,这道题的设计很巧妙。
学生回答:因为折断了一半。学生这样的回答不太准确,老师及时引导。因为如果这把尺子是0→16的,折断一半就是8厘米,因此,学生说因为折断了一半所以不是8厘米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说4→8里只有4个1厘米,所以是4厘米,而不是8厘米。
3、最后一道练习题,用尺子量一条比尺子长的纸条不够量,怎么办?学生想出多种方法:有量两次的,有对折来量的,这道题设计很精彩。我认为如果在这道题后面再多加一个小环节,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就更好了。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1)可以回应开头的引入新课,用不同标准来量,结果不同,但都用厘米来量,结果一样,进一步认识统一单位的必要性。(2)可以让学生讨论:量桌子的长尺子不够长,可以象量长纸条一样,把桌子对折来量吗?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渗透了要善于分析事物特点,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
米厘米课件 篇6
教学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介绍“1拃”的长度。
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吗?
2.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二)学生测量。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
(四)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2.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五)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实践中认识厘米
(一)认识尺子。
平时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课件出示尺子图,同时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你能在直尺上发现什么?结合课件进行说明。
1.刻度线。
尺子上的这些竖线是厘米尺的刻度线,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均匀。
2.数字。
(1)尺子上的数字中,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点)
(2)结合课件加以说明,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其他的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几就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
3.长度单位的表示符号。
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在国际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m”。(板书:厘米cm)
(二)认识厘米。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学生汇报找法。(0~1之间、2~3之间、3~4之间??的长度。)学生回答时结合课件进行。
(3)教师归纳: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同桌互相比划1厘米。(2)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
(3)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用1厘米比较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4)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三)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1.测量纸条的长度。
(1)学生讨论交流测量纸条长度的方法。
(2)学生分组测量纸条的长度,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3)指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课件演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边演示边解释: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
3.动手测量小棒的长度,然后指生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三、练习中巩固新知
(一)读物体的长度。(课件播放教材第4页“做一做”,适当补充)
1.读铅笔的长度。(0~8厘米)
问:铅笔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2.读橡皮的长度。(0~4厘米)
问:橡皮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3.读小刀的长度。(0~5厘米)
问:小刀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4.读小棒的长度。(3~12厘米)
问:小棒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二)估测。(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
先让学生估计物体的长度,再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量一量。(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2题)
测量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各物体的长度,再测量,看估得准不准。
四、小结中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活动中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米厘米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发现不同方式测量物体带来的混乱,会选择合适的物体做标准测量。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协作意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4、教具及学具准备:
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孝顺的小南”,小南在故事中遇到了问题,你仔细听,看能不能帮助他。从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来。
师:课件演示,教师口述故事。孝顺的小南知道妈妈过几天就要生日了,他决定用零用钱给妈妈买一双新鞋子,小南问妈妈:“妈妈,你的脚有多大?”妈妈回答:“一拃多一点点。”小南到商店挑选了双漂亮的鞋子,用自己的小手认真地在新鞋子上拃了“一拃多一点点”心想:这双鞋妈妈一定合适。小南高兴地跑回家,急着把鞋子送给妈妈。可是当妈妈打开这份礼物时,妈妈笑了,奇怪的问:“这鞋子这么小,到底是买给我的,还是买给你自己的。”小南捎了捎后脑,怎么也想不明白 ,自言自语的地说“明明就是‘一拃多一点点’嘛。”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回事吗?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谈话:同学们,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桌面上都有一本崭新的数学课本,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课本的宽有多少,你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_小精灵 儿童网 第一步: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人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测量数学书的宽。
2、操作方法的指导:
②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3、学生填写并汇报测量结果。
1角硬币 7 ①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量的结果不同。
②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该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4、小组讨论、汇报结果:为什么都是数学课本的宽,量的结果却不一样?5、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
如:每组中都选用“回形针”量的同学,他们的结果都是: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回形针那么长。
6、启发学生思考:在量数学课本的宽时,想要得出相同的结果应该怎样办?
1、用你喜欢的方法量数学课本的宽和铅笔盒封面图片(课前准备)物品的长度。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
2、全班汇报交流,提出质疑。
启发学生根据汇报结果提出问题。
生: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为5个“回形针”长,而铅笔盒封面图片也是是5把小刀长,都是5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
①因为选用不同标准去量,他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与事实不相符。
②测量时,应该选用统一物品计量单位去量。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不同物体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做一做”第1题。
①让学生看图,并说明图意:有5种蔬菜,左端对齐,横放在5个竖排的隔层中,隔层下面横排这5个□,让学生看图直观判断出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那么长,看不清的可用尺子对准格子的竖线比一比
②学生独立完成,在交流。
2、“做一做”第2题。
①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和“高”。
②学生独立测量后再交流。
测量方法指导(与前面有所不同): 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着量,而是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的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设计意图:用同一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使测量变得更简化】
3、“做一做”第3题。
用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作标准,让学生看图估计所测物体大约有几个正方体长。部分有困难的学生也可用正方体实物进行实际测量。
【设计意图:为过渡到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做准备,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关于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说收获,是更好的对知识进行梳理。这样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下一节课《认识厘米》作知识性的铺垫和延伸。】
米厘米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
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
学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1)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3)板书课题。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取整数)
四.巩固反馈
五.发展练习
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讨论交流,想办法。可以有很多方法。
六.全课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
.
米厘米课件 篇9
学习目标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能用尺子进行正确的测量物体长度(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重点难点
1、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2、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学案导案
知识梳理
一、复习导入。
老:请同学们用我们上节课用的方法来量一下桌子的长?(请用拃来量)
学生量出来是拃,老师量出来是拃,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老师的手大)
总结:因为长度单位不一样,所以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为了更好的学习具体长度,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引入今天学习内容)
提示:(1)一拃是大拇指到中指之间的距离。
(2)注意总结
基础练习
二、新知探究
(1)观察尺子
(2)认识、感受1厘米(cm)
“0”表示起点,就像我们赛跑时从起点开始跑,用尺子量物体长度时,也要从“0”开始。
(4)认识几厘米
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
刻度“3”到刻度“6”是3厘米
(5)量一量,自己的手掌和一拃的距离(小组合作)
三、知识运用
看课件做题
四、总结
尺子上每邻相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1)注意提醒学生从刻度0开始。
(2)让学生量自己指甲盖、田字格,了解1厘米的距离。
(3)第5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课堂检测
一、课本上第8页练习一,第一题
二、 20厘米—5厘米=厘米
10厘米—3厘米=厘米
8厘米+6厘米=厘米
3厘米+4厘米=厘米
当堂检测
结合所学知识,认真思考每个问题,正确填空。
米厘米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具:
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
学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
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
(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
(1)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3)板书课题。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
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讨论交流,想办法。可以有很多方法。
今天学了什么?
米厘米课件 篇11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具和教具
投影片,纸条、小棒、各种尺子、钉子、图钉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二、新授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问: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汇报)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实物投影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小结: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学生活动:先从自己带来的学具中任选一件,举给同学们看一看,大概估计一下它的长度有几厘米.然后实际测量所选物体的长度,看是否与估计的数值相等.
3.师:通过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
问: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的前几个刻度不清楚了,(出示图片“磨损的尺子”),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后,以厘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