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包粽子的教案十二篇。
"《幼儿园包粽子的教案》"这篇文章,编辑觉得实在是好文佳作,现在分享给广大读者,这篇文章作为工作和学习的参考资料,禁止以任何方式外传或复制。教师的每一堂课程,无一不需要一份精心准备的教案课件。编写出色的教案课件,是每个教师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唯有精心制作教案,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幼儿园包粽子的教案 篇1
一、活动名称
包粽子(艺术)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划龙舟等。
2、尝试用包裹、团圆的方法制作粽子。
三、活动准备
1、请家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信息粘贴在活动区、带一些相关物品如艾草、香包等。
2、实物粽子、各色卡纸、橡皮泥。
四、活动过程
1、交流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风俗习惯。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区里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资料,看看自己带来的艾草、香包,说说在家里是怎么过端午节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小结:端午节也是一家团聚的日子,到了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插艾草、缝香包、赛龙舟等。端午节与春节一样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2、出示实物粽子,让幼儿观察其特点。
说说你都吃过什么馅的粽子?粽子是怎么包成的?
3、幼儿包粽子。
引导幼儿用橡皮泥分别团圆成大小不同的颗粒,当作米、豆、枣馅,用各色卡纸剪成长条将“米、豆、枣馅”包裹起来。
幼儿园包粽子的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幼儿园包粽子的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三、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四、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幼儿园包粽子的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二、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
(放视频)
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
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
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四、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幼儿园包粽子的教案 篇5
一、活动主题
粽享欢乐、共度端午,互赠祝福
二、活动目的
通过亲自动手包粽子,让我们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x日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内
五、活动规则
团体赛评比规则:视情况而定,把孩子们分为若干人一组,在规定是时间内看哪组包的粽子多。时间结束后,由裁判统一评比,评出前3名。(奖品由园长自行决定)
要求:质量好、外观美、遵守纪律、不浪费材料且场地保持干净
个人赛评比规则:
(1)各参赛组推荐出一名组员参加个人比赛;
(2)每人再包5个粽子,以时间短、粽子大小适中、均匀、四角不露馅(不漏米)、梱扎整齐、不松线评比出前10名。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宣传:家长和小朋友们报名参加包粽子比赛
购买材料: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
器具准备:盛装食材容器、汤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线、剪刀等。
(二)包z子
(三)粽子分发
活动评比结束后,各队伍所包的粽子由组长按每人若干个发放并送上节日的祝福。
七、注意事项
1、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2、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3、各参赛人员按时到既定地点,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幼儿园包粽子的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三、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小百科: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论文中考证认为:古代的百越是崇拜龙的,并认为他们是“龙子”。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龙神,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他们不仅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而且每年在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祭龙神,也给自己游戏取乐,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幼儿园包粽子的教案 篇7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包粽子教案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而包粽子又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之一。本教案旨在教授幼儿园小班学生如何制作端午节的特色美食——粽子。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端午节并了解粽子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2.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操作制作出美味可口的粽子。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笔、纸、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2. 粘贴画、彩纸、棕叶、绳子、饭、猪肉、莲子、红枣、枸杞等制作粽子的材料。
3. 粽子制作工具:盘子、卷尺、剪刀、线等工具。
【三、教学内容】
1. 端午节介绍
简单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并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端午节。
2. 粽子的来历和种类
介绍粽子的发源地、历史渊源和各地不同的制作方法。
3. 粽子的制作过程
分组让学生互相搭档进行制作,操作前先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棕叶:把棕叶洗净晾干,用剪刀剪成合适大小的粽子叶。
(2)准备馅料:根据需要将莲子泡软,红枣洗净去核,猪肉洗净,切成小块,加入少许盐、酱油、白胡椒粉、花椒粉、生抽和料酒拌匀腌制15分钟。
(3)包粽子:将棕叶展开,放上一勺饭,再放上一勺腌制好的馅料和几个莲子和红枣,再盖上一勺饭,包裹成三角形或长方形,用绳子绑紧。
(4)蒸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盘子里,注水至大约粽子的1/3高度,放入蒸锅蒸2小时。
4. 粽子的品尝和分享
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方法】
1. 演示法:老师根据实际操作演示制作粽子的方法。
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操作,相互协作,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 观察与描述法: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制作过程中材料和步骤的变化与细节。
4. 体验与分享法:学生在制作完成后自己品尝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表现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简单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
2. 学生能根据教师演示的示例制作出自己的粽子,并善于观察描述结果。
3.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互相合作,培养出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 学生善于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并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幼儿园包粽子的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xx个生字和xx个偏旁;会写xx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吃过粽子吗?粽子什么样子?吃起来味道如何?
2、板书课题,学习“端、粽”和这两个字的偏旁。
(二)认读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2、学生认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总会”说明了什么?
2、“盼着”又说明了什么?
(五)学写生字“午、节、叶、米、分”
1、观察字形结构。
2、师范写生书空。
3、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xx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xx糯米,中间有一颗xx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预设: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
(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写生字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幼儿园包粽子的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故事欣赏
1、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吃粽子吗?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2、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3、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
四、幼儿制作粽子
T: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不好?
老师交代要求:
请每个小朋友拿一片粽叶,放入一点米,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状的粽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们可不能浪费,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培养幼儿的创新,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园包粽子的教案 篇10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设计:包粽子
活动目标
1、了解粽子的形状特征,并能大胆表达。
2、激发幼儿对家乡小吃的喜爱之情。
环境创设
各种各样的粽子若干
重点与难点
了解粽子的特征,简单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看粽子,说粽子
这是什么?
粽子是怎样的?(外面有粽叶包着,里面是糯米,糯米里面还有馅)
你见过什么形状的粽子?(长、三角),他们的形状像什么?
闻闻粽子香不香?清香从哪里来?(从粽叶来)
二、吃粽子
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口味的粽子给大家品尝,你们说说看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粽子的口味很多,有肉粽、豆沙粽、花生粽,还有蘸糖吃的白粽子。
粽子里面的米和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煮熟后,比较粘,吃上去糯糯的)
三、了解粽子的做法:
你们知道这么好吃的粽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你看到过谁做?怎样包的?
看包粽子过程的录像或者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所见。
小结:粽子好吃却需要很高的本领才能包好,家乡的人民本领真大。
四、延伸活动:包粽子
尝试用长条纸来包粽子。
幼儿园包粽子的教案 篇1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
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绿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
你吃过粽子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端午节是xx人特有的节日。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幼儿园包粽子的教案 篇12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社会教案《包粽子》含反思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一。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在幼儿园中班开展了一场有趣的端午节活动——包粽子。
活动前的准备
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首先是材料准备,我们需要准备糯米、绿豆、甜花生、红枣、肉馅等食材,以及竹叶子、细绳等包粽子的工具。其次是教师的准备,我们需要提前了解包粽子的步骤和技巧,同时准备好宣传材料、教案、反思表格等。
活动内容
活动当天,我们首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展示端午节的由来、风俗和文化内涵,让孩子们了解到包粽子和端午节的紧密关系。然后,我们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包粽子。孩子们非常兴奋,纷纷涌上前来,拿起竹叶子、细绳和食材,开始包粽子。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集体协作能力。有的孩子学会了卷粽子,有的孩子学会了挖粽子,有的孩子学会了包粽子,有的孩子学会了系粽子。孩子们一边包,一边聊天,一边纷纷展示自己的包粽子,互相比较,互相交流。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还针对一些孩子的行为习惯做了点评和引导。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用手挖绿豆,失败了几次就有点着急,然后我们就通过表扬和指导,帮助他们做到耐心和细致,最终也包好了粽子。另外,我们还特别强调了食品卫生和安全知识,教育孩子们要用清洁的手和工具,认真检查和鉴别食材的质量。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比如我们在活动中过于关注粽子的包装效果,而忽略了孩子们的参与体验。此外,我们在教育孩子们食品卫生和安全知识时,还需要更加深入的引导和细节教育,以确保孩子们的饮食健康。
通过对活动的反思,我们深刻意识到,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好知识和技能,还要善于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和自我提升,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本次活动既是对孩子们智力和身体的锻炼,也是对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学会知识,体验成长,绽放自信。
dg15.com扩展阅读
包粽子教案9篇
这里有关于“包粽子教案”的多个实用案例资料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你整理,请带着开放的心态认真阅读以下内容。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的基础材料。
包粽子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xx个生字和xx个偏旁;会写xx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吃过粽子吗?粽子什么样子?吃起来味道如何?
2、板书课题,学习“端、粽”和这两个字的偏旁。
(二)认读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2、学生认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总会”说明了什么?
2、“盼着”又说明了什么?
(五)学写生字“午、节、叶、米、分”
1、观察字形结构。
2、师范写生书空。
3、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xx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xx糯米,中间有一颗xx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预设: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
(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写生字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包粽子教案 篇2
《赛龙舟》
活动目标:
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习惯,感受竞赛活动的热闹气氛。
2、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了解本地举办“赛龙舟”的活动情况。
活动建议:
1、与组织“赛龙舟”活动的有关单位联系,确定参观地点及时间。
2、请家长带幼儿前往参观,观察龙舟的外形特征及赛龙舟时人们的动作表现,感受竞赛的热烈气氛。
3、引导幼儿交流赛龙舟的场面以及自己观看赛龙舟时的心情和感受。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五月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通过学习端午节儿歌,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从听故事看视频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
3、幼儿和老师还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节相关游戏、尝尝端午节粽子,共享节日的快乐。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粽子
2、艾蒿等实物3、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五月五》,让幼儿感受到端午节是一个喜庆、热闹、愉快的节日。
教学反思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前脚才送走欢乐的六一儿童节,接着父亲节和端午节就一起到来!幼儿园为了纪念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以上这篇社会领域的教案是小班幼儿认识端午节而开展的活动。
《包粽子》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叶、棉线等)。
活动过程:
1、展示、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
★指导语: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的?2、观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讨论、认识包粽子的材料。
★指导语: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吗?(根据幼儿所述,一一出示相应材料并加以认识。)(2)观看老师(或家长)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3、品尝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体验过端午节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多种感官的活动,幼儿才得到了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是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实践操作。
包粽子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二、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
(放视频)
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
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
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四、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包粽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2、乐于参加包粽子、体验节日的快乐。活动准备: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绑粽子的绳、装米的盆(4个)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学前班的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包粽子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
二、在音乐声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包粽子。
三、将包好的粽子交给伙房蒸煮
四、品尝自己亲手包的粽子。
包粽子教案 篇5
一、活动名称
包粽子(艺术)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划龙舟等。
2、尝试用包裹、团圆的方法制作粽子。
三、活动准备
1、请家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信息粘贴在活动区、带一些相关物品如艾草、香包等。
2、实物粽子、各色卡纸、橡皮泥。
四、活动过程
1、交流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风俗习惯。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区里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资料,看看自己带来的艾草、香包,说说在家里是怎么过端午节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小结:端午节也是一家团聚的日子,到了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插艾草、缝香包、赛龙舟等。端午节与春节一样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2、出示实物粽子,让幼儿观察其特点。
说说你都吃过什么馅的粽子?粽子是怎么包成的?
3、幼儿包粽子。
引导幼儿用橡皮泥分别团圆成大小不同的颗粒,当作米、豆、枣馅,用各色卡纸剪成长条将“米、豆、枣馅”包裹起来。
包粽子教案 篇6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设计:包粽子
活动目标
1、了解粽子的形状特征,并能大胆表达。
2、激发幼儿对家乡小吃的喜爱之情。
环境创设
各种各样的粽子若干
重点与难点
了解粽子的特征,简单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看粽子,说粽子
这是什么?
粽子是怎样的?(外面有粽叶包着,里面是糯米,糯米里面还有馅)
你见过什么形状的粽子?(长、三角),他们的形状像什么?
闻闻粽子香不香?清香从哪里来?(从粽叶来)
二、吃粽子
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口味的粽子给大家品尝,你们说说看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粽子的口味很多,有肉粽、豆沙粽、花生粽,还有蘸糖吃的白粽子。
粽子里面的米和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煮熟后,比较粘,吃上去糯糯的)
三、了解粽子的做法:
你们知道这么好吃的粽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你看到过谁做?怎样包的?
看包粽子过程的录像或者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所见。
小结:粽子好吃却需要很高的本领才能包好,家乡的人民本领真大。
四、延伸活动:包粽子
尝试用长条纸来包粽子。
包粽子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三、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四、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包粽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基本合拍地做擀饺皮、包饺子的动作,并学习从小圆到大圆的队形。
2、创编饺子沸腾的动作,表现音乐欢快的情绪。
3、在表现饺子沸腾的过程中找空的地方,不与别人碰撞。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熟悉包饺子的过程,注意观察饺子沸腾时的样子。
2、游戏时用的“大漏勺”一个。场地上贴一个椭圆形(轮廓线)表示“大盘子”。
3、录音机、音乐磁带、饺子在锅里“跳舞”情景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乐曲,初步熟悉音乐结构。
2、创编饺子沸腾部分。
(1)引导幼儿说出包饺子的过程。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创编小饺子在锅里跳舞的样子。
(3)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学习小饺子跳舞。
(4)幼儿听音乐自由表现。
3、学习擀饺皮部分。
(1)创编擀饺皮的动作。
(2)学习由小圆到大圆队形上的擀饺皮。
4、学习包饺子部分。
(1)学习包小饺子。
(2)学习两人结伴包饺子。
(3)听音乐包饺子。
5、将动作连起来,完整练习一遍。
6、完整地做“煮、捞饺子”游戏一遍。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让每一位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提高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幼儿园大班孩子,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包饺子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选择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使孩子对此活动更易于感兴趣。因为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包粽子教案 篇9
设计背景
某天,我就本班近期有好些小朋友挑食的情况,和小朋友进行了一次谈话课:我喜欢吃的蔬菜。在谈话过程中,有个小朋友说他喜欢吃饺子里的蔬菜,喜欢看饺子在锅里翻滚着,并一边很形象的模仿着翻滚的动作。瞬间,我脑海里就出现了让小朋友学习“包饺子”的动作,于是,我就找了些相关的资料,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学习如何“包饺子”这一节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境中,能随音乐分段、有节奏地进行表演。
2、尝试将包饺子的经验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创编动作表演。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既开心又有序的游戏情绪。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将包饺子的经验运用到音乐活动中,能随音乐进行游戏。
难点: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能随音乐分段、有节奏地进行创编表演。
活动准备
1、音乐《包饺子》
2、录音机
3、饺子皮及做饺子的其他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饺子皮,引导幼儿回忆包饺子、吃饺子的生活经验,并学习做饺子皮的动作。
1、引导幼儿回忆饺子的做法
教师:“小朋友吃过饺子吗?喜欢吃吗?知道饺子皮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引导幼儿讨论饺子皮的做法,让幼儿回忆自己所见过包饺子的步骤及动作
2、教师小结做饺子皮的步骤和动作。
3、教师将做饺子皮的动作变成舞蹈动作:卷袖子、揉、压、搓
4、带领幼儿练习做饺子皮的动作。
二、出示萝卜和肉,引导幼儿回忆做饺子馅的方法。
1 、出示胡萝卜,引导幼儿练习 “切”的动作。
2 、出示猪肉,引导幼儿练习 “剁”的动作.
3、集体练习“切、剁”的动作。
三 、练习“捏”的动作。
1、 教师:“好了,我们把饺子皮和馅都做好了,接下来,我们开始包饺子了”。教师引导幼儿做“捏”的动作。
2 、 教师和幼儿一起练习“捏”的动作。
四、教师引导幼儿将包饺子的动作步骤按顺序进行练习。
将包饺子的动作“卷袖子、揉、压、搓、切、剁、放馅、捏”等动作连起来加以练习。
五、 播放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
1、 幼儿欣赏音乐,初步熟悉音乐旋律。
2、教师随音乐“包饺子”,让幼儿初步了解游戏的步骤。
3、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跟随教师进行“包饺子”。
六、让幼儿回想饺子在锅里煮的情形,并模仿创编动作
(1)教师:“饺子包好了,我们开始煮饺子了,饺子放在锅里煮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组织幼儿围个圆圈,在教师带领下,听音乐进行集体表演。
教师:“请小朋友围成两个大圆圈,和旁边的人保持距离,以免做动作时碰到别人,我们一起来表演饺子在锅里的情形,好吗?。”
(3)引导幼儿创编饺子在煮熟后的造型。
教师:“煮熟的饺子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是“饺子”,请你想象一个“饺子”煮熟的造型,比如:弯腰、侧身……,我来数数,数到3就要摆好造型给我们大家看看谁的饺子造型是最特别的,好不好?”
(4)教师和幼儿一起练习饺子的造型.并找出比较特别的造型 大家看。
七、幼儿听音乐完整地做《包饺子》的音乐游戏。
八、小结,结束音乐活动。
教学反思
1、在上这节课之前,我找了些相关的资料,虽然是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作,但我还是在备课时细细的研究了下在课堂可能会出现的某些问题,如:在音乐分段和创编动作上等等……
2、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是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较自然。每个小朋友的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浓厚,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讨论各个动作,而且由于练习的动作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动作,因此,幼儿很快就掌握了各个动作要领,很多小朋友还都自编了些很特别的动作,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轻松而兴趣地进行着,从而完成了本次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包饺子”的热情,每个小朋友都是在欢笑中度过的。
3、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气氛活跃,自己的提问能较准确,并能关注差异及时用语言引导,让小朋友在音乐游戏中感知了音乐得变化,感受了劳动的美,并能表现劳动的美,真正在游戏中体验了快乐。在整个过程中基本上每个小朋友都能随音乐进行分段、有节奏地进行游戏,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加者,我和小朋友互动得也比较好,只是,由于场地的限制和小朋友人数较多,有时我未能顾及到每个小朋友。在动作的编排上我还要应该多点引导小朋友自己来创编动作 ,让他们有更多的更好的形象动作表现出来。再一个就是在学习动作上时间过久了,导致后来进行完整的游戏次数少了点。
4、通过这节教学活动活动,自己提高了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开阔思路,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及时调整改进,在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在音乐教研中积累研究经验,提高专业水平!
包粽子的教案热门
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不管我们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都需要寻找一些资料。有了资料的协助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可是,我们的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包粽子的教案热门,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包粽子的教案 篇1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包粽子教案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而包粽子又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之一。本教案旨在教授幼儿园小班学生如何制作端午节的特色美食——粽子。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端午节并了解粽子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2.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操作制作出美味可口的粽子。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笔、纸、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2. 粘贴画、彩纸、棕叶、绳子、饭、猪肉、莲子、红枣、枸杞等制作粽子的材料。
3. 粽子制作工具:盘子、卷尺、剪刀、线等工具。
【三、教学内容】
1. 端午节介绍
简单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并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端午节。
2. 粽子的来历和种类
介绍粽子的发源地、历史渊源和各地不同的制作方法。
3. 粽子的制作过程
分组让学生互相搭档进行制作,操作前先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棕叶:把棕叶洗净晾干,用剪刀剪成合适大小的粽子叶。
(2)准备馅料:根据需要将莲子泡软,红枣洗净去核,猪肉洗净,切成小块,加入少许盐、酱油、白胡椒粉、花椒粉、生抽和料酒拌匀腌制15分钟。
(3)包粽子:将棕叶展开,放上一勺饭,再放上一勺腌制好的馅料和几个莲子和红枣,再盖上一勺饭,包裹成三角形或长方形,用绳子绑紧。
(4)蒸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盘子里,注水至大约粽子的1/3高度,放入蒸锅蒸2小时。
4. 粽子的品尝和分享
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方法】
1. 演示法:老师根据实际操作演示制作粽子的方法。
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操作,相互协作,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 观察与描述法: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制作过程中材料和步骤的变化与细节。
4. 体验与分享法:学生在制作完成后自己品尝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表现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简单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
2. 学生能根据教师演示的示例制作出自己的粽子,并善于观察描述结果。
3.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互相合作,培养出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 学生善于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并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包粽子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故事欣赏
1、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吃粽子吗?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2、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3、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
四、幼儿制作粽子
T: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不好?
老师交代要求:
请每个小朋友拿一片粽叶,放入一点米,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状的粽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们可不能浪费,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培养幼儿的创新,教师巡回指导)
包粽子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2、乐于参加包粽子、体验节日的快乐。活动准备: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绑粽子的绳、装米的盆(4个)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学前班的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包粽子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
二、在音乐声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包粽子。
三、将包好的粽子交给伙房蒸煮
四、品尝自己亲手包的粽子。
包粽子的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三、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四、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包粽子的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某天,我就本班近期有好些小朋友挑食的情况,和小朋友进行了一次谈话课:我喜欢吃的蔬菜。在谈话过程中,有个小朋友说他喜欢吃饺子里的蔬菜,喜欢看饺子在锅里翻滚着,并一边很形象的模仿着翻滚的动作。瞬间,我脑海里就出现了让小朋友学习“包饺子”的动作,于是,我就找了些相关的资料,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学习如何“包饺子”这一节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境中,能随音乐分段、有节奏地进行表演。
2、尝试将包饺子的经验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创编动作表演。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既开心又有序的游戏情绪。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将包饺子的经验运用到音乐活动中,能随音乐进行游戏。
难点: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能随音乐分段、有节奏地进行创编表演。
活动准备
1、音乐《包饺子》
2、录音机
3、饺子皮及做饺子的其他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饺子皮,引导幼儿回忆包饺子、吃饺子的生活经验,并学习做饺子皮的动作。
1、引导幼儿回忆饺子的做法
教师:“小朋友吃过饺子吗?喜欢吃吗?知道饺子皮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引导幼儿讨论饺子皮的做法,让幼儿回忆自己所见过包饺子的步骤及动作
2、教师小结做饺子皮的步骤和动作。
3、教师将做饺子皮的动作变成舞蹈动作:卷袖子、揉、压、搓
4、带领幼儿练习做饺子皮的动作。
二、出示萝卜和肉,引导幼儿回忆做饺子馅的方法。
1 、出示胡萝卜,引导幼儿练习 “切”的动作。
2 、出示猪肉,引导幼儿练习 “剁”的动作.
3、集体练习“切、剁”的动作。
三 、练习“捏”的动作。
1、 教师:“好了,我们把饺子皮和馅都做好了,接下来,我们开始包饺子了”。教师引导幼儿做“捏”的动作。
2 、 教师和幼儿一起练习“捏”的动作。
四、教师引导幼儿将包饺子的动作步骤按顺序进行练习。
将包饺子的动作“卷袖子、揉、压、搓、切、剁、放馅、捏”等动作连起来加以练习。
五、 播放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
1、 幼儿欣赏音乐,初步熟悉音乐旋律。
2、教师随音乐“包饺子”,让幼儿初步了解游戏的步骤。
3、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跟随教师进行“包饺子”。
六、让幼儿回想饺子在锅里煮的情形,并模仿创编动作
(1)教师:“饺子包好了,我们开始煮饺子了,饺子放在锅里煮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组织幼儿围个圆圈,在教师带领下,听音乐进行集体表演。
教师:“请小朋友围成两个大圆圈,和旁边的人保持距离,以免做动作时碰到别人,我们一起来表演饺子在锅里的情形,好吗?。”
(3)引导幼儿创编饺子在煮熟后的造型。
教师:“煮熟的饺子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是“饺子”,请你想象一个“饺子”煮熟的造型,比如:弯腰、侧身……,我来数数,数到3就要摆好造型给我们大家看看谁的饺子造型是最特别的,好不好?”
(4)教师和幼儿一起练习饺子的造型.并找出比较特别的造型 大家看。
七、幼儿听音乐完整地做《包饺子》的音乐游戏。
八、小结,结束音乐活动。
教学反思
1、在上这节课之前,我找了些相关的资料,虽然是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作,但我还是在备课时细细的研究了下在课堂可能会出现的某些问题,如:在音乐分段和创编动作上等等……
2、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是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较自然。每个小朋友的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浓厚,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讨论各个动作,而且由于练习的动作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动作,因此,幼儿很快就掌握了各个动作要领,很多小朋友还都自编了些很特别的动作,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轻松而兴趣地进行着,从而完成了本次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包饺子”的热情,每个小朋友都是在欢笑中度过的。
3、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气氛活跃,自己的提问能较准确,并能关注差异及时用语言引导,让小朋友在音乐游戏中感知了音乐得变化,感受了劳动的美,并能表现劳动的美,真正在游戏中体验了快乐。在整个过程中基本上每个小朋友都能随音乐进行分段、有节奏地进行游戏,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加者,我和小朋友互动得也比较好,只是,由于场地的限制和小朋友人数较多,有时我未能顾及到每个小朋友。在动作的编排上我还要应该多点引导小朋友自己来创编动作 ,让他们有更多的更好的形象动作表现出来。再一个就是在学习动作上时间过久了,导致后来进行完整的游戏次数少了点。
4、通过这节教学活动活动,自己提高了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开阔思路,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及时调整改进,在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在音乐教研中积累研究经验,提高专业水平!
包粽子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吃过粽子吗?粽子什么样子?吃起来味道如何?
2、板书课题,学习“端、粽”和这两个字的偏旁。
二、认读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2、学生认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总会”说明了什么?
2、“盼着”又说明了什么?
五、学写生字“午、节、叶、米、分”
1、观察字形结构。
2、师范写生书空。
3、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预设: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
(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写生字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包粽子的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节日的快乐,本次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的机会。通过亲子合作包粽子,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情, 提前感受端午节的快乐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家”的温暖,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知道包粽子所使用的原料和粽子的不同味道。
2、和家长一起尝试用粽叶、苇叶包粽子,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有自信心。
3、喜欢参加“包粽子”活动,体验亲子合作的快乐,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各种各样的粽子
2、包粽子的材料:苇叶、粽叶、糯米、花生豆、枣、线等,老师和小朋友到苇塘采集的苇叶和马连草。
活动建议
1、利用教学课件,帮助幼儿了解粽子的不同味道和形状。
提问:在我们这里,端午节吃什么?你都吃过什么馅的粽子?
小结:粽子有蜜枣粽、花生粽、肉粽、红豆粽、火腿粽、水晶粽、八宝粽、绿豆粽等很多品种,主要有甜味和咸味两种口味。我国地方不同,包出的粽子形状也不同,主要有三角形和三角形。
2、了解包粽子需要的原料,知道不同口味的粽子需要不同的原料。提问:制作粽子都需要什么东西?粽叶和苇叶哪里不一样?
小结:包粽子需要粽叶,我们当地主要用苇叶和粽叶,粽叶比较宽, 一片可以包一个粽子;苇叶较窄,需要多片组合在一起。馅料需要:糯米、大枣、花生、红豆、肉馅等。包扎粽子的捆绳需要:线、棕绳,马连草,我们当地主要用马连草和线。
3、探讨包粽子的方法,了解包粽子的基本流程。
(1)引导幼儿观察苇叶,比一比,看一看,包粽子用的苇叶和刚采摘的苇叶有什么不同?猜一猜为什么?
小结:新鲜的苇叶比较脆,易撕裂,包粽子时要先将苇叶煮一煮, 苇叶就不会撕裂了。
(2)引导幼儿观察苇叶为什么泡在水里?包粽子时苇叶怎样摆放? 并引导幼儿尝试。
小结:苇叶泡在水里,摆放时一片一片的苇叶容易粘连在一起,糯米就不会漏出来。摆放苇叶一倒一正平铺在木板上,苇叶之间要叠压一部分。
(3)引导幼儿认识糯米,了解粽子为什么要用糯米。
糯米粘性大,包出的粽子糯米煮熟后膨胀性比大米小,粽叶不会被胀破,而且粘性好不会散。
(4)了解解三角粽、四角粽的不同包法
家长老师讲解三角粽、四角粽的不同包法,鼓励大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包粽子。
(5)亲子合作包粽子,体验亲子合作的快乐。
幼儿分组与家长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家长指导幼儿尝试包粽子。
4、将包好的粽子送到厨房,向厨房的阿姨了解煮粽子的方法。
延伸活动
粽子煮熟后,品尝粽子,体验劳动的快乐。
包粽子的教案 篇8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设计:包粽子
活动目标
1、了解粽子的形状特征,并能大胆表达。
2、激发幼儿对家乡小吃的喜爱之情。
环境创设
各种各样的粽子若干
重点与难点
了解粽子的特征,简单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看粽子,说粽子
这是什么?
粽子是怎样的?(外面有粽叶包着,里面是糯米,糯米里面还有馅)
你见过什么形状的粽子?(长、三角),他们的形状像什么?
闻闻粽子香不香?清香从哪里来?(从粽叶来)
二、吃粽子
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口味的粽子给大家品尝,你们说说看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粽子的口味很多,有肉粽、豆沙粽、花生粽,还有蘸糖吃的白粽子。
粽子里面的米和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煮熟后,比较粘,吃上去糯糯的)
三、了解粽子的做法:
你们知道这么好吃的粽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你看到过谁做?怎样包的?
看包粽子过程的录像或者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所见。
小结:粽子好吃却需要很高的本领才能包好,家乡的人民本领真大。
四、延伸活动:包粽子
尝试用长条纸来包粽子。
包粽子的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欣赏《包粽子》歌曲,了解端午民俗,学习包粽子的动作。
2、感受歌曲,跟着歌曲做律动。
3、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教学过程
一、了解端午民俗
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哪些节日?这是什么?(课件)
1、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
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2、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3、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
4、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二、欣赏《包粽子》
1、导入:同学们,我们已了解了包粽子的制作,如我们边唱着歌边包粽子又是什么感觉呢?
2、听赏《包粽子》,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
3、请大家跟着歌曲唱一唱;
4、创编动作,跟着歌曲进行表演。
三、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1、同学们,我们已感受到了过端午节愉快的心情,如果是在节日的傍晚,吃着粽子观赏着夜晚的情景,那又是什么心情呢?
2、请大家听赏一首乐曲《欢乐的夜晚》
3、感受到时什么情绪?这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演奏的形式又是什么?
4、再欣赏一遍,请大家模仿一下乐器的演奏形式,感受欢快的心情。
四、小结
包粽子的教案 篇10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社会教案《包粽子》含反思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一。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在幼儿园中班开展了一场有趣的端午节活动——包粽子。
活动前的准备
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首先是材料准备,我们需要准备糯米、绿豆、甜花生、红枣、肉馅等食材,以及竹叶子、细绳等包粽子的工具。其次是教师的准备,我们需要提前了解包粽子的步骤和技巧,同时准备好宣传材料、教案、反思表格等。
活动内容
活动当天,我们首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展示端午节的由来、风俗和文化内涵,让孩子们了解到包粽子和端午节的紧密关系。然后,我们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包粽子。孩子们非常兴奋,纷纷涌上前来,拿起竹叶子、细绳和食材,开始包粽子。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集体协作能力。有的孩子学会了卷粽子,有的孩子学会了挖粽子,有的孩子学会了包粽子,有的孩子学会了系粽子。孩子们一边包,一边聊天,一边纷纷展示自己的包粽子,互相比较,互相交流。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还针对一些孩子的行为习惯做了点评和引导。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用手挖绿豆,失败了几次就有点着急,然后我们就通过表扬和指导,帮助他们做到耐心和细致,最终也包好了粽子。另外,我们还特别强调了食品卫生和安全知识,教育孩子们要用清洁的手和工具,认真检查和鉴别食材的质量。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比如我们在活动中过于关注粽子的包装效果,而忽略了孩子们的参与体验。此外,我们在教育孩子们食品卫生和安全知识时,还需要更加深入的引导和细节教育,以确保孩子们的饮食健康。
通过对活动的反思,我们深刻意识到,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好知识和技能,还要善于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和自我提升,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本次活动既是对孩子们智力和身体的锻炼,也是对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学会知识,体验成长,绽放自信。
包粽子的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包粽子》,从而表达对江南的真挚情感,并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丰富有关端午节的知识。
2、通过引导学生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通过看、听、唱、动等音乐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江南的名胜、民俗有一定了解,鉴赏能力有所提高。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教学难点
1、衬词及二声部的演唱
2、吐字的清晰度
3、延长音的认识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
教学内容
唱:《包粽子》
听:《紫竹调》《茉莉花》
看:江南美景、江南舞蹈
动: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播放《紫竹调》背景音乐,学生进入课堂。
一、创设情境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是著名的《紫竹调》,你知道它是流传于什么地方的民歌?它又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流传于江南地区。给人轻快、流畅的感觉。
师:是呀,《紫竹调》是一首具有浓郁江南风韵的歌曲,江南如歌、江南如梦,江南就像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柔美的小调一起去江南走一走。(播放课件)
师: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二、导入歌曲
师:江南不仅歌美、景美,舞也美,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江南的舞蹈,猜猜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包粽子。
师:伴随着初夏的凉风、飘香的粽叶,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远在他乡的人们也会回来和家人团聚,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快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包粽子的快乐情景。
三、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包粽子》 (播放课件)
课件出示问题1:这首歌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感觉很欢快。
课件出示问题2:哪句话最能体现民族风味?
生:最能体现民族风味的是“七不龙咚采咚采,八不龙咚采呀”
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跟我的节奏来读一读。
师简介衬词:“七不龙咚采咚采,八不龙咚采呀”是衬词,它没有实在的意思,但在歌曲中具有烘托气氛,突出地方民族风格。表现了人们敲锣打鼓,欢庆节日的喜庆场面。
2、复听歌曲,教师范唱
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进一步提出要求。
师:刚才老师在哪段后面加了三角铁?
师解释,(课件出示)歌中不唱的部分叫间奏。
师:除了加上碰铃,你还可以加上什么动作?
学生创编,如加上包粽子的动作,拍手的动作,绕舌的动作……
师:歌词有哪些还不理解?
生:汨罗江在哪?
师:汨罗江位于湖南省东部,它的两岸桃红柳绿,民风淳朴,水草肥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提到汨罗江,我们不得不提到古代的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课件展示简介屈原和端午节的来历。)
3、跟琴学唱歌曲
教师用稍慢的速度弹伴奏,学生轻轻学唱。解决吐字清晰的难点。
4、分声部学唱
跟老师用稍快的速度分声部演唱,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
(课件出示)师:两个声部起到了烘托作用,令歌曲更有表现力,谁愿意跟我来唱第二声部?
让自愿的学生学习第二声部,再分声部合唱二声部的地方。
师: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有困难?
生:最后的音为什么要唱那么长?
(课件出示)延长音:时值一般增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半,所以要唱五拍。寄托了人们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5、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6、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是太好听了!从大家的歌声中我已经感受到那香喷喷的粽子味了,也许用歌声还不足以表达我们对江南的喜爱,那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曲呢?(分组讨论,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我们想边唱边表演。
生:我们想用打击乐器给歌曲配伴奏。
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做。师:你打算在哪儿加伴奏?用什么乐器?怎样做?
小组内的同学自由结合,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请小组上台表演,师生简单点评。
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播放课件)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江南的美,知道了我们的江南水乡不仅景美,乐美,而且歌美,舞美,你们的表演也非常精彩,从你们的创编、演唱中充分流露出你们对江南的喜爱之情,让我们为生在江南,长在江南而感到自豪吧。、
教学反思:
在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学习了包粽子,既锻炼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获益匪浅。
梦幼儿园教案十二篇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 教案课件的充分准备是新老师在课堂上取得成功的关键,从哪些角度去准备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呢?工作总结之家根据您的意愿为您整理了一份完整的“梦幼儿园教案”指南,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切勿抄袭行为!
梦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PPT、图片、人手一个号码牌
活动目标
知道努力克服困难,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根据图片提示、小组合作等形式学念儿歌。
理解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歌的形式特点。
活动过程
一、引出图画书的主角,吸引幼儿兴趣。
1.出示第2页。
师:图片上都有谁?
它们要去?最后一个是谁?
2.出示第20页
师:猜猜看会发生一件什么事情?
看一看你猜的对吗?
师徒四人去取经,看到一个老奶奶死了。咦,这有点说不通?
二、听儿歌录音,教师根据儿歌内容摆放相匹配的图片。
1.幼儿第一遍听儿歌,教师摆放图片。
2.讨论:你们听到了什么?
3.小组合作学念儿歌。
师:再听一遍,看一看图片上的数字,和你身上的数字,你是几号你就念哪句?(以每人一句儿歌的形式学念。)(例:师指图片数字1,请带1好牌的.幼儿起立)
听完后,可要每组合作念出儿歌。
考验大家的时候到来了,哪组先来尝试念儿歌?(根据图片提示念儿歌)
4.集体念儿歌。
5.鼓励幼儿在没有图片的提示下念儿歌。
三、幼儿自主阅读小书,揭开疑惑
集体逐页观察讨论画面细节,理解图画书内容。
1.介绍书名,提出阅读要求,幼儿自主阅读小书。
2.集体观察讨论画面细节6—17页,感受画面诙谐与幽默,发现并能说出国王的病没有好的真正原因。
3.揭开疑惑,观察阅读18、19页。
引导幼儿观察符号“?”,了解问号的意思。
小结:看来,经常运动身体会强壮不容易生病,但是运动过度也不行,要适量的运动。
(4)预测故事的发展,观察画面20-23页,讲述图画书结尾。
四、游戏:一起做运动。
梦幼儿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四肢活动,锻炼小肌肉,尝试撕细纸条。
2、发挥想象塑造各种发型。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手工纸、浆糊。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又扮演理发师较色游戏经验。
3、教师自身经验准备:熟悉3到5中不同发型的撕贴方法。
二、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参与度。
有个理发师呀很聪明,他把每天的工作编成了一首儿歌。
小娃娃,来理发。
吹风吹,梳一梳,剪一剪,真漂亮!
我们现在也给小娃娃理理发。
2、布置任务
教师讲解并示范撕纸的方法。
撕纸的时候胆子大一些,一只手稳稳的.拿住纸,另一只手沿边缘慢慢的撕。先撕去四条边,再撕去尖角。
看,纸张就变成圆圆的笑脸了。
像毛毛虫吃树叶一样,一点一点地撕。
找一找,眼睛、鼻子和嘴巴在什么地方?
找准位置贴上眼睛、鼻子,还有嘴巴。看,小娃娃来理发了。
梦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知道不卫生的食品不能吃,如果吃了不卫生的食品会生病。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显微镜。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用显微镜看不洁食物上的细菌。告诉幼儿如果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这些细菌也会跑到我们体内。
2、请幼儿说说哪些食物是不干净的。如小摊上卖的食物、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过期的食品等。
3、小朋友不要买小摊上的食物,(教案出自:教案网)因为路上来往的车辆使尘土飞扬污染了食物。另外,小摊上有些食物没有经过卫生检验。有些小朋友喜欢卖小摊上的食物,这是很不卫生的。
4、小朋友知道如何判断食物是否过期?
5、购买食物时要注意看它的保质期,如果超过保质期,就不要购买,也不要吃过了保质期的食物。
6、小结:幼儿吃东西时一定要注意它是否卫生,不卫生的东西不能吃。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缺点是:对学生的放手力度不够,总担心学生学不会,吃不透,老师讲解过多,以后应更着重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另外本节课学生的活动量不足,如果能够让学生亲自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结构估计效果会更好,但也比较费时间,课堂上不容易掌控。
梦幼儿园教案 篇4
教学设计:
幼儿来到幼儿园,对幼儿园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幼儿园里有许多玩具,有好玩的游戏场地,陌生的老师和小伙伴。大部分幼儿很快融入这个快乐的氛围中,有少部分孩子表现出害怕、胆怯,为了让宝宝们快速适应幼儿园,爱上幼儿园生活,我们设计了主题活动“爱上幼儿园”,从不同方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教学提要:
1、幼儿园真漂亮:幼儿通过观看周围环境和好玩的幼儿园,让幼儿快速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乐意参与幼儿园活动。
2、幼儿园就像我的家:通过活动“幼儿园就像我的家”和音乐游戏找朋友,幼儿学会热爱幼儿园、老师和小伙伴,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3、爱上幼儿园:幼儿通过听故事和歌曲,萌发爱上幼儿园的感情。
教学活动一:周围环境
一、教学目的:
幼儿认识幼儿园的环境和工作人员,知道自己和他们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
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环境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户外场地,并请幼儿说一说幼儿园操场里都有什么。
2、带领幼儿参观保健室,向幼儿介绍保健室里的设备、设施,如:体温表、称体重秤……
3、参观幼儿园厨房,并认识厨房里工作的叔叔和阿姨,幼儿知道大家吃的饭菜都是幼儿园叔叔阿姨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向幼儿介绍厨房用具,幼儿懂得珍惜粮食,不挑食身体才能棒棒的。
4、参观院长和老师的办公室,向老师和园长问好,幼儿知道办公室是老师和园长工作的地方。
四、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利用饭后散步的时间,带领幼儿参观画室、音乐室、舞蹈房等,让幼儿加深对幼儿园的了解。
梦幼儿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爬是幼儿体育活动中六个基本动作之一,它是一种手膝着地,交替有节奏的运动,它不仅可以增强幼儿四肢肌肉的力量,还可以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健康发展。我班幼儿特别喜欢在地上爬。因此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纲要》的规定,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转道爬行动作。
(2)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爬行及变速爬行
(3)增进幼儿的方向感及身体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蚂蚁头饰若干(每个幼儿一个),录音,磁带,铃鼓一个,纸箱四个。
(2)场地布置:大草坪一块(长7米宽6米),上放有许多皮球,草坪旁有四个纸箱,3米长的垫子4块摆成转道形。
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准备活动。
(1)“今天有许多的客人老师来看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上课,我们给客人老师打声招呼吧,怎么说呢?”(客人老师好!)
(2)出示蚂蚁头饰:这是什么呀?今天我扮蚂蚁妈妈,你们扮蚂蚁宝宝。“蚂蚁宝宝!”“唉!”我带你们到草地上玩游戏,我看我的宝宝谁最聪明,最能干好吗?我们开着车子走吧。
(3)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带领幼儿做走、跑、跳动作,活动身体的各个部分。
2.基本部分
(1)学习带球求转道爬行。
a) “草地到了,你们看这草地上有什么呀?”(皮球)“我们能玩游戏吗?”“那我们把皮球收到四周的箱子里吧。怎么收呢?仔细看妈妈是怎么收的。”
b) 老师示范讲解带球转道爬行。手膝着地向前爬行,球贴前胸,用身体带动前进。
c) 幼儿练习带球转道爬行,教师指导。
(2)组织幼儿练习向指定方向爬行及变速爬行。
皮球收完了,我们来玩游戏吧。妈妈让你们爬到哪边,你们就爬到哪边好吗?
“真棒!”“你们看我这是什么?”(铃鼓)”我的铃鼓摇得快,你们就爬得快,摇得慢,你们就爬得慢,没摇你们就原地不动,好吗?”
(3)放松活动,调整活动量,让幼儿适当休息一会儿。
“蚂蚁宝宝真聪明。”现在妈妈给你们表演蚂蚁操,你们认真看,一会儿妈妈带你们做一遍。”
(4)游戏“蚂蚁运豆豆”
转道爬行把豆豆(皮球)运回家。
表扬遵守规则,认真运豆豆的幼儿。
3..结束部分,放松活动,回教室。
运了那么多的豆豆,高兴吗?我们来跳个舞吧。放音乐《小蚂蚁》,带领幼儿做动作。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有趣的小方巾
活动目标
1、乐意听信号做动作。
2、学习抛、接、走、跑、躲藏等技能。
3、养成积极动脑,大胆表述的习惯,萌发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块小方巾(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大灰狼头饰一个,大鼓一面,塑料小篮子若干;《运动员进行曲》《跟我来》《郊游》音乐。
活动过程
谈话引题并进行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2008年奥运会是在北京召开的,我们大家都来当个小小运动员,锻炼身体,长大以后也参加奥运会比赛,拿冠军好吗?
一、探索方巾
教师给每人准备了一条漂亮的小方巾。共四种颜色让幼儿自由选择。
师:我们要用小方巾来学本领、玩游戏,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小方巾可以怎么玩?
二、抛接方巾
教师有意识选择“放礼花”玩法让大家来模仿练习。
1、第一遍,幼儿自由练习“放礼花”,比一比谁的“礼花”飞得高。
师: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许多方巾的玩法,老师觉得“放礼花”这种玩法很有趣,我们大家都来试一试,请问你们什么时候见过放礼花?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玩“放礼花”的游戏,当老师说“放礼花喽”,小朋友一边把方巾当礼花用力向上抛,一边喊“嘭啪”。
2、第二遍,教师先引导幼儿观察“礼花”的高、低,共同寻找答案,再“放礼花”。
师:我发现有的“礼花”飞得很高。有的“礼花”飞得很低,为什么?
师:请大家把方巾团紧、揉小一点,再用力向上抛。
三、藏匿方巾
1、以变魔术的形式,让幼儿根据鼓声的大小练习快跑、慢跑以及趣味藏方巾。
师: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学会了“放礼花”,现在老师给你们变一个“方巾不见了”的魔术。(幼儿席地而坐,边休息、边昕、边看。)
师:“变、变、变”,老师的方巾不见了,你们猜猜方巾在哪里?
师:今天我们要玩的游戏叫“藏方巾”,想一想我们的身体哪些地方可以藏方巾?
师:大家要听鼓声做动作,当鼓声敲得慢的时候,大家学小花猫又轻又慢地走路;当鼓声敲得快的时候,大家快快地朝一个方向快跑;当鼓声停的时候,小朋友要迅速停止并坐下或蹲下,同时把方巾藏在自己身体的某个地方,看看谁藏得又快又好,不会被别人发现。
2、第二次游戏,要求幼儿听鼓声的信号快速变换动作,停止后要想出与他人不同的藏法,比比谁藏得又快又好,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并主动请老师、同伴猜猜方巾藏在哪里。
四、使用方巾
1、老师带幼儿一起去“郊游”,启发幼儿用方巾当保护伞躲过大灰狼的捕捉(配班老师扮大灰狼配合游戏)。
师:天气很好的时候,老师带你们去过什么地方玩?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野外郊游好不好?
师:野外郊游要跟老师和同伴在一起,大森林里有只大灰狼随时会跑出来找东西吃,不小心会把我们抓去当点心,当我们听到大灰狼吼叫的声音时。先不要着急,立刻把方巾盖在自己的头上,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蹲下来不要动,等大灰狼走后再起来就可以了,记住了吗?
师:好,大家边唱、边舞动方巾跟着老师出发吧。
“狼”:这是怎么一回事呀,刚才还觉得有许多小动物在这儿玩,正想抓些来当点心,怎么一会儿就什么都不见了,哎,还是到别处去找找吃的吧。
师:小朋友们,大灰狼走了,大家快出来吧。
2、第二遍练习,教师要求幼儿听到大灰狼的声音时,不要慌张,要使用方巾当保护伞,鼓励幼儿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对付大灰狼。
师:刚才许多小朋友特别勇敢和聪明,看到大灰狼来了,想出了许多躲藏的办法,使得大灰狼饿着肚子白跑一趟,我们再来玩一次游戏,请小朋友想一想,大灰狼来了,除了躲起来还有什么对付它的好办法?(幼儿想出了很多办法,再次游戏。)
五、放松,整理
师:游戏的时候,大家都能用小方巾当保护伞,大灰狼还以为我们是美丽的鲜花,五颜六色地开在草地上呢。我们胜利了,可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刚才我们把小方巾玩脏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师:好,我们一起来洗方巾吧!(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师幼共跳“洗方巾舞”,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灵巧的小麻雀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灵巧的小麻雀
功能:
1、发展双脚连续跳能力和躲闪能力;2、培养观察、模仿、竞赛意识与能力以及遵守规则的习惯。
玩法:
画一大圆圈。幼儿散立在圆圈中当麻雀。教师站在圈外当花猫。游戏开始后,小麻雀齐说:“小麻雀,叽叽喳,庭院里说悄悄话。白菜大姐害了病,咱们帮她把虫抓。淘气的花猫摔瘸了腿,他来捣乱咱不怕。”说完就四散跳跃模仿抓小虫。突然,一声猫叫,瘸腿花猫从圈外单脚跳来捕捉麻雀。小麻雀四散跳跃躲闪。被抓到的麻雀要自动钻进圈外的“笼子”里。“喵!”花猫大叫一声后跳出圈外,麻雀跑到“笼子”里救出同伴。游戏结束。
规则:
1、必须按事先商定的方法跳。
2、跳出圈外算失败。
指导建议:
1、此游戏是由自由跳跃、追逐跳跃和解救同伴三个活动组成,追逐跳是主体活动。要充分发挥3个活动的发展功能。
2、追逐跳活动中要注意培养观察意识,灵活躲闪能力和严守规则的习惯。
3、自由跳跃时要注意改进跳跃动作,发挥和发展幼儿模仿和创新能力。
4、解救同伴活动具有双重教育功能:一是培养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品德,二是练处于激烈活动状态下的身体平静下来,要重视发展其功能。
5、可引导幼儿从以下几方面变化游戏,发展创新能力:
(1)变化麻雀和猫的跳跃动作。
(2)变化追捉的人数和追捉工具。
(3)设计麻雀的自救方法:如麻雀趴在地上,或以一定姿势站立不动,跳进“安全岛”,几人拉起来就不能去抓。
(4)场内设计障碍便于躲闪。
梦幼儿园教案 篇6
写好幼儿园托班区域教案对于带托班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写好幼儿园区域教案,区域活动才能更好的进行。怎样才能写好幼儿园托班区域教案是我们幼儿园老师比较关心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托班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只有抓住孩子的特点,我们在写幼儿园托班区域教案时才知道写什么样的活动目标,有了目标就比较好写幼儿园托班区域教案了。其次,写幼儿园托班区域教案一定要做好各区域的指导工作,丰富各区域的材料,幼儿才能更好的参与。只要抓住要点,写幼儿园托班区域教案还是比较容易的。
活动目标:
1、学习贴画小鸡的技能,体验贴画活动带来的快乐。
2、能按照数量进行匹配,体验5以内的数序。
3、体验孵鸡的艰难,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
活动准备:
一、美工区:圆片纸若干、箩筐、黑色蜡笔等
二、数学区:夹子、动物卡片、果冻盒、彩色毛根、火车大卡片等
三、音乐区:录音机、《下蛋了》磁带、“鸡窝”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粘贴好的小鸡,“这只小鸡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小鸡的贴画步骤。
第一步:贴圆、画小尖嘴“鸡妈妈在孵蛋,过了很长一会儿,听到“督督督”的声音,是小鸡在啄蛋壳呢,不一会儿,啄出一个小洞来,露出什么呀?(小尖嘴)
第二步:贴眼睛“小鸡睁开圆圆的眼睛,东瞧瞧,西望望”
第三步:画小鸡的两只脚“可是小鸡站不起来呀?怎么办呢?小朋友来帮助它,一、二、三、小鸡站起来;一、二、三、小鸡向前走。小鸡走进花园,开心得玩起来。”重点引导幼儿了解箭头表示的意思。
3、出示《小鸡吃毛毛虫》的操作材料,请幼儿介绍游戏玩法。
4、教师介绍音乐区的游戏,提醒幼儿活动时要坚持。
5、幼儿活动,教师加以适当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画、贴)来表现小鸡。
6、活动评价。
带领幼儿参观粘贴好的小鸡,让幼儿说说自己粘贴的小鸡在哪里,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梦幼儿园教案 篇7
主要领域:游戏
相关领域:无
主要形式:集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30分钟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的变化,按音乐节奏做开火车动作。
2、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游戏的快乐
难点:学会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小铃、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1、宝宝去北京
我们去北京看长城,好吗?怎么去呢?(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
小结:我们可以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去北京。
2、开火车
听火车声,猜一猜“是什么车开来了?”
欣赏音乐“火车怎么开?”
感知节奏,学做模仿动作:呜呜——咔擦,咔擦,咔擦,咔擦……
3、音乐游戏《开火车》
一个宝宝当火车头,其他人一个跟一个挨在车头后面做车厢。
玩法一:(手搭在前面幼儿的肩上),边随音乐一起往前开!
玩法二:小手绕圈(做轮子状),边随音乐一起往前开!
玩法三:听辨音乐节奏的快慢、轻响做出不同的反应进行开火车游戏。
可用小铃敲不同的音乐节奏,让幼儿听辨,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小铃敲得快——火车开的快(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安全)
小铃敲得慢——火车开的慢
小铃敲得响——幼儿边开边唱的响(用自然的声音唱、关注嗓子的保护)
小铃敲得轻——幼儿唱的轻
4、结束
北京到了,你们看,这是哪里?(认识北京主要建筑)
3333︱555︱55︱**︱**
(师)火车火车开来了(生)呜呜—咔嚓咔嚓——
(师)乘上我的小火车(生)呜呜—咔嚓咔嚓——
编辑推荐
幼师面试小班美术游戏开火车试讲教案
幼师面试试讲教案:小班美术游戏《开火车》
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红、黄、蓝三色,初步激发幼儿对色彩感兴趣。
2、幼儿愿意用蜡笔进行涂画,感受涂鸦活动的乐趣。
3、幼儿愿意参加游戏,体验活动的乐趣。
准备:
1、磁带(开火车音乐)
2、教具(蜡笔娃娃三个)
3、老师配班(穿红、黄、蓝三色衣服)教案来源:
4、红黄蓝蜡笔、纸人手一份
过程:
1、(放音乐)开火车导入:“小朋友,我们一起去和蜡笔娃娃玩游戏吧!”
2、认色游戏
(1)、“看看有些什么颜色的蜡笔娃娃在家呀?”
(2)、“把红色蜡笔娃娃请出来。”
老师个别指导:你跟我一样吗?红娃娃,你好?你是红娃娃吗?把红娃娃找出来,嗯找对了,红娃娃,你好!(提示小朋友问好)红娃娃送回家
黄色、蓝色认识方法同上。
(3)、“小朋友,你们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蜡笔娃娃呢?拿一个自己喜欢的蜡笔娃娃坐下来。”
a、“和老师说说,你们喜欢什么颜色?”“请喜欢红色的宝宝象小猫一样走到老师身边来。”“告诉大家,我们喜欢什么颜色?”(黄色、蓝色辨别方法类似)。
b、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黄色、蓝色辨别方法相同)
c、请红色宝宝找穿红衣服的老师做游戏。请黄色宝宝找穿黄衣服的老师做游戏。请蓝色宝宝找穿蓝衣服的老师做游戏。
老师检查幼儿拿蜡笔颜色是否正确。然后搭成火车听音乐玩游戏:火车开得直直的,上小山坡啦,火车过小河啦,火车转个圈,过山洞,来到草地上等。
3、玩色游戏
(1)“蜡笔娃娃看见我们玩开火车的游戏,它也想玩,来,我们一起坐下来看看,它是怎么玩的?”
老师边示范边说:“红色的火车过小山了……”“蓝色的火车钻山洞了,转圆圈了……”“黄色的火车开过小河,来到草地上……”
(2)“你们想和蜡笔娃娃玩开车的游戏吗?”幼儿用三色蜡笔进行涂鸦活动。
4、展示作品
(1)“蜡笔娃娃累了,把它送回家休息。”
(2)“拿着小火车上来,我们一起看看小火车开到哪里了?”
5、(放音乐)开火车活动室:“我们的小火车也开起来吧!”
幼儿园教育笔记:开火车的游戏
午餐后,聪聪拉着小朋友们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几名幼儿都被吸引过去,他们开始模仿聪聪,不一会,几乎所有的的孩子都和他学,把椅子当成汽车,坐在那“呜呜呜…”的开起来。当时我想马上阻止他们,可是很快我又有了一个更好的想法,取代了这种“条件反射”,就是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游戏,孩子们一边开着火车一边唱着歌,心里那个美呀!就别提了!家长接孩子时,他们都恋恋不舍的对我们说:“老师再见!明天还可以玩这个游戏吗?”“可以啊,只要你们高兴,保证安全不摔倒就可以了。”给了肯定的答案,孩子们高兴的和家长离园了。
通过这件事,使我意识到,以往在吃饭前或等待别人的时候,我们会千篇一律的做着一些活动,时间一长,孩子就不感兴趣了,从来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的兴趣很容易转移,容易受新鲜事物所吸引,总是喜欢新的内容,如果定期对各环节进行调整,哪怕是细微的调整,新颖的游戏、内容,一定会吸引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们的新鲜感不断增强。这样,不仅孩子的心理和需要得到了满足,我们的工作也变得更加轻松了。
梦幼儿园教案 篇8
一、目标:
1、会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蔬菜。
2、认识蔬菜的名称。3、喜欢和同伴根据蔬菜的颜色学习创编儿歌。
二、准备:
1、西红柿 小青菜、茄子、萝卜等实物。
2、油画棒 未涂色的蔬菜图片若干张。
3、纸合一个。
三、过程:
1、引起兴趣,导入活动。
星期天,老师买了一些蔬菜来招待小4班的小朋友人,这些蔬菜都藏在盒子里。请小朋友猜猜盒子里有哪些蔬菜?幼儿猜蔬菜的名称。刚才小朋友说了许多蔬菜的名称。老师请小朋友摸一摸盒子里到底还有哪些蔬菜?
2、幼儿感知蔬菜,并说出它们的颜色。
幼儿分别拿出蔬菜,说出蔬菜名称。把这些蔬菜宝宝说给好朋友听一听。幼儿互相交流。老师带来了几种蔬菜宝宝?有四种蔬菜宝宝。这四种蔬菜宝宝颜色一样吗?不一样。幼儿分别说出蔬菜的颜色。老师出示实物,请幼儿分别说出他们的颜色。西红柿是红颜色,青菜是绿色。茄子是紫色,萝卜是白色。老师把这些蔬菜宝宝说一句好听的儿歌。
3、创编儿歌。
(1)、老师边编儿歌边出示图片。西红柿红又红,茄子紫又紫。
(2)、请幼儿创编萝卜和青菜的儿歌。萝卜白又白,青菜绿又绿。
(3)、集体朗诵儿歌一次。
(4)、请个别幼儿朗诵。
四、幼儿练习
1、幼儿练习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蔬菜宝宝穿衣服。
2、老师巡回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