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游褒禅山记教案

发布时间: 2023.09.04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本十三篇。

通过阅读“游褒禅山记教案”您或许能够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让您有所启发。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教案的制作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精神。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1】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1、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

2、教学目标的定位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

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

领会“意志”、“ 深思慎取”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判断句、陈述句、反问句等常见文言句式

4、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二、说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中国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

3、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小组合作法———文言文需要小组协作。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反馈法———新知识需要及时整理。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三、说学法

1、学生的情况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也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是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句读、释义依然会对高一学生存在一定的挑战。

2、学法的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1、 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这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

4、归纳法

高二游褒禅山记语文说课稿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这也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环节与设计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第一篇课文我是详讲、细讲,后面的课文,学生在把握方法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所以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四课时,教学环节共分三关即诵读关、通义关、悟志关,其中诵读关解决这样几个教学任务:读准字音、读准句读;通义关主要把握文章的大义、重点实词的含义、重点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及特殊用法的整理;悟志关在前两关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包括文章的自然游览的路线、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五、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2】

2.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留作业 。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一、检查作业 。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

(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它(代仆碑)。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如下: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四、留作业 。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表态。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实词。

先完成练习第三题,但不采取选择方式,因为第1、3、4三组中“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不止“一个”,而采用具体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标出A、B、C等;题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师口述,学生可以在课后补写。

观:①观察。例:A。②景象。例:B、E。③宫廷中高大的楼台(读guàn)。例:D。④对事物产生看法。例:C。

名:①名义。例:D。②命名。例:A、B、C。③著名。例:有仙则名。④说明、说出。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文:①文字。例:A、B、C。②文章。例:D。③纹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④掩饰(读wèn)。例:E。

舍:①房屋。例:屋舍俨然。②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③同“捨”(读shě),放弃。例:便舍船,从口入。

言:①言语、言论。例:以空言求璧。②说。例: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险:①高山。例:险以远。吾与汝毕力平险。②险要。例:江山险固。

孰:①谁。例:其孰能讥之乎。②通“熟”,仔细。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父(fǔ):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3】

2.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1.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山者也。”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山即花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说这山叫花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山(褒禅山),更不能从中得出华山(褒禅山)叫花山的结论。“大唐花寺碑”何时亡佚,今尚不知。《历阳典录》成书于清同治四年,亡佚时间不会在此之前。洞的东侧有一石罅,高丈余,山泉从中汩汩流出,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侧出”。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径约两米,洞内空阔处高六米、广约四米,类似一大厅。人在洞内说话,嗡然和鸣。洞左侧石壁上的题刻,因年久剥蚀,多不可辨。较清晰的一块为“熙宁四年,过华阳至淮南,江宁杨口口。”熙宁四年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记的至和元年仅隔十七年,可见此洞在宋代是经常有人来探游的。洞内的路径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处为乱石所阻,道遂断。洞的尽头处,嗡嗡作响,伏壁细听,可辨出是右侧的泉流声。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含山县志》可能把此洞当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但有两点不好解释:一是距离不对。王安石云“由山前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谓之后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几米远。再者文中没有提及湍溪。据此我们认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是马山上的北洞。其理由是:一、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二、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与王安石游后洞而发的感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相符;三、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确如王安石所云:“有穴窈然,入之甚寒。”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这与王安石所描绘的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也很相类。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 深度。穷:a-- 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a--v.照明.

⑦常在于险远。 a- 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 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⑶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甚孰能讥之乎?

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6.读准句读:

(一)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

(二)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2.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û”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五、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乃]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画线的词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认为“其至”“险远”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这三个词在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学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讲它们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用作动词。)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认为……有好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相当于现代汉浯的“……的原因”

这篇游记与我们读过的其他游记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

[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记游和议论是怎样结合,怎样照应的呢?

第三段的第二段的记游生发而来,第四段议论由第一段的记游生发而来。

在大体把握了作者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背诵课文。

还不能熟练背诵的允许朗读。

1.记游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人”。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2.作者怎样生发议论的呢?

[明确]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沦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乏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3.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4.第五段写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课文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几句话的体会。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三、拓展 选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游记(文言文、现代文都行),进一步领会、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

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4】

单元教学要点

一、教材地位:

本单元选择就宋代著名散文大家苏洵、王安石、欧陽修、苏轼的散文名篇。《六国论》《游褒蝉山记》是教读课,后两篇是自读课。《六国论》《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散文,《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散文。可以分别作比较阅读。

宋代散文继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长于议论,体现宋代以理入文的一代文风,对后世散文产生深远影响。

二、辅助教材:

欧陽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喜雨亭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司马光的《赤壁之战》,苏轼的《赤壁赋》,比较各种游记散文与史论文风格的多彩多姿。

【知识目标】

1、学习借鉴文章借古讽今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说理方式。

2、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的特殊含义与用法

3、掌握几个文言句式并能读懂文中语句

【能力目标】

1、迅速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与思想情感。

2、能结合写作背景赏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深入思考,注重实践探索的求知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诵读背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2、难点:领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熟练掌握文言词类用法与句式是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引导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了解作家作品及游记散文的基本写法

2、借助工具书初步读懂全文内容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记游写景与感悟说理结合起来的。

二、学生简介自己所了解的作家作品常识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好半山。世称王荆公,王文公,王临川。21岁中进士,40岁进万言书,提变法,抑特权,力图改变北宋积弱积 贫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之策。49岁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力行新法,但遭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攻击,54岁罢相,次年为相。56岁再次辞去 相位,隐居江苏南京,从事创作。封荆国公,谥号文公。《临川先生文集》。

三、朗读文本,整体把握内容

四、探究思考,理解中心思想与作者感情

1、王安石具体描写游褒禅山几个地方,哪个地方写得最详细?

2、作者在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写不会引起别人注目的路边石碑,后边哪一个语句与它呼应?

3、作者在游华山洞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外人不容易注意的现象,最能引起作者感慨深思的是哪一个句子?

4、作者通过游华山洞的经历悟出了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5、作者认为要完成自己的事业理想必须有哪些条件,哪一个条件是最重要的?

6、作者认为尽力而为虽然可能不成功,可以问心无愧,也不用怕别人嘲笑,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五、老师范读全文,学生理解词句

六、作业

1、借助工具书读懂全文语句,准备复述。

2、完成《导学》练习,巩固文言词语与句式的理解。

3、朗读全文,准备背诵。

第二课时

一、重点语词与句式理解检测

二、重点语段口头翻译检测

三、学生诵读全文

1、个别诵读能力一抽一查

2、集体诵读训练】

四、教师示范朗读与诵读指导

五、学生划分重点语段层次,把握背诵的文脉与记忆的衔接特征语词

六、学生分层诵读,以文意串连衔接回忆线索

七、迁移运用

把“游华山洞”的两段描述改写成为现代散文。

要求:1、能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2、运用心里细节描写表现游览者的见闻与感受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5】

(一)自主学习,标注疑惑。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把自己自学中解决不了的疑问提交小组讨论,对小组内也讨论不清的问题可以再标注,等到下一环节提出来。

(三)师生共商,教学相长。

学法指导:把小组内讨论不清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师生共同讨论。若仍讨论不清,课后查阅答复。

解释下边句子中“其”的意思和用法。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问题引导:从表达方式来说,第1、2段侧重记叙,第3、4段侧重议论,并且记叙和议论之间互有照应。请具体分析第3、4段分别是针对什么发表的议论,议论的要点是什么。本文和你以往学习的游记有何不同?

明确:⑴第3段针对游洞发表议论,认为达到目的要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其中志是根本。第4段针对仆碑发表议论,认为“学者”治学当“深思慎取”。整篇文章叙议结合,即事说理。

⑵在初中我们学习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有《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的`特点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而今天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却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重心。

问题引导:作者游后洞时,因没有“极夫游之乐”而深以为憾。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有没有类似的遗憾和悔恨?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故事与感受吗?

完成《导学案》上的“尝试练习”。

在本节学习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你还存在哪些问题?

1.把疑问交给科代表,统一交给老师。

2.登陆“岳小伟的博客”留言。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的2、3

教学难点:

目的1、4。

教学设想:

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可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4、诵读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总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课文简介,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二、介绍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课的教学目的及课时安排。

四、由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板书):褒 冢 华 相 谬 窈 父

五、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六、由学生复述课文,串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点拨,特别要点出一些重点字词的用法。

七、由学生质疑,提出存在的其他问题。

八、齐读课文,巩固词义。

九、作业

1.积累“其”、“道”、“名”、“然”的义项。

2.熟读课文,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的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积累词义。

指定几位学生把自己所归纳的词义及例句抄写在黑板上,并讲解。

三、齐读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讨论,明确文章结构。

第三部分(1、2):记游山所见及经过。

第二部分(3、4):写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5):游山的时间及同行者。

四、讨论叙议结合的手法。

1.问:本文的叙议是怎样紧密相连的?

由学生讨论后明确:

(1)两部分间衔接过渡自然。

(2)记仆碑情况突出“花山”二字,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3)强调前洞路近、地平、游者众,后洞强调路远、奇险、游者少。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2.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

作者据仆碑得出了要有“深思慎取”的态度;通过两洞对比,得出了做任何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个结论。

3.本文即事明理,借游山抒发了内心的感慨。诸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作者这一感慨的看法。(本题可由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

五、作业。

熟读课文,写一篇读书笔记。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背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所讲授的叙议结合的特点及作者的观点。

二、启迪思维,深入研究。

从游览来看,这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照理,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大价值可写,而本文却成为一篇传诵千古的名篇,为什么?从中,我们对作文之法有什么体会?

提示:

1.首先要重视文章的立意,有新意,能启发人们思考。

2.其次要重视构思布局,使材料与观点有机统一,结构严密。

三、指导背诵第三段

第三段紧承上文,抒发自己的感想。

(1)用“叹”领起下文。

(2)以古人作立论的标准:“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往往有得”。

(3)世人的做法: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4)阐述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5)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悔”。

3、结合提示,争取当堂背诵。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领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学法点拨:

诵读、自学、讨论、展示、点拨等。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品读、赏析,讨论。

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2、齐声朗读3、指名朗读4、熟读背诵5、配乐朗诵6、范读。

二、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20分钟)

A.褒禅(bāochán)无物以相(xiàng)之咎(jiù)其欲出者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

(二)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三)下列各句里的“其”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四)下列各句里的“以”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三、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15分钟)

四、精讲并点拨“语言积累”五大题(答案见幻灯片16-19)(10分钟)

一、继续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六)朱自清说:“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请用王安石的生平事迹作简要说明。

(七)《游褒禅山记》全文共5段,请概括每段的大意,并说说每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八)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九)课文第3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

一、继续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A.庐冢(zhǒng)何可胜道(shèng)B.窈然(yǎo)有碑仆道(pū)

C.音谬(miù)既往不咎(jiū)D.王深回父(fǔ)无物以相之(xiāng)

A.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B.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是非贿得之。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8.与“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所以”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南面)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于其址(山脚),而卒(终于)葬之

D、余之力尚(还)足以(用来)入,火尚足以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也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B.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越深,那前进就越困难,然而那见到的景色也越奇特。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致体会不到游览者的极大乐趣。

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继续照明。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8】

1、检查三段背诵

2、讲解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3、讲解第五段:记游的结尾——补叙

4、主旨总结

①.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②.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

③.“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5、写作特点

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②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③文笔简洁,语言凝炼

6、作业: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基础知识梳理

1、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穷: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见: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流传的文字。

名: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6、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8、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9】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领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学法点拨:

诵读、自学、讨论、展示、点拨等。

教学准备:

自学,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品读、赏析,讨论。

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

2、齐声朗读

3、指名朗读

4、熟读背诵

5、配乐朗诵

6、范读

第一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自主选择式朗读、齐声朗读课文全文。(早读时间)

二、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20分钟)

(一)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褒禅(bāochán)无物以相(xiàng)之咎(jiù)其欲出者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

C、庐冢(zhǒng)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D、窈(yǎo)然庐陵萧君圭(guī)君玉余弟安国平父(fù)

(二)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

④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⑤独其为文犹可识

⑥险以远,则至者少

(三)下列各句里的“其”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独其为文犹可识

6、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7、既其出

8、则其至又加少矣

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1、其孰能讥之乎

(四)下列各句里的“以”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五)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1、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至又加少矣

6、则其至又加少矣

7、火尚足以明也

8、常在于险远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三、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配乐朗诵、范读《游褒禅山记》。

二、指名朗读《游褒禅山记》译文。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三、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15分钟)

四、精讲并点拨“语言积累”五大题(答案见幻灯片16—19)(10分钟)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10】

1、读准下列字词,掌握它们的写法:

4、学习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的写法并为倒装句分类。

5、学习本文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学习本文以事明理的写法及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1、三教时。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4、多种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请生回忆初中学习过的一些文言文,说说有哪些记文,这些记文有什么特点?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也可以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1、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一篇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你都了解哪些?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神宗时,曾推行变法,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时川集携带遗》等。

2、《游》文是王安石矢职回家时,浏览此山后所记。

1、请生朗读课文,尽量做到声音宏亮,句子流利。

2、读准下列字音:

3、再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各段内容。

4、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第一段叙述,介绍褒禅山的有关情况;第二段叙述,记写游山情况;第三、四段议论,第五段补记游山的有尖情况。

1、默写生字词。

1、根据课文注释及课下预习,翻译第一段。

⑶ 句式:

1、请生翻译本段。

于时:在这里是文意上的'承前启后,可译作对于这件事。

⑵ 句式:

古之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3、讨论:

在这一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

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观点。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象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

⑴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嘏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性;

⑵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力的重要性;

⑶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性;

⑷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肢有悔;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议论,说明要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要有──志、力、物;但一切事物都可能存在其不足之处,当力和物难求时,只有尽吾志,才能做到无悔、无可讥。

5、第四段,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请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本文主题思想:

作者记叙游览褒禅山,抒发秘书的感想:无论治学处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也应该有深思慎取的态度。从今天来看,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关于其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代词:

⑵ 作物主代词,表领属关系,可译作他(它)的他(它)们的。例: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⑶ 又作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作这这些;远指,可译作那那些。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2、用作副词:

⑴ 表示推测、估计,可译作大概或许。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⑵ 表示诘问,可译为难道怎么。

⑶ 表示祈使,可译作一定。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⑷ 表示未来,可译作将将要。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用作助词,表示加强语气。

1、完成练习三。

2、完成同步练习各题。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11】

1、掌握文章大意,提升品味游记类古文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3、学习作者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上勇于探究的精神。

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批注式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作者的生平导入:同学们,说起王安石,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官至宰相并主持了北宋的“王安石变法”,他的一生也与变法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王安石在上书变法前游览褒禅山时的所记所想,或许在蛛丝马迹中我们能探求到伟人心里的远大抱负。(板书题目)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1、看文章中游山经过这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①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②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对这个习惯,你有什么看法?

2、作者分别游览了哪些地方?各个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游览了前洞和后洞;前洞:平旷,游者多;后洞:窈然、寒、深,游者少。

3、看游山心得这一部分,作者有什么心得?

明确:现在的人要想做事情有所成就,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天下的珍奇异景往往在一些偏僻、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而大多数人会因为其艰险、难找而选择放弃,所以越奇特的地方被人发现的越少。

5、既然奇景异观常人很难看到,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从文中归纳概括。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目标明确,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板书“志”)

二是“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气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很难到达理想境地。(板书“力”)

三是“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观的条件也是我们成功的必备条件。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板书“物”)

总之,志、力、物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

6、虽然作者讲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现实往往不如人意,对此,作者又有什么心得呢?

明确: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王安石在游览了褒禅山后得出了“有志”“尽吾志”的观点,抒发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启发作用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样做?

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查找一下王安石生平的相关资料,了解王安石其人。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幸存的老教案:游褒禅山记。

2、把握作者通过游记的形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作者的观点态度。

3、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初步疏通、理解课文,了解作者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引"生"入胜

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如《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是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跟以前所学的那些游记有什么不同?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是一篇游记,作者一行共几人?是在什么时间游的山?作者的游踪是什么?

(2)作者游览褒禅山有何感想与体会?

讨论补充与小结:

(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萧君圭、王回、王安国、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游的山。作者的游玩路线是从慧空禅院--石碑--华山洞--后洞。

(2)作者借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山,提到两条深刻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已无悔,于人不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三.讲读课文记叙部分

方法:朗读课文;释词译句;内容理解;整理巩固。

1.第一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介绍褒禅山概况;

词:舍名址乃阳卒文盖

句:…者…也;盖音谬也;

内容:①别名②名称由来③慧空禅院④华山洞⑤仆碑⑥花山辨音

作用:由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紧扣,完整的结构表现了游览的全程,教案《幸存的老教案:游褒禅山记》。

2.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此次游山收获之最重要诱发情节;

词:侧十一其至又加少矣明既其出咎悔其随之极

句:…者…也;盖音谬也;其至又加少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内容:①前洞②后洞③进洞④出洞⑤至者已少⑥本可前进⑦悔出

作用:揭示人们就易避难心理;未能尽心而致悔,由此引出下文。

记叙作用:提供真实形象,为下文议论提供依据和铺垫。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准备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议论部分

方法同记叙部分

1.第三段:游华山洞心得

词:于是叹之夷以近非常幽暗昏惑相之其孰能讥之乎

句:古人之观于天地…而无不在也;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讥之乎;

内容:①过渡②古人精神③就易避难的普遍心理④条件一:志⑤条件二:力⑥条件三:物⑦强调:尽吾志。

理解:

①古人精神:依据、标准和效法;非常之观非任何人所能达到,而而唯有尽吾志且有了各方条件的人方可达到。

②照应文字:比较异同--概括、虚实和意象的理解和创造;杨花落尽子规啼;成功的文字和理解的拓展;

2.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指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词:以悲之谬传名胜道所以学者

句:余于仆碑,又以悲夫…胜道也哉;此所以…慎取之也;

内容:①批评: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形;②肯定深思而慎取的求学态度;

理解:

②照应文字:比较异同--虚实的关系;行文的规律;形象大于思想;

二.布置作业:

准备默写第一二段

第三课时

一.作业检查

默写课文第一二段。

二.讲读结尾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是写游记常用格式。

词:圭玉回深安平父某

三.文章立意和布局讨论:

1、问题一:本文"叙"多,还是"议"多?为什么?(本文是一篇游记,但是他并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记那样绘声绘色地描摹景物、记叙游程,而是更侧重于抒发感慨,本题着重研究与众不同的"叙议结合"的游记方式。)

提示:文章没有对褒禅山景色进行细致精妙的描绘,不是因为景色不美。这一点从课文注释和文中"其见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实本文名为游记,可实际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作者这样写,正体现其"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这一主张。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2、问题二:作者认为"志""物""力"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你同意吗?(本题着重研究作者的观点态度。)

(1)作者认为要达到"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那么作者认为"志"、"力"、"物"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对于"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2)迁移讨论:你认为"志"、"力"、"物"三个因素,对于达到成功,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此题目的讨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互相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讨论应当遵循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自圆其说即可,不必一概而论,强求统一。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文章三、四段,准备默写。

2.完成讲义《贺若弼》

dg15.com延伸阅读

游褒禅山记教案分享


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 新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来完善教案和课件。经过精选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认为“游褒禅山记教案”是最值得一看的文章之一,希望这些资料能供你参考和使用欢迎分享给需要的人!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1】

——政治家的“别样情怀”

教学目的;通过对文言文本的学习及对相关资料的了解,走进作者,深入探讨文章意蕴。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全文,理解了字词文句,了解了文章内容。我想听一听同学们朗读课文,争取做到字正腔圆,有节奏感。

(朗读中有个别同学仍然将“长乐王回深父”中“父”字读为“fù”,老师正音,强调通假用法)

师:字词的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我们考查一下上节课学习的情况。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的主要思想出现在——

师:那么让我们一起重读第三段,再次领会作者的观点。

师:作者从探险本身谈开去。一般人浅尝辄止,畏难而退;王安石却认为要探险就要去“险以远”之地,那里才有“奇伟瑰怪”之景。而要到达胜景之处,必须——

生(黄):“志”“力”“物”都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志”,没有它就没有志向和意志。是肯定不能成功的。但同时“力”和“物”也不可以缺少。

师:嗯,“志”是成就事业的原动力,“力”是成功的保障,是“硬件”,此外,外物的帮助也不可少,如果“至于幽暗昏惑之地,而无物以相之”也不能至。(打出投影)

“借物”

师:这是王安石的观点,同学们是怎样看待“志”“力”“物”的呢?跟王安石一样吗?请大家讨论发言。

生(刘):一个人应该有志向,从小老师就要求我们树立远大理想,我想,这就是志向吧。

生(黎):“志”是一切行动的动力,它最重要。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成功的。有了志,“物”和“力”的问题都可以想办法解决。

生(邹):那可不一定,因为其他原因,而最终失败的例子很多。比如,项羽他最后不是失败了吗?他不是“有志者”吗?

生(黎):但是他曾经所向披靡取得过胜利,他即使失败了也是无怨无悔呀。

师:嗯,你的意思是他尽心尽力去奋战过,所以他即使失败,也——

生(康):其实,我认为,外物也很重要。《劝学》里面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如果不借助外物的力量,人将会寸步难行。

师:非常好,联系到已经学过的课文。刚才大家对“志”“力”“物”三者的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过去,我们都认为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最重要的观点就在于此了,但现在有人提出异议,理由是:这个观点无法涵盖文章中提到的“不可不深思而慎取”这个观点。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这是两个互不相关的观点吗?

师:我们先来考察一下第三段,这一段在强调“志”“力”“物”时,事实上两次提到“至”所需的另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找找看。

师:非常好,“不随”,作者没有专门提出来强调,却两次看似不经意地提到,这可不是赘言呀。“不随”是什么意思?

师:对,不跟随他人,不盲从。那么,谁能告诉我第四段“深思而慎取”和这里的“不随”有怎样的关系?

生(周):“深思而慎取”也是不盲从,不轻信,就是“不随”的一种表现。

师:大家说得很好,细细分析我们发现这两个看似分离的观点统一起来了。王安石因为“不随”,有意考证“华山”的命名,却因为“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故而感慨不已。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段落的议论中,而这部分议论与前文的记叙有什么联系?

生(黎):前面他记叙了自己游山洞因为听信别人的劝说而放弃的事情,后面由这件事情联想到人生,人应该要达到这些条件才可以成功。

生(廖):作者游览山洞,半途而废,非常后悔,所以后面对这件事是有感而发。

师:“有感而法”,很好,作者从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总结出发人深思的教训,阐发了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大家对前面的褒禅山华阳洞的景色印象深刻吗?

生(纷纷):《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始得西山宴游记》……

师:注意《岳阳楼记》虽然写景非常美,但它不是游记,而是借为重修岳阳楼作记的机会写景抒情的一篇文章。那么,《游褒禅山记》与刚才大家在记忆中找到的这些游记有很大的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在什么?(投影)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生(郑):《游褒禅山记》重在议论,其他游记重在写景。

师:是的。本文记游的过程很平淡,无形象刻画,无生动描绘,本文闪光之处在于理性的思考。所谓“深人无浅语”。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让我们对比一下后人是怎样评价这三位作者的?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

柳宗元(773——819),唐代河东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欧阳修全集》)

师:王安石首先是政治家,其次才是文学家,他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温主席在谈到中国农村问题的时候还多次提到他。他一生力图济苍生,救社稷,经学济世。针对文章,他也提倡“务在有补于世”,强调其实际作用。因而本文也是政治家借游记抒发的“别样情怀”,而不仅仅是“叹人生”。那么,我们不妨把本文放到他的一生中去探讨,看看能否从文中找出四年后开始走上改革之路的政治家的影子。

思考:你能看出本文与王安石为之奋斗一生的变法之间的联系吗?

王安石二十二岁进士及第。才华横溢,少年得志。

此后多年任地方官。考察时弊,寻求改革之道,探求治国良策。同时也感到宦海之险恶,改革之艰难。

1054年,辞职回家探亲,途经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忆形式写下《游褒禅山记》。次年复出任职。

1060年呈《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简称《万言书》),对北宋中期的内外形势、问题和改革方向作了一个总的考察论析。

1069年,经天纬地,开始熙宁变法。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

1074年四月第一次罢相。次年二月复相。次年再次被罢。

1085年新法尽废。王安石与世长辞。

生(陈):王安石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在地方上进行改革了,所以,他写下本文的时候可能也有对改革的一些想法。比如说进山洞很艰难,就像改革的路很艰难一样,看不清前路。

生(康):其实,王安石当时是回家探亲,路经褒禅山,对这一次行程感到遗憾,所以写下这篇游记,可能他只是谈自己的人生感想而已,没有别的。

生(黎):对,他那时候不是还没开始变法吗?还有好多年呢。一篇游记可能没有更多别的。

生(曾):我觉得还是有联系。至少还是有他的作为政治家的一些思考的,因为这篇游记跟别的游记很不一样。

生(黄):我想,本文跟他的变法有关系。起码表达了他要坚定不移地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他可能正在反思,改革和游山洞一样艰难,但是“我”不能像这次失败的游览一样,半途而废,“我”一定要坚持到底。

生(刘):我觉得,可能王安石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想这么多,但是在后来改革的过程中,他的态度和思想跟这篇文章是一致的吧。

生(刘):比如说,不轻易跟从别人,不人云亦云,要“深思而慎取”什么的。

生(曾):后来,他改革的时候,不是有很多贵族士大夫都反对他吗?他是一定要有坚定的“志”才可以坚持下去的。

生(黄):我在资料上看到,说王安石有“三不足”观点,(拿起资料),“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篇文章也表现了“人言不足恤”的观点吧。

师: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很不错,我们认为只要言之成理都是可以的,是我们自己思维的结晶。我们说,九百多年前,王安石在这狭窄的洞中痛苦地转身,大发感慨,“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但这一遗憾,并未在其改革生涯中重演,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他是个“有志者”,“可以无悔矣”。改革,意味着挑战传统,抛却旧有,意味着矛盾冲突,艰难痛苦,改革迈出的每一步都要付出代价。王安石在这条路上义无反顾地艰难而孤独地跋涉,虽然以失败告终,却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声震长空的巨响。

遗憾的是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很重要的原因正是缺乏十多年前他在《游褒禅山记》中提到的“物”——合适的外力的支持。他在高堂之上,振臂高呼,声嘶力竭,却少有附和,君王的支持又不长久。他的失败不幸被自己言中。

最后,用王安石的一句诗来结束: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愿同学们报凌云之志,行独立之道,成非凡之业。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2】

1课时

一. 情境导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音谬,引入华山(花山)之探。

【解析】“猪革亮”是古代一种皮具,类似于鞋子,“顶”是皮匠制造皮具的一种做法。

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二.合作探究

(一)音谬之思

1.齐读一段。

2.师生探讨“华”发音。

(重点字词融入)“舍”、“卒”、“以”、“其”、“乃”等。

“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等。

3.由“音谬”王安石思考到什么道理?

“深思慎取”。

4.范读四段。

(二)入洞未尽而出之叹

1. 褒禅山景物探幽引入。

2. 生读二段,共同探讨。

(字词分析,游览过程把握。)

3. 齐读第三段,分析“余有叹”:

①古人观自然有得。(例证)

②志——险远。

③力——不怠。

④物——幽暗昏惑“相之”。

⑤无悔,无讥。

4. 所悟。

(讨论,结合已学知识及生活学习体会谈看法)

三.拓展延伸

1. 王安石写作缘由:

变法治国,尽吾志(力、物)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补充作者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2. 同游之人共鸣

父(甫)的探讨,志同道合之游之感。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梳理文章内容,掌握重难文言语汇。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理解成事需“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主旨,以古鉴今。

4.感悟王安石写作政治缘由。

【重难锁定】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情境导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音谬,引入华山(花山)之探。

【解析】“猪革亮”是古代一种皮具,类似于鞋子,“顶”是皮匠制造皮具的一种做法。

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二.合作探究

(一)音谬之思

1.齐读一段。

2.师生探讨“华”发音。

(重点字词融入)“舍”、“卒”、“以”、“其”、“乃”等。

“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等。

3.由“音谬”王安石思考到什么道理?

“深思慎取”。

4.范读四段。

(二)入洞未尽而出之叹

1. 褒禅山景物探幽引入。

2. 生读二段,共同探讨。

(字词分析,游览过程把握。)

3. 齐读第三段,分析“余有叹”:

①古人观自然有得。(例证)

②志——险远。

③力——不怠。

④物——幽暗昏惑“相之”。

⑤无悔,无讥。

4. 所悟。

(讨论,结合已学知识及生活学习体会谈看法)

三.拓展延伸

1. 王安石写作缘由:

变法治国,尽吾志(力、物)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补充作者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2. 同游之人共鸣

父(甫)的探讨,志同道合之游之感。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附板书: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音谬——深思慎取 游洞不尽—— 力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文章语言难度适中,内容有很好的针对性,适合对高二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编入同一单元,前者是教读课文,后者是自读课文。两者都是即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应是对《石钟山记》自读教学的引领和铺垫。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

2学生结合实际领会处世治学皆须坚定意志、深思慎取的道理,借鉴本文即事说理的写法。

3指导诵读,培养学生借助注解、依据上下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积累“卒、道、极、观、得、悲”等实词,“以”、“其”两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难点:领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以及即事说理的写法。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2.学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3.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我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做好PPT课件。在课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该课。

(二)课堂教学过程

我计划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完成对“言”的解读;第二课时完成对“文”的品赏。每课时各设计四个环节。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学过的《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文言文游记导入。

设计理由:回顾学过的类似文言文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对此课文的学习状态。

二、课文导读

1、学生读题注,了解作者及背景。

2、学生自由诵读一遍,教师强调注意读准字音。

3、播放朗读录音,教师纠正学生诵读时不正确的读音

设计理由:扫清文言文阅读的初步障碍

三、语言积累

1、小组合作。借助注解,疏通课文,学生整理文言词语、特殊句式。

2、练习巩固。(配发习题、实物投影)

(1)重点词:卒、文、道、极、观、得、夷、相、悲、胜

(2)词类活用:舍、名、穷、谬、传

(3)特色句式翻译:(教师点拨,以直译为主,力求准确)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②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设计理由:以解释加点词、特色文句翻译题形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也落实了重点词句积累这个学习目标,为下节课“文”的品赏做准备和铺垫。

3、课时小结

(1)学生齐读课文,巩固重点字词。

(2)总结文言知识学法:一要熟读,二要结合上下文推断词意。

四、课后练习

1、熟读课文,整理虚词“以”、“其”在文中的用法。

2、背诵课文1、2段。

第二课时

一、检测导入

1、学生齐背课文1、2段

2、提问:本文是游记,从第一段交代看,作者参加游览的三个点是什么?(出示游褒禅山示意图)

由学生思考前两段与后文的关系导入本课时的学习。

二、思考讨论

1、学生自读全文,思考本文与其他游记的异同。

设计理由:帮助学生弄清本文形式上是游记,内容上其实是议论文。

2、议论的标志是哪个句或字?(“于是余有叹焉”的“叹”,“有所得”的“得”),“叹”“得”指的是什么?(两个观点:①尽吾志;②深思慎取)

3、教师结合资料补充王安石变法及其坚定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

4、思考:王安石游褒禅山有“得”,你还会有哪些“得”?以此来落实教学目标

三、反馈巩固

1、归纳写法。

问题设置: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处世治学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意在指导学生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结构严谨,前后照应。

2、理清思路。(幻灯片出示课文结构图)

3、指导背诵3、4段。

4、简要总结:文言文学习要熟读精思,要因言悟道。

四、拓展迁移

1、学以致用:联系学生实际谈谈志、力、物三者之间关系。(可以预设名校、重点班问题;家教问题。老师、学校都是“物”、是外因,学习最主要的是自身的努力)

板书设计

记叙(议论的基础)——山院洞碑

议论(记叙的深化)——尽志无悔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理解并学习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培养立大志并为之奋斗的精神。

2、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活动重点

理解本文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积累文言知识、学习文章写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活动用具

1、多媒体课件。

2、朗读录音磁带。

3、补充的相关资料。

活动时间

90分钟。

活动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助读

1、由唐宋八大家和王安石变法引出作者。

2、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

3、了解时代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二、活动之一:朗读活动

1、听朗读录音或多媒体配音朗读:学习字音和断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句读,读准字音,读出表情。

3、检查朗读效果:学生单人朗读,师生听读,并进行评议,师生相互取长补短。

三、活动之二:学习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学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借助工具书,学生自读全文,学习文中字词句,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记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中寻求解决,疑难问题供班级交流。

3、师生班级交流:小组问题展示──班级交流讨论──师生答疑解难──形成班级共识。

四、活动之三:小组合作探究

1、总结性学习活动:

⑴ 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积累学习。

⑵ 文中出现的文言句式的归纳学习。

⑶ 小组学习中还存在的新问题记录。

2、探究性学习活动:

⑴ 本文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⑵ “尽吾志”一句跟前文记游中哪句话是照应的?

⑶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么紧密联系的?

⑷ 体现课文主体的段落是哪一段?为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小组作业,供班级交流使用。

五、活动之四:班级交流

1、多媒体展示某一小组的总结性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修订补充。

2、多媒体展示探究性学习的成果,班级交流讨论:展示成果──小组异议──班级讨论──师生交流──形成共识。

六、布置作业(略)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6】

一、导入

齐背课文。

二、鉴赏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三、拓展

选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游记(文言文、现代文都行),进一步领会、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

四、作业

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7】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言词语:阳、谬、咎、极、于是、夷、非常、观、至于、相、焉、穷、尽、其等。

2.辨析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以及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因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三、德育目标

认识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对课文字词句的准确把握。

难点:认识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解决办法

1、了解作者,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

2、对注释,查字典疏通文意,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设计

一、课前预习

1.借功课下注释,朗读课文,了解其意。

2.注意课文生动语句的赏析。

3.归纳文意,疏通结构。

二、课内采用出题,学生自讲,教师总结的方式

课时安排

两课时(疏通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本文所体现的杂记类散文因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教学内容

一、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 者 认 真 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二、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

略写前洞(不到二十个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 处设 比: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 前洞“ 记游者甚众 ”与 后洞“ 来而记之者已少 ”、“其 至又 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通过这些对比,下文转入议论便水到渠成,有了很好的伏笔。

三、文章第三段有几层意思?怎样评价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提示: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接着以古人作为立论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再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它对比;然后 精辟地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也强调了“力、物”这两个客 观条 件的重要作用,反映出作者能辩证地看问题;最后又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这既是 本段 的中心,也 是 全文的主旨。作者在这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些道理,对于我们的治学、从事工作,无疑都有启发作用。

四、在第四段里,作者申述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引申出来的?

提示: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该轻信盲从,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大脑的认真思考辨析,然后谨慎地选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是很可贵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者之众,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五、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呼应的?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对后边的议论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个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第二段的最后几句,第三段开头一句),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二是两部分在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正是处处为议论部分埋下很好的伏笔,使议论有依据,三是记游与议论这两部分之间,游山与治学处世这两类事情之间,内在联系紧密,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围绕这一 共同 点来 展 开议论。记游,处处为说理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遥相呼应。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从而深刻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完成课后练习(略)

游褒禅山记课件10篇


工作总结之家为大家挑选了一篇十分有价值的“游褒禅山记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相关内容。教案课件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开端,每位教师都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的制定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实践。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1)

1、掌握课文相关文言常识;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记”是一种文体,游记的共同点是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3、相关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X”中被炸掉了。当地农民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马山是含山北境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学生听课文朗读,正音正字。

6、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7、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明确: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1、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2、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

(1)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

(2)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4、写作特点。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①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A、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B、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其是之谓乎!

C、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③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2、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3、词类活用。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

1、熟读课文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领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学法点拨:

诵读、自学、讨论、展示、点拨等。

教学准备:

自学,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品读、赏析,讨论。

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2、齐声朗读3、指名朗读4、熟读背诵5、配乐朗诵6、范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自主选择式朗读、齐声朗读课文全文。(早读时间)

二、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20分钟)

(一)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褒禅(bāochán)无物以相(xiàng)之咎(jiù)其欲出者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

C.庐冢(zhǒng)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D.窈(yǎo)然庐陵萧君圭(guī)君玉余弟安国平父(fù)

(二)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

④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⑤独其为文犹可识

⑥险以远,则至者少

(三)下列各句里的“其”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独其为文犹可识

6.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7.既其出

8.则其至又加少矣

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1.其孰能讥之乎

(四)下列各句里的“以”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五)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1.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至又加少矣

6.则其至又加少矣

7.火尚足以明也

8.常在于险远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三、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配乐朗诵、范读《游褒禅山记》。(早读时间)

二、指名朗读《游褒禅山记》译文。(早读时间)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三、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15分钟)

四、精讲并点拨“语言积累”五大题(答案见幻灯片16-19)(10分钟)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继续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六)朱自清说:“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请用王安石的生平事迹作简要说明。

(七)《游褒禅山记》全文共5段,请概括每段的大意,并说说每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八)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九)课文第3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

二、小组讨论(3分钟)

三、分工协作,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继续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二、点拨“课文研讨”四大题(10分钟)

(答案见幻灯片20-26)

练案(自主练习)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zhǒng)何可胜道(shèng)B.窈然(yǎo)有碑仆道(pū)

C.音谬(miù)既往不咎(jiū)D.王深回父(fǔ)无物以相之(xiāng)

2.选出加点“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B.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后世之谬其传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选出各句加点的词与例句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

例:火尚足以明也

A.素善留侯张良B秋毫不敢有所近

C.且天天下非小弱也D以乱易整,不武

4.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沛公欲王关中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是非贿得之。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于是余有叹焉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8.与“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所以”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亲贤人,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着急高义也

9.选出句中“者”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0.选出对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南面)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于其址(山脚),而卒(终于)葬之

C、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而记游者甚众

D、余之力尚(还)足以(用来)入,火尚足以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也

11.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B.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越深,那前进就越困难,然而那见到的景色也越奇特。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致体会不到游览者的极大乐趣。

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继续照明。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第三段。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

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习课文

1、听读课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2、讲解第一段

介绍褒禅山概况:

本名①→由来②③→山洞名及来由④→仆碑、本名⑤→音谬⑥

3、作业:书面翻译第一段在笔记本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4)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2)“胜”:①尽。“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文后练习一、二、四题。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5)

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串讲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媒体: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介绍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 写作顺序:

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B、记游洞经过

C、抒发游洞的感慨

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近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前洞后洞

平旷幽深

甚众已少、又少

余所至浅好游者所至深

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

(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

归纳“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提问和展开讨论。

提问

①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讨论

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和?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有志。

4、读析第4段:

学生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深思慎取。

5、略讲第五段:了解古人写游记结尾的写法和作用。

6、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7、课堂练习:

整理虚词“其”字的用法(结合练习“三”)。

完成课后练习“一”。

8、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课后背诵课文。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6)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有穴窈然。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 掌握重点字词。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⑵ 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⑶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2、过程和方法:

诵读、翻译、理解、感悟、背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借鉴意义。(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尽吾志”“深思慎取”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类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展示。

【教具】

ppt 和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课文(字音、句读、感情)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主要是1、2段)

4、准确掌握作者的游玩经历(为理解下面议论作铺垫,并可让同学就此阐发个人的'感悟)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的北宋时期有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说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并且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两度为相进行变法,人们称他为王荆公。你们猜,老师所指是谁?学生答:王安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探究思考: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从标题中字可以看出。

2、游记一般按游踪来写,王安石在一二段写了哪些地方?请列举出来。

( )→( )→( )→( )

三、齐读一、二自然段

探究思考:

此次游玩作者尽兴了吗?你从文章哪里可以看出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四、齐读三、四自然段

探究思考:

既然游玩没有尽兴,作者有什么感慨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五、联系实际,引申思考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补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一个时间表:

人物 主要成就 所用时间 曹雪芹 《红楼梦》 10年 司马迁 《史记》 19年 司马光 《资治通鉴》 19年 达尔文 《物种起源》 28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30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27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27年 马克思 《资本论》 40年

名言寄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回归作者人生成就: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改革家。”

六、反复朗读第三、四段,相互检查背诵

七、作业布置

1、请找出文章带“其”(共20处)“以”“而”的语句,并进行解释;

2、进一步朗读3、4段,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

3、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一词多义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翻译3、4段,了解所阐述的人生哲理,并能谈谈自己的体会。

2、继续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作业

三、进入课文学习

1、继续请同学翻译文段,总结段意,老师点评(3、4自然段)

2、落实3、4自然段中要掌握的字词句

3、讨论“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四、学生朗读全文,力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

2、背诵第三、四段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诵读并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2.落实虚词“其”的用法,翻译文章中的重点语句。

3.找寻文章中哲理性语句并尝试用一句话概述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去标点、抠空诵读的方式,诵读并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2.利用工具书,小组合作,梳理“其”的基本用法。

3.翻译重点语句,总结文言翻译的注意事项。

3.迁移提升,结合文中哲理性语句谈生活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发。

【教学重点】

检查落实第三段的背诵,“其”的意义及用法,重点语句的翻译。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任务:

1.翻查字典,梳理“其”的意义和用法。找出本课所有“其”的句子,分类整理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例附在相应义项后;

2.熟读并通译全文,圈出疑难,通过小组讨论、查工具书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课堂热身,诵读第三自然段。

1.去标点诵读。

2.抠空诵读。

3.抠更多的空诵读。

4.仅余提示性文字诵读。自我检测,并通过“抢背”的方式展示。

5.在老师的提示下,试背全段。

二、文言词句落实。

出示课前准备任务,检查落实。

1.教师分类列举本课含有“其”的句子,随机抽取学生投影这些句子并讲解。其他学生评价、质疑。

2.根据课前学生翻译文本所暴露的问题,筛选有疑难的句子进行当堂翻译检测。

分别找学生上台书写,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评价、完善。教师根据学生翻译的情况适时提醒文言翻译的注意事项,如:文言的意识(单双音转换、词类活用等)、语境的意识等。

三、深读文本,拓展提升。

师引导:经典有永不衰竭的探求价值。《游褒禅山记》对我们学习的意义还在于它是一个素材宝库。文中那些富含哲理的语句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尝试从文章中找寻这样的句子,并用一句话概述你的体悟。

师示范:“‘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有接受磨砺的勇气,怎能收获别样风景。”

生自我思考,尝试写下新的感悟。

生展示交流。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游褒禅山记》对我们的学习还有什么启示呢?比如深入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比如写作时材料取舍的借鉴,比如文章的构思,比如……。我们课下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发掘经典更多的解读价值。

作业:仿照本节课深读经典的方法,选择本单元的其它文章进行解读。

《游褒禅山记》教后反思

这次全市优质课比赛的主题,党老师定为“文言文课堂教学观摩”,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来探讨和研究文言文教学。我有幸在这次活动中获得了现场课展示的机会。在准备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困难,粗列有以下几点:

1.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突出“文”,还是突出“言”?若“文”“言”兼顾,应如何协调,课堂节奏如何把握?

2.对于学生学过的文章怎么教的问题。作为新授课讲的话,这篇文章有大量可讲之处,如:词句上可讲讲“其”、词类活用,可讲讲具体语句的翻译;构思上可讲因事说理的写法,叙议结合的结构;内容上可讲成功的要素“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可是,这些也一定是学生当初学这篇课文时老师重点讲授的内容。如果只求形式上的创新,难免有新瓶装旧酒之嫌,并不能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这岂不是抛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充分考虑学情的话,就意味着这节课的设计方向只有两个——一种是按第三课时来上,一种是按复习课来上。可是活动当天我面对的会是什么样的学情呢?答案是未知。

4.这篇文章的词句理解难度不大,按已授课方向准备,“言”的部分处理什么呢?本课层次清晰,所说之理不难理解,“文”的部分还有什么可处理之处呢?一篇冷静的、理性的、有思辨意味的文章怎么讲出点语文味,甚至是文化味呢?

可以说这些困难直到讲课前一天去见学生都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可是,有两点我很清楚。第一,“其”这个虚词最适合用这一课来总结。所以见到学生后我布置下了一个明确的课前准备任务——翻查字典,梳理“其”的意义和用法,找出本课所有“其”的句子,分类整理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例附在相应义项后。第二,明天我面对的是这些学生,明天的课也将在对他们了解的基础上展开。于是我问了学生几个问题:你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第三段是要求背诵的,你还会吗?通译全文,哪些句子是你翻译时仍有困难的?

在了解了学情之后,我的心里有底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如何组织课堂的问题了。之前的几次试讲,方案都是被推翻的。可是我和一中语文组的同仁们在以下几点上达成了共识:

1.无论是教授哪一类文本,教学上都应该着眼于两条思路——培养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语文课堂应力能融合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目标”。

3.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

4.作为已授课的再次讲授,教学中应既有检测巩固,又能依托于对教材的解读,进行拓展提升。对这一课来说,引导激发学生思考人生,谈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度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9)

一、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第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⑴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⑵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⑶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⑷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

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⑴ 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⑵ 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二、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⑴ 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⑵ 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⑶ 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

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

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⑷ 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⑸ 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⑹ 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⑺ 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 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

⑴ 全班学生齐背;

⑵ 抽查个别学生背诵;

⑶ 分别默写若干句。

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⑴ 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⑵ 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⑶ 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⑷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⑸ 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6、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四、练习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10)

理解: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积累: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1、解题:

2、范读全文,自读。

3、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网页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第一段:

②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分析“其”字的用法。

④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第五段:

①找出假借字;②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1、分段讨论问题:

①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②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③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④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例句略)

⑥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游褒禅山记课件合集


为了满足您的需求,我们特别为您编辑了这个标题为“游褒禅山记课件”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在老师的授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老师用心进行设计。详细的教学教案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理解课程知识的纵向发展。我们相信,这篇内容丰富的文章一定会提供您所需的信息!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相关文言常识;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主旨,借鉴古人智慧。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以前学过的文言游记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游记。

(师生共同回忆。)

“记”是一种文体,游记的共同点是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2.介绍王安石。

(师生共同回忆。)

3.相关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

4.相关山水资料。

(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中被炸掉了。当地农民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2)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3)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马山是含山北境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学生听课文朗读,正音正字。

6.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7.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8.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2.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1)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2)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3.讨论: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

4.写作特点。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2)道

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3)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4)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5)然

至于*,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6)其

①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

②用作副词

A.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B.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是之谓乎!

C.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③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2.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3.词类活用。

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名之曰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而其见愈奇(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而卒葬之(“葬”后省略“于”)

有碑仆道(“仆”后省略“于”)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以”后省略“之”)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随”后省略“之”)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后省略“之”)

然力足以至焉(“焉”后省略“而不至”)

(2)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

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

(4)文言固定句式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游记──重在感悟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课文(字音、句读、感情)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主要是1、2段)

4、准确掌握作者的游玩经历(为理解下面议论作铺垫,并可让同学就此阐发个人的感悟)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的北宋时期有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说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并且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两度为相进行变法,人们称他为王荆公。你们猜,老师所指是谁?学生答:王安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探究思考: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从标题中字可以看出。

2、游记一般按游踪来写,王安石在一二段写了哪些地方?请列举出来。

( )→( )→( )→( )

三、齐读一、二自然段

探究思考:

此次游玩作者尽兴了吗?你从文章哪里可以看出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四、齐读三、四自然段

探究思考:

既然游玩没有尽兴,作者有什么感慨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五、联系实际,引申思考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补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一个时间表:

名言寄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回归作者人生成就: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改革家。”

六、反复朗读第三、四段,相互检查背诵

七、作业布置

1、请找出文章带“其”(共20处)“以”“而”的语句,并进行解释;

2、进一步朗读3、4段,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

3、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一词多义积累)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3】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游褒禅山记》,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记叙了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学习本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

高二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疏通文本,学习文中文言文知识,从而领会作者阐述的“深思慎取”的道理。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再结合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②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治学处世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再次,我来说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不必对艺术特色等做过多的分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体会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为: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四、说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据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一)、朗读法: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二)、讨论点拨法:从不同角度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容。

(三)、情景激励法、分析法等。针对重、难点,逐个层次分析,使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这样,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来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3、尝试对古代散文做一点评析。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于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来达到教学目的。根据课文的内容我安排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来达到目的。

2、释题和背景、作者介绍,帮助同学了解一些文学常识。

3、阅读文章,疏通文意。

在这里我将采取的步骤是: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通过朗读法、讨论点拨法来帮助同学了解文章大意,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文意;遇有读不通的地方,提出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或查找资料,请教老师。了解了文章大意就有利于后面教学环节的进行。

第二课时主要就进入课文分析:

1、首先我将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然后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其次重点分析第三、四段。通过游山的“所得”,重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尽吾志”,以及由此而进一步提出的“深思”和“慎取”。详细分析作者是怎样得出“深思而慎取”的道理。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朗读法、讨论点拨法,这样能带动课堂气氛和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最后略讲第五段内容。

2、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3、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让学生自主整理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

六、说板书设计:

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有益于学生学习。我采用的是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以简洁的文字,体现了课文的内容,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整个板书设计构成统一的整体,让学生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附板书:《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记叙记山(山→院→洞→碑)

游洞(前洞→后洞)

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

漫灭谬传深思慎取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包括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4】

〖教学要点

解答重点练习并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教学步骤

一、总结虚词其的用法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难道。

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助词,无义。

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二、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

提示:

1、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3、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三、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教学反思】

事实证明:脉络清晰学生就会创造出令人惊异知识的沃土。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积极创造自主学习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当前创新教育实施新课程该改革的需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把大海、蓝天真正的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吧。

【教学建议】

语文的图表式教学

近一个世纪以来,语文教学经过了几次巨大变革,整个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方式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教学法、单元教学法、自学导读法等曾被广大语文教师普遍接受,现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又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但不难看出,高中语文教学在高考的重压之下,步履维艰,改革的步子喊了几十年,变化不是很大,一些旧观念仍在束缚着人们的手脚,满堂灌,机械填鸭、死学死记还常有所见。为高考而教学,整天讲练,还普遍存在。如此高中语文教学,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怎能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挣脱精神的窒梏,走向一条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新路,这样就必须建立语文立体化教学的新格局。

所谓语文立体化,就是课内课外相连通,书内书外相交融,立体化,多元式,大语文。高中语文教学立体化的提出是时代的挑战,它要求语文教学改革传统的、单一的,较为封闭的教学模式,使语文的教学形势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内容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为此,我认为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学习去充实,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便是难于超越的语文教科书。我想本文宜图表式教学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5】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

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

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6】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有穴窈然。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7】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练,可以说每一字都不可删,每一字都或与前文照应,或为后文张本,但是又很难加入一个字。作者看似不经意的记叙、议论,实则是很下了功夫的。

⑴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以上两句话,看似平常,却值得咀嚼。“距洞百余步”,表明“仆碑”的位置,又暗示了碑与洞的关系;“有碑仆道”更妙,正因为“仆道”,所以作者才发现了它;“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是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众人不看碑,也不好看,因为“漫灭”,二是告诉读者“我”知道山之本名宜为“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是对前面事实的推断,自然贴切。而这两句话所陈述的事实,为后面的“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结论提供了证据。

⑵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这几句话看似“闲笔”,但却不可或缺。它主要陈述了两个事实:一是“我们”所至的深度不及喜欢旅游的人所至深度的十分之一;二是尽管如此,到这儿来并作记号的人已经很少。这就为后文的“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等议论提供了事实基础。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8】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何云龙

一、诗词导入

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导入新课。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说王安石在诗句中选择用“绿”字是几经斟酌的。可见作者在做学问方面深思慎取的态度。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游褒禅山记》也告诉了我们这一道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游记。

二、简介作者王安石

三、明确教学目的。

这堂课作为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前两个目标。

四、看图片资料,带学生了解一下褒禅山

五、朗读课文,疏通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

1.读音:褒bāo禅chán山卒zú庐冢zhǒng谬miù窈yǎo然怠dài

咎jiù瑰guī怪无物以相xiàng之胜shēng道慎shèn取深父fǔ

2.对照课文底下注释,掌握词义,疏通文章大意。

3.重点虚词“其”的用法讲解

六、讨论探究,把握文章内容。

思考:

1.综合全文来看,为什么文章从洞的名称和仆碑写起?

2.第二段可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

第三段分为几层? 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游山洞”和“做学问”有何类似之处? 第四段作者对于仆碑有有何感慨?

7.最后一段属于什么内容?

七、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段板书:

游华山洞的经过

前洞→后洞→中途而止→后悔

第三段板书

志(理想目标)主观

成功

物(外物条件)客观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9】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1、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

2、教学目标的定位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

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

领会意志、深思慎取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判断句、陈述句、反问句等常见文言句式

4、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二、说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中国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

3、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小组合作法———文言文需要小组协作。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反馈法———新知识需要及时整理。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三、说学法

1、学生的情况。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也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是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句读、释义依然会对高一学生存在一定的挑战。

2、学法的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这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

4、归纳法。

高二游褒禅山记语文说课稿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这也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10】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二课时:学生质疑,教师串讲,归纳重点字词。

第三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习总结。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记叙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

因事说理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

议论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

补叙——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助读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六、重点内容积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活用)

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活用)

穷:形容词作动词,指走到尽头(活用)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致)(活用)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活用)

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活用)

或:有的人

2、虚词:

(1)其:

①其下平旷:代词,代指华山洞。

②问其深:代词,代指后洞。

③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代词,那些

④其进愈难:代词,游览的人。

⑤而其见愈奇:代词,那些(景观)

⑥视其左右:代词,那些(游览的人)

⑦其又深:代词,代指后洞。

⑧则其至又加少:代词,那些

⑨既其出:助词,无义。

⑩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

悔其随之:代词,我。

(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词,顺承。

②拥火以入:而,连词,顺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来,连词,修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背诵内容:2、3、4段

练习: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有穴窈然。

④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⑤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况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有泉侧出

③其见愈奇

④常在于险远

⑤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解释下列句中古今的含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课件【篇11】

《游褒禅山记》是高一年级语文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编选的四篇写景状物类文言文,以景物为依托,说理抒情,线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大的民族智慧。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古代文人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态度;领略主要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梳理和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通过一次十分扫兴的游历来阐发道理的说理性散文。作者借游褒禅山,阐发了人要有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和治学处事必须“深思慎取”的道理。文章记游,目的却是为了说理。记游时,语言朴素简洁,为说理留下伏笔;说理时,因事而发,生动自然,具有 很强的说服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吸取教益的启示。《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设计拟探讨以下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通过读懂内容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二是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本课用两课时完成。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体味《游褒禅山记》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形式美。

2、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3、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理清“志”、“力”、“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1、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

词的意义。

2、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疏通文本,学习文中文言文知识,从而领会作者阐述的“深思慎取”的道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自己的习作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引导学生利用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培养自学能力。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1、煽情激趣,导入新课。

而观看水墨山水,攀黄山坐叹造化神工,览九华心熏佛国烟香。褒禅山无此佳境,褒禅山也是一座相当平淡的山。幸而由于历史的偶然,宋王安石到此一游,留有一记——《游褒禅山记》(板书),山遂以文名。这篇游记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大量的图片和简要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

(2)听录音,有感情地小声读,读完之后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和原初体验。

(3)师生交流,质疑释疑,完成对课文的翻译,熟悉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要重视作品的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诵读的指导,从内容理解到作者情感的把握,从语言的品味到思想内容的品评,都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

3、研读文本,探究赏析。

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

(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文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①登山游洞的感受——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对于仆碑的感受——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华山前后洞各有什么特点,游人的情况怎样?

(4)、朗读第3段,想一想要想领略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其中最为重要和可贵的是哪一点?

(5)、结合你读这一段的启发,谈谈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6)、课文的第一段和第四段有什么关联?

(7)、有人认为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游离于主题之外。结合王安石的处境,谈谈你的观点。

明确:表面上看好像冲淡了文章的主题,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仆碑”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中国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有人称王安石为“奸人”吗?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由此看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知王安石洞悉人生。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内容和找出理解作者思想内涵的关键句子的能力,领悟作者透过记游,重在议论,以小见大景的写作手法。

4. 整理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词类活用,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

明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有泉侧出??

(3)、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习二。

(4)、特殊句式,如:

设计意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文言文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积累,掌握一些文言文特殊句式等,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设计意图:强化诵读,增强语感,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学习目标。

"褒禅山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