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废物利用教案

发布时间: 2023.08.27

废物利用教案范文5篇。

编辑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关于“废物利用教案”的内容。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规范化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我相信这个建议会有所帮助!

废物利用教案 篇1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撰写人部门

时间目标:

1鼓励孩子大胆说话,体验表达的乐趣,丰富相应的词汇。

2调动孩子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

3、通过快乐的游戏,使小朋友懂得:对于废旧物品,只要肯动脑筋,也能变废为宝。

准备:破损的图书,破图书上剪下的动物若干,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物品若干。

过程:1、出示撕坏的图书:

这是什么?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你认为从书上撕下来的破纸还有用吗?为什么?

2、逐一出示从破图书上剪下的动物,和小朋友一起看看讲讲。

如:谁来了?它长得怎么样?它要去做什么?……

你听过小马的什么故事吗?

你知道它有什么本领吗?

通过老师的提问引导,让孩子充分表达,体会表达的乐趣。

3、利用小动物,和小朋友玩游戏“谁不见了?”,让小朋友们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4、师:和小动物玩得开心吗?

你知道这些小动物来自**吗?(就是从这些坏的图书上剪下来的)

我们小朋友看书的时候应该小心一些,不要把书撕坏了。

万一不小心撕坏了,也可以动脑筋,让它变得有用处。

5、拓展幼儿的经验。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废品,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大脑使之有用。

让幼儿欣赏一些用废旧物品olor]制作的东西,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动脑筋,变废为宝。

废物利用教案 篇2

以下是一个中班废物利用教案,供您参考:

主题:废物利用

目标:

1. 学会如何将废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

2. 了解不同材料的废物利用方式。

3. 培养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废物产生。

准备:

1. 课件或图片,展示废物利用的场景和材料。

2. 废物分类容器(例如小瓶子、小袋子等)。

3. 各种废物利用材料(例如纸、布、塑料、金属等)。

4. 工具:剪刀、胶水、线等。

步骤:

1. 引入主题: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废物利用的场景和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同时,提问幼儿:“废物可以做什么?”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2. 学习废物分类:

让幼儿学习如何将废物分类,例如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废物分类的方法,让幼儿了解每种废物的特点。

3. 学习废物利用:

让幼儿了解不同材料的废物利用方式,例如用纸张可以做纸飞机、纸杯可以当容器等。

同时,引导幼儿尝试废物利用,例如用塑料瓶子可以做玩具等。

4. 实践操作:

让幼儿实践废物利用,例如用纸张和布做书包、用玻璃碎片做拼图等。

引导幼儿注意废物利用的环保性,鼓励幼儿将废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

5. 总结反思:

让幼儿总结废物利用的经验和教训,例如如何分类废物、如何废物利用等。

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减少废物产生,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废物产生。

6.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发现更多的废物利用方式,例如用废物制作手工艺品等。

同时,鼓励幼儿将废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

废物利用教案 篇3

教案主题:废物利用,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 学习废物利用的方法,培养环保意识。

2. 观察并尝试将废物进行再利用,提高动手能力。

3. 能够与同伴分享废物利用的经历,提高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

1. 废物利用的定义和分类。

2. 废物再利用的方法,如废物发电、废物建造等。

3. 废物利用的实例,如废物变成艺术品、废物变成了家具等。

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

1. 提问:同学们,你们生活中有哪些废物呢?

2. 讲解废物的定义和分类,如食品废物、医疗废物、金属废物等。

步骤二:学习废物利用的方法

1. 演示废物再利用的方法,如废物发电、废物建造等。

2. 提问:你们有没有尝试过将废物再利用呢?

步骤三:实践操作

1. 组织学生进行废物再利用的实践操作,如废物变成艺术品、废物变成了家具等。

2.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与同伴分享废物利用的经历。

步骤四:总结

1. 总结废物利用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废物再利用的方法。

2. 让学生再次提问,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回答问题等。

2. 收集学生进行废物再利用的实践操作,并记录学生的成果。

3. 收集学生与同伴分享废物利用的经历,并记录学生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资源:

1. 废物分类表

2. 废物再利用的实例图片或视频

3. 环保宣传材料

废物利用教案 篇4

中班废物利用教案

引言: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废物的分类和利用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班阶段,着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非常重要。本文将为中班废物利用教案提供详细的教学方案,通过生动的活动和互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并培养他们对废物利用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了解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2. 学习废物分类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类型废物的特点和处理方式。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创意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具准备

1. 废物分类的图片和实物,如纸张、塑料瓶、废电池等。

2. 创意手工制作材料,如废纸、可乐瓶等。

3.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4. 环保意识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保意识(5分钟)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环保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动画,引发幼儿对环保的思考和讨论。接着,教师可出示环保意识的图片,引导幼儿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和人物,以此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2. 废物分类游戏(10分钟)

让幼儿观察一些废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他们分辨不同废物的类型,如纸张、塑料瓶、废电池等。然后,设置一个分类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获得一些废物,要求他们按照正确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组。最后,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分类结果,并回顾正确的分类标准。

3. 废物利用创意(20分钟)

通过向幼儿展示一些废物利用的创意作品,如卫生纸卷花、废纸制作的小手提袋等,鼓励幼儿动手创作自己的废物利用作品。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废物和手工材料,如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引导幼儿进行创作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指导。

4. 环境保护故事(15分钟)

选择一本环境保护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向幼儿讲述故事并进行互动讨论。故事可以围绕废物利用、环境保护等主题展开,激发幼儿进一步思考废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5. 小结与评价(10分钟)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幼儿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问答或观察评价活动,考察幼儿对废物分类和废物利用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延伸

1. 家庭作业:要求幼儿在家中收集一些废物,并使用创意手工制作成环保作品,如废纸制作的贺卡、废瓶子制作的花瓶等。

2. 实地考察:安排幼儿参观当地的环保站点,如垃圾处理厂、再生资源回收站等,以便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废物是如何进行分类和处理的。

3. 社区服务:组织幼儿进行环保主题的社区服务活动,如清理社区垃圾、分发环保宣传册等,让他们从小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结语:

通过本教案,中班幼儿将获得废物分类和废物利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创意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引导幼儿参与环保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和环境的好公民。

废物利用教案 篇5

中班废物利用教案主题:废物如何利用

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废物的再利用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材料:

1. 废物(例如垃圾、废纸、旧衣服等)

2. 工具(例如剪刀、手套、塑料袋等)

3. 资源(例如植物、图片、视频等)

4. 教具(例如图片、玩具等)

步骤:

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向学生介绍废物的再利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废物可以变成有用的物品。

2. 演示:教师演示废物如何利用,例如制作纸杯、纸盒、纸袋等。

3. 操作:让学生实际操作,学习如何利用废物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

4. 讨论:让学生讨论废物如何利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 总结:教师总结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练习:让学生练习废物利用,例如将废纸制作成纸杯、纸盒等。

7. 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废物利用活动,例如收集废纸、旧衣服等,进行废物再利用。

注意事项:

1.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废物的再利用,提高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2.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感受到废物利用的重要性。

3.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4.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和指导。

dg15.com小编推荐

澳大利亚教案通用七篇


希望这份"澳大利亚教案"能够给您的问题提供帮助,是解决问题的好助手。每位老师在每堂课上通常都需要准备一份教案课件,编写出好的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为教案课件的完成,可以体现教师在教学上的专业素养。若您想了解更多信息,请查询我们的官方网站!

澳大利亚教案【篇1】

在“澳大利亚”这节课的教学中,应贯穿给学生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学习,学生在知识方面有所收获,但学习方法的掌握更为重要回想这节课做得较好的地方有:

1、新课导入的效果明显。

以澳大利亚特有动物袋鼠、著名景观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的羊等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不仅关注学生个体,更关注群体的学习参与程度,注重参与面。

3、课件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课件中我运用了大量图片,可爱的动物,美丽的城市、、直观的地图,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非常好。

当然,课后仍然感到有许多不足之处:

1、师生活动仍不够充分,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面不广。

2、在拓展学生视野方面做得不够。

3、课后结尾时,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平淡。是否可以在归纳的基础上,设计课外探究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入,视野更加开阔。

4、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考。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而我的处理很不恰当,课后想了一下觉得应该运用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图,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等,设计问题。随着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也随之层层递进,从而分析出澳大利亚农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进而分析出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原因。

通过这节课,我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鞭策自己不断学习和提高。

澳大利亚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的道理,加强人地观教育。

教学重点

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多特有古生物的原因分析。

2.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

自制幻灯片、录像片段等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书设计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录像)澳大利亚风光

师:同学们想知道这段视频播放的是什么地方吗?

(课件展示)世界地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并闪烁澳大利亚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其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生:(略)。

师: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一个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播放“澳大利亚动物”视频资料)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澳大利亚大陆分布着丰富的古老生物物种。其中有腹部有口袋以养育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等等。看到它们,仿佛进入到遥远的地球地质演化年代。

下面,请同学们从“大陆漂移”学说的角度来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澳大利亚长期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对生物的进化会有什么影响?

(2)南极大陆为什么特有生物少呢?

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师:对问题进行总结。

分析1:澳大利亚很早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海洋阻隔了生物的传播,致使大陆上没有其他动物与它们进行生存竞争;澳大利亚形成后没有发生过大的褶皱运动,地壳一直比较稳定,自然条件比较单一,故动物进化缓慢。

分析2:南极大陆由于自然条件太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没有留下大量的特有生物。

师: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特有的动物,你知道它们是哪两种吗?(出示澳大利亚国徽)

生:袋鼠和鸸鹋。

师: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袋鼠拖着美丽的长长尾巴,怀藏可爱的“小袋鼠”,跳跃着行进在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上、洁净的城市里。有“跳高、跳远冠军”之称。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它的体积仅次于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之一,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不会飞翔,但善于奔跑,有“飞毛腿”之称。

师:请同学读一读P74页有关澳大利亚动植物资源种类的阅读资料,同学们可以从中体会一下澳大利亚这个“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含义。(可以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略。

师:(过渡语)澳大利亚尽管古老的动植物多,但如果从数量的多少来说的话,澳大利亚在世界上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国家居然有将近2亿头羊,是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所以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农牧产品吗?

生:略。

师:利用澳大利亚羊毛生产的各种毛纺织品,人们之所以喜欢“澳毛”,是因为澳大利亚羊毛质地优良。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可谓是大发“羊”财。

师: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羊呢?

(展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图”)

师:请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澳大利亚的四大农牧业区:“粗放牧羊区”“粗放牧牛区”“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讨论:为什么牧场主们要把牧羊场建在这些地方呢?

(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

小结:西部、北部、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肉食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养。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二者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图”)

讨论: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有何特点?

小结:澳大利亚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以粗放为主。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样的气候特点适宜畜牧业,同样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师:其实,澳大利亚羊养得好,农牧业部门十分发达。归纳起来是澳大利亚人是充分地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的。

师:(过渡语)现在,我们明白了人们为何将澳大利亚比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了,但有人又将澳大利亚比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们来读“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看看澳大利亚都有哪些矿产资源?

生:略。

师: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但是上海宝山钢铁厂使用的铁矿石还要从澳大利亚进口,为什么呢?

生: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质量比较好,含铁量很高。

师: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澳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多达70余种。其中铅、镍、银、钽、铀、锌的已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和第三大铝、黄金出口国。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

(学生阅读教材P78页的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师:到20世纪70年代后,澳大利亚的服务性行业迅速发展起来。

生:略。

师:英国移民首先到达澳大利亚,建设城市,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请同学们思考:假如是你先发现澳大利亚,你准备住在哪?或是把城市建在哪里?(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

生:学生畅所欲言。

师: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这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大城市相继出现,如首都堪培拉、全国第一大城市悉尼和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都位于这里。因此,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城市。

(展示“澳大利亚地图”)

(展示“澳大利亚主要城市图片”)

生:读图,查找城市。

师:(小结)南太平洋上有个国家,它的环境很美,那里的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被特有动物簇拥着,正扬着悉尼的白帆驶向世界。这就是咱们今天讲的澳大利亚。

注:如还有时间,播放“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视频资料。

澳大利亚教案【篇3】

在“澳大利亚”这节课的教学中,为遵循“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我从新课引入开始,就引导学生以读图的方式来学习,引导学生自学、思考、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回想这节课有如下特点:

1、新课以读图回顾旧知,引入新课的方式

以读图的方式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地区和国家,引出学生本节课所要学习国家澳大利亚,使学生在地图上能初步形成澳大利亚的大致地理位置。

2、教学过程中以先学后练,以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自学文本、完成练习、探究交流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1)学生阅读地图和文本,完成填空练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

(2)教材中的“活动”是由教育专家组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的结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用好教材中的“活动”,活动是用探讨的方式完成, 然后用解疑的方式,让学生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至此使“活动”层层深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也随之层层递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3、整节课采用了电脑课件的直观演示,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自己先从图片上去体验澳大利亚的相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探究、交流,使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探讨问题,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教师也参与到学生讨论过程中,走到学生中去,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的乐趣,最终体现课改精神,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内容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有所选取舍,科学加工,合理组织,使教学效果更优化。

4、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

通过对澳大利亚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发展经济的讨论分析,自然而然地形成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要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当然,课后仍然感到有许多不足之处:

1、师生活动仍不够充分,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面不广。

2、教学过程流畅,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贯穿整节课,但在拓展学生视野方面做得不够。

3、课后结尾时,让学生来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平淡。是否可以在归纳的基础上,设计课外探究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入,视野更加开阔。

澳大利亚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培养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生存的原因。

2. 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3. 培养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4. 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特点。

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1. 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存在。

2.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3. 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国兽是什么动物吗?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哪两种动物?袋鼠和鸸鹋作为澳大利亚的骄傲和象征,成了世人认识澳大利亚的窗口。

板书:第四节 澳大利亚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除了袋鼠和鸸鹋,大家还知道澳大利亚哪些珍奇的动物呢?我们一起来看几张图片,P73图8.36。

给大家介绍一下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

提问: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古老动物?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提来回答这个问题。

P73活动2。

小结: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几千年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居一方,独立发展,长期以来,动物进化缓慢,又没有大型食肉天敌的侵袭,许多珍奇的动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

大家一起朗读P72活动2。

过渡: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

1.位置

南、大、稀、远、独

讲解一下这几个字的含义。

2.地形特点:

凹字型的特征。

3.气候P76活动2

转折:提到澳大利亚,我们的脑海里可能会浮现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在碧蓝的天空下,绿茵茵的草地如地毯般展开,人们有的“骑在羊背上”,有的“坐在矿车里”,由一群欢快的动物簇拥着,乘上悉尼歌剧院那气势恢弘的帆船队,浩浩荡荡地从南大洋驶来。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14000万只)最多的国家,羊毛产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和出口量(占世界的二分之一以上)均居世界第一位,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板书: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提问: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比如说,在一些羊毛衫的标签上会有100%澳毛的字样,就说明这些羊毛衫全部都是用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那么澳大利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养羊业?又是谁最先把这种澳大利亚大陆原本没有的动物引入这块乐土的?

学生阅读P76阅读材料,找出答案。

过渡:从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养羊业之所以在澳大利亚得到迅速发展,是得益于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合绵羊的生长和繁殖。那么农牧业在澳大利亚是一种什么样的分布状况呢?

P74图8.37,先认识一下图例。

补充材料:根据投入生产资料或劳动力的多少,将农业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如果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扩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农业称为粗放农业。粗放农业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地区,因此粗放农业是一种低投入低产出的农业。密集型农业,也就是集约化农业,大型工厂化集中饲养,机械化种植。

讲解:澳大利亚利用不同的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形成了四个农牧业区。粗放牧牛带和粗放牧羊带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而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东南角和西南角。

提问:那么农牧业分布和地形的关系是什么?

P76活动1。

那么农牧业分布和气候的关系是什么?P76活动2。

P77活动3。

小结: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炎热干燥,地形明显分为东中西部三部分,地形与气候的组合成了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所以澳大利亚人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同的农牧业区,除羊毛外,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农牧业在澳大利亚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过渡:我们知道澳大利亚国土面积排世界第六位,地广人稀,澳大利亚的农场规模很大,一般可以达到几千公顷,这么少的人要管理这么大的农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呢?(高度的机械化)

过渡:高度机械化的农牧业又是建立在先进的工业化的基础之上的。澳大利亚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那么它都有哪些矿产呢?(P77图8.40)

这些矿产在世界上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呢?P78活动2,阅读材料。

讲解: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澳大利亚的采矿业、冶金和机械制造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主要用于出口,比如铁矿石主要出口到日本,我国上海宝钢也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

小结过渡:现在澳大利亚已不单纯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而是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且服务业发展迅速的国家。服务业已经超过了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过渡:澳大利亚这个后起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城市人口分布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在图8.40上找出堪培拉、悉尼和墨尔本。

小结:澳大利亚城市集中于东南沿海,因为东南部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发展较早,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地区,而且澳大利亚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城市里,所以人口分布和城市分布特点相似。

澳大利亚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的道理,加强人地观教育。

教学重点

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多特有古生物的原因分析。

2.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

自制幻灯片、录像片段等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书设计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录像)澳大利亚风光

师:同学们想知道这段视频播放的是什么地方吗?

(课件展示)世界地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并闪烁澳大利亚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其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生:(略)。

师: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一个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播放“澳大利亚动物”视频资料)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澳大利亚大陆分布着丰富的古老生物物种。其中有腹部有口袋以养育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等等。看到它们,仿佛进入到遥远的地球地质演化年代。

下面,请同学们从“大陆漂移”学说的角度来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澳大利亚长期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对生物的进化会有什么影响?

(2)南极大陆为什么特有生物少呢?

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师:对问题进行总结。

分析1:澳大利亚很早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海洋阻隔了生物的传播,致使大陆上没有其他动物与它们进行生存竞争;澳大利亚形成后没有发生过大的褶皱运动,地壳一直比较稳定,自然条件比较单一,故动物进化缓慢。

分析2:南极大陆由于自然条件太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没有留下大量的特有生物。

师: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特有的动物,你知道它们是哪两种吗?(出示澳大利亚国徽)

生:袋鼠和鸸鹋。

师: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袋鼠拖着美丽的长长尾巴,怀藏可爱的“小袋鼠”,跳跃着行进在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上、洁净的城市里。有“跳高、跳远冠军”之称。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它的体积仅次于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之一,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不会飞翔,但善于奔跑,有“飞毛腿”之称。

师:请同学读一读P74页有关澳大利亚动植物资源种类的阅读资料,同学们可以从中体会一下澳大利亚这个“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含义。(可以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略。

师:(过渡语)澳大利亚尽管古老的动植物多,但如果从数量的多少来说的话,澳大利亚在世界上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国家居然有将近2亿头羊,是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所以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农牧产品吗?

生:略。

师:利用澳大利亚羊毛生产的各种毛纺织品,人们之所以喜欢“澳毛”,是因为澳大利亚羊毛质地优良。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可谓是大发“羊”财。

师: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羊呢?

(展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图”)

师:请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澳大利亚的四大农牧业区:“粗放牧羊区”“粗放牧牛区”“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讨论:为什么牧场主们要把牧羊场建在这些地方呢?

(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

小结:西部、北部、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肉食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养。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二者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图”)

讨论: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有何特点?

小结:澳大利亚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以粗放为主。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样的气候特点适宜畜牧业,同样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师:其实,澳大利亚羊养得好,农牧业部门十分发达。归纳起来是澳大利亚人是充分地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的。

师:(过渡语)现在,我们明白了人们为何将澳大利亚比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了,但有人又将澳大利亚比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们来读“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看看澳大利亚都有哪些矿产资源?

生:略。

师: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但是上海宝山钢铁厂使用的铁矿石还要从澳大利亚进口,为什么呢?

生: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质量比较好,含铁量很高。

师: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澳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多达70余种。其中铅、镍、银、钽、铀、锌的已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和第三大铝、黄金出口国。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

(学生阅读教材P78页的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师:到20世纪70年代后,澳大利亚的服务性行业迅速发展起来。

生:略。

师:英国移民首先到达澳大利亚,建设城市,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请同学们思考:假如是你先发现澳大利亚,你准备住在哪?或是把城市建在哪里?(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

生:学生畅所欲言。

师: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这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大城市相继出现,如首都堪培拉、全国第一大城市悉尼和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都位于这里。因此,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城市。

(展示“澳大利亚地图”)

(展示“澳大利亚主要城市图片”)

生:读图,查找城市。

师:(小结)南太平洋上有个国家,它的环境很美,那里的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被特有动物簇拥着,正扬着悉尼的白帆驶向世界。这就是咱们今天讲的澳大利亚。

注:如还有时间,播放“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视频资料。

澳大利亚教案【篇6】

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有一座蝴蝶雕塑纪念碑,并建有一座蝴蝶纪念馆。这是因为当地人将一种夜蝴蝶视为澳大利亚的救星,特意为它它修建的。

1860年,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从美国、墨西哥引进了两种仙人掌,人们想用它作为牧场四周的绿篱栅的。可万万没有想到,生命力极强的仙人掌一遇到澳洲极为适宜的温度和肥沃的土壤,便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蔓延开来,几棵仙人掌不用多久便成为一大片带刺的丛林。只xx年时间,3000多万公顷的土地全被这些多刺植物占领,并且以每年50万公顷的惊人速度向外扩展它的地盘,大片的沃土变成对畜牧业和农业毫无用处的荒野。

当地政府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展开了对仙人掌的大规模斗争。人们用刀砍,用火烧,连根拔,但都收效甚微。没等老的除尽,新的又生长起来。用尽了各种方法之后,陷入困境的人们将眼光转向专吃仙人掌的昆虫。一位昆虫学家发现阿根廷有一种专门在夜间活动的蝴蝶,它翅长4厘米左右,灰褐色,它只以仙人掌为食,而且胃口很大。于是他将几千粒这种夜蝴蝶虫卵带回澳大利亚繁殖、放养。果然,夜蝴蝶成为有效的仙人掌克星,它们所到之处,成片的仙人掌被吞噬、消灭。到了1935年,3000万公顷的土地又重新成为丰沃的农耕地和牧场。

如今天澳大利亚虽还可常见仙人掌的踪影,但夜蝴蝶决不会给它们大量繁衍的机会。虽然这种夜蝴蝶其貌不扬,远不如其他蝴蝶五彩缤纷,惹人喜爱,但是人们对它感恩不尽,怀有崇敬和感激之情。大家知道,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夜蝴蝶在20世纪初从仙人掌的毁灭性灾害中拯救了澳洲大陆。

澳大利亚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的道理,加强人地观教育。

教学重点

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多特有古生物的原因分析。

2.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

自制幻灯片、录像片段等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书设计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录像)澳大利亚风光

师:同学们想知道这段视频播放的是什么地方吗?

(课件展示)世界地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并闪烁澳大利亚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其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生:(略)。

师: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一个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播放“澳大利亚动物”视频资料)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澳大利亚大陆分布着丰富的古老生物物种。其中有腹部有口袋以养育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等等。看到它们,仿佛进入到遥远的地球地质演化年代。

下面,请同学们从“大陆漂移”学说的角度来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澳大利亚长期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对生物的进化会有什么影响?

(2)南极大陆为什么特有生物少呢?

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师:对问题进行总结。

分析1:澳大利亚很早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海洋阻隔了生物的传播,致使大陆上没有其他动物与它们进行生存竞争;澳大利亚形成后没有发生过大的褶皱运动,地壳一直比较稳定,自然条件比较单一,故动物进化缓慢。

分析2:南极大陆由于自然条件太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没有留下大量的特有生物。

师: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特有的动物,你知道它们是哪两种吗?(出示澳大利亚国徽)

生:袋鼠和鸸鹋。

师: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袋鼠拖着美丽的长长尾巴,怀藏可爱的“小袋鼠”,跳跃着行进在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上、洁净的城市里。有“跳高、跳远冠军”之称。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它的体积仅次于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之一,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不会飞翔,但善于奔跑,有“飞毛腿”之称。

师:请同学读一读P74页有关澳大利亚动植物资源种类的阅读资料,同学们可以从中体会一下澳大利亚这个“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含义。(可以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略。

师:(过渡语)澳大利亚尽管古老的动植物多,但如果从数量的多少来说的话,澳大利亚在世界上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国家居然有将近2亿头羊,是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所以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农牧产品吗?

生:略。

师:利用澳大利亚羊毛生产的各种毛纺织品,人们之所以喜欢“澳毛”,是因为澳大利亚羊毛质地优良。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可谓是大发“羊”财。

师: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羊呢?

(展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图”)

师:请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澳大利亚的四大农牧业区:“粗放牧羊区”“粗放牧牛区”“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讨论:为什么牧场主们要把牧羊场建在这些地方呢?

(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

小结:西部、北部、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肉食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养。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二者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图”)

讨论: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有何特点?

小结:澳大利亚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以粗放为主。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样的气候特点适宜畜牧业,同样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师:其实,澳大利亚羊养得好,农牧业部门十分发达。归纳起来是澳大利亚人是充分地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的。

师:(过渡语)现在,我们明白了人们为何将澳大利亚比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了,但有人又将澳大利亚比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们来读“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看看澳大利亚都有哪些矿产资源?

生:略。

师: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但是上海宝山钢铁厂使用的铁矿石还要从澳大利亚进口,为什么呢?

生: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质量比较好,含铁量很高。

师: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澳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多达70余种。其中铅、镍、银、钽、铀、锌的已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和第三大铝、黄金出口国。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

(学生阅读教材P78页的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师:到20世纪70年代后,澳大利亚的服务性行业迅速发展起来。

生:略。

师:英国移民首先到达澳大利亚,建设城市,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请同学们思考:假如是你先发现澳大利亚,你准备住在哪?或是把城市建在哪里?(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

生:学生畅所欲言。

师: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这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大城市相继出现,如首都堪培拉、全国第一大城市悉尼和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都位于这里。因此,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城市。

(展示“澳大利亚地图”)

(展示“澳大利亚主要城市图片”)

生:读图,查找城市。

师:(小结)南太平洋上有个国家,它的环境很美,那里的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被特有动物簇拥着,正扬着悉尼的白帆驶向世界。这就是咱们今天讲的澳大利亚。

注:如还有时间,播放“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视频资料。

生物教案(模板5篇)


资料可以指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东西。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一些资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资料的种类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生物教案(模板5篇),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生物教案 篇1

1教材分析

1.1本节内容的地位该节是现行人教社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细胞增殖"是讲述细胞的一种生命现象,只有了解了这一生命现象,我们才能让学生逐步认识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例如生物体的生殖和发育,生物体具有的遗传和变异,所以本节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了解生物生命现象的细胞学基础。"细胞增殖"之所以作为本章乃至本册的难点,就是因为这一知识非常地抽象化,没有具体的实物模型,又不是我们生活中所见,因此,在讲解知识的时候,我们直接示意这是本章中的难点,引起注意。

1.2教学重点和难点"细胞增殖"一节主要向学生展示的是有丝分裂——生物体普遍存在的一种分裂方式,结合学生认知的规律性,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重难点突出,有渗透力和感染力,本节重点内容就是让学生理解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以及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由于细胞分裂这一现象的特殊性——整个过程是一动态变化,要让学生具体把握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内部的变化,特别是遗传物质的变化,从而让学生明确细胞的周期变化,这一内容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1.3教学目标本节内容为两课时(1课时为讲授课、l课时为实验课),通过这一节的讲授,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及特点,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应用有丝分裂的知识去解答一些理论问题或解释一种生理现象。例如根据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而得知该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构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遗传物质是相同的,在进行组织培养时,无论取生物体哪个部分的分生组织获得的植株是一样的,诸如此类的,都是有关有丝分裂知识的运用。

2学法指导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怎样指导学生有效地掌握并灵活运用呢?在学习本节知识的时候,归纳记忆,找到规律,重点难点应重点识记,对于有丝分裂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2.1掌握有丝分裂,记忆有丝分裂主要特征(启发、引导与多媒体课件相配合)染色体DNA在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变化规律(分析CAI课件显示、画出图像,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观

察力);利用口决巧记各时期变化特征(列表归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准确识别分裂图像(例题解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间期的关系(设计动画、具体展示装片、说明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为什么占多数)由这几个方面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养成一种由观察现象_解决问题_总结体会_知识提升的学习习惯,另外我们可以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3教学过程的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增添学习热情,以CAI课件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去了解、掌握从而灵活运用。

3.1引言引言应重在精彩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于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伊始,我先给学生列举几种有关细胞增殖的常见现象,以调动学生思维的活泼性,然后课件显示幼苗的生长,让学生通过现象分析本质从而引出细胞增殖。

3.2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的讲解,启发引导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CAI课件演示细胞周期的有关动画,明确指出细胞的分裂、分裂间期,再结合学生的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细胞周期特点,注意适时启发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实现探究式教学。

3.3有丝分裂的过程(重难点突破)对于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突出和突破,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CAI课件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它的

魅力,通过flash动画演示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让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有个整体了解,然后动画慢放,分析归纳各个时期特点,此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归纳,动画背景音乐鼓掌以示肯定。

结合学法指导,师生共同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以及DNA的变化,CAI课件展示此过程,此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从而实现了难点突破。

3.4测试补漏,CAI课件展示习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另外通过检测可以知道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了解学生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专题巩固练习。

说课重在一个"说"字,突出一个"课"字;是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其他教师讲述自己对某节课的教学设想及其教育理论,同时和其他教师相互切磋教学构思的一种教研活动,精彩的说课,无不体现着说课者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特长。

生物教案 篇2

重点: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

难点:

1、明确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概念。

2、通过对种子成分的分析,了解种子内贮存着大量有机物,是胚进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手段:以学生探究实验并分析结果的方式为主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从生活实际入手,对种子所含的成分进行分析,制定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及结果分析。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些食品包装袋,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展示其有关成分的说明。介绍在我们生活中所吃的食物含有许多成分,引导学生思考在植物的种子中是否也含有同样的成分。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的成分

1、组织学生分析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食物中有可能存在的成分,这些成分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定出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3、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鉴定种子中含有水分的实验中:

(1)试管夹要夹在试管口近端,这样才不影响观察;

(2)试管要干燥,这样才有说服力;

(3)小麦在试管底部要散成一斜面,烘烤部位要局限在有小麦的区域内,可缓慢晃动,以求小麦受热均匀。

(4)试管需保持水平或口稍向下倾斜,这样管壁上出现的水珠才不会流向管底,不会引起试管爆裂;

(5)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洗掉。

鉴定种子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中:

(1)要将小麦事先泡软,便于铁丝穿扎。注意用力不要过猛,防止扎手;

(2)燃烧后,铁丝很烫,要避免烫伤手和烫坏桌面,应及时放一解剖盘中或晾凉了再放到桌面;

(3)小麦种子不易完全灰化,要使它完全灰化,需要较长的时间

鉴定淀粉和蛋白质的实验中:

(1)面团不要过大。

(2)一直要到纱布中没有乳白色物质渗出,才可停止。

4、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二)总结种子的成分:

1、讲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及特征。

2、根据实验的结果,总结:

3、提出问题:

(1)芝麻种子和小麦种子中是否都含有脂肪?

(2)如果芝麻种子和小麦种子中都含有脂肪,为什么用芝麻种子做为实验对象,而没有用小麦种子呢?"

组织学生发言

总结:(出示不同种子成分的结构图或表格)

植物的种类不同,所以各种成分的含量也不相同。在干燥的种子里,有机物总是比无机物多。

板书设计:

第二节种子的成分

一、实验:探究种子的成分

二、种子的成分

探究活动

探究种子内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装片观察

1、淀粉:取加碘后呈蓝色的淀粉浆液一滴,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到视野中充满了蓝色的颗粒,这就是小麦胚乳中的淀粉粒,再转用高倍镜进一步观察,可以看到淀粉粒表面有很多同心圆的轮纹。

2、蛋白质:将小麦种子做横切(与纵轴垂直的方向),在横切面上滴一滴碘液,中央的胚乳呈现蓝色,在蓝色区域的边缘有一圈很细的黄色区域,用放大镜即可看到,这就是以糊粉粒形式贮藏在胚乳最外面的糊粉层中的蛋白质。

3、脂肪:将蓖麻种子制成徒手切片,置于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加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到胚乳(蓖麻是双子叶植物中种子内具有胚乳的种类)中或周围出现小的油珠,若加滴苏丹Ⅲ试剂,油珠会呈现桔红色,这就是脂肪。

生物教案 篇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的内容。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四大部分内容,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第三章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的主动运输和本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四节的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了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中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③掌握有氧呼吸中物质及能量变化的特点。

④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③学会用化学反应式表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领会细胞呼吸的实质。

④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培养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⑤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②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奥秘。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氧呼吸部分)

1、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

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ATP的本质的基础。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

突破策略:

1、通过自主阅读、提问、、思考、理解反应式及图解、课堂练习来突破。

2、通过简表列出有氧呼吸三阶段的比较栏目,简明地抓住要点。

3、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

学生的化学知识功底不深,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还未学习。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的彻底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度。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三阶段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突破策略:

1、利用多媒体形象地说明有氧呼吸过程的三个阶段和两个场所,通过引导、思考,学会写相关反应式,使学生清楚须有“能量”栏才能表达其完整性和科学性。

2、利用化学反应式理解有氧呼吸的实质。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也须起主导、引导作用。所以本课利用直观教学手段,采用以下几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阅读能力。

(一)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有氧呼吸三阶段内容,明确有氧呼吸的场所、反应物、生成物和释放的能量状况等内容。

(二)直观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启发性。

(三)比较法:学生参与完成有氧呼吸三阶段区别的表格,进行教学反馈;比较有氧呼吸和有机物体外燃烧的不同,进一步认清有氧呼吸的特点。

(四)归纳法:归纳有氧呼吸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分析

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探讨导入本节内容——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步骤二:联系生活(酵母菌可用于发面和酿酒)介绍细胞呼吸概念——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步骤三:回顾第三章细胞器的知识,学习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结构;

步骤四:用下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培养自学能力:有氧呼吸的阶段场所反应物产物释能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步骤五:讲授二、(二)有氧呼吸的过程,主要学习三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式和过程图解;通过学习三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式和过程,理解和掌握有氧呼吸三阶段的物质变化、能量释放特征和进行场所。

步骤六:比较有氧呼吸三阶段:场所、反应物、产物、释能等方面的内容。

步骤七:归纳(三)有氧呼吸的概念——通过对有氧呼吸概念的归纳,锻炼学生聚合思维力。

步骤八:分析(四)有氧呼吸的特点。通过和有机物在体外燃烧做比较的方法,了解有氧呼吸过程反应的条件温和性、能量逐步释放的特征和能量的部分贮存特征。

步骤九:有氧呼吸小结:场所、能量去向、总反应式、概念。

步骤十:练习巩固。

生物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这使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营造这种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兴致勃勃地说。

二、说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3.学会“蝎、蟋、蟀、蝈”4个会认字。

三、说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2.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二)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3.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点评。例: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

4.同学们在一边朗读一边点评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逐渐读得到位。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7.“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8.《表里的生物》是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冯至写的一篇散文。还有哪些描写让你很欣赏?找到之后好好读一读。

五、说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

表的神秘:秒针走动发出声音

美丽世界:宝石齿轮“小尾巴”

活的生物:“小蝎子”

生物教案 篇5

重点:

1、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难点:

1、胚的结构。

2、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

手段:以学生讨论、完成探究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本课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手中有观察的实物材料,并能够亲手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剥离、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镜观察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听讲解,这样所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此外,像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各个学校都很容易得到,刀片在任何日用品商店都可以买到,至于放大镜前面已经介绍了自制的方法,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绝大多数学校应该是可行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种子(此活动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

2、强调:学生所收集的并不一定都是种子,有些是植物的果实。

3、提出问题:"大家收集的种子是形态各异的,那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点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1、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1)首先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如:颜色、形状等。

(2)其次按要求解剖种子,观察其内部结构。由于种子的个体都较小,且各部分结构都很娇嫩,所以在观察时一定要避免损伤种子的各部分结构,仔细观察。

2、由于玉米种子的胚比较小,纵切后不能对其全面的了解,所以除按照课本中的要求完成实验,还可以让学生把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剥掉,可观察完整的胚。

3、组织学生完成实验:

(1)菜豆种子结构的观察:

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并对照课本44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总结: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2)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

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并对照课本45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总结: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3)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的比较: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二者之间有哪些异同之处?"

组织学生发言

总结:(可与学生共同通过列表进行总结)

三、总结;

出示多种植物的种子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判断属于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还是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总结:判断植物的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还是单子叶植物种子的依据,不是有无胚乳,而是子叶的数目。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数都有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单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如慈姑);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多数无胚乳,但有些种类的种子具有胚乳(如蓖麻)。

板书设计:

第一章种子的萌发

第一节种子的结构

一、实验: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三、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探究活动

蓖麻种子的观察

步骤:

1、观察蓖麻种子的外部形态。

用手捏一捏蓖麻种子的外壳,它很坚硬,光泽而有花纹,这是种皮。种皮的阔面中央有一条纵线叫做种脊(图示)。种脊底部有浅色的海状突起,叫做种阜。它是种子在果实上着生的部位。

2、观察蓖麻种子的内部结构。

(1)剥开种皮,可以见到它分两层,外面一层是坚硬的外种皮,里面一层白色的薄膜是内种皮。

(2)种皮里面占有大部分空间的是胚乳。蓖麻种子是有胚乳的种子。

(3)沿种脊纵切种子,可见胚乳中央有一条裂缝。在裂缝两旁,贴近胚乳的是两片子叶,很薄,嫩黄色。在靠近种阜的一端可以找到胚芽、胚轴和胚根。蓖麻属双子叶植物。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教案是帮助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大家精心搜集整理了这篇“变废为宝大班教案”的内容,愿您在阅读本网站的同时还能获得些有用的信息和帮助!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蜡笔简单勾勒出物体的形象。

2.尝试在湿画法中用盐进行作画,感受其所产生的奇妙的肌理效果。

3.体验玩色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排笔、大号水粉笔、水粉颜料、盐、纸、盛水桶、抹布、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夏天到了,许多宝宝都出来做游戏了。猜猜会有谁呢?(启发幼儿自由想象)

2.师:你想和哪个宝宝玩,就把它画出来吧!

教师巡回指导,找出画的好的作品作范例。

(二)讲解示范。

老师出示范画(已有一个简单的蜡笔画形象):我也找到了一个饮料宝宝做朋友。瞧它玩得多开心呀!

l.师:宝宝们玩得真开心。可是天气太热了,宝宝们全身都是汗,我们一起帮它们洗个凉水澡吧。(用排笔蘸清水打湿画纸。)

2.师:洗完澡可得赶紧穿上衣服。想一想,你准备给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动作要快,不然宝宝会着凉的!(上色。请一幼儿和老师一起上色)

3.师:为了让宝宝更舒服些,我们最后再给它撒点“爽身粉”吧!(撒盐法)

要求:用三个手指抓少量的盐,均匀地撒在画面上。

a.“爽身粉”是什么呀?(盐)

b.原来我们平时厨房里用的盐也可以拿来作画。这种用盐作画的方法就叫撒盐法。

4.师:那撒盐法的效果是怎样的呢?会发生什么事儿呢?画面干了以后就可以看出来了。

师展示另一幅已完成的撒盐画,引导幼儿观察。“盐撒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像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盐会吸收水分,留下像雪花、蒲公英状的痕迹)

(三)幼儿创作,师巡回指导。

1.正确使用排笔,控制好水分。

2.上色动作快,注意色彩的衔接。

3.撒盐要均匀且量少。

(四)欣赏交流作品。

把幼儿作品平铺在一块大垫子上展示。请幼儿说说喜欢哪个宝宝?为什么?

(五) 结束。

师:让宝宝们睡个觉,休息一下吧。我们也要到教室里去给小手洗个澡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活动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美术活动要重在引导。以前绘画的形式都是比较枯燥,孩子们的学习也相对呆板。其实,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重在学会多少技能,更多的是要让幼儿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真正地懂得创造美。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篇2】

参考范本

撰写人部门

时间大班科学活动变废为宝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理解废品再利用的意义,懂得爱护环境,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变废为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废品再利用的意义,懂得爱护环境。

2激发孩子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活动,孩子们可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4、使幼儿在废品利用中得到乐趣,在“变废为宝”制作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行分享您的经验。

活动重点难点

懂得利用废弃物,节约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了解垃圾利用的社会价值,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固体胶,手工制作一些废料。

2.用废旧物制作的小物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

2.垃圾的**?(生活,工业,农业,商业)

(二)废品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看**)

(3) 垃圾处理方法(掩埋和焚烧)及其缺点。

小朋友又能做些什么呢?鼓励孩子大胆表达,鼓励孩子立足生活实际,从我做起,努力做环保的小卫士。

如何成为优秀的环保卫士?老师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将一些可**利用的废品做成漂亮的礼物送出去,你们觉得呢?

(四)废旧物品用途多

1.孩子们,您看到过什么样的废物?它们能制作成什么东西?

孩子们回答。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会用语言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中发生的趣事,尝试用多种方法给废品分类,拓宽幼儿的思维。

2、使幼儿在废品利用中得到乐趣,在“变废为宝”制作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保护环境,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长共同填写的“废品调查表”。

2、“奇妙的商店”的场景;大象、小猴、小猫、小猪、小狐狸、小鸡的图片及相关的礼物,各种废物自制的玩具等。

3、幼儿收集的各种废品。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奇妙的商店”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平时吃桃子、西瓜、葡萄时会将桃核、西瓜皮、葡萄籽如何处理?有位大象伯伯可能干了,它将这些废品变成一件件的礼物送给它的动物朋友,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请听故事“奇妙的商店”。

(2)提问:小动物们用什么废品制作了哪些礼物?大象伯伯开的“奇妙的商店”有什么用?(利用废品,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2.幼儿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趣事。

(1)在我们生活中每天也有许多废品,前几天我们还做过“收集废品”的调查,请与你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说说你收集了哪些废品,在收集过程中发生的有趣、好玩的事也可以说一说。

(2)请2-3位幼儿介绍调查表,说说收集中发生的趣事。

3.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给废品分类。

(1)你们看,这些纸箱里就是小朋友从家中收集来的废品,这么多摆放在一起很乱,有什么好方法让这些废品摆放整齐?

幼儿说方法:如相同物品放一起。如瓶子一堆、盒子一堆等,幼儿动手摆放箱中

的废品。你觉得还有哪些废品摆放得不合适?请1-2位幼儿检查摆放。

(2)除了这样分,你还能想出其它更好的分法吗?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不同分法如:盒子分(糖盒、牙膏盒、鞋盒);瓶子(洗发瓶、药瓶、饮料瓶)等。

(3)教师适时地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按废品材料进行分类。如幼儿说:可以把纸做的东西放一起。找找还有哪些是纸做的?看看还有的废品是什么材料做的?幼儿说出金属类、玻璃类、塑料类等,并找找相关的废品有哪些?商讨分别放哪更合适?

幼儿按材料再次对废品进行分类。师生共同检查分类情况,对摆放不合适的废品,请幼儿帮忙送到该类废品材料中。

4.说说废品的利用。

(1)提问:收集来的废品怎样利用?(有的废品可以“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有的废品可以回收、利用,节约资源。)

(2)废品的作用真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学着大象伯伯用废品做了很多有趣的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奇妙的商店”有哪些玩具?看看他们用什么材料做了什么礼物?

5.活动延伸:

(1)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动手、动脑试一试,把我们收集来的这些废品变成各种有用的东西送到大象伯伯的商店呢?

(2)幼儿手工,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互相交流制作中的经验、协商遇到的难题想办法解决。

(3)互相欣赏作品,将幼儿作品展示在KT板上,互相交流,体验制作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环保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一个问题,为加强对幼儿的环保知识教育,对幼儿进行了这次活动。我准备各种废旧材料来进行此活动,让幼儿通过对材料的动手操作真正能感受到废旧物品再利用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同时幼儿还能通过本次活动发散他们的思维、动手操作及创新能力。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能用多种废旧物品创新出各种物体、玩具。

2、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思维活动,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体验 变废为宝的乐趣。

能: 能力目标: 激发幼儿发明创造探索精神,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废旧材料还可以再次被利用及能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物品组合创新出各种物体和玩具。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废旧物品若干、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和图片若干、课件、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激趣引题

师: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一个有意思的展览,小朋友好好看看展览品,可以用手拿来玩一玩。看看这些展览品是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基本部分:1、 扩散思维、展开想象。

(1)、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废旧物品?(幼儿自由发言)

(2) 孩子们说的这些废旧物品还有用处吗?用它们可以做什么东西?

2、 欣赏故事 : 结合挂图讲故事:

第一幅: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写在纸上的字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二幅:这么多的纸成了一堆什么?人们会怎样?

第三幅:人们发现了纸吸收水的原因?人们用这种纸做了什么?

第四幅:技术人员进行了什么实验?发明了什么?

引导幼儿简单总结故事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吸水纸是怎样发明的?并启发幼儿讲出生活中变废为宝的故事。

3、废旧物品用途多

(1)、小朋友,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件:

请幼儿观看用废旧物品做的物品图片、玩具。

(2)、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欣赏,玩弄,了解废旧物品的多种用途,并启发幼儿由单一向多面发散思维,说出幼儿园中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看谁说得多。

教师小结:小朋友,这些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废旧材料做成的,你们千万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用的东西,说不定用处可大了,所以,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搜集一些废旧材料,准备二次利用。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能废物变宝。

4、组合创新和分组操作: 小小设计师《我来变》

你们喜欢当一名小小设计师吗?(喜欢)那我们一起动动小手选择不同的废旧材料,设计有趣的作品,比比谁设计的作品新颖独特。(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废旧物品,通过画、剪、粘贴、包装等组合创新出新颖独特的玩具和物品。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 )结束部分: 办变废为宝作品展,对孩子的创新设计加以肯定和鼓励。

[活动延伸]:让幼儿继续在玩玩乐乐中进行发明创造。

活动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了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充分发挥了教师作为引导者、帮助者、支持者的作用,引导幼儿从多种角度进行发散思维练习,体验了发散思维的乐趣也培养幼儿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不足之处在活动中评价部分欠佳,仍多给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表达内心的想法,让幼儿的创新思维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篇5】

设计背景

为了更直观地让幼儿了解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我结合幼儿的实际年龄特点,以做手工的方式让孩子把一些废旧物品重新改造,变废为宝。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知识类读本,愿意参与环保行动,保护环境。

2.进一步丰富有关可回收利用的东西方面的知识。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参与环境保护。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有一定的经验,认识可回收利用标志。

2.材料准备:可以用于制作手工作品的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复习大书

1.师:上次课我们认识了可回收利用的十六垃圾,小朋友们还记得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哪些吗?(请幼儿回答相关内容)

2.全体幼儿齐读大书《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复习学过知识。

二、熟知图标

1.教师出示可回收利用标志图标,提问:

(1)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标志?你怎么看出来的?

(2)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标志?

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志。

2.教师出示带有可回收利用标志的各类实物,发放给小朋友们找出标志。

3.出示不可回收利用标志,提问:有哪些东西是不可回收利用的?

4.出示多张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图片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图片,请小朋友进行分类并贴上标志。

三、废旧物品手工制作展示

1.教师提问:这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可以用来做什么?

2.通过视频展示废旧物品改造成品。

四、幼儿自己动手,变废为宝。

1.师:这些玩具可爱吗?你们可别小看这些废旧物品,我们可以用它做出很多好玩的玩具,现在我们也一起来动手做一做,变废为宝,好吗?

2.幼儿制作玩具。

3.展示表扬优秀作品。

教学反思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可以回收?哪些不可以回收?在经过上《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这一读本中,我们知道了答案。我上的这一节汇报课是读本的第三课时,主要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哪些垃圾可以回利用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回收,尝试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从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不乱丢垃圾,争当环保小卫士。

整个活动总体而言还是比较顺利的,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制作手工时,我们的家长也一起参与进来,促进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回忆读本的内容,读本里面提到哪些垃圾可回收利用,回收利用以后做成什么,大部分幼儿都还是能够回忆起来,但还有少部分幼儿还是不够熟悉,因而在复习阅读大书时部分幼儿读不出来。

第二个环节,我准备了一些垃圾实物给幼儿找可回收利用的图标并对各类垃圾进行分类,幼儿对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都想上来亲自表现,以至于轮不到的幼儿一直在下面大叫,课堂秩序掌握不够好。

在第三个环节,我收集了很多废旧物品,让幼儿对这些废旧物品进行装饰,之前我还担心他们做不出东西来,但是看到他们的作品时担心没有了,更多的是为他们的想法、创意赞叹不已,有的小朋友用牛奶盒和易拉罐做成一辆大卡车,有的小朋友用食品盒和一次性纸杯做成一个机器人,有的小朋友用卷纸筒做成一只小鸟,有的用纸杯做成一朵漂亮的花和电话……

上这节公开课,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并充分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我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和研究。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篇6】

幼儿教育:________

教师学校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变废为宝

活动目标:

1、幼儿会用语言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中发生的趣事,尝试用多种方法给废品分类,拓宽幼儿的思维。

2、使幼儿在废品利用中得到乐趣,在“变废为宝”制作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三。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如何保护环境,培养他们最初的环境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长共同填写的“废品调查表”。

2、“奇妙的商店”的场景;大象、猴子、猫、猪、狐狸、鸡等礼品、各种垃圾、自制玩具等。

3、幼儿收集的各种废品。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奇妙的商店”导入活动。

(1)儿童,当您平时吃桃子,西瓜和葡萄时,如何处理?可能是大象叔叔干的。他把这些废品变成送给动物朋友的礼物。你想知道礼物是什么吗?请听故事“奇妙的商店”。

(2) 问题:小动物用什么废物做礼物?大象伯伯开的“奇妙的商店”有什么用?(利用废品,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2.幼儿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趣事。

(1)在我们生活中每天也有许多废品,前几天我们还做过“收集废品”的调查,请与你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说说你收集了哪些废品,在收集过程中发生的有趣、好玩的事也可以说一说。

(2)请2-3位幼儿介绍调查表,说说收集中发生的趣事。

三。鼓励孩子们尝试用各种方法对废品进行分类。

(1)你们看,这些纸箱里就是小朋友从家中收集来的废品,这么多摆放在一起很乱,有什么好方法让这些废品摆放整齐?

小朋友说的方法:比如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如瓶子一堆、盒子一堆等,幼儿动手摆放箱中的废品。你觉得还有哪些废品摆放得不合适?请1-2位幼儿检查摆放。

(2)除了这样分,你还能想出其它更好的分法吗?老师鼓励孩子们想出不同的划分方法,如:盒子(糖盒、牙膏盒、鞋盒);瓶子(洗发水瓶、药瓶、饮料瓶)等。

(3) 教师应抓住教育的机会,引导孩子们对废旧物品进行分类。例如,孩子们说:你可以把纸做的东西放在一起。

找找还有哪些是纸做的?看看还有的废品是什么材料做的?孩子们说金属、玻璃、塑料等,又找到了相关的废品?

商讨分别放哪更合适?

幼儿按材料再次对废品进行分类。师生共同检查分类情况,对摆放不合适的废品,请幼儿帮忙送到该类废品材料中。

4.说说废品的利用。

(1)提问:收集来的废品怎样利用?(有的废品可以“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一些废品可以用来节约资源。)

(2)废品的作用真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学着大象伯伯用废品做了很多有趣的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奇妙的商店”有哪些玩具?看他们用什么材料做的?

5.活动延伸:

(1)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动手、动脑试一试,把我们收集来的这些废品变成各种有用的东西送到大象伯伯的商店呢?

(2) 幼儿手工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生产经验交流、遇到的问题咨询解决。

(3)互相欣赏作品,将幼儿作品展示在kt板上,互相交流,体验制作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修改即可使用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篇7】

大班美术活动变废为宝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制作,体验活动的乐趣,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变废为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们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体验活动的乐趣。

2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培养儿童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4在富有想象力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材料来装饰,体验成功的喜悦。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们有一定的手工技能

物质准备:纸盘、纸杯、纸卷芯、香皂包装纸盒、果冻盒、饮料瓶盖、光碟、一次性筷子、酸奶纸盒、烟盒、吸管、手工纸、卡纸、工字钉、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手影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及创造力,愿意动手制作。

手影童谣:两把大剪刀,八把小刀,背着一个大书包,总喜欢横着跑。

(两个手指分开,手掌面向自己,两个手掌重叠,大拇指向上,拇指用于钳子,手掌用于外壳,其他手指用于腿部)

2,1.老师逐一展示自制产品,孩子们欣赏并观察它们。

(如:纸杯做的“卷发娃娃”,香皂纸盒、工字钉、饮料瓶盖做的照相机,饮料瓶盖和卡纸做的“蛇”、果冻盒和卡纸做的青蛙,烟盒和吸管做的机器人等,一次性筷子和卡纸做的蜻蜓,酸奶盒和气球、吸管做的吹气鱼等等)

2通过介绍一些作品,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材料并提出问题。

三。老师讲讲特殊材料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a、 双面胶带的使用:先将一面粘在材料上,然后剥下另一面进行粘合

b.工字钉的使用:抓住“帽子”一头以防扎住手

c、 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甚至把成品拆开学习制作方法

d.培养幼儿常规意识有始有终,将物品归放整齐

4.分组教学,老师指导孩子们完成并鼓励他们做不同的作品。

3、 展示儿童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对儿童的创新和创造性作品进行点评和推广。

活动反思:

本次美术教学活动比较成功,整堂课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这一教学宗旨,下面是我的感悟:

一、优点

1、改变老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模式,充分体现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主创造,教师不包办、不代替,尊重幼儿的想象和创作。

2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儿童的创作兴趣,很好地调动儿童的激极性和主动性。活动兴趣浓厚,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在开始部分,我采用了有趣的手影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创作的兴趣,而“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是活动的“催化剂”尤为重要,没有兴趣的活动不能使其目的落实到位,充其量也不过是“教学载体”,而非幼儿内心真正的需求,没有内驱力。

三。创作效果好于预期。孩子们的作品新颖、独特、富有想象力,在生活中积累了经验。

二、缺点

1、在分组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应将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搭配在一组进行创作,这样能相互带动,共同发展。

2教师对手工创作的指导不应过多。要让孩子多观察、多探索,寻求方法,在创作中与同龄人合作。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废品再利用的意义,懂得爱护环境。

2、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4、使幼儿在废品利用中得到乐趣,在“变废为宝”制作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懂得废物利用,节约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固体胶,制作手工的废旧物品材料若干。

2. 用废旧物制作的小物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

2.垃圾的来源? (生活,工业,农业,商业)

(二)废品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看图片)

(三)垃圾的处理方法(掩埋法,焚烧法),以及它们的弊端。

小朋友又能做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激励幼儿立足于生活实际,从我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呢?老师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将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废品做成漂亮的礼物送出去,你们觉得呢?

(四)废旧物品用途多

1、小朋友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废旧物品?它们能制作成什么东西?

孩子们回答。

教师总结:有烟盒、药盒、火柴盒、粉笔盒、鞋盒等,纸杯、挂历纸、蛋壳、旧电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们能做成飞机、轮船、汽车、火箭、坦克、企鹅、高楼、大桥等。

2、小朋友,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件: 请幼儿观看用废旧物品做的物品图片、玩具。

3、出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纸灯笼》,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

(1)教师:看,这是什么?知道这件宝贝是用什么做的吗?(废旧的宣传单),小朋友想要一个这样的灯笼吗?快动起手来吧!

(2)动手制作。

1、师:现在在小朋友面前的是老师用废旧的纸裁好的各种图形,小朋友可以从中选择喜欢的图形进行制作。

2、教师进行示范,幼儿进行操作。 (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

(五) 教师小结:

小朋友,小灯笼漂亮吗?老师这还有很多这样的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废旧材料做成的,你们千万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用的东西,说不定用处可大了,所以,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搜集一些废旧材料,准备二次利用。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能变废为宝。

活动反思:

作为一堂综合性课程,“变废为宝”活动的开展对老师和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具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要开展好,教师就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和学法来进行教学会取得好的效果;要如何安排活动环节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操作等等。

谈话活动中,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到废旧材料是可以再次被利用的。有的废旧材料是可以收集的,有的废旧材料是不可以收集的,并且激发了幼儿自己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有用的东西的欲望。

幼儿制作前我给幼儿介绍了制作材料,并提出要求。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对幼儿有创新的想法及时给予肯定。

不足之处:

活动时,大部分幼儿只是一味的模仿展示的范例来进行制作。我想,如果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引导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进行多种制作方法的尝试,可能会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更好的启发和帮助。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废品再利用的意义,懂得爱护环境。

2激发孩子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活动,孩子们可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4让孩子们在废物利用中获得乐趣,在变废为宝的生产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行分享您的经验。

活动重点难点

懂得利用废弃物,节约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了解垃圾利用的社会价值,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固体胶,手工制作一些废料。

2. 用废旧物制作的小物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

2.垃圾的**? (生活,工业,农业,商业)

(二)废品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看**)

(3) 垃圾处理方法(掩埋和焚烧)及其缺点。

小朋友又能做些什么呢?鼓励孩子大胆表达,鼓励孩子立足生活实际,从我做起,努力做环保的小卫士。

如何成为优秀的环保卫士?老师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将一些可**利用的废品做成漂亮的礼物送出去,你们觉得呢?

(四)废旧物品用途多

1.孩子们,您看到过什么样的废物?它们能制作成什么东西?

孩子们回答。

教师总结:有烟盒、药盒、火柴盒、粉笔盒、鞋盒等,纸杯、挂历纸、蛋壳、旧电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们可以制成飞机、轮船、汽车、火箭、坦克、企鹅、高楼、桥梁等。

2、小朋友,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件: 请幼儿**用废旧物品做的物品**、玩具。

3、出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纸灯笼》,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

(1)教师:看,这是什么?知道这件宝贝是用什么做的吗?(旧传单)。孩子们想要这样的灯笼吗?快动起手来吧!

(2)动手制作。

1老师:现在摆在孩子面前的是老师用废纸剪下的各种图形,孩子们可以从中选择制作图形。

2、教师进行示范,幼儿进行操作。(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鼓励儿童自己寻找解决办法。)

(五) 教师小结:

小朋友,小灯笼漂亮吗?老师这还有很多这样的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废旧材料做成的,你们千万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用的东西,说不定用处可大了,所以,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搜集一些废旧材料,准备二次利用。这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变废为宝。

活动:变废为宝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对教师和儿童各方面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要开展好,教师就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和学法来进行教学会取得好的效果;如何安排活动,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操作等。

在对话活动中,根据孩子们的经验,通过有效的提问,帮助孩子们理解废料是可以再利用的。有的废旧材料是可以收集的,有的废旧材料是不可以收集的,并且激发了幼儿自己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有用的东西的欲望。

在制作儿童用品之前,我向孩子们介绍了制作材料并提出了要求。在帮助孩子及时解决困难的活动过程中,孩子有创新的想法要及时给予肯定。

不足之处:

活动时,大部分幼儿只是一味的模仿展示的范例来进行制作。我想,如果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引导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进行多种制作方法的尝试,可能会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更好的启发和帮助。

"废物利用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