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8.18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分享十篇)。

为您提供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整理的以下最新有关“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的范文,哪些作品名观后感值得我们借鉴?看电影跟读小说差不多,是一种信息接收和体验的过程,在观看时心中有想法不断涌现,久久难以忘怀。用真实的评价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是写好观后感的关键,谢谢你的关注希望你能喜欢我的作品!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

《中国医生》让我哭湿了三张加厚纸巾,四层的哦。

小伙伴儿,看电影《中国医生》,别忘了多——多——多备纸巾。

不过我哭,可不是因为电影煽情,而是因为“真实”,电影以平实的叙事形式,为观众呈现出了疫情中,医护第一线的状态——毫不夸张的说——疫情简直就是一场战争!

电影从人们还不认识“新冠病毒”开始,那时候,大家的生活还是延续着昨天的样子,快递还是不着急拿,春节将至,节庆准备依然有条不紊。

直到“新冠病毒”突袭。

钟南山爷爷说,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

是啊,武汉之所以是英雄城市,是因为她有着一个一个又一个的英雄儿女,还有一个又一个的英雄兄弟。

《中国医生》里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院长由张涵予老师演出。看完电影,我还纳闷,为啥给院长安排一个渐冻症的疾病呢——没必要的嘛。

早晨我去查了查人物原型,一查我便又哭了。

原来不是电影在做艺术夸张,而是那本就是真的。

电影里,当疫情结束,援助医护准备离开时,张院长对大家说,你们都是超人。

张院长啊,您也是一个超人。您本身有着渐冻症的疾病,家里太太也确诊了“新冠肺炎”,您却能够坚守住第一线,您也是超人啊!

电影里为我们呈现出医护人员最真实的样子——他们想胜利,想救人,他们恨病毒,他们也会想家人,也会疲惫……他们和我们千千万万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然而,疫情面前,他们成了钢铁战士。

《中国医生》之所以感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电影其实讲述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还讲述了一千万武汉人对全国乃至全世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座城停摆,但生活不会停摆。所以,快递小哥才无法停下来,他是怕的,但他的心也是肉长的。

一座城休息了,但生活没有休息。电影里,文婷说:疫情总会过去,日子还要过下去。

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武汉封城,一千万人自觉在家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电影里,国外专家过来,问咱们是如何做到的,是如何说服这一千万人。

——我们的回答是,我们中国人本就信奉集体主义和利他精神。

仅仅一句话,道尽了武汉的英雄之处——我们哪里需要什么说服。这不光是因为我们骨子里的集体主义和利他精神,还因为我们“相信”——就像电影一开头,院长开会时说的,“共产党员24小时待命”——我们相信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国家。

记得疫情时,工作虽然未恢复,但我必须去EMS领一个工作快递,那天早晨路上几乎没有人。我去邮局的路上,会路过一个过街天桥,天桥边是一个停车场。我看到社区工作者们在铲雪。

那一刻,我感动的想哭。当时我就想,也就是我们中国,我们中国才会有一早起来给老百姓铲雪的社区工作者,哪怕没什么人出门,哪怕他们的本职工作和铲雪根本不搭边,哪怕他们是因为疫情被临时抽调到街道、社区,只因为他们是一名共产党员!

这一件最细小的事,就能够看出我们的党为我们做事的决心和实干。所以,别说是武汉一千万人,就是我们全中国,哪里需要什么说服,我们太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了。

所以,武汉的英雄不光在于她的坚强和不屈,还在于她的相信和自信。

《中国医生》是心怀悲悯的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你们都想活,我们都想救。

一句话,把患者和医生的心声都覆盖到了。

而最让人感动的,是《中国医生》让大家看到了医生的无奈与无力。看电影时,我突然明白了医生这个职业的神性——医生可能是这世界上最痛苦的职业。

为什么呢?

因为医生要经历太多的失败。而失败的代价是生命的流逝。

我突然发现,对于医生来说,失败是常态,而成功却是稀有的。

因为,一个人终究会死去。就像电影里那个死于心梗的患者。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死去,这是宇宙定律,而医生的所作所为是对抗宇宙定律,他们在和死神抢人。

但一个人,即使不被疫情夺去,也会被衰老或者其他疾病夺去,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

所以,医生真的会是最痛苦的一个职业。因为他们只能暂时把人留下,特别是哪怕是暂时留下,也是千难万难的。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好好关爱医生吧,他们一定是痛苦的。让我们对他们说一句:这不是你的错,谢谢你。

其实,我们中国人是幸福的,因为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也会有一群人,尽全力挽救过我们,全身心的关爱过我们,发心想让我们好起来——他们叫做《中国医生》。

电影超级好看,很多地方我都没有覆盖到,很多地方,可能仅仅是一个镜头,一句话,就让人泪奔了。

小伙伴儿们,这是咱们自己的英雄、自己的超人的故事,是我们不可磨灭的记忆,是一段中国往事,是一段我们经历了的真实的时期。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2)

我们在过年,而每个省市的“白衣天使”却在过关。他们不顾家人反对,逆向而行,冲在抗病毒路上的最前锋!

这个本该普天同庆,锣鼓喧天的春节,却因为冠状病毒的到来发生了意外。人们不能出去游玩,不能赏花灯,猜灯谜,欣赏民俗表演。还有许多人不能阖家团圆,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守阵地,他们这些人就是在这个春节中最美的逆行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们坚守阵地,冲锋在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用行动守护着万灯火。当情报响起,他们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放弃了体假,放弃了安逸,放弃了团圆,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与病魔对抗。因为,他们是不怕困难,不惧挑战、不畏艰险的,最可爱的战士。

全国各地数不清的医护人员纷纷挺身而出!

钟南山已经84岁了!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当下,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它",但他却在第一时间乘坐高铁冲往它防疫第一线。

它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托起信心与希望,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战斗在它医院的医护人员,被口罩磨破了脸颊,汗水温透了他们的衣服,每天只睡2个小时,为了节省防护服,连水也不敢喝,怕水滴到衣服上,在接受采访时嗓子都哑了,这让亿万人感动,也让亿万人心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所有为防控病情而努力的人都是负重前行的人。请接受我真诚的感谢与崇高的敬礼!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3)

“风雪肆虐的季节,因为团结,温暖从未缺席。”庚子鼠年,新年伊始,新冠病毒肺炎的突然出现使全国上下人心惶惶,2020年春节注定是最黯淡的一个春节,但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也使这个新年成为中国最有凝聚力、最有斗志以及最有热血的时刻。

《中国医生》的一个个故事凸显出整个社会都为了抗疫而付出自己的努力,全国同胞众志成城,心心相印。医护人员用无私的奉献驱散了疫情带来的寒冬。在《中国医生》中,有广东援鄂医疗队队员,有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

 多少医生、护士挺身而出,奔赴前线,只愿奉献出他们的毕生所学,义无反顾去到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数千名医务人员放弃了年假,放弃了与家人相聚的年夜饭,带着家人的忧虑与担心,义无反顾的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当中。当我们了解到抗疫背后的故事时,让我们对疫情当中的无私奉献的工作者产生了崇高的敬意。

这部影片没有对这场可怕的疫情进行任何的掩饰,而是非常真实地还原了武汉抗疫的情况。但正是在这种真实的呈现之下,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医护人员的努力,更要看出全国人民共同克服困难的众志成城,最重要的是真实展现了什么叫中国力量。

勤劳淳朴的建筑工人用劳动驱散了寒冬,用双手建立武汉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短短十几天从无到有创造了中国奇迹。当然也不仅仅如此,在街上分发口罩的志愿者、保障社会稳定的警务人员,以及我们最普通的居家隔离者……都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这也让我们明白,在一个社会面临一场重大灾难的时候,必须要有来自全方位专业的人进行合力才能对社会危机进行变革。

“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中国的传统历来重视生命,好好活着就是一种希望。而如何能够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好好活着?如何维系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是靠这个真实世界当中那些平凡英雄所做出的牺牲与奉献。“中国医生”有个共同的信念: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奋斗。那些平凡的英雄,脱了口罩和防护服,都是父母的儿女,都是孩子的家长。但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身份,也便成了英雄。

《中国医生》向我们透露出的,是一种保民护生的责任感,这就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而亘古不变的温暖。这种保民护生之志已经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底色,也为中华文明增添了一股生机,每当我们的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挺身而出。人民医生,一个普通的职业冠以“人民的名义”,就能闪耀出别样的光芒,引领者普通人也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作出更多贡献。

历览前贤,顾炎武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我就像是群星闪耀里最微不足道的一颗沙砾,但我仍然对这伟大的时代充满最热烈最真挚的爱意,我虽微小,却不渺小。在未来,无论这个社会还将要面对什么,我们将会更加团结,我们会用我们的温暖驱散寒冷与黑暗。中华民族,温暖从未缺席!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4)

齐心协力,战胜疫情!

赤日炎炎的星期六下午,我,妈妈,弟弟和姑姑一起去影院看电影《中国医生》。这是一部讲述全国人民一起抗击疫情的影片。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扰乱了武汉人民的生活。飞机停止售票,火车也停止售票,人们戴上了口罩。这时各地的白衣逆行者奋不顾身地去武汉支援,每天从头到脚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连续六个小时呆在重症病房里,不停的给病人插管,抢救,脱下口罩后脸上满是皱痕。可是仍然有许多病人抢救不回来。在经过不断的失败,磨练,摸索之后,他们成功找到了突破口救治了大批病人。最终,医院里的病人都治好了。

这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是身患渐冻症的张院长在一线奋斗,而他在问谁愿意不回家过春节、留在医院时,一开始所有医生都很犹豫,这时在场的一个医生站起来坚定的举起了手,然后不管是哪科的医生都站了起来举起手,表示愿意留下来。看到这里,我觉得鼻子酸酸的,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勇敢和坚毅,我也要学习他们这样的精神!

“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同心协力,一定能战胜疫情!中国加油!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5)

由刘伟强执导,刘伟强、李锦文共同监制的抗疫题材电影《中国医生》今日发布首批剧照,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易烊千玺、欧豪、周也、冯文娟、宋佳在片中饰演的角色悉数亮相,展现出生动的抗疫一线众生相。

电影《中国医生》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同时兼顾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火神山医院、各方舱医院等兄弟单位,以武汉医务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图片影片通过精心的创作与制作,既真实还原了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直面疫情奋力营救的场景,又着力刻画了人民群众并肩同行汇聚抗疫力量的动人景象。影片全景展现了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全民抗疫真实图景,致敬在抗疫斗争做出贡献的每一位平凡英雄。

《中国医生》演员仅凭眼神就传递出角色面临的挑战!

张涵予饰演的张竞予院长,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为原型,凭借超强的魄力与坚定的意志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面对疫情他眉头紧锁,但眼神中的坚定已经展现出了一个临危不惧的硬汉形象。图片袁泉饰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冯文娟饰演的麻醉科主任辛未,宋佳饰演的妇产科主任黄佳慧,在一线并肩作战。三人作为抗疫一线的女性代表,目光坚毅而冷静,展现出女性独有的温柔而强大的气场。

朱亚文饰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医生陶峻、李晨饰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吴晨光、易烊千玺饰演的住院医生杨小羊,在不同的岗位上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眼神传递出紧张但绝不退缩的勇敢与坚定。图片欧豪饰演的外卖小哥金仔以及周也饰演的孕妇小文,作为疫情当中的普通人,朴素而动人的眼神让人担心他们命运的同时,也敬佩他们身处疫情暴风眼但依然坚强不懈努力活下去的勇气。

电影《中国医生》以精良的制作全景式记录了中国人民的战”疫“景象,传递出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演员生动演绎了抗疫战线上医务工作者与普通人风雨同舟共渡难关的精神面貌,传递出绝不轻言放弃的坚韧态度。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6)

7月16日,我特别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中国医生》观影活动。《中国医生》实在是太震撼了,影片最大程度的还原了新冠肺炎大爆发时期,全国医护工作者聚集武汉全力抗击疫情的那段真实经历。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有些人可能记忆已经发生模糊,但是上个月刚刚经历了广州新一轮的本地疫情,身处疫情中心的我,看到这部影片就特别受触动,中国医生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中国的普通民众也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抗疫期间,最美的人,不再是颜值、身材的代名词,而是穿着一层又一层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看不清脸、但依旧沉着冷静又耐心专业的医护工作者和我们可爱的志愿者们。当危险来临时,人的本能是退缩,是逃跑,但是他们没有,当警报响起,他们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放弃了休假,放弃了团圆,他们迎难而上,冲在最前线,他们是战士,是这个城市的守护者,也是最美逆行者。

看完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世间温暖的传递,是来自一个个普通人的付出,即使你只是一个小人物。印象比较深的金仔、小文夫妇,一对普通的小夫妻,第一次去医院被拒诊,要求回家隔离,他们对医生有怨气,随后小文被确诊接进医院,刚好主治医生就是第一次拒绝了他们的文婷医生,小文因为有怨气提出换医生,可就是文婷医生向院长提出了剖宫产保住了小文和孩子。当小文提出换医生的时候,文婷委屈吗?我相信也是委屈的,可医生的职责、信仰还有慈悲心让她尽全力保住了她的病人。隔离在家,不能出门,孩子的奶粉不足,老人的药品缺少,这时候,只能依靠快递员,不想接单的金仔,听到电话那头孩子的哭声,他重新走上了岗位,挨家挨户地送快递,为孩子挣钱买奶粉,买尿不湿。我们都是平凡人,有自己生命中必须要渡的劫,也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更有帮助他人的慈悲心。

正是有了一批批医护工作者的努力,一批批志愿者的帮助,全国人民的自愿居家隔离还有我们强大的祖国作为坚强的后盾,才迎来了今天的平静生活,疫情还没完全过去,日常防护不可松懈,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要更具勇气和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也能谱写不平凡的篇章。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7)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道无车舟,万巷空寂。幸龙魂不死,风雨而立!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能者竭力,万民同心。月余,疫除,终胜。此后百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2020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如猛虎一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场沉痛的灾难。在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有那么一群人,戴着口罩,穿着防护衣,毅然而然地奔赴疫情第一线。他们英勇无畏,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他们齐心协力,他们就是这场战役里最可爱的逆行者——白衣天使!

《中国医生》就是这样一部根据真实情况改编而成的关于无私、关于奉献、关于爱的电影。电影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展开,讲述了白衣天使们在张竞宇院长的带领下,克服艰难,救死疗伤,最终成功战胜疫情的故事。虽然他们也曾遭遇过挫折,也曾经历过失败,但他们从不放弃,与民同心,无私无畏。

在这部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院长张竞宇。在疫情开始时,他第一个站出来接待肺炎患者,纵使来的病人很多,医护人员不够,防护工具不足,他也从未想过不接待病人,只是一心想办法解决难题。而张院长自身患有渐冻症,行走不便,但他从不主动坦露给别人,默默承受病痛,照常工作。因为工作繁忙,在妻子得了新冠肺炎之后,张竞宇院长也没有时间去照顾,甚至是没有时间去看望妻子,更不用说利用职务之便给妻子特殊的照顾。由此就可以看出他是个始终把百姓生命放在第一位,大公无私,舍小为大,敢于承担责任的好医生,他也是一个英雄。

当然,不是只有奋战在第一线的才叫英雄,也不是一定要舍小家为大家的才叫英雄,更不是一定要付出生命代价的才叫英雄,我认为只要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事情放在第一位,那就是我们的英雄!

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平凡的英雄——她是一位普通的基层村级女工作者,是我朋友的妈妈,也是两个小孩的母亲。

阿姨所在的村是一个大村,户籍共有714户,涉及2960余人。年前在村居住外来人口约7000余人,其中办理暂住登记证明的湖北籍人员约630人,省道就在村的边上,地理位置特殊,四通八达,所以当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需要采取“围城”措施,这些平日里的优势却变成了劣势,工作难度也变得非常大。

阿姨说她记得特别清楚的是2020年1月23日,接到任务后没有来得及吃晚饭便深入摸排返乡人员工作,带领村民进行“挨家挨户有无湖北籍武汉返萧人员”调查。

第二天,阿姨带头领着卫生院相关人员给隔离人员体测体温,进行了检测,心里毫无畏惧,虽然对武汉返萧人员进行了居家隔离,但是阿姨也一直没有忘记安抚和关心这些人员,阿姨还跟他们说我们萧山人是有温度的,有我们在,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阿姨的心里一直有一种信念:“隔离是为了切断可能存在的传染病源,但是隔离却不隔绝萧山人的温暖。”

村委的男同志卡点站岗晚上一般是18:00——24:00或者24:00——次日6:00,身材娇小作为女同志的阿姨却一点也没有搞特殊化,也以同样的时间坚守在岗位上。每次回家前阿姨都会将办公室卫生打扫好消毒后再回家。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因为自己的工作原因果断把小的孩子的床搬到了他们爷爷奶奶的房间,托付给了家里的老人照看。阿姨在这场服务中心大局的防疫狙击战中,在一线坚持了将近三个半月。这个年,她没有一餐饭是和家里人一起吃的,因为忙碌也因为担心家里人的安全问题,她都是在家楼下的架空层一个小桌子上一个人吃饭。

阿姨说心里最难受的其实不是累,而且是不能陪伴在家里人的身边,怕身上也有病毒,阿姨都是远远地看看自己的家人,没有一起吃饭,也没有一起玩耍,都是一个人住单独一层的一个小房间。但是阿姨没有后悔过,因为我们胜利了。

阿姨说虽然自己不是白衣天使,没有奋战在武汉,没有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也没有直面新冠肺炎患者。但她时刻记得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舍小爱为大爱,勇挑重担,扎实工作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应该有也必须有的品质,就像我们是少先队员,肩上也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一样!

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先队员,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学习英雄模范无私、勇敢、无畏的品格,勇于担负起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锻炼身体,掌握好各种技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时刻准备着!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8)

这是纪录剧集当初在央视首播的时候的名字。它相较于医疗题材的行业剧而言,没有更多戏剧性,而是更加的平淡真实。

它甚至没有过多戏剧性的拍摄,剧集到现在,也没有过多地去展现重疾,也没有用特别煽情的音乐,而是简单几句的解说词,点到为止。

团队深入全国六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整容烧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科室,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用返璞归真的叙述手法,去向大众全方面立体展现“医生”这个群体。

这群人值得被这个时代记住,尤其是在当下,他们不仅是天使,同样也是英雄。

过去1年里,我们用《烈火英雄》记住了消防英雄,用《中国机长》铭记了那群“空中英雄”。我们同样也需要用影像牢记这群“白衣英雄”。

每天新闻的滚动,都是他们冲在第一线的身影。

17年过后,年过八旬的他,坐在餐车,成为第一批逆流而上的人。在对抗着疫情同时,还实时亮相电视前,向群众解读疫情,让大家了解并做好预防。

有参加过非典抗战的医生,写《请战书》,“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有驰援湖北的青年医生,还在恋爱的他们,不约而同地报了名,选择成为家人,“回来后,我娶你。”这是两人把自己的爱,给了更多需要爱的人。

在这场战役中,正是他们的身影,时时刻刻在温暖着我们,感动着大家,同时给社会力量。

他们就是中国医生。

dg15.com精选阅读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分享9篇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热爱看电影,观影经历也会引发我们内心翻涌。因此,撰写观后感成为了必修课,这不仅可以提升写作水平,更能帮助我们思考电影背后的内涵。如何才能写出切合实际的好作品观后感呢?我们精挑细选了名为“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的电影,相信观后感的撰写会让你受益非浅!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

很久没有看一部完整的电影了,当同事告知最近热播《中国医生》是反映目前医行事业很现实的电影,很想看下无影灯下白衣天使的生活,于是我利用假日在影院里一气呵成看完,看后感慨万分。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战斗中,医院就是战场,医护人员就是战士。影片歌颂了医生护士的努力,称我们为英雄。但其实,我们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是普通人而已,也曾害怕陌生的病毒,“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在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在防疫的攻坚战场上,一位位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用信仰照亮方向、以担当浇灌收获、靠实干笃定前行,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攻坚前沿中彰显不一样的担当,汇聚起亿万人民用心奋斗、齐心抗疫、同心筑梦的磅礴伟力,影片开始不久张院长(金银潭医院院长,中共党员,偶像张涵予饰演)就要做全院抗疫动员大会,行政部门的,妇产科的,都要上,人手不够啊,虽然不是ICU、感染科医生,但好歹是医生。当时有医护人员犹豫了,谁不是血肉之躯呢,谁又不怕死呢,这点非常真实。医护人员不是生来就不怕死的,但一想到门口外面就有无数病人奄奄一息,你如果不拉他一把,他就没了。金银潭如果失守了,武汉可能就撑不住了,那么整个湖北甚至中华大地都要哀鸿遍野了。想到这里,所有医护人员都站起来了。“我报名!我报名!”这个场景,让我鼻子酸了。真正的英雄从来都是将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千方百计保卫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成为全党的统一意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号令一出、闻令而动,排山倒海、一往无前。各路战疫大军、专业人员、志愿者英勇请战,驰援一线。我们医院第一时间通知党员积极报名参加时,群里一个个积极回复我报名-我报名——这个场景无限接近现实,一个个不畏艰险、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感动着我,里面是无数中国医生用救死扶伤和医道仁心的故事温暖着人心,传递正能量。

影片中WHO的专家也来了,也看到了我们中国、武汉的努力,他很惊讶,中国人真的都能居家隔离吗?国内专家告诉他,咱们中国人讲究集体精神、利他主义,随后世界卫生组织干事谭德塞高度评价我国防控工作,认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界罕见,彰显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的显著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这些显著优势,我们不仅能战胜眼前的疫情挑战,更能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奇迹”。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无比自豪,我相信周围人跟我的感受是一样的,尤其是大家高呼“武汉必胜、中国必胜”的时候,那段岁月的点点滴滴都浮了上来。它所蕴含的打动人心的力量,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来自中国共产党高高擎起的“指挥棒”。疫情能在较短的时间取得阶段性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疫情暴发后,党中央统一指挥,号召全国人民共同支援武汉。短短的几天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换上白大褂,迅速集结。一股股强大的力量纷纷注入武汉,一份份“爱心礼物”纷纷送至武汉。全国人民,以最大的勇气和决心共同保卫武汉,一场生死殊途的武汉保卫战在山川河流的见证下拉开了帷幕。武汉“封城”,从省到村形成五级书记抓防控的领导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党委发挥“主心骨”作用,带领勇敢的“战士”奋战在疫情各条战线,冲锋陷阵,用生命力挽狂澜,最大限度减少国家和人民的损失。居民纷纷响应“宅在家里,也是为国家做贡献”的号召,以最大的信任期待胜利的曙光。伟大的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同时,影片也弘扬了、诚实、信任、勇气,让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医者仁心的力量。这正是危难之际,他们勇于向着“战场”逆行的原因,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快递小哥冒着生命危险为千家万户送上生活急需品,农民工兄弟不问报酬日以继夜修建方舱医院。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碧血丹心。这种无穷无尽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感天动地泣鬼神,打败了狡猾恶毒的“新冠君”。中华民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中,发扬了“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电影到最后,死亡率终于下来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还有各个方舱医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看着护士老师们带着轻症患者在舱内跳舞唱歌,很多人笑着笑着就落泪了,正因为有了这些英勇战士,我们才能在全球面前无比骄傲自豪。抗疫大战之中的中国,一串串闪亮的名字、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到处充盈着不怕万难、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昂扬锐气。

最终我们战胜了疫情,虽然我们提前都经历了结局,但当电影真到这一幕时,大家忍不住高声欢呼,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我们是个伟大的民族!愿祖国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上面就是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2000字左右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2)

7月9日,时隔一年半,伴随着电影《中国医生》的上映,将我们带回了2020那些个焦灼的夜晚,带回了那个英雄般的城市:武汉。

影片所讲述的,是我们的共同记忆,共同命运。

2020年初,武汉人民都还在热热闹闹地喜迎新年。但一场疫情正在一些角落里快速蔓延。

患者的症状是发热、乏力、干咳,进医院的时候还是轻症,但病情恶化得快。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病,可是细密的恐慌开始笼罩着这座城市,大量有疑似症状的人冲向医院,造成了对武汉当地医疗资源的挤压。

挺立在风暴中心的,就是被称为新冠疫情风暴之眼的——金银潭医院。

张涵予将扮演医院院长张竞予,其人物原型就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

袁泉则扮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其原型之一就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

对于刘伟强导演,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中国机长》的导演,大家认可他们的水平和能力。

但另一方面,对于刘伟强导演、对于所有的主创而言,《中国医生》的创作压力,无疑是大了太多。

这一次,故事不再只是发生在小小的机舱里,它牵涉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甚至于全世界……如何去讲述这个故事,如何以小见大,成为了一道难题。

面对如此宏大的题材,如此严肃的故事,到底该如何着手,又如何能在短短的两小时内,讲一个能令观众信服的故事?

他选择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座医院里。

影片主角,是一群医护人员,但不仅仅是医生自己。主体内容,是医护人员一线抗疫的过程,也有武汉人民为病魔斗争的样子

影片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

这样一来,导演也就巧妙地让影片的叙事,又回到了他拿手的行业题材。

在这座医院里,每一个医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每一次救援都是惊心动魄的战役。

张涵予扮演的院长张竞予尽管脾气火爆,说着一口弯管子武汉话,毫无领导架子,却是医院的定海神针。

疫情最凶险之时,他力排众议,接收源源不断的病人;当所有医生面对疫情都变得心灰意冷的时候,只有他还斗志昂扬,永不妥协。

他像是一个打不倒的硬汉。

但没有人想到,其实他才是那个最“脆弱”的人:他不仅患有渐冻症,眼见自己的身体一天天衰竭;妻子也染上新冠肺炎,一度严重要插管治疗。

由朱亚文扮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队员陶峻,可能是全片最有个性的一位医生。

他说着一口粤普,张口闭口“扑街仔”。

不仅跟所有的病人们称兄道弟、大开玩笑,并且初来乍到,就胆敢当众与院长张竞予叫板。

但看似玩世不恭的外表下,仍然是一颗赤忱的医者仁心:当一位重症病人宣告救治无效时,所有人都知道无力回天,面色灰白。

只有他还在继续抢救,不甘心面对又一例病患的离开。

与他相比,李晨扮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吴晨光,则是典型的“好好医生”。

在医院,他平静,可靠,悲悯,情绪稳定,乐于助人;在家庭,他也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

但或许你没有想到,这样一位单纯的“好人”,也有崩溃的时刻。

当他站在天台上,俯视着“空城”的武汉仍然繁华的夜景,以哽咽的语气喊出——

“我也想救他们,但是救不过来啊!”

那一刻,实在是揪心又难过。

而易烊千玺所扮演的杨小羊,他年轻,不过是个住院医,却在紧要关头上了前线,不会插管的他,开始被陶俊指责,勒令他离开ICU。但他没有放弃,在休息时一次次练习,希望能尽自己的努力,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小医生蜕变成大医生的影子。

可惜,他还是年轻,为了帮助路边的患者,不幸感染,但他也毫无怨言,作为医生,他知道他面对的是什么,经历了换肺手术,终于逐步好转。

最后,袁泉所扮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再一次让我们见证了女性的力量。

她的表演始终是真实而有分量的:她沉静,温柔,坚毅,冷静;不仅永远抢在一线救治病人,也总在悉心地保护自己手下的医护人员。

似乎她每一次出现,都是满面倦容;但她的眼神永远是如此坚定和勇敢。

而当你看到那张伤痕累累的脸时,只觉得每一道勒痕,都同样让人感到触目惊心。这是伤痕,也是功勋。

什么是“中国医生”,我想,那一定是充满红肿勒痕的面容,和稳定平静的双手。

从剧本角度来看,这也正是影片的高明之处。

影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拍法,将故事的重点放在医护人员身上。

这样一来,观众的视角被拉近,我们能够对每一个角色产生代入感,被每一个最微小的细节所打动。

与此同时,借由对医院里孕妇、老人等病例的描绘,观众很自然地将视角拉到金银潭医院以外。

在“封城”的大背景下,拼命接单的外卖小哥,也是出生入死的平民英雄。

欧豪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他与她的妻子,承担了剧中的重要角色,也展现了一个百姓的改变。

最开始,他同样也因为疫情严重,不愿出门接单。但随着妻子在医院里即将临盆,他因为“孩子”,而感同身受了那些缺少奶粉、缺生活物资的家庭。

于是,他也想要做些什么,去帮助那些同样被困在城中的人。

没想到,反倒因一时疏忽而感染。

意识到自己发烧的时候,他难以置信地坐在地上嚎哭,外卖盒撒了一地。

幸运的是,他最终和家人痊愈重建。

病魔拆散了无数家庭,让血浓于水的亲情,变成一纸冷冰冰的通知。

电影中的一位名叫张吉星的患者,由疫情之初就积极进行治疗,陶医生一路看他从患病到新冠疫苗呈现阴性,我们无不认为他将会出院,可惜,这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电影,就在黎明之前,他因为心梗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随着护士的电脑,一个名字映入眼帘,张子枫,她是两位患者的家属,孩子,可惜,她的父母,永远回不来了。

在一个下雪天,她在小区楼下,从吴医生手中接过双亲的遗物,双眼发红地问:“叔叔,没有爸妈的孩子该怎么办?”

那时,屏幕外的我们,也湿了眼眶。

一个小伙子拿着奶奶去世的通知,心里默默的流泪,作为一个小人物,他最终做出了捐献病体的决定,我们无法想象,那对他来说有多难,但有一个个这样的小人物,为我们攻克疫情,迈出了一步又一步。

如今,中国疫情已经越来越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团结一心,这就是中华。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3)

这个片子最大的困难就是认人,好多演员都是因为戴着口罩,我都认不出来了。如果单纯评价电影要素,无论是故事、镜头语言、剪辑,《中国医生》都要比也是在不久前上映的《革命者》要弱了不少。

不过从观看后的感觉上上,我们会发现,看完《中国医生》后,有一种筋疲力尽的感觉。

因为整部影片都在燃烧你的情绪。

是的,这部电影,就是靠共情,靠渲染情绪,不用考虑啥电影剧情,啥镜头。

观众是非理想的,很少有人去观察镜头、剧本、表演到不到位,他们想要的是一种情绪的扩大化,无论是喜感的,还是悲情的。在这一点上,本片和《革命者》的初衷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想通过情绪的渲染来吸引观众。

这个片就是能让你哭,从片头哭到片尾,从一开始的伤心和无奈,到最后的激动和自豪。

前半部分的泪水来自于悲伤。

影片并没有为疫情的到来做铺垫,而是直接就看到一个个患者被送进ICU,尤其是在影片前半部分,我们看到的是恐慌的市民,能看到垂死任病毒宰割的患者,我们能看到竭尽全力想让病人活下去,但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的医护工作者。

影片中的抢救治疗镜头都较为专业,会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影片并没有渲染病毒多么恐怖,而是突出一种人面对未知疾病的无力感。

竭尽全力,但是病人仍旧一个又一个的离去,这种无力感恰恰是医生最能够感受到的,这也是最打击他们内心和意志的东西,所以我们能看到,有退缩,有放弃,有抱怨。

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的亲人也被感染,自己却无可奈何,帮不上忙。

我们看到因为工作而忽略的留言已经从他们留下的求助变成了最后的遗书。

我们看到拿到父母遗物后无所适从的女孩子。

影片里的新冠病毒就像飘荡在城市上空的坠天使一样,肆意的嘲弄众生。

本片的表演很有难度,大家都带着口罩,更多的还是需要肢体语言。

人因为无力,人因为事与愿违,人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人面对病毒,从无可奈何,转变到了一种恐惧感,这种对无可奈何的恐惧,与我们之前接受的人定胜天的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会让观众更震撼!

人唯有之时方能勇敢。

是的,当我们在最绝望的时刻,当病人和银幕前的我们在最绝望的时刻,那些医护工作者所爆发出的勇气就显得如此耀眼,以至于我们的眼泪会不自觉地流出来。

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婆娑起皱的手,看惯了布满勒痕和汗渍的脸,要知道,这些护士们还是二十几岁的年华。

电影中的脸,要比海报上的触目惊心得多。

他们同时承受着身为一名医生、一名护士,身为一名母亲、一名丈夫的双重压力,他们救人,但是却对亲人的境遇爱莫能助。

影片中没有从天而降的救星、没有绝世武功的顿悟、没有干掉总Boss后的逆转,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再次站起来,然后再失败再起来的过程中,实现的胜利。

没有超级英雄,只是一群哭过、退缩过、迷茫过的普通人。

他们只是一直站在那里罢了,他们的眼前是病毒和绝望的患者们。

也许是因为工期短的原因吧,本片的遗憾还是挺多的。

我曾经畅想,能够在影片中看到那最美的日落,一名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和一名穿着防护服的医生就在那里,一躺一站、一老一少,我相信通过电影的镜头,我们能看到比那张照片更美的一幕。

这张照片其实是最适合放到大银幕上的。

我也曾想,在影片中看到武汉夜晚的大合唱,歌声从一个阳台到一幢楼,再到一个小区,然后是整个夜幕下城市的合唱。

可惜这些都成为了影片的遗珠。

当然,我们不否认影片存在的缺陷,故事主线的缺乏,以及缺少一个作为灾难性电影需要贯穿始终的核心戏剧冲突,同时人物支线上也是过于繁复,因为人物视角过多造成了每个人物多给予的笔墨有些少,如果没有演员功底的支撑,很难体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站立在这个历史时刻的普通人。

影片中的人物,我个人认为表演和塑造人物的亮点,就只有朱亚文了,这个张狂、鲁莽、毒舌的专家,同时也具备着顽强、干练、高度的责任感等特点,是影片中唯一个具有矛盾性的角色。

张子枫的角色,短短几分钟,但是说出了最催人泪下的一句话:“没有爸妈的孩子怎么活?”

张子枫客串的那几分钟,很精彩,请注意她的手,握着拳头,并不想去接父母的遗物。

很遗憾,其他几个重要人物,包括张涵予的张院长和袁泉扮演的文主任,以及易烊千玺扮演的杨小羊等,虽然戏份很多,但是并没有给到我们特别多的亮眼之处。

瑕不掩瑜,这部影片的卖点本就不是演员,本就不是一个多么精彩的故事,本就不是角度、灯光、声效、特效,真正感染观众的,让观众流泪的是那隐藏在死亡、绝望、未知后面的勇气和医者仁心。

当医院的院长无法为自己的妻子找到床位的时候,当护士把自己的长发剪掉的时候,当一个城市能够用十天时间建起一座医院的时候,当一座城市迎来了两万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者时……

吾国!吾民!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4)

武汉是能够过关的!影片中,钟南山院士这句话令人动容。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之际,武汉的医务工作者,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广大人民勇于担当,让全世界看到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与此同时,每一个平凡岗位恪守职责,每一个中国人民全力配合,每一个你我微光成炬,共同汇集成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精神、中国力量。

常怀感恩英雄之心,让人民更有信仰。英雄都是一些普通人,当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不站出来就是懦夫,你站出来就是勇士,冲上去就是英雄。疫情防控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白衣天使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请缨,闻令而动,执甲逆行奔赴前线,用初心奏响了奋力拼搏的英雄凯歌,用使命谱写了拯救生命的壮丽篇章,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历史将永远铭记。各地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凯旋,就是在向全社会宣扬英雄,大兴感恩英雄之风,同时让人民意识到,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这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感恩英雄之心,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事业的信仰。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5)

有时主流舆论会习惯性地赞美医生、拔高医生,而非以一个普通职业去看待医生、以普通人去看待医生,这在不知不觉间会影响一部分公众对医生的认知和期待:他们认为医生就该牺牲自我,认为医生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治愈疾病。

因此,有些人去看病时,是带着一种消费心理的:我花钱看病了,你就得负责把病给我治好;我把人活着送过来了,人没了就是你医术不精、是你把人给治死了,你就得负责……很多医闹事件的发生都源于此:患者认为自己花了那么多钱,医生却没帮自己把病治好。

但患者错解了几个事实:

一,医术的进步往往是技术的进步,就像朱良付说的,相比于医生,科技才是治病的最大力量;

二,再安全的手术,都可能存在风险,这是概率问题,医生无法承诺百分百安全;三,这世上还有太多不治之症,以现在的医学技术仍无法攻克。

归结起来就是一个认知:医生并不是万能的。医生会尽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但家属也得有最坏的打算。

《中国医生》让我们看到医生面对疾病的无力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孙自敏,谈起她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在1990年,做过我们科15年的白血病回顾性分析,做了以后让人家很凄惨,所有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剩一个病人,最后那个病人还是不在了,就整个全军覆灭。也就是我们这么多医生工作了15年,等于白干了,你没让一个病人活下来。所以我当时不想当血液科医生了……医生再苦,它支持我们的是什么呢,就是成就感,但是我们没有任何成就感,病人都死了,你讲我们天天在做什么……”

《中国医生》有这么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为它罕见地为公众呈现了医生在面对疾病的脆弱和无力。我们太习惯于“最后一刻营救”的神医传奇了,可事实上,医院里经常有这样无力的故事,医生经常要承认自己面对疾病的无力。

这丝毫不会损耗医生的职业光芒,相反,医生这个职业让人尊敬,就在于医生哪怕时常被无力感击中,他们仍选择直面疾病,与之战斗。就像有人说的,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医生万能,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

气馁归气馁,孙自敏还是迎难而上,她立志要攻克白血病。自2000年起,孙自敏带领她的团队进行非血缘脐带血移植,终于攻克了脐带血移植中植入率的难题,目前她所在的科室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脐带血移植中心,给许多白血病患者带去了希望。

电影中国医生观后感20

由刘伟强执导,刘伟强、李锦文共同监制的'抗疫题材电影《中国医生》,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易烊千玺、欧豪、周也、冯文娟、宋佳在片中饰演的角色悉数亮相,展现出生动的抗疫一线众生相。

电影《中国医生》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同时兼顾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火神山医院、各方舱医院等单位,以武汉医务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有人说不应该称为《中国医生》,而应该改为《中国医护》,毕竟驰援武汉的大部分是护士,假如不叫《中国医生》,叫啥名字合适呢?不过影片讲述的是医生的护士。

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当一群人站在了最前方,大众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但是记住了他们的故事,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中国医生。

张涵予作为主创人员之一,饰演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竞予,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为原型。

袁泉饰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冯文娟饰演麻醉科主任辛未,宋佳饰演妇产科主任黄佳慧,在一线并肩作战。三人作为抗疫一线的女性代表,目光坚毅而冷静,展现出女性独有的温柔而强大的气场。

朱亚文饰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医生陶峻、李晨饰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吴晨光、易烊千玺饰演的住院医生杨小羊,在不同的岗位上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眼神传递出紧张但绝不退缩的勇敢与坚定。

欧豪饰演的外卖小哥金仔以及周也饰演的孕妇小文,作为疫情当中的普通人,朴素而动人的眼神让人担心他们命运的同时,也敬佩他们身处疫情暴风眼但依然坚强不懈努力活下去的勇气。

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忆影片,众所周知,新冠一开始是未知的,但在高传染率下,院长依旧呼吁大家自愿参加,四字弟弟一开始的胆怯与迷茫,真实。到后来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也不幸感染,最后得以康复。源源不断的病人,诊疗室里一床难求,袁泉坚毅的眼神令人折服。总有人会抱怨会放弃,可也有人为了使命去坚持。一开始心高气傲的陶骏,也慢慢变得食人间烟火。

影片中的抢救治疗镜头都较为专业,会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在《中国医生》的片场有一个人的权力比导演还大。他就是《中国医生》的医学顾问,武汉同济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冉晓。

为了完美呈现影片,《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从剧本的修改、演员的培训、美术置景的设计等方方面面的前期筹备,都要经过一线抗疫医生的专业把关。

导演刘伟强给了冉晓一个很大的权力,只要他发现影片拍摄的过程中出现医学错误,那他就可以随时喊停,修正后再重拍。

其中有一场戏,是金银潭医院遭遇停电,照明电路突然中断,ICU短暂陷入了混乱。在导演原本的设想里,他希望能通过停电制造出一个更强烈的戏剧冲突:不仅照明电路要停,甚至所有设备仪器也都停电,然后医务人员手动去摇呼吸机、透析仪等等,让它们运转,之后接上病人的病情恶化。但冉晓立马告诉导演,一定不能这样拍。因为如今ICU病房的仪器设备都有后备电源,一旦停电,后备电源至少可以维持半个小时的运转,照明的电可以没有,但仪器一定不会停。

正是因为有着冉晓这样负责的医学顾问,《中国医生》的成品后才会专业到让钟南山和张文宏都挑不出毛病。

从观后的感觉上,我们会发现,看完《中国医生》后,有一种筋疲力尽的感觉。因为整部影片都在燃烧你的情绪。这个影片能让你哭,从片头哭到片尾,从一开始的伤心和无奈,到最后的激动和自豪。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于盛世,不经战乱。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6)

袁泉、张涵予领衔主演的《中国医生》上映已经很久了,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一直没有机会去看。但是在封校的期间,学校组织我们去看这部电影。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还是很激动的,因为我终于可以看这个令人振奋的大片了。在星期六晚上,我和同学去看了这部电影。

整部电影看下来,大部分都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哭到鼻子不通气,口罩都湿透了三次,看完后仍缓不过气来。明明只有两个小时,却真真重现了那几个月,在结合一些自己了解到的其他事迹,感人是肯定的,不过还很治愈,很启发人。

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白衣逆行者们在这场浩大战役中纷纷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浴血奋战在武汉前线,不顾自身安危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张涵予饰演的张竞予院长,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为原型,凭借超强的魄力与坚定的意志始终坚持在抗疫一线,面对疫情他眉头紧锁,但眼神中的坚定已经展现了一个临危不惧的硬汉形象。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金银潭医院的张院长,他自己得了渐冻症,不顾自己的安危救治病人。有一次他在开会时候向全体医生坚定地说:“同志们,我们要加强防范意识,减少病人的死亡率。”会议结束后,他马不停蹄的去诊治奄奄一息的张先生。张先生的各项指标也曾慢慢变好,可惜他最后还是死了。看到这里我想到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在病魔面前也是无能为力。另一个情节是金仔的老婆怀孕还生病,金仔同时也住院了,对他们的打击真是雪上加霜,幸亏文主任不顾一切安危,成功的挽救了他们一家的生命。电影里医生和护士手握“金枪”,与病魔举行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袁泉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冯文娟演的麻醉科主任辛竹,宋佳演的妇产科主任黄佳慧,在一线并肩作战。三人作为抗战一线的女性代表,目光坚毅而冷静,展现出女性温柔而强大的气场。朱亚文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医生,李晨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易烊千玺演的住院医生杨小杨。在不同的岗位上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眼神传递出紧张但绝不退缩的勇敢与坚定。这些人都为我们展现出来强大的舍己为人的能力,让我们这些年轻人知道了做人要有担当、舍己为人的精神。当国家面临危险时,我们这些年轻人要勇敢的站出来,为人民奋斗,为国家奋斗。

以前觉得疫情呀,白衣天使呀,死亡呀……似乎离我和周围的人很远,也有感触,有佩服,却远不及现在的生命,真的很伟大。里面有很多经典语录。比如,“想活的何止是病人,这群站在疫情第一线的逆行者们,也一样想继续活下去。”为了保护我们的城市,保卫我们的国家,保护我们的亲人,同志们,责无旁贷”。我最看不惯的,就是遇到点挫折,就丧失斗志,灰头土脸的样子!”这些语录都很清楚的展现了他们当时工作时认真拼搏的样子。

看到那些医护人员那么努力地救治病人;看到那些病人居然会这样的痛苦;治疗过程中有些场景甚至可以勇气“可怕”来形容,但他们也忍下来了,也没有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我感到发自内心的愧疚。我以后要向他们一样为国家作贡献。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医生和护士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看见了中国人在危难时刻总是团结互助,一方危难,八方支援,最后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以后我也要认真学习,把这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用在学习上。最后给那些逆行者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7)

电影中,张涵予饰演的张竞予院长,正是以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为原型。

为了让自己的表演更贴近原型人物张定宇,张涵予赶到武汉跟着张定宇每天开会、查房,以一种“较真”的方式,从原型的生活状态中去捕捉重要的细节,力争在状态、神态、语言、做事风格等微妙的细节中体现真实的角色原型。

袁泉饰演的重症医院科主任文婷,也是以“武汉疫情上报第一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为原型。

面对女儿想要一家团圆的愿望,任文婷也只能用“对不起”来拒绝女儿。身为母亲,她当然知道女儿需要她;可是身为重症医学科主任,她也知道有更多的人需要她。

虽然饰演的这个角色语言不多,但是袁泉却用坚毅有力的眼神和态度传递出医护人员温柔而强大的气场,刻画出了抗疫一线人内心的无奈与背后的牺牲,令人动容。

影片中,我们也不断看到了人们脆弱和崩溃的一面,就算是医护人员,他们也是人,不是神。

比如易烊千玺主演的青年医生也有恐惧的时刻;但承认害怕,并不是懦弱,李晨饰演的援鄂医生吴晨光,在前往疫区之前,就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8)

看《中国医生》之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过程中眼泪就几乎没止过,但感动不仅因为电影情节,更多源于那些我们亲身参与的现实本身。

比如几乎空无一人的街道和封闭的火车站让我想起自己2020年春节假期为赶在老家封路之前赶回天津准备投标文件,正月初三去坐火车,那本应是春运高峰的潍坊火车站门可罗雀,路上的人们也都全副武装、神经紧绷。电影最后凛冬已去,绿意葱茏,阳春三月,一派生机盎然,充满了希望。就像我2020年国庆再次经过潍坊火车站的时候,那里已如往常一样熙熙攘攘,虽然大家仍然带着口罩,但都神情轻松。

这份希望是无数医护工作者带给我们的,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在这场抗疫之战中,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们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用生命诠释勇敢和坚强,为我们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护。

这份希望更是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电影里有一句让人热血沸腾的台词“国家可以把家底都拿出来,要把病人一个一个救活”,国家的实力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底气。因为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全国人民服从国家统一指挥和调度,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

一年多过去了,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带着这份希望继续努力,不松懈,不大意,为社会、为公司、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9)

今天我们看了一个刚上映的影片《中国医生》。听妈妈说,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医生给这部影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人们都不知道有新冠病毒的存在时,直到在金银潭医院发现有几个一样奇怪病例后发生的一些让人悲恨交加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主角张院长在这期间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医院的床位,防护服,氧气瓶不够;专家到来时却因为停电;妻子的病情加重……这些事让他本来平静的心变得急躁不安,可是他一步步的走了过来,从黑暗走向光明守护住了亲人。

文医生在这部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她永远走在一线的战场上,在开会的时候,她决定不和朝思暮想的女儿一起过年,却奋斗在一线。在医院中帮助了年轻的一家人:外卖小哥金仔,小文和他们在疫情期间刚出生的女儿乐乐,让他们在死亡的边缘走了一圈,又回来了。还有他默默奉献的小卖部的老大爷,他也向文医生问过有没有床位,最后在家中去世,这时文医生才有空听老大爷发的语音,直到最后老大爷还不忘叮嘱她去拿快递,这是多么乐于助人的老大爷啊!在去世前还不忘让她拿快递。

最后中国打赢了疫情战,我们的国家是多么伟大,在影片中有一位外国医生,当他来到武汉时,惊恐的问:“你们是怎么让他们在家里的?”这就是我们的中国。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我给您整理了以下信息:“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看电影和看书一样,是人类的智慧和艺术,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阅读外国文学后写下观后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写观后感同样也是在帮助我们增进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好就请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吧!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

“你可不可以告诉我,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爸爸妈妈,她该如何活下去?”——《中国医生》

这是一部描述疫情期间武汉金银潭医院发生的事情,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医护人员的伟大,他们真的舍小家顾大家。

电影的开始是武汉金银潭医院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随后患者迅速增加,最开始每个人都很恐慌,在这样的情况下院长最先挑起抗疫大旗,带领着医生护士奋斗在一线,他忙里忙外搞定防护物资、电源问题、召开会议以及与安排支援医生的工作等等,到处都是他的身影,以至于他的妻子感染新冠肺炎时都没能去照顾,自己也身患渐冻症,却一心只为抗疫。

花开春还之时,我们繁花与共,忘不了小卖部老板在家中隔离去世时,最后一句聊天信息:“文婷,你还有快递在我这,记得来取。”

看到电影里疫情初期,那一刹让我感到恐慌,回想现实疫情初期那种无所谓的心态,事不关己态度,认为新冠病毒离的很远,为那种无知的愚蠢思维而感到后怕。

其次是感动。从疫情初期的手忙脚乱,到疫情大爆发的人心惶惶,再到与疫情分庭抗礼,最后到战胜疫情,是英勇的医务人员战斗在一线;是勇敢的志愿者前往支援,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平凡而伟大!

最后是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火神山医院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以及各种防控措施的执行,看到了祖国的超强执行力;各个地医务人员支援,看到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舍小为大,看到疫情期间各界人士的无私奉献,邻里们的互相帮助,网友们的相互鼓励,使我万千感慨!

所谓英雄,大概就是遇到危险的时候别人在后退,他们在前进;别人会恐惧,他们却奋勇向前与死神赛跑!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2)

对于这次疫情的爆发,身为中华的人民,无论是谁都应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祖国减少一分负担。

疫情爆发冲在最前头的是白衣天使,他们就不怕染病吗?他们就没有家人没有儿女吗?他们也会怕染病,他们也有心中舍不得的家人和儿女。那他们为什么还会选择义无反顾的冲在最前面呢?因为责任,因为他们的职责所在。还有那些无论刮风下雨都无所畏惧的卡车司机们,他们为这些疫情也贡献很多,他们熬夜赶车为能够及时运送货物。

纪录片记录了多家省级医院里不同科室的故事记录了多个医生日常但却不平凡的每一天,让我们看到了原来医生们也不是冷漠的面对生死离别他们也不是无所不能。医生也是普通人,也很脆弱,也有难处。

时代需要英雄,时代也产生英雄。

顺应时代见证时代书写时代及时代用的平民英雄。疫情没有硝烟,危险却堪比硝烟,没有医护人员、广大干部志愿者和老百姓,这仗我们不会这么快结束。回顾抗疫展望未来,伟大的抗疫精神必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鼓舞人心。疫情已然过去,仍要居安恩危谨遵防疫规定,保护自身健康。同时,愿全社会关心那些疫情下受伤的人,也希望他们站起来更加坚强,祝愿世界更好!”

医生是最希望患者能够活下去的人”。他们待病人如自己的亲人,将心比心为他们考虑。例如影片中的徐晔作为一名烧伤外科的医生所面对的病人病情有很多较为严重的同时花费也很大,他说:患者的痛苦你是不能完全体会的,你能感受到的痛苦放大一百倍才是他体会到的。我们做不到感同身受,所以我们要将心比心。语言朴素却道出了亿万医护工作者的真心。

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充满坚定与自信的背影,有不顾生命危险,挺身而出的医务人员的背影,为控制疫情,抢救患者日夜在第一线与病魔战斗着;有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为疫区不断运输物资的司机和快递员的背影,为疫情的控制提供了后勤保障:有夜以继日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的背影,为早日研制出疫苗,消灭病毒不断钻研着:有身处一线报道重灾区武汉疫情的记者的背影;有穿着红马甲在街道和小区门口给大家派发口罩、对出行人员测量体温的志愿者的背影;有默默捐钱捐物的好心人的背影…如此多的背影,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支援武汉,支援疫区,责无旁贷!

看完这部电影,我知道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还想对所有前线的医护人员说”加油,逆行者!加油中国!”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3)

冬末春初的这场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在这场看不见敌人的战“疫”中,孕育并诞生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有攻坚克难的奋斗与斗争精神、有积极作为的责任与担当精神、有充满信心的乐观与团结精神……正是这些“抗疫精神”,才让疫情形势出现了积极向好态势,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样需要“抗疫精神”,因此,广大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干部要把“抗疫精神”融入到基层中,身心皆到基层,奋力书写心中所向往的“诗和远方”。

把积极作为的责任与担当精神融入基层,不断促进自身成长。在这场看不见敌人的战“疫”中,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冲锋在前。有竭尽全力救治患者的青年医生;有骑行4天3夜辗转300多公里返岗的青年女医生;有忙于防疫工作无暇顾及待哺孩子的青年女城管;有主动请缨到方舱医院巡逻的青年女民警;有兢兢业业排查登记、测量体温的青年志愿者;有加班加点生产医药物资的青年员工,无数青年人纷纷化身钢铁卫士为人民群众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把积极作为、慎终如始的责任与担当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充分彰显了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当然,并非所有的青年人都有机会到战“疫”一线去一展所长,但是却可以到基层去历练。凡成大事者,必从基层做起,基层天地广阔,基层大有可为,基层是人才的炼金石,因此,广大青年人要把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要到基层去、到艰苦环境去,同时把积极作为的责任与担当精神融入灵魂血脉,用汗水浇灌承诺,不断促进自身成长。

把攻坚克难的奋斗与斗争精神融入基层,不断锤炼过硬本领。在战“疫”初期,无数青年医务人员、青年党员、青年志愿者冒着被感染的危险,迎难而上与未知的疫情“死磕”;在战“疫”过程中,无数青年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拼命寻找新冠病毒的“破解之法”;在战“疫”后期,基层青年干部全力以赴抢抓春耕生产。在两个多月的战“疫”工作中,青年人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能力,丰富了阅历,真正体会到了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青春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才能锤炼出过硬的本领。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还有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一最难啃的硬骨头,而这离不开青年干部的奋斗和斗争。因此,青年干部要把攻坚克难的奋斗与斗争精神融入基层,不断锤炼过硬本领,俯身做小事,敢于变革、敢于创新,跳出“小我”视野、打破“自我”束缚、保持“忘我”状态、践行“无我”理念,把“小我”的水滴融入“大我”的海洋,以抓细抓实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群众尝到改革的甜头,切实增强获得感。

把充满信心的乐观与团结精神融入基层,奋力书写向往的“诗和远方”。战“疫”中,无数青年人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着病患,带领病患跳广场舞、练太极、共赏落日余晖等,让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深入人心。正是无数青年人直面困难,带着乐观向上的状态投入到战“疫”中,才给抗击疫情注入了“色彩”、带去了“光亮”。而在基层中,有53000余名在岗“三支一扶”人员、91.8万在岗驻村干部也不愿当旁观者,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入到战“疫”中,在危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用汗水和智慧谱写“青春华丽篇章”。疫情形势积极向好后,青年干部又开始抓脱贫攻坚工作、经济发展等,以青春无悔的激情和能力焕发更有活力、更具冲劲的干事动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用行动奋力书写向往的“诗和远方”。

青年人唯有将“抗疫精神”融入到基层中,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全力以赴,才能真正实现向往的“诗和远方”。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4)

“在心里手牵手,我们不怕跨越风雨中,谢谢你的坚守,扛起明天每一个等候。你的手,托起了生命。你用爱,心和心就是一座城……”每次听到《我们不怕》这首歌曲时,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影片《中国医生》的画面。

画面一:不顾险阻接病人

难以忘记电影中张院长说的那句话:“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句话振奋人心而又承担着风险与责任。此次疫情中,张定宇院长就是如此,他顶着压力,披荆斩棘、不顾险阻,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张院长患有渐冻症,可能再过几年就会变成植物人,但他为保国泰民安仍然冲在一线,不计个人利益。像张院长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钟南山、陈薇院士是如此,不计其数的医护人员更是如此。

画面二:大声喝令维秩序

疫情当下,人们惊恐不安,纷纷冲进医院,攻击医生、抢夺医用品、抢占床位。医院中的安宁被打破了,到处都充斥着哭喊声、制止声、喘息声与器械破碎声……医院中混乱不堪,一片狼藉。在这危急关头,文医生站在最高处,举起喇叭大声喝令道:“你们都不想活了吗?”人们顿时停止躁动,都哑口无言。随后,文医生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想活,我们都想救。请大家有序排队登记!”一声令下,人们开始有序排队登记。

在我的印象中,医生都是无私的、和蔼可亲的。可此时此刻,她仿佛一位奋勇杀敌的将军,临危不乱、有序指挥,让我不禁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画面三:容貌不美心更美

休息室中,他们摘下面罩后面目全非,那憔悴的神情,那布满血丝的眼睛,那粗糙的手掌,那疲倦不堪的身躯……这时,我不禁发问:“曾经那个爱打扮的美少女都去哪了?”在影片中,我又看见他们吃泡面充饥的情景;有家不能回,想念家人了只能晚上打电话急匆匆说上几句的情景;床铺全部让给病人,医生们只能睡在医院的各个角落里的情景……但却是他们这群逆行者挽救了一个个生命,也是他们在茫茫黑暗中挺身而出,递给我们一盏灯,送来一束光,带给我们一丝丝温暖。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

在疫情突发的时候,我们的中国医生坚守医疗岗位,用自己的肩膀担负起了责任,将自己的生命堵在了死神与病人之间。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怕”,才有我们今天的“不怕”!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5)

《中国医生》是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医护人员及援鄂医护人员为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影片展现了从疫情萌芽、爆发、控制到下降的过程。国家在每一次大事件中,我们都能够看见冲在前面的党员身影,甚至在国外,在灾难面前,往里冲的,基本是中国人的身影。在灾难面前,我们能够有这样强有力的后盾,给予我们普通人员群众保障,心中感叹: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

影片中闪现了福田负压救护车车辆,顿时浮现了福田汽车集团在抗疫过程的点点滴滴。大年初一,福田汽车负压救护车生产车间全员到岗,迅速成立“负压救护车火线生产突击队”。随后,北汽集团联合旗下10家企业,向疫情严重地区捐赠价值1726万元、共计66辆负压救护车及防疫物资运输车。福田汽车与福田卡友也千里驰援,为疫区运输了生活、医疗、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建材等多种物资。在此期间,体现了福田汽车的社会责任担当,集体主义的精神。

影片中医院院长顶着众人的不理解、指责,接收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从防疫物资、病床数量、氧气含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困扰,到扩建病房、调配防疫物资及医护人员,逐步满足抗疫过程需要的条件与资源。此过程诠释了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利他主义精神教育的意义。

作为福田汽车集团一员,佛山汽车厂也积极配合属地政府防疫工作部署。组织党员干部,掌握员工信息,及时传达政府与集团发布的疫情相关信息与要求,逐步有序组织员工返岗、复工。在此过程,我们也经历了防疫物资短缺、属地村屋封锁造成员工“吃、住、行”均受影响、员工行为不按照规定执行等情况,但最终大家能够有序渡过抗疫艰难时期,营造了良好的抗疫工作环境。

在灾难面前,我们虽然渺小,但团结的力量,能够让我们渡过每一次难关,何况我们有国家强有力的后盾。祖国百年历程,历经沧桑,尝尽酸苦,细品甘甜。让我们坚信: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6)

有时主流舆论会习惯性地赞美医生、拔高医生,而非以一个普通职业去看待医生、以普通人去看待医生,这在不知不觉间会影响一部分公众对医生的认知和期待:他们认为医生就该牺牲自我,认为医生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治愈疾病。

因此,有些人去看病时,是带着一种消费心理的:我花钱看病了,你就得负责把病给我治好;我把人活着送过来了,人没了就是你医术不精、是你把人给治死了,你就得负责……很多医闹事件的发生都源于此:患者认为自己花了那么多钱,医生却没帮自己把病治好。

但患者错解了几个事实:

一,医术的进步往往是技术的进步,就像朱良付说的,相比于医生,科技才是治病的最大力量;

二,再安全的手术,都可能存在风险,这是概率问题,医生无法承诺百分百安全;三,这世上还有太多不治之症,以现在的医学技术仍无法攻克。

归结起来就是一个认知:医生并不是万能的。医生会尽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但家属也得有最坏的打算。

《中国医生》让我们看到医生面对疾病的无力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孙自敏,谈起她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在1990年,做过我们科15年的白血病回顾性分析,做了以后让人家很凄惨,所有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剩一个病人,最后那个病人还是不在了,就整个全军覆灭。也就是我们这么多医生工作了15年,等于白干了,你没让一个病人活下来。所以我当时不想当血液科医生了……医生再苦,它支持我们的是什么呢,就是成就感,但是我们没有任何成就感,病人都死了,你讲我们天天在做什么……”

《中国医生》有这么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为它罕见地为公众呈现了医生在面对疾病的脆弱和无力。我们太习惯于“最后一刻营救”的神医传奇了,可事实上,医院里经常有这样无力的故事,医生经常要承认自己面对疾病的无力。

这丝毫不会损耗医生的职业光芒,相反,医生这个职业让人尊敬,就在于医生哪怕时常被无力感击中,他们仍选择直面疾病,与之战斗。就像有人说的,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医生万能,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

气馁归气馁,孙自敏还是迎难而上,她立志要攻克白血病。自2000年起,孙自敏带领她的团队进行非血缘脐带血移植,终于攻克了脐带血移植中植入率的难题,目前她所在的科室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脐带血移植中心,给许多白血病患者带去了希望。

电影中国医生观后感20

由刘伟强执导,刘伟强、李锦文共同监制的'抗疫题材电影《中国医生》,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易烊千玺、欧豪、周也、冯文娟、宋佳在片中饰演的角色悉数亮相,展现出生动的抗疫一线众生相。

电影《中国医生》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同时兼顾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火神山医院、各方舱医院等单位,以武汉医务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有人说不应该称为《中国医生》,而应该改为《中国医护》,毕竟驰援武汉的大部分是护士,假如不叫《中国医生》,叫啥名字合适呢?不过影片讲述的是医生的护士。

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当一群人站在了最前方,大众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但是记住了他们的故事,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中国医生。

张涵予作为主创人员之一,饰演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竞予,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为原型。

袁泉饰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冯文娟饰演麻醉科主任辛未,宋佳饰演妇产科主任黄佳慧,在一线并肩作战。三人作为抗疫一线的女性代表,目光坚毅而冷静,展现出女性独有的温柔而强大的气场。

朱亚文饰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医生陶峻、李晨饰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吴晨光、易烊千玺饰演的住院医生杨小羊,在不同的岗位上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眼神传递出紧张但绝不退缩的勇敢与坚定。

欧豪饰演的外卖小哥金仔以及周也饰演的孕妇小文,作为疫情当中的普通人,朴素而动人的眼神让人担心他们命运的同时,也敬佩他们身处疫情暴风眼但依然坚强不懈努力活下去的勇气。

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忆影片,众所周知,新冠一开始是未知的,但在高传染率下,院长依旧呼吁大家自愿参加,四字弟弟一开始的胆怯与迷茫,真实。到后来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也不幸感染,最后得以康复。源源不断的病人,诊疗室里一床难求,袁泉坚毅的眼神令人折服。总有人会抱怨会放弃,可也有人为了使命去坚持。一开始心高气傲的陶骏,也慢慢变得食人间烟火。

影片中的抢救治疗镜头都较为专业,会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在《中国医生》的片场有一个人的权力比导演还大。他就是《中国医生》的医学顾问,武汉同济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冉晓。

为了完美呈现影片,《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从剧本的修改、演员的培训、美术置景的设计等方方面面的前期筹备,都要经过一线抗疫医生的专业把关。

导演刘伟强给了冉晓一个很大的权力,只要他发现影片拍摄的过程中出现医学错误,那他就可以随时喊停,修正后再重拍。

其中有一场戏,是金银潭医院遭遇停电,照明电路突然中断,ICU短暂陷入了混乱。在导演原本的设想里,他希望能通过停电制造出一个更强烈的戏剧冲突:不仅照明电路要停,甚至所有设备仪器也都停电,然后医务人员手动去摇呼吸机、透析仪等等,让它们运转,之后接上病人的病情恶化。但冉晓立马告诉导演,一定不能这样拍。因为如今ICU病房的仪器设备都有后备电源,一旦停电,后备电源至少可以维持半个小时的运转,照明的电可以没有,但仪器一定不会停。

正是因为有着冉晓这样负责的医学顾问,《中国医生》的成品后才会专业到让钟南山和张文宏都挑不出毛病。

从观后的感觉上,我们会发现,看完《中国医生》后,有一种筋疲力尽的感觉。因为整部影片都在燃烧你的情绪。这个影片能让你哭,从片头哭到片尾,从一开始的伤心和无奈,到最后的激动和自豪。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于盛世,不经战乱。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7)

辛苦了!向所有医护人员致敬!希望你们保护好自己!没有你们的负重前行就没有我们的幸福安康!你们就是最美的人!

走出电影院,回想着刚刚看完的电影《中国医生》,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看完电影,我被白衣天使们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国家对疫情的重视,人民群众的乐观心态深深打动了。《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以金银潭医院为原型,讲述了在抗议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个故事,赞美了医护人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

时间来到2020年的春天,新冠疫情爆发,一个又一个的患者出现。在一家平平无奇的传染病医院里,诞生了无数位英雄。疫情爆发后,院长张定宇第一时间把其他医院的病人都调集到自己医院。电影中,院长张定宇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握着电话,坚定的说:“对!把所有病人都送到我的医院里来!听见了莫得?”从这里不难看出张定宇深知自己作为院长的责任与担当。但对于一家医院来说,救治这么多病人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专业对口的医护人员、ICU病房床位、氧气、电力系统完全跟不上,甚至出现过停电、氧气不足等状况。但对于这群逆行者来说,这些困难算不上什么。他们白衣执甲,用自己的身体为其他人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他们舍生忘死,不怕困难,选择了与病毒决一死战。

在医生和人民群众背后,有一个结实而有力的后盾,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在镜头里,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建成了。施工场地上的变化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无数工人就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地在工地里施工。这依靠的都是国家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这两所巨大的定点医院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床位不够的问题。可以从这里看出国家对疫情的大力支持,对人民群众生命的重视。

但在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在方舱医院里的一群患者。这些患者一个个精神抖擞,互相聊着家常,甚至还一起在医院里跳起了广场舞,看起来没有一点儿焦虑,像极了在家中生活,没有一个人因为自己被感染而恐惧。从这些患者的乐观主义精神中,我体会到他们对国家与医护工作者的无比信任。

我是吃着热干面长大的,亲身经历了疫情。我想深深的感谢这些从外地来支援武汉的医护工作者们,他们原本可以不进入疫情“重灾区”,但他们却义无反顾地来到武汉。我想以一名武汉人的身份向他们真诚的说一句:“谢谢!”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8)

今天我们看了一个刚上映的影片《中国医生》。听妈妈说,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医生给这部影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人们都不知道有新冠病毒的存在时,直到在金银潭医院发现有几个一样奇怪病例后发生的一些让人悲恨交加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主角张院长在这期间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医院的床位,防护服,氧气瓶不够;专家到来时却因为停电;妻子的病情加重……这些事让他本来平静的心变得急躁不安,可是他一步步的走了过来,从黑暗走向光明守护住了亲人。

文医生在这部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她永远走在一线的战场上,在开会的时候,她决定不和朝思暮想的女儿一起过年,却奋斗在一线。在医院中帮助了年轻的一家人:外卖小哥金仔,小文和他们在疫情期间刚出生的女儿乐乐,让他们在死亡的边缘走了一圈,又回来了。还有他默默奉献的小卖部的老大爷,他也向文医生问过有没有床位,最后在家中去世,这时文医生才有空听老大爷发的语音,直到最后老大爷还不忘叮嘱她去拿快递,这是多么乐于助人的老大爷啊!在去世前还不忘让她拿快递。

最后中国打赢了疫情战,我们的国家是多么伟大,在影片中有一位外国医生,当他来到武汉时,惊恐的问:“你们是怎么让他们在家里的?”这就是我们的中国。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9)

我们在过年,而每个省市的“白衣天使”却在过关。他们不顾家人反对,逆向而行,冲在抗病毒路上的最前锋!

这个本该普天同庆,锣鼓喧天的春节,却因为冠状病毒的到来发生了意外。人们不能出去游玩,不能赏花灯,猜灯谜,欣赏民俗表演。还有许多人不能阖家团圆,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守阵地,他们这些人就是在这个春节中最美的逆行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们坚守阵地,冲锋在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用行动守护着万灯火。当情报响起,他们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放弃了体假,放弃了安逸,放弃了团圆,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与病魔对抗。因为,他们是不怕困难,不惧挑战、不畏艰险的,最可爱的战士。

全国各地数不清的医护人员纷纷挺身而出!

钟南山已经84岁了!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当下,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它",但他却在第一时间乘坐高铁冲往它防疫第一线。

它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托起信心与希望,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战斗在它医院的医护人员,被口罩磨破了脸颊,汗水温透了他们的衣服,每天只睡2个小时,为了节省防护服,连水也不敢喝,怕水滴到衣服上,在接受采访时嗓子都哑了,这让亿万人感动,也让亿万人心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所有为防控病情而努力的人都是负重前行的人。请接受我真诚的感谢与崇高的敬礼!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0)

观看电影《中国医生》观后感

我是一名小学生,最近在学校观看了电影《中国医生》,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群勇敢的中国医生在非洲国家乌干达为当地人民提供医疗援助的故事。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医生们的伟大和无私。

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非洲乌干达,这里的人民生活在贫困和疾病的困扰下。一次意外的机会,中国派出了一批优秀的医生来到这个贫困的国家,为当地人民提供医疗援助。电影中的中国医生们克服了各种挑战,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了疾病,挽救了许多生命。

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陈留山的年轻医生,他是一个非常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抛弃了在国内的优越条件,来到乌干达贫困的乡村开展医疗工作。他在乌干达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医疗设备也十分简陋,但他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尽力地帮助患者。电影中的他从来没有抱怨,他只是默默地付出,默默地为乌干达人民的健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电影中,我也看到了其他中国医生们的伟大。他们组织医疗队,为乌干达的偏远山区提供医疗服务。他们带着医疗器械和药品,穿越草原、爬过山川,到达那些没有人能到达的地方,给当地人民带去健康和希望。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医者仁心。

除了医生们的拼搏与奉献精神,电影也展现了乌干达人民对中国医生的深深感激之情。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乌干达的人民亲切地称中国医生为“中国天使”。这些医生们不仅将自己的医学知识奉献给了当地人民,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他们不求回报,只是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通过观看电影《中国医生》,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医生们的伟大功绩。他们不仅是我们身边看病治病的人,更是一群有着伟大责任感和博大爱心的人。在电影中,我感受到医生们真挚的情感,他们毫不犹豫地救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让人深感敬佩和感动。

通过观看电影《中国医生》,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我们置身于何地,都应该关心他人,尽力帮助他人。就像电影中的中国医生一样,他们没有计较个人得失,只是默默地为他人付出。他们所展现出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电影《中国医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医生们更加敬佩和崇拜。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医生,像他们一样,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帮助更多的人。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心中充满了爱和责任感,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我们都能成为伟大的人。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似乎明白了人生的真谛。生活是一场长途跋涉,我们需要用爱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困境。无论是医生还是普通人,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传递温暖和力量。在这个充满希望的世界里,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1)

电影《中国医生》深刻的诠释了什么是“中国精神”。国有难,操戈披甲;民有困,八方支援。在这场全球瞩目的疫情防控战役中,4万余名医护人员在武汉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身影,也把“英雄”二字牢牢地刻在了国人心上。一份份请战书仍然历历在目,一声声“让我来”依然深深地感动着所有中华儿女。他们的面孔,我们或许无法知晓,但他们悉心救治病人的每一个瞬间,他们为国为民的伟大精神,却是那么闪耀动人、那么感人肺腑,值得我们永远感怀、永远铭记。

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有一种传递叫中国精神。据统计,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国家和世卫组织、非盟提供对外援助,并且在援助物资上都印有“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等美好寄语,堪称“世界诗词大会”。文字的背后,饱含了中国人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深情厚谊、彰显了中国和世界各国共同战“疫”的坚定决心。历经五千年栉风沐雨,中华民族始终传承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这是华夏儿女割不断的共同的文化传承,它诠释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中国精神,凝聚起捍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义力量,推动世界文明的巨轮劈波斩浪,奋力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这精神,始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认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沧桑岁月凝聚的精神力量,在这片神奇的黄土地上,洋洋洒洒写下了辉煌壮丽的华章。风雨疾来,唇亡齿寒;唇齿相依,同舟共济。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普遍认同,让“志和者,不以山河为远”,纵然时空相隔,也要跨越山海逆行相助。在古代,文化认同藏在辛弃疾的水龙吟里,也藏在范仲淹的生死忧患里,更藏在屈原的国殇里。在今天,它又呈现在84岁高龄仍奋战防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脸庞留下深深勒痕的“最美医生”刘丽、身患渐冻症却没有休息过一天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等人的身上。若问家国情怀为何物,我想它大抵存在于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壮怀激烈里,正是这些“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群像,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汇聚了直抵人心的时代力量。

这精神,合于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团结奋进。危难时刻彰显初心本色,也才能看到一个民族浮现出来的真正的强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动员能力,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人民听从国家的安排、响应国家的号召,或实施自我隔离、或积极走上前线,以高度的自律意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浩然正气展现得勇毅恢弘。多难兴邦。困难打不倒压不垮英雄的中国人民,反而让每一位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站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扛起一份份匹夫有责的担当、完成一次次偏向虎山行的逆行,以众志成城屹立天地间的民族自信、伟大中华坚定永向前的团结奋进,共同为抗击疫情奉献自己的力量。

这精神,终于世界同期盼命运相连的美好愿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战“疫”的见证者、亲历者和战斗者,即使不能以“最美逆行者”的血肉之躯在抗疫一线抵挡黑暗,也在用平凡工作默默书写属于自己的爱国篇章。“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这场战“疫”让我们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民族精神,它凝聚的华夏“力量”,为中华儿女披荆斩棘注入了必胜自信;这场战“疫”让我们见证了“山川异域、与子同袍”的逆境无私付出,它增添的华夏“色彩”,为中华民族战胜疫情绘就了时代图谱。追梦人的初心与使命,奋斗者的诗与远方,是中华民族重整行装开启新征程的动力与源泉,中华儿女必会同与世界人民一道,在攻坚克难中抖落一路“征尘”、在同舟共济中传承华夏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大爱”文化,传播“大爱”智慧,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世界共识,成为世界发展的历史必然。

爱国电影观后感分享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爱国电影观后感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1】

在我校五四青年节贴别活动中,我校教师集体观看了《红海行动》。这部影片既让我倍受感动,也让我有着深深的感悟。

蛟龙突击队在索马里海域解救中国商船,在战乱国家营救中国公民,一个个紧要时刻、一系列生死救援,让人们通过镜头看到了什么是中国军人的勇者无惧、什么叫强者无敌。当我们听到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这句话时,不由得深受感动。我似乎也感受到了远在异国他乡遭遇战争的同胞们,在恐惧绝望中挣扎的时候,看到中国军人时的那份欣喜,因为我们中国军人带给他们生的希望,带给他们足足的安全感。可当我们看到,为了解救中国侨民,我们可爱的蛟龙队战士在残忍的战火中被炸掉手指,被炸掉胳膊,被击中气管牺牲的时候,我们的心又是生疼生疼。一句中国军人不会让任何一个中国人受到伤害,瞬间让我泪奔。回想起一百年前中华民族任人宰割、备受欺辱的历史,生活在新时代的强大起来的中国,人民怎能不热血沸腾?我心中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为自己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电影虽然经过艺术加工,但讲述的故事却是从真实的故事中提取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无数解放军战士默默地奉献,更有无数人民子弟兵在危难面前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时刻准备着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展现了中国军人宁舍此生,不负使命的'责任担当。

很多人觉得,这些人民解放军他们职业特殊,身上肩负着保卫国家人民的重要使命。像我们这种普通工人,没有那么厉害,也没有那么重要,所以我们就轻轻松松上班就好,其他什么也不用想。我觉得这种想法非常不可取,在我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每个行业都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都担负着自己的使命。就像我们做教师的,虽然我们不在战场上,可是我们依然有着崇高的使命:那就是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这项任务虽说不像战场上的战争那样直接有效,激动人心,但是它却是深远的,深刻的。少年强则中国强而少年能否真正强大,就看教师们如何去培养。所以说我们教师千万不要轻看了自己的责任,祖国的未来强不强大,关键还要看我们。

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多教师在工作的时候可能就缺乏这种使命感,以至于在工作中机械,死板,没有思想,没有追求。我想其实在我们起初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都是带着理想带着追求带着崇高的使命感来选择的,可是走着走着就忘记了起初的理想,而是被现实工作生活的琐事所烦,所累,慢慢的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工作的机器,甚至把学生当成自己发泄的工具或者是得分的工具。我有时也会有这样的体会,因为烦闷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所以我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在我的学生和自己的事情发生冲突的时候,甚至自己的利益和学生的发展发生冲突的时候,我总是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一个教师,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对学生。经过这样的一番思考,不管面对任何问题,我都能做出最让自己满意的选择。是啊,为了坚守自己的使命,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解放军战士们,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舍弃,我们还有什么不能舍弃的呢?

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做到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2】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专题节目《榜样3》,让我们深刻明白了永久对党忠诚、永久不脱离群众、永久立党为公,是当代共产党人的内在追求。透过榜样的事迹,坚定了党性、坚定了信仰,只要踏踏实实为国为民,人民就会永久记住他。

永久对党忠诚。信念是燃烧的火把,照亮共产党人前进的方向。只要思想不滑坡,只要忠诚不错位,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从英雄也情长的“缉毒警察”印春荣,到只为百姓笑的“文武书记”朱仁斌,再到耄耋之年的新党员牛,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党忠诚。对党员干部而言,对党忠诚是本性、本质、本色,是实实在在的,是不掺任何杂质、不掺任何水分的,是一世的不是一时的,是干出来的不是装出来的。我们就要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坚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政治营养和智慧,强精神、强党性、强信念,把对党忠诚刻入灵魂,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听党指挥不忘本,坚定不移忠于党。

永久不脱离群众。党和人民群众就是鱼和水的关系,聆听榜样的感人故事,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始终同群众心连心、手牵手、肩并肩,永久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把群众期盼作为干事导向,殚精竭虑的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题。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路线这个党的“传家宝”务必坚定不移地传承好,他们在内心上明白党执政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作为党员干部,光有热情服务的意识远远不够,务必要练好过硬的、群众信服的真本领才能在群众中有威望。无论职位高低、岗位大小,都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只有敢于腿上沾泥的党员干部才是群众信任的好干部。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帮扶群众,群众才会与之交心、说真话,党员干部才能更好的带领群众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永久立党为公。以真心干好工作,以公心为党争光。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护身符”,是检验党性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党员干部要时刻持续敬畏初心,筑牢廉洁从政“防护堤”,正确看待苦与乐、得与失、义与利,把权力看轻、把干事看重,把自己看轻、把群众看重,以法纪为纲、以干净为本。坚持优良家风传承,谨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政治、亲情面前有底线,正确理解个人、群众、国家之间的关系,“公”字当先,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不为“欲、情、利”绑架,让清心常驻、清风常存、清白常在,用扎实公道的作风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向榜样学习,我们要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以群众的力量强化个人力量,坚定信仰,勇于担当,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业,以实际行动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3】

当我在《国防教育》这本书上,读到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时,我的心不仅仅被深深震撼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的心灵深处不能不拥起情感的波澜。

1933年秋,我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调集重兵先后对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5次反革命围剿,当时党内执行了错误的军事路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惨重。经过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革命领导集体,纠正了错误路线,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前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急关头,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军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从闽西出发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冲过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走过无人荒地,到达陕北,历时一年,经过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经过了长征,我们的党得到了考验,从而更加坚强,我们的军队更加具有战斗力。然而红军人数出发时有30万人,经历长征后,只剩下3万余人,这也充分说明革命成果来之不易。

读完这篇文章后,使我感慨万分,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我们的先人不怕艰辛,不怕流血牺牲,从而使我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我决心做到:以后努力学习,做个四好少年,掌握科学知识和建设本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4】

2018.2.23日上午,我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在影剧院观看了《厉害了,我的国》纪录片,我由于在昆明没有现场观看,但在同一时间我打开了网络播放了视频。

长达90分钟的纪录片我观看了两遍,宏伟的画面带着生动的解说,非常震撼!

纪录片浓缩了五年来我国的飞速发展,用事实证明了,我们解决了长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

人民收到了满意的答卷,有了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

深入体会到我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大起来的飞跃!

国家达到了顶富强,顶安乐!

人民达到了顶幸福!

一幅幅家国画卷,讲述着每一个平凡人的努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生产总值增速位居世界第一。

蓝鲸2号,蛟龙号,全国银幕数量世界第一,全世界最大基本医疗保障网。

173项扶贫政策,人类历史上最大射电望远镜PAST,高速公路网总里程世界第一!

振华30号是世界最大的起重船,完成了港,珠,澳大桥的准确对接安装!

这个惊心动魄的对接过程我深有体会,我做过高温缺水浇铸模型工作,如果手动开关操作相差一毫米,铁水就会四处喷溅,浇铸形状失败,损失惨重,还会烫伤人群,所以要求操作十分精确,保持十二分精力集中,担心又怕。这个对接是在用生命和尊严对接!

我国有世界级跨海大桥,长江上有100座跨江大桥。

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中国船,中国飞机一系列中国制造,把祖国的城市,山河,小镇,碧水都连接在一起,把中国与世界各地连在一起。

中国这条巨龙,正走向世界前列!

如今的中国正在由跟跑者,向并行者,向领跑者进军!

厉害了 我们的党!

厉害了 我们的国家!

厉害了 我们的人民!

有一种祝福叫祖国你好!

有一种骄傲叫扬眉吐气!

有一种努力叫若干实干!

有一种梦想叫伟大复兴!

总之,通过看《厉害了 我的国》,我的感受用三个词形容:震振!自豪!责任!

震振: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当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攻坚责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局面。

自豪:是因为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共产党员感受到了对祖国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自己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责任: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力所能及为人民服务。

作为楼门长更加深入细致的为人民服务。

积极参与贫困地区捐款活动!

紧密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实现我个人梦想;使西辛一所有工作名列第一,争取实现《厉害了,我得西辛一党支部》光荣称号的梦想!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5】

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不曾有过欢乐的童年?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觉得是一种幸福吗?当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后,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我对他充满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他小时候生活很苦,但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少时就参加了红军,给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击。他有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的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气。嘎子的爱国热情、机敏、滑稽、幽默、可爱、坚强不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总在我脑海中浮现。嘎子与我虽然是同龄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显得是那么渺小,真是惭愧之极。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生活在这科技发达的今天,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父母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向上呢?困难和挫折不仅在艰苦残酷的战争年代,同样也会出现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只有像嘎子哥一样,勇于挑战困难和挫折,不断努力,才能使逆境变为顺境,从而到达理想的彼岸。

牢记苦难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设更好的明天。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会,我们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我们是充满希望的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我们一起加油!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6】

近日,我院团委集中组织了各支部团员走进影院观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活动,一起见证祖国发展的辉煌成就,一同感受新时代的大国豪情。

回首这砥砺奋进五年时光,无数的光辉时刻值得被所有中国人铭记,该片展现了我国这几年高科技方面的突飞猛进: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C919大飞机、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振华30号”完成港珠澳大桥的最后吊装,“复兴号”动车组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的运营,首个太空实验站“天宫二号”如期升空,“南水北调工程”完成通水运行……中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一时间频频亮相。

祖国,在我心中是神圣而沉重的坚守。回想近代屈辱历史,从x蚀,到八国联军的船坚利炮,从积贫积弱受尽辱,到日寇践踏陷于战火,苦难的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厉害了,我的国》让我亲眼看到了伟大祖国的强盛。《厉害了,我的国》用“大国”和“小家”互为线索,在关注“大国”的同时,也把“小家”作为重点加以展现。这让影片在恢弘之外,还多了许多感人之处。每一个“中国奇迹”的背后,都离不开平凡百姓的参与和书写。国之“厉害”,源于每个国人的共同努力。国之“成就”,表现于每个国人的美好生活。

尽管这是一部有着宏大而又严肃主题的纪录片,但片名却是网感十足,让观众感到非常亲切。但亲切感绝不仅仅来自于片名。电影在表达宏大主题的时候,选择了很多具体的小故事。比如,西藏扶贫的一个女孩,一个第一书记为了说服她的扶贫对象能够搬迁,她真的是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这其实正是国家所大力推行的精准扶贫,影片通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践行了精准扶贫的这一理念。同时,让观众在震撼的同时,也能够去思考各自的人生:如何为我的国家,作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

现如今,电影观众的主力军是年轻人,年轻观众更喜欢个性化的表达。《厉害了,我的国》从艺术形式上而言,是一个翻新的样式,再加之颇具网感的片名,年轻观众应当对观影充满着巨大的热情。毕竟,这也是一部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电影。

《厉害了,我的国》中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拍成一部好电影。而另一方面,诸如能看到世界最远之物的射电望远镜,能探索到世界上最深之处的钻井平台,诸多人类科技的奇迹重器都可以为国产科幻电影提供现实的素材依据。可以说,《厉害了,我的国》中蕴藏了诸多可挖掘的时代素材,堪称电影创作者的题材库。

党的x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我们不能辜负这个百年不遇的好时代,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奋勇向前!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得益者。党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过去的40年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电影是纪录片,我们是见证人。因为我见证了影片中的真切发生的变化,我见证了中国的强大,我见证了中国发生的奇迹,我不得不由衷地赞美《厉害了,我的国》!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7】

故事发生在1927年6月那个风云突变的夏天。第二次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大败军阀张作霖。这时,汪精卫又突然下令北伐军撤回武汉,蒋介石又想趁机拉贺龙入伍,但遭到拒绝。后来由蒋介石与汪精卫引领的反革命一步步威胁着共产党,而陈独秀却置之不理,反对武装工农队革命。而就在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就这样,第一次大革命以失败告终。

看到这里,我心中不禁黯然,中国共产党难道就要因失败而放弃吗?不!在这千难万险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没有放弃,而是带着更加毅然的决心面对。

于是在1937年8月1日这个红色的日子,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革命党员发动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抗反革命军统治的第一枪。就是这一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崛起的开始,是摆脱国民党反革命势力阶下囚的开始,也是建立军队的开始。

战争的硝烟逐渐消散,胜利的光辉中,托出共产党人鲜明的英姿。这场激烈的战争以成功谢幕,成为中国伟大历史的篇章。可成功的背后,是多少共产党人的鲜血凝聚而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每时每刻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信心。他们心中深知-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强国梦、民主梦。为了实现它,共产党人日夜埋头苦干,鞠躬尽瘁,他们眼中,祖国利益似泰山,个人利益如鸿毛。

影片中,一句话我们誓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不断地在我耳边萦绕使我难以忘怀。我经常想,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从长大、有点儿知识,很慢很难,只有抓紧时间工作,才无愧做一个人,没有权力糟蹋生命,浪费时间。这一句话体现出周恩来伟大的革命精神,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常常提醒我要珍惜时间。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慨万千,望着如今科技发达的中国,我不禁对为革命的先烈们大公无私肃然起敬。在以后的生活里,那些英勇献身的共产党人时刻警醒着我,他们的精神使我不再浪费,甚至是一张纸。同时我也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也更加珍惜现在富强的祖国带来美好的生活,因为今天美好的一切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一名小学生,我的肩上从此刻负起重任,我要替先烈完成比他们期盼更为美好、富强的中国梦!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8】

光阴似箭,弹指一瞬间,已过去90年载。90年的风风雨雨,屹立在东方的中国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这个世界中,中国点亮了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当我读了《董存瑞的故事》这本书后,令我非常感动。故事写了年仅19岁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和战友们,接连炸毁敌人的碉堡群。这时,总攻冲锋号已经吹响,突然他们发现迎面的桥身却是座经过伪装的暗堡,从里面扫射出来的子弹阻挡了解放军的前进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高举炸药包并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我看了这一事迹后,感触万千,董存瑞为了后继部队的不断前进,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舍身为国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革命英雄不断前进。就是一个个象董存瑞这样的共产党员们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我们才有了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看看我们每天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环境优美的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这些都是谁给我们创造的?当然是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创造的。她就像一轮无私奉献的太阳,我们就是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在阳光的呵护和滋润下茁壮成长,竞相开放。

我们的共产党员是最无畏的英雄。也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领导着我们建立起了新中国。从此,我们结束了百年的屈辱历史;从此,我们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状况;从此,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中国人,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可以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坚决地说:“不”!我们可以按照自已的意愿去建设自已的国家,而不必再看别人的“脸色”。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昔日单调而古老的文具盒被各种类型的文具包所取代;我们告别了油灯,迎来了白炽灯!现在的生活既不需要我们抛头,也不需要我们撒血,更不用我们去牺牲自己,现在需要的就是齐心协力,在未来中国的蓝图上,绘上精彩的一笔!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中国共产党建国伊始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整顿;恢复生产发展,借此来拉动经济,发展重工业。然而在这次探索中,共产党也出现了许多失误,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这头雄狮已逐渐苏醒!中国开始变强大! 直至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还是抱怨共产党,“这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日子还过不过了。”于是,在一些钱币上出现了_反新中国的标语。如果不是共产党那么新中国从哪来?在战争年代,不要说吃饭了,就连你的命什么时候没了,都是个未知数,死神就如在你身边他一个不高兴,就可能把你随时带走。我认为人要学会感恩,如果没有共产党,那来的新中国!

如今的党,已是溶入我灵魂的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激情。她已成为我毕生不变的信念。她已溶入在我的生活中,她已溶入在我的工作中,他已溶入在我的血液。

想想当时的人吧,没有自由我们就创造自由!没有民主我们就创造民主!没有条件我们就创造条件!看看现在的我们,有条件了,我们宁愿躲避条件,有了条件,我们丢弃条件,呵呵,这些是多么的可笑,我们能够有他们的一分一毫吗?不能!不能!!我们有的是父母的娇生惯养,是父母从小的保护 ,是不能收一点挫折的所谓的自尊心,试想一下,我们回到了那个年代,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对!是死亡,是欺压,是不能保护自己只会哭鼻子的孩子,什么也不能做,我们中华民族的魂呢,难道就要在我们这代“沉沦”吗?不!我们祖国的魂不能丢,革命前辈们为了祖国的魂,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魂,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魂,付出了鲜血付出了汗水,付出了生命……我们不能,不能让这要一直传承下去的精神在我们这一代消失不见,不能!

没有经历过风暴,再结实的船帆也无法实现它的价值;没有遭遇过坎坷,再优秀的人也难免显得单薄。树木受伤的部位,往往会变得最坚硬;少时经受苦难磨砺,日后,方可激浊扬清成大业。如今的生活越来越好,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没有了抱负,没有了志向,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不敢超越。记住:同学们,敢于在逆境中磨练的人,有抱负的人才会拥有辉煌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党的阳光下一起奋斗,在人生的道路上,真正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9】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到东莞图书馆参加“我的中国心”爱国电影展播。我看的电影是《集结号》。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从心里涌出一股自豪感,为中国抗战史上许许多多为国捐躯的无名烈士感到骄傲!

《集结号》这部爱国电影讲在淮海战役中,九连连长谷子地接受团长交给他的阻击任务,要求听不到集结号不得撤退。战场上,九连的47名战士英勇抗战,但终究寡不敌众,战士们相继牺牲。然而,他们却始终没有听见集结号。最后,全连战士除了谷子地一人存活下来,其余全部牺牲。解放后,谷子地得知自己部队的番号被取消,战死的46个弟兄都被视为失踪者,他们所做的贡献也无法证明。谷子地后半生便踏上一条为死去的战友找回应有荣誉的路。他来到原来九连弟兄牺牲的战场,发现那里已经成了煤矿。他不停的挖煤,想要寻回战友的尸体。后来,在挚友赵二斗的帮助下,谷子地找到了原来给他下达命令的团长的警卫员,知道团长为了大部队的安全,没命令吹集结号。谷子地大怒,大骂死去的团长。最后,经过不懈的努力,谷子地终于证明了九连战士的功劳,上级决定加封他们为烈士。他们在九连烈士纪念碑前吹起了意味悠长的集结号······

《集结号》这部电影中战士的英勇,谷子地的执着令我感动。战争是残酷的,一旦踏上战场,就准备着献出宝贵的生命。而所有战士们都有勇气踏上这个战场,为保卫国家与敌人殊死决斗,他们都是英雄!我们都能说出一些知名英雄的名字,但是,中国的革命事业就是靠这几个英雄打拼出来的吗?不是的!他们背后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他们与这些英雄一样伟大,一样默默的为祖国做着贡献!就像《集结号》里这47个战士一样。不到最后一刻,他们决不放弃,为了祖国而战死。他们用青春谱写着一首可歌可泣的革命歌曲,我为他们而骄傲!而这些战士的名字,可能不为人所知,没有人去证明他们对祖国的丰功伟绩。谁来为他们申冤?谁去证明他们?也许,他们在为国捐躯那一刻没想那么多,但一个曾经为国家战死的人,没有人去纪念他们,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对谷子地来说,属于46个弟兄的荣誉是宝贵的,如果他们就这样白白牺牲了,那是多么惋惜啊。他要用一生去为弟兄们讨回荣誉。所以,谷子地才不断努力,为战士们争回了烈士称号。最后那声集结号意味深长,因为它代表着九连战士对祖国的贡献与热爱。

而在今天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不愁吃不愁穿,能够在教室里学习,是多么快乐啊!我们应该时时刻刻铭记是谁带给了我们幸福生活:是无数爱国烈士!他们在战场上挥头颅,洒热血,我们的幸福和快乐,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

我们新一代少年,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祖国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手里!国家的繁荣富强,就是对所有英烈战士的最大安慰。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开始掌握知识,学好本领,像那些战士一样,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作出贡献吧!

爱国电影观后感【篇10】

2020年,期待着下一场大雪,浇灭昨晚燃起的熊熊大火。

昨晚,同学带我去看了〈集结号〉。这是继我上一次去电影院看冯小刚的作品〈手机〉、〈十面埋伏〉后的又一部剧作。在这之前,就听说过这部电影种。种传说,很多人都说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力作!而我却对它不以为然,认为现在的电影都是一种炒作,过分的夸张与真正的艺术实际上有着天壤之别,往往是期望最终由失望收场。然而,就在我看完〈集结号〉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错了,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宇宙如何物转星移,真正的艺术是恒古不变的。

在〈集结号〉放映的时候,我和同学一直在讨论着,看这部电影时感觉如何?当时,我们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在刚开始放映的时候,一场很残酷的战争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军人们用他们铁一般的毅志、绝对的服从及誓死如归的丹心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与其说观众是用眼泪看完这部电影的,倒不如说是怀抱着崇高和敬佩的心情将它牢牢地印在了心里。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