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发布时间: 2023.08.03

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系列。

感言就是表达自己感想感触的文字语言,在生活中发生触动心灵的事情时。都会对自己当时激动的心情做一个发言,感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感受。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这篇揭示“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内涵的文章,阅读本文将会帮助您更加了解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方式!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1

黄仁宇先生的这本书不同于以往的史书,全书仅仅细写了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杂事,却上升到了整个中华历史的思考高度,与中华文明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读来更是令人眼界开阔,受益匪浅。

与教科书中只有几个四字短语就可以概括的僵硬的历史人物不同,这本书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每一个人物。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好坏,每个人物都有血肉之躯,人性是复杂的。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万历皇帝的危险性只是由张居正的教育失败造成的。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形象变得完整。张居正的腐败只是他失望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在整个政治体系中的是望和无奈。繁复的礼节以及所谓道德束缚的陈词滥调使他疲惫不堪,甚至让他由此陷入与整个官僚集团长期的无声对抗之中,以消极怠工、不理朝政来表示自己对这种长久凝固的封建制度的**。

他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庸皇帝,恰恰相反,他太聪明了,看不透这个社会的丑陋和悲哀。

年少时的他也曾是一个励精图治,胸怀抱负的皇帝,甘愿忍受亢长无味的礼节教条,甚至曾徒步游行,求雨祈福。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骨子里的叛逆精神越来越强烈,试图冲破封建主义的桎梏。他的叔祖正德皇帝更甚,是一位“离经叛道”的典型,二者都用实际的行动向陈旧的道德礼教发出了质疑与**,更让读书的我们领悟到仅凭道德所堆砌和约束的社会就像是无根的草,浮于表面,不堪一击——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然而,这种神奇的制度不仅存在于明代,而且还存在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张居正也试图改变这一看似固化的制度,但却根深蒂固。在官场上,每个人都自称时又道德的绅士,同时又以近乎严苛的道德约束他人。

首府张居正自己即是一典例,他对待下属严苛,但是自己却不知检点,奢靡至极,使得**上下怨声载道。无奈当时张居正权倾朝野,无人胆敢抵抗,可是当他一死,各种丑闻告状便纷涌而出,张居正怕是不曾想到自己生前荣华富贵,死后却背负了一世骂名。纵观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人,他们都是可敬的朝臣,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别人无法理解。

这无疑是明朝制度作祟。

从书中的人物来看,每个人都可以称为失败的封建道德社会的产物。“存在即是合理的。”的确,我们应该肯定这种制度曾经给中国带来的种种荣光,但是静下来深思,它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对政治的警示。

有了前车之鉴,当今社会需要法治便变得理所当然起来。当然,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美德不可一并丢弃,不过,人们也开始明白,道德的背后如果没有法律给予支撑,便像没有双脚的人一般无法立足,最终只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在漫漫黄沙之中。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2

***2015年12月13日

读完《万历十五年》,书中的大历史观使我对明朝历史乃至近代史的认识上升到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该书的英文本被美国若干大学采用为教科书,一个华人写中国历史的书能被美国人所接纳,应该是这本书值得一读的最有力的证明。

介绍了万历,一个不能自己决定一切的皇帝;明朝最**僚申时行;一个明代第一的政治家、一个远大理想与良知并存的救民于水火的改革家——张居正;戚继光是明代乃至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最杰出的将军之一,是一位孤独的将军;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吏——海瑞。在这里,我想描述一下看完戚继光的相关章节后的感受和体会。

戚继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位是中以歼灭为目标的军事将领。我们先看看戚继光的作战记录:

南湾之战:杀敌281人。我方伤3人。无一人阵亡。解救百姓1200余人。

花街之战:1310名敌人阵亡,3人阵亡。解救百姓5000余人。

上峰令之战:全歼倭寇千余人。我方阵亡13人。解救百姓2400余人。

牛田之战:杀敌698人,我方无一人阵亡。解救百姓1000余人。

平海卫之战:击杀我方敌人2451人,敌方16人。解救百姓3000余人。

但为什么戚继光能打这么多仗呢?我看**于两个字——务实。我所看到的一个务实的戚继光主要表现在他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

在这部兵书里,建军方案(招兵办法,月饷数字,拟定分配列兵职务的原则,明确官兵的职责,设计队、哨、局的组织,统一**的规格,颁发旗帜金鼓这一类通讯器材等等)、各种作战的具体操作、部队手册、战斗纲要、编制表、后勤补给合军法条文等写得非常具体,从兵器到队形,甚至还谈到一种干粮的做法。这种严谨的态度和考虑任何细节的专业精神,使戚继光的戚家军在抗击日本海盗的斗争中迅速成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出世之才,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在贫病交加中,郁郁而终。黄仁宇评价说,“将星西陨之际,我们古老的帝国业已失去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我了解戚继光的死,明朝失去了在世界上保持军事领导地位的机会。

这是很高的评价,但戚继光值得。戚死后几个月,西班牙舰队已经准备好迎接英国。军备的放松,立刻影响到一个国家全运会的兴衰!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假如戚继光多活32年,假如明朝没有被清所灭,假如万历年间中华大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中国本应该是世界第一强国。然而,历史就是历史,不加推敲,有许多缺陷。

所以我说,自755年谢幕以来,1587年繁荣的中国又一次枯萎了!这一年是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3

文化视点

制度强于个人

——兼读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有感

卢勇集权下的封建公务员制度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普通人,甚至天子,都无法脱颖而出,

最终沦为制度的牺牲品。《万历十五年》中叙及的人物中,最为典型的示例如首相张居正,清官海瑞,以

及名士李贽等。从明清历史的角度来看,无论如何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都必须有人或团体来承担。

或担当历史的点滴进步所相应的“惩罚”与代价,通过无数仁人志士的牺牲,以量变促进质变,不断推进

历史向前发展,最终在推翻守旧制度的废墟上,重建新的制度,竭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关键词]历史人物在封建公务员制度中的命运

旧读黄仁宇先生大作《万历十五年》,颇多感慨,“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说什么才好”,如鲠在喉,想吐为快,却吐不出来。近于旧书市场闲逛,偶见一册泛黄的《读书》杂志,信手翻翻,见一篇题为《制度变迁的尴尬》文章,作者已然不记,但文中“制度强于个人”之论,却如钟撞,萦绕脑际。再阅《万历十五年》,觉着此书中叙及的种种人物之际遇,“制度强于个人”的论语乃是最好的批注。

旧日读此书的在喉之鲠,竟然荡然不存。真是“得来却不费功夫”。

正如黄仁宇先生在该书自序中所说:“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其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督察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

就连简介中提到的人物,如冯宝、高拱、张鲸、郑贵妃、福王常洵、俞大猷、陆无聊、刘璇,都没有好的效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尽管对黄仁宇先生所言“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持保留态度”,但对其将书中叙及人物之际运与其时的制度勾连,对我对书中叙及人物之际运的思考,却良多启迪与教益。

但将各色人物的命运笼统归结为“制度”,似乎过于宏大,黄仁宇先生并未进一步根究是何种具体的“制度”,致使“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具体而言,“当日的制度”中最主要的乃是由来已久的根深蒂固的难以撼动的**集权下的封建文官制度,这一官僚体制犹如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所形容的那样,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这个巨大磁场的存在,使老百姓,甚至天子,都无法置身事外,最终成为制度的牺牲品。这其中,有位居九鼎之尊的由先期的励精图治到最终不得不以消极怠工方式与整个文官体系消极对立(也可说是无奈的屈服)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有在此体系中游刃有余但最终身败名裂的首辅张居正、申时行等。

其中之典型当推张居正,其试图对缜密庞大低效顽强的文官体制进行革新,但结果却是身故法废,十年心血付诸东流。也许在有生之年的张居正,由于熟谙这一体制其中之各种潜规则与显规则,尚能以一己之力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个人面对制度时的软肋,从他死后不到两年即被抄家一事中,大略也可窥见一二。至于海瑞,特立独行的海瑞,另类的海瑞,从本质上,与张居正是一类人,他们都试图以一己之力来拯救中道衰落的明王朝,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

其中,张居正用的是权力和技术,海瑞用的是榜样和无意义。殊途同归的不仅是他们自觉与不自觉的“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而且也包括他们最终的命运。一正一反向当时整个文官体制叫板的两个典型,或许是“制度强于个人”的最佳的也是最令人嘘唏的注脚。

但在黄仁宇先生提及的种种人物中,不得不提到黄仁宇先生所说的“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这是除了张居正和海瑞之外的另一个典型例子。

应该说,以知府身份挂冠而隐的李贽,其言其行其著作,皆表明其与整个文官体制的决裂,也可看出其于张居正与海瑞之外,欲以自己的言行杀出一条血路,冲破重围。所以,李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绝仕为僧,欲在无路之野开拓出新路。应该说,李贽与海瑞一样,并不缺乏勇气,但其著作被视为“洪水猛兽”,在当时的制度下,只能是“似已跳出三界,终难离五行”。

且不说他时常接受做官的朋友的周济,就是他自己也怀疑自己用佛门的袈裟遮掩了“商贾之行之心”,“以欺世盗名”。可见决裂如李贽,亦未在身心两方面彻底地摆脱这个巨大的磁场。其自裁气绝前,曾用手指书写王维之诗句以解释他的死因:

“七十老翁何所求”。悲伤大于心的死亡。消极悲观情绪显而易见。亦表明其冲决网罗,与整个文官体制决裂的行动,以其“牺牲自我”而告失败与结束。

黄仁宇先生如此评价李贽:“在同辈的人物中,李贽虽然享有比别人更多的自由,但是他终究没有找到他最企盼的独立地位。这种困难和冲突迫使他继续写作,内容仍然不能超出这个问题的范围。

”这种境况,连同情李贽的袁中道也为之不解:既然由于对官僚政治不满而绝意仕进,那就理当息机忘世,以文墨自娱;可是,写来写去,还总是和官僚政治有关,加之名望越来越大,“祸逐名起”,这就无怪乎招致杀身之祸了。

最后,黄仁宇先生总结道:“李贽和他同时代的人物所遇到的困难,则是当时**的施政方针和个人的行动完全凭借道德的指导,而它的标准又过于僵化,过于保守,过于简单,过于肤浅,和社会的实际发展不能适应。”确实,以传统**集权下的中国封建社会而言,维系整个文官制度整体运行的力量,正是弥漫于渗透于整个社会肌体中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伦理道德。

依靠道德控制社会是传统中国的一个突出特点。当时,明朝大力提倡道德教育的力量。在此基础上,整个公务员制度及其运行并没有削弱对个人和利益集团的控制力,而是空前加强。

当然,正因为如此,个人或群体摆脱这一巨大磁场的趋势和倾向也明显加强;正因为如此,个人或团体更难摆脱这个巨大的磁场。黄仁宇先

· 55 ·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01

生认为:“本朝开国二百年,始终以四书所确定的道德规范作为法律裁判的根据,而没有使用立法的手段,在伦理道德和日常生活中之间建立一个‘合法’的缓冲地带,惟有这种缓冲地带,才能为整个社会带来开放的机能,使**的整治措施得以适合时代的需要,个人独创精神也得以发挥。”不过,是否藉此“立法的手段”即可避免上述提及人物之宿命,是值得怀疑与商榷的。

回到当日之时代,回到**集权下文官体制空前强化的有明一代,若欲代以不同的组织和原则,从“人治”、“德治”走向“法制”,恐怕殊非易事。其难不下于在太平天国内施行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资政新篇》。原因很简单。一是缺乏必要的实施社会条件;二是整个文官制度及其运行的力量对来自其内外的异己,尤其是来自其内部的异己的新生力量及事物的排斥与扼杀是毫不含糊的、残酷的,也是最为致命的。

这不仅是张居正,海瑞和李贽的根源,也是林则徐和康有为的根源。欲要破除封印与魔咒,在当日之时代,似乎并无良策。

俗语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处于强化阶段的整个文官制度,不僵不死,反倒在扼杀新生事物与新生力量方面显得更加虎虎生风。也许,对于处于其中的个人或集团来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既有现存的文官制度的框架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充当的历史角色,并进行恰当的定位,通过与该体制的“合作”,以一种潜在的、渐进的方式来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犹如“骆驼进帐篷”,得寸进尺,最终得偿所愿。

“政治家除非代之以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原则,否则他就必须承认现存的文官制度,通过和文官合作,通过一种潜在的、同时也是缓慢的、最后也许还是不可终的形式来导向自己的政治目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风险和成本必然很低。从长时段的历史来看,这种无声无息的“修正”与快刀斩乱麻的“革命”相比,给历史所带来的伤害与痛楚之深重程度,很难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断论,人们就此亦很难达成一定的共识。

不过,从明清历史演绎的轨迹来看,有一点却是至为确定的,那就是无论经由何种途径来促进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总得有人或集团来承受或担当历史的点滴进步所相应的“惩罚”与代价,通过无数仁人志士及普罗大众(或谓精英与草根、或先觉醒的多数与蒙昧的多数)的牺牲,契合有利的时机,以量变促进质变,终致积重难返的整个文官制度瓦解土崩。然后,在历史的废墟上,我们应该重建新的制度,尽最大努力避免重**生具有惊人相似性的历史悲剧。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自序”里指出,“中国二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据此,是不是可以开出**症结的方子,即以法制代替道德,或者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恰当而艰难的均衡,然而,由于“制度的变迁是一个长远渐进的过程,答案也可能并不如此简单。”

行文至此,竟觉不甚沉重。遂止。

注释:①后查阅知网,作者系王华伟,该文载于《读书》,1997(3):74~76.

②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4).

③其一,万历十五年后,明之国祚仍赓续七十年之久.其二,承袭明制的清朝有历时二百六十余载.其三,若“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入关的清该是“柳暗花明”,然历史的发展并非如此.

④参见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189~219.

⑤参见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190).

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199.

⑦参见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199.

⑧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211).

⑨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211).

⑩王华伟.制度变迁的尴尬[j].《读书》1997(3):74~75.

1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4). 12王华伟.《制度变迁的尴尬》《读书》1997(3):76.

参考文献:

[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

[2]王华伟.制度变迁的尴尬[j].读书,1997(03).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作者简介:卢勇(1977-),男,贵州纳雍人,穿青人,同济大学法学院法理学专业博士生,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

· 56 ·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4

自己从检7年,从事过公诉、监所检察业务工作,接触过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等形形色色的人,也从法学生转变为执法者。自己也在不断的思考,应具有怎样的素养才是合格的检察官。至少从海瑞身上,找到了部分答案。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有高度的信心。这种高度自信来自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自己职业的认可。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自信,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才能激发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海瑞作为一个孤独的斗士,一个人在践行着那些纸面上而实际上大家都不再相信的伦理道德,试想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他能坚持下去吗?也许我们的待遇比别人差,但并不否定我们工作的崇高;也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但我们并不低估工作的重要性。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始终对法律充满信心和敬畏。检察官作为法人和执法者,应该对法律有崇高的信仰和敬畏,只有这样,我们的法治才能有未来。这也要求我们加强对实体法的理解和把握,增强程序法的程序意识和信心。

当前存在许多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法律也存在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应当有着坚定的法律信仰,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具有人性化执法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我们与犯罪分子不是敌我矛盾,在办案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粗暴办案,应当更多的进行换位思考,用我们的真心去体会犯罪分子,让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的温情。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当今时代,处于信息**的时代,法律也在不断变化和修改,作为一名执法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能,确保执法过程实现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与体会。

作者:常德市人民检察院徐文辉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5

我不是读书爱好者,但我更喜欢历史书籍。曾经读过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并为之疯狂着迷。为诸多英雄好汉的豪杰气概以及他们非凡的军事天赋或政治才能所折服,为无数为国捐躯、保卫国家的有名或无名的勇士深深感动,为大明王朝的起起伏伏感到惊心动魄,也为各种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感到无奈……但历史终归是精彩的,即使一切都被封存在历史的尘埃中,却依然在我们的记忆中鲜活着。

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作者黄仁宇先生选取了明代历史上很平常的一年——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的安静,政治社会的肌肤正在默默腐烂,这一年发生的许多易于被忽视的琐细小事,却成为明朝帝国走向崩溃的前兆。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分别讲述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六个人在晚明的文官集团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故事。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对于后明王朝来说都是无效的,因为明帝国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在《万历十五年》中,共有段落七章。在前四章中,作者主要**的是帝王万历、内阁大学士中的首辅和在他们身上挥之不去的种种阴影。这四章的标题分别是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张居正没有在世的先祖。

万历九岁登上皇帝的宝座,守护着他的祖传遗产。他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以一人而君临天下,具有最高的权威,但是也不得不说万历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充当着那个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机器。从娶后迎妃、册封太子到恋母情结断裂,从依赖张居正、罢斥首辅及宦官、诚心接力父辈道德遗产到怠慢早朝,一系列变化,导致了后来万历与群臣对立的局面。

在万历皇帝,我们似乎看到了皇权的衰落或削弱。尤其在立储这个问题上,万历皇帝前前后后奋斗了三十几年,终也没有实现立他最宠爱的皇三子常洵为皇太子的梦想。最终,万历皇帝被迫将皇帝的长子常洛立为太子,但这是由于六七位内阁大臣辞职,数百位大臣被降职,代价惨重。

从此以后,万历皇帝心灰意冷,深隐后宫,消极怠工。我想,其实这也是万历皇帝的悲哀。皇帝,已经成为商品体系的象征。

万历,只要努力扮演好他的这个皇帝角色,按时参加各种典礼活动,批准内阁大臣的奏议,在全体文官以及程朱理学的协调下,整个国家基本上就可以正常运转了。总有人评价万历万历的昏庸。但我以为,他是个精明的皇帝,即使不上朝,即使与群臣对立,否则他不会在位如此之久。

但无论如何,明帝国正在衰落。

在首辅方面,书中主要分析了两个不同性格不同做派的人物:张居正和申时行。作为第一助理,张居正和申时行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张居正,文冤阁大学士之首,担任首辅十年。他是万历的老师。万历皇帝和慈圣太后都非常尊敬和信任他。他是所谓的“战争之王”和“慈圣皇帝”。同时,他也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政治家,他为了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希望通过**的手段加强行政效率,尽自己最大的才智推行改革,最终实现富国强兵,虽未彻底改变大明王朝的命运,但终究使明朝获得了各方面的发展。

对申时航来说,权力不是他的选择。他的思维更中庸、更温和,采用的是调和政策。所以他在行政过程中极力调和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文官集团内部的矛盾,尽量维持官僚体系的稳定,极力维持各方面的平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也使得他被扣上和事佬的帽子。

虽然这与张居正的行事风格完全不同,但申时行最终还是辞去了政治生涯。好在,他还能安度晚年。

最后三章分为三个部分:清官海瑞、国家军长戚继光、晚明思想家李贽。

海瑞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君子律令、道德理想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也因此受到万民敬仰。但很遗憾的说,对于海瑞,帝王家只会把他当门面,而不会真正用他因此,在绝大多数时候授予海瑞的,都是虚权职位。因为海瑞不会当官,也不知道如何消除社会的黑暗。

但海瑞是一个为自己的信仰而活的人,他一生没有羞耻。

戚继光和李贽无疑是这一制度的受害者。他们的命运似乎是历史洪流中注定的。

正如书中所说,“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所以我们的故事必须在这里悲惨地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在这些人物中,我还有一些关于张居正的话要说。

张居正被许多人视为智慧的象征,是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

万历皇帝即位后,张居正作为万历皇帝的老师,教导他如何做一个大家都喜爱的好皇帝。十年来,万历皇帝对老师张居正百依百顺,完全依靠和支持他。张居正大力推行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顿朝纲、巩固国防、推行鞭法,使得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使得明朝经济国防等发面都迅速由弱变强,为明朝留下丰厚的家底。

但是十年后,却发生了出人意料的结局,当张居正尸骨未寒的时候,万历皇帝竟抄了张居正的家,把张家子孙十几口关在屋子里活活饿死。他还免去了张居正生前的所有官职和荣誉。在张居正眼里,万历是他最骄傲、最有价值的学生。

张居正一生为国家而努力,这也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只可惜,张居正看不到自己的身后事。他看不到万历对张家的血腥报复,也看不到万历**的血怠浪费,几乎毁掉了下半年所有政治后备人才。

然而公道自在人心,他的改革之功无法被轻易抹去。或许是因为,张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万历皇帝的大权,因而与万历成为对立面,外加从小在万历心中留下的关于张居正的阴影,他才逃脱不了最后这样的结局。历史和人生一样,总是充满很多遗憾。

但无论如何,张居正还是靠自己的努力走向世界,成名。

如今,经过了四百年的岁月变迁,穿过历史的尘埃,我依然能够看见,张居正,他是勇于用生命、用一生去实践自己理想并实践自己理想的人。我仍然能看到他的孤独和力量。他有坚持自己理想的决心和勇气。

在举世非议的反对声浪里,他能最终超越那个时代所谓的道德信仰,从而孤独地、执着地紧握自己的理想,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我在想,如果上帝再给他二十年,明朝会是什么样子?但历史史不能假设的,真正的强者不相信历史。至少张居正活着的时候已经做了应该做的事。

他是一个以自己的理想勇敢地奔跑的人。 他是明代的参天大树。 他是总理的英雄。他注定会被人们铭记并敬仰。万历朝结局的时候,世间已无张居正。

dg15.com扩展阅读

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合集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是我们为您整理的与您需求相关的一些信息,当我们在一些重要的获奖场合或者其他重要场合。我们可以写一篇感言记录自己心中的感想体会,感言可以让我们的心情更加舒畅,怎么写出一篇优秀的感言呢?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1)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评价很高的书。暑假中读后颇有感触。下头分几个部分谈一谈。

一、先说说黄仁宇先生其人。黄仁宇,湖南长沙人,以往学过工科,在报社工作过,当过兵,之后又在美国攻读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有了自我独特的思考。

他在自序中提到他与明史的联系,博士论文做的就是明代的漕运。为了写书、做论文,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读完了《明实录》133册,再加上写书的时间,一本不厚的书竟用了7年的时间!如此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正因为他的治学作风才有可能写出如此精彩,有影响力的巨著。

二、谈谈这本书。明朝税重民穷,水深火热是众所周知的。《万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有的认为税收过多是百姓贫困的首要原因。而黄仁宇先生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民穷的根本在于律制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自肥腰包。明朝采取极其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并不着眼于提倡辅助先进的经济以增加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书中有如下论述:“万历二十年(1592),北京宛平县知县沈榜声称它每年要向27个不一样的机构缴款,总数则不出白银一千两。与其相似,全国布满了这段距离的补给线,此来彼往,侧面收受,既无架构,而提出的统计数字,经常为一纸具文,以致发生了上述税率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有书中可见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犹以为甚,乃是明朝衰落的症结。书中所记述的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官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名裂或不得善终,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一切都是因为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及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

三、谈一谈引申出来的思考。就以中的海瑞为例。海瑞作为一个御史,尽他的职责,直言敢谏,甚至冒着杀头的风险直指皇帝的过错,实为清正。而他的作风不但皇帝看不惯,连朝中百官都人人对他的行事习惯有怨言,其中不乏许多忠良之士,原因何在?

海瑞的信条和个性固然令人尊敬,却没有一人按照他这个榜样来办事。原因就在于人们已经习惯了另一套为大众所理解的形式方式。海瑞的行事方式乃是正道,而这正道上已是人迹罕至。

举一例说明:当时朝廷上派遣钦差到各地巡查。名为巡查,实则捞油。每到一处必是明里或暗里的向地方官员要好处。而地方官员也正好趁此机会送钱打点,一则为自我官场升迁打基础,二则能够保住官位,在所辖之地横征暴敛而不被处理,两厢情愿,心照不宣,何乐而不为?而两袖清风的海瑞可不管这一套,青菜豆腐招待上官,钦差几次暗示却反被海瑞参奏一本,引得人人自危,就怕自我的那点事儿也被揭发。

按理说海瑞的做法并无不妥且是极为正确,可在当时的规则之下必定是要引起惊涛骇浪的。何也?是时此种上下官员的交易方式已经不再是地下的受贿而似乎有正大光明的趋势。系统之中的每个个体已经在此制度中找到了自我的平衡点,找到了晋升的途径和维持生计的办法,习惯成自然,只要人人都能够得到自我想要的,灰色交易市场已经构成,为什么要改变呢?偏偏就在此时,海瑞半途杀出,非要搅个天翻地覆。一旦当前的系统被颠覆,每个个体都必须重新定位去适应新的规则和关系,此刻的既得利益到时候就不明白能否找回,谁愿意去改变呢?海瑞的行为就像一个印第安部落里闯入的欧洲人,无异于砸天下所有当官的饭碗。习惯了一套能够让他们获益的规则的人们会在有人想颠覆它的时候奋起反抗的,习惯和利益是罪魁。海瑞正是所以被碰得头破血流,赋闲在家,晚年凄惨。制度造成了这一切。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2)

《万历十五年》共七章其中就有专门一章描写海瑞,标题是《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这既是该章的标题,更是黄仁宇先生对海瑞的真实评价。一方面认为海瑞行为处事古怪,与时代发展不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他是明朝的模范官僚。虽然海瑞从政二十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但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并牺牲自我的精神,并且自己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传统伦理道德。

在我看来,在海瑞的身上体现出了以下的特质:

一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信仰和敬畏。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海瑞保持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极大信仰。始终用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忠孝要求自己,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也正是这种强烈地信仰,让他内心对传统伦理道德保有敬畏之心,认为传统伦理道德是神圣的,必须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二是言行如一,说到做到。可以说海瑞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实践者和践行者,海瑞不能相信治国的根本大计是在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明朝官员的俸禄极低,甚至连基本的生活水准有时都难以维持,但海瑞欣然接受,

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二十两,甚至不够殓葬之资。

三是原则性极强,执行规定不打折扣,不论人情事故。回顾海瑞从政二十多年,对成文规定执行地不折不扣。任浙江淳安知县时,严格执行钦差大臣的俭朴规定,致使钦差大臣不入淳安;任南直隶巡抚时,严格执行官方限制大户过多占有土地的规定,强迫自己的救命恩人徐阶退田十几万亩。

四是精细入微的人文关怀和生活阅历。文章中提到海瑞审理一起因杀人案件。该案案情是妻子的哥哥前来索取欠款,之后与丈夫发生扭打,进而失手将丈夫推入水塘淹死。为掩盖真相,丈夫的尸体被哥哥沉入水底。恰巧案发前有一朋友极其仆从在他们家住宿,知道这件事后不敢声张。后经邻居报官,至此案发。经初审认定,此案是因奸而致谋杀。例如是死者的妻子与这位朋友必有情,不然,何以偏偏在这位客人到达的那天,丈夫突然丧命等等。后经海瑞审查后发现多处疑点,认为此说法从情理上讲不通:一则妻子与她的丈夫生有二子一女,决不会如此忍心;二则这位朋友家境一般,且早已娶妻,最多成为此人的小妾;三则若真有此事,那也应当是参与密谋的人越少越好,为何要牵扯上这位朋友的仆从。正是由于海瑞细致入微,注重情理,促使一件冤案得以昭雪,无辜的人免受凌迟之苦,也还了多人以清白,避免了司法体制蒙受冤屈。

自己从检7年,从事过公诉、监所检察业务工作,接触过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等形形色色的人,也从法学生转变为执法者。自己也在不断的思考,应具有怎样的素养才是合格的检察官。至少从海瑞身上,找到了部分答案。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有高度的自信。这种高度自信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可。只有对自己从事工作的高度自信,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认可,才会激发我们从事工作的热情与信心。海瑞作为一个孤独的斗士,一个人在践行着那些纸面上而实际上大家都不再相信的伦理道德,试想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他能坚持下去吗?或许我们的待遇比不上别人,但并不由此就否定我们工作的崇高性;或许我们日常琐碎,但并不由此就低估工作的重要性。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检察官作为法律人,作为执法者,应当对法律有着崇高的信仰和敬畏,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法治才有前途。这也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实体法的理解和把握,对程序法的程序自觉和程序自信。当前存在许多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法律也存在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应当有着坚定的法律信仰,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具备人性执法,以人为本的思维。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我们与犯罪分子不是敌我矛盾,在办案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粗暴办案,应当更多的进行换位思考,用我们的真心去体会犯罪分子,让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的温情。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能。当今时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法律也在不断变化和修改,作为一名执法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能,确保执法过程实现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3)

《万历十五年》,名头很大,总觉得自己之前读过,即使没读过,也考虑到曾经读了《明朝那些事》,或许没必要专门去读《万历十五年》。

也是这次读书会,促使自己真真正正坐下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读了之后才发现,这本书包罗万象,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一方面是黄仁宇独特的写法,似乎能证明科学与艺术是相伴相生的。黄先生虽然是研究历史的,但不得不说他写这本书的方式方法是典型的工科做法,或许这也是搞研究的科学方法吧。首先他选择了一个科学研究最标准最典型的方法——排除干扰法,选择最平淡、无其他因素干扰的一年——开始研究大明王朝,或者说研究封建王朝,探询王朝兴亡的本质。其次他选择了不同个体比较的方法,从七个不同的人物视角描述了巍然耸立的王朝内部细节。最后是他选择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不掺杂个人主官意志。尤其是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描写没有张居正的王朝运转日常,表现出黄先生很喜欢也很善于用侧面细节描写反衬主题主线。总之,黄先生的写法让我感觉到,不管文科还是理科,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最终两者终能殊途同归。

另一方面是申时行的生平,好像在说读书就能够读出个宰相来。我们承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也承认每个读书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目标就是当宰相,但我们也要承认有很多人追求的是宋朝赵恒的《劝学诗》中写到的那样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因此,读了“首辅申时行”的章节,我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读书就能做大官?申时行是靠读书读出来的,是在张居正的提拔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只知道他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后来当了首辅。他被人评价“老成”,是因为编撰整理了本朝的历史,其实可能就是眼界开阔些,经验丰富一些,但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不得不说还差一些。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毫不影响他的仕途晋升,毫不影响他拿几千年来的经验稳住当时的王朝。真真的应了《圣经》里那句话“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

第二个问题是京官就能管天下?这一章节里也介绍过,申时行之前的大多数首辅,都是终身在京为官,从未到地方上去任职,这不得不令人怀疑,没有基层经验能够管理好国家吗?且不说我们现在常常提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拿秦朝和宋朝来说,商鞅是变法前实地查看了秦国的风土人情,王安石年轻时不愿做京官只愿做地方县官,莫非这只是谋划改革、胸怀大志的官员的特质?

第三个问题是个人人生规划到底应该是什么?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国家体系比封建王朝完备许多,当然也还能看出不少以往传统的痕迹,毕竟我们的历史上下五千年,还是要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所以,个人的人生规划,还是要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同时要把握现实需求,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说我个人,作为研究所行政管理的一员,如果仅仅停留在以往的“身份管理”上,学习晋升级别的政策制度,必定跟不上时代,必须看到现在是人才引领发展的时代,沉下心来到科研一线看看世界是如何运转的才是正确的成长途径,才能找到正确的管理方法。而且,黄先生已经教了我们方法——从不同的人物视角探寻单位运行的细节——下面要做的就是用实践检验真理了。

最后呢,还想跟大家探讨交流一个问题,万历皇帝是“活着的祖宗”,而我们目前的单位,尤其是企事业单位,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祖宗呢?面对这样的祖宗我们又能够采取什么办法呢?而这样的祖宗的存在,到底预示着什么样的王朝发展局势呢?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4)

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人物,就是首辅申时行。如果说张居正是一个理想高过现实的人,在改革上雷厉风行,撇开当时的文官集团,重用自己的亲信,那么申时行却是一个现实高过理想的人,他当官有很大的现实感。他明白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都有“阴阳”两面。阳的一面就是对道德伦理圣人教诲上级命令的遵守,阴的一面就是要为自己谋私利,以及如何首鼠两端,两面为人。所以为官为政之道,就在于调和折衷,大家拿出诚意来,彼此团结和谐又不触犯自己的私利。所以申时行大多数的时候是以和事老的面目出现。下属有派系争斗了,他要去调和;大多数的官员跟皇帝意见不一了,他要去调和。可是这么一个调和大师也实现不了调和的目的。不但调和不了,还牵连于己。张居正死后清算张居正的运动就让他只剩半条命,首辅的位置已经在摇坠,因为申时行属于张居正这一派的人物,受到张居正的赏识提携才能居高位;立儲**则是终结了他的政治生涯。万历皇帝和群臣之间在谁立为太子的意见上不一。朱常洛为长子,但万历并不喜欢他,也不喜欢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原本是万历母亲慈圣太后的侍女;朱常洵出生得晚,但他的母亲是郑贵妃,万历非常喜欢郑贵妃,也非常喜欢朱常洵,之所以郑贵妃能得万历欢喜,除了容貌这一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郑贵妃爱读书,有才,能够跟万历两人进行思想上心灵上的交流,这在其她嫔妃以至于皇后都是望尘莫及的,也因此宫女太监们经常看到皇上和娘娘一起看日落,吟诗作对。万历信佛,万历也经常和娘娘俪影双双,在西内的寺院拜谒神佛。这样的事迹能够流传下来,就表明皇帝从自己有第一个女人开始,第一个女人就是指皇后嘛,终其一生只宠幸一位贵妃,这本身就是一个稀罕的情形,当时的人认为这样的情形发生在皇帝身上是稀缺的。万历不仅在和郑贵妃一起的时间长,而且和郑贵妃在一起,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喜怒哀乐发自内心。立儲**是这样的,许多大臣们坚持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坚持儒家教化;可是万历当然要立自己喜欢的儿子做太子,也就是朱常洵。那首辅申时行说得难听点叫首鼠两端,在万历面前,说万历说得对,常洵如何如何优秀,要立常洵为太子;在大臣面前,又说要尊重传统,立长子为太子,申时行把解决问题寄托在时间上面以及自己作为首辅的调和折衷能力上面。可到了后来,是两面都不是人,大臣参劾他表里不一,欺骗圣上,排挤陷害同僚,万历也难办,一直拖着不办,最后见参劾他的人越来越多,自己只好上疏辞官。一个以调和折衷之道为官的人,反而被同僚的参劾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这无疑是一个嘲讽。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5)

说实在,我这次很认真地看这部书,还因为我想找找这部书到底有没有明显地参杂个人的观点。历史学家罗克齐就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在我读历史,都要很小心、很谨慎地去读了,半信半疑,生怕中了圈套。

后来还去知网上查了相关的文献,确实,发现了这本书中的不足之处。一下我来简要说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作者在这本书小心翼翼地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和一般的历史著作不同,由于作者试图通过他的“大历史观”来描绘历史,所以这本书的叙事风格与小说非常接近。作者给读者娓娓道来地讲述了一个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故事,书中充满着文学性与小说性的色彩。怪不得喜欢历史的我看不下这本书,因为这是一部“非虚构性的历史小说”,而我看不下小说。

比如书中开篇这一句:

“这一年阳历的三月二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

与二月河开篇:

“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檐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

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书中描写人物的心理环境、夹叙夹议等等,都有小说的色彩。

我在阅读过程中就感到了一股压抑的气息。作者这种尽量还原历史的叙事风格、多种故事、人物关系的交错描写,在我看来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必然的结局。特别是张居正改革又被废除、海瑞不得志、戚继光晚年凄凉等悲剧性结局,另我感到满满的宿命。又如文末叙事的戛然而止:“当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四海升,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他发展的尽头。”有种余韵悠长的感觉,就好比我看《百年孤独》的时候那种感觉一样,一瞬间《万历十五年》书中的场景在我脑海中重现,有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感觉。

作者所写如此悲剧性结局的故事,有他的目的。正如前文所说,作者认为古代中国以儒家的道德原则代替法律,所产生的悲剧结局便是必然的。他主张否定文人治国,推动法治、经济、商业与科技的发展。

但是现实如何呢?当今中国的法治、经济、商业与科技相比于数十年前已然有巨大进步,但是当今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与之相比却是缺失的。而且作者对儒家的批判与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其的批判是相同的,否认儒家,强调摒弃。但是现在学者对儒家的态度已经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所以还是有偏颇的。

关于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每当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或者重要的时刻。通常都会有一些很难忘的感想心得,感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感受,你收集了多少关于感言的经典模板呢?真正的好文章不多“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是其中之一,欢迎您来参阅本文祝您愉快!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1)

万历十五年主要内容介绍及阅览经验作文,欢迎阅读评论!

万历十五年简介

《万历十五年》是1997年5月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主要内容概括

1587年的历史事件也是一个在未来掀起波澜的机会。换一个视角来解读历史,世界变得更立体。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看来,因果关系才是历史的焦点,我们伟大的历史征程从此开始

这本书融会了黄仁宇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语引进后,被许多美国大学作为教科书采用,并两次被美国卷奖提名为历史好书。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作文

这是华裔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该书于1979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并多次**。我是在阅读了王小波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一文后,才上网购得此书阅读的。在读书中,通过书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兴趣的书来读,这种是我自称为“顺藤摸瓜”读书法。

由于这个读书法,我最近重点购买了一些“读书笔记”类的书籍来阅读。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学范畴的书。在我的阅读目录中,应该有三大类:文学(文学)、历史(历史)和哲学(哲学)。在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前,读书笔记.

最好先m阅读他的传记或者简介,这样,才会对作者写作的立场、背景、动因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个也是我自称为“摸清背景”的第二个读书法。因为这种二读法,我还买了更多的传记来读。

通过阅读,我想建立自己的阅读方法和书目体系。

再来谈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吧。全书以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为历史时间的横断面,然后讲述了与这个横断面有关的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

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所以,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读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就是我们现在一再提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我们民族历史那个阶段、那种机制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在当今列强环伺的国际形势下提出“复兴”的口号?如果说中国的汉唐盛世值得我们后人“复兴”,那么,万历十五年的悲剧,不是由汉唐而来的吗?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2)

初识《万历十五年》,是在《人民的名义》。当时看电视剧的时候,就有想法看一看,能作为一个渔家女吸引高育良出轨的“致命”一书是什么样子的。这次在书店正好遇到了它,就顺手直接带回来拜读了。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作家黄仁宇的著作之一,融会了黄仁宇先生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并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1572-1620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在许多明史学家的眼中,明朝的衰落始于万历中后期。

所以《万历十五年》虽然看似挑选了一个无关紧要、平平淡淡的年分,但其实万历十五年,还是发生了一些表面看似末端小节的事件,对今后的明朝历史产生的巨大的波澜。

《万历十五年》共有七个章节,分别讲述了六位万历年间的代表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在明朝的文官体制下做的一系列事情。

通读之后,《万历十五年》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明朝各个职业的失败典型大总结,皇帝失败—万历,首辅失败—张居正、申时行,**失败—海瑞,将军失败—戚继光,哲学家失败—李贽。这里的失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失败,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阴阳说”的失败。《万历十五年》书中在第二章申时行提及了“阴阳说”。

这里的“阴阳说”不是周易里的阴阳,而是把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之为阳,而把人们不可告知的私欲称之为“阴”。怎么做到阴阳调和,这是个大学问,而书中的几个人,其实都没有很好的做到阴阳调和。

万历皇帝,从开始苦干到后来懒政,是阴阳失衡;张居正,从大权在握的改革,到最后倒台的清算大臣,是阴阳失衡;申时行,作为一个明朝首辅,却只能做一个老好人,充当皇帝和文官集团中间的润滑剂,看似中庸,其实也是阴阳失调;海瑞作为公务员群体中独立的道德楷模,无法改变明朝的现状,也就是阴阳失衡;戚继光,一代名将,终于在明朝的军事体制下安顿下来,与所有的文官集团合作,最终被阴阳失衡所消解;李贽,一方面拒绝传统,一方面又难以和心中固有的传统思想决裂,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人,最终也在阴阳调和中郁郁而终。

通篇读完之后,我仿佛有点理解了周梅森《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要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来敲开了高育良的心了。高育良的崇高私欲和面对他的诚实理想指向高育良的内心阴阳。周梅森果然是高手,果然很精彩,果然很《万历》。

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知兴衰,以铜为镜改衣,以民为镜显得失。要如何处理好《万历十五年》中的阴阳,确实是个人生大难,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思考它,也希望我能在而立之年,懂得《万历》阴阳的真谛,更好的调和平衡它,加油,共勉之。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3)

读历史的科学方法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原创: 走刀口·田力

总共1500多字,大约5分钟。

分割线走刀口

《万历十五年》,名头很大,总觉得自己之前读过,即使没读过,也考虑到曾经读了《明朝那些事》,或许没必要专门去读《万历十五年》。

也是这次读书会促使我真正坐下来读这本书。看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包罗万象,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和思考。

一方面,黄仁宇独特的写作方式似乎证明了科学与艺术是齐头并进的。黄先生虽然是研究历史的,但不得不说他写这本书的方式方法是典型的工科做法,或许这也是搞研究的科学方法吧。首先他选择了一个科学研究最标准最典型的方法——排除干扰法,选择最平淡、无其他因素干扰的一年——开始研究大明王朝,或者说研究封建王朝,探询王朝兴亡的本质。

其次,他选择了比较不同个体的方法,从七个不同人物的角度描述了高耸王朝的内部细节。最后是他选择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不掺杂个人主官意志。尤其是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描写没有张居正的王朝运转日常,表现出黄先生很喜欢也很善于用侧面细节描写反衬主题主线。

总之,黄先生的写法让我感觉到,不管文科还是理科,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最终两者终能殊途同归。

另一方面是申时行的生平,好像在说读书就能够读出个宰相来。我们承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也承认每个读书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目标就是当宰相,但我们也要承认有很多人追求的是宋朝赵恒的《劝学诗》中写到的那样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因此,读了“首辅申时行”的章节,我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读书就能做大官?申时行是靠读书读出来的,是在张居正的提拔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只知道他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后来当了首辅。他被人评价“老成”,是因为编撰整理了本朝的历史,其实可能就是眼界开阔些,经验丰富一些,但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不得不说还差一些。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不影响他的仕途升迁,也不影响他用几千年的经验稳定当时的王朝。真真的应了《圣经》里那句话“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

第二个问题是京官就能管天下?这一章节里也介绍过,申时行之前的大多数首辅,都是终身在京为官,从未到地方上去任职,这不得不令人怀疑,没有基层经验能够管理好国家吗?且不说我们现在常常提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拿秦朝和宋朝来说,商鞅是变法前实地查看了秦国的风土人情,王安石年轻时不愿做京官只愿做地方县官,莫非这只是谋划改革、胸怀大志的**的特质?

第三个问题是个人生活计划应该是什么?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国家体系比封建王朝完备许多,当然也还能看出不少以往传统的痕迹,毕竟我们的历史上下五千年,还是要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所以,个人的人生规划,还是要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同时要把握现实需求,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比如说我个人,作为研究所行政管理的一员,如果仅仅停留在以往的“身份管理”上,学习晋升级别的政策制度,必定跟不上时代,必须看到现在是人才引领发展的时代,沉下心来到科研一线看看世界是如何运转的才是正确的成长途径,才能找到正确的管理方法。而且,黄先生已经教了我们方法——从不同的人物视角探寻单位运行的细节——下面要做的就是用实践检验真理了。

最后呢,还想跟大家**交流一个问题,万历皇帝是“活着的祖宗”,而我们目前的单位,尤其是企事业单位,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祖宗呢?面对这样的祖先,我们能做些什么?而这样的祖宗的存在,到底预示着什么样的王朝发展局势呢?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4)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一

我是个喜欢历史的人,但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一直没有去看过,以为它写的是万历年间十五个年头的事。看过书后才知道只是写万历十五年那一年,即1587年。我不得不对黄仁宇先生感到由衷的敬佩,能将一年中发生的小事与大明帝国或者说整个中华封建制度走向崩溃联系起来走向崩溃联系起来。

这种历史研究角度确实是令人耳目一新,比起一读就“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得更有意思。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黄仁宇先生明确的指出了这本书的主要观点。

从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申时行等的悲剧人生,展现出以儒家道德为基础的文官封建制度的颓废,充分说明以道德代替法律制度是不可能的。

这是个神奇的体制,就算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为之感到无奈的。万历皇帝雄心勃勃,准备好好干一番。然而,他在繁重的礼节和所谓的道德中扼杀了自己的意志,最终变得被动。不是没有绝对的权威,而是在这个体制中很多事你是没法做的,只能无奈叹息,无论你是皇帝。

作为臣子的张居正、海瑞他们更是无奈了。在儒家的道德里,什么都提倡“高尚”,表面上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做官可以做得很清廉、做皇帝可以做得很爱民、做人可以做得“忠、义、孝、悌、信”但是在这的背后却是**腐败、背信弃义。张居正的命运与王安石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想改变现状,但不能动摇既得利益的根基。

海瑞更是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但他所做的与这个体制格格不入,最终不免悲剧命运。

在这样一个由伪道德维系的制度中,很多人不知不觉地卷入了潜规则制中。因为这个制度需要近乎完美得道德,但这只能有圣人来完成。大多数人都是凡人。是凡人必有人类所固有的那种本性:

利己。当“高尚”的道德要求与自己所能做的相差甚远时,么么大多数人只能选择放弃“道德”,或者明里做一套,暗里做一套,这是道德便成了伪道德。但在,文官封建体制中,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况下,道德被高高挂起,那么人们的行为便变的更为“两面派”。

中国封建社会的那种循环怪圈也是由此而来的,一个朝代开始时,每个人都严守儒家的道德,君主爱民,**也不敢太过放肆,于是出现一时的所谓“盛世”,而然,当他继续延续下去时,道德变得越来越虚假,于是这个朝代倒下了,另一一个又吸取所谓经验,再次崛起。如此循环往复,走不出去。当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古代的大门时,我们慢慢意识到,用所谓的儒家道德取代法律制度是不可能的,人的行为必须受到制度的约束,即使一个人再高尚。

在424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当初发生的事在今天的中国仍旧能找到影子,我们现在的体制也似乎近似神奇,我们国家总理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言也曾被**“和谐”。当“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在深刻反思道德的缺失,当然道德的缺失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会那么不信任彼此?“彭宇案”给了我们答案,是法制的不完善,导致了不公正的判决,从加深了人们彼此的不信任。

我们的**在反腐败的工作中反复提倡**要提高道德,固然提高道德很重要,但是权力必须要有制度的制约,这是硬性的要求,不然,道德就变成了伪道

德,那么这个神奇的体制就会不断的循环下去,中华民族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们不妨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

同时强调道德的制度,打破这个神奇的体制,让权力有制约、道德变成真道德,那就再好不过了。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二

《万历十五年》是即我在床头读完《明朝那些事》之后又本一关于中国阶段历史的描述,由于***失眠,书中其中感慨也大多因为深夜的躁动而随风去了,但也却有一部分随着可吸入颗粒物一起沉淀到了我的血液里。

我很惊讶这本书中的许多人物都有当今社会的影子。

若将万历儿时看做我们的当代,他原本聪明敏感、乐于上进,也曾经励精图治、喜欢读书,他本不是暮气沉沉、消极厌世的人,怨只怨那些作为臣僚的老师或家长,从不曾将他当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确切的说是有尊严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同样也像像我们的学生时代,很多时候被当成了学***器,原本活泼好动、乐于思考,最终却极度厌学。

诸如参加完升学考,要将书本剪碎或早上依旧***坐在写字台前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因此,作为一名学生和一名教师,万历皇帝最大的失败是大臣们剥夺了万历作为一个聪明的年轻人的人格、思想和活力。

张居正不让他练习。申时行不让他练习。每个人都不让他成为第三王子。连和他形影不离的小妾也不能和他一起葬在坟墓里。没有这样的自由,就算他是皇帝,有什么好处?但他毕竟是皇帝,仍然拥有无尽的奢华和整个国家。在当今社会,我们的悲哀是什么。

作为第一助理,张居正的言行不同,直到我们看到太多人的虚伪。官二代,富二代,军二代,黑二代。这个社会原来已经并正在真正属于这些有钱有势有权和不要命的,“学校十年功,不如一棵葱”的现象难免出现。

我一直觉得张先生不是汉奸,他也希望明朝富强。他只是一个聪明任性、有缺点的部长。孔子说,“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难养”的岂止是女人和小人?

任何人彼此接触久了,都难免“不逊”起来,皇帝如此,张居正如此,恐怕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也难免如此。事实摆在眼前,改变虽不及万难却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由此,我唯有在心田播种善的种子,也时刻提醒自己,只要是人都会产生某些偏见和不可避免的缺点,学***体谅并选择,哪些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那些是“见不善而内自省”的,现实无奈与社会种种幽暗的侧面,但却必须允许这些幽暗的存在,因为他毕竟是“丰富多彩”这个词的重要部分。

面对如次、遇到问题、唯有积极想办法,努力让自己多一些才能,开阔些眼界,理清些思绪。而决不能消极怠工,心灰意冷。充满希望才能使我们快乐生活。

——我们无奈于幽暗,也尽量做到让幽暗无奈于我。

读后感栏目精心推荐: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5)

《万历十五年》共七章其中就有专门一章描写海瑞,标题是《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这既是该章的标题,更是黄仁宇先生对海瑞的真实评价。一方面认为海瑞行为处事古怪,与时代发展不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他是明朝的模范官僚。虽然海瑞从政二十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但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并牺牲自我的精神,并且自己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传统伦理道德。

在我看来,在海瑞的身上体现出了以下的特质:

一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信仰和敬畏。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海瑞保持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极大信仰。始终用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忠孝要求自己,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也正是这种强烈地信仰,让他内心对传统伦理道德保有敬畏之心,认为传统伦理道德是神圣的,必须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二是言行如一,说到做到。可以说海瑞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实践者和践行者,海瑞不能相信治国的根本大计是在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明朝官员的俸禄极低,甚至连基本的生活水准有时都难以维持,但海瑞欣然接受,

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二十两,甚至不够殓葬之资。

三是原则性极强,执行规定不打折扣,不论人情事故。回顾海瑞从政二十多年,对成文规定执行地不折不扣。任浙江淳安知县时,严格执行钦差大臣的俭朴规定,致使钦差大臣不入淳安;任南直隶巡抚时,严格执行官方限制大户过多占有土地的规定,强迫自己的救命恩人徐阶退田十几万亩。

四是精细入微的人文关怀和生活阅历。文章中提到海瑞审理一起因杀人案件。该案案情是妻子的哥哥前来索取欠款,之后与丈夫发生扭打,进而失手将丈夫推入水塘淹死。为掩盖真相,丈夫的尸体被哥哥沉入水底。恰巧案发前有一朋友极其仆从在他们家住宿,知道这件事后不敢声张。后经邻居报官,至此案发。经初审认定,此案是因奸而致谋杀。例如是死者的妻子与这位朋友必有情,不然,何以偏偏在这位客人到达的那天,丈夫突然丧命等等。后经海瑞审查后发现多处疑点,认为此说法从情理上讲不通:一则妻子与她的丈夫生有二子一女,决不会如此忍心;二则这位朋友家境一般,且早已娶妻,最多成为此人的小妾;三则若真有此事,那也应当是参与密谋的人越少越好,为何要牵扯上这位朋友的仆从。正是由于海瑞细致入微,注重情理,促使一件冤案得以昭雪,无辜的人免受凌迟之苦,也还了多人以清白,避免了司法体制蒙受冤屈。

自己从检7年,从事过公诉、监所检察业务工作,接触过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等形形色色的人,也从法学生转变为执法者。自己也在不断的思考,应具有怎样的素养才是合格的检察官。至少从海瑞身上,找到了部分答案。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有高度的自信。这种高度自信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可。只有对自己从事工作的高度自信,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认可,才会激发我们从事工作的热情与信心。海瑞作为一个孤独的斗士,一个人在践行着那些纸面上而实际上大家都不再相信的伦理道德,试想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他能坚持下去吗?或许我们的待遇比不上别人,但并不由此就否定我们工作的崇高性;或许我们日常琐碎,但并不由此就低估工作的重要性。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检察官作为法律人,作为执法者,应当对法律有着崇高的信仰和敬畏,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法治才有前途。这也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实体法的理解和把握,对程序法的程序自觉和程序自信。当前存在许多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法律也存在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应当有着坚定的法律信仰,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具备人性执法,以人为本的思维。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我们与犯罪分子不是敌我矛盾,在办案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粗暴办案,应当更多的进行换位思考,用我们的真心去体会犯罪分子,让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的温情。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能。当今时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法律也在不断变化和修改,作为一名执法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能,确保执法过程实现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6)

中共民勤县委党校姜军基

对这本书的向往由来已久,尽管在这之前,我也阅读了红遍一时而且兼具历史与文学价值的《明朝那些事儿》,但相比后者,《万历十五年》实在是短小精悍,不光是篇幅字数只有区区二十几万字,就连阐述的内容与观点也截然相反,一本是社会化的大众读本,一本则是晦涩难懂却又享有极高声誉的历史学经典著作。

二百七十六年的明王朝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汉族所统治的朝代,相比汉唐盛世,明王朝的衰落乃至灭亡距今只有400多年的时间,明王朝的中期衰败,在历史学界看来,也是中国近代化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开始。明史研究历来是史学界的一大热门,而王朝历史也从来不缺乏关注者,《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我第二次阅读,虽然大学时期这本书就被列为大学生必读书目,但两次阅读的感受却大不相同,特别是在市委党校学习期间,清华大学哲学系唐少杰教授对黄仁宇及其著作大为赞赏,在讲授《国史与党史》这门课时,提倡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和研究历史,更是引起了我的兴趣,由于这本书读起来比较困难,深入的研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谈一谈我对这本书一点粗浅的认识。

这本书是美国汉学研究的经典,和作者本人一样,这本书充满了传奇色彩。这本书完成于1976年,在当时的美国学术界基本上是无人问津,而且很少有人看好。直到1982年,它一直由非常流行的商务印书馆在大陆印刷和出版。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曾评选三十年影响最大的一百本书,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高居榜首。作者是中国人,但用英语写中国历史,然后将其翻译成中文,与英文版本进行对比,这也是该书难以阅读的原因之一。这本书还是一本怪书,它既不是断代史,也不是编年史,也不是写某一个专题,而是以1587年为点,大写特写,从而来洞察明朝社会乃至整个中国历史。

全书篇幅只有七个章节组成,以历史上的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展开叙述。分别以万历、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重要人物为单独的一章,从前后数十年的社庙沿革、财政税收、军事、文化的败象中,引出了他的伏笔: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全书内容庞杂,有政治制度,也有礼仪制度,也不乏人物描写,还有伦理宗教的阐述等等,总之,这本书看似简单,要想读懂却不是简单的一回事,关于这本书,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发和体会。

一、要学会用“大历史观”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

《万历十五年》以一个年份为切片,勾勒出事件人物的前因后果,解剖了晚明帝国衰落之由。《万历十五年》写一年之事,窥一个朝代,意在说明16世纪中国社会传统的历史背景。看似平凡的一年,但在黄仁宇的作品中,却是惊心动魄、暗藏危机的一年。整本书从细节到宏观都可以看到,从而延伸到整个封建社会。

关于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学术界历来就有分歧,简单来说,就是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期的社会经济结构看历史脉搏;中西比较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的特殊问题。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更是淋漓尽致,这本书论述了万历十五年这个平常的年份里面所发生的事情,以当时的主要人物铺展,讲述了不为常人所知或者注意的事情和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是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在黄仁宇的眼中,其中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这也是“大历史观”的表现。举简单的例子:作者以1587年展开叙述,看似平凡,实则不然,展望全球,这一年正是西班牙远征英国的前一年,也由此拉开了世界近代化的序幕,这是横向的比较。

纵向来看,这一年也是张居正死后三年被抄家的开始,一般的历史学家在写到张居正时,首先讲一条鞭法,讲张居正如何清廉如何推行新政,但黄仁宇却没有这样做,大大颠覆了历史认知。

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但他对年轻的万历皇帝要求太高,这也是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原因。然而真正的根源是皇权与文官集团的争斗,张的改革触动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张在世时无人敢动,死后却由不得自己,连学生皇帝都保不了自己。结果政亡人息,改革就此画上句号,继任者申时行吸取张的教训,只做老好人,文官集团还不依不饶,在立储问题上与万历皇帝意见相左,最终文官集团获胜,万历皇帝20余年不理朝政,朝野上下看起来一片平静,实则危机四伏,明朝中兴处于停滞状态,谁又能想到57年之后明王朝竟然被东北的后金彻底打败,倘若张居正的改革能延续下去,历史可能就不是现在的面目,难怪崇祯皇帝时期才想起了张居正,只是世间已无张居正,这就是历史。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如何看待国家、历史和世界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当然我们也走了不少弯路,进化史观、民族主义、社会主义,这三种基本的意识形态构成了现代中国人的大历史观,特别是受西方历史学派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读史无用的观点甚嚣尘上,拿现在来讲,往往有一部分人用现在要求过去,一味的否定过去,或者把现在和过去割裂开来,认为过去的总是美好的,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对党校教师而言,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历史立场,要有大历史的眼光,用“大历史观”来看待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党和**的重大决策部署,既不道听途说,更不评头论足。

2、 中国社会需要精细化、数字化的管理。

这也是我的第二点启示,黄仁宇在这本著作中写道“中国古代的问题在于无法实现数字化管理”,这句话既包括了黄仁宇的历史观,更是点出了中国社会迟迟无法实现近现代化的一大原因,可谓一语点中了国人的死穴。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提出一个新的看法:即中国失败的原因无关道德和个人因素,而是在技术上不能实现“数目字管理”。中国未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是因为传统社会无法管理数字。

所谓数目字管理,实际就是数字化管理,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明王朝大大小小的各级**篡改数字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具体表现就是一个封闭的官僚阶层扼杀任何积极的因素,“不容许、不提倡各地方不平衡的发展”,以篡改数字的方式来实现所谓的均衡发展。在现实中,我们仍然有上述行为,这是不可取的。“数目字上的管理”,是黄仁宇的一个核心观点。

他认为,这是西方富国、强国和资本主义成功发展的秘诀。具体来说,在国家税收方面,*有计划地制定预算、管理货币、制定税收规则,使财政商品化;在商业活动方面,有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包括资本流通、生产和销售的合同精神;在产权方面,要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使各种因素相互交换,公平合法;在企业管理方面,强调法律管理,不带个人色彩,避免个人关系的干扰等。显然,这种思想和程序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

3、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道德的力量不是万能的。要加强制度建设。

海瑞是黄仁宇作品中最具戏剧性的人物。他以极端严格的标准要求部下和上司,曾经犯颜直谏,向万历皇帝递上一本差点惹来杀身之祸的著名奏疏,从此名震朝野。海瑞一生“君子固穷”,为官廉洁的他是真正的两袖清风,微薄的俸禄仅够糊口,以至在老母生日时也只能买一块肉作为生日大礼。

疾恶如仇的他同样无法容忍官吏的**行为,对**的非法所得,一概抄没或退还。对待家人也是如此,海瑞的仆人就因为无法容忍他的严苛而自杀。他曾向万历皇帝提出过一个惹事生非的条陈,主张以重典杜绝官吏的**:

凡贪赃在八十贯以上者,全部处以剥皮实草之极刑。他最大的心愿是按照先辈们制定的行为准则,规范腐朽的官僚主义,再现帝国的辉煌。但是,尽管海瑞有一个好名声,却时时刻刻受到同僚的排挤与提防,屡次遭贬,最终在1587年死去之后,官场一切如旧,大大小小的**也舒了一口气,这不只是海瑞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一个清官成为官场的另类,我们不能单从海瑞的性格找原因,我想制度层面出了大问题,或许才是最致命的关键。

道德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道德作支撑的官僚体系也是最不稳固的,同时我们更需要从制度层面去约束**行为,只有这样海瑞就不会是一个人在战斗。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7)

《万历十五年》给了我们当头一棒,不妨让我们放眼400年前,抽丝剥茧,从各个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这才是用历史认识现实的价值。一个国家的兴衰,制度的适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单纯以意识形态统治的国家,忽视了法制,强调成例,终究只能是止步不前,而这止步不前,连张居正、戚继光这样的人都奈何它不得。

在明朝止步不前的时候,白山黑水间崛起了新的力量,终于取而代之。那么,我们的共和国呢?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似是无关紧要的一年,哪怕是记事,大抵都是一片灯火辉煌,喜事连连,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制度已然成熟呢?

这个问题有点大了,自问不是我这种丫头**驾驭得了的,那就放下国家大事,反观自身吧。在漫长的岁月里每个一年都似乎无事可记,显得那么无关紧要,但是在我们的人生里每个一年竟都是那么不可或缺。一年可能无关紧要,但另一方面,一年至关重要。

历史如此,人生如此。让我们善待每个一年。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8)

***2015年12月13日

读完《万历十五年》,书中的大历史观使我对明朝历史乃至近代史的认识上升到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该书的英文本被美国若干大学采用为教科书,一个华人写中国历史的书能被美国人所接纳,应该是这本书值得一读的最有力的证明。

介绍了万历,一个不能自己决定一切的皇帝;明朝最**僚申时行;一个明代第一的政治家、一个远大理想与良知并存的救民于水火的改革家——张居正;戚继光是明代乃至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最杰出的将军之一,是一位孤独的将军;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吏——海瑞。在这里,我想描述一下看完戚继光的相关章节后的感受和体会。

戚继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位是中以歼灭为目标的军事将领。我们先看看戚继光的作战记录:

南湾之战:杀敌281人。我方伤3人。无一人阵亡。解救百姓1200余人。

花街之战:1310名敌人阵亡,3人阵亡。解救百姓5000余人。

上峰令之战:全歼倭寇千余人。我方阵亡13人。解救百姓2400余人。

牛田之战:杀敌698人,我方无一人阵亡。解救百姓1000余人。

平海卫之战:击杀我方敌人2451人,敌方16人。解救百姓3000余人。

但为什么戚继光能打这么多仗呢?我看**于两个字——务实。我所看到的一个务实的戚继光主要表现在他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

在这部兵书里,建军方案(招兵办法,月饷数字,拟定分配列兵职务的原则,明确官兵的职责,设计队、哨、局的组织,统一**的规格,颁发旗帜金鼓这一类通讯器材等等)、各种作战的具体操作、部队手册、战斗纲要、编制表、后勤补给合军法条文等写得非常具体,从兵器到队形,甚至还谈到一种干粮的做法。这种严谨的态度和考虑任何细节的专业精神,使戚继光的戚家军在抗击日本海盗的斗争中迅速成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出世之才,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在贫病交加中,郁郁而终。黄仁宇评价说,“将星西陨之际,我们古老的帝国业已失去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我了解戚继光的死,明朝失去了在世界上保持军事领导地位的机会。

这是很高的评价,但戚继光值得。戚死后几个月,西班牙舰队已经准备好迎接英国。军备的放松,立刻影响到一个国家全运会的兴衰!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假如戚继光多活32年,假如明朝没有被清所灭,假如万历年间中华大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中国本应该是世界第一强国。然而,历史就是历史,不加推敲,有许多缺陷。

所以我说,自755年谢幕以来,1587年繁荣的中国又一次枯萎了!这一年是万历十五年!

有关万历年心得感悟


 时刻保持自己的感言是重要的, 时刻保持自己的感言是重要的,一篇优秀的感言要怎么写呢?探索“万历年心得感悟”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主题的内容,请尽情享受我们网页所提供的内容!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1

自己从检7年,从事过公诉、监所检察业务工作,接触过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等形形色色的人,也从法学生转变为执法者。自己也在不断的思考,应具有怎样的素养才是合格的检察官。至少从海瑞身上,找到了部分答案。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有高度的信心。这种高度自信来自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自己职业的认可。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自信,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才能激发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海瑞作为一个孤独的斗士,一个人在践行着那些纸面上而实际上大家都不再相信的伦理道德,试想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他能坚持下去吗?也许我们的待遇比别人差,但并不否定我们工作的崇高;也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但我们并不低估工作的重要性。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始终对法律充满信心和敬畏。检察官作为法人和执法者,应该对法律有崇高的信仰和敬畏,只有这样,我们的法治才能有未来。这也要求我们加强对实体法的理解和把握,增强程序法的程序意识和信心。

当前存在许多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法律也存在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应当有着坚定的法律信仰,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具有人性化执法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我们与犯罪分子不是敌我矛盾,在办案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粗暴办案,应当更多的进行换位思考,用我们的真心去体会犯罪分子,让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的温情。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当今时代,处于信息**的时代,法律也在不断变化和修改,作为一名执法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能,确保执法过程实现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与体会。

作者:常德市人民检察院徐文辉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2

赵文波读书真好!我们都渴望学习。中学时,金庸、古龙、梁羽生、琼瑶是我们业余精神生活的主要人物;到了大学,书多了起来,琳琅满目的,但一部路遥的《平凡世界》让多少天之骄子留恋忘返,不舍昼夜;如今,这种高雅的生活逐渐被世俗生活所占据。幸运的是,在读书月,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

近日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也是他的成名之作,是黄仁宇1976年在美国所作,最初使用英文写成,书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先生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朝后期的历史撑开来。公元1587年就是明朝万历十五年,原本是极普通的年份,作者将该年前后的历史事件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层面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虽书名为《万历十五年》,然而全书却俯瞰了明朝的兴衰。

在读书之余,回味历史的甘苦,和大家分享一下。

历史大河潮起潮涌,我们不能假想历史,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历史。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总结经验,在浩瀚的历史中改变未来。

该书从人性的角度阐述了中华文明史,认为人的欲望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性是**的。认为制度应该针对性之恶来设置。然而,几千年来,中国一直用儒家思想来维持和发展。道德于心相连,心是多变的。

所以书中的人物都失败了。黄先生认为,他们的失败不仅是个人的失败,也是制度和道德的失败。

张居正,精明能干,雷厉风行。死后被抄家,家人被流放。

正直的海瑞,重视法律并且执法不阿,他强烈的道德感赢得了让人们的尊重……但海瑞之死,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而正如作者所说,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的行动全凭儒家粗浅简单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即使宗旨是善良的,也不能补救技术之不及。《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技术,也不能代替法律,但是没说道德可以全不要。在中国古代,道德代替了法律和意识形态统治中国,导致表面上的繁荣。

正直的海瑞,儒家的楷模,公家忘私,节俭,廉洁自律,误判,出局。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3

制度不仅仅是一个理想——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黄仁宇先生耗时7年完成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以公元1587年为横切面,见微知著,以近知远,剖析了16世纪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学术思想,洞察内在因果,揭露时政弊端,得出结论“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整本书文字优美简洁,分析精辟,观点生动生动,想象力无穷。仿佛能够看见万历时期的明朝正迎面向我们走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性联系,却是歪脖子、细腰,无论怎么费力挣扎也无法迈进。随着朱翊钧、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代表人物的粉墨登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典型特征及其中的弊端暴露在放大镜下,看着它腐朽的肌理,无怪乎世人感慨“明之亡,不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

1、 君臣不和与阴阳失衡的上层建筑

朱翊钧没有选择当皇帝。正是祖籍朱元璋赢得了家族财产和王位世袭制度,才把他推上了龙椅。兴趣爱好的扼止、偶像张居正的坍塌、**权力的博弈、立储斗争的失败,使他未能在皇权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万历皇帝停止了早朝、经筵、日讲、谒陵和各种礼仪,隔断了同外界的交流,对**的升迁补缺不闻不问,劝谏的奏章留中不发,立储问题的争执一拖再拖,以致“上下否鬲,中外睽携”。

君主与大臣的对立对一元化的国家制度是致命的,因为皇帝不仅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社会制度。它通过敬天法祖和彰显礼仪维护国家的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通过人事升降和赏罚分明维护**的工作效能,通过统一思想和左右全局维护一个庞大帝国的向心力。神秘的天赋皇权思想在赋予皇帝至高无上地位的同时,也赋予了它将人世间一切不合理的处置合理化的决断力。

皇职的缺位,加重了文官集团的负荷。

公务员制度与君主制相辅相成,是维护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行政工具。财政税收、军备战事、司法审判、大型工程、抢险救灾等国家大事,无不是通过文官集团得以制定和执行。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它的运作也相当有趣。

一是名为下仆,实为主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名义上,文官集团是皇帝的仆人,实际上包罗了当时的出色人物,已经成为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实际主人。

张居正治理官吏、整顿财政实现了府库充实、倭患绝迹,申时行运用调剂折衷的人事安排成功治理黄河、化解边境危机,他们都在历史的大画卷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二是阳为道学,阴为富贵。明朝**薪俸微薄,还要力崇俭朴。

把持朝政的高级**、横征暴敛的钦差大臣、瞒上欺下的**污吏,尽管可以利用手中的公权力获得大量的社会资源,嘴上还不得不高唱孔孟之道,以致虚伪和欺诈成为官僚生活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三是拉帮结派,上下其手。皇权的更迭和定期考试,都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仕途的命运。

为此,**之间建立了地方友谊、年度友谊、婚姻友谊等小团体,结成私人派别,互相照顾,各取所需。这种小集团在排挤政治对手的时候表现得特别鲜明,称为“去皮见骨”。先由无名小卒用委婉的文字从细微末节开始,假以时日上升为道德问题,诤谏的**职位越来越高,辞句越来越激烈,直到时机成熟自有大将出马。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4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一

我是个喜欢历史的人,但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一直没有去看过,以为它写的是万历年间十五个年头的事。看过书后才知道只是写万历十五年那一年,即1587年。我不得不对黄仁宇先生感到由衷的敬佩,能将一年中发生的小事与大明帝国或者说整个中华封建制度走向崩溃联系起来走向崩溃联系起来。

这种历史研究角度确实是令人耳目一新,比起一读就“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得更有意思。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黄仁宇先生明确的指出了这本书的主要观点。

从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申时行等的悲剧人生,展现出以儒家道德为基础的文官封建制度的颓废,充分说明以道德代替法律制度是不可能的。

这是个神奇的体制,就算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为之感到无奈的。万历皇帝雄心勃勃,准备好好干一番。然而,他在繁重的礼节和所谓的道德中扼杀了自己的意志,最终变得被动。不是没有绝对的权威,而是在这个体制中很多事你是没法做的,只能无奈叹息,无论你是皇帝。

作为臣子的张居正、海瑞他们更是无奈了。在儒家的道德里,什么都提倡“高尚”,表面上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做官可以做得很清廉、做皇帝可以做得很爱民、做人可以做得“忠、义、孝、悌、信”但是在这的背后却是**腐败、背信弃义。张居正的命运与王安石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想改变现状,但不能动摇既得利益的根基。

海瑞更是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但他所做的与这个体制格格不入,最终不免悲剧命运。

在这样一个由伪道德维系的制度中,很多人不知不觉地卷入了潜规则制中。因为这个制度需要近乎完美得道德,但这只能有圣人来完成。大多数人都是凡人。是凡人必有人类所固有的那种本性:

利己。当“高尚”的道德要求与自己所能做的相差甚远时,么么大多数人只能选择放弃“道德”,或者明里做一套,暗里做一套,这是道德便成了伪道德。但在,文官封建体制中,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况下,道德被高高挂起,那么人们的行为便变的更为“两面派”。

中国封建社会的那种循环怪圈也是由此而来的,一个朝代开始时,每个人都严守儒家的道德,君主爱民,**也不敢太过放肆,于是出现一时的所谓“盛世”,而然,当他继续延续下去时,道德变得越来越虚假,于是这个朝代倒下了,另一一个又吸取所谓经验,再次崛起。如此循环往复,走不出去。当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古代的大门时,我们慢慢意识到,用所谓的儒家道德取代法律制度是不可能的,人的行为必须受到制度的约束,即使一个人再高尚。

在424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当初发生的事在今天的中国仍旧能找到影子,我们现在的体制也似乎近似神奇,我们国家总理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言也曾被**“和谐”。当“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在深刻反思道德的缺失,当然道德的缺失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会那么不信任彼此?“彭宇案”给了我们答案,是法制的不完善,导致了不公正的判决,从加深了人们彼此的不信任。

我们的**在反腐败的工作中反复提倡**要提高道德,固然提高道德很重要,但是权力必须要有制度的制约,这是硬性的要求,不然,道德就变成了伪道

德,那么这个神奇的体制就会不断的循环下去,中华民族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们不妨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

同时强调道德的制度,打破这个神奇的体制,让权力有制约、道德变成真道德,那就再好不过了。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二

《万历十五年》是即我在床头读完《明朝那些事》之后又本一关于中国阶段历史的描述,由于***失眠,书中其中感慨也大多因为深夜的躁动而随风去了,但也却有一部分随着可吸入颗粒物一起沉淀到了我的血液里。

我很惊讶这本书中的许多人物都有当今社会的影子。

若将万历儿时看做我们的当代,他原本聪明敏感、乐于上进,也曾经励精图治、喜欢读书,他本不是暮气沉沉、消极厌世的人,怨只怨那些作为臣僚的老师或家长,从不曾将他当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确切的说是有尊严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同样也像像我们的学生时代,很多时候被当成了学***器,原本活泼好动、乐于思考,最终却极度厌学。

诸如参加完升学考,要将书本剪碎或早上依旧***坐在写字台前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因此,作为一名学生和一名教师,万历皇帝最大的失败是大臣们剥夺了万历作为一个聪明的年轻人的人格、思想和活力。

张居正不让他练习。申时行不让他练习。每个人都不让他成为第三王子。连和他形影不离的小妾也不能和他一起葬在坟墓里。没有这样的自由,就算他是皇帝,有什么好处?但他毕竟是皇帝,仍然拥有无尽的奢华和整个国家。在当今社会,我们的悲哀是什么。

作为第一助理,张居正的言行不同,直到我们看到太多人的虚伪。官二代,富二代,军二代,黑二代。这个社会原来已经并正在真正属于这些有钱有势有权和不要命的,“学校十年功,不如一棵葱”的现象难免出现。

我一直觉得张先生不是汉奸,他也希望明朝富强。他只是一个聪明任性、有缺点的部长。孔子说,“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难养”的岂止是女人和小人?

任何人彼此接触久了,都难免“不逊”起来,皇帝如此,张居正如此,恐怕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也难免如此。事实摆在眼前,改变虽不及万难却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由此,我唯有在心田播种善的种子,也时刻提醒自己,只要是人都会产生某些偏见和不可避免的缺点,学***体谅并选择,哪些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那些是“见不善而内自省”的,现实无奈与社会种种幽暗的侧面,但却必须允许这些幽暗的存在,因为他毕竟是“丰富多彩”这个词的重要部分。

面对如次、遇到问题、唯有积极想办法,努力让自己多一些才能,开阔些眼界,理清些思绪。而决不能消极怠工,心灰意冷。充满希望才能使我们快乐生活。

——我们无奈于幽暗,也尽量做到让幽暗无奈于我。

读后感栏目精心推荐:读后感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5

说完统治者,再来说说**机关中的主体,各位**。首先,万历皇帝的老师是万历前十年的第一家店铺,张居正是万历最受尊敬和信任的人。张居正被后人称为杰出的总理,足以看出他对当时形势的杰出贡献。

他领导的万历新政也让人们看到了王朝复兴的希望。但对于一个基于道德的组织来说,它并不依赖于你的创新和对落后制度的修改。而是看你是否能够遵守旧有的原则,当张居正对旧有制度的改革越大时,自己面对的阻碍也就越大,可能这里的阻碍往往并不是小人之为,但是张居正生前的这些个人恩怨,足以让他在死后遭到万历皇帝的清算。

而作为张居正之后对明王朝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首铺——申时行。与前任相比,他更为圆滑,能在多种力量中找到平衡。事实上,在管理这样一个大帝国的许多问题上肯定存在分歧。

张居正采取的是一种强迫的方式来阻止人们产生分歧,而申时行则采用一种近似的不作为的方式来弥补人们的分歧。两相比较后者自然更让人易于接受,如不断的举行礼仪,讲解以“四书”为本的准则。都是通过比较缓和的手段让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

最后,让我们谈谈孤独的戚继光将军。我们知道,明朝是一个强调文化而非军事的帝国,所以在这个帝国里做事的方式自然是一保持各方之间的平衡为治国知道。如果我们真的想施用武力,它将以失败告终。

回到戚继光,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功臣和名号是明朝统治200多年的一个例外。除了自己的才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发现才能的人和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戚继光正是具备了这些条件,才使他成为著名的将军。

但是,当他的支持者不再能够帮助他时,即使您有才能和勇气,也无法改变命运的下降。纵观戚继光晚年的不幸,其实是因为他一直推行的一整套军事管理措施打破了以公务员为中心的平衡。既然如此,他当然会付出代价。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6

但是到了万历十五年以后,一切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首先是皇帝怠政,接着罢工,而且一罢工就是三十年,不上朝,不参加祭祀大典,深居皇宫对政事不管不问;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死于万历十年,在他死后的第五年,他生前推行的政策被彻底推翻,人亡而政息,万历皇帝剥夺了以前给他的所有冠冕的封号和诰赏,子孙也落得了抄家流放的命运;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万历十五年底孤独的死去,家徒四壁、医药不备,且被妻子遗弃;同样,在这一年的十一月,感动中国的道德模范海瑞也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十余两,不够殓葬之资。

为何君主勤奋、文韬武略的明王朝在1587年显现出败相?接下来我们从微观层面来分析。

1、 被道德绑架的皇帝现实中的皇帝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拿万历皇帝来说,从加冕的那一刻起,就有一大堆的圣贤道德规范落在了他的头上,这些道德规范把皇帝神化、制度化、典范化,一句话,他必须是神而不能是人。他想在宫殿里挂一些灯笼来庆祝元宵节。张居正劝皇帝体谅人民的力量,但灯笼不能挂;他要赏赐财物给宫女,大臣劝谏明君不可滥赏,赏赐赏不了;他要立小儿子为太子,一大群**和他辩论不可废长立幼,最后放弃…….一系列的挫折使皇帝厌倦了与手拿道德大棒的**之间的争斗,挫折感无处发泄,最后选择了长期罢工。

2、 挥舞道德大棒的文官明代文官“士”的精神达到前所未有的畸形,数量庞大的文官前赴后继,以因“直谏”被皇帝打板子、砍脑袋为荣,占据“忠直”的道德制高点,犹如政治押宝,以期有一天翻本带利获得升迁。这种直谏的风气在万历年间尤甚,邹元标和雒于仁就是其中的代表,邹元标靠上书**张居正而遭流放在张死后重获升迁。几次三番的与文官斗争后,万历皇帝看明白了这一点,不再把诤谏者当做尽忠,而知道他们是出于自私自利,即所谓“讪君卖直”。

万历朝是皇帝和文官集团互相争斗的时期。这种状况的结果是明代政治陷入了一种极为低效的状态。

3、 能臣不是神首辅张居正认识到这样一点: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官。在万历的信任下,张居正选择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能臣终究解决不了制度根子上的腐朽,他的一条鞭法和考成法触怒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加上自身也不清廉,屡次遭到群臣道德上的**、在死后失去皇帝的信任,落得个清算的下场,所倡导的变革也被全部推翻;

4、 孤立的道德模范海瑞是史上少有的所谓“清官”,他的一生体现了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失去了法制的约束,一滴清水澄清不了一锅混汤,他个人的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所以,他的行为显得茕茕孑立。除了作为榜样,这没有用,这也是他悲剧的原因。

5、 被轻视的技术派明朝是重文轻武的朝代,由文官所控制的**和社会,对武将采取歧视的态度。武将除了在疆场上厮杀之外,在军事上无法作为,更不要提在战略制定上有任何的发言权,国家需要的只是一介武夫。明代甚至让军队自己种地补充给养,还要上缴皇粮(有点像曾经的军队三产),造成了军饷不足、兵源奇缺、战斗力低下。

1555年,一群几十人的日本海盗竟然在十几万明军的包围中从江浙到安徽等地大肆虏掠,杀死杀伤官兵百姓四千多人。戚继光也许是个例外,他治军严明、战功赫赫,源于张居正对他的充分信任和授权,他才能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即便如此,体制内留给他施展的空间仍然有限,他的军事才能并没有体现于整体的战略规划上,而是落实在了小的战术空间内。

张居正死后,他也一直受到牵连,直到去世。

封建末期的明朝,四书五经的道德标准高高在上确立为上至君王、下至庶民行为的规范,抽象的道德取代了法律,遏制了法制的成长和发育,明后期几乎没有对洪武时期确立的法律做任何的完善和修改。即便有名君、能臣、道德楷模和技术专家,在以道德为精神支柱、忽视技术、法制缺失的体制内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社会前进的动力被一点点的吞噬,直至消耗殆尽。

黄仁宇先生在本书的最后写道:“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救技术之不及”。

消耗掉了最后回光返照的能量,1587年,在中国的东北,一个28岁的满洲青年努尔哈赤兴兵平定关东,开始了他统一中国的征程,第二年,西班牙舰队开始出征……而此时,中国的明王朝正独自走向没落。

同样看现今的中国,同400多年前有着类似的境遇:执政党片面地宣传和强调道德的作用,希冀通过树立“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等高高在上的道德伦理标杆来达到上至**下至平民行为上的自我约束和规范,最近10年的腐败横行、道德滑坡和社会问题频现证明了这种作法是简单粗浅的。我们看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个国家自建国以来的200多年,都在孜孜不倦的通过完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基本的道德标准。

有了制度的规范,他的**不必是道德楷模、政治超人,甚至还容许犯点儿小错误(例如拉链门的克林顿),依然能够确保国家不会偏离路线高效运转。

我们来看现今中国最有活力的企业——万科房产,他的董事长有大把的时间去登山和旅游,甚至还不时传出点儿花边新闻,但是企业仍然“坚定不移地按照既定的路线和方针奋勇前进”,他创立的万科房产现在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王石有空去登山,源于万科有良好的培养人才机制、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优良的企业文化,如果说斯隆(通用汽车前总裁)开辟了管理制度的时代,无疑在中国开创管理制度最成功的企业就是万科。

姜汝祥博士《经济观察报》中的文章中写到:“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懂得的是,我们的员工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如果不在制度上下功夫,努力改造人性,我们能创造多少圣人?

谁又是圣人?能改造的是制度,不能改造的是人性!”

空洞的、高高在上的道德标杆只能作为精神的图腾,可衡量的、实实在在的制度才是促使我们明确目标、不断前进的跑道。这就是我读《万历十五年》最深刻的感受。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7

《万历十五年》共七章其中就有专门一章描写海瑞,标题是《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这既是该章的标题,更是黄仁宇先生对海瑞的真实评价。一方面认为海瑞行为处事古怪,与时代发展不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他是明朝的模范官僚。虽然海瑞从政二十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但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并牺牲自我的精神,并且自己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传统伦理道德。

在我看来,在海瑞的身上体现出了以下的特质:

一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信仰和敬畏。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海瑞保持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极大信仰。始终用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忠孝要求自己,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也正是这种强烈地信仰,让他内心对传统伦理道德保有敬畏之心,认为传统伦理道德是神圣的,必须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二是言行如一,说到做到。可以说海瑞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实践者和践行者,海瑞不能相信治国的根本大计是在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明朝官员的俸禄极低,甚至连基本的生活水准有时都难以维持,但海瑞欣然接受,

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二十两,甚至不够殓葬之资。

三是原则性极强,执行规定不打折扣,不论人情事故。回顾海瑞从政二十多年,对成文规定执行地不折不扣。任浙江淳安知县时,严格执行钦差大臣的俭朴规定,致使钦差大臣不入淳安;任南直隶巡抚时,严格执行官方限制大户过多占有土地的规定,强迫自己的救命恩人徐阶退田十几万亩。

四是精细入微的人文关怀和生活阅历。文章中提到海瑞审理一起因杀人案件。该案案情是妻子的哥哥前来索取欠款,之后与丈夫发生扭打,进而失手将丈夫推入水塘淹死。为掩盖真相,丈夫的尸体被哥哥沉入水底。恰巧案发前有一朋友极其仆从在他们家住宿,知道这件事后不敢声张。后经邻居报官,至此案发。经初审认定,此案是因奸而致谋杀。例如是死者的妻子与这位朋友必有情,不然,何以偏偏在这位客人到达的那天,丈夫突然丧命等等。后经海瑞审查后发现多处疑点,认为此说法从情理上讲不通:一则妻子与她的丈夫生有二子一女,决不会如此忍心;二则这位朋友家境一般,且早已娶妻,最多成为此人的小妾;三则若真有此事,那也应当是参与密谋的人越少越好,为何要牵扯上这位朋友的仆从。正是由于海瑞细致入微,注重情理,促使一件冤案得以昭雪,无辜的人免受凌迟之苦,也还了多人以清白,避免了司法体制蒙受冤屈。

自己从检7年,从事过公诉、监所检察业务工作,接触过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等形形色色的人,也从法学生转变为执法者。自己也在不断的思考,应具有怎样的素养才是合格的检察官。至少从海瑞身上,找到了部分答案。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有高度的自信。这种高度自信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可。只有对自己从事工作的高度自信,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认可,才会激发我们从事工作的热情与信心。海瑞作为一个孤独的斗士,一个人在践行着那些纸面上而实际上大家都不再相信的伦理道德,试想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他能坚持下去吗?或许我们的待遇比不上别人,但并不由此就否定我们工作的崇高性;或许我们日常琐碎,但并不由此就低估工作的重要性。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检察官作为法律人,作为执法者,应当对法律有着崇高的信仰和敬畏,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法治才有前途。这也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实体法的理解和把握,对程序法的程序自觉和程序自信。当前存在许多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法律也存在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应当有着坚定的法律信仰,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具备人性执法,以人为本的思维。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我们与犯罪分子不是敌我矛盾,在办案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粗暴办案,应当更多的进行换位思考,用我们的真心去体会犯罪分子,让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的温情。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能。当今时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法律也在不断变化和修改,作为一名执法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能,确保执法过程实现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8

初识《万历十五年》,是在《人民的名义》。当时看电视剧的时候,就有想法看一看,能作为一个渔家女吸引高育良出轨的“致命”一书是什么样子的。这次在书店正好遇到了它,就顺手直接带回来拜读了。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作家黄仁宇的著作之一,融会了黄仁宇先生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并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1572-1620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在许多明史学家的眼中,明朝的衰落始于万历中后期。

所以《万历十五年》虽然看似挑选了一个无关紧要、平平淡淡的年分,但其实万历十五年,还是发生了一些表面看似末端小节的事件,对今后的明朝历史产生的巨大的波澜。

《万历十五年》共有七个章节,分别讲述了六位万历年间的代表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在明朝的文官体制下做的一系列事情。

通读之后,《万历十五年》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明朝各个职业的失败典型大总结,皇帝失败—万历,首辅失败—张居正、申时行,**失败—海瑞,将军失败—戚继光,哲学家失败—李贽。这里的失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失败,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阴阳说”的失败。《万历十五年》书中在第二章申时行提及了“阴阳说”。

这里的“阴阳说”不是周易里的阴阳,而是把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之为阳,而把人们不可告知的私欲称之为“阴”。怎么做到阴阳调和,这是个大学问,而书中的几个人,其实都没有很好的做到阴阳调和。

万历皇帝,从开始苦干到后来懒政,是阴阳失衡;张居正,从大权在握的改革,到最后倒台的清算大臣,是阴阳失衡;申时行,作为一个明朝首辅,却只能做一个老好人,充当皇帝和文官集团中间的润滑剂,看似中庸,其实也是阴阳失调;海瑞作为公务员群体中独立的道德楷模,无法改变明朝的现状,也就是阴阳失衡;戚继光,一代名将,终于在明朝的军事体制下安顿下来,与所有的文官集团合作,最终被阴阳失衡所消解;李贽,一方面拒绝传统,一方面又难以和心中固有的传统思想决裂,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人,最终也在阴阳调和中郁郁而终。

通篇读完之后,我仿佛有点理解了周梅森《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要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来敲开了高育良的心了。高育良的崇高私欲和面对他的诚实理想指向高育良的内心阴阳。周梅森果然是高手,果然很精彩,果然很《万历》。

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知兴衰,以铜为镜改衣,以民为镜显得失。要如何处理好《万历十五年》中的阴阳,确实是个人生大难,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思考它,也希望我能在而立之年,懂得《万历》阴阳的真谛,更好的调和平衡它,加油,共勉之。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9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史料本身并不会说话,历史学家使史料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历史学家不是被动接受、考证和阐释史料,而是发挥巨大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去揭示历史深处的东西”。黄仁宇先生在掌握的史料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视角去分析明万历时期的政治生活,从而揭示出深藏在这些历史背后的文化根源。

首先对黄仁宇先生做一下介绍,黄仁宇(1918年-2000年1月8日),湖南长沙人,曾从戎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的国民党军队,后赴美求学,获得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学位,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

全书共分为七章,以人物经历为主要线索,这些人物分别是: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人物简传,由表及里,在万历时期当时著名政治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与当时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不能否认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一定作用,但是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伦理道德不改,历史只能按照其规律行走,个别任务只能起到缓解或阻碍历史发展进度,而不能改变其走向。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学正式确定在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等方式入朝为官,因“乡谊”、“年谊”、“姻谊”形成文官派系。书中曾说“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国家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文官”,官有文武之分,鉴于前朝藩镇割据和兵变,明朝可以贬低武官的职位,是以文官凌驾于其上。作为当时官场上最强大的群体,公务员对宫廷政治的影响不可小觑。

上述几位主人公与文官有着撇不清的关系。

黄仁宇先生一开头就例举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朝中讹传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起先大臣们都信以为真,待到慌忙集会时才知道皇帝并没有发布要午朝的诏令,在我们现代看来这可能就是一场愚人节恶作剧,但是皇帝却对这件事非常重视,特意下令惩办了吏部和鸿胪寺主管此事的**。原来在明朝“皇帝的臣僚都彼此心照,朝廷上的政事千头万绪,而其要点则不出礼仪和人事两项。只有在礼仪方面,它才体现了尊卑等级,维护了国家制度。

我们的帝国,以文人管理数至千万、万万的农民,如果对全部实际问题都要在朝廷上和盘托出,拿来检讨分析,自然是办不到的。所以我们的祖先就抓住了礼仪这个要点,要求大小**按部就班,上下有序,以此作为全国的榜样”。在这样一个讲究礼仪和规范的国家,朝圣中有这样一出闹剧,自然要受到惩罚。

多少年来,随着儒学的发展壮大,它所提倡的伦理道德、礼仪规范,历朝历代,上及天子,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受着它的制约。它已成为人们工作的目的和情感的归属,是判断是非的标尺。礼仪制度竟然如此重要,那么制定并维护这些礼仪权威的文官集团影响势力之大可想而知。

直到明朝,公务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迫使坐在王位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放弃个人意志。

明神宗如履薄冰似地与文官合作了许多年,作为一个国家最具权威的仲裁者,时常要协调众臣之间的关系,但他也有与文官针锋相对的时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国本之争”了。15年来,皇帝和公务员在挑选朱常洛和朱常勋为太子的问题上陷入僵局。朱常洵是神宗宠妃郑贵妃之子,自然皇帝是属意册立常洵为太子的,可是常洛是皇长子,按照明朝立嫡长子为太子的原则,皇后无出,皇位自然要皇长子朱常洛来继承。

“弃长立幼,在法律上也许可行,因为郑贵妃品级比恭妃要高,子凭母贵,但在坚持传统观念的臣僚心目之中,却早已不直于纲常伦理,法律的施用不可以与圣贤的教导相违”。面对皇帝的执拗,大臣们竞相谏诤,即使会有人牺牲,他们也可以因为维护了圣贤之道而流芳百世。文官们以群谏、死谏、罢官的方式对皇帝狂轰滥炸,明神宗终于败下阵来,“国本之争”以文官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大明自朱元璋建朝以来传至明神宗朱翊钧这一代,各项法令制度已经完备,伦理纲常也早已约定俗成。现实的条件要求皇帝只要做一个守成之君就足够了,并不需要皇帝本人要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对国家体制进行变革。对于年轻气盛的明神宗来说,要做一个傀儡,他是不甘心的。

在屡次与公务员的较量中,多数以失败和妥协告终,明神宗彻底去世。在处理政事,皇帝表现的懈怠慵懒,宗祀朝觐之事,他也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在**选派上,对于那个已经离职需要补进新人员的人事安排,皇帝更是不插手,既不批准,也不禁止。整个朝廷机构行令不达,效率缓慢,仅仅能勉强维持运转。

由于建国之争,太子朱常洛被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导致明代统治者的无为。皇帝和文官之争,最终只是两败俱伤。

再来看看明朝著名政治家张居正与公务员的较量。张居正是皇帝的第一助手和老师。 他的政治影响力是巨大的。 在许多政治决策中,张先生始终是做出最终决定的人。“张居正的10年新政,其重点在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

这一文官制度受各种环境之累,做事缺乏条理,张居正力图振作,要求过于严厉,以致抗拒横生。在他有生之日,他由可利用权势压制他的批评者,可是一旦身放,他的心血事业也随之付之东水。”

张居正生前家世显赫,死后却被抄家,这样的结局与他的个人性格是分不开的,张居正对其他大臣要求清廉,太后的弟弟**犯罪,他也丝毫不肯饶过,但是他的亲信们却在私底下收**赂。皇帝要大兴土木被劝止,可是张先生在全国拥有多处豪宅。其身不正,难免被他人诟病。

张居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本质认识不足,土地计量法不仅没有明确土地的权属,反而使农民的生活更加困难。大臣们对土地测量方法的反对正式拉开了反张运动的序幕。

此外,**集权的滥用也阻碍了新政的改革。地方有异,**不可能兼顾,可是地方机构又没有实权,纵使有心也无力,办事效率不高。等到责任到人时,由上及下一级级推诿责任,最后那一级又把责任推至前任。

**整体为政态度怠慢,整个国家运作水平根本得不到提高。

概而述之,“张居正按照过去的眼光仍然把文官集团当做行政工具,对其中最率众望的人物不加尊敬,就是自己陷于孤立的地位”。

以张居正为参照,申时行在担任第一助理时,对人宽大,充当皇帝与公务员之间的和事老,提倡诚政。“申时行虽然提倡诚意,他对理想与事实的脱节,却有一番深切的认识。他把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为‘阳’,而把不能告人的私欲称为‘阴’”。

申先生巧妙地激发大臣们的“阳”,与之合作,按照他们的共同意志办事。

温和如申时行,战战兢兢地工作了大半辈子,不想还是自辞回乡。这件事还得从“国本之争”说起,申先生为人敦厚,对于政治上的敌手不大力镇压,总是为对方留下回环的余地,得到皇帝前所未有的赏识,这对于他和文官集团的相处增添了许多冲突。文官不是圣人,也有嫉妒之心。

“对于皇帝执意要立常洵为太子的**使龙心赫然震怒。申时行获知皇帝的反应,立即呈上一份揭帖,说明内阁的联名奏章虽然列上他的名字,他事先却并未与闻。被孤立的皇帝亲自在朱批中感谢申先生对他的忠爱之忱,然而这份揭帖却被**。

”之后群臣参劾,申时行威信扫地,再也无法取得同僚的信任,除了辞职别无选择。

无论是王朝的统治者明神宗,还是权贵张居正,甚至是文雅大方的申时行,都在与公务员群体的较量中落败。他们的官位品级都是极高的,但是文官集团代表的是流传上千年的儒家道德传统,它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当时每个人的骨子里,试问即使是皇帝也不可能违背天下人的意愿。

海瑞是一个标准的儒官,刚正不阿,两袖清风,死后财产仅二十两**尚且不够殓葬。他因指控嘉靖皇帝沉迷于不朽,与当地人发生关系而入狱。隆庆皇帝继位后获释。海瑞是忠臣的代表。被释放以后,海瑞得到了一定的重用,但在处理借贷问题中,他不凭法律准则,仅依靠审断,被文官指责“志大才疏”,后辞职。

黄仁宇先生对他的评价也很中肯,“海瑞干预土地所有权,其伦理上的根据和法律上的是非姑且置之不论,只说他一个人的力量,只凭以不怕死的声名作为资本,而要使整个社会机器停止转动,也就无怪乎‘志大才疏’ 的评语了”。

著名抗日将领戚继光是反张运动的牺牲品,因与张居正关系密切而被降职。戚将军是一名很有头脑的军事家,他对军队进行改革,创造了“鸳鸯阵”战术,令倭寇闻风丧胆。戚将军凭“戚家军”扬名海内外,正准备在政治领域大展拳脚时,迎接他的却是被罢黜的命运。

“戚继光的不幸遭遇源自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保持的平衡”,也许告他谋反事假,阻止他改革是真。

李贽是矛盾的哲学家,黄仁宇先生点评的非常精确,一方面李先生深恶痛绝当时的社会环境,但另一方面他又必须依靠其生存。读书人的私欲和公众道德之间的矛盾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期的西方正在进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运动,这是西欧崛起的先兆,而在东方死气沉沉的氛围根本无法孕育出新的思想、新的制度。

张居正、戚继光、海瑞、李贽等人都是在官场上烜赫一时的人物,能够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他们必定深谙社会发展之本质。奈何鞠躬尽瘁一生也没能动摇那腐朽的统治机构,反而落得悲惨的结局。虽然由落后的经济体制、腐朽的政治体制和愚昧的伦理道德所形成的帝国危在旦夕,但它将延续数百年。

它们束缚住了这些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的精英,任凭他们怎么努力也不能使其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可能真的需要借助外力彻底摧毁这堆朽木,我们的民族才能重新开始建设新型的、有生机的大厦。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虽然对其中有些内容并不能理解透彻,我想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我们会学到更多。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