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最新红色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6.25

最新红色故事5篇。

文档处理是职场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重要问题,实在不知如何动笔时,快去找一找相关范文学习一下。从范文中学习可以提升文字表达能力,你知道要如何去撰写范文嘛?工作总结之家从各个方面搜集的资料使这篇“最新红色故事”更加完美,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红色故事【篇1】

“十三五”轰轰烈烈地结束,“十四五”在我的期望中莅临人间。在我的心中,仿佛已经缓缓勾勒出在党的领导下,家乡苏州的大好河山……

微风恰起,桃叶轻渡,暗柳追凉,燕啼斜阳。江南烟雨,又迷人眼。循声探寻,长夜温柔,荧火照耀,满城锦绣。老街小巷,又复喧嚣。一抹抹中国红,造就了这番来之不易的天地。

江南四季轮回皆芳华绝代。我曾幻想着,撑一纸油伞,遥遥相望。见一笔青溪由浅而深,柳烟缥缈,弱水三千。便朝夕思量,自难忘。所幸,祖国知我意,吹梦到江南。苏州在祖国“十四五”的良好建设下,不仅在科技树不断创新,还保留了古典的韵味,成为我心中令我魂牵梦绕的江南。

未来的苏州,一定会……

在初春时,绿意盎然,百花齐放。河边杨柳依依,丛中蜂蝶舞动。凝眸燕入长天,云水一方。见一溪静谧的溪流烟雨蒙蒙,缠绵着四野的远山,渲染出令人莞尔的岁月。在炎夏时,古树遮天,蝉声连绵。池中莲叶青青玉立摇,荷花淡雅而不染。仲夏夜晚的萤火虫闪耀灵动,与人相邀,共坠繁星赏风雅。在秋分时,十里枫叶作红妆。而在南飞之雁离别时,霜月已洒满西楼。在寒冬时,银装素裹。红梅娇美,腊梅高雅,白梅冰清,墨梅沉稳……天地玉尘无颜色,百花魁放百媚生。而这华丽风景的背后,需要祖国和我们的奋不顾身。

不过,如果江南只有风景的优雅,未免如谪仙般过于高贵。真正的的江南光景,是在隐秘的巷陌之中。待那除夕团聚时,欢声笑语浸满城,无人憔悴无人愁。又是一年好风光,戏台风月增新貌,轻纱遮面舞灵巧,琵琶绕梁音袅袅。台下观众喜笑颜开,垂髫则穿梭于斑驳小道,你追我赶。前方的男孩高举着精致的风筝奔跑,后方一群孩童犹如见到珍宝,互相争抢着向前。路过的佳人眼里噙着笑意,微微侧身,给孩子们让出追逐打闹的空间。若一轮圆月高挂,百家也依旧灯火通明,欢喜不散。银辉此时已将石桥描淡,耳畔传来声声童谣。白墙青瓦的屋檐下,是挽发妇女哄儿入眠的轻哼曲调。繁华落尽,此情此景,不禁引我深思。

若没有中国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就一定不会有现在的一片祥和安宁。无限风光,必须建立在太平盛世。而在“十四五”之际,我相信,党一定会带领华夏人民,建设比我想象中更美丽的未来!

我身处于海晏河清的中国,展望着未来宏伟壮阔的蓝图,坚信,中国,一定会不负众望!

最新红色故事【篇2】

夏天的雨后,天空中挂起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在这红、橙、黄、绿、青、蓝、紫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火一般的颜色――中国红。

不知道是不是缘分,爸爸妈妈姓名的第二个字都是“红”。从我能认知颜色的时候,我就渐渐地爱上了红色。看到艳丽的红色,我的心情顿时舒畅,会情不自禁地涌出快乐之情。

据说:红色还可以镇压邪魔,驱魔避邪,对身体百毒不侵。在古代,宫殿的砖瓦和宫墙还有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

红红火火更是大红色最传统的含义:过新年时,家家户户都贴上红红的对联,燃放起红红的爆竹,穿起红红的新衣,提起红红的灯笼,挂起红红的中国结……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学习红红火火,事业红红火火,每天得生活都过得红红火火!

也许说起红色,许多女孩子想到的第一个就是粉红色。可我,偏偏对大红色情有独钟。大红色不比橙色那么鲜亮、不比绿色那么引人注目;也不如金黄色那么高贵、优雅;更不如淡紫色那么梦幻,使人陶醉其中。大红色代表了中国的尊严与庄严。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选用了庄严的大红色作为国旗――五星红旗的颜色。大红色,同时又是血的象征,一看到大红色,我们就会想起那些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它又代表了中国人民曾经受过的奇耻大辱,代表着祖国的曾经千疮百孔。红色时时刻刻会激起我们的斗志;红色,就等同于我们中国的国色,就等同于我们中国人的尊严。

看着红色,我就想起了庄严的升旗仪式;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听着激情澎湃的国歌,我仿佛看到了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延安窑洞里通宵达旦的工作,彻夜不眠的灯光和狼牙山五壮士奋勇跳崖的悲壮情景……

红色是激情、是斗志,更是中国的国色,我爱中国红!

最新红色故事【篇3】

今天是十月一日国庆节,我们一家步入柯桥古镇游玩。只见马路两边的绿化带上,全部对称地挂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绿色映衬着中国红,是如此的协调、和谐。秋风习习,到处红潮涌动,看得我心潮澎湃。

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街边各式各样的摊位,摊主在大声吆喝着。我的眼睛四处搜寻着我心仪的物品。

突然,一抹中国红映入我的眼帘,街旁有人在卖中国结。我的心儿怦怦跳,疾步来到卖中国结的摊位前。制作中国结的是一位老奶奶,她正可谓是心灵手巧,双手上下翻飞,左右旋转,一根红线在她手中出神入化。我屏息凝视,静静地站在边上,看得眼花缭乱,可就是舍不得离开。好大一会儿,我抬头看向妈妈。妈妈心领神会,说:“洋洋,是不是喜欢中国结?喜欢妈妈就给你买。”我赶紧点头。买到中国结后,我开心得又蹦又跳,舞动着中国结,像得到宝贝似的喜不自胜。我本以为中国结的制作会非常容易,可看到老奶奶巧夺天工的制作,我才知道那是有多难做!这就是中国手工,凝结着中国人的智慧!

突然,一阵疾风吹来,环卫阿姨好像看到了什么,就停了下来,原来是街旁插在灌木丛中的五星红旗被吹歪了一些。她轻轻地拿起五星红旗,柔柔地拍了拍灰尘后,稳稳地插入泥土中固定住了。接着,她又开始工作起来。

我对这位不起眼的清洁工阿姨肃然起敬,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为她点赞!她的胸前口袋里插头一面醒目的五星红旗,清洁车两侧也插着五星红旗,人动旗儿飘,成了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看着眼前美丽的人和景,我迅速掏出藏在口袋里的五星红旗贴纸,毫不犹豫地贴到了脸上,也深深地镶嵌在了我的心中。

那一抹鲜艳的中国红,我爱您!

最新红色故事【篇4】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今年的东京奥运会牵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更燃起了我们的民族魂。中国运动健将们一路披荆斩棘,一次次拿下奖牌,最终,中国获得了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位列第二,让国歌在东京的上空一次次唱响。

中国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杨倩吸引了全中国人民的目光,白嫩的脸蛋,扎着小丸子头,发峰上佩戴一个可爱的小黄鸭发卡,使杨倩更加俏皮动人。谁能想到她还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呢!妥妥的学霸!比赛中杨倩身着带中国国旗标志的专有射击服,背挺得笔直,一只眼微眯,目光笃定,神态沉稳,一枪又一枪,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最终,杨倩以251.5环的成绩夺得了中国本次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后来在十米七步枪混合团体决赛中,杨倩惊心动魄逆转击败美国组合再次获得冠军,成为了中国本次奥运首位两金获得者。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与我年龄差不多的全红婵了。首次参加奥运会的14岁女孩――全红婵,她身着艳丽的红色泳衣,站在十米高的跳水台上,处之泰然,只见她从容不迫地走到跳水台的边缘,转过身,脚尖点地,双手高举,放下,手抱腿,纵身一跃,在空中完成了几个高难度动作后,完美落水,简直一点水花都没有,完成了她的完美一跳,最终,她五跳三个满分摘得桂冠!全场的观众高举中国国旗为她欢呼喝彩!全红婵也成为了奥运跳水比赛最高分获得者,成了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奥运冠军。连跳水名将郭晶晶老师都兴奋地鼓掌,随后还拿起手机挤过去拍照。曾经的跳水运动员也发文称:“眼泪瞬间流下来,似乎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在后来的采访中,全红婵被问:“为什么跳的这么好?”“练的,我不是天才,我很笨的,我只是想给妈妈治病。”这些朴实的语言中透露出全红婵的辛苦。是啊,当我们还在被窝里睡觉时,全红婵已经开始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这索然无味又枯燥的动作了,很难想象她是如何挺过来的。“天赋惊人”、“跳水奇才”等赞美,让全红婵一跳成名天下知。事实证明,成功没有捷径,是靠努力换来的。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结果,但想要有结果必须努力。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天才,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们无论是首次出战的小将,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无论是勇夺桂冠,还是遗憾失败,他们都是奋力一搏,都代表十四亿中国人民展现中国风彩。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闪耀着永不言弃,为梦想而奋斗的信念。那抹鲜艳的中国红,早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我难忘!

最新红色故事【篇5】

在世界东方,有一条腾飞的巨龙,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就是我们的祖国。它经历了从战争到和平,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奇迹。如果奇迹有颜色,我想那一定是中国红。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回望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未来舍生忘死。我想,这就是仅属于炎黄子孙的爱国心,仅属于中国的颜色,更是仅属于祖国母亲的骄傲!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前几天,我和家人去电影院看了电影《八佰》,主要讲的是在淞沪会战时期,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坚守四行仓库,抗击日军的故事。走出影院时,我百感交集,流下眼泪。我想,这就是中国人的爱国心吧,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祖国。

我很庆幸,中国能够拥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正因为有了他们,现在的中国再也不是当年的中国了。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当下我们要好好学习,发愤图强,为祖国富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我想,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dg15.com更多 精选工作总结范文阅读

红色故事简短(5篇)


处理文档需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文档的质量和规范,一定要多看范文。可能正在考虑如何才能写好范文呢?今天栏目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篇非常不错的“红色故事简短”文章,希望本页面内容能帮助到您!

红色故事简短(篇1)

夏天的雨后,天空中挂起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在这红、橙、黄、绿、青、蓝、紫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火一般的颜色――中国红。

不知道是不是缘分,爸爸妈妈姓名的第二个字都是“红”。从我能认知颜色的时候,我就渐渐地爱上了红色。看到艳丽的红色,我的心情顿时舒畅,会情不自禁地涌出快乐之情。

据说:红色还可以镇压邪魔,驱魔避邪,对身体百毒不侵。在古代,宫殿的砖瓦和宫墙还有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

红红火火更是大红色最传统的含义:过新年时,家家户户都贴上红红的对联,燃放起红红的爆竹,穿起红红的新衣,提起红红的灯笼,挂起红红的中国结……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学习红红火火,事业红红火火,每天得生活都过得红红火火!

也许说起红色,许多女孩子想到的第一个就是粉红色。可我,偏偏对大红色情有独钟。大红色不比橙色那么鲜亮、不比绿色那么引人注目;也不如金黄色那么高贵、优雅;更不如淡紫色那么梦幻,使人陶醉其中。大红色代表了中国的尊严与庄严。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选用了庄严的大红色作为国旗――五星红旗的颜色。大红色,同时又是血的象征,一看到大红色,我们就会想起那些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它又代表了中国人民曾经受过的奇耻大辱,代表着祖国的曾经千疮百孔。红色时时刻刻会激起我们的斗志;红色,就等同于我们中国的国色,就等同于我们中国人的尊严。

看着红色,我就想起了庄严的升旗仪式;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听着激情澎湃的国歌,我仿佛看到了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延安窑洞里通宵达旦的工作,彻夜不眠的灯光和狼牙山五壮士奋勇跳崖的悲壮情景……

红色是激情、是斗志,更是中国的国色,我爱中国红!

红色故事简短(篇2)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必须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明白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十分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午时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日,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必须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红色故事简短(篇3)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今年的东京奥运会牵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更燃起了我们的民族魂。中国运动健将们一路披荆斩棘,一次次拿下奖牌,最终,中国获得了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位列第二,让国歌在东京的上空一次次唱响。

中国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杨倩吸引了全中国人民的目光,白嫩的脸蛋,扎着小丸子头,发峰上佩戴一个可爱的小黄鸭发卡,使杨倩更加俏皮动人。谁能想到她还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呢!妥妥的学霸!比赛中杨倩身着带中国国旗标志的专有射击服,背挺得笔直,一只眼微眯,目光笃定,神态沉稳,一枪又一枪,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最终,杨倩以251.5环的成绩夺得了中国本次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后来在十米七步枪混合团体决赛中,杨倩惊心动魄逆转击败美国组合再次获得冠军,成为了中国本次奥运首位两金获得者。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与我年龄差不多的全红婵了。首次参加奥运会的14岁女孩――全红婵,她身着艳丽的红色泳衣,站在十米高的跳水台上,处之泰然,只见她从容不迫地走到跳水台的边缘,转过身,脚尖点地,双手高举,放下,手抱腿,纵身一跃,在空中完成了几个高难度动作后,完美落水,简直一点水花都没有,完成了她的完美一跳,最终,她五跳三个满分摘得桂冠!全场的观众高举中国国旗为她欢呼喝彩!全红婵也成为了奥运跳水比赛最高分获得者,成了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奥运冠军。连跳水名将郭晶晶老师都兴奋地鼓掌,随后还拿起手机挤过去拍照。曾经的跳水运动员也发文称:“眼泪瞬间流下来,似乎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在后来的采访中,全红婵被问:“为什么跳的这么好?”“练的,我不是天才,我很笨的,我只是想给妈妈治病。”这些朴实的语言中透露出全红婵的辛苦。是啊,当我们还在被窝里睡觉时,全红婵已经开始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这索然无味又枯燥的动作了,很难想象她是如何挺过来的。“天赋惊人”、“跳水奇才”等赞美,让全红婵一跳成名天下知。事实证明,成功没有捷径,是靠努力换来的。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结果,但想要有结果必须努力。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天才,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们无论是首次出战的小将,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无论是勇夺桂冠,还是遗憾失败,他们都是奋力一搏,都代表十四亿中国人民展现中国风彩。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闪耀着永不言弃,为梦想而奋斗的信念。那抹鲜艳的中国红,早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我难忘!

红色故事简短(篇4)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红色故事简短(篇5)

今天是十月一日国庆节,我们一家步入柯桥古镇游玩。只见马路两边的绿化带上,全部对称地挂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绿色映衬着中国红,是如此的协调、和谐。秋风习习,到处红潮涌动,看得我心潮澎湃。

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街边各式各样的摊位,摊主在大声吆喝着。我的眼睛四处搜寻着我心仪的物品。

突然,一抹中国红映入我的眼帘,街旁有人在卖中国结。我的心儿怦怦跳,疾步来到卖中国结的摊位前。制作中国结的是一位老奶奶,她正可谓是心灵手巧,双手上下翻飞,左右旋转,一根红线在她手中出神入化。我屏息凝视,静静地站在边上,看得眼花缭乱,可就是舍不得离开。好大一会儿,我抬头看向妈妈。妈妈心领神会,说:“洋洋,是不是喜欢中国结?喜欢妈妈就给你买。”我赶紧点头。买到中国结后,我开心得又蹦又跳,舞动着中国结,像得到宝贝似的喜不自胜。我本以为中国结的制作会非常容易,可看到老奶奶巧夺天工的制作,我才知道那是有多难做!这就是中国手工,凝结着中国人的智慧!

突然,一阵疾风吹来,环卫阿姨好像看到了什么,就停了下来,原来是街旁插在灌木丛中的五星红旗被吹歪了一些。她轻轻地拿起五星红旗,柔柔地拍了拍灰尘后,稳稳地插入泥土中固定住了。接着,她又开始工作起来。

我对这位不起眼的清洁工阿姨肃然起敬,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为她点赞!她的胸前口袋里插头一面醒目的五星红旗,清洁车两侧也插着五星红旗,人动旗儿飘,成了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看着眼前美丽的人和景,我迅速掏出藏在口袋里的五星红旗贴纸,毫不犹豫地贴到了脸上,也深深地镶嵌在了我的心中。

那一抹鲜艳的中国红,我爱您!

2023红色故事10篇


如何做才能用好范文提升自己呢?我们可以借鉴范文的写作方法。将范文的结构和要点列成框架的形式,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整理的“2024红色故事”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敬请您浏览本页内容!

2024红色故事 篇1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2024红色故事 篇2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今年的东京奥运会牵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更燃起了我们的民族魂。中国运动健将们一路披荆斩棘,一次次拿下奖牌,最终,中国获得了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位列第二,让国歌在东京的上空一次次唱响。

中国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杨倩吸引了全中国人民的目光,白嫩的脸蛋,扎着小丸子头,发峰上佩戴一个可爱的小黄鸭发卡,使杨倩更加俏皮动人。谁能想到她还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呢!妥妥的学霸!比赛中杨倩身着带中国国旗标志的专有射击服,背挺得笔直,一只眼微眯,目光笃定,神态沉稳,一枪又一枪,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最终,杨倩以251.5环的成绩夺得了中国本次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后来在十米七步枪混合团体决赛中,杨倩惊心动魄逆转击败美国组合再次获得冠军,成为了中国本次奥运首位两金获得者。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与我年龄差不多的全红婵了。首次参加奥运会的14岁女孩――全红婵,她身着艳丽的红色泳衣,站在十米高的跳水台上,处之泰然,只见她从容不迫地走到跳水台的边缘,转过身,脚尖点地,双手高举,放下,手抱腿,纵身一跃,在空中完成了几个高难度动作后,完美落水,简直一点水花都没有,完成了她的完美一跳,最终,她五跳三个满分摘得桂冠!全场的观众高举中国国旗为她欢呼喝彩!全红婵也成为了奥运跳水比赛最高分获得者,成了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奥运冠军。连跳水名将郭晶晶老师都兴奋地鼓掌,随后还拿起手机挤过去拍照。曾经的跳水运动员也发文称:“眼泪瞬间流下来,似乎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在后来的采访中,全红婵被问:“为什么跳的这么好?”“练的,我不是天才,我很笨的,我只是想给妈妈治病。”这些朴实的语言中透露出全红婵的辛苦。是啊,当我们还在被窝里睡觉时,全红婵已经开始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这索然无味又枯燥的动作了,很难想象她是如何挺过来的。“天赋惊人”、“跳水奇才”等赞美,让全红婵一跳成名天下知。事实证明,成功没有捷径,是靠努力换来的。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结果,但想要有结果必须努力。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天才,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们无论是首次出战的小将,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无论是勇夺桂冠,还是遗憾失败,他们都是奋力一搏,都代表十四亿中国人民展现中国风彩。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闪耀着永不言弃,为梦想而奋斗的信念。那抹鲜艳的中国红,早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我难忘!

2024红色故事 篇3

常胜将军粟裕毛泽东说:将中“粟裕最会打仗”

从普通士兵到共和国大将,从南昌起义到全国解放,著名军事家、战略家粟裕身经百战。在夫人楚青的印象里,“除了排长,军中从班长到总参谋长几乎所有军职粟裕都担任过,他是一个完全依靠战绩战功,从基层点滴成长起来的开国将领。”生前曾不止一次有人称赞粟裕“百战百胜”,粟裕总是半开玩笑地回答:“我哪里是百战,好几百战了。”

他戎马一生,先后6次负伤。头部两次负伤,在武平战斗中,子弹从他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过;在水南作战中,被炮弹炸伤头部。手臂两次负伤,在硝石与敌作战中,他左臂负重伤留下残疾;在浙西遂安向皖赣边的转战中,他右臂中弹,新中国成立后才取出子弹。除此之外,1929年攻占宁都时,他臀部负伤;1936年在云合开展游击战中,他脚踝负伤。1984年2月5日他逝世后,家人从他火化的头颅骨灰中,竟发现了三块藏在脑袋里长达54年之久的弹片。

苏中七战七捷、鲁南大捷、血战孟良崮、沙土集之役、淮海战役??戎马一生粟裕以胜仗闻名军中,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称号。1961年,毛泽东在武汉会见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元帅,谈及解放军的军事统帅时说:“我的这些战友中,数这个粟裕最会打仗。”

成名之仗——苏中战役七战七捷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与南京、_______地区成为国民党军进攻的重点。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毛泽东指示粟裕率领华中野战军主力出击津浦铁路,并准备歼灭由浦口北进的敌人。粟裕经过认真分析,认为与其外线出击,不如先在内线打一仗再走。1946年,从7月13日至8月31日,华中野战军以3万余人的劣势兵力迎击国民党军12万人的进攻,连续作战7次,歼灭敌军5万余人,被解放区军民誉为“七战七捷”。这次战役,是解放战争的初战,起到了战略侦察的作用,为中央军委制定内线作战的战略方针,提供了借鉴。华中野战军在战役中缴获了大批美式武器,极大地提高了装备水平。战士们抚摸着崭新的卡宾枪,高兴地说:“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真不错,知道我们的汉阳造不好用,就送来了卡宾枪,连收条都不要。”

经典战例——淮海战役以少胜多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同国民党军进行的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领导指挥下,在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具体运筹指挥下,以_______,在北起临城(今薛城),东至海州,南到淮河,西抵商丘的广大区域内,同数量上、装备上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大决战。解放军以60万对国民党军80万歼敌55.5万余人,而粟裕指挥的华野部队有16个纵队、1个军、3个军区部队,占淮海战役参战部队的70%,歼灭的国民党军占歼敌总数的80%。

在淮海战役前、战役中,粟裕三次向中央军委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建立统一指挥体制的建议,将淮海战役发展为战略决战的建议”。在战役指挥上力求先解决黄维兵团,从而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2024红色故事 篇4

“男人草鞋”意蕴深 抗日民族英雄少年孤儿当红军 视死如归的刘胡兰歌唱二小放牛郎 狱中传单鸡毛信的故事 “小萝卜头”学文化小兵张嘎当您走进位于河北隆化县城的一座烈士陵园,一个场景立刻会展现眼前―――身着军装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英勇无畏,气壮山河……他就是年仅19岁的,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今天,就让我们在烈士的铜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战场…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第二次总攻。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们都无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副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的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但他仍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 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必须马上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想到这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歌声回荡在陵园的上空,也缭绕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确山李家湾人。 1927年5月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到达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组织煤矿工人进行反日运动。在组织运动中,杨靖宇被日本警察署抓捕入狱两次,受到日本军警的严刑拷打,但其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和从事反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被营救出狱,并出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随后历任中共哈尔滨市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杨靖宇在东北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以罄石县红石砬子为根据地从事抗日运动,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第1师师长兼政委、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组建抗联的同时,杨靖宇按照“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对当地人民损害大的不打”的原则,采用“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的战术,与日伪军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麓展开激烈的斗争,很快建立了蒙江(今吉林省靖宇县)、那尔轰、金川(今吉林省辉南县)、河里、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老岭山区和辽宁老秃顶子山等抗日游击根据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抗日运动的发展。日军看到抗联势力的不断壮大,感到十分恐惧,在1938年下半年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围剿”,并以万元巨金悬赏杨靖宇头颅。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杨靖宇率抗联战士与日军作战40多次,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下,抗联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战士们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日军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但杨靖宇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在斗争进入异常艰难状况下,杨靖宇决定将抗联编成几股小部队,分散活动,保存实力。杨靖宇率400多名抗联战士准备在蒙江方向突围,因叛徒的告密,日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行踪,为使部队安全转移,杨靖宇决定再一次分散突围,自己率一部分抗联战士牵制日军。1940年2月23日,经过几次战斗后,杨靖宇负了伤并且身边只剩下几名抗联战士。日伪军追踪杨靖宇的血迹,很快将杨靖宇与几名抗联战士包围,此时的杨靖宇已经数日粒米未进,以皮带、棉絮充饥,身体虚弱到了极点。敌人的“讨伐队”围了上来,呼喊着要他投降,杨靖宇沉着地掏出双枪向日伪军射击,击毙数名敌人。敌人想抓活的,停止射击高声劝降。他没有应声,乘机烧毁文件,又向敌人开枪射击。敌人活捉杨靖宇的希望落空后,向他进行了疯狂的扫射,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割下其头颅,又剖开遗体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残暴的敌人都感到十分震惊。为纪念杨靖宇英勇抗日的光荣一生,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杨靖宇牺牲的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49年,郭沫若为杨靖宇题词为:“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1958年 2月23日,杨靖宇的遗首和遗体被隆重公祭并合葬在吉林省通化靖宇陵园。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金日成、崔庸健等国际友人分别送了花圈,高度评价了他光辉的战斗一生。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一天,“白公馆”里警钟大响。不多时,地坝的人站了大半圈。成岗一看,墙上岗哨的机枪架满了,一群特务提着手枪站在坝子周围,监视着所有“犯人”。 看守所所长陆青说道:“昨天在胡皓手里抓到张纸条,是哪个写的,站出来说清楚……”成岗一听,纸条,莫非是我写的传单出了问题?不多时,只见几个特务拖着受过重刑的胡皓过来了,只见胡皓的鼻孔、眼睛出血,人已昏迷了。成岗正欲站出来,忽听一洪亮的声音“是我写的!”。原来是齐晓轩站了出来。老齐是江苏人,共产党员,抗战时期来重庆大渡口工厂工作,公开身份是技术员,主要领导工人运动,因被叛徒出卖,前被捕,是狱中地下党领导人之一。就是他叫成岗以仿宋字体把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写出来让狱中同志们传阅,鼓舞斗志。陆青右手一摆,眼睛眯了一下,忽然心中一惊,眼睛一转,便问:“据我所知,你哪里都没有去过,这是你们共产党最近的大事情,你怎么知道的?” “告诉你,那天放风的时候,我看你们办公室没有锁,就顺便走进办公室。从你们报上看到这则消息,所以说是你们告诉我的。”齐晓轩说。 陆青说:“我们的报纸?绝不会登载你们共产党的消息,来呀,去把报纸抱来,让他找。”齐晓轩看了这张看那张,看了大报看小报,终于看到一家民办小报上不显眼的地方登载了这则消息。“你们看,这是你们的报纸吗?”陆青一看顿时呆了。 原来,这张民办小报是成岗隔壁牢房关的黄显声将军给成岗看的。 齐晓轩走向牢房,楼上楼下的同志们、难友都站在铁窗前,看见他回来都很高兴。齐晓轩满脸笑容,向同志们点头致意:“同志们,难友们!我们胜利了,重庆快解放了,五星红旗将在歌乐山上高高飘扬!”“小萝卜头”,真名叫宋振中。由于长年的狱中生活,缺乏营养,他长得头大身小,牢房的叔叔阿姨们都叫他“小萝卜头”。 宋振中在监狱中一天一天长大了,他的爸爸宋绮云、妈妈徐林侠向狱方提出要求,希望能让宋振中出去读书,经过一番努力后,特务最终同意让宋振中每天上楼去,由被关在楼上的东北军将领黄显声将军教宋振中学习。 爸爸宋绮云把树枝磨尖了送给“小萝卜头”当笔,妈妈徐林侠把破布和棉花烧焦了放在小碗里,然后兑上水当墨水。白公馆的叔叔、阿姨每天省出一张草纸,为“小萝卜头”做了几个练习本。从此,每天早上,在白公馆看守所二楼的过道上,在特务的监视下,宋振中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活。一天,振中看着黄显声将军手里拿着一支红蓝铅笔,就问:“你的笔为什么不蘸棉花水就可以画出颜色来?我的笔要蘸一下写一下,我们两个能不能换着用?”黄将军笑着回答说:“可以呀。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只要能用俄语同我说上一两句话,我就可以送给你。” 为了能得到红蓝铅笔,从此,“小萝卜头”更加认真努力地完成黄伯伯布置的作业,每天晚上睡觉以前,他总是躺在床上默默地背诵俄语,每天早上早早地起来站在铁窗下呀呀地学说俄语。 当“小萝卜头”能够用简单的俄语与黄将军对话的时候,黄将军就把那支振中渴望已久的红蓝铅笔送给了他。“小萝卜头”十分珍惜这支短短的红蓝铅笔,他只是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才用这支笔书写。解放后,从松林坡特务警卫室的地下挖出“小萝卜头”的遗体时,人们发现他的小手还握着一支已经开始腐烂的小铅笔头。当年红军穿的草鞋,就是群众穿用的普通草鞋,并没有分什么男人、女人的。然而,张南生刚参加革命时,却把自己打的草鞋特别喻为“男人草鞋”。部队不少同志也特别喜欢他打的“男人草鞋”。那是1929年冬,朱德和_率红四军第三次来到新泉,开展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指战员们白天学习军事,晚上学习政治,训练抓得很紧。当时,军事训练内容相当丰富,有队列训练、射击训练、投弹训练,还有班、排、连、营的进攻和防御等等。战士们都穿草鞋参训,不少战士两三天就磨烂一双草鞋。刚参加革命、担任乡苏维埃政府委员的张南生,一有空就去观看红四军的军事训练。一天上午,他亲眼见某连指战员组织一场抢占山头的冲锋训练后,不少战士脚上的草鞋都已磨得不像个样子,有20多名战士还光着脚板走回来。张南生想,红军指战员为穷苦人求翻身而打仗,他们训练这么辛苦,这草鞋一定要尽量满足供应才好。当日下午,张南生回到新泉北村,便立即组织乡干部和一批妇女编织草鞋。当时,张南生还不会编草鞋,便请了一位师傅到家里教他。张南生的父亲张志瑞,见南生这孩子也学起编草鞋的手艺,好不生气,便冲着南生骂道:“我才是个武秀才,武得一字不识,没出息,给你学了那么多年书(张南生在连城旧制中学毕业),也回来学这没出息的手艺,你不觉得丢人?!”张南生不敢惹父亲生气,和气地回答说:“爸爸,你不是常说‘家有万金,不如一艺在身’吗?我多学一门手艺,就多一道财路呵!”他父亲无言可对,只好让他去学。张南生毕竟是读书人,学什么手艺都比别人聪明。他学编的第一双草鞋,样子就蛮像的,而且全用了最好的稻草,很扎实,可就是偏大、偏长了一点。张南生听别人这样议论,就自豪地说:“我这双才是真正的男人草鞋哩。”“哈哈,草鞋编大了还美名为‘男人草鞋’,这也算是你的创造发明啰。”有位妇女这样讥笑他。张南生也滑稽地说:“人有分男女,鞋就没分男女?你们没看见,红四军里头几个彪形大汉,那双脚有多大啊!我这双草鞋送去,他们准争着要的。”“说也对,朱军长的脚就比普通男人大得多,说不准南生哥编的这双草鞋就会被朱军长挑上哩!”又一位妇女这样打趣道。第二天,他们把先编织好的几十双草鞋送到红四军驻地,果然有不少个子高大的军人争着要大草鞋,张南生见了非常高兴。从此,他编的草鞋都比妇女们编的大一些。张南生爱编“男人草鞋”这一故事,便在新泉渐渐传开。1930年5月,张南生参加红军,为新中国的建立奋战在大江南北。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29年3月15日,长汀县南寨广场人山人海,红四军在这里召开万人大会,他号召受苦工农团结起来,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消灭地主阶级,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当家作主的红色政权;他号召工农群众踊跃参军参战,建立革命武装,壮大工农红军。会后,就在南寨广场设立参军报名台。在人山人海的广场中,一位中年男子拉着一位约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寸步不离,生怕马上就会丢失的样子。小男孩一定要到报名台看看,中年男子也只好拉着他转了一转。只见报名台前人来人往,穷苦子弟纷纷报名要求参军,看了一阵后,男子便拉着小孩的手回去了。这位被拉着手的男孩小名“松树孜”,当时刚好12岁,原是连城县庙前村一名父母双亡的乞丐,10岁那年流落到长汀县城,天天脸黑头污,衣衫褴褛。一位好心的中年男子将他收留,带他到一个建筑工地做了小工,成了他的师傅。师傅时时处处关心着他,还想认他为“义子”,以后好增加个劳力,帮自己干活。“松树孜”到长汀以后,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新鲜事:红四军入闽,消灭土著军阀郭凤鸣,解放了长汀城。又听了_在大会上的讲话,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投奔革命,参加工农红军。第二天傍晚他偷偷溜出了工地,左拐右拐,进进退退,生怕师傅跟上来。他直接找到红军在城里的一处驻地,要求马上参军。几位红军战士见他年纪小,人又长得矮小,都劝他回去。可他就是死纠慢缠,战士们不得不带他去找部队领导,一位领导听他讲完经历后,终于同意接收。他主动要求到炊事班洗碗、洗菜、打扫卫生。只因怕被“师傅”认出,被拽回去。没几天,部队开拔了。由于父母生前送他念过两年私塾,文字楚楚可观,在炊事班经常为战友写写家信。领导知道后,调他到团部任宣传队队员。他每到一地,随同队员们提着石灰、朱砂桶,到处刷写红军标语。后来,这名“红小鬼”在部队经历了出生入死、千锤百炼,成为我军医疗战线上一名技术精湛、屡建功劳的高级领导,他就是解放后曾任过国家卫生部长和福建省委书记的江一真。“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马上给八路军送去。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最最紧急的信呀!海娃揣好信,赶着羊下山了。还没走到山口,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怎么办?信藏在哪儿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海娃刚站起来,鬼子就来到了身边。“小孩,你的干什么的?实话说,不然杀了你!”“我是放羊的嘛,呜呜呜,我是放羊的嘛。”海娃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哭起来。鬼子看了看这群羊,来了坏主意。他把羊都扣了下来,海娃呢,被逼着给他们赶羊。天黑了,敌人来到一个小山村。村里找不到一个人,也找不到一颗粮食。鬼子们都饿疯了,就叫黑狗子们去杀羊。一个歪嘴黑狗看中了那头老绵羊,上来就抢。海娃眼看自己心爱的羊被拖走杀掉,恨死了敌人。可他更担心鸡毛信,它就绑在老绵羊的尾巴底下啊!老绵羊好像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条腿往地上一撑,歪嘴黑狗怎么也拉不动,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别的羊。海娃总算放了心,又在盘算着怎样逃走。天刚蒙蒙亮,鬼子就挥着大洋刀,带着队出发了。还没走过几个山头,只听“轰”的一声,走在前面的几个黑狗子倒在地上。原来他们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海娃真想笑,可没敢笑出来。“小孩,你的前面的开路!”鬼子是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踩地雷。这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自己越走越快。敌人都气喘嘘嘘的,越落越远。“小孩,你慢慢地开路!”海娃干脆飞跑起来。叭!叭!鬼子开枪了。海娃一头倒在草丛里。他知道,这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就大声喊起来:“鬼子来啦!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打呀!”果然,八路军叔叔开火了。海娃一高兴,爬起来就想跑,刚跑几步,就昏倒了。一个八路军叔叔忙跑过来:“唉呀,这不是海娃吗?”海娃睁开眼,吃力地说:“叔叔,羊……老绵羊……鸡毛信……尾巴……”话没说完,又昏过去了。等他醒来时,他已经睡在热炕上了。八路军叔叔告诉他,靠着那封鸡毛信送来的重要情报,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了好多鬼子和伪军。八路军叔叔又送给海娃刚缴获的两个牛肉罐头。海娃的心里呀,别提有多高兴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上,有个村庄叫“鬼不灵”。村上有个孩子叫张嘎,他一心想当八路,想缴一把真枪,有一位在他家养伤的八路老钟还特地为嘎子削了一把木头枪。张嘎只有一个惟一的亲人——奶奶,他爱奶奶,因为奶奶对他无微不至,他崇敬奶奶,因为奶奶竭尽全力维护着八路军,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着幸福。但是,奶奶为了掩护隐藏在他们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幸福的家被敌人摧毁了,嘎子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同学们,你们想想这一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悲惨的啊!张嘎是个可爱的孩子,他勇敢刚强,在敌人面前无所畏惧,表现出威武不屈的精神。当老满父子为掩护他而遭受伪军的毒打时,他敢于大义凛然地挺身而出,并且沉着有力地告诉敌人:“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八路军,跟他们没有关系!”当他被敌人关在炮楼里进行拷问时,他敢于勇猛地咬着敌人执着皮鞭的魔手……同学们,嘎子的爱国热情、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对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从嘎子身上,反映出了他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我们也同样可以把他的精神运用于现在的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困难勇于克服,不怕挑战,不怕挫折。同学们,在战争年代,小小年纪的嘎子就不怕牺牲,打鬼子。而我们现在处在和平年代,更应该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加倍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建设祖国。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像嘎子那样毫无保留地把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

2024红色故事 篇5

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举国上下欢呼雀跃,这标志着中国进一步走向成熟!!!我相信,2008年时,中国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哪怕经历了可怕的5。12地震。

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口号,以“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为奥运会会徽,以“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为筹办理念,中国北京将永远载入史册!!!现在,让我来介绍一下奥运火炬吧:

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奥林匹克火炬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从1936年的第11届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诞生一支体现主办国家文化特色并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遗产。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燃料为丙烷,符合环保要求。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北京奥运会火炬艺术和技术特色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

2024红色故事 篇6

20世纪之初,在五四运动的浪潮冲刷下,反动、腐朽的封建制度虽然受到了一定的抨击和摧毁。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推翻封建社会的统治,尤其是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封建制度下提倡的封建礼教、男尊女卑、女子贞节以及三从四德等,仍然在严重地束缚、压迫和摧残着中国农村妇女。赵一曼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封建地主家庭里,也就必然逃脱不掉当时操持家业的兄长像阎王似的以封建礼教严厉地管束她,使她失去自由。男尊女卑,一方面造成了男性在家庭中的骄横,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女性的压迫和侵夺。

在赵一曼十二岁那年的腊月二十五日,赵一曼的父亲李鸿绪因为咳嗽痰涌昏迷不醒后死去了。按世俗规矩,大哥李席儒便名正言顺地成了当家人。

父亲病死后,小一曼失去了父爱,家里的生活更是沉闷极了。大哥不仅没有父亲那般行医抓药的本事,反而成天赌博、抽鸦片,还要天天摆着家长的派头。大嫂也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之人,两口子三天两头吵嘴闹气。在这种家庭环境里,赵一曼受到了极大的憋屈,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有一天她便向大哥提出:这样活着实在太没意思了,我要出门读书去!大哥只顾抽烟,耷拉着眼皮,头也懒得抬地哼道:不行,我没钱供你!

2024红色故事 篇7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支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应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在党组织帮忙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考验中,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加入共产党,为党的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境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

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终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泽东,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

2024红色故事 篇8

1941年10月5日上午,风和日丽。蔚县大南山的山脚下有个12岁的放牛娃,叫张大义。正赶着地主的牛群,迎着朝阳,唱着山歌,在山坡坡上跑来跑去,他的歌声和老黄牛的吼声,在山沟沟里头回荡。

就在张大义蹦蹦跳跳十分开心之际,突然,他发现前方有一群日本鬼子兵揣着刺刀,探头探脑,贼眉鼠眼地朝中共蔚县县委所在地——瓦子盆村方向窜来,妄图摧毁我县委和民主抗日政府。由于敌人采取闪电式的偷袭,这里的干部群众没有察觉,而陷入日军包围之中。眼看就要发生流血事件,在这千钧一发十分危机时刻。放牛娃张大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想如果不及时报告县委,就会造成重大损失。于是他奋不顾身,向县委驻地跑去。张大义的举动,被狡猾的日军指挥官松田发现了,他指挥鬼子兵向张大义开枪射击,松田还“嗷嗷”怪叫。子弹在大义耳边、身子周围“吱吱”直叫,可张大义哪管这些,送信要紧。跑呀,跑呀,凭着他多年放牛练出来的两条“飞毛”腿,再加上他对地里熟,早把日本鬼子兵甩得老远,刹那间鬼子连大义影子也不见了,急得鬼子兵也“嗷嗷”叫起来。一边放松,一边四处寻找放牛娃。敌人的子弹虽然没打着大义,可鬼子们的枪声却给山上八路军和地方干部送了信号,部队准备战斗,干部们迅速组织群众转移。

干部和群众安全转移了,可放牛娃张大义腿部受了枪伤,但他咬着牙,忍着疼痛,也隐蔽起来。日本鬼子进村翻箱倒柜折腾了老半天,什么也没捞到,气得鬼子们乱放了一气枪,烧了老百姓几间房子,就灰溜溜地滚回了蔚县城。

鬼子走后,干部和群众找到大义,给他治了伤。从此,放牛娃张大义智斗鬼子兵,保护群众的事迹在蔚县大南山里山外广为传颂,称颂他是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2024红色故事 篇9

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回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随后一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他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关于红色故事12篇


时间就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落在茫茫大海之中,这段时间的工作上的事情终于可以暂时告一段落,我们要写一篇总结来检验这段工作,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吸取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帮助今后少走弯路,多出成果。想要写好一篇好的总结还需要什么?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关于红色故事12篇,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关于红色故事(篇1)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在这如河的岁月中,涌现出千千万万的爱过英雄,他们的爱国事迹给予我们的感动。

我在课本上看到一篇文章――《抗日英雄赵一曼》,读后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文章中,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在一次战头中,她不幸被捕。凶恶的敌人妄想从赵一曼口中知道抗联所在地,但赵一曼忍受一次又一次酷刑,她的右膀被斩断,被戴上几十斤重的铁镣。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牺牲时,年仅三十一岁。

赵一曼这个名字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中。她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他的一句话使我久久不能忘却,她说:“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的信仰......”这种浩然正气永远震撼和激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巍峨、险峻是上的个性;澎湃、娴静是水的个性;坚强、无畏使中国人的个性!”“苟利的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怀,也是所有中国人一生不变的情怀!

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爱国豪情在我们心中如彩般绚丽,永远、永远......

关于红色故事(篇2)

杨靖宇19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有一件事情让老师记忆犹新:有一天,杨靖宇在学校学习(学习情况已无从考证),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大叫,原来是老张被几个兵痞打。于是他们就出来围观。忽然,有一个高高的男孩大叫了一声:“你们太欺负人了!”

于是,所有的学生都跟着嚷道。一个兵痞圣气凌凌地说:“怎么拉?他得罪我们了,就该挨!”于是,那个高个子男孩一挥手,说:“上。”几十个学生就连打带赶地把他们赶出了学校,救了老张一命。那个高个子男孩就是杨靖宇。

那几个兵痞不甘心,觉得太丢脸。于是第二天,他们又叫来更多的兵痞,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一进学校,就嚷着要找昨天那个高个子男孩。校长急了,就一个劲地道歉。兵痞不听。在这时,杨靖宇爬到房子上,拿着火柴,对兵痞说:“知道这是什么么?是洋火!你们不走,我就把房子烧了。”校长也赶忙说:“诶,我们也管不住他。你们还是走吧,这孩子,你们不走,把他逼急了,他一定会烧。房子烧了,你们头也不会饶你们。快走吧。”于是,兵痞们就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关于红色故事(篇3)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英雄,我喜欢的小英雄叫刘胡兰,她的家住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重温刘胡兰的故事。

1946年秋天,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山西省文水地区的地主武装也乘机猖狂反扑。革命形势日益恶化,但年仅14岁的中共候补党员、云周西村妇救会主任刘胡兰,坚决要求留下来继续斗争。

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出卖,刘胡兰被阎锡山的部队抓捕。他的父亲刘景谦、母亲胡文秀和二姐刘爱兰都在现场。残忍的敌人在刘胡兰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企图以此让刘胡兰屈服。敌人凶狠地说:你看见了吗?现在轮到你了!你要死还是要活?只要你说一句话,就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当共产党!就这一句,我立马放你回去!面对威逼利诱,刘胡兰毫不畏惧!从容地说道:我叫刘胡兰,死有什么可怕?怕死就不当共产党。要杀要剐由你们,要我自白,妄想!

寒风中,她慢慢把头转向亲人的方向,深情地望了一眼,然后从容走向铡刀…刘胡兰牺牲时,年仅15岁,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刘胡兰牺牲的那个冬天特别冷,不久后的春节,云周西村家家户户都没有贴春联,也没有放鞭炮,乡亲们用无声的悲愤来祭奠牺牲的英雄。

1947年3月,毛泽东转战陕北途中,听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深受感动,挥笔写下8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少年强则中国强。同学们,刘胡兰牺牲时,年仅15岁。他的一生,短暂而光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小立志、好好学习,争做祖国未来的合格接班人!

关于红色故事(篇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泼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

“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关于红色故事(篇5)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必须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明白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十分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午时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日,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必须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关于红色故事(篇6)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今年的东京奥运会牵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更燃起了我们的民族魂。中国运动健将们一路披荆斩棘,一次次拿下奖牌,最终,中国获得了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位列第二,让国歌在东京的上空一次次唱响。

中国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杨倩吸引了全中国人民的目光,白嫩的脸蛋,扎着小丸子头,发峰上佩戴一个可爱的小黄鸭发卡,使杨倩更加俏皮动人。谁能想到她还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呢!妥妥的学霸!比赛中杨倩身着带中国国旗标志的专有射击服,背挺得笔直,一只眼微眯,目光笃定,神态沉稳,一枪又一枪,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最终,杨倩以251.5环的成绩夺得了中国本次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后来在十米七步枪混合团体决赛中,杨倩惊心动魄逆转击败美国组合再次获得冠军,成为了中国本次奥运首位两金获得者。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与我年龄差不多的全红婵了。首次参加奥运会的14岁女孩――全红婵,她身着艳丽的红色泳衣,站在十米高的跳水台上,处之泰然,只见她从容不迫地走到跳水台的边缘,转过身,脚尖点地,双手高举,放下,手抱腿,纵身一跃,在空中完成了几个高难度动作后,完美落水,简直一点水花都没有,完成了她的完美一跳,最终,她五跳三个满分摘得桂冠!全场的观众高举中国国旗为她欢呼喝彩!全红婵也成为了奥运跳水比赛最高分获得者,成了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奥运冠军。连跳水名将郭晶晶老师都兴奋地鼓掌,随后还拿起手机挤过去拍照。曾经的跳水运动员也发文称:“眼泪瞬间流下来,似乎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在后来的采访中,全红婵被问:“为什么跳的这么好?”“练的,我不是天才,我很笨的,我只是想给妈妈治病。”这些朴实的语言中透露出全红婵的辛苦。是啊,当我们还在被窝里睡觉时,全红婵已经开始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这索然无味又枯燥的动作了,很难想象她是如何挺过来的。“天赋惊人”、“跳水奇才”等赞美,让全红婵一跳成名天下知。事实证明,成功没有捷径,是靠努力换来的。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结果,但想要有结果必须努力。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天才,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们无论是首次出战的小将,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无论是勇夺桂冠,还是遗憾失败,他们都是奋力一搏,都代表十四亿中国人民展现中国风彩。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闪耀着永不言弃,为梦想而奋斗的信念。那抹鲜艳的中国红,早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我难忘!

关于红色故事(篇7)

许世友

1906年2月2日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许洼)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随拳师入嵩山少林寺。习武8年中,既学会了十八般武艺,也学了飞檐走壁之术。在回家乡探亲时,失手将以势欺人的地主恶少打死,被迫弃家离寺,四处流浪。后到直系军阀吴佩孚部队当兵。

1926年在武昌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师1团任连长,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离队回乡,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黄(安)麻(城)起义。

1932年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12师34团团长。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中,7次参加敢死队,两次任敢死队队长,屡挫强敌,4次负伤。同年11月在红四方面军主力向川陕边转移途中,指挥第34团在漫川关与堵截之敌勇猛拼杀,为全军杀出一条血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向毛泽东请缨上前线,于1938年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副旅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参加了夏季反击作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85年10月22日在南京病逝。

关于红色故事(篇8)

“男人草鞋”意蕴深 抗日民族英雄少年孤儿当红军 视死如归的刘胡兰歌唱二小放牛郎 狱中传单鸡毛信的故事 “小萝卜头”学文化小兵张嘎当您走进位于河北隆化县城的一座烈士陵园,一个场景立刻会展现眼前―――身着军装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英勇无畏,气壮山河……他就是年仅19岁的,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今天,就让我们在烈士的铜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战场…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第二次总攻。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们都无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副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的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但他仍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 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必须马上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想到这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歌声回荡在陵园的上空,也缭绕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确山李家湾人。 1927年5月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到达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组织煤矿工人进行反日运动。在组织运动中,杨靖宇被日本警察署抓捕入狱两次,受到日本军警的严刑拷打,但其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和从事反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被营救出狱,并出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随后历任中共哈尔滨市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杨靖宇在东北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以罄石县红石砬子为根据地从事抗日运动,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第1师师长兼政委、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组建抗联的同时,杨靖宇按照“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对当地人民损害大的不打”的原则,采用“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的战术,与日伪军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麓展开激烈的斗争,很快建立了蒙江(今吉林省靖宇县)、那尔轰、金川(今吉林省辉南县)、河里、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老岭山区和辽宁老秃顶子山等抗日游击根据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抗日运动的发展。日军看到抗联势力的不断壮大,感到十分恐惧,在1938年下半年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围剿”,并以万元巨金悬赏杨靖宇头颅。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杨靖宇率抗联战士与日军作战40多次,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下,抗联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战士们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日军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但杨靖宇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在斗争进入异常艰难状况下,杨靖宇决定将抗联编成几股小部队,分散活动,保存实力。杨靖宇率400多名抗联战士准备在蒙江方向突围,因叛徒的告密,日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行踪,为使部队安全转移,杨靖宇决定再一次分散突围,自己率一部分抗联战士牵制日军。1940年2月23日,经过几次战斗后,杨靖宇负了伤并且身边只剩下几名抗联战士。日伪军追踪杨靖宇的血迹,很快将杨靖宇与几名抗联战士包围,此时的杨靖宇已经数日粒米未进,以皮带、棉絮充饥,身体虚弱到了极点。敌人的“讨伐队”围了上来,呼喊着要他投降,杨靖宇沉着地掏出双枪向日伪军射击,击毙数名敌人。敌人想抓活的,停止射击高声劝降。他没有应声,乘机烧毁文件,又向敌人开枪射击。敌人活捉杨靖宇的希望落空后,向他进行了疯狂的扫射,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割下其头颅,又剖开遗体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残暴的敌人都感到十分震惊。为纪念杨靖宇英勇抗日的光荣一生,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杨靖宇牺牲的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49年,郭沫若为杨靖宇题词为:“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1958年 2月23日,杨靖宇的遗首和遗体被隆重公祭并合葬在吉林省通化靖宇陵园。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金日成、崔庸健等国际友人分别送了花圈,高度评价了他光辉的战斗一生。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一天,“白公馆”里警钟大响。不多时,地坝的人站了大半圈。成岗一看,墙上岗哨的机枪架满了,一群特务提着手枪站在坝子周围,监视着所有“犯人”。 看守所所长陆青说道:“昨天在胡皓手里抓到张纸条,是哪个写的,站出来说清楚……”成岗一听,纸条,莫非是我写的传单出了问题?不多时,只见几个特务拖着受过重刑的胡皓过来了,只见胡皓的鼻孔、眼睛出血,人已昏迷了。成岗正欲站出来,忽听一洪亮的声音“是我写的!”。原来是齐晓轩站了出来。老齐是江苏人,共产党员,抗战时期来重庆大渡口工厂工作,公开身份是技术员,主要领导工人运动,因被叛徒出卖,前被捕,是狱中地下党领导人之一。就是他叫成岗以仿宋字体把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写出来让狱中同志们传阅,鼓舞斗志。陆青右手一摆,眼睛眯了一下,忽然心中一惊,眼睛一转,便问:“据我所知,你哪里都没有去过,这是你们共产党最近的大事情,你怎么知道的?” “告诉你,那天放风的时候,我看你们办公室没有锁,就顺便走进办公室。从你们报上看到这则消息,所以说是你们告诉我的。”齐晓轩说。 陆青说:“我们的报纸?绝不会登载你们共产党的消息,来呀,去把报纸抱来,让他找。”齐晓轩看了这张看那张,看了大报看小报,终于看到一家民办小报上不显眼的地方登载了这则消息。“你们看,这是你们的报纸吗?”陆青一看顿时呆了。 原来,这张民办小报是成岗隔壁牢房关的黄显声将军给成岗看的。 齐晓轩走向牢房,楼上楼下的同志们、难友都站在铁窗前,看见他回来都很高兴。齐晓轩满脸笑容,向同志们点头致意:“同志们,难友们!我们胜利了,重庆快解放了,五星红旗将在歌乐山上高高飘扬!”“小萝卜头”,真名叫宋振中。由于长年的狱中生活,缺乏营养,他长得头大身小,牢房的叔叔阿姨们都叫他“小萝卜头”。 宋振中在监狱中一天一天长大了,他的爸爸宋绮云、妈妈徐林侠向狱方提出要求,希望能让宋振中出去读书,经过一番努力后,特务最终同意让宋振中每天上楼去,由被关在楼上的东北军将领黄显声将军教宋振中学习。 爸爸宋绮云把树枝磨尖了送给“小萝卜头”当笔,妈妈徐林侠把破布和棉花烧焦了放在小碗里,然后兑上水当墨水。白公馆的叔叔、阿姨每天省出一张草纸,为“小萝卜头”做了几个练习本。从此,每天早上,在白公馆看守所二楼的过道上,在特务的监视下,宋振中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活。一天,振中看着黄显声将军手里拿着一支红蓝铅笔,就问:“你的笔为什么不蘸棉花水就可以画出颜色来?我的笔要蘸一下写一下,我们两个能不能换着用?”黄将军笑着回答说:“可以呀。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只要能用俄语同我说上一两句话,我就可以送给你。” 为了能得到红蓝铅笔,从此,“小萝卜头”更加认真努力地完成黄伯伯布置的作业,每天晚上睡觉以前,他总是躺在床上默默地背诵俄语,每天早上早早地起来站在铁窗下呀呀地学说俄语。 当“小萝卜头”能够用简单的俄语与黄将军对话的时候,黄将军就把那支振中渴望已久的红蓝铅笔送给了他。“小萝卜头”十分珍惜这支短短的红蓝铅笔,他只是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才用这支笔书写。解放后,从松林坡特务警卫室的地下挖出“小萝卜头”的遗体时,人们发现他的小手还握着一支已经开始腐烂的小铅笔头。当年红军穿的草鞋,就是群众穿用的普通草鞋,并没有分什么男人、女人的。然而,张南生刚参加革命时,却把自己打的草鞋特别喻为“男人草鞋”。部队不少同志也特别喜欢他打的“男人草鞋”。那是1929年冬,朱德和_率红四军第三次来到新泉,开展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指战员们白天学习军事,晚上学习政治,训练抓得很紧。当时,军事训练内容相当丰富,有队列训练、射击训练、投弹训练,还有班、排、连、营的进攻和防御等等。战士们都穿草鞋参训,不少战士两三天就磨烂一双草鞋。刚参加革命、担任乡苏维埃政府委员的张南生,一有空就去观看红四军的军事训练。一天上午,他亲眼见某连指战员组织一场抢占山头的冲锋训练后,不少战士脚上的草鞋都已磨得不像个样子,有20多名战士还光着脚板走回来。张南生想,红军指战员为穷苦人求翻身而打仗,他们训练这么辛苦,这草鞋一定要尽量满足供应才好。当日下午,张南生回到新泉北村,便立即组织乡干部和一批妇女编织草鞋。当时,张南生还不会编草鞋,便请了一位师傅到家里教他。张南生的父亲张志瑞,见南生这孩子也学起编草鞋的手艺,好不生气,便冲着南生骂道:“我才是个武秀才,武得一字不识,没出息,给你学了那么多年书(张南生在连城旧制中学毕业),也回来学这没出息的手艺,你不觉得丢人?!”张南生不敢惹父亲生气,和气地回答说:“爸爸,你不是常说‘家有万金,不如一艺在身’吗?我多学一门手艺,就多一道财路呵!”他父亲无言可对,只好让他去学。张南生毕竟是读书人,学什么手艺都比别人聪明。他学编的第一双草鞋,样子就蛮像的,而且全用了最好的稻草,很扎实,可就是偏大、偏长了一点。张南生听别人这样议论,就自豪地说:“我这双才是真正的男人草鞋哩。”“哈哈,草鞋编大了还美名为‘男人草鞋’,这也算是你的创造发明啰。”有位妇女这样讥笑他。张南生也滑稽地说:“人有分男女,鞋就没分男女?你们没看见,红四军里头几个彪形大汉,那双脚有多大啊!我这双草鞋送去,他们准争着要的。”“说也对,朱军长的脚就比普通男人大得多,说不准南生哥编的这双草鞋就会被朱军长挑上哩!”又一位妇女这样打趣道。第二天,他们把先编织好的几十双草鞋送到红四军驻地,果然有不少个子高大的军人争着要大草鞋,张南生见了非常高兴。从此,他编的草鞋都比妇女们编的大一些。张南生爱编“男人草鞋”这一故事,便在新泉渐渐传开。1930年5月,张南生参加红军,为新中国的建立奋战在大江南北。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29年3月15日,长汀县南寨广场人山人海,红四军在这里召开万人大会,他号召受苦工农团结起来,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消灭地主阶级,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当家作主的红色政权;他号召工农群众踊跃参军参战,建立革命武装,壮大工农红军。会后,就在南寨广场设立参军报名台。在人山人海的广场中,一位中年男子拉着一位约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寸步不离,生怕马上就会丢失的样子。小男孩一定要到报名台看看,中年男子也只好拉着他转了一转。只见报名台前人来人往,穷苦子弟纷纷报名要求参军,看了一阵后,男子便拉着小孩的手回去了。这位被拉着手的男孩小名“松树孜”,当时刚好12岁,原是连城县庙前村一名父母双亡的乞丐,10岁那年流落到长汀县城,天天脸黑头污,衣衫褴褛。一位好心的中年男子将他收留,带他到一个建筑工地做了小工,成了他的师傅。师傅时时处处关心着他,还想认他为“义子”,以后好增加个劳力,帮自己干活。“松树孜”到长汀以后,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新鲜事:红四军入闽,消灭土著军阀郭凤鸣,解放了长汀城。又听了_在大会上的讲话,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投奔革命,参加工农红军。第二天傍晚他偷偷溜出了工地,左拐右拐,进进退退,生怕师傅跟上来。他直接找到红军在城里的一处驻地,要求马上参军。几位红军战士见他年纪小,人又长得矮小,都劝他回去。可他就是死纠慢缠,战士们不得不带他去找部队领导,一位领导听他讲完经历后,终于同意接收。他主动要求到炊事班洗碗、洗菜、打扫卫生。只因怕被“师傅”认出,被拽回去。没几天,部队开拔了。由于父母生前送他念过两年私塾,文字楚楚可观,在炊事班经常为战友写写家信。领导知道后,调他到团部任宣传队队员。他每到一地,随同队员们提着石灰、朱砂桶,到处刷写红军标语。后来,这名“红小鬼”在部队经历了出生入死、千锤百炼,成为我军医疗战线上一名技术精湛、屡建功劳的高级领导,他就是解放后曾任过国家卫生部长和福建省委书记的江一真。“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马上给八路军送去。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最最紧急的信呀!海娃揣好信,赶着羊下山了。还没走到山口,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怎么办?信藏在哪儿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海娃刚站起来,鬼子就来到了身边。“小孩,你的干什么的?实话说,不然杀了你!”“我是放羊的嘛,呜呜呜,我是放羊的嘛。”海娃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哭起来。鬼子看了看这群羊,来了坏主意。他把羊都扣了下来,海娃呢,被逼着给他们赶羊。天黑了,敌人来到一个小山村。村里找不到一个人,也找不到一颗粮食。鬼子们都饿疯了,就叫黑狗子们去杀羊。一个歪嘴黑狗看中了那头老绵羊,上来就抢。海娃眼看自己心爱的羊被拖走杀掉,恨死了敌人。可他更担心鸡毛信,它就绑在老绵羊的尾巴底下啊!老绵羊好像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条腿往地上一撑,歪嘴黑狗怎么也拉不动,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别的羊。海娃总算放了心,又在盘算着怎样逃走。天刚蒙蒙亮,鬼子就挥着大洋刀,带着队出发了。还没走过几个山头,只听“轰”的一声,走在前面的几个黑狗子倒在地上。原来他们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海娃真想笑,可没敢笑出来。“小孩,你的前面的开路!”鬼子是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踩地雷。这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自己越走越快。敌人都气喘嘘嘘的,越落越远。“小孩,你慢慢地开路!”海娃干脆飞跑起来。叭!叭!鬼子开枪了。海娃一头倒在草丛里。他知道,这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就大声喊起来:“鬼子来啦!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打呀!”果然,八路军叔叔开火了。海娃一高兴,爬起来就想跑,刚跑几步,就昏倒了。一个八路军叔叔忙跑过来:“唉呀,这不是海娃吗?”海娃睁开眼,吃力地说:“叔叔,羊……老绵羊……鸡毛信……尾巴……”话没说完,又昏过去了。等他醒来时,他已经睡在热炕上了。八路军叔叔告诉他,靠着那封鸡毛信送来的重要情报,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了好多鬼子和伪军。八路军叔叔又送给海娃刚缴获的两个牛肉罐头。海娃的心里呀,别提有多高兴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上,有个村庄叫“鬼不灵”。村上有个孩子叫张嘎,他一心想当八路,想缴一把真枪,有一位在他家养伤的八路老钟还特地为嘎子削了一把木头枪。张嘎只有一个惟一的亲人——奶奶,他爱奶奶,因为奶奶对他无微不至,他崇敬奶奶,因为奶奶竭尽全力维护着八路军,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着幸福。但是,奶奶为了掩护隐藏在他们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幸福的家被敌人摧毁了,嘎子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同学们,你们想想这一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悲惨的啊!张嘎是个可爱的孩子,他勇敢刚强,在敌人面前无所畏惧,表现出威武不屈的精神。当老满父子为掩护他而遭受伪军的毒打时,他敢于大义凛然地挺身而出,并且沉着有力地告诉敌人:“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八路军,跟他们没有关系!”当他被敌人关在炮楼里进行拷问时,他敢于勇猛地咬着敌人执着皮鞭的魔手……同学们,嘎子的爱国热情、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对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从嘎子身上,反映出了他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我们也同样可以把他的精神运用于现在的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困难勇于克服,不怕挑战,不怕挫折。同学们,在战争年代,小小年纪的嘎子就不怕牺牲,打鬼子。而我们现在处在和平年代,更应该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加倍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建设祖国。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像嘎子那样毫无保留地把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

关于红色故事(篇9)

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山里去坚持游击斗争。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都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小,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天黑时,孩子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一天也没找到。白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子,屠杀了全村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山中的岩洞里成立了。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白匪团长。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红色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父亲发了一封信,要求海娃立即送给八路军。这封信里粘着三根鸡毛,娃娃一看就知道。这是最紧急的信啊

海娃拿着信,赶羊下山了。还没到山口,远远地看到了日本士兵。我该怎么办?信件藏在哪里呢?他一眼就看到了老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把信封在羊的尾巴下面,盖上大尾巴,什么也看不见了。海娃刚站起来,鬼子就来到身边。

孩子,你在做什么?老实说,不然就杀了你!

我是放羊啊。嗯,我是放羊啊。海娃故意假装害怕的样子哭了。

鬼子看到这群羊,来个坏主意。他把羊全部拉下来,娃娃被迫赶羊。

天黑了,敌人来到了小山村。村里找不到人,粮食也找不到。鬼子们饿疯了,让黑狗们杀羊。歪嘴的黑狗喜欢那只老羊,一上来就抢。海娃看到自己爱的羊被带走杀死,恨死了敌人。但是,他更担心鸡毛信,绑在老羊的尾巴下面

老羊好像看到了娃娃的心情,四条腿支撑在地上,歪嘴的黑狗怎么也拉不动,累得出了臭汗,得抓别的羊。海娃终于放心了,又在盘中怎么跑。

天刚蒙蒙蒙,鬼子挥大洋刀,带队出发。还没走过几个山头,只听轰鸣的声音,走在前面的黑狗倒在地上。他们踩了民兵埋的地雷。海娃真想笑,但不敢笑。

孩子,你面前的路!鬼子要海娃赶羊,在前面踩地雷。那里的路娃娃很熟悉,他把敌人带到山路上,自己越走越快。敌人气喘吁吁,越落越远。

孩子,慢慢开路吧!海娃娃正在飞。

喇叭!喇叭!鬼子开枪了。海娃倒在草丛里。他明白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大声喊道:鬼子来了!鬼子来了!八路军叔叔,快打!

果然,八路军大叔火了。海娃一开心,爬起来就想跑,刚跑几步,就晕倒了。八路军叔叔跑来跑去:啊,这不是娃娃吗?

海娃睁开眼睛,辛苦地说:叔叔,羊……老羊……鸡毛信……尾巴……话没说完,又过去了。

当他醒来时,他已经睡在热炕上了。八路军叔叔告诉他,依靠那封鸡毛信寄来的重要信息,八路军打了一场大胜仗,消灭了许多鬼子和伪军。八路军大叔又送给海娃刚收获的两个牛肉罐头。海娃的心啊。不要说有多高兴。

关于红色故事(篇10)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支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应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在党组织帮忙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考验中,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加入共产党,为党的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境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

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终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泽东,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

关于红色故事(篇11)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为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和华北战场杨罗耿兵团东进,董存瑞所在的第十一纵队奉命攻打隆化国。24日,六连召开攻打隆化的战前动员大会,董存瑞被选为爆破组组长。

董存瑞带领爆破组的战友们一鼓作气炸掉了敌人的四个炮楼和五个碉堡,顺利地完成了扫除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正当我军发起了总攻之时,突然,在一座桥上伪装十分严密的暗堡喷出6条火舌,拦住了部队冲锋的道路,冲在前面的同志倒下去了,爆破组派上去三名同志,都未能完成任务,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董存瑞机智地通过了几十米开阔地,冲入桥下的旱河沟里,进入了火力死角。可是,桥离地面一人多高,两旁全是光滑的墙壁,没处安放炸药,董存瑞焦急万分,看到冲上来却又纷纷倒下的战友,他毅然用左手代替支架托起炸药包,贴紧桥堡,从容地拉开了导火索,向着冲锋的队伍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

隆化解放了,董存瑞用自己19岁的年轻生命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1948年6月8日,十一纵队党委决定:追认董存瑞同志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生前所在的六班为“董存瑞”班。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发布决定,将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

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追认董存瑞同志为全国战斗英雄。

关于红色故事(篇12)

20世纪之初,在五四运动的浪潮冲刷下,反动、腐朽的封建制度虽然受到了一定的抨击和摧毁。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推翻封建社会的统治,尤其是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封建制度下提倡的封建礼教、男尊女卑、女子贞节以及三从四德等,仍然在严重地束缚、压迫和摧残着中国农村妇女。赵一曼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封建地主家庭里,也就必然逃脱不掉当时操持家业的兄长像阎王似的以封建礼教严厉地管束她,使她失去自由。男尊女卑,一方面造成了男性在家庭中的骄横,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女性的压迫和侵夺。

在赵一曼十二岁那年的腊月二十五日,赵一曼的父亲李鸿绪因为咳嗽痰涌昏迷不醒后死去了。按世俗规矩,大哥李席儒便名正言顺地成了当家人。

父亲病死后,小一曼失去了父爱,家里的生活更是沉闷极了。大哥不仅没有父亲那般行医抓药的本事,反而成天赌博、抽鸦片,还要天天摆着家长的派头。大嫂也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之人,两口子三天两头吵嘴闹气。在这种家庭环境里,赵一曼受到了极大的憋屈,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有一天她便向大哥提出:这样活着实在太没意思了,我要出门读书去!大哥只顾抽烟,耷拉着眼皮,头也懒得抬地哼道:不行,我没钱供你!

红色革命故事12篇


很多人的工作需要他们不断处理和修改各种文档,我们可以看看范文来激活脑袋的活力。范文的情节展现是我们可以借鉴的范例,你知道范文的优秀之处在于哪里吗?栏目小编筛选了多篇文章认为“红色革命故事”最为出色。

红色革命故事(篇1)

6.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7、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8、魏大光

1939年5月,魏大光主动请示贺龙师长回家乡招兵扩大部队。师党委接受了魏大光的请求,并派出三十多名干部随同前往。

这支精干的武装工作队,昼夜兼程,回到霸县堂二里,活动范围扩大到武清、安次、永清一带,重点是对那些小股抗日武装进行说服教育工作。

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将上述一带十几股一千多人的武装收拢起来,进行了整编,发了军装,给他们戴上了“八路军”的臂章,准备开往独二旅驻地。

令人遗憾的是,在行前几天时,魏旅长坐船去一处辞行,行至霸县大宁口村北时,与日军汽艇相遇,日军汽艇架有两挺机枪,而我军小船上只有短枪,魏大光被日军击中头部牺牲,同时牺牲的有随员十二人。

8、马本斋

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回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随后一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他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10、刘传文

原名刘坚,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他屡建战功,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前进。

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土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红色革命故事(篇2)

常胜将军粟裕毛泽东说:将中“粟裕最会打仗”

从普通士兵到共和国大将,从南昌起义到全国解放,著名军事家、战略家粟裕身经百战。在夫人楚青的印象里,“除了排长,军中从班长到总参谋长几乎所有军职粟裕都担任过,他是一个完全依靠战绩战功,从基层点滴成长起来的开国将领。”生前曾不止一次有人称赞粟裕“百战百胜”,粟裕总是半开玩笑地回答:“我哪里是百战,好几百战了。”

他戎马一生,先后6次负伤。头部两次负伤,在武平战斗中,子弹从他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过;在水南作战中,被炮弹炸伤头部。手臂两次负伤,在硝石与敌作战中,他左臂负重伤留下残疾;在浙西遂安向皖赣边的转战中,他右臂中弹,新中国成立后才取出子弹。除此之外,1929年攻占宁都时,他臀部负伤;1936年在云合开展游击战中,他脚踝负伤。1984年2月5日他逝世后,家人从他火化的头颅骨灰中,竟发现了三块藏在脑袋里长达54年之久的弹片。

苏中七战七捷、鲁南大捷、血战孟良崮、沙土集之役、淮海战役??戎马一生粟裕以胜仗闻名军中,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称号。1961年,毛泽东在武汉会见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元帅,谈及解放军的军事统帅时说:“我的这些战友中,数这个粟裕最会打仗。”

成名之仗——苏中战役七战七捷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与南京、_______地区成为国民党军进攻的重点。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毛泽东指示粟裕率领华中野战军主力出击津浦铁路,并准备歼灭由浦口北进的敌人。粟裕经过认真分析,认为与其外线出击,不如先在内线打一仗再走。1946年,从7月13日至8月31日,华中野战军以3万余人的劣势兵力迎击国民党军12万人的进攻,连续作战7次,歼灭敌军5万余人,被解放区军民誉为“七战七捷”。这次战役,是解放战争的初战,起到了战略侦察的作用,为中央军委制定内线作战的战略方针,提供了借鉴。华中野战军在战役中缴获了大批美式武器,极大地提高了装备水平。战士们抚摸着崭新的卡宾枪,高兴地说:“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真不错,知道我们的汉阳造不好用,就送来了卡宾枪,连收条都不要。”

经典战例——淮海战役以少胜多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同国民党军进行的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领导指挥下,在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具体运筹指挥下,以_______,在北起临城(今薛城),东至海州,南到淮河,西抵商丘的广大区域内,同数量上、装备上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大决战。解放军以60万对国民党军80万歼敌55.5万余人,而粟裕指挥的华野部队有16个纵队、1个军、3个军区部队,占淮海战役参战部队的70%,歼灭的国民党军占歼敌总数的80%。

在淮海战役前、战役中,粟裕三次向中央军委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建立统一指挥体制的建议,将淮海战役发展为战略决战的建议”。在战役指挥上力求先解决黄维兵团,从而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红色革命故事(篇3)

轻轻推开历史的大门,我看到了一组这样的画面:泸定桥边、大渡河畔他们英勇无畏的前进着;雪山草地、高山峻岭他们坚毅的执着着;波涛汹涌,赤水流淌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朗朗乾坤,人间神话从此铸就。__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__年后,作为时代的主人,今天,我在这里给出答案。

今天,重温历史,重温长征,并不是要我们用脚步去丈量过去的征程,用身体去体验逝去的艰难,而是要用心去感悟在那段岁月中先辈们的付出与牺牲,用情去体悟他们给予我们的幸福,接过旗帜,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在时代的进程中贡献一点我们的力量。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到了丰碑中。

今天,没有了雪山草地,没有了围追堵截,但是新的困难却出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新的课题,在这次长征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重铸价值信念,再展长征风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敢于斗争、甘于奉献是先辈们给予我们的财富,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我们不仅要立足本职、提升自我,更要捧着一颗奉献之心,上好每一堂课,扫好每一条街,站好每一班岗,做好每一件事,当我们做好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舞动的是青春,挥动的是旗帜,是我们对于未来的向往,是我们面对困难展示的我们的风貌。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就是我们的答案!

今天,长征已经成为一种力量,融入了我们的骨血;今天,长征已经作为一种精神,镌刻在我们的内心。在岁月的积淀中,它就像葳蕤碧草,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播撒于每一片土地,成为新时代的精彩。

新世纪,新时代,新希望,新蓝图,一切都是新的。作为有志青年,你,做好准备了吗?你可曾想过,如何担起我们的责任,又如何扬起长征这面旗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让我们铭记历史,从我做起,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

红色革命故事(篇4)

红色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红色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如“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不怕艰难险恶”的长征精神,“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还有红船精神、抗战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等。

红色革命故事(篇5)

石宝芹,1932年11月生,江苏响水县陈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再次占领陈家港后,严密封锁,大镇区内生活资料严重匮乏。石宝芹为谋生计,经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头甲一带去换些玉米,面粉,山芋干等,回去充饥度日,在频繁的往来中。

她们与南河区民主政府逐渐取得了联系。1947年秋,开始将南河区民主政府的油印宣传品带进被敌人侵占的陈家港,宣传土地改革,全国解放战争形式等提高群众觉悟。农历腊月末的一天拂晓前,在新民街巷内挨户地把传单塞进门。

天亮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发现了共产党的传单,立即进行追查。由于叛徒告密,当天晚上,石宝芹等四人落入敌手。在牢中,敌人威逼利诱,但她们众口一词;“不晓得”,“不知道什么传单、小报”。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们坚贞不屈。翌年2月16日,四个姑娘被国民党军队押往南潮河闸堤内,反动军官对她们说:“还有最后机会,谁交待了谁就可以回家。”而四个姑娘齐声说:“你们要杀就动手吧,没有什么可讲的。”最后国民党军队残忍地将她们四人全部杀害。石宝芹英勇就义年仅16岁。

红色革命故事(篇6)

长征,是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长征,是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长征,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闪亮星辉。红军战士们艰苦奋斗、舍己为人、勇往直前的精神,是我们一直唱不完的英雄赞歌。

曾几何时,一次闪烁着革命理想光芒的远征,在我们心中留下了长征情结。今天,我们穿越时空回望过去,仍旧能感受到长征精神的历久弥新。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书写了中华民族的一部英雄史诗。长征途经四川,智取遵义城,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革命先烈们陆续抵达陕北,终于完成了胜利大会师,为伟大的革命事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边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留下了他们创造的人间神话。至此,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画面在我脑海中一一浮现。为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毛委员长和朱军长同战士们一样,脚上穿着草鞋,头上戴着斗笠,翻山越岭,亲自参加挑粮;一位倔强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一位首长把仅存的青稞面留给了战士,而那位战士最后又把青稞面还给了首长……红军战士们舍己为人的长征精神,它们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想到这些,我不禁被长征的信念和精神所折服,是“红军不怕远征难”及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执着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是红军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革命精神,才有了中国历史上这座永恒的精神丰碑。

弘扬长征精神不是口号,而应“行胜于言”。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践行长征精神,不能有畏难思想,更加不能轻言放弃。要时刻树立信念和信心,把红军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在学校要尊师重道,孜孜不倦的学好每一科知识,与同学之间互助互爱,改掉不良习惯,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在家要尊敬长辈,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不断打磨自己,修炼自己的品行。

长征,已经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刻在我们记忆深处。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将长存我们心间,永久流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虽已过去,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创新发展是新的长征,需要我们传承长征精神,延续红军战士们的步伐不断奋进。

红色革命故事(篇7)

尊敬的评委,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来自管委办的程昱,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讲红色故事,传红色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管委办党总支谨记总书记的教诲,深入发掘身边红色资源,用活当地红色教材,将一粒粒红色种子播撒在党员干部心间。革命先辈刘奎在黄山地区的战斗故事,就是我们红色教材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奎,1910年生人,早年曾跟随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他参与了新四军整编,亲历皖南事变,并在皖南事变后临危受命,孤身留守皖南,创建黄山游击队,打响皖南事变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他身经百战,先后九次负伤,却屡次死里逃生,被老百姓称为“打不死的刘奎”。

我们读刘奎的故事,学的是他为革命毫不动摇的坚强意志。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对新四军及革命群众进行严酷的封锁与清剿。仅带着几个人、几杆枪的刘奎,斗争环境极其恶劣。汤口镇冈村84岁的老党员戴大妮幼时曾随父辈与刘奎有过交集,在我们采访她的时候,她描述了当时的场景:“那个时候游击队白天只能躲在深山里,饿了没东西吃,冷了也不敢生火,到晚上才敢悄悄到老百姓家里借粮食、烤衣服。”艰苦的环境击不垮共产党人的决心与意志。游击队从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个人,从几杆枪增长到几十杆枪,并取得了攻打庙首乡公所等一系列重要胜利。采访过程中,看到身边党员同志脸上露出的怀念和敬佩,我知道,逝去的英烈不曾走远,他们用心系国家、敢为人先的精神指引着我们。如今,我们心怀梦想,奔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我们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十三亿人口实现总体小康;我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让中国在全球疫情肆虐背景下成为最安全的国度。我们不会迷失,因为那为了中华民族奋斗终身的接力棒已交到了我们手里!

我们读刘奎的故事,学的是他革命到底的大无畏精神。1943年冬,刘奎带着两个班的战士转移至冈村社屋坑宿营,因叛徒出卖,游击队遭受重创,交通员朗进新当场牺牲,刘奎身负重伤。他命令其余队员火速撤离,自己只身留下掩护,在打出最后一梭子弹后,纵身跳下山崖。所幸,刘奎活了下来,并在战友帮助下躲进了黄山腹地一个山洞中养伤。这是一个猴子洞,洞里储存着猴子过冬的玉米、花生等食物。刘奎凭着过人的胆识与智慧,与猴群周旋十几天,靠着这些食物艰难地休养生息。透过刘奎的故事,我们仿佛看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李大钊先生在军阀的绞刑架上“杀身成仁”,陈延年宁死不下跪、被反动派砍死尸骨无存,还有蔡和森、邓中夏等等等等。我们的百年党史中,刻满了这样的锥心之痛。如今,中华大地安宁繁华,我们享受的人间烟火,都来自无数英魂的奉献和守护,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都是因为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在负重前行。

发掘刘奎的故事,我许多次被感动,被震撼。“常思来路多艰辛,今朝砥砺自奋蹄。”看眼前的祝融飞天,星辰大海,国泰民安,我想,我们可以用胜利告慰先烈。此次此刻,伟大的建党精神正在我们年轻一代的胸膛里燃烧,我们要将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以革命到底的大无畏精神战胜前方的艰难险阻,让奋斗的青春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同向同行,让“中国号”这艘巨轮在时代洪流中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红色革命故事(篇8)

▼《少年孤儿当红军》

1929年3月15日,长汀县南寨广场人山人海,红四军在这里召开万人大会,他号召受苦工农团结起来,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消灭地主阶级,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当家作主的红色政权;他号召工农群众踊跃参军参战,建立革命武装,壮大工农红军。会后,就在南寨广场设立参军报名台。

在人山人海的广场中,一位中年男子拉着一位约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寸步不离,生怕马上就会丢失的样子。小男孩一定要到报名台看看,中年男子也只好拉着他转了一转。只见报名台前人来人往,穷苦子弟纷纷报名要求参军,看了一阵后,男子便拉着小孩的手回去了。

这位被拉着手的男孩小名“松树孜”,当时刚好12岁,原是连城县庙前村一名父母双亡的乞丐,10岁那年流落到长汀县城,天天脸黑头污,衣衫褴褛。一位好心的中年男子将他收留,带他到一个建筑工地做了小工,成了他的师傅。师傅时时处处关心着他,还想认他为“义子”,以后好增加个劳力,帮自己干活。

“松树孜”到长汀以后,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新鲜事:红四军入闽,消灭土著军阀郭凤鸣,解放了长汀城。又听了_在大会上的讲话,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投奔革命,参加工农红军。第二天傍晚他偷偷溜出了工地,左拐右拐,进进退退,生怕师傅跟上来。他直接找到红军在城里的一处驻地,要求马上参军。几位红军战士见他年纪小,人又长得矮小,都劝他回去。可他就是死纠慢缠,战士们不得不带他去找部队领导,一位领导听他讲完经历后,终于同意接收。他主动要求到炊事班洗碗、洗菜、打扫卫生。只因怕被“师傅”认出,被拽回去。没几天,部队开拔了。由于父母生前送他念过两年私塾,文字楚楚可观,在炊事班经常为战友写写家信。领导知道后,调他到团部任宣传队队员。他每到一地,随同队员们提着石灰、朱砂桶,到处刷写红军标语。

后来,这名“红小鬼”在部队经历了出生入死、千锤百炼,成为我军医疗战线上一名技术精湛、屡建功劳的高级领导,他就是解放后曾任过国家卫生部长和福建省委书记的江一真。

红色革命故事(篇9)

试着去想象一下,如果收到一封一个字都没写的空白家书,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费解纳闷。然而这一封无字家书,却真实地记录了一段热血而悲亢的故事。

1931年3月,湖南一位名叫李志强的女子收到了一封信,她凭直觉认为这是丈夫陈毅安的信。陈毅安是一名军人,共产党员,有他的使命和责任,李志强也已经习惯了这样聚少离多的日子。在见不到面的时候,他们靠着一封封家书向对方诉说家事与思念,在过去的几年里,她陆续收到了来自丈夫的54封家书,眼前的这一封也一定是,她这么想着。

1930年6月,陈毅安告别妻子,重返战场,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临走前,陈毅安交代已有身孕的李志强说:“照顾好自己,我一定会回来。”李志强一边想着,一边慢慢拆开了那封信,她想象着信里面应该是丈夫满满的思念,交代着他正在做什么,计划什么时候回家。然而当她打开之后,却发现是一张一字未写的白纸。她瞬间愣住了,往事走马,他们是如何相遇,又是如何相爱,如何在黑暗中相濡以沫,又是如何一同梦想着未来的新中国。

陈毅安曾对妻子说过:如果哪天,你收到了我的一封无字书信,就说明我已经离开人世,你不必再等。原来在进攻长沙的战役中,陈毅安身负重伤,英勇牺牲,年仅25岁。李志强此后终身未嫁,每当夜里明月照进窗子,她都觉得有些不朽的东西正在这一片大地上隐秘生长,成千上万像陈毅安这样的人,正怀着信念和勇气前赴后继,生生不息,终将成为华夏大地上那些不灭的星辰。

这个平凡的故事,可能有万千人会有相似经历,但平凡当中透露出的是独属于中国人的红色精神。

中国人一面是温柔敦厚,一面是天道酬勤。我们是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百姓,是5464公里黄河的儿女,是6387公里长江的子民。千年之前,我们就有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气魄,有了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周的潇洒。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所以中国人不靠巧舌,用行动说话。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中国人讲君子之道,谦逊而不傲慢,博大而深沉温柔。这,就是中国精神。

辜鸿铭那句:但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让人心头为之一颤。不论是他们还是我们,都坚守和延续那份精神。

“去时还是少年身,归来已是报国魂!吾辈楷模,必须谨记,向先辈致敬!”我们有幸生在这个幸福的时代,并不代表我们就能忘掉过去,忘却牺牲,忘记耻辱。我们有着更繁重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忘使命,坚持到底。

红色革命故事(篇10)

谢甲开, 1896年出生于江西宁冈一个富裕家庭。大革命时期投身革命,与袁文才一起在茅坪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并拿出自己家中的粮油,解决宁冈县农民自卫军的给养。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余部到达宁冈茅坪,决定在茅坪安家,建立革命大本营。谢甲开又主动将家里的衣物、粮食、茶油等物资支援工农革命军,并多次率领农民自卫队配合工农革命军到茶陵严塘和宁冈鹅石等地打土豪,把筹集到的钱粮分给贫苦农民,对革命事业非常热情和坚定。1927年冬谢甲开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1月,谢甲开任宁冈茅坪乡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秘书。不久,任中共宁冈茅坪乡支部书记。他积极组织农民自卫队,配合工农革命军打土豪、筹款子。同时,积极做群众工作,宣讲党的政策,并亲自带头,以身作则,为工农革命军捐粮捐款,培育了军民鱼水之情。

1928年春,谢甲开率领两三百人到秃楼冲魏兴唐家打土豪。魏兴唐是天湖村有名的大土豪,收租放债,高利盘剥,群众恨之入骨。当群众来到他家打土豪时,他预先穿好一件破棉袄,并把家里值钱的财物全部隐藏起来,装穷叫苦。谢甲开带领骨干成员,分头在群众中做思想工作,号召群众起来揭发检举豪绅罪行。经调查,几天前魏兴唐就把财物转移隐藏到山上去了。谢甲开立刻带领群众上山搜查,最终在一个山窝里搜到几百斤茶油和两个大红箱子,箱子分别装满了金银首饰、绸缎、田契和借据等。谢甲开和群众烧毁了田契和借据,废除了豪绅地主与农民的各种债务关系,把粮油、衣物分给贫苦农民,把金银首饰上交给工农革命军,积极帮助工农革命军解决给养问题。

1928年3月,毛泽东和何挺颖率领工农革命军主力,兵分三路,进军湘南,策应湘南暴动。部队离开边界后,宁冈兵力顿空,当地土豪和国民党军乘机卷土重来,疯狂向茅坪“进剿”,一路烧杀抢掠,沿途民房全部被毁,敌军扬言要血洗茅坪。此时,湘赣边界遭到了国民党军队和地主的反攻倒算,遭受了井冈山革命的第一次失败,史称“三月失败”。

由于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当地群众都来不及转移。谢甲开不顾个人安危,奔走相告于各村各湾,挨家逐户通知乡亲群众上山隐蔽。遇有老人行动不便,他就搀扶着老人走;有小孩走不动,他就背着小孩走。当乡亲们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点后,敌军已包围了村庄,他自己则来不及上山了,危急之中,谢甲开就地隐蔽在一户人家的土楼上。

国民党军一冲进村中,就四处烧杀。谢甲开被敌人发现,不幸被捕,被押到茅坪河边。敌人对他严刑拷打,要他说出茅坪乡党政干部的去向,遭到了谢甲开的严词拒绝,敌人一再威逼,谢甲开则以高呼“共产党万岁”作答,敌人砍断他的双臂,他仍然高呼“共产党万岁,打倒土豪劣绅”。土豪魏兴唐恼羞成怒,竟欲将谢甲开的人头来祭死去的土豪劣绅。面对如此穷凶极恶,谢甲开视死如归,他痛斥了国民党新军阀背叛革命和屠杀革命群众的罪行,高呼共产党万岁、革命成功万岁等口号。敌人无计可施,最后惨无人道地将谢甲开的胸膛剖开,挖出心肝,并碎尸五段,抛入河中。

谢甲开虽然被残忍地杀害,但是,这种为主义而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却成为无数革命者的楷模,也在我们的精神家园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永远激励着后来者。

红色革命故事(篇11)

黄继光(1930~1952)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山村,他从小家庭非常贫穷,67岁时父亲被地主压迫,因病恨交加而死亡。黄继光从小给地主担任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天,家乡解放,村里组织农会,黄继光不仅成为农会的第一个会员,还成为了斗主、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首次报名。体检时,他身材矮小,没有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合格。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逆袭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的敌人。攻击部队受到阻碍,伤亡大的情况下,已经成为营地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积极战斗,消灭敌人的火力点。在战友受伤牺牲、自带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道,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了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构追赶,被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个特级英雄是杨根思)的部队党委追认为他是正式党员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

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终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红色革命故事(篇12)

杨开明,湖南省长沙县人,毛泽东原配夫人杨开慧的堂弟。1905年生于长沙县白石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16年上隐储高小读书,1924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受毛泽东、杨开慧的影响,参加革命工作。1925年秋,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干事,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奉命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长沙马日事变后,被派往安源组织工人纠察队,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毛泽东回湘领导秋收起义时,他参与组织安源工人武装起义,上井冈山。1928年调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省委秘书长,多次被派往井冈山红军和湘赣边界特委了解情况,指导工作。

“八月失败”后不久,湘赣边界特委在永新九陂村召开紧急会议,杨开明被选为书记。8月底,因杨开明生病,由副书记谭震林代理书记。10月初,红四军在宁冈茅坪附近的白云寺召开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杨开明仍被选为特委书记。因病情未见好转,其职务仍由谭震林代理。1929年初,杨开明在病情有所好转后,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不久,他步行20多天赶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期间还抱病写了3万多字的《杨开明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就湘赣边界的政治、经济形势、湘赣边界武装割据和红军斗争经验,以及他对有关工作的建议等10余个问题,向中央作了详尽的汇报和分析。

随后,党中央派他担任湘鄂赣特派员,在长沙、武汉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先后参与恢复和重建了武汉地区党组织和湖北省委。9月,任中共湖北省委鄂西特派员。1929年底,因叛徒出卖,杨开明在汉口不幸被捕,后被押回长沙。敌人在得知他与毛泽东的关系后,对他严刑逼供,而他始终坚强不屈。1930年2月22日,杨开明被敌人绑赴刑场,他一路高呼“共产党万岁!打倒蒋介石!打倒何键!”等革命口号,惊恐万状的反动派用刺刀插进其腰部,再插进他的口里。最后,杨开明英勇就义于浏阳门外的识字岭,年仅25岁。同族亲人及乡邻得知消息后,连夜赶往长沙,将他的遗体运回板仓安葬。

1963年3月,长沙县群众为杨开明烈士修葺石墓,并为杨开慧、杨开明、杨展(杨开慧之兄杨开智之女,1941年牺牲于河北)烈士合建一座纪念塔,塔高5米,正面刻“光辉常照后来人”几个大字。

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火种靠什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

"红色故事"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