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一年级教案13篇。
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静夜思一年级教案”吧!在每个学期开始之前,老师需要认真准备教学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精心考虑自己的教学方案,因为教案课件的认真编写能够帮助教学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最后,特别提醒大家在浏览器上收藏这篇文章哦!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李白。
二、认识二类字
1、 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3、 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4、 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5、 开火车认读生字。
6、 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7、 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三、释题-理解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 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7、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老师引导: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过渡: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四、吟读
1、师范读。(师边读边在黑板上画拍子:半拍、半拍、向上一拍、半拍。平声拖半拍,仄声向上拖一拍,读来饶有趣味。)
2、生自由读。
3、指一名学生汇报读。(师打拍子指导读:你看着老师的拍子读。)
4、集体汇报读。(师: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拍子读。)
过渡:这样读诗才有味道。古人读诗的时候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时候是唱读的。我们一起来唱—
五、唱读
1、师(放《静夜思》音乐):来,我们一起唱。
2、师:喜欢唱吗?先诵后唱,我们再唱一遍。
六、总结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2】
新大纲明确地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且新大纲后面还附录了80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呢?多年来,我致力于探索古诗教学的模式,探索古诗的学法指导。新修订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想:古诗的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古诗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于是,我尝试用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提高了古诗教学质量。
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分为五步:课前查询知诗人--介绍背景解诗题--质疑讨论明诗意--想象诵读悟诗情--迁移运用背诗文。下面,我就《静夜思》一文的教学,谈谈古诗教学的新举措:
一、课前查询知诗人。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抒发了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夜深人静之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困难。于是,我让学生各自去查询当时的写作背景资料。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大人,有的从诗书上找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二、介绍背景解诗题。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新大纲十分重视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所以,不用旧模式老师介绍,而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效果更好。学生在介绍李白和写作背景时,便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又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质疑讨论明诗意。这个环节中,训练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多让学生交流、评议。整首诗重点字词的理解到整首诗意思的理解,完全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出来的。而我只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重点字词的几种方法:联系诗句、结合生活实际、问别人看来,人本主义教学观十分正确: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四、想象诵读悟诗情。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先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放声朗读几遍,再以老师的提问:请你们想想一下,如果你就是此时此刻的诗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让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已见,体会感情,受到李白那强烈的热爱家乡、思念家乡情感的感染和教育,同时学到了有语气朗诵古诗的方法,那就是要入情入境、大胆想象当时意境。
这个环节还要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朗读和背诵在诗的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首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情感丰富,语句简炼,琅琅上口。古诗的这些特点都要让学生欣赏、体会。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品味。我放了几首乐曲,让学生选择一首合适的给诗歌配乐,然后进行朗读。我只对学生在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进行指导,师生共同总结朗读古诗的方法。这样,变着法子让学生读,学生在读中受到热爱家乡情感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五、迁移运用背诗文。课后作业体现自主性,拓展学生诗文学习的范围。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学了这首诗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写一写选择一项或几项完成。我们都知道:发展教学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生参与活动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与课本,而应该课内外结合。这个作业就是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古诗的积累。
总之,古诗教学也要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证明,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文风。古诗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使学生真正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3】
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幼儿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诗人的思乡之情。
2.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古诗。
活动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活动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幼儿阅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其它诗作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谈话。
1、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名的古诗《静夜思》。
2.出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活动准备感受诗意,朗读古诗。
1.出示挂图,配上好听的轻音乐。
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细细地观察这幅图,看看挂图上有什么人他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说,师小结: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井沿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3、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的(幼儿说:难过、伤心、悲哀)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幼儿回答)
4、师小结: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师范读,幼儿看着画面,想象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思念情。
6.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7、小朋友,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轻音乐)生:看到月亮
三、活动过程角色表演。
1、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2、幼儿接龙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3、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四、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分享古诗《静夜思》。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板书)(课件)
床前明月光,
夜疑是地上霜。
静
思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设计思路
从背古诗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从初读──理解──诵读──唱读,使古诗教学充满韵味。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师:李白可是唐代有名的大诗人哦。还会背哪些唐诗?
2.指三四名背。(评价语:你背得真好听!你背诗的样子很可爱!等)
过渡:
咱班孩子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坐正,咱们要认真地学!请齐读这首诗。
二、认识二类字
过渡:这首诗里有10个字,我们一起来读。
1.幻灯:10个带拼音的生字,齐拼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静、床、光、望、乡”几个后鼻音和三拼音节的字。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幻灯效果:学生记住了哪个字,那个字即在屏幕中消失,同时配有鼓掌声,以此激励孩子。)
3.幻灯:再出现10个不带拼音的生字,多种方式认读。
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三、释题-理解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7.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老师引导: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过渡:
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四、吟读
1.师范读。(师边读边在黑板上画拍子:半拍、半拍、向上一拍、半拍。平声拖半拍,仄声向上拖一拍,读来饶有趣味。)
2.生自由读。
3.指一名学生汇报读。(师打拍子指导读:你看着老师的拍子读。)
4.集体汇报读。(师: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拍子读。)
过渡:
这样读诗才有味道。古人读诗的时候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时候是唱读的。我们一起来唱—
五、唱读
1.师(放《静夜思》音乐):来,我们一起唱。
2.师:喜欢唱吗?先诵后唱,我们再唱一遍。
六、总结
看着你们唱诗的样子,我要悄悄地告诉你们,你们不是小诗人,而是小诗仙了!小诗仙们,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古诗,唱读古诗。
2.认识10个二类字。
3.用二类字扩词,比比谁组的多。
二、指导写字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形成写字口诀:
拼“耳”字:ěrěr
写“耳”字:横竖竖横横横
数“耳“字:“耳耳一二三四五六”生边数边书空。
2.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的写字姿势。
3.评价学生作业。
三、实践活动
晚上观察天空,烁烁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用图画来展示。
【教学反思】
《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然后请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战时自己的风采,让学生都很羡慕他,从而带动其他同学也愿意站起来读,还通过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练习读,发现自己读得不正确的可以请同桌帮助。然后通过与字娃娃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认字的积极性。将生字与音节打乱,“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学生愿意在玩中学,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读起来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不准的就看老师的口型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会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否能牢固掌握,我还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写生对字型的认识。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还让认识字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学生当小老师,教那些不认识字的同学。于是我采用包干到人的方法,让认字有困难的同学自己去给自己选择小老师。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学习,一起读字,一起读书。这种方法一经实施,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小老师认真负责得教,同学们也喜欢学,到了第二节语文课,大伙儿基本上都能熟练地读出这些字了。最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5】
教学设计
课题
《静夜思》
年级
一年级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人
许敏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思乡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光、思、床”三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思乡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古朗月行》引入课题
2、读课题:出示课题,强调后鼻音和平舌音。
3、你会背么?(生背)
5、背得不错,老师也来背一背(师有感情的配乐背诵)
二、揭示课题
1、课题中探寻出“安静的夜晚”。
2、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李白在做什么呢?(出示字卡:思)瞧,思这个字下面是心字底,你猜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3、孩子们,李白心里很想什么呢?我们一起回到一千五百年前的那个安静的夜晚去看看吧。
三、初读古诗
1、读准字音: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2、读出节奏:学生试读,学生练读;师生搭配读。
3、读出韵脚
①孩子们,古诗读起来都很好听、很顺口的,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古诗里可藏着秘密呢。
②(标红:光、霜、光)你发现了这几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一首诗中有几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相同的或者是相似的,这叫押韵。读起来就会朗朗上口。再看古朗月行,找一找。
4、提出问题
关于这首诗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老师吗?或者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以前不懂后来明白了,是想提醒小朋友们认真听的?
四、精读感悟
1、创设情境之一
孩子们,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住在扬州的一家小旅馆里,他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家,没有见到爸爸妈妈了,这时的他在想什么呢?那他为什么不回家呢?
①学生说;教师总结:A马船步行(出图)这样的速度太慢了B他会遇到高山,他会怎么过去?他会遇到大河,他要怎么过去?
②离家400多个日日夜夜了,即使是一封简单的书信也要在路上走上三个月,没有家人的一点儿消息,李白非常想家。他的心情怎么样?难过伤心......
2、创设情境之二
想着想着,李白在这家小旅馆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你猜他会梦见什么?
3、学习第一句
①李白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床前白茫茫的是什么?
“霜”教学A你看过“霜”么?瞧,这就是“霜”出图
B秋天的夜里特别冷,空气中小小的水滴遇冷变成了霜。你看它里面藏着小小的水滴了么?
C一觉醒来,床前铺满了一片白霜,多冷啊!读这个字
②那是霜么?
“光”教学A照亮一个地方,使人能看见的就是光。
B月亮发出来的我们叫月光。那太阳发出来的我们叫----阳光。灯发出来的我们叫-----灯光。(配图)
C明明是月光,他为什么觉得是霜呢?(两张图片对比)
颜色像,心情冰冷。
③夜是静的,心是冷的。你要怎么读?
4、学习第二句
①当李白半夜醒来发现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其实这个时候还有一位从小陪他长大的朋友,在窗外静静地看着他呢,你猜这个朋友是谁?明月。
②“明”教学A我们在《明天要远足》这篇课文里见过“明”哪里的明天是第二天的的意思。
B这里的“明”可不是这个意思。太阳很亮,月亮也很亮,他们聚在一起的多亮啊!
C谁来叫一叫这位老朋友的名字?
③再来读这句
④“举”教学A出图,举最初的意思是大人把一个孩子举过头顶,你看到两条胳膊了么?你能给“举”组个词么?
B这里的举头可不是把头举起来的意思。而是--抬头。做动作
⑤李白写下了这行诗,读---“举头望明月”
⑥引导孩子想象月光下李白和亲人一起做过的事情
5、角色代入,再背古诗
1、回顾整首诗: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夜晚,李白独自一人,站在床前,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天空中的月亮陪着他。不知道这一轮明月的光辉是不是也投在家乡父母的床前......
2、带入角色背诵:来吧,你们都是李白,望着月亮,写下了这首诗----全班齐背。
板书设计
8、静夜思
望明月思故乡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准备:
课件:星星字卡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会背古诗吗?指三四名背。
二、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小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2、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齐读课题。
(2)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重点认读生字“夜”,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组词:安静夜晚思念
(3)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三、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提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当你在读诗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认识这些生字宝宝。
2、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1)小老师领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生字宝宝们跑出课文要和小朋友们交朋友,谁做小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叫什么?
(2)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3)同桌互相检查。
3、生字组词,帮助记忆
(1)你们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2)游戏巩固:开火车读词语
4、去掉拼音及词认读生字。
(1)生字宝宝离开了它的拼音朋友和词语伙伴,你还认识它吗?齐读
(2)游戏巩固:做“摘星星”的游戏。
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许多星星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后面藏着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这颗星星就送给谁。”
5、识记字形。
(1)交流方法
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认识新偏旁“攵”。)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2)猜谜语强化巩固
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三、指导书写
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8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1、课件出示“头”,齐读
2、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3、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
5、学生书写,师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要注意身坐直,本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
四、朗读诗句,感悟诗韵
1、体会诗意
(1)指名读古诗
(2)“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3)指名说说
(4)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师讲解诗意: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2、入境朗诵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在柔和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3)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4)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5)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6)游戏:谁是“小李白”。指名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7)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五、欣赏儿歌《静夜思》
小朋友们,这首《静夜思》还被编成了儿歌,让我们在美丽忧伤的歌曲中结束这节课吧!
教学反思
《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然后让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战时自己的风采,让学生都很羡慕他,从而带动其他同学也愿意站起来读,还通过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练习读,发现自己读得不正确的可以请同桌帮助。然后通过与“字娃娃”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认字的积极性。、将生字与音节打乱,“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学生愿意在玩中学,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读起来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不准的就看老师的口型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会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否能牢固掌握,我还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写生对字型的认识。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还让认识字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学生当小老师,教那些不认识字的同学。于是我采用包干到人的方法,让认字有困难的同学自己去给自己选择小老师。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学习、一起读字、一起读书。这种方法一经实施,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小老师认真负责得教,同学们也喜欢学,到了第二节语文课,大伙儿基本上都能熟练地读出这些字了。最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7】
课前透视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炼,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朗诵配乐磁带,生字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晴朗夜晚的天空,收集李白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指名回答,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
(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针对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浓厚兴趣,并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演示:出示课件或挂图,问:图上都画了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适时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你能把课下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展示出来,并介绍一下他吗?
(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收集、展示资料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对话平台
范读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在欣赏优美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自读
1、请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和读背方式。)
2、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有效调控教学。让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3、同桌互读古诗,互相评议。
4、指名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注重对朗读的评价,提高朗读能力。)
识字
1、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6、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让学生在主动识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交流识字方法和当小老师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熟读
1、自由练读。(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你读我听,二人齐读)
2、指名读文,注意字音读得是否准确。
3、与伙伴开展竞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自己找伙伴赛读。
(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在读中注意对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体验读诗的乐趣,感悟强烈的思乡之情。)
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目、耳,小组展开讨论:这两个字怎样写?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每一笔都写在什么位置?
2、汇报。
3、教师范写。提示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
4、自由练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让自己满意。
5、哪个字最满意,找出来和同座交流,指出你满意在哪里。
(教师注意对写字姿势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评讨论和评议时教师一定要参与其中,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
第二课时
导入
1、游戏:大转盘。(转盘上的指针转到了哪个词上就读哪个词,巩固识字效果。)
2、齐读古诗。
评读
1、指名读,大家评。(整体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很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2、组内互评。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读者爱读,听者专注,师生共同探讨读古诗的方法,互听互评,共同进步,极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感悟
1、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感受?
2、说说你什么时候见过霜。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3、你或者你的亲人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
(挖掘、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进一步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质疑
仔细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机器,而是一支等待被点燃的火把。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背诵
1、参照插图,边想诗的意境边自由练习,教师随机指导。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可以同座背,组内背,自由找伙伴背。)
3、教师引背、指名背、齐背。
3、表演背:假如你就是李白,请你边做动作边背这首诗。(配乐)
写字
1、大屏幕出示头、米,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要掌握重点笔画的位置,汉字基本上能写端正。)
2、教师范写。(提示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提醒学生的坐姿与执笔方法。)
4、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学习伙伴和老师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和写字的乐趣。)
实践
1、课后练习我会说,把你观察到的夜晚的天空说给同学们听。
2、古诗朗诵会。(此项活动可延伸到课外进行,比比谁会背的古诗多,评出小诗人。)
3、有余力的学生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可以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可以自己查找。)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积累。)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疑:怀疑,以为。
举头:抬头。
相关链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有诗仙的美名,现存诗歌近千首,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阅读在线
李白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8】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三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能背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吗?(请三位同学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题目是《静夜思》(板书课题),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3.再读课文,质疑。
(三)讲读古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全诗的意思。
1.理解课题的意思。
(1)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
再看图选字意。
静,安静。夜,夜晚。思,思念。
(2)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在静静的夜晚引起对家乡的思念。)
2.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板书:明月光
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3.理解第二行诗句。
(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疑本义是怀疑的意思,在这里是好比、好似的意思。霜,引导学生查字典。(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谁说说这行诗的意思?(好似地上结了霜)板书:地上霜
(3)把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合起来说一说。
4.理解第三行诗句:
看图,诗人在干什么?(抬头看天空中的月亮)。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举)。板书:举头望
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抬头看天空中的明月。)抬头望(
)的明月。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应是:抬头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5.理解第四行诗句。看图,看诗人的表情,说说他在想什么。(他思念起家乡来)读第四行诗。板书:(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6.指名读全诗,并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7.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静夜”之景,用霜比喻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现客居他乡的孤独生活。(板书:客居他乡、深感孤独)后两句写“思”,诗人见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沉的思绪中。(板书:思念故乡;想念亲人)
8.指导朗读,在画“/”的地方稍加停顿。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诗文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文解释: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诗文赏析:
《静夜思》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觉得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皎月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天空是如此的明净。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这对于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细致而深曲,但却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如此一个千人吟、万人唱的主题却在这首小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千年以来脍炙人口,流传不衰!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李白。
二、认识二类字
1、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3、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4、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7、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三、释题-理解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7、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老师引导: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过渡: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ppt1)月色图导入入,感受情境美。
2、(ppt2)猜谜语,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ppt3)读通、读顺全诗,注意停顿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ppt4)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习第一句和第二句。
(1)“疑”是什么意思?
(2)说第一行诗意。
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3)(ppt6)观察“明月”与霜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老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学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句和第四句。
(1)读诗。
(2)(ppt7)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ppt8)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5)(ppt9)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学生自己吟诵,划节奏。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ppt10--ppt20)先观察,在田字格中写字。
二.(ppt21--ppt25)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霜:白,冷 (先看后想)
望-------思:思念家乡和亲人
作业设计
背诵《静夜思》给家人听,并作简单讲解。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12】
设计理念:
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突破识字和写字的难点,防止平均用力。
教材分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过程与方法:1、获得学习古诗的方法。
2、获得理解古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设计意图: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静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设计意图:指导方法,重视落实,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精神。]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静、床、光 、望、乡 ” 5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合作愉快!”
4.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四、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 (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
(预设)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赚钱的爸爸。”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赚钱的妈妈、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我很想他们回来,每天可以看到他们。”
师: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
生:“他想到了故乡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门口的那条小溪。”
“他想起了故乡的亲人。”
……
师: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你觉得你读懂了哪一句或哪一个词?请举手说说好吗?
6.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8.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深入感知课文中的情感,但不是用分析的办法,而是利用诗意的画面和故事,用播放音乐和有感情地朗读的办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农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得会更深,这首诗很短,含义又及深,很难让一年级的学生全面理解,这里只是让学生有初步的感受,今后每一位学生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这首诗。]
五、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目、耳”两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和“米”的横应写在横中线上。
(三)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写字练习注意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和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六、拓展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七、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13】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记忆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乡”、“光”、“故”,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学生听音乐,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师: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他在想些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简介图上的画面内容。)
师:这是一首《思乡曲》,思乡的感情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设计意图:音乐、背景,首先在课前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引领学生们进入古诗境地,从而给整堂课罩上古诗的氛围,并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二)板书课题,简介李白,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李白画像及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认识“静”“夜”“思”三个生字,指导后鼻音及整体认读、平舌音的发音,从而读准字音。
2.简介诗人李白资料及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知道李白是谁吗?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汇报自己课外搜集查到的资料。
教师小结: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观察图画,结合图意,采用单字解释再串连的方式解释题目。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吗?放音乐,让学生背一背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材处理要有开放的意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课内交流对诗歌作者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已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孩子的个性体验,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作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分层学习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师:这首诗生字比较多,同学们初读时,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师:真好,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最能干,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准字音,读通全诗。
师:读完的同学快打个胜利的手势。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点生朗读,及时鼓励)
师:刚才那个同学真勇敢,敢第一个来读,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战士”也想来读读,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朗读,每个小朋友都来勇敢地表现一下。
(2)检查识字效果:
师:大部分同学都能随诗读准生字的音了,生字娃娃们有些不服气了,它们跑出课文,到投影仪中排好队要考考大家呢,小朋友们敢向它们挑战吗?
(课件投影生字静 夜 床 光 举 头 望 低 故 乡)
师:现在我们先请小朋友们在下面热身,自由认读生字,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师:热身完毕了吧,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师:同学们,现在该到你们展现的时候了哦!请你们齐读生字,注意发准字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随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如三拼、整体认读音节。通过相互检查的方法让同位两个小伙伴合作学习,互相纠正。
师:读的真不错,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给这些生字娃娃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和他的朋友已经排好队了,我们来与他们打声招呼吧,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这些词语。
师:哦,老师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想当小老师,那我们来分组吧,一个小老师教一排,读完后我们评一评哪个小老师教的最好,我们奖励他一个“智慧星”。
师:小老师们真棒,你们要为有这么出色的小老师骄傲。同学们学的也真是认真,小眼睛睁的大大的,腰板挺的直直的,嗓门也放的大大的,小老师们也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学生而高兴呢!
(3)游戏巩固。
师:小老师们这么努力教大家了,相信好多小朋友已经学会了,那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师:好,我们就从这个外圈作为火车行驶的轨道吧!“火车修理员”们注意了,你们可不能闲下来,要随时发现情况,支援前线啊!
师:经过努力,火车顺利到站了。现在要开始大波浪的翻江倒海了,小朋友们,做好准备了吗?这趟任务里,可不允许任何一个小朋友分心掉队哦,否则就要“翻船”了哦!所以大家一定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师:真棒!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火车顺利到站了,大波浪也确实气魄压人。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这些生字宝宝了,那现在老师来增加些难度,看谁还能认出它。
(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及词
师:同学们,看到了吗?有什么不一样。
生:没有了拼音。
师:对了,生字宝宝们真淘气,把“帽子”甩掉了,那现在还有谁来挑战呢?
师:恩,挑战者真多,看来老师可低估你们了。那你们自己派一个能代表吧!
师:果然是不负众望,读音标准响亮!真了不起!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还是不服气,又有新招了,他们不按原来顺序排队了,同学们还能认识他们吗?
(5)游戏巩固:课件出示生字转盘,学生们快速抢读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2、认清字形。
(1)交流方法
师: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
生:我记住了“静”字,它是由“青”和“争”组成,“青”是绿色是树林的意思,“争”是争吵,“静”是没有声音,连起来就是树林里在争看谁最青,没有争吵的声音。
生:我记住了“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动脑筋种好田,让禾苗长出好多麦穗。
生:我记住了“床”字,广西有根木头。
生:我是这样记住“床”字的,这个木头很宽,可以给人睡觉。
生:我记住了“明”字,一个日是白天,一个月是夜里,两个在一起就是很清楚,很明白。
生:我记住了“是”字,上面是日字,下面是正字,只是下面的竖横变成撇和捺。
……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拆分熟字组合,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2)猜谜语强化巩固
师: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生:床。(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生:低。(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生:头。(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
师:快把你们的方法告诉身边的同学们吧,互相帮助,你们的收获会更大,方法会更多,记忆也会更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在一起,交流识字的办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它学生提供了一种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开火车”“快速抢读”“猜谜语”,反复的出现生字,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态度中完成生字的认记。更重要的是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 指名说说
⑷ 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课件出示三幅放大的花草结霜的近景图,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霜”的意思。)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2、入境朗诵
⑴ 学生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 师范读
⑷ 配乐读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⑸ 学生练读
⑹ 指名朗诵
⑺ 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借助图画的感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全情投入朗诵。让学生熏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
3、拓展延伸: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四、指导书写
师: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12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课件出示:“头是乡故”
师:来,齐读一遍。
师: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
生: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生:先中间后两边
生:先里面后封口。
师:同学们真棒,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笔顺规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师:我们先来看“头”字,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字,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的占格位置。
师:写好了,同学们拿出小手来,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次。
师:写字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窍门,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身坐直,纸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好,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做好准备了,现在请你们描红练习吧!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书写规则,反复提醒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练习点评及展示
dg15.com精选阅读
最新一年级静夜思教案十五篇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想要获得对“一年级静夜思教案”的深层次解读本文将不容错过,敬请您认真阅读本文!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1
1、巩固生字,会背诵古诗。
2、会观察夜晚的星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别人听。
3、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
教学重点:
写字。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中一张照片让小朋友想起了自己远在异国他乡的妈妈……大诗人李白看到皎洁的月光,也想起了自己的亲人。小朋友,让我们再来和李白一起,做一回思乡之人。朗诵古诗。
2、拓展说话:
那小朋友来看看这副夜景,(播放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让你想起了什么?(很凄凉、很伤感的感觉)
3、看书中插图,也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让你想起了什么?
(很美好、很美丽的感觉)
小组内说――指名说。
(从说中,孩子们学会了即使是同样的夜晚,只要景物不同,所产生的联想也是不同的。)
二、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自己认读、认记“头和米”,师范写,生练写。
2、复习四个生字,选择生字,找朋友扩词。
三、巩固练习,强化积累。
闯关游戏:
第一关:我会读。
(领读生字。)
第二关:我会背。
(开展背诵竞赛。)
第三关:我知道。
(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小组内比赛,选出获胜者,再由各获胜者进行比赛。)
四、教师拓展资料,把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会读,有能力的可以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李白。
二、认识二类字
1、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3、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4、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7、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三、释题-理解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7、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老师引导: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过渡: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会读本课10个生字。
⑵ 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3、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1、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⑴ 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⑵ 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2、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⑴ 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⑵ 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⑶ 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1、初读课文:
⑴ 读通、读顺全诗。
⑵ 检查勾生字情况。
⑶ 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⑷ 解题:
① “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② 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③ 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⑸ 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① 读。
② 说(词义——句意)
2、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⑴ 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⑵ 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⑶ 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⑶ 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⑷ 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⑶ 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⑷ 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说说诗句的意思。
⑶ 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⑷ 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4、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1、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2、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4
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教案及反思
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背诵《静夜思》这首古诗。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能够理解古诗《静夜思》中的基本意思。
2. 能够正确朗读古诗,并基本把握其诗意。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静夜思》中的一些形象描写。
2.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老师播放《静夜思》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把握其基本语调和韵律。
2. 老师出示一幅描绘月亮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引导他们说出几个形容月亮的词语。
二、学习诗词(20分钟)
1. 老师将《静夜思》的诗句分解成四句给学生,让学生先跟读。
2. 老师逐句解释诗句中的生词和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3. 老师示范正确的朗读,并要求学生模仿。
三、理解诗意(15分钟)
1. 老师将诗句分成四个部分,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阅读。
2. 每个小组讨论并向全班分享他们对诗句的理解。
四、教师讲解(15分钟)
1.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教师统一学生的理解,解释《静夜思》的意境和主旨。
2. 教师通过逐句讲解,《静夜思》中的诗句所表达的景物场景和作者的感受。
3.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五、练习(20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组织评选最佳朗读。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静夜思》的表演创意。可以是舞蹈、朗读或者绘画等形式。
六、总结(10分钟)
1. 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总结《静夜思》的主题和感受。
2.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和创意,并交流彼此的感受。
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与讨论,理解了《静夜思》这首古诗的含义,培养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此外,学生通过朗读比赛和小组合作,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朗读和表演能力,还培养了他们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诗句的含义,导致他们的表演创意受到限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解释诗句的意境和主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与感受。
另外,朗读比赛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发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但在组织过程中有时候存在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现象。今后我会更加注意组织规则的制定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待遇,以保证课堂活动的公正和顺利进行。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对《静夜思》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我将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语文课上能够更好地欣赏、理解和表达古诗。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板书)(课件)
床前明月光,
夜疑是地上霜。
静
思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设计思路
从背古诗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从初读──理解──诵读──唱读,使古诗教学充满韵味。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师:李白可是唐代有名的大诗人哦。还会背哪些唐诗?
2.指三四名背。(评价语:你背得真好听!你背诗的样子很可爱!等)
过渡:
咱班孩子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坐正,咱们要认真地学!请齐读这首诗。
二、认识二类字
过渡:这首诗里有10个字,我们一起来读。
1.幻灯:10个带拼音的生字,齐拼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静、床、光、望、乡”几个后鼻音和三拼音节的字。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幻灯效果:学生记住了哪个字,那个字即在屏幕中消失,同时配有鼓掌声,以此激励孩子。)
3.幻灯:再出现10个不带拼音的生字,多种方式认读。
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三、释题-理解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7.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老师引导: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过渡:
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四、吟读
1.师范读。(师边读边在黑板上画拍子:半拍、半拍、向上一拍、半拍。平声拖半拍,仄声向上拖一拍,读来饶有趣味。)
2.生自由读。
3.指一名学生汇报读。(师打拍子指导读:你看着老师的拍子读。)
4.集体汇报读。(师: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拍子读。)
过渡:
这样读诗才有味道。古人读诗的时候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时候是唱读的。我们一起来唱—
五、唱读
1.师(放《静夜思》音乐):来,我们一起唱。
2.师:喜欢唱吗?先诵后唱,我们再唱一遍。
六、总结
看着你们唱诗的样子,我要悄悄地告诉你们,你们不是小诗人,而是小诗仙了!小诗仙们,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古诗,唱读古诗。
2.认识10个二类字。
3.用二类字扩词,比比谁组的多。
二、指导写字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形成写字口诀:
拼“耳”字:ěrěr
写“耳”字:横竖竖横横横
数“耳“字:“耳耳一二三四五六”生边数边书空。
2.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的写字姿势。
3.评价学生作业。
三、实践活动
晚上观察天空,烁烁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用图画来展示。
【教学反思】
《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然后请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战时自己的风采,让学生都很羡慕他,从而带动其他同学也愿意站起来读,还通过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练习读,发现自己读得不正确的可以请同桌帮助。然后通过与字娃娃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认字的积极性。将生字与音节打乱,“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学生愿意在玩中学,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读起来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不准的就看老师的口型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会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否能牢固掌握,我还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写生对字型的认识。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还让认识字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学生当小老师,教那些不认识字的同学。于是我采用包干到人的方法,让认字有困难的同学自己去给自己选择小老师。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学习,一起读字,一起读书。这种方法一经实施,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小老师认真负责得教,同学们也喜欢学,到了第二节语文课,大伙儿基本上都能熟练地读出这些字了。最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李白。
二、认识二类字
1、 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3、 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4、 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5、 开火车认读生字。
6、 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7、 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三、释题-理解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 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7、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老师引导: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过渡: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四、吟读
1、师范读。(师边读边在黑板上画拍子:半拍、半拍、向上一拍、半拍。平声拖半拍,仄声向上拖一拍,读来饶有趣味。)
2、生自由读。
3、指一名学生汇报读。(师打拍子指导读:你看着老师的拍子读。)
4、集体汇报读。(师: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拍子读。)
过渡:这样读诗才有味道。古人读诗的时候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时候是唱读的。我们一起来唱—
五、唱读
1、师(放《静夜思》音乐):来,我们一起唱。
2、师:喜欢唱吗?先诵后唱,我们再唱一遍。
六、总结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7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谜语导入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猜一自然景物(月亮)。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与月亮又关,让我们把书翻开,说说图上有什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介绍背景
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释题意。“思”是思念的意思。
3、提出学习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学习1个新偏旁“攵”。
(2)会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3)能通过对生字词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可包含扩词,说话)
(4)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熟读诗句。理解诗句。
(5)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12个生字),让学习好的先示范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2、我会记字形。
3、我会写(展示课后生字)。
4、我会给喜欢的字找朋友。
5、我认识了1个新朋友:1个新偏旁“攵”。
6、我会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7、我会说(看课后那幅图,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
(小组内互相交流、帮、质疑问难;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要求: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二)学文悟情展示(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我会读古诗、背古诗(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我知道诗句中“明月”这个词写出“夜”。
3、我知道诗句中“思故乡”这个词写出“思”。
4、我会用动作表示“举头”和“低头”的意思。
(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我还知道带有“攵”的字。
2、我想给我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三、激发知识冲突(5分钟)(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我们平时都说“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 和“抬”有什么区别?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1、展示自主收集的资料。
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
2、小朋友,你们回去后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8
教学设计
课题
《静夜思》
年级
一年级
课时
第2课时
备课人
许敏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写会在田字格里书写“前、低、故、乡”4个生字。
教学难点:
拓展阅读《月下独酌》、《关山月》两首古诗。
教学目标
1.吟诵《静夜思》
2.拓展阅读《月下独酌》、《关山月》两首古诗。
3.会在田字格里书写“前、低、故、乡”4个生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吟诵古诗
1.复习朗读小明昨天也学了这首古诗,他放学回到家,爷爷正在练毛笔字,小明说:“爷爷,今天我们老师教了一首李白的诗《静夜思》。”爷爷说:“我刚刚写的就是《静夜思》呢,你来读读看吧。”谁来帮小明读这首古诗?
2.复习背诵奶奶正在择菜,听到小明跟爷爷说话,就问他:“小明,你背给奶奶听听好么?”谁来帮小明背一背这首诗?
3.练习说意思妈妈这时候也下班回来了:“小明背得真好!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谁来帮小明给妈妈讲讲这首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过渡:孩子们,李白的一生中还写了很多跟月亮有关的诗,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次跟着李白去看看月亮吧!
二、拓展学习《月下独酌》和《关山月》
1.学习《月下独酌》
①(出图)看图说话训你看到了什么?李白在做什么?
②李白在这天晚上也写了一首诗,借助拼音读一读。
(出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③谁来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④教师范读
⑤表演朗诵诗
学习《关山月》
这一次月亮有陪着李白到了哪里呢?
①(出图)你看到了什么?
②借助拼音读诗
(出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③教师范读
④反复朗读
三、学写“前、低、故、乡”
1.教学“低、故”
①读帖“低、故”在写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②教师总结:
低:左窄右宽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分家
故:左右等宽古作为字的一部分要瘦一些
③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教学“前、乡”
①读帖“前、乡”在写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
②教师总结:
前:上下结构上紧下松一横写长,“月”撇变竖
乡:独体字第一二笔都是撇折,书写时上下两笔对其整体上小下大。
③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8、静夜思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静夜思》。“思”是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呢?
二、初读古诗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
3、师范读。
4、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⑴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① 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
②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⑵ 检查自学情况:
① 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② 齐读生字、正音。
③ 去掉拼音读生字。
④ 小老师领读。
⑤ 开火车检查。
⑶ 随生字认识偏旁。
三、朗读古诗
1、领读古诗。
2、通过课件出示古诗,并出示相应的需停顿、读重音的地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生生解疑,师辅助引导。
4、出示课件在课件和音乐声中指导朗读:
⑴ 同桌互读。
⑵ 男女生分读。
5、指导背诵:
⑴ 自己试背。
⑵ 指名背诵。
⑶ 齐背。
⑷ 同桌互背。
四、细背古诗
这首古诗中有一组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举头──低头
五、检查背诵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后记〗
对于古诗部分,学生背得很快,但总是把个别字音背错,以后应注意纠正,加强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
2、认读生字。
二、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需认读的生字:
目 耳 头 米
2、学习书写:
⑴ 通过课件观摩这四个字在田字格中占位。
自己说说,和同桌说说,书空练习。
⑵ 集体学习“目、耳、头、米”的写法。
⑶ 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扩词练习:
用“目、耳、头、米”组词,看谁说得多。
三、我会说
把你观察到的夜晚的天空景色,说给大家听。
教师及时纠正生说的不当之处。
〖板书设计〗 静夜思
目 耳 头 米
〖教学后记〗
学生观察字的占格位置比较仔细,我在黑板上范写时,有笔画没占准都给指出。在说夜色时,多数能说出夜晚的美。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10
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幼儿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诗人的思乡之情。
2.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古诗。
活动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活动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幼儿阅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其它诗作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谈话。
1、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名的古诗《静夜思》。
2.出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活动准备感受诗意,朗读古诗。
1.出示挂图,配上好听的轻音乐。
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细细地观察这幅图,看看挂图上有什么人他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说,师小结: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井沿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3、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的(幼儿说:难过、伤心、悲哀)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幼儿回答)
4、师小结: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师范读,幼儿看着画面,想象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思念情。
6.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7、小朋友,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轻音乐)生:看到月亮
三、活动过程角色表演。
1、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2、幼儿接龙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3、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四、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分享古诗《静夜思》。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准备:
课件:星星字卡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会背古诗吗?指三四名背。
二、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小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2、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齐读课题。
(2)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重点认读生字“夜”,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组词:安静夜晚思念
(3)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三、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提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当你在读诗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认识这些生字宝宝。
2、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1)小老师领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生字宝宝们跑出课文要和小朋友们交朋友,谁做小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叫什么?
(2)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3)同桌互相检查。
3、生字组词,帮助记忆
(1)你们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2)游戏巩固:开火车读词语
4、去掉拼音及词认读生字。
(1)生字宝宝离开了它的拼音朋友和词语伙伴,你还认识它吗?齐读
(2)游戏巩固:做“摘星星”的游戏。
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许多星星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后面藏着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这颗星星就送给谁。”
5、识记字形。
(1)交流方法
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认识新偏旁“攵”。)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2)猜谜语强化巩固
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三、指导书写
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8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1、课件出示“头”,齐读
2、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3、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
5、学生书写,师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要注意身坐直,本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
四、朗读诗句,感悟诗韵
1、体会诗意
(1)指名读古诗
(2)“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3)指名说说
(4)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师讲解诗意: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2、入境朗诵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在柔和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3)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4)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5)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6)游戏:谁是“小李白”。指名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7)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五、欣赏儿歌《静夜思》
小朋友们,这首《静夜思》还被编成了儿歌,让我们在美丽忧伤的歌曲中结束这节课吧!
教学反思
《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然后让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战时自己的风采,让学生都很羡慕他,从而带动其他同学也愿意站起来读,还通过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练习读,发现自己读得不正确的可以请同桌帮助。然后通过与“字娃娃”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认字的积极性。、将生字与音节打乱,“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学生愿意在玩中学,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读起来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不准的就看老师的口型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会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否能牢固掌握,我还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写生对字型的认识。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还让认识字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学生当小老师,教那些不认识字的同学。于是我采用包干到人的方法,让认字有困难的同学自己去给自己选择小老师。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学习、一起读字、一起读书。这种方法一经实施,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小老师认真负责得教,同学们也喜欢学,到了第二节语文课,大伙儿基本上都能熟练地读出这些字了。最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12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究竟知道了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情,才能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才能找到适合这节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尝试设计了古诗教学的备课思路,下面就以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静夜思》为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学生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的经典篇章,早已烂熟于心。如果课堂上教师仍然囿于常规,从头讲到尾,大部分学生肯定会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主要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创新。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我确定《静夜思》一文的教学目标如下: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背诵。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3、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释题,了解学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
为了巩固这节课的内容,我又设计了以下练习:
1、学生领读生字,扩词。
2、游戏:小刺猬摘苹果。(开展背诵竞赛)
3、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不知道也没关系,不做过高要求,只要有积累的意识即可。)
4、教师拓展资料,把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会读,有能力的可以尝试背诵。
五、总结全文,布置实践作业。
在作业安排上,我布置学生观察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同时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可以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可以自己查找。)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又培养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真正做到了为学生而教!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应用所学方法自主识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
一、知诗人,解诗题
1.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明月图)学生由图忆及李白的诗《古朗月行(节选)》《赠汪伦》,再指名背诵并说说诗的大意。
2.认识诗人。
(1)学生交流自己对李白的了解。
(2)教师补充介绍李白并导入新课。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流传下来的有近千首。
3.板书课题(板书:静夜思),了解题意。
(1)读课题,指导认读生字“夜、思”。
夜读“yè”,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组词识记:夜晚、月夜、黑夜、夜色。
思读“sī”,整体认读音节,平舌音,心字底。古人造字时,误认为是用心想的,因此,心字底的字一般都和思想、思考有关,如“想、忘、念”等。
(2)引导学生释题并齐读课题。(静夜思,即在静寂的夜晚思念故乡之意。)
二、读诗文,识生字
1.学生圈出本课生字,(课件播放古诗朗诵音频)学生认真听生字的读音,初步感知诗句的停顿。
2.学生自由拼读诗句,多读几遍。同桌互读互纠,教师正音。
“床、光、望”是后鼻音且都带有韵母“ɑnɡ”,其中“床”是翘舌音;“夜、思、疑”是整体认读音节,其中“思”是平舌音。
3.(课件出示生字)请会读的学生来当小老师,领其余学生认读。
4.和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再全班交流汇报。
(1)识记字形。
①熟字加偏旁:古+攵=故;木+广=床;田+心=思。
②形近字比较:低——底;望——忘;疑——凝。
③利用生活经验组词:举——举手、举例、举动;光——光亮、月光、灯光。
④创编字谜:u◇古文反着写——故◇心上一块田——思u◇一点一横长,一撇到木旁——床
⑤设置语境:u床头明亮的灯光驱散了夜色。u他登高远望,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2)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如小老师领读、齐读、接读、师生共读等。
三、写生字,明写法
1.(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引导学生回忆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再封口。)
2.教师讲解书写要点并范写,学生跟着做书空练习。
上收下放。书写时注意“田”的第二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
半包围结构。“广”的点和“木”的竖都在竖中线上,“广”的横不宜过长。
上下结构,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部竖向笔画平行,“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上下结构。上部先写中间的竖,再写两边的点和撇;横在横中线上起笔,略往上扬,竖弯钩紧贴竖中线起笔。
左窄右宽。右边第二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
左右宽窄基本相等,注意笔画间的穿插,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注意反文与折文的区别,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独体字。两个撇折转折处基本对齐,第一个撇折在竖中线上
起笔,第二个撇折略微上扬,长撇舒展。
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提醒坐姿与执笔姿势要正确。(提示:一看二写三对照)
4.挑选学生的优秀书写作品投影,师生共评共议,学生再练写。
5.鼓励学生用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读读写写。
思乡床头床前前后月光光明高低低头故人故乡水乡
四、配乐读,重拓展
1.(课件播放配乐朗读《静夜思》)学生边听边跟着小声地朗读。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
一、忆旧知,识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同桌合作,一人读生字,一人组词语。
3.同桌合作,听写词语,全写对了,就在听写本上画上一朵小红花;有错误,帮助纠正。
4.指几名学生接力读古诗,一人读一句,其余学生注意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二、读古诗,感诗情
1.学生自由读古诗,再指名读,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1)读正确,读得一字不差。引导学生注意诗句之间的停顿,示范朗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读出古诗的节奏。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初步了解诗意,读出诗歌的节奏。如第二句诗写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面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由此引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来朗读;第四句诗中,诗人借明月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在朗读时可以放慢节奏。
(3)熟读成诵。可以教师范读,也可以请班上的“朗读小能手”朗读,再配以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感染,让诗中之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有层次、有梯度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古诗的第一、二、四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都带有“ɑnɡ”韵,读出味道。
2.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共同评选出“朗读之星”。
3.在读中感悟诗人的诗情,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如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情感,以及情感诗情。
三、抓字眼,明诗意
过渡:我们读完古诗,是不是被古诗描绘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呢?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感受大诗人李白非凡的才思吧!
1.学习第一、二句诗。
(1)指名朗读第一句诗。结合插图想一想:这句诗写的是什么时候?
(有月亮的晚上。)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月亮?(床前。)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床前)。学生说一说:这样的情景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4)齐读第二句诗,学生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同桌交流。
(5)指导理解“疑”“霜”的意思。
[疑]怀疑、好像。
[霜]教师在眼镜片上哈气,并解释眼镜片上蒙着的一层白色水汽是雾。在秋冬季节,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6)(课件出示霜和月光的图片)学生通过对比,了解霜和月光的相似之处。
(7)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
生: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
(8)讨论:月光如霜,这写出了月光怎样的特点?(明亮、清冷。)
(9)想一想: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点明了诗人的心理活动?(疑。)
(10)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读出节奏和停顿。
2.学习第三、四句诗。
过渡:在这样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一读诗的最后两句。
(1)指名读诗句,圈出诗句中不理解的字词,同桌交流。
[举]抬。[思]思念。[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
(2)引导学生画出诗句中的动词(举头、望、低头、思),让学生理解“举头”“低头”是一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加以理解。
(3)(课件出示李白望月图)学生结合图片及诗句,说一说对诗意的理解。
生:抬头仰望着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起故乡。
(4)想一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思念故乡。)
(5)拓展:诗人为什么望着明月会思念故乡?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明月象征家人团圆。诗人望着明月,想起自己身在外地,远离亲人,顿感失落,自然会思念故乡。
(6)思考:诗人望着天上的明月,还会想些什么呢?
3.指名朗读全诗,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想意境,演情境
1.(课件出示插图)在柔和的音乐声中教师引说。
师:(话外音)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在思念故乡的什么呢?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教师范读古诗,再现意境;学生模仿练读古诗,想象意境。
3.角色表演。
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寂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诗吧。(生双手放在背后,眼望明月深情地吟诵古诗)
(1)指名吟诵古诗。
(2)全体起立,望月状诵读古诗。
五、背古诗,多积累
1.练习背诵古诗。
(1)指导背诵古诗。可以配乐、配动作加强记忆,也可以通过定位填空法帮助背诵。
(2)指名会背的学生背诵古诗,或指几名学生比赛背诵;不会背的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加深理解与记忆,再练习背诵。
2.读一读,记一记,积累关于月亮的古诗。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朗读诗句,想象画面(教学重点)
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谁来读?
(指名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床前的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床前洒满明亮的月光。
生2:我仿佛看到明亮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床前。
师:说得好!来,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让我们闭上眼,想象明亮的月光洒向大地,透过窗子,洒在床前的情景。一边想象,一边读。
(生齐读)
师:诗人李白以为这明月光是什么?
生:地上霜。
师:你们见过霜吗?霜是什么颜色的?
生:霜是白色的,有点像雪。
师:是的,天冷时,地上那白白的、薄薄的一层就是霜。(课件出示秋霜图)你们看,这就是霜。李白为什么把明月光比喻成霜?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生1:霜和月光都是白色的。
生2:它们给人的感觉都很冷清。
师:深秋的夜晚,李白独自一人客居他乡,看到这如霜的月光,心里是一种什么感受?
生1:很孤单,很寂寞。
生2:思念远方的亲人。
生3:想念故乡。
师:男女生比赛读。
(男生读,女生闭着眼睛想象画面;女生读,男生闭着眼睛想象画面)
赏析: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也就是说在诗词的语言文字中想象作者所要描绘的画面。读者要想读出诗情,须进入意境,须发挥想象。我们要用想象去感受诗人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情画意。本教学片段中,教师重在引领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所在的环境,体会诗人此时的心境,然后让学生在想象中朗读,通过朗读再现画面,进入诗境,为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做下铺垫。
《静夜思》这首古诗广为流传,有部分学生在之前已经会读、会背了。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领读课文。生生互动,互为师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指导朗读环节,我通过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渲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读出了古诗的韵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14
设计理念:
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突破识字和写字的难点,防止平均用力。
教材分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设计意图: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静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设计意图:指导方法,重视落实,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精神。]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静 、床、光 、望、乡 ” 5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合作愉快!”
4.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四、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
(预设)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赚钱的爸爸。”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赚钱的妈妈、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我很想他们回来,每天可以看到他们。”
师: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
生:“他想到了故乡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门口的那条小溪。”
“他想起了故乡的亲人。”
……
师: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6.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8.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深入感知课文中的情感,但不是用分析的办法,而是利用诗意的画面和故事,用播放音乐和有感情地朗读的办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农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得会更深,这首诗很短,含义又及深,很难让一年级的学生全面理解,这里只是让学生有初步的感受,今后每一位学生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这首诗。]
五、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目、耳”两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和“米”的横应写在横中线上。
(三)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写字练习注意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和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六、拓展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七、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频道小编推荐: |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诗文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文解释: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诗文赏析:
《静夜思》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觉得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皎月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天空是如此的明净。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这对于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细致而深曲,但却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如此一个千人吟、万人唱的主题却在这首小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千年以来脍炙人口,流传不衰!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
最新静夜思一年级教案内容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教案和课件设计得好,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案课件要符合教学目标。通过教案课件,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学习。所以,在设计教案课件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相应的内容和任务。
其次,教案课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于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教案课件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
再次,教案课件要具有足够的互动性。通过互动,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教案课件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工具,设置问题和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最后,教案课件要简洁明了。过多的文字和繁琐的图片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教案课件时,要注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文字和复杂的图表,突出重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希望通过这篇揭示“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内涵的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非常感谢您参阅本文!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准备:
课件:星星字卡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会背古诗吗?指三四名背。
二、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小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2、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齐读课题。
(2)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重点认读生字“夜”,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组词:安静夜晚思念
(3)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三、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提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当你在读诗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认识这些生字宝宝。
2、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1)小老师领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生字宝宝们跑出课文要和小朋友们交朋友,谁做小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叫什么?
(2)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3)同桌互相检查。
3、生字组词,帮助记忆
(1)你们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2)游戏巩固:开火车读词语
4、去掉拼音及词认读生字。
(1)生字宝宝离开了它的拼音朋友和词语伙伴,你还认识它吗?齐读
(2)游戏巩固:做“摘星星”的游戏。
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许多星星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后面藏着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这颗星星就送给谁。”
5、识记字形。
(1)交流方法
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认识新偏旁“攵”。)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2)猜谜语强化巩固
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三、指导书写
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8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1、课件出示“头”,齐读
2、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3、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
5、学生书写,师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要注意身坐直,本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
四、朗读诗句,感悟诗韵
1、体会诗意
(1)指名读古诗
(2)“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3)指名说说
(4)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师讲解诗意: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2、入境朗诵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在柔和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3)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4)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5)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6)游戏:谁是“小李白”。指名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7)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五、欣赏儿歌《静夜思》
小朋友们,这首《静夜思》还被编成了儿歌,让我们在美丽忧伤的歌曲中结束这节课吧!
教学反思
《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然后让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战时自己的风采,让学生都很羡慕他,从而带动其他同学也愿意站起来读,还通过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练习读,发现自己读得不正确的可以请同桌帮助。然后通过与“字娃娃”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认字的积极性。、将生字与音节打乱,“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学生愿意在玩中学,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读起来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不准的就看老师的口型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会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否能牢固掌握,我还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写生对字型的认识。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还让认识字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学生当小老师,教那些不认识字的同学。于是我采用包干到人的方法,让认字有困难的同学自己去给自己选择小老师。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学习、一起读字、一起读书。这种方法一经实施,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小老师认真负责得教,同学们也喜欢学,到了第二节语文课,大伙儿基本上都能熟练地读出这些字了。最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2】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静夜思》。“思”是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呢?
二、初读古诗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
3、师范读。
4、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⑴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① 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
②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⑵ 检查自学情况:
① 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② 齐读生字、正音。
③ 去掉拼音读生字。
④ 小老师领读。
⑤ 开火车检查。
⑶ 随生字认识偏旁。
三、朗读古诗
1、领读古诗。
2、通过课件出示古诗,并出示相应的需停顿、读重音的地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生生解疑,师辅助引导。
4、出示课件在课件和音乐声中指导朗读:
⑴ 同桌互读。
⑵ 男女生分读。
5、指导背诵:
⑴ 自己试背。
⑵ 指名背诵。
⑶ 齐背。
⑷ 同桌互背。
四、细背古诗
这首古诗中有一组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举头──低头
五、检查背诵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后记〗
对于古诗部分,学生背得很快,但总是把个别字音背错,以后应注意纠正,加强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
2、认读生字。
二、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需认读的生字:
目 耳 头 米
2、学习书写:
⑴ 通过课件观摩这四个字在田字格中占位。
自己说说,和同桌说说,书空练习。
⑵ 集体学习“目、耳、头、米”的写法。
⑶ 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扩词练习:
用“目、耳、头、米”组词,看谁说得多。
三、我会说
把你观察到的夜晚的天空景色,说给大家听。
教师及时纠正生说的不当之处。
〖板书设计〗 静夜思
目 耳 头 米
〖教学后记〗
学生观察字的占格位置比较仔细,我在黑板上范写时,有笔画没占准都给指出。在说夜色时,多数能说出夜晚的美。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3】
“静夜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认“静”“夜”等10个生词,能写出“静”“夜”等4个生词作为“眼睛”和“耳朵”。 2、朗读古诗词,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古诗词的意义。课前准备:(板书)(课件)
床前的皎洁月光,
夜晚
怀疑是地上结霜。静
想
抬头看明月,
低头想想家乡。设计思路
从背诵古诗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上,从初读-理解-读-唱-读,古诗词教学充满魅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I.导入
1、老师:能背这首诗的请举手!把它备份给老师。 (她背诵)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播放李白的影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师: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你会背诵什么唐诗?
2.指后面的三四个。 (评论:你背的真好!背诗的样子好可爱!等等) 过渡:
我们班的孩子们的肚子里有很多诗。称你们为小诗人并不过分。今天,我们小诗人应该学习大诗人李白的《寂夜思》。坐起来,我们好好学习!请大家一起读这首诗。
二、认识两种词
过渡:这首诗有10个词,我们一起读。
1.幻灯片:10个带拼音的生词,一起拼出,准确读出单词的读音,重点朗读带有鼻音和“净、床、光”三音节的单词、希望、乡”。 2. 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词的? (幻灯片效果:学生记住了哪个单词,那个单词从屏幕上消失,伴随着掌声激励孩子。)
3.幻灯片:10个不带拼音的新单词再次出现,可以读出来各种方式。
4. 屏幕上只剩下“静态”二字。师:把“安静”两个字放在题目里,看你能不能读准。请阅读主题。 3. 解读——理解
1. 孩子们,项目中哪个词解释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 (夜)(师指题)李白当时的心情用哪个词解释? (思考)
2. 经文中的“夜”字在哪里? (明月)从这个字,你怎么知道它是“夜”的意思?
3.“思”字写在诗的什么地方? (想家乡) 评价:是的,这是作者直接告诉我们他在想。请读出李白对家乡的感想。指导意见:你没有读出李白思乡之情。你应该更准确地阅读“Wang”和“Thinking”。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做记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这次用动作。
4.老师见你抬头低头,李白却说他抬头低头。"电梯" 和"电梯" 和有什么不一样?你做“起重”动作给我看。 (师:这不是举,是伸手。再举,举重担。对,这叫“举”。)
5。李白用力的抬起头千斤。孩子们,你们觉得李白的头怎么这么重? “抬起头”这个词怎么读?
6. 一起读最后两句。
7.我们在诗中找到了“夜”和“思”,但我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李白强调静夜和冥想?经文中的什么地方暗示了“安静”?一起讨论。师导:天上只有一轮是什么? (明月)地上只有谁? (李白) 是啊,世界那么大,只有“明月和李白”面对面。难怪李白强调静夜打坐。他更加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和语气来读这首诗?学生情绪激动地朗读全诗。
转场:
其实古人读诗的节奏是很讲究的,读的诗有点像唱歌。你听-- 4.背诵
1.老师朗读。 (老师边看书边在黑板上划时间:半场,半场,上场,半场。平声半场,平声1次,读起来很有趣。)
< p> 2. 学生可以自由阅读。3. 指学生报告阅读。 (教师时间引导阅读:你一边看教师时间一边阅读。) 4、阅读集体报告。 (老师:大家都站起来跟着老师的节奏念。) 过渡:
这才是有韵味的诗歌朗诵方式。古人读诗时,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时会唱歌和念书。让我们一起歌唱——
5.边唱边读
1、老师(演奏《寂静夜思》的音乐):来,我们一起唱。 2. 老师:你喜欢唱歌吗?先背,再唱,再唱。 6.小结
看你唱的样子,我想悄悄告诉你,你不是小诗人,而是小诗人!小诗仙,下课!
第二课
我。复习
1.背诵古诗,唱诵古诗。 2.认识10个二等词。
3.用二等词扩展词,组比其他组多。 2.指导写作
1.观察示范人物,指导写作。
“耳朵”横着上短下长; “头”的第五笔是“长点”。形成写法:拼“耳”字:ěr ěr 写“耳”字:横、竖、横、横、横
数“耳”字:“耳,一,二、三、四、五、六”,数边书是空的。 2.用红色描边书写,提醒正确书写姿势。 3. 评估学生的工作。 3. 实践活动
晚上观察天空,硕索所见,鼓励用图片展示。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4】
教材与学情分析: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炼,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这首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人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信息资料
1、挂图,生字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晴朗夜晚的天空。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指名回答,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
[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针对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浓厚兴趣,并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演示:出示挂图),问:图上都画了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适时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二、初读诗文,自主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在欣赏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和读背方式)
3、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有效调控教学,让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4、同桌互读古诗,互相评议。
5、指名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注重对朗读的评价,提高朗读能力。)
三、语境识字,熟读诗文
1、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6、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让学生在主动识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交流识字方法和当“小老师”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7、自由练读。(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你读我听,二人齐读……)
8、指导读出诗的韵味和节奏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指名读文,注意字音读得是否准确,是否读出了节奏。
10、伙伴开展竞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自己找伙伴赛读。
(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在读中注意对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体验读诗的乐趣,感语强烈的思乡之情。)
四、观察描摹,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目、耳”,小组展开讨论:这两个字怎样写?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每一笔都写在什么位置?
2、汇报。
3、教师范写。提示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
4、自由练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让自己满意。
5、哪个字最满意,找出来和同座交流,指出你满意在哪里。
(教师注意对写字姿势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讨论和评议时教师一定要参与其中,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
第二课时
一、游戏巩固,复习生字
1、游戏:大转盘。
(转盘上的指针转到了哪个词上就读哪个词,巩固识字效果。)
2、齐读古诗。
二、读读比比,激发兴趣
1、指名读,大家评。(整体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很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2、组内互评。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读者爱读,听者专注,师生共同探讨读古诗的方法,互听互评,共同进步,极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三、感悟诗文,加深体验
1、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说说你什么时候见过“霜”。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3、你有没有想念过爸爸妈妈或想过家?说说当时心里是怎样的?
4、大诗人李白跟你们一样也是在这种心情下写下这首诗的,你能再来读读这首诗吗?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进一步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仔细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机器,而是一支等待被点燃的火把”。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背诵诗文,背背演演
1、参照插图,边想诗的意境边自由练习,教师随机指导。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可以同座背,组内背,自由找伙伴背。)
3、教师引背、指名背、齐背。
3、表演背:假如你就是李白,请你边做动作边背这首诗。(配乐)
五、观察临摹,指导写字
1、大屏幕出示“头、米”,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要掌握重点笔画的位置,汉字基本上能写端正。)
2、教师范写。(提示“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提醒学生的坐姿与执笔方法。)
5、 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学习伙伴和老师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和写字的乐趣。)
六、课外延伸,加强实践
1、课后练习“我会说”,把你观察到的夜晚的天空说给同学们听。
2、古诗朗诵会。(此项活动可延伸到课外进行,比比谁会背的古诗多,评出“小诗人”。)
3、 有余力的学生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可以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可以自己查找。)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的积累。)
静夜思一年级教案【篇5】
《静夜思念》教学设计
八戒小学马建奎
【教学目标】
1.了解“夜、思”等9个生词,能写出“思、床”等7个生词。 2.能在拼音的帮助下正确、流利地阅读和背诵古诗词。 3. 想象画面,感受诗中最初描绘的场景。 【教学要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词,读懂古诗词的韵律。 2. 背诵古诗词。 【教学难点】
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拓展想象,体验诗歌的意境。 【教具准备】课件和生词卡。 【课表】 1课时。 【教学过程】
首先,复习古诗词导论。
1、简介:谁能背诵古诗《古浪月行》和《赠王伦》? 2.认识作者:两首诗的作者是谁?介绍李白。
3、引言:课件展示了李白秋夜望月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做什么?
4.板书题目、学习生词“夜、思”等。
(1) 指定试验对象。 (2) 指导学生准确阅读题目。
(3)引导学生说说如何识别这三个词。你知道这三个字吗?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你能为他们找到合作伙伴吗?
(4) 老师根据学生的口语作文在黑板上写:安静,夜,小姐。一起来谈谈这首诗的意义。
二、初读古诗词,学习生词1.引导学生阅读和背诵经文。
(1) 我知道很多孩子已经能读懂这首诗了。请阅读并背诵给所有可以阅读和记忆的人。其他学生仔细聆听并正确评价。
(2)会读会背的同学一起朗读和背诵,让大家听,并给予表扬。 2. 学习生词。
请已经知道一些生词的孩子担任小学老师,朗读生词,告诉大家他们是怎么认识的。采用“生活中识字”、“熟字带部首”、“形近词比”等多种识字方法。
夜深人静,思念床前月光,抬头望远,低头,故乡 3.独立朗读诗句,认识生词。
(1) 同桌互读9个生词。如果你没看错,在单词表的右边加一个星号。有错误,帮忙改正,然后再读一遍。
床,光,望,夜,思,疑,举,低,理。
(2)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圈出诗中生字中的生词,圈出生词后多读几遍,试着读古诗正确。
(3) 教师按名朗读古诗词,评价汉字读音是否正确。 (四)指导古诗韵律初读。
第三,熟悉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含义。
过渡:一旦我知道了节奏,我就能更好地阅读它。如果我能理解这首诗,我就能更好地阅读它。
1.怎么读?老师教大家一个读诗的方法,把词的意思加起来一起读。 比如第一句话,我们可以一起说。
2.展示疑问词的意思,联系图片,试着说出诗中第二句的意思。 2. 动作理解 第三句:边读边做动作,然后说意义。理解“抬起头” 3. 动作 理解最后一句话,你是先低头还是先失手?有时古诗因种种原因被颠倒,说不通,有时可以倒过来试试。
4.尝试联系并谈论诗歌。
5.读完诗,能不能把诗读得更有韵味?
6.当我们把诗读出来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但要理解情绪,你还需要细读诗歌。古人写诗时,往往用一个字或几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读这首诗,你从哪个词中看出了诗人的情感?自由阅读诗歌,试着用一个词来概括文本中的情感。
7.你认为诗人缺少什么?
8.命名并谈论它。 指导朗读,让你真正明白。你能读出这个想法吗?
第四,想象画面,感受诗意。
1.课件展示图片,老师在轻柔的古筝声中引导学习:静夜,月圆。满月象征重逢,诗人独行。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是什么? (难过,难过)
2.教师阅读,学生欣赏图片,同时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李白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 (播放音乐) 4. 理解“家乡”一词。当诗人望着挂在天上的明月,他会想到他的家乡吗?
5、老师的话: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多么想念我们的亲人!让我们用自己和李白的思想来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6. 点名朗读促进阅读。
7.演奏音乐,创造情景表演: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你远离你的家乡和你的亲人。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你独自站在窗前,看着满月……(她双手背在身后,心怀念念。) 8. 推荐最好的表演者上台表演。
9. 总结:后来,很多远在天边的人,一看到月亮,就忍不住背诵——《寂夜思念》。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第四,指导写作,学习写新字。 1. 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模型字。 (1) 你发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些词比较难写? 2.老师写的。
注重指导“思、前、理”的写作方法。
3. 学生独立写作。 老师提醒学生在写字时要注意坐姿和写字姿势。 4. 展示学生作品,肯定长处,指出短处。
V. 黑板书写设计
静夜思课件(系列13篇)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要在教案课件中可以体现出教学过程中智慧与创造性,教案课件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写?经过多方考虑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您呈现了这篇精选的“静夜思课件”,我们希望这些参考资料对你有所帮助和启示祝你一切顺利!
静夜思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〦 、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课前主动观察和搜集有关星空的资料,学会观察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如用眼睛观看、请教父母、阅读有关书籍、有条件的可以学学从网上浏览查找资料。
2、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时能认真倾听,大胆发言,并补充或修正他人的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静夜思》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对大诗人李白产生敬佩之情。乐于诵读古诗,主动搜集与月有关的古诗并诵读或背诵。
【策略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复诵读,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文情景图,写有生字的小黑板,教师用的生字卡片,与宁静夜空和谐的音乐;学生用的生字卡片,课前召开一次“神奇的星空”资料交流会。(详细过程见单元综合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境,激趣设疑
1、出示“诗人李白遥望明月”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仔细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2、教师揭示课题:静夜思读了这首诗,你就会解决很多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学生看图回答图中内容:一轮圆月、一个人抬头望明月、这是夜晚┅┅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疑问)这个人是谁?是什么时候的人?这是什么季节的晚上?┅┅创设这一情境,与诗意联系,与诗作者及时代背景相联系,将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有助于理解诗的内容和感情;同时,让学生据图提问,既能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同学们,谁会背这首诗?指名背,要求其他同学打开书听读。(生背后,教师要鼓励其课外主动学习)
2、再次齐读:提不同要求,会背的可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读,不会读的,可以边听边随读。一生背诗,其他学生看书听读。背诵。了解学生课前读此诗的情况,实现以学定教,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主动背诵古诗的积极性。
三、再读古诗,识记生字
1、先读一遍古诗,再对照生字表把生字在诗中圈出来,然后想办法记一记这些生字。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总体情况。出示生字表。
3、出示字卡,用开火车的形式快速反馈认字情况。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认字情况,尤其要关注学困生。
4、教师对一些如加、减、换偏旁的方法记字的要及时归纳并推广给全体学生,以便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识字方法,对编出的歌诀要给予肯定。学生自读古诗,在诗中勾出生字,再读生字,想办法记一记。同桌互相用生字卡检查生字的读音。学生汇报哪些字想出了好办法,就自由站起来说给大家听。学生练读。发现错读或不会读的字,及时让学生多读几遍。同桌同学互查互帮,并在同学的书上标记不会认的字。学生自由汇报自己想出的记字好办法。学生自己探究识记汉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学生识字后,及时反馈结果,学生从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我要全对”这样一种适度的压力。此时发挥同伴检查评价的作用,促使学生积极投入识记生字的过程,提高识字的效率。教师在全班的反馈中,肯定学生的识字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规律,形成识字能力。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再读古诗,想一想知道了什么?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汇报,与解决课初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联系起来。
3、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弄清以下几点: 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他一生写了约一千首诗歌。谁还会背李白的其它古诗?课下查找一些李白的诗背一背。
4、为什么诗人把月光当成了“霜”?你在什么季节见过“霜”?(秋天,进而解决了课始学生提出的图上是什么季节的问题)月光与霜有什么相似之处;
5、 理解“举”、“低”。
〖学生活动〗
1、学生自读,汇报知道了什么。
2、小组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
3、组织全班交流。
4、学生与教师一起交流。
5、学生背诵以前背过的其他古诗。
6、学生思考、结合实际讲解自己对霜的了解。
7、学生边读诗边做“举头”和“低头”的动作。“我知道什么”这一极具开放性的问题,解答域宽至全文语句,问答距长至全诗内容及情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各类学生,都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读懂一些词句。选择的空间很大,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有效地发展。在全班交流时,教师从学生汇报的已知中,了解学生所未知的,进行点拨,使学生的认识逐渐走向完善,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感情朗读、背诵,读中悟情,背中积累
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加上动作。
六、指导写字让学生观察生字,描红、临写
展示学生写的字,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观察“目、耳、头、米”4个字在田字格中是怎么摆放的。然后临摹书中生字,体会如何占位。写字要让学生自己观察、体验汉字的书写特点,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七、布置作业,将学习延伸至课外
1、把《静夜思》背给家人听,并评价。
2、查找与月亮有关的古诗或李白的诗背下来。语文学习的资源非常丰富,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课外学语文的意识。
静夜思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朗读古诗和认字。
三、教学难点:背诵古诗。
四、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头饰、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四人小组说一说,让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1)小组交流。
(2)推选代表或自荐上台说一说。
(3)出示课文插图“我会说”。(播放插图中小女孩观察天空时的录音: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观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抬头看见蓝蓝的天空中,有许多星星一闪一山亮晶晶的,还看见弯弯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跳出来。真美!)
2、引入新课:静夜思(板书)
(二)、初读古诗
1、看课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评议。
(三)、识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1)出示an、ang,指学生认读,注意后鼻韵母的读音。
(2)认读生字。(自读,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准)
(3)游戏“运西瓜”。(把西瓜图贴在黑板上,它们的背面都有一个生字)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1)指名学生朗读,评议。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
(2)配乐朗读。
(3)师生共同朗读。
教师引读每句的前两个字,学生补充,齐背诵。
过渡: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写的,现在谁想办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诗?也可以做动作。
指名学生上台背诵,其他学生评议。
全班齐背。(配乐)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字。
(1)观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这两个字的宽度。
(2)指学生说一说再书空。
(3)学生书写后展示、评议。
2、学生观察“头、来”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范写,注意最后两笔,写时要注意。
(2)书空、书写、展示、学生评议。
(六)、扩展活动
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诗。
(七)、练习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两个。
—()()
—()()
3、写出诗句,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1)(),疑是地上霜。
疑:①好象()
②不信()
(2)举头望明月,()。
举:
①向上抬()
②全()
七、作业布置:背诵古诗。
静夜思教学设计教案
八、板书设计:静夜思
九、课后反思:
静夜思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过程中理解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所传达的思乡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中抒发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月亮所传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2.谈话导入:从古至今,许多诗人都喜欢月亮,他们还把月亮写进了诗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简单介绍李白:他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一生写了很多的诗,在他的诗里,经常会出现月亮。)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思”,后鼻音“床、光、望”和整体认读音节“疑、夜”。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思、前、低、乡”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床、光、故”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
谜语示例:
村庄大变样,寸土已出让。睡觉或休息,只管往上躺。(谜底:床)
小字一上放,儿字底藏。太阳出来啦,世界多明亮。(谜底:光)
有一古书,文字难梳。若问缘由,从前事物。(谜底:故)
形近字歌示例:
思:师恩难忘,总记心上。自强不息,常常思量。
乡:外公起得早,幺妹跟着吵。问她为什么,说是回乡好。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思”的“田”写扁一点,收笔在横中线上。
“床”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木”撇捺伸展。
“前”的第三画要写长一些,下面的部分写窄点。
“光”要竖写在竖中线上,竖弯钩伸展。
“低”右边的撇要平而短,斜钩要有一定的弧度。
易错提示:
“思”的上面是“田”,不要写成“因”或“目”。
“光”的上面是一竖、一点、一短撇,不要写成三点;末笔是竖弯钩,不要写成长点。
“低”的左边是单人旁,不要写成双人旁;右下有一点,不要忘写了。
“故”的右边是反文旁,第二笔是横,不是横撇。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前—剪(剪刀)—箭(火箭)—煎(煎饼)
氐—低(低头)—底(水底)—诋(诋毁)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播放《静夜思》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老师出示自读要求:
(1)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
(3)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古诗和诗中的生字。
3.再次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
朗读指导:朗读时,总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速度要慢。要把字音读准。注意停顿,要按照一定的节奏读,读出诗的韵律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思考: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在屋内抬头望月的感想,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初步学习了他写的《静夜思》,还在诗中认识了很多的汉字朋友。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思故乡床前月光低头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李白这位大诗人,知道他喜欢写月亮。那么,在这首《静夜思》中,他究竟看到了什么样的月亮,又在“思”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一、二句。
(1)指名朗读第一句。结合插图想一想:这句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猜一猜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月亮?
明确:写的是有月亮的晚上。作者在睡觉的床前看月亮。
(2)朗读第二句,理解“疑”和“霜”的意思。(“疑”的意思是“好像”,“霜”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辅以多媒体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明确:床前那一片明亮的月光,好像是地上铺着的一层白霜。
(4)思考:诗人为什么会把月光当作是地上的霜呢?
明确: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霜,形象贴切,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洁白,也说明天气转凉,烘托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情。
(5)过渡:在这样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又在做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一读诗的第三、四两句。
2.学习第三、四句。
(1)指名学生朗读。理解“举头”“思”和“故乡”的意思。
明确:“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思”在此处是“思念”的意思。“故乡”就是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明确:诗人抬起头,望着天上高高挂着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了头,思念起自己的故乡来。
(3)思考:最后一句中的“低头”和“思”好在哪里?
明确:“低头”这一动作描写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望着天上的明月,诗人想到自己远游在外,远离亲人,不由得思念起家乡来。
(4)拓展想象:诗人一个人身在外地,此刻,他会思念故乡的什么呢?
明确:诗人孤身在外,思念远在故乡的家人,思念小时候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思念家乡的小河、草地……
(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孤单的时候会想些什么。
(6)过渡:作者孤身在外,内心寂寞,看到了天上的一轮明月,想到明月此时此刻也照着自己的家乡和家人,久久难以入睡,就写下了这首诗。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3.回顾: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静夜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举头望明月”中“举头”的意思是__________,“低头思故乡”中“思”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__的感情。
明确:李白唐抬头思念思念家乡(思乡)
(2)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悟?
明确:这首诗写得浅近易懂,表达的感情也是人们所共有的。家,总是被每个游子藏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一抹月光、一句乡音、一行雁阵都能勾起或浓或淡的忧伤,那就是乡愁。
2.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感受到了他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课后,请同学们自行背诵这首古诗,还可以搜集其他一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静夜思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四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课:
1、 导入课题:
同学们,上学期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三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能背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吗?(请三位同学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题目是《静夜思》(板书课题),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
2、 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需要完成3个任务,能够认写生字,读诵古诗,并能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3、预期效果: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努力表现一定会很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的知识,迅速投入这节课的学习。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认读生字
任务呈现:认读生字
自主学习:1.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
展示交流:1.大屏幕出示生字,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2.带字入文,读古诗。
3.多次朗读,划分节奏。
4.小组根据节奏进行赛读。
5.男女生赛读。
6.拍手读。
7.尝试诵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如何记忆生字,增强主动学习的。其次,通过多次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任务二:正确书写生字
任务呈现:正确书写生字
自主学习:1、出示生字
2、思考自己如何才能记住这个生字,想一想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展示交流:1、交流观察结果,并说明自己如何识记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
4、描红,仿写,口头组词。
5、展示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比较枯燥,而且这节课的识字比较大,所以通过与实物结合来增强识字趣味,不仅识了字还能了解其含义。
任务三:感受课文,诵读古诗
任务呈现:感受课文,诵读古诗
自主学习:1、出示图片与古诗
2、思考图片上画了什么,这首古诗讲了什么。
展示交流:1、交流观察结果。
2、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
3、根据图片说说每一句的意思。
4、说说诗人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5、闭着眼睛边想象边诵读。
三、检测导结:
1、我会背
根据老师给的图片背诵古诗。
2、我会认
认一认下列词组。
3、 我会写
练习本上写生字并组词。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是否掌握。
板书设计: 8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乡”、“光”、“故”,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第一课时重点指导其中一个)。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多媒体课件,乐曲,书中插图。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幸福两分钟
(学生讲述)刚才这俩位同学和我们分享了她们学习语文的幸福感受。
二、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学生听音乐,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前几天,老师听了一首特别好听的歌,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听一听,同学们边听边想一想,这首歌是歌唱什么的?(古诗)
(二)简介古诗
诗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它数字不多却有着深远的意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代作者的诗。
(三)板书课题,简介李白,引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课题,认识“静”“夜”“思”三个生字。
(1)“静” “夜”都指什么意思?“静夜”是怎样的夜晚?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2、简介诗人李白资料及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知道李白是谁吗?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被人们称为“诗仙”。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观察图画,听范读,理解题目。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分层学习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师:我想同学们也一定想像录音里读的那么棒的,那我们就自己来练习读一读吧!这首诗生字比较多,同学们初读时,如果遇到困难,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师:真好,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练习读一读,看谁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准字音,读通全诗。
师:读完的同学快打个胜利的手势。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点生朗读,及时鼓励)
师:刚才那个同学真勇敢,敢第一个来读,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战士”也想来读读,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朗读,每个小朋友都来勇敢地表现一下。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检查识字效果:
师:大部分同学都能随诗读准生字的音了,生字们有些不服气了,它们跑出课文,要考考大家,小朋友们敢向它们挑战吗?
师:现在我们先请小朋友们在下面热身,自由认读生字,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师:热身完毕了吧,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师:同学们,现在该到你们展现的时候了哦!请你们齐读生字,注意发准字音。
师:读的真不错,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给这些生字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和他的朋友已经排好队了,我们来与他们打声招呼吧,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这些词语。
(3)教学新偏旁“攵”。
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4)游戏巩固。
师:小老师们这么努力教大家了,相信好多小朋友已经学会了,那现在我们来开火车。
(5)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及词
师:同学们,看到了吗?有什么不一样。
生:没有了拼音。
师:对了,生字们真淘气,把“帽子”甩掉了,那现在还有谁来挑战呢?
师:果然是不负众望,读音标准响亮!真了不起!
师:现在生字们还是不服气,又有新招了,他们不按原来顺序排队了,同学们还能认识他们吗?
2、认清字形。
(1)交流方法
师: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
生:我记住了“静”字,它是由“青”和“争”组成,“青”是绿色是树林的意思,“争”是争吵,“静”是没有声音,连起来就是树林里在争看谁最青,没有争吵的声音。
生:我记住了“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动脑筋种好田,让禾苗长出好多麦穗。
生:我记住了“床”字,广西有根木头。
生:我是这样记住“床”字的,这个木头很宽,可以给人睡觉。
生:我记住了“明”字,一个日是白天,一个月是夜里,两个在一起就是很清楚,很明白。
生:我记住了“是”字,上面是日字,下面是正字,只是下面的竖横变成撇和捺。
……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拆分熟字组合,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3、指导书写
师: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这里有一个字,我们不但要认识他,还要会写它(出示:“头”)
师:来,齐读。
师:我们先来看“头”字,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字,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的占格位置。
师:写好了,同学们拿出小手来,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次。
师:写字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窍门,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身坐直,纸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好,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做好准备了,现在请你们描红练习吧!
三、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指名读古诗
⑵“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⑶指名说说
⑷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2、入境朗诵
⑴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练读
⑵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⑶师范读(配乐)
是呀,李白好思念他的家乡呀,所以他写了这首《静夜思》
⑷配乐读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读一读吧。
⑸学生练读
⑹指名朗诵
四、感受诗意,练习背诵。
1.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练习背诵。
3、合音乐背诵
五、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一)听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二)练习唱诗,学生和唱诗两遍。
六、课堂拓展,欣赏古诗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1.出示李白的《古朗月行》范读。
2.写月亮的诗很多,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自己查找资料,看谁在课外还能背上一首写月亮的诗。
静夜思课件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认10个生字, 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三、预习学案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认读本课的词语。
安静 夜晚 床前 目光 举手 低头 耳朵 大米 故乡 望见
3.把古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并让家长给予评价。
四、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学案。
2.朗读感悟
(1)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小组讨论交流, 圈出组内解决不了的词语。教师相机理解词
语。如“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 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 那就是霜。) 并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3)配乐朗读
同学们, 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 在这寂静的夜晚, 独自一人, 对着月亮,, 带着你的心情, 你的表情, 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4)背诵古诗。
3.拓展训练
一轮明月, 一段思乡情, 一首《静夜思》, 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 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另外一首古诗。
课件出示古诗《古朗月行》,学生配乐朗诵。
5.学习生字
(1)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
(2)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
五、课堂检测
1.我会读下面的字。
阳 像 金 野 面 长 更 长 早 晨 拉 进 也 山 出 谁
2.看拼音写词语
ěr mù mù tou dà mǐ
( ) ( ) ( )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静夜思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前”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难点: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月亮吗?(喜欢)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板书课题:静夜思)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题。
(1)师:“静夜”是怎样的夜晚?(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2)师:请你们用“思”扩词,并说说哪一个词与诗题中的“思”意思相近。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在安静的夜晚想念自己的家乡)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简介诗人。
(1)(出示李白的图片)师:你们知道图中画的是谁吗?
(2)师生互动,说说对李白的了解。
(3)师:你们看李白在干什么呢?(抬着头看月亮)
(4)师:对,他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于是写出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
(5)(课件出示古诗)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读古诗。
(2)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读出这些生字。
(3)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①小老师领读。
②理解“故乡”,说说你的故乡在哪儿。
③同桌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4)请已经认识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诉大家怎么认识的。
如,生活中识字:光——灯光月光举——举重举手
熟字加偏旁:田——思木——床古——故
形近字比较:忘——望底——低凝——疑
(5)教师检查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开火车认读)
(6)放生字在诗中,朗读古诗。
三、指导书写“床”“前”“光”
1.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口头组词,教师引导。
3.认真书写,同桌交流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写一个。
4.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笔顺规则。(“床”的广字头,横不宜过长,“前”的“月”的撇变成了竖)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手把手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板书课题,设疑:
(1)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
(2)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导入新课。5.《静夜思》这首诗的题目交待了写作的时间,从“”可以看出。
二、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并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月下美景图,感受“明月光”。认识生字“望”。(边做动作边识记)
(2)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时候见过霜,用上“什么好像什么”的句式。
(3)简介古诗创作背景,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
(4)引导学生用动作来解释“举头”“低头”。
三、想象诵读,品悟诗情
1.课件出示李白月下吟诗图,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有什么感受?
预设:(1)远离亲人会感到孤独。(2)在这样的夜晚会感到冷清。
2.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诵读诗句,体会李白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四、教写生字“低”“故”“乡”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观察占格。
2.教师讲解、范写。(“乡”的两个撇折基本对齐)
3.学生书空、描红练习。
4.教师巡视检查。
[教学板书]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读,本节课通过反复朗读古诗,让学生在情境朗读中体会意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如在学生朗读了古诗,对古诗的意境有了一定理解之后,再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体会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我再相机点拨引导,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静夜思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偏旁扌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2、引入课题:静夜思(板书)
二、朗读或试背古诗
1、指名读古诗。
2、齐读古诗
3、指名背古诗
三、认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⑴开火车认读
⑵游戏:运西瓜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运到城里去吧!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搬瓜者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分四人组诗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4、请同学来扮演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古诗。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2、指导学生说一说,再书写。
3、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中书写后展示、评议。
六、扩展活动
1、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古诗:
2、学生去收集有关李白的诗。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思、故、乡、低”,认识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写生字并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积累了哪些古诗?用你最美的声音背给大家听,谁愿意展示?
2、课外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古诗,今天再跟老师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静夜思》
二、了解作者,知诗题。
1、他是谁写的古诗呢?(李白)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学生说,简介李白)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李白作的,题目是(板书课题,师板书学生说笔画),齐读课题(2遍)。
3、这三个字我们已经认识了,你能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吗?(加一加,组词)
4、依次组词(安静)(夜晚)(思念)板书。用词语来记字也是一种识字方法。
5、大家看“思”字,不仅要求我们认识,还是要求我们会写的一个字(打开书43页),仔细观察占格,在笔画上有什么地方是需要特别提示的(样子、位置)用你的眼睛仔细发现。(横中线、竖中线)特别的位置要特别注意。
6、范写(边写边强调),心比平时扁一些,给田让出位置。
7、练写展示(2—3个,评议)
三、初读古诗。
1、这是一首特别熟悉的古诗,就不自由读了,开火车读。注意读音,学古诗第一件事情就是读正确。(板书:正确)(开火车读、齐读)
2、诗读得很正确,但如果把生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吗?(床、光、望字卡贴黑板上)指名认读并组词。
3、这三个生字是我们这课需要认识的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关注音节,发现了什么?(都有ang)
4、再找找看,诗中哪些字还带有韵母ang。
5、如果仔细观察,在古诗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尤其在句子的末尾一个字,它们往往都有相同的韵母,诗人这样写,就是为了让这首诗读起来能够朗朗上口,不信,我们再读读看。(齐读)
6、我们把这几个字再放在这里(霜、乡贴黑板上),“乡”不但是要认识的,还是要写会的生字。在本课中,乡可以和哪个字组成词语?(故,贴黑板上)
7、我们来写一写这组字,打开书,认真观察,这两个字“故、乡”有什么要特别提醒大家的?
8、范写。强调“故”字部首。(攵,反文,一撇,二横,第三笔撇起笔在横的中间,要注意位置)
9、再观察“乡”,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起笔位置)
10、范写。(特别提醒大家,写“乡”字时,心里要有两个竖道,两条竖线起什么作用呢?帮你把乡字立起来。写时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二笔两边要齐平,要这个字立起来。)
11、练写。(各写一个字,评议2-3个)
四、再读。
1、读诗除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板书),连词成句。
2、自己照着书练习,读出节奏。(自由读两遍)
3、指名读,读出节奏。(3个)
4、让我们渐渐走近诗中,齐读。
5、范读(举头、低头动作)
6、有没有随老师的朗读走进诗中?指名读,放慢一点。(3个)
7、有没有注意老师读的时候做了两个动作,什么动作?(出示举、低)
8、出示图片,猜分别代表那2个字?
9、不仅会认,还要会写。范写。(低)
10、练写低,评议。(写一个,评议2-3个)
11、想象动作,再读。(同桌互读,齐读)
12、学古诗,除了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还要读懂诗的意思。
13、在安静的夜晚,李白翻过来翻过去怎么也睡不着,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目光放到前两行,从前两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4、这一定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夜晚,李白翻来覆去睡不着,睁开眼睛一看,眼前白花花的一片,以为是那寒冷的冰霜,结果仔细一看,是月光。带着这样的想法,再读前2句。(指名读3个,齐读)
15、他站起来往前走,看到了明月,这时他想到了什么?(故乡)什么是故乡?(老家)有亲戚吗?谁在那里?
16、李白正是这样,看着这明亮的月光,他可能想到了和他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多想再看看他们啊!(齐读后2句)望着窗外的明月,他可能想到了父母,多想依偎在他们的怀里撒娇啊!(齐读后2句)望着窗外的明月,他可能想到了自己的兄妹,他们会在做什么呢?(齐读后2句)
17、再来看看课题,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在静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亲人)
18、背诗。(齐背)
19、月是思念,月是故事,月是想象。带着这节课学到的、体会到的。再背古诗。(齐背)
五、拓展。
1、读李白其他写月亮的古诗,学着今天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意思。
2、指名读,齐读。(《古朗月行》前四句)
静夜思课件 篇10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记忆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乡”、“光”、“故”,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学生听音乐,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师: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他在想些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简介图上的画面内容。)
师:这是一首《思乡曲》,思乡的感情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设计意图:音乐、背景,首先在课前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引领学生们进入古诗境地,从而给整堂课罩上古诗的氛围,并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二)板书课题,简介李白,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李白画像及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认识“静”“夜”“思”三个生字,指导后鼻音及整体认读、平舌音的发音,从而读准字音。
2.简介诗人李白资料及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知道李白是谁吗?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汇报自己课外搜集查到的资料。
教师小结: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观察图画,结合图意,采用单字解释再串连的方式解释题目。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吗?放音乐,让学生背一背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材处理要有开放的意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课内交流对诗歌作者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已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孩子的个性体验,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作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分层学习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师:这首诗生字比较多,同学们初读时,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师:真好,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最能干,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准字音,读通全诗。
师:读完的同学快打个胜利的手势。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点生朗读,及时鼓励)
师:刚才那个同学真勇敢,敢第一个来读,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战士”也想来读读,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朗读,每个小朋友都来勇敢地表现一下。
(2)检查识字效果:
师:大部分同学都能随诗读准生字的音了,生字娃娃们有些不服气了,它们跑出课文,到投影仪中排好队要考考大家呢,小朋友们敢向它们挑战吗?
(课件投影生字静 夜 床 光 举 头 望 低 故 乡)
师:现在我们先请小朋友们在下面热身,自由认读生字,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师:热身完毕了吧,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师:同学们,现在该到你们展现的时候了哦!请你们齐读生字,注意发准字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随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如三拼、整体认读音节。通过相互检查的方法让同位两个小伙伴合作学习,互相纠正。
师:读的真不错,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给这些生字娃娃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和他的朋友已经排好队了,我们来与他们打声招呼吧,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这些词语。
师:哦,老师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想当小老师,那我们来分组吧,一个小老师教一排,读完后我们评一评哪个小老师教的最好,我们奖励他一个“智慧星”。
师:小老师们真棒,你们要为有这么出色的小老师骄傲。同学们学的也真是认真,小眼睛睁的大大的,腰板挺的直直的,嗓门也放的大大的,小老师们也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学生而高兴呢!
(3)游戏巩固。
师:小老师们这么努力教大家了,相信好多小朋友已经学会了,那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师:好,我们就从这个外圈作为火车行驶的轨道吧!“火车修理员”们注意了,你们可不能闲下来,要随时发现情况,支援前线啊!
师:经过努力,火车顺利到站了。现在要开始大波浪的翻江倒海了,小朋友们,做好准备了吗?这趟任务里,可不允许任何一个小朋友分心掉队哦,否则就要“翻船”了哦!所以大家一定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师:真棒!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火车顺利到站了,大波浪也确实气魄压人。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这些生字宝宝了,那现在老师来增加些难度,看谁还能认出它。
(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及词
师:同学们,看到了吗?有什么不一样。
生:没有了拼音。
师:对了,生字宝宝们真淘气,把“帽子”甩掉了,那现在还有谁来挑战呢?
师:恩,挑战者真多,看来老师可低估你们了。那你们自己派一个能代表吧!
师:果然是不负众望,读音标准响亮!真了不起!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还是不服气,又有新招了,他们不按原来顺序排队了,同学们还能认识他们吗?
(5)游戏巩固:课件出示生字转盘,学生们快速抢读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2、认清字形。
(1)交流方法
师: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
生:我记住了“静”字,它是由“青”和“争”组成,“青”是绿色是树林的意思,“争”是争吵,“静”是没有声音,连起来就是树林里在争看谁最青,没有争吵的声音。
生:我记住了“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动脑筋种好田,让禾苗长出好多麦穗。
生:我记住了“床”字,广西有根木头。
生:我是这样记住“床”字的,这个木头很宽,可以给人睡觉。
生:我记住了“明”字,一个日是白天,一个月是夜里,两个在一起就是很清楚,很明白。
生:我记住了“是”字,上面是日字,下面是正字,只是下面的竖横变成撇和捺。
……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拆分熟字组合,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2)猜谜语强化巩固
师: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生:床。(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生:低。(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生:头。(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
师:快把你们的方法告诉身边的同学们吧,互相帮助,你们的收获会更大,方法会更多,记忆也会更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在一起,交流识字的办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它学生提供了一种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开火车”“快速抢读”“猜谜语”,反复的出现生字,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态度中完成生字的认记。更重要的是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 指名说说
⑷ 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课件出示三幅放大的花草结霜的近景图,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霜”的意思。)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2、入境朗诵
⑴ 学生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 师范读
⑷ 配乐读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⑸ 学生练读
⑹ 指名朗诵
⑺ 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借助图画的感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全情投入朗诵。让学生熏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
3、拓展延伸: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四、指导书写
师: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12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课件出示:“头是乡故”
师:来,齐读一遍。
师: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
生: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生:先中间后两边
生:先里面后封口。
师:同学们真棒,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笔顺规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师:我们先来看“头”字,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字,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的占格位置。
师:写好了,同学们拿出小手来,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次。
师:写字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窍门,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身坐直,纸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好,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做好准备了,现在请你们描红练习吧!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书写规则,反复提醒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练习点评及展示
静夜思课件 篇11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静夜思课件 篇12
教学内容:
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静夜思》,并能体会到古诗的意境及其和新歌搭配在一起的独特感受。
教学目标:
1.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静夜思》,感受美。
2.在优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诗歌,体验美。
3.随着四拍子来进行指挥,充分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表现美。
4.欣赏歌曲,并联想自己学过的古诗,回忆演唱以前学过的古诗歌曲,欣赏美。
5.除了演唱《静夜思》,还进行了为原旋律填加其他古诗词的创新尝试,创作美。
教学重点:
本课中学习歌曲的旋律,学会四拍子的指挥是一方面,更要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源远流长的唐代文学――古诗与委婉动听的旋律搭配而创造出的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曲谱学唱和二声部的合唱训练是一个比较难的教学环节。
教学用具:
录音机、歌曲伴奏、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1.在欢快、的歌曲中走进教室,使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保持着高涨的情绪。
2.欢呼音乐课的开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拉开音乐课的帷幕。
3.和声练习,虽然只是三度的和声,却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合唱能力、创作和感悟和声美的一种方式。
4.师生问好,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懂得礼貌待人。
二、导入
师:上课的一开始,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歌曲,谜底是一个人物,相信同学们仔细听一定会找到谜底。现在就由老师亲自展示谜面。请听好(老师演唱《但愿人长久》)。
生:北宋诗人苏轼。
师:同学们对诗歌很是了解,我想同学们一定是通过老师演唱的这首歌曲中的词而很快猜到了作者是北宋的诗人苏轼。同学们的知识很渊博。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刚刚过去,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景色也特别迷人。月亮总是会和“浪漫、温馨、迷人、团圆”等美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古代文人都喜欢借用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那么除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你们还知道哪些以月亮为题材的优秀诗篇呢?
生:有《静夜思》……
师:好的,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以李白的《静夜思》为词而谱曲的同名歌曲《静夜思》。
三、新授
师:我们先来聆听一次,感受曲调的抑扬顿挫。
生:初听,感受音乐。
师:多么美的诗词,听完歌曲后,我更加能够理解李白为何把情感和思念寄托给月亮。大家想,我们也许会相隔很远,但我们看到的都是同一轮明月,月亮会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这么有韵味的诗歌再配上了委婉的旋律更是天籁之声。我想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诵诗词时,就应该更加有味道、更加有感情,而且我们也应该换一个词,不叫朗诵而叫吟唱。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表现一下。
生:带动作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师:我们一起来一次,要表现出你们丰富的情感。
生:共同朗诵
师:诗词写得多感人啊。体现出诗人王维的那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师:带着这样的情绪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歌曲总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齐唱部分,第二个部分是合唱部分,带有尾声。
1.教唱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唱能力,并嘱咐学生注意装饰音的唱法与作用,使歌曲更加得委婉动听,为歌曲增添了色彩。
2.在第三句中的最后一个字要处理成声断气连的唱法。
3.让学生演唱曲谱,可以是简谱或者是固定调唱法。在第二部分的教唱过程中要着重注意音准问题(低声部有必要可以先唱曲谱),也要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感,使歌曲的和声部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对抗的效果。尾声的延长符号再次提醒同学们要很好利用循环呼吸法。
4.在美妙的歌声中,真想动情地舞蹈,但我们教室面积有限,那我们就利用上肢运动来指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体现)
四、巩固歌曲
再次聆听,反复演唱,体验音乐。
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学习这首歌曲,也许你们现在还没有这个体会,因为你们还小,都生活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等长大了也许为了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乡,就能体会到那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了,看到了月亮会更加想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亲人。也希望同学们学会了这首歌曲之后在明年的中秋节那天,能唱给爸爸妈妈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如师生接力唱、男女生接力唱、领唱等来练习等,就不会有乏味的感觉。)
五、拓展
师:看到同学们的情绪这么高涨,老师突发奇想,想借助这小小的教室作为我们的舞台,来开一个“古诗词朗诵音乐会”,也就是古诗新唱,同学们是否有兴趣?
生:有!
师:那么老师就选用依靠首《读唐诗》的片段来作为演唱会的开场曲。(播放《读唐诗》)。
师:心细的同学一定在开场曲中发现了很多的诗歌,能说说都有哪些诗歌吗?
生: (略)
师:那在这些诗词里面,我们回忆一下,哪个是你们曾经学过的古诗歌曲?
生:有《咏鹅》和《江雪》。
师:谁来做第一个登场的歌手?
生:分别演唱《咏鹅》和《江雪》。
师: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兴趣把自己熟悉的歌曲或喜欢的、学过的歌曲与古诗利用起来,创编成自己的古诗新唱呢?
生:愿意!(讨论、思考)
师:老师先带个头,我为我喜欢的一首孟浩然的《春晓》进行一下古诗新唱。(一个小片段)
师:接下来,谁来大胆地尝试一下。
生1:选用了一首古诗,利用了《静夜思》旋律。
生2:……
六、小结
阶段目标:学生们已经能够体会到古诗新唱的乐趣,有了词再配上适当、协和的乐曲使得古诗更加完美,更能烘托出其中的含义。
师:同学们的创编能力真得很强,我想唐代的那些诗人一定不会想到我们为他们的诗歌配上了那么优美的旋律。好了,今天的演唱会到此结束,能够举办得这么成功,要感谢各位编曲家、各位歌星的参与和登台演出,谢谢,再见!
静夜思课件 篇1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认识偏旁部首;朗读、背诵古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知识能力检测: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前明______________,
疑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举头望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低头思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该诗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的拨动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情操
教具设计:
生字卡、多媒体
教法设计: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情景探索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以前在幼儿园的时候有没有学过古诗?你能够背诵几首古诗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交流老师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学生背诵。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静夜思》,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这首古诗
二、激发阅读兴趣,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你有没有信心自己来读读试试?初次来读,大家不要着急,你可以放慢速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可以先标出来,快点请教一下咱们的拼音朋友,如果你还是读不够准确,还有老师和其他的学习伙伴来帮助你。
2、学生自主探索着学习古诗,老师巡视检查并指导学习困难惑需要帮助的学生,尤其重视学生的拼音识字方法的运用。
3、多种形式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a、老师刚才听到有个小朋友把这首古诗都读下来了声音真好听、一个字也没有读错,大家想不想听听他读读?(走到学生面前)老师刚才听到你读得真好,真想再听你读一读,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学生朗读)怎么样?(学生评价)
b、我知道还有的小朋友读的也不错,想不想读一读?想读的小朋友一起接着往下读。看来这首古诗特别有意思很受大家的欢迎,读的真不错!还想不想再读一读?想读的小朋友一起来。(多读几遍课文,达到读通顺)
c、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纠正说错的学习伙伴。老师巡视检查并知道每个小组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三、生字、文本紧密结合,精读儿歌、感悟儿歌
1、交流生字。
老师刚才看到有的小朋友一直都没有读书,可能是因为文中的生字有的不认识,在读的过程中起了阻挡的作用,没关系,说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通过刚才的读书你都还有哪些生字没有记住呢?(学生交流:把认识的生字一个一个的进行交流。老师将这
些生字一一写到黑板上)
2、多种形式认识生字
(1)集体看黑板,借助儿歌中生字头上的拼音来识记生字。
(2)老师手中的生字卡片,集体朗读。
(3)小组之间利用生字卡片合作学习
3、多读多悟,理解儿歌(老师点击课件)
(1)请看多媒体课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老师指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2)老师引导学生再结合古诗,说说图画中还有什么?
(3)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这首古诗:这首古诗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他在异国他乡,到了中秋这一天,非常的想念自己的家人,所以写下了这首感人的诗句,这首古诗至今还成为了异国他乡的游子思念家乡的名句
4、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1) 老师示范朗读:
(2) 学生跟随老师练习朗读
(3)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自己试着朗读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试着带着动作进行朗读
(5)集体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大家进行评价
四、括展延伸练习
1、跟随音乐,大家一起进行朗读古诗。
2、 说说看,课文中的反义词,你知道那些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课堂小反馈
我会说: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一听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有趣的古诗,希望大家在学校里能够幸福的生活、快乐的成长。
七、开放性作业
课后,自己自学一首古诗
八、板书设计
6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一同开始学习写字,高兴吗?说说看你都认识那些字?学生交流,老师小结:看来大家认识的字可真不少那我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课的生字。
二、认识基本笔画,学习写字
(一) 巩固生字的认识
1、老师出示字卡,大家共同说出字卡中写的是什么?读出它们的读音。大家共同来评价。
2、小组之间通过字卡,合作交流学习。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小朋友共同来评价。
(二)合作学习生字的书写
1、看一看。小组之间共同来认识每一个生字,说一说,你打算怎样来写这些字呢?有没有最快的记忆方法?
2、谈一谈。学生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共同来学习,看看谁的方法最好,就作为典范,我们共同来学习记忆。
3、描一描,写一写。在书中描一描,注意要正确的书写生字的笔顺,尤其是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的安排。然后照着样子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老师巡视指导生字的书写。
4、评一评。以小组为单位评一评学生的书写,好的字用你喜欢的方式画上记号,写的不是很好的字请你给他指出不足。老师适时指导。
5、改一改。按照刚才小组的小朋友给你提出的不足,进行修改。还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再请教一下。虚心接受小朋友的合理化建议。
6、再进行评一评。把刚才书写的生字小组内再进行评一评,争取让每一个生字都得上小红花。
7、练习给这几个生字娃娃分别组几个词语,并会用词语说一句话。大家共同来交流,共同来学习。
三、拓展延伸练习 (作品展示)
今天学习写的生字,你和以往相比,有没有发觉自己有所进步呢?学生交流,老师出示收集的有关二年级学生的铅笔字作品,请同学们欣赏,看完之后再说说,你觉得这些字写得怎么样?学生交流,老师总结: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写字的习惯和热情。
四、课堂小反馈
我会背诵儿歌:小组之间进行评价:你真棒!继续加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老师发现大家都非常的用心,相信有了这份信心,你的字一定会的越来越好。
六、实践性作业
课后继续发现身边的拼音朋友。
七、板书设计:
6静夜思
mu er tou mi guang chuang
目 耳 头 米 光 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