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学习二十大精神

发布时间: 2023.04.15

学习二十大精神8篇。

怎么样才能让你的范文别具一格?经济飞速发展,文档的运用更频繁了,借鉴可以让我们思路得到升华,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学习二十大精神。

学习二十大精神 篇1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书、动员令和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在为之振奋的同时,更深感责任与担当的压力,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念、为民奉献、务实创新,在奋进新征程中答好组工卷。

在坚定信念中激发“新动力”

在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由衷自豪的同时,我将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把党的二十大绘就的伟大梦想新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作为组工干部,将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上作表率,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信仰越学越坚定、立场越学越牢固。

在为民奉献中凝聚“新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民”二字,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作为基层组工干部,下一步将在建设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 活动,充分掌握民情民意、民需民盼;抓落实解难题,办好发展关键事、基层困难事、群众关心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注重基层党务干部专业化建设,不断满足新时代基层发展需要、治理需求。围绕“五常两聚”要求,在建好的基础上用好党群服务中心,让党组织阵地成为党员群众想来爱来的“红色家园”。

在务实创新中营造“新气象”

我们党百年奋斗征程,是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改革的过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固树立“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意识,“以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进姿态,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自身岗位,做好人民勤务员,不负组织嘱托不负群众希望。

学习二十大精神 篇2

思想之旗领航向,砥砺奋进开新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吴忠大地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坚定不移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和推动现代化美丽新中国建设。

以喜闻乐见的方式突出“形式实”,让宣讲“接地气”。基层宣讲要在方式上推陈出新、不断丰富,通过双语宣讲、山歌传唱、院坝小讲堂、送学上门等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充分运用网络、电视、广播等资源开展线上讲,立足田间地头、村舍庭院、学校社区、企业厂房等深入一线讲,通过“茶话会”“院坝会”“火塘会”“微视频”等情景式。要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时要把学习大会报告同学习大会系列重要讲话和相关文件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学和系统学相结合、学实务和学理论相贯穿、学文件和学精神相统一、勤更新和重实践相呼应,阐释到位的研究解读,增强学习宣传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要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激发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精神。

以通俗易懂的解读突出“内容实”,让宣讲“冒热气”。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切合群众口味,紧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好,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好,用真情实感打动群众、鼓舞群众。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必须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党的二十大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吴忠大地落地生根、见到实效。要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

以示范引领的行动突出“成效实”,让宣讲“聚人气”。“实践出真理。”形式与内容只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的过程,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取得怎样的成效,若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的阶段,势必会事倍功半。“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迅速作出部署,强化督导检查,坚决抓好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安排部署、组织协调、推进落实,做到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以“辛苦指数”换取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落实指数”、发展的“上升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

宏伟蓝图已绘就,奋楫扬帆正当时。全市上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项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真正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学习二十大精神 篇3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顺应时代召唤、把握历史主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引领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十年的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也势必走得稳、走得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博物馆作为展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进行国民教育、科普宣传、历史文化和艺术熏陶的重要课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和社会影响力日渐凸显。新时代新征程,博物馆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贡献更大力量。

一、深刻领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人们认识生存家园的窗口,公众感受山水林田湖草沙魅力的桥梁。作为自然类博物馆,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提高公众的自然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为宗旨,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作为自己的使命,结合自身专业专长,在工作中突出生态文明科学理念的传播,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向全社会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彩故事,教育引导公众树牢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价值导向,搭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桥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深刻领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提高履行新时代科普传播使命的能力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报告要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发展素质教育。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展示自然、传播科学”为己任,创新打造“科普送万家”活动品牌,把博物馆送到千家万户,推进新时代自然资源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自然资源科学知识和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提高馆藏标本转化为科普的效率,精心打磨具有自然资源、地学特色,与时代契合,与大众需要相呼应的展览和科普活动。按照“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的原则,确定了馆校科普教育课程共建、党员进社区、进商超、“大篷车”进革命老区、偏远地区以及“云”科普等服务模式。精心打造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巢湖龙说”科普课程、地质研学游、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博物讲堂、地博手工坊;面向社区和商超的“鱼龙驿站”科普站点;面向革命老区和偏远地区的“大篷车流动博物馆”以及面向大众的“云上地博”等服务。整合各类科普资源,打造自然资源科普联盟,优势互补,形成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合作模式,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美好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三、深刻领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公众提供好的参观体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必须更加自觉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窗口服务单位,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满意在地博”活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管理的首位,不断强化窗口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把为观众提供最优质服务作为思考问题、做好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完善开放服务标准,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完善服务设施,努力为观众提供更好体验。

学习二十大精神 篇4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党的二十大之后,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加以推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坚持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强基固本,坚持正风肃纪、严惩腐败,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了伟大的社会革命。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对党忠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优秀年轻干部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思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学习二十大精神 篇5

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有感

常正枝

十年奋斗意非凡,三件大事惊宇寰。

伟大成就彪史册,世界舞台站中间。

实现中国现代化,守正创新迎挑战。

自信自强勇毅进,深改奋发力实践。

五位一体统推进。四个伟大强统揽,

战略布局高瞻瞩,稳中求进步康健。

经济实力列前位,尖端技术抢夺冠。

上天下海五洲震,高质发展新理念。

脱贫攻坚达精准,全球减贫做贡献。

人民福祉使命铸,创造历史更无前。

改开蹄疾行致远,顶层设计智探险。

一带一路大旗举,世界和谐惟多边。

金山银山藏富贵,青山绿水天更蓝。

山水林田湖沙草,鸟语花香春满园。

强军练兵江山固,保家卫国主权捍。

反对台独驱外敌,胆敢一试必亮剑。

大国外交显特色,公平正义反霸权。

构建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献方案。

从严治党彻反腐,打虎拍蝇力倡廉。

只有身硬好打铁,自我革命不手软。

新时代,新格局,党的领导最关键。

维护确立四做到,中华腾飞神州安。

学习二十大精神 篇6

踔厉奋发 砥砺前行 全力做好全省地质勘查工作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做好全省地质勘查工作,结合工作实际,体会如下。

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2022年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中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为我省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能源资源保障事关国家安全。能源资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据《全球矿产资源形势报告(2021)》统计,2020年全国进口铁矿石11.7亿吨、原油5.42亿吨、天然气1.02亿吨、铜精矿2177万吨,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中,除天然气、钼和钾盐外,对外依存度均超过65%,给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严峻挑战,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二)能源资源保障事关国计民生。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关键发展阶段,我国90%以上能源、80%以上工业原料、70%以上农业生产资料来自矿产资源,国民经济发展对大宗紧缺矿产资源需求仍将高位运行,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性矿产资源需求仍然呈增长态势。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事关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用能需求。

(三)能源资源保障事关我省经济发展。一是我省矿业经济占比高。据统计,2020年我省矿石开采总量5.85亿吨、矿山企业工业总产值1342亿元,均位列全国第四位;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矿山采选冶及相关矿产品加工等矿业产业链合计营收1.09万亿元,约占全省GDP的28.3%。二是我省经济发展对矿产品需求量大。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增长高达159.5%。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100万辆,其中我省的产量占比将从目前的7%提升至20%。

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我省矿产资源勘查面临的形势

(一)充分认清我省矿产勘查具备进一步突破的基础。“十三五”期间,我省新发现矿产地132处,其中大中型59处,超额完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任务。“淮南煤田潘集煤矿外围煤炭详查”成果荣获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找矿成果奖;“宣城茶亭地区铜矿勘查”等8项成果被自然资源部评选为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安徽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预测,我省煤层气、煤炭、铁、铜、金等矿产仍具有较大找矿潜力,随着深地探测等勘查技术不断创新,有望实现找矿新突破。

(二)充分认清当前我省矿产勘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足。认为我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取得较好成果,矿产勘查暂可不必放在突出位置。二是动力需求不足。受权益金制度改革影响,矿业市场收紧,矿产勘查投入持续下降,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不强。三是资金投入不足。2013年至今,全国矿产勘查年均下降20%左右,我省连续9年勘查投入下降,难以满足找矿突破需要。

(三)充分认清我省矿产勘查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成矿地质条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省成矿地质条件总体较好,但受区域地质演化影响,地质结构和演化过程复杂多样,天然气、页岩气、铀、稀土、锂、镍、钴等战略性矿产尚未实现找矿突破。二是地质找矿难度逐步增大。我省开展地质工作起步早,矿产勘查开发程度相对较高,新发现矿产地的难度不断加大,勘查资金投入找矿风险逐渐加大。三是找矿空间受到一定限制。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矿产勘查空间受到限制,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需创新地质工作模式。四是勘查方法手段亟待创新。坚定不移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对矿产勘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矿产勘查向绿色低碳转型,勘查技术方法急需创新。

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提高我省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一)统筹推进我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编制《安徽省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四个方向性问题。一是明确“找什么”的问题。重点围绕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以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以煤系天然气、富铁矿、铜,以及锂、铀、离子型稀土等关键矿产为主攻方向,聚焦重点成矿区带。二是明确“哪里找”的问题。综合比选论证,在重要成矿区带上圈出9个国家重点调查区、10个省级重点勘查区,明确了9个主攻矿种的工作区。三是明确“谁来找”的问题。充分发挥国有地勘单位和各类社会主体作用,全省一盘棋,共同推进找矿工作。四是明确“怎么找”的问题。成立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专家委员会和专家技术指导组,分沿江、皖北、皖南三个片区开展项目技术专家指导,精准推进重大项目攻关。

(二)加强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发挥绿色发展理念内动力。一是不断加大清洁能源勘查力度。深化两淮地区煤系天然气成藏富集机理研究,提升勘查开发关键技术水平,加快实施煤系天然气资源调查、勘查及重点科研项目,推进我省煤系天然气资源勘查开发取得新进展;落实省局战略合作协议,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我省芜湖-宣城地区开展页岩气勘查工作;加大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支撑。二是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严格执行绿色勘查、绿色开采及矿山生态修复相关要求,鼓励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矿产勘查协调发展,减少地质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提升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率,激发行业发展新活力。一是提高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具有较高工业价值的共生、伴生矿产,推进矿产资源的集约利用。二是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合理布局。引导资源的规模开发,科学划分开发区域,充分发挥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和重点开采区的能源资源保障作用。三是转移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工业发展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压力。

(四)强化地质队伍和科技支撑,不断提升技术攻关创新力。

大力弘扬新时代地质工作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地勘单位找矿主力军作用。加强深部矿床的找矿预测方法和勘查技术研究攻关。打造省级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打通数据共享渠道。加强地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

学习二十大精神 篇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我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有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凝聚起思想共识、汇聚起奋进力量。

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河北省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不断创新学习宣传贯彻的平台和抓手,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科学理论动人心。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科学指引下,全省上下能够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昂首阔步奋进伟大新征程、建功伟大新时代!

学习二十大精神 篇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部署、新的思路举措,新蓝图鼓舞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一粒粒的“精神种子”,适时播撒到基层广大党员群众的心田。众所周知,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辅以精耕细作、育种扶苗,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遍地开花”。

要善用“散播”的方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富起来”。舟行万里,操之在舵。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时代园丁,是振奋精神、团结力量的激扬乐章,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微博、抖音、快手等线上资源,通过小品、相声、戏曲、民歌等丰富的形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广大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党的旗帜下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

要常用“条播”的方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飞起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做到原原本本学、完整系统学、全面反复学,深刻领悟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党员干部要在使用“放大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做一个研学者,用“践行者”的身份思考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做一名亲历者,当我们立足于田间地头、村舍庭院、商场街道、企业厂房时,便成为一位传承者。

要多用“点播”的方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长起来”。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用多面,要在基层多“墩墩苗”,用心挖掘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当地百姓工作生活联系紧密的身边故事,贴近群众、落到实处,才能茁壮成长。要因人施教、因人施策,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宣讲方式,用对群众“口味”的“方言”“土话”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说清楚、讲明白,做到精准宣传,增强认同感,让群众想学、愿学、爱学。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上取得实效,要在认清使命、强化担当上取得实效,要在推动工作、见诸行动上取得实效,把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和具体行动。

dg1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编辑推荐

2023二十大精神感悟(精选3篇)


优秀的感言要怎么写才能写出来呢?在我们经历一些心灵被触动的事情时。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学会写感言的方法,感言可以传达我们的真实情感,让心灵得到安慰。以下为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2023二十大精神感悟,希望本页内容能帮助到您!

2023二十大精神感悟(篇1)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顺应时代召唤、把握历史主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引领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十年的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也势必走得稳、走得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博物馆作为展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进行国民教育、科普宣传、历史文化和艺术熏陶的重要课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和社会影响力日渐凸显。新时代新征程,博物馆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贡献更大力量。

一、深刻领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人们认识生存家园的窗口,公众感受山水林田湖草沙魅力的桥梁。作为自然类博物馆,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提高公众的自然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为宗旨,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作为自己的使命,结合自身专业专长,在工作中突出生态文明科学理念的传播,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向全社会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彩故事,教育引导公众树牢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价值导向,搭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桥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深刻领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提高履行新时代科普传播使命的能力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报告要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发展素质教育。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展示自然、传播科学”为己任,创新打造“科普送万家”活动品牌,把博物馆送到千家万户,推进新时代自然资源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自然资源科学知识和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提高馆藏标本转化为科普的效率,精心打磨具有自然资源、地学特色,与时代契合,与大众需要相呼应的展览和科普活动。按照“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的原则,确定了馆校科普教育课程共建、党员进社区、进商超、“大篷车”进革命老区、偏远地区以及“云”科普等服务模式。精心打造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巢湖龙说”科普课程、地质研学游、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博物讲堂、地博手工坊;面向社区和商超的“鱼龙驿站”科普站点;面向革命老区和偏远地区的“大篷车流动博物馆”以及面向大众的“云上地博”等服务。整合各类科普资源,打造自然资源科普联盟,优势互补,形成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合作模式,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美好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三、深刻领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公众提供好的参观体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必须更加自觉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窗口服务单位,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满意在地博”活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管理的首位,不断强化窗口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把为观众提供最优质服务作为思考问题、做好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完善开放服务标准,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完善服务设施,努力为观众提供更好体验。

2023二十大精神感悟(篇2)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同志所作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气势恢弘、催人奋进,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创新成果,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拓了一系列“创新”,实现了一系列“不可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党和国家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机活力。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就有了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我们要深刻体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大对形势任务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上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身为协会工作人员,我深刻的感受到:一要深刻领会大会精神实质,打牢思想基础。要反复学习研究二十大报告、新修订的《党章》及有关会议精神,力求深刻领会、做到入脑入心。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学习和贯彻二十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二十大精神指导工作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在深入学习上求“精”,在理论研究上求“实”,在学用结合上求“广”,做到立足本职、服务会员单位的大局意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精于学习,勇于开拓,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二要立足新时代新发展,提升工作成效。党的二十大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需要通过学习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以开展工作。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当前工作实际出发,深化各项工作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遵循发展逻辑,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结合实际将自己的本职工作精细化,切实将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推动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人为镜,以史为鉴,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为开创新时代新业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23二十大精神感悟(篇3)

10月16日到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这次会议是迈向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重要会议。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了报告,总结概括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当合国家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针深,报告高屋建瓴、铿锵有力。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工作与生活的日常,严格要求自己,并在今后工作中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更加努力的做好本职工作。本职岗位是党员干部最大实践平台,干好本职工作也就是最大的“对党忠诚”。在干好本职工作上,要做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二要更加努力的提高能力素质。在提高能力素质上,除加强学习外,还要注意在总结反思中提高能力素质。必须要总结或反思,每个工作阶段,都要利用点时间总结归纳,成功的要总结经验,失败的要反思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三要更加努力的开展业务学习。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实际,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提高工作规范性,提高工作前瞻性,努力学习新方法、新理念,提升工作本领。及时学习最新的政策精神,始终把握主旋律,指导工作和生活。

【热】二十大精神感悟简短(精选4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即将进入下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又将画上句号。我们应该要对前一段时间的工作作一份优秀的总结。学会总结工作,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具备更高的效率。我们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热】二十大精神感悟简短(精选4篇)”,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二十大精神感悟简短(篇1)

准确把握绿色发展内涵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回顾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时指出“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展望未来着重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结合近期在党校理论学习,粗浅谈谈对绿色发展的学习体会。

一、深入学习领会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绿色发展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第一,绿色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机构成。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理论渊源,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运用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与时俱进。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和独特标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阐明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创新性地传承了中华传统生态智慧。

第二,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包括绿色发展。加强绿色发展的建设和保护,把绿色发展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和贯穿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根本意义。

第三,绿色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迅猛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然而,在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主导的发展理念支配下,环境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污染物大量排放,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如果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得不到根本改变,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如何在确保一定经济增速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急需进行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彻底变革。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成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自然资源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主责部门之一,推动绿色发展,是党中央对我们的要求,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是保持绿色发展战略定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及其实践,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增强了我国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信心。但绿色发展毕竟是一场深刻地生态文明变革,之所以是深刻地,就在于它从理念到实践、从经济发展到生活方式、从城市到乡村,都必须完成艰难的绿色转身。当我们在经济运行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还要不要坚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9年就已经给出来答案,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绿色发展,既要考量一城一地一企的得失,更要从大处着眼,从长远做选择,这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在我们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优不优”的过程中,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成为普遍共识。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也不容再走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路子,必须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

二是统筹生态建设与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两者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最为关心、强调最多的“国之大者”。但一些地方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产生生态文明建设与耕地保护“争地”现象。如占用耕地造林绿化、挖湖造景等。之所以出现这样问题,主要还是对绿色发展内涵把握不全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稻田也是生态湿地和美景。生态建设和耕地保护,两者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应相辅相成,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挚肘制约。因此,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妥善处理好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红线关系,按照耕地优先序要求,坚持现状耕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布局。要尊重自然规律。对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国土空间规划进行调整,并严格依规划实施。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前提是科学,要依据国土调查、国土空间规划成果通盘安排未来生态退耕、国土绿化等,科学确定并带位置下达新的绿化任务。

三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节约集约是绿色发展的应有之意,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特别是要以有限的土地资源保障更为长远发展,以更小的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不断提高新增建设用地产出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做出多次指示批示,要坚持节约集约,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引导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城乡建设由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品质提升转变。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城乡土地资源流通,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用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统筹推进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强化土地使用标准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

四是严格落实绿色发展法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体系作出系统安排,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法规不少,主要问题在于执行不力,有的是缺乏执行能力,有的是缺乏执行底气。要强化法规制度执行,不能打折扣。一分部署,九分执行,不执行,再完善的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再好的蓝图只能是空中楼阁,再美的夙愿只能是镜花水月。执行的关键在人。要增强党员干部对生态文明法规制度的认知能力,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其次要增强党员干部对生态文明法规制度的执行能力。这方面,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执行法规制度具有极强的引领示范作用。执行的效果在严格。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更大。要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制度,真正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要不打折扣、不加选择、不搞变通。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的监督问责,对制度执行不彻底、不到位的要严格勒令整改或坚决追究责任,用监督检验执行效果。执行的质量在科学。良规是善治的基础,提升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力必须要以科学制定制度为前提,要增强生态文明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十大精神感悟简短(篇2)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人民法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政治任务。关于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有几点心得:

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法院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中,人民法院重任在肩、不可缺位。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政治属性是人民法院的根本属性,只有正确认识这一属性,才能在实际开展各项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和维护党和国家的意志,确保法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将法院工作同发展大局紧密统一。人民法院在维护社会稳定、防范重大风险、促进依法行政、推动经济发展、弘扬法治风气、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人民法院必须将自身置于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继续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优化营商环境、健全诉源治理、深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等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服务大局的司法职能。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立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法院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法院工作的全过程和全方面,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正义。

一是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维护权益、保障民生。要妥善解决安全、教育、医疗、劳动权益等涉民生利益纠纷,坚持涉民生案件“三优先”“三个一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完善司法民主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司法制约监督机制、信息化建设,健全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涉诉信访等各项制度,让人民群众用合法适当的方式参与司法事务管理,提升司法公信力和透明度,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接续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人民法院应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进程中找准定位、积极作为。

一是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府院良性互动,建立与集中管辖制度相适应的联动机制,打造防范和化解行政争议新平台,提高依法行政与行政审判能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实效化。深化重点项目建设法律风险评估、法律宣传、法官驻点“三服务”机制,积极用好司法建议在促进依法行政、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行政决策和改进提供工作参考。二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将法院工作融入社会治理,提高法律公共服务品质,深化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能力,为依法办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让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勇于善于推动法院队伍的“自我革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对法院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人民法院必须持续推进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锻造新时代过硬法院铁军。

一是以政治学习统一思想和行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深做实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抓好抓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工作,落实政治轮训全覆盖,切实把法院全体干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中来。二是强化司法作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司法顽瘴痼疾排查整治,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深化“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树立政治为首、实干为先的选人用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扎实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

二十大精神感悟简短(篇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第十四专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为我国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任务,明晰了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空前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使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阶段、新征程,党和人民对我们提出了新的使命任务。结合地调中心职能职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资源安全,加强新时期的地质工作,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业发展全过程,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基本工作思路。

一、坚持规划引领,做好勘查部署,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地质工作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特点,而地质勘查工作是先行,必须超前谋划和部署安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统筹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调查,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近年来,中心编制或参与编制了《安徽省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安徽省地质勘查规划(2021-2025)》《安徽省“十四五”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规划》等规划,其中对地质、找矿、环境等工作均有部署,对于推进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绿色发展、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有着重要作用。2021年9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就地质工作支撑服务安徽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重要成矿区带清洁能源及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并制定了《战略合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这对我省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地区崛起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目前,中心参与编制的《安徽省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其中针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也作出重点部署。这些规划与方案,都是谋划地质工作项目的重要依据。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主要围绕国家级重点勘查区、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省级重点勘查区,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着力部署煤、铁、铜、金等传统优势矿产勘查并增加资源储量,积极开展晶质石墨、萤石等新兴矿产和煤层气非常规能源勘查工作。采取设项目与上专项、开新区与挖老点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地质找矿成效,“探边摸底、攻深找盲”,开拓找矿新区,扩大找矿空间。进一步巩固我省“北煤、气,南钨钼,中铜铁”的找矿格局。

二、坚持绿色方向,把控矿业全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谋划矿业发展新路径,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发展绿色矿业,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水平,实现矿业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注重绿色勘查。将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环保的要求贯穿于地质勘查全过程,降低地质勘查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扰动,尤其做好勘查区内钻探、槽探、井探、坑探等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恢复治理,推动勘查装备更新升级,逐步实现勘查模型可视化、勘查工艺环保化、恢复治理生态化。加快推进我省绿色勘查地方标准的发布,制定绿色勘查项目管理规范,逐步健全绿色勘查地方标准体系。

中心在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项目立项上下功夫,注重绿色勘查。在生态红线内本着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要求,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等工作;在生态保护红线之外加大地质找矿力度,选择有市场前景、有资源潜力的资源富集区开展绿色勘查,实施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并督促勘查单位对受扰动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二是推动绿色开发。选择有市场前景、有资源潜力的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等资源富集区,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指标、项目、技术、资金等建议,按照“三线一单”要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把规划准入关,开采中严格执行开发利用水平要求。依据国家绿色矿山建设行业和地方标准推进绿色矿山创建,突出信息化、智能化绿色矿山特点,构建全省绿色矿山建设格局。

中心将协助完成“安徽省绿色矿山管理办法”,着力完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开展绿色矿山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做好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的评估工作。引导矿山企业制定绿色矿山企业标准,形成一批全国一流的标杆企业,打造绿色矿山安徽样版,推动我省矿业绿色转型,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三是推进生态修复。依据我省“一心两屏四廊”的生态安全格局,坚定守护好山好水,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大力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按照“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修复”原则,严格落实矿山主体责任,实现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改善。

中心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加强修复项目督导和技术服务,采用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财政支持与市场推动等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理,全面施策,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不断提升矿区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

三、坚持科技创新,聚焦成果应用,促进矿业低碳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地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坚持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工作,厚积发展优势,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实现重大理论、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突破。

加强重要成矿区带、重点勘查区基础地质、成矿规律和找矿关键技术方法研究,深化区域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认识,建立找矿模型,动态评价区内资源潜力,开拓新地区、新类型。研究生态修复技术和基于自然恢复的科学生态治理模式,总结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推进新技术应用示范。创新地球科学固碳机理研究与增汇技术研发,开展岩溶与土壤碳汇、利用地下采矿空间进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等研究。加快地质数据综合集成,完善地质调查、地质矿产勘查数据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基础信息和资料支撑。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中心将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转化为抓好党建工作的具体举措,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全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十大精神感悟简短(篇4)

一、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大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及其他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报告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相结合,与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区党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主题、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重大部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日土征程上,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发挥县乡人大职能作用,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推进日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

二、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对人大工作全面领导

党的全面领导是人大工作最高政治原则,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保证。我们将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坚决贯彻落实,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日土实践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效,更好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人大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认真执行党的领导各项制度,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使县人大机关成为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决定的坚强阵地。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工作,充分发挥县乡人大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高举人民民主旗帜,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坚持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将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使人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实、生动、具体地体现在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把公众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监督,扩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人大监督工作,通过人大监督保证国家机构按照人民的意志运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事,谱写好新时代我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篇章。

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大工作是全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解决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紧紧围绕“66310”发展思路和“一园两带四区”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人大工作年度计划,依法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正确行使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把监督与支持更好统一起来,把发展与安全更好统筹起来,推动中央及各级党委部署要求落细落实,确保宪法和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紧跟各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和要求,紧扣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求,精心谋划人大工作思路举措,努力做到全局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五、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忠实代表人民意志,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努力使每一个决议决定、每一次监督都体现和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有效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发挥代表在反映群众诉求、解决民生难题中的作用。把人大各项工作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号准群众脉搏、汲取群众智慧的基础上,聚焦就业、教育、养老、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广泛听取意见,全面掌握情况,抓住主要矛盾,查清问题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推出务实管用的举措,使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六、提升依法履职水平,扎实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将在守正创新中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积极探索更好履行人大职责的新机制新方式,不断丰富拓展人大工作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努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以高标准履职发挥代表作用,构建人大常委会统一领导、代表工作机构综合协调、各专工委共同参与的代表工作格局,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质量,深化代表工作机制、载体和服务创新,更好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以高效能监督推动工作落实,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充分运用专题调研、执法检查、专项审议、专题询问、工作评议、备案审查等方式,精准发力、组合发力、持续发力,增强人大监督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以高水平决定体现共同意志,健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协调沟通机制,规范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程序,依法及时有效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促进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七、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四个机关”

“四个机关”是新时代加强各级人大自身建设的新定位、新目标、新抓手,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我们要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以此统领县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各方面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打造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主动倾听人民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支持和保障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着力打造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把践行法治作为重要遵循,健全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人大各项工作,严格履行法定职责、遵守法定程序,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提高人大工作实效,着力打造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重要法宝,多层面多途径加强县人大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多层次多形式加强代表同群众的联系,着力打造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在打造“四个机关”的生动实践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最新二十大精神感悟模板


当我们结束一段旅程或者经历一些事的时候。心中会产生不少的新的感想,非常有必要写一篇感言,感言能够帮助发表人表达内心也能激励他人,目前你收集过经典的感言吗?为满足你的需求,编辑特地编辑了“最新二十大精神感悟”,本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

最新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1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人民法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政治任务。关于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有几点心得:

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法院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中,人民法院重任在肩、不可缺位。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政治属性是人民法院的根本属性,只有正确认识这一属性,才能在实际开展各项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和维护党和国家的意志,确保法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将法院工作同发展大局紧密统一。人民法院在维护社会稳定、防范重大风险、促进依法行政、推动经济发展、弘扬法治风气、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人民法院必须将自身置于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继续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优化营商环境、健全诉源治理、深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等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服务大局的司法职能。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立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法院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法院工作的全过程和全方面,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正义。

一是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维护权益、保障民生。要妥善解决安全、教育、医疗、劳动权益等涉民生利益纠纷,坚持涉民生案件“三优先”“三个一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完善司法民主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司法制约监督机制、信息化建设,健全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涉诉信访等各项制度,让人民群众用合法适当的方式参与司法事务管理,提升司法公信力和透明度,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接续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人民法院应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进程中找准定位、积极作为。

一是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府院良性互动,建立与集中管辖制度相适应的联动机制,打造防范和化解行政争议新平台,提高依法行政与行政审判能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实效化。深化重点项目建设法律风险评估、法律宣传、法官驻点“三服务”机制,积极用好司法建议在促进依法行政、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行政决策和改进提供工作参考。二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将法院工作融入社会治理,提高法律公共服务品质,深化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能力,为依法办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让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勇于善于推动法院队伍的“自我革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对法院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人民法院必须持续推进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锻造新时代过硬法院铁军。

一是以政治学习统一思想和行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深做实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抓好抓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工作,落实政治轮训全覆盖,切实把法院全体干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中来。二是强化司法作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司法顽瘴痼疾排查整治,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深化“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树立政治为首、实干为先的选人用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扎实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

最新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2

一、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大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及其他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报告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相结合,与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区党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主题、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重大部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日土征程上,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发挥县乡人大职能作用,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推进日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

二、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对人大工作全面领导

党的全面领导是人大工作最高政治原则,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保证。我们将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坚决贯彻落实,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日土实践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效,更好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人大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认真执行党的领导各项制度,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使县人大机关成为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决定的坚强阵地。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工作,充分发挥县乡人大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高举人民民主旗帜,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坚持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将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使人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实、生动、具体地体现在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把公众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监督,扩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人大监督工作,通过人大监督保证国家机构按照人民的意志运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事,谱写好新时代我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篇章。

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大工作是全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解决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紧紧围绕“66310”发展思路和“一园两带四区”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人大工作年度计划,依法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正确行使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把监督与支持更好统一起来,把发展与安全更好统筹起来,推动中央及各级党委部署要求落细落实,确保宪法和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紧跟各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和要求,紧扣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求,精心谋划人大工作思路举措,努力做到全局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五、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忠实代表人民意志,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努力使每一个决议决定、每一次监督都体现和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有效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发挥代表在反映群众诉求、解决民生难题中的作用。把人大各项工作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号准群众脉搏、汲取群众智慧的基础上,聚焦就业、教育、养老、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广泛听取意见,全面掌握情况,抓住主要矛盾,查清问题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推出务实管用的举措,使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六、提升依法履职水平,扎实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将在守正创新中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积极探索更好履行人大职责的新机制新方式,不断丰富拓展人大工作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努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以高标准履职发挥代表作用,构建人大常委会统一领导、代表工作机构综合协调、各专工委共同参与的代表工作格局,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质量,深化代表工作机制、载体和服务创新,更好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以高效能监督推动工作落实,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充分运用专题调研、执法检查、专项审议、专题询问、工作评议、备案审查等方式,精准发力、组合发力、持续发力,增强人大监督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以高水平决定体现共同意志,健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协调沟通机制,规范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程序,依法及时有效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促进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七、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四个机关”

“四个机关”是新时代加强各级人大自身建设的新定位、新目标、新抓手,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我们要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以此统领县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各方面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打造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主动倾听人民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支持和保障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着力打造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把践行法治作为重要遵循,健全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人大各项工作,严格履行法定职责、遵守法定程序,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提高人大工作实效,着力打造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重要法宝,多层面多途径加强县人大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多层次多形式加强代表同群众的联系,着力打造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在打造“四个机关”的生动实践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最新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3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顺应时代召唤、把握历史主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引领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十年的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也势必走得稳、走得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博物馆作为展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进行国民教育、科普宣传、历史文化和艺术熏陶的重要课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和社会影响力日渐凸显。新时代新征程,博物馆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贡献更大力量。

一、深刻领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人们认识生存家园的窗口,公众感受山水林田湖草沙魅力的桥梁。作为自然类博物馆,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提高公众的自然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为宗旨,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作为自己的使命,结合自身专业专长,在工作中突出生态文明科学理念的传播,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向全社会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彩故事,教育引导公众树牢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价值导向,搭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桥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深刻领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提高履行新时代科普传播使命的能力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报告要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发展素质教育。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展示自然、传播科学”为己任,创新打造“科普送万家”活动品牌,把博物馆送到千家万户,推进新时代自然资源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自然资源科学知识和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提高馆藏标本转化为科普的效率,精心打磨具有自然资源、地学特色,与时代契合,与大众需要相呼应的展览和科普活动。按照“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的原则,确定了馆校科普教育课程共建、党员进社区、进商超、“大篷车”进革命老区、偏远地区以及“云”科普等服务模式。精心打造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巢湖龙说”科普课程、地质研学游、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博物讲堂、地博手工坊;面向社区和商超的“鱼龙驿站”科普站点;面向革命老区和偏远地区的“大篷车流动博物馆”以及面向大众的“云上地博”等服务。整合各类科普资源,打造自然资源科普联盟,优势互补,形成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合作模式,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美好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三、深刻领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公众提供好的参观体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必须更加自觉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窗口服务单位,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满意在地博”活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管理的首位,不断强化窗口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把为观众提供最优质服务作为思考问题、做好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完善开放服务标准,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完善服务设施,努力为观众提供更好体验。

最新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4

10月16日到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这次会议是迈向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重要会议。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了报告,总结概括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当合国家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针深,报告高屋建瓴、铿锵有力。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工作与生活的日常,严格要求自己,并在今后工作中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更加努力的做好本职工作。本职岗位是党员干部最大实践平台,干好本职工作也就是最大的“对党忠诚”。在干好本职工作上,要做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二要更加努力的提高能力素质。在提高能力素质上,除加强学习外,还要注意在总结反思中提高能力素质。必须要总结或反思,每个工作阶段,都要利用点时间总结归纳,成功的要总结经验,失败的要反思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三要更加努力的开展业务学习。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实际,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提高工作规范性,提高工作前瞻性,努力学习新方法、新理念,提升工作本领。及时学习最新的政策精神,始终把握主旋律,指导工作和生活。

最新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5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书、动员令和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在为之振奋的同时,更深感责任与担当的压力,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念、为民奉献、务实创新,在奋进新征程中答好组工卷。

在坚定信念中激发“新动力”

在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由衷自豪的同时,我将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把党的二十大绘就的伟大梦想新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作为组工干部,将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上作表率,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信仰越学越坚定、立场越学越牢固。

在为民奉献中凝聚“新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民”二字,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作为基层组工干部,下一步将在建设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 活动,充分掌握民情民意、民需民盼;抓落实解难题,办好发展关键事、基层困难事、群众关心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注重基层党务干部专业化建设,不断满足新时代基层发展需要、治理需求。围绕“五常两聚”要求,在建好的基础上用好党群服务中心,让党组织阵地成为党员群众想来爱来的“红色家园”。

在务实创新中营造“新气象”

我们党百年奋斗征程,是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改革的过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固树立“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意识,“以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进姿态,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自身岗位,做好人民勤务员,不负组织嘱托不负群众希望。

最新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6

10月16日,是中国共产党党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日子!上午十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xx镇实验中学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我们党始终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永远跟党走,是中国人民在实现小康社会道路上得出的历史结论。

党指引我们挥洒着汗水和智慧无止境地追求,使我们成功成才的渴望梦想成真,无止境的追求让我们的个人价值和一代人的价值都得到了超出预期的丰收。就自身而言,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要认真学习党史,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总结过去、开辟未来。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使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真正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遇事眸色沉静,意志弥坚,要像先贤们一般不畏艰难,满怀激情。

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使命,先贤们的青年时期在起义、在战斗,在用青春和热血谋太平;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担当。当下,我们应守纪律、跟党走,英勇奋进谋幸福。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可急躁,不可慌乱,不可自乱阵脚,因为在疾风骤雨下,也只能是绿肥红瘦,我们要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作为国家的后浪,我们要时刻铭记党史,时刻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

最新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第十四专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为我国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任务,明晰了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空前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使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阶段、新征程,党和人民对我们提出了新的使命任务。结合地调中心职能职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资源安全,加强新时期的地质工作,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业发展全过程,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基本工作思路。

一、坚持规划引领,做好勘查部署,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地质工作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特点,而地质勘查工作是先行,必须超前谋划和部署安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统筹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调查,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近年来,中心编制或参与编制了《安徽省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安徽省地质勘查规划(2021-2025)》《安徽省“十四五”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规划》等规划,其中对地质、找矿、环境等工作均有部署,对于推进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绿色发展、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有着重要作用。2021年9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就地质工作支撑服务安徽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重要成矿区带清洁能源及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并制定了《战略合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这对我省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地区崛起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目前,中心参与编制的《安徽省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其中针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也作出重点部署。这些规划与方案,都是谋划地质工作项目的重要依据。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主要围绕国家级重点勘查区、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省级重点勘查区,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着力部署煤、铁、铜、金等传统优势矿产勘查并增加资源储量,积极开展晶质石墨、萤石等新兴矿产和煤层气非常规能源勘查工作。采取设项目与上专项、开新区与挖老点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地质找矿成效,“探边摸底、攻深找盲”,开拓找矿新区,扩大找矿空间。进一步巩固我省“北煤、气,南钨钼,中铜铁”的找矿格局。

二、坚持绿色方向,把控矿业全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谋划矿业发展新路径,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发展绿色矿业,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水平,实现矿业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注重绿色勘查。将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环保的要求贯穿于地质勘查全过程,降低地质勘查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扰动,尤其做好勘查区内钻探、槽探、井探、坑探等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恢复治理,推动勘查装备更新升级,逐步实现勘查模型可视化、勘查工艺环保化、恢复治理生态化。加快推进我省绿色勘查地方标准的发布,制定绿色勘查项目管理规范,逐步健全绿色勘查地方标准体系。

中心在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项目立项上下功夫,注重绿色勘查。在生态红线内本着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要求,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等工作;在生态保护红线之外加大地质找矿力度,选择有市场前景、有资源潜力的资源富集区开展绿色勘查,实施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并督促勘查单位对受扰动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二是推动绿色开发。选择有市场前景、有资源潜力的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等资源富集区,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指标、项目、技术、资金等建议,按照“三线一单”要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把规划准入关,开采中严格执行开发利用水平要求。依据国家绿色矿山建设行业和地方标准推进绿色矿山创建,突出信息化、智能化绿色矿山特点,构建全省绿色矿山建设格局。

中心将协助完成“安徽省绿色矿山管理办法”,着力完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开展绿色矿山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做好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的评估工作。引导矿山企业制定绿色矿山企业标准,形成一批全国一流的标杆企业,打造绿色矿山安徽样版,推动我省矿业绿色转型,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三是推进生态修复。依据我省“一心两屏四廊”的生态安全格局,坚定守护好山好水,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大力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按照“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修复”原则,严格落实矿山主体责任,实现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改善。

中心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加强修复项目督导和技术服务,采用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财政支持与市场推动等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理,全面施策,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不断提升矿区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

三、坚持科技创新,聚焦成果应用,促进矿业低碳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地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坚持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工作,厚积发展优势,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实现重大理论、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突破。

加强重要成矿区带、重点勘查区基础地质、成矿规律和找矿关键技术方法研究,深化区域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认识,建立找矿模型,动态评价区内资源潜力,开拓新地区、新类型。研究生态修复技术和基于自然恢复的科学生态治理模式,总结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推进新技术应用示范。创新地球科学固碳机理研究与增汇技术研发,开展岩溶与土壤碳汇、利用地下采矿空间进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等研究。加快地质数据综合集成,完善地质调查、地质矿产勘查数据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基础信息和资料支撑。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中心将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转化为抓好党建工作的具体举措,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全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最新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8

踔厉奋发 砥砺前行 全力做好全省地质勘查工作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做好全省地质勘查工作,结合工作实际,体会如下。

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2022年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中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为我省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能源资源保障事关国家安全。能源资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据《全球矿产资源形势报告(2021)》统计,2020年全国进口铁矿石11.7亿吨、原油5.42亿吨、天然气1.02亿吨、铜精矿2177万吨,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中,除天然气、钼和钾盐外,对外依存度均超过65%,给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严峻挑战,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二)能源资源保障事关国计民生。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关键发展阶段,我国90%以上能源、80%以上工业原料、70%以上农业生产资料来自矿产资源,国民经济发展对大宗紧缺矿产资源需求仍将高位运行,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性矿产资源需求仍然呈增长态势。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事关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用能需求。

(三)能源资源保障事关我省经济发展。一是我省矿业经济占比高。据统计,2020年我省矿石开采总量5.85亿吨、矿山企业工业总产值1342亿元,均位列全国第四位;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矿山采选冶及相关矿产品加工等矿业产业链合计营收1.09万亿元,约占全省GDP的28.3%。二是我省经济发展对矿产品需求量大。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增长高达159.5%。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100万辆,其中我省的产量占比将从目前的7%提升至20%。

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我省矿产资源勘查面临的形势

(一)充分认清我省矿产勘查具备进一步突破的基础。“十三五”期间,我省新发现矿产地132处,其中大中型59处,超额完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任务。“淮南煤田潘集煤矿外围煤炭详查”成果荣获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找矿成果奖;“宣城茶亭地区铜矿勘查”等8项成果被自然资源部评选为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安徽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预测,我省煤层气、煤炭、铁、铜、金等矿产仍具有较大找矿潜力,随着深地探测等勘查技术不断创新,有望实现找矿新突破。

(二)充分认清当前我省矿产勘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足。认为我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取得较好成果,矿产勘查暂可不必放在突出位置。二是动力需求不足。受权益金制度改革影响,矿业市场收紧,矿产勘查投入持续下降,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不强。三是资金投入不足。2013年至今,全国矿产勘查年均下降20%左右,我省连续9年勘查投入下降,难以满足找矿突破需要。

(三)充分认清我省矿产勘查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成矿地质条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省成矿地质条件总体较好,但受区域地质演化影响,地质结构和演化过程复杂多样,天然气、页岩气、铀、稀土、锂、镍、钴等战略性矿产尚未实现找矿突破。二是地质找矿难度逐步增大。我省开展地质工作起步早,矿产勘查开发程度相对较高,新发现矿产地的难度不断加大,勘查资金投入找矿风险逐渐加大。三是找矿空间受到一定限制。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矿产勘查空间受到限制,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需创新地质工作模式。四是勘查方法手段亟待创新。坚定不移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对矿产勘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矿产勘查向绿色低碳转型,勘查技术方法急需创新。

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提高我省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一)统筹推进我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编制《安徽省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四个方向性问题。一是明确“找什么”的问题。重点围绕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以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以煤系天然气、富铁矿、铜,以及锂、铀、离子型稀土等关键矿产为主攻方向,聚焦重点成矿区带。二是明确“哪里找”的问题。综合比选论证,在重要成矿区带上圈出9个国家重点调查区、10个省级重点勘查区,明确了9个主攻矿种的工作区。三是明确“谁来找”的问题。充分发挥国有地勘单位和各类社会主体作用,全省一盘棋,共同推进找矿工作。四是明确“怎么找”的问题。成立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专家委员会和专家技术指导组,分沿江、皖北、皖南三个片区开展项目技术专家指导,精准推进重大项目攻关。

(二)加强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发挥绿色发展理念内动力。一是不断加大清洁能源勘查力度。深化两淮地区煤系天然气成藏富集机理研究,提升勘查开发关键技术水平,加快实施煤系天然气资源调查、勘查及重点科研项目,推进我省煤系天然气资源勘查开发取得新进展;落实省局战略合作协议,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我省芜湖-宣城地区开展页岩气勘查工作;加大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支撑。二是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严格执行绿色勘查、绿色开采及矿山生态修复相关要求,鼓励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矿产勘查协调发展,减少地质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提升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率,激发行业发展新活力。一是提高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具有较高工业价值的共生、伴生矿产,推进矿产资源的集约利用。二是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合理布局。引导资源的规模开发,科学划分开发区域,充分发挥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和重点开采区的能源资源保障作用。三是转移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工业发展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压力。

(四)强化地质队伍和科技支撑,不断提升技术攻关创新力。

大力弘扬新时代地质工作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地勘单位找矿主力军作用。加强深部矿床的找矿预测方法和勘查技术研究攻关。打造省级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打通数据共享渠道。加强地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

学习雷锋精神广播稿8篇


由于工作或学习需要,我们经常要写各种文档,通过研究范文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技巧。写作可以尝试一下范文的撰写方法,写作范文时需要关注的几个点你都清楚了吗?我制作这份“学习雷锋精神广播稿”是为了给您带来美味的享受,我们欢迎您来读这篇文章希望它能为您提供一些新的认识和经验!

学习雷锋精神广播稿 篇1

为倡导文明新风,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提升居民的健康、法律意识,在3月20日“学雷锋月”之际,高桥镇团委、卫生院联合开展了以“普法送医送健康,构建和谐新高桥”为主题的学雷锋活动。主要针对高血压、糖尿病人进行义诊、免费发放基础药物、计生药具、免费法律、计生、民政等政策咨询。

上午八点,高桥镇20多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在和通超市前面,为居民现场义诊、测量血压、血糖、发放避孕药具、提供政策解答、法律咨询、食品安全常识等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了法律咨询,如当面对家庭暴力、赡养义务、财产继承与分割、债务分担等问题时,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就他们提出有针对性的疑问进行了解答疑惑;镇团委还邀请了本镇卫生院的医疗者为群众现场免费测血糖、测血压及健康咨询。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发放法律法规、计生、食品安全等宣传资料1500余份,避孕药具、优生药物150余盒,为100余名群众免费测了血压、血糖并进行健康咨询。

此次活动,志愿者们态度诚恳热情,体现了当代青年的素养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进一步弘扬了雷锋精神,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服务,使居民群众的健康意识、法律意识得到了提高,使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宣传。

学习雷锋精神广播稿 篇2

甲:亲爱的队员们;

乙:敬爱的老师们;

合:大家好!xx小学红领巾广播站与您相约在一齐。

甲:我是主持人()。

乙:我是主持人()。

甲:给您的天空划一道绚丽的亮色;

乙:给您的世界奏一曲动听的欢歌;

甲:伸出您的手。

乙:伸出我的手。

合:让我们相会在红领巾广播中。

甲:xx,您明白这天是什么个性的日子吗?

乙:我明白,这天是3月5日,是学习雷锋纪念日。

甲:恩,这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日。3月,是我们学习雷锋的传统礼貌月,几十年过去了,在雷锋精神的照耀下,一代代青少年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乙:我们来了解下《雷锋的一生》吧。雷锋叔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7岁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平时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乐于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部队两年零八个月中,他多次立功,因公牺牲时,年仅22岁。

甲:雷锋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有着一颗善良的心,虽然他已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那慈祥的心,还是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的。他的那种艰苦朴素,一心为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种自强不息,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种助人为乐、为民服务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乙:同学们,本周开始,便是我们“学雷锋,树新风,礼貌礼仪伴我行”主题活动周,期望大家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用心参与到活动中来,伸出我们的关爱之手,为我们身边需要帮忙的人,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吧。

栏目二七彩读书阁

甲:听一则故事,懂一个道理

乙:这期的红领巾广播为大家介绍雷锋叔叔的故事。雷锋叔叔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请听故事:《可敬的"傻子"》

甲:雷锋自己十分节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还舍不得更换,却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元津贴为全班战友们购买了学习书籍。他不仅仅自己认真学习,而且带动战友们学习,帮忙战友们提高思想觉悟。1960年,辽宁遭受重大水灾,雷锋悄悄给受灾的战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钱。在出发去灾区救灾时他又把100元钱以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名义捐给抗洪救灾第一线。

乙:再请听故事《助人为乐》。一天,雷锋因公出差,踏上了从抚顺开在沈阳的列车。上了车,他看到旅客很多,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又动手帮着扫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忙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帮忙中途下车的旅客拿东西。一些旅客不住地招呼他歇会,他却说不累。

甲:雷锋叔叔在数百篇日记里,记录了他成长的足迹,总结出许多人生的格言,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请听《雷锋格言》

甲:1、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群众来。

2、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群众事业融合在一齐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乙:3、一块好好的木板,钉子为什么能打进去因为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

4、在工作上,要向用心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甲:5、青春啊,永远是完美的,但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6、如果您是一滴水,您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您是一线阳光,您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您是一颗粮食,您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您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您是否永远坚守着您生活的岗位……

乙:三月份是我校学雷锋活动月,期望全体同学们用心行动起来,在学雷活动月中,以雷锋为榜样,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锻炼自身的素质潜力,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像雷锋那样,从身边小事做起。

甲:我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经过一片草地时,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刺伤了,于是她留意翼翼地为它拔掉刺,让它飞向大自然;之后,蝴蝶为了报恩,化做一位仙女,对小女孩说:“请您许个愿吧!我将让它实现。”小女孩想了想说:“我期望快乐”,于是,仙女在她耳边细语一番便飞走了。之后,这个小女孩果真快乐地度过了一生。而这个快乐的秘密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忙身边的每一个人。

乙: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就要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从身边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做一个爱清洁的环保小卫士;帮忙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珍惜每一分钟,勤奋学习,做一个爱学习的小标兵;见到师长,父母问声好,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学习雷锋的具体表现,这一切,不仅仅仅别人得到了快乐,您自己同样也是快乐的。

甲: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我们都期望别人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关爱自己,帮忙自己,那种被爱,被关怀的感觉是幸福的、甜蜜的、快乐的!相反,别人也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忙。是啊!只要人人都奉献自己的爱,我们的世界才能永远充满快乐!

乙:雷锋叔叔,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闪耀在我们每个青少年的心中。

甲:看见水龙头没关紧,主动上前把它拧紧,我们就是“节能小雷峰”。

乙:看见地上静静地“躺”着一片纸屑,主动弯腰把它捡起,我们就是“环保小雷峰”。

甲:看见家庭困难的同学遭遇困境,主动伸手帮他们一把,我们就是“爱心小雷峰”。(4)

乙:看见校园里老师勤劳的身影,主动问上一声好,我们就是“礼貌小雷峰”。

甲: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大家互助互爱,做一个新时代的“小雷锋”!

栏目三:音乐泡泡

甲: 吹出一个泡泡

乙:迎来一阵音乐

甲: 那里是音乐泡泡栏目

乙:这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甲:那里有您的心声,那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在音乐声中结束)

乙:乘着歌声的翅膀,我们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甲:同学们,下周见!

学习雷锋精神广播稿 篇3

甲:亲爱的老师

乙: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甲: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持人

乙:我是主持人

甲:同学们,今天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四十九周年纪念日,虽然雷锋同志离开我们已经40多年了,雷锋的名字仍然铭记在人们的心中。新时代将孕育出新榜样,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让雷锋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为此,我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甲:1、学习雷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节约一粒粮、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

乙:2、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多读书,读好书,努力学习。

甲:3、爱护公共财物,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自觉不乱扔果皮纸屑。

乙:4、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

甲:为了落实倡议的要求,我们将开展以下活动:

乙:1、各中队开展读雷锋的日记、讲雷锋的故事、诵雷锋的诗歌等活动。

甲:2、召开一次学雷锋主题班会,对雷锋精神的一个方面(例如:助人为乐的精神、钉子的精神、热爱祖国的精神等)进行一次深入的讨论。

乙:3、成立手拉手互助小组,发扬雷锋钉子精神和助人为乐精神,鼓励成绩好的、有特长的班干部或同学与班上学困生结成“手拉手学习互助小组”,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甲:4、成立志愿者服务小队就近为孤寡老人义务服务,建立长期活动基地。

乙:5、开展关爱弱势群体,向聋哑学校捐款活动。

甲:6、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为敬老院老人捐鸡蛋、表演节目、打扫卫生等。 乙:7、三月末每位同学写一份学雷锋活动心得。

甲: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学雷锋活动,不仅仅是在每年的3月5日,更要时刻将雷锋精神牢记在心,做到时时学雷锋,天天见效果。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有更多慈善之举、感动之事,让我们的国家处处讲求奉献、充满和谐,行动起来吧!

双牌一小少先大队

2014年3月5日

甲:时间很快,在红领巾广播结束之前,我们代表红领巾广播站全体工作人员,祝全校同学们学习愉快,快乐成长!

乙: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同学们的收听!

合:再见!

放结束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习雷锋精神广播稿 篇4

甲:采撷一缕阳光,编织多彩童年

乙:留住一阵清风,播洒灿烂明天

甲:敬爱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甲:伴着这欢乐的音乐,“未来之星”广播又和您见面了。我是主持人( )

乙:我是主持人( )。

(音乐)

甲:带着对暑假生活的美好记忆,怀着对新学年的憧憬,对新学期的向往,我们又回到了学校,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新学期,新气象,在今后我们要特别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老师、家长都很关心我们的学习成绩,其实更关心我们是否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家里和学校是不是一个样?我们要在纪律、卫生、诚实守信、礼貌待人等方面完善自我,与人友好相处、诚实守信,我们在努力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样我们会终生受益无穷!

乙:我们每个人从稚嫩走向成熟,由父母的牵手过渡到老师的指引,一位又一位的老师,引导我们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代表全体少先队员向老师献上节日的问候。祝愿每一位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一首小诗送给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甲:9月10日,所有的花儿都在流溢芬芳;

9月10日,所有的心灵都在舞蹈飞翔。

无数青春的笑容,将您的丝丝白发,映成金黄;

无数感激的目光,将您的道道皱纹,刻成勋章。

老师,您让我们看到世界有多大,天地有多广;

老师,您让我们体验梦想有多美,奋斗有多棒。

一天天,一年年,您奋斗在知识的海洋,却不羡慕财富的金山就在身旁;

一年年,一天天,您为学生的成才奋力划桨,远航又远航。

熄灭了电光,又亮了烛光;

白了冬装,又染了夏裳。

讲堂如舟,教鞭如桨,

老师,您优美的语音谱成一片知识的海洋;

白发如雪,双眼如水,

老师,您无尘的心灵如圣洁的殿堂让我们健康成长。

老师,我们想对您说:您的职业最光荣;老师,我们要对您说:您的职业我们最向往!乙: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人,在这里让我代表实验的全体同学向老师们说一句:“老师,祝您节日快乐!您辛苦了,谢谢您!”

甲:作为一个当代中小学生,如何使自己成为家庭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少年呢?将来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把自己塑造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合格人才呢?在这里,我们代表学校向同学们提出新学期的希望和要求:

乙:首先,要学会做人。同学们要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学会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不讲脏话,争做一个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二,要学会学习。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培养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应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以求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甲:第三,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特长,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矗学习成绩达到“更高、更好、更上一层楼”。

第四,要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同学们要为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要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文明礼貌,团结互助,争做学校的好学生

学习雷锋精神广播稿 篇5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简报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9周年。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以实际行动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使雷锋精神深入师生心中,我校师生在政教处、少队部的牵头带动下,充分发动宣传,广泛深入地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建设文明学校”活动,要求教师自觉地将道德建设与教师职业道德等密切结合起来,形成高尚的师风、师德;学生以认真遵守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纪律要求为己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在我校已不是三月的特有活动,而是作为一种制度、一种习惯在广大师生心中扎下了根。这对进一步提升我校师生的文明程度,促进我校良好校风、学风的进一步提高,为我校争创红寺堡区级文明单位等工作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活动中,各班通过开展学雷锋义务劳动、召开主题班队会、观看雷锋电影等多种形式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要求每位学生都能认真学习雷锋精神,准确、全面把握雷锋精神的内涵,从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中汲取营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自身素养,学习和实践如何在奉献社会中提高自我、实现自我。

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同学们精神面貌有极大改观,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取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力争把礼貌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他人。

让我们牢记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用行动去实践“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学习雷锋精神广播稿 篇6

甲:今天是3月2日,再过三天——3 月5日,是一个大家熟悉的日子。

乙:是的,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已经49年了。

甲:可雷锋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乙:就让我们在本期广播中再次来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战士,再次感受他忠于人民的高贵品质。

乙: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甲: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乙: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甲: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乙:每一次想起雷锋,就会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会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感到悔恨,会为曾经的虚度年华而感到悲伤。

甲:但是,雷锋叔叔可以挺直脊梁坚定地告诉你,他短暂的一生赋予了生命最完美的诠释,实现了人生最昂贵的价值。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雷锋叔叔的生平吧:

乙:雷锋,湖南望城县人。1949年参加儿童团,担任儿童团长。1954年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1956年在乡民政府当通讯员。不久,调到中共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工作模范。1957年2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曾参加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钢的建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甲:当抚顺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成立时,他把自己在工厂和部队积存的100元钱捐献给公社。当他得知辽阳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水灾时,又将100元寄给了辽阳市委。他还十分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担任驻地附近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在入伍不到3年的时间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1961年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乙:乔安山是雷锋的亲密战友,雷锋是他的班长。1962年8月15日执行任务归队,乔安山驾驶汽车,雷锋站在车旁指挥倒车,无意中汽车撞倒了连队一根晒衣服用的柞木杆,正巧打在雷锋的'太阳穴处,经抢救无效,年仅22岁的雷锋牺牲了。

学习雷锋精神广播稿 篇7

2015年3月5日,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的要求,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营造志愿服务良好氛围,院团委青年志愿者,也为了使我们的校园更加清洁、文明,加强我校学生道德素质、行为习惯教育,以良好的行为展现我校学生的形象开展了清理校园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

下午17:20,志愿者们准时聚集在篮球场。分工结束后,志愿者们把清洁工具带到了老师办公室、教室和校园的每个角落。

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积极地在校园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们认真地进行垃圾分类和**,同时还对附近居民、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善意劝导,并向他们宣传了环保知识,呼吁大家在活动的同时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

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有利于引导同学们在校园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也能激励同学们自觉维护校园周边的环境,为建设和谐文明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团委李莎莎供稿

2015年3月6日

学习雷锋精神广播稿 篇8

当有人对雷锋不屑一顾时,雷锋却悄然走出国门。我们感到震惊和无比自豪。雷锋作为我国人民军队的一名普通士兵,举世闻名,备受世人尊敬。

记得小时候,雷锋的故事就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里,我们用一双小手捡废铁,参加义务劳动,悄悄地做了好事不留名,雷锋的精神就象春天绵绵的细雨,以潜在的、巨大的力量滋润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

雷锋的名字对有些人来说已经陌生,雷锋的精神对有些人来说已经不可思议,可是在迈进新时代的时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人们需要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需要富于开拓,勇于进取和创造的勇气,我们的社会更迫切地需要雷锋精神不是吗?

戴红领巾的孩子不是在找雷锋吗?

连挤公交车的爷爷奶奶都不是雷锋小姐!

不是每个人都希望社会氛围会越来越好!

难道不希望在市场经济发展之后,人们还能保持诚实和和谐吗?

我坚信雷锋精神一定会在新一代中发扬光大,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同学们,就让我们在三月的和风中,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伸出我们的双手,真诚的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为构建我们和谐校园、魅力政法学院而努力吧!

"学习二十大精神"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