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幸运的我教案合集7篇

发布时间: 2023.03.30

幸运的我教案合集7篇。

请阅读以下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幸运的我教案,还请您能收藏本网页。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老师忽略重要内容。

幸运的我教案合集7篇(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寻找幸运花瓣的过程,并体会由此产生的心情变化。

2.朗读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悻悻、诳”等词语的意思,说说对幸运的理解。

3.学习格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快乐是源于一个新的发现?幸运也许是一种心灵感受”的含义。

4.感受心中充满美好的希望,并为之而努力的过程是人生的一大快乐。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你是怎样理解“幸运”的呢?可以举例说说你曾经亲身经历的事,或看到的,听到的?

2.学生交流对“幸运”的理解,教师点拨。

3.师:刚才,你们谈了自己对“幸运”的理解,你们有没有听说世界上有种花瓣叫幸运花瓣?今天,我们就和小作者一起去寻找幸运花瓣。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5.寻找幸运花瓣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轻声读课文,并完成填空。

学习任务单:

1.轻声读课文,想想幸运花瓣是什么花的花瓣?作者为什么要寻找它呢?

2.了解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____________,“我”兴致勃勃地去寻找,可是________________,就在“我”几乎已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时,却_______________。终于心中的希望变成了现实,“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交流自学,梳理课文内容。

⑴师介绍幸运花瓣。(出示图片)

⑵完成填空,教师归纳。

三、研读课文,体会心情。

1.师:作者为了得到五瓣儿丁香,苦苦寻找,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轻声读读课文,划出句子,并试着提提问题。

2.出示句子:我回味着这几天为找到一朵五瓣儿丁香而“乐此不疲”的心情,我又回味着由于找到了五瓣儿丁香的惊喜,这都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一种快乐。

⑴朗读句子。

⑵质疑问难,随机解决。

3.师:在寻找五瓣丁香花的过程中,哪些语句写出作者不同的心情?读读5-23节,划出有关的句子。

⑴学生交流,找到句子。

①于是,那天放学后,我兴致勃勃地又去了街心花园。

②我找了很久,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只好悻悻离去。

③我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兴奋不已。

④我几乎已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了。

⑤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⑵这五句句子中,你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呢?

⑶师根据学生讨论,并归纳板书:

兴致勃勃→悻悻→兴奋不已→沮丧→惊喜

4.师生共同小结。

5.为了找到五瓣儿丁香,作者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在三天寻找过程中,有一天的描写最具体,让我们再来读读第12-20节,想想这次作者又是如何寻找的呢?

⑴出示第12-20节,学生轻声读,选你喜欢的一句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寻找幸运花瓣的?

⑵教师出示花朵,学生观赏。重点指导句子,朗读、体会。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得清它长着几个花瓣儿。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⑶同音字区分,指导朗读句子。

一片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一朵一朵地划过:

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

⑷配乐朗读第12节-20节。

6.师:作者是如此专心致志地寻找幸运花瓣,她早已深深地陶醉在寻找五瓣丁香花的快乐中,即使在最沮丧时也未曾放弃,就在她心灰意冷时却忽然发现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

⑴学生读第21、22节。

⑵指导朗读句子,读出作者惊喜的心情。

⑶放飞想像,她当时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齐读句子。

师:作者在几乎已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时,却忽然发现五瓣丁香花,此时此刻,你想到哪句话形容当时的情景?

7.找到五瓣丁香花,她是那样激动,那样惊喜,难怪她会回味。朗读第23节。

8.小结:寻找幸运花瓣的过程使作者感到乐此不疲,使她获得惊喜,更带给她从未体验过的快乐。

四、总结全文,理解巩固

1.师:幸运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文中所说。

出示课文最后三节。

⑴指导朗读这三节。

⑵读到这里,你觉得这快乐是什么?

⑶文章最后一节描写的正是作者在寻找五瓣丁香花的过程中对“幸运”的领悟。

⑷把它当作格言记住,并试着背一背。

2.老师再向你们推荐几句格言,选择你喜欢的一句介绍给大家。

幸运之神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地寻找她,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收获快乐,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把心中的希望变为现实,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五、拓展作业

(1)抄写词语:

绕道兴致勃勃落日余晖悻悻然兴奋不已诧异乐此不疲萌发

(2)学了课文,你对幸运是否有了新的理解、感悟呢?动笔写一写。

(3)读一读,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句话把一个人寻找东西的情景写具体。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清它长着几瓣儿。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板书:

5.寻找幸运花瓣

兴致勃勃兴奋不已惊喜

悻悻沮丧

乐此不疲快乐体验

幸运的我教案合集7篇(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幸运的内涵。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读中释疑,以读促思,感悟课文蕴含的深刻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作者寻找幸运花瓣这一过程的快乐。

2.懂得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懂得从生活中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

1.体会“发现”的快乐。

2.感悟生活的真谛在于懂得热爱、珍惜生活,懂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

教学难点

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5课《寻找幸运花瓣儿》,首先请大家来欣赏一组丁香花的图片。

2.丁香花非常好看,但文中的“我”寻找五瓣丁香却并不是因为它的美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寻找五瓣儿丁香吗?(指名回答,板书)

3. 找到了吗?(板书)在寻找的过程中我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呢?

4. 到底我是怎样找到五瓣儿丁香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寻找的过程。

二、品读句子,体验过程

(一)自学指导一:指名读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找出描写前两次“我”怎样寻找五瓣儿丁香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多读两遍,互相谈谈你的体会,分别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批注在书上。联系上下文理解“悻悻然”的意思,试着用“悻悻然”说句话。

(2)请用双横线划出第三次寻找时描写最具体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你体会到什么?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具体的?

1.学生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

指名回答后出示: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得清它长着几个瓣儿。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3.这段话中写了我的哪些动作?通过这些动作你看出什么?起立,一起边读边做动作。

4.作者写的真细致,你也来试试吧:说一说我还会有什么姿势呢?

5.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嘤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着五瓣儿丁香。(此处引导试写)

出示:咱们也一起感受这寻找的过程吧?想象因为我太专心寻找,还有什么情形‘我’没有注意到?

( ),我没( )。( ),我没( )。我只是在( )地寻找着五瓣儿丁香。”

6.小结:我找的多认真,这寻找的过程不但不单调,反而还挺有意思呢!我是多么渴望得到一份幸运啊!同学们也很细心,文中还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两次,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自学指导二:指名读快速浏览课文,同桌讨论:

文中两次写到“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用波浪线画出来,说说这是什么写法,揣摩它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1.学生自主讨论。

2.指名交流。

三.感受喜悦、理解幸运

1.教师:寻找的过程很漫长,也很艰难,作者停下找寻的脚步了吗?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他的做法?

2.虽然过程很漫长,但“我”终于找到了五瓣儿丁香,你能想象一下“我”当时的表现吗?(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或者演一演)

3.教师出示下列句子,指导学生读出“我”的惊喜。

“忽然,我发现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儿不是呈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学生试读-指名读-指导读-挑战读)

4.尽管经历了寻找的艰辛,但“我”还是找到了,因此我无比快乐,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不用去寻找,就直接有了一朵五瓣儿丁香,你觉得我还会有这样的快乐吗?

5.回味着这几天乐此不疲的寻找,又回味着找到时候的惊喜,作者又感到茫然。什么是乐此不疲?什么是茫然呢?让他茫然的是什么?(出示)

6.到底什么是幸运呢?我明白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读最后一段)

7.你明白什么是幸运了吗?结合最后一段、联系生活实际来谈一谈你对幸运的理解:你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吗?今后你打算怎么做,让自己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8.带着自己对幸运的理解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9.想不想把这段话记下来?把它当做格言背一背吧!

四.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老师再向你们推荐几句格。(男女轮流读、齐读):

幸运之神会光顾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但如果她发现这个人并没有准备好迎接她时,她就会从窗子里飞出去……——比尔盖茨

幸运的背后总是靠自身的努力在支持着。但自己松懈下来,幸运也就溜走了。——罗兰

幸运之神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地寻找她,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收获快乐,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把心中的'希望变成现实,成为一个幸运的人!———王老师和大家共勉

3.教师小结:在找寻五个花瓣的丁香花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的源泉,那就是发现以及找寻的这一过程。萌生希望之后去努力的将其变成现实,你就能感受到快乐和幸运。其实,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用心体验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得得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幸运!

五、布置作业(选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去完成)

1.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试写一句关于幸运的格言。

2. 作者说:“快乐源于一个新的发现”你认为呢?请联系生活体验,说说你对快乐的看法。

板书:

寻找幸运花瓣儿

萌发希望 细心寻找 实现希望(快乐)(幸 运)

努 力

幸运的我教案合集7篇(篇3)

绘本《我的幸运一天》,故事生动有趣,特别是主人公小猪智慧的语言,是指导学生练习写“人物语言”的。“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有趣的习作之旅就在柔弱的小猪和强大的狐狸之间开启了……

诸寅初老师参加全国第三届“新体系”青年教师教学评比。在汤特和工作室伙伴们的帮助下,从绘本《我的幸运一天》延伸开去,设计了一堂为三年级孩子量身打造的绘本习作课。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课堂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小猪图片,说说自己对猪的印象。

2.老师要和同学们读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小猪会让大家脑洞大开。

二、共读绘本,品味人物语言智慧

1.师生共读绘本故事,边听边思考:小猪落入狐狸之手后是否就会成为狐狸的一顿美餐?

2.品读小猪和狐狸的第一次对话,抓住“可是、难道、先生”等话语,体会交流小猪语言的智慧。

3.教师梳理,体会绘本从“说什么”和“怎么说”两个方面“让人物会说话”的表达秘妙。

三、想象创作,表达人物语言智慧

1.狐狸帮小猪洗好了澡,准备送进烤箱,小猪又会如何用智慧的`语言摆脱危机呢?

2.仿照第一次对话的表达方式,以“可是、难道、先生”等重点词句搭好支架,学生想象,口头创作,让故事里的小猪会说话,让小猪运用智慧的语言,再次化险为夷。

3.继续读绘本,绘本中的小猪语言智慧作和学生的口头创作对比,说说谁创编中的人物最会说话。

4.继续读绘本,设疑,当小猪第三次面临送进烤箱的危机,又怎样通过智慧的语言化险为夷。

5.学生想象,在学习单上书面创作。

6.创作交流,提升:小猪通过智慧语言摆脱危机,化险为夷,可见会说语言,会写语言是多么重要。

四、拓展补充,感受人物语言魅力

阅读《逃家小兔》,通过小兔子和兔妈妈之间的对话,体会兔妈妈语言的智慧妙,进一步感受人物语言的魅力。

幸运的我教案合集7篇(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悻悻、诳”等词语的意思。

2、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对“幸运”的理解。

3、感受执着梦想,实现梦想是人生的一大快乐。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心情变化将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积累有关句式。

教学难点:

感受执着梦想,实现梦想是人生的一大快乐。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心情变化将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积累有关句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一种花,其花筒细长如钉,花香浓郁,因而得名“丁香”。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与丁香花有关文章,题目叫《寻找幸运花瓣儿》

2、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看着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快速地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

1、刚才同学所提的问题

2、老师的问题:

(1)“我”先后共几次寻找幸运花瓣?

(2)最后找到了吗?你是从哪些段落读到的?

三、再读课文,划重点句段。阅读要求:

每次我是怎样去寻找幸运花瓣的?心情如何?请同学们画出相关的句段,体会我情感的变化。

四、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次我是怎找的?心情怎样?(板书:兴致勃勃,失望)

2、第二次我又是怎样找的?“我”起早贪黑两次寻找都没找到,此时心理会怎么想?理解“悻悻然”。(板书:悻悻然) 3、就在作者怀疑世上是否真有五瓣丁香,心中的希望就要动摇时,是什么萌发了我第三次去寻找的`希望?此时我心情如何?(兴奋不已), 于是又开始了第三次寻找。我怎样去找?

重点分析:片段一: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得清它长着几瓣儿。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1)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寻找的多么专心致志啊!作者是从哪一方面进行描写的?

(2)他还会怎样寻找?引导学生续说。

片段二:

“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嘤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着五瓣儿丁香。”

(1)这段话作者是从哪一方面进行描写的?

(2) 模仿文中的写法,想象因为“我”太专心做某事,有什么情形可能没注意到?

__________, 我没___________。_________,我没________。我只是在__________。

五、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1、我找到了五瓣儿丁香,我将得到什么幸运呢?我得到了什么呢?

2、理解“乐此不疲”,(板书:快乐源于发现)“幸运”是什么呢?(板书:幸运是心灵感受)

3、通过寻找幸运花瓣儿,“我”感悟到了什么?理解最后一段。

4、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幸运的我教案合集7篇(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读故事,大胆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图书中画面的理解。

2、学习初步阅读图书的方法,体验故事情节突然发生转变的趣味性,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3、感知故事中小猪如何使危险变成幸运的机智,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或困难 时,不害怕、不紧张、开动脑筋,想出对策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图书中画面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绘本《我的幸运一天》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1、大家都知道狐狸吧?谁愿意说说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2、小猪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谁愿意说说小猪又是怎样的一种动物?

3、小猪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幸运一天》这个故事。

二、师生共同阅读

(一)讲一讲

这本书的作者是定居美国的日本女艺术家庆子·凯萨兹,吴小红把它译成了中文。

(二)猜一猜

1、今天会是谁的幸运一天呢?

2、理解“幸运”的意思。

(三)读一读

1、图1:一天,一只饥饿的狐狸正准备出门找午餐。在他修爪子的时候,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师:是谁在敲门?

图2:“嗨,小兔子!”有人在门外喊:“你在家吗?”

兔子?狐狸想,如果这儿有什么兔子的话,我早就把他当午餐了。

图3:狐狸打开门——门外站着一只小肥猪。

师:小猪看见是狐狸,它的反应是怎样的?它会怎么叫?

“哎呀,我找错门了!”小猪尖叫起来。

师:狐狸看见送上门来的午餐,它会怎么说呢?

“啊,没错,”狐狸喊着,“你找的正是地方!”

他一把夹住小猪,使劲地把他拖了进来。

“这真是我的幸运一天!”狐狸大声叫道,“什么时候午餐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对不起,小子,”狐狸说,“这可不是一般的午餐呐,这是一顿烤猪肉---我的美味大餐!现在,就请你到烤锅里去吧!”

师:看到这儿,你觉得是谁幸运的一天?小猪被狐狸吃了吗?(学生自由发言)那究竟会怎样呢?我们接着来看故事。

2、图5:挣扎也没有用了。“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吧。可是,我有一件事情要说。”“什么事?”狐狸吼道。

“恩,你知道,我是一只猪,而猪是非常脏的。难道你就不想给我洗洗澡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

“恩,”狐狸自言自语道,“他是很脏。”

图6:于是,狐狸开始忙起来了:他捡树枝,他生火,他拎水。(指导学生看图说一说)

然后,他给小猪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澡。

“你真是个令人害怕的家伙。”小猪说。

图7:“狐狸说:“现在你是全村最干净的小猪了。给我安静地呆着!”

师:小猪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可洗干净后,他是不是就要被吃掉了呢?还是想出了其他的办法?我们接着往下看。

3、“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吧。可是……”

“可是什么?”狐狸吼道。

师:小猪又想说什么呢?

“恩,你知道,我是一只非常小的猪。难道你就不想喂饱我,让自己吃得更过瘾一点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

“恩,”狐狸自言自语道,“他确实小了点。”

图8:于是,狐狸开始忙起来了:他摘西红柿,他做空心粉,他烤小甜饼(指导学生看图说一说),然后,他给小猪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你真是个令人害怕的厨师!”小猪说。

师:小猪又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图9:“好了,”狐狸说,“你现在是全村最肥的小猪了。给我进烤锅吧!”

“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可是……”

“可是,可是,可是什么?”狐狸叫道。

师:猜一猜,小猪又会说什么?

“恩,你知道,我是一只勤劳的猪,所以我的肉特别硬。难道你就没有想过给我按摩一下,让自己吃上更嫩一点的烤肉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

“恩,”狐狸自言自语道,“肉嫩一点当然更合我的口味啦!”

图10:于是,狐狸又开始忙起来,他先推推这儿,又拉拉那儿。

他把小猪从头到脚捏了又敲。

“这真是令人害怕的按摩。”小猪说。

图11:“不过,”小猪接着说,“这些日子我确实工作得很辛苦,我的背都僵硬了。你能再用点力气吗,狐狸先生?再多用一点点的力气就好了。哦,可以了,可以了。现在请往左边用点力气。”

师:小猪有又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些办法的效果会怎样呢?

4、图12:“狐狸先生,你在哪儿?”

师:狐狸先生去哪儿啦?

图13:可是,狐狸先生再也听不见了----他累晕过去了。连抬抬手指头的力气都没有了,更别说烤猪肉啦!

师:狐狸为什么会晕过去?他这一天都干了什么?

“可怜的狐狸先生,”小猪叹了口气,“他忙了整整一天!”

然后,村里最干净、最肥、最嫩的小猪,拿着剩下来的小甜饼飞快地跑回家去。

图14:“多么舒服的澡!多么丰盛的午餐!多么惬意的按摩!”小猪叫起来,“这真是我最幸运的一天!”

师:看到这儿,你觉得最后是谁的幸运一天?

5、为什么狐狸幸运的一天会变成小猪幸运的一天?

三、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这只小猪,你会怎样来救自己?

2、如果是你们遇到困难,你们将会怎么做?

幸运的我教案合集7篇(篇6)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小猪把危险变成幸运的机智。

2、能根据故事中的想象线索,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词汇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3、懂得遇到困难、危险时要有动脑筋想办法的机智勇气。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

活动难点:根据故事中的想象线索,运用已有经验、词汇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1、讨论:狐狸是一种怎么样的动物?那小猪呢?小猪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出示封面

师:“故事的名字叫《我的幸运一天》。谁知道什么叫做‘幸运'?

小结:幸运就是运气非常非常好,让人没想到的好事情竟然发生了。

师:那今天会是谁的幸运一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

二、分段讲述故事,幼儿在听听、说说、猜猜的过程中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性格特征。

1、(一天,一只非常饥饿的狐狸正准备出门找午餐。在他修爪子的时候,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嗨,小兔子!”有人在门外喊:“你在家吗?”兔子?狐狸想……)

提问:狐狸会想些什么呢?

2、(如果这儿有什么兔子的话,我早就把他当午餐了。狐狸打开门—门外站着一只小肥猪。)

提问:当小猪看见开门的是狐狸,小猪有什么反应?你从那里看出来的?小猪会怎么做呢?

师:谁来学学看。(小猪害怕的样子)

3、(他一把抓住小猪……现在,就请你到烤锅里去吧!)

提问:你觉得这是谁的幸运一天?为什么?看来这只小猪一点也不熟悉自己和朋友家的路线,竟然去了狐狸的家。

师:狐狸又会怎么做呢?

可怜的小猪怎么了?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他会说些什么呢?

4、(救命!救命!、放开我、放开我!挣扎也没有用了。“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吧。可是,我有一件事情要说。”“什么事?”狐狸吼道。

“恩,你知道,我是一只猪,而猪是非常脏的。难道你就不想给我洗洗澡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

师:你觉得小猪会被狐狸吃掉吗?为什么?

5、(恩,狐狸自言自语道:“他是很脏。”于是,狐狸开始忙起来了,他在干什么呀?)(出示图五)

幼:他在捡树枝,生火,拎水。

师:然后,他给小猪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

6、(“你真是个令人害怕的家伙。”小猪说。狐狸说:“现在你是全村最干净的小猪了。给我安静地呆着!”)

师:小猪想出了好办法,可洗干净后,是不是他就要被吃掉呢?还是想出了其他的办法?我们继续往下看。

7、师(出示图六)(“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吧。可是……”“可是什么?”狐狸吼道。“恩,你知道,我是一只非常小的猪。难道你就不想喂饱我,让自己吃得更过瘾一点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恩,”狐狸自言自语道,“他确实小了点。”)

师(出示图七):于是,狐狸在干什么呢?

幼:摘西红柿、煮面、烤小甜饼。(引导幼儿)

(然后,他给小猪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你真是个令人害怕的厨师!”小猪说道。)

8、师:小猪想了一个又一个办法,那还会不会被吃掉呢?我们来看看吧。(出示图八)

(“好了,”狐狸说,“你现在是全村最肥的小猪了。给我进烤锅吧!”“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可是······”“可是,可是,可是什么?”狐狸叫道。“恩,你知道,我是一只勤劳的猪,所以我的肉特别硬。难道你就没有想过给我按摩一下,让自己吃上更嫩一点的烤肉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嗯,”狐狸自言自语道,“肉嫩一点当然更合我的口味啦!”

于是,狐狸又开始忙起来,他先推推这儿,又拉拉那儿。他把小猪从头到尾捏了又敲。“这真是令人害怕的按摩。”小猪说。

“不过,”小猪接着说,“这些日子我确实工作得很辛苦,我的猪从头到尾捏了又敲。“这真是令人害怕的按摩。”小猪说。

“不过,”小猪接着说,“这些日子我确实工作得很辛苦,我的背都僵硬了。你能再用点力气吗,狐狸先生?再多用一点点力气就好了。哦,可以了,可以了。现在请往左边用点力气。”)

9、师:小猪又想出了什么办法?

狐狸是怎么给小猪按摩的?

我们看看小猪感觉怎么样?你怎么知道?(互相按摩一下)

那狐狸给小猪按摩之后,他感觉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观察狐狸的汗、眼睛、背)

(狐狸先生,你在哪呢?狐狸怎么样了啊?)

幼:狐狸累得昏过去了。

10、(可是,狐狸先生再也听不见了,他累昏过去了。连抬抬手指头的.力气都没有了,更别说烤猪肉啦!“可怜的狐狸先生,”小猪叹了口气,“他忙了整整一天!”)

师:狐狸累得昏过去了。那你猜猜小猪会怎么做呢?

11、(然后,村里最干净、最肥、最嫩的小猪,拿着剩下来的小甜饼飞快地跑回家去。

“多么舒服的澡!多么丰盛的午餐!多么快乐的按摩!”小猪叫起来,“这真是我最幸运的一天!”)

三、讨论:

1、你觉得最后是谁的幸运一天啊?为什么是小猪的幸运一天呢?

2、明明是狐狸的幸运一天怎么就变成是小猪的幸运一天呢?小猪为什么要提那么多建议啊?

3、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想什么好办法救自己呀?

故事《我的幸运一天》

一天,一只饥饿的狐狸正准备出门找午餐。在他修爪子的时候,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嗨,小兔子!”有人在门外喊:“你在家吗?”兔子?狐狸想,如果这儿有什么兔子的话,我早就把他当午餐了。

狐狸打开门——门外站着一只小肥猪。“哎呀,我找错门了!”小猪尖叫起来。“啊,没错,”狐狸喊着,“你找的正是地方!”他一把夹住小猪,使劲地把他拖了进来。“这真是我的幸运的一天!”狐狸大声叫道,“什么时候午餐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小猪一边挣扎一边尖叫:“放开我!让我走!”“对不起,小子,”狐狸说,“这可不是一般的午餐呐,这是一顿烤猪肉——我的美味大餐!现在,就请你到烤锅里去吧!”挣扎也没有用了。“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把。可是,我有一件事情要说。”“什么事?”狐狸吼到。“恩,你知道,我是一只猪,而是猪是非常脏的。难道你就不想给我洗洗澡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恩,”狐狸自言自语道,“他是很脏。”于是,狐狸开始忙起来了:他捡树枝,他生火,他拎水。然后,他给小猪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

“你真是个令人害怕的家伙。”小猪说。狐狸说:“现在你是全村最干净的小猪了。给我安静地呆着!”“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吧。可是……”“可是什么?”狐狸吼道。“恩,你知道,我是一只非常小的猪。难道你就不想喂饱我,让自己吃得更过瘾一点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恩,”狐狸自言自语道,“他确实小了点。”于是,狐狸开始忙起来了:他摘西红柿,他做通心粉,他烤小甜饼。然后,他给小猪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你真是个令人害怕的厨师!”小猪说。“好了,”狐狸说,“你现在是全村最肥的小猪了。给我进烤锅吧!”“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可是……”“可是,可是,可是什么?”狐狸叫道。“恩,你知道,我是一只勤劳的猪,所以我的肉特别硬。难道你就没有想过给我按摩一下,让自己吃上更嫩一点的烤肉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嗯,”狐狸自言自语道,“肉嫩一点当然更合我的口味啦!”于是,狐狸又开始忙起来,他先推推这儿,又拉拉那儿。他把小猪从头到尾捏了又敲。

“这真是令人害怕的按摩。”小猪说。“不过,”小猪接着说,“这些日子我确实工作得很辛苦,我的背都僵硬了。你能再用点力气吗,狐狸先生?再多用一点点力气就好了。哦,可以了,可以了。现在请往左边用点力气。“狐狸先生,你在哪儿?”可是,狐狸先生再也听不见了——他累昏过去了。连抬抬手指头的力气都没有了,更别说烤猪肉啦!

“可怜的狐狸先生,”小猪叹口气,“他忙了整整一天!”然后,村里最干净、最肥、最嫩的小猪,拿着剩下来的小甜饼飞快地跑回家去。“多么舒服的澡!多么丰盛的午餐!多么惬意的按摩!”小猪叫起来,“这真是我最幸运的一天!”

大班绘本故事《我的幸运一天》课后反思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整个流程结束时间有点超时,课后我觉得导入部分要改动,导入应该简单明朗,直接点题,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知识汉字的能力,可让孩子读题《我的幸运一天》,就题目幸运提问:什么是幸运,你有过幸运吗?看故事的封面,谁幸运?谁又不幸运?幼儿大胆想象、推测,这样就不显得复杂,而且也节约了时间。讲到小猪误闯进狐狸家时,狐狸说:这是我的幸运的一天。我让个别幼儿表演幸运时你会怎样?让大家都来表演,孩子们有用语言,有用肢体,让静的语言课变得活了起来。还有个地方我觉得可尝试,狐狸给小猪按摩,让幼儿来扮演角色,感受按摩师的劳累,被按摩着的舒适、快活但真正上这节课时,我担心孩子会兴奋,控制不好没敢做。最后回到生活中,迁移生活经验这点很好,让孩子知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不要害怕、慌张,动脑筋想办法。

幸运的我教案合集7篇(篇7)

教学目标:

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悻悻、诳”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的感情变化,说说自己对“幸运”的理解。品读描写寻找花瓣的句子,体验这一过程,感悟其中收获的快乐。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这快乐是源于一个新的发现?幸运也许是一种心灵感受?”的含义。激发学生珍惜、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的感情变化。品读描写寻找花瓣的句子,体验这一过程,感悟其中收获的快乐。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这快乐是源于一个新的发现?幸运也许是一种心灵感受?”的含义。激发学生珍惜、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

1、板书“寻找”,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都会寻找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交流,相机板书“花瓣”。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与别的花不同的花瓣,那就是“幸运花瓣”相机补充“幸运”。

3、齐读课题。指名说说“幸运”的意思?

二、追寻过程 体会情感

1、自由快速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作者几次寻找五瓣幸运花瓣。

2、小组合作,从三次寻找幸运瓣的语段中找出“我”寻找幸运瓣的语句,并用“——”划出来;找出“我”寻找幸运瓣时心情的语句,并用“~~~”划出来。

3、全班交流

三、 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1、我找到了五瓣儿丁香,我将得到什么幸运呢?我得到了什么呢?

2、理解“乐此不疲”,(板书:快乐源于发现)“幸运”是什么呢?(板书:幸运是心灵感受)

3、通过寻找幸运花瓣儿,“我”感悟到了什么?理解最后一段。

4、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寻找幸运花瓣》教材解读

金波的作品,总是那么淡淡地叙说,一个故事,一点感悟,从孩子的角度孩子的眼光去看,似乎简单,却又意味深长。

这篇课文很有特色,首先,我注意到它的第二人称叙述方式,而且文章的开头很奇特:“那天,你猛然间问我:丁香有几个花瓣?”感觉这样的人称使用,让我对故事的主角有了一些猜想,是谁对谁说,这样的开头会预示着怎样的故事?读完课文,我还在猜想,是学生对老师说的吗?或者是同学对同学说的?也许是老师对学生说的?给阅读着一些空间去想象,使这篇文章有了更大的语言张力。

其次,文章以“我”的心情变化作为线索,希望而至失望,失望继而希望,希望而至惊喜,心情在希望与失望之间起起落落,让一件平常事有了跌宕起伏之感,让读者也满含期待。直至终于寻到五瓣儿丁香,宛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人欣喜不已。

再次,文章写了三次寻找五瓣儿丁香的过程,略写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寻找,而详细描写了第三次寻找五瓣儿丁香的经过。因为前两次寻找过程的衬托,铺垫,第三次寻找格外引人关注。为何不详写第一次寻找的过程呢?详略之间,让人感悟到“专心致志即能找到快乐。”文中的“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激发,是他让人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文中的“我”,充满希望、乐于发现、坚持不懈、专心致志,更善于感悟生活。更让我们关注的是,作者的故事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感悟?我读了好几遍,还是觉得有些迷惘,如果说《寻找幸运花瓣》这篇课文是为了告诉大家:幸运是一种心灵感受,孕育希望,努力实现希望就是幸运,那么,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我回味着这几天乐此不疲的'寻找,又回味着找到时的惊喜,这些都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快乐。这快乐是源于一个发现吧?”似乎主题落脚到了“快乐”,写作者对快乐的感悟,即过程即快乐,专心即快乐,发现即快乐。那么“幸运”的感悟呢?不是寻找幸运花瓣吗?后来在网上一查,原来课文删掉了原文的两个自然段:幸运也许只是一种心灵感受?

当你心中萌发了一个希望的时候,于此同时,你又有了一种实现这一希望的力量,继而你终于把希望变成了现实。这时候,你就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我不明白编者为什么删掉这两段,而且把课后题设置为:你品尝过“发现”的快乐吗?快乐还源于什么?难道只想让学生理解到:幸运花瓣并不能带来幸运,但是能够带来快乐?快乐,源于发现?

我的理解是:“我”在寻找五瓣儿丁香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也感悟到了幸运即是萌发希望与实现希望。

另外,这篇课文几处细节值得注意:

1.第一、四自然段中,两处有“你”说的话,却没有用引号,但是第十自然段同样引用“你”的话,却用了引号。

2.有两个自然段,为了突出,把冒号后面的语言另起一行,学生可能会认为是两个自然段。

3.课文中“四瓣儿”出现了六次,每出现一次代表了什么心情,课文为什么这样反复,值得探究。

4.找到五瓣儿丁香后,作者数花瓣应该怎么理解,此处用了顿号,表达了什么心情,可以探究。

5.这篇课文全是短句段,显得干净利落。

可以从“乐此不疲”入手,详读“第三次寻找”,体会“专心致志”。串上“希望”“坚持”“发现”,课应可成。

幸运的我教案合集7篇(篇8)

活动实录:

活动目标:

1、利用广告纸、旧挂历纸等物品,初步学习制作和装饰幸运棒。

2、让幼儿感受圣诞节热闹的气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圣诞帽1只、布口袋1只、自制小贺卡人手一份。

2、请家长带幼儿去商场、大超市欣赏圣诞节的装饰,观察圣诞幸运棒的造型,并辅导幼儿学习卷幸运棒。

3、彩色卡纸、彩带、礼品包装带、旧广告纸、旧挂历纸、蜡笔、胶水、压花、油性笔

4、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扮演圣诞老爷爷,背一个空口袋,随着音乐进教室,引起幼儿的兴趣。

圣诞老爷爷说:小朋友,我给你们送礼物来了,可是我的幸运棒不见了,变不出礼物来,你们能帮帮我做根幸运棒吗?

二、制作幸运棒。

1、请幼儿谈谈:看见过什么样的幸运棒?、

我想设计什么样的幸运棒?

(1)幼儿先自由交流,老师下位指导。

(2)请个别幼儿讲述

(3)幼儿再次讨论

(4)老师帮助幼儿小结。

2、老师出示一根幸运棒总结:幸运棒上有一个幸运物,可以是,下面是一根棒。

3、在圣诞歌曲中,幼儿开始自己制作幸运棒。

(1)老师先示范如何制作棒:卷旧广告纸,要细一点,头上用胶水粘住。

(2)幸运物的制作。老师引导幼儿尝试设计不同的幸运物造型。

三、结束。

1、幼儿做好幸运棒给圣诞老人。老人从口袋里变出了许多小礼物赠送给小朋友。

2、小朋友随着音乐自由舞蹈。

四、活动延伸

开展丰富多彩的迎圣诞活动,请小朋友创想:如何布置我们的教室,如何来设计贺卡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如何来庆祝这个节日,以及老师给小朋友讲圣诞故事,欣赏圣诞歌曲,观看圣诞故事片等。

dg15.com编辑推荐

100米跑的教案合集7篇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 合理的教案和课件是打造精品课的关键,网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课件?以下是栏目小编为您准备的100米跑的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00米跑的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享受童谣的音韵美;

2.激发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知识要点:

1.学习并朗读这首童谣。

2.能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

(三)学法和习惯:

1.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

二、教学重点:

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通过朗读感受童谣的音韵美。

三、教学难点:

两、朋、友这三个字学生不常见,掌握起来是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数学学数字了吗?(学了)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数字有关的儿歌数字歌(老师板书)。

(二)讲授新课

1.这首小儿歌非常有趣,里面藏着好多小动物呢!打开书第11页看看你能不能很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动物。(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2.如果你们能数出这些动物朋友各有几只,他们就会从课本中跑出来和你们做游戏。请用数字标在图旁边。(老师把阿拉伯数字贴在黑板上。)学生汇报动物的只数,(要训练学生说完整话。)学生每说出一种动物老师就在黑板上贴小动物的图片,并把它们贴到相对应的数字下面。

3.自己小声地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听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尤其要听清你不认识字的字音。在听录音时要用手指着每一个字,听到哪,指到哪。(培养学生指读习惯,渗透听读识字的方法。)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应这样长抓不懈。如:说完整话;指读方法的训练)

5.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注意:边读边用手指着。读后,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学有收获的意识。)

6.自己再读儿歌,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请教,也可以问老师。如果认识了,就把记号擦掉。

(教给学生识字的途径)

7.你们学得真努力,课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你们是否真的认识它们了。瞧,他们偷偷的溜出了门。(从黑板上的课文中拿出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和谁是朋友?(不按顺序出示,让学生把这些汉字与黑板上的数字一一对应贴。再单独拿每个汉字数字卡片让生读完返还到课文中。)

8.孩子们,还有几个字在跟我们捉谜藏,来看一看(出示卡片小朋友数字)每个词两生读,再齐读。

9.现在更难了,谁还会读?(出示小朋友数两只个这几个字让生单独认读。字为红色,读完贴在黑板上课文中的空白处)在读只时,老师把只字放在课文中:三小羊、四鸡、五鸭,(生读。)谁还能照样子说说?再读个时,问生:看看周围,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生联系生活说出几个用个做量词的短语)你们不光字记的好,还能在生活中注意积累,真是很了不起。

(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10.我们手里都有生字小卡片,请两个同学一起互相说说悄悄话,说说你都认识哪个字了,怎么认识的?不会想想怎么办?

11.字娃娃都回家了,你们还愿意读课文吗?同桌两个人互相读:如果都他读对了,你就用你喜欢的方式,夸夸他。如果他不仅读对了,而且读得特别好,你可以奖励他一颗小星星。如果他还有不认识的字,你就帮帮他。

(把评价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为他们交流情感、分享收获、体验成功提供了空间。)

(三)复习巩固

1.师生对读。

2.男女生对读。

3.做数字拍手歌。(两人结成一组,用你拍一,我拍一的方式,填上数字歌的词,老师可先和一名同学做个示范。)

(四)小结

谁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强化学有收获的意识。)

你们的收获课真不小,能用你们的收获来帮助小猫解决问题吗?出示第14页小猫钓鱼的图,全班共同作练习。

图中有:条船两只猫

个水桶条小鱼。

(五)作业

我们的生活和数字密切相关,回家后你可以用数字画一幅画,也可以编一个有关数字的故事或儿歌;也可以找一找有关数字的儿歌。

五、教案点评:

这是一个与数学学科紧密联系的单元,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通过数数来了解插图中的数量,运用已知的阿拉伯数字,来认识对应的汉字。对于课文中的一些汉语中的常用的数量词,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认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学语文。利用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优势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在读中识字、边识边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指读的习惯,给学生渗透听读识字,随文识字的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同时,让学生从图入手,整体感受课文插图的美以及小动物的可,为学生创设快乐的教学氛围。

100米跑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3、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

1、创设情境:今天是我妹妹的生日,这儿有一块插了蜡烛的蛋糕(20根),猜猜看有多少根?

2、谈话:老师把蜡烛变成了小棒,在你的桌子上,请你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根?

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小棒怎样表示能使人一眼就看出是20根?

5、以这二十根小棒为标准,估计桌上的小棒总共多少根,引入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提出问题:你们想学些什么呢?

1、在尝试和思考中学会数数:你们会数20到100之间的数吗?(学生试数)

(2)一根一根地试数小棒,从31数到100。

用小棒表示64、22、42的组成、用汉字表示三个数的组成。

(2)看图回答问题:

①出示6捆小棒(每捆10根)和4根小棒,它是怎样组成的?一共是多少?

②出示2捆小棒和2根小棒,一共是多少?它是怎样组成的?

③出示数(四十二),用小棒表示,说说它的组成。

④小结:几十就是由几个十组成的,几十几总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学生当小老师,出题考大家。

三、体验成功愉悦,独闯难关:

让学生独立解决智慧爷爷在各个难关中提出的问题。

1、与七十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一百里面有( )个时,一百里面有( )个一。

4个一和6个十组成( )。

九十四、九十五、( )、( )、( )、( )、( )。

( )、( )、( )、( )、八十一、八十二、( )。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那些收获?

100米跑的教案【篇3】

设计理念: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接下去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较大小的基础。本堂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星星为载体,通过看星星、数星星、摆星星、找星星等有效的数学活动,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得到和谐地统一起来,并力求体现数学课堂的思想性、趣味性、实践性、艺术性、生活性和综合性。

1、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合作学习的优势是每个教师都深有体会的,但是合作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创设让学生合作的时机和情境,并提高合作的有效性。本堂课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各小组数星星的活动,因为数星星的方法是多样的,所以这里有必要安排小组合作,而且在这里小组成员间还要注意分工和合作,如果不注意方法,合作得不好,就会出现错误。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学习。如在数数中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的,虽然要求选用合适的方法,但对方法不作统一、硬性的规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3、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慌学生的数感。

学习目标

1、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知道100里面有10个十,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学习重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学习准备:准备12瓶星星,里面放着不同数量的星星;一套课件。

学习过程

课前谈话:猜老师的年龄引出数数。

一、情境引入

师:这里有很多漂亮的小星星,小朋友肯定很喜欢它。猜一猜哪一瓶星星的颗数最少?哪一瓶星星最多吗?

学生猜:(4号最少,2号最多)板书(4)少(2)多

大家估计得是否正确,每只瓶子里的星星到底有几颗呢?想知道,怎么办?(数一数)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数星星,板书(数星星)。

二、探究新知

1、数数

(1)小组分工合作数星星:每一小组一瓶星星,喜欢用什么方法数就用什么方法数。数星星时要注意什么,每个小组的小朋友要先研究一下。

(2)学生分小组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数星星。

(3)汇报、交流、纠错、巩固。

a、汇报数的结果;

b、对刚才的估计进行验证;

c、汇报数的方法:数数方法的多样化;

d、验证1~8号数数结果的对错,并进行适当的反馈、巩固;

e、数数:全班数,一个一个地数,从35数到42,两个两个地数从20数到42。同桌对数,一个同学先从56数到63,另一个同学再从63数到72。倒数

(4)比较11和12瓶星星的多少,然后通过数数进行验证(5颗5颗地数和10颗10颗地数)

2、数的组成

出示:两堆星星(各为24颗)

(1)两堆星星一样多,你能一眼看出是几颗吗?(24颗)

(2)为什么右边一堆的星星你能一下子数出来?(右边十个一堆十个一堆摆放整齐)

(3)引导学习数的组成:2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板书)

三、巩固与发展

方块游戏(百格方块图)

(1)能用很快的速度数出有几个方块?(100个,有10行,每行10个,板书:100=10个十)

(2)能一眼看出方块里出现了几颗星星?(38是由3个十和8个一组成)

(3)现在方块里有多少颗星星了?(83是由8个十和3个一组成)

(4)如果这样一颗一颗数下去,第98颗星星在哪个方块上?你是怎么想的?(注意数数、想法策略多样化)

四、小结、引申

今天我们全班小朋友都是数星星的孩子,(课件出示星星两个字由一百个星星组成)你们知道这两个字是由几颗星星组成的吗?留到课后进行讨论。

100米跑的教案【篇4】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0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法计算,且刚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此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较熟练,在上个单元“认识人民币”计算中也有退位减法的习题,能理解“破十法”的基本含义。但对于100以内的较大数的退位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方法。本课教学内容较难,要借助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呈现,观察思考,帮助学生从抽象理解到具象化的内化过程,重点要利用旧知迁移,与学具直观操作、对比分析、语言表征等活动相结合,体现算法多样化,理解减法的意义及对算理的感知,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探索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算理,感受算法多样化,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算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比较、合作交流,学具直观感知等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感受退位减法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一)口算(课件出示)

第一组:48—6 59—9 87—5

第二组:18—9 16—8 12—6

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2.观察两组算式,比较两组算式的不同。

(二)看图列算式

(三)找朋友

出示数学卡片

请学生在这两个数中选择一个数填入方框,组成算式。

24—()= 3()—7=

学生可能列出4个算式,如下:

24—(3)= 3(8)—7=

24—(8)= 3(3)—7=

学生尝试计算,再比较算式,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发现后两个算式是退位计算,引发探究欲望。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进行教学前测,了解同学们对这节课教学内容的认知程度,既为揭示课题做铺垫,又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新知探究体现多样

(一)出示主题图,引导观察。(课件出示)

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都喜欢体育课吧,一(1)班体育委员到体育器材室去借足球,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1.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2.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完整把信息和问题叙述出来。(课件出示)

3.交流汇报,板书算式。

36—8=

教师追问: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加强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二)比较算式,猜测结果。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复习题中的算式:36—5=与36—8=

这两题有什么不同?“36—8”这道题结果是多少?

学生汇报,会出现:“36—5==31”,而“36—8=”个位上的“6”不够减“8”

2.可能有学生会算,保留学生的结果。

教师追问:一定是这个结果吗?我们一起来验证吧。

(三)利用学具,探究算法。

1.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引导学生拿出3捆和6根小棒,尝试摆一摆来计算如何“减8”。

教师:“6减8不够减,怎么办”?

2.引导学生提出:可以再打开一捆再减的方法。

3.同桌合作摆小棒,算出得数。

教师引导:6根小棒减8根小棒,不够减,需要“打开一捆再减。”

同桌合作,互相说说如何摆

4.学生汇报用小棒进行计算的过程,老师根据汇报进行展示。

(三)算法呈现,比较优化

1.呈现摆法,直观感知

可能出现两种摆法:

2.小组交流讨论计算方法。

老师根据汇报板书:

3.分析算法,明确算理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种方法中,前一种是采用破十法,也就是直接拿出一捆打开中的10根减去“8’,剩下的根数相加;后一种摆法是把打开的一捆10根与原有的根数相加,再减去“8”剩下的数与整十数相加。

(四)整理归纳,小结算法。

1.同桌交流,相互说说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征:把36分成()和(),先算……,再算……,所以36—8=28。

2.即时练习。教材第70页“做一做”的第1题。(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对照小棒直观图,先在图中圈一圈,整理口算过程,再算出得数。

【设计意图:利用学具,通过引导学生操作,经历“6减8不够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打开一捆再减的方法,为认识“退位”建立直观表象,鼓励学生借助小棒进行思考,感悟算理,相互交流,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空间,从而建立“退位”减法数学模型的形成,实现由抽象到具体感知的过渡。】

三、拓展探究,深化算理

出示教材第70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课件出示)

1.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2.汇报结果,结合提示语,完整表述。

3.即时练习

20—5= 50—8=

【设计意图:选择的这道练习都是教材上的练习,是整十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没有出示直观图,只提供学生算式的分解式,帮助学生由直观向抽象思考过渡,能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深化算理。】

四、巩固应用,反馈练习

(一)教材第73页练习十六第11题“夺红旗”。(课件出示)

以开火车形式口算各题。

(二)教材第72页练习十六第7题“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再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选择的两道练习都是教材上的练习,关注全体参与,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方式,让学生不再感到计算枯燥和无趣,还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体现数学的价值。】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00米跑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能穿几串”的知识,使学生经历解决“已知总数、几个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这种类型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初步感受检验答案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3.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简单运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解决“已知总数、几个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这种类型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铺垫,引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

1.小明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同学,想给贫困地区的同学捐款,他就从家里的存钱罐里拿出许多一元的硬币,有一小塑料袋呢。

2.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小明就这样乱七八糟地将这些硬币拿去捐去好不好?为什么?那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呢?

(二)点明课题。

1.同学的建议非常好,我们做什么事啊,都要有一定的方法,这样既能锻炼自己,又能方便他人。

2.这节课,我们就来“用数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爱心捐款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思想教育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后面的学习做简单的铺垫。】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提出问题。

1.呈现P46的情境图中的珠子图: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这里有许多散落的珠子,你们能把这些珠子穿成串吗?那谁能告诉老师:能穿多少串呢?

2.大家想一想:如果想知道这些珠子能穿成多少串,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必须知道几个穿一串。

3.完整呈现题目: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二)讨论方法。

1.小组讨论: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

2.汇报交流: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1)圈一圈,每10个一圈,能圈5圈,还剩下8个;

(2)用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下8个;

(3)一串一串地穿也就是10个10个的数:一串是10个,两串是20个……五串就是50个,还剩下8个;

……

(4)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3.独立解决。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醒学生可以借助小棒进行演示、操作。

(2)汇报方法,谈谈感受:分别请几个用不同方法的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方法,并谈谈感受:

4.回顾检验。

(1)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个答案是不是正确的呢?

(2)引导学生说出检验过程:5串就是50个,再加上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所以,解答是正确的。

(3)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操作,解决了问题,并且也检验了答案是正确的,那么,我们还得口答出这题的答案,引导学生一起口答:能穿5串。

5.归纳小结。

(1)归纳:教师肯定每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如:圈一圈:看得清楚;用数的组成,很快得到结果;一串一串地穿,清晰明了……

(2)小结:我们在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首先要认真、细致地去解答;其次,解答完了,我们还要去检验一下答案是否正确;最后再口答出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在经历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动手解决问题、回顾检验、归纳小结等环节中,切实感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感受方法多样、优化的思想,为今后的除法的学习积累一些活动经验。】

三、及时练习,运用新知

(一)及时练习:想一想:如果5个穿成一串,这些珠子能穿几串?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教师注意先选一个最先正确完成的学生来汇报。

3.验证答案:师生共同验证结果

4.共同口答。

(二)游戏:帮老师分饼干:你们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来帮老师解决问题吗?

1.呈现P46的“做一做”。

2.理解题意:重点理解“装满”的.意思。

3.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提醒:也可以借助小棒来完成。

4.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5.检验、口答。

【设计意图:这两个练习都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练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更清晰的表象。在巩固本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还可以为后面的学习积累必要的活动经验。】

(三)变式练习。

1.练习十的第1、2题。

①说明:这两题的总数是隐含在文字与图中,没有直接给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方法来确定要不要找出总数。

②于第1题中,如果有学生利用了10和5的关系来解决的,要加以肯定;第2题中,如果有学生先算出8盒可以装的总数,再与数出实际的实际杯子数比大小的,也要加以肯定。

③在学生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地对方法进行优化。可能这两题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更简单些。

2.练习十的第3题。

要先学生进行常识介绍:12个为一打。因为12不是整十数,而且又大于10,所以,提醒学生在解决这道题时,一定要数清楚。

【设计意图:这三题各有侧重,目的是让学生继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四、全课小结,辩证引领

(一)师生共同小结。

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师:你知道了哪些方法?

(二)辩证引领。

师:我们经常今后在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系统地整理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并且,通过教师的辩证引领,让学生合理地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100米跑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3,能按数取3以及3以内的的物品,理解3的实际意义。

2、在游戏中,感受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难点:认识数字3,能按数取3以及3以内的的物品,理解3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PPT

糕点玩具若干

关键问题的设计:

一、复习1和2

这是数字几,你认识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教师里有哪些东西是1个的?哪些东西是两个的呢?

二、认识数字3。

今天我们要开认识一个新的数字,看看,它是几?

我们一起来用手写一写数字3吧!

数字3看起来像什么?

三、认识数字三的实际意义。

1、看看我都带来了哪些哪些东西?他们有几个?(教师出示糕点玩具)

2、一共有三个东西,我需要2个,怎么拿?

3、一共有三个东西,需要三个,怎么拿?

4下面哪些东西是有三个的?

四、桉数取物。

教师出示3以及3以内的数字,个别幼儿按数取物。

教师出示3以及3以内的数字,幼儿分组按数取物。

卡片里有几个草莓,再将水果卡片放入教师规定的数字车厢里,如教师说把草莓装入6号车厢里,持有草莓6个的幼儿便将草莓卡片放入6号车厢内。直到幼儿将水果卡片全部放入车厢。

3、教师说出车厢号,幼儿说出车厢里装的是几个草莓。反复练习,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教学反思

让儿童学会学习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它必然要求教师改变角色和方法,作为儿童的援助者,引导儿童自主学习。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对儿童的引导和启发,把教育的重心从“教什么,学什么”转移到“如何学”上来。现在,我采取了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并在矛盾中寻找答案的学习方法,发现幼儿能积极投入,思维也很活跃,由于所学的内容是幼儿通过实践、思考后自主习得的,所以幼儿能较快理解并掌握,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大脑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幼儿脑功能的开发。

100米跑的教案【篇7】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几道练习。

板书课题

二、估一估、数一数

课件出示10个方格

师:估一估,有几个方格,数一数你估对了吗?

师:10格有这么多,那这里有多少方格呢,谁来估一估。(课件出示百格图)

有不同意见吗?数数看估得对不对?

师:你是怎样数的?

生:一行有10个,有10行,所以是100个。

师:我们一起数

生从1个十一直数到10个十

师:10个十就是100并板书。

师:有没有一个一个数的,如果这样要数几次

生:100

师:也就是说100个一也是100(板书:100个一是100)

这副图由100个格子组成,所以我们叫它百格图。

三、数星星

师:有些调皮的星星跑到这些小方块里来了,一共有多少颗?

生:38颗

师:怎么这么快就知道啦?

生:一行是10颗,有三行就是30颗,再加下面的8颗就38颗。

师:下面有8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数的(有没有别的方法)

生2:因为空了两格,所以是8

师:这个方法真好。

师:注意看现在又有几颗星星呢。

讨论为什么不是40,并用课件演示。

小结:看来数的时候要好好开动脑筋哦。这些调皮的星星给大家带了一道题,请小朋友把百格图填完整。

四、填百格图

小朋友练习纸上就有这张图,比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好。

师:填好后和屏幕上的对照一下,你填对了吗?

挑你喜欢的一个数说说它的组成。

师:刚才很多小朋友都说了自己喜欢的数,那老师喜欢哪个数?请小朋友猜一猜?

(引出并板书50)

师:50后面连续数5个数,谁会

师:同意吗?他是往后一个一个增加的,如果往前数5个,会吗?一起数。

师:刚才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还有其他数法吗?猜猜他是怎样数的,按照他的规律你能再往下数一个吗?

师:还有很多小朋友想说,看来数数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有规律就行。

五、找百格图的规律

其实百格图里的这些数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次增加1

生:每一行除了最后一个,十位上的数字都相同。

师:第二行除了最后一个,十位上的数字是几,第三行除了最后一个,十位上的数字是几,那第七行呢

师:竖着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每一列个位上的数字都一样

师:第一列个位上的数字都是几,第3列个位上的数字呢?最后一列呢?

生:0

师:个位上是0的数我们把他叫做整十数。一百是整百了。

师:斜着看,你发现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运用规律闯关。

第一关:找一找

1、最小的三位数是几,百位上的数字是谁,表示什么意思?

2、最大两位数是几,再添上多少是100

3、87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4、24在第几行第几列?79在第几行第几列?

5、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的两位数有哪些?

6、个位是6的数有哪些,那十位是6的又有哪些?

第二关:猜一猜

1、第2行第2个数是谁,睁开看看猜对了吗?问为什么不是22。

2、第7行第6个数是谁,睁开看看猜对了吗?

第三关:填一填。

1、29、59、89、99后面的一个数分别是

()、()、()、()

2、第7行第6个数是()

3、第3列的数,个位上都是()

师:恭喜小朋友顺利过关,老师有礼物奖给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先回答老师一个问题再告诉你

问题:个位上的数字加十位上的数字是6,这个两位数可能是几?

最后出示奖品:糖

先让学生估,然后提问如果每人一颗够不够?

100米跑的教案【篇8】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4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内容,是在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计算教学因纯数字的教学会显得抽象且枯燥,教材中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了解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实物操作,直观呈现算法过程,再通过语言表征,简化思维,理解算理。丰富学生对本课知识建构,同时为以后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基础。

教学问题诊断:

1.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操作,25+20在汇报时往往都会说“先算整捆,2捆加2捆,就是4捆是40根,再加上5根共45根。也就是先算十位(高位),再算个位。因为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算理,熟练算法,且计算过程都以口算为主,计算顺序可能显得不很重要,但是教师如果不引导,强调,鼓励这种方法,这与今后教授列竖式的方法发生矛盾,此时教学过程在这环节中把握好这个度。

2.本课研究的计算方法有部分同学是掌握的,只是朦胧感觉到应该是这样计算,但说不出算理,表述或思维过程中不够系统,不够规范,教师可在讲解中稍微提示以使学生便于理解,而这个环节的直观呈现也是本课重点,是让学生从直观学具操作到抽象数字理解过程。

如果在授课中缺乏直观操作、演示、对比、辨析的过程,只是简单讲解,反复练习,学生虽然也会逐渐掌握计算方法,但是借助学具,直观感悟,利用数的意义和组成,探索数字系统的结构,会用数学语言表征,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也更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计数器;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一)复习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数字卡片:每张苹果卡片中都藏着一个数宝宝,你能说出它表示的意义?

1.先出示22、5

教师引导:说数意义时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如: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4表示()个(),个位上的()表示()个()。

2.再出示53

教师:如果用小棒你怎样摆出这个数?

3.最后出示40、4、20

出示“40”和“4”

教师:如果在计数器上,你怎样拨出这个数?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再出示“20”

教师:这个数与“40”相加是多少?表示几个十?

以不同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数意义的理解的知识。根据教师依次出示的数字卡片,指定学生说出数的意义。

(二)课件出示:口算题(开火车)

40+20 50+30 40+2 50+3

(三)新课引入

教师:看来小朋友们对数的意义知识掌握很好。在写字课上,小林和小红两位小朋友也在谈论着完成的作业情况。

【设计意图:以不同的形式复习数的组成,突出加几和加几十的区别,加强旧知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的联系,促进对新知学习的迁移思想的渗透。】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1.了解信息。

教师:从图片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请学生回答,教师摘要信息并板书;

小林:我写了25个大字,还要写2个;小红:我才写了20个。

教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完整表述,摘录可探究问题。

让学生能完整地把条件和问题完整说一说。可能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可以有选择性进行板书,作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尝试列式,比较“一共要写”和“已经”的含义。

教师: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列式?学生说出算式,教师依次板书出:

25+2= 25+20

师生分析,肯定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信息,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三、自主探究,直观建模

(一)尝试计算,触发疑问

教师:这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

可能有学生会计算,请学生说出结果,教师可用粉笔轻轻写在算式的后面。并追问: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检验吧。

教师:我们准备了小棒,可以通过这些学具摆一摆,把过程清晰展现出来。

(二)借助学具,实际操作

(1)小棒演示,学生板演。

算式25+2,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根表示加上2。

算式25+20,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捆表示加上20。

师追问:为什么他俩摆完25之后,一个摆了2根,一个摆了2捆?

指定学生表述过程(课件演示),注重引导根数与根数相加。也就是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捆数与捆数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师生归纳,用摆小棒的方式验证这两个结果是正确的。

教师:你会用计数器拨一拨的方式计算吗?

(2)计数器直观呈现相同数位相加的特点。

学生板演。

教师:请学生演示先拨出25,在增加2个,在个位上再拨出2个,最后是27个。

教师:如果加20在什么数位上拨?拨几个?表示什么?

(课件演示过程,并提出问题)

这两题中,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用语言表征过程中简化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

(三)过程呈现,理清算理

师生回顾,计算过程,板书呈现,直观感悟。(课件演示)

(四)学以致用,鼓励多种方法。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鼓励个性化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巩固应用,内化算理

(一)小猴摘苹果。(纠错题)课件呈现

请学生观察,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

师生小结,归纳计算方法,突出本课重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并彩色粉笔板书。

(二)我来试试。(课件呈现)

5+3= 2+6=

35+3= 2+46=

35+30= 20+46=

让学生在练习卡上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汇报结果。

预设:如果有学生发现每组算式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可以适时拓展学生思维。突出“在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和也增加”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对不同算式进行计算时,熟练掌握算法,在比较中有助于学生的策略评价意识的形成。】

五、创造发现,回顾点题

课件再次出示苹果卡片上的数字。

(一)创造算式,比较大小

教师:老师把苹果卡片张贴在黑板上,根据这些数字,一起创造符合条件的算式。

(课件呈现)条件

(1)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式

可能会有:22+40 53+40

追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2)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可能会有:22+6 53+6

22+5 53+5

追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二)列式设疑,孕伏新知

课件添加数字“9”,教师提出问题:还能组成新的算式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这样算式,教师板书:22+9 53+9

追问:这两道算式你会算吗?

教师:这就是下节课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设计意图:将“枯燥”的练习通过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学生的情感体验,无声把所学知识渗透并延伸到游戏中。】

六、全课总结

教师:在今天学习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100米跑的教案【篇9】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4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些学习经验为小括号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本课以生活情境“剪五角星”引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认知冲突,引出小括号,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小括号,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同时小括号的出现可以增加式题的变化,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乐趣。

教学准备:课件、五角星学具。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生活引入

课前准备:班级将选拔运动员参加学校运动会,在前一晚布置学生回去完成两项体育项目自测:1分钟计时跳绳和20米行进托球。

教师:昨天两项运动完成情况怎样,谁来说说。

学生汇报,可能会出现:

(1)我是先进行一分钟跳绳()下,再进行托球练习。

(2)我是先进行托球练习,再进行一分钟跳绳的,我跳了()下。

教师给予肯定,并小结:虽然这两项运动大家完成顺序可能不同,但都很好完成布置的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熟悉事例,在谈话交流中让学生初步感知顺序不同,达成效果是相同的意识,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生活经验。】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的素材

1.读懂情境,了解信息

教师:为了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运动,老师想请欢欢和乐乐剪一些五角星送给学生。

(课件呈现教材第74页例3情境图。要求动态演示,先出示10个五角星,再出示主题图,主题图中的两位小朋友分别是欢欢和乐乐,对话内容依次出现。)

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表述信息内容: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

教师:你能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课件出示):还剩下几个五角星?

教师:请同学完整把条件和问题完整说一说。

教师: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

【设计意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找已知条件和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是学生初次研究运算顺序的知识,生活情境的支撑为学生提供新知研究的素材,课件的动态演示,为理解运算顺序奠定基础。】

(二)分析问题,初步形成策略

1.动手操作,直观感悟

(1)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五角星或学具代替,摆一摆情境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学具摆出问题。摆好后,与同桌交流你的方法。

(2)说一说

汇报交流。教师请一名同学利用老师提供的五角星在黑板上摆一摆。

2.分析研究,确定思路

预设情况: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交流学生的作品,在分析比较中巩固对问题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对五角星的摆一摆,再现问题情境,直观了解剪五角星中两次操作,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初步确定了解题思路。为符号表征过程中顺序理解的奠定了基础。】

(三)认识“小括号”,理解意义

1.旧知解决,引发认知冲突

教师:要求“还剩下几个五角星?”你打算怎么解决?试着在稿纸上列式子。

教师补充:你能用不同的算式来解答吗?

汇报交流。可能出现解决的方法有:(课件出示)

(1)先用总数减去2个,再接着减去3个。

10–2–3(师板书)

教师追问:这道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继续板书计算结果。 10–2–3=5(个)

(2)我是先算一共减去多少个,再算还剩下几个。

2+3=5(个)10–5=5(个)(师板书)

(3)我是用一道算式来解决的。

10–2+3

2.分析算式,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

教师板书算式“10–2+3”

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行不行?

引导学生计算,让学生发现结果与实际剩下的个数不符。

可能会有学生反馈:,如果这样列式,就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就必须先算10–2=8,再算8+3=11,结果就不对了。

3.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教师:这道题,如果要先算加法,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同桌之间商量,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添加一个记号,说明算式中要先计算“2+3”。

同桌合作,尝试创造。

汇报交流,请学生上来板演。预设情况有:

(1)加一个框框:

(2)加一条横线:

(3)加一个圈圈:

(4)加一个():

教师肯定学生创造这么多的表达方式,对于这么多的方式,说说自己什么感受?

学生说感受,可能会说:方法很多,杂又乱。

教师分析小结,引入小括号。

4.认识“小括号”,感受符号化思想

(1)认识小括号。

教师:同学们的创造都有价值,但我们是否应该选用统一的,简洁的符号,来表示先算的“2+3”呢?刚才有同学的想法与数学家们想法一样。创造出“()”,我们叫它他小括号。表示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先计算。(课件出示小括号的写法,加重颜色,动态闪烁)

(2)小括号的写法和读法。

如:将学生创造的第(4)个算式突出颜色分析,并说明: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的数,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课件出示算式,突出小括号左右各一个相对的弧,规范写法。)

回顾例题,完善解答方法。

教师示范读出带小括号的算式,“10减2加3的和”,学生模仿试读。

教师:我们用一种新方法解决了“先算一共剪了5个,再算还剩下5个”的数学问题。这种带小括号的算式你了解计算的顺序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经历“小括号”的形成过程,理解小括号的含义,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计算,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严谨。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5.运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变式练习:(课件出示)

(1)15+(4-2)18-(3+8)

请学生说说每题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10+()=15()-30=52

教师:“10+()=15”的小括号与“5+(2+4)”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分析归纳:“10+()=15”中小括号表示未知数,而“15+(4-2)”中的小括号里的加法算式表示先要计算。

(3)10–2 +3=5 10–(2 +3)=5

教师:回忆这两个算式,想一想小括号在算式中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要添加小括号?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分析比较,得出:没有小括号的算式从左往右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小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层次的变式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更加清晰掌握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计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课件出示)

1.练习

18-(5+6)= 4+(15-6)= 25-(7+3)= 8+(3+15)=

2.下面各题中,哪题先算8+4。

16-8+4= 8+4-5= 16-(8+4)=

3.有两种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通过对比发现异同点,提醒学生注意审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师: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括号,你知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请举例说说。

100米跑的教案【篇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明确事物的标准进行具体比较,使学生感知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合情推理和表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数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目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学生理解数感和心算的关系,他们就能发展在内心解决问题和估算各种问题的策略。而具有数感的人,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能利用数的相对大小与绝对大小去做质或量的判断。还能用弹性的、创造性的方法去解决和应用数的多重表达意义。而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估算意识刚刚开始,教师可先通过直观图让其直观感受数之间的多少,再通过简单推理抽象到数,让学生体会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比较的标准,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从图形到数,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数量之间的多与少关系。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具:红、黄、蓝、绿玻璃珠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可爱的小球儿,别看它们小小的,里面可藏着好多数学知识呢。你们今天可要认真听,仔细观察,去发现他们的奥秘哦!

教师出示杯子,并让学生猜一猜杯子里大约有多少个小球。

(二)探究新知

1.变换标准,比较中理解核心概念。

(1)以黄球的数量为标准,用多得多多一些描述数量关系。

教师:(出示黄球瓶子)黄球有10个,我们以它为标准。(出示蓝球瓶子)蓝球和黄球比,哪个多?哪个少?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蓝球比黄球多。

教师:(出示红球瓶子)还是以黄球为标准,红球的数量和黄球比,哪个多?哪个少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红球比黄球多。

教师:蓝球比黄球多,红球也比黄球多。两种球的数量都比黄球多,给你们的感觉一样吗?

学生1:感觉不一样。

学生2:红球的数量比黄球多好多,蓝球的数量比黄球多得少。

学生3:应该是多一点。

教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蓝球比黄球多一点儿,可以说成蓝球的数量比黄球多一些。红球比黄球多好多,多好些,多得太多,多得多得多我们就说红球的数量比黄球多得多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

(2)以红球为标准,用少得多少一些描述数量关系。

教师:刚才我们以黄球为标准,红球、蓝球都和黄球进行比较,由于红球、蓝球多的程度不一样,我们将不太多的用多一些表示,用多得多表示很多。在比较中除了用数量最少的球作为标准外,谁还可以作为标准?

学生1:红球的数量可以作为标准。因为红球的数量最多。

学生2:虽然蓝的数量不是最多的,但蓝球的数量也可以作为标准。

教师:我们先以红球的数量为标准,用少得多或者少一些描述黄球、蓝球的数量。

学生先进行小组活动,然后再进行汇报。

学生:我把红球的数量作为标准,蓝球、黄球都比红球少。

教师:你观察得很准。

学生:黄的球少,红的球多。蓝的球少,红的球多。

教师:谁多谁少大家听明白了,但是感觉不出少的程度,怎样描述能让大家有感觉呢?

学生1:蓝球比红球少得不多;黄球比红球少好多。

学生2:蓝球比红球少一些;黄球比红球少得多。

教师:听了几位学生的描述,大家对少的程度有点感觉吗?

学生:这回就能知道蓝球、黄球比红球少得不一样了。

教师:是啊!都是少,我们可以用少一些表示两个数量相差不多;用少得多表示两个数量相差比较多。

(3)以蓝球为标准,巩固用语言描述数量关系。

教师:我们分别以黄球和红球为标准进行了比较,还可以以谁为标准呢?

学生提出以蓝球为标准。

教师: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谁和蓝球比,比得结果怎么样。

学生1:红球比蓝球多一些,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学生2:我认为红球比蓝球多得多,大家看杯子里的球就知道了。

小结:在比较中,我们先确定哪种颜色球的数量为标准,另外两种颜色的球和标准去比,获得的结论不同。虽然都是多与少,但是多与少的程度不一样,需要用比较合适的语言表述出来。由于多与少的程度不同,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来描述。

【设计意图】明确确定标准的重要,让学生加强对比的运用,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言描述数量多少的关系。

2.量化标准,操作中深化核心概念。

(1)根据语言描述,判断绿球的位置。

教师:这里还有一瓶绿球。请听老师的描述,帮它找到正确的位置。

教师:绿球的数量比黄球多得多,比红球少一些。谁能来摆一摆?

学生将绿球放在红球与蓝球之间。如下图所示。

教师:为什么要摆在这儿呢?

学生:绿球比黄球多得多,那就是比蓝球多,因为蓝球黄球多一些。

教师:为什么不放在红球的前面呢?

学生:因为绿球比红球少一些,没有红球多,只能放在红球的后面。

教师:你们分析得有理有据,同意大家的观点,找对绿球的位置了。(出图)

(2)数与图进行对接。

教师出示卡片36.

教师:我们知道黄球的数量是10个。你能根据之前对它们数量关系的描述,推理一下36是哪个小球的数量吗?

很多学生表示只有一个数不好推测是哪个球的数量,要求再提供一个数。

教师:看来只由10和36两个数,还不能判断36代表哪个数,我再提供一个数58.这回能推理出来吗?

学生1:绿球是36,红球是58.

学生2:因为绿球比黄球多得多,比红球少一些。所以36是绿球的数量,58是红球的数量。

教师:蓝球的数量是多少呢?大家能不能试着推理一下?

学生举出大于10,又接近10的数,比如15.

(3)用描述的方式表示具体数量多与少的关系。

教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每种颜色球的数量是多少了,还能不能用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来描述这些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呢?

学生:10比15少一些,10比58少得多;58比36多一些,58比15多得多;36比10多得多,36比15多一些

教师:当我们不知道各种球的具体数量时,我们可以用语言描述;当我们知道具体数量时,也可以用语言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些语言就是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设计意图】通过推理小球的数量,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然后从直观图抽象到数的正确语言描述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推理能力。

(三)巩固练习

1.猜猜他们跳了多少下。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到这些知识,比如体育课上的跳绳。我跟体育伊老师了解了一下你们半分钟跳绳的情况,快来看看。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1:蒋琪聪跳绳的数量是标准。

学生2:我判断乐宣跳了60下。

学生3:佳琦跳了70下。

教师:其余的数为什么不选呢?

学生4:95、80都比70多,只有70离64最近;30离64太远了,60离64近,只能选60了。

2.小鸡有多少只。

教师:农场里的小鸭和小鸡想让大家帮帮忙,快看看它们都说了什么?

学生1:小鸭比小鸡少一些,小鸭有32只,小鸡有30只。

学生2:不对!小鸡有40只。

教师:观点不统一了,怎么办?

在学生交流中,确定标准找到合适的数应该是40。

【设计意图】逆向推理出标准,变式训练,考查学生能否根据给出的数据和用语言描述的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来确定相应的数据。

(四)本课总结

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描述两个数或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大小、长短、高矮、胖瘦可以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快一些,胖一些,慢得多这样的词汇来表达。希望大家能在生活运用这些数学知识。

大班运水的教案7篇


老师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就是准备教案和课件。这项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只有写好精心准备的教案和课件,才能在教学中提高效率。最近看了一篇网络上的优秀文章,“大班运水的教案”,读后深有感触,希望大家喜欢!

大班运水的教案(篇1)

游戏目标

1.体验稳健的慢动作,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愉快地参与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水桶7个,小杯子7个,沙包若干,幼儿排成7路纵队。

活动过程

1.交待活动规则:前面有小水桶,里面装满了水,还有小水杯,请每组小朋友分别用小水杯舀满一杯水,然后快速走到对面的水盆那里,把水杯里的水倒进水盆,注意走的时候可不能把水洒出来,送完水过后快速跑回来,把水杯放进小水桶。

2.重点指导。

(1)在运水过程中不能把水洒出来。

(2)第二遍游戏增加难度,在路上增添障碍物,随意放置若干沙包充当小石头,提醒幼儿不能碰到小石头,要绕过小石头或者跨越小石头,但是杯中的水不能洒出来。

大班运水的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孩子都是众星捧月的宝贝。平时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他们一般有自私自立、生活不能自理的毛病,如何彻底改变这些孩子的缺点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以及动作的灵敏性。

2、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各种玩法。

3、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作风以及相互配合、团结共进的合作精神。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桥2座、1桶水、音乐、梯子2把、平衡木4个、两个盆子、若干杯子。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集合幼儿,师生问好。

2、听音乐,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跳兔子舞。

二、基本部分:

1、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已经布置好的场地内,幼儿听着音乐跟教师一起到场地内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过小桥、走梯子和平衡木。

2、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积极提倡幼儿所想出来的各种玩法,请幼儿进行示范,并共同进行练习。

3、游戏:梯上运水

(1)、创设一个游戏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2)、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3)、让幼儿体验游戏,等幼儿熟练游戏方法后,组织幼儿进行比赛。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听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

2、收拾器材,做放松运动,组织幼儿进行擦汗喝水,师生再见。

活动反思

为了让孩子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要爱惜水、珍惜水,我设计了运水这个活动。孩子探索欲望强,.本文来源:幼儿园教案网他们已经不限于教师传授的单一的游戏方法,总是在游戏中创造各种新的玩法,活动中发展幼儿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整个活动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引导、鼓励他们完成目标。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

大班运水的教案(篇3)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巧运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运水

一:活动目标

1、活动中探索管子运水简单的运程,使其知道管子运水既快又方便。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产生尝试愿望及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管子、海绵、针筒、杯子、勺子、盆子、水等等.

三: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玩水运水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水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水好不好。”“不过要求,让你们把盆子里的水运到小碗里,看谁先运满一碗。”

2、幼儿操作

提问:“你刚才是用什么运水的?”(用碗舀、海绵吸再拧出水等)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会用不同的东西想办法运水,

(二)引导幼儿用管子运水

1、出示图片

“刚才大家玩得真开心,可是有个小弟弟正在发愁,愁什么呢?原来他想喝水,但只有一桶水,搬也搬不动,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小弟弟能运出水来?”

2、幼儿第一次尝试

提问:

(1)“你用什么运水的?水出来了吗?”

师:“用管子怎么运水呢?你来试一试吧。

(2)“你为什么不用杯子或其它?”

师:“大家想不想用他的办法试验一下?”

3、幼儿第二次尝试

提问:

(1)“你的管子出水了吗?是怎么做的?

(2)“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管子里不出水呢?”(幼儿讨论)

师:“因为管子里有空气,刚才吸的时后没把空气吸完,所以不能出水,想再照我的方法来试一次吗?”

4、幼儿第三次尝试

提问:“这次有没有成功?你是怎么做的?”

(三)了解几种水的运输

提问:

(1)“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聪明的人就利用这样的原理发明了好多东西,比如水泵抽水……“

(2)“知道有哪些东西是利用这个原理的吗?”(幼儿个别回答)

(3)“让我们长大后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给大家带来好处和方便。

大班运水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以及动作的灵敏性。

2、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各种玩法。

3、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作风以及相互配合、团结共进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音乐、大竹梯一把、平衡木4个、小桥2座、1桶水、两个盆子、若干杯子。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集合幼儿,师生问好。

2、听音乐,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跳兔子舞。

二、基本部分:

1、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已经布置好的场地内,幼儿听着音乐跟教师一起到场地内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过小桥、走梯子和平衡木。

2、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积极提倡幼儿所想出来的各种玩法,请幼儿进行示范,并共同进行练习。

3、游戏:大竹梯上运水

(1)创设一个游戏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2)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3)让幼儿体验游戏,等幼儿熟练游戏方法后,组织幼儿进行比赛。

4、游戏:嘴咬纸杯运水。

(1)幼儿进行运水活动,教师进行观察指导,给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

(2)要求:把幼儿分成人数等同的四队,要求幼儿又快又稳地把水从对面送到终点,那组最快的一队就为获胜的队。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听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

2、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大班运水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将生活中不能盛水的物品变成为可以运水的工具,与同伴合作运水,体验运水的乐趣。

2.探索管子运水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大盆、水桶、长软管、塑料篮、没底没盖的矿泉水瓶子、面巾纸、塑料膜、大小不同的盖子、海绵、皮筋、剪刀等。

2.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交代任务,直接引出活动内容:用准备的材料,四个人一组将场地这边桶里的水运到对面的盆里。

(1)请幼儿看材料有哪些,商量用什么办法运。

(2)交流自己运水的方法。

2.幼儿自主探索运水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交流各组运水方法,教师将方法进行归类。

方法一:找一个相当大小的瓶盖把瓶子盖紧,然后到桶里舀水运到对面。

方法二:用海绵吸水,拿到对面,或将水挤到瓶子里运到对面。

方法三:用塑料膜的四角提起来运水。

方法四:用塑料膜垫在没有底的矿泉水瓶底下,用皮筋绑住运水,

4.组织幼儿进行运水比赛,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运的水最多。

5.教师拿出塑料管,请幼儿比较两种管子的不同,探索怎样用管子将桶里的水运到盆里,发现水流方向与管子位置高低的关系。

大班运水的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在平时幼儿户外活动中,会时常发现大班的孩子们对放在器材角里的梯子特别感兴趣,他们会自主的组织与梯子有关的活动,有在梯子上跳的、走的、爬的等等。可见孩子对一把普通的梯子有着浓厚的兴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好形式”。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因此,我把孩子们感兴趣的梯子引用到我的体育活动中来,设计了借用梯子锻炼孩子平衡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孩子积极、自主的去摸索、去发现,教师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有效的加以引导。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以及动作的灵敏性。

2、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各种玩法。

3、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作风以及相互配合、团结共进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音乐、大竹梯一把、平衡木4个、小桥2座、1桶水、两个盆子、若干杯子。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集合幼儿,师生问好。

2、听音乐,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跳兔子舞。

二、基本部分:

1、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已经布置好的场地内,幼儿听着音乐跟教师一起到场地内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过小桥、走梯子和平衡木。

2、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积极提倡幼儿所想出来的各种玩法,请幼儿进行示范,并共同进行练习。

3、游戏:大竹梯上运水

(1)创设一个游戏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2)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3)让幼儿体验游戏,等幼儿熟练游戏方法后,组织幼儿进行比赛。

4、游戏:嘴咬纸杯运水。

(1)幼儿进行运水活动,教师进行观察指导,给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

(2)要求:把幼儿分成人数等同的四队,要求幼儿又快又稳地把水从对面送到终点,那组最快的一队就为获胜的队。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听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

2、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大班运水的教案(篇7)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体育游戏运水大班体育游戏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意图: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孩子都是众星捧月的宝贝。平时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他们一般有自私自立、生活不能自理的毛病,如何彻底改变这些孩子的缺点?根据有的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让小朋友在运水活动中体验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耐心、毅力、自制力,给他独立思考的机会。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以及动作的灵敏性。

2、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各种玩法。

3、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作风以及相互配合、团结共进的合作精神。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桥2座、1桶水、音乐、梯子2把、平衡木4个、两个盆子、若干杯子。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集合幼儿,师生问好。

2、听音乐,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跳兔子舞。

二、基本部分:

1、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已经布置好的场地内,幼儿听着音乐跟教师一起到场地内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过小桥、走梯子和平衡木。

2、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积极提倡幼儿所想出来的.各种玩法,请幼儿进行示范,并共同进行练习。

3、游戏:梯上运水

(1)、创设一个游戏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2)、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3)、让幼儿体验游戏,等幼儿熟练游戏方法后,组织幼儿进行比赛。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听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

2、收拾器材,做放松运动,组织幼儿进行擦汗喝水,师生再见。

活动反思

为了让孩子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要爱惜水、珍惜水,我设计了运水这个活动。孩子探索欲望强,他们已经不限于教师传授的单一的游戏方法,总是在游戏中创造各种新的玩法,活动中发展幼儿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整个活动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引导、鼓励他们完成目标。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

重阳节的教案(合集7篇)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教案需要注意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您提供的关键词让我们找到了以下相关资料:“重阳节的教案”,以下是我对某个话题的一些看法和感受供大家共同探讨和借鉴!

重阳节的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体验与老人同过节的快乐,培养幼儿关心老人的情感,增进艺术表现能力,学习运用学过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画面,画出爷爷奶奶的形象。

活动准备:

幼儿事先排练表演的节目,请爷爷奶奶来园参加活动,幼儿自备自己制作的小礼物,纸笔幼儿人手各一份。

以“今天是重阳节”为话题,引发幼儿关注老人、开展活动的兴趣。

2、启发幼儿与老人们交谈,了解老人的生活。

3、举办联欢会。

①、请爷爷奶奶讲讲他们年轻时的故事。

②、组织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爷爷奶奶。

③、鼓励幼儿为爷爷奶奶表演歌舞。

奶,也可以把爷爷奶奶的工作或干家务的情况画成连环画。帮助能力差的幼

儿构思画面。

5、活动延伸:

①、鼓励幼儿回家为爷爷奶奶做件事,如捶背、讲故事等。

②、请幼儿和家长协商,全家人陪老人一同看戏、郊游等,满足老人的心愿。

重阳节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多种线条组合的方式装饰帽子

2.懂得关心老人,愿意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

物质准备:帽子半成品、幼儿绘画用纸、各种绘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幼儿关爱老人的情感

1.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2.提问:第四天,老奶奶为什么没有给小朋友送帽子?你应该给老奶奶做些什么?

二、我为奶奶做帽子

1.幼儿用多种材料装饰帽子(引导幼儿用多种线条的组合进行创意装饰)

2.介绍自己的帽子,说一说都用了什么线条装饰方法

三、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1.引导幼儿说一说家里的老人都为自己做了什么(比如:每天接送自己、陪玩,做好吃的等)

2.我能为自己家的老人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为家里的老人做过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将制作好的帽子戴在头上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帽子送给敬老院的了老人,并为老人们捶背、捏腿…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重阳节的教案 篇3

教育目的:

重阳节前夕,利用班级活动告诉学生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知道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以此鼓励我们用好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

准备工作:

在网上找资料,同学讨论,游戏,接龙关于重阳节的诗词,歌曲,音乐准备等。

活动流程:

第一,在喜庆的气氛中感受孝敬父母的深刻意义。

用音乐朗读《重阳节》,让全班同学在深沉热烈的氛围中领略重阳节的深刻内涵。

主持人: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因此,我们应该给父母更多的关爱。真诚的关怀就像一杯绿茶,能温暖冰冻的心,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

①、独唱《爱的奉献》

(2)写下你的道理。

让学生用抒情的文字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接龙诗。

(让学生了解尊老爱幼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发扬古人的传统)

全班在知识上互相竞争。

第二,永远感恩,贴近父母的.心。

父母是上天的梯子,父母是拉车的牛。我们一天天长大,但父母衰老的木桩却一天天地支撑着脚手架。父亲的双腿支撑着我们的家,古老的祭坛支撑着史铁生,辽阔的草原支撑着一位歌手——腾格里歌手...支持可以是一种帮助,一个借口,或者一个存在的理由...听完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5)歌曲欣赏。

带着父母的殷切希望,带着自己的梦想,骑上理想的骏马,从现在开始,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全班合唱《明天会更好》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父母的感情,让我们懂得了感恩的意义。为我们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三、总结。

主持人:祝天下所有老人重阳节快乐,岁岁平安!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我相信我们八(4)班的同学很漂亮。尊老敬老是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发扬传统美德!

重阳节的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欣赏儿歌,初步学习儿歌。

2.通过儿歌,懂得关心老人,对老人有礼貌。

3.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并表演出来。

4.简单了解节日的由来,知道它的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的美好感觉。

准备工作:

1.课前帮助孩子了解一些关于重阳节的知识。

2.爷爷奶奶笑的照片。

活动流程:

一、播放图片导入活动

1.展示图片,引起孩子的兴趣。

2.谁在地图上?(爷爷奶奶)他们怎么了?(他们笑)。

3.他们为什么笑?(请孩子们谈论一下)

原来他们要放假了,所以笑得那么开心。

二、欣赏儿歌《九月九日》

1.老师完整地背诵了孩子们的歌曲。

2.让孩子们再享受一次。

3.孩子们学习童谣。(帮助幼儿纠正个别声音)

3.让孩子们谈论他们通常表达对祖父母的爱的方式。

1.让个别孩子充当爷爷奶奶,其余的孩子上来表演自己的方式。

2.教育幼儿做一个听话的乖宝宝,懂礼貌。

附儿歌:

九月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我爷爷奶奶笑了,我请他们吃甜蛋糕。我妈妈夸我是个好宝宝。

教学反思: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叫“老人节”。当今社会的孩子一般都是在父母和祖父母的宠爱下长大的。他们尊老意识越来越弱。很多孩子不会表达对家人的爱。所以设计这样一个关于爱爷爷奶奶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重阳节的教案 篇5

重阳节活动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敬老人、长辈;知道关心他人。

2、体验活动愉快、欢乐的氛围,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重阳节活动活动流程:

1、开场白:尊敬的爷爷、奶奶,你们好!亲爱的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对了,就是敬老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一起对爷爷、奶奶说声“节日快乐”!那么,你送什么礼物给爷爷、奶奶过节日呢?那让我们先来给爷爷、奶奶唱只歌吧!

2、集体表演歌曲“好娃娃”

3、游戏:“夹球走走”

重阳节活动玩法:用身体各个环节夹球,向前行走。比谁的球夹得多。

4、表演:幼儿歌舞

5、游戏:“蒙眼走步”

玩法:将奶奶或爷爷的眼睛蒙住,在画好的圈内走步三分钟,看谁能够保持在圈内。

6、幼儿歌舞3COME文档频道

7、游戏:抢椅子

8、早操表演

9、游戏:传球

10、集体:“包馄饨”

鼓励爷爷、奶奶教孙子、孙女包,幼儿喂爷爷、奶奶吃。

11、结束语:尊敬的爷爷、奶奶,亲爱的小朋友,今天我们与爷爷奶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你们高兴吗?爷爷奶奶更高兴呢!现在让我们把鲜花送给他们。(给爷爷奶奶贴上刻印的红花)

幼儿园重阳节主题教案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

2、懂得尊敬爷爷、奶奶的道理。

3、激励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意。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口号:

情系敬老院温暖老人心

活动人员:

幼儿园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

20__年10月21日

活动地点:

敬老院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制节日礼物

2、横幅、校车安排

3、准备水果、重阳糕点等食物

4、家长园地: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等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加加油》

2、幼儿表演《口香糖》《让爱住我家》

3、歌曲《关心老人笑哈哈》

4、表演结束,给老人赠送自己制作的礼物

5、合影留念

活动结束,返回幼儿园

注意事项:

1、老师要看管好本班孩子,必须遵守活动时间及安排,准时到达集合地点;

2、进入敬老院要保持肃静,行动有素;

3、见到敬老院的老人、领导及工作人员要微笑、主动地问好,体现良好的个人素养;

4、活动结束时要和老人握手告别,说再见!

重阳节的教案 篇6

感恩周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恩身边的人。

2懂得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学校、社会和身边的一切。

活动准备:

1感恩的故事和关于**的故事。

2让家长和孩子提前知道感恩节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吗?前几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了解母亲节,感恩的的有关内容,你们都了解了母亲节的哪些内容,谁能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

二、分享:关于感恩的事迹

1一个古代儿子孝顺母亲的感人故事

《挨杖伤老》的故事

汉代,大梁有一个人叫韩伯愈。他母亲对他很严格。如果他出了点小差错,他就举起手杖挥手。不管母亲打得多么沉重,他都没有抱怨或流泪。但是有一天,伯愈被打了,哭得很伤心。

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

“往常打我时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不如以前,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2.一个现代儿子孝敬母亲的感人故事:

200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田世国得知母亲刘玉环患尿毒症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医院作了血样检查;配型成功后,他决定在不告诉母亲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一个肾移植给她。

3、唐山大**中的母亲

3、调查:12

3456

7????总结:保持感恩之心

1、养成感谢的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闭上眼睛,花几分钟想想你感激的人和事。

2、送一张表达感谢的纸条。如果你做了好事,得到了一张感谢信,那是多么幸福啊。同样的,当你想表达你的感激之情时,也许仅仅一张感谢的字条就能让对方开心。

3、送出你的微笑。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微笑能给你带来好心情,也能让别人感到阳光灿烂。

4、感谢每一天。每天清晨醒来之后,带着感恩的心迎接新的一天吧,感谢自己还活着!

5、免费行善。帮助学生分析一个练习题,让车上的一个座位有一点亲切能让你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重阳节的教案 篇7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很好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中班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我利用老奶奶给孩子做帽子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老人对孩子的喜爱,激发他们尊老敬老的情感。这次活动中我还选用了三幅老师的范例,是希望通过一些具体图像引发幼儿对已有经验的重现,而不是成为划一的图像标准给孩子,引导幼儿善于采用线条和图形的变化进行装饰。

小花帽

1、引导幼儿采用变化线条、图形间隔的方法进行装饰。

2、激发幼儿关心老人,愿意帮助老人做事的情感。

范例三张、双面胶、剪好的帽子、水彩笔、蜡笔等。

(一)欣赏与讨论敬老院有一个好心的老奶奶,想为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送一顶小花帽。

1、老奶奶花了半天时间做好了第一顶小花帽,这时正好有一只小鸟飞过老奶奶的窗口,小鸟衔着帽子飞到幼儿园,告诉小朋友们,老奶奶正在为他们做帽子,小朋友们都非常高兴,跑出来看小花帽。(出示紫色帽子)问:这顶帽子上有什么花样?上边和下边是用什么线条变成的花纹?有些什么颜色?可是只有一顶帽子怎么分呢?于是,小朋友开始等奶奶再为大家做帽子。

2、第二天,老奶奶花了一天的时间做了一顶更漂亮的帽子,小鸟又把这顶帽子送到了幼儿园,当小朋友们一听小鸟的叫声,就马上跑了出来,他们想看看,今天的帽子和昨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出示第二顶帽子):你们一起看看,昨天的帽子和今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

3、老奶奶知道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她做的帽子,就做得更认真了,这一次,她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做了一顶比以前更漂亮的饿帽子。小鸟又飞快地把帽子送到了幼儿园。这一天,小朋友们早早地等在了幼儿园的门口,当小鸟飞来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欢呼起来,一个小朋友说:我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这么漂亮的帽子。(出示第三顶帽子)问:这顶帽子什么地方更漂亮?除了颜色在排队,还有什么地方在排队?是怎么排的?

4、第四天,小鸟没有把帽子送来,小朋友们问小鸟:老奶奶做的帽子呢?小鸟说:今天老奶奶没有做帽子,因为老奶奶生病了。问:小朋友,你们想想,老奶奶怎么会生病的呢?(引出老奶奶做帽子太累了,所以生病了。)可是老奶奶躺在床上很难过,因为她送给小朋友的帽子还没有做好,这可怎么办?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帮老奶奶。

(二)尝试与操作今天我们大家一起都来自己动手,做一顶帽子。

重点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创造,介绍不一样的作品。

2、鼓励幼儿能改变颜色与线条,表现多种排列方法。

(三)制作与交流画好的小朋友用双面胶粘上帽檐,把做好的帽子戴在头上,下次去看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

故事《一朵云帽子》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一朵云帽子》,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通过观看图书和表演活动,理解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的原因。

3、体验与朋友交流和关心他人的欢乐。

1、大帽子一顶,云帽子和小鸟图片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

一、出示一顶帽子,引出主题。

1、教师:夏天,火辣辣的阳光照在头顶上,好热好热,怎么办?

2、教师(出示一顶帽子):天热了,我们戴一顶帽子就可以遮挡阳光,使自己凉快一些,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一朵云帽子》。看看云帽子给谁戴好呢?

"幸运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