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3.19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通用10篇。

优秀的书籍通常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这时可以将我们的心得感悟写成一篇读后感记录下来,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什么是教育读后感”,敬请您阅读本文!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1)

坦白地说,没读这本书以前,我还不了解什么是教育;当认真读完后,我很羞愧,现在才对教育有初步的理解。下面则是我对这本书以及对教育的一些肤浅的见解。

这本书试图通过选择当代各学科的知识来回答头等重要的问题,介绍了有关教育的种种。这本书的作者雅斯贝尔斯所认为的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而为了达到这种教育,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谈谈学生,学生本人必须有为自己而学的意识,尤其是大学,它要求具有无止境的求知欲,但只有出于自愿,认知才成为可能。可如今,人们习惯快速地浏览,喜欢看简短的文章,不是那些能够引起人们沉思和反省的对象,而是那些人们即刻知道转背又忘的东西。学习是自己的,我们大学生学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保持科学的思维方式。谁要是只知道结果,而不知推导的方法,那么他所获得的仅仅是一堆死知识。

接着谈谈教师,作者认为具有独立见解和追求的教师最受欢迎。小学教育则要求基础教育,我们教育者要重视基础教育,树立百年树人的观念。教育与其他不同,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这就表明持久教育的必要性。教师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能随时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且具备爱心和责任心,明确教育与技能训练的区别。对待学生,则需要尊重学生的自由,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动机。

还有就是学校,社会的问题。如今的现状是大多数人不经推敲,只为眼前这样或那样的一时需要去思考,而将重要的东西置之不顾,各学校为争夺学生数目而展开激战,为追求升学率而采用应试教育,嘴上却提倡素质教育。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有权威,而当权威高于自由,教育效果不会好,只有当权威和自由完美统一时才可以,而这只出现在国家发展的鼎盛时期。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倾向于为弱智之人开设辅导班以及对白痴进行特殊教育,但却没有为天赋极高的人设置天才班与天才教育。要知道并不每一个受教育的人都能学到教育的真正内涵,许多人浅尝辄止,仅仅是学到了肤浅、皮毛的东西。是的,这一点我自己不得不承认,很多东西我也只是浅尝辄止,为此作为一个大三学生,我想我应该重视学习,重视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再死记硬学了。

而要做到这点,按书上所说,我们应该去学习历史。古代的名著,早已给了我们参考,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我们能寻求答案。割断历史,从一个空洞的人的观念里是不可能产出新的人道主义的。作者就主张把中国和印度的基本人道主义思想吸收到西方文化中,发展成为带有各种不同历史背景的一种全世界的居民共同享有的人道主义。缺少历史,人无异于野蛮人。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来教育人。艺术的欣赏也是一种陶冶。教育需要陶冶,我记得有一位教师给小学生上课很有一套方法的,她常常给孩子们倾听音乐,让他们安静下来,心静了学习就容易了。我们也需要时常净化自己的灵魂。

作者提到,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当下我们的教育也在经历改革,但仍未能成功,想必有这个原因罢!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质,渐渐的为技能训练占优势,为实用占优势,到最后我们得到不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可怜的发达的专业技巧。教育的不成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而且会在以后的几十年显现并一直要影响很久,等到那时候我们才有所行动则太迟了!

但我们必须清楚教育并非万能,也并非无用。我们要正确对待教育,我们接受教育最终是为了自我教育,具有永无止境的求知欲,对未知有探索的精神。

以上就是我看这本书的感想,我知道关于教育,不是仅看一本书就能通透理解这个名词的,作为一个未来的可能教育者,更应该多涉猎此方面的书籍,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2)

《什么是教育》一书虽然只是一本小册子,却包含了雅斯贝尔斯最重要的观点和论述.这也是因为教育是一个核心问题.这本书据说可以看做是作者对德国教育的反思,同时我们可以一睹欧洲教育发展的一些脉络,对照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有启发意义.作者以其专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理想、大学的本质、大学的理想做了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了大学改革的一些具体的措施,有一定借鉴意义.最后,作者贯穿全书的观点是教员和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不同的理论家们对教育有不同的说法,我最赞成的一种观点,教育就是交往.在我国也一直承认的是晕种观点.教育分为哪些方面呢,从孩子一出重开始,当然也包括胎教,还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等.教育形象的比喻就是让一张白纸变成一张表格.里面写满了子.里面有涂改有错误.等待着你去修改和添加.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纳: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当然,作为教育基础的能力、语言、记忆内容除外.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3)

一、爱教育。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应该把教师当成一种事业,具有自己的道德、情感、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自己当成一种事业的追求。

二、爱自己的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互相信任的,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爱自己的学生。教师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不辱没教师这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称号,更不辱没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四、爱自己的祖国。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师应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知识,传授学生先进的文化,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可以是一件普通的事,也可以是一件艰难的事,关键看一个老师如何看待。如果只是单调地将自己肚中的知识塞给学生,这就是件简单的事。如果要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既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学习,又能懂得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是件艰难的事。优秀老师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研究教学方法,有所创新,有所成就,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为我们新教师树立了楷模,时刻教育我们不能在工作中只积累经验,更要边教边思考,有所实践,有所创造。培养跨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五、培养学生的素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具有一定的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我们对学生的热爱,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关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必将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努力思考和实践的。

六、爱自己的学生。当我们把热爱学生的这种心情带到工作中时,我们就会觉得工作愉快,工作就会带给我们乐趣。爱自己的学生,我们就会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就会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就会主动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有我们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温暖,才能使他们感觉到爱,教师也会主动与学生交流,才能使学生主动与我们相处。

总之,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4)

《什么是教育》一书是德国着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着,通过老师的入门引导和对此书的阅读,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认识。

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其本质是一种技能的培训。比如,在小学时,老师教我们怎样读汉语拼音,怎样做加法减法。但就是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其教授的方法也并不是循序善诱的。语言、数字等作为人们揭示自然,进行交流而发明的一种符号,它本身是非常抽象的。但儿童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于这种抽象符号的理解会很吃力。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同学(包括我在内),对于乘法、除法的原理模棱两可,而老师并不会让我们去理解这其中的原理,只要我们作对题就可以,最后,我不得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对付这些抽象的符号。现在想象,这种做法一方面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什么这样说呢?

死记硬背的方法固然可以解答我们的考试题目,灵活变通、用公式套就行,但由于我们没有理解原理,没有掌握为什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当遇到完全陌生的领域时,就不能解答了,何谈创新呢?这种问题现在已然存在于各种教学活动中。

雅斯贝尔斯在其书中将教育分为了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经院式教育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自己毫无创新精神,上文所述的即属于此。师徒式教育类似于古代孔子的教育形式。而苏格拉底式的教育,照作者自己所说,以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为基础,通过老师的引导,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斯氏所提倡的正式这种形式的教育。

回到教育的本质。如前所说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只能称作技能的学习,就像刚刚出生的雏鹰,必须尽快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会飞翔,否则,它无法生存。但人的教育,应该远远不止于此。

我们都知道,人是社会性动物。狼孩的存在说明社会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多重要!人不只是经由生物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因此,通过教育,了解历史,将历史活动或者说是社会活动与个人的内心活动相结合,人才能真正融入社会,产生对于自己和整个人类群体的认同感。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书中说: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这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一个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和为一体的活,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根据这样的观点,我认为教育必然会伴随我的一生,同时,它一定是一种互动的活动!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5)

我比较赞同作者所讲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确实是这样,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意味着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对人的灵魂产生影响,让人更加认识自我,清楚地去追求真实的自我和思想的自由,追求内心的安宁和高层次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所以一直很喜欢那种会把人生经验、见解在讲课过程中渗透给学生的老师。作为教师这个职业应当是教书育人的,尤其是学前教育这一块,儿童不是给他们多少的数学之类的知识,更多前是一些生活习惯和最初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什么是教育》后面讲到的大学教育让我很有感触。我理想中的大学就是如他所说的那样,大学应该是自由的,通过大学教育可以唤起我们的自我意识。师生和学生的之间是平等的,互相文流的对话式的环境。有时候在思考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依然是刻板的,照本宣科的,学生依然是没有创造力的。

学前教育要发展好是必须的,一个人在最初的几年是很重要的。那时候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天数种可能性,只是很多的潜能在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被一些条条框框给抹杀了。如果说能够培养出一代有知识、有思想的公民,那么他们的子女也会是伏秀的,这样不就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6)

刚开始看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时,我感觉这本书的理论非常艰深难懂,一点都看不懂,可能也与我平时很少看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有关。但是慢慢地读下去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也慢慢地从这本书中感受到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等。虽然这本书害死有很多地方我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它引起了我的思考。

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是非物欲诱惑下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传授、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实践和不断尝试。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认识和认识的堆积。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作用,而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的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观点,细想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简直是太少了!高考前我们会背诗,记得各个朝代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记得元素周期表,记得数学公式,记得各个省份的简称,但现在呢,我可以说我已经忘了高中的大部分知识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一直只是在强迫写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真正意义,很多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触及灵魂的教育才能长久地留在我们的心中。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的教育,自由利用的学习机构,做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到此为止,人的教育才成为的第二天性。

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教育帮助个人自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上大学之后,我非常渴望自由,极其反感被逼迫。喜欢上的课我会很认真听,不喜欢的或者没意思的课我不会逃课,但是会在下面玩手机,我常常在想,究竟大学学的是什么?为什么我常常感觉不到学习的热情和意义呢?我想因为我没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吧。我渴望自由的学习,我想成为我自己,依照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盲目地跟从别人。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原创的,可是很多人最终成为盗版,看到别人去考证我们也去考,看到别人参加某个协会我们也去参加,其实有多少人是在做着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呢。很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因此盲从地去做一些自己也不知道意义的事。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让自己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掘,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上大学我学得最认真最投入的不是某一个学科,而是一项体育运动---轮滑。轮滑是我从小就想学的东西,可一直没有机会,上大学看到有轮滑协会我马上就加入了。在学滑轮的过程我滑倒了无数次,也比别人学得慢,可是我由衷地感到快乐,因为这是我真正想学的东西,是我喜欢做的事。当学会轮滑后我常常会自己在校园里滑,那是我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也常常提醒自己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感到开心,那件事也才赋予你真正的意义。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7)

在《什么是教育》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必须从儿童的生命出发,尊重儿童的兴趣,提出问题,指出儿童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生中有两个儿童,一个是跟他的外祖母生活。一个是跟他的小伙伴在一起。”他在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经历:一个是在学生生病时,由于他的病痛,他也没人能理解他。另一个是跟儿童的父亲一起生活,在生活的第一天就把他叫到儿童那里面。一个是在家里的时候,由于儿女的溺爱,他们的孩子们的行为都是由父母溺爱的。这些孩子都是在不断的成长中,慢慢的变成一个个都是“自私、任性”的孩子,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从父母嘴里说出来的。这些事不是由于家长的溺爱而是由教师的溺爱而所造成。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样的儿童世界中,已成为全社会人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有爱的奉献精神,只有当你真诚地爱他们,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才能赢得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教育的最终目的。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8)

《什么是教育》确实是一本很有哲理的书,而我也很庆 幸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此书。虽然这本书的名称为《什么是教育》,可是在整本书看下来,它并没有给教育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相反,通过看完这本书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反而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是什么,这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这个词都有不同的理解。书中谈及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看到这一段话时,我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从小到大,究竟是有多少知识是我们自愿去学习的呢?自我懂事以来,在我的脑海里给留下的影像就是我们小时候总是乖乖地坐在讲台下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而老师则是滔滔不绝地在讲台上讲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我们就记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现在回忆起来,我们一直是在强迫下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

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上,我了解到了全盘计划教育和灌输式教育的危害。但是,在分数代表一切的今天,这两种教育方式却根深蒂固在教育者和家长们的心目中,在他们看来,只有孩子学得更多,懂得更多,才会考得越高分,分数的高低就决定着一切。所以,家长们拼命地帮孩子报补习班,剥夺了孩子们周末游乐的时间,为的只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现代的教师们则一味叫学生背背背,背得越多,分数就会越高,剥夺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的只是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较量。在这样的教育现状下,我不禁为现在的孩子而感到同情。如今的教育者总是打着 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可是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他们学习的知识难度也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难道这样就更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更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吗?

看完这本书后,我认识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作为未来教师的我们应当认识到,对于儿童来说,我们重视的不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以直观的照片和形象来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不能够再继承那种将书本上的知识硬塞给学生的填鸭式教育,因为那是教育的大忌,是对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抹杀。教师应用自己的热情给予死的知识以生机,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将学习变苦为乐,在注重学生精神上的层次提高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学生的体验能力。我们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全人教育。我们应该让学生自由的发展,而不是事先就计划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人。教育应该各因其材,各成其才,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各有特色。正如书上所说,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所以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能改变人的一生,能塑造人的一生。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们首先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对教育要有一颗虔敬之心,热爱自己所做的,并且要有为之奋斗一生的信念,而绝不能只为了谋生计而肤浅了事,那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要坚持到底,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整本书看下来,感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要用一生去探讨的字眼。我很希望,在未来,我能用一己之力启蒙别人的人生,因为,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9)

以教育为信仰,以全力促进学生发展、成全学生生命为己任!

提到北京大学,我们能想到蔡元培校长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想到清华,能想到梅贻琦;提到南开,能想到张伯苓……回望一所好的学校,往往是跟一位堪称杰出的校长联系在一起的,而一位杰出的校长则是跟他们对教育理想的诉求分不开。正视他们对教育理想的积极探索与躬亲实践,将教育的本质带入当下,带入日常学生生活之中。也正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理想的不断探索与躬亲实践,让他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校长。

从思想上行动,做一名引路人。校长要有对教育理想的诉求,同时又能创造条件,积极完成理想向着现实的转化。在这里,校长办学的理念是基础,是灵魂;创造条件,积极实践,则是转化的关键。

校长的办学理念,赋予学校以灵魂。校长理念的核心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由此而来对如何培养人的思考,成为引领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好的校长,会成为教育理想的见证者,把教育的本质带入当下。正如一位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一样,一位优秀的校长本身也是一种价值,一种绝对性价值,不需要一个行政级别来证明。

你是校长,乃是因为你懂教育,你是教育之理的体现者、承载者。教育家作为校长,或校长作为教育家,眼睛紧盯的都应该是用教育之理来实践学校之事,并不是仅仅盯着眼前的成功。校长要踏踏实实地做教育,认认真真为每个孩子负责,有责任,有情怀,有信仰。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10)

《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七章“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中的“爱在教学和学习中的首要地位”这部分内容。

“我们是随随便便地使用“爱”这个字、没有什么严肃的意图吗?我不敢肯定。我觉得我们的意思是我们感到与那些自己承认喜爱的东西很亲近。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认同它们。我们拥有它们,它们变成“我们的”,我们赞成的东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形式的情感减少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分离,它们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这正是教育的主要目标。…….

在理想的条件下,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爱的情感啊触动了我们教育经验的所有组件。它附着在了人、正在研究的材料和整体的经验本身。另外,对于学生和老师,它都发挥了一样的作用,或者可以发挥一样的作用。没有多种形式的情感表达,教育会失去其很多的吸引力,它的终极意义会被剥夺。……

教师显然不仅仅可以喜爱个别学生,在工作的其他方面,他们也会有类似的感受,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情感。在最基本的分类下,单个教师喜爱的主要有她所教的人、所教的内容和所教的方式。当然,在理想的情况下,他对三个方面都有同样的热情,但是,这一令人愉悦的安排不会总是出现,他可能爱其中的一个方面更甚于其他两个方面,这些差异会影响他选择成为的教师类型。

……当然,我们想要的是对教学各个方面热爱程度都相当高的教师。这一点恐怕并不是能够实现,但是,它是一项工作标准。

……在教育中,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和学生均是如此。正是爱的胶水将事物粘在一起,让他们凝聚在一处。这就是说,如果教学无法在教师所钟爱的某些方面给他们带来深深的满足,那么,教学根本无法进行。规则很简单:如果你不爱教学的任何一面,那么,就早日脱身。

……什么是教育的底线?这正是我们所得出的一个结论,即教育基本上是一项道德事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的目标是改善。它试图让接触它的每个人,老师以及学生,比现在更好。放眼全球,它尽力让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它的任务是无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每一代新人都需要接受教育,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每一代新人都可以自由的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扩张”…….”

在这部分,菲利普.W.杰克森提出,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教师不仅仅要喜爱她所教的人,即学生;还要喜爱她所教的内容,还要喜爱她所教的方式。也就是,我们想要对教学各个方面热爱程度都相当高的教师。虽然不总是能实现,但是,可以作为一项工作标准,来衡量教师的工作状态。

一、要爱学生。

记得有一次听专家讲座,那个专家反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我以为,真爱是土壤,宽容是营养,学生就像自然界中生长的万物,有了适宜的土壤和充足的营养,没有不成才的理由。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潜质,因材施教,也要因材评价,即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最基本的爱,应该是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自由,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真爱学生,我以为至少要做到几点:

1、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而不仅仅是培养对象,服务对象。

学会欣赏学生,尽力找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不以成绩、性格、听话等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从而给于恩宠或歧视的待遇。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亲人之爱,宽容、理解。反思自己曾经的行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说错一句话、迟到、打闹、看小说等大动干戈,甚至体罚学生。现在想来,对于学生的这些惩罚,不仅显得自己小气,也显得在教育上的无能。任何问题都不能通过训斥、体罚等暴力方式得到根本的解决,而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

2、对学生的爱,要深沉、丰富、持久。

爱得深沉,是指为学生的发展看得远,不能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爱得丰富,指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爱读书、读懂书,而又不仅限于读书。爱得持久,指持之以恒的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学生的努力、进步、创新,还有失误、落后、挫折等,都予以关注。

3、用学生需要的方式去爱。

“恨铁不成钢”的愤怒,是格式化的爱;“严厉严肃严格”的管教,是近乎抽象的爱;“母鸡呵护小鸡”式的爱,是操心过度。这些都不是学生内心里真正需要的爱。先了解学生,再理解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合适的方式,指导他们慢慢成长。

写到这里,感触更真更深,又想到小峰同学。他是我的一个学生。当时他是办公室的常客,常常被老师狠狠地呵斥。这时候的他,像一只可怜的小鸡,缩着肩,满脸的眼泪和鼻涕。想来,我好像也没有为他刻意做过什么。只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给他的作业少一些简单一点;其他老师罚他补作业的时候,找个板凳让他坐下而不是趴着写;在他上课不带课本的时候,拿自己的课本给他看;在他与同学打架脸上受伤的时候,给他贴上一片创可贴。除了这些,我真的想不到为他做了什么,但是,这些,他一直都记得。初四毕业,他去了技校,临走时要了我的QQ号码,但一直很少联系,我的好友里也没有他。

前年他毕业参加工作,第一次QQ聊天告诉我这个消息,我才依稀想起这个孩子。以后就偶尔打个电话,节日里发个短信,一直惦记着我这位并不重视他的老师。所以,我想,每个孩子都是向善的,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关注。也许他永远达不到我们眼里的“优秀”,但只要给他尊重和信任,他也会和别的孩子一样快乐的成长,而不是畏首畏尾,卑微的长大。当我们教师俯下身,世界会在泪光中微笑!

或许我们无力承担起改变每一个孩子命运的重担,但至少可以尽可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或许我们无法改变其他同事对学生的时间压榨和冷酷粗暴,但至少可以向学生传递自己对他们的关爱与温暖。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理解的话,需要的,不是什么人力物力财力,需要的,是我们的心力。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的开始。

我们大多数教师,这些都能够想得到,甚至思考得更为深远。但真正的操作起来,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误区和极端。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在我们教师能有权掌控的范围内,要做到尽力而为,问心无愧——为了心中的良好教育。

良好的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索和答案,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对于所有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人们,大概都不难达成这样的共识:不论是家人之间的纯美的至爱亲情,还是亲朋故交这间诚挚的友谊,也不论是师生之间的倾情给予,还是陌生人之间默默无言的相互关爱,都能给我们的心灵以温暖的慰藉,给平淡的日子以清新明丽的感动。在教育中,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良好的教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

而“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让年轻一代在人性的光辉里,拥有一个关怀的人生,这应是良好教育努力达成的一个目的。

二、爱所教的内容。

爱自己的专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对所教的内容感兴趣,勤学习、乐思索、勇探究,敢创新。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自己所教的知识,用一颗进取的心对待所从事的职业,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执着的坚持。

三、爱所教的方式

享受你的课堂,“生命的闪光莫过于站在课堂上面对几十双眼睛的时候。”以享受的态度对待教学,心灵就会充满着明媚的阳光,回响着和谐的音乐,体验着诗意的灵感;以享受的眼光走进课堂,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教师享受自己的课堂,让学生享受教育的幸福!

最后,引用本书中的一句话,也是菲利普.W.杰克森最本质的观点,“教育基本上是一项道德事业。”我想说,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dg15.com编辑推荐

2023幸福是什么读后感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心得体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写作训练,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或许"2023幸福是什么读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篇1)

今天,我们上了《幸福是什么》的课,这是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写的。故事大概情节是这样的:有三个牧童,他们很要好,每天都一起放羊到树林里去。那里有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三个牧童想清理老泉,再挖口小井,他们就行动起来。过了很久,小井挖好了,忽然来了一位姑娘,她要喝水,孩子们让她喝了,姑娘说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就代表树林祝福他们,孩子们不知幸福是什么,便问姑娘,姑娘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就不见了。十年以后,三个孩子来到老泉那里,第一个进了学校,当了医生,治病救人。第二个当了工人。最后那个是农民,他们都明白幸福是什么,姑娘来了,她很高兴,就与他们告别了。

我读完这篇课文,我的心情很愉快,因为他们明白是幸福是什么,同时,我也明白是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去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用的事情。

我想以后每天都帮妈妈做家务,爸爸妈妈夸我,爱我,我就很幸福。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篇2)

《幸福是什么》的读后感范文

《幸福是什么》的读后感一

今天,我们在李老师指导下,读了《幸福是什么》,很受启发。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三个孩子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经过十年体验而懂得了幸福的真谛。由此说明一个道理:只有用自己的劳动作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才是真正的幸福。

通过这个故事,我对幸福有了新的理解:

首先,我明白了:要用双手去劳动,做一些有益于人们的事情,这才能有可能创造幸福。

其次,幸福是靠劳动而来的。劳动跟着幸福,有了劳动,才有幸福;没有劳动,就没有幸福。

再次,幸福往往跟在劳动之后。只要辛勤地劳动,在劳动的成果后面,才有幸福。

我认为我们学生应该这样创造幸福:

首先,学好习,读好书,听好课,取得优异的成绩,才会幸福。

其次,本来有很多不会的知识,现在弄懂了,搞明白了,这也是关于从学习中获得幸福的另外说法。

再次,学习学得好的人还可以教会别人,告诉别人自己怎样分析,怎样理解,这也是从学习中获得幸福的办法。

以上这些,就是我品味课文《幸福是什么》后的收获。

《幸福是什么》的读后感二

课文主要写了:三个牧童通过共同的劳动,砌了一口井,做了一件好事。智慧姑娘代表森林中的花草树木和动物来感谢他们,并祝他们幸福。牧童们问:“幸福是什么?”智慧姑娘要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十年后再到这里相见。十年过去了,三个牧童果然在小井旁边出现了,他们各自都谈了自己的观念。当医生的,干各种农活的和留在村子里种地的。他们都说用自己的劳动,做了对别人有益的事,别人幸福自己也感到幸福。智慧姑娘听了后说:“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自己的.劳动,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因为幸福是美好的。农民伯伯的幸福是自己种的粮食年年大丰收;解放军叔叔的幸福是国家和平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科学家的幸福是发明许许多多的东西方便人们的生活,使自己的祖国繁荣富饶;贫困山区孩子的幸福是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而我的幸福则是每天好好学习快快乐乐,为我周围的人做一点点有益的事。其实,对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来说,幸福就是能满足自己的所有愿望。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幸福是要靠劳动,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要奉献自己的爱心,幸福往往不是永恒的,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才能够获得幸福。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篇3)

读《幸福是什么》有感

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字眼,许多人都在追求他,什么是幸福啊!人们的理解各有不同。

就拿我来说吧。过去,我以为春节才幸福,过年有许多漂亮的衣裳和裤子,过年有许多压岁钱能买好吃的,好穿的!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给我做许多,好吃的家常饭。又能逛五彩缤纷的灯会。总之,仿佛吃好穿好就是幸福。

我也觉得这似乎太孩子气了吧,但是就幸福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我感觉,有些迷惑,读了《幸福是什么》这个课外书的时候我受到了启发。这时我找到了答案。

这篇童话故事主要有个写三个牧童通过共同的努力获得了幸福。三个牧童通过共同的劳动,坎了一口井,智慧姑娘代表森林里的花草,树木,动物来感谢他们祝他们幸福!三个牧童疑惑的问,幸福是什么呢?除非姑娘叫他们自己弄个明白,十年后再这里相见。

十年后,三个牧童果然在小井旁边相见了他们各自谈了自己幸福观,当医生的,干杂活的和留在村子种地的他们都感到了幸福!

智慧姑娘听了后说:你们三个都明白了,幸福要靠自己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获得幸福!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篇4)

自从读了《幸福是什么》后,我对幸福的理解又进一步深刻了。书中讲述三个牧童一起清理了那口不出水的喷泉,三个牧童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开始寻找幸福,在漫长的十年中一个牧童在山村里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用辛勤和汗水撑起一个大家庭。牧童经过勤奋学习,悬壶济世,救无扶伤。还有一个牧童行遍大江南北,为孟地的百姓做了数不胜数的好事。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别人带来了幸福,同样他们是幸福的人,智慧女儿说的对: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样才能找着真正的幸福。

只要我们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虽然有时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有一句话说的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你们做的事情能够他人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你就能够找到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人人都有的,只要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我们一定要照智慧女儿的话去做,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到那时,我们将会自豪地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幸福不是光靠嘴说出来的,而是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出来的,只有靠自己创造,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篇5)

读完了《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让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让我真正知道了幸福是什么?

表面上看,幸福好似一个抽象事物,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如果你乐于助人,不停的为祖国、为世界、为人民奉献力量,那幸福就在你心里。

幸福也可以是传递的,它就像一阵风,一阵能融入心灵的风。正像课文中所说的那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是医生,他给病人治病,让他们恢复健康,当他看到这些时,幸福一定从他的眼睛融入了他的心。第二个孩子每天认真的工作,给予了别人幸福,自然他心里也会感到幸福。第三个孩子耕地养活了别人,他的劳动没有白费,别人也就把幸福传递给了他。其实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在生活中,幸福也时刻伴随着我,每次我拿到好成绩,或得到奖励时,我感动幸福,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当我帮了别人时,别人的微笑也让我感到幸福。幸福就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感觉。

幸福,也许就是这么简单,它犹如一场春雨,一首诗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篇6)

我想,世上的人都想得到幸福,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追求幸福而过的,那么,幸福又是什么呢?

小时候,我年幼无知,总觉得幸福就是有吃有喝,有朋友玩就是幸福,但是,我错了,在今天,智慧的.女儿告诉我:“幸福就是劳动,就是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智慧的女儿说的这才是真理。

有人终日游手好闲,一事无成,总希望天上能掉下来馅饼,结果昐来的却是一声叹息和一头苍苍白发的代价。

还有人一心想得到幸福,却不尽力去追求,而是想投机取巧,最终用户也是竹蓝打水一场空。

得我曾经看过一画册,上面有一个手握着锄头满头大汗的老人,从他满足而自豪的眼光中可以看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想幸福不是靠嘴巴说说就能得到的,而是当你做了,悄悄来到你身边的一种触动心灵的感觉……

当我为同学讲难题;当我在放学的路上扶起一个跌到的小姑娘,拍干净她身上的尘土;当我帮一们迷路的小朋友找到妈妈,看到他眉开眼笑的时候,一个可爱的小精灵便悄悄伏在你耳边说:“你是幸福的!”

当我为集体做出了奉献;当我在市场上英勇地挺身而出,制止一双盗窃的黑手时;尽管我劳累,面临危险时,但我依旧听见小精灵在说:“你是幸福的”。

是的,我是幸福的,我就是这样追求幸福,创造幸福!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篇7)

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字眼,许多人在追求它。然而,什么是幸福,人们理解各有不同。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可是幸福究竟是什么呢?是无忧无虑的生活?是荣华富贵的家庭?还是得到众人的关爱呢?真让人迷惑不解。没有人知道幸福到底是什么!

我读了《幸福是什么》这篇文章后,才知道幸福的真谛。

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三个牧童通过共同的劳动,砌了一口井,智慧姑娘代表森林的花草树木和动物们来感谢他们,祝他们幸福。牧童问:什么是幸福?智慧姑娘要他们自己去弄个明白,十年后再到这里相见。十年过去了,三个牧童果然在小井旁边相见了,他们各自谈了自己的幸福观。当医生的、干杂活的和留在村子里种地的,他们都感到幸福。智慧姑娘听了后说: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原来,幸福就是用自己劳动的汗水换来的,幸福并不是日子过的好,家里有钱。这只是幸福的一部分。

智慧姑娘一语道出幸福的真谛,澄清了我思想上的迷雾。掩卷沉思,想到了我以前的种种不是:以前,我总以为能有许多的零用钱,能穿上漂亮的衣服,能吃上美味的东西,能和爸爸妈妈到处去美丽的地方游玩,能得到爸爸妈妈的疼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就是幸福。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了,只是吃好穿好,无忧无虑地过一生,那样的幸福,是多么庸俗啊!每逢大扫除时我总是皱着眉头,苦着脸,在我看来,劳动是世界上最脏最苦的事。更让我觉得惭愧的是,每次扫地我总找借口推托,要么故意迟到校,要么就拿着个扫把乱扫一气读这篇童话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通过这篇文章,让我重新去领会和感受幸福,让我重新去体会幸福的含义,再让我重新清析和明确地去认识幸福;我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生活着,不是为了那些庸俗无味的幸福而生活着,让我们一起来享受人生的真正幸福吧!

智慧姑娘,我感谢你!你使我变得成熟多了,你使我不仅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而且,使我懂得今后我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该怎样做人!我立志从小树立革命的幸福观,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我的一生一定会沐浴在幸福的雨露和阳光之中。

幸福这个词可以用许多东西来代表,例如:有吃喝玩乐,有钱。这不就是现代人们所拥有的幸福吗?这不就是现代人们所追求的幸福吗?这也不就是现代人们所谓知道,所谓明白的幸福吗?虽然是这样但那三个孩字十年后找到的幸福与现代人们所拥有追求的幸福完全不同。他们的幸福是:做医生的,帮病人把病治好就是幸福;做工人勤勤恳恳地工作,觉得自己对别人是有用的,就是幸福;做农民,把农作物种植好,养活了人自己劳动没白费,就是幸福。他们三个的幸福是那么真,那么充实。这不就是真正的幸福吗?可现代人们的幸福却是停留在追求物质享受上。两个相比来看对比度是相差多么大呀!我想这应该就是幸福的真与假的区别吧!

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看法呢?反复思索,我悟出一个道理:人生观决定个人的幸福观。怎样看待幸福,关键是我们做一个怎样的人,一生该怎样度过才有价值。你看,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一辈子只是为自己吃好穿好,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那样的人认为的幸福不用说是低级的,他的一生也是无价值的。也有另外的一种人,他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让我们选择,应选后者。我们是新中国的少年儿童,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的一生应该很好地尽一个共产主义者应尽的义务,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幸福,我们从人们的幸福中感到幸福。即使生活艰苦,虽苦犹乐,幸福无比,你看,那些守卫祖国边陲的战士们,他们远离家乡,吃的是压缩饼干,喝的是苦涩的地下水,住的是阴暗潮湿的猫耳洞,生活是艰苦的,但他们崇高的理想是战死沙场我心愿,祖国人民要安全,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他们无私奉献,换来的是国家昌盛,人民幸福。革命导师马克思说得好,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才能得到的。智慧姑娘说的这句话深深地烙在我心里,它教会了我身为班中的班干,应不计报酬默默奉献,应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人生道理,同时也教育了我在生活中应把快乐多分给身边的人。

幸福大家都想拥有,但总觉虚无缥缈,摸不着抓不住。其实呀,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能够靠自己的劳动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那么生活都会是愉快、幸福的。

小时候,幸福是钻进妈妈怀里撒娇,幸福是和爸爸一块在草地上蹦跳,幸福是喂只兔子、栽棵小树,比一比,看谁跑得快,谁长得高。现在呀,幸福是我的习作,幸福是我画的小猫,幸福是把心爱的书都献给陌生的朋友,幸福是领奖台上咚咚的心跳,当然,更幸福的还是爸妈往上翘的嘴角。未来啊,幸福是靠劳动获得的第一笔报酬,幸福是心中的梦都变成了现实,幸福是我们都成了颗火热的太阳,温暖别人,也温暖着自个儿。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篇8)

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很多人在追求它。但对于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总是感到迷茫。读了《幸福是什么》这篇文章,我受到了启发,找到了答案。这篇童话故事主要三个牧童通过共同的劳动,切了一口井,智慧姑娘代表花草树木和动物们感谢他们,祝他们幸福。牧童问:“幸福是什么?”智慧姑娘要他们自己去能个明白。十年后再来这里。十年过去了,三个牧童有当医生的、干杂活的和种地的,他们都感到幸福。智慧姑娘说:“幸福要勤劳,要尽自己的义务。”掩卷沉思,智慧姑娘一语道出了幸福的真谛,澄清了我思想上的迷雾。吃好、穿好就是幸福?不见得。凡事要看具体情况。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看法呢?反复思索,我悟出一个道理:你看,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一辈子只为自己吃好、穿好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那样的人一生都是不幸福的。而有一种人,他们懂得认识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所以他们是幸福的。智慧姑娘谢谢你!你让我变得成熟多了,你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让我知道怎么做人怎么度过自己的一生。我立志,会好好的利用自己的人生,我的一生一定会沐浴在幸福的雨露和阳光之中。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篇9)

今天,我读了《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它的作者是保加利亚的作家埃林。彼林。在读这篇童话之前,妈妈给我提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并让我带着这个问题读这篇童话。这篇童话讲了三个牧羊的孩子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口老泉,并把它清理干净,还在旁边砌了一口井,让树林里的动物、植物和附近的人们都能喝上泉水。这时候,智慧女儿出现了为他们的健康喝了三口水,还祝他们幸福。孩子们不解地问:“幸福是什么?”

智慧女儿说:“那需要你们自己去弄明白,十年后你们在这口井边再相聚。”于是孩子们就各自去找各自的幸福了。十年过去了,孩子们又来到了井边,纷纷说起了自己的幸福。第一个少年说:“我到学校学了好多东西,现在是医生能帮人们恢复健康,所以我很幸福。”第二个少年说:“我在火车、轮船做过工作,还做过消防员和花匠。这些工作都对人们有用处。”第三个少年说:“我种的麦子能养活很多人。”这时,突然智慧女儿又出现了,她没有变样还是那样善良,她说:“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是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有益于人们的事。”我觉得幸福是给别人带来快乐,我要努力地学习争取得高分让妈妈高兴;母亲节时给妈妈送束花,祝福妈妈节日快乐。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篇10)

我想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幸福,可是,你认真想过幸福是什么吗?小时候,我以为幸福是有父母的宠爱,有糖果、巧克力吃,有漂亮的新衣服穿,有许多伙伴可以在一起玩耍。

今天我学习了《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完全改变了往日的观点。智慧女神告诉三个小伙子:“靠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才是幸福。”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真正理解了智慧女神这番话的意义。

我从电视上看到,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升起的时候,奥运健儿听着庄严的国歌,凝视着鲜艳的国旗,站在领奖台上,回想奋力拼搏的一幕幕,泪水夺眶而出,他们此刻的泪水就是幸福的。

当我们冥思苦想、废寝忘食,终于解开一道道难题或取得优异成绩时,我们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这时我们才懂得了幸福的真正含义。

是的,幸福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靠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出来的,劳动和创造才是幸福的源泉。

马克思有句名言“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我作为中国的少年儿童,现在要好好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将来要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在劳动中寻找幸福。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精选11篇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命是什么读后感精选11篇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1

生命起源有两种,45亿年前产生地球,经过7亿年,38亿年前,一种无机物的化学反应产生了RNA,然后慢慢地产生古菌、细菌、真核细胞。一种是外星陨石带着这些菌进入地球。第三种就是外星人打造的放入了地球。当然第三种是我猜的。

无生命的东西可以产生出有生命的东西,但是人类至今还没能够打造出来,因为生命需要核算+蛋白,而且让他们能够有自己的意识,太难了,大自然也花了7亿年的时间才打造出来了生命。

直立人在地球上存在了200万年,而智人才存在20万年,跟直立人相比智人的历史太短了,能否再撑过1000年都是个问题。智人跟直立人的关系就相当于老虎和狮子豹子的关系,都属于豹属,智人和黑猩猩的关系就相当于老虎和猫的关系,都属于猫科。智人和黑猩猩属于人科,智人和直立人属于人属。人属里现在只有智人。人科里还有猩猩黑猩猩大猩猩。

死亡是生命最好的发明,它是生命改变的媒介,它清除衰老的个体,并为新生的事物提供空间。死亡是生命策略的一部分,短暂和动态性是生命的基础。

动物和植物都是真核细胞,而细菌和古菌都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属于最简单的细胞。

外星生命也需要核酸+蛋白的组合,或者是类似的组合,所以外星生命如果存在,可能跟地球上的动物没有太大区别。

人类其实很渺小,很多事情要想开一点。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2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2000字: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1887-1961)是一位著名的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33年因薛定谔方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43年2月薛定谔在爱尔兰作了一系列讲演,并于1944年整理出版了一本小册子《生命是什么》。这本书曾多次再版,我读的是1992年的版本,2013年第十四次印刷,七十多年的老书还有这么强的活力!除了《生命是什么》,这一版还包括了他1958年出版的《意识与物质》以及他去世一年前1960年写的自传。2003年出版的中译本是由罗来欧和罗辽复翻译的,后者是理论生物物理领域专家,国内理论生物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

在这本书的第一部《生命是什么》中,作者介绍和解释了人们对生命和遗传物质的最新理解,提出了一些著名的观点。由于他的影响,不少物理学家参与了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使物理学和生物学相结合,形成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英国物理学家佛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就是受薛定谔的影响而转行生物学的优秀物理学家之一。转行后克里克和美国的詹姆斯.沃森(JamesWatson)合作,在1953年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因此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由此可见,薛定谔对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贡献是十分重大的。中文版的译者认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分子生物学的如火如荼的发展,九十年代以后基因信息的崛起,都和《生命是什么》这个小册子中阐述的观点密切相关。

在《生命是什么》中,薛定谔首次提出遗传物质(基因)是一种有机分子,“非周期的晶体或固体”,以密码的形式通过染色体来传递。在这以前,摩尔根已经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并且于193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物质的假设还没有提出来。据詹姆斯.沃森回忆,薛定谔的这个观点对他很有启发,有助于他们后来对DNA的发现。

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生命体系中存在量子跃迁现象。生命及遗传的稳定性与辐射下的变异(突变)的不连续性(jump-likemutations),说明了生命遵循量子规律。这个观点我似懂非懂地感到接受了。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生命是非平衡系统,以负熵为生,从环境抽取“序”以维持其系统的组织。这是生命的热力学基础,有悖于传统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就是说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因此只能从有序转向无序,而不能从无序转向有序。

这本书的第二部《意识与物质》“MindandMatter”也很引人入胜。《意识与物质》的原材料是薛定谔1956年10月在英国剑桥的三一学院做的报告,整理编辑后在1958年出版。《意识与物质》的主题是“意识”–意识的物质基础,形成过程和特征,并且引申至科学与宗教。这一部一共有六章,我最感兴趣的第二章,“了解未来”,分析和预测了的人类进化的前景。六十年以前的观点,我觉得现在还很值得读。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在自发性的遗传变化也就是突变中,有利的变异会被自动地选择。可惜这些变异往往是细微的进化步子,这就是为什么在达尔文理论中物种进化必须付出巨大代价,那些有巨大数目的后代的物种,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生存下来。薛定谔认为,这种进化机制在现代文明社会并不适用,在很多方面人们在朝相反的方向运作–保护生命的法律、社会制度和医疗手段会去不加选择地挽救所有的生命。一百年前,有先天心脏缺陷的婴儿活不下来。在医药发达的今天,同样的婴儿不仅能活下来而且能生儿育女。因此,薛定谔认为我们很可能是接近甚至是已经进入了进化的末端或死胡同(blindalley)。按照传统的达尔文理论,人类没有希望再进一步进化。

不再进化并不意味着灭亡。有些物种,比如乌龟、鳄鱼和很多昆虫,它们的身体受自己的贝壳限制,百万年以前就停止了进化,它们也存活至今。薛定谔还提出了另外一个令人乐观的观点,这就是意识对生物的进化有反作用,行为的变化和体质的变化并行,并且互相影响。光靠达尔文的“偶然积累”,无法解释某些物种具有的的特殊技能和习惯是怎么形成并且在遗传水平上固定的。为了避免人类这个物种在进化途径上停滞不前,人们必须重视行为对进化的影响。这个观点,我觉得应该是宁可信其有。

惭愧的是,以前读书实在太少,最近才知道《生命是什么》这本老书,了解到薛定谔这个通晓多门学科的思想家,他对现代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贡献,以及他对拉马克和达尔文进化论的见解。趁机也重温了遗传学的其他一些里程碑–从孟德尔到摩尔根到沃森-克里克,遗传三大规律,人们对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其表现的理解,等等。准备把笔记整理以后作为附件。

葛惟昆先生附言:(上面)《生命是什么》读后感是一位78级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同学黄斌所写,非常简洁明瞭、耐人寻味。对我们做物理的人而言,特别对“生命是非平衡系统,以负熵为生,从环境抽取“序”以维持其系统的组织。”对“生命的热力学基础,有悖于传统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尤其有兴趣和深入探究的启发。这就是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非平衡热力学的思想基础。与经典热力学认为“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因此只能从有序转向无序,而不能从无序转向有序”的结论相悖。

还有关于“生命体系中存在量子跃迁现象。生命及遗传的稳定性与辐射下的变异(突变)的不连续性(jump-likemutations),说明了生命遵循量子规律。”更在当下“量子”满天飞的时代,会给人以启迪。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3

生命是什么?薛定谔从量子力学、生物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唯物主义、哲学宗教等方面做出了解释。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生命是短暂的,不要白白的去浪费;它很脆弱,不要去藐视它。珍爱生命,珍爱大自然的奇妙造化。读完之后自己也应当对生命有个解释。我的生命里有生命、性命和使命。象征着生存、生活还有责任。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不问成名的奉献,不问积劳的奉献…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我认为这是对生命理解最好的答案。

引用自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评

在今天:

革命还在继续,

先烈抛头颅洒热血,

换来今天美好的生活。

我怎能在此停滞不前?

今天仍然需要革命,

先烈革法西斯之命,

还后世之安稳。

我们要革自己之命,

不负先烈之牺牲。

古之学者为己,

为己也欲人也。

今之学者为人,

为人也为己也。

今日天公作美,

怎能不战而退?

力不竭战不止…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4

在读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之前,我曾上网查询关于这位作家的资料,发现他原本是位物理学家。他发表的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的猫等都是为许多人所熟知的。他是波动力学之父,是量子力学集大成者之一。就是这样一位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学者,却从物理学闯入生物学,并在1944年出版了《生命是什么》一书。

我曾以为这本书将是一位生物学家运用哲学家的思想和我们探讨生命是什么,但我发现我大错特错了。作者从物理学家的眼光,运用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本质,用他不同于哲学家的思想和对生物学的了解进行大胆猜想,为生物科学乃至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生命是什么》的出版对当时年轻的物理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中的许多人由此转向了生物学研究。薛定谔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猜想。拥有天才思想的他,猜想是大胆的:物理学和化学原则上可以诠释生命现象;基因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晶体或固体;突变是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跃迁引起的,突变论是物理学中的量子论,基因的持久性和遗传模式长期稳定的可能性能用量子论加以说明;对于染色体如何决定生物体的遗传性状作了最初的设想,认为染色体是遗传的密码本;在前人把新陈代谢解释为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参照热力学定律,引入了“负熵”的概念,并认为生命以负熵为生,是从环境抽取“序”维持系统的.组织;……这些观念在当时是第一次被提出来,对世人来说是十分新奇的,也是特别引人入胜的。

对于这本书,说老实话,我看得不是很懂。但是既然这本书被当作大一新生推荐阅读书目之一,那么它必然有它的优点所在。也许我们应该学习的不是这本书而是书的作者?作者从一个他所擅长的物理区域跨进了对他来说算是陌生的生物区域,这本身就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坚定的心理!

其实,因为他从小爱好广泛,喜欢博览群书,在其父和朋友的影响下,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才使得他在转换领域的时候选择了生物。同时,薛定谔谙熟东西方哲学,他渴望和谐,终生把科学的统一作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和追求目标,《生命是什么》就是力图使物理学和生物学统一起来的认真尝试。

正是薛定谔知识面的广度以及他心目中对科学统一的向往与不懈努力,并且在科学研究中善于选择和变换自己的角色,才有了又一次成功的他。我觉得我要向他学习的不仅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更要向他一样拥有宽广的知识面,不拘于一角天地,同时还要具有坚定的信念,这样,人生才会更精彩,路途才会更平坦,离成功才会更接近!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5

正文都是干货,自然界发生的一切都意味着它那一部分熵的增加,生命有机体从环境中吸收负熵(有序性)为生、避免回到最大熵也就是热力学平衡(死亡)状态,(新陈代谢在本质上就是有机体成功地去除所有因存活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熵);统计学观察宏观事物,在无序中发现有序,而动力学基于有序的有序,观测单个原子或分子的运动,而统计学是基于动力学的,以此观之,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机械的、没有自我意志的,似乎体现了某种决定论,那究竟如何看待人的意识、人的自我、人类的道德伦理?

《我的世界观》从神经学意义的生物人转向作为伦理意义的社会人,在先肯定了人类意识的同一性(意识的多元性仅仅是我们出于个体时空的多元性而建构的东西)之后,薛定谔认为意识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现象,新的东西被习得后成为无意识,而道德要求是一个事实,推动人类从个体动物变成社会动物。最后再次回到最基础的问题——何为真实?“我们所处的世界”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他更偏向康德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先验综合判断,继而又自然引出一个问题:人类何以相互理解、认识到他们分别认知中的世界存在一致性?薛定谔的回答是人类通过语言建立对应关系。

(到这儿,从存在论到认识路再到语言论,都有了。)可是,如果并非存在一个独立于人的意志的“客观世界”,那么究竟如何解释人们认识的世界具有一致性?薛定谔在这个问题转向了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从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到印度吠檀多哲学,他认为同一性的信条“为人们短暂的一生提供了最高层次的伦理准则和深深的宗教慰藉,唯物主义则一个都提供不了。”正因为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才产生了(伪)伦理学与功利主义道德。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6

薛定谔先生的书当然绝对肯定必须是一本好书!书名是《生命是什么》,但是,实际上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讲生命是什么,偏科学性;后一部分主要讲意识和物质,偏哲学性。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一般都知道,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薛定谔先生在物理学或者说量子力学方面的伟大贡献(例如: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猫等),却并不一定知道薛定谔先生其实也在生命科学方面也作出过贡献!书一开始就让人感觉:学术大师看问题,大道至简、目标明确且又雄心勃勃!书中具体哪些方面是薛定谔先生个人的贡献,作为一个生命科学的门外汉且跑马观花的一般读者,的确尚待仔细梳理和阅读,但是,书中关于新陈代谢与负熵的联系,以前确实是闻所未闻;而遗传学中的突变现象居然与量子跃迁有联系,也让人耳目一新…书中字里行间,不时闪现出一代学术大师的风采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一个简短的序言就透出作为量子力学主要奠基者和创始人之一的薛定谔先生十足的学术大家风范!读起来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忍不住想继续读下去;又如:薛定谔先生在关于遗传机制和突变的讲解中,似乎好像没有使用任何数学公式以帮助阐述这些科学概念和问题;再如:薛定谔先生对达尔文的工作的评价,即有毫不客气的批评,也有毫不吝啬的肯定,的的确确是一种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科学态度;又再如:薛定谔关于物理学的评论:物理学的理论都是相对的,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因为它们是建立在某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让人觉得作为科学家的坦荡胸襟和气度…此外,薛定谔先生七十多年前对机械化、福利制度等的一些看法,现在听起来仍发人深省;又如,薛定谔先生关于西方思想和东方思想的比较也发人深思;最后,我们记住薛定谔先生的“有序来自有序”这句话及其意义,或许算是对大师的一种缅怀和纪念?最后不得不说几句关于这个中文版本的看法:这个中文版本确实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书中有一些地方,翻译得词不达意不说,书中提到的若干配图一个都没看到!另外这本书里涉及的数学表达式的排版也存在问题…还好找到薛定谔先生的这本书的英文版,以后再好好地拜读…[微笑]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7

今天,我在学校里学了一篇令我感触很深的文章——《生命是什么》。这篇文章使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让我感悟到我们必须热爱生命。

这篇文章主要讲作者从“飞蛾逃生”、“香瓜苗在墙角的砖缝中生长”和“静听自己的心跳”几件事中体会到了生命力的顽强,并从中悟出: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并让生命绽放光彩。

当我读到“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时,我想:对呀!如果作者在一念之间选择了糟蹋生命,那么生命对于作者来说,该是多么的没有价值;相反,如果作者能珍惜生命,那么生命即使短暂,也能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

当我读到“从那一刻起,我应允自己,绝不辜负生命,决不让它从我的手中白白流失。不管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犹,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的时候,我想到:生命是自己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都不能预测自己的人生。但是,只要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那么生命就会散放出无限的光彩。就像雷锋叔叔,虽然他只活了23年,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在敬佩作者是如此地热爱生命的同时,我不禁想起生活中的一些人,他们并没有好好地珍惜生命,反而却白白浪费生命。他们就是那些电视报道的跳楼、自杀的人。他们为什么不热爱生命呢?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呀,在生活、事业中遇到挫折,为什么不勇于面对呢?我真想对他们说:“连飞蛾、小草都如此热爱生命,为什么你们却比它们还要脆弱呢?”

人们啊,请热爱生命吧!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8

1944年,着名物理学家薛定谔在都柏林出版了一本小册子《生命是什么》。作为一名研究生命科学的研究生,我仔细阅读了这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

作者薛定谔(E.Schrodinger,1887——1961)是奥地利着名物理学家,1926年提出波动力学并因此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他的研究兴趣转向了生命科学。事实证明,《生命是什么》这本通俗读物为以后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了精神上的鼓励和概念上的准备。

尽管我已经对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有了比较系统地了解,但我还是对书中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佩服得五体投地。书中作者用自己熟悉的统计物理学去思考感兴趣的生命科学问题,充分表明了一位物理学家的高度自信,而这一自信来自20世纪前30年物理学领域所发生的革命性进展。薛定谔把自己富于创见的想象力以一种略带诗意的方式推广到重大生物学问题的解决上。他提出了一个长期以来难以回答的悖论:为什么在趋于最大熵的宇宙中,那些有条不紊的生命系统却能存在并繁殖?他认为不能用经典的物理学定律来解释生命现象,于是他提出了“负熵”的新概念。另外,薛定谔还提出基因应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非周期性晶体”等观点。

从今天的生命科学来看,薛定谔的理论有些模糊不清,主观判断较多,甚至存在错误,例如有关量子跃迁和突变的论述,归根到底是因为他所做的从物理学理论到生命科学的推广过于牵强。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尽管生命也是物质,但是生命这一复杂系统具有了许多独特的不同于物质的本质属性。我想这应该是物理学定律不能生搬硬套到生物学的根本原因。但不容质疑的是,正是薛定谔广博的知识基础、敏锐的洞察力和巨大的理论勇气为原本发展缓慢的生命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结合的新天地。

《生命是什么》的出版对当时年轻的物理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中的许多人由此转向了生物学研究,希望从中发现新的物理定律。弗朗西斯。克里克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1953年他和詹姆斯。沃森共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实现了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应该向薛定谔学习他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勤于思考,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另外,要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和广阔的学术视野,才会更好地进行创新,薛定谔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如果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那么21世纪注定会成为生命科学的世纪。现在生命科学领域还没有出现重大的理论突破,我想发展比较成熟的物理学一定会对这一突破的出现有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来看,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这部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仍具有现实意义。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9

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生命是什么》读后感1500字:

1944年,奥利地物理学家薛定谔出版了一本石破天惊的书,叫《生命是什么》,书中有一系列天才的思想和大胆的猜想。它奏响了揭示生命进化里遗传微观奥秘的先声。本书的作者王立铭教授以薛定谔为偶像之一,以同名科普著作有意向偶像致敬。

生命是什么?本书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从孤独的地球人好奇地寻找外星人,想象外星生命的存在模式,再回归到地球生命本身,引出了本书的主题——生命是什么?作者视野广阔,以进化论为原则,以生命的演化为轴线,从先哲探讨生命本质(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和贝采里乌斯的“活力论”)谈起,之后各国科学家登上历史舞台,用一个个精彩的科学故事展现了人类尽管步履蹒跚,却从未停步地探索生命科学、尝试解析生命本质的曲折历程。本书从生命的起源写到自有意志,涉及到了分子生物学和社会学,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生命现象的神奇和诗意,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球生命和人类智慧。

回顾书中描写,我们的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的星云涌动,最早的地球生命诞生于40亿年前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生命的诞生需要“物质”、“能量”、“自我复制”、“细胞”、“细胞间的分工”五大元素作为驱动力。能量在混乱无序的大自然中建立有序的生命结构;自我复制保证了物质生命抵抗演化过程中的衰退和凋谢;细胞则让两者合一,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安身窝。此时的地球生命仍然停留在非常简单的形态中,而以细胞分工为基础的多细胞形态让地球生命变得无限的可能。当细胞分工达到辉煌顶点,很可能是人类大脑和人类智慧。而人类智慧的形成同样需要五大元素:感觉、学习和记忆、社交、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说到底,地球生命和人类智慧都是演化的产物,逃不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化规律。

不久前看过一段视频——梁冬对话华大尹烨——尹烨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生命观:生命的本质是化学,化学的本质是物理,物理的本质用数学描述,数学的本质是用某种语言表达……如今看来也不难理解。他的观点也正好呼应了薛定谔曾经自信的思想:物理学和化学原则上可以诠释生命现象。

以上解决了从何而来的问题,那么未来呢?其实,随着人类对生命活动的理解越来越深,随着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尝试改变演化的进程和方向了。例如转基因技术,在过去是异想天开,现在虽然争论不断,但也并不陌生了;又如试管婴儿技术,本质上说人类干预了自然繁衍的规律,发明者也从恶魔变成了“送子观音”。还有近年来的“基因编辑”技术,让人类拿起“上帝的手术刀”,通过剪切错误的DNA位点,修正正确的位点。所有这些都是人类主动参与生命演化过程的证明,表达了人类想变成生命主人的渴望。

所以,作者非常自信地说,“我们踩着穿越古老时间的鼓点而来,我们带着人类智慧的荣光而去。”非常理解生物学家的这种自豪感,但曾经科幻电影中出现的生物技术一旦变为现实,到底是魔盒还是神灯,谁又能说得清楚?毕竟我们对真实世界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了解了“已知的已知”和“已知的未知”,仍遥不可及的“未知的未知”。

而我读完本书的最大感受,莫过于人类的渺小。人类自诩是高等生物,但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仍然只是一个物种而已,没有那么高大上,没有那么了不起的,应当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谦卑。也许在遥远的外星球上,真的有更高级的生命形态。说不定在他们眼里,地球人类也只是一群卑微、短命的生物而已,简单得如同草履虫。

我们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说,谁都知道,我们从娘胎里来,到坟墓里去。而党员老陈说,我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前者说的是客观的生命历程,而后者赋予了生命的意义。

理解生命科学,最终是为了认识我们自己,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对于生命的觉知性,看见自己的局限性,并接纳自己。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10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生命生命》,这篇文章讲了飞蛾求生,香瓜子在砖缝中茁壮成长和杏林子静听自己的心跳使她明白了生命的价值这三个故事。这令我受益一生。

杏林子,这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这是一个受到上帝捉弄的的人,但她让有限的一生体现出了无限的价值。她相信:我不能选择命运,但是我能改变命运。还有一位和杏林子一样被人怜悯的人——陈燕。她虽然双目失明,但凭着几十年的努力,造就了她精湛的钢琴调律技术,在新乐钢琴调律有限公司站稳了脚跟。此刻,我还要提起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海伦·凯勒。虽然她盲、聋、哑,但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会会你打开一扇窗。她被这困难磨炼着,最终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证言。虽然她的一生短暂,但她的一生发出耀眼的光芒!

生命是杏林子勇敢面对的胆量;生命是陈燕精湛的技术;生命是海伦·凯勒面对黑暗、无声世界的勇气;生命是……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11

有序产生于有序还是无序?从日常表象观察,人们一般认同前者,可近代的物理学家们却钟爱后一种答案,即无序构成了有序的基础。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一本试图在生物遗传领域建立起两者平衡的读物。

在泡利不相容的约束框架内,大自然的造物过程似乎“完美”地被机械所决定了。生命体何以能高度精确地遗传基因?染色体的有丝分裂何以能产生不可思议的绝对复制?一百个原子空间尺度范围内何以会发生“奇迹”都无法形容的纯粹结果?以上问题用传统的经典理论根本无法回答,传统理论的构架在尖锐的问题面前轰然倒塌。这一不可协调性迫使薛定谔开始大胆地去过问上帝的事务,试图从原子统计力学的背景下去寻觅那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

可以确定的是,生命的基因遗传由配子的减数分裂所决定,诸如染色体的有丝分裂均严格机械被定义。薛定谔认为,染色体可视同为一固体分子,或然的变异特征可视为同分异构现象。由于固体分子的能级变化和温度变化呈指数级的放大关系,结果分子发生变异需要等待的时间甚至长达成千上万年。对于生命分子,室温也许等同于绝对零度,染色体近乎于绝对稳定。于是,着者从量子力学角度解释了变异发生的稀缺性。大量量子的涨落超出阈值的概率如此之低,同分异构现象往往是不稳定的;非连续的量子跃迁非常偶然,生命分子领域内发生稳定的同分异构现象更是小概率事件中的小概率。

为了能够回答一百个原子空间尺度范围内的基因片段何以如此精确复制这一棘手的问题,薛定谔给我们提供了将有序动力学特征和无序统计学特征进行统一的有机蓝图,预言微观粒子的有序和无序统一理论必将诞生。生物体作为一负熵物质,其行为模式和特征可以被这一整合理论所预测和确定。这可是一个多么令人期待的伟大理论呀!其颠覆性的革命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由此,《生命是什么》给读者带来了人类是否可以认识自我的终极思考。

可人作为一理性动物,不仅是负熵的,而且更是精神的。苏格拉底曾指出,肉体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理,只有精神脱离了肉体才成为可能。可恰恰是精神,其同我们最近,无时不刻被感受,同时又与我们最疏远,我们对其了解甚微,充满疑虑。即使是《生命是什么》的伟大预言得以实现,生命体的微观物质定律可以被统一理论给决定,可更为广义的问题是,其是否还可以进一步约束人类的道德行为?精神或意志的实质是否也可被机械所定义?人类的精神还是自由的吗?物质和精神规律是否殊途同归?

近代物理的实证研究方式,导致的结果是人类总是同可被感受的客观实体这一半钥匙在打交道,哪怕是心理或精神的研究领域,关注的也是分子、原子、神经元或脑电波这些载体,其本质还是客观的。《生命是什么》难免也被打上了实证的时代烙印,产生的结果就是机械的和宿命的。对于精神为自由的先验假设来讲,可以推论的是,统一理论在精神密码的破译方面仍然是束手无策。因此,主观世界的另一半钥匙还被远远地掌握在绝对超验的“他”手中。只要人类还停留在实证的道路之上,似乎另一半钥匙永远注定是不可触及的。

相反乐观的是,根据斯宾诺萨的理性主义,我们可以独断地设想超验的“他”即为整个宇宙,无所不在,无处不存,而宇宙一份子的人类有幸分享了“他”。于是,人类的另一半钥匙可能还在自己的手中,人类不仅可以掌握生命的物质规律,而且甚至还可破译道德和心灵的密码,最终实现两把钥匙的结合,从而争取得到和“他”平等对话的权力。尽管“他”对于这一话语权的排斥伟力在度量上是异常的巨大,但人类自存的“他”本性将使认识的步伐无法阻挡,最终超越自我。由此产生的一个悖论的是,此“他”还是彼“他”吗?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集合10篇)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集合10篇)”,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篇1】

暑假,姐姐送给我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开始我真没有怎么在意,将它束之高阁。有一天实在无聊,拿来翻看了一下,蓦然发现这套书涉及的知识可真不少!它不仅涵盖了天文、地理、动物、植物、陆地、海洋等方面知识,而且还包括了好多日常生活常识,真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

通过阅读这套书籍,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受益匪浅。例如:以前我不知道鸟为什么能在天上飞,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原来,鸟的骨胳是中空的,所以身体很轻,而且,它的身体里有许多气囊,充满空气后鸟的身体就成了一个大气球,靠翅膀的扇动就可以飞起来了;还比如:之前我并不知道冬天里的昆虫都跑到哪儿去了,通过阅读这套书,我也找到了答案……

记得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可以让我们小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里很多的奥秘,今后我一定要认真的阅读这套书,有什么不懂的,就去问问它,到它那寻找我想要的答案。

我太喜欢这套书了!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篇2】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部有许多知识科学的科普读物,里面的知识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科学,地理,动物,植物……有许许多多的科学问题都可以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找到答案。

以前我根本不知道九天行星的银河。读了《十万个为什么》,我知道了天体的形成过程。我知道了金星、水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阳系里面的九大行星。而银河刚是许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云构成的。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宇宙当中的一颗“小星星”。

没过多久,妈妈、爸爸就带着我和弟弟去动物公园玩。那时,我们兴致勃勃,当我们走过鳄鱼群,弟弟就对妈妈说:“嘿!你们看,那只鳄鱼在流眼泪呢!”我一看,哦,真的是。然后弟弟就问我:“姐姐,你知道鳄鱼为什么要流眼泪吗?”我说:“当然啦!因为鳄鱼“流泪”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只不过是在排泄器官,而鳄鱼的肾脏排泄功能不是很完善,体内多余的盐分要靠一种特殊的盐腺来排泄。科学家还发现海龟,海蛇,海蜥和一些海鸟身上,也具有鳄鱼那样的类似盐腺。”弟弟听了恍然大悟。

这本书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有趣的知识。这本书是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十万个为什么》真是一本百读不厌的科普书!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篇3】

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没有一个孩子不爱提问题,他们会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那是什么?那是怎么一回事?精力充沛,好动好奇,百问不厌。《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是小学生的好朋友,他热情耐心,认真仔细,对孩子们的问题百答不倦。

问题看似简单,却涉及到各个门类的知识,包含着许多深奥的道理。《十万个为什么》内容丰富,它里面有地理、生物、人体、医药、天文等知识,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方面的内容,它是一本可以让自己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用的科普书。书中一个个新奇、有趣的东西,有问有答,很吸引人眼球,会令人废寝忘食、手不释卷。

《十万个为什么》向我们介绍了天体的形成过程。我知道了金星、水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阳系里面的九大行星。而银河则是许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云构成的。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宇宙当中的一颗“小星星”。

我经常听大家说“骨折”,可我又听同学说“人的骨骼比钢还硬”。既然我们身体里的骨骼比钢还硬,怎么会骨折呢?我翻开《十万个为什么》,如愿以偿的找到了答案。人的骨骼非常坚硬。有人做过测量人骨的纵向拉力和压力的强度都大于花岗石,仅次于钢,而人骨的重量却比钢和花岗石轻多了;“吃柿子为什么不能与螃蟹、土豆一起吃,”这是因为冻柿子里含有一种鞣质,如果吃柿子再吃螃蟹,这种鞣质便和螃蟹中的蛋白质结合,凝成不能消化的东西;那为什么也不能同土豆一起吃呢?这是因为吃了土豆后,可产生胃酸,他接触了柿子也会生成“胃柿石”。看起来吃冻柿子是既不能与螃蟹同吃,也不能与土豆同吃,否则,会使人肚子疼、呕吐、腹泻。

《十万个为什么》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它真是一本好书啊,希望会有更多的人来读这本书,它会让你懂得的更多,也希望大家一起做到不仅擅问而且做擅于积极探索的21世纪的小学生。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篇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也可以让人增长知识。我觉得这两句话都说得很好,因为读书的确是这样,我就亲历了这读书过程。

我读的是《十万个为什么》化学版本。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其实做任何事都要亲自去实践,感知实践的过程,体会得到答案的快乐。

这本书的第一篇就讲了一个重要的化学知识——为什么世界上的东西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我想大家都知道由碳、氢、氧、氮、铁组成的,当然还有许多元素是大家不知道的元素。当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数量的元素“结合”起来以后,就组成了数不清复杂的物质。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氧和铁都是元素,但是它们组合成氧化铁就不是元素了。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干冰”是冰吗?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有的人会说是的,而有的人说不是的,因为他们是瞎猜的,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知道干冰不是冰。读书让我增长了知识。让我来告诉你什么是干冰吧。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曾经有几个地质勘探队员去勘探油矿,他们用钻探机打孔,钻到很深的地方,突然,地下的气体以极高的压力从钻孔里冲了出来。顿时,钻孔口喷出了一大堆白色的“雪花”。

好奇的地质勘探队员上前滚雪球,结果,手上不是起了泡就是变黒了。原来那“白雪”不是雪,而是“干冰”。干冰不是冰,因为它不是水凝结而成的,而是有无色的二氧化碳凝结而成的。如果把二氧化碳装在一个铁桶里,再一加压力,它就变成水一样的液体了。如果温度很低,它就变成白色的东西,宛如冬天的雪花,这就是干冰。干冰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不能直接用手去拿,因为它的温度达到零下78。5度。

《十万个为什么》里的知识真丰富,再给你说个为什么。为什么水不能燃烧?这个问题看来有些多余,大家都应该会知道的,可是真正研究起来并不是我们想得那样简单。燃烧通常是指物质和氧气剧烈化合的过程。有些物体即使在常温下也会有机会和氧气“见面”,它就立刻同氧气“结合”在一起自动燃烧起来。当然,有不少物质和氧气根本就结合不来,不论你把它怎样加热,它也不会燃烧起来,水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不能燃烧起来的。

还有无数个“为什么”,我不能给你一一列举出来,我真诚地邀请你和我一起走进书的世界里。让他告诉你更多的“为什么”。

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也让我有了新的目标。在课余的时间里,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进步得更快。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篇5】

这次寒假里,我们读了一本书叫《十万个为什么》。在我们身边有一个充满奥秘的国度,大家可以随时到这个国度去旅游,即使不带地图和向导,也不会迷路,它就是我们的房间。苏联作家米·伊林带我们在房间里旅行,探讨了许多有趣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灯能照亮一切东西,但灯究竟是怎么做成的呢?那就让我们从书里了解了解吧!在法国的一座山洞里,考古学家发现了用砂岩雕刻的小浅碗以及碎石刮刀,用鹿角做的鱼叉圆形的碗底上附着一层黑色的物质。经实验室检验分析,这一层附着物原来是脂油在碗中燃烧时留下的残渣。

于是,第一盏早在洞穴时代便照亮人类住所的灯烛就这样被找到了。这盏灯既没有灯芯,也没有玻璃灯罩。点着时,山洞里弥漫着浓烟炱。几千年过去了,人们才想到要发明一种不冒烟的灯。原来人们以前用的灯是这样的,你们觉得神不神奇呢?

看了作者妙趣横生的解答,你是不是对自己房间里的物品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列在问题清单上,再问问身边的人或者查查资料,一起探索房间里的奥秘哦!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科学真了不起!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篇6】

今天,我读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其中有一个叫“让鸡蛋浮起来”的实验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

我看了这个实验,想起来前几天做的一个小实验,名字叫“会跳舞的火柴棒”,我端来一盆清水,拿来一盒火柴和一瓶万能胶。我先从火柴盒里抽出一根火柴,然后在火柴上涂了一层厚厚的万能胶,最后,小心翼翼地把火柴放入清水中,没见什么反应,过了大概三四分钟才见效,这时奇迹果然出现了。只见火柴头向下,直立在水中,一摇一摆地跳起舞来了,可是,没过半分钟火柴又漂在水面上了,停留两三分钟后,火柴再一次跳起来了,如此反复三四次,火柴不动了。

是什么原因让火柴“跳舞”呢?带着问题,我再次翻书探索。原来,当万能胶与火柴头接触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聚集在火柴头,就会使火柴直立起来,随着时间推移,气体消失,火柴就像失去了风力的风筝,突然倒下,漂在水中。但是不一会儿,化学反应再次,气体聚集,火柴就会如舞者般跳起舞来。当火柴头与万能胶因化学反应消耗完,就不会产生气体,火柴就将“谢幕”了。

由此可见,做实验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还使我们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篇7】

记得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书是我们知识的泉水。是啊!一本好书,会使我们受益匪浅。最近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就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就拿养鱼和养花这两件事讲吧。暑假里,有一天我一大早醒来就看见鱼缸里的金鱼无精打采的,好像饿得没力气了,于是我就把鱼饲料拿出来,丢了四五粒在鱼缸里,小金鱼迅速地把饲料给吃得一干二净,我正准备再放时,爸爸看见了,忙说:“不能放啦!不能放啦!”我问:“为什么?”爸爸也不清楚,我突然想起来可以查一查《十万个为什么》呀!我立刻把书打开来看了一下,“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自言自语地说。爸爸可急坏了,忙问为什么。我说道:原来金鱼就算几个星期不吃食也不会饿残死,反而是不停地给金鱼喂食就会胀死,因为金鱼无论什么时候都想吃,它是管不住自己嘴的。”“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呀!”爸爸说。

记得还有一次下午放学回家,妈妈不在家,爸爸叫我把阳台上的衣服收下来,我收好衣服后看见窗台上的花有点打焉,再一看花盆里的土都开裂了,我就浇了一次水,可还是有裂缝我再想浇时,爸爸看到说“不可以浇了。”我问爸爸为什么,他说你可以去看书呀,我立马就把《十万个为什么》拿了出来,找了一会终于让我找到了答案:夏天,很多花盆会出现干裂的情况,我们通常一天只能浇一次水,如果多浇,花盆里的花会很快枯死的。我和爸爸异口同声地说道:“原来植物的学问也不小啊!”

这本《十万个为什么》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如果你们也有兴趣,就去一睹为快吧!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篇8】

小时候,我总喜欢问爸爸妈妈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为什么太阳东边升西边落;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月亮为什么有时圆圆的像玉盘,有时弯弯的像镰刀;为什么有时艳阳高照,有时又烟雨绵绵……面对我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爸爸妈妈也无法回答,我的好奇心总是得不到满足。而现在,每当我有好奇的问题,我不再去问爸爸妈妈了,而是去找我的第二个老师—《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图书帮助我解决了许许多多的难题。

以前,我总认为太阳比星星大多了,可看过《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后,我大吃一惊,星星离我们实在是太遥远了,其实它们都像巨大的太阳,有的直径比太阳还大几百倍、几千倍。它们的发光本领也很强,千倍万倍于太阳的有很多。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光那么亮是因为它离我们近,我们只能看到星星的一点亮光是因为它们离我们远,如织女星,就距地球一亿四千七百五十八兆八百四十八万亿公里,那么看不清的星星离我们就更远了。

从《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中,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种吃人的树,它在马达加斯加岛。这种树的树干有刺,有八片巨大的叶子,每片叶子都有四米长,它可以在几天内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吃”成一堆白骨,所以当地人把它称为“神树”

世界很大,每天都发生着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百慕大三角失踪的船和飞机;古墓内发现了现代的货币……因此,我们要多读科普书籍,增长知识,分清真实。

总之,《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好书,它让我认识到了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知识是那么益智有趣;它让我知道了科学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我喜欢《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当你翻开书卷,趣味盎然的知识故事让你扑朔迷离;我喜欢《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这套丛书集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于一体,深深地吸引住我。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篇9】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红舞鞋》。《红舞鞋》以女生李莎莎为主人公,讲述了一个丑小鸭蜕变成真正的白天鹅的故事。

这本书大概的内容是这样的:平凡的李莎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被选中加入舞蹈队,并得到参加舞蹈大赛的资格。之后,误解、背叛、伤害纷纷而来,其间还穿插着大人们的纠结往事,但无论身处何种境况,李莎莎始终没有放弃自己,而是保持着一颗善良、勇敢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最后成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事。

看完这本书,我认为李莎莎那种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善良、勇敢是很值得我去学习的。当李莎莎发现她最好的朋友张茜背叛了她的时候,李莎莎没有说张茜的坏话,而是自己一个人默默伤心;当李莎莎发现舞蹈队的同学都孤立她的时候,李莎莎没有找她们理论,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努力练习舞蹈。

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能让我受益终生!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篇10】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套有趣的百科全书,读起来令人爱不释手,里面有女孩子喜欢的动物世界、文化艺术、植物园地、生活百科,也有男孩子青睐的科技园地、天文地理、宇宙探秘、科学技术、人体奥秘等知识。每一本的每一篇都以一个小问题作为标题,读来妙趣横生,深深地吸引着我。

如果说,读神话,带给我们的是古代人民对世界的无尽创想,丰富神奇的想象是他们对梦想的神往及对英雄的崇拜,那么,读《十万个为什么》便是将梦想变成现实般步步实践的解答。

当读到科技篇时,我不禁想到,近期,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中国航天员乘神舟十三号再征太空,开始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我国的太空纪在宇宙中又翻开了新的篇章。遥想从前,人们期待能上天登月探火星,而现在经过了科研人员一次又一次的刻苦钻研,一代又一代的坚持不懈才造就了今日的科技高速发展及如今我们的美好生活。

读完这套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在这个呼风唤雨的21世纪,人类取得的科技成就有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般。“比天空更加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与梦想”,我以后也要像这些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科学家一样,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范文【篇1】

一个大胆的假设,一个逼近的现实,作者托马斯·费里德曼通过《世界是平的》告诉我们这个崭新的世界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给我们秒速了世界正在变平的过程及其原因,他将全球化分割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及其所定义的全球化1.0版本,始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国家和政府在宗教与帝国主义的影响下,利用暴力击碎国界的藩篱,将世界连为一体;第二阶段即是他所指的全球化2.0版本,这一时段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跨国公司。第三阶段即全球化3.0版本,世界从20xx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整个世界进一步缩微,人们可以作为一个个体走向全球,轻而易举地参与全球化,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电脑、网络和各种软件等。随着全球化3.0版本的到来,世界被进一步的拉平了。由此,作者才不得不发出“世界竞赛,正在被抹平”的呼声。

全球经济化和市场化以其发展速度、密切合作和复杂性将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拉的更近,由此导致的市场和人才竞争愈发激烈,此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探索,还有关于个人发展的探索。世界正在被全球化拉平,迫使人们要追逐时代的脚步,警示要跑的更快才能拥有一席之地。对于整天漫游在网络上的人来说,对此书应该是怀有敬畏之情的。

读罢此书,他们才明白自己的知识储备是有多大的欠缺,没点存货别想和人拼,特别是在知识如此丰富的网络海洋里,稍不注意就被瞬间“秒杀”了。在这个时代,充满了使命感和紧迫感的驱使下,我们不得不认真地思索,努力在前所未有的挑战袭来之前占有先机,这里说的先机,即不断地扩充自己的视野,填充知识的不足,吸收更为饱满和新鲜的时代血液。一直说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已经不再成为前提条件了,因为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世界趋向拉平的现实下,人人的起跑线也将趋向平行,开跑吧,现在要的是速度,是真本事。

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跑的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超过跑的最慢的瞪羚,否则就会被饿死。所以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瞪羚,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范文【篇2】

在网上偶尔看到对于《世界是平的》宣传,在去海南在深圳机场倒机时,看到这本书,没怎么犹豫就买了下来,毕竟要花掉50多元,而且装在兜里还是有一定份量的。

放假时论文忙的不可开交,匆忙回老家过年,开学一切步入正轨后,想起了这本书,翻开后,就不忍放下,读了一遍,有要说些什么的意愿了,虽然有些东西可能得重读才能消化、吸收、理解。

孩子看到书名,就说:爸爸,不对,世界是圆的。托马斯x弗里德曼也开宗明义的拿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来说明地球是圆的。但他一步步深入的阐述互联网对人、对世界的影响,让你很难不赞同他的观点:世界是平的。我和女儿说:由于互联网的作用,人们的沟通更加迅捷,任务分配更加合理,美国人休息时,可以让印度人接着做他们的工作,这样世界就显得是平的了。告诉她初中后应该能明白这个道理,也许,等女儿上初中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平坦了。

原来了解过,印度的软件业比较发达,说印度的科技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中国,可自己对印度的认识还停留在他的宗教,他的等级,圣雄甘地,以及英语教材中他那古老的尘土之路。但通过书中对班加罗尔——印度的“硅谷”的描写,使我彻底改变了对古老印度的看法,其实国外对于中国的不了解,有多少不是像我们这样的井底之蛙呢?

对“外包”也有了深刻的理解,什么都可以外包,财务报表,机票预定,肯德基外卖,甚至家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外包。班加罗尔已经成为了纽约或者底特律的邻居,深圳成为了世界的服装加工厂,我们大连也成为了日本的外包基地。用节省下来的时间,雇主可以做更多附加值大的事情,或者去享受阳光、沙滩或者是安详的睡眠。也许,我们将来也会把什么外包出去,或者做个美国人的中国家教。

虽然诚如译者何帆老师说所:弗里德曼有些的论断过于武断,甚至牵强,他把一切都归于互联网的作用,也夸大了互联网的作用。认为中国、印度仅仅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就会马上赶超英美,这是有点脱离实际的;把11。9柏林墙的推翻和9。11恐怖袭击美国牵强的连在了一起显得有点别扭。但确实真的不能忽略互联网的影响。也应该重新审视互联网的作用,微软、IBM都在认真阅读,我们也不要坐享其成了。

文中也提到了普通人上传信息的重要工具——博客、播客。这一新鲜事物一旦被大多数人理解、掌握,世界的传媒历史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其实自己现在就很少看纸质、或电视平面媒体的新闻报道了。可怜的央视在摆架子不转播英超、欧冠,只好到B2B、PPLIVE上看直播了。也许某一天,(很快就该来临)他们像电视一样清晰,电视应该就只是一个电脑的显示器了。

《世界是平的》让平素自认为很了解世界的自己更加认识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更加了解了世界,也隐约感到了一丝挑战与机遇。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范文【篇3】

作者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分析了21世纪初期全球化的过程。书中主要的论题是“世界正被抹平”,这是一段个人与公司行号透过全球化过程中得到权力的过程。作者分析这种快速的改变是如何透过科技进步与社会协定的交合,诸如手机、网络等。其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一个简单但有强大冲击力的概念:世界是平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世界发展的潮流或趋势,同时,该书敏锐地把握了互联网最前沿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最新状况和最新发展趋势。

书中谈到,全球化首先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世界是平的》讲述全球化状况及其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强调今天的全球经济体让人才的竞争和流动更加直接和快速,并出现了赢者更赢、输者更输的残酷现实,直接冲击了人们对价值的理解。使得很多人都感受到前途不确定,担心自己随时会失去工作,因此对未来产生恐惧。但《世界是平的》同时又启发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理解一个人,应该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我们许多人身上的一些不理智或虚荣行为的出现,都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欠缺。

鉴于人类的历史首先是一部发展史。也就是说,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社会生产力在不断提高、人们永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以满足其永远不满足的欲望的发展史。人类的这种跟动物并无二致的自然属性或者说天性,也就决定了生产力会决定生产关系这个事实。

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者扮演着不同的历史角色上,人们有不同的使命。你、我、他,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站的岗位,来创造不同的社会财富。

人类,乃至这个自然界每个存在的物体,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相对长处,都有其现实存在的合理之处,都在为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做出贡献。在我们从事的有着自己长处的领域,我们能更高效率地创造社会财富。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真正和谐的社会,应该要且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所长,都有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机会,都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社会更幸福或者构建和谐社会,应该强调社会公义。社会、国家及其当权者在强调有着高智力人才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同样在为社会留下血汗的其他人。即便是最基层、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同样都是国家的人才,同样是社会的精英。

也许现实中会因人才的难求,造成了某些“精英”自怜自爱、高高在上和无比优越的自我感觉。但我依然主张,社会是大家的,而不是只属于少数成功的人或者一般人所理解的“精英”。一切为这个社会留过血汗的、为这个社会创造财富的人,都是“精英”。人类社会这么了不起、这么丰富多彩,其实都是因为有你,有我。那么,整个社会的大机制该如何来做到这点的呢?一句话:经济调控。经济的调控,使得每个人的个人最优化选择符合达到社会最优化的方向。当每个人都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的时候,他就会得到社会更多的回报。社会当然也就和谐,这毫无疑问。

同样,如果你所做的事情能够真正地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价值,那么社会就应该给你更高的回报,鼓励你去做。更进一步地理解,无论社会再怎么需要各种各样的拔尖人才,但如果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组成这个社会基层的大众,那么社会都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基于这样的认识,消除过分的贫富差距,是必要的。否则,多数人会觉得被社会忽略了甚至被排斥了,或者人们会感觉到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得到的回报严重不相称,于是就不大愿意去做了,抱怨也多了,也自然会产生一种对国家和社会的疏离感,进而社会也就不和谐了。

但是,人本身是一种贪婪的动物,这和自然界其他动物并无本质区别,甚至有时候人类比动物表现得更残忍、更贪婪。很多人为了自身利益会不顾忌整个社会的利益,很多人会为了自己的政绩或个人升迁、或个人利益得失而去损害、去践踏别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去破坏自然,甚至不惜挑战自然法则。这时,人类就需要法律的手段来协调、来保证自己合法和与生俱来的权利不受侵犯。这是除了思想之外,人唯一优于动物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更加善于利用好人类的这个智慧。

其实,自然界是由不得我们不去完善法律制度的。无锡水危机事件、全球范围内的干旱,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任何不顾及别人的行为,终将得到报复。不管是自然还是人类。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道德问题,而是自然规律。

再说说企业,合理的企业和组织机构一定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社会环境。每个人和组织机构都应该去做自己最擅长、同时又是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可能对社会作出最大贡献的同时从社会得到回报。人和企业都是社会的一部分,自己的财富来源都是将自己的努力和社会来交换。因此,为了自己的长久发展,我们就必须要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人类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潜力可挖,我们应该给其他人提供机会让他们发挥他们的潜力去为社会创造财富。一个不能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社会,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和谐的社会自然也孕育不了成功的事业。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应该挖掘人们身上的创造性潜力,通过一些制度和政策,来鼓励人们去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这是企业进步的源泉。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的成功,社会才能真正的发展。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范文【篇4】

在老师的倡议下,看了一部与国际商务课相关的电影——《世界是平的》,刚看到这个电影名字时,我想到了托马斯·弗里德曼写的一本书《世界是平的》,名字一模一样我猜想讲的内容也相似吧,后来看完后果然不出所料。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描述了当代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的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竞争更加激烈,是否能让全球的资源为你所用,是你能否在这个平坦的世界上立足的标准。托马斯·弗里德曼把全球化进程划分为3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全球1.0版本),从哥伦布起航开启世界贸易开始,这一时期全球化是由“国家”的力量在拓展,世界变圆了;第二个时代(全球2.0版本),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变小了;第三个时代(全球3.0版本),这一时期的全球化将以个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以至将世界变为平地,世界变平了。书中的核心观点认为,世界变平了,在全球化3.0时代,个人取代国家和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体,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想象力,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为你所用;世界变小了,从小型变成微型,“光缆把全世界都连结起来,在没有刻意计划下,班加洛成了波士顿的近郊”;竞争在加剧,几乎所有的生产乃至服务都可以外包,借助外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与合作,因为竞争与合作带来了整个世界的变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应该说电影《世界是平的》也是讲了这个主题,但跌荡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欢快轻松的气氛完全将这部电影打造成了一部搞笑,文化感很强的艺术大片。影片开始就谈到一美国电话营销主管托德收到公司消息,公司将要裁撤所在部门并将所有业务外包印度,因为在印度请一個客服人員所需要的薪資只需美国请一个人薪水的1/10。理所当然,公司要將电话中心的业务整個外包到印度去,而原本是公司菜鸟的陶德,就被公司外派到印度去,代表公司去训练一批客服人員,要像美国的客服人員一樣。好在公司没有裁掉托德,反而将他派到印度提到外包公司的服务和效率。托德到印度后首先感受到生活上的不适应,接着是文化上的冲击。陶德初期在印度的诸多不适应,例如宗教、文化、历史、食物、节假日生活习慣等,以及在語言上的差异,雖然同样说的都是英文,但是陶德说的是美式英文,而印度曾为英国所統治,所以英文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即是英式英文,在词义表达上,因为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有很大的落差,这让陶德觉得与印度格格不入。而且在公司要求客服人员解決客戶问题時間,必需缩短在6分钟之下的压力,以及如何提升这批客服人员的水准素质。一开始,陶德只會以美国的做事方式、角度来看事情,所以印度人在他眼中是觉得非常奇怪的,为何他们的英文腔调不一樣,客诉的时间无法缩短等問題。员工素质不高导致本该在6分钟就结束的电话业务平均要到14分钟才能结束。直到员工们要他深入了解印度文化,慢慢的,他将自己丟进印度文化里,在亚沙和其他同事的幫助之下,他开始从印度人的角度去看事情,以同理心的角度去思考他们为何要这么做,进而帮他們解决问题。例如,一开始这些员工对于自己公司的产品根本沒使用过,当然就不能理解,而客戶有任何问题,当然他們也无法即时回应或解决。直到陶德理解后,从总公司寄來许多商品,一方面让员工们了解,一方面也作为員工将客诉时间缩短的奖励。甚至是让员工在公司能有自己的信仰、摆上神像、家人们的照片,让他们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在一连串的改变之下,员工们做起事情也变得很有效率,才使得业绩突飞猛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原本不可能的任务变成了可能。他在美国的上司看到数据后亲自到印度核实,事实也证明了托德的工作成绩。影片穿插了托德和当地一名4岁就订亲的亚莎的爱情故事,本来影片到这里就应该是个完美的结局。结果在他们庆祝之前托德的上司告诉托德,公司在美国被另一公司收购,新公司决定撤掉印度的电话中心,并把新的电话中心转移到上海。

世界是平的,这是一个“个人插上插头就可以大显身手”的时代,这部影片传递给我们更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压力信息的同时,也点燃了照亮我们职业发展道路的火把:如果你能够化全球资源为你所用,那么世界就是你的;如果你对全球化视而不见,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你赖于生存的工作就被外包了。正如书中所言,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除了想象力什么都可以外包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居安思危,加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拓展视野,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工具,提升自己对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整合能力,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控制和把握别人需求的能力。从这部影片里,我收获到了紧迫感,作为一个为国家建设的一份子,我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不断地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努力工作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范文【篇5】

在非洲,瞪羚羊每天早上醒来时都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题记

春节期间,抽空读了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

乍听到书名,或许很多人都会疑惑,世界分明是个球体,怎么可能是平的呢?其实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全球化发展和演变进程,以及全球化对现代世界的影响。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过去因为信息不对称、资源禀赋差异、经济政治制度的限制等因素,致使世界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在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时是不平等的,是无法实现充分竞争的,但是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互联网的发明,外包、离岸经营、产业转移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供应链管理的日益发达,数字移动科技的应用等等,使得全球资源和信息高度共享,科技变革和进步正在消除各种壁垒,世界各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平台被彻底推平了,个人

和企业可以很容易的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和合作。

书中将全球化进程划分为三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全球化1.0版本),从哥伦布航海开启世界贸易开始,这一时期全球化是由"国家"的力量在推动,世界变圆了;第二个时代(全球化2.0版本),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变小了;第三个时代(全球化3.0版本),全球化将以个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以至将所有竞争的平台变为平地,世界变平了。

看了这本书,对我有两点最大的启发:

一、当前这个变平的世界给每个人提供了非常好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如果没有成就的话,不能怪没有机会,而是自己没有行动。

国外有个年轻人发现苹果公司与IPOD(MP3播放器)配套的耳机很漂亮,但是它永远只有一个颜色——白色,于是他想,如果我能生产出各种与机身颜色相同的耳机肯定会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于是他上阿里巴巴,找到了中国浙江的一家公司提供设计,找到了广东东莞的一家公司进行生产,设计加生产的成本很便宜。有了产品后,他又找到亚马逊,通过亚马逊遍布全球的网络将他的耳机销往全世界。在这个平坦的世界里,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想象力,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为你所用。

二、要有合作的心态。

我觉得,二十年前可能竞争比合作重要,但在全球化程度非常高的今天,合作可能比竞争更重要。

在美国,但凡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司,几乎没有不将他们的业务进行外包的:美联航、西南航空等航空公司将他们的后台管理和售前售后服务外包到印度;微软、英特尔、IBM、戴尔、惠普等IT企业将他们的研发外包到印度和中国;NIKE、NEW BALANCE、CONVERSE等体育用品制造商将他们的生产外包到中国和越南;思科、GE、朗讯等电信电器将他们的研发中心建在印度;甚至在美国还兴起了这样一种潮流,大量白领将他们日常工作中比较基础的一部分外包到世界各地,他们在中国或印度找一个助理,每天下班前通过email将工作分派给位于中国或印度的助理,由于美国与中国和印度有12个小时的时差,美国人晚上下班时中国和印度正是早上上班时间,这样美国的白领们睡一觉之后第二天早上一醒来,他们需要的工作成果已经躺在他们的邮箱里了,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不间断的工作……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当今这个世界,除了想象力不能外包外,能外包的基本都外包了,各项工作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外包到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部分工作又从发展中国家外包到中东和非洲一些欠发达国家。可以说世界各国不管是经济也好,文化也好,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已经密不可分,必须进行合作。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同样必须富有合作精神。没有一个人是全才,我们每个人不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多优秀,但也只是中谷海运这艘航母上的一个零件。一艘巨轮平稳运行需要千万个零件精密无间的合作。这是一个英雄退位、团队进位的时代,万人齐划桨,才能开大船!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范文【篇6】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著的《世界是平的》一书。说实在的,刚开始这本书吸引我眼球的只是书的题目。我急切想弄清楚的是作者为什么认为世界是平的这个奇特观点。随着阅读的继续,我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更被作者所描述的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全新格局所震撼,也更加深刻认识到自身现有知识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所以,阅读《世界是平的》一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知识匮乏所导致的紧迫感。

《世界是平的》讲述了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及其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强调今天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让人才的竞争和流动更加直接和快速,并且产生了赢者更赢、输者愈输的残酷现实,直接冲击了人们对价值观的理解。很多人在这种环境下感受到的是前途未卜,忧虑随时会失去工作,因此会对未来产生恐惧感。同时《世界是平的》又给我们以启迪:应该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我们身上的一些不理智和虚荣行为的出现,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的知识欠缺。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当世界成为平的,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变成一个大舞台,这种环境可以迫使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竞争中来。利用网络的平台,一切都将变得没有距离,这个事实既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同时为竞争的惨烈感到一丝恐惧。开放源代码、外包、离岸经营、供应链和搜索技术等被描述成为铲平世界的10大动力,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成为了世界变平的重要力量,并充分享受着平坦化带来的伟大变革。正如作者所说,我们还在睡觉,工作已经外包出去了;当我们醒来时,邮箱里已经会有我所需要的东西了,这便是时差带给我们的好处。世界是平的,使得公司没有了国界,跨国公司可以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优势,将最合适的工作放到最合适的地方,由最合适的人去完成,实现企业最佳的优势组合,最完美的人力资源配比。电子商务的发展消除了企业间的沟通障碍,使企业之间的联络变得更为通畅

现今的中国,随着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中国有大量的工人正在制造业中失去就业的机会,并且其数量要远远超过美国。同时,这种失业促进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并且这一模式正是多年来发展中国家一直在遵循的。这样的模式还要持续多久?恐怕无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这也决定了中国今后的发展,非但是接受知识的国家,更要成为知识输出的国家。因为如果没有知识,我们虽然拥有无数的工厂,但所做的许多都是低附加值的工作,高端的利润都被外国人赚走了。因此,中国必须要改变,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改变,我们必须要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设计、中国研发,必须要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这才是中国强大、民族富强、百姓富裕的必由之路。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范文【篇7】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读《世界是平的》

詹御涛

拜读完费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百感交集,对于其中的开放源代码、外包、离岸生产、供应链和搜索技术的描述,作为一名80后,我实实在在地鉴证了这些技术的“打地基”与“起高楼”,他们不动声色却又势不可挡地在全球肆意蔓延开来,瞬间拉平曲面,将所有国家、民族乃至个人加载到同一个平面来参与竞争与合作,虽然时不时会出现一些“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的噪音,依然无法阻挡时代的洪流与趋势。

对国家而言,狄更斯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用来形容当下亦不为过,书中更是引用大前研一的话对中国有一段比较深刻的描述“中国是威胁,中国是顾客,中国也是机会,你不能忽视中国;你不应该将中国视为竞争的敌人,应该将自己的业务分为几个部分,想好哪个部分可以在中国投资,哪个部分需要出口到中国,哪个部分需要从中国进口。”中国的国际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2019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年,我们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需要打,同时还有各种唱衰中国的言论不绝于耳,充斥着诸如中等收入陷阱、资本市场或楼市的崩盘、食品安全、缺乏创造力、人才流失等等可能将中国一夜打回解放前的恐怖舆论。

然而事实上,中国的发展之路,一直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在过去,我们经历并战胜了诸多重大挑战,获得发展;在未来,尤其是世界变平的今天,我们可以充分拥抱新技术,以最开放的心态和最快的速度去拥抱和适应他们,并赢得属于中国的未来。

对个人而言,在新技术的帮助下,现代人在大数据下确实已经“赤身裸体”,人已无隐私而言。“你必须诚实地度过你的一生,因为不论你做过什么,不管你犯过什么错误,总有一天都会被发现的。”“永远都要说实话,只有这样才不用记住你所说过的话。”

当然了,事物永远都是一体两面的,有弊也有利,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个体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属性将进一步强化,交易或者说价值交换的途径将更便捷、更多元化,个人的价值也将体现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活在当下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必须无条件地拥抱这变革,并竭尽所能地跟上变革的脚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谁能干些什么也是没有止境的”,同理,这种自发性的由下至上的变革,也使得地球的未来可期,人类将作为命运共同体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范文【篇8】

读书主要应该读精品,托马斯。费里德曼所著《世界是平的》就属精品之中的精品,经典的东西没有时效性,可以反复品味,耐人寻味。2年多前我很偶然接触了这本书,读后不仅仅兴奋与被震撼,而且与我多年的某些想法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些年反复读了多次这本书,受益颇深。

托马斯·弗里德曼把全球化进程划分为3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全球1.0版本),从哥伦布起航开启世界贸易开始,这一时期全球化是由“国家”的力量在拓展;第二个时代(全球2.0版本),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第三个时代(全球3.0版本),这一时期的全球化将以个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以至将世界变为平地。

2年多以来,我一直观察中国大陆的全球化进程,看看托马斯·弗里德曼的预言会如何在我们周围演变。结果发现:在中国1.0版、2.0版和3·0版是以一种极为混合的方式出现着,但距世界是平的还有不小的差距。“国家的力量”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中仍然扮演着主角,公司的跨国经营也刚刚处于萌芽阶段,个人对全球化的影响正在集聚,但仍不足以构成主要势力。但《世界是平的》著述中描述的大趋势确实存在着: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世界变平了。

中国大陆已经具备了使世界夷为平地的工具:电脑、网络、软件,掌握这些技能的人,了解这些观念的人。全部驱动力和引擎已经都准备好了。也许,我们正在等待着什么,也许是启动的钥匙,也许是掌握钥匙的人,更有可能的是一种渐行渐近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范文【篇9】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世界是平的……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当世界成为平的,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变成一个大舞台,这种环境可以迫使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竞争中来。利用网络的平台,一切都将变得没有距离,这个事实既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同时为竞争的惨烈感到一丝恐惧。开放源代码、外包、离岸经营、供应链和搜索技术等被描述成为铲平世界的10大动力,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成为了世界变平的重要力量,并充分享受着平坦化带来的伟大变革。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还在睡觉,工作已经外包出去了;当我们醒来时,邮箱里已经会有我所需要的东西了,这便是时差带给我们的好处。世界是平的,使得公司没有了国界,跨国公司可以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优势,将最合适的工作放到最合适的地方,由最合适的人去完成,实现企业最佳的优势组合,最完美的人力资源配比。的发展消除了企业间的沟通障碍,使企业之间的联络变得更为通畅……

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印度的服务业,特别是软件业——不能不说印度创造了一个奇迹。被称为“硅谷”的班加罗尔,那里所发生的一切简直不可思议。(是什么原因让印度一下子成为软件王国的巨人呢?在世纪之交的前夕,Y2K(千年虫)的问题让世人感到世界末日的来临,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那么无疑带给我们的将是一场灾难。要知道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调整是一项庞大而琐碎的事情,世界哪个国家拥有能完成这项工程的专家呢?当然是印度!Y2K让印度的脑力劳动者大受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青睐。Y2K后是网络经济的繁荣时期,印度的软件业也得到了空前蓬勃的发展。与其说印度是幸运的,倒不如说是印度政府的英明决策造就了今天的印度。而我们是否也能在其中得到一些启示呢!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集合11篇)


在细致搜寻后,栏目小编特意为您找到了一些有关“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的资料,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网站的支持和信任,希望您能多加关注。每个人在读完一本书后,所得到的感受都不尽相同,而作品中的细节往往令人惊叹。写读后感时,不能只凭主观评论,需要对文章进行全面评价。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1

这几天中午在我姐家吃饭,也忘了是我的推荐,还是我姐自己买的。她的床头放着林格著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的一书,我又翻开看时,真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它可以是教育人剥去现在教育的迷雾,仰望教育的晴空,为所当为,少为或不为“没有用的教育”,诸如:仅要分数的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摁着牛头吃草的强迫教育;被动灌输、机械训练,毁坏学生想象力的教育;加班加点的恶补,损害学生健康的教育等等,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甚至从长远看是有害的,赶快像山东省那样对“伪素质教育”强力叫停,出重拳,规范办学行为,寻找有用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教育呢?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心中春意盎然。真正有用的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林格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洁净的灵魂去感应另一个灵魂,传递精神力量,宁静致远。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著名文学家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有用的教育就是教育者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像农夫看护自己的庄家成长一样,让庄稼合乎时令自然成长。

有用的教育是唤醒人性光辉的。有用的教育是把学的知识都忘记后仍保留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成长和发展的元素,诸如:善良、正直、自信、包容、进取等,正如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用的教育就是合作共享、学会思考等,这些是终身受用的。

有用的教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作者经过实验论确定了六大行为习惯是家长和教师都要特别关注的: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好的习惯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此外,有用的教育培养个性化的教育。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按着他们的最佳才能区打造一条通向他们潜能的通道,让他们的才智发挥到极致;有用的教育其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有用的教育,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去摸索,其要义是让孩子们得到自由、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既为孩子的现在负责——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健康成长,又为他们的明天负责——让他们的未来幸福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化的发展!

有感》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2

“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之‘大用’,此为教育者的幸福所在”,从书中找到的这一句也正是我对这本书名为《教育是没有用的》最好的解释,其实他所倡导的就是让我们老师、家长改变自己的错误教育方式,提倡回归教育的本质。

书的开头就说“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教师、家长、校长的身上。”儿子刚上一年级,适应这个由幼儿走向社会人转变的过渡期很重要,他适应的很慢,说的白一点,就是不自觉,从不积极主动学习,每天的作业都是吃完晚饭后,由我们大人督促他完成的,自己的书包不想整理,铅笔不想削,老依赖我们帮助他,有时他干脆就说:“妈妈,你帮我整理一下。”作为家长,望子成龙的夙愿很强烈,因此常常是摁着牛头吃草,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客家故事吧!就是一头牛还是小牛犊的时候就被拴在这根木桩上,虽然开始它挣扎过,因为力气小,后来它也就认命了,牛长大了,也没有去拔过这木桩,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我现在也是用这样错误的方式在教育孩子,大人觉得累,,儿子也觉得累,寒假期间,叫他写写字,虽然他会写,可嘴巴也会嘀咕一声:“生活怎么这么不美好?”

因此要转变观念:

一、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如儿子不喜欢阅读,、我就找一些他感兴趣的书,放在儿子经常停留的几个地方,果然儿子发现了茶几上的《动物探秘》一书,主动翻看起来,遇有不认识的字,就问哥哥或请我帮忙读给他听,上面有拼音的话,他就自己拼读,那段时间,他每天坚持阅读,读完了此书、谜语书、还有他自己花钱买的一本书《笨狼一家》;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例如上面所说的整理书包,这种孩子该干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去干。记得一次晚上在他完成作业后,仍是照老规矩,我帮他整理的书包,第二天上午,老师发短信和打电话过来,告诉我,“儿子的听写本忘家了”。于是我叫他外婆在家找找,有的话,给他送过去,他老爸也埋怨我,说我怎么没帮他放好。我生气的说:“又不是我在读书,这原本就是他分内的事,让他自个儿吃个亏,被老师批评了,下次就长记性了。”后来听说那次班内共有5~6个孩子都忘了带听写本,估计那天他们被班主任老师狠狠地批评了。后来儿子回家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我又问:“那本听写本家里也没有,学校也没有,到底到哪儿去了?”儿子不好意思地说:“在我书包了,下午我又找到了。”于是我趁机对儿子说:“看,不是你自己整理的书包,你都不知道书本放在哪儿?下次你自己整理,就不会出现今天的事了。”儿子点点头,从这以后,他开始学着自己整理书包,第一、二次,我会检查,及时指导,后来就放手了。

好的习惯能改变人的命运,父母不能在孩子出生时给他优越的条件,也可以帮助他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这是比“金汤匙”更为宝贵的财富。

还有作为父母还应懂得包容和谅解,允许孩子犯错,帮助孩子在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取得成功。注重心情的教育,用自己的心灵去沟通,打开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保持好心情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做“拉拉队”,不做“配跑者”;做“农夫”不做“园丁”,让孩子自由发展。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3

今年寒假期间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书在假期里面读,这本书是《教育是没有用的》。本书是是作者若干年对中国教育考察、实践、研究的心得。指出了中国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最大问题,我们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在孩子面前赤裸裸地实施教育行为,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受教育的时候,教育已经失效了。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教师都解放出来,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在应试教育之下能让教育提升的根本方法。本书立意深远,说理清透,是一本可能会对中国教育观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理念性作品。

书中讲到我们的教育承担了许多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校长的身上。有一位全国著名中学的'女老师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也照顾不了。”

当然,作者不认为培养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两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就是教育的成功,作者同时对美国教育也有过实地考察和研究,也并不认为他们的教育比起我们有多强。但是无论这个故事是否属实,这个“黑色幽默”却给了我们一个问题需要反思:敢不敢彻底给孩子松绑?为什么孩子是可以依靠的,而且是可以彻底依靠的?

人的短视是因为看不远,因此,我们需要站在高处,把目光投向远处。教育,至少需要我们往后看三十年,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使命。所谓“往后看三十年”,就是想象过了三十年后,孩子已经三四十岁了,你希望他们是什么样子,再回头来看当下的教育,心态可能就会中正平和了。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4

最初看到这本书,不免为这个书名所惊讶:教育是没有用的,那还需要我们老师和学校干什么?仔细阅读之后明白了,林格先生所说的“教育是没有用的”,并不是真的说教育是没有用的,而是说包管一切、剥夺学生思考、思维主动性的过多的“教育” 是没有用的。林先生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宣传自己的主张,而设计了这个相对来说更加吸引人眼球的题目。因此本书的正式题目,就其内容来看实际上更应是“回归教育的本质”。那么什么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呢?我觉得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仔细研究林先生的这本著作。

林格先生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剖析目前教育的困境,“摁着牛头吃草”、孩子厌学等等。过去几十年的教育未把孩子看做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人为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孩子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因而回归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林格先生对于这方面的.论述特别精细。他指出: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上课更多的应该引发孩子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教给孩子探究知识的方法。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视,教育者需要先打开心门,不可抱着一颗焦躁的心来面对孩子,我们需从自己身上流露出一种温暖平和,需要让孩子感受到“阳光”。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学的内容学生都看懂了,而老师老是出于不放心或者是习惯的原因,仍然会消耗时间对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强调。不放心学生,不敢对学生放手,虽然可能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可能会高些,但是学生的主动思考问题的精神却收到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并不需要自己在课堂上思考问题,老师早就把一切问题都准备好了,自己没有思考问题的需要。因此久而久之,学生思维的火苗就熄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没有了,只剩下为了考试而进行的应付。而这些对于教学是极其有害的。

感谢林格先生的著作对于我们的提醒,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在我的课堂上回归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5

最初看到林格先生的新着《教育是没有用的》,是被书名给吸引住了。教育没有用?那我们教师是不是都在做无用之功?带着这种好奇,短短几天内,我就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使我感受颇深的是:教育就是提供给孩子一双合脚的鞋。联想到多年的教育生涯,我突然想到:如果孩子是脚,那么教育就应该是鞋!扪心自问,我们不能不深思:我们教育这双鞋真的适合每个孩子这双脚吗?

其实,我们在打造鞋时候,并没有尊重过孩子们的意见。我们总在以是否听老师的话为标准来评判学生,总认为学生的作业不合我们的要求,总觉得他们上课没认真听我们的讲解这种一切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不就是在拿我们自己看来适合的鞋往孩子的脚上硬套吗?

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孩子当成上帝的礼物来爱,珍视孩子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细心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了解每个孩子发展中的需求,帮助每个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确立发展方向,建立自信,这样才能打造一双真正合孩子脚的鞋。

造鞋匠不仅为天下男女老少所有的人造了鞋,而且还为每个人造了不同时令、不同质地、不同功用的鞋。同理,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观也必须着眼于全面和发展。我们既不能只盯着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也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压制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正如不同年龄的人需要穿不同码子的鞋,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断变化着,教育还必须适应孩子的发展,教育者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科学的评价孩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所有的学生的发展,才能算真正的教育。

就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先天的素质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个体间有差异存在也是很正常的,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消除这种个体差异,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更具特色的人才。

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确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的理念,全力打造适合孩子脚形的、能伴孩子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们的教育就会焕发勃勃生机。

让我们为回归教育的纯真,共同努力吧!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6

《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是教育专家林格颠覆现行教育观念的力作,是拯救孩子,解放家长和老师的一本好书,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长联名推荐的具有现实教育价值的书籍。书中收录了他对教育的一些真实的感悟。倡导要回到教育的本质,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老师都解放出来。

林格老师踏遍全国将近1000个县,走进了1200所学校,面对过数以万计的家长,考察过20多个国家的教育状况,他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剖析目前教育的困境,摁着牛头吃草、孩子厌学等等。过去几十年的教育未把孩子看做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人为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孩子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很多家长和教师,唯恐在孩子面前不能立威,习惯于高高在上,习惯于无所不知,面对孩子犯下的错误往往疾言厉色。

林格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感应。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大脑,依赖知识的传递,就会使心灵失去了感知、感觉、感应的能力。我们的日常生活常常被种种情绪、思想所主宰,但有些时候,我们依然能极其清晰、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可能在品尝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校提出: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打造幸福人生,提升生命质量等的办学指导思想,且不评价办学目标提得如何,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教育的目的要为孩子的生命质量服务,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生活、学习状态。欲望使我们存在,而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身处陋巷的颜回,只有粗粮清水但快乐无比。所以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本身不由你获得多少来决定,而是决定于你感受到多少。

无论家长还是教师,要了解孩子最需要什么?这是最重要的。有不少教师和家长,与孩子分明日日相处,身体上的距离最近,心灵之间的距离却很远,根本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几年前,北京发生了一幕家庭惨剧。夫妻俩都是一所着名大学的教授,家庭条件优越,但是,他们16岁的孩子却因为忍受不了家庭的压迫以及父母对他交往女朋友事情的强加干预,用菜刀残忍地把父母杀害了。后来法官在法庭上问他真正的杀人动机,他说了一句话:是因为我的父母到死之前,仍然不知道我需要什么。这句话,我想是对所有教育者说的。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是孩子的一种内在需要。无数事实证明,只要让孩子感应到你真的在乎他,他就不会让你太失望。孩子是整个家庭中是重要的一员,家庭里的事情要适时与孩子交流,在不断地交流中更能够体现对孩子的爱和欣赏。

林格老师还指出: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上课更多的应该引发孩子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教给孩子探究知识的方法。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视,教育者需要先打开心门,不可抱着一颗焦躁的心来面对孩子,我们需从自己身上流露出一种温暖平和,需要让孩子感受到阳光。

传统或者流俗的教育理念,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目标都可以通过教育技巧实现,这恰恰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冲突的内隐症结所在。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能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林格教授指出:人的素质是逐步养成的,而不是教诲而来。我想,这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精髓。许多着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思想家都认为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人在成年以前,尤其是年幼时,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少年儿童成长中的每一天都是习惯培养的好时机。正如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所指出的: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起,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尤宗周先生在《国学概说》中明确了人生四个阶段的教育理念。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基。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少年养志理想报负的鼓舞。成人养德真实生命的开展。这四个阶段关键词就一个养字。养是一个渐变的、无意识的教育存在,更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精神滋养的过程。

少年儿童时期,由于人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说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帮助孩子培养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以便为孩子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件省力而高效的工作。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7

蔡询琦《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是教育专家林格颠覆现行教育观念的力作,是拯救孩子,解放家长和老师的一本好书,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长联名推荐的具有现实教育价值的书籍。这本书包含了他对教育的一些真情实感。倡导回归教育本质,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解放家长和教师。

少年儿童时期,由于人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说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帮助孩子培养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以便为孩子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件省力而高效的工作。

中国有近4亿未成年人。让孩子健康成长,拥有美好未来,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但如何做“第一任教师、终身教师”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清楚的。如果按照老一辈人的方式教育孩子,有时不仅是无效的,甚至会招来孩子的反感,因为时代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首先,如此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人类在面对没有玩伴的独生子女的教育方面,没有任何经验;

其次,现在孩子的身体发育大幅度提前,许多新问题随着身体变化时间提前以新的面貌层出不穷,使我们无法以既有的方法应对;

第三,我们的社会处于大转型期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使孩子成长的文化土壤与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同,财富和竞争概念的灌输,让很多孩子提早进入**世界的竞争规则,失去了他们应当有的真正的童年;

第四,在电视机前以及在网络时代长大的孩子,具有特殊的心灵生长特征,这是上一辈人根本无法理解和解释的教育现实。

我认为每个家长都应该学习家庭教育理论,马克思说:"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为是教育子女。"这句话非常深刻。

作为法官,必须执行法律,否则就是失职;作为传教士,他们必须传播宗教,否则他们就不虔诚;同样,作为家长,必须以教育子女为天职,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家长。父母必须像法官和传教士一样忠于自己的职责。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职位不能退休,是终身的。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8

这几天,我在姐姐家吃午饭,忘了是我推荐的还是姐姐自己买的。她的床头放着林格著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的一书,我又翻开看时,真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它可以是教育人剥去现在教育的迷雾,仰望教育的晴空,为所当为,少为或不为“没有用的教育”,诸如:

仅要分数的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摁着牛头吃草的强迫教育;消极灌输和机械训练破坏了学生的想象力教育;加班加点的恶补,损害学生健康的教育等等,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甚至从长远看是有害的,赶快像山东省那样对“伪素质教育”强力叫停,出重拳,规范办学行为,寻找有用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教育呢?

有益的教育应该使孩子充满春天。真正有用的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这是一个心灵感应的过程。林格先生认为:

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励,一种鼓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

教育本身就是一棵树摇一棵树,一朵云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清洁的灵魂去感知另一个灵魂,转移精神力量,安静而远离。

有用的教育应该使孩子长得像野花。著名文学家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有益的教育是教育者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有那么多孩子在大麦田里玩耍。

成千上万的孩子,附近没有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

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

我整天都这样。我只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像农夫看护自己的庄家成长一样,让庄稼合乎时令自然成长。

有用的教育是唤醒人性光辉的。有用的教育是把学的知识都忘记后仍保留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成长和发展的元素,诸如:善良、正直、自信、包容、进取等,正如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

“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你认为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要学习,就要多思考,多观察自然。

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用的教育是合作与分享,学习思考等,这些都是终身的。

有益的教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

一句话,就是养成好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当我们离开学校,我们仍然需要在许多方面接受教育,我们需要教育自己。目的是养成习惯,提高我们的能力。习惯越自然,能力就越好。”作者经过实验论确定了六大行为习惯是家长和教师都要特别关注的:

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好的习惯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此外,有用的教育培养个性化的教育。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根据他们的最佳才华区创建自己的潜能通道,使他们的智力达到极致;有用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书,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有用的教育,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去摸索,其要义是让孩子们得到自由、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既为孩子的现在负责——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健康成长,又为他们的明天负责——让他们的未来幸福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化的发展!有感》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9

寒假读书四《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我们的一生都将与教学为伍。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思考过。假期里我读了林格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所获颇多。

大家应该都读了孩子扔石头的故事。孩子们一开始无论如何都不肯停止扔石头,结果后来主动让他们扔,甚至花钱让他们扔,他们反倒因为钱少不扔了。这事说来好笑,但深思起来又令我们反思。如果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外力来逼迫学生读书,那么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时间久了,他们总会腻。无奈之下的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我们总是恨铁不成钢,面对那些无论如何也不肯学习的孩子感到无可奈何,孰不知,他们的心里也是无可奈何。学习对他们来说难于登天,他们没有尝过学习的半点乐趣,这种情况下还要做出一副认真学习的样子来,真是苦不堪言。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喜欢学习,还要让他们能够品尝学习的快乐。就像林格老师说的: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都会有偶尔进步的时候,如果这时,我们对他进行适当的表扬,他们的学习劲头会比以往足。这样就有可能创造第二个进步,再次进行表扬,如此学生的心里就会始终洋溢着自豪感,成绩也就慢慢好了。道理我们都明白,可是我们到底又转化了几个这样的学生?

德国人的整洁习惯是出了名的。在那里,即使是一个醉鬼,在头脑不清的情况下,他也会记得将手中的酒瓶扔进垃圾桶,不能不令我们惊叹。可见,好的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林格老师说过:人的素质是逐步养成的.,而不是教诲而来。我想这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真谛。就连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毫不犹豫地认为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所以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也不能指望学生带着好习惯而来,那么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任也就落到了我们的肩上。我们应当怎样做呢?

拿我自己来说。我喜欢吃水饺,当然也想学,可是当我第一次把水饺包出来放到面板上时,妈妈就说:“你看你包的,馅太少,形状太难看,还是别包了,去一边玩去。”下一次还是这样,年复一年,我到现在还是那样包。可见,我们学习一件新事物时,第一次非常关键。用到教学上,也就是说,新课是最重要的,新课学得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以后的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新授课的设计。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说到底,坚持到底最重要。长期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这样。我们要求学生坐端正,可能学生第一天觉得新鲜,能够做到;第二天还有新意,也能完成;可是慢慢的,一星期,一个月,一年…往往就懈怠了。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要想完成,首先就要戒掉我们身上的种种浮躁之气。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有时候,我们离成功仅一步之遥,但如果不善始善终,就很可能使那小小的一部成为无法逾越的距离。成功就在于每一天的坚持。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10

《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在书名上很是吸引我眼整球。书中写的是什么?为什么竟起了一个这样的书名?作者又是谁?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迫不及待地想看。

看完后,让我很有感触。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戈,一位当代中国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现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养育教育综合研究组组长。在提炼办学理念、打造学校教育品牌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在腾讯网上的教育家博客点击量达到1000多万,被腾讯评为“最有偶像气质的博主”。

林格在自序中写到:伟大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说过:“教育就是生长。

”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的是生长,而并非其他,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我们耳熟能详的说教,这些其实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期望。这些目标本应该由孩子们来规划,但现在教育者喜欢做的事为孩子们设计一个美好的违来,然后要求孩子们去实现,这只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是对孩子天性的劫持。我觉得也是这样,尤其是我们做班主任的,总是觉得孩子年龄小,所以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其它方面,都尽量要替孩子们想一个全面,恐怕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听了作者的分析以后,我要改掉一些做法,就如林格所讲“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

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

这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教育之困;第二章回归教育的纯真;第三章全面依靠孩子;第四章教育的目标是焕发人性光辉;第五章教是为了不教;第六章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第七章教育的最低纲领——培养能力;第八章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章章都很精彩,也很有作者自己的见解。

在教育专家林格先生看来,当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走向了教育本质的反面。从来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身上会背负这么多跟教育无关的内容:升学、就业、致富、成名成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一个普遍心态就是,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结果导致中国的家长太累,教师太累,孩子也太累,而教育生产力却很低下。

经过大量的研究,林格先生已经证明,教育者可以减少干预和一厢情愿的计划,孩子们完全有办法取得成功。作者跟教育一线的校长面对面的沟通,让他能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剖析目前教育的困境。林格主张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解放家长和教师,这也会使教育效果产生惊人的爆发力。

他认为,教育是道,而不是技术。因为深知每个父母和教师身上都是百药齐全,只要给予“道”的提示与点拨,大家一定能创造出无限精彩的教育技术,以及适合自己孩子的生动的教育策略,做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让我们在教育中少一些“笨愚公”,多一些“蓝精灵”,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希望所在,这才能“激扬生命主动性热情”!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11

“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之‘大用’,此为教育者的幸福所在”,从书中找到的这一句也正是我对这本书名为《教育是没有用的》最好的解释,其实他所倡导的就是让我们老师、家长改变自己的错误教育方式,提倡回归教育的本质。

书的开头就说“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教师、家长、校长的身上。”儿子刚上一年级,适应这个由幼儿走向社会人转变的过渡期很重要,他适应的很慢,说的白一点,就是不自觉,从不积极主动学习,每天的作业都是吃完晚饭后,由我们大人督促他完成的,自己的书包不想整理,铅笔不想削,老依赖我们帮助他,有时他干脆就说:

“妈妈,你帮我整理一下。”作为家长,望子成龙的夙愿很强烈,因此常常是摁着牛头吃草,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客家故事吧!就是一头牛还是小牛犊的时候就被拴在这根木桩上,虽然开始它挣扎过,因为力气小,后来它也就认命了,牛长大了,也没有去拔过这木桩,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是小小的木桩吗?

不!绑牛的不是木桩,而是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

我现在也是用这样错误的方式在教育孩子,大人觉得累,,儿子也觉得累,寒假期间,叫他写写字,虽然他会写,可嘴巴也会嘀咕一声:“生活怎么这么不美好?”因此要转变观念,

一、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如儿子不喜欢阅读,、我就找一些他感兴趣的书,放在儿子经常停留的几个地方,果然儿子发现了茶几上的《动物探秘》一书,主动翻看起来,遇有不认识的字,就问哥哥或请我帮忙读给他听,上面有拼音的话,他就自己拼读,那段时间,他每天坚持阅读,读完了此书、谜语书、还有他自己花钱买的一本书《笨狼一家》;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例如上面所说的整理书包,这种孩子该干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去干。记得一次晚上在他完成作业后,仍是照老规矩,我帮他整理的书包,第二天上午,老师发短信和打**过来,告诉我,“儿子的听写本忘家了”。

于是我叫他外婆在家找找,有的话,给他送过去,他老爸也埋怨我,说我怎么没帮他放好。我生气的说:“又不是我在读书,这原本就是他分内的事,让他自个儿吃个亏,被老师批评了,下次就长记性了。

”后来听说那次班内共有5~6个孩子都忘了带听写本,估计那天他们被班主任老师狠狠地批评了。后来儿子回家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我又问:“那本听写本家里也没有,学校也没有,到底到哪儿去了?

”儿子不好意思地说:“在我书包了,下午我又找到了。”于是我趁机对儿子说:

1、 第二次,我会及时检查和引导,然后放手。好的***改变人的命运,父母不能在孩子出生时给他优越的条件,也可以帮助他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这是比“金汤匙”更为宝贵的财富。

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理解宽容和理解,允许孩子犯错,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取得成功。注意情绪教育,用自己的心灵去沟通,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做“拉拉队”,不做“配跑者”;做“农夫”不做“园丁”,让孩子自由发展。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