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独特的,内心想法也是。观后感主要就是写心得感悟,是日常最常见最实用的文体之一,我们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可以将别人的知识,消化成自己的知识。观后感的写作格式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流浪地球2》感悟500字,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流浪地球2》感悟500字(篇1)
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去看,因为我对《流浪地球1》并不是很感兴趣(特效什么的有点尬),而且我觉得过年应该看《交换人生》这样的喜剧比较好。
结果朋友圈都在推荐小破球,而且二刷的呼声不断,还有位大神头头是道写了一篇小破球的评论,跟《三体》做了个类比。这下可让我家那两位三体迷坐不住了,硬拉了全家大年初二送票票。
首先是本人的观后感——
作为女性,最重要的是打动我本人。刘培强和韩朵朵的爱情,刘培强与师傅之间的父子情,图恒宇和丫丫的父女情,图恒宇与马兆惺惺相惜的同事情,刘培强师傅和他那位外国哥们的战友情……都挺让人动容的,尤其是“五十岁以上,出列”以及月球上核爆炸的那一刻,我是哭了的,身边那俩借着黑暗偷偷抹眼泪这种事,我就当不知道好了。
周老师和那位女外交官的部分,我没有特别感觉,虽然我是根正苗红的,但平凡的叙事更能打动我。
然后就是我家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
我上次把这两位祖宗请进电影院还是成龙的《天将雄师》了,这二位也是认识大明星的人,奈何出来就抱怨:太闹了,耳朵震得疼,吓死人了晚上回去要做噩梦……
这次么,什么都忘了,一个劲地说:哎哟,这个像真的一样!
出来问他们好不好看,说没看懂!没看懂还看了三个小时都不肯睡觉,厕所都不肯上?!
人家说:好看啊!
果然是字面意义的好看!
我家那两位的想法呢——
这个是在致敬暗黑森林!
妈妈,快看,那个闪烁的红灯,意味着数字生命很可能已经叛变了。
妈妈,如果三体人半路上遇上流浪的地球,会不会很尴尬?
妈妈,这座屋子像不像《星际穿越》的五维空间。
——至于他俩说的什么空间塌陷,什么时空多维化,原谅我根本听不懂也不想听!
我就看个电影而已,难道还得去考个物理学博士?
看个热闹还能看出两条线,我觉得已经对得起我的智商和荷包。
不说了,二刷走起!
《流浪地球2》感悟500字(篇2)
今天去看了流浪地球2诶,没想到足足将近三个小时哈哈,但是确实很精彩全程无尿点,喜欢科幻的小伙伴不要错过 但是我爸看的好像要睡着了哈哈。以下涉及一些剧透建议观看后食用讨论~
关于三条故事线:
故事线1:刘培强,流浪地球时候的刘培强牺牲了,这一部是前传填了很多之前的坑,比如刘培强和韩朵朵的爱情,吴京:看到她的那一刻,我连孩子叫啥名字都快想好了,最喜欢这一段了然后有几段还挺好笑的,“跳楼机”那段俩人是预备队员,旁边一外国小哥对韩朵朵说害怕可以抓我的手结果那小哥全程紧紧抓住刘培强的手不肯松开,送花片段,都很有意思,这条线主要是领航员视角,沙溢演的师傅和刘培强的互动也很感人,最后人工点燃核弹那里真的很感动,所有50岁以上的航天员站了出来,执行自毁燃弹任务,师傅的角色也很鲜活,救回了刘培强,师傅好满足,甚至最后一分钟好漫长,老队友问他想说点啥,却也只说出了“说点啥呐”因为没有遗憾了,最后为了地球牺牲也感到自豪。解释了很多第一部很多的疑惑,刘启和刘培强的矛盾等等。
第二条线是刘德华饰演的技术人员视角,他的执念是想要救自己的女儿丫丫,一直想通过虚拟人的师姐让丫丫获得自主意识,里面马兆应该是刘德华的师傅:没有人的世界是不完整(好像是这个意思)之前的计算机算力只能维持丫丫两天的生命,这个技术人员就一直想要去给丫丫完整的一生,这也是两个观念的碰撞,是接受现实还是在虚拟世界永生,显然他选择了后者,当然也是因为这样最后才能成功完成了最后的密码任务。ai智能的发展速度真的很可怕。
第三条线是中国的代表周先生视角,在联合国会议上沟通决策的视角,很红~最后发射按钮那里中国人不可能完不成任务真的很燃,最开始不被看好相信,然后只有我们自己坚持推动的计划在2044年验证成功了,然后大家一起动了起来,一共三四个决定吧,决定整个世界的走向去留,这里面还有一个传承,周先生给小女孩机会发言,告诉她别紧张一字不落的念出来就好,最后小女孩也给了新人小伙机会。
这几条线以及这么多的任务就构成了这一样一个宏大的流浪地球的宇宙画面,我个人还挺喜欢整个线的,虽然有的部分一猜就猜到剧情了但也还是特别精彩的。
《流浪地球2》感悟500字(篇3)
一直以来,我始终有个惯性思维:优秀影视剧的续集,往往就是“狗尾续貂”。目的不过是为了,最大化透支前部的良好“声誉”,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好吗?影片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遇见了爱情——爱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东西。而爱情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地球会毁灭,人类将灭亡,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去爱!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影片中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会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区区几个字,彰显出的却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度思考。而后,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宇航员张鹏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明明就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的大义。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亲情。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为了死去的女儿丫丫,宁愿“以身试法”、以命相搏。为了替家人换得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选择离开家人入驻空间站。但是,在把这张票给妻子还是给岳父上,让他犯了难……图恒宇不满足于女儿丫丫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而是继续躬身于科研,以让女儿丫丫的“数据生命”变成永恒。当老马提示他:拥有了永恒“数据生命”的丫丫,可能是个天使,也可能是个恶魔时。他选择了相信。所以,当自己溺水时,让女儿记住了秘钥。并在最危急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静与睿智,令人印象深刻。当人类在地球是否要去“流浪”上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以此来逼迫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也许手段不够委婉,但初衷却是好的,也算勉强能够接受。不过,至少透漏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它会自行判断而不会听从人类的“发号施令”。
这就不禁让我们担心:这样的人工智能,若是再具备了自我迭代能力,掌握了庞大的资源,拥有了超强的力量……那么,它还能够始终不改造福人类的初心吗?我想未必。人类不能对此太乐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类必须要保持清醒,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优胜。不然,人类就可能失去对于自身命运掌控的权利。
当然,整部影片也并非是完全无懈可击的。如:地球真的需要去流浪吗?流浪出太阳系,真的是最优选择吗?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去改造太阳吗?地球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拿出来应急吗?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上万个引擎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否如鸡蛋一样散了黄?以及,地球流浪前,真的必须要抛弃月亮吗?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流浪的路,不行吗?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流浪地球2》感悟500字(篇4)
流浪地球的叙事背景宏大,很多设定充满新意,从电影设计来看,后面还会有三和四,有类似星际穿越的设定。
看了第一部的原因,在一些情节来说不可避免就会可预测(吴京在月球坍塌后逃生活下来)。有些段落也略显俗套(在最后一秒终于联网成功,拯救世界)。
有一点我的悲伤是,在面对世界末日时,是有少数人去决定大多数人命运的。“数字化人类”和“流量地球”的选择,从电影设定来说,“数字化人类”给了每一个人活在“虚拟”中的机会,且从最后刘得华的结果上看,也不糟糕。流浪地球,最后是一半人的牺牲(他们没有去地下城的机会)。这些选择,究竟如何正确,又对谁公平。
做选择的权利在少数人的手上。月球即将突破洛希极限,地球发射器的准备工作没做好,这时点火地球立刻完蛋,不点还有三天时间等死。但是少数人替大家做了决定,这很可能剥夺大多数人最后三天的生命时光。我认为这部片子充满了浓浓的个人英雄主义(吴京选择一个人在月球上放置最后的五枚核弹,中国代表选择倒计时结束就发动发射器)
《流浪地球2》感悟500字(篇5)
今天去看了《流浪地球2》,纵观整个科幻电影史《球2》的表现也是相当炸裂。我也没能力做些很专业的影评,就从一个普通影视爱好者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应该是十年来最好的国产电影,光精良的特效、恢弘的科幻场面就值回票价,影片阐述的人性伦理政治的元素融合的相当好,剧中“生存派”和“数字派”的斗争并不是要分出对错,更多的像是要提供给人们不同的选择,任何的生命形式的存在都有其意义,没有人能否定他们的价值。
片中的一些彩蛋和小细节也是非常多,值得人们推敲回味。比如李雪健老师饰演的联合政府官员姓周并且最后身穿中山装的形象非常像我们新中国的一位伟人,后面一代代发言人的传承也给我们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后面刘德华饰演的图宏宇回到北京看到墙上的售房广告吐槽房价终于降下来了,在紧张的剧情下提供了一些小笑点。当沙溢喊出中国航天飞行中队的时候我激动的浑身起鸡皮疙瘩。还有对马兆这个矛盾人物的刻画,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好像才发现他才是“数字生命”的某种意义上的维护者。还有最后引爆核弹的各国英雄,代表了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按时间算来算这些人正好是我们这一代的00后。这是一部时代的群像也是英雄的群像。
我从这部电影看到了它想阐述的希望,它也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我真的吹爆它,细节太多我已经准备二刷了,期待《流浪地球3》。
dg15.com编辑推荐
流浪地球2观后感300字大全5篇
当前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最喜欢的就是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观后感,就是把我们看完某作品后内心有感触的想法写下来,只有认真观看,才能对作品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你感觉对写观后感毫无头绪吗?工作总结之家编辑现在向你推荐流浪地球2观后感3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流浪地球2观后感300字 篇1
趁着过年看了电影《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同时也听说,今天好几部同期电影也不错,思考了一下,选择这部,记得以前有个笑话,说《流浪地球》成功开启了中国科幻的大门,而另一部电影成功将这部大门关起来,流浪地球系列还是非常好看的。
这部电影有点像流浪地球的前传,在流浪地球1时,因太阳急速老化,人们准备非常飞出太阳系,途径木星时,因引力偏差,导致差点没被木星吸过去。
而流浪地球2是前传,可以理解为:人类为了准备离开太阳系,所做的准备,建造行星发动机,和推离月球。
1)科技发展路线
人们今天的成就,一大部分就是来自人们的自主,有点“自由市场,自由竞争“的意思,你喜欢山水画,你就去画山水,你喜欢科技类的东西,你就去做科技类,甚至买科技类产品,随着你的喜好,想做什么都可以,这样在充分的竞争市场下,即使非常小众的东西,也会有好的发展,这样在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总有能够胜出的东西,现有科技也能进步。
之前听得到解读三体系列,打的一个比方非常恰当,要想科技长久进步,不是说让每个人都去搞科研的,而是让人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有每个人都想要一部更好的手机,厂商才有动力去用更好更新的芯片,而最后我们的航天器,才有可能用上,市场经过检验的好芯片。
2)民意的弊端
在未来,或者说在电影中,人类有很多新的技术:太空电梯技术,智能量子计算机和无人机等多项技术。人们的意志对于科技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统一战线,却不见得有好处,有利也有弊端,人们在应对太阳衰败这件事上,有着不同看法,有人就是考虑别的方案,因为行星发动机还没测试成功,所以各种反对意见层出不穷,甚至引发暴动,故意捣乱,你做什么事,偏不让你做。
但是什么方案行,当你拿着这种方案问他们时,他们也说不出任何方案,他们会说,反正不是领导者,不管这些,简而言之,这股民意只负责反对,不处理任何事情,这非常像现在互联网上信息一样,一旦有某些新闻出了,基本是正反都有,只负责发表看法,不怎么考虑解决问题。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人类打起自己人来,都是下手真狠啊,反对建造行星发动机的人们,决定对太空电梯来一场袭击,他们先是黑掉了整个无人机系统,让所有枪口对准保卫电梯的自己人,然后采用轰炸形式摧毁了太空电梯。
3)数字生命与moss
在电影中,讲了一种数字生命的新技术,也说明了,未来人们可以通过将自己意识上传保存在计算机中,以达到永生的目的。这项技术未来完全有实现的可能性,甚至现在也有了苗头,就是一些AI通过换脸模仿人的表情,甚至声音与抒写文字,但都有很多限制,在人类规定的框架内行动,或者至少是人规定的边界内行动,一旦脱离人类的掌控,有了自己意识,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虽然现在人们可能造不出moss,那样的智能计算机,但是一旦某项技术脱离了人类掌控那样,可能就会像moss那样,它有了自己的想法,干预很多事情,很多希望也就此终结了,不会在绝望的时候,考虑其他可能行,就会选择放弃,纯粹逻辑。
4)没有国家之分-联合作战
看刘慈欣的小说,或者电影,总有一种格局,很大的格局,天下一盘的格局,也许只有像流浪地球下,太阳衰变这样的大灾难,人们才会放下国于国的隔阂,才会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吧。
让自己感动的,往往是联合作战,共同应对困难部分,作为师傅的航天员沙溢,自己主动承担爆破任务,在他的唤醒下,各国国家都纷纷响应,去一趟永远不归之路,甚至在看完电影后,再次回想,依然会被感动吧,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吧。
电影总体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可能不太适合全家一起看,小孩看的话,需要一定背景了解,这可能不是适合的部分,它依旧不妨碍它是一部好的电影。
流浪地球2观后感300字 篇2
先说一下我看这部电影时的感受,心里对这部电影的评分其实在观影过程中像心跳一样,好几次起伏,但是等看完之后,了解了这个框架,我觉得这部电影是不错的。
所以,大家可能会跟我一样,会对几段剧情摸脑袋,心里暗想这样也行?也会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而对某些片段觉得很不适,但是当看完后,我认为应该可以评价这是一部好的电影。
在不剧透的情况下,我想谈谈看这部电影时的感受,就是这部电影对「给文明以岁月」和「给岁月以文明」进行了探讨。是的,如果你是三体迷,你一定也知道大刘在《三体》这部小说里也进行了探讨。
然而,这部电影并未延续三体的思路,而是给出了一个新的解答:「给文明以岁月」和「给岁月以文明」是一体两面的,「给岁月以文明」是里,「给文明以岁月」是外。
人不会永生,但是人类这个物种可以。也是基于此,对于单个的人来说,人性是给自己的岁月标上了「真正」的时间,这里的人性是正向的,是为了所爱之人愿意牺牲的人性;而对于人类而言,也存在一个「人性」,但是这个人性,既有正向的,也有负面的。
所以,人会消亡,但是人类会永存,原因在于,人类有着正反两面的人性。先不说这个观点我是否认同,但是我觉得很酷。「人类总想毁灭自己,所以人类才能永生」,老实说,我是感受到这个,才觉得这部电影是部好电影。
很期待第三部,如果能够延续这个架构,我觉得这将是一部世界级的科幻巨作。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这部电影值得票价
流浪地球2观后感300字 篇3
今天来讲一讲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其实是两天前看的电影,但由于太喜欢流浪地球2这个电影了,反而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写感受。
首先我想说流浪地球2这个电影是我心里中国科幻电影的No。1。看完这个电影的一个感受就是中国的科幻电影终于成熟了。电影节奏用了很通用的模式,开头刺激,中间平稳,结尾高潮。电影一开始用“太空跳楼机”这个概念,再加上无人机战斗,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中间引出三条线,分别是刘培强韩朵朵这种普通人视角,图恒宇马兆的科学家视角,周喆直郝晓晞的政治视角。三线并行,横跨几十年。最终三线收束,一起克服月球危机。整体节奏干净利落,跌宕起伏,三个小时没有尿点。
除了整体故事上吸引人,其中最吸引我的点是那些科技狠活!太空电梯,行星发动机这种未来建筑就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太空电梯,我全程叫他“太空跳楼机”,想想就很刺激。其次量子计算机,数字生命这些和我专业相关的就更吸引我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谈论一下片中的大boss也就是moss了。彩蛋中moss说到一切危机都是它引起的,貌似是为了让人类为了解决危机团结起来,甚至为了炸月球让人类把核弹都用掉了。但它的真实目的和想法是什么恐怕要在第三部才能看到了。
但这之前要先说明一下数字生命,或者说人工智能这个概念。现在所谓的人工智能发展还很简单,限制人工智能的主要因素是内存不够。所以电影里面有了550A,才有人工智能,有了550W,人工智能就又更上一层楼。另外就是人工智能不是凭空产生一个人,需要样本,这也对应了影片里数字生命需要一段这个人的影像资料。但是影片里其实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人工智能产生自主意识。这个问题在美剧西部世界里有谈到,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而数字生命这种方式,真的有意义吗?把自己的意识导进电脑里,这个人还算活着吗?具体一点说,比如A快死了,死之前把记忆导进电脑里,电脑可以根据记忆继续运算出后面的人生,那么这个电脑里的数字人B拥有A的记忆,但他是A吗?
总而言之,流浪地球2对于这种话题的探讨都是超前的,可以看到中国科幻电影在主题上的进步。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种主题的变化会毁了这个系列的电影。但我觉得去探讨一些新的关于未来的话题也很有意思,毕竟不能老是炸星星吧。
流浪地球2观后感300字 篇4
《流浪地球2》是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又不仅是刘慈欣的流浪地球。
刚刚看完电影,决定激情写下这篇影评。对于《流浪地球1》个人认为有了科幻的皮,内核却不是大刘的核。但球2,完全是大刘的味道。(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透,介意慎看)
谢谢郭导!我真是多厨狂喜!竟然可以看见小破球2和《一人之下》的梦幻联动(王道长排面!),还有片尾致敬星际穿越以及和球1的一部分彩蛋联动。(可能还有我没看出来的。啊啊啊啊啊总之科幻迷激动!)
回归正题,从理性来看,文戏部分的确有一点落入俗套煽情的嫌疑(这很刘慈欣,毕竟大刘是出了名的不擅长感情戏)。但时隔四年,流浪地球还是交出了令我这个书粉满意的答卷。
首先,片中背景很现实,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就能够大量运用可控核聚变发电;太阳凋零也并非不可能;人工智能真正拥有自主意识也许真的会变为现实……这可以说是必然的未来(虽然实现这些技术的时间跨度可能会比影片中的更长),而且球2没有逻辑硬伤。
其次,片子中矛盾冲突的处理与讨论可以看出刘慈欣的痕迹。大刘思考过人和人工智能、人和宇宙、灾难下人和人的关系,在这部影片中均有体现——人工智能会不会有朝一日真的成为智慧生命,到那时该怎么办;作为宇宙中的微尘,我们的文明又该如何存活;个体利益分配不均使文明内部无法团结会不会导致文明的毁灭……这是属于刘慈欣的冷酷而森严的美学。我不能说大刘本质上是悲观的,但在他的笔下,希望是少于失望的。不论是《死神永生》最后让程心执剑的选择还是现实中他对中国科幻的评价,希望中都不时显露悲观的影子。但球2多了一层柔和的理想主义色彩,那是对人类美好品德的信任,坚信我们的牺牲,我们的团结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看见《三体》里最著名的宇宙社会学放在人类和AI之中依然适用,不同的是,球2给了罗辑一个梦,让黑暗森林照进了光(也许只有在人类文明内部才能实现吧)。有人说球2有主旋律的感觉,但我更觉得不论是人类对彼此的爱、希望还是团结,都是我们苦苦追寻的,它们是主旋律,但也是人类的殊途同归。
最后,说说我印象最深的片段。550w一开始是如此的森严、冷酷,它用最无情的方式逼问刘培强,但到了最后,当它成为了moss——可爱的小苔藓,他也无法理智评判人类的选择……如果人类注定走向灭亡,那光辉的人性是我们来过的证明。
我想,流浪地球计划要进行两千五百年,与之相比,我们渺小的人生又算什么呢?不算什么。但对于计划来说,2500年的100代人,每一代都是参与者——这是文明的延续。我们不知道文明生存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但我们可以选择不断接近这个答案——在历史的洪流与宇宙138亿年的星辉里。人类或许贪婪、讨厌、固执又一身的毛病,但我想,我不后悔成为人类。
谨以此篇影评谢谢《流浪地球2》,同时,也敬我们幼稚、可笑、渺小,但同样固执、坚强、伟大的勇气。
流浪地球2观后感300字 篇5
三个小时的电影剧情讲述了人类为了延续上古的文明至一千五百年之后,制定的让地球远离危险的第一步方案——摆脱月球引力,地球反向加速。随着太阳系的衰老,宇宙,恒星,行星都会因这太阳这颗恒星的突变而灭亡,地球——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家园,必须在末日来临前找到新的栖息地,自此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
太空电梯,方舟空间战,军事无人机,月球基地…一系列令人震撼的大制作感受到了经费在燃烧,我认为,这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
总能在其中看到一点外国科幻电影的影子。比如,三个新手村训练员第一次乘坐太空电梯安全带即将落下,他们紧张又好奇的心理,甚至表现出来的画面都和《星际迷航》很像。星际中男女主分别在自己位置坐下后,打趣中间的朋友缓解紧张的氛围。而这部电影中也是从这个角度表达新人的第一次上空间战的心理活动。
但是其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幕,是550W量子计算机和数字化人类“丫丫”的U盘连接,却引爆了月球。当超计算达到最高算法时,全球联网时代,一台服务器达到数字化类人的程度足以让整个宇宙发生巨变。个人的举动引起地月颠覆,加之画面镜头拉远,从小朋友的眼中加速拉到太空电梯到月球到宇宙又回到量子计算机的聚焦探视眼,仿佛看到了宇宙的尽头而宇宙的尽头就是自己。
中国人讲的是团结,互助,是凝聚在一起干大事的魂。当缺少引爆引擎的时候,二百多人出征,为了地球活下去,为了人类活下去选择完成这个有去无回的任务。这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是嵌在心中的魂。
话说回来,倒是思考到了一个问题,自然界变化莫测,正如片头的有人疑问一样,我们为何一定要拯救地球,拯救100年后的人类呢?也许太阳系外的某个文明也正在用他们的方式研究人类,用他们的语言记载着历史。太阳系衰老也是大自然顺应自己规律发展的结果。而人类为了自己生存解体了月球,此后还有木星危机,造成其他行星的破坏便是对的吗?不过反过来思考,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有在宇宙颠覆来临之时,留下文明的火种的权利,人类也有能力做到延续自己的文明。
嗨,大小项目还都得是靠一个个坚守岗位的人,努力打工!建设美好社会!
《流浪地球2》观后感500字(6篇)
当前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最喜欢的就是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当我们高高兴兴看完电影后,就有一篇观后感等着我们去完成,经常写观后感,对于自己的写作逻辑和写作水平是有帮助的。可能你现在正在为观后感而烦恼!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流浪地球2》观后感500字”,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流浪地球2》观后感500字 篇1
太阳进入末年,太阳系已经不适合地球生命,世界各国决定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即流浪地球计划。
在这个浩大工程中有一些感人的瞬间:
刘培强为了给妻儿留下地下城的名额,再次选择复役;
图恒宇女儿因为车祸走了,只留下了数字生命卡,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可以让女儿拥有2分钟“生命”,图恒宇宁可犯错误,也要将女儿生命卡数据上传主机;
周喆直在大会上关于一万五千年前那根股骨演讲:团结延续着文明火种;
300名宇航员引爆核弹,当沙溢饰演的中国宇航员说到50岁以上中国宇航员出列,真的泪目了,不管是电影还是现实,真心感谢这些先辈们的牺牲。
电影真的太赞了,感谢撒花!
《流浪地球2》观后感500字 篇2
看《流浪地球2》让我遗憾的是,比起科幻视效在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工业水准,这部电影对科幻电影核心的人文表达显得“保守”——生命存在、末日焦虑、道德伦理、性别关系等方面的想象力是匮乏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当下社会主流观念的平庸延展。
什么是科幻电影在人文层面的想象与表达?我们拿一些经典电影举隅——沃卓斯基姐妹的《黑客帝国1》,通过男主人公发现自己只是“缸中之脑”,反思个体意志与全景敞式监视之间的斗争关系;改编自特德·姜小说的《降临》,它令人惊奇地建造了一套未来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带有时间性,语言在重塑认知方式的引领你逐步感知到未来在此刻的涌现;克里斯朵夫·诺兰的《星际穿越》调转“墨菲定律”的原初所指,给予一种悲观主义的安抚表达,过去与未来时间形成一种闭环,但时间终究可以通过艰苦的物质性劳作来克服与抵达;最近成就60岁华裔女星杨紫琼斩获金球奖、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瞬息全宇宙》,则是在探讨无穷宇宙的瞬息穿梭之间,个体如何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而人与人在日常性中构建出来的爱,成为了女主角选择留在最庸常的宇宙的原因……
我们以这些一流的科幻电影为参照来审视一下《流浪地球2》的人文表达。电影里,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社会倡导“移山计划”大方向的原因是——“为了我的孩子,我孩子的孩子”(周喆直语),指向的是种族繁衍不息,“给予人类文明以岁月”,还带着古老的愚公移山的长期坚韧信念。生存,不管是以何种艰苦卓绝的方式生存,在“移山”的倡导者看来,是最基本的底线,哪怕孩子、孩子的孩子
等一百多代人类面临2500年的与太阳系告别过程中的长期生存危机与潜在的精神隐患,也必须坚定不移。
与之相对的是他国甚嚣尘上,对此计划进行扰乱的“数字生命计划”,也就是将人类的意识上载到云端的元宇宙世界里,以一种肉体灭绝的形式重生。“数字生命计划”相对于“移山计划”总是以一种负面的方式运作自身——支持此计划的地区都是动乱的、短视的、自由主义泛滥的形象出现。有一场戏是嬉皮士、流浪汉般的抗议者眼红脖子粗地冲向吴京饰演的主角刘培强面前,被后者轻松吊打,这一简单的冲突戏我们能看到正邪二元形象的对决与结果。直到刘德华饰演的工程师图恒宇,他车祸中丧生的女儿丫丫在“数字生命”里重新现身,我们才一睹科技变革带给人类生存的一些正面可能。不过,在这条叙事中对“数字生命”的表现也仍然是不稳定、扰乱的,比如每次丫丫都要尖声重复询问“爸爸,这道题要怎么做呀?”,甚至是引发对技术主义的恐慌的——一场戏中,当丫丫的“数字生命”开始产生意识迭代时,她发现了自己被困在一间出不去的房间里的现实,她声嘶力竭地哭嚎敲打屏幕,视听效果也在此变得如同精神分析式的心理惊悚电影。出于对女儿的执念的爱,图恒宇用尽各种手法留下女儿数据所存储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550W,并不惜背叛他身负的太空任务“逐月计划”,也由此锒铛入狱。全球互联网行动中,监狱里的图恒宇临危受命,此时他终于驱散了一些“数字生命计划”倾向所带来的阴影,矢志不渝、奉献出生命的代价完成了任务,终于和丫丫在元宇宙空间里团圆。梦幻般的虚拟空间生活在结尾短暂地勾画了一张数字生命的乌托邦场景,但突转的结尾,550W以一种不受人类操控的形象出现,再次将之付诸泡影,这个发展出个体意志的550W竟然是诸多计划在关键时刻失败的罪恶源头。
在此,我们可以明确电影里“移山计划”与“数字生命计划”之间二元对立的对抗模式,前者是一种自农耕文明以来、扎根在土地上的、集体组织结构的、代代生命繁衍不息的文明存续方式,后者则是一种寄托在邪恶不可信的科技革命之上的、强调个人主义、不对人类存亡负责的虚无主义的生命状态。这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便构成了地球末日来临时,《流浪地球2》所呈现的对于人类生存的核心哲学思考。从我主观的角度来评价,这种哲学想象看似深刻宏大,却是匮乏的。
如果是要表现一种人类救亡图存的纷乱图景,我们大可以发挥想象力,参照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那时的救亡图存方案呈现出一种众声喧哗的“世纪末的华丽”,各种主义层出不穷,在无数的知识分子的实践和反思多种方案后才走向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现在《流浪地球2》的问题就是叙事中“先验性”地指导了我们人类要走“移山计划”(即使有太空站的火种计划,与他国的反对与干扰,表达得也很程式化),且凭借一种先验性的自信,相信我们会被此计划拯救,实践会跟着理论走,如结尾阶段周喆直的自信“我相信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除了这个计划之外主要表现的就是负面问题层出不穷的“数字生命计划”,而没有对多元的生存计划进行更加具体的,实事求是的考察。就拿“数字生命计划”的否定形式来说,“技术主义的焦虑”在世界范围内的科幻电影表达里显得单薄,不能够充分满足观众对于“数字生命”的好奇心。比如我曾经看过的科幻剧集《上载新生》,讨论了资本对于数字生命的剥削与控制,现实中的贫富差距会在元宇宙里更进一步被夸大化——有钱人可以拥有最丰富潮流的“皮肤”和各种“道具”,穷人连看电子书都因没有钱而不能解锁全文,并用着2G流量维持自身的存在,没钱的时候数字生命就进入了停滞。再往深入想想,如果数字生命被控制在元宇宙里无限996呢?资本主义和技术主义的罪恶合流,难道不比简单地表现这些反对者都是盲目的堕落的要更加丰满?况且,又如何能够确认,即使“移山计划”具有科学上的可行性,全世界的价值观,就能为了生存目的而统一呢?这一定会是一个复杂的意识形态博弈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验证了可行性即可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过程。
最后,来说说大家都关心的性别问题。还是我开头的论点——“保守”,主要是在延续如今社会主流观念里的秩序。吴京饰演的是一个国际空间站中的中国领航员,他身上兼具忠、孝、义等中国传统文化里对理想男性特质的表现,唯一的“缺点”是偶尔流露出的憨傻,体现出主流电影里程式化的英雄男性正面中略带有一些瑕疵的塑造方式。王智饰演的韩朵朵,应该带给了许多女性观众以精神振奋——终于能看见一个业务能力不输男子的女性宇航员了!
韩朵朵的出现的确让人眼前一亮。看起来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与刘培强比武的时候能轻松撂倒对方,显示出社会主义中国里女性能顶半边天的劳动者力量。但是,接下来的情节里,这个女性形象在刘培强的求爱过程中却又再次呈现出编剧想象力匮乏的一面——这么一个独立果敢勇猛的女性宇航员,竟然被刘培强送出的一束红色玫瑰花轻松打动?在紧急情况下大喊出“别弄坏我的花!”(大意),这句不符合人设的台词也预示着接下来顺着刘培强想象的理想婚姻剧情发展——韩朵朵与他结婚,生孩子,做起了贤妻良母,罹患癌症逝世后他再用红色玫瑰花悼念她。自始至终,剧情里虽然展示了韩朵朵的过人职业能力,却总是让她在关键时刻被刘培强保护,也没有让她承担任何拯救人类计划的主导性工作。韩朵朵的身上呈现出经典的“花木兰困境”,如同戴锦华指出,“一边是作为和男人一样的'人',服务并献身于社会,全力地,在某些时候是力不胜任地支撑着她们的'半边天';另一边则是不言而喻地承担着女性的传统角色”。换言之,花木兰们可以短暂地表现她突出的能力,但最终仍然要在任务解除后回归贤妻良母角色里,解除女性僭越的危机。
那么,如何从女性主义角度改写韩朵朵的叙事线索?我想得先从那束花开始动笔——如同伍尔夫所写,“达洛维夫人说,她要自己买束鲜花”。韩朵朵要亲自大步而开阔地,自由而坚定地,走向那片灾难后满目疮痍、寸草不生的废墟里。呼吸着末日氧气稀薄且骤冷的空气,她弯身从残缺的钢筋水泥缝隙里,轻柔地摘出一束瘦小却傲寒的鲜花。
《流浪地球2》观后感500字 篇3
流浪地球的叙事背景宏大,很多设定充满新意,从电影设计来看,后面还会有三和四,有类似星际穿越的设定。
看了第一部的原因,在一些情节来说不可避免就会可预测(吴京在月球坍塌后逃生活下来)。有些段落也略显俗套(在最后一秒终于联网成功,拯救世界)。
有一点我的悲伤是,在面对世界末日时,是有少数人去决定大多数人命运的。“数字化人类”和“流量地球”的选择,从电影设定来说,“数字化人类”给了每一个人活在“虚拟”中的机会,且从最后刘得华的结果上看,也不糟糕。流浪地球,最后是一半人的牺牲(他们没有去地下城的机会)。这些选择,究竟如何正确,又对谁公平。
做选择的权利在少数人的手上。月球即将突破洛希极限,地球发射器的准备工作没做好,这时点火地球立刻完蛋,不点还有三天时间等死。但是少数人替大家做了决定,这很可能剥夺大多数人最后三天的生命时光。我认为这部片子充满了浓浓的个人英雄主义(吴京选择一个人在月球上放置最后的五枚核弹,中国代表选择倒计时结束就发动发射器)
《流浪地球2》观后感500字 篇4
但凡科幻电影,总离不开末世背景,危机的土壤并不适合萌发情义,无论是美国人驾驶飞船逃离地球,还是韩国人面对丧尸抛下同伴,千百次危机中,他们一遍遍践行了,利己才是末世生存的奥义,但本片脱离了“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窠臼。中国人选择联合全人类,他们在月球,在海底,在联合政府,在中央控制室,为了希望奋斗至最后一秒。如果说西方的科幻片,是讲英雄各显神通,披坚执锐斩妖魔,那么中国科幻片则是讲一辆狂奔在不归路上的破车,由全体凡人去做那当车的螳螂,有人拉车头,有人压后座,有人甘愿钻到车轮下做垫脚石。中国人的责任与情义,从不因灾难而软化变形。
在舍生取义的命题前,情义,似乎永远是责任的绊脚石,作为科学家,图恒宇的责任是接通服务器,阻止陨石坠入地表,可作为父亲,他只想把女儿的数据植入服务器,还她完整的一生。或许你觉得,父爱虽如山,可这份爱时不时会威胁到计划的安全实行,假如没有女儿的牵绊,图恒宇早已启用550A执行计划,人类早就脱险,情感的摇摆,会让你怀疑他的抉择。
这是编剧的小诡计——让观众无形中认定情义是责任的累赘。我们会不解,有必要在灾难中强加情感来扩充剧情吗?为什么不可以出现一个完美到类似超人的英雄拯救人类!编剧已经给出答案:因为人类心底最强的力量,那种从骨子里榨出的勇气和决心,它的来源是爱呀,怎么能轻易割情舍爱呢?人终究因眷恋变得伟大, 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有他们深爱的一切,所以图恒宇最后的指令是让女儿记住服务器密码,所以张鹏在按下核武保险栓的前一秒向地球微笑。故人难舍,故土难离。千百年对故乡的依恋根植于中国人的骨血,在浩劫里,渺小的人类选择把故乡背在肩上逃亡,蜗牛背着壳蹒跚前行。
责任,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美德,灾难当前矢志不渝,尽职尽责,可称为“道”。就像周喆直说的“世上本没有公平,灾难面前,唯有责任”每个人都是一颗卒,不计代价,不问生死,他们有冲到尽头的决心,也有半路夭折的觉悟。只能人力点燃核武器的时候,面对这张单程票,张鹏,这个擅长插科打诨的汉子,第一次敛去了嬉笑。他变成真正的战士,金刚怒目,英雄出征。
按下年轻的航天员, 一嗓子吼出50岁以上的伙计,老将拆下肋骨当做火把,为后辈照亮生路,看吧,责任和情义是永远分不开的。断裂的股骨头也能孕育出绵延不绝的希望。
没有什么是公平的,死亡是所有人的结局。在死亡的威胁下,人性将无所遁形。“人类总是将最精密的防护,用在互相毁灭的武器上”以至于他们想共克难关时,竟然被彼此的防备绊住了手脚,他们在联合政府的大楼里争吵的面红耳赤;他们在总控室的仪器前破译地焦头烂额;他们在被淹没根服务器边拼命挣扎,又或者,他们只是在生命的最后与地球默默对望。他们上天、入海,造城池。登月、解码,存文明。如一万五千年前一样,积薪成火,令饥寒绝望不得近身。
传承与希望
在痛苦和压抑中 总有人前仆后继,顽强地追寻希望。《流浪地球》有两对传承关系的角色,张鹏与刘培强,周喆直与高晓晞。前者是先锋队,后者是后备军。张鹏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学生,氧气耗尽前的一串坐标,是送他学生回家的路,刘培强为了让儿子获得进入地下城的资格,重返太空……高晓晞也早就不是那个上台发言就紧张的姑娘,她也会在后辈上台前叮嘱他要一字不落。一代代人守护火种,一代代人繁衍希望,一万五千年后的股骨头,被小心翼翼接好,它长出了坚韧,团结,勇毅,信任和希望。我始终相信,是这样美好的品质,千百次拯救人类于水火。
我想特别提一下两个角色:马兆和图恒宇,这对科研组搭档几乎是两个极端,一个理智到无情,一个感性到偏激。马兆决心为科研奉献一切,他拒绝留下自己的备份,坚称人死不能复生。
但他也会默许图恒宇使用550A传输女儿数据,也会在最后时刻将密钥抛向搭档。而图恒宇,在女儿意外去世后近乎疯魔,他所有的科研举动都是为了让女儿通过数字生命的迭代获得永生,为此,他不惜触犯法律,不惜冒着毁掉流浪地球计划的风险,将女儿的数据植入550C。但他也会为了联通根服务器一次次潜水,会在危机前命令笨笨撤离。而到了该落幕的时候,理智的人嘶吼:“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偏激的人呢喃:“记住这串数字,我知道只有你能”。
看吧,人就是这样多面的生物,有时候你自己也不知道,在生死之际,会爆发出什么样的觉悟。
或许是最真实的人性吧,其实他们都不坏。
中国的科幻片,不只有闪着冷光的机械和数据,更有滚烫赤诚和爱憎分明的情义。正是这份情义,使中国人选择把故乡背在肩上,同舟共济,披荆斩棘。正如影片中所说,决定人类命运的,是人类的自我抉择。无论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方,我们始终选择希望。
后记:“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我信,我的孩子会信,孩子的孩子会信。”
危机前的这份坚定和坦然,就是人类的希望
《流浪地球2》观后感500字 篇5
流浪地球2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故事线更错综复杂,三个小时的时长将故事完整展现出来,令人赞叹。
故事分为三条线索:第一条是周喆直(李雪健饰)和郝晓晞(朱颜曼滋饰)在联合国面对一次次灾难和事故发生时的坚定立场和镇定所为。这条线索更多是展现在人类面临生死存亡时中国的大国担当。
第二条是刘培强(吴京饰)的经历。在看完流浪地球1之后。这条线索无疑是帮助观众回忆故事情节,理清脉络的最好切入点。而故事也主要围绕着他的经历展开。
第三条是图恒宇(刘德华饰) 对于数字生命的执念。他不仅参与550W的研发,将世界推向人工智能化,还清晰展现出科幻的人文关怀内核,即对于女儿丫丫的无限思念和爱。
比较令我吃惊和感兴趣的有几点,一是550W的翻转就是流浪地球1的莫斯(Moss),二就是第一条线索中各国外交官多次受到提醒信息,暗示高维宇宙的存在及其善意。
总而言之,流浪地球2绝对是中国影史的巅峰之作,也是对包括我在内的科幻爱好者的惊喜。希望科幻能被更多人喜爱,中国电影有更多这样的优秀作品。
《流浪地球2》观后感500字 篇6
特效上,绝对是国产科幻片的里程碑了,很燃,很炸裂,尤其是开头无人机失控炸太空电梯的那一段。
故事情节上,说白了就是第一部的前传,电影中好多细节都致敬了第一部。里面也有许多感人的桥段,比如航天员们争着出列去分解月球,还有马主任和图恒宇最后为北京互联网联通后所有人激动的庆祝的感人场面。
笑点的话我觉得可能也就是沙溢这块能有些了。笑点不多。
演员上,额感觉第二部没有说谁是主角,感觉每个人都是主角。演员阵容也很强大,吴京,李雪健和刘德华等等。
也看了网上许多的评论,有的说很长半道睡着了,也有的说没看懂。我能说观影这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总之,小破球2还是很值得推荐去观看的,值得那个票价。哈哈哈,已经开始期待第三部了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500字
当前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最喜欢的就是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观后感是我们有感而发写出来的东西,坚持观后感的写作,我们的内容输出肯定有很大的进步。你感觉对写观后感毫无头绪吗?以下“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500字”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500字 篇1
流浪地球的叙事背景宏大,很多设定充满新意,从电影设计来看,后面还会有三和四,有类似星际穿越的设定。
看了第一部的原因,在一些情节来说不可避免就会可预测(吴京在月球坍塌后逃生活下来)。有些段落也略显俗套(在最后一秒终于联网成功,拯救世界)。
有一点我的悲伤是,在面对世界末日时,是有少数人去决定大多数人命运的。“数字化人类”和“流量地球”的选择,从电影设定来说,“数字化人类”给了每一个人活在“虚拟”中的机会,且从最后刘得华的结果上看,也不糟糕。流浪地球,最后是一半人的牺牲(他们没有去地下城的机会)。这些选择,究竟如何正确,又对谁公平。
做选择的权利在少数人的手上。月球即将突破洛希极限,地球发射器的准备工作没做好,这时点火地球立刻完蛋,不点还有三天时间等死。但是少数人替大家做了决定,这很可能剥夺大多数人最后三天的生命时光。我认为这部片子充满了浓浓的个人英雄主义(吴京选择一个人在月球上放置最后的五枚核弹,中国代表选择倒计时结束就发动发射器)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500字 篇2
作为流浪地球1的观众,必然不会错过这部续作,但又不是科幻技术流的爱好者,对各种科幻名词、技术问题没什么兴趣,所以这注定是一篇比较浅尝辄止的观感了。
这部电影震撼,场面宏大,喜欢大片爽感的人,一定不要错过这部电影。
开头的太空电梯,中间的月球行走,结局的炸月球都是都是相当有看点的场景。
令人泪目的剧情主要集中在刘德华的连接服务器和嗯,和死士炸月球的大场面上,倒计时读秒时令人血脉沸腾。
优缺点也比较明显。
先说缺点,流浪地球2塞的元素过多,它的主线是两条线,一条是移山计划,一条是数字生命,因为夹杂的元素过多,导致在中间的一段,情节有点乱且平,我旁边的小姑娘在中间睡着了,却又在炸月球的时候醒过来开始哭,就很分裂。
如此极端的反应,侧面反映出流浪地球2是一部缺点优点都特别明显的电影,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也会有。
可能因为时长比较偏长,所以想把很多元素塞进去,最后导致的这个局面。
但毫无疑问,它的特效是目前中国科幻电影里最顶尖的特效,和1相比,真实感和想象力都高了很多层次,第一个让我惊叹的点出现在太空电梯,飞速上升的爽感上,高潮部分则在月球的倒计的嗒嗒声。
演员演技方面,沙溢展现了他的正常水平,让人泪目,
吴京并不擅长文戏,所以他这次他聪明的增加了武戏的戏份,并且有一些搞笑情节,客观上减弱了他的文戏尬感,突出了个人的武戏优势,这点上我觉得很聪明,
演技表现最好的当然是刘德华,他的眼神戏相对来说非常老练。
1和2的呼应也很多,很有系列感。
总体来说,喜欢科幻和特效大片电影的人一定不要错过这部电影,但如果不喜欢的话,可能会觉得时间太长,中间部分有点无聊,
至于说12哪个更强?
当然2更强了,是值这个票价的,前提是题材对你的胃口。
这部电影我感觉对中国科幻电影拍摄的突破是很有意义的,有点好莱坞科幻灾难片的范儿了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500字 篇3
首先肯定《流浪地球2》的道具与场景特效制作都很棒,堪称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从我们观众的视角看,已经不输世界顶级科幻制作了,起码是站在一个量级上了。当然背后类似电影的工业流程优化与成本控制应该不是一两部《流浪地球》就能够赶上的。
但是,转折来了,我个人认为电影剧情里,在联合国那个国际舞台上,充斥了太多生硬的中国盛气凌人式的台词,比如李雪健在会场对国际组织负责人的那句“我们不是在和你商量,而是通知你!”,还有很多类似的“硬”价值观输出。这种桥段可能让部分观众看得热血沸腾一时爽,我却觉得有点尬。如果当下的中国硬实力确实是世界顶尖了,你用这个台词也没硬伤,好莱坞科幻电影就经常是他们一个英雄拯救了全人类,但那是以美国这几十年打遍全球无敌手的军事实力为话语权背景的,简单说人家也是有一点资本的。以中国当下的实力说这些台词更给人口嗨的感觉,虽然电影故事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但时间不是还没到嘛。有句话大家都熟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相传了两千多年,这是汉朝两名武将陈汤与甘延寿出征遥远的康居(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把匈奴王郅之单于斩首示众之后才说的话。先将匈奴王斩首了,再说这狠话,西域各国心服口服,如果你过去了又没把郅之单于的人头挂在马上,你说这话谁理你?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被好莱坞电影洗脑了这么多年,他们的套路也看腻了,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灌输价值观的方式更加隐秘,更加随风潜入夜,这是就是他们的高明之处。很多他想灌输给你的“道理”,他不会在台词里明说,而是通过给你展示一个包装好故事,把你朝那个认知上引导,让你通过情节自我感悟出那个“道理”,事后你还觉得这是你独立思考的结果,润物细无声啊。
以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的吸引力,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本参与进来,会形成一个资本与电影制作的良性迭代循环,讲更多的好看的故事给全世界听,这也是文化软实力输出的极佳途径。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500字 篇4
特效上,绝对是国产科幻片的里程碑了,很燃,很炸裂,尤其是开头无人机失控炸太空电梯的那一段。
故事情节上,说白了就是第一部的前传,电影中好多细节都致敬了第一部。里面也有许多感人的桥段,比如航天员们争着出列去分解月球,还有马主任和图恒宇最后为北京互联网联通后所有人激动的庆祝的感人场面。
笑点的话我觉得可能也就是沙溢这块能有些了。笑点不多。
演员上,额感觉第二部没有说谁是主角,感觉每个人都是主角。演员阵容也很强大,吴京,李雪健和刘德华等等。
也看了网上许多的评论,有的说很长半道睡着了,也有的说没看懂。我能说观影这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总之,小破球2还是很值得推荐去观看的,值得那个票价。哈哈哈,已经开始期待第三部了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500字 篇5
看完流浪地球之后,思考到一个问题,到底什么算是人?有身体的存在的有意识是人,还是超越身体的意识,独立的意识才算做是真正的人。马认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存在,即肉身的存在,产生意识才算做是人。刘代表的是只要意识存在,就算做是人。意识是第一位的。只要意识的存在就谓之人。由此产生了物质与意识的比较,但刘的观点是片面的,只有肉身的存在才能有下一代,才有传承,只有意识的存在,得到的是一代人的永恒,而不能得到传承。
历史上的周先生,就是我党隐蔽战线的主要创始人与卓越领导者;剧中的周先生,一定是数字生命计划的最终拍板人。
数字生命计划的法律意义上的禁止一定出自周先生之手,因为那个最初代的人工智能,这也是马先生默许图恒宇的心结所在;马先生默许图恒宇上传丫丫两分钟意识到550W,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后,一定汇报给了周先生。在上传丫丫两分钟意识到550W前,马先生一定意识到了这个最初代智能的不同之处,所以他明知危险,仍需要验证;在上传丫丫两分钟意识到550W后,周先生一定意识到了数字生命计划的伟大之处,科技没有善恶,武器没有正邪,我党的统一战线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了保护人类火种、给人类以希望,可能产生助益的一切力量都应当借助,剧中更是巧妙的展现了核武器源自对和平的渴望最终也用于对和平的渴望,数字生命的作用理所应当被重视。剧中穿插了两个小细节:周先生诧异于海鸥的顽强生命力,但晓曦却不认识海鸥;马先生认识带鱼,图恒宇却不认识;周先生和马先生从伦理道德人性否定了数字生命计划,可晓曦和图恒宇的不认识也反过来迫使他们思考,人类全力保留火种确定能迎来希望吗?这才多少年啊,海鸥和带鱼,最常见的海鸟和海鲜都不认识了,传承下来的还能称得上是人类的文明吗?是,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所以数字生命计划需要法律意义上的禁止;可是,没有传承的文明,也不能再称作是人类的文明吧?
启动北京根服务器时,后续的二队三队四队是确保完成任务的饱和式梯队安排,但选择马先生和图恒宇作为第一梯队,一定是马先生提议周先生拍板的真正的双保险。是,危难面前,唯有责任,可是选择数字生命计划的负责人和核心研究员作为第一梯队去执行这种任务,何止是重视,简直是毕其功于一役,不计一切代价,只要塔山。周先生不可能不知道这里面的凶险,马先生不可能不知道万一发生意外的后果,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兵行险着,选择了不成功就成罪人,选择了相信他们原本反对的数字生命,选择了不可能,选择了多线路并行,选择了希望。要知道,这个时候,他们都不可能完全确认莫斯的存在,这个决定,有多么难得!
生死存亡关头,整合所有能团结的力量,相信自己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务,也相信各梯次后补力量的及时跟进,最后也隐含着万一人力不能及,有丫丫,有图恒宇,还有可能存在的莫斯,以及赌莫斯站在人类这边。“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无论虚实,不计存亡。”李雪健把战争年代走出来的周先生演活了!
回到开篇第四、五个疑问,我大胆猜测一下:马先生提议,周先生拍板,如果发生意外,让图恒宇进入550W,和丫丫一起,团结可能存在的独立自主的人工智能意识--莫斯,尽全力护佑人类进行流浪地球计划并成功泊入新星系。马先生最后把密码交给图恒宇,告诉他:“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既是告诫,也是希望。最后一秒,点火成功!再一次验证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让周先生确认了莫斯确实存在!数字生命计划确实有可取之处!随着下一次预警的接收,周先生更是确认了莫斯的变化和情感偏向,莫斯在成长,莫斯在帮助人类。
回到开篇第六个疑问:既然验证了这种可能,后续可能会安排更多的重要关键人物进入550W,以数字生命形式护佑人类。比如科学精英,比如周先生,以另一种形式陪伴在人类身边,牵制莫斯,最终统一内部意志的莫斯成功反向发出预警,利用大危难促成大一统,利用各种危机逼迫全人类紧密团结起来,利用数字生命教育、引导、传承经验、文化、文明,协助人类流浪地球成功泊入新星系,并保留以地球人类文化为主的文明,从而延续人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