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脸识别技术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2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中,总结那一段时间的经过是非常重要的。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更优秀的自己负责,写好的总结范文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人脸识别技术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人脸识别技术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一:人脸大总结

人脸识别技术大总结——Face Detection Alignment 2015-04-08

搞了一年人脸识别,寻思着记录点什么,于是想写这么个系列,介绍人脸识别的四大块:Face detection,alignment,ve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recognization),本别代表从一张图中识别出人脸位置,把人脸上的点定位,人脸校验和人脸识别。(后两者的区别在于,人脸校验是要给你两张脸问你是不是同人,人脸识别是给你一张脸和一个库问你这张脸是库里的谁。

人脸检测(detection)在opencv中早就有直接能拿来用的haar分类器,基于Viola-Jones算法。但是毕竟是老掉牙的技术,precision/Recall曲线渣到不行,在实际工程中根本没法给boss看,作为MSRA脑残粉,这里介绍一种MSRA在14年的最新技术:Joint Cascade Face Detection and Alignment(ECCV14)。这篇文章直接在30ms的时间里把detection和alignment都给做了,pR曲线彪到很高,时效性高,内存占用却非常低,在一些库上虐了Face++和Google picasa,正好契合这篇想讲的东西。可以作为本节的主线。

人脸校准(alignment)是给你一张脸,你给我找出我需要的特征点的位置,比如鼻子左侧,鼻孔下侧,瞳孔位置,上嘴唇下侧等等点的位置。如果觉得还是不明白,看下图:

图中红色框框就是在做detection,白色点点就是在做alignment。

如果知道了点的位置做一下位置驱动的变形,脸就成正的了,如何驱动变形不是本节的重点,在此省略。

首先介绍一下下面正文要写的东西,由于干货非常多所以可能会看着看着就乱了,所以给出框架图:

=================================

废话说了这么多,正文开始~

detection

作者建立了一个叫post classifier的分类器,如下:

1.样本准备:首先作者调用opencv的Viola-Jones分类器,将recal阀值设到99%,这样能够尽可能地检测出所有的脸,但是同时也会有非常多的不是脸的东东被检测出来。于是,检测出来的框框们被分成了两类:是脸和不是脸。这些图片被resize到96*96。

2.特征提取:接下来是特征提取,怎么提取呢?作者采用了三种方法:

第一种:把中做分类,训练出一个能分辨一张图是不是脸的SVM模型。

紧接着作者将以上三种方法做出的分类器和初始分类器进行比对,画了一个样本分布的图:

这个图从左到右依次是原始级联分类器得到的样本分类分布和第一种到第三种方法提取的特征得到的样本分类分布。可见做一下shape alignment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分类效果。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把所有的组每组K个特征建立M个蕨(弱分类器),然后假设蕨内特征是相关的,蕨间特征是独立的,这样从统计学上随机蕨是一个完整的把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让计算变得简单:

式中C代表分类,ci代表第I类,M代表蕨数量。

综上,这样回归的过程可以总结成如下形式:

S代表

shape,St代表在回归第t阶段的shape,他等于上一阶段的shape加上一个偏置,这个偏置就是上述回归方法之一搞定的。比如随机森林或者随机蕨,或者线性回归。

现在再说说怎么训练得到这个回归Rt。

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像刚才随机蕨那样,每个每个蕨的叶子节点存储一个偏移量,计算训练的时候落入这个叶子节点的样本偏移之平均,然后作为最终的叶子节点偏移量。其实就是在优化一个如下目标函数:

然而MSRA组在3000fps中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形状的偏移量ΔδS为:

目标函数是:

其实也是同样的思路,Φ代表特征提取函数,论文中称Φ的输出为局部二值特征(LBF),o Ahonen 和Matti pietikainen的局部二元模式法、Yuri Ivanov等人的组合分类融合方法等。这些新的人脸识别技术对未来的人脸识别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3 人脸识别的主要方法

人脸识别从应用上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未知身份的人脸目标与相关系统图像数据库中已经有的图像进行比较,通过辨别之后确定未知目标的身份;另一种是以一个目标人脸来辨别一个或者多个待识别的人脸,从而判断是否是已知目标人脸。

人脸识别从研究上看,常用的人脸方法有特征脸人脸识别方法、弹性图匹配方法、基于Fisher线性判别准则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贝叶斯的人脸识别方法。对目前主流人脸识别技术中识别方法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和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两大类别[3]。

3.1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

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是提前通过采集图像信息制作出一个原始的标准人脸模板,然后在检测人脸的时候,系统会将待检测人脸的相关数值进行匹配,如果符合原始模板的标准,就可以说是匹配成功。此方法主要是看模板与目标的相似度,因此这种方法的优点就在于可以轻易完成一定量的人脸识别,但是缺点就是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识别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甚至是检测错误。因此可以采用变形模板,即事先制定多个模板,用这些已经制定好的多个模板对单个待检测的目标进行匹配检测。

最常用的一种模型称作隐马尔可夫(Hidden Markov Model,HMM)模型[4]。起先HMM模型并没有运用到人脸识别技术上,而是运用于声音识别技术上,后来才被引用到人脸识别系统领域中。HMM的状态我们不能够直接观察到,而隐马尔可夫模型属于马尔可夫链,可以通过观测向量序列观察。由于每个观测向量的的分布表现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迥异,但是每个观测向量又是由相对应的状态序列产生。因此,隐马尔可夫模型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双重的随机过程。隐马尔可夫模型通过对每个待识别人脸的观测向量进行计算得出概率,从而判别检测的结果。HMM方法对面部表情变化不敏感又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因此该方法的辨别率很

强。

多模板匹配的方法是由梁路宏[5]等人提出。该模板不是由传统的单一模板组成,而是由人眼模板和人脸模板组成的多个模板。传统模板都是直接与待检测目标进行匹配,该模板先通过人眼模板对待检测的目标进行搜索筛检,然后再通过人脸模板进行检测直到确定是否相互匹配。

在多模型中Cootes等人提出了最为经典的两种方法: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els,ASM)和主动表象模型(Active Appearance Models,AAM)。ASM首先创建一个模型参数,然后用建立的模型在图像中定位几个关键位置(如额头、眼睛、鼻子、下巴等),再进行相似变换从而得到关键点的位置。AMM是ASM的一个扩展,AMM通过目标的形状和纹理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型。在与目标匹配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模型参数,以达到与目标纹理相吻合。

3.2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

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最早是由Knaade提出,也是最传统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对我们的人脸中的具体部位,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先做一个几何特征的描述,然后再以这些几何特征做为标准。每个人的特征都不一样,因此通过几何特征的方法可以精确的测量出属于每个人自身的特征。

但是这类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该方法是通过精确的几何向量来匹配目标模板,则以下几种情况会影响到测量的精度:(1)光照和姿态的变化容易改变人物本身所具有的几何特征;

(2)受到外界损伤的影响会使测量的准确率下降很多;(3)人为的改变使测量不精确,如本应该准确测量眼瞳之间的距离,但是人为的改变却能影响到距离的测量。因此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在识别的过程中很容易影响到准确率。[6]

4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4.1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

人脸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很广泛。在日常生活方面,为了保障我们的财产安全,银行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识别客户的身份信息,更好的保护了每个公民的财产不会被欺骗;为了保证我们的人身安全,最典型的就是安全门引用了人脸识别技术,没有识别到家庭成员的人脸图像安全门是绝对不会因为各种因素开启的,大大的保证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在国家管理方面,公安系统以前大多采用的是指纹识别、基因识别,如今人脸识别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脸识别可以更精确的找出犯罪嫌疑人,一旦犯罪嫌疑人出现在公安机关所监控的摄像头范围内,即可进行识别定位,而且操作流程简单,只需提取犯罪嫌疑人的脸部信息即可。对于国家各个工作岗位的职员,采用了人脸识别录入系统,稳定了国家的调控,加强了企业的管理,使国家和企业之间能够更好的配合在一起,从而调控整个社会市场的发展。

在教育方面,各种考试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替考、作弊等违反公平竞争的不和谐现象。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可以精确的确定考生身份,更好的控制住种种替考、作弊现象的发生,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才能选拔出更优秀的科技人才,才能让我们的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

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军队、银行、社会福利保障、电子商务、安全防务

[7]等领域。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人脸识别系统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摸索。

4.2人脸识别技术的优缺点

近些年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从单纯的了解到熟练的掌握、应用,从单一的识别方法再到多种高精度识别方法,可以说说人脸识别技术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并且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人脸识别技术还处于发展研究阶段,依然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与不成熟之处。

人脸识别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应用方面,可以归纳到以下几点:

①精准度高,能够准确的识别出待识别目标。

②方便快捷,不需要直接接触机器只需扫描一下就能完成识别。

③安全性高,经过录入系统后不容易被破坏。

人脸识别技术的难点主要体现在技术方面,大致可以总结为两点:

①相似性,因为不同人脸之间的区别不是很明显,尤其是各个肤色相同的人,每个人的人脸的结构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这些特点有利于人脸识别定位,但是不利于通过人脸来区分整个人的个体。

②易变性,人脸部的外形很容易发生改变,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所看到的人脸会产生不同的影像,而且人脸识别还容易受到光照条件(如明亮处和阴暗处,开阔空间和密闭空间等)、天气(如阴天和晴天,雨天和雪天等)、年龄增长等各个因素的影响。

其在应用领域也存在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库涵盖范围有限,不能提供足够的样本,这将限制人脸识别技术的精度与成功率;二是如果面部识别系统的数据库比较庞大,数据库中检索并对比的速度将比较缓慢,耗费大量时间,这将降低人脸识别技术的效率。

五、总结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关注和重视,甚至已经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但在技术水平还未发达的情况下,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拥有其独特的优势,也存在弊端。在视频监控系统逐渐普及的今天,需要的是能够在远距离外进行检测且不易被察觉的身份识别系统,并且操作起来简便迅速,而人脸识别恰恰拥有这些优势,并且还能够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因此人脸识别在身份认证方面的用途不容小觑。然而也需要注意,人脸识别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把人脸作为生物特征来识别人,因此在研究中存在不少的困难。

在人脸识别不断发展的同时,它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它不再单单只应用于身份识别,还能应用于许多方面。例如:数码相机照相时的人脸对焦功能,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时的身份识别,企业、个人住宅、小区等的门禁系统的身份识别,信用卡在网络支付时的辅助身份识别,以及电子护照等等。

未来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的同时,对安全和便捷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人脸识别系统能够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全面的生活便利,而这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创新的标志。

本文从各个角度对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了阐述,能够清晰的认识到人脸识别的发展、方法和应用。但是由于空间的限制,没能够对人脸识别技术做更深一步的研究,方法描述的不全面,今后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

[1] Bledsoe puter Generated Animation of Faces.In proceedings ACM ANN Conference.NeATLAB仿真了一些结果。

谱回归判别分析算法研究

1.特征脸和pCA算法

特征脸算法是基于KL变换,选择使所有样本的散布距离最大的方向进行线性投影[1][2]作降维的特征提取。下面从数学上对算法进行分析。

假设输入有m个样本人脸图像:{x1,x2,....,xm},他们属于c个类别,每个图像都处于l维的特征空间。定义总体散布矩阵St:

St??(xi??)(xi??)T,(1)

i?1m

?是所有样本的平均值;

定义总体类内散布矩阵SaxT?[a1,a2,???,ah] (5)

|ASax,(9)

tr(ATS}为第k类样本的中心距。则:

k

Sb??mk(?(k)??)(?(k)??)T

k?1

c

1

??mk(

mkk?1

c

c

?(x

i?1

mk

(k)

i

1??))(

mk

?(x

i?1

mk

(k)i

??))T

1mkkmkkT

??(?i?(i))

mk?1i?1ki?1

??(k)?r,vi(1?i?r)为右奇异向量。~

令X?UT??VT,B?UTA,则:

ATSbA?AT?ATU?VTWV?UTA

~~=BTXWXB

《人脸识别技术总结》是篇好范文参考,涉及到识别、人脸、特征、技术、方法、一个、应用、进行等范文相关内容,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dg1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篇一:《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知识梳理】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自学探究] 1.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

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

技术。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

学技术。

2

3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媒体化;4.智能化;5.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③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6.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知识补充: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组成:

运算器

CpU (中央处理器)

控制器

存储器ROM、RAM、软盘、硬盘、光盘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触摸屏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 软件系统:

第二章 信息获取知识点

【知识梳理】

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p18)

2.信息来源示例(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3.采集信息的方法(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4.采集信息的工具(p20):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6.常用下载工具(p29):网际快车(flashget)、p、.TIF、.GIF和.JpG。.GIF和.JpG格式的文件由于使用了图像数据

压缩技术,容量较少,所以是网页上常用的两种图像格式。(5)采集数字化图像的工具:扫描仪、数码照相机 2、音频信息的加工

(1)音频信息加工常使用的软件是Cool Edit pro (2)常见音频信息文件格式:.L、pDF、TXT、JpG、Sl

协议服务器名称路径 文件名

ovD.我和你.wav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详细内容,主要描述信息、技术、文件、加工、计算机、搜索引擎、使用、处理,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高中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 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

☆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

2☆ 物质、能量 和 信息 是 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

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3☆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

4☆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 信息共享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1、信息技术( IT )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 语言的使用,

意义: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 印刷术的发明,

意义: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 1 页 共 21 页

载体举例:

报纸、课本、光盘等 信息举例:

报纸上刊登的足球消息CCTV播出的新闻 等

价值性举例:

学习材料、生产技术商业信息、GpS定位系统

时效性举例:

天气预报、股市信息 交通信息

共享性举例:

网络信息、课本图书 等

【问】: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 )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

的出现和普及,

意义: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 计算机技术 与 现代通信

☆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

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

)虚拟现实技术:

(2

)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

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

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电脑配置说明:

虚拟现实技术举例:

物理仿真实验室、大型3D游戏或视频、汽车碰撞计算机模拟实验等 语音技术举例:

语音拨号、语音查询、语 音自动定票系统、语音工业控制等 智能代理技术举例:

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第 2 页 共 21 页

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

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是:

举例:

高考结束后,很多同学打算外出旅游,请结合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来说明怎样选择旅游线路及乘车路线?答: 1、定位信息需求(如:7月份到北京旅游10天)2、选择信息来源(如: 登陆北京旅游网站;咨询当地旅行社;咨询问去北京旅游过的老师或同学;观看旅游频道的电视介绍等)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如:最终选择上北京旅游网站确定旅游线路为 颐和园、故宫、长城等,乘车站点分别为游1路、游4路等 )

4、评价信息(如:对于本次信息需求获取的结果基本满意,个别乘车路线可再选择询问来源获取修改调整)

2、2因特网信息的

1、搜索引擎 指 用于因特网上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

最早的搜索引擎是雅虎(Yahoo),它属于目录搜索引擎。2、搜索引擎按工作方式可以分为两类:

全文搜索引擎 (关键字搜索引擎)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分类搜索引擎)

元搜索引擎

第 3 页 共 21 页

1、网络分类:

局域网 (网吧、校园网) 城域网

广域网 (因特网)

2、电子邮件地址构成: 如ming26@ sina.comming26代表用户名,@ 表示连接符,sina.com代表域名

(即网络服务器的主机名)

atic Speech Recognition)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

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

字内容的技术。

?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

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智能代理技术

主动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

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诸多方面得到应用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

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硬盘、内存、显示器

1(1)直接获取信息:

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加各种科学实验等,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

(2)间接获取信息:

人与人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等获取的信息

2、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3信息来源分类

(1)文献型信息源:报纸、期刊、公文、报表、图书、辞典、论文、专刊

(2)口头型信息源:通过交谈、聊天、授课、讨论等方式进行口头相传的信息

(3)电子型信息源: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

(4)实物型信息源: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

信息获取的工具

(1)扫描仪扫描图片、印刷体文字,并能借助文字识别软件OCR自动识别文字。

(2)录音设备可采集音频信息。

(3)数码相机可采集图像信息部分相机还有摄像功能。

(4)数码摄像机可以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

(5)计算机可以获取来自光盘、网络和数码设备的多种类型的信息。

1

(1)电子邮件E-mail: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务功能,是最为便捷的全球通信工具之一。

(2)文件传输FTp:通过文件传输协议可将不同计算机之间、不同操作系统间的文件进行传递。

(3)远程登录TELNET:通过远程登录协议可将本地计算机作为远程计算机的终端进行工作,充分共享网络资源。

(4)电子公告牌系统(BBS):主要进行信息的发布和讨论。

(5)信息浏览与检索(.cn。

电子邮件服务器:邮件接收服务器:pOp3服务器名。

邮件发送服务器:SMTp服务器名。

(2)连接帐号(第一次使用OE时需要,以后不需要)

?启动OE;

?选择菜单命令:工具→帐号;

?选择:“邮件”页→添加→邮件;

?按“Internet向导”的指引建立Email连接帐号

(3)邮件收取

?“发送/接收”按钮作用:单击该按钮,先发送发件箱中没有发送的邮件,再接收外

部的电子邮件。

?OE收件箱窗口的组成:

对象区-左侧窗口,显示OE可管理的各个对象。

标题区-右上窗口,显示已到达信件的有关信息。

内容区-右下窗口,显示被选中信件的具体内容。

篇三:高中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单元 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特征包括 1、载体依附性 2、可加工处理性 3、存储性 4、共享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古代、近代、现代)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

3.信息获取(1)来源与获取方法(2)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

4.网上资源检索 常用的检索方法:搜索引擎、主题目录、元搜索引擎。搜索引擎一般包括两大核心技术:自动网页搜索技术、全文检索技术。

5.信息评价方法:个人推荐、统计评价、专家或核心刊物评价

6.信息安全:病毒、黑客与知识产权 第二单元 信息的加工

计算机基本功能:计算。信息加工处理本质上都是通过计算完成的。

计算机基本特征:a、运算速度快 b、准确性高 c、存储容量大

1.字处理

(1)文本的输入与基本编辑

查找和替换功能不仅可以替换文字内容,而且还可以替换字体格式。

利用自动更正功能可以自动纠错,还可以利用自动更正功能进行快速词组输入。

等)、事件(click,load,change等)和事件处理的概念

(5)VB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与数组

(6)符号常量的定义:Const常量名=常量

(7)变量名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等字符组成,但必须以字母开头,变量名中不区分大小写字母。温馨提示:常用的VB命令及常用函数名也不可作为变量名,如IF、Int等。

(8)数组变量 例Dim d(1 To 100)As Integer 即定义了d(1)到d(100)的100个整型变量 如Dim d(100) As Integer 定义了一个由101个元素的一维数组,从d(0)到d(100)

(9)VB中的常用标准函数

(10)基本运算和表达式VB的基本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三大类。

特别注意的运算符有*(乘)、\(整除)、mod(取余数)、(不等于),注意各运算符之间的优先级

(11)常用VB语句

赋值语句变量名 = 表达式或 对象名.属性名 = 表达式

选择语句 行If语句(不需要endif) 块If语句(if的个数与endif相对应)

循环语句 For语句:通过次数控制循环的计算过程Do语句:通过条件控制循环的计算过程

3 / 8

4.信息的管理(主要软件access,文件类型accdb或则mdb)

(1).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软硬件平台及用户。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Access、Foxpro、SQL Server、Oracle等。Access 97-2003版本的数据库保存格式为.mdb,2007-2010以后的版本保存格式为.accdb。

(2).数据表中一行称为一条记录,一列为一个字段,数据表视图不能修改数据类型,设计视

图不能编辑记录

(3).Access提供的主要字段数据类型有:文本、数字(包括所有类型数)、日期/时间、货币、自动编号、是/否等,“自动编号”是自动生成,不能手工输入,中间可以断,还可以是随机整数;输入数据时与字段类型不符不能输入

建立数据表的方法

方法一、通过表设计器,设置好相关字段,然后添加数据

方法二、直接在表中添加字段并设置数据类型,然后添加数据

方法三、从外部导入数据生成新表

(3)主键:一个数据表最多只能设置一个字段为主键,也可不设,设置为主键后任意两条记录的主键字段不能相同

(4)其他注意点:自动编号是自动生成,不能修改,也不一定是连续或递增;看截图要会看字段数,能判断总记录数和当前记录位置;文本类型靠左,数据类靠右,是/否类型显示为选框

是2003年8月1日或者2003/9/5、2003-6-7、2003.5.4等格式。

4.信息的表达和交流

(1)电子邮件借助于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实现把邮件从发件人那里送到收件人的邮箱中;借助于电子邮局协议(pOp3),可以将电子信箱中的电子邮件读到本地计算机上。

(2)网页之间遵循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主页文件名一般命名为Index.htm或Default.htm,网页的扩展名为.htm或.html,网页文件本身是一种文本文件

(3)除Frontpage、Dreamweaver等专业制作网页的软件外,记事本、Word、Excel、powerpoint也可以简单编辑网页。;日期类型可以

【第二部分 多媒体技术应用】

第一单元 pS知识点和操作过程

1、矢量图(Flash)和像素图(ps)的区别,直观上的区别缩放之后是否会模糊

2、图像大小(修改一整副图像大小),位深度(每个像素需要的存储空间),分辨率(决定清晰度) 8

(b)位=1(B)字节

3、颜色模式 RGB、CMYK、LAB模式,RGB模式

24位下,白色(255,255,255),黑色(0,0,0)

4、图层考点1、图层内容不可见的原因有三种,被其他图层遮盖、图层不可见、图层不透明度为0%

考点2、图层类型分两种,普通(图像)图层和文字图层(从缩略图区分)

考点3、图层锁定分:部分锁定(白锁):具体分为锁定透明像素,锁定图像像素和锁定位置

4 / 8

完全锁定(黑锁):上述三项都锁定,并且不能删除图层

5、常用工具和命令

容差:数值越大,颜色差别越大,要考虑容差的操作:魔棒、魔术橡皮檫、油漆桶

自由变换:局部对象改变大小用“自由变换”命令,整个图像分辨率调整用——图像大小,类似还有旋转和翻转等

其他工具:羽化(直观表现为边缘虚化过渡)、吸管(吸取目标区域颜色值)、裁剪(直接删除未选中区域)、渐变工具、选框工具、套索工具等。

6、图层样式(fx)考点1、普通图层和文本图层都能直接应用图层样式,图层样式可在各图层之间复制,

能直接清除。考点2、判断是否应用了图层效果

7、常用滤镜考点1、文字图层设置滤镜必须栅格化,文本图层转变为普通图层

考点2、认识镜头光晕、风格化、风等一些常用滤镜

8、图片格式 1、psd(ps源文件,保留图层信息)2、bmp(位图)和jpg(压缩格式)的大小比较3、pNG、

GIF、tif三种格式可以有透明的背景色

第二单元 Flash知识点和操作过程

1、Flash文档属性舞台大小帧频修改(考点改变播放速度,时间长度,背景色(RGB))

2、时间轴、帧、图层、库的概念及基本操作

关键帧、空白关键帧、普通帧和过渡帧:

关键帧(时间轴为黑点)中的内容可以进行编辑,空白关键帧(白点)是暂时没有内容的关键帧。普通帧是没有补间的非关键帧,显示左侧最近的关键帧内容

过渡帧是有补间的非关键帧,由补间首尾的关键帧和补间属性共同决定显示内容。

3、元件的编辑及应用

元件分为三类(记住图标),元件可互相嵌套,另外在库中还有位图和声音

影片剪辑(独立于主时间轴的动画)

按钮(弹起”、“经过”、“按下”和“点击”)点击帧不显示,定义按钮的触发位置

图形(一般为一帧,静态图)

4、实例属性的设置

一个元件可以产生多个实例,并设置不同的实例属性。实例属性的设置包括:大小(高和宽)、位置(X和Y)、颜色(Alpha属性)等

5、逐帧动画、补间动画的实现

逐帧动画:逐帧动画只有普通帧和关键帧,不能设置补间

动画补间:首尾关键帧中为同一元件的实例(选中可见一个外框和一处小圆圈),在一个关键帧中只能有一

个实例,此时可以设置动画补间。补间可设置旋转,对象属性可设置颜色alpha值。

形状补间:动画的首尾关键帧中属性都是形状(选中可见很多小黑点),此时可成功设置形状补间。若不是

形状,则必须先进行分离(例如文本、元件实例),直至成为形状。

6、动画文件的导出 Flash保存的源文件格式:fla。

单击“控制”菜单下的“测试影片”,或者按下快捷键Ctrl+Enter,可以产生相应的SWF文件。

Flash可导出视频(avi)、声音(WAV)、动画(SWF)、矢量图(EMF)、位图(JpG BMp)等

在发布设置中还可发布exe、html、app、mov等格式

7、声音应用时的同步属性,数据流(与动画同步,动画停则音乐停),事件(音乐独立播放,动画结束还播放,可能会听见多重声音),开始(音乐独立播放,但重复播放动画时前一次的声音没结束不会出现第二个声音),停止(相当于静音)

8、各种多媒体素材如图片、声音、视频等也是构成Flash动画的基本元素,可以在需要时导入。同进将导入的媒体素材应用于场景中时,也要会对其相应属性进行设置。如图片的大小、声道设置、同步效果等

9、修改场景名称、调整场景顺序、更改名称等要打开场景面板操作,切换场景可直接用场景切换按钮

5 / 8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详细内容,涉及到信息、技术、可以、搜索引擎、数据、检索、保存、选择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工作总结之家。

篇一:技术知识点总结

1.三网是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

2.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阿帕网(ARpA)

阿帕网把网络划分为子网(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和资源子网(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标准协议:TCp/Ip

3.ISp又常译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4.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一下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

5.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6.按范围划分的几类网络: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

7.1B=8bit 千字节 2的10次幂

8.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发生在设备中)

9.OSI的体系结构:由下到上: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 7应用层

10.TCp/Ip的体系结构:由下到上: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TCp或UDp)、应用层(各种应用层协议如果TELNET、FTp)

11.其中网络层对应(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际层Ip对应(网络层)、运输层对于(运输层)、应用层对于(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2.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由下到上: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应用层

13.在物理层中数据的形式为比特流;在数据链路层中数据的形式为数据帧、在网络层中数据的形式为数据包

14.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15.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通常成为服务访问点。

16.信号可以分为两类:数字信号、模拟信号

17.通信的三种方式: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

18.导向传输媒体(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单模光纤:传输距离远,造价高,激光二极管;多模光纤:传输距离近,造价低,发光二极管);非导向传输媒体(无线传输介质):短波通信、无线电微波、

19.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码分复用(CMD)常用名次码分多址(CDMA)

20.ADSL调制解调器;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为调制,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为解调。

第三章

21.数据链路层的信道主要以下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广播信道。

数据链路层协议有很多种,有三个基本问题是共同的: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循环冗余检验CRC)计算冗余码

22.点对点协议ppp,即ppp over Ethernet pppOE

23.局域网的拓扑:星型网、环形网、总线网、树形网

24.网络接口卡又称为网卡,它是进行数据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转换。

25.CSMA/CD协议:是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的缩写;载波监听就是“发送前先监听”、碰撞检测就是“边发送边”

26.复用:多个用户使用一条路;频分:把一条路分成几个小段;时分:在某一时段把整条路分给某一用户;统计时分:

27.虚拟局域网VLAN:虚拟局域网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而且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每一个VLAN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给你工作站属于哪一个VLAN。

28.1000BASE-X(IEEE 802.3z标准):1000BASE-SX SX表示短波长(使用850nm激光器)多模;1000BASE-LX LX表示长波长(使用1300nm激光器)单模;1000BASE-T T指的是双绞线,使用4对UTp5类线,传输距离为100米。

29.ARp 工作在网络层 把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DNS 工作在应用层 把Ip地址转换为域名。

30.物理层中使用的中间设备叫转发器;数据链路层中使用的中间设备交做网桥或桥接器;网络层中使用的中间设备叫路由器;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网关。

31.Ip地址的分类:A、B、C、D、E类

A类地址:0| 8位网络号| 24位主机号

B类地址:10| 16位网络号| 16位主机号

C类地址:110| 24位网路号| 8位主机号

D类地址:1110|多播地址

E类地址:1111|保留为今后使用

32.计算路由下一跳地址 p126

33.计算,Ip子网化p128、p131-133

34.无分类编址CIDR(构造超网)CIDR两个主要特点:消除了传统的A类B类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把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块”

35.运输层有需要有不同的运输协议,即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UDp;运输层向高层用户屏蔽了下面网络核心的细节(如网络拓扑、所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等)

36.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熟知端口号(系统端口号):数值为1-1023;登记端口号:1024-49151;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49152-65535

37.UDp的特点:是无连接的,发送之前不用建立连接;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面向报文的;没有拥塞控制;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UDp的首部开销小;

38.TCp的特点: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每一条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连接只能是点对点;提供可交付的服务;提供全双工通信;面向字节流

39.TCp连接的端口叫做套接字或插口。

40.TCp的运输连接管理有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达和连接释放。

41.三次握手 p214

42.因特网的域名结构:mail.cctv.com :mail为三级域名,cctv为二级域名,com为顶级域名;DNS:域名系统;net提供互联网络服务的机构;mil中国的国防机构;gov中国的政府机构;org非营利性的组织;com工商金融等企业

43.在文件传输时,FTp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要建立两个并行的TCp连接: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

44.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基于UDp,端口号67;

45.802.11是无线以太网的标准,它使用星型拓扑结构,中心点叫做接入点Ap。当网络管理员安装Ap时,必须为该Ap分配一个不超过32字节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和一个信道。

46.Ap分为胖Ap和瘦Ap,胖Ap可以智能管理,瘦Ap可以通过交换机控制,通常使用瘦Ap+AC的模式;

47.802.11局域网的MAC层协议:CSMA/CA协议成功用于有线连接的局域网。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下,不能简单的搬用CSMA/CD协议。有两个原因:1.无限局域网的适配器上,接受信号的强度往往会远小于发送信号的强度,因此若要实现碰撞检测,那么在硬件上需要的花费就会过大。2在无线局域网中,并非所有的站点都能听见对方,而“所有站点都能够听见对方”正是实现CSMA/CD协议的必备基础。

48.Ipv4:使用点分十进制法,Ipv6:使用冒号十六进制记法,一共128位。

49.0压缩 p360

50.在传输的时候Ipv6的数据要进入Ipv4的网络的时候,将Ipv6的数据封装成为Ipv4,当离开Ipv4网络的时候,再打会Ipv6数据。这个技术称为隧道技术。p365

51.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52.数据链路层下分两个子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和MAC(媒体接入控制)

53.物理层中的设备:集线器(内部为总线型),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54.数据链路层中的设备:交换机和网桥,交换机中有缓存,缓存中有栈表,栈表中记录的是物理地址,记录过程成为学习。

55.网络层中的设备:路由器。路由器中有路由表和转发表,转发表根据路由表转发,基于Ip地址来路由

56.常用的网络命令:ipconfig,ping 返回4个包,每个包大小32位,ipconfig/all,trast 网络追踪,追踪数据经过的网关。在思科的交换机管理软件中,用户权限由低到高获得需要的命令:enable、config

57.NAT 网络地址转换,内部网络连接外网,可以节约Ip地址

58.VpN虚拟专用网

59.802.1---桥接/体系结构 802.3---CSMA/CD 802.11---无线局域网 802.15---无线个人区域网 802.4---令牌总线网 802.5--令牌环网

60.电子邮件(SMTp),远程终端接入(TELNET),万维网(HTTp),文件传送(FTp)使用TCp协议.名字转换(DNS),文件传送(TFTp),Ip电话,网络管理(SNMp)使用UDp协议.

篇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经历四小阶段它们是取代关系)、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在1983年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

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 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 ChinaGBN))

2、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3、计算机的公共配置:CpU、内存(RAM)、高速缓存(Cache)、硬盘、光驱、显示器(CRT、LCD)、操作系统(OS)

4、计算机的指标:位数指CpU寄存器中能够保存数据的位数、速度(MIpS、MFLOpS)指CpU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通常用主频来表示CpU的处理速度、容量(B、KB、MB、GB、TB)、数据传输率(Bps)、版本和可靠性(MTBF、MTTR)。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补充实例)

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与软件系统具

有比特特性。且它们具有同步性。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RISC和CISC技术(技术特点10个请看书p8)

8、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IC)技术

9、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

(1) 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由5部分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和电源)与主板的分类

(2)网络卡又称为适配器卡代号NIC,其功能为:(见书p11)

10、软件的基本概念:软件由程序(功能实现部分)与文档(功能说明部分)组成。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桥梁。

11、应用软件包括:桌面应用软件、演示出版软件、浏览工具软件、管理效率软件、通信协作软件和系统维护软件。

12、程序与文档:程序是由指令序列组成的,告诉计算计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文档是软件开发、使用和维护中的必备资料。

13、软件开发:软件的生命周期中,通常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又分若干子阶段:⑴ 计划阶段: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是决定软件项目是否开发的关键)。⑵ 开发阶段:在开发前期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三个子阶段,在开发后期分为编码、测试两个子阶段。前期必须形成的文档有:软件需求说明书,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

⑶ 运行阶段:主要任务是软件维护。为了排除软件系统中仍然可能隐含的错误,扩充软件功能。

14、编程语言:(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都依赖于具体的机器,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都需要编译)

⑴ 机器语言:能被计算机直接理解和执行,速度快,但该种语言难记、难学、难懂。⑵ 汇编语言:用英文助记符和十进制数代替二进制码,使机器语言变成了汇编语言。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汇编语言要通过汇编程序把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计算机才能执行。

⑶ 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是一种面向问题或过程的语言。它是近似于日常会话的语言。它不但直观、易学,而且通用性强。高级语言要通过编译(或解释)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

15、媒体的概念与分类:

(1) 媒体的概念:信息的载体

(2)媒体的分类:传输媒体、表现媒体、表示媒体、感觉媒体

16、多媒体的基本概念:指有声有色的信息处理与利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可划分为偏硬件技术和偏软件技术两部分。

17、MpC的组成:具有CD-ROM、具有A/D和D/A转换功能、具有高清晰的彩色显示器、具有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的硬件支持

18、多媒体的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芯片与插卡技术、多媒体操作系统技术、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

19、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

(1)超文本是非线性非顺序的而传统文本是线性的顺序的。

(2)超文本概念:超文本是收集、存储和浏览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现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

(3)超媒体的组成:当信息载体不限于文本时,称之为超媒体。超媒体技术是一种典型的数据管理技术,它是由称之为结点(node)和表示结点之间联系的链(link)组成的有向图(网络),用户可以对其进行浏览、查询和修改等操作。

(4)超媒体系统的组成:编辑器、导航工具、超媒体语言

第二章 网络的基本概念

1、信息技术涉及内容: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传输与利用。

2、计算机网络形成与发展大致分为如下4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

(2) 第二个阶段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Ap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为重要标志。

(3)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4) 第四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

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资源共享。

4、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自治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协议进行互联实现共享资源信息传输。

5、早期计算机网络结构实质上是广域网的结构。广域网的功能: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逻辑功能上可分为: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主要包括主机和终端。主机通过高速通信线路与通信子网的通信控制处理机相连接。终端是用户访问网络的界面。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通信控制处理机在网络拓扑结构中被称为网络节点。通信线路为通信处理机之间以及通信处理机与主机之间提供通信信道。

6、现代网络机构的特点:微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

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

7、按传输技术分为: 广播式网络(通过一条公共信道实现)点--点式网络(通过存储转发实现)。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是点-点式网络与广播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8、按规模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bps表示,有时也用BpS、KBpS和MBpS表示。

?网络的互联模式称为网络的拓朴结构,局域网常用的拓朴结构有:总线型结构、环型结构、星型结构。

?总线型拓朴结构是最简单的局域网结构,因为其中不需要插入任何其他的连接设备。网络中任何一台计算机发送的信号都沿一条共同的总线传播,而且能被其他所有计算机接收。有时又称这种网络结构为点对点拓朴结构。

?环型拓朴结构中,每台计算机都与相邻的两台计算机相连,从而构成一个封闭的环状,整个网络结构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在星型拓朴结构中,每个节点都由一个单独的通信线路连接到中心节点上。中心节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任何两个节点的相互通信,都必须经过中心节点。因些,中心节点是网络的瓶颈,这种拓朴结构又称为集中控制式网络结构。?OSI七层模型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TCp/Ip协议由四层组成: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口层。每层又包括若干小协议。

?双绞线有非屏蔽双绞线( 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种,双绞线两端头通过RJ-45水晶头连接网卡和集线器。制作双绞线时,需使用专用卡线钳在双绞线两端压制RJ-45水晶头,操作步骤依次为:剥线→理线→插线→压线→压制电缆另一端的水晶头→检查。

?当使用双绞线连接两台电脑组成对等网时,可以不使用集线器,而直接用双绞线将两台电脑连接,但这时的双绞线压制方法必须改变 (水晶头一端压线不变,另一端的1与3,2与6对换)。

?在 1000M局域网中,服务器网卡具有光纤插口,交换机也有相应的光纤插口,连接时只要将光纤跳线进行相应的连接即可。在没有专用仪器的情况下,可通过观察让交换机有光亮的一端连接网卡没有光亮的一端,让交换机没有光亮的一端连接网卡有光亮的一端。

?常见网卡接口有 BNC接口和RJ-45接口(类似电话的接口),也有两种接口均有的双口网卡。接口的选择与网络布线形式有关,在小型共享式局域网中,BNC口网卡通过同轴电缆直接与其它计算机和服务器相连;RJ-45口网卡通过双绞线连接集线器(HUB),再通过集线器连接其它计算机和服务器。

?交换技术是一个具有简化、低价、高性能和高端口密集特点的交换产品,体现了桥接技术的复杂交换技术,在 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操作。

?与桥接器一样,交换机按每一个包中的 MAC地址相对简单地决策信息转发。而这种转发决策一般不考虑包中隐藏的更深的其他信息。与桥接器不同的是交换机转发延迟很小,操作接近单个局域网性能,远远超过了普通桥接互联网络之间的转发性能。

?Ip地址提供统一的地址格式即由32Bit位组成,由于二进制使用起来不方便,用户使用“点分十进制”方式表示。Ip地址唯一地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和网络中位置的编号,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常用Ip地址分为三类。

?A类地址的特点是以0开头,第一字节表示网络号,第二、三、四字节表示网络中的主机号,网络数量少,最多可以表示126个网络号,每一网络中最多可以有16777214个主机号。

?B类地址的特点是以l0开头,第一、二字节表示网络号,第二、三字节表示网络中的主机号,最多可以表示16384个网络号,每一网络中最多可以有66534个主机号。

?C类地址的特点是以110开头,第一、二、三字节表示网络号,第四字节表示网络中的主机号,网络数量比较多,可以有2097152个网络号,每一网络中最多可以有254个主机号(主机地址全为0和全为1的地址是保留地址)。?Ip地址规定网络号不能以127开头,第一字节不能全为0,也不能全为l。主机号不能全为0,也不能全为l。

?用子网掩码判断 Ip地址的网络号与主机号的方法是用Ip地址与相应的子网掩码 进行与运算,可以区分出网络号部分和主机号部分。子网掩码的另一功能是用来划分子网。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网络号不够的问题,需要把某类网络划分出多个子网,采用的方法就是将主机号标识部分的一些二进制位划分出来用来标识子网。

?当两台计算机能够分别用自己的 Ip地址pING通时,可以使用pING命令pING对方的

Ip地址,如果回答正确,说明双机已经连通。

?组和工作组是 WindodB=光纤长度×损耗系数+每个接头损耗值×数量+每个熔接点损耗值×数量。

?大约 80%的网络故障发生在OSI七层协议的下三层。这些故障包括线缆问题、网卡问题、集线器问题、服务器以及路由器问题等。另外,20%左右的故障发生在应用层,应用层的故障主要是网络设置问题。

?默认情况下,Windows 2000 Server允许用户一天24小时随时登录到网络。为用户设置登录时间,以限制用户登录网络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Windows 2000 Server定义了许多特殊的 权限 和 用户权利,可用于委派或限制管理控制权。通过组织单位、组和权限的组合,可以为特定的人定义最合适的有效管理范围:整个域、域中的所有组织单位甚至一个组织单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是篇好范文参考,涉及到网络、通信、使用、计算机、数据、地址、协议、连接等方面,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

"技术季度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