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当我们遇到一些深刻的事情或者经历时,一般来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对这件事情的总结,总结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知道自己,认识自己。大家晓得总结范文怎么写好吗?你不妨看看复播玉米小麦栽培技术总结,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复播玉米小麦栽培技术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篇一:春复播青贮栽培技术春小麦复播青贮玉米栽培技术
摘要阐述了春小麦复播青贮玉米栽培模式,并介绍了该模式下春小麦、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春小麦;青贮玉米;复播;栽培技术
2009年笔者在乌图布拉格镇红星三九队进行小麦—饲料玉米复播栽培试验示范工作。小麦平均纯收入为10 125元/hm2,青贮玉米平均纯收入21 900元/hm2,总纯收入32 025元/hm2,此复播模式经济效益比单播小麦和玉米高,经济效益比单种棉花高17 175元/hm2。为了加快农区畜牧业的发展,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宜大力推广春小麦复播青贮玉米栽培模式,现将其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春小麦栽培技术
1.1整地
小麦地前茬为棉花,播前要求灭茬整地,耕深达到一定深度,做到不漏耕、不重耕,使土壤表面平整、细碎,上松下实,有利于保墒保证,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播前用40%燕麦畏随喷随耙,晾一昼夜后进行,播深4~5cm。
1.2种子选择与处理
选择净度98%以上、发芽率85%以上、纯度98%的新春14号种子。每100kg种子用40%拌种双150g进行干拌,并充分拌匀,堆闷4~6h后进行播种[1]。
1.3播种
2009年3月27日采用机械播种,播种量为375kg/hm2。采用120cm打埂器作业,埂宽20cm;每台播种机24行,行间距14cm。株行距15cm,做到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茬准确、深浅一致、镇压确实。
1.4科学施肥
1.4.1基肥。播种前,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施足基肥,犁地前施有机肥30t/hm2、磷酸铵120~150kg/hm2、尿素75~120kg/hm2,增施硫酸钾45~75kg/hm2作基肥,以全耕层施入较好。
1.4.2种肥。播种时通过播种机带磷酸二铵75~105kg/hm2作种肥,为小麦苗期增补营养。
篇二:复播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复播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复播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包括选择、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指导复播青贮玉米的生产。
关键词 复播青贮玉米;栽培技术;丰产
复播青贮玉米是利用小麦等早春作物收获后剩余的光热资源复播玉米,实现获取饲草料和增加收入的目的。复播青贮玉米之所以被料业看好,不仅因其生物产量高,生产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因为其营养成分含量较为丰富,技术分析表明:青饲玉米的秸秆营养丰富,糖分和胡萝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高,是较为理想的食草动物饲料。为推广复播玉米的种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复播青贮玉米品种选择
选择的复播青贮玉米品种,要具有早熟、植株高大、杂交、茎叶穗产量高、抗倒伏、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利用等特点,同时还要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土肥条件和收割时间,选择适当品种。中南2号、新玉9号、郑丹958、冀玉9号、美国先锋335、登海1号等品种生育期90d左右,株型较紧凑,具有丰产、早熟的特点,十分适合密植和复播。另外,由于青贮玉米收获期在籽粒乳熟后期至腊熟前期,全株玉米即茎秆、果穗一起收获,生育期可适当延长,可选择生育期100d左右的品种,如八农701等,可以提高生物产量。
2播种与施肥
2.1抢播覆膜
选交通运输方便的地块,在小麦成熟后及时收获并整地,耕翻深度可根据土壤而定,一般深比浅好,以20~30cm为宜。整地应达到地平、土碎、墒匀和上虚下实,以保证覆膜质量和播种质量。因秋季地温下降很快,覆膜可以提高地温,延长生长期,提高成熟度和生物产量。适宜播期为7月中旬之前,越早越好,有利于夺取高产。
篇三:小麦复播作物栽培技术
小麦复播大白菜试验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选抗病、丰产、商品性好的品种,改良青杂3号、
青杂56号。
二、整地作畦:前期作物采收后,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5吨,
磷酸铵10左右,然后进行耕翻,平整土地耙平。
三、播种:播期以7月25日左右为宜,采用人工点播,每穴下籽
4—5粒。行距70厘米,株距50厘米。每亩1904穴,亩保苗1450-1500 棵。
四、浇水和施肥:大白菜喜欢比较冷凉湿润的气候,但在大白菜
幼苗期,值新疆高温干燥的季节,其浇水的原则是: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大白菜的整个生育期,一般要浇8—9次水,收获前15天左右应停水。
定苗后每亩窝追10公斤尿素,莲座期追复合肥5公斤加尿素8-10
公斤即可。
五、病虫害防治
1、大白菜霜霉病: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
粉剂拌种,用药量均为种子重量的0.3%。初现病株后及时喷药控病,采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施。
2、细菌性软腐病: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喷药要周到,特别要
注意到近地表的叶柄和茎基部。采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可溶性药剂4000—5000倍液(200毫克/升),1:250—300倍波尔多液,45%代森铵水剂900—1000倍液,药剂交替施用。
3、黑斑病:在白菜植株下部普遍出现病斑,且天气情况有利于病
情发生时,喷施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
4、蚜虫50%抗蚜威可湿粉剂2000—300倍液喷雾。
六、采收:大白菜应在土地封冻前收获完毕。
小麦复播西瓜栽培措施
博乐市种子管理站 谢彦敏、韩咏香、朝鲁蒙、帕丽丹、冯世红
一、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60-70天的早熟优质品种,京欣一号、早熟冠龙王等。
二、整地与覆膜 :按1.6--1.7米行距开沟,沟深30厘米,
宽40厘米。底肥每亩农家肥2-3吨、尿素5公斤、磷酸铵5公斤、
硫酸钾肥3公斤以及少量微肥,集中条施入沟边两侧垄上并深耕入
土,同时:人工修成中间高15--20厘米、两侧低、宽65--70厘米的
龟背式高垄,垄上覆盖地膜,以防涝、保墒、防草及保持土壤疏松。
三、播种:复播西瓜以7月上旬为宜,种子点种于高畦顶部,每
穴3粒,行距1.6--1.7米时,穴距为50-60厘米,每亩播600--700
穴,播深1.5厘米。也可采用提前10-15天营养钵育苗,麦收后即
刻移栽方式,以促进西瓜提早上市。放苗或移栽时,地膜开口处要用
土封严。
四、田间管理:
1、施肥浇水:播种时亩带磷酸二铵3公斤;幼瓜鸡蛋大小时,随
同浇水施膨瓜肥,每亩尿素15公斤左右,磷酸二氢钾1-2公斤,一
般浇第一水后,10-15天浇第二水,全生育期需浇水4-5次,浇水时
要细流沟灌,严禁大水漫灌。
2、压蔓整枝:采收前l0一15天开始翻瓜,采收前4—5天,当
果实八成熟时,把瓜竖起来,使果实更趋圆整。复播西瓜授粉后24—28
天多数品种可达到成熟,注意按授粉时间的先后适时采收,防止果实
过熟。
五、病虫害防治:复播西瓜生长前期易发生猝倒病,中后期易发
生炭疽病和红蜘蛛、蚜虫等,可用3000倍溴氢菊酯药液治虫,用
500--800倍75%百菌清或50%多菌灵药液治病。苗期防治西瓜蚜虫
可用吡虫林2000一3000倍液或阿泰克3000—3500倍液进行喷雾。
小麦复播玉米栽培措施
一、品种选用:选用生育期80天左右、早熟高产优良玉米品种
新玉4号、承单3号和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中原单32。
二、播前准备
(一)灌水:6月中下旬小麦收割前5-7天灌麦黄水,以便麦
收后及时耕翻抢种复播玉米,力争一播全苗。
(二)种子处理:在播种前,晒种1-2天,并每百公斤种子用
拌种双150克干拌种,堆闷半天后播种,以防玉米瘤黒粉病危害。
(三)基肥:麦收后要及时清理麦田,每亩地施尿素8公斤、
磷铵15公斤,亩施农家肥1.5吨,结合犁地深翻入土。
(四)整地:严格按照“墒、平、松、碎、齐、净”六字标准。
三、播种及播种质量
(一)株行距配置:选用(转 载于:的地膜,一膜二行,平均行距
50厘米(40cm+60cm)/2,行株距24cm,理论株数5546株,亩保苗株
数5300株左右。也可采用免耕直播法播种即:在带墒的麦茬地上,
直接用免耕机开沟点播,平均行距45-50厘米,株距24-28厘米。理
论株数5289-6166株/亩,亩保苗数在5000-5500株。
(二)及时抢播:最佳播期为7月5日以前,最晚不要超过7
月15日。
(三)播种量:亩用种量3.5-4千克,每穴下种2-3粒,空
穴率不超过1%播种深度3-4cm,覆土厚度2cm,深浅一致。
(四)播种质量:“播行笔直、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接茬准确、行距一致、覆土严密、镇压确实、铺膜平展”。
四、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放苗、苗查补种,确保全苗、壮苗。封严根部膜孔,以防漏墒和杂草。2—3片叶时定苗,缺苗处留双株,全生育期中耕2次,耕深12—15公分。
(二)追肥和灌水:复播玉米长至6-7片叶时,应结合中耕松土亩追尿素15—20公斤。缺墒地块定苗后应立即浇水,亩灌水量80立方米左右。间隔15天至20天浇一水,全生育期共浇水4-5水。
五、病虫害防治
(一)防治玉米螟 :在玉米灌头水前,小喇叭口时期,亩用Bt制剂200克对水16公斤,喷注于玉米心叶内,7天后还需喷注1遍,可有效杀伤第二代玉米螟和第三代棉铃虫。
(二)红蜘蛛:生长期注意防治玉米叶螨,主要用三氯杀螨醇和其它种类杀螨剂。大量发生时,亩用20%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30—50公斤进行防治或敌敌畏毒土熏蒸。
六、适时收获:玉米穗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成熟后应及时收获。
小麦复播油葵栽培措施
一、品种选用:选用生育期为80天左右的早熟品种,A17、新葵杂5号、欧洲油葵及K WS3790等。
二、整地:耕翻25-30厘米,整好地后亩施磷铵10公斤、尿素5公斤、钾肥5公斤作基肥。亩用48%氟乐灵100克,对水40公斤均匀地喷施于土壤中,耙耱深度8厘米,防治田间杂草。
三、播种: 最佳播期在7月10日以前为宜。播种时采用气吸式播种机播种,畦距90厘米,行距45cm、株距20-25cm,亩播种量500克左右。每亩保苗5300-5600株。播种时每亩带种肥磷酸二铵3公斤,
播深4-5厘米。要求下籽均匀、覆土严实、播畦笔直,接行准确,播到边、播到头。
四、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幼苗显行后即可定苗,在幼苗两对真叶期前定苗结束。然后紧跟第一次中耕,除去行间杂草,其深度10 厘米左右,当株高40-50厘米时,结合第二次中耕,亩追尿素13-15公斤,深度12-15厘米。
(二)中后期管理
1、蕾期:油葵群体达到现蕾期,中午植株出现暂时性的萎焉时,要及时灌头水,灌水量每亩70立方米左右。
2、开花期:是授粉与籽粒形成的重要时期,不能受旱,根据土壤质地、墒情,灌水1-2次。终花后15天籽粒充实期灌好最后一次水。管理重点是保证田间放峰或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油葵结实率。
五、病虫害的防治:防治地老虎、象甲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于傍晚进行喷雾;防治油葵锈病可在发病初期用25%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雾。
六、及时收获:在达到生理成熟后,由于花盘含水量还很高,再晒4-5天后收获最佳。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涉及到玉米、公斤、播种、厘米、小麦、品种、左右、防治等方面,希望对大家有用。
dg1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玫瑰茄及其栽培技术
玫瑰茄及其栽培技术
玫瑰茄及其栽培
一、玫瑰茄,属半年生茄科草本植物,具有天然色素(玫瑰色),天然酸味,花萼是主产品,含十六种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基酸占,对人体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功能,延年益寿的作用。是目前世界上最理想的天然植物保健饮料,籽可以榨油,药用价值很高,也可食用。茎下可作饮料和燃料,可谓全身是宝。
二、玫瑰茄适应的环境!
(一)玫瑰茄是怕涝怕旱的植物,种植地区年降雨量不超过。
(二)海拔在以下。
(三)—月温度保持在—℃℃,—月日照小时。
三、玫瑰茄种植技术
(一)种植密度、施肥:根据土地肥力,每亩播种—塘为宜(×;×)。每亩施用农家肥—公斤公斤,复合肥—公斤公斤。
(二)播种时间:五月末六月初播种较为适宜,不能过早播种,采收才能避开阴雨,防止霉变。点播每塘—粒;育苗称移栽必须在小苗公分公分时移栽,苗大后才移栽不会坐棵,影响产量及受风灾。
(三)田间管理⒈防虫:如土壤湿润,播种—天就出苗,这个时期要严密观察情况,稍有麻痹,两三天就把幼苗吃光,进入七八月就会发生粘虫侵害,如不及时扑灭,虫会把叶子吃光,影响产量,发现虫害时用一般杀虫农药喷杀就可以扑灭虫害了,喷洒农药必须在开花前进行,开花期严禁喷施农药,以免毒药留存在花萼内,影响产品质量。
⒉适时间苗、打尖:幼苗长—公分高时就要及时间苗,每塘只留一株,其余拔去补塘,也可移栽在可利用的地里,间苗过迟严重影响苗的成长,造成大的减产,苗长至公分高时要进行打尖,促使枝壮花多萼肥。
⒊除草、施肥、防涝:适时锄草是种庄稼的基本常识,虽然玫瑰茄容易管理,但不等于不管理;一般讲,玫瑰茄不需大水大肥,但肥力太差的土地,如果苗长势太差要适当追施复合肥(尿素少量)。开花期每半月施一次叶面喷施宝(一只一亩。兑水公斤喷施)可获得增产丰收;玫瑰茄是怕涝不怕旱的植物,如果土地平整,要注意挖沟排涝,否则几天阴雨就会产生涝死或变异造成严重减产。
四、采收、晾晒、包装:
⒈玫瑰茄生长一般为—天。十月中旬就可以采摘了。
⒉花苞内的籽粒变硬或呈褐色为成熟。
⒊花萼肥厚,口感酸甜时,花萼自落可拾回剥离籽包晒干待售。
⒋采摘时:先采下部花萼,后采中部花萼,再采上部花萼,分批分期进行采摘,边采边剥离籽包,分开晾晒。不要一次性采摘,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和质量。剥离籽包时要保持花萼的完整。
⒌采摘时选晴天进行,剥离的花萼要选择干净卫生的场地及用具晾晒,切不可污染及混有杂物其间。玫瑰茄具有酸性,很容易变霉,要及时晾晒。
⒍晒干的标准是含水量不超过,用通俗的办法测定,每一大麻袋不超过公斤公斤就是干的了。
⒎晒干后的产品,要选用干净卫生的包装物装放,切不可用装过化肥、烤烟、食盐、茶叶的袋子包装。
五、玫瑰茄的特点
耐干旱:由于玫瑰茄根系发达,扎根很深,公分公分前茎有多长根有多长,因此耐干!旱的特点非常显著。
玫瑰茄收购质量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质量标准
含水量不超过(通俗测法:一大麻袋毛重公斤公斤)。
1.萼片内心及外部无发霉斑点、无虫蛀。
⒉萼片呈红色,且萼片完整。
二、应注意的问题
⒈不成熟的小萼片不收。
⒉严禁掺有任何杂物,保持产品清洁卫生。
⒊严禁用装过烤烟、化肥、茶叶等包装物包装玫瑰茄,以免产生异味。
⒋严禁掺假、洒水等现象发生。
⒌农户在采收过程中,采取边采边晒边交的办法,不必一次性采完,以免影响产量和质量。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今年我市的小麦生产,在冬春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中期病虫害偏重发生、收获期又阴雨较多的不利形势下,通过全市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克难攻坚,打赢了抗旱保苗、阻击病虫害、“龙口夺粮”三大战役,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虽说与去年相比增产幅度不大,但在大灾之年能获得如此产量已属不易,成效中凝聚了全市广大干群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邓州市今年夏粮丰收意义更大,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达到了农业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小麦生产形势分析
根据农技中心测产调查,今年全市实收小麦面积208万亩,与去年持平略增,平均亩产383.8公斤,总产达79830.4万公斤,实现连续6年夏粮大丰收,与上年相比,平均单产增2.9公斤,增幅0.76%,总产增加603.2万公斤,增幅0.77%。从成产三因素看,今年小麦亩穗数34万,穗粒数为31.1粒,千粒重为42.7克(雨前44.4克,雨后42.7克),与去年的33.8万、30.5粒和43.47克相比,呈“两增一减”态势,即群体增0.2万头,穗粒数增加0.6粒,千粒重减少0.77克。
二、我市今年小麦生产在大旱之年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收成,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随着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配方施肥、标准粮田建设、农综开发、土地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项目的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生产投入和田间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去年冬春连旱一百多天的灾害天气情况下,有效地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为今年小麦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督导得力,职能部门配合行动有力,为小麦生产提供了组织保障。去年秋收麦播期间为确保适期播种,夯实麦播基础,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秋收秋种电视电话会议、小麦播种工作会议等。抓好各项麦播措施的落实,高质量地完成了小麦播种工作。麦播后,特别是去年11月底、12月初旱情逐渐显现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打造邓州粮食主产核心区,多次召开各乡镇和涉农部门抗旱浇麦工作会议,为做到未雨绸缪,市四大家领导带队,对各乡镇抗旱浇麦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支持抗旱浇麦工作,如对农户浇麦进行财政补贴,购置浇水机械进行补贴,提前发放综合直补,保证低价抗旱用油、用电,引丹灌区开闸放水,广播电台大力宣传抗旱先进典型等,并协调农业、供销、水利、农机、气象、电业、石油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职能,积极支持抗旱工作,确保了小麦生产的顺利进行。
3、技术服务到位,为小麦生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在小麦备播、播种、管理等关键时期,我们及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近百场次,举办专题培训会34期次,培训农民15000余人次,开办电视讲座10余期,发布50余条农业短信,印发技术资料10余万份,大厅服务咨询50期300余人次,多途径、多角度对农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真正把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和抗逆生产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落实到小麦生产中。在小麦生产过程中,针对小麦不同生育期遇到的不同问题,我们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适时提出技术管理意见,为领导科学决策,指挥小麦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如去冬今春小麦严重干旱期间,农技中心组织土肥专家定期测试墒情,根据苗情、旱情,发10期抗旱简报,36条抗旱新技术短信息,组织全体技术人员组成12个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科学指导群众采用新技术、新措施做到节水、节时、节能,浇好保命水、丰产水。又如,小麦生长中后期,我们针对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吸浆虫和锈病,组织26名技术人员,四次深入田间踏查,对锈病和吸浆虫发生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并及时提出防治措施,为领导科学决策、及早防治病虫害提供参考依据。
4、示范样板创建,为小麦生产提供了典型引路作用。今年以市政府为总牵头人,在腰店、桑庄等乡镇创建万亩小麦高产示范方的同时,涉农部门分别在全市26个小麦主产乡镇内,共建“万、千、百、十”不同类型的小麦示范样板田126个,面积达25万余亩,示范方内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围绕粮食高产、粮食增产、高产创建、探索模式、服务指导等方面大力推广了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如腰店乡、桑庄镇示范方,特别是腰店乡黑龙村百亩示范方,采取“六统一”,规范有效地落实了关键措施,取得了较高产量。据省农调队5月19日上午现场测验,百亩示范方,面积132亩,亩群体43.4万,穗粒数37粒,千粒重预计42克,按85%折亩产579.5公斤。5月31日邓州市农业局专家组又一次现场实测,亩产584.9公斤,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5月21日省小麦专家胡廷积、张世英一行在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等领导同志陪同下到示范方现场进行观摩和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5月23日全南阳市示范方创建示范观摩会在邓州召开,兄弟县镇平县组织其乡镇党委书记、农业局等单位领导,来邓州观摩,现场考察小麦示范方建设成效。领导和同志们均为大旱之年邓州市万亩示范方能够取得如此高的产量赞叹不已。
5、落实主要技术措施,强化生产管理,为小麦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①、大型整地和收获机械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整地和收获的质量、效率,为适时适墒播种和抢收抢种创造了条件,赢得了主动,本年度机耕机耙面积占98%,机播面积占70%,机收面积占90%以上,为小麦适时适墒播种,保证一播全苗和实现抢时收割“龙口夺粮”提供了有效保障。
②、优良品种的广泛普及是今年小麦增产的内在因素,随着国家良种补贴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市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早熟、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如郑麦9023、豫麦70—36、04中36、偃展4110等占到了90%以上,其中9023占60%以上、豫麦70—36占15%,04中36占5%,有效地发挥了优良品种的抗逆增产作用,在大力推广主导品种的同时,我们积极引进示范有苗头的新品种,如郑麦366、豫农202等12个,为邓州小麦优化品种结构,提供了参考依据。
③、测土化验、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为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今年,邓州市农技中心根据近几年取土化验的结果,对我市不同土壤类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肥配方,并发放施肥明白卡10余万份。农户按方施肥,既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又节约了肥料,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如刘集镇单坡村千亩配方施肥示范方,平均单产527.5公斤,腰店黑龙村配方施肥样板田132亩,平均单产584.9公斤,比全市平均产量383.8公斤,亩增201.1公斤,增产率达52.4%,据抽样调查测算,全市应用配方施肥面积198万亩,占麦播面积的95%,其中,精准配方面积20万亩,平均单产465公斤,比当地经验施肥平均亩产397公斤,亩增68公斤,增产17.1%,配方施肥的节本增效效果十分显著。
④、强化预测预报,科学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今年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是麦播期间,普及推广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土壤处理等技术,面积达180万亩次以上,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地下害虫的危害,降低了病虫基数,而且兼顾了生态效果。二是狠抓了冬前化除和早春麦田杂草的防治工作,麦田化除190万亩次,占应防面积的90%左右,有效解决了杂草与麦苗争水、争肥问题,这对今年抗旱保苗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三是狠抓了以吸浆虫、条锈病、蚜虫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由于防治措施得力,有效控制了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减轻了损失,为小麦正常生长创造了条件。
⑤、立足抗旱保苗,加强麦田管理,为大旱之年夺高产保驾护航。今年,针对冬春连旱的天气情况,以抗旱浇麦为主、结合中耕镇压、化学除草、防病治虫进行了麦田管理,在抗旱浇麦阶段,全市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水源、人力和机械动力,尽努力扩大浇灌面积。抗旱浇一遍水的有130万亩左右,其中浇两遍以上的45万亩左右,确保了大旱之年不减产。抗旱浇麦成效显著,据调查浇水与未浇水的麦田产量差异很大,如:文渠乡肖店村农户张绍斌3.5亩小麦浇了两遍水,据测产,亩产高达591.8公斤,而邻地段士训的麦田未浇一水,亩产仅332.0公斤,浇过两遍水的比未浇水的亩产多259.8公斤,增产率达78.3%。又如:张村镇李楼村的路培虎1.5亩小麦浇了一遍水,亩产463.8公斤,而同村刘德中的5亩麦田未浇一水,亩产仅224.8公斤,浇一遍水比未浇水亩产多了239公斤,增产率达106.7%,浇水的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以后号召群众抗旱浇麦提供了很好的实例。
二、小麦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从光照、温度、降水主要气象因素来看,小麦全生育期内(2010年10月10日—2010年5月31日),0℃以上的有效积温为2517.3℃,降水303.4mm,光照993.5小时,与我区小麦正常生长所需的2221℃、275mm,1100小时相比,积温多了296.3℃,降水多了28.4mm,光照少了106.5小时,从时空分布看是利弊兼有,弊大于利,特别是降水分布极不平衡,呈现前期少,后期多的现象,从出苗到拔节阶段降水量极少,从10年10月23日到09年2月7日一百多天总共降雨量不足11mm,遇到了多年不遇的冬春连旱现象,而在即将收获的5月27、28两日降雨量却达83.5mm,造成我市大部分麦田穗发芽,给我市小麦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具体分析如下:
1、腾茬—整地阶段(9月20日—10月10日)
此阶段降水10.5mm,积温375.2℃,日照时数48.3小时,阴雨较多,温度不高,光照不足,对秋作物收获晾晒不利,但适合人们田间劳作,利于加快收获进度,并为麦播整地积累一定的墒情。
2、整地—播种阶段(10月11日—11月5日)
此阶段积温406.9℃,降水39.8mm,光照时数89.4小时,晴天多,雨天少,但雨量集中,特别是我市10月20—22号下了一场透墒雨,降雨量达38.6mm,为整地和播种创造了良好条件,据调查我市绝大部分田块都集中在10月25日前后播种,适期适墒播种,由于底墒充足,做到了一播全苗,麦播基础较好,全市小麦苗足苗匀,前期苗情是近年来的一年,在一定程度上为减轻越冬干旱创造了条件。
3、出苗—越冬阶段(11月6日—12月20日)
此阶段积温369℃,降水5.5mm,光照时数221.9小时,气温偏高,降雨偏少,晴天多,加之有风日数多,土壤失墒快,全市麦田出现严重旱情,部分麦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黄苗死苗现象。不过麦田旱情在11月底、12月初逐渐显现,此时小麦的第一分蘖高峰期即将结束,多数麦田越冬前总茎数已经达到或接近常年同期指标,且多为大分蘖,而苗期适当干旱还有利于根系深扎,增强植株抗旱抗灾能力,所以对这类播种基础好,后来又浇水的麦田,群体影响不大,甚至比去年有所增加,但部分整地质量差、播种晚又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旱象虽重,但这类麦田往往播量较大,靠主茎成穗,较大的播量冲抵了因干旱造成的分蘖少成穗率低的弊端,且因为主茎成穗、穗粒数和千粒重也不低,产量并没有受到较大影响。
4、越冬—返青阶段(12月21日—09年2月5日)
此阶段积温157.7℃,降水4.2mm,光照时数190.5小时,降水仍偏少,旱情仍在发展,小麦苗情持续恶化。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及早动员部署、精心组织安排,各地狠抓落实,迅速掀起了抗旱浇麦夺丰收的麦田管理高潮,浇水面积达130万亩左右。
5、返青-拔节阶段(2月6日—3月10日)
此阶段积温240.2℃,降水16.2mm光照时数75.4小时,2月8日、16日、17日、26日和3月2日有明显降水,连降小到中雨,加之抗旱浇麦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数麦田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受旱麦田苗情明显好转,其中一、二类麦田比例已较冬前上升10个百分点左右。
6、拔节—抽穗阶段(3月11日—4月10日)
此阶段积温369.3℃,降水33.6mm,光照时数144.4小时,3月12日降水17mm,23日降水6.2mm,27-28日降水4.2mm,由于降雨有所增加,旱情基本解除,光照充足、温度较适宜,小穗小花发育较好,结实率高,这是今年小麦穗粒数增加的原因之一。这时小麦病虫害有所抬头,3月18日在构林镇五道岗发现了条锈病发病中心,蚜虫也逐渐增多,吸浆虫也开始羽化出土,病虫害防治到了关键时期。
7、抽穗—成熟阶段(4月11日—5月31日)
此阶段积温974.2℃,降水204.1mm,光照时数271.9小时,此时是形成籽粒和千粒重的关键时期,降水量达204.1mm,占全生育期总降水量的六成多,光照略显不足,但基本上能满足小麦从灌浆到成熟的整个过程的需要,温度适宜,适合灌浆,且灌浆时间长,较去年长2—3天,昼夜温差大,利于干物质的积累,所以今年穗粒数和千粒重也都比较高。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今年小麦即将收获时,5月27日—28日全市突降大雨,降雨量达83.5mm,持续时间长达48小时,造成我市95%以上麦田出现穗发芽现象,粒发芽达56%以上。成熟早、种子休眠期短的品种发芽、霉变更加严重,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提醒我们在品种利用上应考虑到后期穗发芽的问题,注意推广和培育种子休眠期长的品种,要做到半冬性品种和弱春性品种合理搭配。
2、建议我市各级领导以继续搞好邓州小麦生产为抓手,重视和狠抓粮食生产,同时我们也要请求上级职能部门对邓州粮食生产大县予以关注和支持。促进邓州市粮食高产、稳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3、以完成各级下达的项目为依托,搞好小麦技术集成推广,加大推广力度,突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提高覆盖面,使科学技术在夏粮生产中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4、建议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强化和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夏粮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5、建议在夏粮生产中,认真研究并积极推行专业合作社(协会)模式,以促进邓州夏粮产量和质量再上新台阶。
6、围绕夏粮生产,着重研究“统”的功能,解决一家一户不能办理的事情。
7、近年来,由于青壮年劳力的外出务工,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力凸显不足,旋耕和撒播面积有扩大趋势,导致麦田耕层变浅,土壤桥空不实,抵御旱灾的能力差,特别是今年问题尤为突出,前期干旱造成的黄苗、死苗现象,多数发生在这类地块中。建议为抢时播种而采用旋耕和撒播方式的农户,在播种后,要趁早对这类麦田进行镇压,踏实土壤,以预防越冬干旱造成死苗而导致产量降低。
2010-2010年度小麦播种基础情况调查统计表
单位 : 万亩、公斤、方、万人次、万份、元
项目
县区
麦播
面积
良种
补贴
面积
集中
播种
时期
亩
播
量
统一
供种
种子
包衣
药剂
拌种
精量半
精量播
种
预留
行间
秸秆
还田
亩施有
机肥
配方
施肥
机耕
面积
深耕
面积
机播
面积
土壤
处理
亩肥
料投
入
技术
培训
印发
资料
邓州市
210
200
10.25—11.2
12.5
200
100
70
50
25
80
2
205
202
150
160
50
120
80
80
比上年
+、-
+3.5
0
-10
-20
0
+10
-3
0
0
-20
-50
0
+10
备 注
注:麦套面积折成实麦面积填报 2010 年 11 月 9 日
附表2: 2010-2010年度小麦品种种植情况调查统计表
单位 : 万亩、公斤
项
县
目
区
麦
播
面
积
合同
种植
小麦
面积
优质
强筋
小麦
面积
普通
小麦
面积
弱春
性品
种面
积
半冬
性品
种面
积
郑麦9023
豫麦
70-36
西农979
偃展4110
豫农
949
其它品种(系)播种面积
播
量
面
积
播
量
面
积
播
量
面
积
播
量
面
积
播
量
面
积
郑麦
366
衡观
35
矮抗
58
豫农
202
洛麦
21
鑫麦
1998
平安
6号
新 麦
208
内农科201
04
中36
新麦
18
豫麦
18
邓麦996
邓州市
210
60
170
40
140
70
12.5
110
12
5
9
10
10
12
20
20
4
8
比上年
+、-
备 注
注:麦套面积折成实麦面积填报,若有其他种植面积较大品种,在表下面一并列出。
信息技术培训小结
《信息技术培训小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培训小结20xx年11月的12日至21日,我有幸参加了毕节市第三期信息技术骨干的培训。在这短短10天的日子里,对我来说受益非浅,不论在理论学习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让我对信息技术有了更新认识和学习兴趣。下面我就把这次培训,所学的点点滴滴与大家分享。
1、通过本次的培训分清楚了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中。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情趣,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奠定基础。
2、通过培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我们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并初显成效,可以说终于尝到了信息化教学的甜头。相信这些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但是,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来自: 工作总结之家)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4、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们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主要描述信息、技术、教学、教师、教育、教育技术、素养、系统,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