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甜瓜技术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2

时间匆匆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在某一段时间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们一般会在事情结束之后写一篇总结,总结和心得体会相似,但是比较客观一点。我们该如何去写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甜瓜技术总结,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作总结之家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甜瓜技术总结》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工作总结之家。

篇一:西甜瓜生产总结

西甜瓜生产总结

灌南县农业委员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根据县委、县政府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示,我委以西甜瓜基地建设、无公害发展、产业化提升、技术集成转化为主要工作内容,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我委科技人员的精心服务和各乡镇农技服务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及广大瓜农的辛勤管理下,成功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促使西甜瓜优质和先进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现就我县近年来西甜瓜生产情况总结如下:

一、生产概况和主要特点

1、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特色产业基本形成。据统计,2010年全县西甜瓜总面积为4.9万亩,与2009年的4.1亩相比,同比增长19.5%,是近年来种植面积扩大最快的一年。我县西甜瓜种植主要以春季栽培为主,其中,西瓜种植面积2.8万亩,主要集中在张店镇;甜瓜种植面积2.1万亩,主要集中在李集乡和长茂镇。经过近年来的积极培育,西甜瓜种植基地面积显著扩大,业已成为我县的特色产业。

2、栽培品种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引进国内外早、中、晚熟性相配套,抗旱、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的西甜瓜新优品种12个。通过生产与示范,筛选出西甜瓜新优品种4个,其中,“早春红玉”、“ ”作为我县钢架大棚设施种植的主栽品种,占西瓜种植面积的%;甜瓜则以“玉菇”、“古拉巴”品种为主,占甜瓜种植面积的%。新优品种的示范推广,明显改善了我县西甜瓜的品种格局,可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市场的日常需求。

3、种植技术日趋科学,品牌效益稳步提升。针对我县以往西甜瓜生产上供应期短、产量偏低等实际问题,结合西甜瓜传统栽培技术,

经过近年来的系统研究,总结出了西甜瓜反季节设施种植的最优环境调控、节水灌溉、多茬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科学种植技术,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幼苗嫁接、膜下滴灌、吊蔓、黄板诱蚜等设施反季节西甜瓜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4.2万亩,促使“锣鼓牌”西瓜产品周年供应市场。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加大科技投入。为培育、壮大我县西甜瓜特色产业,我委成立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申报、实施协调、监督检查与科技服务工作,将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任务通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形式具体到人。同时,按照“整合资金,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调整西甜瓜产业布局,向优势乡镇转移,坚持综合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积极筹措和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劳动力、管理、资金等生产要素全面参与产业培育工作,加快技术进步。

(二)强化宣传,做好培训工作。紧紧围绕生产绿色无公害西甜瓜的目标,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在媒体上全方位开展“锣鼓牌”西甜瓜品牌宣传,举办西甜瓜赛瓜会,巩固周边市场,增加直销网点。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到沿海和内陆城市举办推介会,扩大外销量,逐步实现提升品牌、拓展市场、提高知名度的目标。聘请行业专家教授常年指导产业开发,强化科技培训力度,严格技术操作规程,从源头上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

三、我县西甜瓜生产的不足与问题

1、安全监管有待加强:种植户生产过程中的农药等农资一般多由外地带入,致使西甜瓜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2、盲目早播急需重视:受早上市、早得益的心理驱使以及周边

地区种植的影响,部分技术水平不高、设施条件不好的瓜农盲目抢早播种,造成头茬瓜的品质差、产量不高。

3、生产成本显著提高:由于耕地面积少,西甜瓜种植上土地租借难,租费单价偏高以及农资等生产资料继续上扬,造成生产成本过高。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

根据县政府对全县西甜瓜产业“抓龙头、育产业、带基地、创组织、建队伍、抓市场、增效益”的发展思路,继续突出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加大培训力度,注重营销体系建设,不断延长产业链,全面完成度度目标任务。

(一)突出设施栽培,合理安排茬口。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扩两头压中间”,即扩大早熟瓜比例,缩小中熟瓜比例,扩大秋延瓜和冬季温室瓜比例,做好做足增收文章。在栽培模式上,以日光温室、高架大棚、“三膜一砂”栽培为主,地膜覆盖、露地种植为辅。钢架大棚设施早春茬种植,重点引进含糖量高、适口性好的小型厚皮甜瓜品种;秋延后引进抗病性强、耐高温的甜瓜品种;塑料拱棚、地膜、露地种植引进高产、早熟、抗病的品种,使种植格局逐步合理,品种结构日趋完善,上市时间延长。

(二)围绕提高品质,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按照绿色、环保、安全的发展方向,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西甜瓜生产。一是要加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大力宣传普及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知识,使瓜农牢固树立无公害生产意识,切实提高群众进行标准化生产的自觉性,扎实营造生态保护、循环利用的产业发展环境。二是要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制定并落实科学完善的生产管理措施,严格按照《黄金瓜无公害

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要求,重视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使用,控制化肥的投入量和施用时间。

(三)延长产业链条,健全西甜瓜营销体系。在销售环节,加强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规范管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外销量,努力形成以批发市场为龙头,以集贸市场为骨干,以专业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从事西甜瓜包装和运输的龙头企业落户我县,更深层次开展院企合作,加大产品包装、保鲜、延时、贮运等新技术的创新开发力度,切实推进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经营的“四统一”品牌管理。

(四)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强化服务能力。加强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项目带动,争取每年引进一批国内外早、中、晚熟性相配套,抗寒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的西甜瓜新优品种进行试验推广,使良种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同时,集成推广甜瓜套袋、集约化育苗、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设施栽培等技术,创新西瓜无公害栽培技术和设施西甜瓜栽培集成技术,提升科技含量,促进西甜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篇二:2015年甜瓜新优品种展示试验总结+(1)

2015年甜瓜新优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湖州市种子管理站 湖州太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在省种子管理总站的指导下,湖州市种子管理站承担的2015年度省瓜菜优势新品种展示示范项目,由湖州太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实施,试验地点安排在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荣丰村的南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1.参展品种

参展的甜瓜品种共39个,其中早中熟品种27个,迟熟品种12个,编号为TG1-TG39。(详见表1)

表1展示品种登记表

1

2.展示设计

2.1展示设施:参展的39个品种统一安排在C区LD3、LD4连栋大棚种植,连栋棚每跨6m,长36m,共12跨,试验区总面积2592㎡。

2.2田间设计:每跨分三畦,每畦种植一个品种,畦宽1.2m,高0.3m,,占地面积72㎡,随机排列,不设重复。

2.3观察记载:生长期间观察记载各品种的生育期、性状、田间发病情况、单果重、产量等。3.栽培管理

3.1整地起畦和滴灌管准备:每跨均匀分3畦,开沟起畦,每畦铺设1条滴灌管,滴灌管距畦中间5cm左右,滴灌管试通水后,银黑地膜覆盖保湿增温备用。

3.2育苗、定植:采用营养钵基质育苗,中晚熟品种于2015年2月12日播种,3月20日定植,早熟品种在2月16日播种,3月27日定植。单边种植单蔓上架,株距50cm,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3.3田间管理

2

3.3.1温度管理:苗期地热线苗床加温,小拱棚薄膜加无纺布覆盖,以及中棚保温;定植初期架小拱棚并加盖薄膜及无纺布提高温度。移栽后保温保湿加快植株成活,控制在30℃-35℃,缓苗成活后稳定温度,一般维持在28℃-32℃。在开花期,膨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适宜温度在28℃-32℃,不超过35℃。

3.3.2肥水管理:甜瓜喜高温长日照,耐旱,不耐涝。全生育期尽量控水少水,越干旱甜瓜越甜,相应的病害也会减少。在基肥的基础上全生育期施肥水四次,以N、p、K不同比列的速溶性肥为主,分别在缓苗后、开花期、坐果期以及果实膨大期,其它时间基本不浇或者少浇水。

3.3.3整枝、授粉、留果:单蔓整枝,人工辅助授粉,并标记授粉日期,主蔓13-15节子蔓留果,座果后每株保留1个瓜型端正发育良好的果实,25-28节位时打顶。

3.3.4病虫害防治:苗期在通风降湿的基础上采用一般常规保护性药剂主防猝倒病和立枯病,移栽成活后前期主防枯萎病,中后期主防蔓枯病和细菌性角斑病防止植株早衰现象发生。

3.3.5适时采收:根据不同品种的成熟特点及授粉标记,适时采收,保证果实的质量与商品性。4.展示试验结果

4.1生育动态:39个参展品种中,三雄8号全生育期最短为93d,夏蜜全生育期最长为118d。西博洛托2号和伊丽莎白果实发育期最短为34d,红酥手2号、脆玉80最长为49d。

在本次展示试验中,参试品种有厚皮甜瓜、薄皮甜瓜不同类型品种,在温光及肥水栽培管理相同的设施栽培条件下,我们仅以全生育期作为早中迟熟品种的区分标准,将全生育期105天以内的为早熟品种,106-110天为中熟品种,111天以上为迟熟品种。试验结果显示,

3

早熟品种有三雄8号、蜜玉、古拉巴、美蜜、西博洛托2号、沃尔多、伊丽莎白和三雄5号等8个品种,全生育期分别为93d、99d、100d、102d、102d、103d、103d 和105d,果实发育期分别为37d、39d、36d、38d、34d、36d、34d和37d;中熟品种有18个,其中东方蜜1号、红酥手、蜜天下、苏甜一号、红瑞一号、绿菇、早生翠绿、金脆仙、白流星等9个品种的全生育期均为106天,果实发育期分别为35d、39d、38d、36d、38d、39d、39d、39d、39d;哈翠、三雄6号、含香雪等3个品种全生育期为108天,果实发育期分别为38d、39d、42d;创新一号、翠绿、早生白流星和甬甜5号等4个品种全生育期为109天,果实发育期分别为40d、40d、39d、41d;湖甜一号、翡翠一号的全生育期为110天,果实发育期分别为42d和43d;迟熟品种有12个,其中秋辉、流星、甬甜7号、东之星和甜1009等5个品种全生育期均为112天,果实发育期分别为46d、45d、45d、41d、41d;翠雪5号全生育期114d,果实发育期分别为42;红酥手5号、红酥手3号、红酥手2号、红酥手4号均为116天,果实发育期分别为46d、48d、48d和46d;脆玉80和夏蜜2个品种生育期最长,分别为117和118天,果实发育期分别为49d和48d;甬甜8号属小型薄皮甜瓜,早熟、瓜型特小不作考查记载。(详见表2)

表2 展示品种生育动态

4

4.2果实性状:中心糖度最高的为苏甜一号17.8%,其次为翡翠1号17.2%,第三为西博洛托2号的17%,夏蜜、湖甜一号、蜜天下、蜜玉、创新一号、翠绿、早生白流星、含香雪和沃尔多都在16%以上,中心糖度最低的为红酥手5号仅为11.3%;蜜天下、红酥手4号、早生翠绿、古拉巴和流星果肉厚达到了3.9cm。(详见表3)

5

篇三:薄皮甜瓜品种评比试验与栽培技术小结

薄皮甜瓜品种评比试验与栽培技术小结

汪家韦,生命科学学院

摘 要:薄皮甜瓜市场前景广阔,但常规品种退化、混杂情况严重,杂交育种

水平参差不齐,栽培技术简单粗放。为了明确薄皮甜瓜育种方向、完善栽培技术,引进白帝、白山蜜一号、白玉兰、雪冠、瑞雪、天山雪蜜、鼎牌种苗、荔浦香瓜、嘉浦香瓜等9个品种进行试验。其中荔浦香瓜和嘉浦香瓜是对照品种。试验从薄皮甜瓜的产量、田间主要性状、果实性状、果实风味四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阐述杂交种与常规种的优缺点,明确育种方向。育种的前提是完善的栽培技术,薄皮甜瓜的栽培技术主要从育苗、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六个方面作了浅要小结。

关键词: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栽培技术

Thin skin melon variety comparison test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nodules

Jiaelon breeding direction,improve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introduction,Baidi,Baishanmione,Baiyulan,Xueguan,Ruixue,Tianshanxuemi,Lipu melons,Jiapu melons nine varieties tested.Including Lipu melons and Jiapu melons is contrast varieties.Test from the production of thin skin melon,field main characters,fruit characters,fruit flavor comparing four aspects,expound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ybrid and conventional varieties,defined breeding direction.The premise of breeding is perfect cultivation techniques.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thin skin melon is mainly from seedlings,seedling management,planting,field management,pest control,harvesting in six aspects,made a shalloelon;varieties comparison experiment;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一、前言

甜瓜(Cucumis melo L.)是葫芦科黄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品种繁多,果实变化较大;原产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中国、苏联、西班牙、美国、伊朗、意大利、日本等国家普遍栽培,以中国产量最高。我国华北为薄皮甜瓜次级起源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地方品种众多。薄皮甜瓜营养丰富,因汁多、味甜、爽口而深受消费者欢迎。虽然薄皮甜瓜市场前景广阔,但市场品种参差不齐,栽培技术简单粗放,与甜瓜生产规模是不相符合的。本次实验就薄皮甜瓜品种评比试验及栽培技术作了浅要小结。

二、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共有9个甜瓜品种参加试验,分别是白帝、白山蜜一号、白玉兰、雪冠、瑞雪、天山雪蜜、鼎牌种苗、荔浦香瓜、嘉浦香瓜。其中荔浦香瓜和嘉浦香瓜是对照品种。品种信息如下表。

品种 白帝 白山蜜一号 白玉兰

公司

武汉天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长春大富农种苗科贸有限公司 武汉金阳种苗有限公司

产地 武汉 长春 武汉

雪冠 瑞雪 天山雪蜜 鼎牌雪丽 嘉浦香瓜CK1 荔浦香瓜CK2

1.2试验地点

广西地方品种 广西地方品种 湖南湘株苗圃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广西地方品种

广西桂林义盛权种子有限公司

广西 广西 湖南 常德市 广西 广西

试验地设在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厦门试验农场,土质为砂壤土,肥力中等。8月10日育苗,9月2日定植,覆地膜栽培,4叶时定心,每株留2条子蔓,其余管理同生产田。1.3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株行距0.4m*2m,每小区40株,小区面积32m2。

2、结果与分(来自: 工作总结之家:甜瓜技术总结)析 2.1产量

小区产量/kg

品种名

白帝 白山蜜一号 白玉兰 雪冠

/kg 平均产量

亩产量/kg 比CK1 比CK2

60.38 59.78 61.24 60.47 1260.35 5.32% 59.12% 58.72 57.98 58.36 58.35 1216.30 1.64% 53.56% 55.88 57.20 56.40 56.49 1177.53 -1.60% 48.67% 70.64 69.36 67.52 69.17 1441.83 20.48% 82.04%

瑞雪 天山雪蜜 鼎牌雪丽

46.00 50.60 52.00 49.53 1032.46 -13.73% 30.35% 25.92 27.52 28.00 27.15

565.84 -52.72% -28.56%

59.52 58.08 60.08 59.23 1234.51 3.16% 55.86%

嘉浦香瓜CK1 57.60 59.20 55.44 57.41 1196.71 0.00% 51.09% 荔浦香瓜CK2 38.08 38.96 36.96 38.00

792.06 -33.81% 0.00%

注:“-”表示减产,其他表示增产

产量方面,白帝、白山蜜一号、雪冠、鼎牌雪丽对比CK1均有明显的增产,其中雪冠产量增幅最大,达到20.48%。对比CK1减产最明显的是天山雪蜜,减幅达到52.72%,其次是荔浦香瓜,达到33.81%。白帝、白山蜜一号、白玉兰、雪冠、瑞雪、鼎牌雪丽、嘉浦香瓜对比CK2均有明显增产,增幅均在30.00%以上,最大增幅达到82.04%。对比CK2减产的是天山雪蜜,减幅达到28.56%。2.2各品种田间主要性状调查

品种名 白帝 白山蜜一号 白玉兰 雪冠 瑞雪 天山雪蜜 鼎牌雪丽 嘉浦香瓜CK1 荔浦香瓜CK2

早熟性 结果力 早 中早 早 早 早 早 早 中早 早

强 强 较强 很强 较强 弱 较强 较弱 较强

坐果整齐度 整齐 整齐 较整齐 不整齐 不整齐 极不整齐 不整齐 极不整齐 不整齐

抗病性 强 中 中 强 差 中 差 中 中

早熟性方面,各品种之间差异性不明显;结果力方面,CK1普遍弱于试验品种。雪冠结果力最强,天山雪蜜结果力最弱;坐果整齐度方面,CK1普遍弱于试验品种。白帝、白山蜜一号整齐度最优,白玉兰次之,天山雪蜜和CK1最差;抗病性方面,CK1、CK2表现一般,白帝、雪冠最优,瑞雪、鼎牌雪丽最差。2.3各品种果实性状调查

品种名 白帝 白山蜜一号 白玉兰 雪冠 瑞雪 天山雪蜜 鼎牌雪丽 嘉浦香瓜CK1 荔浦香瓜CK2

平均果重/g 果皮色 301.9 319.1 377.6 299.3 280.5 249.2 362.9 411.4 221.4

白 白 白 特白 白 白 白、黄晕

果形 梨形

肉色 白

梨形有果沟 白肉红心 梨形 梨形 梨形 梨形 梨形

白 白 白 白 淡绿 淡绿 白

白、黄晕 梨形、不正 白

梨形、不正

平均果重方面,CK1最重,CK2最轻;果皮色方面,试验品种除鼎牌雪丽外,均明显优于CK1,雪冠果皮色最白;果形方面,试验品种均优于CK1、CK2,其中白山蜜一号有果沟,果形较差;肉色方面,鼎牌雪丽、CK1为淡绿色,白山蜜一号为白肉红心,其他均为白色。2.4各品种果实品质风味调查

品种名

肉质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

风味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品种、甜瓜、种植、果实、一号、试验、生育、生产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对网友有用。

dg1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技师技术总结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技师技术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篇一:技师个人技术总结

个 人 技 术 总 结

我一九九一年九月毕业于xxxx技工学校矿山专业,同年分配到xxxxxxx煤矿,二零零五年七月劳务输入到xxx能源有限责任,二零零八年十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一九九四年四月开始从事矿山测量工作,至今已有18年时间,目前持有矿山测量工三级证书,从事矿山测量工作以来,刻苦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操作能力,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个全面掌握矿山测量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工人,下面我对近年来的工作情况作一下总结。

一、主要工作经历

1、1991年9月至1994年4月 在xxx煤矿防治水工区从事钻探工工作

2、1994年5月至2005年6月 在山东省xx公司地测科从事矿山测量工工作

3、2005年7月至今 在xxx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矿山测量工工作并担任测量组组长。

二、近年来的学习培训情况及竞赛情况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努力学习矿山测量理论知识,全面掌握了从矿井联系测量到矿井生产测量的理论知识和测量方法,逐步全面掌握了矿山测量的误差理论和平差方法,

能够对测绘结果平差计算,了解测量工作中各种误差的来源和消减方法,掌握各种常规测量仪器的结构性能,能对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测绘仪器进行熟练操作,校验,积极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掌握新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了陀螺仪、GPS等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使之能为我单位的测量工作发挥作用,全面学习了AUTCAD微机绘图软件的使用及开发,在日常工作中能熟练运用ATUOcad软件进行绘图和计算等应用,

2008年7月参加了集团公司高级技工学校高级工培训并顺利结业,同时取得矿山测量工三级证书。

2006年、2008年、2010年连续三届代表我公司参加集团公司职工技能大赛,均获得团体第四名,其中2008年理论成绩获全公司第一名的好成绩。

四、近年来主要工作业绩和成果

1、组织参与了我公司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四采区地表岩移观测站设计、观测工作,参与了数据整理、分析工作。取得的条采面岩移观测成果,是xx煤田xxx煤矿在巨厚冲积层次下大采深厚煤层宽条带综放开采的研究成果。代表了xxxx煤矿乃至xx煤田的地表岩移规律,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

2、组织参与我公司3100、3200、3300采区大型如皮带、绞车安装的测量工作,所有大型设备均一次安装成功。

3、2011年3月对我公司井下基本控制导线进行优化设计,并组织实施观测,对观测资料和成果进行了整理。该项目为矿井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为我公司开拓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指导采煤生产中的各项工程正确进行,经过3200皮带上山南头与北头、西翼胶带机巷等十多处高精度透巷证实,该系统精度较高

4、2009年5月组织完成3406工作面轨道顺槽与皮带顺槽贯通测量工程,贯通距离3600米,贯通距离3600米,贯通精度较高,现该工作面已回采完毕。

5、2010年5月组织完成3408工作面轨道顺槽与皮带顺槽贯通测量工程,贯通距离3900米,贯通距离3600米,贯通精度较高,现该工作面正在回采。

6、2010年8月组织完成3300北翼轨道顺槽与3300北翼皮带顺槽贯通测量工程,贯通距离3700米,贯通精度较高。现该工作面已经顺利安装回采。

7、2011年3月组织完成3206轨道顺槽正返掘贯通测量工程,贯通距离3400米,贯通精度较高。现该工作面正在安装。

8、2011年4月组织参与3412皮顺贯通测量工程,该工程长达4300米,为我公司建矿以来最大的正向贯通,透巷精度较高,缓解了我公司生产继续紧张的局面,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表彰和奖励。

9、2006年7月 《xxx煤矿首采区“建下”采煤地表岩移规律初步研究》获肥城矿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

10、2008年10月 《提高导线精度》获山东煤炭行业优秀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

11、2009年7月 《提高巷道工程优良品率》获肥城矿业集团公司第十九届QC小组成果优秀奖。

12、2009年7月 《手指口述法降低测量事故率》获肥城矿业集团公司第十九届QC小组成果先进奖

13、2008年10月 《提高3101工作面回采率》获山东煤炭行业优秀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

14、2009年九月 《提高超长运输设备安装成功率》获山东煤炭行业优秀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

五、传授技艺或培训技术工人情况

面对我公司测量人员较少和新测量人员较多的情况,我积极培养新工人,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测量工作的理论知识,培养他们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全面掌握矿山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尽快独立工作,2008年至今共传授培训新技术工人8人,包括xx、xxx、xxx、xx、xx、张xx、宋xx、周x等人,其中与本科毕业生xx签订师徒合同,张xx在xx庄煤矿担任测量组长,xx在xxx煤矿二号井担任测量组长,xx在xx煤矿担任测量主力,其他如xx、xx等所有人员现都能独立工作,为我公司的测量人员接续奠定了基础。

六、今后的工作打算

总结这些年来的工作,有成绩,也有教训,更感到自己错过的太多和生命的紧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倍加珍惜,百倍努力,戒骄戒躁,加强学习,努力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向更高层次迈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顽强的毅力投入到我公司的测量工作中去,为我公司的测量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奋斗。

篇二:技师技术总结

江苏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姓 名

单 位

职业(工种)技师技术总结 ***** ****** 农网配电营业工

2012年5月28日

技术总结

********************

本人与1987年高中毕业,1988年进入当时的************工作,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在领导和同事们关心教育下,渐渐成长为工作中的技术骨干并逐步走上供电所领导岗位。199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96年-2000年经过四年的自学,通过了南京大学主考的经济管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8年在苏州生产技能培训中心以优异的成绩完成高级工的培训和鉴定。

一、工作简历

1988年至2000年在**************担任抄收员,负责全镇综合变与专用变的电能表的抄表、核算、收费。负责、参与过低压线路及低压配电设备的新建安装和改造工作。2000年任***供电所核算员,2002年9月任***供电所副所长。在***工作期间,还负责一期、二期农网改造的前期布局设计查勘,后期竣工验收,竣工资料编制。并首先采用了 工作总结之家:技师技术总结)略有上升。

引起该低压配变线损偏高的原因分析:

1.抄表差错,估抄、漏抄、错抄造成供售电量差异,人为形成电能损耗;

2.人为窃电,使电力企业少计售电量;

3.电能表或互感器的误差造成计量失真;

4.树木、攀藤植物等对线路攀触,致使线路对地放电;

5.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耗增加;

6.对台区临时用电虚报、瞒报,少计售电量;

解决的方法及防范措施:

组织人员对该台片用电高峰时,进行负荷实测与用电检查,排除了人为因素引起的电能损耗,负荷实测情况:

A相:154A,B相:231A,C相:33A。

计算不平衡度%=(最大电流-最小电流)/最大电流×100%

=(231-33)/231×100%

=85.7% 15%

结论:不符合规程要求,必须整改

三相负载电流不平衡,将会增加配电变压器、低压电网损耗。当低压干线及主要分支线始端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率大于20%时,可使低压线损率升高2-3个百分点。

由于农网改造的外包施工队伍,在更换导线后,担心搞错线路的零线,贪图方便,将接户线很多接在三相四线至线路的中间二档,导致了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引起线损增加。根据三相符合状况对低压线路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对二相制供电的支线改为三相四线供电,进一步平衡负荷。

2009年8月总表抄见电量(双月累计)147640KWH,到户售电量总计136818KWH,计算线损为7.33%,相比6月降低了47.0%。再次符合实测情况:

A相:166A,B相:178A,C相:156A

计算不平衡度%=(最大电流-最小电流)/最大电流×100%

=(178-156)/178×100%

=12.36% 15%

结论:符合规程要求,整改达到了目的。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除了要求施工队伍在低压电网改造中,接户线只能按原样恢复。同时我供电所成立了降低低压台区三相负载电流不平衡率的QC活动小组,夏季用电高峰,对供电区域所有台片进行负荷实测,针对三相不平衡度不符合规程要求的作为课题。

积极开展变压器负荷实际测量和调整工作。配变的负荷实测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几个问题,一是实测工作不能简单地测量配变低压侧A、B、C三相引出线的相电流,而且要测量零线上的电流,或者是测量零线对地电压,从而可以更好地比较出三相负荷的不平衡情况,二是实测工作要向低压配电线路的末端和分支端延伸,这样可以进一步发现不平衡负荷的出现地点,确定调荷点,三是负荷实测工作既要定期开展也要不定期开展,尤其是在大的用户负荷投运和在高峰负荷期间,要增加实测的次数,通过及时的测量配变低压出线和接近用户端的低压线路电流,便于准确地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好负荷的均衡合理分配。

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方法:

1.平衡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三相负荷不平衡时,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增加,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以证明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越大损耗也越大,因此应加强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的监控,及时调整三相负荷,力求使三相负荷达到平衡。

2.由于大量的单相负荷是引起低压配网三相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所以应尽量将单相负荷用户根据用户数量、负荷类别、漏电情况等均衡地分配到A、B、C 三相上。

3.在保证低压线路未端负荷平衡的基础上,尽量保证主干线和

篇三:高级技师工作总结

技师年终工作总结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变电检修岗位上工作,始终不喻地热爱自己岗位,怪持不懈的进行业务学习,技能水平的掌握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在工作学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着发扬成绩改正不足的原则,在今后的工作技级掌握方面不断取得进步,现将本人担任技师、高级技师职务近两年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小结如下:

一、安全生产方面:、

目前我的工作部门和岗位不像以往在巢湖供电公司那样,始终处在长期带电的环境下工作,安全警惕性一直很高。现在的工作特点大部分处于原先不带电情况下进行的安装调试工作,时间久了,很有可能产生麻痹、侥幸思想。但是实际工作起来不是这样的。纵观电力系统内外这方面所发生的事故并不比长期带电工作环境下的少,麻痹侥幸心理是万万要不得的,因此,安全生产这根弦也必须时时刻刻绷的紧紧的,必须严格遵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上级文件规章制度的规定执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永远不可动摇,还要不断的熟悉和掌握新业务,新工艺等各方面的技能,自觉遵章守纪,严格按章作业,从不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未发生过违章记分,较好的安全的协助完成了龙桥矿业12500KVA主变扩建,新中远35KV变电站安装,马鞭山35KVⅡ#变及35KVⅡ回线路、高压计量,金牛矿业35KV变电所的施工,安装调试工作,均未发生因质量因素而返工和其

它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受到业主的好评。

二、工作业绩方面:

上面已经提到,我单位的主要工作是电力设备的施工安装工作。直接和众多厂家的新出厂设备打交道,完成新设备安装、调试做好交接验收是我们的主要职责。因此,在所有电气设备中,做好导电、绝缘满意验是我们必修课,这是一定要完成的任务。特别是高压断路器,它不像变压器类设备,它们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改变电压(流)进行能量的传递,可以说它是静业,不动的电力设备。再说发电机、电动机它也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建立旋转磁场不停的高速转动通过它们将电能和机械能进行能量相互转换。可以说,它是运动的设备。它们只要做好绝缘和导电回路的试验符合标准或检修导则的要求即可投运而高压断路器的工作特点上述两类设备的特点都涵盖,其中它还有不同于上述设备的其它不同点,从高压断路器的作用方面来看即在电力系统中,到能随时接通和断开电源的控制作用,它还能与自动装置,继电保护相配合,快速的切断供用电回路中的短路故障,起到控制和保护作用,影响断路器正常工作不但有上述设备绝缘、导电两方面的要求,它还有机械 动作和良好的 弦功能,影响机械动作可动作和良好的弦性能

断路器的运动速度各相及相内各断路口的同期,动作时间,真空断路器的弹跳等。要保证影响机械动作可靠和良好的强性能,机械特性试验是必不可少的试验内容。以往,我公司无该项试验仪

器,设备做试验时都是请巢湖供电公司来帮忙完成,这与目前所进行大量变电设备的安装试验工作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我部门做了该设备,并在新中远35KV变电所安度调试得到应用,确保所安装调试任务按期完成。所安装的电力设备安全健康运行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在电气绝缘试验方面,有一次在新中远的施工工地上,我发现试验人员在对母线和高压断路器做绝缘和进行耐压试验时,其它方面都能按试验规程和要求进行,但在对母线和高压断路器接线时,都将设备三相短接来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和做耐压试验,这样仅仅设备对地绝缘得到了检验,但相同绝缘就被忽视了,根据以往发生的当环境温度的变化设备空间温度较大导致相同绝缘进一步降低,最后发生系统短路故障,有的甚至发生火烧连营惨重的事故教训。因此,这种试验接线必须改正,即一相绝缘电阻测试或做耐压试验时,另两相接并接地,只有这样才能对设备进行了全面的绝缘试验,使该项试验不至于漏项,使设备存在的隐患和缺陷通过试验提前暴露出来,最终新设备投运一次成功才有可靠边的保证。

三、岗位动态培训和传帮带方面

由于我公司不像巢湖供电公司那样,安装公司公司全民合同制职工所占比例较大,我们这里施工人员大都是临时用工。人员变动较频繁。但是为了公司施工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把我们掌握的变电安装知识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他们,使他们的业务能力和

技能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如新中远35KW变电所安装公司过程中,所出现的35KWⅠ#主变的10KW母线桥的施工,10KW电容器室内高压电缆高压引线接线对地距离不符合验收规范要求都一一指出,并针对《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讲解,使他们很快的懂得和掌握了安装要点,使他们技术水平提高的很快,本人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我认为自己的各方面起到了高级技师传、帮、带的作用。

岗位动态培训方面,不但自身积极参加,认真学习,每年考试成绩都较好外,还积极参与编写复习计划,给本专业我认为文化水平较低,技能水平较差的员工进行辅导,使他们近年来考试都过了关,较好的守成了上级交给的培训任务。

四、职业道德方面

本人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不论在部队服兵役期间还是在巢湖局或者是庐江局,对工作的态度一直比较端正,始终适为本企业服务的思想,团结同志,积极配合和协助班组长工作,主动参与班组各项技术功关,“三措一案”等生产方案的制定,和班组人员一起共同做好各项日常工作,在遵章守纪方面能严格遵守各项目规程,规章企业标准和各项制度,从不拖班组和单位后腿,并能起到表率作用。

以上是本人近来所取得占滴成绩但是离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相差甚远。虽说年龄渐渐老了,但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履行高级技师的职责,发挥余热,主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不

懈的努力吧!

二00九年十一月十日

《技师技术总结》是篇好范文参考,涉及到工作、测量、公司、负荷、进行、三相、设备、安装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技术总结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技术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工作总结之家。

篇一:高强的意义及目前施工应用及技术

应用高强钢筋的意义及目前施工应用及技术

年初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阐明了应用高强钢筋的重要性、紧迫性。二是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推广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三是布置了八项重点工作。四是提出了八项保障措施。

一、深刻认识推广应用高强钢筋的重要意义

近三十多年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发展中我们既有刚性需求,也需面对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一方面,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人口增长突显出我国战略资源严重不足,2011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达60%。同时铁矿石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制约我国钢铁企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我国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发展模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并存。我国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4.5倍,是美国的2.9倍,钢铁、建材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20%;大气中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持续上升。长此以往,资源供给难以支持、环境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民生难以改善。推广应用高强钢筋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方案的重要工作,也是促进钢铁工业和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

措。我们必须要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高度,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推广应用高强钢筋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2011年钢材产量8.8亿吨,居世界第一。据统计,我国每吨钢平均消耗1.6吨铁矿石,0.6吨标准煤,

4.4吨新水,排放约2吨二氧化碳、2吨污水、1.5公斤粉尘。过多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使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我国建设工程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钢筋消耗量很大。2010年全国城镇房屋建筑钢筋和线材用量1.3亿吨,占钢铁总产量的16%。推广应用高强钢筋是实践减量化用钢的重要途径。提高钢筋的档次、质量和稳定性,支撑建筑业转型升级,同时缓解钢铁生产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对我国钢铁工业从重产量到重品质的历史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广应用高强钢筋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

推广应用高强钢筋是建筑业将钢铁行业技术进步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体体现。高强钢筋是指抗拉屈服强度达到400兆帕级及以上的螺纹钢筋,具有强度高、综合性能优的特点,据测算,以HRB400钢筋替代HRB335钢筋平均可节约钢材12%~14%;HRB500钢筋取代HRB400钢筋可再节约钢材5%~7%。在高层或大跨度建筑中应用高强钢筋,效果更加明显,可节省钢筋用量30%,2010年全国高强钢筋用量比例约35%,按照当前我国工程建设规模,如果高强钢筋用量比例达到65%,每年大约可再节约钢材1000万吨。高强钢

筋作为节材节能环保产品,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既能有效减少钢材使用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又能减少物流运输、建筑钢筋加工和钢筋连接工作量。对促进钢铁和建筑两大行业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生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广应用高强钢筋的主要目标:

加速淘汰HRB335级螺纹钢筋,优先使用HRB400级螺纹钢筋,积极推广HRB500级螺纹钢筋。

具体的路线图为,2013年底,在建筑工程中以HRB400以上级高强螺纹钢筋淘汰HRB335级螺纹钢筋。2015年底,高强钢筋的产量占螺纹钢筋总产量的80%,在建筑工程中高强钢筋使用量达到建筑用钢筋总量的比例从目前的35%提高到65%以上。对大型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公共建筑,优先采用HRB500级螺纹钢筋,逐年提高HRB500级钢筋的生产和应用比例。开展HRB6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研发。对于地震多发地区,重点应用高强屈比、均匀伸长率高的高强抗震钢筋。

三、推广应用高强钢筋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及环境效益

按照2010年建筑用钢筋使用量计算,如果高强钢筋使用量比例达到建筑用钢筋总量的65%时,在2010年节材的基础上,每年大约再减少钢材消耗1000万吨左右,增加钢铁工业经济效益近150亿元,每年减少铁矿石消耗1600万吨左右,减少能源消耗600万吨标准煤左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万吨左右。占国家年均节能目标的2%。据有关专家测算,建筑工程中应用高强钢筋代替HRB335级钢筋每平方米能减少建筑成本25元~35元。同时,在建筑设计中应用高强钢

筋可减少混凝土结构尺寸,提高建筑使用面积,施工中可减少钢筋加工与连接工作量,方便混凝土浇铸,有利与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这项工作意义深远,既有经济效益又有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四、目前我国高强钢筋应用情况及相关技术

1995年,原建设部和原冶金工业部开始推广应用新型钢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经济发展及工程技术应用普及程度不均衡等原因,我国高强钢筋应用的整体比例仍然偏低,地区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应用好与西部地区,大城市应用好与中小城市。按现行标准规范,在混凝土结构中,高强钢筋使用量理论上可以达到钢筋总量的70%左右。我国HRB400级以上钢筋应用仅占钢筋总量的35%,HRB500级钢筋仅占钢筋总量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钢筋多以HRB400、HRB500级为主,甚至HRB600级,其用量一般占到钢筋总量的70%~80%。这表明我国有推广应用高强钢筋巨大潜力。

目前我国大城市及东部地区的建筑工程中已较广泛应用HRB400级钢筋,典型工程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北京奥运工程、上海世博工程、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等。HRB500级钢筋应用于河南郑州华林都市家园、河北建设服务中心、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铁、港珠澳大桥、昆明新机场航站楼等多项工程。河北钢铁集团承钢有限公司生产的HRB500级钢筋应用在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所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的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应用在昆明新机场航站楼等工程。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的GK钢筋等强锥螺纹成套技术设备出

口香港应用于东南亚地区。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新规范、新标准的实施,届时,我国高强钢筋一定能为建筑业转升级及发展作贡献。

篇二:推进高强钢筋的应用探析

龙源期刊网.cn

推进高强钢筋的应用探析

作者:程泷

来源:《建材发展导向》2014年第01期

摘 要: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当下的建筑工程结构仍多为钢筋混凝土,这无疑耗费了大量的钢筋。而高强钢筋可以节省钢筋用量,利于节约资源,值得推广应用,但实施过程障碍重重。对此,本文结合高强钢筋应用现状,就其推进策略进行了探析,希望对构建节约型社会有所助益。

关键词:推进;高强钢筋;应用

众所周知,建材、建设、钢铁三大行业均是耗能大户,也是我国开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事业所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尤其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钢筋的需求居高不下,与日俱增。故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推进高强钢筋的应用,可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诸多障碍,下面就其应用现状和推进策略加以重点探析。

1 高强钢筋概述

钢筋是我国建筑行业不可或缺且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我国钢材总产量中约占34%,若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强度为400Mpa及以上的钢筋,便可至少节约耗材12%,足以见得,提高钢筋的质量水平和强度等级无论是对钢材工业还是建筑工业均意义重大。

具体而言,高强钢筋强度高、延性好、性能稳定、强屈比高,而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冷弯性能,不仅可以显著减少钢筋用量,节约能源和资源,也在改善建筑安全性能、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发达国家不仅顺利推广应用了高强钢筋,其中有的钢筋强度已高达700Mpa,而且在抗震性能、抗低温性、耐蚀性能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我国与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故推广应用高强钢筋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2 高强钢筋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钢筋产业发展呈现出产量急剧增加,但高强钢筋比例提高缓慢的特点,虽然经积极宣传和推广,高强钢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应用,但并不理想,且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如因生产和应用优惠政策、标准规范等的缺失和不完善,致使生产方和建设方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造成安顺等偏远市区难以在合理的运输范围内采购品种齐全、符合要求以及足量的高强钢筋,如此一来,工程造价便有所上升,甚至成为了建设方的一种负担;同时受相关标准不统一的影响,无论是高强钢筋的力学性能,还是质量等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加之设计软件、加工工艺、连接技术尚不成熟,既加大了施工难度,也影响了设计和监理工作的正

篇三:刍议高强钢筋的应用技术

刍议高强钢筋的应用技术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迅速的成长起来。高强钢筋目前正处于大力推广阶段,铁路和桥梁工程实际应用还不太多,房建工程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高强钢筋,文章是对高强钢筋推广应用的一个小结。

关键词:高强钢筋;加工;连接技术;注意事项

去年开工的丽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是云南省在建工程领域推广应用高强钢筋的示范项目,总用地面积25亩,

1 高强钢筋的优缺点

1.1 高强钢筋的优点

高强钢筋同普通钢筋a相比,减少了钢筋的使用量、安装量,节约了工程物资及人力的投入,而且高强钢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保证了工程质量,满足了规范及设计要求。具有:强度高,延性好,能稳定,应变时效敏感性低,安全储备比HRB335级钢筋大,强屈比高,冷弯性能好等优点。

1.2 高强钢筋的缺点

高强钢筋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产品规格型号选择余地不大,一些中小城市周边不一定有货供应,损耗率比较高,比如法院综合楼项目,周边的材料供应商只有9 m长的规格,各层梁柱截面尺寸大小不一,损耗率高达6%左右。

2 高强钢筋的加工

高强钢筋的加工工艺跟普通钢筋基本一样,调直、切断、弯曲、成型。

要注意的是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对高强钢筋的弯曲加工,钢筋末端需做90?或者135?弯钩时,弯弧内径D不应小于4 d,d为钢筋直径,弯后平直段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作不大于90?弯折时弯弧内径D不应小于5d;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箍筋弯钩的弯弧内径D除不宜小于钢筋直径4 d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②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对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③对一般结构,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涉及到钢筋、高强、应用、我国、推广、钢铁、减少、工程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科技项目技术总结


《科技项目技术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篇一:科技发展项目总结报告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委托单位:

承担单位:

受资助人:

起止时间:

介质含水率与探地雷达信号关系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 方 慧 2005年10月~2008年11月

国土资源部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 录

一、研究领域及资助研究项目概况............................................................................3

1、研究领域..............................................................................................................3

2、资助研究项目概况..............................................................................................3

二、研究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前沿......................................................................4

1、探地雷达技术应用现状......................................................................................4

2、测量物质含水率的主要方法及存在问题..........................................................5

3、探地雷达探测物质含水率研究领域现状及发展趋势......................................6

三、研究工作总结........................................................................................................9

1、研究项目实施情况..............................................................................................9

2、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10

四、经费使用情况......................................................................................................26

五、所在单位审核意见..............................................................................................26

1、单位对受资助者给予的支持............................................................................26

2、单位学术委员会对受资助者研究成果的评价................................................26

3、对受资助者资助期间总体工作情况的评价....................................................27

主要参考文献..............................................................................................................29

一、研究领域及资助研究项目概况

1、研究领域

⑴ 专业领域:勘探地球物理

⑵ 主要研究方向:探地雷达在土壤、建筑材料含水率监测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

2、资助研究项目概况

⑴ 项目名称:介质含水率与探地雷达信号关系研究

⑵ 起止时间:2005年12月—2008年11月

⑶ 目标任务: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和物理实验技术开展介质含水率与探地雷达信号关系研究,建立探地雷达测量信号与介质含水率之间准确合理的数学关系模型,推动探地雷达方法技术进步。

⑷ 主要研究内容:探地雷达三维正演技术研究;介质含水率与探地雷达信号关系物理实验研究;介质含水率与探地雷达信号关系数值模拟研究。

⑸ 工作成果:两年来,针对上述研究内容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基本实现了设计的任务目标,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

① 利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方法实现了探地雷达三维正演计算,编制三维正演软件。解决了目前探地雷达常见软件无法模拟介质孔隙度及含水率变化的问题,为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介质含水率与探地雷达信号关系问题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② 首次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介质孔隙度及含水率发生变化时,对雷达信号传播特征的影响规律。并与物理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

③ 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当介质的孔隙度或含水率发生改变时,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及雷达波幅值、传播速度等参数随孔隙度及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并对这些参数相对介质孔隙度或含水率变化的灵敏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④ 在介质含水率数值模拟中,不仅考虑了介质电导率的影响,也考虑了高频电磁场条件下,由于极化滞后效应造成的介电损耗,并利用物理模型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这种思路的合理性。

⑤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分析了石英砂、沥青等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雷达波频谱及传播速度等参数随介质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介质含水率与等效介电常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式。这些数学关系模型,经进一步实验验证后,可作为探地雷达检测公路材料含水性的基础。

二、研究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前沿

1、探地雷达技术应用现状

探地雷达是一种高频电磁法。与探空雷达相似,探地雷达利用发射天线以宽频短脉冲形式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电磁波在介质电磁性质不同的界面处会产生反射,并被接收天线所接收,通过分析电磁波在时间、空间的传播特性实现探测地下目标体的空间位置、规模和物理性质等目的。探地雷达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无损、高效等特点。

探地雷达技术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初。早在1910年,德国的G.Leimback和L?wyc曾以专利形式阐明了这一现象。第一次正式应用是在1929年用以确定冰河的深度(Stern,1929,1930),之后这种技术几乎消失。直到1950年因有飞机失事掉进格陵兰岛的冰缝中,才再次采用探地雷达技术。受仪器性能和理论研究等因素的限制,探地雷达初期的应用仅限于波吸收很弱的冰层、盐岩矿等介质中(Cook,1964;Barringer,1965;Lundien,1966)。随着仪器信噪比的大大提高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七十年代以后,探地雷达的实际应用范围迅速扩大。1972年更被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带上了月球(Simmons et al.,1972)。目前,探地雷达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考古、环境、军事等领域。在仪器制造方面,国际几大著名厂商相继推出适于不同应用的多种仪器系统。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

信号处理和正反演研究等方面(Olhoeft,2000)。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探地雷达会议基本反映出探地雷达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我国探地雷达研究始于七十年代初期,原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煤炭部煤炭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开展过探地雷达仪器研制和野外实验工作。目前,我国已有几百家单位拥有探地雷达设备和有关技术人员,行业覆盖地质、冶金、煤炭、水利、交通、建筑、考古、环境及军事等。主要使用进口仪器,也有少量国产仪器在销售和使用。在研究方面主要是针对信号处理技术,少数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了正反演方法研究。

2、测量物质含水率的主要方法及存在问题

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研究或了解天然物质和人工材料的孔隙度和含水率等参数随空间或时间的变化,如了解土壤、岩石的孔隙度及含水率的大小在地质灾害预防,海侵程度监测,冻土层调查,赋水层位的确定,公路、机场跑道危险隐患调查,建筑地基状况的评估及种植业管理等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指标。了解建筑材料孔隙度及含水率情况同样是评价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沥青是一种广泛用于铺设公路路面的材料,影响沥青公路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沥青材料的孔隙度大小。其原因是由于孔隙中可能充满空气、水、冰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它们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沥青材料的整体物理性质,进而造成材料质量发生变化。目前,检测物质含水量的常见方法主要有烘干法、电阻法、中子仪法、γ射线(透射) 法、时域反射仪法( TDR) 法等。这些方法原理不同、各具特色,有些方法简便、经济,有些方法测量精度很高。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只能采用定点测量方式,无法实现空间上的连续测量,若开展大面积测量,成本较高;二是测量结果受采集样品或测量探头附近物质的含水状态影响较大,其测量结果有时不能准确代表物质整体含水情况;三是有些方法要求测量探头埋设在测量物质中,因此只能适用于土壤等非固结物质,无法对沥青、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含水情况进行检测;四是需要采样测试的方法会对检测物质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研究精确、高效、无损的探测技术正在成为上述领域的需要。

篇二:科技项目总结报告

山空籽工艺品研究与文化科技

项目总结报告

一、工作总结

1、项目实施背景

山核桃产业是临安林业两大主导产业之一。临安作为“中国山核桃之都”全市山核桃面积48多万亩,占全国山核桃总面积的40%多,其中投产面积为35万亩,约占山核桃总面积的60%。2011年产量13000吨,一产产值7.54亿,全年加工量稳定在2万吨左右,二、三产总产值18亿元,全市山核桃产业的销售总产值达25.54亿元。目前,临安以从事山核桃生产为主的农户有近2万户,从业人员达到9.2万人,其中山核桃专业大户有1000多户。山核桃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对杭州市山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核桃工艺品以野生山核桃制作为主,核桃乃吉祥之物,是合家幸福平安的象征,和气生财,逢凶化吉,有其制品摆放家中会给家人带来吉祥好运、佳核万事兴之说。早在公元1778年,乾隆皇帝就曾用核桃制品作为驱邪呈祥,保佑平安之物,并将精品摆放在帝王神龛上。

临安山核桃有文献记载的历史约1000年左右。唐《岭表录异》载:山胡桃皮厚而坚,底平如槟榔,多肉少仁,以斧槌之方破。清《广群芳谱》在此基础上增载:山胡桃,底平如槟榔,皮厚而坚,多肉少仁、内壳甚厚,

须椎之方破,此南方出者。清宣统二年劝业道潘批准昌化潘秉文禀,“饬属广为购种昌邑土特产山核桃等果木”。这是官方劝种山核桃的最早记载,说明山核桃人工栽培已有300余年历史。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山核桃已成为临安的重要经济树种。当时的《昌化县志》载:“昌西北出产山核桃”,“昌西、昌北、昌南出产以山核桃、茶叶为大宗”。山核桃对临安的贡献已经不能用几个枯燥的数字来衡量,它早已超脱了本身,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深入每个人的骨髓,融入人们的生活。山核桃在临安的栽培、生产历史悠久,有着非常丰富充满乡土人情的文化,但是目前对山核桃的挖掘仅仅停留在销售产品上,缺乏对其内在的诠释。

为挖掘山核桃生态文化、科普宣传、山核桃生态化经营和产业推广,延长山核桃产业链,促进山核桃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杭州临安山妹子食品有限公司利用自身的基地、品牌、生产和销售的优势,开展山核桃空籽工艺品研究与生态文化科技推广,以山核桃空籽为原料,研究与开发山核桃空籽工艺品;开展山核桃生态文化科技推广,建立山核桃生态文化科技馆,推介临安山核桃生态文化,开展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技术培训和山核桃的科普知识教育;研究与推广山核桃生态高效经营技术,建设山核桃生态高效示范基地。通过项目的建设,展示临安市山核桃生态文化的魅力,延长山核桃产业链,对促进临安生态农业和山核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一定有划时代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山核桃的研究集中在山核桃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山核桃繁育技术研究、山核桃新品种的选育、山核桃病虫害防治研究和高产高效栽培及山核桃去壳、口味改善和山核桃蒲中活性炭的提取等方面,对

山核桃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山核桃生态文化挖掘与研究、科普和产业推广仍然是山核桃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于山核桃产业生态文化、山核桃空籽工艺品等研究颇少。

2、工作完成情况

自2011年7月起,公司着手推进本项目,成立项目开发小组,确立人员任务的分配,至2013年6月,公司在项目期内开展了山核桃空籽工艺品的研究与开发,研制出山核桃空籽工艺品如车挂、包挂、手机挂件及手链、项链及山核桃空子工艺品座垫、背垫、浴垫、脚垫、地垫、门帘、窗帘、按摩等系列产品及其它工艺品,这些产品具有绿色、环保、原生态的特点,既装饰了生活,平添几分美感,又具有旅游纪念意义,其天然、古朴的质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2013年,公司工艺品的销售就达到200来万,为公司带来了近100万的利润,目前公司已申报山核桃空籽工艺品实用新型专利5项;公司建成了山核桃生态文化馆,2013年,超过20万人次参观。2011到2013年,公司依托文化馆开展临安山核桃科普教育2000余次;公司也开展了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模式的研究,建成了岛石山核桃生态示范园,开展山核桃加牧草,山核桃加经济树种,山核桃加绿肥等多种生态经营模式,同时开展山核桃测土测肥和病虫害的无公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2011到2013年共举办了6期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技术培训,培训农民620人次。

3、创新突破点

(1)空籽山核桃原本的利用价值并不大,但通过研究开发成山核桃空籽工艺品如车挂、包挂、手机挂件及手链、项链及山核桃空子工艺品座垫、

背垫、浴垫、脚垫、地垫、门帘、窗帘、按摩等系列产品,具有绿色、环保、原生态的特点,既装饰了生活,平添几分美感,又具有旅游纪念意义,其天然、古朴的质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市场前景巨大。

(2)山核桃文化体验馆是一个多元功能的复合体,它的亮点是把科普、文化、生态、产业推广、观光、休闲、体验、购物揉合在一起,在经营手段上又吸收了旅游行业的成功经验,非常符合现代人消费模式的转变,发展空间很大,市场前景看好。

(3)研究与推广山核桃生态高效经营技术,建设山核桃生态高效示范基地,培训和指导农户进行生态化经营,不仅能增产增收,同时通过提高山核桃林分地表植被覆盖率,以及生物水土保持带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森林生态功能,防止地力衰退,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区的森林景观。

4、社会认可情况

本项目通过开展山核桃空籽工艺品研究与生态文化科技推广,开发出的山核桃空籽工艺品得到了市场的一致认可,获得了5项国家专利,同时在各类旅游博览会及工艺品大赛上屡屡斩获大奖,而为推荐山核桃生态化经营而建立山核桃生态文化科技馆,年接待参观人数突破20万,也获得了临安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杭州市民悦学体验点、杭州中小学生生态化教育实践基地等称号。

5、投产条件

杭州临安山妹子食品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和杭州市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公司通过现有技术的组装与整合、研究与开发山核桃

空籽工艺品,开展山核桃空籽工艺品研究与生态文化科技推广,建立山核桃生态文化科技馆,推介临安山核桃生态文化,开展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技术培训和山核桃的科普知识教育;研究与推广山核桃生态高效经营技术,建设山核桃生态高效示范基地。山核桃空籽工艺品研究与生态文化科技推广项目已取得了阶段成果,进入了中试阶段,技术成熟。

公司牵头成立了呼日山核桃专业合作社,在我市的2个乡镇、8个村与680户农户共建山核桃基地15000亩,其中在中国山核桃第一村—银坑村建立了山核桃绿色食品基地5000亩、浙江省森林食品示范基地1000亩、浙江省无公害山核桃产地 3000亩、临安市山核桃生态化园区3000亩。在山核桃基地内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了高标准林道、采收便、蓄水池及水土保持林带等和水利灌溉及环保设施。

公司建有企业研发中心,2006年经临安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认证,技术中心被认定为临安市企业研发机构。研发中心设有产品研发部、技术推广部、中试车间和实验室,具有良好的研发、试验条件、基础设施及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

公司现有技术人员14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0人,主要从事山核桃产业化、加工工艺研究、山核桃的培育管理、产业化方面的科研工作。

目前,公司有单独的山核桃空籽工艺品的加工车间,同时建成有3000平米的生态文化馆,公司聘请了各类专业人才,有的是负责工艺品的研发,有的是负责山核桃文化馆的推广,同时负责组织农户、邀请专家给农户进行生态化经营的培训,配有专业的教室一间。

篇三: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

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中心

2014年3月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是由江苏现代农业示园区建设管理中心承担建设的,项目建设期为3年,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项目是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江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的大背景下进行建设的,项目的总体规划、布局、实施,依据《江苏江苏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进行部署、安排。

项目实施三年来,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农业企业孵化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八个园,园区建设规模由原来计划的8.5万亩,扩展至现在的10万亩。园区坚持“科技先导、市场导向、机制创新、统筹发展、多元投入、生态循环”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思路,建设以杨扶公路为主轴,以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现代物流园等8个功能园为支撑,园区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生产与推广一体化的模式,先后引进、示范农业新品种17大类4500余个、新技术15项,初步形成设施蔬菜、良种苗木、小麦良种繁育、畜牧养殖等八类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的示范推广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普及,带动区内外相关产

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成为示范带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发挥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园区按照“围绕示范做大产业,依托产业搞好示范”的总体思路,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通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通过新品种的产业化示范推广,使产业经营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使园区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与示范效应的农业科技园区。

二、项目建设示范推广的主要模式

在项目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动下、以农业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10多个省区发展示范推广基地151个、农业专家大院37个,建立示范点和试验基地1200多个。通过这种模式,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共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个,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00多项,受益农民5000多万,每年实现科技推广效益高达60多亿元,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科技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这些都为江

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吸引人才和人才发挥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

1.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根据不同农业生态区域和产业发展创办各类示范基地,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样板,为示范户、广大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新型季节性培训,引导农民学习、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推动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

2.开展信息服务与咨询服务。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向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品种等;技术咨询,就是组织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通过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为涉农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同时通过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合理选择科研方向和重点,提高科研成果的针对性。

3.进行技术开发、转让和入股。对现有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论证和市场分析,向企业进行转让。以教育、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入股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4.组建科技型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依靠自身科技人才优势,组建自己的科技型企业,形成研究、开发、推广和转化的良性循环。先后吸引包括中国农科院、上海孙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进入创新园建立基地;同时,通过农高会这一平台,与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还与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引进种植加

拿大燕麦新品种、优质牧草新品种;与台湾美庭公司合作建设工厂化育苗馆,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和台湾果蔬新品种。积极组织“亚太农产品加工国际论坛”,研讨话题包括亚太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诸如环境优化、小规模加工企业融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整合小农户纳入农业食品供应链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问题。通过与荷兰瑞克斯旺、以色列海泽拉等企业合作,引进蔬菜新品种300多个。到目前为止,共有30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入园发展,集聚推广各类作物新品种17类1200多个,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5.开展科技培训。

在项目建设期,为了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和力度,项目组专门成立了培训小组,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施、园艺的专家教授为基地的农户进行培训,项目培训以合作社为单位,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训。项目建设期共计举办培训班32场次、培训农户2200人次。项目建成后直接就业人数达到了5200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1000余万元。参加培训的合作社见附表1。

模式的组织框架如图所示:

《科技项目技术总结》是篇好范文参考,主要描述核桃、生态、研究、含水、地雷、推广、技术、工艺品,希望对网友有用。

"技术季度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