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度,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中曾诞生过很多杰出的诗人,为了开阔我们的眼界,我们可以欣赏学习《诗经》,它承载着我国古代的智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么有哪些值得一读的古诗词呢?以下是栏目小编吐血整理的“《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1)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注释】
螽〔zhōng〕斯:俗称蝈蝈,直翅目昆虫,身绿色或灰褐色,善跳跃,雄螽斯颤动翅膀能发声。
羽:振翅。
诜诜〔shēn shēn〕:众多貌。
宜:合适,适宜。
振振〔zhēn zhēn〕:美盛貌,一说仁厚貌。
薨薨〔hōnghōng〕:象声词,众虫齐飞声。
绳绳〔mǐn mǐn〕:众多貌,绵绵不绝貌。
揖揖〔yīyī〕:群聚貌,众多貌。
蛰蛰〔zh zh〕:众多貌。
【翻译】
蝈蝈振翅而鸣,声音喧嚣震天。你的子孙后代,适宜兴隆昌盛。蝈蝈振翅而鸣,声音轰轰齐发。你的子孙后代,适宜延绵不绝。蝈蝈振翅而鸣,声音嘈杂纷乱。你的子孙后代,适宜繁盛不息。
【解读】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负责在每年春天深入民间收集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音乐之官谱曲,并为天子演唱,作为其治国理政的参考。可以想见,《螽斯》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收录下来的民间诗歌。
螽斯在中国北方称为蝈蝈,是一种田野间常见的昆虫,作者由螽斯振翅而鸣起兴,表明作者非常熟悉螽斯的生活习性,显露出非常浓厚的乡野气息。再由螽斯齐聚喧嚣为比,祝福对方子孙兴盛不绝,反映出中国古代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和家庭观。在形容螽斯鸣声之时,用了诜诜薨薨揖揖三个叠词词,生动地描摹出螽斯共鸣的景象;同样在形容子孙繁盛之时,也用了振振绳绳蛰蛰三个叠词,展现出上古祝词所具有的优美韵律。
关于此诗的主题,《毛诗序》仍围绕后妃之德与子孙之福展开,今人高亨在《诗经今注》中,则认为此诗以螽斯比喻剥削者,表达了人民对剥削者的讽刺和痛恨,实是将螽斯当做蝗虫的误读。
此诗文字简短,文笔质朴,叠章和叠词的反复运用增加了音韵的美感,读来仿佛使人置身上古原野之中,聆听那朴实农人的真诚祝祷。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2)
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注释】
忱:信任。
维:乃,是。
天位殷适:天位,天子之位,一说位同立。适,居,处;一说借为嫡。
挚仲氏任:挚,古国名,任姓,在今河南汝南东南。仲,次女。任,太任,王季之正妃,文王之母。
嫔:王族之女出嫁。
王季:又名季历,姬姓,周太王之少子,周文王之父。
之行:是行,依之而行。
大任有身:大任,同太任。有身,怀孕。
昭〔sho〕事:勤勉地服事。昭,通劭,一说明。
怀:招致,一说思怀。
回:邪僻,一说违背。
方国:四方诸侯之国。
天监:上天的监察。
集:依就,依从。
初载:初年,早期阶段。
合:婚配。
洽〔h〕:又名瀵水,现称金水河,源出今陕西合阳北,东南流入黄河。
止:句末语助词,无实义。一说借为礼。
有子:指莘国太姒,周文王之正妃,周武王之母。一说殷商帝乙之妹。
伣〔qin〕:如同,好比。
文:占卜的文辞,一说文德。
梁:桥,此指连船使之成为浮桥。
不:句首语助词,无实义。一说通丕,大。
缵〔zuǎn〕女维莘:缵,继续,承续。莘,莘国,古国名,姒姓,在今陕西合阳东南。
长子维行:长子,长女,一说指文王长子伯邑考。行,依德而行,一说死去。
笃:句首语助词,无实义。一说厚。
保右命尔:保右,同保佑。尔,语气助词,无实义;一说指代武王。
燮〔xi〕伐:协同征伐。一说燮借为袭。
会:会聚,会合。一说借为旝,战时指挥旗。
矢:通誓,誓师。一说陈列。
女:同汝。
牧野洋洋:牧野,古地名,在今河南淇县南。洋洋,辽阔无际貌。
檀车煌煌:檀车,古代车子多用檀木制造,故后常指兵车、役车。煌煌,鲜明盛美貌。
驷騵彭彭:騵,赤毛白腹的马。彭彭,强壮貌。
维师尚父:师,太师,周代三公之首。尚父,又作尚甫,指姜子牙,名尚,一名望,字子牙。
时维鹰扬:时,通是。鹰扬,鹰隼飞扬,形容威武勇猛。
凉〔ling〕:假借为倞,辅佐。
肆:疾速,迅捷。
会朝〔zhāo〕:一朝,一早。
【翻译】
光明辉映临下界,赫赫朗耀在天上。上天之意难可信,无有变易唯帝王。天子之位帝辛居,不能挟制四方国。挚国次女乃姓任,来自殷商之畿内。出嫁来到此周地,在那京都为王妃。于是偕同那王季,依循道德而行事。等到太任有身孕,生下这位周文王。这位名为文王者,小心谨慎又谦恭。勤勉奉事那天地,于是招来许多福。他有美德不邪僻,接受诸国来归附。上天监察于下界,上天之命已依从。在那文王早年时,上天为他结姻缘。在那洽水之北面,在那渭水之涯际。文王具有嘉美德,大国中有这女子。大国中有这女子,好比天帝之妹妹。卜辞断定很吉祥,迎亲来到渭水边。造船相连作桥梁,昭显周国之荣光。天命降临自天帝,诏命给那周文王。周国京都君天下,承续之女在莘国。莘国长女依德行,生下西周之武王。上天保佑下诏命,协同征伐大商朝。殷商所遣之军队,会聚集合多如林。武王誓师于牧野,只有我周能兴盛。天帝降临视尔辈,专一其志莫二心。牧野之地很辽阔,檀木战车色鲜明,四騵驾车体雄健。太师名为姜子牙,威猛如鹰高飞扬,辅弼佐助那武王。疾速征伐大商朝,一朝天下皆清明。
【解读】
《大明》是一首描写周朝开国创基、歌颂周王丰功伟绩的诗歌,与《大雅》中的《文王》《生民》《公刘》《緜》《皇矣》诸篇一脉相承,堪为一组开国史诗。《毛诗序》言此诗之旨为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朱熹《诗集传》则云:此亦周公戒成王之诗。
全诗共分八章,一、三、五、七章各六句,二、四、六、八章各八句。全诗从殷纣无道、天下离心写起,依次介绍了太任嫁予王季生下文王、文王贤德以致四方来朝、文王迎娶太姒为妻生下武王、武王于牧野誓师伐商、姜太公辅佐武王创国等重大史实。全诗以天命所佑为核心,是为论证创立周朝的合法性,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流行的哲学观念和人文色彩。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3)
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注释】
牧:牧地。一说城郊以外处。
仆夫:驾驭车马之人。
棘:通亟,急切,急迫。
旐〔zho〕:画有龟蛇图案的旗。
旄〔mo〕:以牦牛尾装饰旗竿的旗。
旟〔y〕:画有鸟隼图案的旗。
旆旆〔pi〕:下垂貌,一说飘扬貌。
悄悄:忧伤貌。
况瘁〔huǎng cu〕:憔悴。况,通恍。
南仲:周宣王初年〔一说周文王时〕的军事统帅。
往城于方:去往朔方筑城。城,筑城。方,朔方,周镐京以北之地,在今陕北、陇东、宁夏等地。
彭彭〔bāng〕:盛多貌。
旂〔q〕:画有交龙并有铃铛的旗。
央央:鲜明貌。
襄〔rǎng〕:通攘,排斥,祛除。
简书: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书,亦指一般文牍。
喓喓〔yāo〕草虫:喓喓,虫鸣声。草虫,草螽,即俗称的蝈蝈。
趯趯阜螽〔yu yu f zhōng〕:趯趯,跳跃貌。阜螽,蝗的幼虫。
薄伐:征伐,讨伐。薄,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迟迟:阳光温暖、光线充足貌。
喈喈〔jiē〕:禽鸟鸣声。
采蘩〔fn〕祁祁:蘩,白蒿。祁祁,盛多貌。
执讯获丑:执讯,对所获敌人加以讯问。获丑,俘获敌众。
薄言:语气助词,无实义。一说急忙。
夷:平定。
【翻译】
我出动我的兵车,在那片牧地之中。从天子所在之处,告知我来到这里。召集那驾车御夫,告知他们去载物。王室之事多危难,情势已经很紧迫。我出动我的兵车,在那方郊野之地。立下这龟蛇纹旗,树起那旄尾饰旗。那鸟隼旗龟蛇旗,怎么不是向下垂?心中忧伤又哀愁,驾车御夫貌憔悴。周王下令给南仲,去往朔方筑城池。出动兵车极众多,旂旐旗帜色鲜明。周之天子命令我,给那朔方筑城池。光明显赫此南仲,猃狁夷狄皆攘除。当我往昔离去时,黍稷作物正开花。而今待我归来时,落雪纷纷满路途。王室之事多危难,没有时间可安居。难道不会想归去?只是畏惧此简书。蝈蝈吱吱在鸣叫,幼蝗来去正跳跃。还没见到君子时,心中忧愁又烦闷。既已见到君子后,我心下沉得安稳。光明显赫此南仲,征伐西面狄戎族。春日温暖天晴明,花卉树木郁葱葱。黄莺唧唧在啼鸣,采摘白蒿盛又多。俘虏敌人又审讯,做完然后再回去。光明显赫此南仲,平定猃狁之祸乱。
【解读】
《出车》是一曲宣扬战功、歌颂统帅的赞歌。《毛诗序》指出本诗主旨为劳还率也,郑玄《笺注》则解释说遣将率及戍役,同歌同时;反而劳之,异歌异日。总之,此诗写的是周宣王初年派遣大夫南仲讨伐猃狁获胜之事,表现了周室君臣中兴王业、建功立业的决心。
本诗共分六章,每章八句。前三章写的是战前准备情况。从召集御夫、郊野出动兵车,到树立各种旌旗以示军威,再到南仲率人筑城抗敌,皆是一派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的氛围。后三章略过战争场面,直接写战胜凯旋的情境。其中有昔日离去和今日归来的对比,有王事多难、怀归不得的惆怅,有既见君子的安和喜乐,还有俘敌得胜的自豪感此外诗中还对统领南仲的赫赫战功多次赞颂,可说是一幅全面展现战争各个层面的史诗鸿篇。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4)
大田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注释】
既种既戒:种,选择种子。戒,告戒〔准备农具〕。
事:指从事耕作。
覃耜〔yǎn s〕:覃,通剡,锋利。耜,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形似铁锹和铧。
俶〔ch〕:开始从事。
厥:代词,其。
庭:笔直。
若:顺从。
既方既皂:方,通房,指谷粒已生嫩壳,但还没有结籽。皂,指谷壳已经结籽,但还未坚实。
稂〔lng〕:稂,危害禾苗的杂草,一说狼尾草。
螟螣〔mng t〕:螟,吃禾心的害虫。螣,吃禾叶的青虫。
蟊〔mo〕贼:蟊,吃禾根的害虫。贼,吃禾节的害虫。
田稚:幼嫩的禾苗。
渰〔yǎn〕:阴云。
祈祈:徐缓貌。
公田:周代井田制,划土地为井形九区,中间一区由八家共同耕种,称为公田,收获谷物归王室所有;周围八区由八家各自耕种,称为私田,收获谷物归自己所有。
穧〔j〕:已割未捆的作物。
秉:禾把,禾束
滞:遗落,遗漏。
禋〔yīn〕祀:古代祭天的一种礼仪,先烧柴升烟,再加牺牲或玉帛于柴上焚烧。亦泛指祭祀。
骍〔xīng〕黑:红色牛和黑色猪羊。
【翻译】
宽广大田庄稼多,选好种子备农具,诸事完备就耕种。用我锋利之耒耜,开始干活在农田,播种百种农谷物。禾苗笔直又高大,后代子孙顺民情。已生嫩壳已结籽,结籽坚实又善好,没有稂莠诸杂草。除去螟虫和螣虫,还有蟊虫和贼虫,不要危害我幼苗。田祖神农有神灵,拿那大火给农人。天空阴云密布起,缓缓降下雨水来。雨水落在我公田,也能落到我私田。那里嫩苗未收获,这里割谷未捆扎。那里遗落有禾把,这里漏下些谷穗,此是寡妇所得利。后代子孙来到这,带着妻子和儿女,将饭送到那田中,农官到来享酒食。曾孙到来正祭天,用红牛和黑猪羊,还有黍稷诸谷物。荐享神灵又祭祀,助人得到大福报。
【解读】
《大田》一诗的主题与上篇《甫田》类似,皆是写农人耕作收获谷物、周王视察祭祀祈福之事,可以说是《甫田》的姊妹篇。《毛诗序》云此诗刺幽王也,言矜寡不能自存焉。而朱熹《诗集传》则提出:此诗为农夫之辞,以颂美其上。
全诗共分四章,前二章各八句,后二章各九句。前三章描绘了从农事准备到收获作物的全过程,包括选种、整治农具、播种、育苗、除虫、雨泽等等,还提及收获谷物时不获不敛遗滞的情况。而将遗落谷物送给寡妇之举,也反映了上古农人的淳朴和仁厚之德。末章曾孙四句与上篇《甫田》中四句完全相同,描写了周王携眷视察及祭天祈福之事,反映了周代农业和祭祀的密切联系。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5)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
采采:采而又采。
芣苢〔f yǐ〕:即车前草,多年生草本,嫩叶可食,全草和种子可入药。
薄言:补充音节的语助词,无实义。另说急急忙忙、将欲等。
有:取得。
掇〔duō〕:拾取,摘取。
捋〔luō〕:顺着茎叶轻轻摘取。
袺〔ji〕:用衣襟兜着。
襭〔xi〕:把衣襟插在腰带上兜东西。
【翻译】
接连不断地采摘芣苢,采了一株再采一株。接连不断地采摘芣苢,得了一株再得一株。接连不断地采摘芣苢,摘了一叶再摘一叶。接连不断地采摘芣苢,捋了一把在再捋一把。接连不断地采摘芣苢,采来的芣苢用衣襟兜起来。接连不断地采摘芣苢,摘得的芣苢用衣襟盛起来。
【解读】
芣苢,就是俗称的车前草,这种植物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又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植物。这首诗作,就是先秦时代的农人在田野间采摘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展现了农人劳作忙碌而欢快的场景。
虽然只是单一的采摘动作,但作者却使用了采、有、掇、捋四字去描绘,就连用衣襟兜装芣苢也用了袺、襭二字刻画,体现出作者对农人劳作过程细致入微的观察,同时也暗示作者可能具有非常丰富的乡间生活阅历。
《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运用十分普遍,而这首《芣苢》的叠章之甚可谓绝无仅有。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变动,其余全是重叠,看似单调复沓,实则别有韵味。在反复的吟咏之下,产生了简洁明快、回环往复的韵律感,读者虽然不见采摘芣苢之人,却依然能感受到他们采摘芣苢过程中紧张有序而又兴高采烈的情绪起伏。就连那株株的芣苢,也仿佛在这农人的歌唱声中鲜活灵动起来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6)
般
於皇时周!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
【注释】
时:通是,后同。
嶞〔tu〕:山形狭长。
允〔yǎn〕犹翕〔h〕河:允,通沇,古济水的上游。犹,通沋,渭河下游的一条支流。翕,通洽,郃水,在今陕西合阳。
敷:遍。
裒〔pu〕时之对:裒,众多。对,相配。
【翻译】
辉煌伟大此周朝,登上高峻之山峦。山岳狭长或巍峨,沇沋洽等诸河流。遍及天下一切处,众多神灵皆配祭,此是周朝之天命。
【解读】
《般》这首诗,也有近现代学者认为是《大武》乐曲中的一章,此诗也是祭祀四方之神的一曲乐歌,如《毛诗序》所云:巡守而祀四岳河海也。
全诗共一章七句,诗中对周朝王业予以了歌颂,还对天下高山大川的神明进行祭祷,以彰显周朝上承天命的正统地位。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7)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释】
佼〔jiǎo〕人:美人。
僚〔lio〕:通嫽,美好,敏慧。
窈纠:形容步履舒缓,体态优美。
悄〔qiǎo〕:忧愁貌。
懰〔liǔ〕:美好。
忧受:形容步态优美。
慅〔cǎo〕:忧虑,烦恼。
燎〔liǎo〕:鲜明,一说同憭,明白。一说姣美。
夭绍:轻盈多姿貌。
惨〔cǎn〕:忧伤,悲痛。一说通懆,焦躁貌。
【翻译】
月亮出来皎洁光明,姣美之人敦敏灵慧。步履舒缓体态优雅,忧心劳神愁肠百结。月亮出来皓耀璀璨,姣美之人温婉安和。步履安舒风姿动人,忧心劳神烦恼不断。月亮出来遍照四方,姣美之人亮丽明达。步履舒宁轻盈多姿,劳心伤神哀思难除。
【解读】
《月出》是一首意境迷离、略带怅惘的抒情诗。《毛诗序》认为此诗是对陈国国君在位不好德,而说美色的讽刺,今人则多认为是一男子对月下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思慕追企之情。其实,本诗可与《蒹葭》对照品读,佼人不必作为一种具化的意象而存在。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全用复沓句法。各章均以皓月临空起句,或为兴中有赋,然后以月之美烘托佼人之美。形容佼人之美用了很多不同词汇,主要展现的是其步履和姿仪的轻盈优雅。各章末句变换字眼言诗人心中之忧,而不明其所以忧,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此诗亦对后世以明月为素材的文学作品影响深远。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8)
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注释】
清人:指清邑的军队。清,郑国邑名,在今河南中牟之西。
彭:郑国邑名,在郑、卫两国边界,今河南中部。
驷介旁旁:驷介,由四匹披甲马挽引的战车。旁旁,强壮有力貌。
二矛重〔chng〕英:二矛,酋矛和夷矛。重英,指矛柄上有两重画饰,一说指矛上的两层缨。
翱翔:遨游,一说徘徊不进。
消:郑国邑名,在黄河边。
麃〔biāo〕麃:勇武貌。
重〔chng〕乔:指矛上悬缀雉羽的勾,一说指矛上用雉羽作的缨。
逍遥:缓步行走貌,一说彷徨、徘徊不进。
轴:郑国邑名,在黄河边。
陶陶:驱驰貌。
左旋右抽:御者在左,掉转车驾;武士在右,抽刃击刺。旋,调转车头,引申为回归、返回。抽,抽刀。
中军作好:中军,古代作战三军之一,主将就在中军发号施令。作好,指军容威严。
【翻译】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彭邑,牵引战车的披甲四马矫健有力。酋矛和夷矛柄上有两重画饰,在黄河边上遨游不息。清邑的军队驻守在消邑,牵引战车的披甲四马强壮勇武。酋矛和夷矛上用勾悬缀着雉羽,在黄河边上缓缓行走。清邑的军队驻守在轴邑,牵引战车的披甲四马驱驰不休。左侧御者回转车头、右侧武士抽刀击刺,中军主将仪容威严。
【解读】
《清人》一诗的创作,有着比较明确的时代背景。公元前年狄戎侵略卫国,因郑、卫两国毗邻,郑文公担忧狄人渡过黄河南侵郑国,就派自己憎恶的高克领兵去黄河边抵御。很长时间郑文公都没有召回高克的军队,最后军队溃散四归,高克也逃奔到了陈国。《毛诗序》认为此诗为郑国公子素所作,讽刺的是高克进之不以礼,文公退之不以道,危国亡师之本。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除末二句外皆是重章结构。初读之下,感受到的似乎只是清邑军队的盛大阵仗和凛凛威风。比如形容驷介的雄健勇武用了旁旁麃麃陶陶三词,形容兵士所持二矛的精致华美用了重英重乔二词,还有形容在黄河边行进的队伍用了翱翔逍遥二词,俨然一派威武自得的气势。再加上文末对于车上左侧御者、右侧勇士和中军主将的描摹,更是展示出一幅骁勇猛悍、杀气腾腾的作战场景,更让人以为这是对军队的一曲赞美之歌。然而结合相关史实和诗中彭消轴三地名的暗示,即可推知此诗意在讽刺郑文公和高克。诗人用这种反话正说的手法,含蓄地对高克军队溃散叛逃之事进行了辛辣的嘲谑讥讽,顺带也暗讽了郑文公因个人好恶不当处置军队的失德之举。
本诗纯用赋法,善描细节,且多用叠词,使诗句具有音韵上的美感。诗人在通篇埋下反语的巧妙布局,只有在读完全诗之后才能恍然大悟,加强了本诗的讽刺意味,读来饱含意蕴,发人深省。
dg15.com延伸阅读
王昌龄五言和七言诗中的扛鼎之作五篇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唐代诗歌,它承载着我国古代的智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么王昌龄有哪些惊艳时光的古诗词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王昌龄五言和七言诗中的扛鼎之作”,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昌龄五言和七言诗中的扛鼎之作【篇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王昌龄五言和七言诗中的扛鼎之作【篇二】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的安逸生活,其实内心还是有被贬谪的苦。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夏夜凉风,春酒,竹林,这是一个有足够的条件放松自己的肢体、情感和思维的夜晚。“相携”“就”二词就十分明显的表现着这种竹林聚会,纵情畅饮的放松举止,给人一种随夏夜凉风自在飘荡的感觉。——这似乎是魏晋名士的文字。
而作者是王昌龄,一个曾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这般充满了激昂悲壮的血性文字的边塞诗人;一个曾远赴西鄙,数被贬于荒远,宦游坎坷,而又有着极强的功业追求的盛唐诗人。
王昌龄此时正被贬龙标。“莫道”只是不要说而已,并非没有,“莫道弦歌愁远谪”,其实心中何曾放下?再深味一下开始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的描绘聚会畅饮的文字,我们就能在那夏夜凉风般自在飘荡中触摸到作者心灵深处的难以释怀的沉重。欢聚、畅饮并不能使远谪的王昌龄获得真正的心理平衡,所以“青山明月不曾空”便自然而出。“青山”“明月”是天地间永恒的美好存在,是作者谴怀寄情的对象,更是诗人精神人格的物化。诗人以青山明月自许,表现了对人生大自在大拥有的追求。
王昌龄五言和七言诗中的扛鼎之作【篇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
杨花落尽杜鹃不停啼叫,听说你被贬龙标还要经过五溪。
我把对你的思念寄托给明月,随风直到那夜郎以西。
品:
暮春时节,友人贬谪,如何不愁?思念如月,其情随风,其风随友。
王昌龄五言和七言诗中的扛鼎之作【篇四】
朝荐抱良策,独倚江城楼。(《述情》,《诗式》)
昨从金陵邑,远谪沅溪滨。(《沅志》)
娟魄已三孕。(以下《海录碎事》)。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
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以下《河岳英灵集》)
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
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
王昌龄五言和七言诗中的扛鼎之作【篇五】
杨花凋谢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予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
左迁:即贬官,降职。
王昌龄左迁龙标,其实他并无舛误,以故在《芙蓉楼送辛渐》
诗中表明自己的无辜:洛了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知道他的不幸遭遇后遥寄此诗,深表同情与安抚。
王昌龄诗歌作品中的扛鼎之作通用六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为了培养我们的思想情趣,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唐代诗歌,它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穿越千年的情感。那么王昌龄有哪些古诗词值得一读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吐血整理的“王昌龄诗歌作品中的扛鼎之作”,有需要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觉得有用请收藏。
王昌龄诗歌作品中的扛鼎之作(篇一)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有诏征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若得金膏遂,飞云亦可俦。
王昌龄诗歌作品中的扛鼎之作(篇二)
王昌龄《相和歌辞。长歌行》原文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系马停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况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鼷鼠窠。高皇子孙尽,千古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王昌龄诗歌作品中的扛鼎之作(篇三)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qīnghǎichngynnxuěshān
青海长云暗雪山,
gūchngyowngymnguān
孤成遥望玉门关。
hungshābǎizhnchuānjīnjiǎ
黄沙百战穿金甲,
bplǒulnzhōngbhun
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背景
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亦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注释
1.青海:地名,在今青海湖。
2.雪山:指祁连山,常年积雪。
3.玉门关:在今甘肃玉门,是唐代的边疆重镇。
4.破:击败。
5.楼兰:汉代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鄯善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勾结匈奴,多次杀害汉朝使臣。这里借指侵扰唐朝西北地区的敌人。
古诗今译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名句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守卫边疆的将士挺立在孤城上,警惕地遥望着四周。一个孤字衬托出形势的严峻和将士的英勇。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宝,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并且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达到了十分动人的艺术境界。
王昌龄诗歌作品中的扛鼎之作(篇四)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悬丝一绝不可望,
似妾倾心在君掌。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君不见,眼前事,
岂保须臾心勿异。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锉骨黄尘亦无愧。行路难,劝君酒,
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王昌龄诗歌作品中的扛鼎之作(篇五)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全文赏析
盛唐诗人惯以汉武帝比唐玄宗,此诗也如此。诗人是借用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画卷反映盛唐时期的现实面貌。这幅描写大军凯旋的历史画卷,让人联想到唐代前期国容威赫,实力强大。唐代前期,接受了西晋以来以及南北朝长期分裂的痛苦教训,整军经武,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与强盛。“聘得良人,为国愿长征”(敦煌曲子词)在这盛极一时的封建帝国里,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在这两首诗中,一种为国立功的光荣感,很自然地从一个征人家属的神态中流露出来,反映出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王昌龄诗歌作品中的扛鼎之作(篇六)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hnyǔlinjiāngyrw
寒雨连江夜入吴,
pngmngsngkchǔshāngū
平明送客楚山孤。
luyngqīnyǒurxiāngwn
洛阳亲友如相问,
ypinbīngxīnziyh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背景
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亦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注释
1.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
2.辛渐:诗人的朋友。
3.吴:古国名。这里指镇江。
4.平明:清晨天亮时。
5.楚:古国名。吴、楚,泛指润州一带。因润州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
6.冰心在玉壶:形容心地纯洁,表里如一。冰心,像冰一样澄明的心。玉壶,玉做的晶莹的壶。
古诗今译
满江寒雨绵绵连夜来到镇江,黎明送客时楚山也形单影孤。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是心地纯洁如冰心玉壶。
名句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前两句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远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白居易作品的扛鼎之作节选汇总11篇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它凝聚着无数前人的思想和心血,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精髓。那么您知道有哪些有名的白居易的古诗词吗?栏目小编特意给大家整理了“白居易作品的扛鼎之作节选”,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白居易作品的扛鼎之作节选 篇1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白居易作品的扛鼎之作节选 篇2
七月行已半,早凉天气清。清晨起巾栉,徐步出柴荆。
露杖筇竹冷,风襟越蕉轻。闲携弟侄辈,同上秋原行。
新枣未全赤,晚瓜有馀馨。依依田家叟,设此相逢迎。
自我到此村,往来白发生。村中相识久,老幼皆有情。
留连向暮归,树树风蝉声。是时新雨足,禾黍夹道青。
见此令人饱,何必待西成。
白居易作品的扛鼎之作节选 篇3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全文赏析
赏析此诗的内容,要能够透过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经过,深刻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借鉴此诗的表达技巧,要准确知道诗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绘声——索食声孜孜,借代——黄口,对比——母瘦雏渐肥,对偶——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拟人——声尽呼不归,呼告——燕燕尔勿悲。
雌与雄为叟,四儿为爱子。
白居易作品的扛鼎之作节选 篇4
昨与美人对尊酒,朱颜如花腰似柳。今与美人倾一杯,
秋风飒飒头上来。年光似水向东去,两鬓不禁白日催。
东邻起楼高百尺,璇题照日光相射。珠翠无非二八人,
盘筵何啻三千客。邻家儒者方下帷,夜诵古书朝忍饥。
身年三十未入仕,仰望东邻安可期。一朝逸翮乘风势,
金榜高张登上第。春闱未了冬登科,九万抟风谁与继。
不逾十稔居台衡,门前车马纷纵横。人人仰望在何处,
造化笔头云雨生。东邻高楼色未改,主人云亡息犹在。
金玉车马一不存,朱门更有何人待。墙垣反锁长安春,
楼台渐渐属西邻。松篁薄暮亦栖鸟,桃李无情还笑人。
忆昔东邻宅初构,云甍彩栋皆非旧。玳瑁筵前翡翠栖,
芙蓉池上鸳鸯斗。日往月来凡几秋,一衰一盛何悠悠。
但教帝里笙歌在,池上年年醉五侯。
白居易作品的扛鼎之作节选 篇5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
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注释
(1)有怀:怀念亲朋至友。
(2)泠泠:清凉。
(3)瑟瑟:碧色。尘:研磨後的茶粉(按,唐代中国茶为粉茶,也就是日本学去的抹茶,所以用尘来形容)。
(4)无由:不需什么理由。
白居易作品的扛鼎之作节选 篇6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全文赏析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至二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政务十分繁忙冗杂,觉得很不自由。面对闲适的白云与泉水,对照自己“心为形役”的情状,不禁产生羡慕的心情,自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思想则逐步增加。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到“公私颇多事,渴望能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故而创作这首诗来抒发自己情怀。白居易作品的扛鼎之作节选 篇7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
独有佣舟子,鼓枻生意气。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
白居易作品的扛鼎之作节选 篇8
馀杭邑客多羁贫,其间甚者萧与殷。天寒身上犹衣葛,
日高甑中未拂尘。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
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袴恩。此时太守自惭愧,
重衣复衾有馀温。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
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劳将诗书投赠我,
如此小惠何足论。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
此裘非缯亦非纩,裁以法度絮以仁。刀尺钝拙制未毕,
出亦不独裹一身。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展覆杭州人。
白居易作品的扛鼎之作节选 篇9
龙蛇隐大泽,麋鹿游丰草。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
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坐爱前檐前,卧爱北窗北。窗竹多好风,檐松有嘉色。
幽怀一以合,俗含随缘息。在尔虽无情,于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动与植。
白居易作品的扛鼎之作节选 篇10
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
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
赤城别松乔,黄阁交夔龙。俯仰受三命,从容辞九重。
出笼鹤翩翩,归林凤雍雍。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
新居寄楚山,山碧溪溶溶。丹灶烧烟煴,黄精花丰茸。
蕙帐夜琴澹,桂尊春酒浓。时人不到处,苔石无尘踪。
我今何为者,趋世身龙钟。不向林壑访,无由朝市逢。
终当解尘缨,卜筑来相从。
白居易作品的扛鼎之作节选 篇11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
御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我今过半百,气衰神不全。已垂两鬓丝,难补三丹田。
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