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诗经》先秦诗歌中的扛鼎之作通用八篇

发布时间: 2022.08.26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可以赏析解读《诗经》,它承载的古时候的人们的思想情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那么有哪些值得一读的古诗词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诗经》先秦诗歌中的扛鼎之作”,欢迎阅读,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

《诗经》先秦诗歌中的扛鼎之作【篇一】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释】

佼〔jiǎo〕人:美人。

僚〔lio〕:通嫽,美好,敏慧。

窈纠:形容步履舒缓,体态优美。

悄〔qiǎo〕:忧愁貌。

懰〔liǔ〕:美好。

忧受:形容步态优美。

慅〔cǎo〕:忧虑,烦恼。

燎〔liǎo〕:鲜明,一说同憭,明白。一说姣美。

夭绍:轻盈多姿貌。

惨〔cǎn〕:忧伤,悲痛。一说通懆,焦躁貌。

【翻译】

月亮出来皎洁光明,姣美之人敦敏灵慧。步履舒缓体态优雅,忧心劳神愁肠百结。月亮出来皓耀璀璨,姣美之人温婉安和。步履安舒风姿动人,忧心劳神烦恼不断。月亮出来遍照四方,姣美之人亮丽明达。步履舒宁轻盈多姿,劳心伤神哀思难除。

【解读】

《月出》是一首意境迷离、略带怅惘的抒情诗。《毛诗序》认为此诗是对陈国国君在位不好德,而说美色的讽刺,今人则多认为是一男子对月下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思慕追企之情。其实,本诗可与《蒹葭》对照品读,佼人不必作为一种具化的意象而存在。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全用复沓句法。各章均以皓月临空起句,或为兴中有赋,然后以月之美烘托佼人之美。形容佼人之美用了很多不同词汇,主要展现的是其步履和姿仪的轻盈优雅。各章末句变换字眼言诗人心中之忧,而不明其所以忧,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此诗亦对后世以明月为素材的文学作品影响深远。

《诗经》先秦诗歌中的扛鼎之作【篇二】

权舆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注释】

于〔xū〕:通吁,叹词,后同。

夏屋:大俎,大的食器。夏,大。

渠渠:深广貌。

承:承续,接连。

权舆: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

簋〔guǐ〕: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青铜或陶制。

【翻译】

哎我呀!曾以深广大俎盛饭,如今每顿饭却无剩余。哎呀呀!无法承续当初之盛。哎我呀!曾是每餐吃上四簋,如今每顿饭却吃不饱。哎呀呀!无法承续当初之盛。

【解读】

《权舆》这首诗以今昔所受食物的巨大反差,似乎表达了诗人对目前处境和待遇的不满情绪。《毛诗序》判定此诗是对秦康公忘先君之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终的讽刺,古今学者基本支持此说,认为诗人身份应该就是一位不再受君王重视的旧臣。

全诗共分二章,每章五句,皆是复沓章法。各章起句即以叹词直抒胸臆,继而介绍自己昔日食禄之优渥,今日享用之寡淡,二者间巨大的反差自然引出了诗人今不如昔的反复慨叹。在食无余食不饱这种近乎夸张的陈述下,表露出诗人对所受冷遇的控诉,及对君王恢复礼贤下士之制的希冀。

《诗经》先秦诗歌中的扛鼎之作【篇三】

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注释】

毖〔b〕:泌的假借字,泉水涌流貌。

淇〔q〕:春秋时卫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淇山,流入卫河。

卫:卫国。

靡〔mǐ〕:无。

娈〔lun〕:美好。

诸姬:指卫国的同姓之女,卫君姓姬。

聊:姑且,暂且。一说愿。

出宿〔s〕:出居在外。

泲〔jǐ〕:春秋时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浚县。

饮〔yǐn〕饯:以酒饯行。

祢〔nǐ〕:春秋时郑国地名,在今山东菏泽。

有行〔xng〕:出嫁。

诸姑:父亲的各位姊妹。

伯姊〔zǐ〕:大姐。

干〔gān〕:春秋时卫国地名,在今河南濮阳。

言:春秋时卫国地名,在今河北清丰。

载〔zi〕脂载〔zi〕辖:载,动词前词缀,无实义。脂,以油脂涂抹车轴。辖,在车轴两端安上金属键。

还车言迈:还车,车子回转返归。言,语气助词,无实义。迈,远行。

遄〔chun〕臻:遄,快,疾速。臻,至,到达。

不瑕〔xi〕:不无。瑕,古同遐,指疑问词胡,一说远,一说过失。

肥泉:春秋时卫国水名,又名泉源水,在今河南淇县,东南流入卫河。

兹〔zī〕:通滋,益,愈加。

永:长久。

须与漕:须、漕皆春秋时卫国城邑。

言:语气助词,无实义。

写〔xi〕:倾吐,抒发,一说去除。

【翻译】

泉水汩汩地涌流,也会流入淇水中。心中怀念那卫国,没有一天不想它。同姓诸女仪容美,且与她们共商谋。外出居留在泲地,以酒饯行在祢地。女子即将要出嫁,远离父母与兄弟。代我问候诸姑母,顺便问候我大姐。外出居留在干地,以酒饯行在言地。涂上车油上好轴,回转车头向远行。疾速到达于卫国,大概不会有妨害。我思念那肥泉水,益加长久嗟叹之。思念须邑和漕邑,我心悠悠不可绝。驾驭车马外出游,以此倾泻心中忧。

【解读】

《泉水》一诗的主旨比较明晰,正如《毛诗序》所言是一首卫女思归之诗,因卫女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宁而不得,故作是诗以自见也。除此之外,清代何楷、龚橙、魏源等认为此诗是许穆公夫人所作,而黄中松《诗疑辨证》则怀疑是宋桓夫人或邢侯夫人所作。

全诗共有四章,每章六句,共二十四句。第一章以泉水流入卫国淇水起兴,引出自己怀念卫国,以至靡日不思的地步。此情无计可消除,只好找到同姓的卫国诸姬,希望她们可以出谋划策。第二章中,诗人回忆了自己往昔从卫国出嫁的情景。路途迢迢,停居在外,最后却不得不饮酒送别,远父母兄弟,代己问候诸姑大姊的叮嘱更流露出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第三章则是诗人对自己归宁卫国的设想情境,载脂载辖还车言迈遄臻于卫数词,将诗人渴盼早归的迫切心情显露无遗。然而一切只是美好的幻想,幻灭人醒,仍是对肥泉须漕等卫国事物不可遏制的思念。思不可及,只好长嗟空叹;只好驾车出游,以消心忧。

本诗构思奇巧,以思怀之情起,以思怀之情终,形成首尾呼应之势。而中间穿插了回忆和设想,以往昔离卫恋恋不舍,和如今归心如箭待发,二者互相比对映衬,使得思归之情渲染到无以复加之境。本诗以幻写真,虚实相间,正如明代戴君恩所言波澜横生,峰峦叠出,可谓千古奇观。

《诗经》先秦诗歌中的扛鼎之作【篇四】

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释】

喈喈〔jiējiē〕:象声词,禽鸟鸣声。

云胡:为什么。云,句首语气词,无实义。胡,何。

夷:通怡,喜悦。一说平和。

胶胶:象声词,此指鸡鸣声。

瘳〔chōu〕:病愈,此指心病解除。

晦:昏暗。

【翻译】

风雨凄凄而降,鸡儿喈喈啼鸣。既已见到君子,为何还不怡悦?风雨潇潇而落,鸡儿胶胶啼鸣。既已见到君子,为何心病不愈?风雨有如暗夜,鸡儿啼鸣不止。既已见到君子,为何还不欣喜?

【解读】

与《谷风》《螮蝀》等诗类似,这也是一首以雨为背景的诗歌。关于《风雨》一诗的主题,古今学者的观点存在较大分歧。以《毛诗序》为代表的汉代诗学认为,此诗表达的是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此诗主人公为淫奔之女,所写是她见所期之人而心悦也。近现代学者观点与朱熹接近,但反对给此女贴上淫的道德标签。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皆是工整的复沓结构。各章首句皆以风雨起兴,形容风雨用了凄凄潇潇如晦三词,烘托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各章次句以鸡鸣起兴,运用喈喈胶胶二象声词模拟鸡鸣之声,再以不已一词作结,似乎透露出一种不安,又似乎暗示着有事发生。风雨交加,鸡鸣不止,这二者的互相映衬,仿佛正是现在主人公孤寂落寞而怀有希冀的心理写照。直到苦苦等待的君子终于出现在面前,他不禁激动起来,连续以三个反诘句表达心中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以瘳字比喻忧思遣除可谓生动而传神。

实际上,本诗所写的风雨和鸡鸣,既可以看作是比兴,也可以看作是赋法,虚或实皆无不可,毫不影响我们对诗作主题的理解。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点评说:此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故为千秋绝调,可以说是对此诗的最高赞誉。

《诗经》先秦诗歌中的扛鼎之作【篇五】

青蝇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注释】

营营:苍蝇飞鸣声。

樊:篱笆。

岂弟〔kǎi t〕:同恺悌,和乐平易。

罔极:没有准则,一说没有穷尽。

交乱:共乱,交相祸乱。

构:陷害,祸乱。

【翻译】

嗡嗡鸣叫的苍蝇,停落在篱笆上面。和乐平易的君子,不要听信那谗言。嗡嗡鸣叫的苍蝇,停落在棘树之上。谗佞之人无准则,交相祸乱四方国。嗡嗡鸣叫的苍蝇,停落在榛树之上。谗佞之人无准则,为祸陷害我二人。

【解读】

苍蝇是一种逐臭食腐、散播病菌的有害昆虫,以之比喻趋炎附势、巧言令色的奸佞之徒可谓恰如其分。《青蝇》就是一首讽刺谗言为祸的诗,《毛诗序》认为是大夫刺幽王也,《三家诗》则更提出幽王信褒姒之谗而害忠贤的观点。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除首章后二句外皆用复沓章法。各章皆以营营飞舞的青蝇栖止某处其兴,暗喻奸佞之人四处散播谗言之举。首章是对君子无信谗言的劝诫,而后二章则层层递进,表明馋人气焰嚣张,不但挑拨祸乱四方诸国,还构陷离间你我二人,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馋人欲除之而后快的愤恨不平之心。

《诗经》先秦诗歌中的扛鼎之作【篇六】

丝衣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注释】

丝衣其紑〔fu〕:丝衣,祭服。紑,色泽鲜明。

俅俅〔qi〕:恭顺貌。

基:门塾之基。

鼐〔ni〕鼎及鼒〔zī〕:鼐,大鼎。鼒,口小的鼎。

觓〔qi〕:兽角弯曲貌。

不吴不敖:吴,喧哗。敖,通傲,傲慢。

【翻译】

祭服色泽很鲜明,头戴弁冠显恭顺。从那厅堂去门塾,从那羊圈到牛圈。大鼎小鼎全都有,兕觥兽角状弯曲,美酒口味很柔和。不喧哗也不傲慢,寿命长久享安康。

【解读】

《毛诗序》指《丝衣》的主旨为绎宾尸也,绎和宾尸都为祭祀名。按照周礼,卿大夫参加之祭称宾尸,与正祭同日;天子诸侯参加的次日之祭则称绎。本诗共一章九句,诗人从祭祀所着的衣冠写起,继而写到祭祀的场所和准备的牺牲。此后诗人还写到盛装熟牲的鼎鼐和斟满美酒的酒器,并发出不喧哗傲慢的告诫和福寿绵延的祝祈,展现了一次完满顺利的宗庙祭祀流程。

《诗经》先秦诗歌中的扛鼎之作【篇七】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

镗〔tāng〕:击鼓声。

踊跃:欢欣鼓舞貌。

兵:武器。

土国:在国都服筑城等劳役。土,土功。国,国都。

漕〔co〕:卫国的城市。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平:使媾和,使和好。

陈与宋:陈国与宋国,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倒装结构,即不以我归。以,使,令。

有忡:同忡忡。

爰〔yun〕:于,从。一说语助词,无实义。

丧:丧失,丢失。

于以:在何处。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一说勤苦。

成说〔shuō〕:定约,誓约。

于〔xū〕嗟:感叹词,于同吁。

活:假借为佸,相会。一说存活。

洵〔xn〕:远。

信:相信,信任。一说为古伸字,指其志得伸。

【翻译】

击鼓之声咚咚作响,战士鼓舞操练兵器。都在国都修筑漕城,只我一人向南而行。我跟随着公孙文仲,陈宋两国得以交合。但我不被允许回家,忧心忡忡不可断绝。而我此刻身在何处?马儿跑失又在哪里?何处可以找回它来?就在那片山林之下。此生生死聚散之事,我已与你早有誓约。我要拉起你的手来,和你一起直至老去。哎呀如今却又分离,你再不能与我相聚。哎呀我们天各一方,让我如何信守誓言!

【解读】

《击鼓》是一首经典的战争诗,字里行间流露的是诗人对战争的厌倦抵触,对故乡的殷切思念,和对战友的深厚情谊,表达了诗人在战乱动荡的时代对个体生命获得尊重和幸福的呼唤,体现了先民真挚朴素的人文关怀精神,也开创了后世以战争别离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的先河。

关于此诗所表达的精神主旨,古今学者观点多无分歧,然而就此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具体事件则说法不一。《毛诗序》云: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认为是鲁隐公四年,卫国公子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之事。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云:此乃卫穆公北清北之盟,求陈为宋所伐,平陈宋之难,数兴军旅,其下怨之而作此诗也,指为鲁宣公十二年,卫穆公出兵救陈之事,今人亦大多赞同此说。

全诗共有五章。第一章由战鼓之声和练兵之景起行,点明征战在外的现实背景。继而又说众人虽服劳役修筑城池,犹在国内;独我一人孤身赴战,南行陈国,其艰苦凄楚更难道尽。乃至平陈与宋之后,仍然无法归来,忡忡忧思自然难绝。第三章中,诗人不仅让马跑失,仿佛自己也迷失其中,不知所归。然而马失易得,终在林下找到,可是与同心战友定下的生死誓约,执手偕老的美好愿景是否还可实现?第五章中对此给出答案:彼此阔别,天各一方,何以相聚,又何以履约?哀苦悲叹,空留余恨,至此战争造成的生命色彩的缺失和个体理想的破碎,已力透纸背,流露无遗。

诗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流传广泛,可谓人尽皆知。此句已脱离了其原本含义,而被用来表达对待爱情或婚姻坚定忠贞的态度。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此诗》语言优美,对后世的人文精神有着深刻影响。

《诗经》先秦诗歌中的扛鼎之作【篇八】

丰年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注释】

稌〔t〕:稻子。

廪:粮仓。

秭〔zǐ〕:数词,周代万亿,相当于今十亿。

醴〔lǐ〕:甜酒。

烝畀〔b〕祖妣:烝,进献。畀,给。祖妣,男女祖先。

皆:广,遍。

【翻译】

丰年多黍多稻,也有高高粮仓,粮食上万上亿。酿成清甜好酒,献给男女先祖,以使百礼和恰,降福十分广泛。

【解读】

《丰年》是一首庆祝和祭祀丰年的诗。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存亡和政权的兴衰,所以历来统治者都极其重视农业生产。古人为了获得谷物丰收,常常会向神灵祭祀祈祷,比如社稷一词代表的就是农人常祭的土地神和谷神。此诗共一章八句,诗中写丰收之年的酿酒祭祀、庆祝祈祷活动,洋溢着欢快喜乐的氛围。

dg15.com延伸阅读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汇总8篇


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度,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中曾诞生过很多杰出的诗人,为了开阔我们的眼界,我们可以欣赏学习《诗经》,它承载着我国古代的智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么有哪些值得一读的古诗词呢?以下是栏目小编吐血整理的“《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1)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注释】

螽〔zhōng〕斯:俗称蝈蝈,直翅目昆虫,身绿色或灰褐色,善跳跃,雄螽斯颤动翅膀能发声。

羽:振翅。

诜诜〔shēn shēn〕:众多貌。

宜:合适,适宜。

振振〔zhēn zhēn〕:美盛貌,一说仁厚貌。

薨薨〔hōnghōng〕:象声词,众虫齐飞声。

绳绳〔mǐn mǐn〕:众多貌,绵绵不绝貌。

揖揖〔yīyī〕:群聚貌,众多貌。

蛰蛰〔zh zh〕:众多貌。

【翻译】

蝈蝈振翅而鸣,声音喧嚣震天。你的子孙后代,适宜兴隆昌盛。蝈蝈振翅而鸣,声音轰轰齐发。你的子孙后代,适宜延绵不绝。蝈蝈振翅而鸣,声音嘈杂纷乱。你的子孙后代,适宜繁盛不息。

【解读】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负责在每年春天深入民间收集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音乐之官谱曲,并为天子演唱,作为其治国理政的参考。可以想见,《螽斯》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收录下来的民间诗歌。

螽斯在中国北方称为蝈蝈,是一种田野间常见的昆虫,作者由螽斯振翅而鸣起兴,表明作者非常熟悉螽斯的生活习性,显露出非常浓厚的乡野气息。再由螽斯齐聚喧嚣为比,祝福对方子孙兴盛不绝,反映出中国古代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和家庭观。在形容螽斯鸣声之时,用了诜诜薨薨揖揖三个叠词词,生动地描摹出螽斯共鸣的景象;同样在形容子孙繁盛之时,也用了振振绳绳蛰蛰三个叠词,展现出上古祝词所具有的优美韵律。

关于此诗的主题,《毛诗序》仍围绕后妃之德与子孙之福展开,今人高亨在《诗经今注》中,则认为此诗以螽斯比喻剥削者,表达了人民对剥削者的讽刺和痛恨,实是将螽斯当做蝗虫的误读。

此诗文字简短,文笔质朴,叠章和叠词的反复运用增加了音韵的美感,读来仿佛使人置身上古原野之中,聆听那朴实农人的真诚祝祷。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2)

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注释】

忱:信任。

维:乃,是。

天位殷适:天位,天子之位,一说位同立。适,居,处;一说借为嫡。

挚仲氏任:挚,古国名,任姓,在今河南汝南东南。仲,次女。任,太任,王季之正妃,文王之母。

嫔:王族之女出嫁。

王季:又名季历,姬姓,周太王之少子,周文王之父。

之行:是行,依之而行。

大任有身:大任,同太任。有身,怀孕。

昭〔sho〕事:勤勉地服事。昭,通劭,一说明。

怀:招致,一说思怀。

回:邪僻,一说违背。

方国:四方诸侯之国。

天监:上天的监察。

集:依就,依从。

初载:初年,早期阶段。

合:婚配。

洽〔h〕:又名瀵水,现称金水河,源出今陕西合阳北,东南流入黄河。

止:句末语助词,无实义。一说借为礼。

有子:指莘国太姒,周文王之正妃,周武王之母。一说殷商帝乙之妹。

伣〔qin〕:如同,好比。

文:占卜的文辞,一说文德。

梁:桥,此指连船使之成为浮桥。

不:句首语助词,无实义。一说通丕,大。

缵〔zuǎn〕女维莘:缵,继续,承续。莘,莘国,古国名,姒姓,在今陕西合阳东南。

长子维行:长子,长女,一说指文王长子伯邑考。行,依德而行,一说死去。

笃:句首语助词,无实义。一说厚。

保右命尔:保右,同保佑。尔,语气助词,无实义;一说指代武王。

燮〔xi〕伐:协同征伐。一说燮借为袭。

会:会聚,会合。一说借为旝,战时指挥旗。

矢:通誓,誓师。一说陈列。

女:同汝。

牧野洋洋:牧野,古地名,在今河南淇县南。洋洋,辽阔无际貌。

檀车煌煌:檀车,古代车子多用檀木制造,故后常指兵车、役车。煌煌,鲜明盛美貌。

驷騵彭彭:騵,赤毛白腹的马。彭彭,强壮貌。

维师尚父:师,太师,周代三公之首。尚父,又作尚甫,指姜子牙,名尚,一名望,字子牙。

时维鹰扬:时,通是。鹰扬,鹰隼飞扬,形容威武勇猛。

凉〔ling〕:假借为倞,辅佐。

肆:疾速,迅捷。

会朝〔zhāo〕:一朝,一早。

【翻译】

光明辉映临下界,赫赫朗耀在天上。上天之意难可信,无有变易唯帝王。天子之位帝辛居,不能挟制四方国。挚国次女乃姓任,来自殷商之畿内。出嫁来到此周地,在那京都为王妃。于是偕同那王季,依循道德而行事。等到太任有身孕,生下这位周文王。这位名为文王者,小心谨慎又谦恭。勤勉奉事那天地,于是招来许多福。他有美德不邪僻,接受诸国来归附。上天监察于下界,上天之命已依从。在那文王早年时,上天为他结姻缘。在那洽水之北面,在那渭水之涯际。文王具有嘉美德,大国中有这女子。大国中有这女子,好比天帝之妹妹。卜辞断定很吉祥,迎亲来到渭水边。造船相连作桥梁,昭显周国之荣光。天命降临自天帝,诏命给那周文王。周国京都君天下,承续之女在莘国。莘国长女依德行,生下西周之武王。上天保佑下诏命,协同征伐大商朝。殷商所遣之军队,会聚集合多如林。武王誓师于牧野,只有我周能兴盛。天帝降临视尔辈,专一其志莫二心。牧野之地很辽阔,檀木战车色鲜明,四騵驾车体雄健。太师名为姜子牙,威猛如鹰高飞扬,辅弼佐助那武王。疾速征伐大商朝,一朝天下皆清明。

【解读】

《大明》是一首描写周朝开国创基、歌颂周王丰功伟绩的诗歌,与《大雅》中的《文王》《生民》《公刘》《緜》《皇矣》诸篇一脉相承,堪为一组开国史诗。《毛诗序》言此诗之旨为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朱熹《诗集传》则云:此亦周公戒成王之诗。

全诗共分八章,一、三、五、七章各六句,二、四、六、八章各八句。全诗从殷纣无道、天下离心写起,依次介绍了太任嫁予王季生下文王、文王贤德以致四方来朝、文王迎娶太姒为妻生下武王、武王于牧野誓师伐商、姜太公辅佐武王创国等重大史实。全诗以天命所佑为核心,是为论证创立周朝的合法性,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流行的哲学观念和人文色彩。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3)

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注释】

牧:牧地。一说城郊以外处。

仆夫:驾驭车马之人。

棘:通亟,急切,急迫。

旐〔zho〕:画有龟蛇图案的旗。

旄〔mo〕:以牦牛尾装饰旗竿的旗。

旟〔y〕:画有鸟隼图案的旗。

旆旆〔pi〕:下垂貌,一说飘扬貌。

悄悄:忧伤貌。

况瘁〔huǎng cu〕:憔悴。况,通恍。

南仲:周宣王初年〔一说周文王时〕的军事统帅。

往城于方:去往朔方筑城。城,筑城。方,朔方,周镐京以北之地,在今陕北、陇东、宁夏等地。

彭彭〔bāng〕:盛多貌。

旂〔q〕:画有交龙并有铃铛的旗。

央央:鲜明貌。

襄〔rǎng〕:通攘,排斥,祛除。

简书: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书,亦指一般文牍。

喓喓〔yāo〕草虫:喓喓,虫鸣声。草虫,草螽,即俗称的蝈蝈。

趯趯阜螽〔yu yu f zhōng〕:趯趯,跳跃貌。阜螽,蝗的幼虫。

薄伐:征伐,讨伐。薄,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迟迟:阳光温暖、光线充足貌。

喈喈〔jiē〕:禽鸟鸣声。

采蘩〔fn〕祁祁:蘩,白蒿。祁祁,盛多貌。

执讯获丑:执讯,对所获敌人加以讯问。获丑,俘获敌众。

薄言:语气助词,无实义。一说急忙。

夷:平定。

【翻译】

我出动我的兵车,在那片牧地之中。从天子所在之处,告知我来到这里。召集那驾车御夫,告知他们去载物。王室之事多危难,情势已经很紧迫。我出动我的兵车,在那方郊野之地。立下这龟蛇纹旗,树起那旄尾饰旗。那鸟隼旗龟蛇旗,怎么不是向下垂?心中忧伤又哀愁,驾车御夫貌憔悴。周王下令给南仲,去往朔方筑城池。出动兵车极众多,旂旐旗帜色鲜明。周之天子命令我,给那朔方筑城池。光明显赫此南仲,猃狁夷狄皆攘除。当我往昔离去时,黍稷作物正开花。而今待我归来时,落雪纷纷满路途。王室之事多危难,没有时间可安居。难道不会想归去?只是畏惧此简书。蝈蝈吱吱在鸣叫,幼蝗来去正跳跃。还没见到君子时,心中忧愁又烦闷。既已见到君子后,我心下沉得安稳。光明显赫此南仲,征伐西面狄戎族。春日温暖天晴明,花卉树木郁葱葱。黄莺唧唧在啼鸣,采摘白蒿盛又多。俘虏敌人又审讯,做完然后再回去。光明显赫此南仲,平定猃狁之祸乱。

【解读】

《出车》是一曲宣扬战功、歌颂统帅的赞歌。《毛诗序》指出本诗主旨为劳还率也,郑玄《笺注》则解释说遣将率及戍役,同歌同时;反而劳之,异歌异日。总之,此诗写的是周宣王初年派遣大夫南仲讨伐猃狁获胜之事,表现了周室君臣中兴王业、建功立业的决心。

本诗共分六章,每章八句。前三章写的是战前准备情况。从召集御夫、郊野出动兵车,到树立各种旌旗以示军威,再到南仲率人筑城抗敌,皆是一派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的氛围。后三章略过战争场面,直接写战胜凯旋的情境。其中有昔日离去和今日归来的对比,有王事多难、怀归不得的惆怅,有既见君子的安和喜乐,还有俘敌得胜的自豪感此外诗中还对统领南仲的赫赫战功多次赞颂,可说是一幅全面展现战争各个层面的史诗鸿篇。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4)

大田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注释】

既种既戒:种,选择种子。戒,告戒〔准备农具〕。

事:指从事耕作。

覃耜〔yǎn s〕:覃,通剡,锋利。耜,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形似铁锹和铧。

俶〔ch〕:开始从事。

厥:代词,其。

庭:笔直。

若:顺从。

既方既皂:方,通房,指谷粒已生嫩壳,但还没有结籽。皂,指谷壳已经结籽,但还未坚实。

稂〔lng〕:稂,危害禾苗的杂草,一说狼尾草。

螟螣〔mng t〕:螟,吃禾心的害虫。螣,吃禾叶的青虫。

蟊〔mo〕贼:蟊,吃禾根的害虫。贼,吃禾节的害虫。

田稚:幼嫩的禾苗。

渰〔yǎn〕:阴云。

祈祈:徐缓貌。

公田:周代井田制,划土地为井形九区,中间一区由八家共同耕种,称为公田,收获谷物归王室所有;周围八区由八家各自耕种,称为私田,收获谷物归自己所有。

穧〔j〕:已割未捆的作物。

秉:禾把,禾束

滞:遗落,遗漏。

禋〔yīn〕祀:古代祭天的一种礼仪,先烧柴升烟,再加牺牲或玉帛于柴上焚烧。亦泛指祭祀。

骍〔xīng〕黑:红色牛和黑色猪羊。

【翻译】

宽广大田庄稼多,选好种子备农具,诸事完备就耕种。用我锋利之耒耜,开始干活在农田,播种百种农谷物。禾苗笔直又高大,后代子孙顺民情。已生嫩壳已结籽,结籽坚实又善好,没有稂莠诸杂草。除去螟虫和螣虫,还有蟊虫和贼虫,不要危害我幼苗。田祖神农有神灵,拿那大火给农人。天空阴云密布起,缓缓降下雨水来。雨水落在我公田,也能落到我私田。那里嫩苗未收获,这里割谷未捆扎。那里遗落有禾把,这里漏下些谷穗,此是寡妇所得利。后代子孙来到这,带着妻子和儿女,将饭送到那田中,农官到来享酒食。曾孙到来正祭天,用红牛和黑猪羊,还有黍稷诸谷物。荐享神灵又祭祀,助人得到大福报。

【解读】

《大田》一诗的主题与上篇《甫田》类似,皆是写农人耕作收获谷物、周王视察祭祀祈福之事,可以说是《甫田》的姊妹篇。《毛诗序》云此诗刺幽王也,言矜寡不能自存焉。而朱熹《诗集传》则提出:此诗为农夫之辞,以颂美其上。

全诗共分四章,前二章各八句,后二章各九句。前三章描绘了从农事准备到收获作物的全过程,包括选种、整治农具、播种、育苗、除虫、雨泽等等,还提及收获谷物时不获不敛遗滞的情况。而将遗落谷物送给寡妇之举,也反映了上古农人的淳朴和仁厚之德。末章曾孙四句与上篇《甫田》中四句完全相同,描写了周王携眷视察及祭天祈福之事,反映了周代农业和祭祀的密切联系。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5)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

采采:采而又采。

芣苢〔f yǐ〕:即车前草,多年生草本,嫩叶可食,全草和种子可入药。

薄言:补充音节的语助词,无实义。另说急急忙忙、将欲等。

有:取得。

掇〔duō〕:拾取,摘取。

捋〔luō〕:顺着茎叶轻轻摘取。

袺〔ji〕:用衣襟兜着。

襭〔xi〕:把衣襟插在腰带上兜东西。

【翻译】

接连不断地采摘芣苢,采了一株再采一株。接连不断地采摘芣苢,得了一株再得一株。接连不断地采摘芣苢,摘了一叶再摘一叶。接连不断地采摘芣苢,捋了一把在再捋一把。接连不断地采摘芣苢,采来的芣苢用衣襟兜起来。接连不断地采摘芣苢,摘得的芣苢用衣襟盛起来。

【解读】

芣苢,就是俗称的车前草,这种植物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又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植物。这首诗作,就是先秦时代的农人在田野间采摘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展现了农人劳作忙碌而欢快的场景。

虽然只是单一的采摘动作,但作者却使用了采、有、掇、捋四字去描绘,就连用衣襟兜装芣苢也用了袺、襭二字刻画,体现出作者对农人劳作过程细致入微的观察,同时也暗示作者可能具有非常丰富的乡间生活阅历。

《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运用十分普遍,而这首《芣苢》的叠章之甚可谓绝无仅有。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变动,其余全是重叠,看似单调复沓,实则别有韵味。在反复的吟咏之下,产生了简洁明快、回环往复的韵律感,读者虽然不见采摘芣苢之人,却依然能感受到他们采摘芣苢过程中紧张有序而又兴高采烈的情绪起伏。就连那株株的芣苢,也仿佛在这农人的歌唱声中鲜活灵动起来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6)

於皇时周!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

【注释】

时:通是,后同。

嶞〔tu〕:山形狭长。

允〔yǎn〕犹翕〔h〕河:允,通沇,古济水的上游。犹,通沋,渭河下游的一条支流。翕,通洽,郃水,在今陕西合阳。

敷:遍。

裒〔pu〕时之对:裒,众多。对,相配。

【翻译】

辉煌伟大此周朝,登上高峻之山峦。山岳狭长或巍峨,沇沋洽等诸河流。遍及天下一切处,众多神灵皆配祭,此是周朝之天命。

【解读】

《般》这首诗,也有近现代学者认为是《大武》乐曲中的一章,此诗也是祭祀四方之神的一曲乐歌,如《毛诗序》所云:巡守而祀四岳河海也。

全诗共一章七句,诗中对周朝王业予以了歌颂,还对天下高山大川的神明进行祭祷,以彰显周朝上承天命的正统地位。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7)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释】

佼〔jiǎo〕人:美人。

僚〔lio〕:通嫽,美好,敏慧。

窈纠:形容步履舒缓,体态优美。

悄〔qiǎo〕:忧愁貌。

懰〔liǔ〕:美好。

忧受:形容步态优美。

慅〔cǎo〕:忧虑,烦恼。

燎〔liǎo〕:鲜明,一说同憭,明白。一说姣美。

夭绍:轻盈多姿貌。

惨〔cǎn〕:忧伤,悲痛。一说通懆,焦躁貌。

【翻译】

月亮出来皎洁光明,姣美之人敦敏灵慧。步履舒缓体态优雅,忧心劳神愁肠百结。月亮出来皓耀璀璨,姣美之人温婉安和。步履安舒风姿动人,忧心劳神烦恼不断。月亮出来遍照四方,姣美之人亮丽明达。步履舒宁轻盈多姿,劳心伤神哀思难除。

【解读】

《月出》是一首意境迷离、略带怅惘的抒情诗。《毛诗序》认为此诗是对陈国国君在位不好德,而说美色的讽刺,今人则多认为是一男子对月下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思慕追企之情。其实,本诗可与《蒹葭》对照品读,佼人不必作为一种具化的意象而存在。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全用复沓句法。各章均以皓月临空起句,或为兴中有赋,然后以月之美烘托佼人之美。形容佼人之美用了很多不同词汇,主要展现的是其步履和姿仪的轻盈优雅。各章末句变换字眼言诗人心中之忧,而不明其所以忧,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此诗亦对后世以明月为素材的文学作品影响深远。

《诗经》中清新可读扛鼎之作(篇8)

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注释】

清人:指清邑的军队。清,郑国邑名,在今河南中牟之西。

彭:郑国邑名,在郑、卫两国边界,今河南中部。

驷介旁旁:驷介,由四匹披甲马挽引的战车。旁旁,强壮有力貌。

二矛重〔chng〕英:二矛,酋矛和夷矛。重英,指矛柄上有两重画饰,一说指矛上的两层缨。

翱翔:遨游,一说徘徊不进。

消:郑国邑名,在黄河边。

麃〔biāo〕麃:勇武貌。

重〔chng〕乔:指矛上悬缀雉羽的勾,一说指矛上用雉羽作的缨。

逍遥:缓步行走貌,一说彷徨、徘徊不进。

轴:郑国邑名,在黄河边。

陶陶:驱驰貌。

左旋右抽:御者在左,掉转车驾;武士在右,抽刃击刺。旋,调转车头,引申为回归、返回。抽,抽刀。

中军作好:中军,古代作战三军之一,主将就在中军发号施令。作好,指军容威严。

【翻译】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彭邑,牵引战车的披甲四马矫健有力。酋矛和夷矛柄上有两重画饰,在黄河边上遨游不息。清邑的军队驻守在消邑,牵引战车的披甲四马强壮勇武。酋矛和夷矛上用勾悬缀着雉羽,在黄河边上缓缓行走。清邑的军队驻守在轴邑,牵引战车的披甲四马驱驰不休。左侧御者回转车头、右侧武士抽刀击刺,中军主将仪容威严。

【解读】

《清人》一诗的创作,有着比较明确的时代背景。公元前年狄戎侵略卫国,因郑、卫两国毗邻,郑文公担忧狄人渡过黄河南侵郑国,就派自己憎恶的高克领兵去黄河边抵御。很长时间郑文公都没有召回高克的军队,最后军队溃散四归,高克也逃奔到了陈国。《毛诗序》认为此诗为郑国公子素所作,讽刺的是高克进之不以礼,文公退之不以道,危国亡师之本。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除末二句外皆是重章结构。初读之下,感受到的似乎只是清邑军队的盛大阵仗和凛凛威风。比如形容驷介的雄健勇武用了旁旁麃麃陶陶三词,形容兵士所持二矛的精致华美用了重英重乔二词,还有形容在黄河边行进的队伍用了翱翔逍遥二词,俨然一派威武自得的气势。再加上文末对于车上左侧御者、右侧勇士和中军主将的描摹,更是展示出一幅骁勇猛悍、杀气腾腾的作战场景,更让人以为这是对军队的一曲赞美之歌。然而结合相关史实和诗中彭消轴三地名的暗示,即可推知此诗意在讽刺郑文公和高克。诗人用这种反话正说的手法,含蓄地对高克军队溃散叛逃之事进行了辛辣的嘲谑讥讽,顺带也暗讽了郑文公因个人好恶不当处置军队的失德之举。

本诗纯用赋法,善描细节,且多用叠词,使诗句具有音韵上的美感。诗人在通篇埋下反语的巧妙布局,只有在读完全诗之后才能恍然大悟,加强了本诗的讽刺意味,读来饱含意蕴,发人深省。

王昌龄五言和七言诗中的扛鼎之作五篇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唐代诗歌,它承载着我国古代的智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么王昌龄有哪些惊艳时光的古诗词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王昌龄五言和七言诗中的扛鼎之作”,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昌龄五言和七言诗中的扛鼎之作【篇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王昌龄五言和七言诗中的扛鼎之作【篇二】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的安逸生活,其实内心还是有被贬谪的苦。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夏夜凉风,春酒,竹林,这是一个有足够的条件放松自己的肢体、情感和思维的夜晚。“相携”“就”二词就十分明显的表现着这种竹林聚会,纵情畅饮的放松举止,给人一种随夏夜凉风自在飘荡的感觉。——这似乎是魏晋名士的文字。

而作者是王昌龄,一个曾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这般充满了激昂悲壮的血性文字的边塞诗人;一个曾远赴西鄙,数被贬于荒远,宦游坎坷,而又有着极强的功业追求的盛唐诗人。

王昌龄此时正被贬龙标。“莫道”只是不要说而已,并非没有,“莫道弦歌愁远谪”,其实心中何曾放下?再深味一下开始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的描绘聚会畅饮的文字,我们就能在那夏夜凉风般自在飘荡中触摸到作者心灵深处的难以释怀的沉重。欢聚、畅饮并不能使远谪的王昌龄获得真正的心理平衡,所以“青山明月不曾空”便自然而出。“青山”“明月”是天地间永恒的美好存在,是作者谴怀寄情的对象,更是诗人精神人格的物化。诗人以青山明月自许,表现了对人生大自在大拥有的追求。

王昌龄五言和七言诗中的扛鼎之作【篇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

杨花落尽杜鹃不停啼叫,听说你被贬龙标还要经过五溪。

我把对你的思念寄托给明月,随风直到那夜郎以西。

品:

暮春时节,友人贬谪,如何不愁?思念如月,其情随风,其风随友。

王昌龄五言和七言诗中的扛鼎之作【篇四】

朝荐抱良策,独倚江城楼。(《述情》,《诗式》)

昨从金陵邑,远谪沅溪滨。(《沅志》)

娟魄已三孕。(以下《海录碎事》)。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

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以下《河岳英灵集》)

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

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

王昌龄五言和七言诗中的扛鼎之作【篇五】

杨花凋谢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予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

左迁:即贬官,降职。

王昌龄左迁龙标,其实他并无舛误,以故在《芙蓉楼送辛渐》

诗中表明自己的无辜:洛了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知道他的不幸遭遇后遥寄此诗,深表同情与安抚。

唐宋诗歌节选陆游扛鼎作品


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曾诞生过很多杰出的诗人,为了增强我们的思想底蕴,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唐宋诗词,它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我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您无法忘怀的陆游古诗词有哪些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唐宋诗歌节选陆游扛鼎作品”,敬请阅读,希望工作总结之家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唐宋诗歌节选陆游扛鼎作品 篇1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译文

斜阳下城墙上的画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池阁亭台。

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我曾在这里见到她美丽的身影。

离她香消玉殒已过去四十多年,沈园柳树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绵。

我眼看着要化作会稽山中的一抔黄土,仍然来此凭吊遗踪而泪落潸然。

注释

沈园:即沈氏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

斜阳:偏西的太阳。

画角:涂有色彩的军乐器,发声凄厉哀怨。

惊鸿: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句“翩若惊鸿”,以喻美人体态之轻盈。这里指唐琬。

“梦断”句:作者在禹迹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作此诗时距那次会面四十四年,这里的“四十”是举其成数。香消,指唐琬亡故。

不吹绵:柳絮不飞。

行:即将。

稽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吊:凭吊。

泫然:流泪貌。

唐宋诗歌节选陆游扛鼎作品 篇2

陆游《真珠帘》原文

山村水馆参差路。感_游、正似残春风絮。掠地穿帘,知是竟归何处。镜里新霜空自悯,问几时、鸾台鳌署。迟暮。谩凭高怀远,书空独语。

自古。儒冠多误。悔当年、早不扁舟归去。醉下白苹洲,看夕阳鸥鹭。菰菜鲈鱼都弃了,只换得、青衫尘土。休顾。早收身江上,一蓑烟雨。

唐宋诗歌节选陆游扛鼎作品 篇3

曾经,我是那么喜欢陆游,因为在我的心里,他爱国胜过爱自己,文思泉涌,写了很多我喜欢的诗歌,每一首都让我觉得那样悲壮,那样有气势,于是我早就认为,他是一个大英雄了!而今天在沈园,我改变了我对陆游的看法,我觉得他是一个忠孝两全的好儿子,却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男子汉。

游沈园,我觉得沈园是一个有爱情故事的林园,也是一个让人感到伤感的林园。

这一切因为,唐婉的早逝和陆游为唐婉写的每一首诗歌。开始读《钗头凤》时,我大概能懂。可是当我们看了越剧表演后,我难受极了,不仅我难受,我看到我身边的很多大人都流泪了。

陆游和唐婉的故事是那么的动人。在陆游第二次游沈园中,偶然与唐婉相遇。在征得丈夫的同意下,于是,陆游和唐婉在园中饮酒。唐婉当时的丈夫是——赵士程,他是皇室贵族,那么是贵族,又为什么要娶被休的,生不了孩子的唐婉呢?而且这时,居然同意让唐婉和陆游相聚呢?就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很令人深思。所以我以为,陆游他不是真的爱唐婉,如果真的爱,他就不会听从妈妈的话休了她。而且,在古代是可以纳妾的。如果真的因为唐婉没有替陆游生孩子,不是还可以纳妾吗?可是陆游最终狠心的离开了唐婉,娶了别的女子。

赵士程一定很爱唐婉,至少比陆游爱,一定是这样的。因为爱唐婉,所以,他不顾家里的反对,因为爱唐婉他不计较唐婉的身份,因为爱唐婉,他理解唐婉,所以他是那么宽容,那么呵护着她。也许没有陆游的出现,他们会幸福的重新生活。 赵士程会疼爱唐婉,照顾唐婉一辈子。可是陆游写的诗歌打扰了唐婉,甚至害死了唐婉和赵士程。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是一个才子,他用诗歌表达他的爱恨,他的愁苦,他的回忆,他的不舍和难过。也许是因为诗歌成就了他的名声,于是大家会为他惋惜而流泪。

可是在唐婉这件事情上,我不太喜欢陆游了,我认为赵士程的爱的方式令人钦佩感动,至少他是那么敢做敢当,只是可惜他没有像陆游那样用诗歌用来表达思念和离愁,于是很多年后,人们只记得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却不知道赵士程曾经也深爱着唐婉,他是那么了不起,那么令人感动的活过!

唐宋诗歌节选陆游扛鼎作品 篇4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译文

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风绽开,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树树梅花似雪洁白。

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为几千几亿个?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常在。

注释

闻道:听说。坼(chè):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雪堆:指梅花盛开像雪堆似的。

何方:有什么办法。千亿:指能变成千万个放翁(陆游号放翁,字务观)。

梅花:一作梅前。

坼晓风:(梅花)在晨风中开放。

唐宋诗歌节选陆游扛鼎作品 篇5

陆游《玉胡蝶(王忠州家席上作)》原文

倦客平生行处,坠鞭京洛,解佩潇湘。此夕何年,来赋宋玉高唐。绣帘开、香尘乍起,莲步稳、银烛分行。暗端相。燕羞莺妒,蝶绕蜂忙。

难忘。芳樽频劝,峭寒新退,玉漏犹长。几许幽情,只愁歌罢月侵廊。欲归时、司空笑问,微近处、丞相嗔狂。断人肠。假饶相送,上马何妨。

唐宋诗歌节选陆游扛鼎作品 篇6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

回想当年为了建功立业驰骋万里,单枪匹马奔赴边境戍守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唯有曾穿过的貂裘,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胡人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任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

注释

诉衷情:词牌名。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戍:守边。

梁州:治所在南郑。陆游著作中,称其参加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

关河:关塞、河流。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南宋词中多指金人。此处指金入侵者。

鬓:鬓发。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

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诗经》古诗文选录"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