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三学期工作总结反思

发布时间: 2021.04.13

高三的学业压力很大,减压的问题一直是我最关注的,当然教育需无痕,有意识但不能很刻意。下面是由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学期工作总结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三学期工作总结反思【一】

在既有会考又有高考的这一年高三英语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的要求,不断地探索教法,调整训练方案,按照英语教研组的计划扎扎实实地进行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培养主体意识,强化课堂训练”的原则,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学生树立信心。同时我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与教学大纲,按照“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这一主旋律进行教学和复习,提高实战能力,力求做到高效地进行复习,为高考打下扎实的基矗具体做法如下:

(一)、积极地去了解学生,去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便以更好的“因材施教”。

(二)、合理制定、完善教学、复习计划。

(三)、在教学中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四)、精研高考试题,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对全国今年各省份的英语试题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将高考对词汇、短语和语法的考点做了详尽的分析归纳,对完型、阅读和写作也做了深入的研究,目的想真正实现“考什么教什么”。

(五)、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进行了英语学情分析

这一学年教授两个班为应届文理科的学生,英语基础不太理想,没有一个学生能达到优秀(xx分)档次,而且能及格的学生人数微乎其微。不少学生感到英语特别难学,对英语学习比较头疼。开学之初即对学情进行了认真分析。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落实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高复文班的学生属于良莠不齐,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好,但也有相当大的尾巴,及格很困难。

二、把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本年度教学工作重心即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上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工作安排上把重心放在了对课本知识的复习上。三轮复习中,首轮复习是从20xx年8月到20xx年x月中旬,内容是高一年级课本xx个单元,高二年级课本xx个单元。对这xx个单元的复习安排是每单元课本复习用时x节课,优化设计1节课,英语周报2课时,单元基础知识总结和反馈2课时。平时复习中把高中英语复习语法项目中的xx个专题适当融合进去。通过练习和讲解,增强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对英语用法的复习巩固。

三、大量练习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课本复习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关键。从开学之初即对课本知识点认真归纳和总结,通过练习的形式进行学习反溃主要是各省市的模拟试卷,认真把握教学工作中的练习环节。

1.词块和词汇

“词块”这两个字是高考命题解析中出现的新的信息词,意味着高考命题的趋势。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在复习过程中,对每单元的重要词汇、短语进行总结,以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要求记忆和默写;并指导学生按照字母顺序背?高考词汇表?中的单词,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单词的用法,教师每天对其进行测试,检测他们对这些词汇的掌握程度并督促他们认真去背。还要注意常见词的一词多义等进行辨析,并掌握常见的构词法,这样就可有效地扩大词汇量,为对付高考中的各种题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语法

语法知识也是做好各类高考题型的基础,我们在会考复习开始就对各个语法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如名词冠词,代词,时态、语态、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倒装等,我们尽量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再配以专项练习,达到扎实语法功底的目的,为第二轮的“强化能力”的训练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由于在高考中语法知识是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考查,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归纳,分析了各类单项选择的解题技巧,尽可能创设各种语言情景来复习这些语法,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3.语篇

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是高考中的重头戏,在总分xx分中占了xx分之多,所以语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高考复习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我们非常重视语篇的阅读和理解中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在高三的第二学期,我们隔天让学生做06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完形和阅读。并有选择地进行错题分析。在阅读方面,我们在第二学期加强了阅读,在阅读后,教师及时讲评,帮助学生分析长句、难句,指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归纳、分析,从而选出答案。

四、听力训练作好提高成绩保障

选用了两套听力训练,共有80套,供学生在课上或课下时间进行听力训练之用。这两套材料都是高考播音者录制的,含金量高,所以标准的听力材料成为学生最为得益的听力助手。利用每天晚自习前的二十分钟,坚持听力训练,使得学生们的听力不断提高,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

五、扩大阅读,培养英语能力

课外阅读必不可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网址:一个是21世纪报,一个是ChinaDaily。网站兼顾新闻、娱乐、科技、校园、地道美文等多方面内容。学生除了可以增加阅读量还可以把一些精彩的文章当作范文来背诵。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丰富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六、认真批阅学生英语作文,分阶段分体裁强化训练

写作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更全面。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们让学生练了高考书面表达中的各种体裁和题材,如书信、通知、日记、发言搞等,至少每周写一篇,然后进行认真批改讲评,有几次甚至大部分同学都面批。并且指导学生注重平时积累,归纳运用并背诵一些书面表达常用连接词、句型、写作模板等,还背诵一些优秀范文,进行模仿写作。本学期为高复文班的学生的英语作文进行多次单独批阅,主要是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通过训练,学生们感到不怕写作文,有的学生兴趣很高,每次作文都认真琢磨,想要拿更好的成绩。

高三学期工作总结反思【二】

本人这学期担任高三年(6)(7)班数学教学工作。这一学期中我们在高三备课组在组长带领下,能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协作,努力提高班级的数学成绩。现将自己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一、认真工作,加强专业学习

(1)我能认真翻阅大量资料,备好每节课,注意所选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该不讲的就不讲,重点要讲的一定讲透。努力探索每节课适用的教法,优化课堂。

(2)课堂教学时,注意根据平行班学生基础差特点,分析,板书详细些,归纳好重要题型的解题策略,并做好变式拓展。抓住时机总结出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及一些规律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3)备课组统一练习,总复习过程中坚持做一周三次选择填空专练,两次综合练习。因自己所教班级是平行班,因此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及兴趣的培养,因此对练习有针对性地进行删减。

(4)及时批改作业,对典型错误及时反馈,对部分学生实行面批。让学生重视数学学习。

(5)利用晚自习时间对部分学生学习及学习方法进行个别指导,使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及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6)自身做大量习题,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取精华,去糟粕,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学得有效率。

(7)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能听各位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与同备课组同事讨论新课改方向及试题,并预测今年高考方向,明确复习方向与重点。

二、关心学生成长

学生到学校的主要目的除了学习,还有做人。

(1)抓住合理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迟到,学习散漫等。取得效果还是较好的,树立教师的威信,赢得学生尊重。

(2)关心学生考前的心理变化,寻找方法消除学生的焦虑,不自信因素,帮学生树立信心。

(3)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应试指导。抓住每一次小测考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选择填空要寻求合理简捷的途径,对解答题要规范作答,努力做到“会而对,对而全”。并指导学生的答题顺序及考场上

的心理调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学生不良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思想汇报专题力求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努力提高自己综合方面的素质,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高三学期工作总结反思【三】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本学期,结合第八次课程改革,确立的学习重点是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一学期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在平时有机会还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听课、开课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语文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语文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从短短几句到长长一篇不等,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针对旧教材内容陈旧、单一、脱离学生实际问题,我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我负责的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选修课教学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其中不仅涉及到很多的语文教学工作,有的更是需要我们全程积极参与。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我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高三学期工作总结反思【四】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千百万考生、教师和家长的心。有人把高考比作独木桥,原因之一是是千千万万学子都想通过它到达自己的理想彼岸。然而,桥窄人多,只有智者、有准备者才有望通过。虽然知识的积累、掌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考前的集中、系列化的训练,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做好备考工作,打好来年的一仗,是本学年的重中之重。须知,高三,学子十二年的苦读,系于此间,教师的责任,便是做他们的助推器,给他们最大的帮助。倏忽一学期即将过去,先将本学期工作小结如下:

一、制定备考计划,构建合理序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复习开始前,首先对高三学年的复习内容全面把握,整体安排复习计划,并详尽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并指导学生在班级整体计划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相应的计划。使学生能从教师的计划安排中明确复习的目标、做法和安排,同时从中发现自己的缺漏并有意识地进行补救,在自己的计划中引出教师未复习到的知识死角和问题所在,并安排出时间进行专题复习和难点的各个击破。

二、细心谋划,抓好“双基”

抓好基础知识(字、词、句的识记与课文背诵)和基本技能(包括读写听说能力,更应该是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潜在能力,如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判断的能力、思辨的能力、初步鉴赏评价的能力等等)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抓好“双基”,才可以在高考中以“不变”来“应万变”。

  三、踏踏实实,抓好课本的复习

语文课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陶冶审美情趣的载体。语文高考试题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如果把课本这个载体丢了,那么,它所负载的东西就很有可能被丢失,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就很有可能落空,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延伸也就谈不上了。因此,虽然是高三,仍然以极其严肃的态度对待语文课本,不急功近利,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踏踏实实地教好每一篇课文。不仅“教好课本”,而且“用课本教”。就如同做广播操,“教好课本”就是教动作要领,这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不是做广播操的目的,目的是要通过做广播操来增强体质。“用课本教”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即加深学生的语文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这是单纯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就老师所必须的知识背景而言的。而一个好的老师,如果有一桶水,就可以给学生指一条河。真正地抓好课本,真正地抓好课堂,只做到“教好课本”是不够的,因为课文是有限的。只有做到“用课本教”,才能为学生开拓无限的学习空间,展示在学生面前的就不会仅仅是我们的一桶水,而就可能是一条河,一条可以奔向大海的河。

四、研究高考,准确把握命题动向

深入钻研考试说明和历年高考试题,准确把握命题动向,自己头脑中首先有一套高考语文试题,并且不断地增补、修订。通过近几年各省市以及全国卷的分析及培训学习,我觉得语文学习越来越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就是高考的基本原则。高考语文的命题思路是以能力立意,更加注重对学生潜能(即能力倾向)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遵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加应用性和能力性的试题。

为此突出以下复习要点:

1、遵循语文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兼顾基础知识、感悟能力和文化的积淀。

2、突破语文学习的不等式,让学生“知”,让学生“会”,让学生“得分”。

3、强化语境意识,必须具备在语境制约下思考、回答问题的习惯。

4、积累材料,提炼思想,要求每个学生都备有考点积累本。

五、精讲巧练,重视试卷讲评的促进作用

进入高三后,学生每几周都有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因而,试卷讲评课也就成了高三语文课的重要内容。如果试卷讲评课上得好,对加强学生的'记忆,促进理解,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等方面,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否则,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提不起精神,甚至呵欠连天,恹恹欲睡,这样,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高三学期工作总结反思【五】

本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高三年级组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一期来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一下:

1、认真研究高考。

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指导。每年高考总会有一定的调整,所以只要高考还存在,研究高考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首先认真研究了近三年的广东高考试卷,尤其是20xx年、20xx年高考试卷,今年高考虽然会有所调整,但肯定是稳中有变。我们从前两年高考试卷中解读这几年高考试题的难度和能力要求、高考试题的出法问法和试题回答的要求,等等。其次是研究去年和今年的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识读考试说明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的变化,从能力、内容的变化中反映了怎样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们在新课和复习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要贯彻这些思想。

2、仔细研究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最终高考的参加者,高考试卷的解答者。经过接触,我们基本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正。教学上我们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检查、基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培养,注意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和纪律观念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

3、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和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个学年、一个学期、每一个月、每一星期的教学都要有一个计划,都要事先有个统筹安排。我们根据对高三教学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了系统、详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统筹安排整个一年的教学任务、内容。当然计划制订以后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使之更完整,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调整。

4、本学期基本完成了第一、二轮复习。

第一、二轮复习,以时间为顺序,对同一时间段内横向知识,即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方面内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揭示其间的关系,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并进行理论的概括和解释。时间安排主要是在一模以前,这是打基础的阶段。我们的学生情况和目前的高考形势决定我们必须注重基础,而且主要打基础。复习时我们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立足于基础题,立足于基本能力要求题,像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对学生概括、评价、启示类历史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

5、积极参加研讨会,汲取信息,学习经验。

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高三历史教学研讨会,参加高考信息交流会,并通过校友与同样奋战在高三教学第一线的其它学校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中我们获取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信息,对我们今年高三历史教学大有帮助。

反思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很多不足,但也取得很好的成绩。高三(15)、(16)班本科升学率均超过70%以上。为我们的学校能完成指标考出了好名声,也为了我们教师自身更好的发展,我们将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争取更好的成绩。

dg1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编辑推荐

高三教学反思简短8篇


为您整理以下最新的有关“高三教学反思简短”的资料。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制作一份教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写教案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敬请参阅本文!

高三教学反思简短 篇1

当高考结束的钟声敲响,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三第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渐进尾声,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历史教学的得与失,成与败常让我反思,高三这一学期的紧张与快乐、疲惫与幸福,成功与失败一直相伴而行,却一直充满希望的生活让我们至今回味;现我将我的做法、得失拿出来哂哂。

一、眼中有高考

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所以要让学生考得好,首先老师引得好,“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事事围绕高考转。我们的做法是:

1 .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

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学期初,我就结合以往高三辅导经验,按市统考要求,拟定了三轮复习计划,力争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逐步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

2 .研究高考收集高考试题

12 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在教学过程中,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新颖程度,对高考不再那么恐惧;同时还可排出一些刚考过的考点,减轻复习的负担。

3 .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去解读热点,编制热点小专题。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

4 .团队协作备战高考

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班级团队。与备课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分工协作备战高考;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多帮助,多留时间给学生,大家齐心协力奔高考。

二、学、练为高考

为了让学生考好,就要让学生把知识烂熟于心,还要让学生把知识用得得心应手。

1 .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 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

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 .有针对性地自编试题就非常重要和有用。这类考题考查内容主要是与市诊断考试以及高考同步,试题形式与高考题相同,检测时间控制在 40 分钟左右。在每一次诊断考试前准备多套,集中训练,()效果很好。

3 .考前强化训练高三的考试有点多,综合的月考、学科的单元考、专题考,似乎一个都不能少。但我认为学科检测在日常应减少一些,以增加学生阅读教材、领悟知识的时间。

三、心中有学生

1 .赏识、尊重学生

与直属校比较,我们算是二流的学校;与理科生比较起来,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三流学生。整理知识体系、记住该记的知识点、有不错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赏识学生的微小进步,理解学生的一次次的失败,会让学生心理上更能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兴趣。

2 .关心、帮助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绩好的学生需要在难度、能力上有更高的跨越;成绩中等的学生则需要系统知识,化解遗留的难点和盲点;差一点的学生则需要督促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记忆并掌握基础的知识点。所以,老师要多转转教室,多陪陪学生,不仅仅是解答学习疑难,也可以与学生聊聊天。

以上仅是我在高三这一年中教学进程上的所做,并没有谈及学科知识教学方面、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东西。回想过去一年的复习备考感觉有很多东西值得注意和改进,也更深的认识到自己的诸多不足之处。

1 .研究高考方向虽然是花了很大力气,但还不是很够。

2 .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还不够,使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基本常识的错误。学生的做题习惯,规范性不强。

3 .引导学生落实基础,进而转化为能力也是没有做好的一件事情。

总之教书育人,需要更多的思想和行动,任重而道远!

高三教学反思简短 篇2

成功之处:

1、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帮助了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备课时,我把练习八上的第2题和第3题设计成两个游戏。如:第3题我把题目中的数打印出来剪成小纸片,“盒子”是用两个条装的烟盒用红纸糊上,把“大于60的数”和“小于60的数”打印出来贴在盒子上面,请两个学生抬着盒子让别的同学把自己手中的数投向相应的盒子里面。投对的,下面的同学给予他掌声鼓励。投错的,下面的同学默不作声。游戏中,学生们的情绪高昂。

2、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考虑到必需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如:学生们认为最不行的一个学生,我让她抬着投数的盒子,另外两个也让他们参加到了投数的游戏中。

3、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备课时,我考虑到所讲的内容和练习题不在一页上,一年级的学生在翻课本时好多同学动作慢,我就把例题和相应的练习题用电脑汇集在两张A4纸上,学生对此感到很新鲜,一上课他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学习上,时间得到一定程度的节约。

4、教学设计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即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一年级的小朋友对这一特征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尽量设计得形象、直观。如:例8时中的两只母鸡我从网上下载了不同颜色的两只打印出来剪成逼真的鸡,在教学时,加上我的循循善诱,学生很容易的比较出了两个数的大小。另外的四个计数器我也打印在A4纸上,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也很快地写出了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和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不足之处:

1、没有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如:在请一个学生上台来给“十位上是3的数涂上绿色;给个位上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我看学生在找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时找得有点慢,我就在旁边提醒。如我给足学生时间,学生会找出来的。还有就是学生在做排列数的大小游戏时,学生有一个数的位置安错了,我就在旁边提醒,由于提示语过于明显,学生马上改正了错误。我当时应叫学生好好想想,不要提示他,让他自己找到数的正确位置。

2、有时语速过快,亲合力不够。有时我讲着讲着不知不觉语速快了起来,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也就谈不上语言的亲合力了;而语言的亲合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年级小朋友对老师的“向心力”。

3、课堂总结理论化,不符合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如:在总结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我只说:“先看数位,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相同的数要看位,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其实我应边说理论边在黑板上例举相应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老师所说的话。

总之,“失败是成功之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注意改正自己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总结和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高三教学反思简短 篇3

今年高考,我所教两个班的英语平均分为101.1分,96.6分;及格率分别为79.2%,68.9%。平均分超出北京市平均分11.13分,超区31.66分,及格率超北京市平均26.03%,超区58.12%。为了做好以后的教学工作,在这里对高三英语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

高三英语教学既要完成英语第三册的教学,又要带领学生参加高考。可谓任务重,压力大。下面谈谈本人这一学年的做法,愿与各位教师探讨。

上半学期,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完成了新教材13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共16个单元),重点进行了词汇,句型,和阅读技能的讲解和训练,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高三新课文教学同时,进行了高一、高二词汇、语法和惯用法等语言知识的查缺补漏和系统化训练。

下半学期,主要以阅读为主线,辐射其他专项。以大量听说读写贯穿始终。在配合整套试卷和各城区一统试题进行综合训练。

阅读注意培养学生的下列能力:

1. 理解文章主旨要义的能力;

2. 获取课文中重点细节的能力;

3. 根据上下文,及词缀推测生词词义的能力;

4. 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提供的线索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5. 理解文章基本结构和逻辑关系的能力;

6. 理解作者基本意图和基本态度的能力;

7. 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的能力;

8. 理解指代关系的能力;

9. 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

10. 预测下文的能力。

在高三强化复习中,我也经常在课堂上让同学限时阅读,培养他们快速阅读的技巧。对于同学无法读懂的文章,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对语义的解析,使同学理解语篇。 同时在课外给学生一定的阅读量。使他们熟悉各种体裁的文章,提高阅读能力。

再如听,坚持每天或隔天20分钟。泛听,精听,测听。泛听与精听一起练。选材上根据学生的水~平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并且使学生熟悉多种英语语音。对于学生有困难的地方,我会指导学生重复听,培养学生良好的辨别语音,语调,连读,弱读,失去爆破等基本语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同时,加强对学生听力技能的培养。

再如完型,在练习中,加强了对学生解题技巧的指导,如

1. 充分利用首句信息,掌握文章大意。

2. 从上下文中寻找信息。

3. 利用语法知识分析解题。

4. 利用文化背景和生活常识解题。

5. 利用词性和词语辨析法来解题。

专项训练结束后,再进行高考的适应性训练。训练学生考前五分钟审查试卷和考试过程中填涂答题卡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适应考试的能力,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发挥正常水~平。本阶段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我与同学谈到了做题的时间分配和注意点;一般说来选择题能凭语感就凭语感,凭语感无法得出结论,再用语法考虑。时间分配上,听力二十分钟,选择与完型二十五到三十分钟。阅读三十五分钟。写作三十到三十五分钟,填答案五分钟。

高三教学反思简短 篇4

本学期即将结束,回想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感觉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为此,我也思索过很多,初一历史教学反思。

作为历史老师要教给学生们什么,怎样教给他们?这两年来的教学工作告诉我,要让学生们学好你所教的学科,就得让他们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而在一中这块教学沃土上,语、数、外几乎站领了学生大部分时间,他们会对历史感兴趣吗?我该怎么做?一边教学、一边尝试、一边反思,使我逐渐领悟到,只有爱学生,并懂得怎样去爱,当他们愿意与你交流,喜欢听你讲课时,说明他们已经对你所教的科目感兴趣了。

仅仅是感兴趣还不够,为什么呢?因为,在中考这根指挥棒的牵引下,学生们的重心都是放在主课上,他们不会用更多的时间来背、默历史这门学科了,由此,我们也就能想到,在没有多的练习作业的情况下,没有被重视的学科,想有好的成绩,仅靠课堂上45分钟是不可能有好成绩出现的。

不管历史的前景与命运如何,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会一如既往做好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从点滴做起,上好每一节课。从课堂教学着手,强化课堂45分钟,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理解历史和了解历史,同时注重以考定教,强化知识点的识记及练习,巩固复习、督促到位,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向课堂要质量。

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做到多学习、多钻研。取他人之长,多听课,包括其它学科的,学习他们的长处,好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平时抓好培优转差,多鼓励,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点,让他们看到希望;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耐心的教给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历史的机会。

随着高考大幕的落下,高三历史的教学工作也已告结束。回想一年来的教学工作,还有好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 复习的策略

高三历史复习分三轮,一轮复习教材,二轮通史,三轮综合,我想这和大多数学校都一样吧,只是我觉得一、二轮应该颠倒过来,甚至可以重点讲通史,不要一轮,只要通史和综合就可以了。

2、 习题的运用

今年复习我们对试题的运用,主要的11、12年的高考题和模拟题,感觉还不错,只是在时间点上觉得没安排好,高考题做的有点早了,如果安排在12月份以后就更好点了。

3、 教材的运用

在复习中仍以教材为基础,在知识点的上尽量拓深拓宽,以拓宽为主,注重概念的教学,这个做法应该不错,但高三的教学工作太繁重了,史料教学无法展开,以致学生对许多概念不能很好的用史实认证,理解不足。

4、 能力的培养

高考越来越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能力,高三教学也向这个方向努力,高三一年,学生的能力也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应变能力仍然不足,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阅读量不够,不能主动去探究问题,可学生的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精选一些文章,发给学生看或领着学生探究。当然高三这样做有点晚,最好是在高一、二就开始。

5、 培养尖子生

对于尖子生的培养,我们的老师是很努力的,相较往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不足,这一点我们应该向兄弟学校学习,比如通榆就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高三工作不是没有成绩,在这里如此的反思,是为了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好,有更大的进步。

高三教学反思简短 篇5

高三语文教师不应当只是埋头苦干,高三语文教学也需要在实践中思考,思考中总结,总结后提升。本届的高三语文教学让我体味了艰辛,也收获了欢乐,但更多的是感悟。下头是我本学年来对高三语文复习的几点感悟: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习惯认为高三的学生目标明确,不用再象高一、二学生那样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大家通常认为高三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本事,提高学生成绩,不必在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其实不然,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大多是一练一讲,一讲一记的枯燥循环。

学生在两轮甚至三轮的题海中摸爬滚打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少他们的枯燥感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具备实用价值的工具学科,更是一门饱含美感的人文学科。一位优秀的高三语文教师,他的课堂应当充满生机,应当彰显语文特有的人文之美;一位优秀的高三语文教师,他不是对学生做裁判性的引导,而是充分调动他们的进取性,努力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培养他们充足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能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充实的感受。所以,调动兴趣永远都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

创新是现代教育异常强调的一个资料。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需要创新,高三的语文教师和教学更需要创新。离开创新高三的语文课堂会沉闷如一潭死水。

我所指的创新是指高三教师在复习时,不要囿于传统的教法,而应当多思考求创新。以诗歌鉴赏为例,诗歌鉴赏教学历来提倡并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

他认为要理解作品,必须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了解其创作背景,经过时代背景与创作背景鉴赏文学作品。

“知人论世”的方法为历代评论者所推崇,也为今日的诗歌鉴赏教学所推崇。现今高考鉴于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为了避免猜题押宝所带来的负面性,鉴赏所选诗歌回避名家名篇。

对于陌生诗人的陌生诗作,学生如何做到知人?如何做到论世?所以我认为“知人论世”的方法不太适应此刻的高考;所以教学诗歌鉴赏时,我们要勇于突破“知人论世”的常规教学柜架,敢于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敢于总结出一套真正可行的鉴赏方法,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的高考。

其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本事的前提应当是教师本身具有创新性。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仅有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我们的教学才能适应这个时代,我们教出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立足。

高三复习除了题海式强化训练,还应充分开发利用课本。实践证明,回归教材是提升高考分数的有效途径,“以本为本”是高考复习的有效策略。

平常考试,我们常说“万变不离其宗”,还说“题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话适用于高考,也适用于当今极具灵活性和时代性的高考语文。我们手中的复习材料尽管是精心挑选的,但其宽度与深度都不及教材。

一是其涉及面不会比教材更全面,二是其深浅度的把握上不比教材更适中。所以对那些掌握教材不是十分透切的学生而言,教材应当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现今的高考命题坚持以教材为依据,所以学生要想考出好成绩,在高三的复习中仍不可脱离教材。下头以写作为例谈回归教材的重要性。

在写作中,许多学生总是因素材太少太肤浅,从而导致“言之无物”。所以高三阶段,教师和学生依然会在积累写作素材上下大功夫,经过网络,经过报刊,经过各个途径积累方方面面的素材。

殊不知,我们的教材就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宝藏,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或者说没有有意识地去开掘罢了。

历年的高考话题都没有在教材中出现过,可是,均能够从教材中找到直接、间接的写作材料,找到分析问题的方法,获得有益的借鉴或启示。

如:高考话题“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的认知关系”这一话题在《邹忌讽齐王纳谏》里就能找到素材获得启示。同时,历年高考的优秀作文相当一部分是得益于“活”读“活”用教材的,又如“相信自我与听从别人””这一话题在《游褒禅山记》里也能找到素材获得启示。

还有大家熟悉的《孔雀东南飞》一文,曾在多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被采用被演绎。仅从这个角度看,能够毫不夸张地说,教材是一座富矿,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如果能灵活运用好课文中的素材,既能解决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又能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能够说是一举两得。

“博采”与“约取”是针对教师的备课而言的。

我们说,教师仅有“博采”才能够开阔眼界,尤其是对于年轻的高三教师。高三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教学经验,可是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需要历练。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博采众长”也是必需的,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可是“博采”并不意味着只要“博”,备课质量就会高。

所以“博采”的基础上还要“约取”。“约取”就是要对“博采”的资料比较、加工、创新的过程。“博采”是“他山之石攻玉”,“约取”是“桑叶变成丝,花变成蜜”。“博采”能够启迪教师的思维,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约取”能够让教师把他人的东西变成自我的东西。

高三教学反思简短 篇6

幸运的我随着2014年国培历史的研修,看到各位名师及专家都是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使我的教育教学思想得以更新,使我真正体会到教育教学是一种艺术,总感到还有许多学习的地方,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受益匪浅,收获极多。

现在的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究其原因是觉得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没有意思,尤其是老师对教材内容枯燥无味的介绍,那么在现阶段的历史教学中,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我们怎么做才科学合理呢?

一.大胆课改,引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调查表明,历史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半欢喜一半忧。其原因就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历史内容与故事,但学生的学习历来是被动的、消极的,没有学生自己劳动体验到的经历与真实幸福,因此要把课堂时间该还给学生的一定给学生,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克服学生学习的枯燥、乏味。

2.合作学习。新课改中特别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成果,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探究学习。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悟,所以我们应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以生为本,体验乐趣

有关资料表明:我们阅读的信息能学习到10%,听到的信息能学习到15%,所经历体验过的事能学习到80%,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并落实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思考与体验,肯定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质疑问难)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并引导其自己解决即让学生担当教学的主角,让历史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给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把成功交给学生。长此以往,让学生学习历史处处有自信,时时有喜悦,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三.善于挖掘现实生活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给出的答案一定是:历史知识。不错,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普及历史知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的历史教育教学仅仅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他,这无疑陷入了误区。任何一种教育,其终极目标都应该指向人的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中心的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教育也不应例外。我们传授历史知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应付考试,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收获。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到底应怎么做?需要我们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合理安排、设计教学顺序和环节。要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清来源,讲清用处,使学生学习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从而得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知能力,认清问题的实质,以历史事实来证明谁是谁非,最终使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整天提高的目的,学生又怎能不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总之,通过这次研修学习,我学会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阅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是与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的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其最好写照。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应抱着对社会、对学生终生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学定教,关注学生,促进发展”“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在工作中必须给自己定好位,必须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转变角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生为本,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心和爱心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让自己与学生一道与时俱进,共同进步。

高三教学反思简短 篇7

教学中坚定不移坚持的做法:

1、最大限度提高文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大部分文科学生可能是由于理科学的不优秀而选择了文科,很多文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也有胆怯的心理,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不喜欢学数学,甚至是讨厌数学老师,所以数学课堂氛围沉闷,课堂上和老师的互动也很被动,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一不良现象,我们花费了很多的精力,想了很多的方法,我们全组老师下决心必须改变这一局面。因为只有改变了这个局面,文科的数学才有希望,文科的数学在高考中的龙头作用才能发挥出来。我们首先把握住一轮学法讲座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纠正、引导学生如何突破心理的这道障碍,在讲座中运用大量的实例和感动的语言慢慢走进学生的内心,说到他们所想,说到他们所需,教给他们怎样听课记笔记,怎样发言怎样和老师相处,通过学法讲座我们所有文科学生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为了抓住好的良机,全组老师把这一重任渗透到每一节课,课堂上我们努力做到不发火,让学生处在一种放松的环境里学习知识,即使学生有的地方做的不尽人意我们也是鼓励再鼓励。通过我们一年不懈的努力,文科学生学数学的情绪非常高涨,成绩也一路高升,受到领导和老师的肯定、家长和学生的赞誉。

2、抓考纲,研究高考题,把握高考方向

高三的复习内容容量很大,面对繁重的高考复习任务,如果不能把握准方向,那势必会出过头劲。为了很好的掌控文科数学复习的方向,不走弯路,首先我们及时总结以往高三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对考纲重复不断的分析,从中找出变与不变,找出重点与侧重点,该多花时间的章节丝毫也不吝啬;该少花时间的章节一定不多花一秒钟。组内的教研由每周一次变为每天一次。每上完当天的课我们都回组内畅所欲言、查漏补缺,及时调整,同事之间取长补短。其次我们加大力度研究多年的高考题,我们组所有的老师都至少做五年的高考题,从高考题中我们足可以体会到很多的东西来,对我们平日教学的指导意义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我们的复习针对性很强,不走弯路,不走迂回的路。复习过程中的底气也很足,对今年高考的出题趋势也有比较明确的把握,在六号晚上的考前辅导讲座中很明确的告诉学生如何应对后三个大题的技巧和心理想法,所以我们的学生在面对今年的高考题目时没有因为难而打乱做题的节奏。

高三教学反思简短 篇8

忙碌了三年的20xx届学生终有了满意的归宿。综观高考试题及学生考试结果,虽有得意之处,但也留有些许遗憾。为了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做为一名年青的地理教师,很有必要对高三的地理教学进行总结与反思。作为20xx届学生地理学科的备课组长,我的做法如下:

一、勤订计划,合理安排复习进程

凡事预则立。合理安排复习的时间进程,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从全局上宏观上把握复习的节奏。从高一开始,我们地理备课组就做了三年的规划,高一至高二上认真抓会考,高二下进行《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复习和选修课程的学习,高三上必须完成一轮的复习。高三下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补缺补漏。这样做我们大家无论何时都对下一步的教学、学习任务明明白白,每一时间段大家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二、深刻领会考纲要求,制定有效教学计划,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团队精神

我们备课组有很特殊的实际情况,应届文科就2个班,但我们俩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都非常认真的对待,备课组成员仔细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备课组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

准确的把握高考趋势和命题方向,制定可行有效地理第一轮复习复习教学计划。除此之外,我们还常常选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集体备课。依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讨论如何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来达成教学目标,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设计和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讲课尽管是讲解书本上的内容,但却要变成自己的语言才能使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学到东西。在教研时间以外,无论何时碰到棘手的问题,我们也都经常相互交流,互补知识,不断提高授课质量。

当然集体备课后,还要把集体讨论中得到的收获加以消化和巩固,还得再进行个人钻研。因为,别人的经验再好,对自己来说,都只是间接的知识,只有通过个人钻研这个过程,才能真正为自己所掌握。所以,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是:在个人钻研的前提下,进行集体讨论;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人备课。

三、重视地理课堂教学实施的调整

如何有效的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我们地理备课组还经常请教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

1、重视知识的探索过程

较多的学生认为:地理和文综的其它科目一样,只要背背书就行,其实不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强化探索意识,把思维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目的。教材中每个概念的形成、每个原理的推导、每种物质的运动的规律,几乎都经历了前人长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创造的漫长进程。

由于教材知识点的衔接不足,很多知识忽略了知识的探索过程,以至于学生只会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涉及到概念、原理、公式、运动规律等,要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地理知识,不仅给学生以启迪。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真理的方法,得到创造的体验,增强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风”时,我们遵循以下步骤:概念----成因(气压差、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冷热不均(温差)----太阳辐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这样学生才会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用丰富知识、高亢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无论如何课程改革,怎样创新,只要学校教育、班级教学的制度存在,课堂讲授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那么在课堂上,要有好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知识,其次则需要激情。知识渊博就能驾轻就熟,有激情就能产生共鸣。做到这些必须潜心钻研,研究历年高考题型,随时快速准确解答学生问题。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艺术,融合教师的人格魅力,把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内驱力,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台风、沙尘暴、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时,要结合时事,用详实的资料、清晰的图像、优美的语言、气势磅礴的激情以及对人类的无限的怜惜之情,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

3、夯实基础,突出能力训练和培养,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要求

高考目标是选拔人才,考察的是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平时上课要引导学生重视对地理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教程进行思考,而不要只注意结论的背诵;

要引导学生重视地图知识的复习,养成经常看图和分析图表的习惯,而不要只注意课本的复习;还要注意把高、初中地理以及自然、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分专题将相关内容相对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复习,而不要各自为阵。20xx高考5-7考察产业转移,是新课标教材必修三内容,但只要我们把握我国产业布局的变化,此题则可迎刃而解。

4、教学中要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近几年高考在题目创设和对素材进行选择处理时,注意提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引导学生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有机的社会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动向,平时注意收集的信息和材料的质和量,必须是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方向相吻合,必须与世界的发展主流相一致,必须能与教材内容有机的结合为一体;

还应在提供信息资料时,帮助学生会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明确信息资料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以及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帮助他们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xx年高考卷Ⅰ39题材料就是电视剧“东归英雄”就是充分体现人们关注生活,平时稍稍留意,答题就应当很顺利。

5、加强课堂限时训练,重视阶段考试

习题训练时,要注意在精选试题的基础上限定答题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即学科重点、主干内容、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到重点突出,前后呼应。课堂上及时反馈,协助学生回顾解题过程,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中找到规律性、原理性、基础性的知识,总结出二级结论,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达到训练目标。

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地图,巩固主干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让学生学会读懂各种图表资料,如今年高考题从坐标图、柱状图、图表、区域地图等类型较多,都需要平时课堂精讲精练,从中准确提取有用信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考试较多,试题一定要精选,既要检测成绩,又要考出学生自信。

四、二轮复习阶段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1、回归教材。

通过回想教材内容,理清思路,适应高考。回想的方法主要是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回想要目标明确,有计划性,要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每一节课。不仅教师要自己明白复习的目的与复习计划,更要让学生明白,便于师生配合进行复习。另外,还要让学生从某一知识点出发,尽可能多地回想以前复习的内容,形成知识块。如从“降水”出发,想到其成因、影响因素及该因素对天气、气候、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还要想一些相关的练习,这种方法虽然零乱,但往往对应着考题,实用性强,可作为前种方法的补充。

通过回想不仅能查漏补缺,便于知识的迁移,而且学生会感到自己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地理知识,能够适应高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对调整临考状态很有好处。

2、重基础,抓热点

高考前的学习,要根据自身各科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一方面可以夯实自己的强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自己的薄弱科目得到较大的提高。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不要处理过多的高难度习题,而应把自己模糊的知识点回归课本,确保每个基础点都过关。比如20xx年高考伊犁河谷的水草充足等等,无一不是在基础知识上做文章。

热点问题不可避免,这要求教师课后必须做大量工作,针对热点,我做了以下专题:粮食问题、西气东输、雪灾、地震、气候变暖等。为考前稳定军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在教学中,往往不是教师的忽视,而是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认为等到临近高考或高考时注意就行了,实际这种不良习惯已养成,在高考那种紧张的氛围中,这种不良习惯会不知不觉地“复原”。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的做法有:第一,慢审题,快答题。

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如20xx年高考卷Ⅰ1--4题,图中很多信息(油菜、中年人口比重)是题的答案的关键。对于新题型,教师应该讲透,还要提醒学生重视。

总之,高三地理复习要让学生多看、多想,在此基础上,加强针对性的训练,教师要切准高考的脉搏,切实落实双基,培养学生解题的策略意识,形成良好的考试心理,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严格按高考要求规范学生行动,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

高三教学反思地理6篇


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应该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教案的准备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大纲的具体分析,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目标,写教案时有什么格式要求呢?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大家精选一篇题目为“高三教学反思地理”的好文建议一读,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高三教学反思地理 篇1

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考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针对高考重视图表考查的特点,地理第一轮复习中,考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训练。

可有计划地每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相应的地图册复习、练习,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

高三教学反思地理 篇2

高三一轮英语复习已经结束了,对于很多老师来说,他们可能会感到很开心,可我心里却很沉重:

8月份的时候,我很荣幸地加入了新一届高三的团队,带两个文科班,其中高三(3)班是一个普通班,高三(6)班是实验班,在高三分班时,这两个班的平均分都是分别位居榜首的。可是,随着高三复习的深入,我明显感觉,学生没有刚接班时那么有激情了,结果是导致教学成绩直线下滑,连着一诊都没考好,不得不让我认真的反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他们都是很优秀的学生,本来他们应该考的很好,成为高三的领头羊的。教不严,师之惰;生不学,师之过!一诊考试后,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哪里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认真反思了我高三以来的教学工作后,突然感觉到很可怕,因为我竟然出现了这么严重的问题:

第一、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很多事说到了却没有做到位。

这一点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三班尤其明显——两极分化现象日益明显。英语基础较为扎实的同学处于平稳上升的态势,这部分学生占的比例是一半;而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因为对英语学习充满了迷茫,在此情况下,要么自暴自弃,要么形式主义。对于高三(3)班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是为了学英语而英语,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很多学生的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到高三这个阶段了,还远远没有养成;有的学生,即使上课的时候,也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的阅读和完型练习从来都不愿实际操练,只想找份现成的答案;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初中英语就不行,所以在现在更是干脆选择放弃,于是上英语课或自习的时候索性就是偷偷地看杂志,玩手机,或者练练书法,学学素描,好一点的学生在学其他科目,最糟糕的是有两个学生天天英语课睡大觉,批评教育对他们从来都不能起丁点作用。总之,在(3)班,绝大部分学生仍然需要老师的督促和提醒才能基本完成最基本的学习常规。而对高三(6)班的学生来说,也有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很受此影响。所谓严师出高徒,面对问题,在迎接二轮的时候,我将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尤其是要落实对作业的检查并积极督促学生认真做好每次考试后的查漏补缺。

第二、培优补差工作的执行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就是,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不广,找学生谈话的次数不足、对学生的各项需求备课不够,没有做好15个知晓。

3班英语成绩达不到80分、6班英语成绩达不到105分的那些学生的大部分英语学习方法都存在严重问题。因为基础差,好多学生的词汇记忆出现了大问题,基本上简单的词汇都没有记住几个,记住的大多也写不准。考试的时候阅读和完型太多单词不认识,也成为他们在英语学习上止步的原因,所以他们就天天抱着词汇表读啊写啊的,可是到头来还是没有记住多少。因为单词上耗掉的时间太多了,所以早自习上和课下,有一部分学生从来就不朗读课文,更不进行课堂笔记的整理和记忆,

这也就造成了许多学习环节的缺失。至于解题技巧,大部分学生对自己选择的答案讲不出理由,老师讲解的时候从来都不进行认真的思考,不能得到正确思维方法的迁移。这种学生的临床表现一般是上习题课的时候提前不做题,即使做了也是随意画了几个答案,上课时从来不记老师讲过的要点知识,对老师的解题模式也从不思索,整个一节课的成果就是勾了几个答案。对于老师刚刚讲过的'东西提问他们时依然是一问三不知。在纠错的时候,他们很多也只是写一个答案,没有考点和解题思路,甚至有人能把正确答案都抄错。故而,对同一个知识点,很多学生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

此外,我在一轮复习时,也不太注重学生反应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性,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去开展有梯度的教学,故而常犯“一刀切”的错误,既造成了课堂激发方式的单一,也没能真正地调动和让学生们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没能在两个班落实好培优补差,酿成我们这个班的吻合率比较差,尤其是6班,在这一方面常常被5班甩的老远。

可是,这也是我的问题所在:虽然我也在课内课外很清楚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可是我总感觉自己有些力不从心。每每看到学生在试卷和作业里反应出的问题,我也会去列一个谈话的名单,不过每次在我刚刚对一两名学生实施了谈话交流之后,总会出现各种状况让它们不幸“夭折”,如果接下来要与之交流的学生刚好是那些对英语不是很感兴趣的、从来都不愿意找老师的,那我真的很难再找到激情去完成我的原定计划。如此一来的话,那些阶段性的对英语学习有些问题的学生就不能从英语老师那里找到及时的鼓励或者是方法的指导,长此以往,这样必然会抹杀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信心,不利于备考,所以,为了挽回那一批学生,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3班和6班的英语在吻合率和有效率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在二轮复习时,我要努力弥补这个短板——我必须认真备学生,针对教材和学生、做到备课设计有梯度、有针对性、实施堂堂清、日日清的原则、不定期进行知识测验,摸清学生学习情况,并在感情上亲近学生,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关心他们,真正的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并努力坚持到高考。

没有反思就不会有提高,现在我也才渐渐明白了“教学相长”的含义。虽然自己也一直用“用力教只能称职,用心教才能优秀”这句话来时刻激励着自己,提醒着自己,但却还是没有真正做到啊,所幸,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有问题就要改正,下面我就具体的说说如何提高后期复习效益:

1、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克服一切不利于备考的消极因素,;积极主动地执行年级的各项备考要求;认真备好每一张专练卷,努力做到精讲,提高备考的效率;加强与英语组内成员的合作,集思广益,同时也积极地和两个班主任沟通交流,把握学生的学习和心里动向。

2、按照英语备课组制定的台账,抓好每一张专项训练,争取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做到日清、周清,最终达到专项练习的目的。

3、切实地抓好培优补差。既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也注意精细辅导,更关注后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尤其是成绩不稳定或者成绩不如意的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找到希望和信心。

4、做好后期复习方法的指导,真正的帮学生搞好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高三教学反思地理 篇3

俞洁岚:经过省单科质检后,对即将开始的文综考试,在复习中指导学生注意如下问题:

1.重视主干知识教学,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复习中主要抓住地球运动和经纬网,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世界和中国地理,各种地图和统计图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等。

2.重视区域地理知识复习,加强读图能力培养。

区域空间定位是地理学习中的重点,今后要有意识地强化区域地图的训练,包括填图、绘图、分析地图三种方式。要多了解近几年高考区域地理试题的变化特点,并结合最新材料,预测今年的考查重点,指导高三的学生进行复习。

胡建仓:省单科质检的结果已经出来,这次省质检的题目出的非

常好,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总的来说,这次学生考

的不好,反映了过去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一、基础知识强调的还不够。本次考试有些题目材料来自课本,但学生却无法做答,反映了该记忆的东西很多学生没有很认真地完成,在到第二次省质检要再强调。

二、学生分析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需要老师再进一步指导,今后在分析题目时,侧重点应放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这一方面。

三、学生回答不够规范。接下来的任务应该强调学生答题要规范。有些问题的回答模式需要在上课时板书出来,以便加深同学的记忆。

翁雪征:本月的省质检和期末考试给我带来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要夯实学生的双基,题目上不求新,备课组今后要尽量选择一些基础较强的题目,训练夯实双基。

二、强化学生和综合思维能力。在上课时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高三课堂也可采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让同学构建自己复习模式。

三、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宋国廉:本次所教的十五班成绩比起上次考试有关较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不足。好的方面如上课检查练习完成情况,对一些常考知识点要多提问等,这一些需继续保持下来,但还有不足的地方,这需进一步改进,如学生答题思路混乱,应用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解题,在今后要多指导他们,给予学法上的指导,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多和本备课组的老师一起讨论教法,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高三教学反思地理 篇4

进入高三以后,大家关心最多的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或者尽量靠近既定目标。地理教学也不例外,以下是我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就如何教学和如何端正学生的思想两方面作出的几点思考。

一、分析学情与考情,把握教学起点,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的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学会获取知识、拓宽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适应高考,适应社会。

1.认真分析学情。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们都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

2.认真研究考情。所谓研究考情主要是指研究高考题命题的思路和走向。老师只有知道了考情,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教学、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到高考时才能“命中目标”。

(1)体验高考实战题,把握复习方向。高三复习的第一节课,我把当年的高考题发给学生,并引领学生一起分析试题的类型,以及各题是从课本上哪章演变来、考哪些知识点。这样做了以后,学生才会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高考。

(2)吃透《高考说明》。要读懂《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内容包括: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示例、考试的知识范围。作为教师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高考的大方向。

其次根据《高考说明》明确当年高考的知识范围。《高考说明》对当年要考察的知识范围有明确的规定,而每年的知识范围较前一年都有所修订,所以,作为老师要留心《高考说明》对知识范围的修订,尤其是修订过的知识范围往往是当年考试率较高是部分,教师对此要心中有数。明确了高考的知识范围才能够集中精力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在复习中也才不会产生遗漏现象。

再次要正确认识题型示例。这几年文科综合的题型有两大类,即“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的1至11题,非选择题的36题和37题是地理题。高考题中虽然只有两种题型,但是它们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高考说明》的题型示例和历年的题型来引导学生掌握题型。掌握题型后学生可以通过题型来了解题目的形式,有助于备考和应考。我们只要能够合理地将题型与所学知识和能力要求相结合,就有助于梳理思路,深化对考试要求的认识。

(3)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对高考的分析、讲解,把握高考的最新动态。

从各种报刊、杂志、互联网、参加省市的高考研讨会等渠道是获取当年的高考最新动态,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径。

高考研讨会和大家交谈是获取高考的最新动态,最新信息,也是提高自己师德的重要途径。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使教学真正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体现,是高三地理课教学的要求。如果高三还不会自己学习,在高考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呢?

首先是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高考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时间观念,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制定计划时,老师应该先把自己的总体计划先告诉学生,让学生的计划和老师的计划协调起来。

在整个复习计划中,高一年级地理上下册是重点,因为高考许多题都是以初中知识为载体,用高中的知识点来回答,选修课本是把高一知识加宽、加深。

其次是引导学生认真按照备考的基本环节进行。“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考试、总结”是学习和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尽管这六个环节是老掉牙的东西,但是,真正掌握的学生还不多,而且,无论哪种方法,它肯定要回到这些老掉牙的东西上。但是,在高三讲这六个基本环节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要拿到高三的高度来讲,这样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1)预习。高三的复习备考阶段,每一节课的容量都比平时大得多,如不预习,学生可能会在速度、思路都跟不上老师,一堂课稀里糊涂的,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

(2)听讲。到了高三复习阶段,有部分学生认为大部分知识是老师过去讲过的,不必再跟着老师复习了。其实老师对地理高考怎样考、考些什么是比较清楚的,老师在讲课之前还要精心的备课,认真组织复习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等,而且复习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不但要引导学生听好课,老师更要讲好课。

(3)复习。复习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课堂内容真正拿到手的过程,是透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尤其是地图,只有反复看,把地理知识拿入图中才可能记住。

为了能够较好的进行复习,我的做法是除每节课都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复习。同时和地理科代表商量制定出复习每个章节的间隔时间,并且过一段时间,又通过练习、提问等方式检查一下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

(4)作业(练习、做题)。做地理作业时,一定要训练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能尽快搜索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库,找出本题是应用课本中的哪部分知识。

做题要有足够的量,但也要精选,我们应该让学生做“以一当十”的题。历年的高考题目、地理课本中每个单元后的“练习篇”都应该作为典型题来处理。历年高考题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又展示了题型特点,成了复习的“无形指挥棒”,所以,应作为经典题来处理。

高三教学反思地理 篇5

误区一:对自己没有较准确的定位,好高骛远。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没有清醒的认识,高估自己的水平,在复习过程中一味地钻难题,忽略基础知识,追求巧解偏题怪题,忽略通性通法。其实,能力是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逐渐形成的。现行高考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占70%,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抓基础,只有根基牢固,才可以谈提高能力。

误区二:面面俱到,一味求全。对于每个学生而言,无论从全局的角度,还是从单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况且,由于高考试卷受卷面、考试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识点,必定是有重有轻,有主有次。因此,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重点知识的复习。重点突出,主次分清,复习效果才会好。

误区三:学习无计划,盲目跟从老师。高三复习一般有近一年的时间,学生要做很多事,学习巩固知识及提高能力并重。老师是按全体学生的水平为标准进行复习指导的,但学生之间的基础有差异,学习方式和理解能力不尽相同,所以每位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拟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合理地安排时间,且一定要完成计划。

误区四:零敲碎打,死记硬背。高考题目的设计思想常常定位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及各类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上。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且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和常用的基本方法,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综合能力提高和知识的灵活应用。

《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减少记忆型的题目,增加能力型、应用型以及综合型的题目。靠死记硬背、牺牲速度换取高分的时代不存在了。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误区五:题海战术,追求数量。有这种错误思想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做题越多,见过的题类就越多,对解题越有利。其实,并不是做题越多越好,多买几本参考书就能产生效果。题是要做,但要有针对性地做题,明确思路,掌握规律,熟悉方法是最重要的。若做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去做题,学习成绩会提高更快。

误区六:审题粗心,解题方法僵化。解题实践表明,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解题之前认真读题目,正确领会题意,通过思考仔细推敲,抓住问题的实质,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有了一审慢才能有二做快,审题不细致,不全面,必然会导致快解不快,甚至出现错解或误解。所以要做到审题慢而细,做题快而准。

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会思维定势化,只以单一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不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去考虑问题,把特殊问题一般化,或把简单问题繁杂化。如果在学习中注意掌握多种解题方法,掌握多种解题思路,经常进行灵活多变的一题多解的训练,思路拓宽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就会更多、更合理。

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方向探索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如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通过长期对气温、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观察,并仔细观察冰的初冻、融化以及物候现象等,得出了我国近五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

这是以背道常规现象、由结论推原因或条件的思维方式。如,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岩溶地形,这一反常现象怎样解释?按青藏高原现在的自然条件,不能形成岩溶地貌。但如果反过来由果索因,从青藏高原的发展历史来探寻答案,则问题就解决了。

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说”、“干涸说”、“扩展说”三种假设。

发散思维又叫扩散思维,是指当遇到一个问题,以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智力活动,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如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用发散思维就可回答为,森林提供木材,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

这种方法就是人们利用自然形象进行思维的方法。如在进行地图教学时,由于地图引起学生形象思维有三种因素:一是空间关系,如地图的范围,经纬度等;二是地理形象,如山脉、河流、岛屿等;三是图例符号,如地图上的颜色、等高线、表示城市的圆圈等。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会从三方面引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是从巳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联想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发散形式。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横比是由此地理事物与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如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带与我国台湾自然带的比较。

类比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地理现象、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如讲到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时,教师只要提示学生与等高线相对比,就可解决这些概念。

这是由一般地理原理推断个别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的思维方法。如地中海式气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非洲大陆西南角属地中海式气候,所以这里必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归纳思维是由一系列具体地理事实材料概括出一般地理原理,或者是由一些特殊地理事物推导出一般地理原理的思维方法。如我国北方的黄河,海河,辽河等河流,除了它们各自的特性之外,都具有含沙量大,水位变化大,冬季结冰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加以归纳,即可得出中国北方河流水文的一般特征。

选言排除法是指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根据现有材料作出一系列的假定,然后通过验证,逐一排除那些站不住脚的假定,余下的一种就是正确答案。如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是:(1)芬兰(2)瑞士(3)冰岛(4)荷兰,本题用选言排除法,确定答案为。

高三教学反思地理 篇6

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各地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

时间的计算;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农业的区位因素;

工业的区位因素;

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

人口迁移;

文化扩散;

旅游资源的评价;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考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

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由于便于考查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分析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往往把地图和图表作为表达和联系地理、历史和政治这三科知识的信息载体,所以地图和图表往往是学科内或者跨学科间综合题的切入口。

针对高考重视图表考查的特点,地理第一轮复习中,考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训练。可有计划地每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相应的地图册复习、练习,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

建议考生将对图表的复习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面)、等盐度线、等降水量、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这类图有许多共同点,所包括的信息也丰富,是地理试题考查的重点;譬如等值线图就在历次高考中多次出现。

考生不妨从怎样绘制等值线着手,搞清图形的来龙去脉,分清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掌握图形所要表示的地理事物的特征,再联系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阐述解题。

二是统计图表。它往往反映某些要素的数值特征和相互关系,要学会统计图表的分析方法,特别注意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

三是区域地图。地理学科内综合题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如果考生不能正确判断区域位置,就无法答题。

通过本轮复习,考生应能做到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只有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等题型训练,才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在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习题训练中,考生要格外注意解题技巧的培养,注意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学习习惯,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次,考生要学会建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

在读书时,要思考所读内容可能如何出题(即从书中读出试题来,将教材试题化);在做题时要知道该题是考查教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识(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将试题教材化)。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征之一就是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很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注不妨从现在就开始。

目前地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人口的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城市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大气与水污染、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生态灾难、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北京绿色奥运、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地区冲突(如中东)、台湾问题、伊朗朝鲜核问题,等等。

对这些是世界和我国已经、正在或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考生应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复习中应把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当做专题式“问题化”处理,弄清这些问题发生的地点及背景,注意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密切结合,把握其因果缘由及其影响,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凡与热点有关的问题,即使本来不是学科的重点知识也要掌握。

高三教学反思(集锦4篇)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好的教案在教师上课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上课。教案可以指导教师教学过程。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教学反思”的详细内容,欢迎本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高三教学反思【篇1】

高三数学复习要不能忽视的几个方面:

(1)抓学习节奏。数学的复习备考分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教学方式交替使用。没有一定的速度是无效率的复习与学习,慢腾腾的学习训练不出思维速度, 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高三复习备考教学的全过程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2)抓知识形成、重视解题过程的教学。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 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因此,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解题过程的教学就是数 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3)抓复习资料的处理。复习备考的过程是活的,学生的学习也是不断变化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 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复习资料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来。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重温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 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通过老师的引导,理解所复习内容在高中数学体系及高考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

(4)抓问题暴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开放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 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暴露了的问题要及时抓,遗留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5)抓课堂练习。数学课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大约占20%左右,这是对数学知识记忆、理解、掌握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这既是一种速度训练,又是能力的检测。学生做题 是无心的,而教师所寻找的例题是有心的,哪些知识需要补救、巩固、提高,哪些知识、能力需要培养、加强应用,上课应有针对性。

(6)抓解题 指导。要合理选择解题方法,优化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繁度就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而根据 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解题方法、优化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其他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7)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

高三教学反思【篇2】

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历史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弊病,如学校忽视师资力量建设、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学生课堂学习兴致不高等。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只会考前突击,事实证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突击性学习是难以获得优异成绩的。因此,笔者认为改善历史教学现状,首先要摒弃轻视历史学科的错误观念,其次教师应该采用创新型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着重探析创新型历史教学方法。

一、建立平等友好关系

只有尊重学生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笔者认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笔者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不是讲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讲“题外话”,在自我介绍后即兴演讲:“宁肯苦自己,绝不苦学生”,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莫用一时的欢愉换取永久的叹息”,这是我对学生们的忠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我的处世箴言;“相互理解,相互原谅,教学相长,师生共进”,这是我的愿望;“理解万岁”,这是我倡导的口号。我的演讲博得了学生们一阵阵的掌声。从他们的表情看,笔者是第一个敢于向学生敞开心扉的老师,尤其是老师对自己立下规矩,敢于对自己念紧箍咒,确实让他们吃惊不小。通过第一堂课,笔者与学生建立了和谐平等互相尊重的友好关系。这种平等友好的关系为我的互动式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联想式巧记忆

许多学生和教师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历史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其实不然。死记硬背固然是一种学习方法,但显然不是科学有效的方法。历史的学习有理解记忆部分,有强化记忆部分。对于强化记忆部分,为了减轻学生记忆负担,笔者采用联想的方式帮助学生巧记忆。如: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记作“拉大米”(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明朝三大奇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记作“孙悟空卖三水馒头”;美国的国庆日7月4日记作“气死美国”等等。此外,笔者还通过编制歌谣或者编对联的方法教学生巧记忆,比如,《唐朝的衰落和唐末农民战争》一课,笔者编制对联“755~763安史之乱被平安;郭子仪、李光弼功劳最大应该记。横批:由盛转衰”。对联朗朗上口又轻松有趣,不仅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还让学生轻而易举地记住了知识点。在笔者的启发下,学生们也积极开动脑筋,编制对联记忆知识,比如,“一九四零八,百团大战发,老彭挥八路,华北把敌杀”。

三、灵活插入故事

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枯燥无味,这与老师的授课方式有密切关系。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为了避免学生对历史教学产生厌倦情绪,笔者从不带课本入课堂,而是将知识融会贯通传授给学生,此外,为拓展学生知识,加深对知识的了解,笔者会在授课过程中灵活地插入故事。如讲授二战爆发与扩大时,为加强学生对希特勒的印象,笔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期间,希特勒视察疯人院,问病人是否认识他,病人们摇了摇头。希特勒怒吼道:“我,阿道夫希特勒,你们的领袖,我的力量之大,可以与上帝相比!”病人们露出鄙视的笑容,其中一个病人拍了拍希特勒的肩膀,说:“是啊,是啊!我们开始得病时也是这个样子!”言外之意,希特勒也快疯了。希特勒的疯狂、傲慢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深入浅出解难题

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历史知识与自身生活联系不大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较困难,作为教师,应当化难为易地解决困惑。如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社会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化为中华民族和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兄弟俩为分家不均正在酣战,有人传信说:“快点吧,你们的弟弟快被别人打死了!”同学们猜测一下,兄弟俩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去救他弟弟。”为什么?“同胞兄弟嘛!”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就好像是兄弟俩之间的矛盾,当遭受到外来侵略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矛盾就被搁置起来,先要全力以赴地打击外国侵略者。难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之,教师通过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有助于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清醒的、理智的教学实践者。

高三教学反思【篇3】

进入高三以后,大家关心最多的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或者尽量靠近既定目标。地理教学也不例外,以下是我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就如何教学和如何端正学生的思想两方面作出的几点思考。

一、分析学情与考情,把握教学起点,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的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学会获取知识、拓宽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适应高考,适应社会。

1.认真分析学情。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们都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

2.认真研究考情。所谓研究考情主要是指研究高考题命题的思路和走向。老师只有知道了考情,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教学、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到高考时才能“命中目标”。

(1)体验高考实战题,把握复习方向。高三复习的第一节课,我把当年的高考题发给学生,并引领学生一起分析试题的类型,以及各题是从课本上哪章演变来、考哪些知识点。这样做了以后,学生才会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高考。

(2)吃透《高考说明》。要读懂《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内容包括: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示例、考试的知识范围。作为教师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高考的大方向。

其次根据《高考说明》明确当年高考的知识范围。《高考说明》对当年要考察的知识范围有明确的规定,而每年的知识范围较前一年都有所修订,所以,作为老师要留心《高考说明》对知识范围的修订,尤其是修订过的知识范围往往是当年考试率较高是部分,教师对此要心中有数。明确了高考的知识范围才能够集中精力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在复习中也才不会产生遗漏现象。

再次要正确认识题型示例。这几年文科综合的题型有两大类,即“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的1至11题,非选择题的36题和37题是地理题。高考题中虽然只有两种题型,但是它们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高考说明》的题型示例和历年的题型来引导学生掌握题型。掌握题型后学生可以通过题型来了解题目的形式,有助于备考和应考。我们只要能够合理地将题型与所学知识和能力要求相结合,就有助于梳理思路,深化对考试要求的认识。

(3)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对高考的分析、讲解,把握高考的最新动态。

从各种报刊、杂志、互联网、参加省市的高考研讨会等渠道是获取当年的高考最新动态,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径。

高考研讨会和大家交谈是获取高考的最新动态,最新信息,也是提高自己师德的重要途径。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使教学真正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体现,是高三地理课教学的要求。如果高三还不会自己学习,在高考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呢?

首先是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高考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时间观念,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制定计划时,老师应该先把自己的总体计划先告诉学生,让学生的计划和老师的计划协调起来。

在整个复习计划中,高一年级地理上下册是重点,因为高考许多题都是以初中知识为载体,用高中的知识点来回答,选修课本是把高一知识加宽、加深。

其次是引导学生认真按照备考的基本环节进行。“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考试、总结”是学习和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尽管这六个环节是老掉牙的东西,但是,真正掌握的学生还不多,而且,无论哪种方法,它肯定要回到这些老掉牙的东西上。但是,在高三讲这六个基本环节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要拿到高三的高度来讲,这样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1)预习。高三的复习备考阶段,每一节课的容量都比平时大得多,如不预习,学生可能会在速度、思路都跟不上老师,一堂课稀里糊涂的,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

(2)听讲。到了高三复习阶段,有部分学生认为大部分知识是老师过去讲过的,不必再跟着老师复习了。其实老师对地理高考怎样考、考些什么是比较清楚的,老师在讲课之前还要精心的备课,认真组织复习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等,而且复习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不但要引导学生听好课,老师更要讲好课。

(3)复习。复习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课堂内容真正拿到手的过程,是透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尤其是地图,只有反复看,把地理知识拿入图中才可能记住。

为了能够较好的进行复习,我的做法是除每节课都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复习。同时和地理科代表商量制定出复习每个章节的间隔时间,并且过一段时间,又通过练习、提问等方式检查一下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

(4)作业(练习、做题)。做地理作业时,一定要训练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能尽快搜索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库,找出本题是应用课本中的哪部分知识。

做题要有足够的量,但也要精选,我们应该让学生做“以一当十”的题。历年的高考题目、地理课本中每个单元后的“练习篇”都应该作为典型题来处理。历年高考题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又展示了题型特点,成了复习的“无形指挥棒”,所以,应作为经典题来处理。

高三教学反思【篇4】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老师因此可以少讲,但学生多学。”笔者认为“导学案”教学是实现上述教育目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特别对高三而言,尤为显得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以下特征及值得研究反思的问题。

一、高三一轮复习使用“导学案”的依据

(一)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是“导学案”推行的现实需要

目前,我市文科学生高考历史学科共涉及6本教材,其中必修三册与选修三册。学生要在高三一年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教材的复习并达到高考所需要的能力水平,可以说任务很重、时间很紧。“导学案”则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减少自主复习的盲目性,达到有序、高效地复习。

(二)弥补因现行教材编写体例所产生的知识缺陷,是“导学案”推行的必要性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是按照专题史的体例进行编写的,理论上,这种编写体例是对通史知识的拓展与深化。而按照历史认知规律,专题史的学习应该是以通史为基础的。但由于我市初中所学的历史也并非真正的通史,中考历史近几年又是开卷考,学生基础知识很薄弱,没有高中专题史学习所必须具备的通史概念与网络结构体系。采用“导学案”复习则兼有专题与通史复习,可以将教材专题史编写模式与考纲、试题通史式的编排所产生的矛盾得以一定的缓解。

(三)教师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准确把握,是“导学案”推行的可靠保证

“导学案”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但为了使学生的“学”能做到有的放矢,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的复习效果,教师的“导”是最重要的保证。教师在“导学案”编制过程中,是在充分了解本校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深入研究多种版本历史教科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考试说明》、近年来各省市高考卷尤其是重庆高考卷的基础上,采用集体讨论备课的方式后编写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果,这是“导学案”得以推行最重要的保证。

2020年高三英语教学总结及反思


高三这一年,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磨砺,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作为一名高三的英语老师,随着今年考试题型的突然变化,曾有一定的迷茫感,但同时这也是一件好事,促使我们用的时间去学习、研究新题型和高考,以便能够更好地教授学生。回首高三这一年来的教学工作,应该还是比较成功的。对学生的考试技巧指导及训练是有效的、针对性强的。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备课组,在此我谈谈对复习备考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群策群力,集中智慧。

持之以恒地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办公地点的便利条件。教师提前钻研教材,吃透重点、难点,并能提出重点、难点突破方法,各位教师积极补充、完善,做到集思广益。通过集体备课,教师明确近期和远期目标,目标具体到人,具体到专项检测、月考试卷、模拟试卷等,保证了高三英语教学的有序进行。

二、教师培优讲奉献,学生补差不畏难。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偏科的学生也还是不少。为了补短提优,几乎每个英语老师都能利用课后时间和学生谈心,激发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指导学法,解答疑难;为学生面批试卷,把补偏落到实处,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因英语学科偏科而落榜。偏科学生能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超越自我,英语成绩有长足的进步。

三、借他山之石,攻我校之玉。

我们深知英语教学尤其是高三英语教学决不能闭门造车,因此我们积极与兄弟学校沟通信息。这些活动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有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

四、紧扣一个中心,做好三个突破。

一个中心就是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三个突破就是突破完形填空,突破阅读理解,突破书面表达。这三个大题在高考试卷中分值比重大,也是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我们把它们列为高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㈠、注重技巧,突破完形填空。

针对完形填空题的特点,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1.快读全文,整体理解全文大意。

在不看选项的情况下,快速阅读整篇文章,了解全文大意。考生要认真、重点理解句子意思,了解文章背景,理清文章内容的线索。在快速阅读过程中,不要急于动笔选择答案,要一口气读到底,遇到不懂的地方先跳过去,继续往下读,以求纵观上下文,获得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从而确定判断选择的基本思路,切忌看一句选一题。

2.细读短文,选择答案,上下文联系,通篇考虑。

3.在做题时,如遇到一题确实答不出,可先跳过去往下做,很可能下文中就有了上题的暗示或者信息。

4、对于有些题,不要去钻牛角尖,用常规思维去思考,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

㈡、大量阅读,突破阅读理解。

大量阅读,广泛接触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阅读能力向质的飞跃的关键。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就无法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首先,在阅读时要首先注意内容的广泛性。其次,在阅读中,要慎重选材。选材适合学生程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积极性。有些老师只考虑到扩大词汇量和迅速提高解题能力,一味偏重选生词多的文章和出难题,其结果往往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对提高能力极其不利。另外,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地使同学们养成达标的阅读速度和具备娴熟的阅读技巧。

"工作总结反思"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