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0年学院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19.10.30

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即将面对新的工作任务了,此时就可以回忆这阶段的工作总结并且做个总结。不要一味的去畅想未来的工作,不如做好当下的总结,会让你比其他人更具备实力。我们在写总结时需要注意哪些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2020年学院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一、 基本情况
二、 主要工作
1、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
2、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3、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三、存在的问题
四、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学院招生就业处、办公室、毕业班班主任和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省水利厅和云南农业大学及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我院20xx届毕业生只有20xx级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5人(其中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有4人),男生30人,女生15人。截止20xx年8月25日初次统计,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的有5人,毕业生签约率11.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有33人,就业意向率73.3%,本人暂不工作,要求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有7人,总之,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
二、工作总结
一 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既涉及到国家长远利益,又涉及到社会千家万户。切实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工作,关系到厅、校联合办学的持续发展。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发展和稳定大事来抓:
①贯彻落实《云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等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学院领导挂帅的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工作加强领导、及时进行指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签订了以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③学院设置院办公室和招生就业服务机构(水校招生就业处),共同为毕业生提供服务。
④建立学院招生分配激励机制。学院教职工招收一名学生或推荐一名学生就业奖励100元。
以上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的新局面。
二 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学院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入手,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择业观念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形势,树立就业信心,面对现实,摆正位置,正确定位就业目标。本着背靠行业,依托系统,面向社会的就业原则,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组织有序,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学院水利系请省水利厅专家、学者到校,先后为毕业生举行“监理工程实例”和“投标文件编制”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行业工作的苦乐观、爱岗敬业,乐与奉献的就业观。
②继续采取生产实习与毕业生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规模层次,有目的的选送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学生去实习,既锻炼了学生,又使用人单位考核了学生,学生通过实习留在用人单位就业。今年我院毕业生人数少出现了用人单位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③收集用人需求信息和托宽就业渠道和市场。学院建立了“需求信息公告”制度,在信息宣传栏上及时公布招聘信息和通知,真正做到快速、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信息发布。学院组织有关人员到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情况,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实行双向选择,签订协议。另外在推荐工作中,尽可能地帮助和推销毕业生中就业压力较大的部分女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
④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班主任、专业教师等方面的作用,实行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的做法”。在工作中,院长、书记还是普通教职工,都在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联系用人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汇总到招生就业处统一安排;班主任和一些专业教师关心了解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耐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初步形成全体教职工关心学生就业,参与学生就业指导的良好局面。
⑤由学院办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农大招生就业处举办的各种就业指导讲座。如《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与问题解答》。20xx年4月8日组织毕业生参加了在云南农业大学球场举办的“云南农业大学20xx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感受就业氛围,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定位好自己的就业目标。同时学院还制做了展版宣传学院。
⑥学院党总支把做好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就业工作全面开展。本届毕业生中发展正式党员3人,预备党员3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带动全体同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⑦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工作,针对助学贷款的学生,宣传有关政策,回答学生的疑问,加强诚信教育,按贷款银行要求,指导他们办理还款相关手续。
⑧及时传达落实各级各部门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和会议

精神,在院领导的带头下,认真做好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的咨询和优质服务,努力开拓就业新渠道。
三 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教学培养模式
学院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标准相结合,提高毕业生实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在毕业班最后一学期,学院根据毕业生需求为毕业生分别设置了“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业资格证书考前辅导班。通过考试毕业生中获得省水利厅颁发行业资格证书的有:
质量检测员 工程监理员 工程施工员 工程造价员 工程测量工
39人 40人 29人 22人 1人



持有多证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竟争力。
二、 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现象。
一是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没有完全解决,相互攀化,等待观望,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二是部分学生不愿满足于随便找个工作,出现了就业不稳定,频繁换岗的情况。三是部分学生放弃就业机会,自愿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处于待定状态,对就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应试能力、使用人单位不尽满意。
2、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有待提高。学院要继续结合水利水电的行业情况,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从导向上引导毕业生通过行业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由于水利水电行业的特殊性,用人单位不愿录用女生是造成女生就业率低的直接原因。
四、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结合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1、基本情况:学院20xx年毕业生有三个毕业班级共计130人。期中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2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52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36人。
2、在20xx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运行机制。
3、认真对20xx届毕业生基本信息材料收集、修改和校对,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做好毕业生就业日常服务工作。
4、全方位多渠道的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教职工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利用一切机会,尽量的为广大毕业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5、进一步探索毕业生生产实习、实训与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有效结合途径,为毕业生择业创造时间和空间。
6、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提高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的还款率。
7、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报名及服务工作。
8、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工作材料,做好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推荐,认真组织填写20xx届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基本情况登记表、核对20xx届毕业生生源信息、离校信息登记表、助学贷款还款相关手续、党员发展、组织关系转接、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审核、登记办理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手续,整理和移交毕业生的档案材料等工作。
9、继续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工作。
总之,今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了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三满意”,学生走向社会及时、愉快,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

20xx.09.1

dg1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延伸阅读

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学院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工作
1、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
2、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版权所有
3、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三、存在的问题
四、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学院招生就业处、办公室、毕业班班主任和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省水利厅和云南农业大学及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xx届毕业生只有20xx级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5人(其中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有4人),男生30人,女生15人。截止20xx年8月25日初次统计,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的有5人,毕业生签约率11.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有33人,就业意向率73.3,本人暂不工作,要求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有7人,总之,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
二、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版权所有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既涉及到国家长远利益,又涉及到社会千家万户。切实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工作,关系到厅、校联合办学的持续发展。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发展和稳定大事来抓:
①贯彻落实《云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等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学院领导挂帅的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工作加强领导、及时进行指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签订了以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③学院设置院办公室和招生就业服务机构(水校招生就业处),共同为毕业生提供服务。
④建立学院招生分配激励机制。学院教职工招收一名学生或推荐一名学生就业奖励100元。
以上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的新局面。
二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学院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入手,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择业观念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形势,树立就业信心,面对现实,摆正位置,正确定位就业目标。本着背靠行业,依托系统,面向社会的就业原则,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组织有序,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学院水利系请省水利厅专家、学者到校,先后为毕业生举行“监理工程实例”和“投标文件编制”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行业工作的苦乐观、爱岗敬业,乐与奉献的就业观。
②继续采取生产实习与毕业生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规模层次,有目的的选送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学生去实习,既锻炼了学生,又使用人单位考核了学生,学生通过实习留在用人单位就业。今年我院毕业生人数少出现了用人单位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③收集用人需求信息和托宽就业渠道和市场。学院建立了“需求信息公告”制度,在信息宣传栏上及时公布招聘信息和通知,真正做到快速、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信息发布。学院组织有关人员到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情况,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实行双向选择,签订协议。另外在推荐工作中,尽可能地帮助和推销毕业生中就业压力较大的部分女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
④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班主任、专业教师等方面的作用,实行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的做法”。在工作中,院长、书记还是普通教职工,都在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联系用人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汇总到招生就业处统一安排;班主任和一些专业教师关心了解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耐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初步形成全体教职工关心学生就业,参与学生就业指导的良好局面。
⑤由学院办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农大招生就业处举办的各种就业指导讲座。如《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与问题解答》。20xx年4月8日组织毕业生参加了在云南农业大学球x场举办的“云南农业大学20xx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感受就业氛围,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定位好自己的就业目标。同时学院还制做了展版宣传学院。
⑥学院党总支把做好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摆到突出位置

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第2页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就业工作全面开展。本届毕业生中发展正式党员3人,预备党员3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带动全体同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⑦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工作,针对助学贷款的学生,宣传有关政策,回答学生的疑问,加强诚信教育,按贷款银行要求,指导他们办理还款相关手续。
⑧及时传达落实各级各部门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在院领导的带头下,认真做好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的咨询和优质服务,努力开拓就业新渠道。
三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教学培养模式
学院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标准相结合,提高毕业生实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在毕业班最后一学期,学院根据毕业生需求为毕业生分别设置了“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业资格证书考前辅导班。通过考试毕业生中获得省水利厅颁发行业资格证书的有:
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工程测量工
39人40人29人22人1人
持有多证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竟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现象。
一是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没有完全解决,相互攀化,等待观望,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二是部分学生不愿满足于随便找个工作,出现了就业不稳定,频繁换岗的情况。三是部分学生放弃就业机会,自愿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处于待定状态,对就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应试能力、使用人单位不尽满意。
2、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有待提高。学院要继续结合水利水电的行业情况,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从导向上引导毕业生通过行业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由于水利水电行业的特殊性,用人单位不愿录用女生是造成女生就业率低的直接原因。
四、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结合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1、基本情况:学院20xx年毕业生有三个毕业班级共计130人。期中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2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52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36人。
2、在20xx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运行机制。
3、认真对20xx届毕业生基本信息材料收集、修改和校对,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做好毕业生就业日常服务工作。
4、全方位多渠道的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教职工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利用一切机会,尽量的为广大毕业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5、进一步探索毕业生生产实习、实训与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有效结合途径,为毕业生择业创造时间和空间。
6、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提高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的还款率。
7、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报名及服务工作。
8、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工作材料,做好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推荐,认真组织填写20xx届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基本情况登记表、核对20xx届毕业生生源信息、离校信息登记表、助学贷款还款相关手续、党员发展、组织关系转接、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审核、登记办理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手续,整理和移交毕业生的档案材料等工作。
9、继续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工作。
总之,今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了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三满意”,学生走向社会及时、愉快,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
20xx.09.18

202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XX年**共有***四个专业*个班级的毕业生***名;***专业*个班毕业生**名,合计***名毕业生。在我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顺利完成了20XX年就业目标任务。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一、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是以师范类专业为主的学院,20XX届毕业生中共有四个师范毕业班,师范类毕业生共***人,占毕业生总数的***%;非师范类专业**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截止20XX年8月31日,全院一次性就业率达到***%,比去年略有上升。其中,考取研究生**人,创业**人。师范毕业生中有***名同学考上公办教师编制,占师范毕业生总数的***%。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公办率***。******专业两个班**名毕业生实现全部就业。

二、就业工作举措与经验

1、健全就业指导工作领导体制。

学院实行院系领导分管班级、系主任联系专业的领导体制。学院多次召开毕业班班主任会议、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专题会议等。认真剖析当前就业形势,确定就业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同时学院充分调动毕业班班主任在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各种奖惩措施来激发班主任责任心和积极性。20XX年我院就业工作的重心是:稳步推进我院就业各项工作,提高我院优秀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比例。

2、创新就业宣传体制,加强毕业生就业引导。

学院依托学校校园助手微信、******职业指导与就业信息网等平台不断推送最新的就业政策解读、就业信息播报、就业心理疏导等内容。了解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需求,加强毕业生就业引导。整合了以往很多就业工作的案例和经验,了解到很多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没有很明确的就业目标。学院邀请多名就业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为毕业生开设有关就业应聘技巧、就业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就业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讲座,开展全面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不要盲目从众,明确就业目标。

3、充分发挥班级主要干部对就业工作的推动作用。

学院选拨毕业生中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同学担任就业联络员,负责传达学校、学院有关就业信息及文件、通知等,从而确保就业信息准确无误的传递给每一位同学;通过QQ群、飞信、学院就业信息网、电子邮箱、电话等多种媒介,以班级主要学生干部为抓手,及时了解班级每位同学的就业动态,从而为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心理咨询等就业服务。发挥班干部中坚力量,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以及社会举办的各种招聘活动。

三、就业工作的反思与建议

1、学校通过有效渠道,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

学校应该通过有效渠道,为我校毕业生谋求更多的就业资源和优惠政策。以我院为例,我院是以师范生为主的学院,据调查,很多师范毕业生报名当地教师编制考试时,要求省优、校优。以今年为例,师范班级省优和校优人数总共为6-7人(杭州、宁波等地某些高校校优名额几乎达到了半数)。很多师范生不具备当地报名、考试资格。为后续的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在保证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增加对师范班级校优名额。我校地处***,相对来说就业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能否联系更多的企业、事业单位来校招聘,组织好校园招聘会,有针对性的增加专业性比较强的招聘会,从而为毕业生节约就业成本,提高就业效率。

2、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力度,对就业困难学生加强就业辅导

对毕业生中有就业心理问题、经济困难学生加强关注,注重就业心理的疏导。求职对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学校应该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就业困难或就业能力比较差的毕业生,应该实施“一对一”就业指导、重点推荐,采取针对性的就业辅导。

3、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电子设备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提高就业工作办事效率

学校需要研发或者搭建更为便捷的就业相关工作的系统,方便上求职、网上办事、网上登记相关信息。如:依托我校就业网实现师范毕业生上传授课视频、进行网上视频面试;搭建非师范生投送求职简历的平台等。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电子设备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

4、简化就业办事程序,疏通工作渠道、加强就业咨询服务

学校提供更多的平台对学生就业手续如何办理、如何进行求职面试、我校有什么就业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简化就业办事程序,想办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方便。学校与学院之间,学院与职能部门之间,形成行之有效的就业工作模式,疏通任何一个可能会给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的环节,切实保障我校就业工作顺畅、有序的开展。

20XX年是我院就业工作颇有压力的一年,也是我们在学校、学院党政领导的正确指引下,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取得较好成绩的一年。 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渐渐落下帷幕,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又要启程,机遇与挑战并存,拼搏与辉煌同在。我们将继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工作机制;总结经验,蓄势待发,全力以赴迎接新的挑战。

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12月27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上海市人事局于上海交大包兆龙图书馆召开了20xx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xx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部署了20xx年的工作。周慕尧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府副秘书长王荣华出席了会议。

周慕尧要求有关部门和高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党代会。周慕尧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十五”期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上海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会有较大的增加。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规模迅速增长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入世后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契机,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并充分开发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取得新发展。

会议透露,20xx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旺盛,高校毕业生就业明显形势好于往年。截至11月30日,上海高校毕业生20xx年总体就业率为86.70%,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7.13%,本科生就业率为92.58%,专科生就业率为81.59%。

同时,根据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随着高校扩招和明年上海市总体就业压力的增大,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20xx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6347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8205人,占总人数的12.9%;本科毕业生34534人,占54.4%;专科(含高职)毕业生20739人,占32.7%。其中,上海生源毕业生38129人,占总人数的54.8%。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管理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分析。20xx上海年要继续按照“敞开城门,筑高门槛”的原则,做好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以柔性流动的方式来沪创业或去外省市工作的办法,推动人才柔性流动。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要点





第一部分 20xx年主要工作回顾

20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全体教职员工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推进“两个转变”,探索“三开式”办学新模式,团结、拼搏、奋进、创新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夺取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实现了学院“一年一个样”的阶段发展目标,校园面貌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学院步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一、众志成城,夺取抗击“非典”斗争的重大胜利

20xx年春夏之交,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打乱了学院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工作部署。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学院立即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周文济同志任组长的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各级党政领导深入一线指挥防治工作,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委的工作部署,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防治工作。认真贯彻中央“一手抓防非典,一手抓发展”指示精神,实验农场等产业部门克服困难坚持生产,确保了全年任务的完成。
通过果断正确的领导决策,及时得力的防控措施,在北京众多高校中,学院是为数不多的实现“零疫情”的高校。在取得抗击“非典”斗争阶段性重大胜利的同时,更体现了全院师生团结一致、奋勇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并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促进融合

20xx年,学院党委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南北校区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统一,两校区相互融合发展。

20xx年,学院先后完成了院系25个党支部的组建工作,制定了11项组织工作制度,利用业余党校对800多名党的积极分子进行了理想、信念教育和基本知识培训,吸收6名骨干教师和53名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

以“献爱心、树新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组织教职员工“献绿”、“献书”,为植树绿化捐款21655.9元,捐献图书1570册。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开展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保持先进性”主题教育活动;以公道正派为主题,开展了“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教育活动。

学院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采取个人述职、群众评议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廉洁自律情况、履行职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以及抗“非典”斗争中的表现,对学院66名处级干部进行了考核。

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核心,从源头上、制度上加强对各级干部从政行为的规范。先后细化完善了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礼品登记,个人重大事项报告,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及“三重一大”等有关制度,明确责任主体、责任追究,以及“三重一大”的界定和最高决策权。在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有关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党政一把手“五个亲自”,党政副职“三个抓好”,牵头单位“三个必须”,协作单位“两个确保”的要求,对各单位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收费项目进行了清理,并将其纳入学院财务统一管理。

由院办网络信息中心设计制作和维护的学院网站初具规模,在扩大学院对外宣传,提高社会知名度以及促进南北校区融合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加快推进“两个转变”,探索“三开式”办学新模式

作为一所由中专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合并组建的、以培养操作型、技能型、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标的新型农业职业学院,尽快完成由成人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向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变,创建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多种教育手段为保障、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三开式”办学新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实现学院“一院一制”的基础,也是创建一流职业学院的第一个关口。

围绕这一工作重心,20xx年,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 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念

20xx年,学院通过在广大教师中开展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配合相应的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加快全员教育思想的转变,逐步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念。

学院召开了由全院教师参加的我院成人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向普通高等职业教育转变研讨会,强调广大教职员工要积极行动起来,把实现“两个转变”作为当前学院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开创具有农职院特色的办学道路。

学院承担的教育部“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等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农业部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计划试点工作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作为农业部确立的全国18所“能力教育体系”教改试点单位之一,学院畜牧兽医系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体系教改试点工作获农业部全国农职院校“能力教育体系”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体系理论建设、运作原理及教学方法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教改探索,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得到迅猛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职教思想正在形成。

2. 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化建设,创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组织体系

20xx年,学院先后出台了十三项教学管理制度,涉及教学计划的制定修订、教师工作规范、学生学籍管理等多方面。各教学系部对现有普招高职专业和成人高职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并通过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教学交流活动,积极探讨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方法。

全院专任教师完成总学时86297节,涉及486门课程,平均每位教师授课近400节。南校区授课量偏高,周学时超过11节;北校区偏低,周学时8节。

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定位、就业前景预测、生源预测、办学条件的现状与要求等进行广泛调研,学院向市教委申报了动物医学、食品工程技术、工程监理与咨询三个专业并获批准。20xx年,将有普高高职26个专业、成人高职8个专业、中职24个专业具有招生资格。

20xx年,学院投入近400万元用于生物技术、财经实景等实验室的设备购置和建设,改善实验实习条件,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校外实习基地达到60个。
与美国派克兰学院合作的办学计划开始招生,由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得不进一步增加招生名额。学院正就师资交流等进一步的合作事宜同派克兰学院进行接洽。

在教学安排上,也更为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为充分地利用现有的仪器、设施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学院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在考试过程中,对于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课程,倡导运用多种方式实施期末考核。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院研究制定了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系部主任评价、教务处评价、督导评价、学生评价四个部分,以及对应的、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测评表格。在20xx年下半年的逐步实施过程中,全院262门高职课程,181门中职课程,学生评价达到优秀(90分以上)的分别占到了26.72%和23.76%。测评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3. 坚定地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是实践“三开式”办学的重要途径之一。20xx年,学院与城乡建设集团的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经市教委批准,其所辖城乡建设学校已于年底并入我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苑分院正式组建。学院办学总体规模进一步加大,办学实力和办学领域得到增强和拓宽。学院总占地已达1214亩,建筑面积18万平米,在校生总数达到7615人,教职工总数66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108人,讲师152人。处级单位29个,处级以上干部77名。

20xx年,学院利用人才技术优势,通过股份制合作形式,先后同校外企业合作成立了绿色聚福科技集团和京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且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中创和生态农业技术发展中心合作,成立了北京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以期在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4. 为社会提供技术、信息和培训支持

20xx年,学院培训处承接、举办各类培训班19期,参训人次达到1391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550人。实用技术服务中心与全国妇联、农业部科教司、市农委科教处、三元奶业集团等十多家单位共同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班34期,近2000人参加了有关农业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其所属“专家热线”共安排专家值班91人次,接听电话327次,组织专家下乡服务12次,大型科技咨询活动4次,对大兴榆垡、门头沟区进行了重点科技扶持。为农口系统的干部培训和京郊农业科技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院同时通过举办全国现代化养羊技术研讨班、京郊有机食品生产及认证知识培训班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交流。畜牧兽医系组织开展的羊胚胎移植工程已获得较为成熟的技术,在绿都羊场进行的技术实施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该项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农民终身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农广校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功能定位,落实“稳定中专,两头延伸,重心下沉”的办学思想,加强基础建设,拓展相关职能,着力加快远程教育和信息多媒体教育教育改革步伐。20xx年招生2165人,毕业1054人,在校生达到2903人。

5.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0xx年,学院通过调进人员和接收毕业生,共引进39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11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全院217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37人,占到17.1%。另有22名教师正在攻读硕士学位。

学院积极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深造和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突出对教师双师型素质的要求,强化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实践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和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要求,以适应开展职业教育的需要,并将继续引进高素质、专家型、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四、招生就业工作取得好成绩,探索学生管理新模式

20xx年,学院高职计划招生1000人,实际报到1006人,是近年来报到率最高、平均分数最高、志愿录取率最高的一年,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中职计划招生1155人,实际报到907人,校内报到776人,基本完成了招生任务。

20xx年,学院共有高职毕业生304名,中专毕业生1305名。截止20xx年12月底,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超过80%,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目标。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落实机构,充实人员,并颁布《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施细则》,使就业指导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各系分别结合专业实际,开展了就业指导讲座、模拟招聘会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工作,学院还为毕业生举办了专门的双选招聘会。

学院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入手,不断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先后颁布了20余项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推进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建立。通过建立各系辅导员队伍和团总支组织机构,充实学生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以院系学生会、班委会,院团委、系团总支、班团支部为主的学生干部管理队伍逐步完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已基本形成。各系教师多次深入学生家庭进行走访,了解情况,为困难学生送去温暖。通过组织进行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文明守纪规范周”、“告别陋习、讲究文明、校园健康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明守纪观念。20xx年,学院还举办了包括首届学生田径运动会、迎新生晚会、纪念“一二·九”运动大合唱在内的多项文体活动,各系组织的小规模文体赛事更是丰富多彩,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五、全面启动学院的科研工作,加大科研投入,促进学院办学水平的提高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必须并重,协调发展。学院科研工作必须为京郊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须为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服务。20xx年,学院专门召开了科研工作会议,并投入40万元经费用于34项院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这34项课题中,包括重点课题10项、一般课题19项及青年课题5项。其内容涵盖技术应用、经济社会及教育教学研究的多个方面;人员涉及院内外多个部门,共计148人,其中院内人员109人,充分体现了广大教学科研人员高涨的科研热情。

学院颁布实施了《科研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科研课题管理暂行办法》、《科研成果统计暂行办法》、《科研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激励机制,为科研工作上新台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学院承担的“十五”期间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21世纪京郊区县经济增长点研究》等一批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为提高我院的科研实力,扩大社会影响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推进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走校企联合新路

20xx年,学院继续加快后勤社会化管理步伐。成立物业管理公司,对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实行公司化管理,人员定岗定责;研究成立饮食服务公司,变过去多家承包经营为公司直接经营,统一采购、统一定价、保本经营、服务至上;供暖供热引入社会化管理,大大简化了学院管理工作,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学院还制定完善了《后勤各种规章汇编》、《车辆管理规定》、《工程验收办法》等规章制度,后勤管理正朝着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敢于突破原有的校企经营模式,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吸引社会投资,走股份制发展的新路,是20xx年学院校企产业发展的新亮点。通过股份制形式,学院先后同外单位组建了北京绿色聚福科技集团和京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没有直接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盘活了学院资产,并为学院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20xx年,学院所属实训管理中心完成总产值298万元,实现利润105万元(其中包含75万元上缴租金),并为学院节约绿化资金100万元,超额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完成100万纯利的指标。矮生紫薇的选优扩繁、节水型草坪培育、耐旱型宿根花卉种植等项目也取得新的成果。学院所属实验农场实现产值2823.2万元,利润146.83万元。在受到“非典”疫情巨大冲击的情况下仍能取得这一成绩,尤为可喜。

七、基建工作进展顺利,校园面貌日新月异

作为发展的硬件条件,学院认真做好校园建设规划,保证资金投入,一批基建工程陆续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建项目也陆续开工建设。

20xx年九月,南校区80亩园林重点工程和绿化景点工程顺利完工;标准田径场、篮球场和体育看台也于八月份交付使用。北校区培训楼、图书馆装修,两校区锅炉房改造等一批改造更新工程也都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正在建设中的南校区2万平米综合楼的主体工程已经竣工,内装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20xx年5月可投入使用。学院全年用于这些项目的资金达到1548万元。硬件条件再上新台阶,校园面貌日新月异,为进一步满足教学和师生生活需要提供了保证。

此外,两校区新建学生宿舍楼工程也已分别完成报批、设计、勘探等前期准备工作,并陆续开工。在此项工程的资金筹措上,学院还首次尝试贷款方式,为今后的基建资金筹集创出了一条新路。


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一、主要经验:

1.必须建设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班子,使学院的发展有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证。
2.必须走“三开式”办学之路,解放思想,开放思路,封闭办学只有死路一条;
3.在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改革和创新,用新理念新的办法克服矛盾,实现跨跃式发展;
4.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智慧和力量,团结一致,奋发有为。

二、存在的不足:

1. “两个转变”远未完成,任重而道远,行之有效的、具有农业特色的教育和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的人性化管理、师资队伍的适应性增强等方面,离我们的目标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2. 高效的学院管理机制尚未建成,行政效率不高。面对“两区三地”的办学规模,必须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常见,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责权利的结合,制度化、规范化尚需进一步加强。
3. 全员的德育意识、高标准意识、危机感及责任意识尚待加强,距离我们强调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目标还有差距。
4. 学院新专业的开发和骨干专业建设的力度不够,主要是新专业的开发没有下大力气深入调研,缺乏计划、目标和步骤。而骨干专业的建设缺乏特色,内功炼的不够,缺乏品牌效益。
5. 教研室的教学研究的作用发挥不够,教师疲于应付教学工作量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有待于提高。
6. 教科研的意识有待于加强,教科研的水平有待于提高,教科研的管理有待于规范。
7. 以就业促招生的思路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高职就业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8. 学院网络建设水平和标准不能和学院的发展与地位、作用相适应。


第二部分 20xx年工作计划要点


20xx年是学院成立后的第二个完整年度,也是我们提出“一、三、五、十”发展目标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大变样”之年。03年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顺利地实现预期的目标,使我院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在硬件建设方面,已经提前实现了“大变样”的目标,但是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管理方面、教育教学方面等等,这些问题虽然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要认真面对、冷静思考。

一、以评估为主线,带动全面工作的规范和提升

20xx年学院的工作要以评估为主线,带动全面工作的规范和提升。

第一,全院上下要提高对评估工作的认识。此次评估是国家对我院办学水平的全面考察和衡量,标准高,要求严;通过评估将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差距,找出不足,有利于尽快摸清高职教育规律;评估的结果对学院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第二,学院参加评估的目标是确保达到“良好”。学院将通过适时调整发展规划、加大投入来努力提高“硬件”标准,当前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软件”方面,如:很多具体的工作资料需要总结和整理,形成文件材料;评估要求的一些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需要健全和完善,新生情况摸底、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工作目前还未开展等。

第三,这次评估的指导方针是:
1. 全院上下要在充分认识评估工作重要性、艰巨性的基础上,振奋精神、团结协作、全力以赴。
2. 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借评估契机全方位提升工作水平。

评估只是手段,评估的目的是要加快学院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日常工作和评估工作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按照这两个方针,我们的任务可以明确为:

1. 保证正常的工作顺利开展;
2.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工作标准;
3. 在提高工作标准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学院评估办公室下达的有关评估工作的任务和材料。

为切实完成这三项任务,学院将采取以下四条措施:

1. 成立评估领导小组,配备得力人员,明确条目负责人;
2. 明确工作阶段,限期完成相关工作;
3. 明确责任,加强考核,实行责权利挂钩;
4. 结合评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作为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指导今后的学院工作。

(一)强化专业建设

专业设置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学院主动适应、全方位满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京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创建精品(品牌)专业、抓好重点专业、突出特色专业。

专业建设本着求适应、促发展、创名牌、出特色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方位进行改革。一是要科学论证开发新专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跟踪现代科技发展,把握行业、社会发展的需求(重点以北京郊区现代化发展为依据),重点强调专业适应性;二是以国家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为龙头,全力打造精品(品牌)专业;三是要以现有专业为基础,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建好特色专业。

在专业建设和改造上,各系可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聘请生产、管理、服务部门的技术管理人员会同教育研究及院内教学人员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指导专业开发与建设,确保专业发展的科学性、适用性、前瞻性,同时为专业教学提供最新信息;依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有计划地进行专业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优化专业结构。将学院的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形成“提前培养,同步使用”的良好局面;对专业建设采取分类、分级指导与管理,依据专业建设目标及特点,制定相应政策,采取相应措施,全力创建精品专业、抓好重点专业、突出特色专业。

(二)创建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综合素质提升是实现教育功能的关键,创新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创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现代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二是要优化课程体系,明确主干课程及标准;三是要注重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运用到教学中去(我们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四是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引入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注意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实际教学效果;五是探索创建科学的教学水平考核和评价体系以及有效的评价制度;六是要继续研究实践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三)加强教学研究,规范教学管理
要严格教学环节的控制,加强常规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加强教学研究,各系、专业和教研组要有相当的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要出实用的、适合高职专业教学的教学研究成果。

(四)启动重点课程建设,出台重点课程建设的有关文件。

(五)为更好的实现学研一体化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

产学研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基础。在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上要本着如下原则:一是要紧紧配合专业建设,充分体现精品专业(名牌专业)、骨干特色专业的建设的特点和要求;二是在建设标准上要本着国家级、市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基地的标准;三是在和管理和使用上要探索管理和运行新机制(不能只重建设而轻视管理和使用);四是要将现有的实验实习基地进行功能定位(教学、科研、示范、经济等);五是教师要全面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六是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要继续探索新形式,如校企联合、校校联合、校村联合等等,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时也能使教学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经济和发展结合。各系要根据上述原则,组织教师和有关方面深入研究本系的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提出具体建设计划。根据专业体系及教学要求,采取按类、分级建设的方式,类别包括公共课实验室、专业基础课实验室、专业课实验室(实训基地);级别划分为市级(国家级)实验室、学院重点实验室(实训基地)、一般实验室(实训基地)。

(六)重视科研、教研工作

开展教科研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提升教师能力与水平的有效途径。在03年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精品工程项目” ;深入研究郊区发展方向和经济工作的重点,明确我院科研和教学工作为郊区服务的针对性;与有关教学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发相应的课题和项目;规范学院教科研管理。

(七)合理调配师资力量

根据有关要求,尤其是评估的标准,要科学进行师资开发,开发不是仅仅只引进,而是包括在现有人员基础上调整配置:一是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二是要开发教师的潜力,如专业教师的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以及相关专业课授课的能力,三是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相对固定一批教学效果好、专业水平高、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兼职教师队伍,四是采取措施,制订相应的政策,使专业课教师能深入经济、社会一线,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和“社会知名”教师。

(八)继续拓展科教兴农领域

学院在搞好常规教育教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优势、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实用技术推广。着力开发、重点建设两条主线,一是以各类培训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二是以应用技术研究、实用技术推广为主体的技术辐射,将北京农职院的发展与北京郊区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

(九)巩固现有国际合作成果,积极探求新的合作途径

学院将努力作好目前与美国派克兰学院的校际合作项目,将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的领域,丰富国际合作的形式,实现与国际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全面推动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深入研究、探索适合我院情况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在充分吸收校内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院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抓常规教育和管理入手,研究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一)在落实学院、系两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责任条目化。
(二)树立全员教育意识:全院教职工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在对待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要有全员意识,落实三育人,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培养合格的人才。
(三)探索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方法,不断吸收兄弟院校好的经验,树立良好的校纪校风。
(四)学生的思想和素质教育融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辟知识型、技能型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锻炼,加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力度。

四、继续作好后勤改革和产业开发工作

(一)继续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

后勤要加强改革的力度,在03年改革和探索的基础上,巩固成果,创新思路,使后勤服务不断适应新要求,总结物业公司的运行和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改革食堂管理体制,有效运作饮食服务中心,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从领导、人员、服务、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使我院的饮食服务工作提高水平;总结03年的供暖承包的经验,作好今年的承包方案;在工程建设项目上继续严格实行“阳光工程”,严把项目预算、审计、工期和质量关,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市场化、公开化运作机制。
04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南校区有综合楼的验收工作、学生综合楼开工并争取7底竣工并交付使用、学生食堂立项并争取上半年动工、暑假期间完成图书馆的供电线路改造和装修工作、暑假期间完成学生 2号楼的内装修工作、解决电力增容问题、学生二食堂的装修与改造、长辛店锅炉改造等项目;北校区有学生宿舍楼的验收和装配、学生运动场的立项、院内道路的改造、电网线路入地及线网改造、部分暖气水管道和教工1、2号楼污水管道更换和改造、校园绿化和美化等。

(二)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禽流感的肆虐,首先要全力以赴作好种鸡场的禽流感防疫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在疫情过去之后将继续从德国引进优良祖代种鸡,进一步扩大祖代鸡规模,争取在2—3年时间引进祖代鸡1万套,使养殖量达到2万套。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在疫情过去之后抓住时机,扩大种鸡的销售量,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在产业开发上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思路。“走出去”就是充分利用学院的品牌和技术优势,向农民推广技术,一方面带动农民致富,另一方面与村镇联合开发企业,走“村、校”结合之路;“请进来”就是充分利用企业资金和管理优势,利用学院资源优势,联合开发校办企业,盘活学院的固定资产,走“校企结合”之路。利用学院专业优势,在园林工程、农产品配送、种业研发等方面搞好开发工作。

五、学院各方面的管理要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落实“一院一制,统一协调”的原则,加强学院的制度建设。
(二)确立新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三)在上半年,学院将重新定编、定岗、明确职责,在基础上加强考核,进一步做到则权利结合、量大优质稿酬,完善全院聘任制;总结学院成立以来工资分配方案,分析不同人员工资状况,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的工资改革方案;
(四)树立现代管理意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进一步建设好网站,并充分利用网站为行政和教学以及招生就业服务,以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扩大学院的知名度。
(五)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学院在办学规模、招生就业、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和科研、专业建设、产业开发以及教师全面参与郊区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扩大学院的影响,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暑假前完成主办公楼的验收、分配及设施的装配工作,借此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

六、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0xx年要紧紧围绕学院的工作中心和重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总体思路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今年对“三个代表”理论的学习要在深入和结合我院实际上下功夫,使各级干部和党员真正能把“三个代表”的思想作为自己的工作指南。一是认真筹备和召开20xx年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二是继续认真抓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更加深入地学习和领会“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要求中心组成员今年至少要撰写2篇理论学习文章;三组织好各层次干部职工,特别是处级以上干部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学习和辅导;搞好总支书记和支部书记业务工作规范的培训,提高党务系统干部素质,使党组织真正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五按照市委要求,组织好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理论的培训,继续组织好领导干部学习十六大理论文章和研究论文撰写的组织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同我院20xx年宣传思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分别在中层以上干部和教职工中开展理论学习交流活动。

(二)继续抓好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活动

一是党员的思想教育要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组织好政治学习,形势报告和7.1纪念活动等;二是领导干部的教育重点是党风党纪教育和为人民服务教育;三是抓好师生员工的教育,要以处理好“三者关系”,发扬“三种精神”为重点(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发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以立足于本职工作,为学院发展做贡献为落脚点。

(三)继续办好业余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理想信念教育,并按组织发展原则做好教工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四)深入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载体、找准思想工作的切入点,以增强两校区干部职工团结统一的意识,提高凝聚力,为学院发展做更大贡献为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

(五)全面开展“文明校园建设”活动,继续组织全院教职员工开展“献绿”活动,继续推动“献爱心、树新风,优化发展环境”的主体教育活动,搞好“献计献策”活动;以“新北京,新奥运”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内容,组织教职员工进行学习;要加大院务公开的力度,建立院务公开责任制,创造良好的民主监督机制。

20xx年2月18日

"毕业生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