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0年市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10.30

时间弹指一挥间,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快过去了。这个时候工作总结必不可少,总结能够让我们在下一阶段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大家都做好了写自己工作总结的准备了吗?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2020年市劳务输出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公文易温馨提示:本文中含有“公文易文秘资源网-govyi.com”防盗标识,请使用本范文时注意检查。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部署,我局是从20xx年起正式牵头主抓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工作的,特别是20xx年中发1号文件和吉发1号文件出台后,结合省里开展“双百工程”,长春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来抓,两年来,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农村劳务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行业、地域分布较为广泛。据统计20xx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已达87万人次,超额完成了年度85万人的计划工作目标。在输出人员中,地域不断拓宽,呈现出境内境外相结合,省内省外相结合,当地转移和外出务工相结合的局面,在行业分布上较为广泛。二是农村劳务输出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到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劳务输出正在由自发向有组织、由短期向长期、由市内省内向省外国外转变。有组织外出的农民数量占劳务输出的比例不断提高,有的乡镇已发展到以有组织输出为主;各地长期外出人员大量涌现,一些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已在城镇定居;出国劳务从无到有,人数不断增多。三是涌现了一批劳务输出的典型。在工作中,各地都发现和总结了一批具有不同特色的典型经验,如榆树市光明乡,农安县合隆镇、双阳区鹿乡镇等,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和会议进行广泛宣传,较好地发挥了典型引路和示范作用。

(1)加强领导通力配合,形成了劳务输出工作的新机制。

劳动力转移及输出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市委、市政府于20xx年成立了长春市农村劳务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意见》,各县(市)区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了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城建、民政、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了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各乡镇,都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机构,设立专门办公场所,明确专人负责,一级抓一级,落实了工作目标,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保证了劳务输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服务体系,规范劳务输出工作。

按照我局对劳务输出工作的安排和部署,20xx年各县(市)区在劳务输出工作中,坚持继续完善网络体系,加强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对劳动力资源加强管理,全部建立“三册一表”档案,即,劳动力资源名册、输出人员名册、有输出愿望人员名册和输出情况统计表。做到了资源底数清、输出底数清、资源情况清、输出去向明,进一步完善了输出人员档案和劳动力资源档案,年初以来,我局结合规范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在全市各乡镇普遍建立了完善的工作组织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络,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系统,有一些乡镇已经与我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联网,做到了信息共享,信息互换,及时收集和发布用工信息,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规范了劳务输出工作。

(3)以增强技能为重点,继续开展“千人培训工程”。

20xx年开始,我市以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出发点,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即每个乡镇要免费培训1千人。20xx年,我们继续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并对培训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分解目标,落实责任,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提供相应的培训资金和师资。首先,开展劳务输出人员基本常识、择业观念、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适应能力。其次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国家规定的一些岗位工种进行了岗位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积极探索并开展了“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开展了送知识,送技能,送岗位的“三送”活动,实现由体力型输出向技术型输出的转变。截止到目前,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0余万人。

(4)完善保障服务,切实保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搞好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保障。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经商,处境比较艰难,特别是一些用工单位不同劳动者签合同,任意延长工作时间,有的无故拖欠、克扣工资,有的没有劳动安全卫生和职业危害等方面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是弱势群体。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我局把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虚假信息、私招滥雇以及欺农骗农现象,及时处理克扣工资、收取抵押金、扣押身份证等问题,积极为外出就业农民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劳务输出人员与当地用人单位发生重大劳务纠纷争议时,劳动仲裁机构积极协调解决。进一步加大维权力度,我市在农民工准入方面已经完全放开限制,并明确规定了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优惠政策,我局20xx年重点检查了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部门规定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切实维护了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5)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形成了良好的劳务输出工作的舆论氛围。

各级劳动就业部门及时与新闻部门沟通,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工作,有针对性地宣传劳务输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逐步转变长时间形成的小农经济意识,使农民真正理解致富奔小康的含义,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带动周围的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局部,以局部带动整体的氛围。鼓励农民积极走劳务输出这条路,改变以往的传统农业经济向新型的小康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六、加强网络建设,形成了有效、快捷的信息沟通环境。我市的劳动力信息网络建设起步较早,随着劳务输出工公文易文秘资源网-govyi.com作的开展,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全市建立了“两级管理、四级服务”的信息网络系统,形成了全市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网络,覆盖整个长春地区,并且和国内有些地区实现了信息共享,从而实现了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有效沟通,及时、快捷地开展劳务输出工作,这项工作也是今后两年我们要逐步完善、提高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加强网络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信息沟通环境、促进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七、大力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创造劳务输出工作良好的外部环境。

想要把劳务输出工作做好,就要依靠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积极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实现我市农村劳动力的异地就业。为了搞好这项工作,20xx年四月份我市组织所属各县(市)区到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和工作站,分别与宁波、深圳、广州、北京、大连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20xx年7月,在全国部分大中城市劳动保障工作经验交流暨劳务输出(入)签约大会上,长春市又与青岛、烟台、上海虹口、镇江等地签署了劳务输出基地协议和劳务输出(入)协议,截止到目前,我市在外地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已达到12个,各县市区及各乡镇建立劳务输出工作站和联系点已达348个.通过建立合作,互惠互利的劳务输出基地,使我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用人信息,为开展有组织、有规模的劳务输出奠定了基础。通过政府搭桥,部门协调,个人沟通等多种形式,构建了劳务输出工作良好的外部环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异地就业。

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工作,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我市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把深入抓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局的重点工作来抓,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力量,加大力度,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开展,力争做到一个增加,实现六个转变。一个增加,就是输出人数要有较大增加。到20xx年使全市农村劳务输出的人数达到100万人,人均创收7000元。六个转变,就是劳务输出由过去自发性输出出向有组织、有计划方向转变;由过去盲目输出向政府指导、安全有序输出转变;由小群体向大规模转变;由季节性输出向常年性输出转变;由体力性输出向专业技能型输出转变;由简单劳务输出向带回资金、技术方向转变。使我市的劳务输出工作实现一个跨跃性发展。具体措施是:

一是抓领导,落实责任。首先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各县(市)区、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层层建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做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当地农村经济年度发展计划和长期战略规划,同时,要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在今后的3年中,每个县(市)区劳务输出的人数要以6%的幅度增长,确保到20xx年全市劳务输出的总人数达到100万人的工作目标。市里要把各县(市)区劳务输出工作的任务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到劳动保障工作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各县(市)区劳务输出情况进行考核。对完成任务好,按照工作职责范围,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对县区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奖励,乡镇由所在地党委和政府进行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要通报批评。

二是抓信息,落实就业岗位。要全方位发动社会力量,大力收集劳务用工信息。结合我市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三条劳务用工信息网络。第一条是建立起以劳动保障部门为主体的劳务用工信息网络。要依托劳动就业信息网站,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上下贯通、覆盖全市劳动用工信息网络。具体办法是,采取市里投入一块资金,乡镇自筹一块资金的措施,力争在20xx年前使乡镇一级劳动保障办事机构全部配齐微机,并同市中心劳动力市场联网,搞好劳务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和发布,及时将劳务信息传递到基层和农户。各级劳动部门,特别是市劳动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争取在两年内积极实施“102030”工程,10就是在境外建立起10个劳务输出基地,拓展劳务输出的境外领域,20就是同全国20个重点劳务输入城市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工作协作关系,及时掌握对方使用农村劳动力的信息,组织我市农村劳动力到这些城市务工经商,并请协作城市的劳动部门协助我们做好相关工作,解决好农村劳务人员的实际困难和问题。30就是争取使本市的劳务输出人员在境内境外建立起30个具有自己品牌特色的劳务输出队伍,打入国内外市场,抢占劳务输出基地。第二条是建立起社会职能部门的劳务用工信息网络。重点是发挥政府有关部门、商会、驻外办事机构、外经贸公司的作用,通过建立劳务用工信息互换关系,在域外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和工作站。聘请专兼职信息员,实行有偿服务方式,广泛收集各种劳务信息,把劳务输出纳入招商引资活动,扩大劳务输出的范围和领域。为落实上述措施,市劳动保障部门近日将专门同北办、广办、深办等驻外机构沟通联系,建立热线联系,随时掌握外地用工信息。第三条是建立在每个乡镇和村屯都建立起一条民间的劳务信息网络。由各乡镇村屯依靠亲朋好友,老乡同学战友的人缘地缘关系,自然建立和形成起劳务用工信息网络,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掌握用工信息,依靠投亲靠友,以老带新的方式,带动劳务输出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是抓管理,防止倒流。针对影响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在加强管理方面要突出解决好三个问题。首先是落实好各项政策。对已经外出务工的人员要认真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输转结合、以转促输出。推动土地的规模经营和人员的规模基础。尽快建立一支劳务输出经济人队伍,把我市劳务经济做大、做好。其次是要严把出口关,凡是劳务输出人员在一个企业超过20人以上的,输出地的主管部门都要事先对用工企业的资质、生产经营状况、劳动安全卫生、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在各方面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方可组织劳务输出;凡是输出人员在一个城市超过1000人以上的,当地政府都要建立劳务输出联络处,配备专职人员,协调涉及劳务输出人员切身利益的相关工作。不足1000人的,也要指定有关部门派专人定期考察走访,及时帮助解决农工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第三是搞好维权服务。各用人单位对农工必须一视同仁,不得搞歧视政策,做到同工同酬,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地位上享有同正式职工的同等待遇。逐步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制度。对劳务输出人员与当地用人单位发生较大劳务纠纷争议的,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出面协调解决,司法部门也要开展法律援助行动。通过上述措施,努力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安心在外务工,敢走、会走、能走和走好,防止出现倒流现象。

四是抓培训,提高专业技能。要在今年全市开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千人培训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争取由现在的每年培训1千人,发展到2千人。充分发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培训基地作用,根据农民的培训意向,继续开展“送知识、送技能、送岗位”的三送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结合当前农民的实际需要,扩大“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提供技能支持。

五是抓调控,发挥本市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据调查,目前,我市每年使用农村劳动力20多万人,其中,有五分之二源于外埠,因此,还有很大潜力可以利用。我们准备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各类企业使用农村劳动力的宏观调控,拟于下半年对全市各类企业需使用农村劳动力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并做好相关的规定,凡是需要使用农村劳动力的企业,除特殊工种外,在保证企业专业工种需要的前提下必须经过市劳动就业部门的统一调剂和匹配,企业也要就地就近的吸纳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全市经济发展,带动劳务经济深入开展。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县(市)区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各级劳动力市场都要专门开设为农民工求职登记和推荐介绍用工岗位的窗口,定期为农民工举办专场劳务交流大会,对进入市场的求职人员,要打破户籍界限,城乡界限身份界限,人员身份界限,通过劳务输出工作,逐步建立和形成全市统一开放、面向城乡的大市场,大就业格局。

dg1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2020年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产业来抓, 全面调整工作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碍,牢固树立品牌意识, 立足优势,整合资源, 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措施和办法,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三年,劳务输出人数累计达2.1万人(次),其中组织输出0.8万人(次),自谋输出0.5万人(次),就地转移0.8万人(次),劳务收入累计达6195万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全镇在东南沿海建立劳务基地3个,劳务基地累计达15个。现将近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镇党委、政府顺应大势,切实转变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固有观念和思维定势,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坚持把劳务输出做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群众收入的主要途径,建立了由镇政府统一领导,镇劳务工作站牵头,各村、社区紧密配合,村民小组劳务信息员参与齐抓共管,劳务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带头人积极参与,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的劳务输转组织网络,其中:镇劳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职能小组,村社建立166人的劳务工作小组。为靠实责任,镇政府更加突出了劳务输出在全镇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加大劳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和强大的工作合力,使劳务工作远有目标,近有措施,务工人员出去有人管,挣钱有保障,为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 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

针对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保守的现状,镇党委、政府首先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把劳务产业喊响叫亮。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网络、新闻媒体、板报、标语、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扶持政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二是在镇、村、社干部和广大青年农民中广泛宣传县委、县政府坚持发展劳务经济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展开大讨论,使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自发抓劳务输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让群众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富民产业,是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的“铁杆庄稼”,教育广大务工青年克服“怕”字当头,怕担风险的守旧思想。三是及时总结全镇劳务输转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组织务工能人召开座谈会和巡回报告会,现身说法,交流他们外出务工的经验、做法,用身边的事引导身边的人。四是结合 “春风行动”和“再就业援助月”活动,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和“五送一落实”活动,拓展就业援助渠道,制定服务计划书 份,下发“春风服务卡”228份。三年来,全镇召开各类会议近400场(次),粘贴宣传标语2244条,出黑板报12期100余块,走访居民、农户上万人(次),发布各类宣传单及劳务用工信息8000余份。通过宣传发动,全镇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愿望日趋强烈,外出务工的信心日益增强。

三、 整合资源优势,认真组织培训

实现劳务输转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关键。一是整合资源强化素质培训。充分利用镇农科教中心基地网络设施,紧紧依托劳动、安监、乡企、建筑等部门,有计划、分阶段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了就业知识、生活常识、法律法规等项目的素质培训。二是因需施教进行对接培训。采取依托用人单位,实行委托培训、定点培训、联合企业培训。重点开展了家电维修、家政服务、汽车、农用车辆驾驶员、安全管理等行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经过培训的人员均实现了转移就业。三是立足优势进行岗位培训。在原有培训设施的基础上,今年,镇政府又挤出资金10万元,建成镇劳动力培训基地,购置了投影仪、电焊机、电动缝纫机、电工维修设备等,聘请专兼职教师17名,组织建筑公司6个项目部务工人员和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工举办了瓦工、架子工、抹灰工、混凝土工、防疫、能源沼气建设、实用电工等13个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有600多人参加各班次培训,按照各专业的要求,县劳动部门组织进行了资格考试,对考试合格的人员申请了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实行带证输出,持证上岗。至目前,全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9期,受训人员达7620人(次)。

四、稳固基地,扩大输转规模

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立足城郊、信息畅通、建筑工程企业多、劳务输转灵便的优势,坚持把就地输转一批、季节性输出一批、能人带动输转一批、有组织输出一批作为工作的主要形式,扩大劳务输转的规模和渠道。一是稳定就地劳务转移。围绕城郊做文章,开拓眼界搞三产。全镇在县城范围内从事餐饮、商业、娱乐、修理等各类个体从业人员达1800人;沙建公司6个项目部常年组织本镇1600多名劳动力参与建筑工程,并有31个小型建筑工程队活跃在张掖、高台及本县参与小康住宅建设,常年带动劳务输出800人(次)。二是能人带动继续巩固西北劳务基地。在开辟新基地的同时,继续同老基地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劳务输出呈现出常年性“东南飞”与季节性“走西口”的喜人局面。全镇培育出五三村王淑珍、西头号村贾天海、东寨村顾学明、张华林、沙河村汪世明等36名劳务带头人,赴青海、酒泉、敦煌、新疆、张掖等地,从事工矿企业、铁路电气化改造、高速公路建设。三是主动联系拓展东南沿海劳务基地。镇上继续坚持领导外出考察基地、与用工单位联系、及时发布用工信息等措施,把有组织向东南沿海输出作为今年劳务输出的重头戏,充分发挥镇、村两级职能作用,积极与深圳百灵职业介绍所、深圳永信职业介绍所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近三年,共向东南沿海输送劳动力900多人,占有组织输出人员的10%,使有组织输出成为劳务输出的重头戏。四是探索输转新途径。依托在外务工的“劳务带头人”、“劳务能人”,发挥他们丰富的市场信息和广泛的社会关系,开展带动式输转;依托深圳永信职介所,新疆餐饮业张华林,化音村在新疆天然气公司的宋瑞,西头号村在奥瑞金务工的贾天海,先后向深圳、新疆、成都等地带出本镇青壮年劳力700多人,带动了劳务输出,为外出务工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务工条件,避免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盲目性和回流率。

五、建立劳动力市场,开展全方位服务

今年,按照劳动力市场建设要求,我镇挂牌成立了沙河镇劳动力市场,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完善了服务设施,开展了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培训等一条龙服务。一是强化信息服务。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劳务用工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对准确真实的用工信息,及时编印下发《沙河信息服务》62期4200多份,为前来求职的人员开展了职业指导,为2000多人提供了用工信息,做到信息上下衔接、内外沟通、快捷高效;二是加强维权服务。认真开展农民工维权活动,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配合劳动部门加大对农民工侵权案件的查处力度,及时协调沙建公司各项目部发放农民工工资310万元;三是提供组织服务。对每一批外出人员镇上都举行隆重的“劳务大军欢送仪式”,镇上领导全部参加,并由领导或干部带队护送,与用工单位协作沟通,先后向外输送务工人员8000人(次),使外出务工人员输得出、留得住、挣上钱;四是开展优质服务。开辟劳务输出绿色通道,免费为外出务工人员体检、统一办理证件;协调各村为外出人员家庭开展了农忙互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五是提供政策服务。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灵活就业、异地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各社区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下发劳务信息400多条,有1200人实现了再就业。六是大力发展民营劳务组织。镇上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载体,建立规范的劳务派遣组织,鼓励支持民办职业介绍所和劳务经纪人的发展。作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力补充,选择信誉较好、关系广泛的劳务能人汪淑珍、和常年开展缝纫工培训的樊金花, 免费办理各类证件,提供办公场地,指导开展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择业指导、维权服务等业务,提供劳务供求信息咨询,支持鼓励她们成立了沙河银桥劳务公司、和沙河金花劳务派遣公司,使她们按市场规律运作,逐步规范输出渠道,市场化输出务工人员,帮助他们发展壮大,让他们介绍带动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存在的问题: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低,由于中介组织发展缓慢,规范的劳务中介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不够,部分群众盲目外出创市场,导致就业率、稳定率和收益率差,导致外出人员有组织输出率仅达40%,从根本上影响了群众外出的积极性。

二是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培训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培训设施,全镇现有城乡富余劳动力8283人,有技术技能的2989人,占36%,无技术技能的5294人,占64%,由于务工人员没有一技之长,大部分外出从事苦、累、脏、险、重的体力劳动,季节性多,长期性少,自发、零散、季节性、体力型的输出所占比例大,而大规模集中组织输出、常年输出、技能型输出所占比例小,个别输出人员素质低,吃苦精神不强,输出质量低,还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尽管我镇的培训基地购置了部分设施,但还是比较单一,使培训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是经费短缺。由于镇财政困难,解决外出人员培训、护送、基地考察、跟踪回访等各方面的时效性不够。

下一步的打算:

按照“巩固西部,扩大沿海,拓展规模,提升层次”的总体工作思路,继续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镇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全镇积极培养劳务输转明星和劳务输转骨干,支持和鼓励发展民营劳务机构,使输出劳务进入市场化运作,年输转劳动力8900人(次),力争实现劳务收入2500万元。

1、进一步理顺有组织劳动力转移渠道。加强与东南沿海劳务中介组织的联系,有计划的选择一批务工基地,以劳务基地的进一步拓展,保证劳务输转的持续发展。

2、树立品牌意识,抓好特色培训工作。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培训网络和阵地作用,提高务工人员素质,以需定培,让更多的人学到一技之长,计划在三年内,将全镇40岁以下富余劳动力全部培训一次,动员有特长的人做好技能鉴定,提高技能型输出比例。

3、狠抓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大力开展宣传,按照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目标,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作者:王林南

峦庄镇2020年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我们峦庄镇地处蟒岭山区腹地,距县城45公里。全镇辖10个村105个村民小组3765户13943人,有耕地7500亩,富余劳动力3460名。过去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生产条件较差,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今年来,镇上把劳务输出当作落实一号文件精神,实现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来培育,做出了一定成绩,20xx年劳务输出人数达5500人次,人均劳务收入达820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xx年劳务输出工作,呈现以下特点:
一、各方齐抓共管,形成了较强的发展合力。
峦庄镇群众自古就有外出务工的习惯,主要是上金矿和搞建筑。但由于缺少组织,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群众要不到工钱,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是时常发生的事情。加之金矿管理的日益规范,农民外出务工门路日益狭窄。面对如此现状,镇党委政府及时做出决策,一是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的决定》,决定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重要产业来扶持,加强政府行政推动,利用政府职能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二是成立镇劳务输出工作站,由镇人大主席任站长,指定年富力强、思想活跃、信息灵通的人员负责办公,抽调各村文书为信息员,从组织上为劳务输出的发展提供保障。三是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千百万”工作,与干部签定目标责任卡,充分发挥“千百万”干部的驻村优势。四是积极培育民间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健全劳务输出服务网络。通过政府、千百万干部和民间劳务中介机构的齐抓共管,形成了较强的发展合力。
二、强化服务,劳务输出工作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是建立劳务输出劳动力资源数据库,组织全镇干部 深入到全镇各村,准确掌握了本镇劳动力资源状况和劳务市场供需信息的情况下,镇劳务工作站就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强化技能培训,服务外出群众,提高劳务水平上来。镇劳务工作站全体工作人员巡回全镇10个村105个村民小组,开展以劳动技能、安全知识、维护权益为主要内容劳动技能培训活动,开设过劳动知识讲座50场次3500人次,通过技能培训活动的开展使外出的务工人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同时还教会了他们如何注意自身安全,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全镇外出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地提高,也使部分想外出打工、而又怕挣不到钱、拿不到工钱的群众,敢于挺直腰杆大胆地走出山门进行劳务输出,促进了劳务输出队伍规模的不断状大。二是积极组织人员专程赴河南南街村、西安丈八沟等地劳务市场进行实地考察,准确掌握外出劳务市场供需信息,积极发展订单劳务。目前,全镇劳务输出规模已达5500人,有组织的达2000多人。河口村、中南村金中强、王迎高等在西安有组织、有规模自办的养猪场就达20个,猪存栏4000多头。四家村劳务协会已组织100多人赴西安搞货物装载,中南村民间劳务中介组织已组织全镇各村200多人远赴广州、深圳等沿海地区在服装、电子等正式厂家务工,街坊村、中南村三十几名群众在村劳务协会的组织下,已在西安大明宫参与建材生意,被当地人称为“峦庄建材城”。通过努力,我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已基本实现了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季节性输出向长年性输出转变。
三、加强跟踪服务,解决了务工群众的后顾之忧。
务工人员常年在外,家庭牵挂是影响其安心在外务主要原因,为此,镇政府做到对务工人员提供务工前、务工中、务工后的全方位服务,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镇政府要求各村、各单位,积极组织,主动配合,把劳务输出当作落实一号文件的具体实践,当作全社会、全民动员的事业来抓。马家坪村三位村民在华县金矿遇难后,镇党委、政府立即到遇难户中慰问遇难家属,并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救助,安抚人心,派村干部到金矿协调处理此事,维护民工合法权益,为每位民工争取到5万元的抚恤金;卧羊、河口等村群众在煤矿出事后,镇上派出专人协助处理,维护了民工的合法权益;镇计生办针对部分计生对象外出务工回家“三查”难的问题,与他们签定“三查”合同,每年做到年初和第三季度在镇计生办进行“三查”,其余一次由用工单位所在地计生部门“三查”,出示“三查”证明;部分民工在建筑工队打工要不到工钱,镇上组织干部前去与当地劳动部门协调,使民工工资顺利发放到手。
劳务输出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群众的希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在今后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再添措施,再鼓干劲,把劳务输出产业做大做强,为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开好头,起好步,做出新贡献。 转贴于

2020年峦庄镇2020年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我们峦庄镇地处蟒岭山区腹地,距县城45公里。全镇辖10个村105个村民小组3765户13943人,有耕地7500亩,富余劳动力3460名。过去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生产条件较差,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今年来,镇上把劳务输出当作落实一号文件精神,实现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来培育,做出了一定成绩,20xx年劳务输出人数达5500人次,人均劳务收入达820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xx年劳务输出工作,呈现以下特点:
一、各方齐抓共管,形成了较强的发展合力。
峦庄镇群众自古就有外出务工的习惯,主要是上金矿和搞建筑。但由于缺少组织,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群众要不到工钱,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是时常发生的事情。加之金矿管理的日益规范,农民外出务工门路日益狭窄。面对如此现状,镇党委政府及时做出决策,一是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的决定》,决定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重要产业来扶持,加强政府行政推动,利用政府职能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二是成立镇劳务输出工作站,由镇人大主席任站长,指定年富力强、思想活跃、信息灵通的人员负责办公,抽调各村文书为信息员,从组织上为劳务输出的发展提供保障。三是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千百万”工作,与干部签定目标责任卡,充分发挥“千百万”干部的驻村优势。四是积极培育民间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健全劳务输出服务网络。通过政府、千百万干部和民间劳务中介机构的齐抓共管,形成了较强的发展合力。
二、强化服务,劳务输出工作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是建立劳务输出劳动力资源数据库,组织全镇干部 深入到全镇各村,准确掌握了本镇劳动力资源状况和劳务市场供需信息的情况下,镇劳务工作站就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强化技能培训,服务外出群众,提高劳务水平上来。镇劳务工作站全体工作人员巡回全镇10个村105个村民小组,开展以劳动技能、安全知识、维护权益为主要内容劳动技能培训活动,开设过劳动知识讲座50场次3500人次,通过技能培训活动的开展使外出的务工人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同时还教会了他们如何注意自身安全,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全镇外出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地提高,也使部分想外出打工、而又怕挣不到钱、拿不到工钱的群众,敢于挺直腰杆大胆地走出山门进行劳务输出,促进了劳务输出队伍规模的不断状大。二是积极组织人员专程赴河南南街村、西安丈八沟等地劳务市场进行实地考察,准确掌握外出劳务市场供需信息,积极发展订单劳务。目前,全镇劳务输出规模已达5500人,有组织的达2000多人。河口村、中南村金中强、王迎高等在西安有组织、有规模自办的养猪场就达20个,猪存栏4000多头。四家村劳务协会已组织100多人赴西安搞货物装载,中南村民间劳务中介组织已组织全镇各村200多人远赴广州、深圳等沿海地区在服装、电子等正式厂家务工,街坊村、中南村三十几名群众在村劳务协会的组织下,已在西安大明宫参与建材生意,被当地人称为“峦庄建材城”。通过努力,我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已基本实现了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季节性输出向长年性输出转变。
三、加强跟踪服务,解决了务工群众的后顾之忧。
务工人员常年在外,家庭牵挂是影响其安心在外务主要原因,为此,镇政府做到对务工人员提供务工前、务工中、务工后的全方位服务,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镇政府要求各村、各单位,积极组织,主动配合,把劳务输出当作落实一号文件的具体实践,当作全社会、全民动员的事业来抓。马家坪村三位村民在华县金矿遇难后,镇党委、政府立即到遇难户中慰问遇难家属,并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救助,安抚人心,派村干部到金矿协调处理此事,维护民工合法权益,为每位民工争取到5万元的抚恤金;卧羊、河口等村群众在煤矿出事后,镇上派出专人协助处理,维护了民工的合法权益;镇计生办针对部分计生对象外出务工回家“三查”难的问题,与他们签定“三查”合同,每年做到年初和第三季度在镇计生办进行“三查”,其余一次由用工单位所在地计生部门“三查”,出示“三查”证明;部分民工在建筑工队打工要不到工钱,镇上组织干部前去与当地劳动部门协调,使民工工资顺利发放到手。
劳务输出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群众的希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在今后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再添措施,再鼓干劲,把劳务输出产业做大做强,为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开好头,起好步,做出新贡献。

2020年县关于劳务输出工作的总结


县关于劳务输出工作的总结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劳动力资源==.==万人,其中城镇非农业劳动力人数=.=万人,农村劳动力人数==.==万人。富余劳动力总数=.=万人,其中城镇富余劳动力人数=.==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万人(其中妇女占==%)。
一、劳务输出情况
截止=月底,全县在外务工人数==.=万人(全年输出总数近年来一直稳定在==万人左右),其中有组织输出=.=万人。主要输往某省、某省、某省、广州、深圳、胶东等地,主要从事电子、缝纫、焊接、食品加工、保安等工种,月平均工资一般===元左右,最高的达到====元左右,按人均年收入====元左右计算,每年创收=.=亿元左右。今年以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劳务输出的形势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势头。
(一)调查摸底,建立台帐。为了比较真实的掌握全县劳动力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我们对全县==个乡镇进行了摸底调查,在全面填表调查外,重点对==个村进行了解剖,对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技能状况等进行了登记整理,建立了台帐,为劳务输出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积极组织劳务洽谈会。年初,我们和威海市劳动部门积极联系,成功举办了威海—郓城招工洽谈会。=月==日,文登市、乳山市劳动部门的领导同志带领==家企业来郓城招工,=月==日威海市环翠区、开发区=个企业来郓城招工,我们于=月==日、==日在乡镇集市上组织了八个招工现场,县劳动局派人与威海的招工单位一起在乡镇现场招工,免收报名费,中介费、服务费。据统计,共散发招工简章=====多份,报名及签订协议====多人。招聘会使用工单位更贴近于农村,更贴近于求职者,使广大求职者对用工单位的情况有了更加直接的了解,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三)积极组织有组织输出。职业介绍机构和乡镇劳动保障所是有组织输出的主要力量。今年以来,我们狠抓乡镇劳动保障所、职业介绍机构的输出,取得了明显成效。兴鲁介绍所在农历正月初六,一天往荣成输送务工人员达===多人,乘包了十一辆公共汽车,=——=月份,兴鲁介绍所累计输出近====人。=月底,全县有组织输出=====人。
(四)狠抓农民工的培训。我县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处,其中县技工学校一处,民办培训学校==处,乡镇培训机构==处,全县现有培训能力=====人,我们充分利用这个优势,狠抓技能培训,抓生源、抓质量、抓安置,以培训保输出,以输出促培训。目前在校学生====多人,学制半年的居多,也有三个月的,也有一年的,工种主要是焊接、电子、微机、车工、钳工、机械维修、汽车驾驶等。=——=月份,累计安置经过培训的青年====多人。
(五)劳动力市场建设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劳动力市场地址的测量、评估已经结束,目前,正在协商合同的签订,劳动力市场的效果图已绘制完毕,并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劳动局原办公楼拍卖工作正在进行,现已对原办公楼进行了土地、楼房的综合评估,准备近期进行挂牌招标拍卖。
二、存在问题
(一)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县内无正规大规模劳动力市场。民办中介机构分散,非法招工的现象时有发生,考察信息不准确,有的盲目外流,返回率较高,成本增加,影响了劳务输出工作的进展。
(二)培训能力弱,面对大量需要培训人员,我们感到力不从心。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据调查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有一技之长或有一定经营头脑的劳动力所占比例不高。由于县、乡财政紧张,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来搞培训,同时,一些农民重眼前利益,只想让孩子马上找工作挣钱,不太愿意先拿钱培训再去打工,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在短期内很难有大的改观。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致使其只能进入较低层次的产业就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就业,这将长期约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流量和流速,从而增加农村劳动力开发利用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三)有组织输出所占比例太低。由于打工的较多,打工的地域也比较广泛,工种也比较多,近年来,熟人带熟人的现象比较普遍,自发外出的较多,盲目无序流动,而有组织的输出比例太低,造成了打工队伍的不稳定,出现回流现象。
三、下步措施
(一)继续抓好“东接西输”工程。通过近年来的结合,通过多次招工洽谈会,东西之间相互已增进了了解,政府之间的平台已经基本建成,用人单位与我县中介机构、与县乡劳动部门已经进行了多次、比较广泛的接触,这为做好“东接西输”工作已经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为用人单位与中介机构和乡镇劳动保障所的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将继续抓好“东接西输”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提供信息,随时可以联系输出。但是通过近几年输出和输入工作的实践,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东部用人单位宣传不够,搞临时性招工,突击性招工的较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求职者对单位了解不多,效果往往不太理想,这需要一段比较扎实的宣传,再确定招工时间,才能见成效。二是东部有些用工单位存在提供虚假招工信息的现象,招工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并且有较大的差距,造成了务工者的回流现象。今后,我们在“东接西输”工作中,一是要

抓好用工单位的实地观察,把务工者送到较好的企业中去工作,对于打着招工的牌子,欺骗招工的单位不与联合。二是加强对求职者的求职知识的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增强其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只要有了一个好的基础,有一部分求职者真正扎下根,以后的工作将会比较好做,将会对大批量的求职者去东部发展起到较好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二)抓好有组织劳务输出。首先对内整顿劳动力市场,清理非法中介,对合格的职业机构进行整顿规范,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下达最低输出任务,指导中介收费价位,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使之根据劳动法规和主管部门的要求来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劳务输出质量与成效。其次是抓好考察、输出、安置服务,不光对胶东等地,对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也必须加强考察,考察满意后签订劳务输出协议,再有组织的进行大批量的输出。尽量形成有组织输出,有序流动。对于家庭作坊式,对工资福利没保证,对工作生活环境恶劣的进行筛选淘汰,建立“红黑档案”,逐步实现良性互动,降低输出的返回率。
(三)抓好技能培训,保证输出质量和数量。通过多年的劳务输出,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培训的重要性。培训不培训效果大不一样,竟争力不一样,工作安排不一样,工资报酬不一样,其稳定性也不一样。我们要在培训上多做文章。我县现有培训学校==处,这就是我们搞好培训,搞好输出的主要阵地。我们将组织劳动、教育、农业等有关部门联合互动,搞好培训。在培训工种上选择焊接、保安、车工、钳工、驾驶、电子、维修等专业,选择用工单位所需要的专业进行培训,尽量缩小培训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使受培训的求职者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同时,多联系一些订单培训数额,确保培训后及时输送出去。在培训的生源对象上,抓好高初中毕业生,抓好婚后的女青年,抓好外出后返回的求职者,使之通过培训,提高竞争力后再行输出。同时,要树立培训后做出成绩的典型,加大宣传,使更多的求职者进一步认识培训的重要作用,以培训保输出,以输出促培训。增加培训后的输出总量。
(四)抓好劳动代理。劳务代理工作虽然刚刚起步,但这条路子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牡丹区等县区及有关部门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借鉴这些经验,把劳务代理工作当做劳动输出的重要工作来抓。目前,我县已在荣成市进行试点,先从荣成务工的====多人入手,积极工作,予以代理,取得经验,同时,要抓紧广州、江阴等我县人员比较集中,有一定组织的地区进行劳务代理。先从简单的输出、管理开始,逐步向工资发放、社会保险等层次发展。
(五)打造郓城劳务品牌,改善输出人员结构。我县宋江武校是培养保安人员的主要基地,郓城保安也是在全国比较知名的劳务品牌。我县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焊接的比较多,县技工学校焊接专业是省劳动厅公布的全省四个县级技校的重点专业之一。我们要在“天将保安”、“天巧焊接”上下大力气,在资金、人力等方面重点倾斜,努力培养这两大劳务品牌,形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扩大输出总量,改善输出人员结构。
(六)抓好市内劳动力转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几年来,我县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用工岗位大量增加,目前,县外到我县务工的近=万人,我县部分企业也已出现招工难的问题。我们将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的实际,组织好当地企业用工,组织好县内劳动力就近转移。在中介收费、参加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提供便利等,组织好当地企业用工。同时,还准备进行企业和培训机构之间的联合,根据当地企业用工要求实行定单培训,实行供求合作,为当地企业服好务,促进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七)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代。目前,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我们要加快征地、图纸、招投标等工作步伐,加快建设。近期县政府常务会议要专门听取建设汇报,同时,近日将赴省厅进行汇报,争取得到省劳动保障厅的更多更有力的支持。如果工作进展顺利,我县劳动力市场可在五月或六月份正式开始动工建设。
总之,今年的劳务输出工作,任务比较艰巨,要求也比较高,我们将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挖掘潜力,采取有效措施,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劳动局的指导下,创新思路,努力工作,使我县的劳务输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

"乡镇劳务输出季度工作总结"延伸阅读